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中医基础病因8篇

时间:2023-09-27 16:06:2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中医基础病因,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医基础病因

篇1

[关键词]饮用水 二甲基异冰片 氧化技术 吸附技术

中图分类号:TM121.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7-0027-01

近年来,饮用水异嗅异味问题日益严重,导致饮用水水质下降,水处理成本增大,引起了用户的不满。饮用水中的嗅味主要有土霉味、鱼腥味、芳香臭和青草味等,以引起土霉味的土臭素和二甲基异冰片最为常见,它们主要是藻类和放线菌的代谢产物,嗅阈浓度很低,约为10ng/L,即使在水中的含量很小,也能产生嗅味问题。

2015年9月,某市河网水产生明显异味,经水质分析发现水中主要致嗅物质为二甲基异冰片。以该河网水为原水的水厂为常规处理工艺,常规工艺难以去除水中的嗅味物质,给供水带来了一定影响。对于土臭素和二甲基异冰片等致嗅物质的去除技术,国内外研究表明氧化法和吸附技术可以降低水中异嗅物质含量。因此本研究以该河网水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水厂现有条件选择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复合药剂、粉末活性炭作为处理药剂,研究上述药剂对二甲基异冰片的去除效果,以期为水厂提供可行的嗅味物质控制技术。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仪器与设备:深圳中润混凝实验搅拌仪ZR-4;MILLIPORE纯水机;二甲基异冰片送第三方用气相色谱-质谱仪检测。

1.1.2 药剂:二甲基异冰片标准物质(100ug/ml),聚氯化铝(三氧化二铝含量为10.4%),高锰酸钾(水厂在用食品级),高锰酸钾复合药剂(某净水剂厂提供),木质粉末活性炭(碘值约为850mg/g,水厂在用)

1.1.3河网水:试验期间嗅味严重,二甲基异冰片浓度约为70ng/L。

1.2 试验方法

1.2.1混凝试验:试验采用混凝试验搅拌仪,取1000ml水样,投加一定浓度的氧化剂,以300r/min快速搅拌5分钟后再投加聚氯化铝,以300r/min快速搅拌半分钟后,再以

50r/min慢速搅拌15min,静置30min后在水面下2 cm处抽取上清液并测定相关指标。

1.2.2吸附试验

1.2.2.1吸附速率试验

将水样置于六联搅拌器上,活性炭投加量为10mg/L,以300r/min的转速搅拌不同时间,吸附时间分别为10、20、30、45、60、90min,时间结束后对该烧杯水样立即进行过滤取样。

1.2.2.2吸附容量试验

水样置于六联搅拌器上,粉末活性炭投加量分别为5、15、30、50mg/L,以300r/min的转速搅拌2h,时间结束后对该烧杯水样立即进行过滤取样。

2 结果与讨论

2.1 氧化技术

2.1.1单独氧化去除技术

采用去离子水配制二甲基异冰片100ng/L水样,加入一定量的氧化剂,在300r/min条件下搅拌30min,然后加入硫代硫酸钠终止反应.随着氧化剂投加量的增加,两种氧化剂对嗅味物质的去除率呈上升趋势。当氧化剂投加量由0.2mg/L增至1mg/L时,高锰酸钾对二甲基异冰片的去除率由3.2%增加到15.9%,高锰酸钾复合药剂对二甲基异冰片的去除率由5.5%增加到20.4%。可以看出,高锰酸钾复合药剂对二甲基异冰片的去除效果优于高锰酸钾,但氧化能力均有限,这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

2.1.2 预氧化强化混凝技术

以河网水为试验原水,选择高锰酸钾复合药剂作为预氧化剂。加入一定量的氧化剂氧化三十分钟后,再加入混凝剂PAC(24mg/L),进行混凝沉淀反应,静置30分钟后取上清液测试嗅味指标。常规工艺对二甲基异冰片去除率仅为9.6%,这是因为常规工艺只能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大分子胶体颗粒,对微量有机物的去除能力较差,高锰酸钾预氧化则提高了对嗅味物质的去除率,分析原因认为高锰酸钾复合药剂发挥了多种药剂协同的氧化、吸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除臭效果[1]。当高锰酸钾复合药剂增至0.8mg/L时,对二甲基异冰片的去除率达到34.6%,再增加高锰酸钾复合药剂投加量,去除效果不明显。

2.2 吸附技术

2.2.1粉末活性炭吸附速率

以河网水为原水,活性炭投加量为lOmg/L,进行活性炭吸附速率试验,结果见图3。可以看出活性炭吸附二甲基异冰片的快速吸附阶段在0~30min内,1h后达到吸附平衡,再延长吸附时间去除效果变化不明显。虽然活性炭对嗅味物质的吸附主要在1h内,但如有条件的可进一步延长吸附时间,提高吸附效率。

2.2.2粉末活性炭投加量

以河网水为原水,进行活性炭吸附容量试验。采用Freundlich等温线拟合二甲基异冰片的吸附容量曲线,得到等温式:y=8.487X0.672。根据FreundIich吸附等温式计算出的吸附后需达到国家标准限值所需的活性炭量,可为水厂的活性炭应急处理提供技术参考。

3 生产试验

基于实验室烧杯试验结果,以河网水为水源水在某水厂进行了高锰酸钾预氧化-强化混凝-活性炭吸附工艺去除二甲基乙冰片的生产试验。在混凝反应近结束时投加不同量活性炭考查异味的去除效果,其液氯投加量1.0 mg/L,高锰酸钾投加量0.25mg/L,聚合铝投加量20 mg/L,且聚合氯化铝和高锰酸钾同时投加,沉淀水在活性炭投加后50分钟采样检测,河网水二甲基异冰片为74 ng/L,试验结果(沉淀池出水处采样检测)如表1:

试验表明:通过常规工艺处理,2-甲基异冰片的去除率为9.5%,投加12 mg/L活性炭其去除率为25.7%,投加16mg/L活性炭其去除率为32.4%。

4 结论

4.1 高锰酸钾和高锰酸钾复合药剂对二甲基异冰片有一定的氧化去除能力。从除嗅效果上来看,高锰酸钾复合药剂优于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复合药剂预氧化强化混凝技术可以应对低浓度(≤20ng/L)的二甲基异冰片超标问题。

4.2 对于较高浓度的二甲基异冰片去除问题,可以考虑采用粉末活性炭吸附法。其中粉末活性炭对嗅味物质的快速吸附需要30min,1h后达到吸附平衡,因此活性炭的投加点最好保证活性炭1h的吸附时间。粉末活性炭对嗅味物质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根据此公式可计算出给水厂活性炭所需投加量,为水厂的活性炭应急处理提供技术参考。

4.3 通过生产试验,进一步证实了高锰酸钾复合药剂预氧化-强化混凝-活性炭吸附工艺对二甲基异冰片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参考文献

[1] 高锰酸钾及其复合药剂强化混凝除藻除嗅对比[J]。张锦,林,范洁,等。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36(6):736-738.

篇2

一、“无头”苗

“无头”苗,即是指生长点停止生长,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苗期刚出2片子叶或几片真叶后没有生长点,成株期第1或第2穗花后没有生长点,症状有点类似自封顶番茄品种的“自封顶”症状。发生原因主要是苗期低温导致生理缺硼。长势较弱苗发生的概率高。

二、花数少、花弱、小花或一整穗不出花,不易坐果

这种生理病害容易发生在7―8月份育苗的秋冬茬。主要原因是温度高(35~40℃)、温差小,番茄苗易徒长,花芽分化受到很大影响,影响最为严重时,第10节才出第1穗花。还有第1与第2穗花间隔达5节,花弱、花小、不开花。开花坐住果也不发育,形成豆果或僵果。

三、果实偏小、僵果、豆果

出现果实偏小有以下原因:

1、定植缓苗后,第1水肥浇得过早,营养生长过旺造成,或第1水、肥浇得过晚,营养生长过弱,致使第2、3穗果实的发育由于植株营养不足形成了小果、豆果或僵果。

2、密度过大,肥力不足。特别是越冬栽培,667 m2栽苗超过3 000~3 500株,由于冬季光照弱,光合积累少,容易形成小果。

3、没有实行换头整枝。换头整枝具体做法:在第3或第4穗花以上3片叶摘心,然后在花穗以上的叉中留1个健壮的叉作生长枝。再留2穗果,这样在叉上形成的果实,由于种植的营养状况、光照和温度条件都比较好,往往比主枝上的果实商品性更好。若是4、5穗果实偏小,大多数是由于1~3穗果实发育集中,导致4~5层果实发育营养不足形成的。

4、蘸花浓度过低、或蘸花过晚致使激素不足,也会果小。

5、有些年份或季节,果实发育期光照过弱,温度较低,也会果小。

四、空洞果

形成空洞果有以下原因:

1、促进坐果的激素使用过早,浓度过大。

2、第3、4层果空洞果原因:大多数由1、2层果实发育较快,光合作用制造的养分不能满足3、4层果实发育而形成的。最好换头整枝,加强肥水管理。如果不想换头那就应改善光照、加强水、肥、温度管理。

3、用了果实膨大剂后,但光照弱、温度低,植株的营养状况不能满足果实膨大的需要。

4、夜温过高植株徒长,光合产物不能顺利地运输到果实中去。

篇3

1.宁夏医科大学管理学院,宁夏银川 750004;2.宁夏医科大学附属总医院,宁夏银川 750004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宁夏三家三级综合医院出院病人住院医疗费用进行因子分析,寻找支配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潜在因子,为有效地配置卫生服务资源,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为政府决策提出合理的建议。方法 以银川市三家三级综合医院2011年和2012年出院病人为样本,对出院病人的各项医疗费用进行因子分析。结果 经因子分析显示:支配2012年出院病人医疗费用的4个因子分别为床位、药物、检查和化验因子,护理和手术因子,诊疗因子,中药因子;支配2011年出院病人医疗费用的4个因子分别为诊疗与药物因子,护理和其他因子,化验与手术因子,检查因子。结论 2011年与2012年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应着力降低药费。

[

关键词 ] 出院病人;医疗费用;影响因素;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 R197.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5(c)-0036-02

医疗费用常被认为是反映医疗服务需求的一个重要指标,发现并分析影响医疗费用的主要因素,是对未来医疗服务的需求进行预测的基础。住院费用过高及其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如何更好地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而又不损害其合理增长的部分,是目前医疗卫生行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1]。本文以2011年和2012年宁夏三家三级综合医院出院病人的前五位病种病例医疗费用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各项住院费用进行分析,找出支配住院医疗费用的潜在因子,为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促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发展,以及为人民群众提供质优价廉医疗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三家三级综合医院2011—2012年上报至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的所有出院病例的病案首页资料,筛选病例构成最高的前五位病种为分析对象。最终对17805例出院病人的医疗费用进行因子分析。样本医院为自治区三大型综合医院,具有相当代表性。

1.2 变量设置

因子分析中住院各项医疗费用变量命名:X1为床位费、X2为护理费、X3为西药费、X4为中药费、X5为化验费、X6为诊疗费、X7为手术费、X8为检查费、X9为其他费用(主要包括治疗费、材料费、一次性耗材,输血费、输氧费等)。

1.3 分析方法

因子分析法(Factor Analysis)就是寻找支配各项原始指标的公因子的模型分析方法。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初始因子,因子旋转方法采用四次方最大旋转方法得出新的共性因子,寻找出医疗费用各变量间的潜在结构[2]。

2 结果

2.1 出院病人住院费用的因子分析

2012年出院病人医疗费用的因子分析,见表1、2、3。KMO抽样适度值=0.755,可认为相关矩阵为非单位矩阵,数据可以做因子分析。

表1显示,前2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大于1,但累积贡献率仅有51.00%,因此取前4个公因子,且累积贡献率达到72.00%,每一个指标变量的共性方差均在0.50以上,且大多数接近或超过0.70,说明这4个公因子能较好的反映原始指标变量的大部分信息。

由表2可知,公因子1支配的指标有X1(床费)、X3(西药)、X5(化验)、X8(检查),称为床位、药物、检查和化验因子;公因子2支配的指标有X2(护理费)、X7(手术费)、X9(其他费用),称为护理和手术因子;公因子3支配的指标有X6(诊疗),称为诊疗因子;公因子4支配的指标有X4(中药),称为中药因子。

由表3的公因子相关系数可知,4个公因子之间没有交叉支配,每一指标只受一个因子的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很小,彼此间独立。

2.1.2 2011年出院病人医疗费用的因子分析,见表4,5,6。KMO=0.705,P<0.01,该数据可以做因子分析。

表4显示2011年出院病人医疗费用因子分析中(前三个特征值>1,但累积贡献率较低,因此选取前4个特征值,且累积贡献率达到73.00%),除X1(床位费)公因子方差低于0.5以外,其余个变量公因子方差均较高,说明4个公因子对原始指标变量的解释程度很高。由5可知,公因子1支配的指标有X1(床位费)、X3(西药)、X4(中药)、X5(化验)、X6(诊疗),称为诊疗与药物因子;公因子2支配的指标有X2(护理费)、X9(其他费用),称为护理和其他因子;公因子3支配的指标有X5(化验)、X7(手术),称为化验与手术因子;公因子4支配的指标有X8(检查),称为检查因子。由表10显示的公因子相关系数可知4个公因子的相关性很小,彼此间独立。

3 讨论与建议

3.1 通过因子分析法,找出支配医疗费用的潜在因子,有效控制其费用的增长

对2011年出院病人来说公因子1(药物和化验因子)包括床位、西药、中药、化验、诊疗因子,其支配的费用占总费用的62.60%,公因子2护理和其他因子支配的费用占总费用的23.60%,公因子3化验与手术因子支配的费用占总费用的13.80%,公因子4检查因子支配的费用占总费用的7.50%。对于2012年出院病人来说公因子1(西药、化验、检查因子)包括床费、西药、化验、检查因子,支配的费用占总费用的66.40%,公因子2护理和手术因子支配的费用占总费用的29.60%,公因子3诊疗因子支配的费用占总费用的3.20%,公因子4中药因子支配的费用占总费用的0.80%。由此可见控制出院病人医疗费用的增长,关键是要降低药费、检查费和化验费。

3.2 抓住影响医疗费用的主要因素,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本次研究,五种疾病住院患者男性高于女性,可能在于男性工作压力大、环境复杂以及个人生活行为等与疾病发生的危险度相对较高有关;五种疾病中,除肺炎外其余四种疾病为中老年多发病。一些研究认为,人口老龄化也是影响医疗费用增长的因素之一, 因此,预防保健工作应重点应放在该年龄段;从住院天数上看,2011年和2012年中病人平均住院天数都在13 d以上,一些研究表明住院天数越长,费用越高。美国和加拿大规定平均住院天数不能超过7~9 d,日本规定不能超过12 d。因此,控制住院天数也是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的主要方法。

3.3 完善药品集中采购机制,降低药品价格,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分析中发现,2011年与2012年中药品费用的支出在总费用中所占比例最大,超过40.00%。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药费收入在医院医药费收入中的比重平均达到50.00%以上,少数中小医院甚至达到70.00%~80.00%,大大高于多数发达国家5.00%~20.00%及部分发展中国家15.00%~35.00%的平均水平[5-6]。可见药品费用的支出已经成为影响住院费用增长的主要原因,降低药品费用,对控制医疗费用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以上总结,我们应该从根源入手建立协调统一的医药卫生管理体制、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运行机制、政府主导的卫生投入机制、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严格有效的医药卫生监管体制和健全完善的卫生法律制度体系,逐步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加强对药品的监督、管理。

[

参考文献]

[1]黄少敏,李玲,郑锴炘.综合医院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分析:医院案例分析[J].经济科学,2011(5).

[2]曹乾,张晓,陈华,等.社会医疗保险满意度的因子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8(3):256-259.

[3]陈莉娟,苏维,唐芳.孝儿镇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J].现代预学,2010(4):671-674.

[4]孙葵,尹文强,黄冬梅,等.医生工作满意度关键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9(3):43-46.

[5]刘娜,龚唯平.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利益协调机制研究[J].2009(6).

篇4

通讯作者:朱仲余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病因干预”对失眠症的治疗与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符合失眠症诊断的患者共95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病因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中医辨症,分为肝郁化火、心脾两虚、痰热内扰、阴虚火旺等四型。病因干预组在中医辨症施治的基础上,进行病因干预。四周后,评估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各辨证分型的疗效对比,肝郁化火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其致病因素的特殊性有关。

【关键词】 失眠症; 病因干预; 动静结合

失眠症的发生与生理、心理、不良生活习惯及社会等因素有关,按常规治疗往往不能取得满意疗效。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上,进行“病因干预”与“动静结合”,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失眠症不是躯体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的伴发症状[1],其致病的病因很多,按常规治疗往往不能取得满意疗效,故探索“病因干预”与“动静结合”的方法,以治疗失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照《内科诊断标准》标准,共收集失眠症患者95例,男10例,女85例。年龄40~60岁,男女性别之比2:17。所以患者均未服用或时而服用镇静剂类药物,病程均在三个月内。中医辨证施治参照《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2]。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病因干预实验组为愿意配合并接受病因干预的患者,共52例,其中男1例。其余为对照组,共43例,其中男9例。再经中医临床辨症分型,病因干预组:肝郁化火者3例,心脾两虚者20例,痰热内扰者18例,阴虚火旺者11例。对照组:肝郁化火者2例,心脾两虚者14例,痰热内扰者17例,阴虚火旺者10例。

1.2 方法 病因干预组与对照组均以《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为治疗基础,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具体治疗(用何中医药)具有可比性。造成失眠症的病因很多,通过大量临床调查,发现其致病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生活无规律 [3]:如夜间生活无节制,或经常上夜班者,导致生物钟的紊乱。(2)精神受挫 [4]:如亲人死亡、情场失意、企业倒闭、或股市大幅振荡等。(3)人体生理因素 [5]:如妇女更年期,雌性激素下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4)兴奋性饮料:如过饮咖啡、浓茶、酒等。(5)不良饮食习惯:如夜宵而造成胃肠过度充盈等。(6)运动缺乏:如久坐、久卧、久视,长期处于抑制或高度紧张状态。(7)心理障碍[6]:因睡眠缺少,造成恐惧或忧虑的心理,形成失眠的恶性循环。(8)环境改变:如居住环境的改变或灯光太亮或噪音等。由于以上种种原因造成睡眠不足,而心理上的恐惧,为了弥补睡眠的不足,而延长睡眠或休息时间,造成长期精神处于抑制状态,反过来加剧失眠。病因干预组在中医辨症施治的基础上,进行“病因干预”及“动静结合”。四周后,评估两组的疗效。

1.3 疗效评估 参照《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治愈:睡眠正常,症状消失;好转:睡眠时间延长,症状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变。以上样本均能积极配合,不存在脱落现象。

2 结果

2.1 病因分析 两组造成失眠症的病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与病因干预组失眠症的病因对比分析见表1。

2.2 辨症分型 两组中医辨症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与病因干预组中医辨症分型对比分析见表2。

2.3 治疗结果 肝郁化火型两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型,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失眠症属中医“不寐”范畴,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金匮要略》中有“虚劳虚烦不得眠”的论述。造成失眠的原因很多,不外乎虚实两种,正如《景岳全书:不寐》中所说“不寐证虽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其中无论有邪无邪或虚实,均与人体阴阳活动失衡有关,而睡眠的功能是否正常与“心”、“肝”、“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而“心”、“肝”、“脾”又以“血”为物质基础,故“血”的充盈与否,又直接影响到睡眠。

心“主神明”,主导人体白天一切的精神、意识、思维等活动。当心“主神明”的功能异常,可出现精神意识思维异常,如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等。

肝为“罢极之本,魂之居出也”,“随神往来者,谓之魂”。《类经》云“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皆是也”。故“神”为阳,主昼日的一切精神活动。而“魂”为阴,主夜间

的一切睡眠状态。“神”与“魂”是人体阴阳互为转化的精神状态,主要表现为白天的精神状态及夜间的睡眠状况。同时“肝喜条达”,故人的情绪波动亦可直接影响睡眠[7]。

脾“在志为思”。思是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一种状态,即思考、思虑,亦可昼思夜虑,贯穿于阴阳之间,其主宰阴阳平衡。“思”虽为“脾”之志,但与“心”主神明关系密切,故《内经》有“思出于心,而脾应之”之说。故当人们过度思虑后,超出脾的生理功能所能承受极限后,反过来可伤脾及心,影响人的睡眠功能,故有“多思伤脾”之说。

“神”、“魂”、“思”均以“血”为物质基础,“血”盛衰与否,直接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精神、思维、意识能力及睡眠状况。在“失眠症”中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因中医认为“女子以血为用事”,女子一生的生理功能均与血有关,如月经、生育、哺乳等,易损气耗血,造成“血虚”,故“血虚”是造成女性“失眠症”的高发病率因素之一。

又《类证治裁:不寐》云“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提示了白天没有相对的兴奋,夜间就没有相对的安宁。没有白天良好的精神状态,就没有夜间良好的睡眠质量。故在中医辨症施治的同时,针对失眠病因的干预,提出“动静结合”,是提高“失眠症”患者白天的兴奋阈值,以达到改善夜间睡眠。

在以上辨证分型中发现,肝郁化火型多与心理障碍、人体生理因素、精神受挫有关。心脾两虚型多与生活无规律、人体生理因素、环境改变、缺乏运动有关。痰热内扰型多与不良饮食习惯、兴奋性饮料、人体生理因素、生活无规律有关。阴虚火旺型多与人体生理因素、精神受挫有关。

总之,(1)“失眠症”的病因很多,不是简单的药物所能治疗的,故“病因干预”是关键,“动静结合”是主导。(2)“失眠症”中女性发病率较高,与其生理特点有关。(3)传统中医药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但不理想。(4)肝郁化火型(P>0.05),可能与其病因的特殊性有关。

参 考 文 献

[1] 贝政平.内科诊断标准.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413.

[2] 上海市卫生局编.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第2版.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2:37-38.

[3] 张立侠.亚健康状态与情志失调.长春中医大学学报.2007,23(1):64.

[4] 张庆祥,申艳红,沈涛.肝郁失眠致病因素流行学调查研究.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

[5] 余海鹰,王宏,崔庶,等. 失眠症患者主客观睡眠状况分析.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3.

[6] 周刚柱,陈茹. 失眠症患者个性特征及相关障碍研究.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4,10(2):104.

篇5

关键词:中医内科学;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4-0747-02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并采用中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它系统地反映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因而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也是临床其它学科的基础,是必须学好的一门临床专业课。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体会到教好中医内科学,需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病因病机的讲解强调审机论治

中医内科学教学主要面对的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对他们而言,大部分中医基础课程已经学完,许多学生迫不及待的将注意力投向对病证的临床治疗而忽视了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深刻把握,特别是忽视对病因病机的认识,而病因病机又是中医内科学的重要教学点。

病因病机是导致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结局的原因和机理,它是临床辨证论治的依据,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南,一般来说,任何疾病绝没有无原因的证候,任何证候又都是在某种病因的影响和作用下机体所产生的一种病态反应。只有对病因病机有了清晰的把握,才能真正在实践中得心应手,将理论运用到实践指导中去。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不少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多注重讲授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而忽略了结合病证重新对病因病机进行诠释讲解。事实上,中医内科病证都各有自己的临床特点和病机变化,只要掌握不同病证的特点和病机,就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各类疾病的发展脉络及其不同病证的鉴别。如:对肺系病证进行分析时,首先就要找出这一类疾病病因病机的规律性是以外感病因为主,导致肺气失于宣发肃降的病机特点,其次应找出每种病证的特殊性,如感冒、咳嗽、哮病皆可因外因引起,其中感冒以风邪为主因,常夹寒热之邪,故以风寒、风热之证多见,因病邪在外,病机则以卫表不和为主;咳嗽以“风寒”居多,在病机上强调以肺气上逆为主;哮病有其发病的病理基础,就是伏藏于肺的痰,每因外邪等因引动而触发,病机则以痰阻气闭,肺气失于宣降,引动伏痰为主。在教学中还应对病证的具体证型的病机进行分析,强调证治分类中增列的证机概要,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该证候的病机特点,以利于临床提高辨证分析的能力。

2注重前后章节融会贯通纵横相联

本校采用的《中医内科学》是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涉及到内科的五十二个常见病证及其附病,学生们普遍反映内容冗繁,难懂难记,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系统总结规律和特点是非常重要的。就笔者自身而言,笔者经常采用穿叉引证的方式,将各种不同病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来讲解。如:在讲述病机时,同是胃气上逆的病机可造成呕吐、反胃、呃逆、嗳气等不同病证,而各病证又具有不同的特点,呕吐是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反胃则以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为特点;呃逆则表现为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嗳气乃以发出沉缓的声音,伴酸腐气味,食后多发为特点。又如:在解述病证时,癌病的瘀阻肺络证选取的代表方剂是通窍活血汤,但此方还可同时用于眩晕、头痛、痫病、多寐的瘀血证中,而每一病证又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学习临床运用时需要根据病证的特点在药物的加减、药量等方面进行区别。瘀血头痛须考虑到头居于人体之最高位,手足三阳经亦上会于头,因而临床治疗头痛,可根据头痛的部位,参照经络循行的路线,选择不同的引经药物;多寐治疗时常配伍醒脑开窍的药物;痫病的患者往往加用熄风定痫的药物。这样就能将前后的教学内容融合贯穿起来,使学生既能易于记忆,又能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3结合临床实践将基础理论与实践经验融合

笔者在临床教学中总会发现一些学生在中医内科学课程学习结束后收效甚微,表现为学难致用,一旦进入临床手忙脚乱,仍感无从下手。其实根本原因,是因为学生此时还未具备系统的中医内科临床思维能力。造成这一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方面与我们现有的中医内科学的课堂教学方法与内容有一定的关系。既往的教学方法是“灌输式”、“填鸭式”,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很少给学生留有互动和独立思维的空间,没有很好地解决“鱼”和“渔”的问题,没有贯彻“授人以渔”的教育思想。对此教师可利用一些教学课时,引入一些以病例讨论为主要内容的讨论教学,让学生充分发言讨论,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为进一步临床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注意在中医内科学教学内容上进行拓展,在讲授过程中可穿插一些中医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新进展和前沿成果,使中医理论与科研、临床紧密结合起来,并增加一些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实例,提高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如:笔者在讲述郁证的治疗时,考虑到现代医学模式是一种生物―社会―心理模式,郁证主要由精神因素引起,除应用药物进行治疗外,精神治疗至关重要,因此可相应的介绍一些临床常用的心理疗法如音乐疗法、体育疗法、情境疗法等,使学生能够对移情易性的治疗原则有具体的认识。另外在对中风病进行讲解时,笔者考虑到传统中医治疗中风病的特色及目前中风病的治疗趋势,不仅对治疗的方药进行分析解讲,也相应的介绍临床常用的针灸、康复、心理的治疗及综合方案的实施,强调中风病如何预防与调护。

4引入多媒体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形象和直观

篇6

“在中医学范畴里,病理状态是一组症状和体征,中医称之为‘证候’”,“中医的临床证候是以脏腑(局部器官)病变为中心,同时注重全身状态的辨识”。为使中医学的表述比较符合现代的习惯,笔者曾将中医学的辨证论治体系概括为“状态医学”[1]。“状态”是中医对“证”的描述,“病因病理”是西医对“病”的描述,两者不同的表述方式构成了人们对疾病认识和治疗的两种不同方法。两者在方法论和临床实践上互相不能取代。作为中医的状态医学理论及其诊疗方法的特殊规律,决定了它在临床上的独立地位。

1 中医的状态与西医病因病理的关系

中医的状态与西医的病因病理是整体综合反应与局部病灶的关系,它们在临床上有以下不同表现:(1)状态与理化指标不一致。在体温正常的情况下,临床上可以见到虚寒和虚热两种状态[2];持续高热?1~2?周的病人,可以见到持续寒冷的状态[3]。(2)器官组织的各种理化检查未见异常,临床上可见多种状态失常。例如脾虚证、肾虚证、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肝胆湿热证、湿痰(二陈汤)证等等。(3)局部器官患病,代偿功能正常时,病人全身状态可以正常。例如部分乙型肝炎病人、肾盂肾盏结石病人全身状态可以正常。(4)同一疾病,如肺炎,在病程的不同时期,全身反应状态相差很大,必须使用不同疗效的方药[4]。中医称之为“同病异治”。(5)不同的疾病出现相同的状态,使用同一方药治疗。如冠心病、癌症、肺炎恢复期等3种病因病理完全不同的疾病,在某一阶段可以出现气虚状态:面少华色、乏力少气、纳差、四肢倦怠、舌淡、脉弱,可用四君子汤加味治疗。这就是中医的“异病同治”。由此可见,状态是病因病理之外的另一类问题。(6)孪生者在遗传和童年生活条件方面,是不同个体最大限度相同的例子。然而同生不同死,且生病的时间和临床表现各不相同。这些事实说明,不同个体自身内部的协调状态是千差万别的。因此,个体内部协调状态的不同,是人体疾病发生、发展千变万化的第一内因,也是中医学存在的基础。

2 中医状态的诊断

人体机能状态正常与否的第一个感受者是自我,因此,症状是诊断状态的第一要素,体征是客观依据。由于人体机能状态并非各器官功能的简单加减,因此,现代医学的理化指标在诊断状态时,只供参考[3]。

从上文可以看出,即使是同卵孪生者,遗传和童年生活条件最大限度相同,但在不同个体,其内部协调状态不同。状态不同必然反映在对相同的致病因素有不同的反应。所以,用遗传因素、外在条件和器官病因病理去解释或诊断状态,是不符合状态的多种多样和千变万化的客观事实的。

同一疾病不同时期,状态可能不同;不同疾病可以出现相同状态。整体状态有病,局部器官可以正常;局部有病,整体状态可以正常。体温测量与人体寒热状态没有必然联系,等等。均证明状态与病因病理是人体疾病的两个不同方面,用于诊断器官病理的理化指标是不能作为诊断状态的依据。

中医状态的诊断,是一种以病人自身感受(症状)和临床体征为依据的综合判断。不同状态的区别,主要是依据临床诊疗实践中所见病象,进行深入细致分辨的结果。笔者?1999?年秋诊治?1?例病人,属中医外感病秋燥中的温燥,症见:发热,少许恶寒,咽干鼻燥,干咳无痰,口渴舌干稍红,脉浮数等,更见满面白色细小皮屑。可谓典型之至。如果从病因病理角度,只能归为病毒为害,西医没有应治之法。

状态的诊断,实质是以症状、体征为依据的综合判断与分类。分类的基点是寒热、虚实;分类的目的是区分不同的状态——证候,寻找有效的方药。

中医学认为,人体内部的平衡和人体与自然界保持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础,一定强度的致病因 素导致了平衡失调,从而出现疾病。因此,中医对人体机能状态的判断有两个基点:(1)偏寒或偏热;(2)太过或不及[2]。所以,寒证、热证、虚证、实证是状态分类的出发点,或者说是总纲。因为临床上千变万化,数之不尽的各种状态,都是寒热虚实的进一步的具体划分。

中医学中的基本状态约20种,包括脾虚、肾虚[3];常见状态?200?多种[5]。假设人体分为九大器官系统,按排列组合的数字方法计算,人体状态数以万计。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状态诊断的复杂性。

3 中医对状态的治疗

状态的治疗是人类医学的一个特殊内容。从表面来看,中医药与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传统医学一样,都是使用天然药物。现实是:中医药的理论体系与众不同,疗效在众传统医学之首;中医药不仅对现代临床各科半数以上的疾病有良好疗效,且很多西医难治、不治之病症是中医的优势。

上述特殊和不同的原因在于,中医学的本质是状态医学,其诊断、治疗疾病的角度与西医的病因病理角度是两个不同范畴。

状态治疗的首要特点是:以方治病。这里的病,不是指局部器官的问题,也不是现代病因病理的中心环节,它是全身各器官组织某一时间综合协调的结果,是状态异常,或者称之为状态病,中医称之为证候。这里的方,不是某类药物的简单相加,也不是针对细菌或某器官的现代病因病理意义上的药物;而是针对人体不同状态确定治疗大法而拟定的处方,中医称之为方证对应,即以特别组成的方剂治疗不同的状态。

状态治疗的第二个特点是随证加减。尽可能使用代表方是中医治疗状态病的基本原则,但原方使用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准确对应临床上错综复杂的实际情况,必须根据具体病证,在某代表方的基础上增减原方的药量,或加减某几种药物。“随证加减”反映了状态的千变万化,提示固定的成方中药制剂,在当今和今后的临床实践中,不会成为中医的主流。

整体与局部并重是状态治疗的第三个特点,但必须强调状态的治疗贯穿始终。例如肺炎病人,不同时期使用银翘散加减、麻杏石甘汤加味、清营汤加减、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味、竹叶石膏汤加减等等[4]。这些方剂的组成和功效有很大差别,证明中医治疗是以状态为核心,局部病灶的治疗服从整体状态治疗。即“病因病理角度的中药治疗,必须综合状态治疗的原则”[2]。

4 关于中医现代化

中医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是对中医学体系自然科学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在讨论状态与病因病理的关系、状态的诊断、状态的治疗之后,我们对中医学的本质——状态医学及其规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笔者再次强调,状态与病因病理是临床医学的两个不同范畴,两者必须用完全不同的方法进行思维、诊断与治疗。

在清楚以上原理之后,状态医学的独立性和中医现代化的具体内容也就成为一个清晰的事物。中医现代化应是以发掘、完善中医学理论,以及相关诊断、治疗方法为核心;全面引入现代病因病理学说,加强病因病理角度的中药、针灸等治疗;加强器官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和预后判断。

本世纪初,随着西医在中国的不断普及,现代科学的各种方法和成果为西医所利用,中医相形之下变得弱小。西医有理化指标,诊断明确,对器官疾病分析入微,且可见可数;故不少中、青年中医下意识地忽视了中医理法方药的主导地位,以至见到体温升高就投清凉之剂,高血压伴见气血虚弱也不敢进补。

中医学是一个独立的临床诊疗体系,现代病因病理学说的引入,不会冲击或改变中医的状态医学优势,它将弥补中医学对局部器官病认识的不足。

近40年来,中国的西医大规模学习中医、研究中医。单味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复方的临床验证,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这些现代成果,证明了中医药、针灸临床运用的广泛性和有效性,也为今天中医现代化——病因病理角度的中药、针灸治疗,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科学资料。

笔者认为中医现代化的要点是:遵循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对状态诊断、治疗贯穿疾病的始终,而西医病因病理角度的治疗必须综合中医治疗的原则。

5 关于中西医结合

中医的状 态医学与西医的病因病理医学在理论上是可以融为一体的,但在临床实践上,由于两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截然不同,因而形成了事实上的两个临床医学体系:西医的病因病理学说是对器官病细致入微和多层次研究的理论,它的相关诊断、治疗方法,对器官病是首选的,很多治疗是特效的。因为不同个体,不同种族的病人,只要病因病理诊断相同,其有效药物的作用点和过程也相同,相关治疗就“经得起重复”,这就是所谓“特效”。中医学在状态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大量的有效方药和相关理论。如何面对实际,接受状态的客观存在和相关的理论,是今后中、西医结合的第一步;但是,怎样用西药体现状态治疗,在实际上成为中、西医结合的难点。但笔者提请医学同行注意这样一个事实:中医的状态是西医的病因病理之外的另类事物,不论医学怎样高度发达,生物遗传技术怎样完备,或器官移植和人体复制成功,人体内部的协调总是存在差别,这种差别必然使中医的状态医学与人类共存。

参考文献:

[1] 张有和.状态医学——中医学的现代概念[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3(3-4):1

[2] 北京中医学院.中医学基础[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8.105

[3] 张有和.状态医学——中医学的现代概念[J].医学与哲学,1999(1):7

篇7

 

关键词:恶性肿瘤;胃癌;痰;消痰散结法

1  理论依据

1.1  有关恶性肿瘤与痰相关的论述

中医学“癌”的病名始见于宋代东轩居士所著的《卫济宝书》,在《内经》中有“癥瘕”、“积聚”等病名。朱丹溪《局方发挥》:“自气成积,自积成痰。”痰是津液的变异和转化,是疾病过程中产生的病理产物。如《仁斋直指方》言:“夫痰者,津液之异名。”因而,任何与津液相关的疾病和病因都有可能导致痰证的产生。《灵枢·刺节真邪》云:“有所结,气归之,卫气留之,不得复返,津液久留,合而为肠瘤。”《丹溪心法》曰:“痰挟瘀血,遂成窠囊……肺胀而咳,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挟瘀血,碍气成病。”首次将痰瘀同病明确提出。高秉钧《疡科心得集》也指出:“癌瘤者,非阴阳正气所结肿,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

1.2  痰与恶性肿瘤病因病机的关系

肿瘤的中医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历代医家认识不一。笔者参考历代中医文献和医家的学术思想,结合临床实践,认为癌为有形之邪,多为痰阻、气滞、血瘀、热毒等相互搏结而成,其中痰浊内阻是肿块最终形成病机的关键。中医学中早已有“痰生百病”、“怪病责之于痰”及“无一病不关乎痰”等论述。中医认为,“痰”乃因体内津液输布失常,水湿凝聚而成,具有皮里膜外,全身上下,无处不到的特点。痰为百病之源,怪病皆为痰生,与肿瘤等多种疑难重大疾病密切相关。脏腑功能调和,升降出入正常,则津液四布,并可注于脉内,敷布全身,环周不休,维持生理平衡,痰无所生。若脏腑功能障碍,升降出入失常,气血失和,气滞血瘀,痰气交搏,痰瘀互结,络脉不畅,肿块内生,癌症即成。故在肿瘤的形成、演变中,应充分重视“痰”这一病理机制。从痰论治为癌症临证需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

   

痰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不仅指有形可见的痰液,还包括瘰疬、痰核和停滞在脏腑经络组织中未被排出的痰液,称之为“无形之痰”。在认识了病因病机的基础上,后世医家对某些具体癌症病因病机的认识不断提高,并有精辟论述。如李中梓认为,噎嗝(食管癌)是“大抵气血亏损,复因悲思忧虑,则脾胃受伤,血液渐耗,郁气而生痰,痰则塞而不能,气由上而不下,妨碍道路,饮食难进,噎塞所由成也”。有学者认为,乳岩(乳腺癌)是“妇人忧怒抑郁,朝夕积累,脾气消阻,肝气横逆,气血亏损,筋失荣养,郁滞与痰结成隐核”。他们不但认识到癌症的成因是正虚(气血亏损)、邪实(痰邪、食滞、瘀血),还提出了情志变化、悲思忧虑、忧虑抑郁的病因影响,同时也描述了具体临床症状。近代医家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从不同理论角度分析认识肿瘤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提高[1-2]。

《丹溪心法》曰:“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载:“痰之为物,流动不测,故其为害,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皆有。”均反映了痰邪为病多变性、多发性的特点,同时揭示了痰邪为病类似肿瘤转移性的特点。痰浊为邪,其性阴柔,不易速去,一旦与它邪交织为病,其病势缠绵,类似于恶性肿瘤变化的顽固性。治疗当从痰入手,消痰散结以治其本,佐以软坚、祛瘀、通络、解郁、解毒、导滞、扶正,磨削癥积,复其正气,激动气化之机,以祛腐生新、治愈肿瘤。

1.3  胃癌痰污染理论

我科对中医病因痰证理论与肿瘤的研究已经20余年,证实痰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且在痰证理论指导下开展肿瘤与痰本质的科研探索,提出“蘑菇-肿瘤-痰污染”假说[3],构建了胃癌痰污染理论平台。魏品康教授把历代各家学说进行了命名规范和病因分类,这样可以针对病因找出对策。同时又用现代科学技术从分子水平、基因水平来检测肿瘤相关指标,验证痰证理论存在的科学性,并且确立了以“消痰散结法”作为抑制肿瘤生长转移的有效方法,应用中医病因病机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结合起来的方法来消痰,创造性地提出胃癌痰证组学。“痰结”是肿瘤的总称,胃癌属于“痰结”的范畴,良性肿块为“良痰”,恶性肿块为“恶痰”,“恶痰”是恶性肿瘤的病理基础,并且将“恶痰”分为三大组成部分,即“痰核”、“痰浊”、“痰络”。胃癌属“恶痰”,肿瘤细胞异常增殖聚集成块,属“痰核”;细胞间质粘附分子、炎性分子、肿瘤因子异常,属“痰浊”,是促肿瘤生长转移的物质环境,即痰污染环境;肿瘤血管属“痰络”,提供了肿瘤生长转移的营养基础与桥梁。“痰核”是恶性肿瘤的核心,“痰核”的核心是肿瘤细胞,

异常增殖的肿瘤细胞是痰核所产生的病理产物,可以理解为中医理论的“痰毒”。

从病理生理学角度来分析,痰具有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易行、易聚,多变;易夹火、夹瘀、成毒,病理变化复杂等特点。痰的这种特点与肿瘤细胞间质中的代谢物积聚、增多,细胞间质结构改变以促进肿瘤细胞生长、侵袭和转移的病理特征相似。中医痰证理论的特点和胃癌细胞及其间质的病理特征存在相关性,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胃癌的一个新的切入点,有望阐明中医胃癌痰本质。

2  治痰在胃癌治疗中的机理与意义

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上,西医目前主要有手术切除、放化疗等措施,但疗效尚不完全确定,而且存在毒副反应多、生存质量下降等问题。我科以治痰理论为依据,立消痰散结为法则,于1990年研制出肿瘤阻断剂金龙蛇口服液,临床应用已10余年,用于癌症术后的治疗,收到较好的疗效。经临床治疗104例晚期胃癌疗效总结,金龙蛇口服液改善症状有效率为82.9%,卡氏评分提高率为75.6%,中位生存率12.24%,3年生存率14.63%,明显优于ELF(鬼臼乙叉甙+甲酰四氢叶酸钙+5-氟脲嘧啶)方案单纯化疗组[4-5]。并且实验研究亦发现金龙蛇口服液可抑制人胃癌细胞株MKN-45的生长,可使肿瘤组织中增值细胞核抗原(PCN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肿瘤标志物的表达下降[6]。因此,消痰散结是防止恶性肿瘤复发的基本途径。但由于肿瘤晚期随着其致病因素、病机及肿瘤组织形态学的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故胃癌的治疗还需进行辨证施治,因此,笔者在消痰散结的基础上研究设计了消痰散结八法,直接针对病因,随着痰瘀毒的转化及患者体质变化而加减,既治本又治标,标本兼治,相得益彰。

2.1  治痰,重在消痰散结

篇8

摘要: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是开展中医证候实验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的研制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实验研究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文章从中医理论体系指导、优化造模因素、建立严谨客观的动物证候评价标准、注意模型稳定性等方面对于中医证候动物模型需要注意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研制过程艰辛,仍需医家共同探索。

关键词:中医证候;动物模型

中图分类号:R-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5-0914-02

随着科学的发展,中医药学的研究已经完全突破了长期以来以经典校注、引证发挥和临床诊治观察为主的传统模式,实验研究已成为中医科研方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实验研究当中,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复制更是开展中医证候及中药新药实验研究的一个重要途径,以其实证性研究方法为广大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工作者采用。近年来,为了探索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研制,诸多医家在此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然而仍存在许多问题需深入探讨,有待进一步的充实完善,笔者不揣浅陋,试探讨建立中医证候动物模型需要注意的有关问题。

1中医证候动物模型需要在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指导下研制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是在中医学整体观念及辨证施治思想指导下,运用脏象学说和病因病机理论,把人类疾病原型的某些特征在动物身上加以模拟复制而成,是中医学人体证候的具体再现。而中医的证是一个综合的症状群,它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定阶段的病理变化,有着深刻的病因病机理论。是辨证论治的起点和核心,也是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灵魂。只有在中医理论体系指导下研制的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才可以从根本上基本等同于人体临床证候,才具有现实意义。

而目前部分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复制。不是在中医理论体系的指导下,而是纯粹利用化学药物造成一种类似中医的某一“证”的病理状态。这种与中医临床貌合神离的模型或许实际上只是某些西药引起的毒性反应或机械损伤,出现的病理状态和中医的证候生拉硬套,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比较典型的如采用注射大剂量外源性醋酸氢化可的松制作阳虚动物模型,四氯化碳肝毒性制作肝阴虚动物模型,利血平毒性制作脾虚动物模型,肾皮质电灼伤诱发“肾阳虚”动物模型等等。

笔者认为,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所揭示的应该是中医学的基本内涵,这种利用西药造成的中毒反应和病理状态来苟合中医证候之表象,是难以模拟出人体证候之本质的,是不可取的,更是经不起推敲的。我们应当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从本质上对证候进行复制,从而使实验模型和临床人体达到尽可能的一致,为中医证候的实验研究提供真实而可靠的依据。

2中医证候模型复制亟待优化纯化造模因素

造模因素及方法有目的、有依据的选择是模型能否成功的关键。目前学术界对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存在的争议大多数都集中在中医传统病因塑模因素上,笔者认为关于这方面的论说,主要存在以下两点争议。

2.1模拟中医传统病因确定动物模型证候属性值得深思

理论上讲,某一证候动物模型的造模因子应当符合该证候的中医传统病因,这是合理的。但实际上传统病因并不一定是能直接引起相应证候的客观因素。郭书文等就指出,中医在一个阶段的证候所得病因,主要是由“审证求因”获得,即多从临床辨识而来。况且,由于当时科学检测技术和手段的滞后,对引起病证的真正病因尚不能完全弄清楚,因此,“审证求因”后的病因并不一定是疾病或证候产生的原发病因。且传统病因造模时作用时间、施加强度均不宜控制。此外,综合性的病因与机体内在因素相互作用,是导致中医临床复杂证候的一个特点。因此,模拟中医传统病因施加于动物确定模型证的属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2.2同一证的造模方法多特异性较差

以脾虚证模型为例,郭书文统计脾虚证的造模方法多达24种。就传统病因而言,有饮食所伤者,有劳倦过度者,有苦寒泄下、耗气、破气等单因素或复合因素造模法。近年来有关脾虚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报道最多的是采用大黄等苦寒泄下法,此法符合“苦寒伤阳”、“脾虚忌下、降泄、破气”的理论。有人则根据“饥馁致伤中气”、“脾虚生化无源”,采用饮食失节的方法,利用低蛋白饮食导致营养不良复制脾虚模型。有人则从“劳体劳倦则脾病”理论出发复制脾虚模型。这些造模方法模拟中医传统病因,从思路上讲皆是符合中医理论的,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和科学性。但多数未对每种造模方法的成功率、死亡率、统计方法及适用范围进行客观的评述。

并且,我们知道中医病因多带有非特异性及多重性,饥饱失常、劳倦、情志异常及久病虚损等不仅是导致脾虚的病因,也是导致肾虚、心虚、肺虚、肝虚的共同原因,因此,仅以某些文献为理论依据是不可靠的,试想,在一个人身上见到单一存在的证型都是十分困难的,在动物无语言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四诊合参之技能来判断鼠兔之辈是脾虚还是肾虚。

因此笔者提出,考虑到中医病因的非特异性与多元性,塑造中医证候动物模型,首先必须分清临床上导致该证候出现的主次原因,优化造模因素,同时要结合多元因素出现的层次性、动态性,尽可能突出主要因素,并使其中的不确定性降至最低程度。这样建立的动物证候模型才能真正与中医的“证”相似,这一过程仍需要长时间的努力与探讨。

3缺乏严谨的系统的对模型动物的辨证诊断标准且注重基础疏于临床评价标准与临床已形成的全国辨证标准脱节明显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制成功后,应对其正确性、可靠性进行检验以便于在实验中推广应用。但是由于动物的生理特性以及中医理论本身的抽象性、模糊性使得证候模型常常缺乏有效的验证手段。目前评判动物证候模型的标准大部分主要是建立在人的证候诊断标准的基础上,而动物皮毛与人体有差异、语言不通、脉诊又不适合,故而动物证候模型只能主要通过望诊来收集症状和体征以判断模型准确与否,这就难免以偏概全,其弊端日益明显。也就是说,动物模型即使塑造得与中医临床之“证”很相似,仍然存在着很大局限性。并且动物实验中所证明的内容必须与临床实际结合起来综合分析才有参考意义。

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没有确定的评价动物证候模型的标准,该模型就缺乏可控制性和可重复性,因此建立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评价标准是必须和紧迫的。在科研工作中应注重挖掘动物身上的信息特征,对证候模型进行恰当的辨证诊断,建立专门评判动物证候的、严格的科学判定标准,只有这样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才有利于提高科研工作的准确性。

叶建红强调中医证候动物模型评价标准的建立必须依照以下几个准则:(1)动物证候模型的诊断依据必须与临床诊断依据一致,模型的诊断依据只能在临床诊断依据的基础上做一些非原则性的变通;(2)症状在中医证候的临床诊断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评价标准也必须以症状为主;(3)治疗作用的反证也是衡量模型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4)动物证候模型的复制,还应考虑相关因素,如复制肝郁,模型应选用年轻大鼠,复制。肾虚模型选用老龄大鼠等。笔者认为值得借鉴。

4部分模型缺乏稳定性及重复应用性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制出来后能持续多长时间,即其稳定性如何直接影响到证候实验的成功与否。毋庸置疑,理想的动物模型应是规范化的,能真正反映中医“证”的特点,且能够准确地重复再现。然而不少证候模型重复应用时稳定性较差,甚至有些在造模过程中就存在了自然缓解或恢复现象,给塑模的研发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如脾虚证模型目前突出缺点就是在造模因素撤去后自然恢复较快。大黄、利血平造模方法形成的脾虚状态往往是一过性的,自愈性强,停止给药后,症状就会很快消失,这与人体的脾虚并不相同。再者,过劳伤脾所致的脾虚模型,初期可产生虚证,但当动物适应后跑步机可能会成为动物的健身器。可见维持模型的稳定性也是证候模型研制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推荐期刊
  • 中医
    刊号:11-2166/R
    级别:北大期刊
  • 陕西中医
    刊号:61-1105/R
    级别:统计源期刊
  • 中医正骨
    刊号:41-1162/R
    级别:统计源期刊
  • 中医研究
    刊号:41-1124/R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