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7 09:24:3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基础护理改进措施,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142例,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住的71例患者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组,以2012年6月~2013年5月收住的71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术后恢复状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组在基础护理、护理文书、病房管理、消毒隔离、安全护理和急救物品等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质量改进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而两组拆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组患者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给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恢复状况,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子宫肌瘤;持续质量改进;护理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8.030
作者单位:518000 深圳市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人流室
郭宽萍:女,本科,主管护师
质量持续改进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标准化诊疗护理模式,其含义是工作指标的持续性提高和不断改善服务内容和服务水平[1]。通过实施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促进护患关系[2]。目前,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已经应用于多项护理服务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6]。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妇科的护理质量,我科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旨在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142例作为对象。年龄31~46岁,平均(35.53±4.15)岁。所有患者经临床和辅助检查诊断为子宫肌瘤,并且均意识正常、不伴有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将2012年6月~2013年5月7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71例患者作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组。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而质量改进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由责任护士按照实施步骤进行护理干预。(1)建立护理质量改进小组。成立由护理部、护士长和责任制护士组成的质量持续改进领导小组;根据实际状况,制定规范、标准的护理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明确各级人员责任,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确定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提高整体护理质量。(2)加强护理人员管理和教育。加强培训,提高一线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故护理人员在掌握扎实护理技能的同时应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以及严谨的工作态度,应做到定时观察并记录患者病情的转变,注意患者的细微之处,杜绝安全隐患。严守操作规程,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总结,并制定相应预防措施[3]。(3)完善工作流程。 每位患者入院后均给予仔细检查,根据患者的病情等具体情况给予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利用宣教小册子、讲座等方式进行子宫肌瘤的相关专题讲座,告知其相关的注意事项;针对文化层次较低患者,多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增加健康教育的次数,以提高患者的理解程度。(4) 发现问题, 制定整改措施。定期对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整改方案,以达到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目的。
1.3效果评价观察两组的护理质量、术后恢复状况和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采用自行设计量表,包括基础护理、护理文书、病房管理、消毒隔离、安全护理和急救物品,每项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高。患者恢复状况包括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和拆线时间。患者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由课题组成员在查阅文献和咨询专家基础上自行设计,包括10个题目,各1分,按照满意度不同分为非常满意(8~10分)、满意(6~7分)和不满意(≤5分)3个等级。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护理质量比较(表1)
3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的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白带增多等,若未及时给予合适的处理和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质量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5]。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此外,通过提供让患者满意的护理服务,对于从总体上提高医院整体的医疗水平,提升医院的声誉均具有重要意义[7]。因此,提高护理质量,对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是一种新型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是通过对护理指标的不断提高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改善,以提高原有的护理水平,不断进步、突破。目前,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已经在部分医院实施,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6]。结果显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组在基础护理、护理文书、病房管理、消毒隔离、安全护理和急救物品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质量改进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同时,患者满意度调查也显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组患者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增强患者的保健意识[8]。总之,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给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恢复状况,并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红梅.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4):375-377.
[2]仉京华,王青春.实行质量控制与改进小组管理持续提高护理质量的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2):68-69.
[3]汤新辉,谌永毅,刘翔宇.全面护理质量控制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B):74-75.
[4]张美华,娄玉娟,孙洪巧.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可达龙致静脉炎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9):176-177.
[5]刘俊平,栗爱珍,李素娟,等.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静脉输液流程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4):17-19.
[6]徐蕴芳,万蓉.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18(2):177-178.
[7]李兰萍.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129-131.
[8]郭剑萍,杨辉平.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43例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2):141.
【关键词】 基层医院;产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对策;护理满意度
在基层医院产科,因条件有限多实施母婴同室,因此在护理工作中的诸多环节均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对护理质量产生了直接的影响[1]。本次研究中出于对基层医院产科病房常见护理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分析探讨的目的,对我院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改进措施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和产妇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分娩产妇,共抽取其中的98名作为研究对象,在将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成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改进措施前组和实施后组,每组49例。实施前组产妇年龄20-42岁,平均(28.7±12.4)岁,经产妇12名,初产妇37名,孕周38-41周,平均(39.1±4.3)周;实施后组中产妇年龄21-40岁,平均(27.3±13.4)岁,经产妇11名,初产妇38名,孕周37-40周,平均(38.8±3.2)周。另外抽取我院产科护士5名,护士年龄分别为23岁、26岁、27岁、31岁、37岁,平均(29.1±14.1)岁。以上统计实施前组产妇和实施后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由产科护理部护士长带领全体护士对本科室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安全管理改进措施。将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改进措施前后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危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护士综合护理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
1.2.2 护理安全管理改进措施 ①对产科环境进行改善,并增设相应的基础设施。联合后勤人员将病区的环境进行大改造,将产科与妇科分开,对病房的基础设施进行改善,病床加固,地面防滑,走廊通畅,热水设施齐全。②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应定期展开护理安全教育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和法律意识,并注重护理人才的培养,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合理的配置,使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发挥,对护士的排班制度进行改进,增加早晨和夜间的护理人力资源,以使母婴安全得到保证[2]。③增强护患之间的沟通,做好护理安全宣传。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同产妇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与交流,对其需求进行了解并给予尽量解决。耐心倾听产妇的苦诉,了解其内心世界,对其给予适当的关心照顾和鼓励,缓解其因角色转换而产生的抑郁和恐惧心理。积极将护理安全等相关防范措施向其进行介绍,增强产妇和家属的安全意识,实现产妇自我防护的效果。④加强护理安全质量控制。建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有护士长任组长,对护理工作质量进行监督,并定期检查,针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护理操作予以及时指出,并指导其改进,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3]。
1.3 数据处理 研究中相关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χ±s)进行表示,分别展开t检验和Χ2检验,在P
2 结 果
2.1 产妇护理满意度 经统计发现,实施后组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实施前组发生显著升高(P
2.2 护士综合质量评分 经统计,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改进措施前产科护士的综合护理质量评分为(81.4±12.3)分,实施后为(94.7±14.2)分。显然实施后护理质量较实施前得到明显改善(P
3 讨 论
经分析发现,目前基层医院产科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①医院条件有限,管理制度不完善;②护理队伍不稳定、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专业技术不熟练、安全意识低、健康教育工作不彻底、工作压力大、缺乏护患沟通;③产妇与家庭因素等[4]。
针对上述安全隐患提出了1.2.2的改进措施,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改进措施后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实施前发生明显升高,且护理危险事件发生率得以显著降低,减少了护理纠纷的发生,并且实施后护士的综合护理质量评分也较实施前发生明显升高。这一结果充分证实了护理安全管理的合理性将会对护理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以产科存在的安全隐患为依据实施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并加强质量控制,可使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临床应给予注意[5]。
参考文献
[1] 雷美娥.基层医院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与防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4(01):111-112.
[2] 胡霞.产科护理缺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临床护理,2012,23(01):432-434.
[3] 何利琴.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06):55-56.
美国卫生保健组织鉴定联合委员会(The 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 care Organization ,JCAHO) 将持续质量改进定义为:实现一个新水准运作的程序 ,而且质量是超前水平的[1]。持续质量改进(CQI)强调团队参与意识 ,通过收集资料、 分析资料来阐明整个系统的功能 ,提供适当的、 有效的、 充足的照顾 ,以满足病人的需求[2]。该方法一直被应用在我院护理质量管理中并且收效良好[3]。我院于2008年将TQMS和CQI的理念应用到临床实习带教管理中,摸索并逐步完善了临床带教管理工作,建立了一套可持续改进的管理模式,收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背景介绍
我院是一所地市级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实际开放床位1300张,42个护理单元,护士590人,护理管理人员53名。设护理示教室,专职示教老师2名。每年承担地区卫校、高等专业学院、本科院校等二十余个学校的护理专业临床带教工作,包括中专、大专、本科护生。
2 持续质量改进带教管理模式
持续质量改进程序模式JCAHO 10步流程图[4],清晰地表述了持续质量改进的全过程。根据流程图结合院校临床实纲、临床实际工作要求,带教小组进行了确定带教标准及流程;描述当前过程;测评和分析;确定根本原因;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监控改进措施的执行;评价效果;得出结论;修订标准;巩固改进结果等系列活动。
3 持续质量改进带教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
护理临床带教工作实行护理部―科室―个人三级带教管理模式,护理部专人管理并设立“院带教小组”负责全院的护理带教管理工作。
具体流程如下:
3.1 明确带教考核标准,了解学生的期望 根据不同院校的需求 ,通过与学校的沟通、岗前培训的调查分别了解了各院校不同学历护生的学习期望,以明确带教内容 ,了解学生的期望。确定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带教考核标准。
3.2 描述当前过程 重要带教内容均有相关的测量指标,如基础理论以卫生部颁发的《护理学基础》(第二版)为统一标准,在入科前、实习中期、实习后期由护理部命题并组织考试评分;基础技能以河南省卫生厅颁发的《第二轮医院评审标准》中护理技能操作为统一标准在每科出课前科室考核、护示教室抽考打分;专科理论及技能考核以我院制订《专科护理常规》作为统一标准在每科出科前,科室组织考核打分。根据上述各项内容 ,描述护生现状与预定标准之间的差距。
3.3 测评和分析 通过测评以往的临床带教工作,分析历届实习生理论考核结果,结合河南省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标准 ,建立阈值。阈值是介于达标和未达标的界限 ,即合格率。阈值的制定应客观、可操作、符合实际。【5】院带教小组完成带教测评与分析。
3.4 确定根本原因 带教组人员将在临床得到的第一手资料 ,进行归纳、 总结分析并反馈给护理部。月底护理部将各单元存在的问题以反馈会、图片、专刊形式通报科室及实习生 ,限期改正 ,并与科带教老师共同分析问题的症结 ,寻找根本原因。
3.5 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 带教组定期参加科室实习生考核和座谈会 ,与带教护士、护生针对原因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每月、每季、每年都进行总结并分析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如2008年经过测评发现护生技能操作水平低,增加实习生技能操作竞赛活动;2009年发现护生出现“三散现象” [6],重点规范了入院岗前培训和入科科室宣教,护理部和各科均要制定详细的宣教内容,为实习工作做好防范提醒和正确引导;2010年针对护生护理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主动性差,实行了三阶段理论考核[7]工作,即基础知识学习阶段、实习中期阶段、毕业阶段。
3.6 监控改进措施的执行 提出的改进措施能否按计划执行 ,还需要有力的监督控制手段 ,因为人的行为是有惯性的 ,要改变过去的工作习惯会有一定的难度[8]。带教组人员将对相关问题的措施执行情况进一步检查督导 ,协助纠正不足 ,直至问题得到解决。
3.7 评价效果,得出结论 采取改进方案后的效果如何 ,由科带教老师、护理部带教小组抽查并跟踪检查改进结果,再次对带教质量进行评价。每季对实习生各组进行质量评估 1 次 ,并通报护士长例会、实习生大会 ,年终计算出全院各组护生的考核总评分,护理部存档,并作为评优奖惩的参考依据之一。
3.8 修订标准,巩固改进结果 带教组不断修订带教标准、 完善决策和运作程序,适应改进的过程。每季度一次的测评和每月的结果控制保证已改进的质量是稳固的,并确保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更高的新标准 ,以便进入下一个新的改进循环。
4 效果
4.1 2008年度―2010年度护生基础理论考核结果统计与分析。总成绩均为100分,其中中专≥60分为合格,大专≥85分为合格,本科≥85分为合格。结果分析:对三个年度的成绩进行H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我院护理带教工作在推行持续改进管理模式的 3 年中,护生的考核成绩始终呈平稳上升趋势。见表1。
表1 2008―2010级护生基础理论知识考核统计表
4.2 2008年度―2010年度护生技能竞赛结果统计与分析。总成绩均为100分,其中≥95分为优秀,<95分≥85分为合格,<85分为不合格。结果分析:对三个年度的成绩进行H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护生的技能考核成绩始终呈平稳上升趋势。见表2。
表2 2008―2010级护生技能竞赛成绩统计表
5 结论
护理临床带教工作是临床医院护理部的工作范畴之一,但多年来一直没有一套成熟的的管理模式,我院积累多年护理质量管理的经验,借鉴JCAHO 的TQMS和CQT的理念,将流程管理应用到了临床带教工作中,形成了持续改进的新模式,它将学生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作为目标阈值,强调团队参与管理,关注护生带教的全过程,使护理临床带教能够建立在科学管理基础之上并始终处于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环。3年的实践证明,临床带教持续改进模式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 ,没有固定模式,只有在原有基础之上不断改进、不断创新,才能保证最终目标的生成优质护生。
参考文献
[1]Ann B , Veta H. Nursing Leadership ,Management &Research. Pennsylvania :S pring2
h ouse corporation ,1999. 80281.
[2]Jacqueline M, kat Z. Management quality manu facturing supervis or. I owa : Sheperd ,Inc ,1999. 8210.
[3]张素珍,卢明. 特、一级护理质量的量化控制与持续改进[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6):75-76.
[4]Wendy L , Clara J . The health care manager’ s guide to continu ous quality improve2ment. Chicag o : American H ospital Publishing Inc ,1991. 94295.
[5]陈爱萍.孙红.姚莉等. 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2):123-124.
[6]杨磊.吴凡.谭映军等.运用量化管理方法 加强临床实习管理[J].西南国防医药.2005,15(1):83-84.
[7]高秀文.朴红梅.韩霜等.量化式三级目标考核法在临床实践教学考核中的应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8,25(3):65-66.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血液透析;并发症
Effects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on Complications of Autolog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 in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CHEN Xiao-ling,XIAO Fang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Jintang County,Chengdu 610400,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in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with autolog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 on effect of complications.Methods From our hospital in February 2014~2016 year in March were selected to mainta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in 140 cases,according to the nursing method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70 cases in study group to implement the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measures,the statistical results of the 7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implementation of basic measures.Results The rate of complications,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4.3%,97.1%,the rat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control group,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15.7%,85.7%,P
Key words: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Hemodialysis;Complication
血液透析是R床上治疗肾衰竭患者的常用方法,建立行之有效的血管通路是提高生存质量的基础。目前,临床均将自体动静脉内瘘作为通路的首选,被称之为血透患者的生命线。但诸多临床实践表明,给予肾衰竭患者单纯性的血液透析效果并不明显,甚至还会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诱发临床并发症,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因此,做好血透患者内瘘的护理干预,预防并发症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院将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用于血透患者中,取得显著效果[1]。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4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抽选140例,根据护理方式分成两组:70例研究组中,女28例、男42例,年龄20~81岁,平均(54.3±3.6)岁;疾病分期:20例肾功能不全代偿期,30例肾功能完全失代偿,14例肾功能衰竭期,6例尿毒症期;70例对照组中,女29例、男41例,年龄21~82岁,平均(54.4±3.7)岁;疾病分期:21例肾功能不全代偿期,29例肾功能完全失代偿,15例肾功能衰竭期,5例尿毒症期;2组患者的基础性临床资料无区别,如:男女例数、年龄段、疾病分期等,P>0.05。
1.2方法 70例对照组患者血透期间实施临床上的基础护理,如:讲解血透的相关内容,密切观察患者情况,以及时应对突发事件;70例研究组患者则在血透期间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包括:
1.2.1组建护理小组 从科室选择工作经验丰富者组建血管通路护理小组,主要职责为收集患者信息,加强和患者的交流、沟通力度,积极、主动的解决并发症情况。同时,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操作流程,定期评估并发症的危险性因素,以提高改进效果。
1.2.2创建管理模式,加强培训力度 相应工作人员入科前期,需进行专业化的教育、培训,只有考核合格者才能上岗。工作人员上岗后,需组织其学习内瘘知识,以穿刺技术、止血方法、并发症预防和处理措施等内容为主。
1.2.3改进操作流程 护理人员根据以往的工作情况制定操作流程,并组织学习,从而减少不规范的操作,包括:①改进穿刺方法。以往均实施逆血流的穿刺方法,不但增加患者的穿刺疼痛,还可产生血肿。故将其改变为顺血流的穿刺方法,便于拔针时压迫止血;②改进穿刺针的固定方法。对于穿刺针的固定来说,以往均为V字型,一旦患者动作幅度过大,将出现脱落现象。因此,需在原有V字型的基础上再添加一条,并使用血管钳固定血路管于床单上,以更好地固定穿刺针,预防穿刺针脱出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对于工作经验不足、工作资历低的护理人员来讲,应根据科室情况安排其进入科室训练静脉输液情况,提高穿刺成功率,预防血肿;③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原则。无论是临床的穿刺针,还是拔针时所使用的胶贴,均需保证其无菌,从而预防穿刺口感染;④新增的内瘘评估内容。临床血液透析前、后,需认真、详细的评估内瘘血管情况,一旦发现内瘘搏动减弱、持续性的收缩,需即刻检查血管B超,及时预防血栓形成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1.2.4加强观察力度 成功穿刺后,护理人员需认真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是否存在疼痛、血肿、渗血等情况,并将观察后的最终结果准确的记录在透析资料上;查看患者抗凝、促红细胞生成素药物使用后的情况,按时监测患者的凝血指标、功能,及时记录并反馈给医师,便于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1.2.5健康教育 因血液透析包括内瘘手术前、手术后、维持透析等三个阶段,任何阶段出现差错都能影响到整个治疗结果。针对此种情况,需护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护理措施等实施一对一的健康教育,确保每位患者、患者家属初步掌握内瘘的检查方法、血透期间及透析后的护理等。同时,护理人员还需叮嘱患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按时清洁身体、适当活动,内瘘测避免测血压、静脉穿刺、提重物等,从根本上预防临床并发症。
1.2.6检查措施的执行情况 从持续质量改进角度上来看,护理人员不但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相应措施的实施中,还需详细检查临床护理质量,以及时发现潜在性问题、及时处理;按时或不按时的检查相应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患者、家属沟通了解措施结果,并询问其是否对各个措施有着自己的意见,进而更好地改进护理措施。另外,护理人T还需以月的形式调查患者的满意程度,及时掌握患者、家属想法,将问题、措施作为下一步的改进目标,提高总体质量。
1.3判定项目
1.3.1临床护理风险 统计两组患者的感染、渗血、皮下血肿等风险的发生情况。
1.3.2临床并发症 统计两组患者的假性动脉瘤、静脉端血栓、动脉端血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3.3临床护理满意度 借助护理满意量表判定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其中,满意说明总分大于90分,比较满意说明总分大于60分,不满意说明总分小于60分。
1.4统计学方法 借助统计软件包SPSS14.0处理文中数据,计数类资料用百分数的形式表示,并实施χ2检验,P
2 结果
2.1临床护理风险 通过对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统计来看,P
2.2临床并发症 通过对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统计来看,P
2.3临床护理满意度 通过对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统计来看,P
3 讨论
血液透析虽是治疗肾衰竭疾病的主要手段,但因血管通路部位有限,易引发诸多并发症,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借助行之有效的措施预防并发症,延长内瘘寿命非常重要。持续质量改进是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改进的措施,将其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中,不但能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还能提高知识的掌握、运用能力,改进护理质量。并且,该措施的实施还可全面考量护理模式,预防并发症及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主要措施包括:①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管理模式:充分结合护理部门、血管透析中心,建立符合标准的管理制度,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学习能力,提高护理质量;②评估危险性因素:护理措施的实施过程中,评估内瘘的危险性因素,改变传统的被动护理状态,促使全体护理人员参与其中,便于形成集控制、管理于一体的护理模式,改进护理质量;③改变思维模式:对于护理中所出现的护理风险,普遍认为是护理人员工作责任的缺乏造成的,故需针对护理风险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本结果显示,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率有区别,P
综上所述,临床给予维持性血透患者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可预防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孙莉.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07:1036-1037.
[2]张英,韩咏梅,李小萌,等.持续质量改进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18:1721-1723.
[3]余丽娜.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4,20:161-162,168.
[4]邓志兰,陆丰媚.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17:2609-2610.
[5]李红,白琴,文静,等.循证护理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11:114-116.
[6]李敏,单月华.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16,10:89-90.
【关键词】品管圈;基础护理服务;持续改进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239—02
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对医疗保健服务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基础护理已成为提高护理质量和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指标。基础护理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安全、康复和医院优质护理的质量[1]。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是指由同一工作场所的人员,为了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自动自发组成一个小团体。选定质量改善的主题,圈员利用头脑风暴法,发挥团队合作,并运用各种数据统计及品管工具,进行持续性的品质管理,对自己工作现场不断地进行维持与改善,个人在工作中获得参与感与成就感[2]。为了进一步改进五官病区基础护理服务质量管理方法,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患者康复,2013年4月至9月,五官病区开展了以”夯实基础护理,提高五官病区基础护理服务合格率”为活动主题的品管圈活动,成效显著,报道如下。
1 方法
1.1 成立品管圈小组 由五官病区7名护士自愿组成品管圈小组成员,选出圈长一名,召集并开展圈员活动,负责活动的推进。圈员共同讨论设定了活动主题,确立“平果圈”圈名和相应的圈徽,制定了活动计划。
1.2 主题选定 通过圈员讨论,根据主题内容的重要性、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分别评分,总分排序首位的“提高五官病区基础护理服务合格率”被确定为品管圈活动主题。
1.3 调查对象 分别对品管圈实施前后五官病区基础护理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实施前后患者基本资料(年龄、性别和诊断等)和护士基本情况(年龄、工龄和职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4 现况调查及原因分析
1.4.1经圈员共同讨论,根据卫生部印发的《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制定出《五官科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质量评分标准》,包含晨间护理、晚间护理、饮食护理、卧位护理、排泄护理、皮肤护理、其他护理和安全管理8项内容,18个条目,采用百分制评分,90分以上为符合标准。2013年6月-2013年7月,应用评分标准检查五官病区自理能力在A级或B级的患者的基础护理服务情况,共检查83名患者,33例不合格,不合格率为39.75%。
1.4.2对收集回来的数据进行归纳和统计,依照基础护理服务不合格次数、原因、百分比绘制柏拉图,依据柏拉图分析得出71.4%为改善重点,主要问题是晚间护理和安全管理见表1。圈员针对科室基础护理服务现状进行分析讨论,从“护士”、“病人”、“管理”和“其他”四个方面的因素,采用“鱼骨图”解析晚间护理和
安全管理不合格的原因,找出主要原因为:(1)护士因素:对基础护理责任心不强,意识淡漠;基础护理服务工作不规范,业务不扎实;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2)管理因素:基础护理服务规范的培训与教育未落实到位,未与绩效分配挂钩;基础护理服务质量监控不到位。(3)其他因素:基础设施较差,基础护理服务物品不全,物品放置不规范等。见表2。
1.5 对策实施与检查 组织圈员对以上要因进行分析,应用可行性策略与实施,建立护士责任心不强、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及技能、基础护理服务技术不规范、监管力度不够和病房物资及设施不到位5个对策组群,每一对策由专人负责,针对不同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1)采取目视管理法,通过形象直观的图画激励或提醒大家关注基础护理服务。(2)加强基础护理服务相关教育和培训,规范基础护理服务内容,使全科护士认识到基础护理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在原有基础上修定了五官科绩效考核方案,把基础护理服务工作量和质量纳入到绩效考核的同时,还加大基础护理服务考核所占权重。(4)实施基础护理服务流程化管理,制定出《晨、晚间护理流程》和《预防患者跌倒坠床流程》,减少和杜绝基础护理服务中的疏忽与遗漏,保证晨晚间护理和安全护理的各项措施落实。(5)根据五官科专科特点,设计出的《五官科患者跌倒坠床评分表》和防跌倒坠床“四部曲”,制作出卡片,人手一份;对全科护士进行培训,熟悉并正确使用该表,人人掌握防跌倒坠床“四部曲”。(6)制定出《预防跌倒/坠床告知书》, 对存在跌倒/坠床风险的患者和陪护发放告知书,提高患者和陪护的安全参与意识。(7)加大基础护理服务的监管力度:落实护士长“四查房”制和夜督导制,即护士长在早上上班前、上午下班前、下午上班前和下午下班前及夜督导护士晚上,查看全科患者基础护理服务的完成和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纠正,必要时床边示范指导;责任护士每周二卫生日落实分管患者的“三短七洁”工作,“值日生”(值班护士)当天下午进行全面巡查,检查患者“三短七洁”落实情况,把存在问题及时反馈给各组责任护士。(8)备好基础护理服务所需的物资和设施。
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的检查、评价、反馈、提出整改措施,以达到基础护理服务合格率持续不断提高。
2 结果
2.1有形成果 提高基础护理服务合格率
通过品管圈的活动提高护士责任心及基础护理服务技能,在93名患者中,基础护理服务合格率由品管圈活动前的 60.25 % 提升至品管圈活动后83.87 %。目标达成率为104.05 %,目标进步率为39.2%,超过预期目标,见表3。
2.2 无形成果
通过这次QCC活动,圈员综合素质得到培养,掌握了QCC手法和技能,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发挥了管理潜能,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了激发,见表4。
3 讨论
品管圈活动强调让员工自动自发参与活动,使自己享有更高的自、参与权、管理权[3]。品管圈开展前,大部分护士基础护理工作只是应付,工作目标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基础护理服务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推行品管圈活动后,圈员变被动为主动,变负担为责任,从要我做到我要做,自觉参与科室管理,主动进行自查自纠。把基础护理服务由负担和应付转变为责任和习惯,养成一种良好慎独精神和严谨工作态度。同时品管圈活动使圈员充实了QCC知识,包括资料采集与分析技能、实施步骤和方法、电脑操作技能、QCC手法等[4]。改进成功后圈员们都有参与感,成就感,自我价值得以体现。因此,品管圈活动在基础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中起到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翟凡宁. 浅论加强基础护理提高服务质量研究[J]. 健康必读(下月旬),2012,9:189.
[2] 鄢雨英,林莉莉,郑佳音.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理病历书写完整性的效果观察[J]. 护理与康复,2010,9(7):624-626.
一、指导思想 :我科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二甲复审”为契机,以“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为主题,努力为患者提供无缝隙、连续性、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二、工作目标 以患者满意为总体目标,夯实基础,巩固成果,以病人的要求为工作起点,以病人满意度为工作终点,全面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各项护理工作。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提升服务内涵,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三、工作措施
1、修订各种制度、标准 继续完善修订我院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疾病护理常规、临床护理服务规范及标准。继续完善修订质控检查标准与方法,完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与督查制度,加强对危重病人的管理。
2、全面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
(1)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使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得到提高。从“三基三严”入手,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培训,内容包括中西医基础理论、专科护理、法律法规、服务意识,强化基础护理及分级护理的落实并保证质量。xx年护理工作计划模板
(2)提高临床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培训专科护理骨干。
(3)加强护理专业技术操作培训。牢固掌握护理基本技能,夯实基本功底,同时组织开展护士技能操作竞赛活动,进一步强化训练,提升临床护理技能操作水平,从而提高护理服务。
(4)加强护士礼仪规范学习。
(5)采取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以提高全院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护士观察病情、落实护理措施、记录护理文书的能力。
3、加强管理,确保护理安全
(1)加强病人重点环节的管理,如病人转运、交接、圧疮等,建立并完善护理流程及管理评价程序。抓住护士交接班、每月一次的护理查房等关键环节,加强护理管理确保目标实现。
(2)加强护理安全监控管理,每月组织科室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及护理差错、护理投数的原因分析讨论,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措施与改进措施。
(3)加强科室管理。每周对科室在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安全、病历文书书写、护士仪表、消毒隔离等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对存在的问题立即指出并限期反馈,在每月的护士工作例会上进行总结;对优质护理病区进行质量控制。
4、夯实基础护理
切实做好基础护理,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保持病床整洁、无异味、无污迹,物品摆设整齐规范,输液滴数与医嘱相符,勤巡视输液病人,善于观察病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严格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
一、指导思想:我科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二甲复审”为契机,以“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为主题,努力为患者提供无缝隙、连续性、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二、工作目标以患者满意为总体目标,夯实基础,巩固成果,以病人的要求为工作起点,以病人满意度为工作终点,全面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各项护理工作。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提升服务内涵,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三、工作措施
1、修订各种制度、标准继续完善修订我院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疾病护理常规、临床护理服务规范及标准。继续完善修订质控检查标准与方法,完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与督查制度,加强对危重病人的管理。
2、全面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
(1)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使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得到提高。从“三基三严”入手,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培训,内容包括中西医基础理论、专科护理、法律法规、服务意识,强化基础护理及分级护理的落实并保证质量。
(2)提高临床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培训专科护理骨干。
(3)加强护理专业技术操作培训。牢固掌握护理基本技能,夯实基本功底,同时组织开展护士技能操作竞赛活动,进一步强化训练,提升临床护理技能操作水平,从而提高护理服务。
(4)加强护士礼仪规范学习。
(5)采取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以提高全院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护士观察病情、落实护理措施、记录护理文书的能力。
3、加强管理,确保护理安全
(1)加强病人重点环节的管理,如病人转运、交接、圧疮等,建立并完善护理流程及管理评价程序。抓住护士交接班、每月一次的护理查房等关键环节,加强护理管理确保目标实现。
(2)加强护理安全监控管理,每月组织科室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及护理差错、护理投数的原因分析讨论,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措施与改进措施。
(3)加强科室管理。每周对科室在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安全、病历文书书写、护士仪表、消毒隔离等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对存在的问题立即指出并限期反馈,在每月的护士工作例会上进行总结;对优质护理病区进行质量控制
4、夯实基础护理
(1)切实做好基础护理,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保持病床整洁、无异味、无污迹,物品摆设整齐规范,输液滴数与医嘱相符,勤巡视输液病人,善于观察病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关键词 持续改进 护理 质量
资料与方法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急救于一体的二级综合性基层医院。共设病床200张,护理单元10个。护理人员86人,全为女性,20~30岁36人,31~40岁23人,40岁以上27人;学历:中专45人,大专39人,本科2人。
建立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根据医院质量管理目标,成立了分管护理副院长-护理部及各科护士长-科室护士长及科室质控小组,三级质量控制网络。
制定护理质量标准:护理部依据二级医院等级评审中对护理质量、技术水平的要求,制定护理质量标准及考核方法。2005年我院制定了护士长管理、抢救室管理、治疗室管理、病区管理、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护理文件、健康教育、消毒隔离、护理技术操作等质量管理标准共20余项,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修订、完善。
全员质量教育、培训:由护理部组织全院护士学习以上各项标准内容及考核办法,举办了全体护士参加的《如何全方位提升我院护理质量》演讲活动,牢固树立“缺陷管理”意识,使护理质量标准渗透、贯穿落实到每个护士全程工作中。保证了其标准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指导性和约束性。
全面质量检查,找出存在问题。科内质控小组每周对照考核标准检查1次;各班护士日常工作中自查自纠;护理部不定期深入病房了解察看,每月组织护士长分组、分项、交叉检查。通过平时抽查、定期检查、护士长夜查房记录、满意度调查等收集的资料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如基础护理落实不到位、健康教育覆盖率低、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等。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预期目标,从管理、人员、物资等方面分析。①护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②对基础护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③治疗性工作多而忙,疏于与病人沟通交流;④检查监督力度不够。通过质量改进,达到基础护理合格率100%,健康教育覆盖率100%,技术操作合格率100%的目标。
整改措施:①加强护士思想教育,倡导以患者需要为中心的服务意识;②强化三基训练与考核,人人达标;③调整安排业务能力强的人员担任责任护士;④给各病区聘请护理员,夯实基础护理;⑤组织召开健康教育知识、沟通技巧讲座,创办健康宣教板报、图册、健康教育处方;⑥落实医院考核奖惩制度等。护理部追踪验收其改进效果。
效果评价:护理部每月汇总讨论质量考核结果,肯定改进后的成绩,并以书面形式通报全院。每季度进行全面质量动态评价分析,找出下一步需改进的问题,及时修正目标措施,保证护理质量进行持续不断的改进。
讨论
质量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它强调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更注重过程管理和环节管理的控制[1]。持续质量改进在我院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2年来的运用,促使全体护理人员服务意识、质量意识显著增强,整体护理质量、效益得到全面提升,确保了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基础护理合格率由88.6%上升到100%,健康教育覆盖率由85.8%上升到100%,技术操作合格率由80%上升到100%;强化了护患沟通,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由87.5%上升到98.6%。同时,护理质量的提高带动了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增长[2],2005年、2006年、2007年住院患者人数逐年增长,分别增长12.5%、13.7%和17.8%。2005年在全省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评比中,我院取得了陕南排名第一的好成绩,2006年、2007年,在市卫生局先后2次组织的全市医疗质量大检查中,再次受到检查组的高度赞扬。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