时间:2023-09-27 16:06:4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零售药店行业发展现状,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网上药店 SWOT 营销策略
一、网上药店经营发展现状
随着电子商务的成熟,国家大力发展互联网+行业,使得我国网上药店发展迅速。由于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的物质,其使用方法、数量、时间等多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使用效果,误用滥用可能会危及生病,所以国家对于网上药店有诸多法规和政策上的约束,这就导致了我国网上药店的发展速度比较缓慢。截至2016年4月,我国批准的合法网上药店共431家,相对于传统药店,这个数量远远落后。2015年中康资讯的《中国医药行业六大终端用药市场分析蓝皮书(2014-2015)》显示:2014年,整个中国药品市场(不含药材)总规模达12802亿人民币,较2013年增长13.3%,2009年至2014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9%。预计2015年,市场规模将达14273亿人民币。如图1所示,目前网上药店基数虽然很小,却是未来不可忽视的重要渠道。
二、针对网上药店发展环境的SWOT分析
(一)优势(S)分析
互联网的发展带动网上药店发展。2014年,中国网上药店总体销售规模达到72亿元,较2013年增长71.4%。预计2015年网上药店全品类交易规模将达110亿元,药品单项增长至27亿元。2014年网上药店注册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2014年国家食药监系统登记的网上药店共269家,截至2016年4月注册网上药店数已达431家。从增长数据看网上药店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消费需求持续旺盛。
拥有传统药店无法比拟的优点。由于网上药店的特殊经营形式,其真正地实现了“零库存”,节省了大量的资金成本,如门店租金成本、工商税务费用、库存成本、运营成本等。网上药店没有时空限制,其经营药品种类可以远超传统药店,目前网上药店经营药品品种平均在5000种以上,这使得消费者可以在网上购买到平时难见的药品,也可以在药品之间进行对比,获得更多的药品和疾病信息。消费者买药不再需要专门去药店,只需在网上药店选择购买下单,然后相应地物流服务就会将药品送到消费者手中,节省了消费者的购物成本,更加方便快捷。
多元化发展。从药品品类上看,网上药店药品销售份额前三名是益养生类、泌尿补肾类和皮肤病用药。另外,诸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补充剂等品类也是网上药店经营的重要品类,这些品类的共同特点是几乎没有不良反应,安全性好,非急性疾病治疗药物甚至是非治疗性药物。部分药店还推出“全能服务”的经营理念,其经营范围包括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妇婴用品等。
(二)劣势(W)分析
网络购药存在安全隐患。安全隐患一方面指的是消费者用药安全无法保障,消费者在使用药品时,只有以适当的方法,适当的剂量,适当的时间准确用药,并注意该药物的禁忌、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药品有效,网上药店由于其虚拟性,无法保障消费者的用药安全;另一方面由于网上药店的监管问题,使得消费者的信任程度降低,由于监管工作的复杂和繁琐性,使得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散布虚假药品信息,违法销售假劣药品,扰乱药品市场秩序,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成为其发展的重要阻力之一。
医保制度不支持网上药店支付系统。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根据人群、地域的区别,分为三种,一是适用于企业职工的劳保医疗制度,二是适用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费医疗制度,三是适用于农村居民的合作医疗制度。消费者在进行医疗支出时,更倾向于使用医保支付,这使得消费者在做出有关网上药店的购买决策时,会产生一个复杂的过程。
网上药店的药品结构受到严格限制。从药品结构看,OTC药品占据网上药店销售90%以上的份额。《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要求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通过药品交易网站只能销售非处方药,一律不得在网站交易相关页面展示和销售处方药。互联网药品经营者应当按照药品分类管理规定的要求,凭处方销售处方药;处方的标准、格式、有效期等,应当符合处方管理的有关规定。国家这些为了保障人民安全用药的相关规定,极大地限制了网上药店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三)机会(O)分析
变化的药品消费特征。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药品的消费特征也呈现了新的变化,第一老龄化,2015年我国总人口数量超13.6亿人,60周岁以上老龄人口2.1亿,占总人口的10.1%,老年人口的药品消费已占药品市场消费的50%以上,这意味着治疗相关疾病的药品需求较大,例如心脑血管疾病、三高、慢性病以及相关的保健品。
第二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发生了改变,据调查,大中型药店、连锁药店、医院是人们购买药品首选的比例分别是42.9%、34.3%、22.8%,由此可见消费者在购买药品时不再首选医院。
第三健康意识,目前我国人均年药品消费额为5.5美元,与中等发达国家相比较低,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重视身体健康,其自我健康意识、自我医疗能力不断地在提高和加强,网上药店的市场发展空间较大。
国家相关政策扶持。2011年5月,商务部的《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明确表示:“在创新药品经营模式方面,要支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与电子商务相结合,提高药品流通领域的电子商务应用水平。鼓励规范经营的零售连锁企业发展网上药店。”国家还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扶持网上药店的发展,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等。
(四)威胁(T)分析
传统药店具有较强竞争优势。2014年,零售药店市场总规模2817亿元,药店总数达到434930家,其中中国连锁药店百强销售额达960亿元,在总体零售规模中集中度达34.1%,同比上升近2个百分点。传统药店受新版GSP出台的影响,单体药店数量会有所下降,但其销售规模增长率仍与往年持平。传统零售药店在市场规模、市场份额占有率、发展速度、市场前景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同业之间竞争激烈。根据波特教授的“五力”模型分析网上药店的营销环境,其中行业现有竞争状况对于网上药店的威胁较大。同业之间发展较快的竞争企业有天猫医药馆、三九健康网、阿里健康计划,同时一些规模较大的电商企业也纷纷加入到医药电商的竞争中来,如百度、京东、小米、1号店等。这些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可能会导致网上药店市场良莠不齐,必然会伤害到整个行业的发展。
三、网上药店发展对策
(一)企业方面
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网络提升药学服务水平,培养消费者购药习惯。网上药店可以通过广告投放、公众知名媒体宣传、好友推介激励机制等手段,宣传网上购药的渠道,使消费者逐渐信任网上药店,养成选择网上药店购买的消费习惯。网上药店还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模式和消费者的医药需求,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互动性来提升药学服务水平。
(二)政府方面
网上药店虽具有较强的价格优势,但不支持医保支付购买仍制约网上药店的发展。政府可通过财政手段、政策扶持等一系列举措大力推进医保制度与网上药店支付系统的对接,不仅方便消费者的支付,更有利于医保报销系统的实时更新。
(三)行业方面
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制度,建立统一的互联网药品销售和信息平台。通过建设全国统一的互联网药品销售和信息平台可以起到监管和化解网络购药风险的作用,为消费者普及药品常识。统一平台的建立,会使网上药店市场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调节资源分配,使得行业得到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燕萍,王怡,党丽娟.我国网上药店经营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药房,2012(12):1080- 1082.
【关键词】现代医药物流,信息技术,发展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壮大,医药专业物流也迅速崛起。医药物流在应用现代物流理论改进物流模式的同时,积极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成为推动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与国外医药物流的发展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1现代医药物流信息化的概念与现状
1.1我国现代医药物流信息化的现状
我国医药流通企业长期处于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管理乱的局面。国内专业医药物流始于2002年,目前的医药物流企业大多由医药制造企业和批发企业投资组建,亦呈现出规模小,投资分散,竞争激烈的行业特征。
从整体上看,我国医药物流信息化的实施力度小,专业化程度低,信息化对医药行业整体经营模式的转变尚未实现。但是,就局部而言,我国的医药物流信息化也有不少亮点。近年来,在国家表示利用国债贴息资金支持发展医药物流项目后,掀起一阵建设现代医药物流中心的建设热潮。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药品批发企业1.39万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2607家,下辖门店14.67万个;零售单体药店27.71万个;零售药店门店总数达42.38万个。截至2012年底,全国具有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的企业有117家。这些物流中心的建成又带动了一批利用民间资本投资建设的区域性医药物流中心。新建的医药物流中心资金充足,在规划时已将信息化建设作为物流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水平较高。这些医药物流中心的信息化水平,基本上代表了目前我国医药物流信息化的最高水平。如九州通医药,总部已建立高水准的现代化物流中心。目前,全国多家大型医药物流中心都在用九州通的物流技术,买家包括云南白药、天津金耀、广东众生等知名企业。
2现代医药物流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基础设施薄弱
中国做医药物流的大都是国有批发企业,这些企业无论就理念还是信息化水平来说与做现代物流技术的要求都有着较大差距,很多企业的物流供应链管理技术基础比较薄弱,急功近利,造成理想与现实的相背离,也就是说企业没有从现实出发。从整体上看,我国医药物流信息化仍处于初级阶段,医药物流设施落后,一些基础工作还没有做好,比如配送中心仍然靠人工手写的方式进行药品分拣,机械化操作水平低;包装、配送尚未实现网络化规范管理;且条形码不规范,没有实现标准化,信息化、专业化程度低;对市场缺乏及时、准确、动态的把握。此外,我国专业药品物流缺乏相关的供应链管理技术,还没有建立配套的药品物流体系。正是由于这些基础性物流设施与技术的落后,使得很多企业在发展医药物流过程中热情很高,但效果却不尽如意。
2.2缺少实用的信息系统软件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起步晚、信息技术相对落后,而具有中国医药物流特点的医药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更不完善一从国外舶来的ERP、SCM、CRM、DPP等医药物流信息系统在国外都有较好的表现,但在我国的表现却不尽人意。这是由于以上的管理软件都是建立在国外市场特点,企业现状和国外现行的理论基础之上,而没有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市场特点以及企业的发展现状,更没有充分理解我国医药物流的行业特点。
医药物流具有品种多、批量少、批次多、仓储和运输专业性强、时限性强等特点,加之前几年国家对新药的审批门槛低,商品名管理不规范,造成“同名不同药,同药不同名”的现象普遍存在,同一种药品数十家、上百家企业同时生产,这就使我医药物流企业对信息系统软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3缺少信息化技术的专业人才
现代化、信息化的医药物流需求的是复合型的管理人才,既要懂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信息管理学、物流学的基本知识,也要有医学、药学的专业背景,此类人才培养具有专业和行业跨度大、学科复杂的特点、其既要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市场经验,清楚企业管理理论,熟悉企业业务,还要熟悉信息化技术的具体特点。据权威机构调查,物流人才已被列为全国12种紧缺人才之一。“十二五”期间,我国物流行业每年需要新增一线操作技能人员约110万人,而目前国内职业院校物流专业毕业生人数约40万,远无法满足企业用人需求。随着科学技术在医药物流业中的应用不断扩大,如计算机的大量使用,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的应用以及物流信息交换中对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依赖等,医药物流业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现代医药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3.1着眼未来,统筹规划。建设现代物流信息平台的战略目标是围绕从生产要素到消费者之间时间和空间上的需求,能够处理从制造、运输、装卸、包装、仓储、加工、拆并、配送等各个环节中产生的各种信息,使信息能够通过物流信息平台快速准确传递到现代物流供应链上所有相关的企业、物流公司、政府部门及客户或公司。物流信息平台的规划和设计要紧密结合本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10至20年的发展战略。建设物流信息平台的原则是:适度超前、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可操作性强。因为物流流程信息平台规模大、使用周期长,所以物流信息平台的设计必须要具有前瞻性,同时又要使系统具有较强的扩展能力,以适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建设现代物流信息平台还不可忽视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信息平台战略规划起点要高,小宜反复修改,避免投资损失。二是信息平台规划要力争纳入本市或本区域城市总体战略规划,要适应本市或本区域战略发展要求。三是建设信息平台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可盲目,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3.2借鉴国外经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众所周知,提高存储、分拣设备的自动化,能大大节约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医药物流配送中心的设备选择有较大的范围,如码盘机器人、高速缓冲设备、箱式自动仓库、层式拆盘机、分拣机、电子标签系统、A一型分拣机、RF手持终端等等。设备的选取应根据合适、合理、可靠、高效的原则。根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的要求,对药品配送的仓储、分拣、运输等每一个环节进行优化管理,达到低成本运作的目标。日本地小人多,地价非常昂贵,为了在最小的空间内储存最多商品,日本的物流中心一般修建立体库,采用立体货架,提高整体储存空间,但一般没有拣选面概念。至于拣选设备方面,物流中心通常会使用自动分拣机、RE、PRL等拣选设备(先进的物流中心通常会使用两个自动分拣机,其中一个用于散件分拣,另一个用于原散件合流、备货),同时结合商品条形码的应用,提高分拣效率,严格控制出货的差错率。
3.3配置合理的信息化平台.信息系统是物流配送中心的 “大脑”,而由其延伸出去的“网络”构成了中心的 “神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该系统是集信息、控制管理于一体的复杂系统。物流中心采用自动化高架立体库、自动恒温系统、自动分拣系统、无线射频设备、仓库管理系统(WMS)等现代化物流设备和信息系统,可实现药品在该物流中心内自动储存、自动分拣、自动补货、自动传输的功能。企业原有 ERP 或许要进行数据、通讯与接口再造,以使得能与仓库管理系统(WMS)实现可靠、实时通讯和数据传输。美国医药业实施医药物流信息化较我国早近20年。由于企业规模巨大,他们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和投入也相应较大,医药企业普遍应用ERP、MES、LIMS、TMS、WMS、CRM等计算机系统进行企业资源的信息化管理。
3.4培养创新型物流人才.医药物流信息化系统的开发、建设、使用及维护管理都需要专业的IT人才和医药专业人才,而随着物流企业信息密集程度的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组织水平和技能水平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就对物流人才的培养和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出了紧迫要求。因此,加强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和物流从业人员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是彻底改变物流领域信息技术水平不高的关键。同时依托各高等院校和有关企业联合办学,开办医药物流人才培训基地,通过长期培养与短期培训,学校培养与在职培训等多种方式,培养和造就一批熟悉物流业务、具有跨学科综合能力的医药物流管理人员。解决医药物流行业的人才瓶颈,推动现代医药物流产业的发展。
面对信息经济社会的日新月异、国际信息化发展趋势、传统药品流通模式的呼唤、逐步完善的市场环境、行业信息化应用基础和现实基础, 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已是刻不容缓。在推进现代医药信息服务发展的策略上, 我国要加快改善宏观发展环境, 进行市场化改革和倡导市场竞争, 从而促进信息化服务的区域辐射和带动作用,增加现代信息服务企业的发展后劲, 充分实现我国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国际化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2012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商务部. 2013年5月30日.
[2]《每年投2000万主攻核心科技研发九州通向50多家大型医药物流中心输出技术》.长江日报. 2012年8月24日.
[3]《2011年中国职业教育与物流行业发展对话会》. 2011年9月22日.
关键词:医药物流 问题与应对 产生原因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b)-0173-02
1 我国医药物流发展问题及产生原因
1.1 行业政策不到位,行业标准失范
原因:在长期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第三方医药物流行业标准以及运行管理机制仍处于不成熟状态,国家对东部沿海地区的医药企业在物流这方面给予了优惠政策,而这些政策的出现必将使第三方物流从医药企业中分离出来,而一旦分离开来就要面临对这些新生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资质考核和评估问题。但是国家在这些方面没有全新的、高效的行业标准和政策要求,原来的GSP认证仅适用于传统的医药经销领域,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发展过程中的GSP认证内容,很多都已经过时。所以一个新的评估、考核体系的制定迫在眉睫。
1.2 投资不均匀,存在过热过散问题,缺乏有效整合
原因:自2002年7月我国某医药企业与国际著名物流设计生产制造企业西门子德马泰克正式签约,合力建立了现代化医药物流配送中心之后,全国各地纷纷效仿兴建大型医药物流中心。目前即便是国内销售龙头企业,中国医药、九州通以及上海医药股份公司,其医药物流份额也仅占整个医药市场总额5%而已。而且这些医药企业的物流建设多是以企业为主体,因此表现出规模大、站点和投资多等特点。预期规模要求,通常会超过正常企业业务的3至5倍,个别甚至还要求必须支持上百亿销售额。就当前的形势下来看,因国内医药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供应链整合环境发生了变化,存在着不利影响因素,加之第三方医药物流不成熟,以致于各分一块或者重复投资现象非常的普遍。本人在东莞实习期间发现不少医药企业处于这种尴尬状态。
1.3 第三方物流不成熟
原因:由于分离出来的医药物流企业并没有经历一个应有的发展历程,导致很多第三方物流能力的不达标。几点可见。第一,配送站点分布单一化,因为配送网络主要根据以前的药品进、销线路和节点演化而来,故分布根本不合理。第二,信息流通能力低下,由于医药物流的信息基础建设落后,所以没法形成一个适合国内市场的具体方案。第三,多数医药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以储运管理为主,缺乏专业物流人才,当面临更大的商品吞吐量时,处理速度、作业效率,准确率与成本等因素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1.4 缺乏专业的物流管理人才
原因:从行业内专家的角度来看,能在真正意义上称之为高级医药物流人才的人属于凤毛麟角。而且随着医药物流的持续发展,差距也会随之更加明显。以东莞一君药业来讲,一个仓管人员除了本职工作还要承担发货,电脑录入工作。医药物流人才缺乏的原因我以为有两方面。第一,很多医药企业对物流概念认识不清,片面地以为医药物流只是对现有医药货物仓储与运输的简单相加。以致使医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错误地认为: 高薪聘请专业物流人才的价值根本没有大量聘用装卸搬运与仓储人员高。第二,在物流人才管理过程中的种种疏漏,也使得物流人才大量流失。
2 应对方式
医药物流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慢慢对其进行完善。首先医药物流需要一个发达的信息流通和交换平台。然而,在传统的形势下,因对信息化管理有交高的要求,所以除对外信息进行处理,还需创新企业内流程、组织结构。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信息化追求整体最优,而不是局部最优。同时,因社会公共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因素影响,医药物流更多依赖内部人才以及资金和管理技术手段。在该种情况下,医药行业一定要端正态度,重新审视医药物流,及早从传统的运输+仓储模式中走出来,重新认识医药物流的真正内涵、潜在的问题,并且着手构建战略物流体系。
2.1 积极响应医药物流政策
在当前的形势下,若想有效发展国内医药物流,则需从宏观层面上积极培养现代医药物流市场,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改进,使之逐步走向法制化、合理化以及规范化。在此过程中,应当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的地方保护主义格局,确保医药物流市场能够在良性竞争环境下成长。
2.2 强化医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实践中,将国外、国内先进的技术与医药物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医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小物流与日新月异的社会大物流相结合,全面推进国内医药物流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医药物流发展的重点在于将供应商、网络销售终端以及物流中心分工整合。其中,供应商的主要任务是产品深入研发以及生产、消费终端的服务;物流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上游的供应商管理以及下游的客户群服务。通过规模化配送,可以有效提高医药物流效率,大大降低流通环境的成本开支;对于网络销售终端而言,其重点要抓好相关药品的销售,并且提供专门的药品咨询服务。
2.3 构建现代化医药物流配送中心
对于基础条件较好的医药企业而言,应当积极构建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采取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其中一个关键点就是应当严格按照现代物流标准整合资源,逐步使其功能发挥出来、分步到位,有效占领当前物流市场。高规格的物流配送中心应当以自身配送为基础,逐渐面向医院、商家以及零售药店;同时,还要找到稳定的供应商,并与之建立良好的网络合作关系,从而不断拓展物流中心的功能和作用;将原本比较单一、简单的药品配送,逐渐扩大到医院、运输存储以及药店产品等。在此过程中,配送中心不仅要实现加强信息化建设,而且还要帮助其上游以及下游的客户群体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建立网络体系,实现区域信息化物流发展目标。对于物流中心的从业人员而言,可由上述三方成员组成。物流中心包括对医药商品库存、运转、管理以及分拣和配送等方面的业务,通过共同组建物流中心实现对药品的批量物流管理,不仅可以加快药品市场流通速度,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优化整合物流管理,节约医药物流成本费用。
2.4 物流资源的优化与整合
在对药企进行重组和联合以后,可以实现一体化发展目标,对内部的各个物流作业流程和环节进行优化整合,以此来提高医药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和物流效率。第一,将销售渠道中的厂商、零售商以及批发商和消费者,有机地组合在一起,采取一体化管理模式,这样可以确保医药物流发展的合理性。第二,通过市场有效打破割据主义,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跨行业、跨地区或者是跨所有制的医药物流集团。基于一体化发展模式,可以有效实现厂商、零售商以及批发商的联合,这对降低物流成本意义重大。实践中可以看到,因我国很多医药流企业能力有限,所以应当不断优化医药物流企业内部业务流程,这是加快现代医药物流企业发展步伐的重要一环。在此过程中,企业应当立足实际,结合自身特点和发展现状,对传统的配送体系流程进行适当的创新和改造,通过运输合理化以及出入库自动化、库存管理信息化模式的实施,来有效提高医药物流配送运作效率和质量。
2.5 加强医药流通环节的信息化建设
医药企业作为联系其上下游企业的纽带,对现代化物流系统需求更为突出。因为依靠现代化物流系统中的信息系统,可以与医院、供货商以及零售网点建立有效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以此来帮助医院、供应商以及零售商及时的供货或者存货。物流信息数据的处理,成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信息化发展也成为现代医药物流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加快网络化、信息化的建设是一项沉重的任务。故国家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推动力。据调查显示,国内信息资源开发和应用利用率非常的低,尤其是信息资源的共享性程度更低,信息化建设缓慢,为此需要政府加大对信息网络建设投入力度,加快网络信息系统建设。
2.6 第三方物流快速发展
国内医药企业对于医药物流的认识,依然停留在传统物流层次上,所有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国内物流费用普遍偏高的情况下,第三方物流能够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企业在发展战略选择时,若选定第三方物流,则需着手市场发展战略、要素战略对其进行深入研究。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去争夺市场资源;如何获得更多、更可靠的市场信息;如何充分挖掘企业人力资本的价值;或者如何才能整合产品运输、仓储以及加工配送等环节,并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供应链管理。实践中,第三方物流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其可帮助企业有效解决成本高以及传统的库存不合理问题,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信息。当第三方物流得到充分的发育和完善时,企业就会将物流提高到企业战略的地位。当物流可以成为企业联盟的纽带时,物流的高级阶段,物流一体化也将为时不远。
3 结语
总而言之,国内医药物流在向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前进。但现代化物流体系的建设不会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支持还要靠物流人一起不停的努力去完成。
参考文献
[1] 郑权.浅析我国现代医药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问题[J].海峡药学,2005(6):210-213.
关键词:生物制药;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供应链管理;生物技术创新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3)11-0127-05
Research on the Public Service Management Platform System of Biopharmaceutical Supply Chain
MENG Jiong, GUO Chunxia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S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Mianyang 621010)
Abstract:
This paper, by using the basic idea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biologic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management, researches on the public service management platform system of biological pharmaceutical supply chain. The result shows that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biological pharmacy public service management platform based 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government can achieve the following goals: each related subject in biological pharmaceutical 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and reduce the risk, promoting information fast circulation and share,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drugs and medication safety.
Key words: biopharmaceutical; public service management platform;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biologic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management
1 引言
生物制药公共服务管理平台是一种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的多元化投资主体、面向行业、服务企业,对离散的社会服务资源起带动作用的公信度高、服务面广的服务性机构,其运作模式是基于公益与效益相结合的思路和生物制药产业的比较优势,政府引导、企业建设和运营,平台建设以整合区域内各类创新资源为目的,为“研发-生产-流通-使用”诸关键环节提供专业、便捷和高效的设备、技术、信息、知识与服务支持[1]。例如,美国的圣地亚哥、德国的莱茵三角、印度的海德拉巴、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江苏泰州等等[2]。
国外学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生物制药供应链进行了研究:首先,在生物制药供应链营运成本方面,Charles[3] 指出改善生物制药供应链运作模式可以降低其成本。其次,在生物制药供应链信息共享方面,Selcuk等 [4]指出构建生物制药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信息共享平台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再次,在生物制药供应链设计方面,Geetha Vaithyanathan[5]指出设计并优化生物制药供应链能减少药品进入市场的时间。国内杨
舒杰和黄小勇 [6]对我国医药行业供应链一体化进行了初步探讨。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对生物制药供应链运营成本、供应链上的信息共享以及供应链设计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国内学者仅对生物制药供应链作了初步探讨。本文将对生物制药供应链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体系这一跨学科的战略性问题进行研究。
2 生物制药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
由欧美发达国家生物制药供应链管理的成功实践经验可知,将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相结合,依托高质量的业务流程和数据模型设计,可以构建一种基于流程优化的、以实现跨子系统信息集成的可视化公共服务管理平台[7]。在实践中,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开发并运营了成熟的生物制药供应链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例如:美国的“GHX”平台、德国的“PHONENIX”平台、意大利的“DAFNE”平台[7];在国内,兰州华烨也正在从事这方面的开发实践。这些案例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设计管理信息系统是构建生物制药供应链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体系的前提。通过总结上述案例的实践经验,本文构建了生物制药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如图1所示。该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如下:
(1)信息技术采用方面。采用“Internet/Intranet”网络技术,使得生物制药供应链的信息共享和传递更智能、高效和快捷;采用“云计算”技术使得该管理信息系统具有高度可靠、超大规模和虚拟化等特征;采用“GPS、GIS和呼叫中心”等先进的跟踪技术便于管理者能够对产品进行监测。
(2)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方面。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使得生物制药供应链各子系统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对接集成在一起使用(同理,各子系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模块)。考虑到生物制药供应链集成系统(各子系统)未来的发展,为整个生物制药供应链集成系统(各子系统)未来的扩充留有设计余地和数据接口。
(3)数据库技术设计方面。采用数据仓库技术以实现对生物制药供应链内外部业务处理的全面管理,并对企业的经营决策进行分析和诊断。用户可以事先设定使用系统中的配置和管理方法。
(4)信息共享方面。生物制药供应链集成系统(各子系统)管理者的指令性和指导性计划可以直接下达给相关的各子系统(各子系统内部各管理模块),而各子系统(各子系统内部各管理模块)的具体计划执行情况和业务状况也可以通过汇总直接传递给供应链系统(各子系统)管理者,从而可以确保实现信息交换的准确与快速。
应当指出,为便于各子系统对接集成,应统一设计生物制药供应链的管理信息系统。
3 生物制药供应链公共服务管理平台
本部分将分别构建“研发子系统”、“生产子系统”、“流通子系统”和“使用子系统”的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并介绍其基本功能。
3.1 研发子系统公共服务管理平台
生物制药研发子系统涵盖了基础研究、初期发现、实验室研究与中试发展、临床前、临床实验、政府审批、正式生产、营销推广等阶段 [8]。研发对于生物制药行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但落后的研发管理体制约束了生物制药行业的新药研发创新能力,这主要体现在:首先,生物技术新药上市前审批制度相当繁琐,生物药品的质量必须达到严苛的强制性安全标准才能通过政府审批获准上市;其次,生物技术新药的研发周期长,开发一种新的生物药品一般的时间跨度为15年左右;再次,生物药品研发成本高,制药公司需要耗资数亿美元以上的研发成本,一种生物技术新药才能面市;最后,生物技术新药研发风险大,生物药品在进入人体试验前,需要投入数亿美元,而如果投入巨资研发的生物技术新药的质量(安全性能)不能达到标准,就会给生物制药企业造成巨大损失、甚至破产 [9]。这些问题决定了生物制药从研发到商业推广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因此,为了改进生物制药供应链研发子系统运营管理的缺陷,国内外很多生物制药集聚区建设并运营了生物制药研发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例如:美国的圣地亚哥、德国的莱茵三角、印度的海德拉巴、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江苏泰州及四川成都的生物医药集群[1, 2]。通过对这些生物制药研发公共服务管理平台运营模式的实践经验总结,本文构建了以管理信息系统为支撑的生物制药供应链研发子系统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如图2所示。该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1)资源条件保障公共服务管理。资源条件保障公共服务管理以整合集成相关资源条件、提升新药研发竞争力、降低新药研发成本和创业风险为目标,提供创业孵化、知识产权转化及合同研究(CRO)与合同委托加工(CMO)等公共服务管理,从而实现为政府整合配置资源提供决策依据、为科技创新提供支撑、推动生物制药的创新开发、满足中小生物制药企业研发的阶段性需求、加速生物技术新药孵化和产业化以及推进高科技生物制药项目的申报和产业化等功能。
(2)仪器共享公共服务管理。仪器共享公共服务管理以优化仪器配置、开放共享仪器、提高仪器使用效率为目标,在对仪器进行分类、确定仪器共享服务的领域、制定仪器共享服务流程的基础上提供生物仪器共享、制剂仪器共享和分析仪器共享等公共服务管理,从而实现为生物药品的研究、开发以及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供低成本、优质和高效的仪器设施服务功能。
(3)技术公共服务管理。技术公共服务管理以降低生物制药企业的早期研发投入和克服技术障碍为目标,提供大小分子新药研发、产品中试、专业技术咨询以及技术培训等公共服务管理,从而实现利用智力和知识资源解决生物制药企业在生物药品研发和产业化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促进生物制药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的功能。
(4)管理决策咨询公共服务管理。管理决策咨询公共服务管理以缩短研发周期和药品面市的时间、降低研发投入、改善审批制度、降低研发费用、降低项目的淘汰率、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研发风险、确保药品质量(安全性能)为目标,为以“大学-专家型企业-核心企业”为核心的生物制药供应链研发子系统提供企业与社会的协作和风险分担、动态的项目筛选及渐进式的许可等管理决策咨询服务,从而促进一种以知识创造接力为主线、以知识产权接力为载体、集成多个具有显著互补性的接力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5)金融、财政与监管公共服务管理。金融、
财政与监管公共服务管理以确保生物制药供应链研发子系统的正确运营为目标,为生物制药研发企业主体提供融资、争取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以及政府审批等公共服务,从而促进形成一种以金融接力为支撑、以政府财政支持接力为保障、以政府监管和审批接力为标准的资金和政策保障模式。
3.2 生产子系统公共服务管理平台
生物制药行业的生产领域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企业生产运作不规范、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订单处理和合同签订流程不科学、资金结算流程不合理、信息不能及时共享、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同、产品规格重复、员工知识和技术缺乏、药品安全不达标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生物制药生产企业运营效率低下、竞争力不强。因此,构建生物制药供应链生产子系统公共服务管理平台是未来生物制药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现实实践中,全球知名的咨询服务企业——美国埃森哲就帮助全球14家知名制药企业成功实现ERP管理流程、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与上海网环科技信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网环GMP/ERP系统、江苏省泰州市中国医药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兴达生物制药公司对其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等为我们提供较好的案例。在总结并借鉴这些案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开发了以管理信息系统为支撑的生物制药供应链生产子系统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如图3所示。接下来,刻画该公共服务管理平台的基本功能:
(1)药品生产规范(GMP)公共服务管理。GMP公共服务管理以确保药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性能)为目标,将GMP融入生物制药企业资源计划(ERP)方案,实现GMP对原材料采购管理、生产管理及车间管理等过程的实时监控,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交叉污染、混淆以及差错等风险,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注册要求和预定用途的生物药品。
(2)生产运作管理决策咨询公共服务管理。生产运作管理决策咨询公共服务管理以确保生物药品生产企业灵活、准时、敏捷、优质、清洁及高效地生产出合格的生物药品和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为目标,为生物制药供应链生产子系统提供战略制定与实施、生产运作系统设计及物料需求计划(MRP)及物料清单(BOM)等管理决策咨询服务,从而帮助生物药品生产企业完成围绕最终目标来
进行流程再造、实现信息共享、在实际工作中融入信息处理、整合地域上分散的资源、改造不合理的工序流程等多项决策。
(3)基础业务公共服务管理。基础业务公共服务管理以确保生物制药供应链生产子系统高效、正确地运营为目标,为生物制药供应链生产子系统提
供合同签订、订单处理及资金结算等多项基础管理服务。这些管理模块能够帮助生产子系统完成员工技能培训和考核、生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生产外包服务、高效签订合同和处理订单、政府对药品安全的监管等任务。
3.3 流通子系统公共服务管理平台
在传统的物流方面,生物制药行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第一,目前生物制药物流尚未实现集“采购-生产-销售-使用”于一体的完整供应链物流管理;第二,大量中小型生物制药企业自身尚不具备承担物流的能力,且企业之间不能达到降低成本和整合资源的目的;第三,生物制药行业尚缺乏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10]。在传统的分销体系方面,主要存在两大问题:第一,多级分销体系提高了物流成本和药品价格;第二,药品流通环节层层加价,给医生高额回扣。例如,国内曝光的芦荟片经过多个流通环节之后,由15.5元的出厂价格变成213元的零售价格。幸运的是,药品流通公共服务平台的出现对传统生物药品的分销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例如:美国的GXS公司开发的“GHX”平台应用于三大医药分销企业,美国80%的药品和器械在“GHX”平台上流通;在德国,85%的处方药被“PHONENIX” 平台掌握;在意大利,90%的处方药被“DAFNE”平台掌握;南京三宝科技和南京医药合资搭建的医药物流平台可以降50%的成本[7]。通过总结这些案例的实践经验,本文构建了生物制药供应链流通子系统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如图4所示。该公共服务管理平台的基本功能:
(1)药品流通规范(GCP)公共服务管理。药品流通规范(GCP)公共服务管理以规范药品流通企业经营行为、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能力、
完善安全用药和方便购药的市场体系为目标,将药品流通管理规范(GCP)融入药品流通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实现对药品批发企业物流服务、零售药店经营服务及药品流通企业诚信经营等环节进行评估和监管。
(2)基于电子商务的专业化第三方物流公共服务管理。基于电子商务的专业化第三方物流公共服务管理以信息共享更高效、信息传递更快捷、物流管理过程更“智能”、货源信息和车源信息更真实有效、药品分销更高效、药品流通成本更低廉为目标,提供仓储运输、物流信息及订单处理等公共服务,从而集成医药生产企业成本信息、药品价格信息以及医院处方信息、连接制药企业和终端。
(3)基础业务公共服务管理。基础业务公共服务管理是以生物制药流通子系统的高效运营为目标,提供金融支撑、专家决策支持及安全监管等公共服务,具有为实现生物制药流通子系统的高效运营提供技术支撑、资金支撑、管理支撑、智力支持以及政府监管支撑的功能。
3.4 使用子系统公共服务管理平台
生物药品在使用环节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首先,患者缺乏药品知识,在使用药品时会出现误用和滥用等不合理用药的现象,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其次,不少医疗机构的药品使用不规范;最后,假冒伪劣药物的流通使用。这些问题决定了构建生物制药供应链使用子系统公共服务管理平台的必要性。在这方面,由九州通医药集团与京东商城共同投资设立的京东好药师网、以及宁波医疗咨询公共服务平台等为我们提供了较好的案例。在总结这些案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以管理信息系统为支撑的生物制药供应链使用子系统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如图5所示。刻画该公共服务管理平台的基本功能:
(1)药品使用规范(GUP)公共服务管理。药品使用规范(GUP)公共服务管理以提升药品安全保障能力,降低药品使用风险,确保患者用药安全为目标,将药品使用规范(GUP)融入药品使用的各环节之中,实现对药品管理机构、人员职责及合理用药等环节的评估和监管。
(2)患者交互公共服务管理。患者交互公共服务管理是为生物制药供应链各节点行为主体和患者提供可靠、实时和高效的信息交互为目标,提供专家决策咨询、健康教育及药品和医疗服务再设计等服务,从而运用新的“患者交互界面”技术使生物制药供应链各节点主体贴近患者。这些新技术产生的信息将帮助患者更有效地管理自身的健康,并且使医疗服务提供商得以实时监测患者服用药物的反应。
(3)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管理。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管理以通过构建分散的社区护理人员网络来提供护理服务的模式为目标,提供医疗服务交付的数字化、健康记录及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等服务。
(4)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管理。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管理包含了政府监管、社会监督及人力资源等多个管理模块,这些管理模块能够完成政府对产品安全和价格的监管、社会对药品安全和价格的监督、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养、医务人员的技能培训等任务,以实现政府和社会大众在药品使用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中的推动、监督和服务作用,从而能够完善药品监督机制,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4 结束语
本文对生物制药供应链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体系进行了研究。首先,识别了生物制药供应链各子系统运营的现存问题;其次,在总结大量现实案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构建生物制药供应链各子系统的公共服务管理平台;最后,刻画生物制药供应链各子系统公共服务管理平台的基本功能。研究表明:在政府的引导下构建和运营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可以实现生物制药供应链各关联主体协同、整合资源和降低风险、降低运营成本、缩短药品面市的时间、促进信息的快速流通和彼此共享以及确保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等目标。
研究成果对于生物制药供应链的高效运营、政府的监管和服务、患者权益保障等方面有重要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卫国.我国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现状和未来建设的若干建议[J].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 2009,3(3):68-72.
[2]吴晓隽,高汝熹.生物医药创新集群的结构特征和运行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8):61-66.
[3]Charles D Brennan.Integrating the Healthcare Supply Chain[J]. Healthcare Financial Management, l998(1): 31-34.
[4]Selcuk S, Ereng uc N C. Simpson, Asoo J. Vakharia. Integrated Production/Distribution Planning Insupply Chains: An Invited Review[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99(2):219-236.
[5]Geetha Vaithyanathan. Pharmaceutical Supply Chain Dynamics[R]. White Paper, 2011.
[6]杨舒杰,黄小勇.我国医药行业实施供应链一体化的探讨[J].中国药业,2005(1):18-19.
[7]张莉.可视化公共平台:医药界供应链“节能器”[N].医药经济报,2007年10月31日(第1版).
[8]李天柱,银路,石忠国等.生物制药创新中的专家型公司与核心公司研究—兼论我国生物制药区域产业创新平台建设[J].中国软科学,2011(11):108-116.
[9]李天柱,银路,程跃.生物技术产业集群持续创新网络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3):1-8.
[10]孟炯,郭春霞. 基于SCM的生物制药公共物流平台运营模式[J].软科学, 2012(6):88-91.
收稿日期:2013-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