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新能源的技术创新8篇

时间:2023-09-25 15:59:3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新能源的技术创新,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能源的技术创新

篇1

关键词 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能源消费;计量模型

中图分类号 F40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3-0108-0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与之相应中国能源的需求也稳步增加,从1985年的60 894万t标准煤增加到2005年的223 319万t标准煤,增幅近3.7倍。随着人口增加、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重化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大幅上升,经济发展面临的能源制约和环境压力将更加严峻。因此,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学术界对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定量研究的重点是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互动关系。Yang(台湾,2000)、韩智勇等(中国、2004)、Lee(美国,2006)、Mahadevan和AsafuAdjaye(澳大利亚、日本、瑞典等,2007)[1~4]等的研究表明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Masih A.M.M.和 Masih R(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1996)、Altinay 和 Karagol(土耳其,2004)[5~6]的研究则表明两者没有因果关系;林伯强等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揭示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关系[7~8]。国内外学者进行的有益探索,已经取得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是在新的历史阶段,节能减排已经被提到了新的高度,能源消费的研究还需要继续深入,不仅要了 解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且要分析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内在机理,为节能减排工作提供政策建议。

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入重化工业加速发展阶段,人们开始不断深化经济发展和能源环境之间的认识。我国长期形成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能源和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成为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越来越严重的制约因素,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中心环节,而产业结构调整又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可以降低高能耗产业比重,减少能源消费,减轻环境压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增强创新能力,提高能源效率。

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影响研究的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变化会直接影响能源的消费需求、改变能源的消费结构[9~11],然而,在产业结构调整、减少能源消费、提高能源效率的过程中,技术创新是关键因素。技术创新不仅能够通过新的生产组合直接提高能源效率,影响能源消费,还会通过新技术发展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等方式间接影响能源消费。但是技术创新作为影响能源消费的重要因素,一直没有得到学界的重视,未被纳入到现有的分析框架中。本文试图建立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影响的分析模型,通过实证分析中国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1 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消费分析模型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伴随着能源消费的急剧增加,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是急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研究在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消费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技术创新因素,建立新的分析框架(见图1)。

该分析框架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相对比较复杂,首先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产业结构调整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综合经济发展;其次新经济增长理论和知识经济的研究已经达成共识,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所以技术创新也会影响经济发展;最后正如上文所言,技术创新也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此外,很多文献已经阐述了经济综合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会影响能源消费,技术创新不仅直接影响能源消费,而且还间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影响能源消费。为了清晰地反映各种因素对于能源消费的影响,这里首先将各种因素进行单独分析,然后再考虑因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基本假设,进而建立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消费的基本模型。

H1:经济综合发展促进能源消费。根据现有实证研究结果,经济增长是形成能源消费的重要原因[12~14] 。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协同作用的效果就是经济的综合发展,所以这里假设经济综合发展促进能源消费。经济发展对于能源消费的影响主要由经济发展模式所决定,以能源和资源消耗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型,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很高;以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型,能源消费就会和经济增长脱钩。具体模型如式(1)所示,EC表示能源消费,GDP表示经济综合发展。

H2:技术创新节约能源消费。1968年罗马俱乐部提交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认为,全球的增长将会因为粮食短缺、能源枯竭、环境破坏等原因达到极限,并且预测1992年石油将被消耗怠尽,而避免世界崩溃的最好方法是限制增长,即“零增长”的结论。实践表明罗马俱乐部的预言没有实现,其主要原因就是技术进步在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能源消费的增加不仅是需求拉动的结果,还涉及到能源生产效率、能源消费效率、能源市场价格等多方面的原因。技术创新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能源生产方式和能源消费方式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技术创新可以通过改造传统技术、引进新技术,提高能源生产和消费效率,减少能源消费,还可以通过开发可再生新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影响能源市场价格和能源消费结构。除此之外,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的间接影响也很显著,这里主要考虑直接影响。具体模型如式(2)所示,IN表示技术创新

H3: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减少能源消费。由于不同的产业(或行业)能源消费水平不同,在产业结构中,如果能源消费水平高的产业比重大,整个国民经济的能源消费量就会提高。反之,能源消耗的水平则会下降。中国过去几次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使能源消费水平发生了很大波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是减少能源消费的重要手段。但是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不是自发行为,经济发展阶段和技术创新水平是两个重要影响因素。任何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都难以逾越其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所以产业结构的升级自身就体现了经济发展,自然会影响到能源消费。具体模型如式(3)所示,IP表示产业发展,IP/GDP表示产业结构。

[WTBX]EC=α+β3IP/GDP[WTBZ](3)

H4: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协同影响能源消费。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 上,还要考虑各因素的协调效果。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和产业机构调整是整个经济系统运行的不同侧面,三者存在一定程度的互动关系,其协同机理相对比较复杂,难以简单判断影响结果。从运行机理上看,经济增长从需求总量上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比较模糊,技术创新从技术上节约能源消费,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从需求结构上减少能源消费。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三者协同影响能源消费,具体模型如式(4)所示。

[WTBX]EC=α+β1GDP+β2IN+β3IP/GDP[WTBZ](4)

2 模型指标选择和数据来源

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需要确定模型中变量的具体指标和数据来源,本研究选择的具体指标及其解释如下:

能源消费指标:能源消费总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全国物质生产部门、非物质生产部门和生活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总和,包括原煤和原油及其制品、天然气、电力,不包括低热值燃料、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等的利用。这里的能源消费指标不仅包括终端能源消费量,还包括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和损失量二部分,也就是通常定量研究使用的指标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EC);

综合经济指标:经济发展的直接体现就是产出的增加,但是从不同的角度也会有不同的衡量指标。国家层面主要是采用国内生产总值(GDP)相关指标,产业(企业)层面主要采用产业增加值、产业利润率等相关指标,个人层面主要采用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水平等相关指标。这里主要选择国家层面的指标,国内生产总值(亿元)(GDP)表示经济增长的总量规模、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R&D/GDP)表示技术进步水平和经济增长质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AGDP)表示经济增长的人均规模。

技术创新指标: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知识创造、流动、应用和扩散的过程,从具体时间而言很难进行测度。但是人们为了更好地了解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就采用黑箱的方法忽略创新过程,延续生产函数的传统,从创新的投入和产出两端测量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投入的指标包括R&D经费支出和R&D活动人员投入;产出指标包括论文、专利、技术市场成交额和新产品产值等,其中专利是核心指标,大量的经验研究表明论文、技术市场成交额等指标与专利的相关性较高,所以通常采用专利作为技术创新的衡量指标,这里选择专利授权量和发明专利授权量作为产出指标。技术创新具体指标包括R&D经费支出(亿元)(R&DC)、R&D活动人员全时当量(万人年)(R&DP)、专利授权量(件)(Pa)、发明专利授权量(件)(IPa)。

产业结构调整指标: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动态过程,所以只能用产业结构指标进行描述。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占所有产业的比重,通常衡量产业结构的指标有产值、从业人员数,从业人员数通常用来反映产业结构对于就业和失业的影响,产值指标主要反映经济结构。所以这里采用各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产业结构。第一产业产值比重(%)(PIP/GDP)、第二产业产值比重(%)(SIP/GDP)、第三产业产值比重(%)(TIP/GDP)、工业产值比重(%)(In/GDP)、建筑业产值比重(%)(Co/GDP)、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产值比重(%)(TSP/GDP)、批发与零售业(%)(WIT/GDP)。

数据来源:能源消费、经济综合和产业结构调整指标数据来自《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技术创新指标数据来自《2006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3 模型计量结果分析

本研究采用1987-2005年中国能源消费、经济、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的相关数据,运用EVIEWS3.1软件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实证分析之前,考虑到原始数据的单位和量级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避免数据中其他因素的干扰,保证数据的平稳性,对原始数据进行取对数处理。模型实证具体结果如表1、表2、表3所示。

为了避免解释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建立单变量回归模型,具体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所有的模型拟合度都比较好,F统计量也比较显著。通过模型1,我们发现能源消费具有显著的自相关性,前期能源消费量将会影响当期消费量。从结果来看,能源消费量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对当期的影响较大,但是一期系数为正,二期系数为负。这表明能源消费量的变化受外界的影响比较明显,自我依赖程度较低,前期对后期的影响时间较短。能源消费不仅受到能源系统自身的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大幅度结构性变化都会影响消费变化。

在三个综合经济变量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显著性水平不高,说明中国的能源消费并没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增加。国内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为0.103,大于R&D/GDP的弹性系数,这一结果表明我国的经济规模总量越大、活跃程度越高,对能源的消费需求就越大,但是R&D对于能源消费的影响还比较小。基于上述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属于能源和资源推动型,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存在,经济规模的扩张一定程度上拉动能源消费量的增长,与此同时研发强度对于能源消费的影响很小,表明研发支出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能源效率方面的贡献还比较小。

表2为技术创新对能源消费影响模型的实证结果。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所有的模型都没有常数项,表现在弹性系数上,能源消费不能独立于技术创新而存在。也就是说,能源消费自身是技术进步的产物,而能源消费节约也离不开技术创新活动,两者关系非常紧密。从模型5可以看出,R&D经费、人员投入和专利产出对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显著性水平都比较低,只有发明专利和能源消费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从模型6、7、8、9我们可以得出类似的结论,发明专利与能源消费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根据模型假设,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能够节约能源消费,但是实证结果表明发明专利数对能源消费影响的系数为正(虽然比较小),发明专利数与能源消费同向变动,也就是说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并没有节约能源消费。

上述分析表明如果直接考察技术创新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中国的技术创新对于能源消费的影响还比较小,并且处于技术创新与能源消费的同步上升期。中国在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力量还比较薄弱,能源领域技术进步比较缓慢,急需要加强。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技术创新一方面是直接作用于能源消费领域,提高能源效率,另一方面是通过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影响,间接影响能源消费。技术创新对于能源消费的间接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考察。笔者认为随着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有一个拐点,呈现技术创新与能源消费脱钩的情况。

表3为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影响模型的实证结果。从模型10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弹性系数都不太显著,第三产业比重和能源消费呈正相关关系。从模型11、12可以看出,在有滞后项的情况下,各产业与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都不显著;在没有滞后项的情况下,只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对应的弹性系数比较显著。根据模型12,第一产业、建筑业、批发与零售业的弹性系数为负,而工业的弹性系数为正,完全验证了模型假设。第一产业、建筑业、批发与零售业能源消耗相对较少,所以这些产业的比重上升将会减少能源消费;工业是国家能源消费的重点,工业产值比重对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达到了4.213。这表明中国的工业发展还处于粗放型阶段,工业产值增加主要依赖人力、资本和能源投入,知识和技术投入较少,工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较弱。

式(5)为模型13,模型的拟合度R2=0.993 ,DW检验值=2.16 ,F统计量显著性水平=0.0000。从式(5)可以看出在多变量协同作用的情况下,各变量的弹性系数有较大变化,其中专利和第三产业的弹性系数为负,即专利授权量增加能够节约能源消费,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增加能够减少能源消费。这表明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协同作用的情况,有利于减少能源消费,技术创新通过革新产业设备和改变产品工艺而节约能源,同时也说明中国的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间接影响比直接影响更显著。技术创新在提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同时也节约了能源消费。

式(6)为模型14,拟合度R2=0.997,DW检验值=2.86,F统计量显著性水平=0.0000。从式(6)可以看出,在三次产业进一步细化后的产业结构调整综合模型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对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为负,而批发与零售业的弹性系数为正。其余变量虽然弹性系数有所变化,但是符号没有改变。该结果和表3分析有所出入,技术创新和产业之间作用机理比较复杂,该结果的解释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4 简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简要结论:

(1)能源消费具有一定的自相关性,前期消费将会影响后期消费,但是影响时间较短。从能源系统自身来看,能源消费应该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具有显著的自相关现象,但是就实证结果而言,目前的能源消费受到众多系统外因素的冲击。中国的能源消费不可再生化石能源占绝大多数,可再生能源比例相对较小,这一能源消费结构决定了能源消费量很大程度上依赖国家固有的资源禀赋和国际能源市场的变化,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结构是提高能源消费系统稳定性的基本路径。

(2)经济增长是拉动能源需求、增加能源消费的重要因素。中国正处于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工业仍然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并且仍然是粗放型的工业发展模式,所以经济规模的扩张,势必会拉动能源需求、增加能源消费。正如前文所述,经济结构是影响能源消费的重要因素,当知识密集型产业成为经济的主导部门,经济增长将会和能源消费脱钩,经济规模的扩展将不会出现能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所以节约能源消费,根本上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知识作为社会生产的核心要素,建设创新驱动的国家发展模式。

(3)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产生协同作用。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专利授权量增加)一定程度上能够节约能源消费,第一产业、建筑业、批发与零售业产值比重的增加能够减少能源消费,工业产值比重的增加对能源消费的影响较大。从实证结果来看,技术创新对于能源消费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但是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协同作用比较显著。这充分说明技术创新对于能源消费的影响不仅局限在提高能源效率,而且还体现在很多其他的方面,包括对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等。同时也表明,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消费关系分析的关键因素。

据此笔者认为,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降低能耗、减少能源消费,使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脱钩的重要途径是基于技术创新的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首先通过技术创新,把依赖人力、资本和能源投入的外延式发展,转变为依赖知识和技术的内涵式发展,在工业领域积极倡导并帮助企业来自觉、合理、有效地使用能源,关闭那些严重浪费能源的企业和工厂;其次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知识密集型产业,通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和优化;最后大力扶植和鼓励节能型企业,要加大和鼓励对节能技术的投资,直接通过能源技术创新,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同时通过立法来监督维护能源合理有序的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Yang, H. A note on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DP in Taiwan[J]. Energy Economics, 2000, (22): 309~317.

[2]韩智勇, 魏一鸣,焦建玲等.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J].系统工程,2004,(12):17~21.[Han Zhiyong, Wei Yiming, Jiao Jianling. On the Cointegration and Causality between Chinese GDP and Energy Consumption[J]. Systems Engineering, 2004,(12):17~21.]

[3]Lee, C C. The Causality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GDP in G-11 Countries Revisited[J]. Energy Policy, 2006, (34): 1086~1093.

[4]Renuka Mahadevan, John AsafuAdjaye. Energy Consumption, Economic Growth and Prices: A Reassessment Using Panel VECM for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J]. Energy Policy, 2007, (35): 2481~2490.

[5]Masih, A M M, Masih, R. Energy Consumption, Real Income and Temporal Causality: Results from a Multicountry Study Based on Cointegration and Errorcorrection Modeling Techniques[J]. Energy Economics, 1996, (18): 165~183.

[6]Altinay, G, Karagol, E. Structural Break, Unit Root, and the Causality Betwee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GDP in Turkey[J]. Energy Economics, 2004, (26): 985~994.

[7]林伯强.中国能源需求的计量经济分析[J].统计研究,2001,(10):34~39.[Lin Boqiang. The Econometric Research on Energy Demands of China[J]. Statistical Research, 2001,(10):34~39.]

[8]吴巧生,成金华,王华.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能源消费变动――基于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5,(4):30~37.[Wu Qiaosheng, Cheng Jinhua, Wang Hua. Change of Energy Consumption with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J]. China Industrial Economy, 2005,(4):30~37.]

[9]史丹.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需求的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12):50~52.[Shi Dan. The Effect of Industrial Change on Energy Consumption Demand[J]. Quantitative & Technica Economics, 1999,(12):50~52.]

[10]路正南.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能源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12):53~55.[Shi Dan. The Effect of Industrial Change on Energy Consumption Demand[J]. Quantitative & Technica Economics, 1999,(12):50~52.]

[11]史丹,张金隆.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8):30~32.[Shi Dan, Zhang Jinlong. The Effect of Industrial Change on Energy Consumption[J]. Economic Theory and Business Management,2003,(8):30~32.]

[12]Yu, E, Choi, J.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NP,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J]. Energy Development, 1985, (10): 249~272.

[13]Cheng, S B, Tin, W L. An Investigation of Cointegration and Casuality Betwee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Activity in Taiwan Province of China[J]. Energy Economics, 1997, (19): 435~444.

[14]WoldeRufael, Y. Energy Demand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African Experience[J].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2005, (27): 891~903.

Effect of Innovation,Industrial Change on Energy Consumption

LIU Fengchao SUN Yutao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Liaoning 116024,China)

篇2

关键词:低碳经济 专业建设 新能源 节能照明 高职教育

课 题:本文为广东省高职教育机电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题《“新能源与节能照明”紧缺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课题编号:JD201384)成果。

“低碳经济”致力于发展其他清洁能源以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要求能源的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特征显著。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将比现在降低40%~45%,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当前的基本国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再次重申了“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低碳经济直接带来高技术人才的缺口、专业人才的匮乏。未来几年内以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电动汽车、LED节能照明灯具等为代表的环保产业、节能产业、减排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等相关专业,将更加受到学生和家长们的青睐。2008年以来,笔者学校开始筹建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2010年正式开始招生,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探索,特别是经历了光伏产业发展低迷的考验,我们对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创办的一般规律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一、创建特色新专业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

创建新专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各项工作需要统一规划、协调。高等职业教育新专业的设立,要依据国民经济总体发展的形势和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谋求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市场和就业机会。既要看好产业背景的发展,又要着眼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既要有共性,又要有个性和特色,把握专业设置和拓展的重点和切入点。

1.要解决新专业的定位问题

高职新专业的定位包含以下几个要素:地区产业背景、师资水平、学生与家长意愿、市场前景、技术难度与技术复杂度等。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由于地区产业特色、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战略不同,学校的办学优势、学科基础不尽相同,培养目标也不一样。新能源应用技术是一个宽口径的大类专业,目的是培养新能源与照明领域的工程技术人才。新能源应用技术分为两个主题,主要研究风电、太阳能、生物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行业以及节能照明领域的工程问题,包括规划设计、制造施工、工程管理、产业经营、统计运筹、金融财务与售后服务等,其涉及的学科与行业之广可见一斑。学校的新能源应用技术新专业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要办出专业的优势和特色,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独辟蹊径,确立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案。

顺德是家电之都,有较强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经过两年多的市场调研分析,我们认为学校的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应该以节能照明与新能源产品开发为主,着力于新能源下游产业,侧重于太阳能路灯、逆变器、LED节能照明产品的开发设计、安装维护、产业运营与工程管理等。同时要充分发挥学校在家电、机械、制冷、通信与电气自动化行业的优势,在太阳能路灯设计、LED照明产品设计方面形成特色,并逐步在照明系统设计、新能源工程应用等方面形成新的增长点。

2.就业市场分析与毕业生职业岗位定位

高职教育是经济、社会、市场发展变化的“函数”。我们进行了三个层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市场分析:一是宏观经济环境分析――国内外新能源产业的态势与走向,国家新能源与节能照明相关的宏观政策导向;二是中观经济环境分析――华南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与提升,行业布局的组合与分解,特别是佛山市与顺德区的相关产业政策、地区十二五发展规划与纲要;三是微观经济环境分析――地区企业的主流产品与技术要点、岗位供求及其对人才的知识技能需求、兄弟院校相关的教育市场分析等。

顺德正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传统产业谋求升级换代,而新兴产业也在加紧培育当中。目前,顺德的新兴产业取得突破:部省共建OLED产业基地、彩虹集团OLED项目落户顺德;富信电子与中科院达成协议共同开发半导体发电;国家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产业化基地落户顺德,与中山大学合建光伏研究院等。经调研,在本校学生就业的珠三角地区有新能源相关企业3000多家,节能照明相关企业近万家,其每年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量在2000人以上。由此可见,本专业的学生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即使在光伏电池制造产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光伏发电控制器、逆变器、节能照明领域也足够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3.课程体系建设

在明确了新专业的定位和切入点以后,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专业建设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学校采用通专结合的课程模式,包括职业素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四大模块。

(1)职业素养课程模块。该模块由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语、计算机基础、体育等方面的课程组成。其中大多数课程是全校统一规定好的,一般不可调整和改变。本专业通识选修课程主要是市场营销与生产管理。

(2)专业基础课程模块。该模块是让学生掌握专业相关基本原理、概念和基本方法。包括技术基础课(课程主要有机械制图与CAD、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等)、专业基础课(主要有电子产品制造工艺、C语言编程、单片机技术初步、电子线路CAD、PLC编程基础等主干课程)。

(3)专业技术课程模块。该模块是专业核心,体现专业定位、专业特色与学科发展建设方向。包括可再生能源与风光发电子模块(课程主要有新能源发电系统安装与设计、先进能源技术与风力发电原理)、节能照明子模块(开关电源与LED驱动技术、现代平面显示技术、LED照明工程与施工)两大必修子模块。选修课设置主要体现专业前沿与行业发展方向,课程主要有:前沿知识讲座、嵌入式系统设计、电动机与控制原理、ERP软件应用、创新方法概论等。

(4)专业实践教学模块。专业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平台,是理论学习和创造性研究、开发、设计的结合点。因此,实践教学成为三年教学进程的主线之一,实施“全过程、递进式”培养,学生从入学就开始行业企业参观调研和现场工作实践,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与专业技能。主要内容包括电子产品制造工艺实训、电子线路CAD实训、社会实践、开关电源与LED驱动课程产品设计、新能源发电系统安装与维护实训、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等。

新能源应用技术作为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专业,是多学科结合的交叉性、边缘性专业。因此,在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时,要抓住重点核心课程,逐步形成本校的特色优势,并在实践中不断对教学计划、大纲进行补充、完善和修正。

4.师资队伍、实验室、教材、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新专业创办的重点,学校在新能源发电系统设计、照明工程与施工等方面的师资缺乏;在施工、统计、营运、维护等方面的师资力量较弱;在电子产品制造工艺、生产运营管理、通信技术、电气自动化控制、电子信息等方面有较强的基础。我们用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合理调配全校的师资力量,积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将新专业的师资增加了8人,老中青结合,高中初级职称搭配,改善师资结构,形成师资梯队,为新专业建设打好了基础。

实验室是人才培养、实验教学、科技创新、校企合作和对外交流的窗口之一。本专业实验场所面积较为充足,实验环境良好,学校为支持新专业建设,投入资金300多万元,新建开关电源与LED驱动技术实验室、新能源发电技术实训室,加上原有的PLC技术实训室、电子电工技术实验室、电子产品制造工艺实训室、电动机控制技术实验室等,形成了完善的校内实验教学体系。大部分专业课程都在实验室上课,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这些措施为实验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建立良性互动校企合作关系的重要舞台。本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以企业为主导,建立了有效完善的管理机制。一是联络人制度。配备专任教师作为校外实训基地联络人,负责双方沟通,同时利用学校资源,整合多学科力量帮助解决企业新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问题,攻关各类技术难题等。二是校企合作机构设置。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共享学校与企业实验与生产设备资源,选送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确保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的无缝衔接。三是创建教、学、做一体化课堂。实现智力因素与生产要素、教学环境与现场工作环境的有机结合,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训,密切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就业市场的双向联系,发挥企业顶岗实习对改善就业的促进作用。本专业先后与彩虹集团佛山平板显示有限公司、美的照明、国星光电、高迅电子、海信多媒体、盈科电子等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设立了学生校外实训基地。

5.科研与校企产学研合作

新专业的发展壮大,高职专业品牌的确立,培养品质的提升,取决于参与及服务于行业的程度,取决于专业在行业的科研技术实力与地位。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努力贴近行业需求,提供技术支持,营造技术优势,以此提升行业水平,增强行业竞争力,并为自身资源扩展、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就业和职业规划,赢得生机与活力。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为宗旨,逐步实现三个领先――“实验条件领先,技术水平领先,教学方法领先”,实现教育资源与区域经济的整合,增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力和贡献率,拓宽发展空间。加强新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与行业企业的结合,积极申报产学研合作项目。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运行和质量评估工作,反馈毕业生在企业就业的情况。以逻辑线索和市场性需求线索为依据,建立起实践教学基地和就业基地。

新专业建设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新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及其相互关系

二、创建新专业的资源整合

1.教学资源整合

新专业的建设离不开其他相关专业的支撑。学校电子与信息工程系通信技术、电气自动化、智能家电、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都有10年以上的发展历史,这为新学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部门协调

新专业的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各职能部门的共同任务,离不开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共同支持。以科研工作为例,可以围绕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所涉及的领域,组织协调相关学科专业,如机电工程、电气自动化、计算机、控制、通讯、经济管理等,以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安装,LED照明系统设计安装,太阳能路灯系统的生产、管理、通信、设计、监控等为研究重点,发挥特色优势,在为新专业创建服务的同时,为学校的科技工作培育出新的增长点。低碳经济的迅速发展,给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建设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也对科技处的组织、协调等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新专业建设涉及教务处、人事处、科技处、学生工作与就业指导处、高职研究所、图书馆等职能部门的工作,需要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把握新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把新专业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为新专业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新专业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循序渐进的工作,需要锐意进取,脚踏实地。

三、专业建设的特色形成

1.课堂教学改革及评价体系的建立

高职培养的不仅仅是技术专家,而且是能在现代企业中,适应现代组织管理模式和市场运行机制,能够从事产品研发、制造、管理的各类工程师(如PE产品工程师、FE设备工程师、QE品质工程师等),更进一步,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工程人才与社会文明的传承者和创造者。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对学生的考核要改变传统的一考定天下的做法,结合现代质量管理体系的思维,设计精细量化的质量标准,用数据说话,用类似ISO的指标体系控制教育质量,同时保持学生的个性化、多样性、创造性与精神性仍是评价体系追求的目标。

2.通用技能的培养

有效沟通、解决问题、自主学习、有效团队工作、管理时间以及责任感、变化的适应性和职业道德等特质通常被描述为通用技能,这些技能成为工作绩效的基础,成为职业发展的需要和终身学习的根本。目前,通用技能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广泛重视。21世纪竞争和变化的工作环境对劳动者有非常显著的意义。许多对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劳动力市场的调查表明,用人单位更需要这些通用技能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科技与制造工艺。高职教育不仅仅要停留在工作和职业技能的层面上,在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框架中,要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意识;其次是培养学生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中能够生存和取胜的通用技能(比如,礼仪、沟通、创新、团队、外语、自学能力

等等)。

四、结束语

本文总结了笔者学校在创办新能源应用技术新专业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体会,分析了新专业建设过程需要解决的一些核心问题,对其他院校的新专业创建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高职教育专业建设既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也要办出水平,办出特色,集合教育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传播等等功能;新专业的创办要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化建设,以教育培训为基础,以科技开发为支撑,以技术提升为重点,实现产、学、研的深层次紧密合作,从而赢得良好的就业市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广泛的社会赞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教育部要求高校培养互联网低碳等新兴产业人才[N].中新网,2010-03-10.

[3]2010-2015年中国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市场调查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R].中商情报网.

篇3

关键词: 职业技术学院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途径

当今时代是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的时代,是充满科技竞争和挑战的时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培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任重而道远,职业技术学院要想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的职业技能人才,必须全面更新观念,采取多种方法,建立一套创新教育管理体系,使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渐在教学中得到增强,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学生成才和服务社会至关重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这要求我们不断开拓创新,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重视学生潜能的发掘,注重学生学习和创新能力教育,为学生的长足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祖国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优秀人才。

一、培养学生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意义

1.培养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和创新能力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需要。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还不够发达,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需要一大批素质优良、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技术工人。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培养创新人才是职业技术学校义不容辞的光荣历史使命。

2.培养学生学习和创新能力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学校要实行可持续发展就要狠抓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学生。学习和创新能力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学生具有学习和创新能力,整体素质才高,学校教育质量才高,学校才会有较高的知名度,学校才会兴旺发达。

3.培养学生学习和创新能力是学校教育改革的需要。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是学生学习能力教育。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把学习能力教育和创新能力教育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素质,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和创新能力进行教育改革,以保证职业技术教育沿着“三个面向”指出的光明大道阔步前进。

4.培养学生学习和创新能力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学生要学习、进步,就要有一定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它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当前的知识技能,而且对学生的再学习、再深造奠定良好基础,使学生不断学习进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二、搭建校内竞技平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传统的“重理论知识,轻实践能力;重学业分数,轻动手能力”的培养模式已不适应高职教育新的发展要求。近年来,许多高职技术学院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发挥专业特色,与时俱进地抓好科技创新工作,积极搭建校内竞技平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组织校内技能竞赛时,既有普及知识的比赛,又有体现专业技能的比赛,通过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和专业素质培养,给广大学生提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广阔舞台。通过技能竞赛和知识竞赛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学生的创新热情,提高大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校园学术氛围。

三、发展思维的能动性,消除思维的怠惰性

以目前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状况而言,既有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势,又有消极厌学的不良思想影响。大部分学生抱着学习专业技术的热切愿望,步入学校学习深造,有一定的求知欲,表现了思维的能动性,以及对学习的新奇感和主动性,这正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如何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新奇,这是值得每个教师研究的问题。首先要充分发挥教材中的新思想、新知识诱发学生学习的新奇感;其次教师要采用多变的教学方法,利用电化教学、直观教学手段和学生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的新奇感,还可利用专业实习或走出校门到相关行业参观学习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那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学生,要结合实际,因势利导,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想方设法改变其思维的怠惰性,调动学习主动性。这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前提。

四、建设优质教学资源,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建设优质空间课程教学资源。广大教师要主动深入行业、企业,调查企业用人标准、岗位工作标准,解构出就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以及工作面对的对象、条件、环境。在解构工作的基础上,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建设任务,打造一支有利于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提出“到国外去”、“到企业去”的教师队伍建设思路。为开阔教师国际视野,培养高水平带头人,要切实提高教师行业企业实务能力,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增强教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能力,鼓励和要求广大教师深入行业企业一线生产服务现场顶岗锻炼。教师要从象牙塔中走出来,真的做、做真的,大大增强实践教学能力。

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篇4

关键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2

一、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一)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

专业技术人员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以及从事专业技术管理工作且已在1983年以前评定了专业技术职称或在1984年以后聘任了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是我国人才队伍的主体和骨干力量,约占我国人才总量的50%左右,承担着各类具体专业技术工作。他们的创新能力关系着我国科教文卫体等诸多方面发展水平和前景,是国家重要的人才资源。专业技术人员想不想创新、会不会创新、能不能创新,直接决定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潜力。

(二)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2008年中国科协的《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当前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经达到4246万人,是世界上科技人力资源第一大国。但从每万人口中的研究人员数量来看,日本是64.2人,美国是46.5人,英国是30人,法国是32.6人,德国是34人,而我国只有9.3人,不及日本的l/6;从论文的相对引用影响率(RCI)来看,美国是1.47,英国是1.36,德国是1.21,日本是0.9l,中国只有0.58,排在第十位。以上数据告诉我们,中国是人才大国,但还远不是人才强国。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制约我国赶超世界的瓶颈、成为关系我国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的迫切性

创新是专业技术工作的本质属性,没有创新就没有技术的突破,没有创新就没有新成果的出现,没有创新就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而创新能力则是专业技术人员的核心能力,是综合素质内涵之一,是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前提,是克服困境、破解难题的关键。大力加强创新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思维水平、创新实践能力,既是由专业技术工作的规律和专业技术人才的特点决定的,也是由我国当前人才队伍建设的方向和重点所决定的。

二、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的困境

专业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智力水平;具有从事技术工作经验;具有对未知知识的探索、对工作思路革新、对工作方法的完善的潜能,只所以这种潜能未得到充分发挥,主要来自个人和社会两方面因素:

(一)个人因素

1、认识不够。缺乏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最大制约因素,大多数专业技术人员每天从事的都是重复性的工作,工作单调且繁琐,这使大家很少去思考创新的价值、意义和方法,对自己的要求也只是停留在完成现有的事情上,很少去拓展工作领域,很少去探索新的方法与途径。

2、付出不够。创新是综合素质的体现,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和足够多的经验,还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正确的思维方式,这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积累和提升,大多数人忙于眼下的工作,无法或不愿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金钱去学习、思考、参加训练,致使许多具备创新潜质的人知识陈旧、方法落后、思维封闭,丧失创新的机会。

3、思维不够。专业技术人员由于从事某方面的具体工作,造成他们知识单一、技能单一、进而造成思维方式单一;导致知识之间、技术之间、思维之间缺乏合理的整合;结果思考问题缺乏灵活性和全面性,这种条条块块的思维方式不符合创新思维的要求,缺乏创新思维是制约创新能力提高核心因素。

4、联系实际不够。创新的级别分类告诉我们,90%的创新属于小级别创新或普通创新,这些创新来自具体工作。工作程序的一次有效调整,工作方法的一次改进,工作思路的一次转向都是创新的表现,许多人都把创新想得很高深、很神奇,只是从理论上寻找突破,科技前沿寻求创新,而忽视自己的具体工作实际,最终影响创新成果的产生。

(二)社会因素

1、环境不够。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的环境相对封闭,制约着思维发展的空间;再加上传统文化中某些消极思想的影响,容易形成保守的观念,如:“重传统、轻创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枪打出头鸟”等思想,这些守旧的思想和保守的管理体制结合在一起,成为束缚创新发展的一张无形巨网。

2、投入不够。我国教育支出只占GDP的2%,世界教育支出加权平均数为5.33%,国家投入的教育费用严重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加上我国非常重视普通教育,留给培训的费用更少,在培训费用中大多是用于管理人员考察,真正留给技术人员培训的费用寥寥无几,再加上社会和单位没有重视培训的习惯,专业技术人员能力的提升基本上靠自己投入,这使得很多专业技术人员只能进行维持性学习很少进行创造性学习。

3、培训内容和方式不够。当前培训以知识的学习为主,缺乏对创新思维的训练,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仍以课堂讲授为主,形式单一,方法呆板,缺少新意。在这种教学状态下,许多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培训当成了一种任务,甚至看做一种负担,而没有当做学习的机会,从而影响了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

4、培训师资不够。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国家有关部门只提供培训教材,具体培训工作由各级各部门自行组织,市级以下可以说没有专职的培训教师,临时抽调人员充数,教师本身就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效果可想而知,致使培训流于形式,没有效果,参与培训的学员也没有积极性,白白浪费培训资源。国家应在每次培训前,先培训师资,再逐级进行,师资有保证,培训才会有效果。

5、评价机制不够。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往往只看完成情况,很少关心工作过程,很少去分析研究工作方法的创新和改进,很少去探索和思考同样的工作有没有新的方法,有没有更省时、省力的解决途径,这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专业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形成墨守成规的习惯,制约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的途径

基于对制约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因素的分析,我认为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培养创新理念

提高对创新作用的认识,使大家认识到创新是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破解专业技术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特殊问题、疑难问题的需要;是破除思维定势、改进思维和工作模式的需要;是破除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需要。养成面对工作用新眼光看问题,新思路想问题,新办法解决问题的习惯;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不断探索新的解决途径。

(二)充实创新知识

学习创新理论,了解创新的特点和原则,掌握创新的步骤,懂得创新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在工作中努力寻找新思路、新方法、新措施。学会如何克服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着眼于实际,在工作中有所创新。

(三)培育创新环境

环境是人的创新能力形成和提高的重要条件,加强舆论的引导和宣传,形成以“创新为本”文化氛围,引导大家形成以新理念为指导,以新思路为主线,以新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模式;建立激励创新的机制,用创新作为评价专业技术人员能力的标准之一;建立宽松的工作环境,允许尝试和探索,启迪创新思维,建立创新机制,激励大家创新、创造的欲望。

(四)训练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人的创新能力形成的核心与关键。通过对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联想思维等的学习和训练,丰富思维方式,训练多层次、多角度认识、分析问题的习惯,才能捕捉新现象、提出新问题、探索新规律、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五)关注工作实效

篇5

[关键词] 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

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经济活动不断深化,职业岗位发生重大变化,社会急需大量技术应用型人才,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众所周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比普通高校学生基础较差,因此,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较低。职业技术学院,要想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的职业技能人才,必须全方位更新观念,采取多种方法,建立一套创新教育管理体系,使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渐在教学中得到增强,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学生的成才和服务社会至关重要。

一、明确创新能力内涵,有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个人多种心理品质和能力的复杂的、高水平的结合。创新能力是个人多种心理品质和能力的复杂的、高水平的结合。不同领域的创新能力各不相同。分析古今中外许多科学家、发明家、工程师等大量成功案例,可以得出其中最重要的心理品质和能力,即是创新精神(一种在创新活动中高度的劳动热情,自信心,独立思考和探索精神)、创造性思维(创新过程中的思维,它是创新活动的核心)、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勤奋地劳动,高超的技术,才能把创新的思想变为现实)。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和不同领域的学科知识及有关能力相联系的,创新能力应该从学生一进入职业技术院校就开始培养。

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优化,即由传统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技术引进型向技术创新型转变,职业结构也发生着相应调整,职业岗位既有分化又有复合,并涌现出许多新兴岗位。职业分工日趋综合化,一专多能、多工序轮换、多工种复合的要求与日剧增。因此,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型高级技术应用人才,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向,其目标追求是使毕业生打下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态度“三位一体”的综合素质基础,在未来的技术应用领域中更好地发挥创新精神和能力。

二、搭建校内竞技平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传统的“重理论知识,轻实践能力;重学业分数,轻动手能力”的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高职教育新的发展要求。近年来,许多高职技术学院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发挥专业特色,与时俱进地抓好科技创新工作,积极搭建校内竞技平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组织校内技能竞赛时,既有普及知识的比赛,又有体现专业技能的比赛,通过抓科技创新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和专业素质的培养,给广大学生提供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广阔舞台。

2010年,东营市技术学院先后组织汽车维修、工业设计、数控专业三批学生参加山东省职业技能比赛和全国汽车维修比武大赛,分别荣获全省一等奖和全国二等奖。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学生的创新热情,提高了大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营造了良好的校园学术氛围。目前,东营市技术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竞赛活动方兴未艾,并已经成为该院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服务黄河三角洲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的一个亮点。

三、深入社会科技实践,积极引导学生成才

近年来,我国许多高职学院组织实践服务团队深入各地企业开展调研、社会实践和见习活动。坚持“结对共建基地化、固定单位长期化”的原则。科技实践活动采取统一部署、突出重点,动员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大多数高职学院每年都会围绕科技实践主题开展大量的调研和讨论工作。经过系部申报,确立院级重点项目,其中,汽车维修驾驶、节能环保、低碳宣传、家电维修、社会调查、专业见习等活动既提高了参与同学的专业素养、创新能力、科研水平,也培养了同学们感恩祖国、回报社会、发展经济、服务社区的情感,受到了社会各届的广泛好评。

在国家批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开发区以后,东营市技术学院更加重视科技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把实践作为促进学生就业创业、学生技能水平提升的重要手段,积极开展专业实习和挂职锻炼等社会实践活动,学院先后与中国万达集团、华泰集团、中国石油大学科技园、山东胜利工业园等近30余家企业达成共建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协议,并安排了数百名学生前往参加科技实践和专业实习,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又服务了地方经济发展。

四、大力开展学风建设,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科技创新作为加强高职学风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但促使学生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追求创新成果的过程中形成“大胆质疑,拼搏进取,不畏困难,乐于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对学生在求学之路上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进而全面推进学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职学院要通过讲座、学生社团科技活动、科技竞赛等工作,大力开展学风建设,其宗旨是调动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知的积极性,采取以学课程为载体,课外科技活动为主渠道,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创新基地为依托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进行强化性的专门训练,从而在校园营造一种“学知识、用科学、善实践”的学习氛围。

篇6

摘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国内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深入分析理工类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特点的基础上,从教学观念、教学体系和师资力量三方面分析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原因,进一步提出在正确处理艺术与设计关系的基础上,注重设计思维训练和专业实践,丰富教学方法手段,拓宽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理工类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9-0005-03

要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的转变,一支高水平的设计人才队伍是不可或缺的。遗憾的是,由于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近年来规模迅速膨胀的艺术设计教育没有为国家培养出大量优秀人才。尽管具有扎实的绘画功底,但许多毕业生无论在前期分析、概念构思还是细节设计上都缺乏应有的能力和创造性,难以适应全球化经济浪潮对现代设计人员的要求,甚至被称为“设计蚂蚁”。[1]

在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当前主要的两种模式中,较为“正统”的是在美术院校、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进行。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设计人才的就业市场不断扩大,为数众多的各类理工科院校(如建筑、机械、轻工、纺织等)也纷纷加入了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队伍。由于办学时间较短、人文教育底蕴缺乏,毕业生创新能力差的问题在后者显得更为突出。明确自身在创新能力培养上的问题,发挥已有学科群的特点,创造务实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培养出具备适当能力、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优秀设计人才,已经成为理工类院校艺术设计教育亟待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理工类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特点

籍着高校扩招的东风,许多理工院校相继依托原有学科设立了艺术设计专业。艺术设计本身是多学科、多专业相互交叉、共同作用的领域,同时也可以看成一个设计创作的综合方法系统,交叉互补的学科背景对于学生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塑造具有积极的意义。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导致设计教育的竞争日趋激烈,各类高校针对社会和市场的需求,结合自身条件,发挥各自的学科优势,倡导学科交叉,发展务实的、特色的设计教育已是大势所趋。从国际经验来看,努力发展学科交叉,使学生的知识结构由“深井型”向厚基础、宽口径的“金字塔型”转变,正是艺术设计专业不断发展和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理工院校严谨的作风、科学与技术的学科组成背景、学术研究积淀和资源优势,结合艺术类生源特有的人文气质、学习方式及学术诉求,有利于使学科的道路越走越宽。

艺术类学生逐渐走进理工院校,既为所在学校的校园文化增添了活力,成为学校的一道独特风景,同时也对教学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在艺术专业考试上花费了大量时间,艺术类生源的文化基础普遍较为薄弱。尽管他们在艺术直觉、领悟能力、图解表达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同时也在逻辑思维能力、理论分析能力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当前艺术类高考对于文化成绩要求过低的现实,也导致相当一部分文化成绩较差的学生将艺术考试当作进入大学的捷径。倘若入学以后未能引导学生形成对专业正确的认识,学生极易丧失学习主动性或导致盲目学习;而如果缺乏对设计史论和相关支撑学科的认真研究与学习,则会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低下,设计作品缺乏形式美感和思想深度,更无创新可言。

二、影响理工类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原因

1. 教学观念

传统的“艺术”与“科学”在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上存在较大差异。理工类院校往往在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本质、内涵并不了然的情况下,片面地以“艺术”代“设计”进行教学。典型的表现就是对于艺术设计的理解停留在视觉和形式的“审美”范畴,对艺术设计创新的理解停留在设计形式、语言与手段变异的表层。无论在课程设置、学时比例,还是在教学重点上,都偏重于对造型、色彩、肌理、表现手法等设计所呈现形式因素的反复研习,甚至用素描、色彩等绘画基础课程替代设计基础课程,颠倒了美术与设计的关系,缺乏对创造性思维的有意识的培养。而机械地用视觉和形式审美原则评判设计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必然会造成设计教学中学科和人才培养定位的偏差。

事实上,现代艺术设计最初是为了将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而发展起来的,是建立在“实用”基础上的。[2]正如大卫·瑞兹曼所说,设计“一直都在对产品、消费、社会和环境作出积极的回应,所有这些又反过来刺激设计的发展,为设计创造了永远延续下去的条件”。设计的“艺术性”不是视觉化的装饰展示,不是外在于人的生存活动的视觉层面的形式或形态之美,它的美学意义在于它与人的生命活动及生存行为建立的紧密联系。[3]设计艺术的形式语言也并非按照纯粹的审美法则构成的封闭体系,而必然受孕于一定的文化语境并反构着它。[4]因此,设计艺术的创新植根于生活,引领着生活,富有鲜明的人文性与科学性。如果缺乏对人生存方式、文化语境、精神诉求的深刻理解与研判,设计作品就不可能具有创新力。

篇7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以集群企业为研究对象,界定了处于产业集群层面的共享性资源的概念及构成要素,剖析了共享性资源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的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模型,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集群 共享性资源 集群企业 技术创新

本文从自身的研究角度出发,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产业领域内,通过公共性活动与互补性活动相互联系的企业及相关机构在地理位置上群聚(Porter,2000),这些企业共同分享与承担机会与威胁(Rosneefld,1997)。产业集群一般具有专业化分工、地理性临近、组织性临近、群内组织相互关联,以及协同与溢出效应等五大特性。

集群企业的界定与识别

熊勇清(2008)曾经对集群企业做过研究,他认为集群企业简单的说是产业集群中的企业,或称集群化的企业,是指处于产业集群内部且围绕某特定产业价值链组织经营运作的企业。集群企业必须满足企业的条件,同时又要具备企业集群的特征。因此我们可以定义为:集群企业是指以群居形式聚集,具有空间位置相邻的特点,从事研究与开发、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独立核算或相对独立核算的企业。

集群企业共享性资源

(一)集群企业共享性资源的概念

首先提出共享性资源(shared resources)概念的是西班牙学者F.Xavier Molina-Morales。他认为共享性资源是存在于产业集群内部而非集群企业外部,为整体集群所特有而又不被群内任何单个企业所独占,为集群企业所共享却对群外企业具有排他性的一类具备获取李嘉图租金特性的异质性资源。

(二)集群企业共享性资源的核心要义

共享性资源所处的集群这个特殊层面,决定了其既不同于单个企业的内部资源,因为它不为任何单个企业所拥有;也不同于市场上等待交易的外部资源,因为它难以流动,甚至无法通过买卖实现所有权的变更。共享性资源的这种空间不对称使其同时具有了异质性与不完全流动性,这两大特性进而赋予了共享性资源有价值、稀缺、难以被模仿和替代的重要特征,使其蕴含了巨大的李嘉图租金获取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集群整体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础,同时也是集群企业赢得优异绩效的保证。更进一步讲,共享性资源为整个产业集群所有,其仅为集群内部的企业提供特殊的市场机会,并且这种市场机会是集群外部企业所难以获得的,集群企业凭借共享性资源能够获取优于集群外部企业的竞争优势。

(三)集群企业共享性资源的构成要素

在对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构成要素的认识上,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Molina-Morales和Martnez-Fernndez在基于资源观应用于产业集群理论研究所获成果的基础上,将共同声誉、资源的紧密交换与组合、当地机构的参与等三方面要素,整合为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并且通过集群内外企业之间的对比分析,实证支持了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的存在性,以及集群企业竞争优势来自于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的结论。耿帅(2005)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将集体声誉、资源交换与组合渠道、企业间高度的相互信任、集体学习与知识共享网络、紧密的竞合互动氛围、当地机构的参与和支持等六方面要素,整合成为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并通过数理统计验证了这六类共享性资源要素的存在性。

(四)集群企业共享性资源的形成机理

首先,专业化分工可以使集群企业达到或接近最优生产规模。在产业集群内部,基于成熟的劳动分工,群内企业仅从事产业价值链中非常细小的环节。这种由专业化分工所带来的集群企业间竞合互动的关系在确保单个企业接近最优生产规模组织生产的同时,又确保了其在竞争压力下的灵活性,从而大大提高了集群内部每个企业的生产效率。

其次,地理空间上的临近促进了集群企业间知识与信息的流动。员工之间的关系网络、集群内部人员的流动、相关产业之间的联系这种非正式渠道的信息沟通,对集群企业之间的信息流动和知识外溢,对企业应对快速变化的技术和市场环境至关重要。

第三,组织性临近有利于在集群企业间形成学习与知识共享网络,增加彼此对知识吸收和利用的程度。组织临近的特性有利于促成集群企业间关于信息、知识和技术的相互学习、交流与沟通。处于集群内部的企业对于知识(特别是缄默性知识)的接收与传递相对群外企业要方便顺畅得多。

第四,集群企业与相关机构间的相互关联降低了企业交易成本。由于集群企业之间存在的种种“血缘”、“地缘”和“业缘”关系,使得集群内的交易往往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集群企业与相关机构作为信任网络上的结点,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间交易的顺利进行,降低了交易成本。

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模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将集体学习视为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能够获得有价值、稀缺、难以被模仿和替代等特性的动态能力,因而将组织学习、相对吸收能力、资源的交换与组合等三项确定为集体学习的构成要素。

(一)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与集体学习之间的关系

Becattini认为,产业集群作为分享相似文化价值观的同质性集团,享有集体声誉,并且具有集群成员之间行为相互熟知的特点,因而能够促进集体学习。Molina-Morales和Martnez-Fernndez认为,当地机构在产业集群中的作用,体现了对于同质性和异质性资源的整合能力,担负着为那些具有互补性和信息交换潜力的交换伙伴提供中间通道的职能,因而是集体学习实现的重要平台。Nagarajan和Mitchell认为,补充性资源的差异性会促进并提高集群企业的相对吸收能力,进而影响集群企业之间资源交换与组合的方式(包括资本性组合、非资本性组合、内部R&D等),并影响群内企业的集体学习。

(二)产业集群集体学习与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

组织学习对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然而,任何组织都难以完全通过本组织内部的知识和能力发展,来有效解决所面临的所有问题。因而组织学习需要有组织之间资源的交换与组合进行支撑。当然,这种组织间资源交换与组合的发生,是以组织间相对吸收能力作为前提条件的。在产业集群背景下,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实现是组织学习、组织的相对吸收能力、组织间的资源交换与组合等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分析

1.集群共同声誉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集群共同声誉是集群的整体性无形资产,是集群企业在与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社会团体、供应商、顾客、投资者、竞争对手以及企业内部员工等)的互动关系中所形成的公众印象。产业集群的集体声誉越高,其对集群外部资源的吸引力就越大。由此,集群声誉对创新资源的吸聚作用使得集群内企业在获取资源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因而有学者认为,良好的集体声誉有助于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2.当地机构的参与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本研究中的当地机构,主要是指那些为集群企业提供大量集体性的支持服务、定位在当地的公共和私人组织,包括技术支持中心、大学、职业教育中心、当地研究机构、产业政策机构、商会和协会等专业性组织。有学者认为,与产业集群外部网络紧密联结的当地机构,能够通过广泛地参与集群内相似问题的解决,从而对不同集群成员的能力和规程作出汇集和传播。

3.补充性资源的异质性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补充性资源的异质性,可以提高集群企业集体学习的选择范围,推动不同的集群企业在不同层面上的创新;降低集群企业创新过程中的资源搜索成本;丰富参与集体学习的集群企业的资源交换与组合的类别,提高资源交换与组合的频度,从而促进产业集群的集体学习,共同应对风险,并最终促进成功的创新。

4.紧密的竞合互动氛围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产业集群中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态势能够促进集群企业的组织学习,增强研发能力,促进差异化发展,因而也是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力量。首先,集群企业间面对面的竞争对企业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压力,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促使企业在降低成本、技术改进、产品改良等多方面进行创新,以便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具实力。同时,激烈的竞争氛围为集群企业提高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性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形成支持创新的文化。其次,集群企业间的合作则为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途径。集群企业间的合作为集群企业进行组织学习提供了机会。集群企业间基于血缘、地缘和业缘关系相互较为了解,在合作过程中更容易取长补短,达到知识、信息及技术等资源高效流通和共享的效果,为提高集群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造了条件。因此,企业间紧密的竞合互动氛围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四)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模型

以上分析了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产业集群集体学习、集群企业技术创新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和作用机理,综合起来,可以得出基于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的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模型(见图1)。

图1的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模型表明,影响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很多,可以概括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包括了集体声誉、当地机构的参与、补充性资源的异质性、紧密的竞合互动氛围,这是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条件;第二类是产业集群的集体学习,包括相对吸收能力、资源的交换与组合、组织学习,这是集群企业依赖共享性资源来促进技术创新的转换条件。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提出了基于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的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模型,认为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和集体学习是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基础和推动力量。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要制订有利于促进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增长的政策,包括提升产业集群的集体声誉、促进各类服务型机构的当地化、推进集群企业之间高效的资源交换与组合,保持产业集群内部适当的竞争和合作氛围。二是促进集群企业开展集体学习,建立知识共享网络,构建起有利于提高相对吸收能力的组织架构,促进各种形式的技术创新。三是完善多样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为集群企业提供有效的外部异质资源的识别、获取和吸收渠道,更好地发挥集群共享性资源的优势,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Porter.Location,competition,and economic development:local cluster in a global economy[J].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2000,(14).

2.Molina-morales F X.European industrial districts:influence of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on performance of the firm[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2001,15(7).

3.Danneels E.The dynamics of product innovation and firmcompetence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2(23).

4.耿帅.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共享性资源观[J].经济地理,2006(11)

5.顾志刚,吴晓波.基于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的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研究[J].技术经济,2007(12)

6.宋东林,赵国彬,陈燕.共享性资源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分析[J].科技与管理,2011(1)

7.蔡莉,柳青.科技型创业企业集群共享性资源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8(2)

8.张春明.基于超动态能力的集群企业自主创新机制及绩效研究[D].天津大学,2010

篇8

关键词:能源利用,研发激励,财税措施

 

可持续发展个国家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我国地大物博而人均资源占有量处于世界下游水平的情况下,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资源需求量日益加大和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突出矛盾下,节能减排作为一项有战略意义政策的提出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大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 为给我国和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政府计划单位国摘要相应增加用于节能减排科技研究开发的投资,增加用于先进设备的投资,增加对节能减排情况较差企业的投入;2、在投资额计划中,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国有企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市场环境的现实情况,相应提高对国有企业的投入额;3,投资效果的追求中,努力配置好人力、物力、财力与所取得的有效成果之间的配比关系。 积极引导与加强国有企业与科研机构的联系。科研技术创新风险高,投入大,政府应加大投入并对其进行指导以解决企业创新的后顾之忧。建立健全能覆盖从资源利用到排放中所有环节的财税政策,使资源利用的所有环节都能做到节省能源和减少废物的排放。(1)从资源的开采环节来讲,在新疆试点资源税从价计征的基础上,在全国积极扩大改革资源税的范围,不仅可以提高地方政府的财力研发激励,而且可以利用这些资金来支持资源开采企业的技术研发,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节约能源资源的能力。(2)在资源利用环节方面,研究和实施环境税。在我国现有的税制中,虽然已经有针对节能减排而设置的税种,但是还没有一个整体的协调的环境税更大地促进节能减排的效果。在这一环节应该着重鼓励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支持废弃物利用技术的改进,减少最终废物的排放。扩大消费税的范围,将能耗高,污染大的产品纳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以限制和减少这类产品的使用。(3)在能量的消费环节,积极支持用能技术的改进,推广节能产品的利用。针对节能产品价格相对较高的现实情况,政府应加大对绿色产品的采购力度,而且对购买这类绿色产品的民众进行价格补贴,辅之以宣传引导,鼓励民众提高节能意识,采用绿色的节能产品。

参考文献:[1]韩克勇.电力工业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研究[J].理论学刊,2009(2)[2]吕媛,黄国良.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2)[3]郭平.国有资本营运与管理,199-200[R]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4]詹正茂,王裕雄,孙颖.创新性国家建设报告(2009)[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5]韩珺.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解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