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7 16:06:3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初中生职业技能培训,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村位于*县*乡西北,全村5个村民小组,152户,530人,其中劳动力267个。学历普遍为小学文化,30%的农民为初中且绝大多数为初中肄业。41岁至60岁的农民占56%,多为文盲半文盲。60岁以上占11%。全村农民平均学历年限4.5年,远低于全县农民平均文化水平。该村农民这种科技文化素质现状,势必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瓶颈。
该村农民职业技能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两低三缺”。“两低”即致富能力低、文化素质低。“三缺”即缺少懂科技、会种田的新型农民,缺少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缺少带头创业的致富能手和掌握新技术的实用人才。主要原因有:一是求学求知的愿望不强。*坝很大部分农民一字不识,依靠科技致富的带头人少,思想封闭,观念落后,不少农民认为不管有无技术,每天照样能挣几十元钱,同时还早晚在家,白天围着票子转,晚上围着老婆转,农忙时也不求人。二是求学求知的方向不明。金银花、茶叶为该村的特色产业,且具一定规模,但缺乏银花、茶叶种植加工技术,也无能人从事规模经营和协会带动,效益不高,农民对种什么,怎么种,心中茫然。而很多外出打工的农民,又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劳务市场需什么,学什么,打工无技能,收入不高。三是基础教育水平不高。该村小学师资力量薄弱,近10年内没有进一名正式教师,由一名上世纪七十年代毕业的初中生代课,三个年级进行复式教学,50年中仅考走6个大学生,20年中仅考了4个高中生,致使村民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实施培训工程。加快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是做好“三农”工作的基础。要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就必须造就大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实施培训工程。一是观念培训。必须聘请专业人士为村民进行“洗脑”,给他们带去开放的、竞争的、科学的观念。二是农村适用技术培训。针对大部分人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家庭负担偏重的实际,将培训阵地下移,以农民需求为目标,以农作物栽培、畜牧养殖、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进行面对面、手把手式培训。开设“田间课堂”,采用“点菜式”科技服务,进行田间示范培训。对农民选择较多的“菜单”,建立示范基地或选择示范农户,分批集中培训;对选择较少的个别“菜单”,组建科技“小分队”入户解疑培训。
创新培训机制。坚持“政府统筹、部门运作、农民参与”的原则,建立规范有序的培训体系。各级党委、政府应把农民培训纳入本地区发展规划,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在培训经费上,应建立政府为主导,用人单位、农民工共同投入的费用分担机制。引导用工企业加大培训投入。针对农民培训分散性、流动性和季节性等特点,以中短期培训为主,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一是与乡镇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合作,举办具有行业特点的专业技能培训;二是与农民工求职的劳动力市场合作,把技能培训和向用人单位推荐工作结合起来;三是与大量招用农民工的企业合作培训。送教师、教材到企业,逐步建立起订单培训、企业参与、跟踪培训的机制,先培训后输出,以培训促输出,定向培训、定向输出。培训急需人才。
培训急需人才。行政管理型人才。主要是村社两级干部。经营创业型人才。主要是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兴办大中型种植场(基地)、养殖场(基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畜种业公司、农产品加工厂(公司)等实体的中小业主和企业家。包括农村中专兼职的农产品经销大户、运输大户、专业协会带头人等。这类人才是目前农村最急需的人才。技术推广型人才。主要包括常年奔波在农村一线的农业种植技术、畜禽养殖技术、新型农机具技术、水产养殖技术等推广人员,也包括各类种养殖大户和农业科技示范户、绿色证书获得者、农民技术职称获得者等。能工巧匠型人才。主要是具有一定水平的木匠、泥水匠、石匠、农用机械手、农村厨师、农村理发师等能工巧匠。转移输出型人才。主要是指通过接受非农技能培训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向城镇输出转移的农民工,也包括打工完成资本原始积累返乡创业的人才。
为此,对镇赉县职业教育基地的具体做法、功能、作用等进行认真的研究和调查并提出今后的个人发展建议:
一、以职教中心为依托认真抓好职业教育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学校共开设机械加工、电子技术应用、汽车维修、学前教育、护理、餐饮服务、焊接工艺、计算机应用技术等10多个专业。其中汽车维修、学前教育、机械加工一直以来都是学校的主打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6%,专业对口就业率达85%,岗位巩固率达92%,近几年内学校又经过不懈的努力,改变校容校貌,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要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管理科学、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知名度较高的教育、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职业培训基地。同时也成为镇赉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当地企业开展短期培训的主阵地,开展“订单式”培训,使学员都学到一技之长。就业率达到90%以上,有一部分没有就业的自己办起了实体。学生在校能够自觉的学习,经过考试合格学校发给毕业证或结业证,县劳动部门发职业资格证书,便可就业上岗。使全县初中考不上高中的学生、高中考不上大学的学生及大学生毕业不能就业的学生,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长,最后走向了就业岗位.
二、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将构建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战略性任务提到了全党全社会面前,这是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全党、全社会为之共同努力,不懈奋斗,职业学校作为统领先进的职业技能,培育合格人才的重要阵地,应当而且必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在抓好职业教育问题上,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务院总理同志曾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切实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改变职业教育薄弱状况,要解决体制问题,投入问题,社会环境问题,但首先解决对职业教育的思想认识和领导重视问题”同时确定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发展职业教育其中包括“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训工程,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的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工程等“四大工程”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县级职教中心专项建设计划、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职业院校教育素质提高计划等“四大计划”,抓好“四项改革”即: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转变推动职业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办学;强化职业学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训,切实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充分利用城市和东部地区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就业市场,进一步推进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职业学校的联合招生合作办学。
镇赉县职业学校发展经验和模式化型式已经逐渐形成:2+1办学模式,也就是校校联合最后到企业,招收应往届初中生在校学习一年半,然后送到有实力的名校进行技能培训,之后到企业综合实践并有一定补助费,最后就业到企业的办学模式形成链式结构模块系列化。2 是订单式办学模式,也就是校企联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能使学校、企业、学生实现“三羸”这种合作和共建对企业和职业教育是互补的。也是职业学校紧密依托企业,共同建立产学紧密合作的远行机制,已经成为深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当务之急。3 是职校与中介合作,也就是由学校培养出合格成品,最后通过中介组织介绍到企业的联合办学模式。通过这些办学形式模式化,为社会培养大批优秀技能人才,使这些人才逐步的走向镇赉县的各个企业的主要岗位,发挥着自身的能量和作用,同时为镇赉的经济发展做贡献,也为社会和谐镇赉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三、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1、是思想认识要到位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想办好学,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改革步伐,加大改革力度。要转变办学思想应积极探求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办学的新格局,必须打破单一的只能培养中级技工的认识,树立以培养中级技工为主,高、初技工为辅、各种培训形式相结合的观念,从而,形成多元化放开办学的共识。因此,职校的培训应当尽快实现,由面向第二产业培养技术工人,应向一、二、三产业培养技工转轨,由无偿培训向有偿培训转轨,形成一种岗前培训与职后培训相结合,长期培训与中、短期培训相结合,中级工培训与高、初工培训相结合的全方位培训新格局。把二、三年的学制改变成长、中、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学制。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人才市场之急需,还可以缩短人才培训周期,提高人才培训效益。
发展现状
专业设置调整力度加大
玉林与贵港两市利用区位优势,积极融入北部湾经济区和东盟自由贸易区,大力发展地区优势产业。贵港利用西江黄金水道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临港工业、港口物流”两大基地,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河内港口城市,并且建成了金属冶炼等“五大产业基地”和建材等“十大骨干产业”,是珠三角地区重要的建材、能源供应基地,农副产品及林产品的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玉林市大力培育临港产业,发展交通、物流产业,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2”城市、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近年形成了机械制造等五大产业集群,是全国最大的内燃机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日用陶瓷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两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中职教育应对市场变化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当地教育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玉林与贵港市的专业设置对区域产业的覆盖率分别为80%和69%。
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大量劳动力
截至2013年,玉林市有中等职业学校26所,全日制在校生3.87万人,毕业生就业率98%;贵港市有中等职业学校22所,全日制在校生1.93万人,毕业生就业率97%,与企业订单办学学生比例12.3%。
在劳动力培训上,两市树立学历职业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并重的思想,着力发挥县级职教中心整合学历职业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资源的作用,努力建立“政府协调,部门主导,学校培训,资源共享”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其中,玉林市提出“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城乡一体”的职业教育发展机制,从政策上确立以市为主的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并要求市教育局、市人事局统筹管理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县域培训资源的整合步伐加快,北流交通技术学校,北流市农业机械学校,容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3所学校在2013年前后实现顺利整合。贵港市短期职业技能培训每年1万多人次,使得劳动力质量显著提高。
问题分析
专业结构不优化
专业门类不全。从统计数据反映的情况看,国家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中划分了18个专业大类,而两市仅设有11个,尚没有开设的专业大类是资源环境类、能源与新能源类、石油化工类、医药卫生类、休闲保健类、体育与健身类、司法服务类。
专业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协调。一是产业结构覆盖不合理。农业产业一直是玉林和贵港的传统优势产业,2012年两市第一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20.6%和21.9%,但中职学校开设第一产业相关专业仅占全部专业的5.5%。以贵港为例,2013年贵港中职学校招生专业中,属于第一产业的专业1个,占4.3%;属于第二产业的专业10个,占43.5%;属于第三产业的专业12个,占52.2%,而贵港市2012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2.2∶40.2∶37.6,错位明显。见表1。这种专业结构将导致第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稀缺,第三产业培养的人才却大量过剩,严重制约实体经济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二是优势产业没有覆盖或覆盖不足。玉林与贵港两地的矿产资源丰富,两市中职学校却没有一所开设资源环境类专业。贵港是西部最大河内港口,玉林大力培育临港产业,但是两市中职学校均没有与港口、水路运输相关的专业。电力和化工是贵港的重要产业,但在已设专业中却没有一个属于能源与新能源类或石油化工类。玉林市电子信息、健康食品、服装皮革均位列五大重点产业集群,服装皮革与食品加工基地还属国家级,但轻纺食品类专业全市尚无,信息服务类专业仅有3个。
专业设置重复率高。两市中职学校不仅专业开设门类少,同一门类专业设置的重复率也较高。例如交通运输类中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贵港市具有招生资格的12所中职学校中,有8所开设;在玉林市可招生的21所学校中,开设该专业的达16所。诸如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会计、电子商务等专业,重复设置现象也比较明显。
资源配置不合理
2011年全区中等职业学校合格评估后。玉林和贵港两市都有一部分学校被取消招生资格,而这些学校出现了校舍和硬件资源的闲置。同时,在有资格招生的学校中,市一级的职校又比县一级职校更具招生优势。这造成县级职校的资源浪费和部分市级职校教育承载力加速饱和。以玉林市为例,2011-2013年市内3所职业学校逐步爆满,无法进一步扩招,但5个县级职业教育中心按办学规模可容纳1.5万人,目前实际在校生只有5499人。贵港的桂平市有中职学校4所,停止招生2所,可容纳8900名学生的校园面积仅有学生4062人,实际在校生人数仅占可容纳学生的46%,桂平市一职的在校生人数占全市中职学生数的81%,而其中一所却只有25名学生。
办学条件依然不足
广西两轮职教攻坚期间,玉林和贵港两市中职教育经费投入显著增加,两市中职学校大部分办学条件达到和超过国家设置的标准。但是,从总体来看,两市中职学校的基础依旧薄弱。在玉林市有统计的13所学校中,2008年经费收入平均增幅为14.4%,支出平均增幅为11.4%。2008年当地按可比价格计算的GDP增长率为12.9%,这意味着总体教育经费的投入赶上了地方经济增速,但有8所学校的收入与投入增幅均低于GDP增长率。由于贵港是从玉林市分化出来的地级市,原来没有中职学校,现有的中职学校由基础薄弱的基础学校转化而来,虽然经过3年职教攻坚,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中职学校总体上仍担负较多债务,后续的财政投入压力持续增加。中职举债投入在一定程度上也挤占了普通高中教育的财政投入份额,导致普通高中教育负债巨大,办学困难。
生源流失现象严重
中职学校虽然就业情况良好,但本地生源外流,适龄学生流失多,造成了劳动力的极大浪费。见表2。
对表中数据计算得出,2012年玉林市本地中职吸收的本地生源仅占初中毕业生总数的15.4%,有10.1%的本地生源流入外地学校。贵港市本地中职仅留住占初中毕业生总数7.4%的生源,有近18.8%的毕业生流向外地。而作为广西最大县级市的桂平市,仅有6.9%的本地生源就读本地中职,高达21%的初中生源流向了外地中职学校。
另外,有近1/3的初中毕业生并未进入普通高中或者中职学校,广西高职教育也失去了生源发展的依托。用“初中毕业生数”扣除“本地、外地中职招生数”与“普通高中招生数”之后,玉林市有27912名(占初中毕业生总数30.4%),贵港市有25362名(占初中毕业生总数29.5%)的学生流失。
中职毕业生本地就业情况不乐观
在本地生源流失的背景下,学生毕业后大量的区外就业造成劳动力的二次流失。2009年,一项关于毕业生流向的调查显示,玉林电子工业学校近3年毕业生13000多人,其中流向区内的占20%,流向广东的占78%,流向其他省(区)的占2%。玉林市机械工业职业技术学校80%毕业生安排到深圳、东莞等地工作,其余20%安排在本地各县镇工作。桂平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主要流向广州、佛山、深圳、珠海的大中型企业及公司,仅有少部分留在本地。越是优质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外流现象越严重。造成此种现状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参与校企合作的多为外地企业,本地企业先失机遇;其次,学生毕业后,本地产业吸纳能力有限且待遇不高,广东企业规模大,用工需求旺盛且资金实力雄厚,相比本地企业,与职校合作的积极性与投入能力也更强。
对策建议
设立企业-学校对接专员,以产业发展为导向优化专业设置
由于中职学校按专业大类和专业细类设置课程和培养人才,而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却将所需人才细化为几百种行业,两者之间的“代沟”需要精细化填补。应切实发挥行业协会和企业协会充当职业学校和企业之间桥梁的作用,改变协会的官办作风,设置市场化操作的非营利性的专门机构和专员,直接对接企业和中职学校,将区域产业布局的新调整与市场新变化对劳动力及技能型人才在质量、数量和方向等方面的需求信息,双方合作的意向与需求,及时反馈给政府、行业、企业与中职学校。这有利于调整优化中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强化产业急需的紧缺专业建设,填补专业空白点。为解决资金缺口问题,可采取底薪+提成的薪酬模式,根据服务质量和对接成功比率提取一定的劳务酬劳。
实行以企业为主导的中职教育,引导劳动力服务本地企业
鼓励企业举办中职学校。学生入学即为企业员工,根据入校和入企时间与年限,合理分配学习和工作时间与时段,整合师资力量,强制保证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的同时接受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职业素养、文明礼仪和公民道德教育,使企业与学校、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提高劳动者素质、产品质量、学校与企业的吸引力。
企业成为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力,实现培训就业一体化。鼓励企业和职业院校突破年龄、地域、时间限制,面向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农民工、城市失业人员和复转军人、在职人员开展职业培训,切实提高劳动力培训效率与效益。
以企业需求为主导整合县内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将县级职教中心和中职学校转化为企业培训后台,增强培训的社会实用性,节约教育资源的投入。将县级职教中心建设成重点面对在职、社会和农村闲散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用技术培训与推广的新型学校。受训学员成为企业的后备力量,满足各类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需求。
调整中职教育经费拨付模式,转移支付企业办学成本
现今的拨付模式是,中央政府直接拨付给地方政府中职教育专项经费,地方需按要求筹足配套资金,而随之产生的债务容易给中职学校的后续发展造成负担。由于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更新换代,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专业调整所产生的资金投入将一直处于“跟着追”的被动状态,不仅难以满足和维系,而且面临着资源闲置的不确定性风险。如设立“校企合作”、“企业办学”的中央和地方“奖补”专项经费,直接拨付给参与校企合作或企业办学的企业,能规避中职学校在当下承受的债务压力,亦能减轻企业办学和办厂压力,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解决企业的用工缺口,激发校企合作积极性,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1. 湛江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主要特征
湛江市立于祖国最南端,地处粤桂琼交界及雷州半岛处,辖3市2县5区,87个乡镇,13233条自然村,三面临海的地理位置,使得这片土地有大量丰富的资源。本市总人口达71671万人(2013年),占广东省总人口的67%,农村人口43648万人,占总人口的609%,占广东省总农业人口的1067%,其中约有20397万农村劳动力。而湛江市耕地面积473万顷,这样的耕地面积和农村劳动力是极其不协调的,仍存在大批待转移的农业人口。因此,湛江市必须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坚持“就地转移为主,异地转移为辅”。
1.1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居高不下。截止2007年底本事总农业人口545万人,占总人口的74%,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约达140多万人,青壮年有807万人,占剩余劳动力总量的58%,全市人均收入不大1500元的农村贫困户有1667万户778万人,其中劳动力278万人,已输出775万人,还有515万情况年劳动力亟待输出。湛江市城乡协调要破题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把农民从推上解放出来,增加劳务收入,加快脱贫致富的当务之急。
1.2.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文盲979万人,占366%;小学文化程度8125万人,占3035%;初中文化程度14529万,占5426%;高中文化程度2886万人,占107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256万,占096%;经过各种专业技能培训的人口不到5万,“二多一少”的问题比较严重。
1.3 转移的行业和领域狭窄、单一。据统计,湛江市农村从业人员2256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8428%。按三大经济产业分,外出从业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的占283%;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占5601%;第三产业从业劳动力占4116%,主要由农业领域向非农领域转移。具体从事的行业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转移为从事餐饮、家政服务、建筑、保安等,工资待遇不好,职业稳定性较差。
1.4转移流向以发达的珠三角经济区为主。统计资料显示,外出从业劳动力中,在乡外县内从业的劳动力占1433%,在县外市内从业的劳动力占1990%,在市外省内从业的占6413%,去省外从业的劳动力仅占164%。可见,湛江市农村剩余劳动力以省内流动为主,同时基于劳动经济理论,资源和收入是劳动力转移的主要信号,而广东本来就是全国发达的省份,所以本市富余劳动力不是在家自主创业就是去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谋出路,市外省内的劳动力有60%以上都是流向珠三角地区。
2. 湛江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非农产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随着国家对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的重新认识,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趋于上升,但在转移过程中,湛江依然面临着巨大问题和障碍。
2.1墨守成规,未能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经济。湛江市三面环海,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发展海洋经济的有利条件。但是海洋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全市一直重点发展农业,作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的优惠政策未能充分利用。加之,由于企业管理、产权制度等改革之后和产品技术开发落后等原因,湛江工业几乎萎靡不振。
2.2就业岗位有限,劳动力之间的供需缺口较大。湛江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未能为当地劳动力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从全省来看,湛江人口70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约1/10,但2008年经济总量仅为全省的29%。本市近年来工业结构重工化倾向明显,钢铁、炼油、港口屡屡上马,对农民工那样较低技能水平的劳动力需求偏少。另外,县域经济也较落后,乡镇企业及民营企业规模小,带动农户的能力不强。
2.3农民工文化素质较不高,劳动技能低下。如上分析,湛江农村劳动力的文化层级素质较低,初中生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大多数,很难适应非农产业以及专业技术知识对劳动者文化技术的要求,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与已转的非农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相比,无论从竞争意识、思想观念,还是年龄结构、文化水平、择业能力都较弱,转移难度更大。
2.4劳动力区域性流动扩大,就业竞争压力大。据典型调查估算,湛江市外来民工数量近年来有所上升。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与城镇待业人员急剧上升存在矛盾。一方面城镇每年增加一批待业青年,一方面由于企业改革、优化组合,部分职工下岗,等待新的就业机会,使待业人员增加,城镇给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机会就相对紧张。
3.湛江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对策
湛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必须充分利用其自然资源优势和社会资源的基础,可从以下几方面探索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出路。
3.1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海洋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湛江有广东省最大的人均海岸线和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港口区位优势,是广东海洋产业调整发展中的重要战略之一。湛江市应抓住深蓝广东海洋产业结构调整这一机遇,通过大力发展海洋加工业、海洋服务业、滨海旅游业等,增加就业岗位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3.2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首先,稳定农村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强农业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其次,加大对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尤其是加快以农村旅游业为中心的新兴产业链,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湛江市蓝色海滨游、绿色生态游、红土文化风情游都甚为著名,如观海长廊、湖光岩地址公园、雷州古镇等;同样,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作为“中国海鲜美食之都”的湛江市,海鲜饮食、水果加工业都是经济发展的良好契机。
3.3推进城镇化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2008年,湛江城镇化率仅为389%,远远低于省平均水平,位于广东省倒数第3。因此,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创建农村工业园区(如已成功形成的廉江九洲江工业园、吴川经济开发区裕康工业园),逐渐实现规模化经营模式;同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不断吸引民间资本,加大政府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持,逐渐推进湛江城镇化建设力度,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容量。
关键词:电子商务 培养模式 技能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248-02
1 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迅猛发展,许多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据专家测算,目前国内的电子商务人才缺口高达65%。未来10年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将达到200万。作为中等职业学校,需要深思如何把握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方向和目标,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企业需求。
1.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部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鼓励校企合一、形成产教结合、校企共进、互惠双赢的良性循环的职业教育模式。”
1.2“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培养模式是根据学校与企业签订的“人才订单”为导向,共同确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学习成果评估。
1.3“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技能型人才培养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倡导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培训理念和建立多样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总体来说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以下特征:
(1)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
(2)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
(3)产学结合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本途径。①
2 中职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在经历了一段波峰之后陷入了低谷。生源不足、师资力量匮乏、专业结构不合理、校园管理松散等一系列问题致使中等职业学校发展举步维艰。当今社会教育的发展存在“三中三轻”现象:重普教、轻职教;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技能培训;重普教升学率、轻职教就业率;中职学生缺乏职业所需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缺乏企业工作所需要的团队合作精神。具体问题如下:
2.1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定位不清,培养方向不明确
中等职业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开办时间短,加上无法准确把握其在电子商务教育体系中所处地位,而且培养要求经常随着企业和市场需要的变动而变动,造成了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模糊、培养目标过于宽泛、专业特征不明显、课程设置不能相融互动。
2.2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师资匮乏,师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师资是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最重要的因素。目前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大多是半路出家。真正具备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结构的教师严重匮乏,现有教师普遍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窄、专业知识不成熟等问题。
2.3实践环节薄弱,技能不突出
电子商务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实践环节是整个教学进程当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目前的电子商务专业强于书本而弱于实务,缺乏必要的案例教学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中职学校培养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用性人才,更应强化实践环节。3 中职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操作
3.1明确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方向
结合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不同的需求和中等职业学校自身特点,中等职业学校应侧重培养学生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培养出“实用型、技能型、操作型”的电子商务人才,即精通电子商务技术,掌握电子商务技术的最新进展,同时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对出现的问题能够以最有效的技术手段予以实施和满足。
3.2加强实训课在专业课程设置中的比重
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既要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还要有应用和现场操作的能力。实训课是实现目标的关键环节,实训课应该引进先进的企业电子商务实用软件系统,用计算机网络模拟电子商务的各项业务操作和系统维护,加强对商务管理方面的理解和体验,如利用电子商务实验室软件,可以完整地模拟BTOC、CTOC和BTOB的整个交易过程,学生可以选择消费者、商场经营者、产品供应商、运输配送企业、认证中心或银行等角色进行模拟,效果显著。模拟环境的建立,对于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意义重大。
3.3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结合,注重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
2003年以来,我国出现了空前的就业高峰,这无疑给许多中专生带来了比大专、本科生更大的就业压力和困难。如果能让学生在毕业前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就会给他们赢得更多的机会。
3.4注重技能操作训练,以就业为导向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企业所需要的实际动手操作人才。首要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技能,以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为最终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技能与其所从事的岗位相适应为原则。
(1)了解阶段。首先,精讲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其次,示范操作,学生要知道操作过程,就要看懂老师的示范。再次,同步操作,在实训室老师与同学同时进行操作,老师边做边进行讲解。最后,独立操作,学生独立完成操作,教师进行指导更正和答疑。
(2)掌握阶段。针对电子商务师专业技能考试要求进行反复练习。首先,应严格规范学生的操作要求。其次,合理安排实训时间。再次,注重个别化教学。最后。合理安排模拟考核时间要求,采取一对一的方式,督促学生掌握考试时间,操作速度,探索操作技巧,提高操作速度和质量。
(3)熟练阶段。熟练是接近于自动化的操作模式。此阶段的训练师不断强化的阶段,要求学生完成限时训练、考核、讲解、答疑、再训练、再考核、进入企业实习、参加专业技能大赛等过程来实现。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其教学对象、教学目的等特点,必须以实用性人才作为自已的培训方向和重点。这样才能在全国电子商务人才市场上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为迅猛发展的经济大潮输出所需要的人才。
注释:
①引自杨枝旺.云南西双版纳州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06版第16页。
参考文献:
[1]朱向阳.探索适合职校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M].北京.职教论坛,2006.
[2]韩玉霞.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之策[J].南昌高专学报,2006年(5).
关键词:消防工作;教育培训;提高消防安全素质
中图分类号:D6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6-0154-02
一、引 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新兴行业不断涌现,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使用,使得公众对消防安全的要求日益增长,社会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同时,消防工作又是一项涉及社会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只有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各单位和每个社会成员自觉遵守消防法规和安全规程,改善防火条件,落实防火措施,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严防发生火灾事故,才能在与火灾的斗争中取得主动权。
二、加强消防教育培训的几点做法
随着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作用的不断加强、消防宣传社会化层面的不断加深,消防培训成为一种使用十分广泛且非常实际的宣传方式。但在具体的培训实施过程中,消防培训的效果是我们最值得关心的事情,因为培训效果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消防知识宣传的社会推广程度,在一定的程度上还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及消防知识宣传的社会化进程。要想达到受众面广、培训效果好的目的,应采取以下做法。
(一)创新消防培训教育手段,实现消防培训教育多元化
全面提高全民的消防安全素质,大力提升消防文化软实力,进行消防知识的培训教育是关键,要创新方法手段,实行多元化教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公安消防支(大)队要建立专业的消防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加大对消防专业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力度,实施技能资格考试,提高专(兼)职消防人员和消防协管人员技能水平,真正使消防安全的硬件设施发挥有效作用,实现“软实力”与“硬实力”的有机结合。
2.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培训,对于人员多、距离远的单位要派出专职人员上门培训,公众聚集场所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物业管理公司等人员的消防教育培训,有条件时开设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班,以满足不同层次人员对消防知识的需求。
3.深入社区、企业、学校等开展义务消防知识讲座,加大社会义务消防培训的力度和广度。通过培训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及时了解消防动态,掌握先进的消防知识,传播先进的消防安全理念,增强全民消防安全意识,提高消防安全素质,将社会化消防工作深扎于百姓心中。
(二)针对不同对象,有的放矢开展培训
消防工作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要求和重点,不同季节、不同生产行业、不同工种的人员也都有不同的特点,如冬季和夏季不同,城市和农村不同,化工企业和轻纺企业不同,电焊工和保管员不同。所以,在进行消防安全教育时,要注意区别这些不同特点,抓住其中的主要矛盾,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进行。此外,前期准备也非常关键。在准备阶段,要了解的是参加培训人员的年龄、结构、职业、身份特点,深入分析了解他们原来掌握的消防知识水平,研究他们对消防知识需求的倾向和缺乏的内容,对症下药,由此来确定培训的重点和内容。不同的对象培训的重点自然不同。
例如:对于学校的培训,要根据培训的对象是学校工作人员还是高中生、初中生或是小学生,根据他们不同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及实际需要来安排培训计划、上课的具体内容。同时,对于近阶段的消防重大事故或重大安全事件,要注意收集相关信息,并对其原因做出深刻分析,为培训提供新的素材,只有事先充分准备了,才能在培训中发挥出色,应对自如,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因材施教
培训的内容是整个培训的核心,内容选择把握得好,才能达到培训目的。目前,在消防培训中存在针对性不强,甚至偏离主题的现象。不管什么培训,都是从燃烧的理论、火灾分类谈起,或全面介绍消防知识,或盲目地举一些较大的案例,教育大家消防安全如何重要,至于一个部门、一个行业、一个岗位,应该怎样做好防火工作,如何消除隐患等关键问题却没说明白。培训无针对性,内容空泛,会使参加培训的人失去兴趣,也难以达到应有的培训效果。
因此,在进行培训时,培训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工作中,一方面培训者要在培训前认真收集受训者的信息及相关资料,了解培训人员的需求,并以此来确定培训的侧重点和内容;另一方面要因人而异,根据不同人员开设内容不同的培训课。例如:受训者主要是社区居民,培训内容就应该以如何预防家庭火灾,楼房起火如何逃生为重点,因为他们并不关心消防设施的原理和如何使用。受训者是小区物业管理人员,那么培训的侧重点就应该放在消防设施的管理、使用,以及发生火警后如何处置,如何组织人员疏散等。
还有,那些培训对象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但又容易疏忽的内容,也应该是培训的重点,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要把这些问题讲清楚。
(四)把握培训技巧,调动受训者兴趣
如何把握听众的心里,调动大家兴趣,是控制培训效果的重要途径。在培训过程中,授课老师要注意语气的抑扬顿挫,并用一些肢体语言来吸引受训者的注意力和兴趣。讲课过程中应多提问题,师生良性互动。培训过程变得生动,才能有效达到预期目的。
还应采取放映幻灯片、录像片等科技手段来丰富培训内容。仅靠老师讲课的培训过程,是十分枯燥、乏味的,把数字技术穿插着运用在培训过程中,会使培训变得生动形象,更具有吸引力。如果能根据受训者的需要,针对不同的被教育群体,举一些发生在被教育群体同行业、同人群中的火灾案例来授课,会让受训者感觉到真实、可信,会有良好的培训效果。
培训课程讲究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地结合。所谓趣味性,就是通过对教育内容的加工,针对不同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用形象、生动、活泼的艺术性手法或语言,将不同的听者、看者的注意力都聚集于所讲的内容上的一种手法。同样的内容,同一件事物,不同的宣传手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要掌握趣味性的手法,使所宣讲内容对听者、看者具有吸引力,使人想听、想看,达到启发群众、教育群众的目的。
关键词:技工院校师资建设;双师型;一体化;校企合作;师德教育
同志视察珠海市高级技工学校时指出:“技能型人才在推进自主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同志的讲话,突出强调了技能人才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明确指出了新时期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的重要意义。技工院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渠道,是落实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重要载体。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人社部发[2010]57号)精神,各个地区都加大、加强技工院校的支持和改革,技工院校也在努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要提高人才培育质量,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从而实现“一体化”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质量的、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技能型应用人才。
许多技工院校已经对打造一支高质量的师资力量进行了探索和尝试,但取得的效果却不尽相同,主要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一、误区一:一劳永逸,缺乏长效机制
师资力量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工程,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成果和成效,需要建立起健全、可靠的长效机制,确保时时建设、处处建设、人人建设,才能营造出一个良好、和谐的竞争环境,使师资力量建设的成果最大化。
随着国家对技工院校的大力支持,很多技工院校都凭着一股热情和冲动,大刀阔斧地进行师资建设和改革,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这样或那样的实际问题,无法解决;或在实施了一些建设活动后,没有显著变化;或在实施了一阶段建设方案后,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最终造成师资力量建设的不了了之。如这几年很多技工院校都在搞师资建设,但取得成效的却非常的少,这都是对师资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的估计不足造成的,这也是急功近利、虎头蛇尾心态的表现。技工院校只有坚定信心,建立、完善一个长效机制,充分考虑到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风险,才能保证师资力量建设顺利、长久地进行。
二、误区二:闭门造车,缺乏知识更新
现代社会是信息洪流的社会,建设师资队伍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学生,面向社会,若教师队伍固步自封,与学生脱节、与社会脱节,怎么指导学生面向社会?怎么服务社会呢?因此,技工院校要对现有师资队伍充分调研、科学规划,让教师与社会、企业手牵手、面对面,有效利用“校企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无缝接轨,使教师了解或掌握行业、企业和社会的最新动态或技术,成为最新知识的传播者,才能让学生达到与企业接轨,服务社会的目的。
“校企合作”是技工类院校的重要办学模式之一,也是技工院校发展的一种趋势,很多的技工院校已经开展了校企合作的模式,并且不止和一家企业合作,合作时间也不止一年,但大多数合作都停留在学校为企业培养学生、为企业输送新鲜血液,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场地、安排学生就业,企业再对学校进行一定的补助并提高学校就业率的初级阶段。怎样才能把“校企合作”深度发展呢?师资队伍的建设就是“校企合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技工院校要建立一个学校为企业培养学生,企业为学校培训教师的新型培训体系,让教师先感受企业气氛,了解企业制度,理解企业文化,再学会企业关键技术,参与技术难题攻关,最终掌握最新技术知识,使教师始终站在社会和企业的前端,站在技术知识的前端。这样,才能达到指导学生、面向社会的目的。
三、误区三:形式主义,无法转化成果
技工院校师资建设的重要指标是“双师型”教师、“一体化”教学,这也是技工院校师资建设的发展趋势。“双师型”教师是指教师既有职业资格证,能够教授理论知识,又有技术资格证,指导实习生产。这是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和特色。所谓“一体化”教学是指把理论教学和生产实习作为一个教学整体,两者相互结合,让学生更直观、更容易地掌握技术,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技工院校拥有“双师型”教师的数量、使用“一体化”教学专业的数量,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指标。
从一些统计数据上来看,很多技工院校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双师型”教师在上理论课时,能不能把自己的实践技能转化为学生们学习理论的催化剂?如在讲解中技《机械基础》课程中定轴轮系时,很多教师都是讲解如何计算轴的转速或齿轮的转速,做不到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对于很多的中技学生来说,一听到计算就会产生厌学的抵触情绪,就很难静下心来学习,学习的效果也肯定一般。若让学生构想成在一个车床加工过程中,粗加工时,怎么组合这些齿轮才能得到所需要的慢速,精加工时,怎么组合这些齿轮才能得到所需要的高速,这个问题就转化到车床加工的实际生产中去,这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可以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还有使用“一体化”教学时,教学设计是否完善?是否能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和生产实习融会贯通?这些都是师资建设中很重要的环节,不光要有数字上的变化,还要有质量上的变化,不能只搞形式主义,要把“量变”转化为“质变”,最后转化为成果。
四、误区四:一技难长,需综合技术
现代社会发展迅猛,科学技术更新更加快速化、复杂化,单一技术的产品也越来越少,很多产品或设备都是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研究的成果,如汽车,它就融合了机械制造、电工电子、液压传动、自动控制系统等多学科的技术。这就对技工院校的师资队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技工院校需要将拥有单一技术的教师培养成跨学科、复合型师资队伍,这是师资队伍建设中的机遇,也是挑战。
技工院校作为培养技术人员的基地,在课程设置上也很注重多学科的培养,如中技数控加工专业,学生可能要学机械类、制图类、电子电工类、电脑类等知识,但大多数专业教师只注重教授本课程相关知识或延伸,而不注重本专业各学科之间的纵向联系及延伸,学生学到的各类知识像是些永不相交的平行线,没有交点或交集,很难将这些学科纵横串联、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这些主要是师资队伍知识单一化造成的,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中不能只注重“双师型”的培养,还要培养“一精多长”的综合性专业技术教师队伍。
五、误区五:只重技术,需技术、德育双重
原国家教委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技工院校在注重技术教育的同时,也必须注重素质教育或“育人”教育。
初中生、高中生毕业后,还有高中、大学作为缓冲期,而技工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将直接面对社会,若一个高技能人才能发挥技术特长,服务于社会,将起到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若一个高技能人才品德不端,他的技术特长就会成为危害社会的有力工具,或者起不到服务社会的目的。很多技工院校的毕业生,在学校的联系下,很容易就能找到工作,但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学生没工作几天就又回到了学校,学生回来的原因一般是工作太辛苦、工作时间太长、工作环境不好等,这都是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的表现。还有一部分学生,工作换了三四个都无法留在企业,而自己却不能创造就业机会,这些都是不自信,缺乏创新和创业精神的表现。所以,技工院校必须注重“育人”教育,而“育人”教育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师资队伍、师德教育水平的高低。一个师德好的教师,可能带出一批品德高尚的学生,而一个师德不好的教师,也可能带出一批品德不端的学生,所以,师资队伍建设中应该首先对师德进行培养,其次是专业技术的培养。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师德培养与专业技术培养同等重要。
总之,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迫切需要,也是技工院校在新形势下提升竞争力、增强吸引力、扩大影响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师资队伍是技工院校提升竞争力、扩大影响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技工院校要在提高硬件设施的基础上规划好师资队伍的建设,使其成为学校发展的动力之本。
参考文献:
一、农村女性劳动力有组织转移的必然性
(一)劳动力转移是农村女性的必然选择。引导农村女性劳动力合理流动是增加农村妇女收入的重要途径。首先,农业人口的比例过大与可利用耕地的逐步减少形成了明显的矛盾。一方面由于小城镇建设的加快,镇区的范围不断扩大,可利用的耕地在逐步减少;另一方面,随着招商引资工作的步步深入也要求乡镇划出一部分土地来建立工业园区,吸引客商。据了解,我市农民人均耕地仅有一亩多一点,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必须走出家门,寻求发展。其次,农业生产投入产出比例失调,效率相对较低。*市很多乡镇农产品结构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民靠农耕的收入维持一家人的日常生活难以致富。有的乡镇85%以上的人口常年或阶段性地在外打工、再加上机械化作业程度的加深,提高了耕、收、种的效率,这样也促使更多的人走出家门。再次,随着沿海城市开发、开放的扩大和加深,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富余劳力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与此同时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吸纳劳动力能力有限,城市居民在现有规模下短时间内尚不可能实现充分就业,留给农民的机会就更少。农村女性劳动力作为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受到市场调节,参与资源配置,受供求关系驱动,女性劳动力向城区工业园区及沿海城市转移也就理所当然。
(二)自发盲目流动存在的问题。据渝水区统计,有85%以上女性劳务人员是靠邻里、亲戚、朋友等自发型带出去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可以克服人生地不熟的恐惧感,这是女性劳务人员走出家门的最主要障碍。身边有个朋友可以给心理上、生活上带来依靠。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劳务中介机构等这些中间环节的费用。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自发的对外流动却存在着种种问题,一是法律意识淡薄。她们中的大部分都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劳动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她们大都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常年超负荷的劳动,很少有时间休息,一些重污染的化工类企业没有很好的劳动保护措施,劳务人员的身体受到很大的威胁。二是不稳定性较大。通过朋友、熟人介绍的企业大都是一些中小规模的个体、私营企业,受季节、市场行情的影响较大,连续生产不能得不到保证,劳动报酬有的不能够得到及时兑现。在这种情况下她们会盲目地寻找下一个企业,常常使自己处于被动状态。
(三)有组织劳务输出的优势。*市、县区两级妇联是从2002年开始正式介入劳务输出工作的,从基层妇联一年多的实践来看,劳动力有组织输出相对于自发流动有着明显的优势,一是通过妇联、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联系的企业大部分是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独资或中外合资企业,企业自身的法律意识较强,当地劳动部门对企业管理也比较严格。进入这些企业务工都需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同时它们在劳动保护、保障等方面也做的比较好,并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有能力为职工买各种保险。所以这些企业对年龄、文化程度的要求也相对比较高。而自发的流动则没有这么多的限制,有的没毕业的初中生也能混进去,从长远来看,自发盲目流动会影响本地区人口素质的提高。二是有组织的输出可信度高。对于18-25岁的女青年,家长们最担心的是她们的人身安全,她们大都没单独出过家门,又在农村长大,接触外面世界的机会很少,再加上一些城市的治安混乱,不得不令父母们担忧。而妇联组织基本上都是与用人单位直接联系,在成批量的输出之前都对企业进行了认真的考察,在用人过程中还保持联系并能及时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困难,帮助外出务工女性人员协调解决困难,这也是有组织输出最突出的优势。三是有组织输出可以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由于妇联组织掌握较多的用工信息,她们可以根据外出务工女性己经掌握的一些技术和技能帮助其挑选合适的单位,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帮助她们参加各种实用技能培训班,提高劳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增强参与竞争的能力。
二、有组织转移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制约因素
我市有组织转移农村女性劳动力还遇到了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自身素质的约束。一是思想观念约束。一些年龄稍大的农村妇女受陈旧落后的思想的影响,见识不多、不广,思想不解放,囿于农村的小天地,缺乏自信心,害怕竞争,不敢走出去,观念特别难转变,妇联干部上门动员她们参加培训外出务工,会被以种种理由拒绝;或者有一部分人把妇联干部动员她们走出家门打工创业当作是在为妇联办事,缺乏内在动因,因而不去主动想办法,克服和战胜外出的困难,而是处处依赖妇联干部,在外稍有不如意,便会打退堂鼓。据我们抽样统计,由各级妇联组织动员外出务工的人员返回率接近30%。二是文化素质约束。农村妇女劳动力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其能否掌握新的科学技术、生产技能以及掌握的多少、深浅、快慢和熟练程度,不同素质的农村妇女剩余劳动力决定了其转移方式和转移方向的不同,进而导致转移绩效的千差万别,文化素质高的妇女劳动力在转移中可以担当技术的重任,产生绩效相对较高,而文化素质低的妇女劳动力在转移中大多只能从事一些手工、体力工作和简单的再生产操作,就业面被限制在极小的范围之内,其转移难度较大、收入偏低。今后,随着城镇产业结构的升级,市场竞争的加剧,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农村妇女劳动力文化素质的偏低必然会使其有效利用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而提高农村妇女劳动力素质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工程,其长期性和艰巨性是我市农村妇女剩余劳动力转移绩效迅速提高的最直接障碍。
(二)劳动力市场发育缓慢,外出转移组织化程度低。当前,劳动力市场上供需脱节、供应不合理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有活没人干”和“有人没活干”的现象同时并存;有出去欲望的并非都能符合用工条件,劳动力市场还不是统一开放的市场,仍然由城乡分割的二元劳动力市场所构成,制约了农村妇女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信息服务滞后,管理收费较重,也挫伤了农民妇女外出转移的积极性。据了解,社会上的一些劳务中介机构中介费一般在300-500元左右,这对于普通的农村妇女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因此,她们转移往往会选择自发流动。目前我市农村妇女剩余劳动力转移真正通过政府及中介机构有组织转移的比重极小,不足转移劳动力总人数的30%。这主要是由于目前部分地方政府部门的工作权限还仅仅局限在对国家政策的上传下达,在如何转移农村妇女剩余劳动力、为她们提供有价值的就业信息方面做的较少;部分职业技术学校、劳务市场对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后缺乏有效的跟踪服务;部分地方劳务市场管理部门对中介机构监管不严,种种因素使农村妇女不愿依靠政府及中介服务机构寻求就业,而是投亲靠友式的自发流动,加之外出务工农村妇女的法制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弱,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时有发生。自身利益能否得到保障成了农村妇女外出后最为担心的问题,甚至有的农村妇女宁愿呆在家中种田也不愿出去冒风险。劳动力市场发展滞后、政府及中介组织功能乏力与转移规模庞大的不协调使全市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难以有大的突破,已成为加速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的一大制约因素。
(三)农村妇女技能培训资金短缺。有组织转移农村妇女首先必须要开展技能培训,然后成建制输出。但在实际操作中开展技能培训难度很大,尤其是培训经费的短缺。,
(四)务工人员的整体素质良好,但个别现象不容忽视。总体来说,通过妇联输出的人员整体素质较好,有相当一部分是高中毕业,还有的经过中专或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但也有一部分人组织意识、集体观念不强,有的承受不了高强度的工作,有的没有经过任何程序擅自离开,有的带头组织罢工扰乱正常工作秩序。尽管这是个别现象,但不仅给用工单位造成了损失,而且也损害了务工输出地的整体形象,同时这部分人回来之后在周围人群中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农村女性劳动力有组织转移的途径及对策
从当前看,组织妇女进入市场就业我们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抓好思想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作。要大力宣传妇女外出务工致富成才的典型,引导她们主动克服“男主外、女主内”和“等靠要”等思想,树立“不断进取,男女平等和勇敢创业”的思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妇女的职业技能培训要求内容新、层次高。全市各级妇联系统要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网络,建设应用好培训基地。在对农民实施教育培训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针对农村妇女的特点制定实施计划,多做与从业相联系的有针对性的短期培训,同时根据年龄段的不同实行不同的培训,比如对于20-30岁可开展电子、缝纫等培训,对于30-40岁可集中开展家政服务培训。要充分发挥妇女培训中心的作用,同时争取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和化技术培训基地支持,还要与各类社会教育培训机构联合开展培训。要大力开展职业技能“订单”培训,根据用工协议和意向岗位,定向培训,保证上岗率,调动用人单位和农村妇女两方面的积极性。
第二、巩固和壮大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的组织主体。自发的农村妇女外出务工、自主创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新环境适应等多种压力,迫切需要一定的就业组织主体,提高组织化程度。我们认为,要大力培育和规范社会专业性的职业介绍机构。要把发展社会专业性的职业中介组织作为劳务市场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鼓励各类经济实体、群众团体和社区组织兴办,鼓励劳务输出人员返乡创办,鼓励农村女能人成为劳动力转移经纪人,把职业中介作为一项产业来办,同时依法规范各类劳务中介组织和企业经营行为,合法经营,切实保障农村妇女权益。要加强市场培育和规范、管理及监督,不断完善建立一个合理、有序流动的市场就业机制。
第三、搞好信息服务和管理。组织妇女外出务工必须有丰富的信息为前提,如,用工信息、妇女劳动力资源信息、培训信息、输入输出地信息等,才能发挥出沟通、联络、推动的作用。要鼓励、发展多种信息渠道,尽快形成开放有序的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社会化信息服务体系。一是通过进一步发展能人“以外带外”、各类职业介绍机构、信息媒体等多种社会化信息体系,定期、及时、准确、公开地劳动力供求信息,中央、省、市及各级出台的有关政策规定,使信息公开化准确化和稳定性增加,降低妇女外出的风险成本和流动成本。二是要大力加强社会公共信息渠道的建设。要在社会普遍建立专兼职信息员队伍,通过主动上门服务开通用工热线,设立信息网站等多种形式收集信息,并建立劳动力公开系统及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公开。三是要依托省、市、县和乡四级“巾帼”服务机构建立自下而上的信息服务网络,并与劳动部门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系统联网,主动为妇女提供转移前、转移中和转移后的快捷、准确的信息服务。同时也可以考虑与劳动力输入地妇联、劳动部门联系,利用他们提供的用工信息,及时组织本地劳务人员外出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