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8篇

时间:2023-09-25 15:59:3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篇1

一、积极倡导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融会了中国大地上的多民族文化,同时也包容了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和西方文化成分而形成的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主体文化。近现代以来,随着各民族日益深入和广泛的交往,不同文化的价值日益被人们认识,多种文化模式并存,导致文化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碰撞已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趋势。任何人都不同程度地浸润于传统文化之中。传统文化无时不在对现代人发挥着作用,传统文化不能回避也不应回避。因此,我们应积极倡导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㈠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令世人惊叹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特有的文化习惯及文化积淀,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他包括以下三种基本精神:

1.人文精神。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产生和中国历史的演进是同步的。人文精神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美德:积极进取,坚忍不拔,敬老养老,救济孤残,勤俭节约等。这些美德是我们宝贵的 精神财富。

2.“自然”精神。中国古代各个学派都从不同的 方面探讨人和自然的关系,即所谓“天人”关系。“自然”精神推动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天文历算、农学和中医学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不仅在于人类社会要从自然界取得生活资料,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人们从自然界吸取美感,以自然界的某些现象作为原型,进行艺术加工,给生活带来美的享受和高雅的情趣。这些我们从古代器物,特别是书法、绘画、文学作品、饮食文化以及园林建筑等方面可以看得十分清楚。

3.“会通”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是国内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结果,同时也吸收了外国的优秀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文化,她善于学习各种文化体系的长处,又能加以消化吸收,用以丰富自己,这就叫做“会通”精神。

(二)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虽然我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但长期的封建统治思想遗留下来的种种恶习,还有古代图书中的一些消极因素,使得传统文化中也有糟粕存在,所以我们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1.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诚然,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由多种成分和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有机体,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在更多的情况下,又难解难分,不能截然分开,历代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经典著作,还有我们祖先一直保持的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正直、勇敢等优良的传统,均为世界瞩目。对于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一面尤其值得我们珍视。而对于一切不利于我们发展的事物都应该被屏弃。全盘肯定或否定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方法是先人总结出的正确对待事物的方法,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时也应该采取这种正确的态度。

2.在继承的同时不断创新

一个民族的文化,总是在继承和弘扬自身传统中发展,在借鉴和吸纳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中丰富,在反思和推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中更新的。为此,在大胆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对中国传统文化做一番梳理扬弃的工作, 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将有助于打造堪以支撑中国和平崛起的宏大文化思想体系,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文化经久不衰,源远流长。只有不断创新,培育出新型的中华民族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三)弘扬传统文化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责任感。

近百多年是革命和改革的时代,所革所改的对象主要就是文化传统,传统文化早就变得支离破碎、惨不忍睹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悠久,价值就在于有传统,只讲改革创新而不讲继承保守,把传统丢掉了,历史再长有什么意义,又有什么可自豪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凝聚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历史使命感,它感召华夏儿女胸怀天下,志存高远,勇担重任,建功立业。把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当成一种历史责任,将使我们大学生更有责任感,更加积极向上。

2.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爱好和平,追求和谐,有着巨大的包容性,以中庸之道为哲学基础,体现了人与人在社会关系上的和谐与协调。传统文化不仅注重社会的和谐,更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这些思想有助于实现科学发展观中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观念,并能够推进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㈠关于人文精神阐述

人文精神,是一种关注人生真谛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他包括对人格、个性和主体精神的高扬,对自由、平等和做人尊严的渴望,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著,对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探索,等等。有人将这种对人的、生真谛和人类命运的关注,称为对人的“终极关怀”。

㈡ 高职大学生应如何培养人文精神

1. 阅读经典

文化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巨大的感染力和丰富的创造力。中华文化经典凝聚着中华民族高超的智慧和伟大的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深邃的思想。中华文化有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中华文化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阅读文化经典,正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方式。

2. 内化人文知识

通过学校教育我们获得了丰富的人文知识,但是有了人文知识并不代表我们就有人文精神。人文知识的呈现可以在口头上、试卷中;人文精神的表现却只能在人的情感里、实践中、行动上。人文精神的载体在人自身,人文精神的获得必须经过人文知识的内化、整合而变成主体的意识、思想、情感等生命体验和善行。.因此,培养人文精神我们 首先要内化人文知识。

㈢培养人文精神的意义:有利于高职大学生塑造良好的形象

大家熟知的某学生在公园用硫酸泼熊,也有大学生用微波炉烤杀乳狗, 这些极端的事例似乎不应该发生在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身上,然而我们的大学生中就有一些人这么做了。

可想而知他们的人文素养到底多么的糟糕,所以才会作出极度损害自身形象的事。我们高职大学生要做有知识有修养有文化有素质的现代四有新人,就必须配样自身的人文精神。

篇2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人文奥运;人文精神

一、引 言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诗》、《书》、《礼》、《易》、《论语》、《春秋》等经典著作,向世人展示出中华文化的基本理念。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国文化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持续繁荣着。而百年奥运,风云变幻,不变的是始终如一的人文精神。自2001年7月13日中国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发源于古希腊的奥运盛会将首次由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主办,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对话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体育是东西方两种异质文化进行对话的一个重要领域。有学者指出:一部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发展壮大的历史,也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交流和融合的历史。中国在申办的过程中提出了“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口号,其中“人文奥运”被认为是第一位的、最具东方文化特色的一个口号,也是中国申办成功的一个重要砝码。“人文”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用“文化”来表征,中国传统文化是建设“人文奥运”的思想宝库。正因为如此,宣传中国文化,弘扬奥运精神,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的“人文奥运”,将赋予2008北京奥运别样的意义。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1.“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

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中国文化被认为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原因之一即在于中国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正是这种包容性,维系了中国文化脉络绵延不绝,它所哺育出来的民族精神维系了我们民族生生不息。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强的融合力,它吸收了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将之融会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根基深厚并且富于“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这种文化上的包容性,使中国文化在内部形成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局面,在外部不断吸纳外来文化的营养,使自身更具生命力。

2.“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以人为本”,即“民本”,这一思想恰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政治价值。中国早在西周就产生了朴素的民本意识,提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人本、民本和爱民、富民、教民等思想是儒学和墨家的核心价值之一。孔子主张:“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孟子有一句名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晏子春秋・内问下》和《管子・霸业》中均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表现为天命观、天道观和天理观,无论是天命、天道还是人伦,都是说明天与人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目的是说明人的重要地位,从而为重民奠定理论基础。民本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文化精神,也是传统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

三、“人文奥运”与中国传统文化

1.“人文奥运”理念的内涵。

2005年2月北京市的《人文奥运行动计划实施意见》阐述了“人文奥运”的基本内涵:传播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展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推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合作,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精神与体魄的和谐发展。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颗明珠,奥运会在中国主办将使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当代西方文化的源头在古希腊,现代奥运会文化也深深植根于古希腊文化之中,所以它紧密的契合了西方的现代文化。由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展示中国文化,推动中西交流是人文奥运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2.中国传统文化与奥运人文思想的联系。

《奥林匹克》指出,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开展没有任何形式的歧视并按照奥林匹克精神----以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比赛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奥林匹克精神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其核心在于人的全面发展。奥运人文思想强调人的健与美,这种健与美不仅指人的身体强健,而且指精神健全,身心和谐发展,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崇高的体育理念。

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主义,关注人、重视人、崇尚人的思想是一贯的。中国文化的思想基础和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就是中国的人文精神。它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以人为中心,更多地考虑社会问题,注重现实人生;强调人的社会道德属性而非个人的自由权利,是维系全民族思想的纽带。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人文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主义,二者是何其相似。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与百年奥运的人文思想结合起来,一方面能使奥林匹克运动一贯追求的人文精神得到发扬光大,使奥林匹克精神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另一方面也能给中国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具现代化的精神。

四、传承奥运人文精神,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1.深化对奥运人文精神的认识。

奥林匹克运动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创造性,奥林匹克运动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作为一项影响深远的社会活动,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也在不断与现代社会进行调适,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奥林匹克运动将体育的多种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其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体育的范畴,它不仅构成了现代社会特有的体育景观,以独特的文化魅力愉悦人们的身心,更以强烈的人文精神催人奋进,生生不已。奥运会是全世界的体育盛会,也是人类精神和文明的光辉典范,是人类精神的食粮,是力与美,是文化。

2.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新跨越。

正因为对奥运人文精神有了如此之深的认识,我国政府在申奥报告中提出了“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和“科技奥运”三大理念。这三大理念不仅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真正精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理念上的新贡献,同时也是我国对奥林匹克精神深入研究的结晶与对奥林匹克认识的升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研究奥运文化,弘扬奥运精神,必将引领我们中华民族在新世纪进入一个和谐、秩序、道德、仁爱的文明社会,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新跨越。

[参考文献]

[1] 刘修武.奥林匹克大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

[2] 纪宝成.与时俱进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 任海.奥林匹克运动的全球化与文化的多样性[J].体育文化导刊,2002,(1).

[4] 孙葆丽.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及其社会文化背景的融合[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4,增刊.

篇3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人有人文,有人类独特的精神文化。“人文精神就是人类文化的基本精神、基本理念、基本价值取向。对人自身来说,人文精神就是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意识,更是一种价值诉求、一种终极关怀”。人文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但总体上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包括他人)”、“人与自身”这三个层面上。在人与自然层面上,关注自然,关爱生命,具有尊重自然的伦理态度,遵循自然规律的理性态度,保护自然的实践态度。在人与社会(包括他人)层面上,懂得平等相处,尊重他人,努力做到公平、公正、诚信、友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具有高尚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在人与自身也就是个体层面上,懂得人的尊严,热爱生活,珍视生命,有正确的信念、信仰、理想和人生目标,能够努力做到自尊、自爱、自立、自强。

伴随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兴衰更替,浩瀚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为一体,内涵丰富,且互相渗透,相互吸收,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整体,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繁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在中国人的人生智慧方面凝练出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人与人关系的定位取舍,人与自我精神境界的深邃追求”。中国传统人文精神,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它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形成了崇尚人伦道德,追求崇高理想,肯定人的价值,倡导刚健有为,重视群体和谐的理论和学说。其基本内涵至少可以概括为七个方面:第一、“以人为本”的仁爱思想和人道精神;第二、“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第三、“天人合一”的生命意识与宇宙情怀;第四、“任重道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五、“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气和高尚人格;第六、“厚德载物”的宽广情怀和道德情操;第七、“尚中贵和”的和谐理念和处事原则。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既具时代意义,又具有普世情怀。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极其深厚的人文精神,它不仅是我国历史上形成的种种传统美德的思想基础,也是现代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思想渊源。在当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对于增加青年大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打造坚实的人文根基,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出于怎样的教育理念,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必定是吸取人类精神文明即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资源并加以再生性创造的结果。正如当代中国社会的人文精神不能拒斥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也同样不能拒斥中国传统文化”。

理性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不仅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添厚重的文化底蕴,而且能够为当代社会尤其是青年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3年3月,在中央党校80年校庆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在21世纪的今天,作为社会文化主要传承者和建设者的青年大学生,无疑应该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积淀,努力提升自身人文素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是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2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人文素质的养成,人文精神的培养,既有赖于学校教育,也有赖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职业教育,更依靠人文教育”[3]。作为提高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精神主要手段的人文教育,具体表现在四个层面:人文学科教育、民族文化教育、人类意识教育和个人修养教育[3]。其中,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家园和精神追求,民族文化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中心层面和核心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合理内核和人文精华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熠熠生辉,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为当今我们开展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文化素材和思想资源,对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并非单一的课堂教育,它包含着教书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品行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多元渠道,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殊途同归。但不可否认,在诸多渠道中,课堂教学依然发挥着主渠道作用,它既是教师履行传道、授业、解惑职责的人生舞台,也是学生求知进取、明辨是非、增长才智,乃至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理想平台,处于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导地位。身为教师的我们如何利用课堂教学这一平台和载体,有质、有量、有效地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并使受教育者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呢?笔者沉思揣摩,以为唯有“创新”二字,即教育者在拥有良好思想品德、扎实专业素质和学术修养的基础上,努力优化教材建设,创新教学模式,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多姿多彩,既在教学效果上事半功倍,又在人文教育上潜移默化,二者兼具,相得益彰。

首先,在教材建设上做到篇幅适度,注重“守正”与“出新”。目前,国内出版了不少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教材,通览之下,大多体例庞大,内容偏深,份量过重,专业性过强,与时代特点、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等联系不多,可读性不强,学生无欲浏览,甚至望而却步。为此,笔者认为,作为高校学生的通识类教材编写,应在篇幅、内容上予以斟酌,避免过全、过量、过深。在编写体例上尝试采取专题编著法,全书由中国传统文化概述、中国传统宗教哲学与现代人生、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思想道德修养、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与审美情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创新意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等专题合构而成。每一专题的内容既要“守正”,又要“出新”,“守正”层面是系统阐述和梳理专题文化基本知识,“出新”层面则是注重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贴近时代、社会及学生实际,着力培育青年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努力揭示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启发指导意义。

其二、在教学模式上,改革教学课程“个人承包制”,实施“分片包干制”。众所周知,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教师教学课程的分配,一般根据教师所属专业方向来确定,一人主带一门或多门课程。学有专攻,这种教学课程“个人承包制”教学模式对于专业性课程的教学而言确有必要。然就中国传统文化这门涉及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多学科的通识课来说,这种教学模式则因教师较为单一的知识结构与课程庞杂的知识体系之间的矛盾,导致课堂教学过程中难免出现良莠不齐的“夹生饭”,有些教学内容甚至因教师相关知识的“贫瘠”显得苍白乏力。加上中国传统文化类通识课程课时少,且大多为合班大课,不少学生对这种非专业课程又怀着漠视态度。教师若勉强上阵,并按传统教学模式和程序“按部就班”授课,其教学之艰难是可想而知的,要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也只能是一种奢望。笔者认为,要避免中国传统文化课教学中的这一乱象,较为奏效的办法是建立课程教学团队,实施课程教学“分片包干制”。该课程教学团队由若干位授课教师有机组成,教学团队通过集体备课,结合教材编写体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课时安排以及教师知识储备及研究方向、学术积淀等诸多因素,将该课程分解为若干教学模块,制定若干教学专题,因人分配教学任务,实施专题模块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将使课堂教学由“机械”走向“机动”,在具体课堂教学中能使知识点相对集中,分析问题深刻透彻且成系统,会起到传统教学组织形式不一样的全新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将改变过去通识课教学“大餐”中因学生吃“夹生饭”导致“厌食”的局面。

其三,在教学内容上少做“加法”,多做“减法”。在过去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教学中,之所以出现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不加取舍,将浩如烟海的中华传统文化,不分青红皂白,混为一谈,重点不清,脉络不明,使得有限的教学时空被无限的文化史堆积挤占。而且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不顾社会变迁,不联系时代和学生实际,为讲文化而讲文化,带着学生徜徉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海洋里,始终不着边际。这种对教学内容不断做“加法”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在传统文化教学中最容易产生,其结果是教师灌输得越多,学生越难消化,学习“胃口”越来越差。因此,要解决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消化不良”的良方,只能是在教学内容上努力做“减法”。记得当代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老师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减法”有过很好的诠释,他认为,为文化做“减法”、为文化思维“减肥”的目的,就是“让文化真正有价值的部位凸显出来,不要让它成为热闹喧嚣的文化闹剧”,我们在讲传统文化的时候,不要过多地渲染“谋术文化、民粹文化、复古文化和地域文化”,应努力增加“大道文化、理性文化、创新文化和整体文化的成分,那才是中华文化的复兴”[7]。余秋雨老师的文化“减法”思维给我们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以很好的启示,也是指导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方法论和实践论。这种全新的思维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选择传统文化中“最有生命质感的文化”进行梳理、整合和演绎,如此方能推陈出新,让学生喜闻乐见,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篇4

【关键词】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 人文素质 提升

【作者简介】 朴联友,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03-0041-0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对我国人民的思想行为有重大的影响,不仅如此,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所以在当今的高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工作中,如何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有一个正确认识,并且对其进行传承与弘扬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文素质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概述

人文素质是一个将知识、观念、信仰、情感以及意志等众多元素融合起来进而形成的外在风貌与内在品质。一个人人文素质的高低可以通过他的文化素雅、理想追求、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行为习惯等诸多内容表现出来,人文素质注重人文知识及精神的融合,可以理解为经过对人文知识的学习了解进一步使其变为自身的人文精神。

各式各样的媒体是人文知识传承的载体,人们可以从耳濡目染、课堂以及一些媒体上来汲取人文知识。一个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人一般都具有一定的人文知识,它是人文素养形成的前提基础,同时还对良好的人文意识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从人文精神的层面来讲,它是人文知识经过转化进一步变为自身内在的精神成果,人文精神存在于人的内心世界,且可以从人的行为举止看出。人文精神的核心是自由的、批判的、自由的精神,并且它具有包容、开放、创新等特点,不仅如此,人文精神追求人格独立、社会责任、精神自由等,以无形的力量守护着传统文化和精神财富。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的风貌与特质,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历史中各种思想文化以及观念形态的融合。各国的传统文化因其思想、地域差异而不同,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道家、法家作为其内在核心,并且融入了墨家、名家、佛教以及西方文化而形成的。在古文、诗词歌赋、戏剧、书画等中处处彰显出中国的传统文化。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人文素质教育是为了提升当代高校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人文修养以及科学素质等,进行对高校学生的文学、历史、哲学以及艺术等方面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就有着大量人文教育资源,经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教育,可以让民族优秀的人文成果以及其包含的价值观、道德相关标准、对待人生的态度、审美情趣以及思维的方式等,融合成为高校学生的内在品格、气质,还可以提高高校学生自身的人文素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学生的人文素质产生的影响大致体现在下面几点:

1. 为高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打下基础

(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的人文知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我国人文知识的巨大载体,传统文化对于人文知识的教育的作用通过文化传递的形式表现出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十分丰富,大致上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戏剧与曲艺、舞蹈、美术及技艺、医药、民俗、体育等等。在以上的项目中各自又都拥有丰富且复杂的人文知识,比如戏曲又有京剧,在京剧中所涉及人物、服装道具、典故、流程以及唱功技巧等诸多的人文知识,所以京剧的表演不但是一种娱乐活动,还是对人文知识的学习与了解。

(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道德方向。当前一般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往往都会和传统道德观念有一定关系,尤其是以儒家的仁爱思想作为主导,弘扬孝悌作为根本的伦理道德观,这些思想在戏剧中有很多体现,比如《秉烛夜读》《岳母刺字》等等;不仅如此在木版年画中也有丰富的此类题材,如《二十四孝图》《孟母三迁》等等,这些作品都是在倡导精忠报国、行孝、与人为善、勿要好高骛远等思想,这些思想都具有实用价值、传承价值。高校学生可以经过对这些优秀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品进行赏析与理解,能够于触景生情以及借物咏志、美好理想的畅想、真挚友谊的赞美中尽情陶冶情操并树立良好道德观,进一步理解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等传统的道德观。

2. 为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供内在精神动力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人文精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自然以及人文历史环境下所形成的,它包含这深厚的民族人文精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造就了中华民族品格的文化基因,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形式以及价值观与等不同方面的互相沟通与相互影响,长此一来这不只在不同地区间形成彼此间的认同以及理解,在此基础上还促进了各个民族之间的团结互助、和睦相处,使得各民族共同创造丰富的民族人文精神。

(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民族精神。与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紧密联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它展现出不同的民族个性以及审美习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反映中华民族与国家对我国文化特性的认同以及自豪感,同时也可以反映出被世界的认可程度,它是联系民族与民族文化之间的重要纽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抽象文化思维,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独特创造力以及中华民族精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产物,它体现了中华民族整体的生活,并且与中国的风土人情息息相关,它将五千年的历史进行融合,同时加入了不同地理与风俗元素,展现出中华民族的生活、思想以及情感与文化等等。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世代传承的同时,使得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社会行为与生活态度得以延续下来,并且确定了中华民族的心理上的皈依关系。

(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创新精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图腾,作为一种鲜活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还为文化创新提供原动力,是我国人民进行创新的基础与源泉。比如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舞蹈以及音乐作为基础进而创作的《茉莉花》《梁祝》以及《印象刘三姐》等优秀艺术作品,种种表明它的创新能力以及与时俱进的时代活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能够让高校学生收获专业之外的诸多学科知识,有利于开拓视野、拓展知识面以及激发当代学生的创新意识等等。

3. 丰富了高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法

当前我国教育处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学方法大都是通过课堂传授、课本阅读等形式。这些传统的方式比较单调,很少具有互动性,并且学生一般都是处在封闭环境中学习,这种方法使得学生学习十分被动,所以取得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当然,该教学方式也引发了学校、家长及学生过于重视人文知识的积累,反而忽略了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工作,造成这种情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不同层面对人文知识转化为学生自身人文精神有效方法的缺失。所以就要求用新型方法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主动且积极地来学习人文知识,在此基础之上经过实践使知识进一步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精神。生活化、民间化源于实践并藏于民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性之一。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到高校校园,可以使高校学生能更直观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理解、学习以及继承,这是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的重要方法。高校学生人文素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一定影响,这是由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是一个形而下的并且具体的文物,本质上它应该作为一种观念及一种认识而存在,它是形而上的。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有效机制

1. 人文素质教育中的思想道德教育

高校是国家发展建设的重要人才储备库,所以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十分重要。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不断汲取营养,使得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取得一定成果。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仅能够使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同时还凭借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变为自身文化的一部分。经过就中国历史文化进程进行分析可知,需要对高校学生开放包容的心态、明辨是非的能力进行培养,这有利于高校学生坚定对于国家命运以及民族前途的信心。

2. 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集体主义精神培养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有效增强高校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在我国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当中,追求集体主义大于个人主义,所以集体的发展要相比个体的发展更为重要。与个体相比,家族、国家以及民族都是“公”。传统思想中的天下为公的理想就是中华文明核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进入到市场经济环境中,高校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也不同往日,借助倡导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集体主义思想,不仅可以有效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集体主义观念,还可以有效对学生之间相互关心的想法增强,同时有效提升高校学生加入社会活动和公益事业当中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帮助高校学生拥有爱国思想,树立正确的民族信念。

3. 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人际关系处理

高校学生与中小学不同,它的生源地比较广,同时还有不同的民族,分别来自形态各异的地域环境,学生之间的也不同,这样就在高校中形成了十分复杂的人际关系。所以在常规的生活学习中往往会导致人际之间的矛盾。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它把民族之间差异融合在一起并且统一到人的概念中,“宽和仁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相关准则,而仁、义、礼、智、信,就是“宽和仁义”这一准则的集中体现。这些思想对高校学生中所普遍存在的人际关系问题,提供给了我们良好的解决方法。

4. 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创新思维教育

创新教育也就是针对创新思维的教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辩证思维的方法形象生动,可以用来培养创新能力。比如在《道德经》中就有所体现,如“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以及“祸兮,福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等。高校教育应对学生积极思考进行鼓励,并且勇于探索,敢为人先,依据自己的想法提出个人对社会与具体事物问题的看法。在一个充满中国传统文化的高校校园环境中,高校学生全部都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对真理进行坚持不懈的探求。

当今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对高校学生人文素质进行培养是我国各个高校下面的工作重点之一。历经几千年风雨飘摇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国家和人民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思想精神价值,这些都对高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这对高校学生与社会融合的过程中对学生开拓进取精神培养大有益处。

四、如何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结合

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更好的提高高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因此加强这方面的课程,将这些优秀的文化逐渐的对学生进行灌输。教师在教学中将教学模式进行多样化,让学生在课堂上更能体会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学生要将学习的理论和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不断的加深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学校要加强传统文化的宣传工作,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传统文化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营造出更好的学习环境。例如学校举办一些中华经典诵读比赛、书画展览等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扬的形式;也可以举办一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辩论赛、演讲比赛、报告会等,也可以开展传统道德建设月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文明礼仪大赛,并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举行爱国主义歌曲歌咏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浓郁的校园传统文化的活动的气息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学校也可以建设一些相应的规章制度,让学生得到教育。首先是学校通过建立健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领导制度。这个制度是由学校牵头进行整合校园的各类优秀的资源,并联合学校内的各个部门共同制定教育工作计划及方案,并进行监督从而保证教育的顺利开展。其次是学校要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加强学校的师资队伍的全面建设。学校可以通过派出优秀的教师出去学习,也可以参加学术交流及参观考察等形式,将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进行提升。最后是学校要全力支持传统文化教育的物质方面的投入。例如对教材建设、图书采购、刊物订阅、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等方面要加大经费的支持,这样就可以保障传统文化教育能更健康更持续开展。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高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及渠道,在传统文化中往往包含这丰富人文知识,这可以提升高校学生的人文知识含量,还可以为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工作夯实基础。在高校学生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关活动的同时,不仅能加强学生的人文精神,还可以为高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提供内在动力,反之,良好的高校学生人文素质也有利于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与发扬。

参考文献:

[1] 王学慧.高校应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8,(3).

[2] 刘茜,邱远.论学校课程民族文化传承功能的实现[J].中国教育学刊,2010,(7).

[3] 许建宝.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谈高校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J].经营管理者,2010,(8).

[4] 李蓉,李存兴.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养[J].文学界,2012,(5).

[5] 祝中侠.用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思考[J].池州学院学报,2014,28(6).

[6] 张文霞.传统文化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5(3).

[7] 张颖帅.浅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J].保山学院学报,2013,4(6).

[8] 欧阳娟.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探析[J].高教论坛.2014,3(5).

篇5

关键词:传统文化;人文精神;价值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人文精神研究一直就是学术界特别关注的问题,围绕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这一问题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有一部分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人文精神,王蒙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当然绝大部分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是有人文精神的。例如张汝伦先生把儒家的“仁义”观念与人文精神等同起来,认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仁义”;李继凯先生则认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集体主义,其主要表现为家族本位主义、国家本位主义、皇权主义。张立文则提出:“和合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核,“和合”精神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精髓等等。本文旨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对传统的人文精神进行进一步阐发与总结,对传统人文精神进行批判和继承,将富于生命力的优良传统人文精神融入当代中国的人文关怀之中,最终发挥人文关怀在人(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与少年儿童)和社会全面而协调发展中的推进作用。

1.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发展。

1.1人文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外延。

人文精神是指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和理想,它是通过处理人自身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来把握一切的一种文化精神。它是人的一种理性意识、价值观念和实践规范,以此来构建人的主体性。

人文精神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不同的时代,人文精神有不同的主题与表现形式。“人文”一词较早见于《周易.贲卦.彖词》。人文精神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扬弃从而达到对自身认识的丰富与深化。人文精神一方面是强调人性超越的精神,即对人高于物的本质的肯定;另一方面人文精神体现为人类的每一次进步,这种进步表现为人文对反人文的进步,也体现为人文精神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深化,是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对另一个时代人文精神的扬弃和超越。

1.2.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合理内核。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源远流长,内涵极其丰富。其涵义包括: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自然观;刚强有为的人生态度;以人为本,关注现实人生;提倡慈、孝、友、悌等人伦价值,推崇勤劳、务实、俭朴、君臣和谐等道德观念。其核心可以概括为“天人合一”、“以民为本”。

1.2.1“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追求。它本质上是人的一种超然脱俗的道德精神。它蕴含了宗教、道德、艺术、教育、哲学等方面的精髓。这一精神在几千年里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泉,这一精神促使中国人以一种文化精神凝聚他人与社会,从而促使他人自强不息、积极进取。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是一种内在的人文主义。即不是面对征服自然的,而是亲和自然,面对社会和个体自身的。这种人文主义不是以人类为中心,而是强调天、地、人、物各居其位、和谐共存。这种人文主义植根于中国原始宗教对“天”、“道”的信仰,说人不离天,说道不离性,不排斥宗教,而具有某种宗教性。因此,能给人以安身立命的终极根据。可以说,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之特点是内在与超越、自然与文化、道德与宗教的结合,这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信仰和终极理想,是中国传统伦理体系的灵魂。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根系深植于整个文化的肥沃土壤中。在中国,儒、道两大文化的价值观、人生观直接影响和形成了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及文人心态。

1.2.2“以民为本”君臣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教文明,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是今天“儒学热”的根源所在。我国儒学思想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体现的是他对人的本性的关怀,寻求的是人的自我释放和自由,它将人文的精神和自然的秩序统一于人的仰望之中,展现的是人的本质,这正是人文关怀的本质体现。但是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自古以来,中国所谓“以人为本”中的“人”主要是一个集体概念,实际指的是“民”。“以民为本”源于《尚书》所说“民为惟本”,意思是只有民众才是国家的根基和本源。之后经儒、墨两家的大力阐发,将这一思想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主流。孔子首先在《学而》中提出了“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爱民及富民思想;先秦时最具有民本思想的思想家是孟子,他在《孟子.尽心章句》中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看法,彻底颠覆了“君主中心说”的权利金字塔。这说明作为地主阶级思想家的孟子从战国时代的政治风云和历史经验中深刻地观察和体验到了民众的巨大力量;荀子进一步认识到了民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王制》中提出了“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观点;西汉政治家贾谊深有感触的喟叹道:“闻之于政也,民不为本也”(《大政上》);唐太宗李世民则强调: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薨,君富而国亡。”(《资治通鉴》卷一九二)宋代大儒张载进一步发展了民本思想,提出了“民吾胞也,物吾与也”的主张,提倡君臣和谐。

2.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当代价值。

2.1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在当代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中国传统的儒、墨、道的许多智慧,以其深厚而深刻的文化底蕴,提供了天、地、人、我之间相互和谐的资源以及不同国家、民族、文化共存互尊的资源。尽管传统人文精神中含有其时代的、阶级的局限性的内容,但它所重申的做人原则和治世原则,所阐扬的人生目的、意义和价值,对当代人文精神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和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个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并经过严格的道德和伦理规范,升华成为一种爱国、民本和与尊重自然的民族性格。尊重自然,忠君爱民是我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最高表现。

今天,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的自信、尊严和独立人格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人的主体性也越来越张扬。在当今世界竞争中,经济的竞争,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人”是各项工作的中心要素。因此,我们需要建设一种关心人、关心人的生命价值的文化平台,把人作为一切理论和实践的主体和目标,将人文关怀纳入精神文明建设中,最大限度地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推动人与社会共同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否顺利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文明建设能否正确发挥其社会功能。

传统人文精神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一定的传承性。每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都和以前的人文精神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都要以前一时代的人文精神为前提。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是继承的目的和要求。

今天,我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都有一个消化和弘扬我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任务。人文精神是受它产生的时代条件、历史条件所制约的。体现了该时代的主体的精神品格,表达了该时代文化生活的价值取向。因此,首先必须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来体会和认识传统人文精神及其现代价值,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超越;必须将富于生命力的优良传统人文精神融入当代中国的人文关怀之中,发挥人文关怀在人与社会全面而协调发展中的推进作用,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实现人的巨大潜能的充分挖掘,推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快速健康地发展。

其次,在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同时,尊重自然规律,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环境,在小康社会建设中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是要将经济利益的取得与环境保护相协。真正做到“天人合一”。

2.2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在大学高等教育中的渗透作用。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是现在人才的基本素质。现代人才,应当既有高尚的人文精神,又有科学的精深精神。在高等学校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应当是紧密结合的,当然这是新世纪世界各国高等学校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人才培养有待加强的环节。

在高校教育中,我们应教育学生树立高度的、全面的责任感,才会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具有永不衰竭的强劲动力,推动着人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争取胜利。

具体说来,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我们应力行做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想要做到这些,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确立“以人为本,整合培养”的理念。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与此同时应进一步强化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拓宽基础,重视实践。

其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多渠道、多规格、模块化”的培养框架。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改革高校课程体系。用涵盖文、史、哲、经、法、艺术、现代科技、自然科学等学科门类的知识内容来构成多学科交叉的高校课程体系,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创新能力所需要的广博而丰厚文化底蕴的支持。

最后,注重学生的品格修养和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人文和科学知识不等于人文与科学素养,文化素质教育要在必要的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注重使其内化为人的品格,提高大学生的格调、品位、修养,成为大学生自觉的行为。在大学生中设立综合素质考核平台,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社会工作和社会公益活动。

2.3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在少年儿童的初等教育中的渗透。

“少年强,则国家强。”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中国的未来与希望。教育则是关系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中国作为一个拥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和古代文明的国家,它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统文化中精髓是值得我们去学习与借鉴的。

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在我国的初等教育中应突出传统人文精神的导向作用。具体说来,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在少年儿童的初等教育中家长应充分尊重儿童的天性,根据孩子的兴趣与爱好对孩子进行引导。笔者提倡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对孩子的特质进行有必要发掘与针对性培养,而不是像现在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不惜花重金让孩子去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这样毫无针对性的填鸭式教育不仅不能使孩子成才反而适得其反。过重的课业负担会使孩子厌学,在金色的童年中不能体会到美好与放松。

其次,在初等教育中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应加强对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进而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信心。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加强中小学生对古代经典著作的诵读,如《三字经》,《论语》,《庄子》,《资治通鉴》,《史记》,《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和认知水平进行学习。

最后,在对少年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国家应该发挥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不仅要把爱国主义作为口号进行宣传,更重要的是将这种口号转化为简单的行动。如在节假日对博物馆进行免费开放;各地深入挖掘本地区的传统人文资源,并做好宣传工作,让孩子们从小受到传统人文精神的熏陶。

3.结语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所蕴含的本质与精髓。对于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提倡与弘扬对我们当代精神文明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长期以来,人文素养在一个人的发展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我们必须加强对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继承与发展,在社会全面转型的历史时期,在饱受利益和价值多元化的干扰,导致价值取向的混乱的状态下把人文关怀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每个人的行为之中,以提高国民的全面发展,克服高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和作用,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对传统人文精神的批判继承,将富于生命力的优良传统人文精神融入当代中国的人文关怀之中,发挥人文关怀在人与社会全面而协调发展中的推进作用是我们今后努力的大方向。(作者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韩文明,王雅文.刍议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当代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1):21-23.

[2]吴惠红.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极其当代价值[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5,15(2):38-41.

[3]谢承仁.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渊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

[4]张立文.儒学人文精神与现代社会[J].南昌大学学报,2002,(2):20-24.

篇6

一、概念解读

所谓人文教育,主要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以人性教育为实质,以涵养人文精神为核心的,以促进其人性境界的提升,实现其理想人格的塑造,以及促使其个人和社会价值的实现为目的的教育。人文教育注重的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由外而内的文化素养培育。人文教育注重对人的精神的养成,其教育的途径是多样的,如通过传统方式传授广博的文化知识,运用高雅的文化环境或文化氛围进行熏陶教育,以优秀的文化传统进行熏染教育,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和人生阅历来进行自我养成等等。

语文作为一门专门研究语言、文字和文学等文化事项的学科,它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的表现,它是物化的人文情怀,它就是一种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的传统教育方式,语文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人类文化。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学好语文,是每一个孩子进一步地学习各种知识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基本的语言文字基础,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具有基本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才能为我们进一步地学习其他知识创下条件和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语文教育作为语文教育的基础阶段,充分发挥其学科教育方法、教学内容和教育形式的科学性以及人文性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教育作为文化教育最基础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化教育色彩鲜明,其人文特征明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人文教育,不仅仅是语文教育所追求和基本目标,是开展语文教育最基本的要求,同时也是培养孩子对文化素养追求的自主性,培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的根本所在。因而,在小学语文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要把一个个的汉子和词汇教给孩子,更重要的还是要把语文知识中所蕴含的文化概念、文明现象和文化精神输送到学生的大脑中,让学生在进行字句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完成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吸收和人文价值的获取。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具体表现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它具有实用性和文化性双重特质,小学语文最为基础性的教育,它更多的地是教会孩子如何掌握和使用汉语言文字这一获取所有其他知识的基本工具,帮助孩子更好地运用汉语言文字来进行思想的交流和自我情感的表达。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涵盖了汉语言文字的精髓,是最主要的人文教育方式。其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小学语文教育中对人文精神的培养。语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物化,语文的人文精神表现为对中华传统文化继承、传扬和发展。语文的这种形式和精神都深深地体现出了人文教育的内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仅是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和遣词造句等基本语法知识的灌输,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这种对学生进行传统的文化精神的培养就是人文教育的最佳体现,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最好方式,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学的主要表现。

其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关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不仅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同时还体现在教师在教育中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情感的关怀是体现小学语文教学人文内涵的最显性的事项。教师不仅是知识的教授者,同时也是学生价值观的“指引人”,情感的“依附体”和人格模范的范本。特别是小学教师,孩子正处于思维启蒙,观念构建和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的态度,情感表现和人格形态对孩子的影响尤其重要。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数学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但是从人文关怀和人性教育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无微不至的情感关怀,给学生树立良好地人格范本对于学生的成长更加重要。可见,将情感关怀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加能体现出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内涵。

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语文的学习活动贯穿于整个人生的各个阶段的学习生涯中,在经历了牙牙学语的阶段后,孩子就已经开始接触语文了,小学语文作为整个教育阶段中连接“说”与“识”、“识”与“写”、“写”与“用”的关键阶段,连接“能说”与“会用”的关键阶段,其无论是在教学的要求还是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都有着自身的作用,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灵动和全面的培养,要求做到教方式方法灵活,教学内容除了要注重知识面的拓展和知识点的深入,同时还要注重对孩子进行人文教育,在知识传授中加入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文情怀的养成,实现语文教学内容在纵深方面的扩展和在人格形成和人文精神层面的灌输。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和文化敏感度,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体会和吸收汉语言文字的内涵,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了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实质,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未来的人生态度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语文的文化性特征使得语文被冠上了浓厚的人文色彩,不言而喻,作为浓缩了中华文化和华夏文明的优秀成果的语文,其教学中所蕴涵和体现出的人文色彩是不可忽视的。语文所包含的中华传统语言文字的文化精髓和人文精神,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特点,突出地表现在了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文化教育、道德教育、人格塑造、情感养成等方面……这些无疑都充分地将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所要凸显的对人的精神品格的教育这一主题做了最好的解读。总之,人文教育将贯穿小学语文教育的所有教学活动中,这是小学语文教育的目标,也是要求。

篇7

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中最基本的内容和层次。中学语文教材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语文教材既是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范本,又是了解和吸取中外社会、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教材。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指导学生去了解、认识、思考、联想,从而学习和借鉴。比如,教材中的诗、词、文、赋、小说、戏曲等中国古典文学中蕴含着传统的审美文化,道德、风俗、礼仪文化、建筑、音乐、工艺文化等,内容十分广泛。教学中,教师对这些内容稍加点化,让学生从中接触到传统文化,了解其丰富和悠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认识其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教材中那些饱含着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的性格、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更值得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他们从中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等;思考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及其规律;体认大自然和客观物质世界的奥妙,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初步的与人、社会和世界发展相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其要发掘和利用教材中弘扬的科学而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理想,纠正学生思想言行上存在的不良倾向和模糊认识,从而使科学的知识、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愫、行为规范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

二、大力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高级层次。只注重人文知识的输导是不够的,要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还要大力抓好人文精神的培养。语文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不但容纳了传统民族文化和当代民族文化的精华,而且张扬着华夏民族五千年之所以生生不息、日益兴旺发达的民族传统和人文精神。比如,以人为本,民为邦本,天人合一,贵和持中,舍生取义,正道直行,人定胜天,自强不息,爱好和平,反对分裂等,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品格,我们不但要继承,而且要发扬光大。此外,教材中还为我们树立了大量的人格榜样: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为了祖国、为了理想,终身正道直行的执著追求精神;南宋爱国英雄文天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表现的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怀和高尚人格;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无私奉献精神;还有表现中国劳动妇女勤劳、质朴、善良、勇敢、坚强的花木兰、江竹筠、刘胡兰等女英雄形象,教材中随处可见,举不胜举。他们惊天动地的事迹,光照人间,为我们后人树立了做人的楷模。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心挖掘这些人物形象中蕴含的精神内涵,精心地选择、组合、疏导,在人物形象与学生心灵中间架起一座情感桥梁,使学生的灵魂超越时空,与那些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进行交流沟通,沐浴他们的人格光辉,感受他们的精神力量,从内心深处得到震撼和陶冶,从而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人文精神自然融合,自觉地成为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承载者和实践者。

三、精心塑造人文品行

篇8

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中最基本的内容和层次。中学语文教材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语文教材既是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范本,又是了解和吸取中外社会、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教材。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指导学生去了解、认识、思考、联想,从而学习和借鉴。比如教材中的诗、词、文、赋、小说、戏曲等中国古典文学中蕴含着传统的审美文化,道德、风俗、礼仪文化、建筑、音乐、工艺文化等,内容十分广泛。教学中,教师对这些内容稍加点化,让学生从中接触到传统文化,了解其丰富和悠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认识其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教材中那些包含着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的性格、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更值得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他们从中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等;思考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及其规律;体认大自然和客观物质世界的奥妙,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初步的与人、社会和世界发展相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其要发掘和利用教材中弘扬的科学而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理想,纠正学生思想言行上存在的不良倾向和模糊认识,从而使科学的知识,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愫、行为规范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

二、大力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高级层次。只注重了人文知识的输导是不够的,要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还要下力抓好人文精神的培养。语文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不仅容纳了传统民族文化和当代民族文化的精华,而且张扬着华夏民族五千年之所以生生不息、日益兴旺发达的民族传统和人文精神。此外,教材中还为我们树立了大量的人格榜样,教材中随处可见,举不胜举。他们惊天动地的事迹,光照人间,为我们后人树立了做人的楷模。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心发掘这些人物形象中蕴含的精神内涵,精心地选择、组合、疏导,在人物形象与学生心灵中间架起一座情感桥梁,使学生的灵魂超越时空,与那些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进行交流沟通,沐浴他们的人格光辉,感受他们的精神道德力量,从内心深处得到震撼和陶冶,从而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人文精神自然融合。自觉地成为中华民旅人文精神的承载者和实践者。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