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7 09:24:0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孩子抑郁心理自我调节,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建立关系,真诚相待
儿童的情感心理问题,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不良环境所引起的。如家庭不和睦、父母离异、双亲死亡等,这都会使他们常表现出精神抑郁、表情淡漠、不愿接近别人等。从而逐渐形成对集体活动不感兴趣,我行我素的畸形性格特点。究其原因,就是从小失去了家庭的温暖,缺乏“爱”的抚育。对此,要弥补他们的心理缺陷,教师应充当其母亲、父亲的角色,从保护、、友善、关心、热情的立场出发,通过心灵安抚,心理引导等手段,用纯洁的心灵、模范的行为、亲切的态度去他们,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扉,使双方心灵引起“共鸣”和“共振”。在这种环境下的教育,学生的可接受性最强,教育效果也最佳。例如,去年,有一个从二年级留级插入我班的孩子,我第一眼见到他时,穿着一件很花很艳的衣服,从服装上看是个女孩子,但从容貌上看又是个男孩子。他的衣服上面的油渍斑斑,再看他的脸,鼻涕、眼屎让人无法接受,第一天上课时我行我素,课堂上大喊大叫,随意走动,有时自言自语,有时发脾气摔东西,动不动就跟同学吵架。面对这样一个有问题的孩子,想方设法,寻找机会与他谈心。一方面,我多次与家长联系,要求他们配合教育;另一方面,我从生活上、学习上关心他,每天提醒他换衣服,擦鼻涕,还让班干部帮助他,使他感到同学和老师对他的爱。当他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时,我一遍又一遍地提醒他,当他有哪怕只有细微的进步时,我会夸张地表扬他,一个月下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由此可见,与有心理障碍的儿童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他们能掏出自己的爱心,真诚相待,既能化解他们的心理障碍,又能使他们看到进步的希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二、创造机会,促进参与
有心理障碍的儿童,一般是沉默寡言、孤独自卑的,往往很少表现自己。其实他们和正常的儿童一样,有长处也有短处,有成绩也有过错,只不过没有机会让他们认识自我,体会自我的价值罢了。因此,我们应根据儿童的不同心理障碍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如对于胆怯的学生,应多提问,有意地多让他们在课堂回答问题。答错了,不批评,不责备,而是耐心地引导启发,更多地给他说话的机会;答对了,立即表扬,多方肯定,使他增强自信心,从而体验到自我价值,感觉到“我能行”。对于有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的学生,应加强感情沟通,增强互相信任感。当他们犯错时,要看时机,不要立即指责批评,应耐心地进行教育,与他们交朋友,分担他们的烦恼,同时,还要恰如其分地指出其犯错的原因、实质、危害,并要求他敢于承认错误,自觉进行自我教育,主动寻找自己的病因。对于品学较差而形成自卑的学生,应有意识的寻找其闪光点。这就要求老师注意观察,留心他们平时的细微表现,一发现学生有闪光之处,就及时表扬或奖励;对于进步较快的学生,还要多树立典型、榜样,使他们消除自卑的心理,以饱满的情绪对待生活和学习。
三、了解个性,有的放矢
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出现偏差的表现为:1、抑郁孤独,少言寡语。由于父母之间婚姻的破裂,孩子由其中一方抚养,孩子感觉父母已经不爱自己,尤其是父母一方重组家庭后,表现出来的孤独感,很难融合。在学校甚至表现出:对同学冷谈,不主动与老师同学沟通的抑郁心理现象。2、放任自我,叛逆粗暴:离异家庭的孩子在学习上心理上存在很严重的问题,表现为:行为懒惰、放任自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家长斥喝其问题时还会出现叛逆粗暴的现象。3、怯懦自卑、狭隘自私。由于家庭的不健全,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缺陷,常常感觉自己不如别人,感到别人看不起自己,认为自己是多余的一个人,甚至有觉得命运对自己的不公平,致使他们不信任别人,不信任自己,生活中充满悲伤和自卑的色彩。
第一,家庭原因。父母的争吵、打骂,在子女的供养、教育等问题上意见不一致,互相推委、扯皮造成养而不教、放任不管,或把孩子当成“出气筒”,稍不如意就谩骂斥责,甚至拳脚相加。孩子失去家庭的温暖,得不到完整的父母之爱。这样的家庭不但对孩子的教育无力,而且孩子精神上承受沉重的打击因而变得孤僻、性格忧郁、意志薄弱,破罐破摔、自由散漫、无进取心。
第二,社会原因。社会上极少数坏人的教唆、一些不健康文艺作品、封建愚昧落后的社会现象,对于单亲家庭子女心比一般家庭的子女更有吸引力,在他们孤独的心灵深处看来,社会上处处都有他们的“老师”:电视机、录像机、游戏机等“老师”,比讲台前的老师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有更大的影响和作用。只要社会上还存在一些消极的东西,而学校、家庭又缺乏及时地教育,学生就容易被这些消极的东西所影响和感染,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抵触学校的正确教育,在学习上、品行上越来越差,这是造成单亲家庭子女心单亲家庭子女心的社会原因。
第三,学校原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出现偏差,考试成绩的好坏直接与教师的名利挂钩,给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而教师又将这种压力迁移到学生身上,对部分单亲家庭子女不能一分为二,看不到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对他们不能一视同仁。讲课不照顾水平,使他们失去信心,又得不到及时的关怀和帮助,反而使学生的缺点错误更加发展,最终成为“双差生”。有的教师动辄埋怨家长,使家长不愿接近老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各行其是,互相之间不配合,削弱了教育的力量。这是造成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异常的学校原因。
第四,自身原因。以上三方面是造成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异常而成为差生的外部原因。其主要原因还在于学生自身。社会、家庭和学校是学生形成道德品质非常重要的教育因素,但它们必须通过学生心理的内部矛盾起作用。造成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异常原因,还在于单亲家庭子女心理由于受家庭影响,一般意志薄弱,缺乏毅力,害怕困难,不能用正确的观念战胜不合理的需求。在这些学生中,有许多人实际上仍知道怎样做是正确的,怎样做是错误的,但由于意志力薄弱,正确的观念不能占上风,所以往往会产生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这些不良习惯又往往会使学生在采取不良行动时产生方便、自然,甚至舒适的情绪体验,因而又成为实现类似不良行为的内部动力。如抄作业、旷课、不做作业、打电子游戏、偷东西等。这些习惯一但多次重复巩固以后,要想一时来转变,困难是比较大的。
第一,调正自我情绪和心态。单亲家长因为夫妻恩怨总是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所以我们要做到的就是:调整自我情绪和心态,不要将夫妻之间的恩怨转移到孩子身上。一般情况独自带孩子的一方总是千方百计阻扰对方接近孩子,甚至诋毁对方,损害对方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有的孩子做错事情,单亲家长就会把怨恨的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这些都是对孩子身心的伤害。也有个别单亲家长因为家庭离异的关系对于孩子负有内疚感,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愿望,甚至有“赎罪”的心理。这样无条件的迁就会培养出一个自私自利、不会体谅别人的孩子,甚至会导致他们走向另一个极端。
第二,在解决家庭内部的问题的同时,单亲家庭的家长还要帮助孩子处理好孩子与学校、同学之间的关系。单亲孩子比较不合群,所以家长可以求助孩子的班主任,请班主任对其进行心理辅导,或者鼓励孩子多与同学和老师进行沟通,多鼓励孩子参与学校活动。
第三,单亲家长在关心孩子的同时也不能够过于溺爱。要让孩子学会独立,学会承担家庭责任,给机会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要用一个坚强的外表引导孩子接受父母离异的现实。
父母离异是大家的选择。已为现实的情况下,更是希望各位家长能够多为孩子着想,不要把负面的情绪带给孩子。让孩子知道父母即使分开但还是很爱他的。
自尊心是一个人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一种表现。在学校,大部分单亲家庭的孩子都比较偏激,然而学校的关注度又不够高。所以学校教师在培养单亲家庭子女的自尊心时,为他们营造一个温馨的班集体是非常重要的。其中,第一,要引导健全家庭的学生嘲笑、挖苦单亲家庭的同学是不对的。让健全家庭的学生更多去关心关爱身边单亲家庭的同学,让班集体这个大家庭潜移默化的功能变大。那么单亲家庭子女感觉收到尊重后,学习能力也会相应变强,成绩也会提高!第二,针对单亲家庭的孩子制定阶段性的目标,或者安排一些任务,鼓励单亲家庭的孩子独自完成,让他们有目标激励,有荣誉感,看到自我存在的价值,逐渐建立自己的梦想和理想。第三,针对单亲家庭的孩子要多家访、多联系。采取的方式、方法很重要。时机要选准,如可利用“家长开放日”、“
劳动技能大赛”、“六·一儿童节”等活动邀请家长到校参与活动。不但让单亲家长与孩子共同比赛,增进家庭的团结协作氛围,还可共同了解孩子在学校、在校外的一些活动现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谈话一定要慎重,对孩子的评价要让家长充满信心、看到希望。争取家长最大限度的配合,正确引导家长,不要把自己负面的情绪带给孩子,启发家长为子女作表率。对那些对子女不负责任,学习生活上不管理的家长,要通过学校发动居委会、行政机关给予帮助教育,让他们承担起子女抚养和教育的义务。认知自我就是不但在思想上可以正确的评估自己,同时可以准确的感受到自己。1、从他人看自我。他人是反映自我的镜子,个体正是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态度评价中,从认识他人与他人比较来反观自己、了解认识自己的。在个体成长过程中,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最初在很大程度上受他人评价的影响,父母老师同伴等对个体的看法态度评价都会对个体的自我认知产生深刻的影响。2、从自我看我。即通过分析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考察活动的成效来认识、评价自我。通过引导单亲家庭孩子客观地剖析自己的内心活动和言行,有助于修正完善自我认知。我们可以心平气和地与孩子谈心,让孩子吐露真心,积极鼓励青少年用写日记的方式经常反省自己,不断剖析和矫正自己的心理。
社会环境中任何一个人都会从不同方面影响单亲家庭孩子。所以我们要从自身做起,让他们在我们身上能够看到自我的不足,自我的缺陷。也要通过一些心理活动启发孩子能够看清真正的自我,让他们知道自身错误的存在,从而改变自我,纠正错误的心理。
自卑是单亲家庭孩子自我意识在自我体验方面的偏差,所以矫正单亲家庭孩子自我体验的偏差,就要激发其适度的自尊心和自信性。第一,老师要正确评价学生,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从心理学角度看,教师是学生生活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人,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对学生各项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一定的场合下。老师的一句话、一个鼓励的眼神,有时候甚至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第二,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学习和生活当中成功的体验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求知欲和信心,如果屡次失败就会挫落他们的自信心。所以为单亲家庭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和条件非常重要!第三,营造和谐的环境氛围。要善于营造一种氛围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能相互理解与信任彼此尊重与关心,这种和谐的环境氛围无疑有利于单亲家庭孩子自尊心的培养与激发。
1.1社会环境因素
随着社会发展,在人才培养、就业制度等方面,都给高校的大学生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由于大学生在思想方面还不成熟,同时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比较欠缺,在理论丰富与实践空白之间产生激烈的矛盾冲突,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感到自己的学习根本不能满足生活的需要,这种失落感容易使大学生产生悲观厌世的心理问题。
1.2学校环境因素
当代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从中学进入到大学,同高中阶段的学习相比,学校管理模式和学习的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大学阶段要求学生培养自学能力,不断提高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以及自我控制的能力,而且还要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要求大学生们既要做到生活自理,又要有奉献精神。大学生还面临着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因个性、习惯的差异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容易发生摩擦与冲突,同时自行妥善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比较欠缺,进而影响了交往的进行。甚至一些大学生由于不具备交往技巧和能力,在人际关系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
1.3家庭环境因素
大学生肩负着家庭的众望,它一方面为大学生们勤奋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另一方面也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大学生思想逐渐独立化和成熟化,进而有了自己的认知和判断,大学生难以承受父母的期望反而成为心理负担。源自家庭的基础,孩子初步建立起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因家庭背景和教育方式的不同,进而产生很大的差异。同时,在教养方式上,粗暴、过分溺爱、放任不管等消极的教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等心理问题。同时孩子的心理受家庭经济因素的影响也逐渐变大。
1.4个人因素
在当代的大学生当中,一些学生因为相貌、身材、身高、胖瘦等方面存在先天的生理缺陷,进而影响自身的个性,比如出现性格内向、急躁冲动、固执多疑等现象。大学生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负荷,如果出现恶性循环,那么这些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将不断降低。由于缺乏自信心,大学生对于很多事情都不敢去尝试,根本不敢接受挑战;有的学生狂妄自大,过于自满,研究分析问题出现严重不足,自己的心理难以承受造成的后果。这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2建议
2.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自我调节能力
在健康教育课中,涉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学校通过组织心理知识方面的讲座,组织学生观看心理健康光盘,同时进行心理素质方面的训练,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学会自我情绪调节,以及心理自救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修养。
2.2开设心理咨询辅导室、重点辅导
以面向全体学生的预防性心理辅导为重点,学校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心理辅导活动。设立心理电子咨询信箱,配备教师担任心理咨询教师,掌握学生心理变化,及时矫正学生的心理偏差,进行集体或个体辅导,排解心理困扰,帮助学生扫除成长中的障碍和烦恼。
2.3建立心理档案、重点防治
对学生的心理动态情况,要及时准确地把握,有针对性地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变被动为主动,帮助学生正确全面认识自己。加强对于重要时段,特殊群体的关注,对于有心理健康疾病的同学加强管理,重点诊治,运用有效的方法调节心理状况。
2.4完善心理健康保障机制
近几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矛盾日益突出,高校频繁出现大学生犯罪、自杀等案件,是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极端体现。学校要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科学心理教育理论和有效教育方法, 及时发现心理异常者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恶性事件、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加强对心理障碍学生的治疗和康复;增强挫折承受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学会自我调节,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生活方式,发展自我、完善人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从而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
2 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所存在的问题
2.1 升学到新环境与理想中存在落差
高考后,对大学生活怀有各种美好的憧憬和预期,而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许多同学对于未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心理很内疚,从而变得浮躁而产生情绪。同时进入新的环境,对陌生的环境、生疏的人际关系不适应,对周围感到陌生而无所适从,出现的焦虑、不安、孤独感超过限度时会产生心理问题。
2.2 专业学习与现实运用中的差距引起的困惑
进入高职院校以后,对专业的选择居于迷茫,很多同学对专业课的学习都心存疑问,我学了能干什么?专业课程较多该学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尤其是在大一的时候比较突出;学校管理模式和学习的方式相对高中有了很大的转变,更多的是以自主学习、各方面能力全面发展为主,学生对学习的适应常常会出现问题,表现为学习不得法、考试焦虑、不会安排学习时间和计划,社会上的一些人员招聘要求专业熟练运用更加大了同学们的压力,造成很多同学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问题,心理压力过大,心态发生转变,厌学、逃避、随遇而安等情绪产生,对他们心理造成很大的困惑。
2.3 缺乏成就感导致情绪低落
现在的学生基本上步入90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过分溺爱使得孩子进入大学后依赖性极强,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缺乏自制能力。高职学校学生的主体是以中等水平学生为主,也不排除因高考发挥失常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往往缺乏成就感,进入大学相较于其他本科院校缺乏优越感,使他们逃离现实,在学习生活中心里烦闷,情绪低落。尤其是在互联网盛行的年代,很多大学生也会用虚拟的网络来找到成就感。而网络恰好能直观体现出那份成就感,在游戏中提升等级,能够一呼百应,学生感觉很有成就。但是,真实世界和虚拟网络必然存在差距,一旦回归到真实生活中,这种缺乏成就感就会导致情绪低落。
2.4 对未来就业的迷茫而焦虑
现在的高职学生普遍自信心不足,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十分明显。很多同学在谈论学习,以及今后工作方面都比较回避,经常患得患失。在求职过程、择业过程中产生种种矛盾心态,感到迷茫和困惑,许多学生表现出社会经验不足、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特点,稍遇挫折就容易走上极端之路。有几次班上的学生去参加应聘,看见招聘处有很多人去面试,直接就回来了,后面问他原因,他们说:“那么多人,我这样子的,多半没有希望了”,这种情况比比皆是。
3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3.1 社会环境因素
随着社会发展,在人才培养、就业制度等方面,都给高校的大学生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由于大学生在思想方面还不成熟,同时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比较欠缺,在理论丰富与实践空白之间产生激烈的矛盾冲突,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感到自己的学习根本不能满足生活的需要,这种失落感容易使大学生产生悲观厌世的心理问题。
3.2 学校环境因素
当代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从中学进入到大学,同高中阶段的学习相比,学校管理模式和学习的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大学阶段要求学生培养自学能力,不断提高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以及自我控制的能力,而且还要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要求大学生们既要做到生活自理,又要有奉献精神。大学生还面临着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因个性、习惯的差异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容易发生摩擦与冲突,同时自行妥善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比较欠缺,进而影响了交往的进行。甚至一些大学生由于不具备交往技巧和能力,在人际关系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
3.3 家庭环境因素
大学生肩负着家庭的众望,它一方面为大学生们勤奋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另一方面也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大学生思想逐渐独立化和成熟化,进而有了自己的认知和判断,大学生难以承受父母的期望反而成为心理负担。源自家庭的基础,孩子初步建立起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因家庭背景和教育方式的不同,进而产生很大的差异。同时,在教养方式上,粗暴、过分溺爱、放任不管等消极的教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等心理问题。同时孩子的心理受家庭经济因素的影响也逐渐变大。
3.4 个人因素
在当代的大学生当中,一些学生因为相貌、身材、身高、胖瘦等方面存在先天的生理缺陷,进而影响自身的个性,比如出现性格内向、急躁冲动、固执多疑等现象。大学生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负荷,如果出现恶性循环,那么这些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将不断降低。由于缺乏自信心,大学生对于很多事情都不敢去尝试,根本不敢接受挑战;有的学生狂妄自大,过于自满,研究分析问题出现严重不足,自己的心理难以承受造成的后果。这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4 结论及建议
4.1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自我调节能力
在健康教育课中,涉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学校通过组织心理知识方面的讲座,组织学生观看心理健康光盘,同时进行心理素质方面的训练,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学会自我情绪调节,以及心理自救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修养。
4.2 开设心理咨询辅导室、重点辅导
以面向全体学生的预防性心理辅导为重点,学校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心理辅导活动。设立心理电子咨询信箱,配备教师担任心理咨询教师,掌握学生心理变化,及时矫正学生的心理偏差,进行集体或个体辅导,排解心理困扰,帮助学生扫除成长中的障碍和烦恼。
4.3 建立心理档案、重点防治
对学生的心理动态情况,要及时准确地把握,有针对性地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变被动为主动,帮助学生正确全面认识自己。加强对于重要时段,特殊群体的关注,对于有心理健康疾病的同学加强管理,重点诊治,运用有效的方法调节心理状况。
关键词: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结构;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829(2012)04-0059-05
情绪是一种被唤醒的状态,代表着个体适应环境的生物动力。当情绪的表现与环境要求相一致时,有利于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反之,则会造成消极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与环境要求相一致,必须进行情绪调节。Gross认为,情绪调节(emotion regulation)是指个体对具有什么样的情绪、情绪什么时候发生、如何进行情绪体验与表达施加影响的过程。[1]个体是否能对情绪进行有效调节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自我效能感便是其中之一。自我效能感的概念由Bandura提出,它指个体以自身为对象的一种思维形式,是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观自我感受。[2]自我效能与某一领域的更好的机能相联系,如问题解决的有效性、对疾病的应对和学业成就。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能否有效调节自身情绪状态的一种自信程度。[3]情绪机能的自我效能感是情绪胜任力的基础,影响实际的情绪过程和结果。高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灵活运用情绪调节策略,适时地做出反应,以维持积极良好的情绪。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个体具有重要影响,因而它已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笔者试图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结构、影响因素及相关研究等几个方面进行梳理,并对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进行展望。
一、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结构
传统的分类方法主要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分为两类:管理消极情绪的自我效能(NEG)和表达积极情绪的自我效能(POS)。Caprara又将管理消极情绪的自我效能信念细分为两个维度,即管理生气/愤怒的自我效能感(ANG)和管理沮丧/痛苦情绪的自我效能感(DES)。[4]他构建了一个二阶因子模型,经研究,该模型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但西方学者的二阶因子模型在中国样本上的拟合并不理想,文书锋等人的研究支持将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划分为三个维度:调节积极情绪的效能感(POS)、调节沮丧/痛苦情绪的自我效能感(DES)和调节生气/愤怒的自我效能感(ANG)。[5]
由此可见,不同文化下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结构是有差异的,而且DES和ANG在内容上也有所不同,在做跨文化研究时尤其要注意到这一点。
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情绪作为一种独特的主观体验,是需要个体不断进行调节的对象,是个体的主观动力过程。自我效能感是个体执行某一行为操作的自我把握感和控制感。个体情绪调节效能感的双重主观性决定了影响情绪调节效能感高低的首要因素来自内部。
(一)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内部影响因素
1.人格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和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6]人格特质的两个维度,即外向性和神经质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最为密切。已有研究表明,外向性与表达积极情绪的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神经质与调节沮丧/痛苦情绪效能感、调节生气/愤怒情绪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7]
人格对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可以通过情绪敏感性、特质一致性效应及特有的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来进行解释。情绪敏感性是指对情绪信息的觉察性,彰显情绪——认知关系中认知为主体、情绪为客体,表示情绪认知能力。[8]以往研究表明外向性对正情绪,如快乐、自我肯定等有较强的敏感性,因而会有较多的积极情绪;神经质对负情绪,如恐惧、悲伤、内疚、敌意等有较强的敏感性,因此会有较多的消极情绪。这些表现出人格特质对情绪信息加工的特质一致性效应,即个体会选择性地注意、回忆及处理与他们内在人格特质相和谐的信息。另外,人格对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还要通过情绪调节策略这一中介变量发挥作用。人格的差异决定了情绪调节策略运用的不同,高外向型人格会增加积极应对策略的使用,减少消极应对策略的使用,神经质个体则与之相反。[9]
2.情绪弹性
情绪弹性是指个体在面临消极情绪刺激时产生积极情绪的能力及从消极情绪体验中快速恢复的能力,包括积极情绪能力和情绪恢复能力两个维度。[10]目前在涉及情绪弹性的文章中,大多数把情绪弹性与心理弹性看作是同一种心理现象。
积极情绪是情绪弹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分,是个体调节由压力引起的消极情绪的重要资源。日常的积极情绪能调节压力反应,使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联系变弱,特别是在压力增加的时候这种关系更加明显。[11]心理弹性高的个体被认为具有高水平的积极情绪,帮助个体在面对持续的压力时更好地控制消极情绪,提高情绪调节的效能感。与此相反,心理弹性水平低的个体积极情绪能力和情绪恢复能力较低,不能采取有效措施灵活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具有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3.性别和年龄因素
性别和年龄对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已得到许多研究的证明。文书锋采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对1568名研究生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女生表达积极情感的自我效能感要高于男生,而男生调节生气/愤怒的自我效能感和调节沮丧/痛苦情绪的自我效能感要好于女生。[12]在年龄维度上,则因研究被试的不同而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以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发现,表达积极情绪效能感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得分呈现出随年龄上升而下降的趋势。[13]纵向研究则表明,男性以一种更加健全的调节消极情绪的自我效能感进入成年阶段。但进入老年期后,男性反而表现出比女性更低的个人效能感。女性调节消极情绪的自我效能感,从成年早期到老年期呈现逐步升高的趋势。[14]性别和年龄对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较为复杂,被试不同和研究方法不同,结论也不相同。
(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外部影响因素
1.父母因素
首先,父母对孩子情绪状态的敏感性和言语沟通对其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如果父母对孩子情绪反应的方式是积极敏感的,并给孩子有效的言语指导,可以形成良好的父母控制模式,增强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15]同时,父母对孩子情绪调节的敏感性和关心,有利于培养他们对自身情绪有意识地注意和调节,从而促进良好情绪的保持。其次,重视父母的情绪调节能力及策略的使用。个体通过“社会参照行为”,从父母的情绪调节方式与策略的使用中得到自身调节的线索。“社会参照行为”即个体通过了解他人对某一情境的解释,并以此来形成自己对这一情境的理解的过程。[16]情绪调节效能感高的父母会起到榜样示范作用。个体以父母作为良好情绪调节的社会参照,能够获取在何种情况下选用何种情绪调节方式的信息,这些行为会逐渐内化,最终成为个体良好情绪调节的重要组成成分。最后,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容忽视。提高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前提是使用正确的情绪调节策略,而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对个体的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产生影响,进而间接对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情感温暖与理解型教养方式与解决问题,即成熟型的情绪调节策略呈显著的正相关;父母的拒绝、否认及过度干涉和保护则会导致子女采用不成熟的情绪调节策略,导致负面情绪水平提高。[17]
2.社会支持
支持性的社会关系可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进而影响情绪和行为机制的质量与效果。[18]因为高水平的社会支持为个体的情绪调节提供支持性的环境,促进积极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和消极情绪的排解,另外,个体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在应对消极情绪时积极寻求支持的可能性越大。彼此之间进行积极互动,能获得有关自我的积极信念和管理消极情绪的乐观信念。因此,高水平的社交效能感可以获得高水平的社会支持。可利用的社会支持会促进个体采用积极的应对策略,提高个体在特殊领域的处理效能感。[19]
三、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一)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认知
高情绪调节效能感与高情绪智力、高积极情绪和低消极情绪相关;低情绪调节效能感与低情绪智力、低积极情绪和高消极情绪相关。可见,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不同的个体在积极情绪体验方面有显著差别,而积极情绪是一种建设性资源,对个体的认知具有重要影响。Fredrickson提出的积极情绪的扩展和建设理论指出,积极情绪能扩展个体的瞬间思维活动序列,使个体冲破一般的限制而产生更多的思想,增强认知灵活性;消极情绪一般会缩小个体的瞬间思维活动序列和认知范围。[20]同时,个体在积极情绪下表现出更高的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效率更高。
(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作为一般效能感的范畴,它通过作用于具体效能感——人际关系效能感对现实人际交往产生影响。高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有利于人际关系效能信念的提高,从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21]因为个体越是相信自己能够有效地处理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那么他就越有理由相信自己能够有效地应对人际交往环境。而人际关系效能信念的提高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因此,具有高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并采取适当的策略对情绪进行调节对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非常重要。
(三)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社会适应
情绪调节效能感高的个体能够以社会认可的方式对各种情绪做出反应,可以有效地适应社会情境。此外,他们通常具有较强的社会恢复力、乐观的心态和较高的创造性。这些资源有利于个体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活动,为争取更加广泛的社会资源和密切社会联系创造了条件,有利于个体的社会适应。在亲社会行为方面,Caprara和Steca的研究表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通过作用于人际关系效能感和共情效能感而促进个体的亲社会行为。[22]因为个体处理情绪和人际关系的效能感越高就越容易理解他人的行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做出亲社会行为。
(四)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和身体健康
情绪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目前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抑郁、主观幸福感和压力应对。
调节消极情绪的自我效能感和抑郁存在高相关,低消极情绪调节效能感一定程度上直接引发抑郁情绪。Caprara和Pastorelli指出,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还通过学业效能感和共情效能感间接引发青少年女性的抑郁情绪。[23]主观幸福感是评价个人生活品质的重要指标和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人际关系的效能感来提高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压力与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密切相关。当个体面临带来压力的新任务时,是把它当作挑战加以迎接还是当作困难加以回避取决于人们对具体行为取向的自我效能感的觉知,而具体行为取向的自我效能感在很大程度上受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效能感高的个体倾向于采用问题定向的积极应对策略,而效能感低的个体倾向于采用情绪定向的消极应对策略。[24]前者会促进压力的有效解决,后者则会导致对消极情绪的过分注意与重视,容易引起抑郁。
心理因素如抑郁、焦虑等情绪与生物因素一样可以导致慢性疾病。研究表明,对未来的积极预期总是与积极结果相联系,而且会更好地保持健康和延长寿命。[25]另外,在情绪与癌症的大量实践研究中都证明了积极情绪不仅能有效预防癌症的发生,而且对于癌症的治疗和降低复发率都有很明显的作用。[26]
四、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未来研究展望
(一)增加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测量的多维度性
目前情绪调节效能感的测量只涉及数量有限的消极情绪,而其他一些以自身为对象的负面情绪,比如害羞、尴尬、恐惧等则没有研究。积极情绪的观测项目也很有限。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增加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多维度性。
(二)加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干预研究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个体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但目前对其干预性措施的研究很少。Mccra? ty设计了一套情绪自我控制的新程序,它包括两项技术:Cut-Thru和Heart Lock-In。其中前者主要通过改变传入感觉来调整情绪系统自动产生的消极情绪反应,后者则激发个体保持体内的积极情绪的水平、清晰度和有效性。[27]经过调查,这种技术有效减少了压力带来的消极情绪的水平,增强了个体的积极情感。以后应进一步加强干预方面的研究,提出更多有利于提高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措施。
(三)重视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特殊领域工作绩效影响的研究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会对工作领域的人际关系产生影响,进而间接影响工作绩效。但目前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特定领域的工作绩效影响的研究较少。Heuven对154名乘务人员的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是情绪工作需求与情绪不协调之间的中介变量。同时,自我效能感是情绪不协调与心理健康或工作参与之间的中介变量。高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可以削弱情绪不协调带来的负面影响,保证工作的热情,而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则会导致情感的耗竭和工作热情的下降。[28]
参考文献:
[1]Gross,J.J.Emotion regulation: affect, cognitive, and social consequences[J]. Psychophysiology, 2002, (39):281-291.
[2]Bandura,A.(Ed.) .Self-efficacy in changing societies[M].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10.
[3][18]Bandura, A.,Caprara, G. V.,Barbaranelli, C.,Gerbino, M.,&Pastorelli, C. Role of affective self-regulatory efficacy on diverse spheres of psychosocial functioning[J]. Child Development, 2003,(3):769-782.
[4][14]Caprara, G. V.,Giunta,L. G.,Eisenberg, N.,Gerbino, M.,Pastorelli, C.,&Tramontano, C.Assessing regula? tory emotional self-efficacy in three countries[J].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2008,(3):227-237.
[5][12]文书锋,汤冬玲,俞国良.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应用研究[J].心理科学,2009,(3):666-668.
[6]彭聃玲.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40.
[7][13]张萍,张敏,卢家楣.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中的试用结果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5),568-570.
[8]蒋重清,杨丽珠.情绪易感性辨析[J].心理科学,2006,(3):668-670.
[9]邵华,刘晓明,赵金波.大学生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对应对策略的影响[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35-139.
[10]张敏,卢家楣.青少年情绪弹性问卷的研究报告[J].心理科学,2010,(1):24-27.
[11]谭.大学生的心理弹性、积极情绪与压力适应[J].教育心理研究,2009, (1):249.
[15]杨慧芳,刘金花.西方对父母控制模式与儿童自我控制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2):62-64.[16]董文,桑标,邓欣梅.影响儿童自我调节的因素[J].心理科学,2009 ,(2):304-307.
[17]贾海燕,方平.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4, (5):1095-1099.
[19]Bandura, A.,Pastorelli, C.,Barbaranelli, C.,& Caprara, G. V. Self-efficacy pathways to childhood depression[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9, (2):258-269.
[20]Fredrickson, B.L. 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emotions[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1, (56):218-226.
[21]Caprara, G. V.,& Steca, P. The contribution of self-regulatory efficacy beliefs in managing affect and family relationships to positivity and hedonic balance[J].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06, (25):603-627.
[22]Caprara, G.V.,& Steca,P. Self-efficacy beliefs as determinant of prosocial behavior conducive to life satisfac? tion across ages[J].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05, (24):191-217.
[23]Caprara, G.V.,Pastorelli, C.,Regalia, C.,Scabini, E.,& Bandura, A. Impact of adolescents’filial self-efficacy on quality of family functioning and satisfaction[J]. Jour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005, (15):71-97.
[24]刘霞,陶沙.压力和应对策略在女性大学生负性情绪产生中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5,(5):637-649.
[25]Caprara, G.V.,Steca, P.,Gerbino, M.,Paciello, M.,& Vecchio, G. Looking for adolescents’well-bing: self-efficacy beliefs as determinants of positive thinking and happiness[J]. Epidemiologia e Psichiatria Socile 2006, (15):30-43.
[26]郭小艳,王振宏.积极情绪的概念、功能与意义[J].心理科学进展, 2007,(5):810-815.
关键词: 心理咨询 强迫性 爱
小洋,男孩,16岁,中招考试成绩某县前十名,高一珍珠班学生。近半年来出现强迫性症状:眼睛余光会不停地注意衣服上的纽扣、校徽,或课桌上的脏点等,掩盖、挪开仍受其影响;脑海中一直有脸上的那颗黑痣影像,挥之不去,分散注意力又控制不住,心情烦躁。读题几遍不知所以然,课文背多遍仍记不住,学习成绩急剧下降,父母很担心,自己也非常着急,故前来咨询。
小洋的内心有一个“强我”,一个“弱我”。“强我”的特征:老师讲的都懂,没有不会做的题,同学们都认为我很棒,家长为我骄傲。“弱我”自卑,父母担心,别人看不起。“强我”把“弱我”推到了咨询室最远的角落里(NLP心理咨询技术中用空椅子代表二者,显然这是极为排斥的做法)。意象中,“强我”穿着校服,坐得笔直,戴副眼镜很神气。“弱我”在同学和老师眼中是颓废的,遭受别人的鄙视,甚至被视为异类。穿着黑衣服的“弱我”坐在地上哽咽,不敢哭出声来(因为那样别人会更看不起)。听到这里,我心不由得一紧,泪湿了眼眶:“这是一颗多么受伤的心!”当我鼓励小洋表达时,他猛地站起,拳头捶在墙上,质问老天:“为何让我受这些磨难?”此时再也禁不住倚墙抱头痛哭。每一个深陷困境的人所体验到的情绪感受,旁人实难感同身受。心理咨询所要求的“共情”真正是一项技术,一种能力。
“强我”面对“弱我”,能熟练地背一大段:“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也会说:“你一定要考上北大清华,否则对不起父母,更对不起自己!”铿锵的名句、勉励的言语鞭策着“弱我”。然而,谁又在真正地理解“弱我”:体会其感受,温暖其心灵?不是吗?小洋本人已把他推到最远的角落,对“弱我”极为排斥。也罢,只有以“清高”、“玩世不恭”(小洋平时表现)的姿态示人,来掩饰内心的痛楚与自卑。
小洋的心理状况是有代表性的,反映了尖子生普遍存在的一些心理特点。长期处于“金字塔尖”的尖子生,很少品尝失败和被冷遇的滋味,一旦遇到各种打击,则往往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形成外表光亮坚硬、实则不堪一击的“蛋壳心理”。进入高中的学生在初中期间大部分为各校的优秀生,但新学校尖子云集,大部分学生失去了小学或初中时的优势。高一学习科目多,跨度大、难度偏高,课程学习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有一部分学生从原来老师同学眼中的尖子生变成中等生甚至落后生,这时如果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差,没有尽快适应变化,就会引起内心紧张、忧虑、恐惧等,甚至产生心理问题或疾病。蛋壳心理的本质就是脆弱。
随着一天天长大,我们学会了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把自己包装成坚强的模样,但实际上内心深处总有一个脆弱无比的角落。脆弱会让人有受伤、痛苦、恐惧、负罪等不舒服的感觉,于是我们准备了各种防卫武器(如逃避、压抑、转移)来远离它,然而这些深埋于潜意识的阴影有一天终究会破茧而出,在我们的生活中创造出愤怒、批判、抑郁甚至疾病。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了解自我,接纳自我,学会爱,前行的步伐才会更坚定、更有力量。通常我们似乎已习惯骂自己,鞭策自己,不习惯安慰自己,爱自己。在咨询室里,我让小洋尝试着用爱的方式来面对“弱我”:“亲爱的‘弱我’,我知道你承担了很多,有很大的压力,以前我没有聆听了解你的需要,现在我体会到了你的心情,我愿意开始学习照顾你!你心里很难过,你可以允许自己难过,不需要去隐藏或逃避它,就只是跟你的难过在一起,它会来也自然会走。你已经尽力了,你只是在面对别人优势方面有些困难,我会愿意和你一起讨论,找出一些健康的方法去应对。你值得我为你努力,善待你、疼惜你!”
前后十二次的心理咨询,小洋成长的心路历程跌宕起伏,最终也得以摆脱了强迫症的困扰,期间小洋所展现出的悟性与才智,果不负县前十名的骄人成绩。我还留有第四次咨询时,他列出的“弱我”给自己带来的好处:1.使自己的心智更快成熟,好能肩负以后的重担。2.学会理解别人,以后可能会交到很多好朋友,在自己踏入社会时,能很好适应。3.变得成熟,懂得感恩父母。4.对以后的工作学习也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5.学会脚踏实地,正视以后遇到的困难和挫折,面对问题会更想得开,更坦然。6.能挑重担,能回报社会,回报祖国。7.丰富阅历,懂得饱经沧桑的可贵。8.学会爱自己,懂得爱与被爱的重要。
“弱我”好比我们内心的孩子,当给予他全然的同理心,以全然的爱滋养他时,他便得以成长,并报以奇迹。
参考文献:
〔关键词〕青少年;自我评价;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06-0004-04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个体在参考他人的表现、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并在自我认识和自我体验的基础上,对自己有关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的看法和评估[1]。生理自我评价是指个体对自我生理属性的评价,包括对自己的存在、行为、身体、外貌、体能等方面的认识;心理自我评价是指个体对自己心理属性的评价,包括对自己的人格特点、人格倾向、心理状态、心理过程等方面的认识;社会自我评价是指个体对自己社会属性的评价,包括对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地位、权利、义务、人际距离等方面的认识[2]。
一、自我评价的重要作用
以往许多研究表明,自我评价对一个人的个性发展与行为反应具有重要意义,它控制着个体对环境知觉的意义,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体对环境的反应,对个人行为起着自我调节与定向的作用。它在个体尤其是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自我评价有助于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个体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关键是个体怎样认识和评价自己。自我评价不仅为个体提供自我认同感和连续感,使个体的存在及其法则富有意义与价值,而且在个体面临重要任务时,能够调节和维持有意义的行为[3]。
第二,自我评价起着经验解释的作用。某种经验对个体的意义,与个体对自己的评价密切相关。不同的个体对相同经验可能有完全不同的解释。比如,在一次考试中同样得80分的不同的学生对此会有不同的表现和反应。一个对于自己学习能力评价很低的学生,会认为这是偶然情况,或是自己的运气好,而不会认为是自己努力学习的结果;一个认为自己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会认为是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感到欣喜和满足;而一个认为自己智力很高、学习能力很强的学生,会解释为遭到了极大的失败,并体验到极大的挫折。人们有保持自己的行为与自我评价相一致的强烈倾向,同样人们也强烈地倾向于按照与自我评价相一致的方式来解释自己的行为。自我评价就像是一个过滤器,进入个体心理的每一种知觉,都会先经过这个过滤器,而后被赋予意义,所赋予的意义高度取决于个体已形成的自我评价。若自我评价是积极的,每一种经验都会与积极的自我评价联系到一起;如果自我评价是消极的,则每一种经验都会被赋予消极的意义。改变个体已经形成的并正在发生作用的自我评价是很困难的[3]。因此,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一开始就引导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三,自我评价决定着个体对自己的期望。人们对情境和自己行为的期望是受自我评价引导的。在不同的情境中,人们对于事情发展的期待,对于其他人对自己反应的期待,以及自己在情境中如何行为都高度取决于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国内学者金盛华(1994)的研究发现,差生的消极自我评价导致自我期望、学习动机、外部评价与对待都偏低。成绩落后是差生自己期待得到的结果,教师、家长和同学也认为他们应该得到那样的结果[4]。这决定了他们对消极的行为后果有着接受的准备,因此不再愿意为学习做出更多的努力,也不再对学习产生兴趣。
二、青少年自我评价的影响因素
从目前对青少年自我评价的研究来看,影响自我评价的因素既有内因又有外因。
(一)家庭因素
家庭是孩子接触得最早、最多的社会环境,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位置独特、作用突出。儿童对自己的评价是通过内化重要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而形成的。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对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1.父母关系
父母关系是影响孩子自我评价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外大量有关父母关系以及父母行为与儿童自我评价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父母之间的关系与儿童的自我评价存在积极的相关。相互关系良好的父母,其鼓励、支持、期望以及参与和儿童的自我评价存在积极的关系;相互关系不佳的父母,其粗暴、消极的不支持行为对儿童的自我评价具有消极影响。台湾学者张春兴等人的研究发现,来自关系和谐家庭的儿童,越是感觉到父母用关怀、鼓励、宽容、赞赏、爱护、温暖和高期望的态度来管教他们,其对自己的评价就越高。林敏(2008)以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为被试,得到与以往研究一致的结果:父母关系的好坏与小学生的自我评价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融洽的父母之间民主、友好的交往方式对于孩子有很好的示范作用,良好的社会交往有利于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关系融洽的家庭中,亲子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问题解决,有利于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反之,父母关系不佳,孩子的社交水平低,自我评价就会受到消极影响[1]。
2.父母的教养方式
父母的教养方式也会对儿童的自我评价产生影响,许多研究证实了这点。辛自强(1999)等人对小学学习不良儿童家庭功能的研究发现,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会影响学生的自我概念和目标定向,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父母情感上的温暖和理解会促使子女在学业自我概念上取得较好的自我评价,从而影响学业成绩[5]。张秀阁(2004)的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民主、平等的家庭中,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关爱对提高子女的自我意识具有促进作用。可见,若父母对孩子的合理要求严厉拒绝,对孩子做事横加干涉、保护过度,或者当孩子犯错误时惩罚过于严厉,则不利于子女自我意识的发展,容易使孩子感到被否认与贬低,从而降低自我评价[6]。孙海莲等人(2005)在研究中发现不同家庭类型和父母养育方式对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有一定的影响。在单亲和寄养型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容易出现行为问题和焦虑情绪,他们在合群、幸福与满足等方面的意识和评价明显地低于生长在三口之家的初中生。这可能由于学生处于单亲家庭或从小寄养在父母以外的亲人身边,缺少父母的教育、关怀、理解与照顾造成的[7]。
(二)学校因素
学校是儿童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桥梁,儿童入学后,学校就取代了家庭而上升到对其社会化产生影响的首要位置。教师的期望和态度以及同伴关系都会对学生的自我评价产生影响。
1.教师的期望和态度
教师的期望和态度会影响学生对成功的期望以及自我评价。美国学者罗森塔尔发现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表明,教师的评价和态度对学生心理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教师作为学校的权威,通过积极的暗示、密切的关注和鼓励,把对学生的期待不断地传递给学生,促成了学生对自己的重新认识和自我评价。学生会按照教师对他们的期望进行自我激励,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最终达到预期目的。崔哲等人(2005)探讨了中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其影响因素,该研究发现教师态度对中学生有关学习、人际关系和外貌等方面的自我评价都有显著影响[8]。林敏(2008)的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与他们的互动、对他们的接纳程度,深刻地影响着他们对自己的意识和评价[1]。
2.同伴关系
詹姆斯认为,我们具有寻求被他人关注、被同类所赞赏的本能倾向。当自己没有受到太多他人的关注时,可能会对自己的价值产生质疑。库利也指出,人们都是按照自己在社会情境中的经验来定义和评价自己的。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生会通过直接交往或观察其他人的言行来对同伴的相貌、身体素质、同伴关系、学习成绩、口头表达能力等作出评价。儿童受到这些评价后,对各种反馈信息加以整合、内化,从而形成自我评价。沙利文尤其重视同伴关系在前青年期和青年初期的重要作用。他认为,这一时期,充分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形成健康的自我概念和正确的自我评价所必需的。一般来说,与同伴关系好、受同伴欢迎的青少年获得的自我评价也更高,而与同伴关系差、难以融入同伴群体中的青少年其自我评价较低。
(三)个人因素
个性特征不仅决定一个人对外界事件的态度和评价,也影响个体对自我的评价。吴永华等人(1998)的研究发现,外向型个体的自我评价好于内向型[9]。叶明志等人(2003)的研究表明:外向性格个体的自我评价水平明显高于内向性格个体,在许多方面的自我评价也高于中间性格个体,内向性格个体自我评价较低。与外向性格相比,内向性格者显得孤僻寡言、悲观谨慎、未雨绸缪,他们往往自我评价过低,自信心不足[10]。
情绪稳定性对自我评价也会带来一定影响。叶明志等人(2003)的研究发现,情绪稳定性高者其自我评价好,情绪不稳定者,自我评价较低。情绪稳定者沉着镇静,自控力强,不易忧伤,也不会人云亦云,他们能较理智地看待各种事物,包括对自我的看法,并能以积极主动的方式处理应激事件。因此,他们心理状况好,易取得学业成就,从而增强自信心。情绪不稳定者多愁善感、易沮丧、焦虑不安,对各种刺激反应激烈,且多采用消极和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因此他们易受到不良刺激的伤害,对导致学习和心理问题,从而降低个体的自我评价。此外该研究还发现,多血质个体自我评价最好,胆汁质次之,粘液质及抑郁质自我评价欠佳[10]。此外,良好的性格特征是促进自我评价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青少年自我评价的研究进展
(一)自我评价的性别差异研究
国内外许多研究证实,处于青少年期的女孩自尊比男孩的自尊低一些。Kling等人(1999)研究发现男孩的自尊总体上比女孩稍稍高一些,且这种差异在青少年后期最大。我国学者黄希庭等人(2005)从身体自我的角度来研究自我评价的性别差异,结果发现女生比男生更容易表现出对身体自我的不满意情绪[11]。崔哲等人(2005)对中学生的自我评价研究发现,学习方面的自我评价存在性别差异,从整体上看女生的学习自我评价好于男生;而在人际关系和外貌方面的自我评价性别差异并不显著[8]。任艳(2006)的研究发现,无论是在自我接纳、自我评价的具体方面还是总体评价,男生的得分均高于女生[12]。钱雅琴等人(2007)的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学习自我评价还是人际关系自我评价或外貌自我评价,男生的得分都显著高于女生[13]。
总体来看,青少年的自我评价存在着性别差异,男生的自我评价显著高于女生。这可能是由于女生与男生有着不同的生理发展特点。与男生相比,女生较早地进入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出现也较早,并且女生比男生更注重身材体型的变化,身体自我对她们的总体自我评价影响较大。有研究表明,女生的自我评价主要是与其知觉到的身体魅力联系在一起的,而男生的自我评价主要是与其对成就和能力的感受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女生对身体自我的评价和满意度结果会影响到她们对自己其他方面的评价。
(二)自我评价的年级差异研究
崔哲等人(2005)以中学生为被试,从学习评价、人际关系评价和外貌评价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学生的自我评价。在学习评价方面,从初一到初三,女生的学习自我评价呈下降趋势,初三到高二期间比较平稳,从高二开始上升。而男生的学习自我评价从初一到初二逐渐下降,初二到初三上升,初三到高一下降,从高一直到高三都在大幅上升;在人际关系自我评价方面,初一时中学生的人际关系自我评价处于最低点,以后呈缓慢上升的趋势,从高二开始上升迅速,直到高三达到最高点;在外貌评价方面,高中生外貌的自我评价要远高于初中生;高二时,男女生在外貌自信方面都有一个提升[8]。侯会玲(2007)的研究发现,初一和初三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要比初三高[15]。钱雅琴等人(2007)的研究表明,在学习自我评价方面,初中生得分显著高于高中生[13]。
从以上的研究来看,青少年的自我评价存在着年级差异,具体而言,在学习自评评价方面,随着年级的上升,学生的自我评价下降。这可能是由于与高中生相比,初中生的学业课程相对容易,学习压力小,他们对自己的学业成绩充满自信。因此,高中生相应的满意度可能会较低,从而降低了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自我评价。在人际交往自我评价和外貌自我评价方面,随着年级的上升,学生的自我评价上升。这可能是青春期初中生生理上发生急剧的变化,自我意识高涨,对自己的身体过度关注;然而其心理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个体的身心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反抗心理强,情绪较不稳定,容易冲动,人际关系容易出现矛盾;进入高中阶段后,各方面较为成熟,学生能够较为全面、客观、辩证地看待自己、分析自己。
(三)自我评价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国内外关于自我评价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表明,学业成绩影响着学生的自我评价。国外学者Garazarel(1993)等人对自我概念和学业成绩之间的相关研究发现,学业成绩好的学生有更高的自我价值感,且自我评价更高。姚计海等人(2001)的研究发现,学业成绩的高低反映出中学生对自身评价的高低,学业成绩越高,中学生越倾向于积极地看待自己,对自己作出积极的评价[16]。李晶等人(2011)的研究表明,中学生的学业自我评价情况与学业成绩间的关系密切,尤其是自我评价学业能力对学业成绩的正向预测作用较大[14]。
从以往的研究可以看到,学业成绩好的学生,对自我的评价更高。这可能是由于学习优秀的学生与父母的关系融洽,在学校得到教师的更多关注,也为同伴所尊重和羡慕,这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评价;学业成绩较低的学生不仅为自己学业成绩差感到自卑,且很少受到教师的关注,为同伴所轻视,因而难以取悦自己,也难以对自己形成积极的评价。
四、教育启示
德国著名作家约翰·保罗曾说:“一个人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自己。”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就能够扬长避短,能够根据周围的环境和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恰当的目标,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潜能发挥和人格完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积极、正确的自我评价意识的培养。
首先,教师应无条件积极关注每一位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最敏感、最脆弱的阶段,教师的某种行为,某种言语,甚至某个眼神都可能对他们产生消极的影响。教师的无条件积极关注和赞美使得青少年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有利于学生肯定自我,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特别是对性格内向和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关注和赞赏。在教师始终如一的关注下,这些学生会重新认识自己、善待自己,学会用积极态度看待自己和他人。此外,教师应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主持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使之建立良好和谐的同伴关系。
其次,父母间的关系及其教养方式也会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父母应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融洽的家庭环境。家长应以和平、民主的方式解决家庭矛盾,由此为孩子以后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问题,树立良好的榜样。对孩子的教养,不能过分溺爱,也不能放任不管,应以温和、关心的方式对待孩子。父母鼓励孩子争取成就,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探索精神;此外,父母应正确地评价孩子,既要看到他的长处,也要看到他的不足。当他取得进步时,应适时赞赏和鼓励,增强其自信心;当他失败时,应给与支持,跟他一起探讨失败的原因,帮助孩子学会正确的归因。
最后,学生应养成积极、乐观、活泼、开朗的性格,踊跃参加班级活动,与同学建立良好、融洽的关系;遇到困难挫折,多向老师请教,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学会调节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遇事要冷静思考,理智地分析问题。同时对自己要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了解自己的优点,也要正视接受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地完善自己。
参考文献:
[1] 林敏.学校、家庭因素对小学六年级学生自我评价的影响[J].心理研究,2008,1(4):77-81.
[2] 刘倩倩.青年自我评价的教育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
[3] 林敏.小学六年级学生自我评价影响因素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
[4] 金盛华.角色理论与家庭儿童发展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1):38-43.
[5] 辛自强.小学学习不良儿童家庭功能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1):22-26.
[6] 张秀阁.初中生自我意识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 2004, 25(1):82-83.
[7]孙海莲,杨艳杰.初中生自我意识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5, 21(6):28-31.
[8]崔哲,李育辉,张建新.中学生自我评价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2): 110-112.
[9] 吴永华,朱晓峰,周绍辉.典型内、外向大学生洛夏测验的人格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3):171-172.
[10] 叶明志,王玲,温盛霖等.不同个性特征医学生白我评价水平比较[J].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3, 11(5):342-344.
[11]黄希庭,陈红.青少年身体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 2005, 28(4): 889-892.
[12]任艳.中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郑州大学, 2006.
[13]钱雅琴,李育辉,张建新.中学生自我评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1): 48-50.
[14] 李晶,张杰,朱莉琪.中学生自我评价的发展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J].心理科学, 2011, 34(3): 619-624.
[15]侯会玲. 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业求助行为关系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
【关键词】研究;心理问题;初中生;心理健康
本研究被试来自宿豫区实验初中、关庙初中、丁嘴初中、大兴初中四所学校,共发放问卷400份,其中问卷回收总数为389份,有效回收率97.25%。
1. 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我们课题组通过大量的理论学习,设计了《初中生心理健康诊断综合测量》量表,了解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对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本表由8个内容量表构成,包括: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共100题,每一问题有“是”和“否”可供选择,凡是选“是”得1分;选“否”得0分。分量表分高于8分视为该方面有焦虑倾向;总焦虑分在65分以上,为高焦虑水平,视为存在心理问题。
(二)文献资料法
搜集国内外同类研究信息,借鉴先进经验,关注研究趋势,参考或应用相关成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求实践创新,寻找新的突破点。
(三)访谈法
通过对部分学生与家长的访谈,进一步了解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以避免问卷调查带来的不全面性,在此基础上科学分析成因。
2. 调查结果 从调查情况来看,19.2%的初中生存在心理问题,
(一)初中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
1.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当其情绪喜悦时,学习积极性高涨,与别人相处和谐;当其情绪烦躁忧郁时,学习积极性低落,与别人难以友好相处,甚至出现逃学、打架、斗殴等现象。
2.意志优柔寡断、自制力差,易受暗示。当其情感冲动时,自制力较差;当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动摇;耐挫力差。
3.性格方面:(1)自卑孤独型。这类学生在交际中孤僻、骄傲、交往范围小,不主动,不愿意同其他同学交朋友;(2)自大自负型,自以为是,瞧不起人,缺少对别人的欣赏与尊重,且抗挫折能力差;(3)自私狭隘型,容易形成“自我中心”的思想,自我意识极强,易与人形成隔阂。在交际中十分看重自己的利益,把个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4.自身人格的不协调,不和谐。德、智严重分离。
5.青春期综合症。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的发育发展,心理上也发生变化。一些初中生情感上有了纠葛,情绪变得不安和烦躁,有时感到孤独、忧虑和苦闷,亦称为青春烦恼;从某个时候起很快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意志,打不起精神听课,称为青春抑郁,还有青春期幻想与所谓的“早恋”问题等。
(二)初中生心理问题的归因
1.初中生自身的原因
(1)人际关系紧张。人际关系的好坏,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和方法,他们在与同学相处时常遇挫折,或受到团体的压制,或受他人的排斥,或失去朋友时他们会感到痛苦与烦恼,内心极度压抑和焦虑,变得敏感、多疑和自卑,产生孤独倾向。
(2)自我评价不客观。初中生自我评价常受个人的意愿、心境等因素的制约。这种不能客观评价自己的结果,容易导致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等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3)性生理成熟与心理相对不成熟的冲突。初中生产生对性知识的探索以及对异性的兴趣和向往,在不良社会环境作用下,就容易过分追求性刺激,给心理健康带来严重的伤害,使之处于悔恨、自责、自卑、焦虑不安等情绪状态中,长期下去容易导致过敏倾向以及身体症状等问题的发生。
2.家庭因素的影响
(1)家长的期望值太高。父母盲目追高,致使学生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使孩子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和厌烦情绪。
(2)家长重钱轻学的思想。特别是个体经营的父母,时常有意无意的灌输“拜金主义”的思想,宣传学习无用,给初中生带来消极的影响。
(3)家庭的溺爱。父母缺乏正确的,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孩子溺爱或不负责任的说教,或对孩子的行为听之任之,都对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4)家庭分裂的创伤。父母离异,孩子会因缺少家庭温暖而造成心理伤害,是不容忽视的。
3.学校教育不足的影响
(1)学校教育工作存在一定的弊端:重智育,轻德育、体育;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教师由于一味地追求教学成绩,而忽视了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造成一些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
(2)教育者缺乏对孩子必要的理解、宽容,在情感上缺乏与孩子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在情感上得不到青少年的认同和接纳等。
(3)有些教师忽视学生心理特点,教育方法不当,不能够站在青少年的角度分析问题,对犯错误的学生缺少尊重,不顾及他们的心理感受与体验。损害学生的自尊心,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使其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
(4)教育者自身言行不一,表率作用差,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没有做到,起不到应有的榜样作用。
4.社会方面
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由于大众媒体不恰当的渲染,忽视了对青少年受众群体的关照,而使一些化中不良的、世俗的因素,被学生负面的接受了。由此造成中学生长期接受的传统教育与当前转型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之间产生了严重的矛盾冲突。使处于成长期的中学生产生了心理问题。
3. 结果分析 我们依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实施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教育氛围,培养初中生健康心理
校园精神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环境,对初中生心理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主导作用,对初中生道德人格的形成、发展有独特的价值,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学校应该从初中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出发,创造良好的条件,如良好的教风、班风、学风、校风,和谐的师生关系,民主宽松的教学方式、丰富的课外文化生活等。
教师是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要与学生多进行沟通,深入学生心灵深处。只有近距离的接触,才能真正深入到孩子心灵的深处,才能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影响和教育。
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培养其自信心和进取心。我们每一个教师要关注他们,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使他们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让他们融入文明的社会大家庭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交往方式和心理品质,提高初中生的交际能力。
(二)抓好学科渗透,培养初中生健康心理
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只有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学科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初中生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是预防和解决初中生心理问题,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目标观,树立现代教学目标观,充分挖掘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培养初中生健康心理,激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如:课堂上面向大多数;给每个学生显示才能的机会;鼓励每一个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发现闪光点,目标定小点,活动多一点,反馈快一点;帮助学生消除焦虑,克服自卑,树立信心,持以恒心。
(三)建立和谐亲情,优化初中生健康心理
父母及家庭其他成员的言行举止,教育方式对初中生心理品质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尽量与家长保持联络,共同讨论如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或情绪困扰。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向家长传授孩子身心发展的常识。为家长提供教育方法,并注意调查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也可组织家长相互交流教育子女的心得和经验,以增强教育的效果。帮助他们建立正常的和谐的亲情关系,提高家庭的教育水平,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四)建立心理档案,消除初中生心理障碍
为了及早发现初中生学习、生活中的心理问题,以利于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教育,给特别学生建立了个人心理档案。对个别心理障碍严重的初中生进行个别辅导,制定分阶段的努力目标,目标实现情况及时载入档案。
(五)学会心理自我调适,提高初中生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