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经济发展因素8篇

时间:2023-09-27 16:06:3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经济发展因素,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经济发展因素

篇1

目前,农业生产中不利因素众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仍然存在,农村市场仍有软肋,要想发展农村经济,首先要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其次是要加大非农产业的发展力度,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另外要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土地制度,创新组织形式,推动农村市场的发展。

一、当前形势下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1.农业生产中存在诸多不利因素

首先,耕地不断减少,随着我国土地制度不断变化,承包灵活性不足,增加管理难度,纠纷在不断激化;土地承包缺乏灵活性,土地分配不够公平,引发人地矛盾。

其次,大量高素质劳动力流出现象严重,剩下的多是老人与妇人,专业技能不足,影响农业生产效率。

再次,农资价格不断提高,导致成本增加,制约了农民收入增长的脚步。

第三,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较弱,抵御风险能力不足,目前,我国农村仍然爱用传统设备,很多都是老旧设备,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最后是技术水平相对较差,除了经费不足的问题,基层农业信息技术员少,影响农业技术推广速度。同时推广的技术较差,一些农技人员多依赖感觉与经验进行推广,缺乏检验程序,矛盾日益突出。

2.依然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

从近年来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一些工程仍然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约有20%的农民工在年尾无法及时收到工资,尤其是建筑业与制造业,影响农民工的积极性。

3.农村市场无法规避软肋

当前我国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相对较为缓慢,无法适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相对而言,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建设步伐缓慢,双向流通渠道不够畅通,农民买卖难度较大,导致农村商品价位高,市场监管工作过于薄弱,导致市场机制无法在农村市场有效发挥。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价格浮动较大,而且消费经济性较差。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过高在某种程度上抵消了近年来中央增加农民收入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增加了农民增收难度,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另外,市场秩序规范性检查不够,市场上的伪劣产品屡禁不止,食品安全问题颇为突出,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与安全。

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1.落实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改善农业发展的环境与条件

要想改善国民经济就必须要顾全大局,将农业与农村经济放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加强对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把农民增收放到人民共同富裕与新农村建设统筹考虑,形成推动农业与农村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采取适当对策降低城市门槛,缩小城乡差距,在政策与体制上保护进城农民工的权益,强化农民工的综合素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推动城乡发展。

2.加大非农生产力度,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速度

首先,在新农村建设中推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速度。

其次,加大民营经济发展力度,鼓励个体私营企业与组织的发展,打破传统界限,实现多元化经营模式,促进乡镇企业对农民工的吸纳能力。

最后,积极推动劳务输出,政府部门要将劳务输出作为最快的富民产业,增加农民工的工资收入,改善其生活。

3.加快农村土地制度的完善速率

3.1 加快相关政策的落实

在当前的情况下,要对农村土地承包情况进行审查,严格执法,对农村土地承包情况进行调查,纠正农村土地承包中侵犯农民权益的违法行为,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稳定承包。同时必须要依照法律法规进行管理,强化组织建设。

3.2 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

尊重群众的创新精神,落实村民自治,强化基层治理工作,解决纠纷。首先要遵循国家的管理对策,及时调解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切实承担起调解农村土地纠纷,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强化组织的凝聚力,增强自我调解纠纷的能力。其次是农村土地是归属农民集体的,村集体必须要遵循多数人的意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进行土地的自我调解。

3.3 建立土地流转日常管理机制

对当前我国人地矛盾突出的情况,相关部门要强化土地流转工作,保证农村土地依法有序流转,实现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4.农业组织形式的创新,完善农业产业化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不能单纯的调整某个环节,而要实行全面调整,通过结构调整,增加农业与农村经济效益,向深度与广度进军,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从当前的形势来看,除了要加快龙头企业的发展力度外,还必须要不断地调整结构,打造更多精品,使其可以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5.加快农村市场建设步伐,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消费便利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建设中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针对性的对策,引导与拉动消费增长,在发展中建立以小城镇为依托加快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建设步伐,加大商品流通设施的开发,实现多元化的经营方式。同时要加大市场秩序的调整力度,增加消费者的信息,有针对性的重点开发,实行专项整治,完善相关的法律与行业规章,加强监管,引导消费,为城乡居民营造放心的消费市场,增加消费者的信心,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篇2

虽然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受到巨大冲击,经济下行趋势明显,但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仍在,经过金融危机洗礼后的中国经济在不久的将来或许会成为世界经济恢复发展的火车头。

这是因为,首先,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不同,我国刚经过经济“起飞”的初级阶段,正处于工业化发展中后期,其显著特征是经济仍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加速发展时期。2007年,我国人均GDP只有2456美元,位居世界第104位,尚处于下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只有37%,与发达国家60―70%的水平还相去甚远,经济增长本身尚有很大的空间。全国城市化率不到45%,广大农村特别是中西部省份农村的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还很不完善,农村市场化发展相对滞后,城乡二元制社会尚未根本转变,还存在巨大的经济未充分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余地仍然非常广阔。2007年,我国农村和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3.1%和36.3%,与上中等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低于20%的水平差距较大;我国基尼系数达到了0.48,超过0.4的警戒线,贫富两极分化较为严重,城乡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大部分农民现金收入相对较低;广大农村居民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充分建立,保障水平还比较低,即通过提高居民社会保障水平,扩大中等收入阶层从而促进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力还很大;在排除体制等因素的情况下,通过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发展的效果会比发达国家更加显著。因此,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赋予我们有更大的客观空间和能力应对并先走出此次金融危机。

其次,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三十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政府、企业和居民应对经济危机的能力也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一直实行较为谨慎的财政政策,积累了较为雄厚的财政基础,2007年中国财政收入达51321.8亿元,同比增长32.4%,但同期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只有0.8%,远低于一些国家35%―150%的高水平,为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提供7较为广阔的空间;截至2006年9月末,仅我国大陆外汇储备就达19056亿美元,同比增长33%,位居世界第一,为我国平衡国际收支、保持汇率稳定和维护经济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2008年上半年,虽然中央政府对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估计有些不足,未能及时转变宏观调控的方向,但在发现经济下行趋势苗头后,于9月份迅速作出调整,并提出了“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调控指导方针,调控转向之快、力度之大为近年来罕见,,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切实增强。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我国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不断增多,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应对危机能力也不断增强。据国际知识产权组织统计,2005年中国发明专利国际申请量居世界第八位,同比增长58.6%,增幅居世界第二;截止2006年6月,中国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专利申请总量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跃居世界第三,其中,企业专利申请量占各类专利总申请量的比重均超过了60%;汤普森信息科技集团最新研究报告称中国将在2012年成为世界头号专利大国。2006―2007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长均在23%以上,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约为29%。同时,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和锤炼,我国企业家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应对危机的能力得到切实增强,应该看到,危机下逃逸的企业主毕竟是极少数。从居民消费能力和观念看,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步增强。2007年,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别同比实际增长12.2%和9.5%;居民储蓄超过17万亿元,同比增长6.8%;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8%,2008年11月份同比增长22%,远超同期GDP增速,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正不断增强。我国深受儒家节俭思想影响,大部分居民素有量入为出、勤俭持家等消费观念和传统,加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应该说我国居民的消费是极度理性甚至是保守的,出现像美国居民那样普遍性的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甚至是奢侈消费的可能性不大,即我国居民消费是有效消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可持续的。

(摘自2008年12月26日《经济参考报》)

篇3

1.1农业生产中存在诸多不利因素首先,耕地不断减少,随着我国土地制度不断变化,承包灵活性不足,增加管理难度,纠纷在不断激化;土地承包缺乏灵活性,土地分配不够公平,引发人地矛盾。其次,大量高素质劳动力流出现象严重,剩下的多是老人与妇人,专业技能不足,影响农业生产效率。再次,农资价格不断提高,导致成本增加,制约了农民收入增长的脚步。第三,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较弱,抵御风险能力不足,目前,我国农村仍然爱用传统设备,很多都是老旧设备,无法满足生产需求。最后是技术水平相对较差,除了经费不足的问题,基层农业信息技术员少,影响农业技术推广速度。同时推广的技术较差,一些农技人员多依赖感觉与经验进行推广,缺乏检验程序,矛盾日益突出。1.2依然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从近年来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一些工程仍然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约有20%的农民工在年尾无法及时收到工资,尤其是建筑业与制造业,影响农民工的积极性。1.3农村市场无法规避软肋当前我国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相对较为缓慢,无法适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相对而言,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建设步伐缓慢,双向流通渠道不够畅通,农民买卖难度较大,导致农村商品价位高,市场监管工作过于薄弱,导致市场机制无法在农村市场有效发挥。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价格浮动较大,而且消费经济性较差。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过高在某种程度上抵消了近年来中央增加农民收入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增加了农民增收难度,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另外,市场秩序规范性检查不够,市场上的伪劣产品屡禁不止,食品安全问题颇为突出,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与安全。

2.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2.1落实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改善农业发展的环境与条件要想改善国民经济就必须要顾全大局,将农业与农村经济放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加强对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把农民增收放到人民共同富裕与新农村建设统筹考虑,形成推动农业与农村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采取适当对策降低城市门槛,缩小城乡差距,在政策与体制上保护进城农民工的权益,强化农民工的综合素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推动城乡发展。2.2加大非农生产力度,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速度首先,在新农村建设中推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速度。其次,加大民营经济发展力度,鼓励个体私营企业与组织的发展,打破传统界限,实现多元化经营模式,促进乡镇企业对农民工的吸纳能力。最后,积极推动劳务输出,政府部门要将劳务输出作为最快的富民产业,增加农民工的工资收入,改善其生活。2.3加快农村土地制度的完善速率2.3.1加快相关政策的落实在当前的情况下,要对农村土地承包情况进行审查,严格执法,对农村土地承包情况进行调查,纠正农村土地承包中侵犯农民权益的违法行为,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稳定承包。同时必须要依照法律法规进行管理,强化组织建设。2.3.2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尊重群众的创新精神,落实村民自治,强化基层治理工作,解决纠纷。首先要遵循国家的管理对策,及时调解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切实承担起调解农村土地纠纷,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强化组织的凝聚力,增强自我调解纠纷的能力。其次是农村土地是归属农民集体的,村集体必须要遵循多数人的意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进行土地的自我调解。2.3.3建立土地流转日常管理机制对当前我国人地矛盾突出的情况,相关部门要强化土地流转工作,保证农村土地依法有序流转,实现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的产业化经营。2.4农业组织形式的创新,完善农业产业化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不能单纯的调整某个环节,而要实行全面调整,通过结构调整,增加农业与农村经济效益,向深度与广度进军,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从当前的形势来看,除了要加快龙头企业的发展力度外,还必须要不断地调整结构,打造更多精品,使其可以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2.5加快农村市场建设步伐,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消费便利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建设中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针对性的对策,引导与拉动消费增长,在发展中建立以小城镇为依托加快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建设步伐,加大商品流通设施的开发,实现多元化的经营方式。同时要加大市场秩序的调整力度,增加消费者的信息,有针对性的重点开发,实行专项整治,完善相关的法律与行业规章,加强监管,引导消费,为城乡居民营造放心的消费市场,增加消费者的信心,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篇4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现状;因素

0.引言

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我国各项经济发展的基础,为了不断地促进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制定一系列的发展农业的惠农措施,通过这些惠农措施的不断实行,我国的农业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在取得这些成果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我国农业的的不足,分析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发的限制因素,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通过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得到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些关键因素重点、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而有效的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同时得到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影响不显著的因素,对这些因素可以不用投入过多的精力。自然灾害是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由于我国地广人稀,气象灾害的种类多影响范围广,通过自然灾害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得到自然灾害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从而有针对性采取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为我国农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为国家制定相应提高农业产出和资源配置水平的措施提供支持。积极分析我国农业大省的农业经济发展限制因素,得出这些因素的作用机理,为其他省份进行农业经济影响分析和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因此需要不断的开展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为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奠定基础。

1.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农业经济的扶持力度逐年增大,我国的农业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农业经济的许多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首先在农林牧渔方面,随着我国对农林牧渔等支持力度的不断增大,政府制定出了一系列的惠农措施,使得我国农林牧渔的经济总量得到了长年增长,农民的经济收入不断的增大。农业产品经济逐渐的多样化,产品的数量和种类逐年的增大,多样化的农产品不断的涌现市场,给市场带来了充足的农产品供应的同时,还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我国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高效的农业机械不断的被开发和应用,我国农业的自动化程度逐渐提升,大大的提高了农业作业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一些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给农业技术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的作业成本越来越低,作业效率越来高,农民收入增加越来越快。

虽然我国农业经济取了这么多可喜的成果,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高,每年我国关于农业发展的科技成果较多,但是真正的应用到农业实际的非常有限。这样造成了大量科技成果的浪费,不利于我国农业经济的长足发展,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农业发展的科技人员的数量不多,科技人员的结构还需要进行一步的优化,农业科技人员的后备力量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虽然我国国土面积大,但是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相对个人来说,我国耕地面积是非常紧缺的。在耕地面积短缺的前提下,我国的耕地总面积还在逐年流失,耕地总面积的减小,导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更是逐年减少。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给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特别是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劣,给农业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

农业的从业人员总数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劳动力是农业作业实施的基础。该指标能够反映出从事农业的人员的数量。农业机械的投入量也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科技投入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农业机械的投入,农业机械的质量和作业效率,反映了一个国家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因此农业机械的投入量是反应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也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作物是粮食的重要来源,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农作物的种植面积还能够反映出一个地区耕地的利用情况,因此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是反应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对于农业的财政支出和扶持力度也会较大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于农业经济的扶持很大程度上从资金支出的数量上反应,国家通过投入大量的农业资金支出,帮助农民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进而提高农民的收入。农村劳动力的知识水平也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劳动力的素质能够反应出一个行业的整体水平和发展潜力,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已经成为限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学历是反应从业人员素质的重要因素,因此选取农业劳动力的知识水平作为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气象灾害也是影响到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较大,造成的危害也非常大。

2.结论

农业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需要不断的发展我国农业经济。通过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为我国农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积极分析我国农业大省的农业经济发展限制因素,得出这些因素的作用机理,为其他省份进行农业经济影响分析和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农业成果的转化率不高,每年我国关于农业发展的科技成果较多,但是真正的应用到农业实际的非常有限。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是反应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科技投入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农业机械的投入,农业机械的质量和作业效率,反映了一个国家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农村劳动力的知识水平也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劳动力的素质能够反应出一个行业的整体水平和发展潜力。通过研究对于充分认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因素,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科]

【参考文献】

[1]闫俊强,李大胜.我国广义农业经济增长的要素贡献研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09.

篇5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农业经济的扶持力度逐年增大,我国的农业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农业经济的许多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首先在农林牧渔方面,随着我国对农林牧渔等支持力度的不断增大,政府制定出了一系列的惠农措施,使得我国农林牧渔的经济总量得到了长年增长,农民的经济收入不断的增大。农业产品经济逐渐的多样化,产品的数量和种类逐年的增大,多样化的农产品不断的涌现市场,给市场带来了充足的农产品供应的同时,还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我国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高效的农业机械不断的被开发和应用,我国农业的自动化程度逐渐提升,大大的提高了农业作业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一些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给农业技术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的作业成本越来越低,作业效率越来高,农民收入增加越来越快。

虽然我国农业经济取了这么多可喜的成果,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高,每年我国关于农业发展的科技成果较多,但是真正的应用到农业实际的非常有限。这样造成了大量科技成果的浪费,不利于我国农业经济的长足发展,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农业发展的科技人员的数量不多,科技人员的结构还需要进行一步的优化,农业科技人员的后备力量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虽然我国国土面积大,但是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相对个人来说,我国耕地面积是非常紧缺的。在耕地面积短缺的前提下,我国的耕地总面积还在逐年流失,耕地总面积的减小,导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更是逐年减少。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给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特别是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劣,给农业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农业的从业人员总数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劳动力是农业作业实施的基础。该指标能够反映出从事农业的人员的数量。农业机械的投入量也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科技投入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农业机械的投入,农业机械的质量和作业效率,反映了一个国家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因此农业机械的投入量是反应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也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作物是粮食的重要来源,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农作物的种植面积还能够反映出一个地区耕地的利用情况,因此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是反应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对于农业的财政支出和扶持力度也会较大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于农业经济的扶持很大程度上从资金支出的数量上反应,国家通过投入大量的农业资金支出,帮助农民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进而提高农民的收入。农村劳动力的知识水平也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劳动力的素质能够反应出一个行业的整体水平和发展潜力,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已经成为限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学历是反应从业人员素质的重要因素,因此选取农业劳动力的知识水平作为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气象灾害也是影响到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较大,造成的危害也非常大。

2.结论

篇6

摘 要:循环经济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发展循环经济要明确影响循环经济的各个因素及其相互联系,发挥各个因素的积极作用,带动循环经济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

关键词:循环经济;影响因素;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把推进循环经济作为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2010年4月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和证监会联合了《关于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措施意见的通知》,提出了在规划、投资、产业、价格、信贷、债权融资产品、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上市融资、利用国外资金等方面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然而,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在自然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以及社会文化状况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各地在发展循环经济实践中,必然面临如何根据本区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本区域的循环经济模式和推进策略的问题。为此,需要对循环经济的影响因素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分析,建立一种操作性的分析框架,以帮助各地区根据其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循环经济模式和策略。

一、国内文献关于循环经济影响因素的研究。

在我国现有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文献中,较少见到以严谨的理论视角对循环经济影响因素的分析。在一些著作或研究论文中,从各个角度对于循环经济影响因素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

第一,从循环经济的理论和实践的产生背景来看,资源短缺和环境保护是这一理论和实践产生的两大基本前提。如齐建国等提出:“现代循环经济是在深刻认识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以提高资源与环境效率为目标,以资源节约和物质循环利用为手段……实现资源效率最大化、废弃物排放和环境污染最小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1](P1)侯渡舟等提出包括资源、环境、科学技术、资金和人在内的循环经济五要素,把科学技术、资金和人等要素考虑进去,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经济学的研究视角。[2]

第二,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分析,一个区域实施循环经济受到区域众多因素的影响。付晓东提出,影响循环经济的区域因素有自然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与科技因素、政府与政策法规因素等方面。[3](P112-163)岳立等从制度、市场、技术、意识四个角度总结了甘肃省在推进循环经济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4]

第三,从循环经济模式选择及实施途径选择的角度来看,循环经济的影响因素更为复杂,也更为具体。孙明贵等在研究上海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和途径时,对包括法制体系、物质基础、技术水平、产业基础等众多因素进行了分析。[5]张春兰等提出,我国在实施循环经济方面面临理论认识、制度政策和现实实践三个层次的制约因素,其中理论认识方面的制约因素具体包括认识误区、生态意识、认识能力等,制度政策方面的制约因素包括经济体制和法规政策,现实实践方面的制约因素包括规模经济、技术与资金、人才与管理等。[6]

以上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对影响循环经济的因素进行了概括,都有其合理性。在综合以上观点,并对这些因素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操作性的分析框架,以用于循环经济模式选择的决策分析。

二、循环经济的影响因素。

研究循环经济的运行与发展,需要明确影响循环经济模式的相关因素。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影响循环经济模式选择的因素可以分为三类,即直接因素、间接因素和机制性因素(见图1)。其中,直接因素包括资源、环境、产业结构、技术、资金等5个因素;自然禀赋、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社会文化、法制等6个因素则是影响循环经济模式选择的间接因素,它们之所以被归入间接因素,是因为它们对循环经济模式选择的影响是通过对资源、环境等直接因素的影响而间接实现的。此外,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则是两种不同的机制性因素,它们对间接因素、直接因素以及循环经济模式选择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图1 循环经济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循环经济的直接因素。

一个区域在进行循环经济模式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是纷繁复杂的,这些因素中,影响作用明显而且直接的是资源、环境、产业结构、技术、资金等5个因素。在某个具体的区域,可能是这5个因素中的一个或几个对模式选择发挥着主要的作用,但总的来说,这5个因素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1.资源。循环经济的实践和理论是建立在人们对资源稀缺性的认识基础之上的。资源的存量、可利用量,资源的类型和不同资源类型的组合,产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利用效率等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循环经济模式的选择。进行资源分析,除了要考虑作为自然禀赋的资源类型和总量,还应考虑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通过人均可利用资源数量的分析,可以了解一个区域的可利用资源的上限,通过经济发展规模及趋势预测资源的需求量,可以了解支撑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资源的下限。

2.环境。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必须考虑环境的承载力。环境污染和环境压力过大是目前大部分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在我国,不同区域面临的环境问题类型和程度是存在差异的。比如,有的地区工业污染严重,有的地区土地环境质量下降,这就要求在选择循环经济模式时,要在准确把握各个区域面临的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把发展循环经济与环境治理结合起来。同样,对环境进行分析时,一方面要考虑环境自身的承载力;另一方面也要考虑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文化因素所造成的环境压力。人口数量可以被用来评估人类生活活动给环境带来的压力,经济发展规模和趋势则可用来评估人类生产活动所带来的环境压力,社会文化因素既直接包括人们的环境意识和对循环经济的认识,也间接地显示了隐藏在生产、生活方式背后的观念和意识。

3.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和布局是关系到循环经济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在考虑产业结构和布局的同时,兼顾资源的可持续供给、环境的生态安全以及经济的绿色增长,循环经济的发展才有成功的基础。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是该区域自然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综合作用的结果。产业结构的现状构成了循环经济的实施基础,并影响着循环经济的推进方式。

总体而言,我国三次产业中,高能耗、高资源需求的第二产业比重过大,而低能耗、低资源需求的第三产业比重过低,高科技产业发展仍然不足。因此,循环经济的推进往往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结合在一起。在循环经济视角下,产业结构优化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的提高,更要协调生态安全。因此,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下,产业结构优化应包括三个部分: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生态化。[7]根据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高的产业比重,逐步减少或淘汰资源浪费严重、资源再利用率低的产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遵循再生产过程对比例性的要求,追求关联产业规模适度、三次产业比例协调和增长速度稳定的均衡。产业结构生态化是参考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构成和循环原理,在不同产业之间构建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互依存的产业生态体系,以达到资源充分循环利用,减少废物和污染的产生,消除产业活动对环境的破坏,逐步将整个产业结构对环境的负外部效应降低到最低限度。

4.技术。循环经济自产生之日起就和技术密切相关。循环经济的核心思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需要相应的技术手段为支撑才可能实现。发展资源回收、再生性资源产业和环保产业,改造高消耗的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的绿色生态转型,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技术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替代资源能源的开发、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减排和废弃物转化等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选择循环经济模式时,必须考虑本区域技术水平,以及发展循环经济所需技术的成本和可获得性。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把“技术”与“科学技术”当做不完全重叠的概念在使用。“技术”指的是,在实践中已经或即将得到广泛运用的实用技术,而非实验室技术;“科学技术”则侧重于基础性的研究,以及通过各种研究机构、研究活动所体现出来的总体的科学技术水平。

从技术创新理论的视角看,前者接近于该理论所述的技术“模仿”和“复制”,后者则接近于技术“创新”。很显然,按照这种理解,“技术”的可获得性以及应用的成本,主要受该区域的“科学技术”水平的影响和制约,后者构成前者的基础。

5.资金。循环经济,虽然也被称为“经济”,但在推行循环经济的初期甚至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可能是“不经济”的。高投入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和重要条件。循环经济技术比传统技术复杂得多,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对设备、原材料的要求更高,技术更新速度更快,使得企业设备更新和折旧的速度大大加快,因此,需要的资金量也大大高于传统产业。循环经济技术的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而发展成为一个个微观循环经济体系,由点带面形成更大范围的中观和宏观循环经济体系,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是不可能的。为此,在进行循环经济模式选择时,必须考虑本区域的资金投入能力。显然,一个地区的资金投入能力的高低从根本上取决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但同时也受当地金融体系的完善程度和相关财政税收政策取向的影响。

(二)影响循环经济的间接因素。

资源、环境、产业结构、技术、资金等因素直接影响一个区域的循环经济模式的选择,但这些因素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受更为复杂的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在背后影响它们的因素,也可被认为是循环经济模式选择的间接影响因素。

1.自然禀赋。自然禀赋是人类所有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基础。自然禀赋不仅从根本上影响着所有的直接因素,而且也影响其他间接因素。不同区域的自然禀赋在类型和总量上的差别,影响着资源、环境的差异,也通过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间接影响着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等因素。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考察,自然禀赋一般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气候资源。

2.人口。从某种程度上说,人口因素是自然禀赋的一个变量。人均可利用的资源数量比资源总量更能说明人类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状况。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决定了我国资源短缺、环境压力等普遍性特征。此外,人口也被视为一种资源———人力资源,人力资本理论和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已经揭示了人力资源在经济和技术发展等方面的巨大能动作用和贡献。

3.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该区域的自然禀赋、人口和人力资源、科学技术以及社会文化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而一个区域的资源需求量、环境压力、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以及资金供给能力,却更直接、更主要地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4.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发达程度往往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在经济发展能够提供所需支持的前提下,一个区域的基础性科研水平越高,科研力量越雄厚,这个区域的技术创新和扩散的能力也就越强,适用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循环经济从它产生之日起就具备了明显的技术特征,循环经济的发展是以大量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为支撑的。

5.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同样和其他间接因素间存在互相影响的关系。在循环经济的实践中,人们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解和认同程度构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软”环境。我国朴素的“节约”观念是符合循环经济的基本思想的,但是,不同区域由于社会文化上存在一些具体的差异,对于循环经济理念的认同程度以及对循环经济的理解也是存在差异的。这种理念和认识上的差异不会直接影响循环经济模式的选择,但会对循环经济的发展形成支撑或制约作用。

6.法制因素。发展循环经济,没有法律制度的保障和推进是不可能实现的。一方面,循环经济是新生事物,人们受习惯影响,接受较慢。法律制度具有公共选择型、强制性、权威性和见效快等特点,可以较快地推进循环经济。另一方面,循环经济需要更高的资金投入、智力投入和更多的自我约束,从而会加大人们的工作负荷。一个区域的法制状态,尤其是关于循环经济的立法完善程度将会影响循环经济模式选择和推进策略的选择。

(三)影响循环经济的机制性因素。

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这种变革需要借助经济发展的内力和外力的推动。

所谓内力是指市场机制,而外力则是指政府的作用。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社会重新构建一种新的制度框架,而这种制度框架的建立需要市场机制和政府行为的有机结合。

1.政府干预。在循环经济的初始阶段,政府的推动作用是必须的,也是至关重要的。循环经济的产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政府作用要以市场有效发挥作用为前提,不能代替市场,而是要培育市场,为市场主体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降低其交易成本。在实践中,政府部门是否具备相应的意识与能力履行这些职责,是否会出现“缺位”

或“越位”等问题,直接影响着一个区域的循环经济的发展。

2.市场机制。循环经济的理论前提是自然资源正在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主要因素,它考虑的是如何在既定资源存量下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发展的质量问题。因此,运用市场机制发展循环经济比使用强制手段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少的管理成本。

三、结 论。

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循环经济的发展从来不是孤立的,它受到直接因素、间接因素、机制性因素的协同影响。这些因素或条件的综合,可能会起正面的、积极的作用,也可能会起负面的、消极的作用。因此,深刻剖析和正确认识这些因素的层次关系和影响作用,并有效地构建、控制这些因素,对于认识循环经济的运作机制、更好地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 齐建国,尤完,杨涛。现代循环经济理论与运行机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2] 侯渡舟,等。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循环经济要素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2)。

[3] 付晓东,循环经济与区域经济[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4] 岳立,郑周胜。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推进机制分析[J].开发研究,2007(5)。

[5] 孙明贵,刘建新,陈雪阳。上海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其途径探讨[J].华东经济管理,2005 (3)。

篇7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的反差越来越大,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纷纷介入经济研究领域,经济学再也不能仅仅局限于经济因素的探讨了。经济因素背后的制度因素和文化因素日益成为探索的热点。

发展经济学越来越注重对制度和态度的研究

资本主义从西方兴起以来,就有一股向世界扩展的经济冲动,而其他地方却没有出现这种经济冲动。这引起了西方学术界,也引起了全球学术界的极大的探索兴趣。

从长时段来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虽然时而爆发经济危机,甚至由此爆发世界大战,但经济增长总体上是呈持续和加速的趋势,尤其是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空前繁荣,而第三世界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却没有出现这种增长,甚至在非洲、中东、拉丁美洲还出现停滞或倒退的趋势。这些是单纯经济因素本身难以解释的,西方国家的学者转而从文化(制度,态度、知识等)方面探索原因。

研究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增长经济学与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发展经济学,日益走出只顾及经济因素的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视域,尤其是发展经济学越来越注重对发展中国家的制度和态度的经济学研究。

东亚地区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由于强劲的整体性区域经济增长,一跃成为“新兴工业化地区”,而拉丁美洲经济却日益缓慢乃至停滞,非洲和中东则出现了长期的停滞,乃至倒退,非洲甚至日益滑入绝对贫困化的“第四世界”。这一切更激起学术界对东亚经济增长之谜的兴趣。对亚洲文化、“亚洲资本主义精神”或“亚洲现代性”的探索出现热潮。

经济学家在探索经济增长的动力、并提出相关的政策方案的时候,发现其对经济增长的模型分析和种种预测与建议,总是与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偏差。由此激起经济学家对经济因素之外的原因进行探索,加强了对文化因素的关注和重视。

推进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多元的

人文社会科学对影响经济增长的文化因素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认识到引发或推进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多元的,文化因素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人文社会科学在探索经济增长的文化精神力量之际,具体地分析了文化的各个方面以及内在的关系。如刘易斯分梳了愿望/欲望/态度、知识/思想/教育、制度等,也对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资本、资源和政府之间的关联做了分析,他尤其强调制度与观念的难以分割;缪尔达尔分梳了制度与文化(态度),也认为二者是难以分开的,文化是制度的基础,而制度是文化的体现,诺斯分梳了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并把三者看作是制度变迁的整体;拉尔夫・林顿分梳了创新者行为模式、与私人工业与个人财富积累有关的价值观、所有制、社会结构、社会价值观、文化的整合程度与文化变迁等;森岛通夫分梳子意识形态、国民气质、行为方式以及所继承的文化资质等;萧新煌则细分为劳动伦理、节俭、勤奋、对教育成就的尊敬、在社会关系上避免公开的冲突、对统治集团和权威的忠诚、强调秩序和和谐等;陈峰君重点分梳了儒家文化,如人际关系和人情、集体意识、伦理道德等。

如今,从文化角度探索经济增长的经济学分支学科不断涌现。如经济哲学、经济伦理学、制度经济学、经济人类学、经济心理学、经济文化学等。

错误的政策指导将带来难以意料的灾难

经济学关乎国计民生,稍不留神,错误的政策指导将带来难以意料的社会灾难甚至人类灾难。因此,经济学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非常重要。

经济增长,或者说经济发展,还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难题。联合国和各种国际经济组织尽力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各种援助和政策引导,但是效果总是不大。发达国家也还面临着经济发展的可持续问题。尤其是全球经济两极化,将严重影响全球宏观经济秩序的稳定,由此制约发达国家的继续发展。

经济增长的复杂国情基础以及经济增长与社会公

平、个人幸福的连锁,使得研究经济增长与文化因子关联显得特别重要。要启动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的可持续经济增长,光是开几个纯经济处方,如投资、金融、贸易、产业政策、甚至技术援助等,是远远不够的。文化创新、制度创新、心态变化、甚至思维模式、行为模式的改变更加重要。否则现代化的停滞、中断、甚至倒退都是有可能的。世界上已经出现了这样的国家。这是中国要加倍警惕的。

中国建设经济文化学的时机已经成熟

国外经济文化学的研究业已取得了很大成绩,在“资本主义精神”(理性主义、经济民族主义等)、“企业家精神”、“商人精神”、“现代性”、宗教价值观、世俗化运动与经济增长方面,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方面、文化多样性与全球化方面等,取得了重大突破。

中国建设经济文化学的时机已经成熟,中国业已进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要从战略高度来把握经济增长,就必须关注经济与文化的连带互动。

篇8

目前,河南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在全国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仅属于中游偏下水平,表现出来的竞争优势也不是十分明显。这一现实状况的形成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既受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制约,更受诸如制度、人力资本等生产效率因素的牵制。

一、政策差异因素

发展经济学认为,不发达经济状态的形成与资本短缺有着重要的相关关系,在自然条件、原材料和资本三要素中,资本对于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通过政策性因素体现出来,国家不同时期政策的差异直接导致不同地区投融资规模的差异,对不同地区经济增长水平起刺激或制约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0,把东部作为国家投资的重点区域,对非重点投资区域的投资力度也有很大差异。2002年,河南中央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为12.3%,而湖北为26.4%,湖南为18.6%,山西为21.6%。¹在金融信贷方面,2002年,河南人均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5113元,而山西为7361元,湖北为5730元,全国平均水平为8800元。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是新兴的重要融资渠道,但河南的新兴金融业发展相对落后,利用股市和债市融资的能力低,对新兴资本市场的利用程度与周边其他省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到2002年底,河南在深沪两市的上市公司有27家,而同期湖北有53家,湖南有34家,安徽有29家。政策差异导致的投资融资差异,已成为制约河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制度因素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且制度的变革与优化还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特别是在经济系统越来越复杂的形势下,利用制度变革与优化来降低复杂系统中行为不确定性更显得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经济体制改革步伐较快,不但为企业发展创造了由法律、制度、政策等组成的综合制度条件,而且还在制度变革的最终体现$$市场化进程方面赢得了先发优势。据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测算,1997年河南市场化综合指数一度跃居全国第8位。但随着其他地区市场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受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相对加强、投资向国有企业倾斜力度加大、金融部门市场化进展趋缓和向非国有企业贷款比重下降等制度性因素影响,河南市场化位次逐年下降,1999年在全国居第11位,2000年后移至第16位。而周边地区的安徽则从1999年的第16位移至2000年的第9位。非公有制经济是制度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长与发展壮大对市场化进程起巨大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河南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1979)2002年,非公有制经济年均增长22.5%,比GDP年均增速高出近12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90年的15.2%上升到2002年的近40%,从业人员占全部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由不足5%上升到近30%。但在发展非公制经济方面依然存在思想解放不彻底、政策不到位、工作不得力、环境不宽松的问题。非公有制经济人均水平与全国和周边省份相比都有明显差距。2002年,河南每万人拥有个体工商户123户,比全国水平少68户,比安徽少113户,比湖北少91户;每万人拥有私营企业5.76家,比全国平均水平少10.13家,比安徽、湖北均少3家;个体私营从业人员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为2.9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个百分点,也低于安徽和湖北的水平。科学有效的分配制度能充分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提高市场主体的活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分配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已经形成,资本、知识参与分配的领域越来越宽,作用也越来越大。河南的收入分配制度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宏观收入分配领域和吸引人才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改革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居民个人收入增幅低于经济增幅的问题依然持续存在。1997)2002年,河南GDP年均递增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递增分别为7.5%和5.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245.4元,居全国第23位、中部六省第4位,而人均GDP居全国第18位、中部六省第3位。这种反差长期持续存在,将可能重新引发人浮于事、创新和创业动力不足、人才外流、企业活力下降等问题,最终导致对资本重视程度不够,/三外0资金引入受到限制,投资增长乏力,制约经济增长后劲。

三、科技与人力资源因素

在经济发展日益全球化和知识化的今天,技术进步与创新对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和产业竞争能力的影响越来越大,作用越来越明显,对人力资源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成功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技术进步贡献份额都大大上升。二战以后至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之前这段时间,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因素中,全要素生产率贡献份额平均为49%,而准工业化国家仅为31%。现阶段河南正处于由工业化初期向中期加速推进时期,尤其要求重视和加强技术进步,进一步提高劳动力素质水平。但科技进步在河南经济增长中尚未占据主导作用。2002年中部六省科技与人力资源评价中,河南仅排在第5位。究其原因,一是科技投入强度偏低。河南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2418亿元,仅相当于湖北的7113%。河南R&D经费占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17%,比全国518%的平均水平低211个百分点。二是科技力量较弱。河南每万人科学家、工程师为255人,湖北为388人,湖南为280人;科技部公布的科技财力投入综合评价河南居全国第16位,湖南、湖北则分别居全国第11、12位。三是新产品开发投入不足。河南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中开发新产品用款所占比重为3913%,全国为4312%;新产品平均项目经费为5817万元,全国为7316万元。四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2002年河南技术市场成交额在各省市中居第22位,而湖南、湖北则分别居第11位和第10位。

四、经济开放度因素

经济开放度不仅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特点、经济发展阶段、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关系格局的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史证明,以发展出口贸易为特征的外向型经济,在促进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具有内向型经济所不可比拟的优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部地区利用其处于国际、国内两大市场过渡地带特别是濒临港澳台这一优越地理位置,通过不断引进资金和技术,逐步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为经济快速成长提供了强大动力。但由于受外贸依存度和投资依存度较低、引进外资项目层次不高、地区分布不均衡等因素影响,河南经济开放程度依然很低,2002年经济开放度指数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0%多一点,在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居第22位,在中部六省中居最后一位。其中,外贸依存度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1.0%,投资依存度相当于全国的23.5%,生产开放度相当于全国的37.3%,出口结构仅相当于全国的96.2%,/三资0企业效益水平仅相当于全国的37.6%,大多处于中部六省下游水平。这些因素已成为影响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位次的制约因素。

五、金融效率因素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经济活动最重要的媒介,金融要素是否活跃、结构是否合理与竞争力密切相关。虽然河南一直重视金融发展,但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还有待加强。2002年,全省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加921.43亿元和667.85亿元,三成以上的新增存款沉淀在金融机构内部(扣除存款准备金)而不能实现投资功能,而湖南的这一比例仅为17.4%,湖北为8.3%。河南产业与金融效率在中部六省中落后于湖北、湖南居第3位,是导致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中游地位的首要因素。金融效率不高的直接表现是投资融资机制不活,储蓄)))投资的转化效率低下,潜在投资能力尤其是民间投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2002年,河南人均储蓄居中部六省第3位,而人均投资居中部六省第4位。投资与储蓄比河南为45.0%,而湖北为67.8%,湖南为55.4%。金融效率不高的另一个表现是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缺乏为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完善、多层次服务的金融体系。近年来,国家为防范金融风险采取的措施对河南这样的经济欠发达省份很不利。如银行重点管理、资金负债管理、贷款多层审批制和个人终身责任制等,使银行信贷资金发放出现怕贷、慎贷、少贷的情况,银行情愿选择向上级行转存或购买国债、证券等风险小的资金使用出路。这种状况使银行存贷差迅速扩大,2002年底,河南存贷差高达898.01亿元,比上年扩大了254亿元。

六、工业产业集中度因素

现阶段大企业已成为衡量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而企业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大,必然导致产业集中度提高。近年来,河南在努力培育和发展大型企业集团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企业组织结构的小型化、分散化特征发生了积极变化。2000年,全国企业集团500强(按营业收入排序)中,河南有14家入围,在中部居于前列。但受利益机制的推动和投资主体多元化因素影响,低水平一般加工工业发展迅速,重复建设,盲目扩张,工业资本过于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企业组织结构中小型化特征依然明显。河南大型企业数量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比重仅为3.3%,在中部6省中最低;中部6省中有5个省份的大型企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都超过或接近50%,只有河南低于40%。而且大多数企业还没有达到最优生产规模,企业规模效益普遍较低。2002年,河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平均实现1307万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9.0%,而湖北为1731万元,安徽达到1561万元,山西为1511万元;河南企业户均销售收入3870万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0.7%,而湖北达到5102万元,安徽达到4790万元;河南企业户均实现利润146万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2.7%,中部六省中最高的湖北达到217万元。因此,对为数众多但效益较低的小企业实施重大调整措施,将稀缺性的资源有效地配置到具有比较优势或相对比较优势的行业和企业,提高行业集中度,增强企业竞争力,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