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6 09:17:0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公路管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尽管我国公路的建设发展十分迅猛,但从目前来看,我国公路路面的养护和管理仍然举步维艰,公路路面养护管理状况十分令人担忧。①公路养护管理体制不完善。我国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大多仍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不能准确反映公路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属性要求,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的形成,路面养护经费也是依靠上级相关部门拨付,并未适应公路管理企业经营性的要求,不能达到社会融资的目的。②公路养护机械设备落后。由于我国公路路面养护经费仍然比较紧张,目前我国现有的养护机械设备都存在技术含量低、自动化程度不高等问题,缺乏大型的、先进的养护机械设备,致使公路养护机械配备与使用状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严重影响了公路养护的质量和效率。③公路养护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长期以来,养路工人一直是一个不被社会重视的群体,所以,一般都是以招工的形式来引进这些处于社会边缘的人群,这些人的相对条件都比较低,对他们的文化要求也不高,唯一的要求就是有力气。④从时间上看,公路养护施工不及时。公路的养护工程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仅需要人力、物力的投入,更需要大量财力的投入,公路养护的成本很大。所以这就导致有些企业从实现利润的目的出发,尽量减少维修次数,缩小成本开支。
2加强公路养护管理的政策建议
养护是建设的延续,良好的养护可以有效延长公路使用寿命,降低路桥设施的全寿命周期成本。①体制改革。首先,建立合理的养护管理制度,做到建养并重,实现公路的持续发展。其次,按现公路养护管理站布局配备路政管理人员。第三,顺应公路发展趋势和产业特点,在建立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时优先考虑集中统一原则。第四,公路养护要走向市场,适应公路养护工程逐渐向信息化、市场化方向迈进的特点。②人员改革。要建设一支能适应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高素质、高水平、专业化的全面发展的养护队伍。要加强养护维修安全教育,提高养护人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再次,要规范养护作业。③机械改革。首先,要加大养护经费的投入力度,通过资金补助、招标约定等方式,支持、引导公路养护单位和企业加大养护设备投入,加快机械化进程。其次,选用具有作业能力大、操作性能好、自动化程度高、污染小、速度快等特点的机械设备。再次,引进国外先进的加工设备和工艺技术,使养护机械向大功率、多用途的方向发展。④技术改革。首先,在确保养护质量的前提下,不断研究、积极推广和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实现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另外,要加大对公路养护技术的研发投入,对特大桥隧设施监护、公路交通安全、公路快速养护、公路灾害防治等公路养护中的技术难点开展攻关,形成实用科技成果,指导公路养护生产。其次,公路行业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是我国公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3健全养护机制,提高养护效率
关键词:公路;养护管理;对策
1加强公路养护与管理的重要性
加强公路养护管理是保持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公路基础设施总量大幅度增加,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到位了,可以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减少公路的投入,降低资源能源的消耗。如果养护管理跟不上,就会造成巨大浪费。因此,通过加强养护管理,提高好路率,充分发挥公路存量资产的最大效益,促进社会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加强公路养护管理是建设节约型交通行业的必然选择。交通是资源占用和能源消耗都比较大的行业。我国人口、就业、资源、环境等矛盾将更加突出。交通事业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就是日益受资源、能源的制约,特别是资金、土地的约束尤为突出。在一定意义上,公路建设是积极的发展,养护管理则是永续的发展。只有切实重视和加强公路养护管理,通过养护尽最大努力延长现有公路的使用寿命,通过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现有公路设施的效率,才能更加有效地减少对土地的占用和其它资源的消耗。
2现有公路养护与管理的弊端
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公路管理体制中的主要弊端是政企不分、效率低下,缺乏活力和竞争机制,公路管理体制深层次的矛盾,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日益暴露。因此,我国公路的养护和管理举步维艰,养护管理状况十分令人担忧,重建轻养现象十分严重。
(1)养护管理体制不顺。目前我国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大多仍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养护经费依靠上级拨付,资金支付采用拨款方式,不利于社会市场形成,不利于社会融资,严重影响养护技术的革新与管理机制的创新,制约着养护质量的提高和养护规模的扩大。
(2)养护运行机制落后,养路与养人的矛盾日益加剧。由于对养护管理效益缺乏正确认识,认为它只带来社会效益,不创造经济效益。因此,对养护资金投入信心不足,对科技进步重视不够。加之养护队伍过于庞大臃肿,消耗大量资金,使公路不能按需养护。
(3)养路员工文化素质偏低。在计划经济模式下运行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时期,养路员工是一个不被重视的社会群体,养路员工历来与苦、脏、累划等号,在社会上处于边缘人群,因而招来的工人相对条件比较低,文化要求也不高,只要有力气就行。由此,造成养路员工接受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有一定的困难,也因此制约了公路的养护水平。
(4)养护机械设备陈旧(缺乏)。由于公路养护经费预算安排增长幅度不大、小修保养费仍比较紧张等原因,致使公路养护机械配备与使用状况较差,影响了公路养护的质量和效率。对大、先进、技术含量高、自动化程度高的养护机械设备缺乏,机械设备的成套系列化程度低,机械化水平处存较低的层次。
3我国公路养护与管理对策
公路养护与管理是公路建设的延续和发展,对公路使用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养护管理在整个公路系统中的主导地位是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上述分析我国现有公路养护与管理存在的弊端,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理顺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能。养护管理体制是指养护管理权限划分及管理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存在形式(包括养护管理机构设置、管理层结构和人员配置)和一系列管理规则、秩序及规范所构成的制度体系。传统的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已不符合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无法适应普通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的客观要求,已成为制约我国公路事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应根据目前公路养护与管理的实际情况,本着“建设是发展生产力,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生产力”的原则,建立合理的养护管理制度,实行集中养护与分散养护,正常养护与季节性养护,专业养护与群众养护相结合的办法,做到建养并重,实现我国公路的可持续发展。
(2)提高养护与管理水平,以及员工自身业务素质。随着我国公路里程的不断递增,原有的养护公路的养护方法和管理水平已远远落后,再用过去的水平管理现在的公路显然是是不相适应。先进、实用的养护技术,保证了公路的正常使用,规范、科学、高效的管理使普通公路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电子信息技术,将公路的各种优势凸显出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公路的长处,开发、推广、利用好具有现代意识的各种技术和平台,使这些技术真正发挥作用。
(3)养护管理要科学化和规范化。公路承受较大的交通负荷,路况不断变化,其养护作业多样且技术复杂,必须走养护科学化、规范化之路。需加强施工过程的检查和质量监督,工程的验收必须按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确保养护工程能符合公路的设计标准,维持公路的运营标准和服务水平。养护管理的科学化,指以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手段为依托,在科学决策上,要根据现有的公路的标准、质量、实际路况、交通量大小及其他经济技术参数,确定养护对策措施,避免主观臆断,背离实际的决策。在确保工程养护质量的前提下,要尽量缩短占用公路的时间,缩短工期。因此,要不断研究积极推广和采用新材料、新工艺以便缩短工期,提高工作效率。
(4)提倡养护管理机械化对策。养护机械化是公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养护机械化是实现公路使用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必须不失时机地抢抓目前我国公路大发展的机遇,立足养护作业机械化、专业化,不断提高公路养护机械的装备率、配套率。
(5)加强政府对公路行业的监管力度。明确公路主管部门在行使合法权力(如收费权、执法权等)的同
时,必须依法履行公路养护义务和责任。公路养护实行社会监理、政府监督。此外,应按照《公路法》的条款内容,加快制订适合中国特色的公路养护管理条例,使公路公益性属性得到充分保障。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汽车的发展和普及,公路交通作为现代陆地运输的一种重要方式的地位也更加重要,公路在运输能力、速度和安全等方面的突出特点将为实现地区间均衡发展,提高现代物流效率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加强公路的养护和管理水平是实现公路优良性能的重要环节,是值得每一个公路人研究和探索的内容,应把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王正君.论公路养护管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J].森林工程.2005,21(2):31-32.
关键词:公路建设;项目管理;FIDIC
公路具有自身的技术特点和经济特性,包括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线长面广、受环境因素影响复杂以及具有准公共物品特性、社会公益性、自然垄断性等。这些特点使公路建设项目管理模式与一般的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相比,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建设项目管理制度通常和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国过去在公路建设项目管理改革过程中,忽视公路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的理论研究,习惯于简单照搬国外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和国内其他行业的建设项目管理模式,以致各种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制度相互矛盾和交叉重叠,至今难以很好地规范。同时,在我国公路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政府、项目法人、中介机构等在项目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即项目管理模式是涉及公路建设项目管理质量和效率、公路建设管理市场化改革等内容的重要课题,历来为全社会所关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推行的建设工程监理制度、项目法人制度、招标投标制度、承包合同制度以及最新提出的项目代建制度,实际上都是围绕建设项目管理模式这一课题而展开的,至于它的实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1国内公路建设项目组织管理现状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公路建设项目组织管理模式,是指挥部管理模式。指挥部因项目建设需要由政府临时组建,人员从公路建设系统各单位借调,充分发挥政府的行政管理作用开展建设项目管理,项目建成后指挥部解散。这种项目管理模式在计划体制时期、在公路建设项目完全由国家投资、在公路建设规模相对较小的条件下有一定的适应性。但也时常出现投资无底洞、工期马拉松、质量无保证的现象。况且,这种建设管理模式存在着政企不分、行政命令代替科学管理、项目建设管理与营运管理脱节等弊端。随着公路建设市场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及经营性收费公路的出现,这种模式变得越来越不相适应。
2公路建设项目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的公路施工及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我国管理人员水平的局限以及管理模式的落后使得我国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制度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如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政府在项目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够清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公路作为准公共物品,政府在项目管理中到底扮演何种角色,发挥多大作用,哪些该管,哪些不该管,这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②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制度有待于进一步规范。目前,我国的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存在着项目法人制与施工监理制、项目法人制与项目代建制、施工监理制与项目代建制、政府管理与业主管理等方面的矛盾。并且,在监理制度开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型监理模式与FIDIC监理模式、全面监理模式与单一质量监理模式、自行监理与社会监理等方面的矛盾。
③公路建设项目的招标评标方法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在施工招标、监理招标、勘察设计招标等项目招标中,如何有效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制定科学的招标评标办法,有待于理论上的深入研究。
3公路建设项目组织管理模式的类型
公路建设项目组织管理模式是指业主(项目投资者)在公路建设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所采用的组织管理模式。按业主在公路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作用不同分类,可分为自行管理模式、委托管理模式以及总承包管理模式。自行管理模式是业主自身对公路建设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和造价进行控制,设计与施工单位进行组织、协调的一种项目组织管理模式。其项目管理工作有主和承包商(包括设计和施工单位)参加,但主体是业主。业主有根据工作需要聘请咨询公司作为顾问或协助承担部分项目管理工作。公路建设项目自行管理模式按项目业主(投资主体)不同又可分为政府管理模式和项目法人管理模式。委托管理模式是指具有项目管理经验和能力的咨询单位(本文又称为项目管理公司),接受项目业主(政府或项目法人)的委托,对项目建设(设计、招标、施工)进行组织、协调,对项目的投资、质量和进度进行控制的一种项目管理模式。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又称为设计—建造交钥匙合同模式,该管理模式中,总承包商承担建设项目的全部设计、施工与管理,按总承包合同的质量、造价和进度要求对项目进行组织、协调与控制4FIDIC项目管理模式
FIDIC项目管理模式是由国际咨询工程是联合提出,应用于施工项目管理的一种委代建型项目管理模项目管理模式。该模式中,项目的监督与管理由作三方的监理单位来承担。它以独立、公正的施工监理为核心(即以监理工程师项目管理为核心),项目管理中,业主、承包商、监理三家之间既互相合作、相联系,又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目前,我国的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己建成与FIDIC项目管理模式基本适应的公路施工监理制度,并且,进一步完善了招标投标制度和承包合同制度,公路建设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正在逐步形成。总结FIDIC在公路建设中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FIDIC项目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②FIDIC项目管理模式为承包合同履行的公平、公正性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机制。③FIDIC项目管理模式实现了项目管理工作的专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④FIDIC项目管理模式具有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良好特性。⑤FDIC项目管理模式能更好地适应公路建设项目的技术经济特征与要求。⑥公路建设项目中采用FIDIC项目管理模式能更好地促进公路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的统一和规范。
5结语
公路建设项目的社会公益性特征及国家投资特征要求在公路建设项目的监督和管理过程中,注重公路建设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好国民经济效益与投资者(业主)利益的关系。FIDIC项目管理模式的独立性、公正性特征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提供良好的基础,而自行管理模式及代建制项目管理模式中存在单纯考虑投资人利益或项目法人利益(照顾业主最佳利益)的缺陷,总承包模式中却又存在着总承包商以自我利益为核心的缺陷。公路建设项目的资金密集性特征使得我国的公路建设项目在过去和将来都得积极引进世行贷款及其他国际组织的贷款来进行公路建设项目的建设。西部高速公路的融资研究表明,在西部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设中,大量的公路建设资金需要世行及其他国际组织的贷款。而FIDIC模式是世界银行强制要求的项目管理模式,因此在公路建设项目管理中推行FIDIC项目管理模式将有利于我国的公路建设项目管理模式与世界银行要求的项目管理模式保持同步一致,消除国内投资项目与国际贷款项目在项目管理模式上的差距。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Z].最新工程建设政策法规汇编.中国大地出版社,2000.
关键词:公路管理;养护;问题
中图分类号: X7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公路工程的发展为我国的交通运输业提供了基础的载体,公路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公路有关部门的经济效益,更为重要的是关系到交通的安全。加强公路管理与养护,可以提高公路的利用率,增加有利的效益。
一、公路养护的主要特征
1、养护行为具有强制性的特征
公路属于国家的基础设施,收确保公路具备较佳的使用性能,提高公路的整体服务水平,是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若忽视公路的养护维修,则可导致不必要的损害,甚至危及行人的生命安全,因此需给予高度重视,在法律法规基础上进行强制性养护,具有强制性的特征。
2、养护成本与人员要求较高
公路关系到行人的安全,与行人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其施工标准、养护标准比较高,同时由于公路的养护范围比较广,机械规模大,所需的材料要求较高,且施工程序比较复杂、所运用的现代化设施较多,因此其养护维修成本相对一般公路要高,对养护维修人员的要求也较高。。
二、当前公路养护与管理的内容
在我国经济和科技得到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本着服务大众的理念,为了更好的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服务,对于公路养护方面进行了改革。在对公路养护管理方面正处于转型阶段,向着更加现代化、科学化、信息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在管理内容方面有了很大程度的丰富。在对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以预防为主,进行周期性和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改变过去传统的以人力投入为主的管理方式,而是更多的应用到了现代化的数据信息。在公路养护管理方面,建立了完善的养护管理制度,实行了信息检测制度,并且利用数据统筹的方法进行动态管理。在公路养护方面,只有不断的丰富养护内容,才能够更加全面、科学的管理公路,提高公路的利用率,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随着现在公路的面积在不断的扩大,公路的等级也在不断的复杂化,在这种情况下,对公路管理和养护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在管理行为的规范和养护计划的制订上都需要全面、准确和有效的基础数据信息,这样在充分掌握基础数据信息的前提下,才能合理的配置资源,从而实现监管,使管理行业的实施更有效率,养护计划的制订更为科学。
三、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养护管理体制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公路养护管理的机构设置仍沿袭统一管理、分级领导的原则,致使养护部门的层级较多,管理体制较为复杂,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同时养护经费通常采取拨款的方式进行下放,进而使得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缺乏竞争力,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在此情况下,公路养护管理属于封闭型管理,难以切实提高养护水平,抑制了养护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步伐。
2、重建轻养思想严重
公路管理中一直存在重建轻养思想,致使养护资金和机械设备投入不足,进而使得经费利用效率偏低,同时公路养护管理部门不重视养护科学技术的研究,致使养护技术水平难以提高。尤其对于经营性公司而言,这些公司过于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忽略了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使得养护资金出现严重短缺。
3、养护维修计划缺失
公路养护管理应当以跟踪检测和评价为依据制定科学的养护管理规划、确定养护内容。我国绝大部分养护管理部门没有开展长期的路况检测工作,也没有依据路况评价和预测结果制定养护工作计划,而只是在路面存在需要大、中修的状况下,才对路况进行检测,确定养护维修内容。养护管理部门对公路的各种小修保养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致使因小修保养不到位而造成的大、中修问题屡见不鲜。
四、加强公路管量与养护的措施分析
1、改革公路养护管理体制
对公路的养护管理,必须具有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高效、规范、科学的新型公路管理机构。该机构对养护生产、计划、经费、技术方案进行决策和控制,并制定严格、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以顺利完成投资的期望目标。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落实管养分离体系,使公路经营管理机构的养护作业与养护管理相分离,并推行市场化运行模式,将养护工程施工、监理等作业环节均实施市场化;其次,精简管理机构。对臃肿的公路层级管理机构进行精简,并建立科学的养护管理体系,实施信息化动态管理,以逐步提高养护工作效率;再次,完善养护技术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科学技术含量,运用信息化技术对管理进行改革与创新,实施动态的信息化管理,并将地理信息系统运用于公路养护管理中,可对公路病害以及道路通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最后,引进养护工程招投标体系,并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建立养护工程质量监督、验收机制及相应的管理办法,真正做到将养护作业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
2、提高公路养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人是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提高养护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对做好养护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一方面,在养护计划的制定和工作任务的安排执行等方面,很大程度上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这就要求,管理者要有较高的综合管理素质和准确果断的判断能力,另一方面,在现场的管理人员,如果没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意识,就会对公路病害熟视无睹,施工现场质量控制也很难保证。根据目前现状,可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开办各层次各类型的培训班,对养护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并进行现场指导和讲解,组织开展技术比武,激励养护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同时,不要闭门造车,要走出去,通过学习考察,借鉴别人成熟的先进经验。
3、实现公路养护管理与路政管理的协作
养护管理与路政管理是密不可分的,相互之间的紧密配合是做好养护管理工作的根本,路政管理是养护管理的保障,一方面、路政人员要加强学习培训,也要加强管理,做好路损情况分析,研究好对策。另一方面,从法律法规上,赋予路政管理人员强有力的管理手段,两个部门之间要经常及时沟通情况,研究对策,提高工作效率。
4、重视养护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
提高公路养护管理的整体技术水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数字化系统,使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更趋于现代化,所运用的软件,可通过强大的功能使公路养护信息具备可视化的特点,同时可实现公路沿线空间三维化,对公路各种数据,可进行直观与准确的分析,使公路数据管理更加的方便、快捷,同时可为公路的运营管理及养护管理提供及时、全面、准确、客观的数据资料,使相关人员在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能够把这些数据资料制定出科学、高效的管理决策,提高公路管理的整体质量。充分运用先进的检测技术,促进养护管理职能化,完成工程质量监测工作。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涉及到的先进检测技术主要包括 RS 技术、雷达技术及高精度传感器等,这些检测技术可以转变传统的检测方式,逐渐向自动化检测方向发展,极大推动我国公路整体养护管理水平的提高。大力推广使用新型的工艺、材料及技术等,使公路路面具备较高的耐久性,进而提高公路的整体质量。
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以飞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一个质上的飞越,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汽车量的激增,对公路交通提出了更严竣的挑战,同时,作为陆地交通的一种重要形式,公路已越来越占据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保障着人们的出行及物流运输的安全,因此,加强公路管理和养护已是当前公路事业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 王正君. 论公路养护管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J]. 森林工程.2005,21(2):31-3.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质量;措施
引言
在我国的公路网络系统中,农村公路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农村的一大公益通基础设施,加强对农村公路的养护和管理,是我们始终要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之一。农村公路的养护和管理要以保障其畅通、洁净、绿化、美化为出发点,同时以广大出行者的利益为根本,全面发挥出农村公路的经济社会效益。当前,我国公路的养护管理已经步入一个新阶段,这就需要我们做好养护、管理、改革、服务等方面的各项工作,从而达到更加畅通、更加安全、更加便捷的目标,进一步提高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一、提高农村公路养管水平和质量的必要性分析
1、公路是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剂
我国对于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高度重视,但是,农村公路一直是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制约着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我国实施了“村村通”公路的民生工程,为改变农村地区的面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力量。
2、提升农村公路养管水平和质量关系广大农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公路交通还不发达的时代,我国的很多农村地区都是非常闭塞的,因为交通往来不便,人员流动和货物流动非常困难,外面的东西不能及时运到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因此,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广大农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无法提高。因此修建农村公路,并且加强日常养护工作,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至关重要。
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面临的问题分析
1、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短缺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不足是制约公路养管的主要问题之一,国家虽然每年都对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但是,由于地方配套资金欠缺,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水平和质量一直无法提高。很多地方政府重视公路修建,而轻视了公路的养护和管理工作,因此无法保证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资金,有些农村地区的公路因此长期处于无人管养的状态。另外,很多地区受资金限制,在修建农村公路时,普遍存在质量偏低的问题,很多农村公路欠缺路边坡和挡土墙等附属设施,因此当自然灾害一旦来临,就容易引发塌方险情,不仅缩短了公路的使用年限,而且给行车安全埋下隐患,同时也给后期的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带来困难。
2、超限车辆随意行驶对农村公路造成损害
在农村公路上,由于管理工作不到位,我们经常会看到超载车辆和重型货车行驶在道路上。一般农村公路的建设标准并不高,超载重型车辆的行驶对农村公路的损害非常严重,导致路面伤痕累累,有的路段路基沉陷或者到处都是坑槽,由于修补和养护不及时,给农村公路造成了毁灭性的损害,极大地降低了农村公路的服务水平,道路通行质量每况愈下。
3、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尚不健全
部分地区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责任不明确,缺乏养护公路责任主体,因此无法建立长期的养护管理机制。我国很多地区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来源无法保证,这就导致公路养护和管理资金短缺,资金投入不足必然导致公路养护无保障的结果,没有固定的公路管理和养护机构,没有专业的管理养护管理人员,无论是从资金、人员还是机制和设备,都无法承担公路管理和养护任务。
三、提高农村公路养管水平和质量的措施探讨
1、提高对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要想发挥出公路养护和管理的积极性,首先需要提升领导干部和有关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养护和管理好农村公路,是一项造福于农村群众的大事业,因此有关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做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社会效益,进一步提高对农村公路的重视度,在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上明确重点,积极应对难点,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做好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养护管理水平和质量,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2、加强权责分工
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首先需要理清责任和权力的划分,如果想要顺利完成工作,就要进行人员的协调分工,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农民应该是养护管理工作的主体,其次是需要设立专门的管理协调人员,因为农民群众虽然有高度的热情进行养护与管理,但是无论从意识上还是能力上都有不足之处,这就需要专门的人员进行工作规划和协调调度。另外交管部门需要加强对公路养护的监管,对于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的使用要专款专用,只有做好权责分工明确,才能让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3、加强资金筹集多样化
农村公路养护如果想要长期的进行下去,就离不开资金的保障,只有拥有的充足的资金,才能切实的将养护与管理工作运行起来。目前我国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资金在筹资渠道上还显得比较单一,这不利于加强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所以应该加强筹资渠道的多元化发展,应该加强养护与管理宣传,提高农民群众的养护积极性,加大民间筹资数额,其次是应该加强经济发展宣传力度,激发投资商的投资热情,而投资商的注资应该成为公路养护与管理经费的主要来源,最后是各地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升对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多元化的筹资渠道能够很好的缓解目前公路养护与管理经费不足的问题,同时可以提升农村公路建设的社会影响力和群众基础,从而在养路的同时强化公路的使用效率,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4、建立健全养护与管理机制
如果想要切实加强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工作,除了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之外,还需要有切实可行的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作为公路建设与管理的主要责任部门,交管部门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具有针对性的、科学合理的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并且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规章,对于养护管理过程中的质量监督要出台具有量性依据的评断标准,在相关规章制度当中,需要明确所有工作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工作范围、权限、考核标准、奖惩制度等等,从而做到有理有据、合理合法、奖惩分明、人人守则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格局。
5、加强高素质公路养护管理队伍建设
不论什么内容的工作,都是人的工作,特别是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由于其具有的线长、面广、点多等难题,就更加需要有一只高素质高技能高行动力的养护管理队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具有较强的地方特点和农村发展特点,所以在养护管理队伍的建设上面,应该尽量发动当地人员,培养熟悉当地道路状况和生产条件的农民养护管理队伍,同时要加强农民养护管理队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加强工作的责任心意识,努力建立一支能力强、具有地方特色、集体意识和责任心强的专业养护管理队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公路养护;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2-0211-01
公路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建设、养护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但因它是线性构造物,暴露在大气之中,每时每刻都在经受着风、雨、雪等自然灾害的侵袭,运行车辆不断磨损,意外事故导致路产损坏,再加之人为破坏等原因,因此,如何提高公路使用效率,保证公路安全畅通,延长其使用寿命成为摆在公路养护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
1国外一些国家公路养护管理概况
德国是高速公路和一般公路分开养护的国家,高速公路由联邦政府提供资金,由州政府直接进行养护管理,约S0-60km设一个养护管理站,配各种维修和养护机械设备,负责承担全部的养护管理工作。这是一种纵向的专业化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适合于正规化、专业化的养护管理,能满足高速公路大流量、快速、高效、安全的运营要求。
英国道路分两个等级管理:干线道路和地方道路。在英格兰,干线道路由公路机构代表政府进行管理。在每个干线道路养护地区,公路机构和管理机构与限期承包商签订合同,机构和承包商之间没有合同,但是机构负责管理和监督限期承包商的工作。各地区的机构和限期承包商的主要任务是负责那一地区路网的日常管理。养护管理人通常负责巡逻、调查和检查路网及其结构。这种养护管理体制的突出优点是:管理层次清楚,责任明确。突出政府机构的审查、评估职能,把养护管理职能下放给养护。选择养护和限期承包商时引入竞争机制,大中修招标制,对提高养护质量,降低养护成本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缺陷。不同地区的养护制定的养护计划、养护技术标准不易统一;养护与限期承包商的关系及与投标承包商的关系不易为公路机构考察,公路机构的疏忽会给人和承包商带来合作蒙弊的机会。
加拿大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基本上是由私营承包商管理,采用的是总价承包的承包方式,使承包商在基础设施的维护上承担更大的责任,做出较长远的考虑。有利于提高经常性养护的质量。
通过分析和比较,国外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可以归纳为法制化、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及养护作业方式的机械化等几个方面。按照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及高等级公路公益性商品的属性,这几个方面也应该是我国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发展努力的方向。
2目前我国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超龄油路改造需求大,但实际安排却小
近年随着高等级公路和高速公路的不断建成通车,各县的三级公路安排翻修改造的路段很少,很多老油路因失修而造成严重翻浆,阻车现象大量增,而处理翻浆的费用经测算几乎和翻修改造费用差不多。
2.2资金不足
现行公路千米养护费用的投入还是按照20世纪8a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预算标准进行计算下拨的,而近年来,由于材料、运价、人工费用的不断上涨,千米养护费用就显出严重不足,形成路越养越烂的恶性循环。
2.3机械化养护水平要求高与实际使用低,使养护管理工作跟不上时代要求
实现公路养护机械化是公路现代化必由之路,然而,从我国公路系统来看,目前养护百千米拥有养护机械设备原值离交通部规定的干线公路养护百千米拥有养护机械设备原值340万相差甚远。从中不难看出我国公路机械化养护水平还很低,制约了养护生产的发展。
2.4人员管理不当
近年来养护用工存在三种形式:1)经过正规学校毕业的专业人员;2)替父母到公路部门的人员;3)从农村招收的农协工。可说,前两种人员现在基本上在各级公路管理机关的管理岗位上,不管有事做还是无事做,每月拿着高出生产一线农协工三倍的工资,而对于基层公路养护单位来说,一是养护资金除了养人养不了路,二是付出与所得严重反比的怪现象使企业丧失了活力和凝聚力。
2.5现有公路养护管理水平跟不上
高等级公路的设施、种类、数量及养护标准要高于一般公路,其养护内容和要求就不能和一般公路的养护方法相同。以二级公路的养护标准为例,起码要达到“十新八无”。所以,公路养护已不再适应过去那种“分散的、应急的、小而全的”养护方式。所以说,过去传统的养护技术养护方法、养护标准已无法适应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要求,表现出原有的公路管理养护水平与现行高等级公路管理养护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2.6养护体系不健全
目前的养护很大程度上是被动养护,主要表现为疲于应付,缺乏运营使用过程中的路况调查及病害预测、适时养护决策和养护规划。只有变被动养护为主动维护,才能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减少养护成本,提高养护效益。实现主动养护应具备技术和机制两个条件。其中技术条件包括道路及桥梁结构(无破损)检测系统、路况评价预警系统、养护决策系统及成套养护设备;机制条件则指养护管理体制及其运作模式,需建立完善的养护决策、养护规划、养护调度及工程养护监理制度。
3解决措施
1)建立健全的养护管理法规体系。公路执法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治路,社会应加大对养护管理行为的监管。按照《公路法》的条款内容,加快制订适合中国特色的普通公路养护管理条例,使普通公路公益性属性得到充分保障。加强政府对公路行业的监管力度。明确公路主管部门在行使合法权力(如收费权、执法权等)的同时,必须依法履行公路养护义务和责任。公路养护实行社会监理、政府监督。
2)加强公路养护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将极大地提高道路养护质量,降低养护成本。例如近年来采用的沥青路面快速修补,冬季补坑等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是在应用过程,因人员素质和地理条件等因素,效果不很明显,有待进一步提高。
3)努力提高公路养护机械化程度,加强管理,注意对现有机械的维修保养工作。我们应严格按照《公路科学养护与规范管理纲要》的要求,进一步强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树立尊重科学的观念,努力推进公路养护机械化进程。同时必须加强对现有机械的保养和维修,使现有机械、车辆长期保持96%以上完好率,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车辆的利用率。适当辞退生产一线的农民养护作业人员,达到减员增效,促进企业发展之目的。
4)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养护管理技术水平。专业技术人员在参加岗位工作后,所具备的水平停留在原专业知识上,管理水平也只局限在现在的岗位和以往的模式上。要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管理水平,只有参加继续教育,补充新的东西,能在管理工作中有所创新,综合素质才能不断提高,才会适应当前公路养护的管理工作。同时,要加强对生产一线养护职工的培训,立足当前,着手现在,放眼未来。首先达到应知应会,逐步提高养护生产的操作水平,使生产一线职工不但能保养好一般公路,而且能养护好高等级公路和高速公路。
【关键词】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公路养护
1公路路基混凝土施工技术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道路的运输,在我国现代公路的建设中,对于道路的质量要求较高,路基混凝土施工时,就需要对于路基的建设标准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来进行施工,提高了我国道路的路面强度和使用性能,路基是公路的主体结构,路基在公路建设中是具有投入资金大,施工量大的特点,而且建成以后的质量问题不明显,需要时间来检验质量,但是路基确是与公路质量关系最紧密的一部分,关系到整个道路的施工。要保证道路的稳定性和持久性,需要对材料进行管理和把关,以此来保证在道路的建设当中材料不会出现问题。但是由于路基和路面共同承受车辆的重量,所以,没有路基的建设就不会有路面的建设,路基决定着路面的质量,但是在施工建设中,路基受到稳定性,水,温度和土质的影响,常见的公路的塌方是因为路基中水的含量过高,导致土质疏松,所以,路基建设是公路建设中的重点也是要点。
2技术管理措施
2.1提高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
因为在施工准备阶段中,应该分析建设工程的特点,并对其进行一个大概的了解,以此为依据,制定一些合理的方案,同时也可以从人力,物力这些方面做一些大致的准备,为施工创造一切有利的先决条件,对每一个人进行准确的分配,做一个大概的施工计划作为施工的指导条件,明确责任分配到个人实现标准化的管理。
2.2制定技�g的管理制度
为了能将技术的管理和企业的施工结合起来,所以就需要完善各种管理的规章制度,比如在企业的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材料的质量问题,设备的质量问题这样的问题,都需要制度的完善来使出现这样问题的概率降低。对于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的问题需要进行有效的验证,形成一种以负责人为首的管理机构和系统,这个系统中成员可以互相监督,勉励。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平常没有注意的隐蔽的安全问题应该在下一步开始施工之前有专门负责检测的人员进行全方位的检查。
2.3重视人员的技能培训和意识培养
在施工的过程中,主要是人的因素决定着施工的进程,所以人才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对象,而且想要做好公路工程这样的项目就必须培养好人才,对于施工人员这样的技术型人才,需要在施工中对他们进行一些培训,开展一些必要的培训班,使人才来教人才,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可以将他送到国外深造,然后学成归来教给其他的技术型人才,使新的技术能够得到应用,适应这种快速发展的节奏。另外,对于人员的安全性,应该做好责任的分配制,具体到个人使每个人都有一种安全意识。
2.4质量问题需要严格把关
对于质量,应该在采购材料时就进行严格的把关,质量不合格的材料不能进入施工工地,如果有相关人员没有进行严格把关,最后进行复查的时候根据相关的规定进行处罚落实到位,另外的设计变更应该交由高级工程师审核签字才行,这样才能保证建设的安全性,尽量做到质量的百分之百合格,使工程的建造成功。
2.5不定期的抽查
在施工准备和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太大的精力对于这些工程进行检查,至少应该对于每一次的施工有一个抽查,在不定的日子,对于不确定的施工位置进行抽查,如果不合格,做到与此相关的全体工作人员全部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惩罚,提高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互相监督,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3公路施工技术管理方法
公路施工对人们出行的负面影响尽可能的小,尽早规划好同行的替代道路,避免行车影响公路施工进度。在公路施工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施工组织系统,应用该系统有效的协调公路施工,保证整体施工的效率和进度。组织管理人员,要在施工前和附近的居民以及行车进行沟通,对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相应的约束,尽可能的为公路施工提供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公路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要对施工的进度进行科学的调整,对公路的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监测。在保证公路的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加快施工进度,以减少施工对人民的影响。在实际的施工时,一切要在保证公路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对施工队追求施工速度,对公路施工的质量不管不顾,建设了豆腐渣的公路,这种行为,公路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要严格的对道路施工的质量进行监管,严格杜绝不合格工程的出现。
4有效的养护对策分析
(1)处理坑槽与车辙问题在公路路面上行驶的车辆种类比较多,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进步,现代汽车的承载量在增加,路面需要承受的压力负荷也在增加,自然性因素也会降低路面的强度。车流量比较大的公路路段会出现坑槽以及车辙的情况,不仅仅会使公路丧失美观性,同时也会使车轮深陷坑槽之中,形成车辆行驶安全问题。养护人员需要将车辙消除,及时填补坑槽,使车辆可以在经过养护的公路上畅通行驶。
截至2010年底,重庆市“双百”目标圆满实现(即100%的乡镇公路通畅、100%的行政村通达),标志着重庆市所有乡镇公路通畅,所有行政村通达。目前农村公路总里程超过10万公里,全市路网密度123.2公里/100平方公里,处于西部第一、全国领先。乡镇和行政村通客车率分别达到99.4%、72.6%,对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1J。但是,农村公路仍然有许多问题,比如:公路等级较低、未铺装率较高、养护水平较低等。
2重庆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问题
目前,重庆市采用的养护管理体制是“分级负责、以县为主”,逐步推行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管养模式。在目前的这种养护管理体制下,有这样几个问题。
2.1责任分散在目前的管养体制下,农村公路养护的主体是政府,参与管养的机构有交通部门、公路管理部门。几个部门在同时参与农村公路养护的时候,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导致责任大大分散了。县、乡、村三级管理体系也并没有建立起来,村道公路基本上实行的是“一事一议“,很难保证养护资金的稳定性,常常导致农村公路处于失修状态。另外,许多乡镇还没有专门的农村公路养护机构,甚至有些地方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还不够重视。
2.2养护资金不足
目前,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约l0万公里,按每公里最低1-3万元养护成本计算,全市农村公路养护成本年需求资金约13亿元。虽然按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对县、乡道的大中修工程分别按每年每公里700o元、3500元的标准给予了补助,对村道养护工程按每年每公里1000元的标准给予了补助,每年补助额为约2.5亿元。再加上县级财政补助,各个县的补助标准按照当地经济条件而定。但就实际养护成本的资金需求而言缺口仍然较大。2008年,从重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进行的研究来看,20l0年,重庆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缺口将达到15.2亿元,尤其是大中型养护资金缺口比例较大。由于资金的严重不足,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无法得到保证,大中型养护更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导致农村公路常常处于失修状态。从而影响了农村公路的通车安全,也给农民的财产安全带来了隐患,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3养护技术不足农村公路养护人员缺乏专业的养护知识,从市公路局到乡镇,整个农村公路没有形成良好的技术培训和指导体系。另外,养护设备的缺乏也是加大农村公路养护困难的重要原因。
3构建新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
在现有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体制上,重新构建一个良好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笔者从组织结构出发,设计了一个新的组织结构,从而建立起一个新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
3.1组织结构的设计组织结构设计。
3.2职能设计①负责人要落实国家的政策、法规,组织、安排养护工作,协调各部门开展工作。②办公室负责制定农村公路养护公路管理相关文件、规章制度等;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的相关宣传;评估和考核农村公路养护情况。③财务科负责筹集养护资金,编制年度养护计划预算,管理和利用好养护资金:监督各区县的资金使用情况。④养护科负责制定年度养护计划和指标,养护技术培训,学习和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新施工工艺。
3.3人力资源配置人力资源配置是该结构的核心。在目前重庆市农村经济比较薄弱的情况下,为该组织配置足够的人员会对本来养护资金不足的农村公路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该组织的人力资源设计采用动态原则,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逐步完善人力资源配置。
3.3.1初期市公路局在现有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部门的前提下,确定农村公路养护总负责人,然后再设立相应的科室,包括办公室、财务科、技术科。在初期的组织结构中,由于养护资金不足,为了更好地解决养护资金和有效利用养护资金,财务科的人员配置应该较完善。办公室和养护科的人员可以适当的少一些,也可以身兼两个科室的工作。县级政府可以从政府、交通局、公路局等部门抽调相关人员,组成一个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构,该机构负有本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所有责任。同时,机构任命一个总负责入,并设有上述三个科室。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增加,也可以一人兼多职,但应完成上述基本职能。乡镇成立农村公路养护结构,确定负责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逐步设立上述部门,以确保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3.2后期后期就是在经济发展较好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公路建设取得更好的成绩时,完善上述人力资源配置,从而使组织发挥更好的功效,以确保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更好地进行。如果有条件,可以成立专门的农村公路养护单位,全权负责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3.4如何发挥该组织的功效
3.4.1职责明确直线式职能制的一个优点就是分工细密、职责分明。采用该组织结构能有效地解决目前责任分散的问题。从市公路局到乡政府,每一个级别都有相应的负责人,并设有相应的科室。虽然组织在发展初期,人力资源不是很充足,但是从整体上来讲,责任是很明确的。在经济发展和人员配备充足的时候,该组织会发挥较好的功能。
3。4.2解决资金困难资金不足是阻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所以组织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资金问题。财务人员在组织的发展初期肩负着重要的任务。解决资金困难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资金的来源和资金的利用。
3.4.2.1资金的来源
①利用好补助资金。目前的资金来源中,各级补助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确保这部分资金来源稳定是首要任务。a.认真落实f2005]49号文件,补助标准不得低于文件规定,财务人员应确保该项资金到位:b.市级财务人员应积极申请市政府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财政收入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从而增加养护资金的来源lc’财务人员应积极要求区县政府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专项补助资金:d.有能力的乡镇可以设立一定的农村公路养护费资金。②充分利用养路费。各种车辆的养路费是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养路费占到了养护资金的45%,所以必须管理好这部分资金,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利用。组织的财务人员应该督促区县交管部门重视养路费的管理和利用,养路费总收入的80%以上都应该用于农村的公路养护管理([2005149号文件)。③募集社会资金。财务人员应该认识到募集社会资金的重要性,社会的捐资不仅可以增加养护费的来源,而且能够提高社会对农村公路养护的认识。财务人员应多渠道地募集社会资金,政府在这方面应给予支持。募集的社会资金,组织可以给予财务人员一定比例的奖励,以提高财务员的积极性。
3.4.2.2资金的利用
资金的有效利用是解决资金不足的另一重要手段,只有资金有效利用,才能最大程度上解决养护资金的不足。养护资金的有效利用,从两个方面考虑:编制预算和财务评估。市级财务科应对全市每年的农村公路养护编制年度预算,并对资金的利用进行监督和评估;区县政府应对本区县的农村公路年度养护资金编制相应的预算,并对其监督和评估:同样,乡镇也应编制相应的预算。对于使用不合理的资金应追究责任。
3.4.3解决技术问题
技术人员是保证农村公路养护得到落实的保证。组织的每一个级别都应该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对其它养护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对于比较难的技术问题,上级技术人员应给予下级人员相应的指导和培训。市养护科每年可以举办几次农村农路养护专业知识培训,对区县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同样地,区县和乡镇也应组织相关的培训。
3.4.4建立评估体系(监督体系)评估小组可以由办公室、财务科、养护科三个部门的人员组成,对农村公路养护的资金使用、养护成果等进行评估外。从组织的上级到下级都应建立相应的评估体系,上级除了对自己的情况进行评估,更重要的是对下级进行评估,对于取得较好成绩的下级,上级应该给予奖励,对于业绩较差的下级应进行批评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