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经济学的问题8篇

时间:2023-09-25 15:59:3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经济学的问题,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经济学的问题

篇1

1、生产什么,涉及到资源应该如何配置的问题。

2、为谁生产,涉及到分配问题,即产品如何分配的问题

3、怎么生产,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在解决生产什么的前提下,如何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问题,即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即产出,二是从增长角度看,是技术进步对于产出或效率提高作用问题。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即价值的创造、转化、实现的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分为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经济学两大类型。

篇2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利益;法哲学;抽象力

【中图分类号】F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6)06-0025-02

利益问题是当前经济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时代的发展已经迫切要求我们加强对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纷繁复杂的利益关系的研究。任何研究任务的顺利完成必须以某种方法论为前提,不同的方法论将导致不同的研究思路和结果,用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指导利益问题的研究是理清我国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纷繁复杂的利益关系的前提。

一、利益的出场路径

理论界历来对“利益”多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的角度进行考察,当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从经济的角度、从物质利益的角度去使用这个概念。但是,正如黑格尔所指出的,熟知非真知,恰恰是对这个人们看起来都十分熟悉,从而运思不多的问题需要进行深入地反思。现实说明,这一反思正是通向正确理解马克思经济学的桥梁,只有从马克思经济学角度出发,才能真正把握利益概念。

在马克思的文本中,利益是出现频率较多的概念。但由于马克思并未在自己的经济学体系中明确界定这一概念,因此“利益”历来未受到马克思经济学研究者的重视。其实,从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看,对利益的正确理解才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真正出发点。起初,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的,他早期的学术兴趣主要集中在法和法哲学上。众所周知,法哲学的核心问题是人与物(占有物)和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从法哲学的视野开始探索人的问题。早在1837年11月给父亲的信中,马克思已提到自己正编纂一个涉及一切法的领域的法哲学体系:“我在前面叙述了若干形而上学的原理作为导言,并且把这部倒霉的作品写到了公法部分,约有三百印张。”正是通过对法哲学尤其是黑格尔法哲学思想的深入研究,马克思的注意力转向市民社会,并得出结论:“实际上,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前提,它们才是真正的活动者。”当然,我们也不能停留在单纯的观念分析的层面上,还必须考察马克思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事实上,马克思自己已对我们做了如下的提示:“我作为莱因报的编辑,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莱因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和地产分析的讨论。”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当马克思回顾自己在《莱因报》工作期间对有关物质利益的争议感到困惑时,这样写道:“法的关系正象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十八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称之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找。”这段重要的论述表明,正是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研究,马克思告诉我们:要解开利益之谜,就要对市民生活进行解剖,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当诉诸政治经济学。可见,利益只有与政治经济学结合在一起,才可以真正揭示其内涵。

二、利益的研究方法

首先,马克思坚持理论研究的真正出发点是现实的人。他指出:“这种观察方法并不是没有前提的。他的前提是人,但不是某种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的人。”这种关系本身也是每一个“现实中的个人”从自身利益出发相互间结成的关系,并且这些“现实中的个人”在这种关系中进行自主选择活动来实现自身利益目标。依据这一原则,以现实的、处在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中的个人作为观察和研究现阶段利益问题的出发点就是题中之义了。

其次,马克思认为,理论研究特别是经济学的研究,“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两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按照马克思的看法,这种“抽象力”是辩证的。他在谈到商品之间互为价值的镜子时写道:“在某种意义上,人很像商品。因为人来到世间,既没带着镜子,也不像费希特派的哲学家那样,说什么我就是我,所以人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名叫彼得的人把自己当作人,只是由于它把名叫保罗的人看作是和自己相同的。因此,对彼得说来,这整个保罗以他的肉体成为人这个物种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抽象力”的运用是达到把握研究对象内在结构及其活动规律的前提。当前利益主体纷繁各异,利益分配错综复杂。但是,这种表象又不是毫无规律可言的,包含着一定的逻辑。现实生活的逻辑,必须用“抽象力”来加以把握。我们完全可以借鉴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利益关系的具体剖析方法和他对未来社会利益关系考察的视角,运用“抽象力”对我国当前利益关系进行逻辑分析,从而为现实生活展开思路。

篇3

如果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对人民币进行对外贬值,那在一定程度能够促进出口,巩固贸易顺差。但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由于非关税壁垒和反倾销法执行力度的加强,这种汇率措施不仅会受到世界贸易组织的制裁,同时其对出口的促进作用也没有以前那么明显。而且如果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人民币的对外贬值很大程度上会引起其对内贬值,造成了国内物价指数的上升,这种上升的滞后会使国内物价指数和国际物价指数的差距拉大(主要和发达国家相比,下同),而该种汇率措施起不到对出口的促进作用,且降低了人民币的国际信誉。如果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对人民币进行对内贬值,这样一来在一定程度上就如向民众征收了一次税,并用这笔钱投资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建设。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做法会使国内物价指数上升,从而缩小了国内物价指数和国际物价指数的差距,但这在短期内会抑制出口并无法巩固贸易顺差。如果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人民币的对内贬值会使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汇率下跌,这种下跌的滞后会使国内物价指数和国际物价指数的差距缩小,但这大大降低了人民币的国际信誉。为了归避汇率风险问题,很多国际企业必须在很大程度上用其它坚挺货币进行结算,这使该种汇率措施起不到对出口的促进作用。

由于中国的物价指数普遍偏低,因此使人民币的官方汇率接近根据购买力评价进行衡量的汇率水平对实现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资本的自由流动有很大的好处。同时稳中有升的汇率措施能够使人民币保持坚挺,并增加了其国际信誉。如果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对人民币进行对外升值,那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出口并无法巩固贸易顺差。而且如果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人民币的对外升值很大程度上会引起其对内升值,造成了国内物价指数的下降,这种下降的滞后会使国内物价指数和国际物价指数的差距缩小,而该种汇率措施起不到对出口的促进作用。如果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对人民币进行对内升值,这会使国内物价指数下降,从而拉大了国内物价指数和国际物价指数的差距,但这在短期内会促进出口并巩固贸易顺差。如果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人民币的对内升值会使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汇率上升,这种上升的滞后会使国内物价指数和国际物价指数的差距拉大,然而该种汇率措施起不到对出口的促进作用。

如果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人民币的汇率保持不变(如现在的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其在很大程度上使人民币汇率会随着美圆汇率的浮动而浮动),也基本上会得到与对人民币进行升值一样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的最大问题是在国内出现了通货紧缩现象或低幅度的通货膨胀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物价指数的下降(有一定的滞后因素影响),内需拉动不起来(采取压低利率的方法和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拉动内需一般起不到多大作用),股市低迷(仅依靠政策上的拉动是不行的),整个经济情况脱离了在通货膨胀时期的繁荣景象,这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事业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同时这给已经靠服务和打价格战维持生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些服务业雪上加霜,因此近年来这些行业纷纷裁员并拒绝吸纳新员工,这就使本已经在部分地区过饱和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经济由于追求一种范围效应,因此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已经愈演愈烈,而且一种行政干预在一定程度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而就业大军还是喜欢向那些经济发达的就业过饱和地区涌入,形成了一种“马太效应”,这在很大程度上拉大了这种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因此这就造成了在这些地区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且继续深造和拿文凭(包括出国并回国工作的情况)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一种缓解就业压力的新途径,但是这会造成在这种趋势下几年以后的就业压力变得更大。以上内容对一些比较热门行业和高薪行业的就业情况分析也同样适用。同时从投资策略来讲,在这些经济发达地区投资城市发展指数(如买房地产),其回报率应该比其它类型投资的投资回报率高且稳,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根据消费者的经济实力对其进行了分类,同时在这种情况下使原有的贫富差距拉得更加大并使基于这种评判标准的社会结构稳定于这种状态。

篇4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食品安全

近一年来,苏丹红、阜阳奶粉等系列“食品安全危机”事件令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之一。“三鹿奶粉”事件又一次把食品安全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食品安全越来越成为广大民众普遍关注的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严重威胁了消费者的生命和健康安全,造成生产经营企业重大的经济损失,还关系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

一、食品安全问题制度分析

人类的相互交往,包括经济生活中的相互交往,都依赖于某种信任。信任以一种秩序为基础。而要维护这种秩序就要依靠各种禁止不可预见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的规则。我们称这些规则为“制度”。食品安全问题表面上是因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丢失、有些不法分子因为财迷心窍而做出损害大众利益的事。实质上是因为食品安全有效制度的缺乏。

首先,缺乏收益和损失相对等的制度。食品行业通常带有隐藏的负外部性,在监管不严及信用缺失的情况下,假冒伪劣食品经常充斥市场,产生“柠檬效应”,即劣质食品挤走优质食品。劣质食品生产成本低,而又以正常的市场价格出售,引起生产成本外溢。这种情况下,生产伪劣产品厂商的收益远远大于其损失。一旦这种投机行为未被新的有效制度遏制,其他人就会竞相效仿。

其次,缺乏各种标准的制度。苏丹红事件发生后,我们从各方面反馈来的信息是:我们没有检测标准,我们没有相应的法律,我们从没有对这一色素是否进入食品进行过详细的调查检测。可见制定完善标准,建立检验检测体系非常重要。借鉴ISO、WHO等先进标准,开展标准技术创新研究,为保证食品安全和为政府部门制定符合我国利益的进出口监督检验策略和措施提供技术支撑。

二、中国食品安全的制度设计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建设滞后,而制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相关制度的配套及有效地贯彻执行模式,否则很难收到预期效果。

1.建立并完善食品市场的激励机制

通过建立信用档案来最大限度地降低食品厂商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两者之间的交易成本,消除食品厂商凭借掌握的信息优势来攫取信息租金的行为,并通过信用档案激励和约束食品生产企业。一方面通过信用激励机制使生产合格食品的厂商得到奖励;另一方面也要使生产伪劣食品的厂商受到严厉惩罚,特别是对那些明知有毒,依然为所欲为的经营者。

2.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息公开披露与通报制度

实践证明,对食品安全风险信息的公开披漏,会使利益相关者能够及时规避风险,有关部门能够及时采取对策,全社会能够保持警惕性,从而可能使风险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因此,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建立起高效和快速的各级食品安全信息制度,实施食品安全检测例行公告制度,定期向民众公开信息。

3.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三权分立的食品安全规制体制及其责任追究制度

为了确保实施效率,避免政府官员不作为、渎职、权力腐败等行为的发生,食品安全规制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等项权力应当分开,不应由一个部门来承担,而应由多个机构来承担。如各级人大可以承担决策与监督的权力,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局、农业局和工商局等机构负责安全规制的执行权。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各项权力都要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

4.建立食品召回制度

现阶段消费者在食用问题食品而遭到人身或财产损害时得不到赔偿,而且生产者只对已存在的损害承担责任,对潜在损害不负责。对有缺陷的违规的不安全食品实行召回和处理,涉及食品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等多个利益主体,需要工商、质检等多个部门和环节协调解决,要建立起对有毒有害食品进行强制性销毁的制度。

5.建立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制度

目前,中国在对食品的安全规制中尚未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制度。从现实来看,一旦发生了食品安全事故,往往是事后仓促应对,这种事后的应急处理方式已经不能及时控制日趋复杂的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方面的应急管理过程由三阶段(事故发生前、发生中和发生后)组成,在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建立相应的应急管理机制。

三、结论与建议

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民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一方面采取制定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建立检验检测体系,加强监督检查,规定严厉的法律责任,及时向公众公布食品安全的有关情况,支持和鼓励食品安全方面的科研和合作等措施来保障中国老百姓的餐桌是安全的。制定完善相关制度,让经济行为在制度这只看不见的手下运行,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有效手段;另一方面消费者在质量、卫生、安全指标方面对企业产品的自主选择是最有力最长远的促进因素。对于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企业和产品,消费者不去选择和购买,让这些企业和产品因为失去市场而推出市场。

参考文献:

[1]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篇5

【关键词】 使用价值 交换价值 地租 高房价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商品价格一路走高,部分一线城市商品房价格居高不下,2013年北京市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18553元,上海市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16420元,广州市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15330元,深圳市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24402元。我国当前商品房均价已超出合理水平,而在房价高涨的同时,我国房地产市场住房空置率日益上升。在房地产行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今天,保障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对维持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国大部分居民来说,目前我国的高房价远超他们的支付能力,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的今天,居民对住房的需求是刚性的,过高的房价不利于居民实现基本的生活需求,可能会带来社会的动荡,此外过高的房价使得居民必须将绝大部分的收入用于住房的消费,这必然会削弱居民对其他商品的消费能力,这将不利于我国扩大内需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利用自身比较优势积极发展对外出口,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现在我国出口已开始走向萎缩,未来要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积极推进以扩大内需为着力点的经济结构转型。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双重视角出发,通过对商品房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分析,剖析当前我国高房价的原因,并提出进一步规范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维持房价的合理稳定的政策建议。

二、高房价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1、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视角

根据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性,这里商品房的使用价值即其居住功能。从使用价值的视角分析高房价问题即分析人们对住房的居住的需求。首先,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大量的人口对居住的需求的刚性的,其次,中国传统的观念也是导致居民对住房需求具有刚性的原因,中国人自古就有较强的家庭观,住房在这里扮演了家的角色,在我国房屋租赁机制尚不完善的今天,租房给人们带来的许多问题也加剧了人们对购房的需求。当前我国的房屋出租一般以短期为主,租来的房子缺乏长期的稳定性与安全感。中国人对稳定的追求是根深蒂固的。根据马克思的价值规律,在土地有限,住房供给量一定的情况下,人们刚性的需求会导致商品房的价格脱离其价值而向上波动。

从交换价值的视角分析高房价的问题即分析人们对住房的交易的需求。商品房的交换价值可以理解为商品房所具有的交易的价值,在这里人们购房的目的不是居住而是出售以获得利润。根据具体出售的时间可以把这一需求分为投资易需求与投机易需求。

投资性需求注重对资产的长期持有,注重保值。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手中积聚了大量闲散资金,在低利率与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居民需要寻找投资渠道为其资产进行保值投资。现阶段我国有效的投资渠道十分有限,作为主要投资市场的股票市场在我国仍处于不成熟阶段,我国股票市场具有很强的投机性而投资性很弱。股票市场的不成熟外加居民对房价的“预期”较为看好,在投资方式有限的情况下居民将增加对住房投资的需求。这些投资者购房并不是为了居住而是用于出租或是在房产升值后出售以获取差价。

投机性需求倾向于短期操作,投机者的目标是短期内转手以赚取差价,投机者往往通过炒作来制造房地产的虚拟需求,进行“击鼓传花”式游戏。我国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所采取的总量宽松的货币政策与大规模的刺激政策导致的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是房地产行业投机性过强的主要原因,这些政策所释放的货币并没有流入能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的行业而是积聚在房地产等高投资回报率行业,这些政策非但没有促进经济增长与转型反而带来了房价的不断上涨。

从交换价值的角度分析房地产行业中的投资性与投机性需求有助于更好的理解我国高房价问题。我国房地产市场需求过旺特别是投资与投机需求过旺是房价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2、价值与地租理论

根据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商品房的价值可以表示为c+

v+m,其中c表示不变资本的价值,V表示可变资本的价值,m表示利润。不变资本c的价值主要由土地的价值、建筑材料及设备的价值构成。可变资本v的价值由建筑工人通过劳动创造的价值及营销管理等其他服务人员通过劳动创造的价值构成。剩余价值m是指资本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超出原有价值的增值价值,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利润。

结合价值理论与地租理论有助于我们深入的理解我国高房价存在的原因。首先从不变资本的角度看,商品房的价值是其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外在表现;土地的价值是商品房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地租理论,土地所有者可以通过垄断土地来获得垄断地租,高额的垄断地租是导致高房价的重要原因。

在现行的行政政绩评估考核体制面前,我国地方政府往往着眼于地方的局部的利益,地方政府的行为目标为地方利益最大化,其关注眼前的经济利益并尽力提高地方政府收益。现行的人事考核机制中,地方政府的政绩是快速增长的地方生产总值,是一个个具体的项目。在有限的任期内,地方政府官员只能是通过各种工程来提高自己的政绩。此时,房地产成为其选择之一,高房价带来的是高经济增长与高政绩。

我国现阶段的分税制、预算制使得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日益艰难,为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以发展经济保持稳定,地方政府只能变相发展“土地财政”,利用“土地创收”来保证一定的财政收入。我国城市土地名义上归集体所有,实质上其为地方政府所垄断,地方政府垄断土地供给是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这里政府垄断的是土地的使用权,因为我国土地所有权目前是不能交易的。地方政府根据垄断收益最大化(土地创收最大化)确定土地供给量,即地方政府通过垄断土地获得高额垄断地租。这种高额垄断地租的存在造成的土地价格的上涨,严重影响着商品房的价格,导致了房价居高不下的问题。同时土地价格的上涨还受到房地产开发商的恶意囤积行为的影响,房地产开发商为利用土地的有限供应进一步推高土地价格从而推高房价以获得高额利润,在获得土地资源后并没有将所获得的土地资源全用于房地产开发,而是有意地控制土地的供给从而控制商品房的供应量,将房价进一步推高。

三、有效抑制高房价的建议

我国房地产市场中的消费行为是扭曲的,这种不以商品的使用价值为目的进行的消费,将有可能是祸国殃民的。首先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性的增强会导致大量投机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进而导致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价格大幅偏离商品的价值,最终会导致房地产泡沫。房地产泡沫一旦破裂将会给国民经济运行带来沉重的打击。同时这种资金流向的失衡会导致经济发展结构的失衡,这种以房地产为支撑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且不利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结构转型目标的实现。其次房地产作为人民基本的生活和生产资料,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是保障民生的必然要求。然而当前扭曲的房地产市场运行使得有资本的投资者与房地产商拥有的财富不断增加,而占社会绝大部分的中下等收入居民背负着越来越沉重的经济负担,房价的上涨无形中抬高了居民的生产与生活成本,生活成本的提高直接带来的是居民生活质量的下降,经济的发展并没有让绝大多数居民从中受益,发展的成果被少数人掠取,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可能会阻碍社会的稳定发展。此外在居民收入水平基本一定时,过高的房价将占用绝大部分的消费能力,而削弱居民对其他商品的消费能力,造成社会总需求不足,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有效解决房价居高不下问题首先要通过疏通而不是围堵的方式抑制房地产市场上的投机活动。我国政府出台了不少相关的政策,但我们可以看到以限购令为代表的政策虽然在短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这些政策始终是治标不治本。抑制房地产市场中的投机行为的核心问题是为社会上的大量闲散资金提供更有利的投资渠道,通过资本疏导将积聚在房地产中的大量资金引流到其他生产领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该加快股票市场改革,将股票市场建立成真正的资本市场,以吸纳社会上的闲散资金,同时加快经济结构转型,推动经济向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健康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可以为投资创造出更多的渠道,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市场中资金大量积聚的问题。

有效解决房价居高不下问题其次要保障土地交易价格合理化以降低房地产的生产成本,从成本的角度解决房价居高不下的问题。保障土地交易价格合理化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加快土地市场改革,打破地方政府对土地供给的垄断,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充分的农业用地所有权,使农民真正充分享有使用处理土地的权利,分类管理农村土地,对于集体建设用地,应完全放开使农民能真正实现自由的采用多种有效的方式行使土地使用权与经营权的流转;对于农村农业用地,应采取严格的制度来实施土地用途管制,严格限制农村农用地流向集体建设用地,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保障国内粮食生产,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另一方面要调整国家财税政策,改变当前土地收入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比重过大问题,从规范政府行为的角度实现土地交易价格合理化。对地方政府行为实行法制化约束,抑制地方政府设租寻租行为,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改革,为经济寻找新的增长点,改变国民经济依靠房地产实现增长的发展模式,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寻找新的可持续的来源,逐步改变中央政府以GDP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标准,强化居民生活水平、失业率等指标在考核体系中的地位,以此降低地方政策出于经济增长考核压力而谋求利用房地产快速增长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畸形增长模式。

最后,有效抑制房价居高不下问题要加快完善我国的房屋租赁制度。目前我国房屋租赁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并没有受到相应的法律的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经常受到侵犯,政府应向居民宣传适当的住房观念,鼓励年轻人选择租房居住以缓解住房紧张问题,同时规范房屋租赁管理体系,尽快建立租房管理制度,在房屋状态维护保养,租金水平管理,租赁双方的权利义务约定,合同条款规格等方面制定详尽的规章制度;加快房屋租赁相关的立法,通过法律保障房屋租赁市场中的交易双方,要在现有的住房登记系统、税务系统、征信系统的基础上,综合各方面的信息质量,确保出租者和租房者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确保给消费者提供能够负担得起的体面的、稳定的住房。

四、总结

综上,从政治经济学视角看我国高房价问题可知,我国房价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有居民出于住房使用价值的追求而产生的刚性需求、居民出于房屋交换价值的追求而产生的投资与投机需求、地方政府对土地创收的追求导致的土地交易价格高涨。有效解决我国房价居高不下问题应加快推进各项改革,加快资本市场改革为社会闲散资金提供投资的场所,加快土地交易市场改革,为形成公正、合理的土地价格提供制度保障,加快经济结构转型,为经济寻找新的可持续性的增长点以充分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并有效缓解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困境。同时积极推进依法治国,用法治维护房地产市场健康可持续运转,保障居民权益。让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人民生活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 黄海涛:中国住房价格水平与波动研究[D].辽宁大学,2008.

[2] 郭金峰、刘颖迁:基于高房价的政治经济学思考[J].河北企业,2010(8).

[3] 邓念:政府作用下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理论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0.

篇6

[关键词] 保险 诚信 利益

一、我国保险业诚信问题的现状

1.保险诚信建设初见成效

首先,诚信建设已被纳入法制化发展轨道。一方面,《保险法》强调了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修改后的《保险法》着重突出了对诚信原则的保护和运用。二是在相关法规如《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暂行规定》和《保险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规定》中对保险从业人员和高管人员作出了诚信方面的要求,保险信用法制建设的加强为我国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其次,各保险公司诚信经营理念得到认同。由此可见,诚信在保险业发展中具有核心地位的理念已保险业界广泛认同,这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

2.保险信用缺失导致的问题仍然存在

由于我国保险起步比较晚,保险知识的普及程度不足,公民保险意识还不够高,导致出现了许多阻碍保险发展的问题,其中诚信问题尤为突出,长此以往,在这种“内忧外患”的环境下,我国保险业必将崩溃。2006年被确定为我国保险诚信建设年,笔者认为,要做好诚信建设,必须找出产生信用危机的根源,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并落实到实处。

二、保险诚信问题产生的经济学分析

1.从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角度分析

我们从博弈论的角度来分析在保险市场中从事保险活动的双方都是理性的“经济人”,以各自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保险契约活动中,交易双方为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二者可以选择的策略只有诚信和不诚信。而且,选择不诚信可以给选择主体带来额外的收益。这一假设前提是具有可行性依据的。保险人选择不诚信,可以扩大业务规模,减少支出。被保险人选择不诚信,可以减少保费金额,增加赔款金额。而保险中介选择不诚信,可以增加中介费用。这样,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以及保险中介都存在欺骗的动机。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来谈谈。

首先对保险公司:任何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都想实现自身的利润最大化,而降低成本是其中一种有效的途径。尽管成熟的保险公司都会选择诚信来稳定自己的客户来源,但是在目前中国的环境下,选择不诚信会让保险公司的业务规模扩大,保费增加。保险公司不诚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业务员在展业过程中,为了获取更多的佣金,片面夸大保险产品的功能,甚至欺骗保户,致使保户在索赔时发生困难,丧失对保险业的信心。二是,保险公司为了减少成本开支,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人才优势,针对消费者对保险理解不深的弱点,拒绝投保户合理的索赔。其次对投保人:任何投保企业或个人为了节省自己的保费支出,也会选择不诚信。举个简单的例子:甲公司损失期望值为α,则他向保险公司交纳的保费P也为α,若甲公司采用一些手段欺骗保险公司,使保险公司认为其实际损失额P1=β(α

2.从市场均衡角度分析

从以上成本利润分析可以看出,由于不诚信带来的损失,致使保险市场的资源配置不能达到最优。现在,我们从一个宏观一些的角度来分析保险市场的诚信危机,以保险市场的需求、供给平衡作为分析的切入点,将诚信问题对保险市场的影响看成一个变量,引入到保险市场的均衡中,保险市场的均衡由图表表示:

图中s表示供给曲线,D表示需求曲线,N是在双方诚信的情况下的市场均衡最佳效益点,OQ1NP1就是均衡情况下的利润,P指保险产品费率,Q表示保险产品销售数量,C表示诚信指数。当一家保险公司甲对保险产品费率进行调整后,其他保险公司会做出相应的调整,当甲调低费率,考虑到价格竞争优势,其他保险公司会相应降低费率,这时起作用的是ND1,而当甲调高费率时,其他保险公司则不会跟着提价,这时起作用的是dN。但是由于存在不诚信的情况,保险公司根据经验评估保费时,会把诚信带来的风险因素换算到保费的计算中去,即会使费率高于均衡费率,这样原本的供给曲线S就会向上方移动至S1,此时的均衡点为M,甲公司利润为OQ2MP2,由于费率的提高,使一部分投保人(Q1-Q2)退出了该保险,转向其他费率较低的公司投保,而剩余的投保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由于对保险知识缺乏了解,继续为了原本相同的保障而提供更高的费用,当他们对产品认识逐渐加深以后,就会发现保险公司的这种不诚信行为,进而对保险公司失去信赖,最终退出该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

三、解决诚信问题的可行性方案

1.加强保险知识的宣传,增强投保人的保险诚信意识和道德观念,使保险双方当事人的信息趋向对称化

我们应加强保险原理、基本原则,以及保险法制的宣传,让民众真正懂得保险得以数百年运行的真谛在于以科学的统计数据为测算基础,实现每一被保险人与保险人权利与义务对价基础上的有偿转让风险,并在所组成的同一群体被保险人之间实行机会均等的互助,而且这一互助完全是就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风险而言的,其中排除了一切已经发生或故意制造的损失。

2.建立行业信用体系,调整因为人为因素导致的保险市场失衡

前面已经分析到由于保险双方当事人存在以利润为趋导产生不诚信行为的现象,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建立行业信用体系的办法来阻止这种趋导。建立行业信用体系包括2个方面:一是保险公司对投保人建立公司内部信用体系,二是政府为保障投保人利益建立信用机构。具体做法如下:首先保险公司要建立一套信用制度,即做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培养专门的信用风险管理人才。二是建立独立于财务和销售的信用风险管理机构。三是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信用管理制度。 最后行业内各保险公司内部信用机构联合起来对投保人的诚信实施监控,形成行业威慑力。其次对于政府建设完整的企业信用制度,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决:一是建立健全的企业信用评估的法律规定,同时还需要保证评级机构的独立公正,从人事、资金以及权利责任都达到公正独立。然后就需要做到的是保障信用评级制度合理运行,最好是根据社会需要采取依职权和申请相结合的企业信用评级运行模式。二是建立失信惩戒制度的立法规定。保险公司在商业活动中当失信成本小于失信行为所失信惩戒制度带来的收益的时候会选择失信。而这时候如果我们建立企业失信惩戒制度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成本约束,例如公开用网络向社会其失信记录,各家商业银行停止对其授信,不给予通过工商年检,税务部门不给予办理税务登记等等,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形成的合理的失信约束机制将会有效地遏止保险公司的失信行为。对于不诚信的投保人,各保险公司联合起来,停止对其人身及财产提供保险保障,并及时将其失信记录发送给各商业银行,这样也将极大约束投保人的行为。

3.加强国际合作,建设现代保险监管体系

我国保险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很多先进的保险理念还得借鉴国外保险公司发展的经验。因此多加强于国际保险公司的合作,吸收国外先进的保险理念,“吸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极大地提高我国保险公司的经营水平和监管力度。

4.严厉打击保险欺诈,形成社会威慑力

笔者认为,目前的法律对保险欺诈的打击力度还不够,在方式方法上还可以加大力度。另外对于检举保险欺诈的行为应该给予鼓励,让保险主体间进行互相监督,让社会各界都起到保险诚信的监督作用。

四、结束语

保险是一个所有投保人联合起来分摊风险,转移风险,使风险带来的损失影响程度最小化,从而使风险最小化的过程,它需要大家有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意识,而诚信就像一块基石,任何保险一方放弃诚信原则,都会影响保险作用的发挥。由此看来,只有保险当事人都坚持保险诚信原则的前提下,建立起诚信的保险市场,当事人才会互惠互利,同时让保险各主体以及政府部门都加入到保险监督中来,保险业才能得到健全的发展,保险作用才会得到很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袁卫.Fred Rowley.彭非:中国保险监管与精算实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丁冰:西方经济学原理[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篇7

亚里士多德用大树做比喻,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个部分:树根部分是最基础的第一部分,它是一切知识的奠基,即metaphysics,中译《形而上学》;作为主体的树干部分是第二部分,即物理学;表现为树枝的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这个树根,也就是这个基础,即亚里士多德的being as being,就是古典哲学中至高无上的第一哲学。由于一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分化自哲学,所以现在全世界都是显学的经济学,本质上就是一种哲学,是我们认识经济现象或解释经济活动的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

说经济学是一种哲学,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后经济学的发展趋势非常不符。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后的主流经济学追求的是向物理学等所谓的“树干”科学的靠拢,表现为去哲学化或去形而上学化的与树根的分离。琼·罗宾逊夫人的《经济哲学》,就是这一过程中这位英国古典经济学传人以卡尔·波普的方法论和科学价值观为基础向“树根”回归的努力。

罗宾逊夫人是古典经济学的最后传人,也是自希克斯之后英国剑桥经济学派的掌门人。在经济学理论发展史上,她有过三次革命性创新,即不完全竞争理论的提出、对有效需求理论的阐释以及对正统资本理论的毁灭性抨击。当然也有人认为这些只是“一种突破”。由于“革命”是指“改变了对基本问题的思考方式”,而“突破”是指“没有颠覆传统的看法或结果,只是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开始”,因此,尽管罗宾逊夫人在《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中谦虚地认为该书只是“提供了一箱分析工具”,但因为不完全竞争“为置身于荒凉地区的人们提供了旅行指南”并填补了“垄断与竞争之间的中间地带”;而凯恩斯经济学的阐述和资本理论的争论使罗宾逊夫人确立了新剑桥学派分析方法,所以,罗宾逊夫人是“革命”,而非仅仅止步于“突破”。罗宾逊夫人本人也认为她是“对经济学教科书中的理论和模型做了一次春季大扫除。抛弃所有自相矛盾的命题、不可度量的量以及无法定义的概念,并重新建构一个分析基础”。

《经济哲学》是一次更为彻底的“春季大扫除”。

《经济哲学》出版于一九六二年,全书由罗宾逊夫人在英国伯明翰大学的系列讲座的讲稿整理而成。虽说罗宾逊夫人在书中使用了非技术性语言以争取更多的读者,但因为该书是从意识形态角度检讨从斯密到马克思以至新古典经济学的自由放任基本原理(罗宾逊夫人的另一本著作《经济学的异端》则从历史演变角度对相同问题进行了检讨),所以读者必须首先具有古典正统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的知识背景,才能完全读懂该书。

经济哲学是经济学最本质的部分,是经济学构建自身科学大厦的基石。如果理解了维特根斯坦的那句话:上帝准许哲学家洞悉置于每个人眼前的事物(《文化与价值》),那么,经济哲学就是对那些无法用数学公式和统计图表来解决的经济事务和经济制度的性质做的智性思考。由于罗宾逊夫人一直认为“任何一种经济体系都要有一组规则,一种能对经济体系进行评价的形而上学,一个存在于个人心中并迫使他遵循的道德心”,因此罗宾逊夫人的形而上学讨论由来已久,由她挑起的那场两个剑桥资本之争,实质上就是一场形而上学争论。虽然两个剑桥争论的对象是资本,但从那时以来,资本就没有再在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出现过,并一直是当代经济学理论中最为无用的部分。用形而上学概念解决形而下问题的古典分析方法,也在经济学分析中失去了踪迹。贴近物理学分析的形而下分析成了当今显学。在这一过程中,罗宾逊夫人的身份日渐复杂,主流经济学家的身份逐渐模糊,非正统经济学家的形象日渐显现。

表面上看,两个剑桥之争表现为同是以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两个学派对继承和发展凯恩斯理论的争论,究其实质,却是如何进行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在罗宾逊夫人看来,凯恩斯用有效需求不足揭示了经济危机的根源。虽然有效需求不足由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不足组成,但消费需求不足是主因,引致消费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则是社会分配不公。因此,罗宾逊夫人主张从分配入手,对价值、效用以及积累和发展等进行概念式分析,以解决现实问题。萨缪尔森对凯恩斯理论的理解与罗宾逊夫人不同。萨缪尔森也认为由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不足构成的有效需求不足是经济危机的根源。但萨缪尔森是根据资本边际效率、流动偏好以及消费倾向等因素来探讨提升有效需求的途径。因此,使用政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现实进行干预的形而下手段,是美国剑桥学派的凯恩斯主题。

不同的分析方法反映了经济学家基于价值评判的不同经济分析指向。

在罗宾逊夫人眼中,“历史不断产生出新的问题,旧的(经济学)讨论马上就成了问题”。因此,经济学要采用包括过去的论证方法和观察世界的方法在内的各种方法来解释现实问题。经济学借以获得发展的第一个问题是重商主义关于国际贸易的讨论,重商主义关注的是海外贸易商人,斯密的经济学虽然从批判重商主义的国际贸易论调开始,但和李嘉图一样,捍卫的是资本家的利益;马克思则将斯密和李嘉图的论点转过来为工人辩护。到了马歇尔,基于贷款利息收入的食利阶级成了理论的主角。鉴于此,罗宾逊夫人认为古典经济学过去采用的是阶级分析方法。从魁奈开始,经济分析的基本对象就是农民、地主和手工业者,斯密只不过将这幅中世纪图景改成了由工人、资本家和地主组成的社会结构。由于三个阶级有三种不同的收入,所以总产品在他们之间的分配决定了经济的发展。斯密之后的李嘉图指出,“确定这种分配的法则是政治经济学的重要问题”。

罗宾逊夫人认为李嘉图的阶级讨论比斯密纯粹。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商品的价值由劳动的支出时间决定,不过商品要由资本、劳动和土地三者分配。在分配中,劳动者得到相等于满足劳动者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格,即工资;资本家得到利润;地主得到地租。因此,在劳动生产率一定的条件下,如果想提升利润,就必须实行自由贸易,用进口廉价粮食的方式压低满足工人生存所必需的粮食的价格和地租。

很多人据此认为,罗宾逊夫人的分析是回归李嘉图,美国的新古典综合是回归斯密。理由很简单,罗宾逊夫人重视分配,所以她以李嘉图的分配为分析起点;新古典综合则以斯密的分工为分析起点,重点讨论分工以及专业化和自由市场经济交换的均衡。但这里有个矛盾。罗宾逊夫人一直认为“经济学缺少爱”,她的经济学不仅要反映现实问题,还要为社会送去爱。基于这种观念,罗宾逊夫人认为,斯密的经济分析“是以自然规律为依据的道德哲学,他不赞成人们之间的关系缺少人情味”,相反,“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表明他非常重视道德,并且当然希望任何一个社会都有一个伦理基础”;但是,“功利主义者李嘉图认为,三个阶级之间的关系是理所当然的关系”。正统经济学承续李嘉图分析,认为对自己利益的追求必将导致社会的共同利益,因此道德问题被一笔勾销。虽然道德问题与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冲突密切相关,但是既然正统经济学告诉人们,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没有利害冲突,那么,大家

转贴于

就可以心安理得地追求个人利益了。在罗宾逊夫人看来,正统经济学所谓的“看不见的手”,并不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斯密本人的学说与正统经济学的斯密理论完全不是一回事情。从经济学的人文关怀上看,与其说罗宾逊夫人回归李嘉图,不如说罗宾逊夫人回归到了真正的以道德伦理为基础的斯密理论。

但是罗宾逊夫人又不太看得上斯密对剩余产品在利润和地租之间分配的讨论,尤其不屑于斯密借原始森林中的猎人以鹿交换海狸所做的关于价格与交换的讨论。在罗宾逊看来,斯密的这个“自然价格”不太自然,应该是有了交换才有价格;有了专业化分工才有交换;有了有组织社团才有专业化分工。“自然的”技术成本根本不能脱离组织生产的社会形态而独立地决定价格。因此,斯密根据原始条件下“自然的”劳动耗费(时间)比对而产生的互利交换决定的分工,显然不符合罗宾逊夫人对“价值是一种社会现象”的认识。

价值是一种社会现象的说法充分体现出罗宾逊夫人对经济学的认识,罗宾逊夫人认为,经济学不是中性科学,经济学理论与概念受形而上学意识形态的驱动。从价值观念向效用概念的发展,就不仅仅反映出经济学从古典劳动价值论向边际效用论的演变和发展。

严格地说,新古典经济学的效用是一个循环论证且无懈可击的形而上学概念。众所周知,消费者带着收入进入市场购买效用。他们不会把全部收入都花费在一种商品上。消费者如果有理性(他们当然有理性),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按照经济学的最大化原则,将花费在各种商品上的一元钱的边际效用(预期从购买数量的增加所获得的效用增加)和节省一元钱的预期效用的边际效用均等化,从而使自己获得最大量的总效用。理性人都这么做!

但麻烦来了。因为每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会随着购买量的增加而不断下降,因而从这里推出的逻辑是:我们手中全部收入能给我们带来的边际效用(钱总是用来花费的),一定会因为我们有更多的收入而不断下降。

那么,要那么多钱有什么用?

所以马歇尔就说:“对一个富人而言,一个先令所能度量的愉悦和满足,比一个穷人要小。”按照这个逻辑往下推,平均主义最符合经济学原则,再往下推,富人们都把自己的钱转给穷人好了。正是因为如此,威克塞尔才说:“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本身就意味着‘彻底的革命纲领’。”但是埃奇沃思不同意,他觉得“享受能力是进化的特征,是文明的根本标志”。帕累托则认为,将不同的效用加总计算,从而证明一个富人花费一元钱得到的效用小于穷人的做法没有意义。

不管有没有意义,对效用概念进行逻辑推理的结论是,如果没有更为根本的干预经济体系的手段,放任因商品分配的不公平而使商品的效用凭空消失,就证明了工会和累进税以及福利国家这类公平原则的正确性。但从另一方面看,效用的逻辑也证明了自由放任的正确性。每个人都自由地按自己的意愿花费自己的收入,一旦他将每一先令的边际效用均衡地花费在每种商品上,他就获得了最大的福利。再往下推论,对每个个人来说,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为了获取利益而自利的行为。“个人为改善自身境遇自然而然地、不断地所做的努力,就是一种保卫力量。”

于是我们又回到了斯密,但却是“与教授们所解释的斯密学说完全不同”的经济哲学,揭示的是经济学理论的意识形态内容。

虽然以罗宾逊夫人为代表的将科学哲学与经济学研究融为一体的方法成为一时之时髦,并引发了对经济学“理性经济人”研究范式的质疑与批判,但实用主义的美国经济学显然已经不耐烦这种思辨经济学。杰文斯早就说过,经济学如果是一门科学,那么,经济学一定是数理科学。萨缪尔森也认为,在牛顿时代之前,运用数学语言的科学就已经取代了希腊和罗马的经典理论。就像大爆炸之后的宇宙尘埃逐渐分离扩散形成不同的星体那样,经济学逐渐远离思辨传统,走上了唯科学至上之途,以至于很多人甚至认为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区别就在于经济学要使用数学方法并依靠数学模型进行“演绎”。威克塞尔针对瓦尔拉斯用数学方法证明“自由竞争能使效用最大化”的做法曾经说过:“仅仅因为使用数学公式表达了他认为当时自由贸易主义拥护者们使用普通语言无法表达的观点,就认为他已经对他们未曾注意的地方进行了严格证明,基本上是一种可悲的看法。”罗宾逊夫人却认为,虽然使用代数非常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因为x与y之间的对称关系稳定而且和谐,但数学轻而易举就完全抹掉了“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关系。

或许这就是罗宾逊夫人从正统变成非正统的原因。

经济学肯定需要数学,数学推理在很多方面都比思辨推理更为清晰和简单。但经济学毕竟不是自然科学。作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虽获得了独立,但仍然必须紧紧扎根在哲学基础之上,就像树干只能生长在树根之上。马歇尔曾经说过,数学可以检验我们的直觉,并用来为分析结果进行速记。但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数学应该是个陪衬。但现在很多大学的经济系里,数学不是陪衬而是根本。经济学学生在学术论文中使用数学成了一个硬性要求。比如为求证“中国的外汇储备是否过大”这样一个普通人都知道的问题,学生要动用数种计量方法,寻找出十个变量进行数理推导;比如对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是否是由央企主导”这种没有任何疑义的问题,也可以弄出n个导数求导并且扯上洋洋数万言。统计学和数学将形而上学从经济学中清除得干干净净。

篇8

关键词: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方法

课题项目:秦皇岛市社科联项目,课题名称:秦皇岛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课题编号:20130626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收录日期:2013年9月26日

宏观经济学是我国高校经管类的专业基础课,在有些高校的本科教学中,也作为一些人文类、理化类和工程类学科的选修课;这门课也是大部分高校经管类研究生考试的必考科目。宏观经济学不同于微观经济学,他研究的是整体的经济行为,研究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全面的或者是总体的经济运行情况。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状况关系到每个人,因为它影响到收入、工作前景和物价,因此了解宏观经济的如何运行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十分重要的,尤其对于政府部门的决策者来说。问题是,到目前为止,宏观经济学并不是一门已经确定的科学领域。虽然在许多问题上人们已经取得了基本一致的意见,比如长期经济增长的某些决定因素,但是有许多问题仍然存在争议,比如经济波动的根源和货币政策的短期效应。学习宏观经济学的目的是传递人们已经获得的宏观经济学知识,同时也指出我们到目前还没有充分理解的领域。

一、宏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前期课程体系的不完善。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前期课程准备应该有: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学等等,但是很多高校开设宏观经济学是在大二上学期,或者是将宏观经济学与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和国际经济学设置在同一学期开课,有的则将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和国际经济学安排在宏观经济学后面开课,这就造成了学生知识储备的不完善,在学习宏观经济学的过程中很难全面、系统地进行分析,尤其是增加了深入理解和分析的难度。所以,只有经过对一系列课程完整、系统的学习后,才能融会贯通地学习宏观经济学。

(二)初级微观经济学和初级宏观经济学的联系较少。大部分的高校在本科阶段学习的是初级宏观经济学,而初级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和微观经济学的联系较少,缺乏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虽然目前高级宏观经济学是建立在经济学共同假设的基础上,但这部分内容在初级宏观经济学的书上往往涉及的很少,比如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这本书里,也只有最后两章才有所涉及,学生会对因为找不到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而感到困惑。所以,现行的初级宏观教材在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联系的问题上还不能很好地解决本科阶段学生们的问题。

(三)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用处的质疑。除了学习体系上的不完善造成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困难,学生们往往对宏观经济学的实用性产生质疑和困惑,由于宏观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长期的经济增长与短期的经济波动,以及相关的通货膨胀、失业和国际收支等问题,对于基本上还没有工作经历和社会经验的大一、大二的学生们来说,学习起来会感觉比较抽象,难理理解,尤其是不能体会书本上的知识如何与现实生活有效地结合。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宏观经济学的时候,都会提出这门课的用处到底是什么,课程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和工作的用处到底是什么等等诸如此类问题。

二、宏观经济学教学改进建议

(一)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为了发掘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兴趣,提高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教师应注意将西方的经济理论与中国的现实情况相结合,而且,讲解宏观经济学离不开案例的分析,通过案例的分析可以使晦涩的理论模型变得生动,学生学习起来更有兴趣。

是否一定要使用多媒体课件,这取决于授课教师的个人偏好,多媒体课件可以提高讲课的效率,无论从色彩上还是动态的效果上,多媒体课件都有它的优势;相比而言,板书授课的优势是教师一步一步的演绎推导和作图可以使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在推导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也更加集中,课堂教学的效果好。所以,多媒体和板书的有效结合,是一种既提高讲课效率又提高授课效果的很好的方式。而多媒体授课对于宏观经济学重要性还在于在课堂上可以随时就讲到的知识点展示网络上的信息,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信息和数据,都可以做到及时观测,让学生可以了解到最新的知识和数据信息。

为了更好地保证所讲授知识的正确性和即时性,讲授宏观经济学的教师除了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中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以及经常关注国内外最新的理论科研成果之外,对于与宏观经济学相关的学科也应当有深入研究,比如计量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等等,这些学科的部分理论在宏观经济学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二)教材选择的多样化。现阶段,国内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理论陈旧、分析方法单一和知识更新的速度比较慢。受到教材的影响,学生很难接触到及时更新的理论和针对性更强的案例。

除了教师应该注意到这种知识结构和内容上的变化,有义务不再传授陈旧的或者是错误的、不恰当的理论,同时应该不断更新学生的教材或者是参考书目。比如,如果能够开展双语教学,可以选取英文版的比较新的教材,很多英文教材的优点在于,定位比较明确、内容更加充实、案例和习题新颖、贴切、印制精美等等,更容易被宏观经济学的初学者接受,当然,翻译版的也可以,问题是现在很多译文版有很多翻译或者书写上的错误,教师要仔细检查,并一一对学生指出。如果不能直接选用英文版的教材的话,也要在参考书目中列举出足够量的原版宏观教材以供学生课下阅读。另外,课堂上可以经常介绍一些当前宏观经济学的前沿科研成果和论文等,让学生了解这门课当前的进步、争论和新的发展方向,以促进这门学科的不断发展。

(三)宏观经济学的教学离不开数据。作为教师除了教给学生书本上的内容以外,应该让学生知道书上的每个定理、每个模型都来自于实际的生活和数据。所以,对历史事件和生活的观察以及对数据的敏感都是学好经济学必要的素质。只会死记硬背书本的内容而无法将其联系实际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不算是学好经济学的表现。所以,学会采集数据、整理数据、处理数据和通过数据得出结论,对学习经济学的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告诉学生在哪里得到与课程的研究内容相关的数据,比如银行的网站,尤其是各国央行以及世界银行的网站,国家统计局的网站和美国经济分析(BEA),也可以具体到各个省市统计局的网站等等。学生通过对真实数据的搜集和分析,更容易理解已经学过的经济学理论到底是如何从现实中总结出来的,也能够理解政府采取的各种经济政策背后都有哪些依据。虽然作为刚刚入门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也许不能得到比较深入的结论,但是对于他们的学习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学生为了让自己能够尽早完全理解这些现象,也更加有动力去学习新的理论和知识。

(四)习题是宏观经济学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习题是引起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学习兴趣的一种好方法,既巩固了理论知识也锻炼了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本科阶段的宏观经济学习题内容很丰富,国内教材的习题偏重于计算,国外的教材偏重于案例和数据分析,各有各的侧重。如果教师能够在讲解每个知识点或者章节的同时选取恰当的习题和案例练习,学生会马上整理老师讲过的内容并重新审视学过的概念和公式,深入进去建立自己的记忆和理解方式,尤其是利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也就是案例分析,是锻炼学生形成经济学思维方式的好机会,也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在做题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形式,比如课堂讨论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创造和展示他们自己的观点,这种应用学过的理论和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和形成自己观点的过程,可以启发学生质疑探索,提出新思想、新观点,强调学生对案例进行独立自主的思考和分析,使学生形成一套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范式,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主要参考文献:

[1]陆文安.影响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J].教育教学,2012.7.

[2]李海明,翁卫国.宏观经济学:教学范式新探索[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