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6 09:17:5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诊断影像学急诊,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4208(2011)02―0036―02
肺炎性假瘤(pulmonary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是肺实质内一种炎性增生性瘤样病变,肺炎性似瘤又名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或增生,发病原因至今未明,属良性病变。本病根据其主要细胞及间质成分不同,可分为浆细胞性肉芽肿、纤维组织细胞瘤和假性淋巴瘤等。国外文献显示患者平均年龄29岁,而国内报道平均年龄为48岁左右,这可能和国外经常体检制度有关,也可能与处于肺癌好发年龄段时发病,误诊率较高而选择手术有关。近年来,该病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以下就炎性假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作一综述。
1 肺炎性假瘤的CT表现
假瘤可发生在肺的任何部位,以右肺下叶居多,病变多位于肺的较表浅部位,靠近斜裂、横裂或纵隔旁,呈圆形、椭圆形结节或肿块,直径大多为2~4cm,边缘多清楚而光滑。但有报道少数肿块巨大,直径可达三十几厘米,还有的呈不规则形,少数可毛糙或有毛刺样改变,以及伴粗大血管纹理者,这与肺炎性假瘤的周边病理变化有关,边缘光整者多有假包膜形成,而无假包膜的病灶周边有增殖性炎症或渗出性炎症,表现为边缘毛糙、不规则。“桃尖征”由炎症在吸收与局限过程中邻近肺组织或胸膜与炎性假瘤的假膜粘连牵拉所致,被认为是肺炎性假瘤的特征性表现。
病灶在肺窗及纵隔窗所显示形态大小比较一致,密度比较均匀,呈软组织密度,少数有空洞,但其内壁较光滑;少数可有斑点状钙化;较大的病变内可有空气支气管征,此为肺部炎性病变的另一重要特征。
肺炎性假瘤临床表现及影像表现无特异性,部分病人肿块胸膜缘可见尖角样改变,出现肥厚、粘连。,病灶周围的炎性反应、邻近胸膜增厚、粘连在肺癌中表现显著,这也是诊断炎性假瘤的有力佐证。
CT增强扫描与肿块的组织结构内血管成分不同可出现均匀强化,肿块周围部强化或肿块无强化,有学者认为肿块周围增强程度高于中心部是炎性假瘤较为特征性的表现,Murata等认为净增值常大于60Hu,其时间密度曲线往往呈迅速上升型。
2 CT诊断及病理基础
肺炎性假瘤根据病变成分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即炎性纤维组织细胞型及浆细胞肉芽肿型。镜下所见病变肺组织结构完全消失,代以梭形细胞和炎细胞浸润。其中梭形细胞缺乏明显核异型性、病理性核分裂及凝固性坏死。病变内可伴小的液化坏死灶及囊肿形成,液化坏死物排出形成空洞或空泡。因不呈急性坏死,而多无气液平面。肺炎性假瘤各型的细胞虽然增生,但分化良好,无恶性肿瘤证据。炎性假瘤对邻近组织只有压迫作用,而无浸润破坏现象,这有别于真性肿瘤。病灶边缘多清晰、规整,密度可均匀,少部分病灶内伴有小空泡及液化坏死区。肺炎性假瘤因邻近段支气管开口受压变窄,可造成阻塞性肺气肿或邻近段代偿性肺气肿。肺炎性假瘤可以呈慢性肺炎吸收后的改变。病灶本身的机化纤维化收缩过程可造成病灶的边缘呈特征性的向心性“弓形凹陷征”,肺癌肿瘤间质纤维主要包括胶原纤维和强力纤维,其细胞膜下可见平滑肌微丝,既有收缩功能又能分泌胶原。肺癌向周围生长时首先沿毛细血管、肺小间隔及淋巴管浸润,使其变僵硬,在瘤内收缩功能牵拉的作用下,受侵犯的毛细血管、淋巴管及肺小间隔变直、变尖,呈“毛刺征”。由于生长过程中的生长速度及阻力不同即产生“分叶征”,这两种征象可造成病灶的外形饱满呈“膨胀形态”。
肺炎性假瘤是一种在慢性炎症的基础上,停止原始炎症的发展,转为非特异性炎性反应性机化过程,或转为病因不明的良性瘤样变的另一种状态的慢性发展过程。病变反复变化,造成其特有的“收缩形态”的CT表现。而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在各种细胞类型的特点下快速或缓慢生长、增大,病变发展单纯,呈特有的“膨胀形态”的CT表现。段钰认为,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显像(PET)和CT结合,诊断恶性病灶的灵敏度为92.8%,准确性为85.9%。
3 鉴别诊断
3.1 肺炎性假瘤与肺癌鉴别 肺部CT上大多表现为单个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结节影,可发生于两肺各叶及肺段内,好发于两肺上叶、下叶背段及舌叶,与肺部炎症、结核、肿瘤的好发部位相似,不能根据部位作出鉴别诊断。我们将中央型肺癌结节视为“癌头”,由肺癌结节侵犯阻塞段支气管而引起的肺段阻寒性肺炎或肺不张视为“癌尾”,其综合形态为“癌头尾”征。肺炎性假瘤一般症状较轻或无症状,瘤体增长缓慢,病史较长,可有小空洞、充气支气管征,病灶周围一般无卫星灶,病灶增强显著均匀,病灶基底可广泛贴于胸膜,局部胸膜粘连增厚,但无胸水及胸痛,可有纵隔淋巴结肿大但无融合征象,这些均可提示肺炎性假瘤的诊断。肺炎性假瘤的密度同周围型肺癌相比偏低,在统计学上有差异,其原因为病灶内仍有未完全机化的炎性渗出物,而且多数病灶内部因出现钙化、空洞、空泡及充气支气管征而表现密度不均匀,如果在结节内发现钙化,并结合其形状、含量及分布等特点,对定性诊断有很大帮助。文献报道,CT增强薄层扫描能清晰显示肺癌小病灶内肿瘤血管的特征性表现:“异性血管强化征”,而肺炎性假瘤和结核球病灶内不出现该种血管病理征象,认为此征象在鉴别诊断上有重要意义。
3.2 肺炎性假瘤与结核球的鉴别结核球边缘清楚,密度较高,可见斑点样钙化或边缘性小空洞,增强扫描无强化或边缘强化,周围可见“卫星灶”,胸膜钙化、(1)结核球好发于上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2)肺炎性假瘤胸膜增厚较为广泛,而结核多出现胸膜钙化、胸水征象;(3)增强扫描肺炎性假瘤多呈均匀性强化,很少病例呈厚薄不均的周围环状强化,强化程度高;结核球的强化方式往往为包膜样强化,少数无强化。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有下列情况应考虑到肺部炎性假瘤的可能:(1)病史中多有呼吸道感染史,病程较长。(2)肿块生长缓慢,可长时间无特殊变化。(3)影像学表现:肺野内类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多发于肺叶周边,有胸膜粘连征象而无胸膜凹陷征,有桃尖征,无钙化,纵隔淋巴结肿大不明显或无肿大等。(4)无周围器官受侵及转移征象。(5)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大多数为慢性炎症。由于肺炎性假瘤虽是肺部良性病变,但术前很难与肺癌鉴别,少数有恶变倾向,故对于肺炎性假瘤及肺部不明性质的肿块应积极行手术治疗。治疗上仍依靠手术,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对明确病因及确定手术方式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屈大望,张熙曾,苏延军,等,肺部炎性假瘤的临床诊治(附178例报告)[J],中国肿瘤临床,2000,27(6):455―457
[2]崔允峰,任德印,武乐斌,桃尖征对肺炎性假瘤的x线诊断的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1988,7(1):10
[3]戚跃勇,戴书华,邹利光,等,肺炎性假瘤的CT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20(6):503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医学影像诊断;关系
1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专业特性
现阶段我国医疗机构的医学影像技术人员处于饱和状态,但在影像诊断人员十分稀少,一方面由于医学院中影像诊断人才较少,由于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对于影像急速以及诊断的培养目标发生改变,多数院校注重于影像技术的掌握,对于影像诊断的培养实践性不足,因此比较符合医疗结构医学影像技术人员的需求,导致影像诊断人员出现断层现象。熟悉医学影像技术以及医学影响诊断的专业人才处于缺失状态,能够在临床中具备生物医学工程能力的专业人才是医疗体制改革的社会急需人才。因此在医疗改革背景下,医学院校应该强化对影响诊断以及影像技术人才的综合性培养,从培养目标到课程体系实现改革与发展,针对各级医疗机构的需求实现人才与医疗设备的共同发展,从影像诊断与影像技术的关联性入手,实现综合性课程的设定,通过医院实践以及案例分析等等,提高医学诊断技术人才的培养,是提高医学影像诊断以及医学影像技术发展的根本,也是联系两者和谐共进的必要条件。专业独立性是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人才培养特点,由于涉及到多个学科内容,因此人才培养中,既需要从电子学,临床医学以及基础医学理论知识入手,提高对医学影响诊断技术以及临床影像诊断知识的了解,从X线影像技术,超声、SPECT、ECT、PET、MRI等设备以及技术掌握入手,强化基础理论与操作技巧的提升,实现医学影像学的各个分支理论知识与发展方向,从而促进影像诊断技术人才的培养,提高其对疾病诊断以及医疗设备使用的准确性,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以及提高患者治疗的针对性。这是目前论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的综合型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高校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医学影像人才的培养。
2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的专业互补性
2.1影像技术与影像诊断实践工作整体性
在医疗机构中医学影像诊断与影像技术的工作是紧密连接的整体,患者通过影像技术的医疗设备进行影响诊断疾病,然后反馈给医生进行治疗,这是医院医疗过程中常见的流程。实际工作中影像诊断工作的开展需要影像技术的支持,患者以及医院对高水平影像诊断的需求,反馈到影像技术的拓展与发展中,伴随着影像技术的创新,影像诊断标准亦会逐渐上升,如此影像技术与影像诊断之间构成良性循环,互为整体,虽然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双方共同制约以及促进对方的发展。实际工作中纵使成像原理存在本质差异,但是影像技术的局限性以及专业性都会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现,无论是超声、SPECT、ECT、PET、MRI还是计算机X线技术,都具有自身的特性以及整体的共性,所以在临床诊断中,需要根据实惠、方便以及影响最小原则进行选取,以影像金叉信息的客观性和互补性进行综合利用,确保现代医疗技术促进医学影像诊断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的融合,满足医疗体制改革下临床治疗融合整体的形成,提提高治疗效果以及诊断效率,实现医疗诊断技术整体的共同发展。
2.2医学影像诊断中常见的影像技术临床应用
临床诊断中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应用,是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实现医疗质量提升的关键,在影像诊断中需要减少对人体的辐射与损伤,软组织鉴别中需要优化工作机制,利用影像技术的先进行以及患者诊断的需求,针对性影像技术的使用。(1)CT技术的应用主要是针对于骨骼肌肉或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断效率,例如重视系统以及寄生虫等等疾病而言,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故而常用鼻窦疾病、鼻咽早期肿瘤疾病。(2)CR技术的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多数临床诊断中都会采用这类工具,因为鉴别能力较高,及时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却可以有效发现软组织中的疾病,所以常用与骨骼或是神经系统的疾病诊断。(3)磁共振技术,对直肠的检查效果高于CT,但肺部的检查低于CT与CR,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看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多用于人体创伤情况、炎症情况、肿瘤情况、子宫情况,肝脏与胰腺检查中不推荐使用。
3展望
总体而言在影响技术临床诊断应用中,需要根据各技术的使用优势,合理分配技术的应用范围以及区域,才能够实现高校的综合性影像技术应用,不仅全面提高了诊断范围以及诊断内容,其诊断效果以及诊断技术得到改善,提高临床对患者身体生态指标的掌握,有利于临床诊断以及治疗的开展提高影像诊断效果与准确率,便于现代化医疗体制改革下医疗治疗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赫明锋.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0(03):171-172.
[2]杨东奇.论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的关系[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6):155-156.
[3]谈彩琴.论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的关系[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8):5921+5924.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医学影像诊断;CT;CR
医学影像主要包含X线片、超声、核磁共振以及CT等多种医学技术,其相对于传统临床诊断具有操作简单、对患者造成伤害小等优势,由于现阶段影像学发展迅速,其使用原理和检查方案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并且其诊断范围也各不相同,因此临床医学影像诊断对检查技术有较强的依赖性[1]。
一、资料与方法
1CT影像技术分析CT主要是采用X线对受检者人体某部位或组织进行逐层扫描,然后采用计算机对诊断信息进行重建,以此获取受检者横断解剖图。现阶段,CT技术在临床诊断中应用比较广泛,并且也存在显著的临床优势,诊断过程中所获取的横切面图像分辨率也比较高,扫描操作比较简单、速度较快。其缺点主要在于扫描范围、速度和质量三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起到制约效果,对此相关科研人员应对此进行一定的改进和完善。
2CR影像技术分析数字化X线摄影(CR)主要是在影像板(IP)接收X线模拟信息后,扫描仪器中的激光阅读仪再次扫描影像板(IP),并使用数据转换器转换为图像。此技术能够使受检者通过以此摄影获取更多层次的身体信息,其优点在于降低受检者接受X线的剂量,并且其曝光度、宽度以及密度动态等都比较大,所以此技术可以在摄影量不足的情况下显示更为清晰的图像,有效避免了因为参数选择不合适而出现重拍的可能性[2]。
3超声成像(USG)技术分析USG技术主要是采用超声波对受检者身体进行扫描,同时对其器官组织反射、投射信号等进行处理,从而形成人体器官图像。此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有点在于无创伤、无辐射并且价格相对也比较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超声成像技术主要包括A型、B型、C型、D型和M型。
4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分析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在外部磁场的影响下,然后利用其与受检者体内组织中与之相关性的原子核,例如13C和23Na等,从而形成磁共振现象,并经过处理后形成图像。在临床诊断过程中需要受检者处于静磁场中,同时还需要其保持静磁场Z方向和长轴方向平行,接着使用脉冲频磁场作用受检者患处,然后采用计算机对输出共振信号进行处理,经过处理后形成三维立体图像或二维断层图[3]。
5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分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即血管造影的影像通过数字化处理,把不需要的组织影像删除掉,只保留血管影像,这种技术叫做数字减影技术,其特点是图像清晰,分辨率高,对观察血管病变,血管狭窄的定位测量,诊断及介入治疗提供了真实的立体图像,为各种介入治疗提供了必备条件。
二、医学影响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1CT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CT技术在临床诊断中应用非常广泛,其主要在腰间盘突出、寄生虫病、颅内肿瘤、听骨破坏、鼻窦及鼻咽早期肿瘤等头颈部病变和心血管系统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2CR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CR技术在临床诊断中因为会采用射线,因此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并且其在诊断软组织病变中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过在骨骼疾病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对神经系统中脊椎病变以及存在颅骨病变的患者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其在腹部脏器和中枢神经系统临床诊断中效果不够理想[4]。
3超声成像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超声成像技术主要应用于良性和恶性肿瘤诊断过程中,并且其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特别是对于存在浅表淋巴结诊断和乳腺恶性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率。此技术还可对患者内腔进行检查,主要采用微型探头对患者消化道内存在的小肿瘤进行识别,同时对肿瘤侵犯范围和转移程度进行精准判断,在食道肿瘤诊断中应用更具重要性。
4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磁共振技术应用较为广泛,其对受检者各组织具有较强的分辨力,临床上通过其对各系统疾病进行诊断,主要应用于先天性残疾、肿瘤以及创伤等,并且在中枢系统、脊椎、膀胱以及子宫等部位临床诊断有显著的效果,因为此技术不需要对比剂即可对患者血管结构进行有效成像,所以所获取的信心更为可靠和有效。
5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DSA由于没有骨骼与软组织影的重叠,使血管及其病变显示更为清楚,用选择性或超选择性插管,可很好显示血管及小病变,可实现观察血流的动态图像,成为功能检查手段。DSA设备与技术已相当成熟,快速三维旋转实时成像,实时的减影功能,可动态地从不同方位对血管及其病变进行形态和血流动力学的观察。对介入技术,特别是血管内介入技术,DSA更是不可缺少的。
【关键词】医学影像;乳腺;肿瘤;诊断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且患者群越来越年轻化,严重危害妇女的健康。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关键。医学影像学对乳腺癌的检出和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乳腺影像诊断学的发展主要在近30年,随着各种影像新设备、新技术的出现,使乳腺的影像检查有了更广泛的前景,合理应用各种检查手段成为重要问题。
1 X线检查
在众多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中,乳腺的X线摄影检查仍然是最为有效、经济的方法。据美国癌症学会和美国癌症研究所共同研究的结果表明:乳腺X线摄影检查比最具临床诊断经验的医师早2年发现早期肿瘤。它可以发现59%的直径在1.0 cm的非浸润型癌瘤和53%的浸润型癌瘤。采用乳腺X线摄影进行乳腺癌普查,可以使其死亡率降低30%~50%,如果仅用常规体检作为乳腺早期癌的普查,则死亡率仅能降低18%。因此,在一些国家,全国范围内的乳腺X线摄影已经作为乳腺癌的普查项目被广泛应用。甚至认为乳腺摄片是30岁以上、有乳腺癌症状的女性乳腺癌影像学诊断的金标准。X线摄影普查已经成为预防医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X线片中乳癌的特征,边缘模糊毛刺或“触角”肿块、高密度结节或星状阴影。另外,X线摄片对钙化的检出最具优势,检出率约占40%,是诊断乳癌的重要X线征象。层叠细沙样、短棒状、不规则颗粒状、半环或斑片状、钙化量多广泛或簇状密集为常见钙化形式,有资料认为5~10枚/cm以上钙化灶聚集癌的可能性很大,单纯簇状钙化是乳癌早期的或唯一的重要征象。但X线摄片对于接近胸壁和致密型乳腺的小癌灶易于漏诊。乳腺X线摄影技术 乳腺X线摄影技术的质量控制,对乳腺病变的X线诊断至关重要。近年来由于高新技术的应用和设备的更新、引进及投照条件的改善,乳腺X线摄影检查与20世纪60年代比较,有了很大的进步。目前均采用自动曝光控制装置,计算机自动冲洗程序等先进技术,使乳腺摄片的质量不断提高。数字乳腺摄影动态范围宽,对比分辨率高,能对图像进行多种变换,特别适合乳腺组织的检查,所需辐射量少,而且能更早发现病变。数字乳腺摄影有助于计算机辅助诊断,能准确检出微小钙化灶,提高判定乳癌的可靠性。数字乳腺摄影能支持远程会诊,将图像资料以数字形式传送,能满足远程会诊必需的数字影像资料,从而正在逐步替代钼靶乳腺摄影。
2 超声检查
乳腺X线摄影仍然是占统治地位的乳腺影像学检查方式,而B超扫描则在临床成为广泛应用的一个辅助诊断方式。20世纪80年代超声检查乳腺采用塑料袋灌装水囊和水槽式扫描,发展到今天彩色多普勒超声高频探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能量多普勒超声等技术的临床应用,以高清晰度二维图像及彩色血流特征、检查无创、快捷、重复性强、鉴别囊实性病变的准确性高等优势被公认。随着高科技超声软件的不断开发,对直径1 cm以上乳癌的检出和定性已提高到新水平。乳腺的B超检查可以帮助分析在体检中或乳腺X线摄影中所发现的可疑病变。这种高频、聚焦检查方法对于东方女性乳腺内脂肪组织少、腺体多的小有不可缺少的补充作用。对乳腺X线摄影照片中边界清楚的结节进行评估。可以帮助鉴别肿块的囊、实性,有助于肿瘤的分期(检查腋窝、锁骨上下、肋间淋巴结)。当体检所见和乳腺X线摄影之间有不符合的情况时,B超检查有助于分析病变。在体检有所发现而X线片阴性时,尤其是致密型乳腺,B超能显示有或无病变存在。同样,在乳腺X线片发现不清楚的阴影时,B超检查可以肯定或排除病变的可能。B超检查有利于比较细致地观察因解剖原因不能为乳腺X线摄影所显示的病变。如近胸壁的肿瘤、腋窝深处的淋巴结等。可以为触摸不到的乳腺病变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及手术前的金属丝定位。评估有损坏的硅酮乳腺植入物的状况。对于不宜进行X线检查者,可以先行进行B超检查。乳癌腋淋巴结组织学有转移,超声腋淋巴结转移特征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临床触诊和X线摄片。
3 MRI检查
1982年MRI应用于乳腺检查。越来越多的研究说明MRI是乳腺影像学综合诊断的必要手段之一,可显著提高早期乳癌和多源性乳癌的检出率。使用正确的技术和特制的线圈,在某些情况下是很有价值的。同时,静脉推注造影剂后,动态观察增强的形态可以提供重要的鉴别诊断资料。恶性肿瘤总是较良性肿瘤增强快,而且强化明显。癌肿边缘呈不光整的星芒状,也可表现锯齿状或长毛刺状,以及癌向后浸润的情况。乳癌的MR增强与血管生成、肿瘤增生的活动性、恶性程度及侵袭性相关。动态MR可以反映肿瘤的微循环,对血管参数可以进行定量、半定量分析,对肿瘤的解剖结构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并对淋巴转移的评价明显优于传统的组织学方法。不足的是检查程序复杂费时,价格昂贵,成像质量受呼吸影响较大,对癌肿内钙化灶显示欠佳,不能作为独立的诊断方法。
磁共振波谱分析是检测活体内代谢和生化信息的无创性技术。1973~1974年,开始应用磁共振对离体标本进行波谱测定。目前波谱分析软件包与高场强磁共振成像系统配套使用进入了临床应用阶段,对乳腺疾病的诊断有了显著进展。研究证明了胆碱水平升高是乳癌的波谱标记这一假说,是诊断乳癌的重要标准[1]。多种MR技术联合应用能提高乳癌诊断的准确率,因此,MRI诊断和鉴别诊断乳腺病变中具有潜在独特的应用价值。
4 CT检查
CT检查乳腺是先进影像技术之一。1977年首次报道应用CT检查乳腺疾病。乳腺CT检查目的主要是用于晚期肿瘤的侵犯进行分期;手术后、化疗后局部触诊不易明确的病变;因已发生纤维化影响诊断的特殊患者等。CT对乳腺局部解剖结构能提供详细资料,尤其是对比剂强化后扫描使致密型乳腺癌的检出率高于钼靶乳腺摄影。增强CT能显示癌肿血供分布特征,提供增强峰值、灌注量、组织动脉增强比,能正确评价腋窝淋巴结转移和引流的情况,观察癌肿侵犯胸壁、肺和纵隔的情况。乳癌CT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软组织块影,多数为实质性不均匀高密度,周边为毛糙不齐的毛刺样改变,癌肿局部皮肤增厚、皮下脂肪层消失。有学者认为[2]乳癌血供丰富,强化明显增高,CT值成倍增加,是诊断乳癌的重要标准之一。CT对隐性乳癌和早期小乳癌有较高价值,研究表明CT薄层扫描能发现直径 0.2 cm的癌灶。CT能较好评价腋下、胸骨周围淋巴结的情况。结合螺旋CT表面覆盖法,扫描时间短并能三维重建显示病灶立体空间形态,可得到更多的诊断信息。缺点是对癌肿内微小钙化灶显示不够理想,存在对比剂过敏的危险且价格昂贵,技术操作过程复杂,有一定放射损伤,不能重复检查。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诊断;医学影像学;X线;CT; 影像核医学
一、X线在疾病诊断的应用
1895年伦琴发现的X射线在二十世纪被医学界广泛应用。X线成为诊断和治疗方面最有效的手段。它以绝对的可靠性引导着医师的诊治。普通放射诊断是现代医疗机构确诊病人患病的重要手段。今天,每一个有声望的医院无论大小,都要有一个X线部门,并备有做疾病诊断和治疗所用的设备和装置。
医院配置X线装置后内部器官的检查也迅速采用了X线技术。由于X线可被不致密的器官或骨予以部分阻断,故在X线片上可将软部分识别。肺部检查又扩大了其应用范围,在支气管和肺中的异物,能借此找到其准确的所在部位。胸部X线检查成了临床检查的常规,现已在学校和军队中发现了上千个早期无症状的结核病例。X线检查在大多数的重复健康检查中成为必要的措施。骨和关节的放射学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普放诊断还应用在脊髓体和椎间盘疾病病理分析,齿部的X线摄影,肾和其他结石以及病理性钙化的X线诊断等方面。
主治医师通常让病人做的诊断检查是透视或照相。透视是使X线透过人体被检查部位并在荧光屏上形成影像。优点是能够看到心肺、横膈及胃肠等活动的情况,同时还可以转动患者,做多方面观察,以显示病变及其特征,便于分析病变的性质,多用于胸部及胃肠检查。因此,在术前病人一般都需要进行透视检查,观察多系统的器官。检查人身体机能是否适合手术。对于某一特定部位的检查不仅可以观察病灶,同时也能够观察病变与周围的关系。
照相亦称为摄影或摄片,X线通过人体后使受检部位在胶片上显影,利用了X线的穿透性和对胶片的感光作用。这种影像诊断方法比较昂贵,但可留作永久记录,便于分析对比、集体讨论和复查比较。然而它的缺点是不能显示脏器活动状态。一张照片仅反映一个(即照相位置)。因此摄片可适应于各系统、器官疾病,如头颅、脊椎及腹部等部位的检查。要根据病人的病情选择适当的诊断方法。普放诊断原理主要依据X线成像原理。它与X线的性质、人体组织密度和厚度有关,X线能穿透人体是由X线的性质所决定的。X线成像原理是:X线的基本特性和人体组织器官密度与厚度之差导致各个不同密度的组织相邻排列,吸收及透过X线的量不同,产生透视或照片上的影像。凡是密度大的部分(例如骨骼)吸收X线最多,通过X线很少,故在照片上显出白色影像;反之,密度较小的部分(例如空气或是软组织)在照片上出现黑色影像。这使X射线技术立即为外科所采用,用于骨折、骨病的诊断及异物的识别。医院配置X线装置后内部器官的检查也迅速采用了X线技术。由于X线可被不致密的器官或骨予以部分阻断,故在X线片上可将软部分识别。肺部检查又扩大了其应用范围,在支气管和肺中的异物,能借此找到其准确的所在部位。胸部X线检查成了临床检查的常规,现已在学校和军队中发现了上千个早期无症状的结核病例。X线检查在大多数的重复健康检查中成为必要的措施。骨和关节的放射学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普放诊断还应用在脊髓体和椎间盘疾病病理分析,齿部的X线摄影,肾和其他结石以及病理性钙化的X线诊断等方面。
二、CT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CT影像不同于普通的X线影像,它是一种数字化的影像,医疗应用中已经相当普遍。已成为很多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
(1)普通扫描(平扫) 系不使用对比剂的常规扫描,扫描范围通常从肺尖到肺底,也可根据定位片所见,进行选层扫描。对多数胸部病变,乎扫能满足诊断要求。
(2) 增强扫描通常是在平扫的基础上进行,为以静脉快速注射含碘对比剂后再进行的扫描,包括动态增强扫描和CT灌注扫描。主要用于鉴别病变为血管性或非血管性、明确纵隔病变与心脏大血管的关系、了解病变的血供情况,帮助鉴别良、恶性病变等。
(3)高分辨力扫描高分辨力CT扫描技术为薄层扫描及高分辨力算法重建图像的检查技术。主要用于病灶的微细结构,对弥漫性肺间质病变及支气管扩张的诊断具有突出效果,它是常规扫描的一种补充。
(4)多层面CT扫描系X线管一次旋转过程中同时获得4、8或16层面图像数据的成像系统,可对肺部病灶进行多方位观察,且具有肺结节分析功能、肺支气管成像、肺含气量测定及支气管仿真内镜功能等。
三、影像核医学检查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影像核医学是核医学三大组成部分之一,主要用于脏器显像或功能测定。核医学显像的基本原理是:口服或静注放射性示踪剂,使之进入人体后参与体内特定器官组织的循环和代谢,并不断放出射线,在体外用专用探测仪器追踪探查,以数字、图像、曲线或照片的形式显示出病人体内脏器的形态和功能。显像特点:方法简单、灵敏、特异、安全无创(病人所受辐射剂量低于一次X摄片所受剂量)、结果准确、可靠,在临床和基础研究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核医学显像仪主要是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SPECT)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近两年相继推出了诊断级多层螺旋CT与SPECT或PET混合型机型,加快了核医学分子影像的发展进程。作为一种无创伤检查手段,核医学显像一方面通过高分辨、高清晰的活体断层图像,显示各器官组织及肿瘤的生理和病理的功能及代谢情况,另外还可从体外对人体内的代谢物或药物的变化进行定量、动态检测,而成为肿瘤、心脑血管等疾病诊断和疗效评价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腹部创伤;CT诊断
影像学表现腹部创伤是常见外科创伤,但往往病情严重,加上致伤原因多、病情相对复杂、容易合并多种并发损伤,如何快速准确了解并判断伤情,及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特别是对合并内脏破裂出血的患者,避免多发伤导致的主要症状受掩盖,甚至漏、误诊引起严重后果是研究的重点[1]。本文就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60例腹部创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手术结果作为对照,探讨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的诊断效果及其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60例腹部创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89例,女71例,年龄21~77岁,平均年龄(47.4±2.1)岁。患者均有明确的创伤史,其致伤原因包括交通意外53例、高处坠落31例、摔伤20例、跌伤13例、锐器刺伤19例或钝器砸伤24例等多种;患者从受伤到就诊时间0.5~6h,平均时间(3.3±0.3)h。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实施多层螺旋CT扫描,且影像学资料清晰完整。1.2方法多层螺旋CT扫描,选择美国飞利浦公司生产的128层Brilliance螺旋CT扫描仪作为诊断仪器,对患者实施常规平扫,患者取仰卧位,设定扫描范围在膈顶至肾脏下极之间,平扫时的参数设定为:管电压120kV,管电流280~300mA,扫描层厚5~10mm,层间距5~10mm,螺距1.375,扫描矩阵512×512。病情严重复杂时,可以考虑加行增强扫描,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100ml非离子造影剂碘海醇(浓度为300mgl/ml、注射速度为2~3.5ml/s),在注射结束后的25s、60s和80s分别行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的多期扫描,注意对患者的腹膜后腔、肠道等的状态进行重点观察。然后将扫描获得的资料传入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1.3观察指标对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进行观察,当多层螺旋CT扫描图像上显示患者的腹腔中有游离液存在,同时合并血肿、脏器破裂等情况可判断为腹部创伤阳性[2]。计算CT诊断腹部创伤的阳性率。通过手术判断患者的腹部具体创伤情况,并对不同类型腹部创伤所占的比例进行计算。以手术诊断结果为依据,计算患者通过CT诊断不同类型腹部创伤的诊断符合率。1.3统计学方法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
2结果
2.1患者经CT诊断腹部创伤的结果患者经多层螺旋CT首次诊断腹部创伤的阳性率为63.13%(101/160),阴性率为36.88%(59/160)。2.2患者的腹部创伤手术结果及CT诊断的符合率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发现合并腹部创伤以脾脏损伤、肝脏损伤、胃肠道及肠系膜损伤的发生率最高。多层螺旋CT首次诊断为腹部创伤的患者中,与手术诊断结果的总符合率为96.25%。
3讨论
临床诊断腹部创伤的方法较多,传统的腹腔穿刺、连续血象检查等因对内脏损伤相对较大,可能给患者的治疗及预后造成不良影响而逐渐被淘汰。而腹部解剖位置特殊,通过影像学手段对其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临床诊断中多层螺旋CT扫描都是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本文患者在入院后均实施了多层螺旋CT扫描,并有完整影像学资料,其首次诊断的阳性率为63.13%,与吴小燕[3]的研究结果比较接近,均提示CT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腹部损伤的损伤位置、范围、程度进行有效判断,但与手术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则多层螺旋CT的诊断符合率高达96.25%,无论是脾脏、肝脏、胃肠道及肠系膜还是胰腺、胆囊、膀胱,其损伤检出符合率均在90%以上,效果显著。以手术探查结果中损伤发生率最高的三种脏器为例,脾脏损伤的患者通过CT扫描能够观察到明显的脾增大、脾内血肿以及包膜破裂表现,由于脾部与体表接近,本身比较脆弱,周围缺乏有效的保护组织,一般是损伤发生率最高的脏器,需要通过临床表现观察、病史询查及必要的增强扫描等综合性探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1];而肝脏损伤的患者则能在CT图像上观察到肝脏低密度影、血肿影、透镜样低密度影等表现,需要注意的是,腹腔损伤多为直接暴力冲击所致,肝脏右叶损伤风险更高,且容易出现大出血、感染乃至休克现象[4],检查中对患者是否存在腹腔积血的探查十分重要,只有无积血的情况下方可考虑保守治疗;同时,脾脏、肝脏发生破裂的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同侧下胸肋骨骨折及膈肌上升运动受限的情况,无论在诊断还是治疗中都要加以注意。胃肠道及肠系膜损伤患者主要以胃肠道黏膜损伤、结肠、十二指肠破裂为主要表现。除了胃肠道外,胆囊、膀胱等空腔脏器发生破裂后,均可观察到腹腔内较大液平面的存在,这类患者多有较高的腹腔内感染或腹膜后感染风险,治疗中需要注意。而胰腺损伤则是临床上致死率较高的一种类型,一般轻型胰腺损伤患者多以胰腺肿胀、胰周渗液等为主要表现,重型胰腺损伤患者则以胰腺断裂、裂口等为主要表现,虽然二者区分度较高,但仍有必要对轻型胰腺损伤患者进行连续动态监测,为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由于多层螺旋CT在诊断中不容易受到腹部气体、脂肪、呼吸运动等的干扰,图像质量高,加上其本身具有更好的空间分辨率,可以对合并脏器损伤的情况进行清晰探查,有利于腹部创伤位置、创伤面积、腹腔实质脏器损伤类别、损伤程度等综合性判断[5]。综上,多层螺旋CT扫描可以对腹部创伤的情况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估,可以为对症治疗、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提供指导,颇具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浩宇.探讨分析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6):144-146.
[2]周瑜.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临床价值评估分析〔J〕.中外医疗,2015,28(34):177-179.
[3]吴小燕.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0):64-65.
[4]谢庆伦.腹部创伤诊断及临床意义〔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3,2(1):73-75.
【摘要】 [目的]探讨使用螺旋CT与MRI在双下腔静脉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证实为双下腔静脉畸形的螺旋CT与MRI的影像学表现。[结果]螺旋CT、MRI和MRI增强扫描均能清晰显示双下腔静脉畸形的特征性表现,即扩张的髂静脉汇入粗大的引流静脉干,MRI能清晰显示合并的海绵状血管瘤和其他脑实质异常。[结论]采用CT与MRI技术均可清晰完整地显示双下腔静脉畸形的组成及引流静脉全程的三维影像。
【关键词】 双下腔静脉畸形;CT;MRI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value of using CT and MRI to diagnose double inferior vena cava malformation. [Method] 5 patients with double inferior vena cava malformation were analyzed. [Results] All the CT, MRI and contrastenhanced MRI can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ouble inferior vena cava malformation with numerous radiation medullary veins gathered in one or two larger drain veins and flowed into superficial or deeper veins. [Conclusion] Using the CT and MRI could clearly and perfectly display the compositions of double inferior vena cava malformation and the full three dimensional imaging of draining veins.
Key words: double inferior vena cava malformation; CT; MRI
下腔静脉的变异类型包括双下腔静脉、左下腔静脉、下腔静脉肝后段缺失等。其中由于发育异常而致双下腔静脉并不多见,本研究对3例双下腔静脉畸形的影像学典型表现进行总结,并复习有关文献,探讨其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资料丽水市中心医院和上海新华医院收集1998年5月至2009年12月,经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为双下腔静脉的3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男2例,女1例;年龄为2~69岁。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行走不稳1例,癫痫1例,肢体乏力1例。其中3例在接受常规CT检查时被偶然发现,2例患者无临床症状。
1.2 诊断方法
3例患者都行CT与MRI检查。CT检查:采用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生产的Lightspeed Ultra型CT扫描仪,一次可采集16层图像。患者取仰卧位,进行螺旋容积扫描,层厚10mm,间隔10mm,范围横膈至盆腔,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20~150mA, 球管旋转1周0.5s。常规平扫加动脉、静脉双期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注射对比剂,速度为3ml/s,总量为80~100ml,动脉期延迟时间18~22 s,静脉期延迟时间33~39 s。数据传输至工作站进行图形三维处理。使用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重建等,通过不同的CT阈值,人工赋予彩色并进行调整,描述病变的形态特征与周围血管的解剖关系。MRI检查:MRI检查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序列包括轴位自旋回波T1加权序列、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序列和冠状位稳态进动序列;增强扫描为肘前静脉注射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 30ml后分别行轴位、冠状位和和矢状位自旋回波T1加权,扫描层厚为5~10mm,层间隔10mm。
2 结果
3例患者US检查均见脊柱前方三个圆形或椭圆形暗区。纵切见三暗区均为长管状结构,其中1例两侧管状结果管径基本相等。1例左侧管径较细,最细处仅0.8cm内径。多普勒探测中央管道为动脉频谱,为腹主动脉,两侧管道为静脉频谱。所有患者腹部CT扫描时见主动脉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圆形与类圆形影,与腹主动脉等密度,其边缘光滑,密度均匀。MRI增强后此结构显著强化并达血管信号,符合双下静脉畸形。
3 讨论
静脉畸形(Virchow 分类的海绵状血管瘤)是人体最常见的先天性血管疾患之一,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以面颈部、四肢为好发部位,多见于皮肤和皮下组织[13]。尽管为一种良性病变,但它能破坏组织形态或影响功能,可出现诸多并发症,有的因疼痛影响四肢功能甚至致残,因此对于此类疾病的诊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45]。
双下腔静脉畸形的发生颇为复杂, 其肾前段由右侧卵黄静脉、肝的血管、右下主静脉之颅侧段和下主静脉间之吻合部发育而成, 肾脏部由下主静脉与上主静脉间之吻合部发育形成, 而肾后段则由右上主静脉的尾侧段发育形成, 后主静脉尾端发育成髂总静脉并借髂吻合( 髂连合) 与下腔静脉尾端相连。本组2例双下腔静脉系肾后区双下腔静脉, 为左上主静脉与右上主静脉并存所致。在此过程中,若双侧上主静脉持续存在则形成双下腔静脉畸形因此该畸形属于肾后段下腔静脉畸形。由于不引起静脉回流受阻, 因而没有明显临床症状。以往多在尸检中发现。随着影像学检查高精设备的开发和临床应用, 较多地因其它原因行腹部B超、CT和下腔静脉造影时于生前偶然发现,但其发病率低,我国至今只有少数病例报道[67]。
双下腔静脉畸形的诊断以前主要依靠B超,但此两种方法对是否同时存在双下腔静脉没有帮助。CT和MRI的应用使术前诊断双下腔静脉成为可能。MRI 可以清楚显示下腔静脉的形态和走行,且无需静脉注射碘造影剂,是目前诊断腔静脉后输尿管及双下腔静脉畸形最好的无创性检查。CT 增强扫描诊断效果与MRI 相近。下腔静脉造影加逆行尿路造影可最直观的显示腔静脉后输尿管及双下腔静脉,但因其为有创性,不建议作为常规检查[89]。在CT与MRI诊断中,双下腔静脉畸形典型表现为腹主动脉两侧各有一血管结构, 其中右侧者同正常下腔静脉, 左侧者从左骼总静脉向上延伸至左肾静脉水平, 再延续为一横行的血管绕过主动脉前或后方与右侧下腔静脉相接。但CT诊断时应注意与左下腔静脉畸形、腹膜后肿大淋巴结以及扩大的左侧生殖腺静脉区别。左下腔静脉畸形CT表现与双下腔静脉畸形中的左侧下腔静脉相同, 但在肾静脉水平以下缺乏右侧下腔静脉, 因而不难鉴别。双下腔静脉畸形中的左侧下腔静脉可误诊为腹膜后肿大淋巴结, 尤其在CT平扫及单一层面观察尤难区别, 以下两点有助于二者鉴别:①双侧下腔静脉畸形于增强CT扫描时见左侧下腔静脉强化后密度与右侧下腔静脉相等呈典型血管性强化;②CT扫描层面连续观察可明确左侧下腔静脉与左骼总静脉相延续,并在左肾静脉层面延续为腹主动脉前或后方的横行血管结构与右侧下腔静脉连接。而腹膜后肿大淋巴结缺乏这些血管的特征。左侧生殖腺静脉的远段部分沿脊柱左缘上行, 并加入左肾静脉可类似左侧下腔静脉,但左生殖腺静脉横跨腰大肌进入腹股沟管与左下侧静脉向下延续为左骼总静脉不同。
采用多层螺旋CT与MRI扫描诊断双下腔静脉畸形,其影像学表现和血管造影所见相似,操作简单、快速、经济、无创伤性,图像更准确、客观及全面。
参考文献
[1]王怀经.局部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86.
[2]刘斌, 高英茂.人体胚胎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517512.
[3]吴恩惠,戴建平,张云亭.中华影像医学中枢神经系统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8.
[4]苏正,黄庆,尹方明,等. 脑静脉畸形的血管影像诊断[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3, 11: 170171.
[5]陈爽. CT血管造影在颅内静脉畸形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1, 20: 902904.
[6]曹带荣,游瑞雄,杨湮,等. 脑静脉性血管瘤16层螺旋CT及CTV诊断[J].放射学实践,2007,22:455458.
[7]陶山,吴强,胡张春,等.浅表血管瘤的高频彩超诊断与病理对照[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5,7(5):322324.
[关键词] 肺泡蛋白沉积症;X线诊断;影像学诊断;分析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关于其发病原因的相关文献资料较少,而关于此病的影像学诊断的相关研究更为鲜见。本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共确诊7例肺泡蛋白沉积症,笔者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其影像特征与病理基础,旨在为该病的影像学诊断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共确诊7例肺泡蛋白沉积症,其中,男4例,女3例;年龄31~52岁,病程4个月~2年。其中突发性咳嗽伴痰中带血者2例,咳嗽并伴胸痛1个月在检查时被发现者2例,干咳或伴胸痛且活动后出现气促者2例,发热、咳嗽并伴咯脓性痰者1例。其中体重下降且胸痛乏力者3例,有间歇性发热者4例。有5例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与肺泡灌洗治疗,有白色液体被洗出,洗出液体分两层,下层为沉积物,过碘酸霍夫(PAS)染色呈阳性。
1.2 诊断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CXR与CT/HRCT检查。一般CT扫描层厚为10 mm,曝光条件120 kv 77 mA 4.8 s,肺窗宽度750,窗位550,纵隔窗宽度300,窗位20;HRCT薄层扫描层厚为2 mm,曝光条件120 kv 55 mA 4.8 s,肺窗宽750,窗位600,纵隔窗宽度400,窗位-30~-25。
2 结果
2.1 根据病程长短划分结果
5例患者胸片显示病变部位位于两肺中下野,呈现出分散的颗粒状的小结节,边界不清。2例患者于1年后复查胸片显示其右下肺开始融合成片,1例患者左下肺出现融合,2 例患者的DR检查结果显示两肺均有弥漫性片状影,有些病变部位呈实变阴影,具有较高密度,有些病变呈磨玻璃样改变,密度较低且边缘不清。
2.2 根据解剖形态划分结果
5例为中心型,肺内病变部位呈现出羽毛状浸润阴影或弥漫状模糊的小结节,表现出自两侧肺门向外侧伸展的趋势,出现类似蝶翼状以及肺水肿样变化(大多在后期)。2例为型,其小叶模糊浸润阴影主要位于两肺的外周,但外周和中心阴影呈交替出现。无纵隔淋巴结、肺门肿大以及心影增大病例,但出现肺气肿者4例,肺大泡形成者2例,肺不张者1例。
3 讨论
近些年来DR机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对患者而言,不但缩短了检查时间,而且减少了辐射剂量,胶片显示效果及病变检出率也大幅提高。DR成像过程包括探测系统、成像显示系统、图像处理以及存储4个过程,该系统的主要优点是可以清晰地呈现出影像的细微差别,成像时间较短,明显缩短了患者检查与就诊时间,提高了医疗质量。肺泡蛋白沉积症于1958年被首次报道,至今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1]。有报道称该病与肺泡表面细胞代谢以及肺泡巨噬细胞清除异物功能紊乱有关[2],但本组7例患者均无粉尘接触史。该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运动后气短、呼吸困难,甚至发绀、呼吸衰竭以至于死亡。有文献资料显示该病近1/3的患者无明显症状[3]。本组7例患者中有1例突发咳嗽且在痰中带血,但并未见其他症状,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到肺泡内呈现出PAS染色阳性颗粒者即能确诊。肺泡灌洗方法既可以进行疾病确诊,又有治疗的作用。本组DR结果显示7例患者通过肺泡灌洗后均出现好转。DR系统成像主要采用数字化图像信息采集方式,而且应用功能齐备的图形处理软件,在图像后处理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4]。胸部平片是诊断肺泡蛋白沉积症的首选的影像学手段[5-7]。本组7例患者中,5例为中心型,其中呈蝶翼状变化者2例。该类型主要表现为羽毛状浸润阴影或者肺内弥漫模糊小结节,出现类似蝶翼状变化;本组2例为周围型,其小叶模糊浸润阴影位于两肺外周,与中心阴影呈交替模式出现,在外周阴影退去以后,中心阴影呈现出来,或中心阴影退去以后,阴影再次呈现。2 例患者的DR结果显示两肺均有弥漫性片状影,有些病变部位呈实变阴影,具有较高密度,边界不清。有研究表明这种实变融合灶内可同时伴有细小支气管充气相或者出现肺血管阴影,而后者的产生与实变区肺泡内所出现的蛋白样沉积物质的密度不高有一定的相关性[8]。
综上所述,认真分析DR图像所呈现出的病变征象,确定肺部病变为腺泡型,再参考病灶形态及分布,肺内外是否有其他变化,影像动态比较分析以及临床病史进行综合判定,在无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与病理检查的情况下也能对肺泡沉积症明确诊断。
[参考文献]
[1] Tazawa1 Y,Trapnell BC,Inoue Y,et al. Inhaled Granulocyte/Macrophag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as Therapy for 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10,181(12):1345-1354.
[2] Nishida A,Miyamoto A,Yamamaoto H,et al. Possible Association of Trisomy 8 with Secondary 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 in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11,184(2):279-280.
[3] 程亚君. 特发性肺泡蛋白沉积症5例临床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1, 19(30):50.
[4] 高伟民,阎海波,姜一.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CT诊断[J]. 临床误诊误治,2009,18(11):12-13.
[5] 马天顺,邵成伟.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64排螺旋CT影像表现[J]. 中国疗养医学,2009,23(12):1134-1135.
[6] 靳忠民. 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报告并影像学诊断复习[J]. 罕少疾病杂志,2010,12(5):9-11.
[7] 唐雄,罗玲,高兴林. 肺泡蛋白沉积症42例临床分析[J]. 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4):2601-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