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7 09:24:1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城乡供排水一体化,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水务集团模式有利于理顺城市供排水管理体制,实现城市供排水一体化。
从国际经验来看,现代城市水务实行供排水一体化,即城市供水、污水处理、排水和节水实现有机地结合,对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实现统一管理,统一运营的一种先进模式,涵盖了从取水、制水、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到再生利用的完整产业链,是国内外城市水务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实际上,供水和污水处理原本在技术上就是一个专业----“给排水专业”,给排水在生产、经营与管理上有着诸多共通之处(我县污水处理厂建设过程中,县自来水公司一直提供人力技术支持),供排水一体化不仅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人才技术共享,更有利于降低整体成本和提高效率,供水企业在实现整合后,还可参照国际水务公司的通行做法,依据自身技术优势,对处理后的污水、污泥进行再次深度处理,实现中水回用和再生利用,并在市场机制下进行建设和运行管理,使水的社会循环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循环轨道。深圳市自来水公司在全国率先实现供排水一体化经营后,深圳市的污水处理率由供排水一体化前的56%提高到现在超过88%,提高了30多个百分点,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而污水管和给水管规划建设同步,同沟埋设,同时施工,建设成本降低58%,深圳市自来水公司也在组建水务集团后,实现了各种资源的优化整合,迅速成为行业领跑者。从中不难看出,水务集团模式对于城市供排水一体化,对于整个城市水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就我县而言,县城5.3万余户近15万人的供水服务一直由县自来水公司承担,目前城区自来水普及率100%,年供水量690万立方米,位居全市县级水司首位。近年来,公司紧紧围绕“保供水、稳企业、创形象、增实力、提收入、谋发展”的经营管理目标,坚持“以水为本,多种经营”的发展道路,企业经济效益、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摸爬滚打多年,在水处理领域具备了较为成熟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和人才优势;我县污水处理厂采取BOT模式,由浙江菲达公司承建和运营,于去年4月基本建成投入使用,污水处理费由县自来水公司代征。由于供排独立,互不隶属,实际运营过程中不甚理想。县自来水公司因为是代征关系,不是经营管理主体,无法就污水处理排放工作向用户做出相关服务和解释,在代征污水处理费过程中矛盾突出,群众意见很大,这种征收与服务脱节,责权利关系不明直接影响到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营运,目前,投资方执意退出,可以说,我县推行水务集团模式,实现城市供排水一体化适逢其时。一体化管理后,责权利关系明晰,污水处理费专款专用,供水企业可充分整合资源,进一步降低污水处理成本,力争利用专业优势解决城市污水处理运行经费不足的老大难问题,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谋利,促进城市供水和排水事业同步协调发展。
二、水务集团模式有利于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
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别,解决农村人畜安全饮水的重要途径,是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的关键指标。近年来,县自来水公司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始终不忘国企责任,为使广大农村群众喝上洁净卫生、安全放心的城市自来水,公司多方凑集建设资金,先后拉通了县城至凉水井、苦藤铺、鹿溪口、落仙处、洲头、白岩、郑家村等58个乡镇村组的供水主管,实现了同源、同网、同质、同价供水。此外,公司下辖官庄水厂,倾情服务官庄集镇工农业用户16年,已累计完成投资680余万元,水厂基础建设规范标准,多次获评省市级荣誉,被上级领导称赞为“一流的乡镇示范性水厂”。据统计,公司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以来,已惠及4600余户约3.75万农村人口,两个效益显著,赢得社会广泛赞誉。但受行业特性和客观条件局限,县自来水公司要想仅凭企业一己之力实现“城乡同供”的目标几无可能。同样是为了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近年来,我县各建制镇、水利局、移民局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期间,全县累计兴建集中式供水工程144处,取得一定成效,但实事求是地讲,这类村镇水厂仅仅只是解决了有水用的问题,水质达标难以保证,尤其是后期管理、维护和服务跟不上,造成供水系统不稳定,由于规模小、非专业、疏管理、欠维护,供用双方矛盾不断,很多刚建成不久的乡镇水厂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处于停运或半运行状态,陷入了“建设、停运、荒废、再新建”的重复投资和恶性循环中,此类现象并非少数,已引起了县领导的高度关注。由此可以看出,我县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是必然途经,而这样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哪一家哪一个部门能独立完成的,水利、移民单位能获取上级的相关政策资金支持来完成水厂建设,但水厂制水和后续运营管理对专业要求相当高,水厂能否持续良性运转、能否生产出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自来水也是检验这一民生工程是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标准;毋庸置疑,自来水公司在水处理领域是我县唯一的专业部门,但企业自身包袱较重,筹资能力有限,而且乡镇供水社会效益远大于经济效益,官庄水厂建成投产15年后才实现保本微利,鹿溪口、落仙处等远距离直供水均为亏本运营。如果我县能推行水务集团模式,以自来水公司为主体来整合现有的城乡水务资源,变“多龙管水”为“一龙管水”,现有乡镇简易水厂全部移交县自来水公司,按照“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标准来改建改造,确保水质达标和长效服务,从而实现城乡供水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发挥水务集团模式盘活国有资产、充分利用水资源的综合优势。
三、水务集团模式有利于做大做强水务产业,促进城市供排水事业健康良性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统筹推进和城市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向镇村延伸,镇街供排水设施逐步配套完善,供水和污水处理能力显著提升,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与此同时,镇级供排水管理体制不健全、企业无资质经营、自来水定价不规范等问题,制约了城乡供排水一体化管理和供排水事业健康长远发展。为切实理顺规范镇级供排水管理工作,推动镇级供水和污水处理企业科学、规范运营,有效保障镇域饮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现就理顺规范镇级供排水管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切实加强镇级供排水行业管理。市水利局作为全市城镇供排水管理的行政主体,要切实履行职责,充分发挥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依法将镇级供排水纳入全市格局,实施一体化管理。在市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履行镇级供排水管理职责的过程中,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全力协助配合,认真做好各自辖域内供排水管理的具体工作。
二、依法规范供水和污水处理企业经营行为。凡通过公共管网从事公共供水和污水处理的企业,必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供水企业要依法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取水许可证和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许可证等必需证件;污水处理企业须依法办理污水处理运营资质及污水处理特许经营许可证等证件。市水利部门要加强对全市镇级供水和污水处理企业的规范经营管理,加强技术指导服务,通过采取培训上岗、定期学习等方式,提高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为我市镇级供排水规范运行提供人员保障和技术支撑。各有关部门要发挥职能,加强监管,确保镇级供水和污水处理企业依法规范运营。
三、合理确定镇级自来水价格标准。市物价部门要根据镇级供水企业的产权性质、经营状况、地理位置等因素,认真做好供水企业运行成本测算,充分考虑区域用排水量、居民承受力等因素,因地制宜、审慎灵活地制订镇街自来水价格标准,并召集供水企业和用排水户举行价格听证会。镇级自来水价格确定后,要严格执行新价格标准。
四、加强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镇级自来水价格确定后,各镇(街道)要按照《市镇级污水处理厂和镇域污水处理费管理试行办法》要求,将每月计征自来水价中的污水处理费上缴市财政。市财政部门要设立各镇(街道)污水处理费专户,做到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定期按程序将污水处理费拨付至相关镇(街道),用于镇级污水处理企业的运转和配套设施建设、运行和维护,并联合审计等部门跟踪做好污水处理费的使用监督工作。
近年来,我区在城市化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打造生态宁海,正确处理城乡统筹发展关系,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城市化水平已达到47,为区域经济社会构筑了新一轮的发展体系。在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加强实施城乡统筹规划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重点突出实施以下五大统筹建设:
一、统筹城乡“供水网”建设,提高城乡供水质量
为了优化城乡供水资源,改善城乡饮水条件,确定20__年全面实现全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全区城乡供水由区一级政府统一编制规划,统一投资建设,统一管理经营。已经开展和即将开展的工作和计划:
一是实施统一规划。全面开展了城乡水资源保护、利用、开发专项规划和全区城乡一体供水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完成了全区城乡供水资源和供水设施共亨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二是实施统一建设。为了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成立了归区水利局管理的“宁海区水资源保护开发投资公司”和归建设局管理的“宁海区供排水建设投资公司”,分别承担投资建设管理城乡供水资源和城乡供水设施建设管理。已经完成城关第二水厂万吨扩容工程,使城区日供水能力达17万吨;已实施建设临港水厂、宁东水厂和长街水厂等三个区域性上规模的新水厂。计划今年还将启动建设宁海北部重镇区域性上规模的新水厂。其他区域性的新水厂在20__年前完成建设。
三是实施统一管理。为了加强全区城乡供水统一管理,以供排水投资公司为龙头,把各个区域性水厂作为独立核算的分公司管理,建立完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同时,及时做好原乡镇水厂的产权合并和供水并网工作,最后逐步建立“宁海区水业集团公司”,实施全区城乡水务工作一体化,实现城乡水业给、供、排一条龙建设管理机制,即合并现有建设局、水利局两个水业公司为一个建设管理主体。
二、统筹城乡“污水处理网”建设,提高城乡排水质量
为加快我区的生态建设步伐,优化我区环境保护工作,确定2020年全面实现全区城乡污水处理一体化建设,实施城乡污水处理由区一级政府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投资建设,统一经营管理。为了实现这一工作目标,近年来,主要开展了以下三点工作和计划:
一是实施统一规划。从20__年开始着手规划建设城北污水处理厂,去年又继续进行了全区城乡污水处理网建设规划,完成了全区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共亨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二是实施统一建设。城北3万吨规模污水处理厂去年已建成运行,极大地提高了城区污水排放标准,优化了城区环境保护。计划20__年前建好城南、临港、宁东等三个区域性规模污水处理厂,2015年前建成西店、岔路、长街等三个中心镇污水处理厂;2020年前全面实现全区城乡污水处理网建设达标覆盖。
三是实施统一管理。以供排水建设投资公司为龙头,把各个区域性的污水处理厂作为独立核算的分公司管理,建立完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实行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建设,一条龙管理。以后逐步实现招商引资,嫁接外资,转换建设投资和经营管理体制。
三、统筹城乡“垃圾处理网”建设,提高城乡环境质量
为了进一步搞好全区城乡垃圾处置工作,净化城乡环境,建立了村负责集中收集、镇乡负责垃圾集中清运、区负责垃圾集中填埋处理的三级联动建设管理机制,有效地解决全区城乡垃圾统筹处置问题。实施区、镇、村三级联动建设管理的责任主体和工作运行机制,既可降低建设管理成本,又可提高建设管理效能。
按照这个统筹运行要求,去年已全面落实好镇、村环卫管理组织和人员,配好镇乡垃圾清运专用车,启动城乡垃圾统筹集中处置工作。同时,要求在20__年前建设好各镇乡垃圾中转站,扩容建设二期垃圾集中填埋场建设,不断完善垃圾中转和集中填埋设施,不断提高垃圾中转能力和集中填埋能力。
四、统筹城乡“管线网”建设,提高城乡建设秩序
城乡地下管线建设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城乡地下设施建设管理,完善设施功能,杜绝多部门交叉重复挖掘建设,规范城乡地下设施建设秩序,不断提高城乡地下资源共享度,主要实施了以下三点工作和计划:
一是实施统筹建设。从20__年开始,我们就组建了“宁海区地下管线代建公司”,统筹代建城乡地下通讯、电视等管线设施,并出台《宁海区城乡地下管线统筹建设管理实施办法》,做到与城乡道路设施同步规划、设计和建设。为进一步理顺统筹城乡地下管线建设关系,今年要搞好从统筹代建公司转变为直接统筹投资建设的经营公司,全面实施城乡地下管线统筹建设管理新机制,为城乡地下管线使用单位提供统一建设和维护服务。
二是实施统筹档案。为了准确把握现有城市地下设施的建设现状,决定今年全面实施城乡地下设施建设现状普查工作,摸清现有城乡地下设施建设现状,建立城乡地下设施档案库,实施城乡地下设施建设信息资料计算机动态管理。
三是实施统筹规划。今年启动实施城乡地下设施建设的长远统筹规划,严格实施城乡地下设施工程建设档案备案管理制度,使城乡地下设施建设做到统筹、长效、有序建设。
五、统筹城乡“供气网”建设,提高城乡生活质量文秘站版权所有
城乡管道燃气是现代城乡的重要设施,建设城乡管道燃气,对提高城乡品位,净化城乡环境,提高城乡生活质量,发展地方经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浙江省天然气利用规划,东海天然气将在20__年前后在宁波北仑三山登陆。为了加快我区城区的管道燃气建设,重点实施了以下三点工作和计划:
一是完成了管道燃气建设规划。去年已完成了《宁海区城市燃气建设专项规划》,规划分近、中、远三期建设。近期为20__年前,主要建成200立方米储量液化中心气化站和相应天然气管网,给龙珠大厦、银海嘉园等5个小高层住宅区的3
一、调整思路,适应水务发展需要
水务一体化管理作为一个全新的体制,如何发挥其体制优势是摆在呼市水务人面前的一个重大命题。治水观念的转变、治水思路的调整和寻求新的着力点成为关键。应时顺势,我们确立了以农村水利向城乡水务转变,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从传统水利向现代化水利转变的治水思路。以城乡水资源的联合调度、优化配置为切入点,以提高城乡水资源综合保障能力为目标,在稳固发展农区水务的同时,把加快城区防洪、供水、排水及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水务工作的重点加以全力推进。
二、超前规划,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水务管理体制为编制完整、详实、科学的水资源规划提供了保证。以综合规划为核心,以专项规划为支脉的水务规划体系编制成为水务局成立后的首要工作得到加强。针对水资源流域性、区域性的特点,组织完成了《呼和浩特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综合规划和《呼和浩特市水资源情势分析》、《呼和浩特市水资源供需分析及水源联调规划》、《呼和浩特市水环境治理与水资源保护规划》、《呼和浩特市节水规划》、《呼和浩特市雨洪利用规划》、《呼和浩特市污水回用规划》、《呼和浩特市水价改革规划》、《呼和浩特市城市供水工程规划》及《呼和浩特市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等九个专项规划,并通过了中国工程院陈志恺院士等专家审查组的审查,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水务规划体系,为二十一世纪初的呼和浩特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创新体制,拓宽水务投融资渠道
呼市水务局成立后,大胆进行水务投融资体制改革,成立了呼和浩特春华水务资产经营公司,2002年经市人民政府第46次常务会议明确授权,对城市现存的供水、排水及在建的引黄供水一期工程、污水处理二期工程等近25亿元水务资产进行经营运作,盘活存量资产,拓宽投融资渠道。公司成立以来,经过大胆运作投融资成效显著。争取国债资金及商行、农行、中行贷款正在积极动作之中,同时与法国威望迪公司、香港汇律公司、英国泰唔公司等进行了广泛而卓有成效的合资合作谈判。水务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开创了呼市水务投融资之先河,给呼市水务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也给呼市水务市场带来了无限商机。
四、加快建设,构筑现代水务网络
呼市水务局成立以来,在稳固发展农区水务的同时,重点加快了城区水务基础设施建设,无论是建设规模、投资,还是建设范围、速度都是历史上没有过的。城区水务将努力构筑三大体系。以“一库两河一网”(哈拉沁水库、西河、小黑河及雨水管网)为框架的防洪保安体系;以“四源一网”(地下水源、引黄水源、哈拉沁水库水源、红吉水库水源及供水管网)为重点的供水保障体系;以“三厂一网”(辛辛板污水处理厂、公主府污水处理厂、如意白塔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为基础的水环境治理体系。在上述防洪工程的建设上,从总体构想上克服过去体制下孤立地就防洪研究防洪的弊端。哈拉沁水库的功能兼顾城市防洪、城市生态景观用水及地下水补源等综合效益;西河及小黑河治理有机地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与城市景观相协调,修堤筑坝蓄水,变过去脏、乱、差、塞为防洪除涝型、滨河景观型、生态环境型的河道。
五、深化改革,促进水务良性运行
如果说呼和浩特市从“五龙管水”到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是呼市水务的第一次突破,那么深化企事业内部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政、事、企分离的良性运行机制,将是呼市水务的第二次突破。
改革的任务和总体构想是:一是直接打破现行的城市供排水运行格局,对其资产进行重组,由法国威望迪公司控股与春华水务公司参股组建中法合资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对现有及在建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合资进行提升、改造后经营;对供水、排水的收费、经营和管网养护职能进行整合组建供排水总公司;将供水、排水、防汛的三个三级以下的工程公司归并提升组建一级水务建设总公司。二是根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要求,对现有事业单位体制与职能进行必要梳理、归并或撤消,进一步界定事业单位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职能,力求做到一事一个部门,减少职能交叉。保留新设并加强具有行政职能延伸的供排水管理处、防汛抗旱办公室、水资源管理处、水土保持处、水务综合执法支队及水务质量监督站等事业单位;保留大黑河管理处;将水利勘测设计院职能扩展后更名为水务勘测设计院;新设总工办、水务培训中心、水务档案信息中心、红吉水库管理处、哈拉沁水库管理处、大青山生态供水办公室;撤消市水利监测总站、市自来水公司、乌素图供水办及水利物资供应站。
改革的成效及预期目标是:通过全局系统企事业单位统筹、同步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政、事、企分离,三个层面职能界定合理的水务内部运行机制。实现供排水企业国有资产股权化、项目投资多元化、企业运营市场化,围绕转换机制,以资产运作带动水务企业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促进企业走上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良性循环之路。达到大幅度减少事业编制,减少财政负担。
在嘉兴市,城市公交被纳入交通部门管理,总称城乡公交。全市重新建设与城市公交相衔接的三个公交总站,使城乡始发站场、线路走向、上下站停靠点等均统一规划使用。对城乡公交车规费分三级进行减免,即对市中心到各县市的城乡公交车规费减半征收,对县市到乡镇的城乡公交车规费减免2/3,对乡镇到所辖行政村的城乡公交车免除所有规费。嘉兴城乡公交车的票价很低,普通客车基本运价现为0.12元/人公里,空调客车基本运价为0.16元/人公里,城乡公交线路票价比原有农村客运班线平均每票下降了1.67元。
随着城乡交通的逐步融合,浙江的几个试点地区正在出现农村资源、要素和人员加速向中心城区和中心镇集聚,中心城镇的技术、信息、服务顺畅地向农村扩散的势头,并由此推动了城乡互动发展。
“城乡客运一体化的着力点是城乡一体化,加快农村城市化、农民非农化的进程。它带给农村的深刻变化才刚刚开始。”省运管局局长张平平说,在浙江大地上,一个以县城客运站为中心,以乡镇客运站为依托,以村为节点的干支线相结合的城乡客运一体化服务结构正在形成,而杭州的余杭、萧山和宁波镇海区,公交车行政村通达率已达到100%。
(综合摘编自《浙江日报》、《萧山日报》)
以改革引入活水,盘活水利工程,以治理坚守水生态底线,闯出绿色发展新路,以建设破解贫困地区吃水、用水难题,助力全面小康……余庆正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加快转变,水利改革发展取得新突破,推动着人和水美的“大美余庆”建设。
积极创新推进水务改革
推进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是国家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省委、省政府深化水利改革工作的重要任务,更是余庆深化水务改革的重要落点。
作为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水利建设深刻影响着余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为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城乡用水供需矛盾加剧,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农村小水电站设施陈旧老化等问题,余庆自2014年12月起,将城乡供排水、污水处理等涉水职能统一划归县水务部门管理,实现了从“多龙管水”向“一龙治水”的转变。同时,大胆实践创新l展战略,由县人民政府与贵州水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达成股份合作协议,于2015年10月16日成立贵州水投水务余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余庆水投”)。
“余庆水投是余庆水务改革的实施主体,其使命就是推动余庆水务一体化建设。”余庆水投董事长李定荣介绍,余庆水投与余庆县合作事项涉及余庆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城乡水务一体化、城乡供排水设施建设及农村小水电能源开发等领域。
余庆水投成立以来,协调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打鼓台水库解决了6000万元建设资金,保障了工程建设资金需求;建设总投资规模1.4亿元的县城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及松烟、关兴、花山等6个乡镇8座污水处理厂,推进全县排水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入资金5000万元并接管县城供水二期工程建设,保障了工程建设快速推进;接管运营敖溪镇污水处理厂,协助推进全县7个电站的增效扩容改造,完成小龙河电站初步实施方案,并以70万元成功竞拍水能源开发权(50年);承接余庆县供水工程基金项目建设,即总投资4200万元的乡镇供水设施改造项目,目前已改造水厂4座,购置设备8套,新建输水管40公里,管网延伸改造45公里;推进余庆城乡供排水、污水处理及小水电等水务管理走向规范化、企业化;启动建设余庆水务大楼,推进余庆水务办公统一化、集中化、规范化、高效化。
“余庆水投的组建是余庆深入推进水利改革的重要一步。”余庆县水务局局长刘世昌介绍,“这将对工程建设资金筹集,骨干水源工程、供排水及农村小水电能源设施建设投融资,盘活余庆现有供排水及农村小水电能源涉水资产,降低政府供水公共服务资本和管理等产生积极意义。”
科学管理完善治水方略
余庆县境内水资源总量9.1亿立方米,有蓄水工程设施401处,总库容65.8231亿立方;有河流、溪沟总计67条,河道总长1059.9公里,水域面积60.33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面积1623.7平方公里的3.72%;湿地总面积198.98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总面积1623.7平方公里的12.25%。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是余庆县打造“梦幻余庆、高原水乡”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基础,也向余庆水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进一步强化水资源保护管理,余庆扎实开展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严格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及取水许可制度,目前已完成全县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和飞龙湖旅游景区规划水资源论证及全县11个城镇供水厂、13个水电站和3个桶装水厂水资源论证工作。2016年将完成全县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方案设计,该规划的实施将促进余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和江河湖库水系连通;推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节约保护,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加快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和城乡水务一体化进程;加速余庆水利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向民生水利发展,最终实现余庆发展成为水生态平衡的城乡一体化县域。
依法治水提升管理水平
“近年来,余庆坚持依法治水,有效促进了水事秩序的健康发展,水事综合管理和行政综合执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余庆县水务局办公室主任胡长江说。
2013年以来,余庆县逐步完善了《综合执法管理规定》《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制度》《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案件审核制度》等10项制度,对推行综合执法后的行政审批、案件会审等作了详细规定,同时,结合“一表两单”工作,制定执法办案流程图,指导执法工作,为推进余庆水事管理和执法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外,余庆县积极完善档案管理,进一步规范执法文书,建立详细的电子台帐系统,有效提高办公效率和执法档案管理;认真落实巡查制度,坚持每周定期巡查不少于1次,加强与水资、安监、国土、环保等部门的合作与信息共享,将水资源违法消灭在萌芽状态;以案学法,提高执法素质,并经常邀请单位聘请的律师现场指导,以提高执法人员的理论水平、处理正确性及办案速度;采取提前主动的水土保持管理方式,在新的建设项目未开工或一开工即向业主下发编报方案通知,宣传有关水土保持的政策法规;联合执法,综合治理,使一些多年来久治不愈的涉河“顽症”得到有效遏制和解决,收到了明显效果。
2013年以来,余庆累计立案查处涉河案件17件,水工程案13件,水土保持案46件;督促完善、审批水土保持方案100余件;征收水行政规费1181.56万元。
稳抓落实建设润泽民生
从大乌江镇出发,沿着险峻的山路往上,山顶散落着几十户人家的地方就是大山寨。六十多岁的邢兴华老人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以前我们吃水都是在房前屋后挖井或者到山脚下去担,后来年纪大了,担不动了。”大山寨地势较高,加上地下多溶洞,地表水的蓄存比较困难,全寨32户分散居住的农户饮水、用水困难问题严重,“现在好了,水管接到家里头,吃水方便,生活也好起来了。”
“大乌江镇全镇人口3.43万人,其中近两万人分散居住在山区,像大山寨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大乌江水利站站长宋正国向记者介绍。为解决农村用水困境,2016年,余庆县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工程涉及白泥镇、龙溪镇、大乌江镇等八镇一乡,计划投入资金1319.65万元,共39个项目,解决20580人(其中贫困人口2167人)的饮水问题。目前已完成项目31个,解决16781人饮水问题,完成总投资1134.2万元,工程进度达86%。
此外,余庆县连续5年获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自2012年以来,获得得中央资金4400万元,省级资金3400万元。实施小农水重点县和项目县以来,全县新增灌溉面积6800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64100亩,保护农田面积7600亩;治理山塘51口,防渗加固渠道185.78km,新建提水站18站,装机370千瓦,新建排涝渠6.2公里。
余庆县白泥镇春景村就是其中一个受益村。“从前每次下大雨,村里的农田就积涝,修建河渠是我们祖祖辈辈的愿望。”春景村主任余某告诉记者,这条穿越春景村的水渠2016年9月完工,“水渠修好了,农田不怕水浸,平时还能取水灌溉,现在我们响应政府号召,在全村种植茶叶近400亩,葡萄500来亩,好日子就要来了。”
随着西部大开发和改革开放力度的持续深入推进,新疆水务市场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世界知名的法国威立雅水务集团投资三点七亿元人民币,以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控股乌鲁木齐市河东污水处理厂。中国水务投资公司投资三亿元人民币,以百分之六十的股份控股新疆昌源水务集团公司。一些民营企业投资地(州)市与县城的自来水公司。
但是从总体来看,新疆水务市场还是以传统的、由各级政府垄断经营的模式为主。
1、乌鲁木齐市城市供水项目
由于体制、历史与地理等诸多原因,乌鲁木齐水务市场的主要参与单位有天山源水公司、新疆城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市水务集团等,其分工与运营存在着重复与混乱。其结果是:水厂建设与管网的铺设有可能造成重复建设,国有资产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城市供水缺乏统一管理,不同工艺生产的自来水质量也有不同;分工与运营存在着重复,对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使用缺乏统一规划与管理,将会对乌鲁木齐及周边的生态环境与水资源造成破坏。
2、和田市供排水项目
和田市供排水项目供水水源为地下水。随着和田市城市建设规模不断发展,城市供水能力由1986年的0.3万立方米/日,发展到现在的6万立方米/日,供水管网由原来的5公里,发展到现在的140公里。供水人口由原来不足2万人,发展到现在的12万人,资产总额由原来的164万元,发展到现在的1.1亿元。
2.2通过对该市供排水公司近些年的财务、管理及经营费用分析,可看出以下几个特点:(1)近三年公司的供水量、售水量、主营业收入及主营业成本在逐年增加,但净利润都为负值,说明公司在亏损运营,随着供(售)水量的增加,亏损额也相应增加。2010年亏损达82.55万元,为近三年最高值。(2)近三年公司的资产、净资产在逐年增加,负债也在逐渐增大;近三年公司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及经营费用在逐年增加。
财务数据显示:该公司的主营业收入、资产在逐年增加,但和田市部分靠财政拨款单位的水费和安装费拖欠十分严重,如市建设局、市政府、市环卫处、市园林局等,截止2010年底,累计拖欠水费和安装费515万元;此外该公司的外债较为严重,近三年外债累计为1493万元。其中2009年银行贷款300万元,欠安装公司管道安装费646万元,借安装公司307万元,欠西城区供排水工程款540万元。
3、哈密城市供水
哈密地区长期以来就是一个资源性缺水的地区,而水源最为紧张的哈密市,人均水资源量是全疆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1/2。在投入运行后,由于实际供水量增幅空间较小,运营成本较高,导致财务费用和银行还贷压力过大。在此背景下,新疆昌源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于2006年8月对市自来水公司进行了重组改制。
改制后的2008年与2009年,该公司扭亏为盈。
2008年,该公司又超前投资6300万元建设了哈密南部重化工业园区供水工程。之后,又相继对一、二水厂的耗能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投资建设石油基地供水管道工程及北郊路供水工程。按计划,还将收购该市利用日本协力基金贷款建设的四水厂,此举将进一步减轻哈密市的财政负担。
4.库尔勒城市供水
库尔勒市是巴州首府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农二师师部驻地,南疆交通枢纽,也是自治区三个重点发展城市之一,也是新疆仅次于乌鲁木齐的第二大城市。
在新疆昌源水务进入之前,该市自来水公司因2002年8月建成投产的库尔勒城市供水工程背负了近3亿元债务,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2007年6月,新疆昌源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受让了汇通集团60%的股权,并承接了库尔勒城市供水工程遗留的近3亿元债务,为了维持企业正常运营,还对新公司进行了增资。
近年来,伴随着库尔勒城市建设的发展,公司配合相关部门完成了主要供水管网的铺设延、伸城区管网,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还通过加强管理,协调当地政府的支持,公司的经营状况不断改善,财务状况逐年好转,2011年有望扭亏为盈。
5、供排水一体化模式
范例:阿克苏
阿克苏市位于新疆西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的西北部。为阿克苏地区的行署驻地。全市总面积2.33万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28.5平方公里。阿克苏市先后荣获“中国西部百强县市”、“中国红富士苹果之乡”和“国家级优质商品棉基地”等荣誉称号。特别是2008年又荣获了“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成为西北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据《阿克苏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要数据公报》显示,阿克苏地区总人口237.09万人,城市人口22.8万人。
阿克苏市供排水公司具有供排水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其中,供水业务包括了从水源取水、自来水净化到输水管网输送的完整链条;排水业务包括从城市污水管网所收集生活污水、工商业污水及其他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将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污水排出的全过程。
三、水务专业化管理程度不高
长期以来,新疆的供水行业基本实行由政府垄断经营的管理体制,其主要特征是:企业由政府建,企业领导由政府任命,资金由政府拨付,价格由政府制定,盈亏由政府负责,企业不存在经营风险,即实行政企高度统一的管制模式。这种高度集中的政府管制体制在集中资金投资建设供水设施方面,曾发挥了重大作用,但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这种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一些水务运营处于比较初级的发展阶段,从全疆范围来看,分散、割裂,不被重视,不尽专业。实际上,以水务运营的专业特点和水务市场的行业特点,城市水务运营应走专业化、集团化发展的道路,发展全疆范围内的有实力、有规模的水务运营专业企业。
四、水价形成机制不合理,水价偏低
目前,人们还没有完全摆脱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固有观念,水污染和水浪费现象严重,难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主要原因之一是水价偏低。尤其是在新疆,由于经济欠发达状态,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的制定成为一种福利性的保民生政策,长期处于低位。
水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制定合理的水价,使水资源既体现国家所有权又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大力推行既体现社会效益又促进节约用水的水价政策,这不仅可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又可以保持城市水供应安全和水质长期稳定,还加大城市供排水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实施原水供应、制水工艺、输配管网等多环节、多设施的建设和更新改造,提高处理工艺水平及管网设施标准。适当调整水价和污水处理费标准,有利于促进供排水企业的持续发展,保障城市供水的长期稳定和安全。
未来区域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决定性因素。破坏水资源的发展则是“失血的发展”,不仅会产生生态问题,有损公众健康权、生命权,更会让地方经济失去基础,陷入发展的贫血。因此,新疆城市供水价格政策应实现由福利型向商品型的转变。未来可根据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与物价指数做合理调整城市供水价格。
五、供水企业数量多、规模小
供水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根据我国现行体制,供水行业由国有企业垄断经营,由地方政府管理和监督,属于典型的行政性垄断。这种垄断条件下,长期以来供水行业积聚的固定资产,广泛分布在条块分割的行政区划内,其流动性丧失,兼并重组的可能性小,形成我区供水企业数量多,规模小, 画地为牢,割地自守,缺乏竞争的现状。
六、污水处理率不高、收费偏低
新疆的人均用水量为2529 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到6倍;工业用水重复率利用率不到50%,远远低于内地省区;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只用42%。2004年新疆污废水排放量约为7亿立方米,污水处理回用量不到1亿立方米,工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回用率不到20%。在水磨河、吐曼河、塔里木河干流等地区,水污染情况仍然严重。
“宁夏沿黄城市带发展规划”中,提出推进区域“六个一体化”发展战略。既:规划编制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区位交通)、产业发展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生态环保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
沿黄城市带在同城化建设中,人民的生活将会有怎样的改变?
规划编制一体化:按照沿黄城市带发展的要求,明确城市带内各市县、城镇的功能定位、区域职能、规模等级和产业分工,统一编制和调整沿黄各城市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实现与沿黄城市带发展总体规划的衔接。
基础设施一体化:涵盖交通、水资源、能源和信息基础设施等领域。交通设施及交通管理一体化包括道路网络、公共交通、交通枢纽与物流园区、交通管理的一体化,建立高效便捷的对外交通、城际交通、城区交通、乡镇交通四大运输体系。水资源配置与供排水一体化,坚持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统筹兼顾,优先保障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生态和农业用水丰增枯减。能源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以宁东基地为核心建设整体能源网络;优化北部电网结构,形成目标网架格局;加强城乡电网建设,实现协调发展。信息共享与通信基础设施一体化包括以电话同网同费为基础,建设沿黄城市带一体化的通讯网络;邮政一体化,统一信息资费标准,统一邮政编码;建设一体化的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和媒体系统。
产业发展一体化:根据资源禀赋、城乡产业发展基础、交通道路分布等因素,大力推进三次产业联动发展、全力打造四条城际产业链、有效整合产业基地与产业园区。形成各城市合理分工的产业链条,实现城市产业对接,解决产业类同、重复建设的问题。在招商引资和工业园区建设方面,打破区域壁垒,从各自为政、自由分散走向同类集聚、规模发展。
区域市场一体化:涵盖商品、人力资源、金融资本、技术交易和产权交易市场等诸多领域。通过统一市场布局、统一交易平台、统一中介服务、统一市场监督,促进产品、资源、资金、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沿黄区域间自由流动,形成全方位开放、竞争有序、结构合理、统一高效的大市场和商贸圈。
生态环保一体化:制定统一的生态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规划,全面协调黄河上下游以及区域上下风向的污染治理。建立跨市县的生态建设协调机制,实行生态补偿制度。建立统一的工业园区环境监管制度,确保废水、废气达标排放。
包括生态环境规划一体化、环境保护设施一体化、环境监测布局一体化、管理监督机制一体化、景观生态格局一体化和环保产业发展一体化。建立跨市县的生态建设协调机制,实行生态补偿制度,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统一建设黄河沿岸的林网、绿地、堤防,保护湖泊和大型湿地,提高区域森林绿化覆盖率。建立统一的工业园区环境监管制度,确保废水、废气达标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