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纪法教育的重要性8篇

时间:2023-09-27 09:24:3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纪法教育的重要性,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纪法教育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 背诵;重要性;方法

面对学生误以为背诵就是死办法,我们不得不进行反思。背诵本是帮助理解文本的一种好方法,但由于和考试分数直接挂钩,学生往往是为了背诵而背诵,哪里还管什么理解;很多教师也忽视了这一点,只把重心放到了对学生背诵情况的检查上。

背诵的目的是什么?我认为学好语文,就必须重视语言的积累,最佳途径就是熟读背诵。这算是对传统的一种回归,也是对上世纪初以来科学化、理性化语文教学观念的一种反驳。我们应该“向传统汲取智慧”,就得重视语言积累,重视熟读背诵的主张。基于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背诵。

语文教学专家说:“在记忆力特别旺盛的青少年时代,就是要死死地记一些,硬硬地背一些。这就是语文基础,这就是本钱”。

另外,从社会和人的发展角度看,背诵可以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遗产。

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中提出了“谨序庠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其中已经具有了“以德治国”的萌芽;而他的“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救世责任感,他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在现阶段尤为需要。屈原“路曼曼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则”,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老子提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韩愈认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些主张对我们们治学、立身都有着切实的指导意义。只有刻苦积累、背诵,有了扎实的功底,才能拥有自由翱翔传统文化天空的翅膀。

从语文学习的规律来看,“背”是学生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养的最佳方法。

从语文学习的规律来看,读、背、理解、写,是一个连贯的基本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没有识记和背诵,教学和智力发展就是不可能的。”选入课本的范文,语言规范,用词准确,文句优美,行文畅达,值得学生学习、借鉴。通过熟读背诵,学生脑海中贮存了丰富的字词、句式、文章的结构、行文的气势等方面的知识,在有表达需要时,就会像涌泉之水,源源不断地涌到舌下,流向笔端。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通过背诵,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把别人的好作品融会贯通后,变成自己的东西,逐渐形成自己的能力,才能得心应手地掌握和运用好语文这个基础工具。

多年的实践,许多教学心得告诉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教师要躬亲示范作好表率激励学生。许多语文大家,都是“背功”大师,其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虽然让今人不敢苟同,但他们在重视“背”的示范这一点上,确实是我们今天的不少语文教师所欠缺的。我们语文教师应该以自己的躬亲示范为学生做好表率,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师的感染熏陶,以提高“背”的功效。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教师自身教学素养。在教《滕王阁序》时,本课属于有一定难度的文言文,让学生读熟就要花很大工夫,要学生背出来,更非易事。教师的示范起了极好的表率作用起到极大在功效。

其次,善于挖掘学生中的背诵能手。在课堂上经常表扬他们,让他们与同学们谈心得体会,交流背诵技巧。使其他学生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鞭策自己,努力背书。即使是困难生,也会受到触动,产生积极背诵的欲望。

有些古文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这时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背诵,能收到良好效果。如《过秦论》一文的最后一段,作者就用了对比手法,把陈涉和九国之师分别从社会地位、武器装备、发难兵员和才能谋略方面进行对比。因此,我引导学生边对比边背诵。双方的社会地位迥异:“陈涉之位,非尊于齐、秦、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双方的武器装备悬殊:“锄刺刺矜,非于钩戟长铩也”;双方发难时兵员差距大:“谪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双方才能谋略区别大:“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很显然,用对比法,容易背下这段,且认识深刻,记忆牢固。

对于结构复杂的古文,背诵前可以先列好文章的提纲,理清文章各层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再进行背诵。如《寡人之于国也》可用这种方法背诵。这篇课文有五段,概括段意后,列提纲如下:提出“民不加多”疑问;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阐述使民加多应有态度。然后据此弄清各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再熟读成诵,便事半功倍。列提纲背诵更适用于论述缜密,说理性强的文章,此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师在指导学生背诵时,应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枯燥的文字变成鲜明的形象。使用此法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联想力和想象力,使他们深入作品,与作者同悲伤或同欣喜。这样既背诵了课文,又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增强了他们的文学感受能力,可谓一举多得。用这种方法可以指导学生背诵意境深远、辞藻优美的诗词曲辞。如《归去来兮辞》第二段的第一句:“舟遥遥以轻,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借助具体的形象,遥遥的舟儿,飘飘的风儿,匆匆的行人,熹微的晨光,抒发了轻松的又渴望抵家的心情。这时景和情水融,具有优美的意境。在指导学生背诵这句时,可引导学生把它想象成一幅动态的优美的画这样在想象中背诵,既有效地提高了背诵效果,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背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成。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日积月累,表现出足够的耐心和恒心,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另外,为了使所背诵的内容长久地保持在头脑中经久不忘,以便在实践中及时提取应用,在教学中还应注意遵循遗忘规律,合理安排复习。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继续教育;发展;重要性;需求

继续教育是二十世纪初成长起来的一种新型教育事业,主要是针对正规的大学教育之外,对参加工作的社会成员再次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以便更快更好地适应迅速发展的生产需要,完成越来越难以掌握的新技术、新产业规定的任务。在科技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继续教育迎来了较为宽广的发展空间,尤其是社会人群的继续教育事业,通过这种特殊的教育形式,所获取的职业知识和工作技能,不但能够持续提升社会群体的整体水平,改造各层次的人才结构,同时对于促进企业和国家的竞争能力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也是继续教育成为个人、企业乃至整个社会所普遍关注的重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提出了关于“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将发展继续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一、社会发展的需求

从当前的国际竞争和我国教育发展现状来看,进一步加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重视实施科教兴国,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是继续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首先,时代的快速发展导致社会产业结构、技术结构、职业结构等不断地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不但对就业人员的知识总量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同时也对职业应变能力和智能结构提出了新的考验。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各方面的需求,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足以满足这种社会发展需求。其次,面对经济飞速发展和社会快速转型之际,很多人对于各种新需求、新思想、新思潮的簇拥和冲击惘然无措。要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个人的努力不可或缺,家庭、社会、学校的综合教育亦缺一不可。继续教育培训能从一定程度上对社会人群的认识、思维、意识、情绪、行动等按照既定的目标和方向进行调节和引导,从而影响他们一生的政治态度、观念意识及理想信念。第三,在当前中国大量的待业人口中,大部分是非技能型或低技能型的劳动者,要将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最行之有效的方式莫过于辅助继续教育,通过分阶段提升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水平,储备尽可能广泛的知识量,改变他们在从业竞争中的劣势地位,为解决结构性就业问题发挥其重要性。

二、企业发展的需求

如果企业是一个庞大的机器,教育培训则可以看成是维持人力资源运转的剂。面对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时, 都需要借助这种特殊的教育形式来提升员工的各项能力,使员工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工作态度、应变能力、思维模式与企业的发展要求相匹配、相适应,而这种教育形式也需要辅助企业运营。无论规模多大的公司,其内部资源必定是有限的,需要很好的整合社会知识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轻松活跃的知识兴趣性教育, 从侧面唤醒团队成员的感恩心,提高员工忠诚度,减少人员流失率;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增强团队的学习力、沟通力和凝聚力;培养员工积极的工作心态,提高工作效率,最终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保证企业的长期良性发展。近年来的数据显示,大多数企业雇主都愿意为员工培训作出大量投资,这表明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每个个体提升一个级别的水平,给企业带来的效用必定是成倍增长的。因此,加强职业技能导向的继续教育培训,对企业获取和保持竞争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个人发展的需求

新技术革命引发的新经济以及全球经济合作趋势,设立了许多新的工作岗位,也为传统的工作岗位注入了更多的成分和新鲜的血液。面对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一部分员工可能会被相继淘汰或处于过渡阶段,另一部分则可能要面临各种职业转变,为新的工作角色做好充足的准备。因此,积极提升职业技能,延伸继续受教育程度,成为个人发展的必然需求。

一名员工受的教育培训越多,意味着他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越多,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灵活性和主动性就越大,也更容易适应突变的工作环境和要求,在变化面前减少损失。学校的学历教育是阶段性的,而继续教育是终身性质的,对于学员在接受教育期间的知识技能、人际关系、社会问题、道德行为、法制教育、服装仪表等等都有比较明确的、综合性的引导教育,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柔性规范,能够在学习中起到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因此,通过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可以帮助个体持续不断地更新知识技能,改进职业能力,始终保持职业竞争能力,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的空间。

由此可见,继续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必然要出现的教育形态。在新时期,大力发展继续教育事业,不仅满足了大众群体对增长多样化教育形式的需求,同时也是调整人才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转变的方式、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学标.成人教育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莫基工翟[N].北京成人教育,1996(5)

[2] 韩信钊.略论成人教育的社会功能[N].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1,2(21).

[3] 张湘石.谈教育培训在“五大”体系构建中的引领作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2(33).

篇3

    美术课最主要的义务就是激发并培养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有一个充满幻想,天马行空的奇幻世界。作为教师的首要教学任务就要着眼于童心的释放和保护,使每个孩子的好奇心及探索欲得到激发和张扬。如自由奔放的野外踏青写生训练,随心所欲天马行空的绘画、声情并茂的形象描画等等方法,这些都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然后再将自己神奇的童心世界用画笔描绘出来,从而使想象力得到充分发展。对于孩子们来说,好奇心是一切创造活动的动力,正是因为孩子们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他们的创造活动才变成了一种令人新奇的过程。孩子们漫游在丰富的幻想世界里,神奇的幻想再结合对外部现实世界的体验,在他们的笔下把五彩缤纷的童真世界一一呈现出来,令人耳目一新。那些异想天开的作品,反映了孩子们的爱、恨、视、听,体现了孩子们的心智、性格及人格精神。

    2观察力的培养

    要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就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这是基本技能,同时也是美术教育的一个目的。优秀的作品都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要让学生多接触生活,立足现实进行写生,按照年级的不同划分高低,要求标准也不同。低年级学生主要要求进行不同物品不同种类的视物练习,对观察能力的要求相对低一些,如进行水果写生,低年级只要求画一些苹果、菠萝、西瓜等色彩和形状有差别的静物。高年级就要求进行同类物态培训,比如要求画一组色彩相近、形状相似的苹果,于相同中寻找差异。通过这些技能的练习实践,保证学生的观察力得到极大提高。

篇4

论文关键词:软件开发技术 网络教育 重要性

论文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网络教育应运而生。软件开发技术的日趋完善为网络教育飞速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从软件开发技术与网络教育的关系角度阐述了软件开发技术在计算机网络教育中的重要性。

计算机自20世纪40年代诞生以来,经过近二十多年来教育技术的发展,已经向社会的各个领域渗透。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深化,计算机软件技术的规模越来越大。1968年,北约组织的一次研讨会上提出了“软件工程”一词。今天,随着网络教育的不断发展,软件工程的重要性也随之突显出来。

1 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过程

软件开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在软件开发的初期,人们对软件开发的认识主要集中在“软件危机”的解决办法上。20世纪60年代末K.W.Dijkstra提出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技术曾被看作是克服“软件危机”的灵丹妙药,但面对大型软件系统,系统的重要性、稳定性、扩充性却难以实现,20世纪70年代产生的面向对象方法,给软件工程产生了活力。对象管理组织OMG在1997年11月将几经修改的UML正式作为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标准建模语言,从此又经不断发展、推新,UML目前已成为可视化建模语言事实上的工业标准。

随着SOA体系结构的产生以及CASE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工程技术日趋成熟,发生了质的飞跃,对现代网络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现代网络教育的特点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网络教育应运而生,相对传统教育模式而言,网络教育的出现不仅是对传统教育形式的有益补充,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教育也越来越呈现出自身的优势,其特点明显体现为:促进了教育形式的变革,实现了传统面授教育向网络远程教育的过渡;促进了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了由传统的书本、纸介文字学习材料向多媒体课件、学习软件、网络资料等教学资源转变,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学习资源;促进了学习者自主学习,实现了学习者根据自身学习时间和知识基础设计学习计划,获取知识的自主方式;促进了教学管理的自动化,实现了教学管理的软件化、平台化,提升了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3 软件开发技术对网络教育的意义

网络教育的飞速发展依赖于大量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技术发展,软件开发技术为实现并发展网络教育提供了操作平台和技术保障。

3.1 教育资源库的开发为网络教育提供了资源储备

目前,我国的教育资源库开发模型有很多种,资源的内容和采集的模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为网络教育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储备。各类学科资源库、开放式教育资源库、资源中心等教育资源与资源数据库紧密结合,大大提高了资源管理的效率。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资源库脱离数据库而造成数据不可重复使用,数据关联性弱和人工浪费的现状,使教育资源储备形成了快捷、高效、安全的良好发展态势。

3.2 教育管理软件的开发丰富了网络教育的管理手段

技术进步不仅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同时也给教育提供了学习的新知识,对教育观念的转变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教育管理软件的开发丰富了教育的管理手段,使教育的管理方式由传统的认为管理向软件化、信息化管理转化,有效地提高了管理效率,提升了信息准确率,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管理信息的存储和备份。随着教育管理软件的普及、应用,也间接地促进了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

3.3 学科分类软件的开发使网络教育更具针对性

学科分类是教育教学资源内容划分的基本方式,它能够将每一学科根据类别划分并进一步细化知识点,促进知识的拓展。因而,在网络教育中学科分类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对学科分类细化和突出网络教育针对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科分类软件的广泛应用促进了课程资源的整合,使整个学科类别和知识的层级划分更加合理清晰、条理分明,结合不同学科的知识特点,更好地突出学科个性。学科分类软件的应用,在细化知识分类的同时也为学生构建了良好的知识资源环境,为教师与学生间的教与学的过程提供了依托平台,促进了互动交流。在这一过程的循环中,也能够较好地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突显教学个性。这也是网络教育的重要特点。

3.4 辅助教学软件的开发使网络教育更具灵活性

软件辅助教学是现代教育理论倡导的新型教育模式。辅助教学软件的大量开发和实践应用使网络教育具有更加灵活的教育方式,突显网络教育的时代特色。同时教学软件的广泛应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丰富的教学软件资源使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内容、把握学习时长、掌控学习进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培养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良好意识,提高了有效获取知识的能力。

4 结论

网络教育开创了现代教育开放、交互、自主、和谐的教育新模式,适应了现代教育的发展变革,软件开发技术为网络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效技术依据。实践证明,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依托于计算机网络的软件开发技术将以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发展态势,在教育领域乃至人类学习、工作、生活等全方位面临更加广阔的发展未来。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幼儿;激励教学

目前,幼儿教师越来越重视对幼儿实施激励。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热,恶言一声暑天冷。”无论是大人还是幼儿都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尤其是幼儿,激励可使幼儿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增强其自信心和上进心,提高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幼儿教育的目的。

一、激励的作用

激励就是根据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的规律,通过一定形式的刺激手段使人发奋起来,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激励,会在幼儿身上会产生无穷的效应,德国教育学家迪斯多惠曾说:“教学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为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激励是不可或缺的。人的主体意识是一个逐渐确立的过程,幼儿发展的自主性较低,需要来自家长和教师的激励,激发儿童的外部动机并维持一定的动机水平,幼儿才能获得发展,对幼儿来说,推动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外部动机。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幼儿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其活动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模式,而逐渐有了主体意识的参与,对来自外部的激励,幼儿开始进行反思,逐渐具有批判性。因此,内部动机的激发和维持与主体意识的形成是一个互为因果的过程。一方面,个体经过学校教育和自身的社会活动与交往,不断形成自我意识,这是内部动机激发的前提;另一方面,教育通过不断激发、培养幼儿正确的内部动机,也推动着幼儿自我意识的形成,逐渐确立其主体性。

二、激励教学的方法措施

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要学会正确运用激励方法,按照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促进幼儿在思想品德、学习习惯、身体素质和个性心理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幼儿教师要正确分析和掌握幼儿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变化,利用激励教育因势利导,扬长补短,促其成长。

第一,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现代幼儿教育所提倡的动力型教育,就是以鼓励、赞赏等方式让幼儿多经历一些成功的体验,多享受一些快乐的感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远比教会他学会多少知识重要。再调皮的幼儿也有优点,再与人为难的幼儿也愿意别人肯定他。对幼儿来说就是,“鼓励使人进步,打击使人消沉”。激励教育应当及时发现幼儿的优点和长处,并及时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幼儿优点以及长处、能力的欣赏和肯定,要让幼儿体会和感受到大人对他所持有的肯定、欣赏、信任。

第二,关注幼儿的尝试和努力过程。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渐进性和反复性,孩子追求良好品行的意愿和行动的结果不一定能完全达到一致,他们也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有时幼儿们出自良好的愿望却办了错事或傻事,有时幼儿们也会产生担心和害怕,他们不愿意探索和努力,因为他们不知道结果会如何,特别是他们的努力没有取得他们预想的效果时。对幼儿的努力,不管做事和行动的结果如何,大人都应当鼓励幼儿尽力去做,即使他们失败了也不要去太多的指责幼儿,而是应该尽且肯定他们积极的一面,进步的一面。

第三,发挥目标激励的作用。目标对幼儿的行为具有导向和激励的功能,能引起幼儿积极活动的动机。目标的吸引力越大,其动机越强。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我们要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在不同的阶段,引导幼儿努力去实现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及时给幼儿以充分的肯定,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第四,重视情感激励的功能。实践证明,要使我们的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做到情真意切,情理结合。真挚的情感和殷切的期望,是推动幼儿积极向上的车轮,是激励幼儿奋进的重要条件。

三、激励与批评

篇6

激励,就是激发鼓励的意思,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的过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的过程。从教育心理学方面来说,是指激发人的动机,诱发人的行为,使其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从而达到增强教育效果的一种教育方式和方法。

一、激励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

在体育教学中,有学生会因为自身的素质不好而害怕、恐惧,此时需要的是激励的言语,让他们树立信心,打破心理障碍,去获取成功的喜悦。有的学生是因为某方面的原因,才不参加体育活动,老师要掌握学生心理,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从而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能在玩的同时得到身体的锻炼,也就能达到体育教育的目的。激励法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教师如果对其作用认识清楚,使用正确,将有助于学生掌握体育技术、技能和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选择正确的体育行为,为学生提供成败信息,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体育教学是不同于其它学科的一门基础教学,要创造较好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信心,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及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去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取得较好体育教学为成果,激励法教育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二、激励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无论是学生在运动技能掌握初期还是在掌握以后,激励的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实践证明,激励作用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积极的一种肯定,是促进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

1.激励具有确定学习目标的作用,有利于学生选择正确体育行为

激励是一种诱因和手段,可把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主观目标和客观目标,个人目标和集体目标有机的联系起来,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进而得到良好的学习的动力。

2.激励能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

学生在学习共成长具有求新求趣的心理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对练习认真,动作掌握好的学生,运动技术和能力较强的学生要给予及时的激励和肯定,推动学生去探求只是,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激励能激发学习动机,有利于形成积极的体育态度

当学生在体育实践中获得成功,又进步时,能及时的得到教师的激励和肯定,学生求成的需要得到满足,愉快心情也就随之产生。激励将化作巨大的推动力量,促进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从中获得更大的成绩,进一步的学习动机也随之产生。

4.激励能提供成败信息,有利于学生检查自己的进步情况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激励手段,能较为准确的为学生提供信息的反馈。学生通过反馈,及时了解自己的体育成果和进步情况。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及时调整自己的不足,增加了练习。因此,激励式教学法有助于促进学生对体育实践的参与和掌握。

三、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激励教学法的方法

1.少批评,多肯定

正处在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虽然性格处于敏感的叛逆期,但他们同样也渴望着得到老师对自我的认可与赏识,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而学生都是朝着教师鼓励的方向发展的,而批评则有损学生自信心的树立,进而缺乏学习的兴趣。尽可能地肯定他们已取得的成绩,挖掘他们在学习中的“闪光点”,表扬其与以往相比有进步的地方,哪怕是不起眼的一点小进步。通过抓“闪光点”,从而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克服畏难情绪,培养出学习的乐趣与激情。因此,在教学中多采取鼓励的方法,是符合人的心理特点的,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2.榜样激励

篇7

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切入口,它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线”的现代教育思想。传统的语文教学大多奉行“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方式,一切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教师多致力于如何去教懂学生,如何去教会学生。学生则常常成为课堂上的听众和书记员。老师无意中把他们的大脑当成了一个巨大的存储知识的容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他们本身存在巨大的潜能,同时也忽略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和感受,使学生觉得语文令人厌烦,他们对语文没有好感,甚至反感,常常因此导致消极的学习态度和被动的学习策略。这正如先贤朱熹所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

毫无疑问,我们一旦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就会对语文产生一种热爱之情,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去钻研、去体验、去创造,而这些活动又必然会反过来促进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相互促进将会形成一种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事实上,古往今来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都是这样做的。圣人孔子曾根据自己的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寓教于乐”的教法。当代有名的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在学生入校伊始就要求学生写日记,并规定题目为《学习是一种乐趣》,这种日记学生要从之一写到之九十九。其目的无疑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发现学习的乐趣,从而自然而然地激发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使之能够保持下去。多年的事实证明魏书生取得了成功,其辉煌的教学成果全国瞩目。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发挥他们的巨大的潜能、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其次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语文科人文特性的要求,是学生面向未来的需要。 汉语言文字伴随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历史的狂风大浪,平安地走到了今天,它是世界上仅有的沿用至今的象形文字,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仍在大规模使用的文字之一。历史证明它有丰厚的底蕴,蕴涵中华民族的督智,优良的传统、崇高的道德,是我们培养龙的传人崇高道德情操,承传华夏文明的最佳教材。古人云:“文以载道”就是这个意思。很明显如果我们不充分利用这良好的教材教育我们的后人,我们民族将会失去自身的特点而被人同化,最后渐渐消亡。而这关系民族危亡的大事全靠语文完成,也只有语文能完成这一重任。别的科目是难以取代的。而语文要完成这一使命,教育工作者除了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语文兴趣以外别无他法。举世共知,兴趣是最大的动力,是不竭的动力源泉。科学大师爱因斯坦中学成绩并不好,甚至连许多测验都不及格,是他的母亲教他把问题变成一种游戏,使他对各种知识产生极大兴趣,并在此推动下不断探索,使他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大王爱迪生仅受了三个月的正式教育。是他母亲的引导和他自己对一些不解之谜的浓厚兴趣吸引他坚持不懈探索,最后成就了1093项发明。两位伟人的事迹说明只有兴趣才能提供不竭的强大的学习动力。因此我们要完成语文科的人文性教学任务,只能依靠激发兴趣这一策略。语文不仅是人文教育的工具,更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语文智慧关系到一个人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未来的时代将是人们终身学习的时代,知识量的不断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去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因此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必须着眼于培养能面向未来的学生。如果我们不教育他们生活在未来,那么也许明天他们将生活在过去。要使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能完成自我教育的任务,我们必须在教学中给学生足够的体验、实践、认识的机会。既要完成举一反三的任务,也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只有在此基础上他们才能更多地学习、实践、体会,才能达到学会自我学习的目的。

篇8

在当今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里,微课短小精悍、应用随时的特点决定了它在教育应用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在教育系统领域里,微课发展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教育自身都很有意义。本文结合基础教育中教师、学生、基础教育自身的特点,从这三者的角度出发,探讨微课的发展对基础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

关键词:

微课;发展;教育教学;重要性

一、微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发展背景

通讯技术与信息的高速发展,使得我们的生活已经进入到了互联网的“微时代”。微课作为近期在教育界诞生的新事物,现在已经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和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并伴随着目前例如“翻转课堂”等网络教学手段等教学项目的开展,受到整个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借鉴于2011年发端于美国的MOOCS的定义,胡铁生在国内率先提出的“微课(程)”概念。目前,在高校和成人教育,慕课的课程应用较为广泛。但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微课则更适合于基础教育领域,特别是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从教师到学生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微课的发展对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1.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

(1)能够加强教师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教师准备一堂成功的微课,首先要注重选题。要选择一个切入点,将问题精细化。要做好前端分析,设计好教学流程,要精细化讲授,并在课后做好教学反思。整个过程是对教师的一个挑战,不仅检查了教师对授课专业的掌握程度,也提高了教师在几分钟将一个问题在很短的时间之内描述并解释清楚的教学基本功,提高了教师对本门知识的专业素养,是一个优秀教师自我专业训练的过程。

(2)能够加强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熟练程度教师在亲自着手微课设计制作时,可以从多方面锻炼自己的多媒体运用能力和信息化处理教学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是新时代对于新型教师基本素养的新要求。其中包括熟练利用互联网搜集信息的能力、多媒体技术应用处理的能力、图像音视频的深加工处理能力等等。设计制作一门微课正好可以在无形中培养和锻炼了这些能力。

(3)能够加强教师对专业知识的逻辑性总结的能力微课短小而精悍,能够在几分钟以内解决掉一个知识点。一门好的微课是一个高度浓缩的精品。教师要在几分钟之内生动清晰地解决一个问题,要以非常简洁明了的语言来讲解晦涩难懂的内容,而且表达的还要求是思路清晰、逻辑严谨,这样使得学生对该“晦涩”内容较轻松地“消化”掉。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对专业知识的逻辑性总结的能力。

(4)能够加深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当前在基础教育中逐渐被重视的一个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微课的目的性强,要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所以也就引起了更多的教师对微课的教学反思提高了重视的程度。微课作为教育界的新兴事物,势必会让教师在在教学中有些许瑕疵。例如知识点讲解地不够透彻、或者后期信息技术处理加工的不完善等等,所以都是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的关键问题。这样的反思也会促使今后的微课教学更加完善。教师可以在微课制作的摸索中循序渐进式的、螺旋式的前行,从而使得教学和研究能力和水平都不断提升。

2.学生的自主学习方面

(1)可以为建设一个学生的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主流。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首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坚实阵地,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条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各类信息化工具的不断出现,微课可以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的兴趣,燃发自主学习的热情。

(2)可以满足学生对个性化自主学习的需求微课的诞生,可以很好的满足学生对个性化自主学习的需求。由于学生自身存在着差异,每一个学生对某一个知识点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是不一样的。因此,微课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要学习的内容,可以对不懂或难懂的知识点在课下反复学习,这样,不仅是课上课下,乃至校内校外,都可以随时解决问题,这样的大环境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自主学习效率微课,它浓缩了教师展示知识的精华部分,每个细节都是值得关注的地方。它可以让学生随时利用它来进行查缺补漏同时也引发和加深了学生的思考,是一个高度集中化的思维训练过程,使得学生对于某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带有明确目标性,可以将难以理解的知识各个击破,大大降低了重复学习的因素。

3.在基础教育自身的发展方面

(1)改变了传统的“课堂实录”式视频教学资源模式过去传统的“课堂实录”式的资源是把完整呈现一节课。它的优点是可以非常全面的对知识点及问题进行传授,缺点是过于冗长,学生也很难将注意力集中。而微课革命性地解决了传统式教学的诸多问题,它简洁明了,具有现代信息化的特点也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并能够集中注意力。

(2)进一步促进师师、师生、生生间的相互进步微课能够促进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在互相观摩同行微课的同时,可以互相查缺补漏,促使微课的改进;师生之间可以就某一节微课进行交流来促进教学相长;生生之间可以在课余对微课交换意见从而引发更多的思考。

三、结语

总之,微课是大数据时代信息化的产物,是一种在动态中生成的教育资源。它以灵活的形式运用在教育系统中,丰富了基础教育资源,为基础教育的开发开辟了新的天地。因此,微课建设无论是对于教师、学生还是对于教育自身无疑都是一次具有深度和广度的思想改革,它引领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丰富了教育内部系统的资源。

参考文献:

[1]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7-20.[2]张一春.信息化教学技术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2-14.

[4]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5]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2013,(4):10-1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