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5:59:2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土木工程的前景,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土木工程、现状、发展趋势
1、土木工程的定义与特点
土木工程是指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土木工程的含义可从两方面去理解。一层含义是指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如建筑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局坝水电和水利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程等。另一层含义是指为了建造工程设施应用材料、工程设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察、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土木工程的实践和研究己取得显著成就,无论是结构的力学分析,还是结构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结构的施工手段,都有了非常大的突破;特别是近若干年,在高层、大跨结构和钢结构方面成绩尤其惊人。土木工程具有有社会性;综合性;实践性;技术、经济和艺术的统一性。土木工程是为人类需要服务的,必然是每个历史时期技术、经济、艺术统一的见证。
2、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土木丁程建设从20世纪50年代起一直没有停过,且发展很快,尤其在近年来,发展极为迅猛,几乎整个中国成了一个大的建设工地。新的高楼大厦、展览中心、铁路、公路、桥梁、港口航道及大型水利工程在祖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大力研究、开发和应用。发展之快,数量之巨,令世界各国惊叹不已。
改革开放后在我国大陆建造了许多高层建筑,目前我国最高的建筑是世界排名第4的上海金茂大厦,其他具有代表性的高层建筑还有深圳的地王大厦。在特种结构方而,我国有4所电视塔排在世界前十位,其中1995年建成的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的高度排在世界第三位。以上表明,无论在工程结构的改革、建筑功能使用、新技术和新材料的采用上及合理组织施工方面,还是在抗震分析和计算机程序应用上及有关抗震控制试验研究上,我国均达国际先进水平。
同样我国铁路运营路程已达6.78万公里,居世界第4位,亚洲之首。铁路朝着城市轻轨和地铁两方而发展。同时,我国也在积极建造高速铁路,武汉至广州的高速铁路运营时间仅需4小时。此外,磁悬浮列车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桥梁工程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伴随着桥梁类型的不断翻新,主跨跨度一再突破。杨浦大桥、南浦大桥、芜湖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等大跨桥梁的建成都标志着我国的大跨结构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己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目前,我国己建成千米以上大桥3座、800 米以上大桥8座、600 米以上大桥15座、400 米以上大桥40座,重庆万县单孔跨度达420 米的钢筋混凝上拱桥更引起了世界同行的莫大兴趣。
在水利建设方面,50年间全国兴建大中小水库8.6万余座,水库总蓄水量4580亿立方米。建设和整修大江大河堤防25万公里,目前防洪工程发挥的经济效益达7000多亿元。在大坝建设方面,我国先后建成了青海龙羊峡大坝、贵州鸟江渡大坝、四川二滩大坝,以及正在建设的三峡大坝等水利设施。
3、土木工程的发展趋势
3.1 可持续发展方式
随着人类对环境的重视,传统土木工程建设所产生的垃圾和对能源的损耗,已经得到了很多国家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改变了土木工程的传统工艺,开始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将会在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后期的拆除过程都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进行。
3.2 高性能材料的发展
钢材将朝着高强、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和可焊性方向发展。如何合理利用高强度钢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它复合材料也将向着轻质、高强、良好的韧性和工作性方面发展。
3.3 计算机应用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普及和结构计算理论日益完善,计算结果将更能反映实际情况,从而更能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并保证结构的安全。人们将会设计出更为优化的方案进行土木工程建设,以缩短工期、提高经济效益。
3.4 环境工程
环境问题特别是气候变异的影响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土木工程与环境工程融为一体。城市综合症、海水上升、水污染、沙漠化等间题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又无一不与土木工程有关。较大工程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乃至建设过程中的振动、噪声等都将成为土木工程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综上所述:向节约化发展和和谐发展将是我国土木工程建设发展的一重要的趋势。通过对我国土木工程建设的发展现状、发展机遇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土木工程建设在未来的实践中,将会取得更好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祝彩霞刘慧《浅析土禾工程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2] 孙世国《21世纪土木工程发展趋势刍议》
[3] 徐伟良,蒋菡等.浅谈高职土建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构建.高等职业教育网
[4] 王凤君,杜国城.试论高等职业教育建筑专业的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
[5] 程宜康,魏宣燕.高等工程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与教学体系探索 职业技术教育
【关键词】钢结构;应用;前景
钢结构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早在1885年,美国芝加哥的Home Insurance Buildings高层建筑就采用了钢结构的形式,20世纪60年代,美国相继设计和建成了4幢80―100层的超高层钢结构大厦,到21世纪的初期,美国的钢框架住宅在整个住宅占有比重达50%以上。荷兰、丹麦、法国以及芬兰等国家,钢结构住宅也愈演愈烈,已经形成一套产业化的体系。而在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地快速推进,住宅逐渐走向产业化和商品化,钢结构相对来说非常适用于现代建筑。鼓励发展钢结构住宅,是我国建筑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1 钢结构的优点
1.1 从材料上看,强度高,质地均匀,力学性能好
建筑钢材是以铁为主要元素,含碳量为0.02%-2.06%,并含有其他元素的合金材料。和混凝土等其它结构材料相比,其具有许多显著的优势。首先,钢材的强度高、自重轻,使其适用于跨度大或荷载很大的构件和结构;其次,其塑性和韧性良好,能承受冲击作用,并使应力重分布,增加耗能,使这些结构对动力荷载的适应性较强,不会轻易因超载而突然断裂。最后,钢材内部组织接近于匀质和各向同性,在一定的应力幅度内钢材的反应几乎是完全弹性的,加之冶炼和轧制过程中材质波动的范围小,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便于节点的受力转换,有助于提供设计施工的精确性。
1.2 从结构上看,有效增加使用面积,抗震性能好。
钢结构截面尺寸小,比起传统结构,可以更好满足建筑上大开间、灵活布局的要求,同时还能达到提高层间净高的效果,有效增加建筑使用面积的3%-6%,如上海新锦江饭店44层就是全钢结构,但其占用面积为3.2%。钢结构本身具有重量轻的特点,自身承受地震的力量相对较小。在地震发生时,地震力效应相应也小,同时良好的延性也能对地震效应起到缓冲作用。
1.3 从施工上看,周期短,装配方便
现浇混凝土在施工要求连续,在冬季施工时还会受到气温等因素的影响,而钢结构在施工上具有很强的优势,首先其构件加工是不受环境条件影响的,并可同时在多个加工厂制作加工,现场安装也较为方便,还省去了混凝土支模、养护等工序,加快了施工速度,有效缩短工期,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提高了经济效益。其次钢结构对施工现场进行作业的量相对较小,施工方面的临时用地也相应较小,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第三,随着计算机结构化的分析设计软件快速发展,钢结构可以将设计和生产结合在一起。设计人员完成设计后,生产线就可将产品完成制作,并将隔热、节能、门窗、防水等成套综合使用,提高了住宅的产业化水平。
2 钢结构的应用
由于结构设计理论和计算技术的进步,钢材性能的提高、连接技术的发展以及多功能建筑的需求,钢结构更加体现出其卓越的优越性,再加上现代住宅逐渐走向了产业化和商品化,钢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高层建筑中,钢结构体系已远领先于其他结构体系。据统计,世界上最高11幢建筑中,采用钢结构的占45%,采用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占18%,采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占11%,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占26%。
2.1 钢材的生产为钢结构建筑的发展创造了非常好的物质基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老钢厂淘汰更新,新钢厂不断崛起,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越来越多的钢铁基地生产的成品钢材品种越来越齐全,热轧H型钢、彩色钢板、冷弯型钢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新型、高性能产品的研发,为钢结构发展创造了重要的条件。耐火、耐候钢、超薄热轧H型钢等一批新型钢已开始在工程中应用,为钢结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当前钢结构在我国的合理应用范围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1)大跨度结构:用于大会堂、体育馆、展览馆、影剧院、飞机库、汽车库等。采用的结构体系主要有框架结构、拱架结构、网架结构、悬索结构和预应力钢结构。(2)单层轻钢厂房及仓库:这些厂房车间的主要承重骨架往往全部或部分采用钢结构。(3)高层建筑:用于旅馆、饭店、公寓、办公楼等高层楼房。(4)板壳结构:冶金、石油、化工企业中大量采用钢板造成的容器,如大型储液库、煤气库、高炉、热风炉等。
2.2 标志性钢结构建筑快速崛起,应用范围迅速扩展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高层建筑的增多,钢结构住宅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建筑,已被建设部列为重点推广项目,我国各地也分别建起了钢结构的标志性建筑,如世界第三高度 420米的上海金茂大厦,具有国际领先水平、高度279米的深圳赛格大厦,跨度1490米的润扬长江大桥以及鸟巢国家体育中心等等许多采用钢结构建筑体系的重要工程,这标志着建筑钢结构正向高层重型和空间大跨度、公共建筑钢结构方向发展。
3 钢结构的发展前景
钢结构虽然在我国有了较大的发展以及应用,但总体上讲仍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如果按照发达国家的最低水平估算的话,在用钢量方面我国至少有3600万吨的发展空间。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国钢结构的研究已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相关规范和标准也已出台,这就为钢结构住宅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据悉国家再今后将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力争每年建筑结构用钢达到全国钢材总产量3%以上;到2015年,建筑用钢占钢材总产量6%以上,因此钢结构建筑前景十分广阔。在未来钢结构的发展应关注三大领域 :海洋石油工程装备、钢结构住宅、钢结构桥梁。海洋石油的产量在2015年要达到1亿吨,海洋工程装备企业的要为深海的开采提供装备;钢结构住宅必须要符合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等政策,钢结构工业化、标准化的住宅产品将具有无限广阔的市场空间。
4 结论
“钢结构是环保建筑,钢结构符合可持续发展概念”――21世纪钢结构将占领广阔的建筑市场。展望未来,随着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和交流的进一步扩大,要建造更多的高层建筑、桥梁和大型公共场所,同时新型的智能化小区等建筑物的需求也十分旺盛,钢结构产业兴旺发展的新局面就在眼前。
【参考文献】
[1]郭永青.钢结构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NO.01.
【关键词】土木工程 项目施工技术 创新
中图分类号:S969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在土建工程项目施工技术中还存在着一些主要的问题,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上,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新趋势体现在:施工技术发展的科技化趋势、自动化趋势、生态化趋势等。开展新型预应力施工技术创新研究,健全管理体制实现技术创新,是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策略研究的中心。
二.土木工程传统施工技术概述
土木工程传统施工技术历经实践的补充与完善,形成了一整套的技术体系。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混凝土方面
在此方面的施工技术主要是混凝土的浇筑方面,浇筑的具体方法有现浇法、预制法。现浇法主要是通过在土木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支模,然后再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此方法是现为普及的一种,被广泛的运用;预制法的主要特点是成本低、性能高,不必在施工的现场进行浇筑。
2.钢结构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钢结构已被普遍运用于工程建设之中,在钢结构的施工过程中重点是要注重对构成要件进行吊装,因此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必须要充分。包括对现场的清理,构件的运输、道路的改造、装备的检查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等方面。当构件进入施工的现场时,应注意尽可能将构件放于起吊点,并且要选择大面积受力性能良好的垫底木料。因钢结构施工会涉及到焊接工序,所以必须要具备良好的防火意识。
3.地基基础方面
此方面主要以桩基作为主要方法,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施工规范进行操作。桩基主要可以划分为端承型桩与摩擦桩。施工中技术人员需在对其充分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全方位考虑其诸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比如,桩群的基础,单根桩的质量等,以达到有效避免沉降环节中的不均匀。
三.土建工程项目施工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混凝土裂缝现象严重
在土建工程项目施工技术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一个关键环节,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问题主要表现为,经常出现一些裂缝,对居民的生活和办公环境产生了很大的不良影响。现有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一般都先准备浇筑设备、混凝土运输工具、振捣机械等,然后按照预先制定的施工组织方案来进行施工。从客观的角度来说,裂缝代表着某些不良问题发生的前兆,也可能是一些很小的问题。但关键在于,一旦发生混凝土裂缝,我们没有办法确定问题的严重程度。在将来的施工技术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需要重点创新改革的技术。必须将裂缝问题有效的处理,同时要将相关的隐患彻底清除。这样才能提升土建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为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办公环境。
2.防水工程质量差
对于土建工程项目而言,有一项技术最能考量项目质量是否过关,那就是防水工程施工技术。由于目前的防水技术有很多不足之处,加之防水材料的质量也不过关,从而使得施工质量问题频发,这直接影响了整个土建工程的质量,也给工程投入使用后带来了很多问题。不但增大了维修工作量,而且维修费用也随之增大,这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十分不利。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在施工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一些雨天,防水工程施工技术必须防止渗漏的情况发生,同时要有效的巩固已有的土建成果不因为雨天被破坏;另一方面,在施工结束后的日常应用中,生活或者办公也会应用很多的水,土建工程项目必须在每一个环节都做到防渗漏,防水。
四.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当今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原则是经济效益最大化、生态效益最大化、质量效益最大化, 因此现代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难度不断增大,建筑规模不断增大, 因此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呈现出科技化、自动化、生态化的新趋势。
1.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的科技化趋势
由于现代的土木工程施工要求经济效益最大化, 因此工程造价是左右工程技术发展的重要参数之一,工程造价推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必须采用新的高科技技术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需要, 利用科技推动施工过程的的自动化、机械化和智能化等发展,用以降低不必要的人工费、机械费等,使工程施工技术在科技的推动下多层次渗透, 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 提高土建工程施工效率。
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的自动化趋势
自动化是现代建筑业的发展方向,它力图把互换性和流水线引人到建筑活动, 以标准化、工厂化的成套技术改造建筑业的传统生产方式"从建筑构件到外部脚手架等都可以由工厂生产完成,标准化的实施带来建筑的高效率, 为我国今后的建筑施工技术的统一化提供了可能行。
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的生态化趋势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是人类改造和利用大自然的重要方法,随着社会对自然环境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和社会生态化的需要,施工过程中生态化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共同趋势,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也不例外"在施工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是未来长时间内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要充分利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要防止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环境和对环境不利的事件发生,尽可能选用低污染、低能耗的建筑材料和技术设备, 力求建筑与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存。
五.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策略研究
1.开展新型预应力施工技术创新研究
从土木工程现阶段在预应力方面的技术来看,应建立科学的预应力技术体系。从传统的预应力运用情况来看,主要是将预应力筋放置于工程混凝土内部,但是在某些建筑工程跨度大、结构情况相对来说比较特殊的情况下,预应力筋的放置非常重要。而对于新型的体外预应力的研究正是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一大创新之处。在研究中要注意划分为两种主要体系来进行,也即是体外预应力有无粘结体。这两种结构体系都具有良好的价值,在工程施工中都具有自身重要的意义。其中在有粘结体的体系中,其预应力生成的摩擦程度比较低,造成的损失很小;而无粘结体的体系所使用的是单根张拉技术,其操作起来也相当容易,同时摩擦造成的损失也不大。
2.健全管理体制实现技术创新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要具备健全的体制,因为科学合理的体制是施工技术得以发展的基础,在建立健全体制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技术方面的不断创新与发展。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有助于提高施工技术。通过对现有的技术知识充分掌握的前提下,要致力于发掘土木工程的深基坑技术。例如,就深基坑的支挡方面分析,可以逐步建立起桩与锚、支挡与承重的一体化结构体系,因为在以往的施工过程中,传统施工技术效果不明显,达不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其效率方面也比较低,通过对新技术的研究可以有效缓解这一现象,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工程质量,减少工程投入,实现效益最大化具有极大的创新意义。
3.技术创新研究
工程施工上,加强防渗透、防水处理:
(一)外墙浇筑
地下室的墙体需进行分层浇筑,各层的浇筑时间要确保在水泥的初凝时间内。为了确保钢筋保护层,钢筋应该按照设计的相应要求相应的设置高标号的砂浆垫块。在混凝土初凝后,为了进一步预防外墙混凝土由于温差和干缩形成裂缝,要在墙顶加草袋进行养护,可在养护两周后拆除模板。
(二)底板浇筑
混凝土底板厚度尺寸、土量大,在浇筑过程中容易出现施工缝,所以应该对底板一端的两侧同时进行浇筑。应该严格控制好浇筑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水泥的初凝时间。采用二次振捣以降低面层的混凝土收缩量,在振捣工序过后,对底板的表面应进行抹实、找平、压光。在初凝后,应进行不少于两周的养护。为了防止混凝土因温差和干缩出现裂缝,在拆模时要确保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外界温度相差不超过15℃。
(三)施工缝处理技术
施工缝是防水的一个重要薄弱点,我也将其称为冷接缝。如果没有处理好施工缝,那么不仅会对结构的耐久性和强度造成影响,同时还会导致混凝土漏水和裂缝问题,对工程的正常使用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所以必须连续对混凝土底板进行浇筑,确保没有施工缝留置。一般情况下,地下室外墙只允许水平施工缝留置,位置应该在高于底板20 cm的外墙上。在对施工缝进行浇筑时,应该先将接缝刷毛,扫刷干净,清除浮浆,冲洗湿润。之后,在表面涂刷混凝土处理剂或铺设3~5 cm厚1:1水泥浆。然后及时浇筑,并进行振捣。如果在施工过程之中必须要留置垂直施工缝,那么应该将垂直施工缝留置在后浇带或者变形缝位置。
六.结束语:
土建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目前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当今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原则主要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实现生态化趋势,并力求建筑与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存,在土建工程项目施工中,健全管理体制,实现技术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峰 夏岩《浅谈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民营科技2012.07
[2]刘朝《土建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及混凝土施工技术》中国——东盟博览2013.02
[3]吴骏驰《关于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对策浅析》科技致富向导. 20 12.03
1.1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争议时发生业主唱独角戏的现象合同管理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投资、进度、质量控制的好坏,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设计、物资、施工合同的签署大多是由业主与相关单位直接进行,监理参与上述合同的谈判、制定的机率较低、较浅。监理只能根据业主的委托,对合同履行的情况进行相应的监理,而当合同的甲乙双方对合同的理解出现争议需要进行调解时,由于业主的主观作用,容易出现业主方唱独角戏的现象,从而使得监理不能正确行使作为第三方的责任和义务,根据合同和自己的判断进行有效、公平的调解。
1.3业主方参与现场管理过多,出现监理不作为现象业主方在进行工程现场项目管理时,有时甚至是经常性的越过监理这一层直接向承包商相关指令,造成对施工单位的“多头指挥”。这样不仅带来管理的混乱,而且直接导致监理权威的下降和监理管理的“架空”。同时,也直接造成监理在后续管理工作中的不作为:本来属于监理范围内的项目管理工作转而交由业主方处理。有了问题,监理不是先通过自己寻求解决的办法,而是直接报告业主,请求业主的意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和执行。
1.4监理整体素质仍不高的客观事实存在未引起业主方的充分重视目前,部分监理人员的总体素质还不高,特别是由于监理工作的不规范,现有监理队伍存在大量外聘人员的事实导致部分监理人员素质(特别是职业道德素质)较低,缺乏经济管理和法律知识,缺乏全方位控制的能力,责任心较差。同时,还存在一些监理单位由于人才结构的不配套,有的只能运用技术手段进行质量检查,而不能运用经济手段和合同手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控制,有的只有死抠合同进行进度、成本管理,而缺乏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的技术人才。这种状况显然不能充分发挥监理全面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作用。
2如何加强对工程建设监理的管理
2.1充分授权,发挥监理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要达到“保工期、省投资、出精品”的目的,业主的基本管理思路应为“重点抓好宏观管理,细部微观控制靠监理实施”。业主应充分向监理授权,发挥监理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由监理实施一系列主动控制措施,在事前、事中、事后进行有效控制,与业主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共同运作,切实做好目标规划、动态控制、组织协调、信息管理、合同管理等工作。授权的基本内容有:“四控制”、“两管理”、“一协调”,即安全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协调参建各方的关系。同时,在施工现场管理方面,要充分树立监理人员的威信,坚持“三不原则”,即监理不签证,原材料不得进场使用;监理不签证,不能进行下道工序;监理不签证,不能结算工程进度款。使监理工作充分做到责、权、利相结合,使监理工作出现主动局面。
2.2明确各方关系,促成良好局面业主、监理、施工单位三方关系的协调发展,是工程建设能够正常开展工作的关键。业主与监理的关系,业主和施工单位的关系都是合同关系、平等关系,这种合同关系不是上下级关系。在工作中,我们要充分信任监理、依靠监理,由监理代表业主管理业主与施工单位的承包合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业主与监理所持的观点和思考的角度不同,难免出现对同一事件产生不同意见的情况。此时,当监理站在公正立场上处理业主和施工单位的关系时,作为业主,不应去干预,而应积极支持,充分听取监理的意见,并在认真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或办法,努力促使工程的三方形成一个相互信任、相互支持、通力合作的良好局面,切不可强权执行自己的意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3增强服务意识,参与工程管理作为业主,应坚持服务的宗旨,积极履行监理合同中的业主义务,在交通、住宿等生活方面为监理人员提供相应的条件。同时,从工作、学习条件、办公设施等方面也应积极予以协助,为监理人员排忧解难,创造良好、宽松的外部环境,使监理人员能心情舒畅地开展各项工作。为了能及时了解工程进展的信息和动态,并有效发挥业主在项目管理中的主导作用,业主应参与现场的工程管理,如审查、批复监理呈报的各种文件,起到传递信息的纽带作用。此外,业主应参加每周由监理组织召开的生产例会,及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需要业主协调解决的问题,以促进工程的进展。
2.4加强对监理的监督,严格奖罚制度对业主来说,在给监理充分授权的同时,还应注重对监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和管理。要积极参加监理单位的选聘及其委托工作(包括招标文件审查、评标、合同谈判等)。认真审核监理单位上报的监理规划,对监理实施细则提出意见,审核监理单位在本工程的机构、人员(包括总监)专业的对口状况及资质、资历,督促监理单位根据工程建设的需要科学地组建监理项目管理机构。严格总监休假、考勤制度,保证总监理工程师在现场的时间,确保不会因为总监理工程师的原因导致工程受到影响。建立各级岗位责任制,以及相应的考核与奖罚制度,以杜绝监理工作中的敷衍行事和弄虚作假。依照有效的考核办法,对各工程项目上的监理工作进行监督与检查考核。为了规范监理的工作行为,使之遵守监理工作的职业道德,特别是严格把好工程的“四控制、两管理、一协调”的工作,业主应制定相应的监理奖罚制度,作为监理合同的补充内容,以促使监理工程师廉洁奉公、科学公正、严格监管、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的监理工作,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
2.5帮助支持指导,促进共同提高在督促监理单位对安全、质量、进度、环保、文明施工等工作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并提出检查后的评估意见的同时,为了提高监理业务素质,强化工程管理,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有关问题,业主应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深入工地,检查工程质量,了解工程进度,指导安全文明生产,特别是在工程质量方面,通过抽检工程材料、各种试块,查验施工资料,检查中间施工环节,督促监理把好质量关。此外,应定期组织监理进行业务培训,学习有关水利水电工程各种施工规范、质量评定规程、验收规程以及工程档案资料整编等内容,为监理工作起到指导和促进作用。
2.6协调各工程项目监理工作以及工程参建监理单位之间的关系在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往往存在多个监理单位,而各监理单位又分别管理不同的施工单位,负责不同的分部、分项工程。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在施工场地有限、狭窄的情况下,会出现各监理单位之间协调的矛盾。作为业主方,则需要从整个项目的总体利益出发,统筹协调各工程项目监理的工作和各工程参建监理单位的关系,以利项目的有序进展。
3结语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途径;项目承包商
Abstract: With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people increasingly high demand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s,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will inevitably encounter a variety of new problems that tradi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methods are not well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construction. Innovative management method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product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works on construction projects.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innovative ways; project contractor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建筑业发展至今,许多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并已经初步建立了现代的项目管理模式,但这仅仅是“初步”的。我国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上依然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建筑工程中,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问题严峻,工程质量问题令人堪忧,材料使用浪费严重,都是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同时,由于环境不断变化以及新影响因子的出现,无一不在告诫我们必须要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法进行创新,以打造出一套适合企业自身以及建筑项目本身特点的项目管理模式。所以,项目管理方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原则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要结合社会发展的具体环境
社会环境的条件不同,创新的侧重点也不同。在进行项目管理方法的创新时,主要是对项目管理工作中的生产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调整及创新。意即在进行项目管理方法创新工作时,可以从劳动者的组成结构、来源等方面进行创新,也可以从劳动工具比如建筑施工中的起重设备、碾压设备、搅拌设备等工具进行创新,还可以从劳动对象比如建筑工程的模块划分、材料组成等方面进行创新。在进行创新时,如果社会条件是劳动力有剩余而劳动工具相对落后的,则应该在确保劳动者结构最优的情况下进行劳动工具的创新,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下,项目管理的成本必然是花在劳动工具上的比花在劳动者身上的要多,劳动工具的创新空间大,成本缩减空间也大。反之,如果社会环境的条件是劳动设备的技术含量高但是劳动者短缺,就要把创新的重点花在如何调整劳动者上面。通过生产力发展的三要素的调整侧重点不同来适应不同的项目管理的要求,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调整来进行项目管理方法的创新,也是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法创新的最基本的要求。
2、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要依照市场的需求
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直接目的是适应市场的需求,通过创造更加有效的管理方法来为经济利益相关者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如果项目管理的目标没有符合市场的需求,那么在这种管理下所完成的建筑工程产品必然会受到市场的冷落;所以,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法创新时,应该确保项目管理方法能够符合市场的需求和要求。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要求企业在进行建筑项目工程时能够建造出高质量、低成本同时具有艺术观赏价值的建筑物,所以在进行建筑项目管理时,这些市场需求就必须作为管理的目标。在进行项目管理方法上的创新时,就要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如市场最重视的是建筑工程的质量,那么在进行管理创新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创新的管理方法能够打造出质量完好的建筑,这时工程成本反而是排在工程质量之后;如果市场最重视的是产品价格,那么在进行项目管理创新时,首先考虑的就应该是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问题,创新后的项目管理方法能否做到资源的合理有效的利用,然后再考虑工程质量。
3、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要有利于公司的声誉
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创新要有利于企业的声誉,不能在创新中过分追求工程某一方面的效果,而忽视了创新措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说,在进行项目管理时,如果为了提高工程的进度,不顾工作人员的作息规律,强制要求加班加点,拖延下班时间,这样的做法必然是让工作人员对工程的管理人员和承包公司以及项目本身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带来一系列消极的连锁反应;为了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在进行管理创新时,对物资的申请程序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核查,必然会带来施工节奏的缓慢以及材料申请者的情绪不满;为了缩减成本,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不采用高效的建筑设备等这些做法,无疑是会对工程本身以及承包企业的声誉产生严重负面影响。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方法
1、从观念上进行创新
从观念上进行创新是指从观念上培养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者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创新意识,把创新意识植入到建筑企业的文化和制度的层面上,建立起有利于鼓励员工进行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实践的工作制度。让员工充分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通过员工的认可,可以有效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法上的创新工作。这是从根源上对项目进行创新的方法,如果员工的创新意识被培养起来,那么项目管理方法上的创新就不再是难事了。
2、从体制上进行创新
建筑工程要做到有创新能力,首先要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比如公司成立的责任制形式、财产制度形式和相应的法人小组结构等。在这些科学的企业或者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比如建筑企业可以采用矩形管理模式,这样,就可以在建筑工程繁忙期迅速组成工程管理与实施小组,而在工程项目比较少的时期又能够灵活调动人员进行创新研究及其他的工作,其中的效果是:当工程项目比较少的情况下的对于项目管理的创新方法可以在工程项目较多的情况下进行检验,可以使创新的管理方法迅速成熟起来,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一批创新研究及管理人才。这样,就能够在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力的基础上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并且不间断对建筑工程的创新管理的尝试和规范工作。
3、从工程实施主体上进行创新
传统的建筑工程实施的方法是项目建设方通过向相关承包商招标公告,然后工程承包商进行工程投标,投标形式结束后,工程就从项目建设方转移到了工程承包方,虽然中间有一个合同鉴定的环节,但是这并不能完全保证工程的承包商会完全按照合同约定执行,这样对工程的质量等方面都是影响极大的。如果工程能够由项目建设方直接进行施工,那么质量问题以及其他问题都容易解决,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是,如果能够把两者结合起来,问题就解决了。在项目建设方进行项目外包的同时,建设方另外派遣工程监督小组来对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进工作,监督小组可以是公司内部的成员,也可以是外包给独立的专业机构进行监督。这样,就能够实现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从而提高工程实施的质量。
4、从技术上进行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结论用到建筑工程的创新上依然适用。通过把数控技术、信息技术等先进的技术的引进,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工程项目的工作效率以及工程的质量,大大降低工程的成本,提高工程项目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可以使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变得简单化、智能化、高效化和准确化,这也是项目管理工作所必须前进的一个方向。通过技术创新,使企业拥有建筑工程上新型的核心技术,同时也是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和市场的有力武器。
三、结语
总之,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只有在强化建筑施工管理的基础上不断探究项目管理方法的创新途径,才能让企业在面对施工管理中不断出现的问题时游刃有余,才能让企业在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代玉双,陈思远,对建筑施工管理措施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9(01)
[2]陈经恢,对施工管理与创新的探讨[J],广东科技,2009(02)
[3]李建清,论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J],科技资讯, 2009(03)
[4]程祥飞,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J],科技风,2009(04)
人文素养如此重要,然而当前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令人堪忧,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道德似乎为人们所忽视,更多的是如何获取利益,土木工程涉及到建筑和各种基础设施,这些工程都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它的质量直接关乎人的生命以及社会形象,当前社会上出现的“豆腐渣”工程不计其数,“豆腐渣”工程在我国一直是人人喊打,却久打不绝;被发现的“豆腐渣”工程,有大火“烧”出来的,有洪水“冲”出来的,有行人“踩”出来的,有地震“震”出来的。这些说明什么呢?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国无德不强。缺乏道德素养的引导即使有重罚也很难抵挡在利益驱使下的恶行,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去树德,以人为本,多一些正义、多一些爱心、多一些高尚,只有这样才能造出更多更好的建筑和设施,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二、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
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高职土木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如何培养和形成,成为笔者思考的重点问题。从以下四个方面去挖掘学生潜力,引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精神,让学生能够用心去创造和工作,用责任去面对每一个建筑和作品,注重细节,把每项工作都做到实处,用人格去保证质量,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让悲剧少些,让世界充满幸福。
1.用人文气息去感染学生
校园文化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十分重要,怎样让校园充满人文气息,用这种气息去感染学生,让他们受到一定的人文熏陶呢?谈到建筑,大家不难想到我们的建筑鼻祖鲁班了,在校园中塑雕塑,同时要重国学之风,把孔子、孟子等名家的塑像引入,建成一个名家林。同时打造名言警句文化墙,用名人的名言去规范学生的言行,让他们能够读懂什么是一名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应该做到的、应该具备的素养。运用校园广播、电视、网络进行宣传,宣传一些经典故事和事迹,让学生去探讨,从而获得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还可以增强业余文化氛围,强化社团、兴趣爱好小组相关工作,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给予经费上的支持,形成处处有文化、学校重文化、学生习文化的良好氛围。英国教育学家罗伯特•欧文曾这样说过:“环境决定着人们的语言、宗教、修养、习惯、意识形态和行为性质。”一个好的环境可以感染人、熏陶人,让学生受到良好的人文教育,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人文素养。
2.用人文知识去丰富学生
学习相关专业课时可以引入与其密切联系的人文素养知识,这样既有专业的深度,同时又有知识的宽度,对于学生的知识面和认知度都有较大的提升。专业课上设置人文知识问答,用问答式教学方式扩充学生人文知识,例如鲁班的故事,孔孟的为人之道,等等。人文知识不可局限于单一面,应该是多面的、多维的。从本专业的本职出发,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的重要性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指导其今后的从业理念和工作方向,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责任重大和使命神圣。画面教学方式或许可以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展,记录了多个瞬间的不同画面,让学生去品读人生,与爱随行,或许是伟岸的建筑——北京“鸟巢”,让人感到土木工程学的神奇;或许是地震给建筑物带来的毁灭,给人们带来的伤害,让人感到土木工程学的厚重;或许是沿海地区的“人工岛”,让人感到土木工程学的广阔。有这样一个画面,一名土木工作者用心绘制着图纸,做着各种标记,计算着各种报价,形成相关方案,也就是工程的多维蓝图,最后通过多次修改,同时不断努力实践,造出一系列的美丽的“风景”。在这些细节中,让学生感受到土木工程专业是一个需要严谨的工作态度、细致的工作方式和高度的责任意识。一名优秀的土木工程人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必须具备负责的工作精神,只有这样才可能无愧于心,造福于民。通过这种直观的教育方式,拓宽学生知识网络,人文素养与专业知识互通,共同进步,构建人文土木框架。
3.用人文理念去塑造学生
形成一种理念需要构造与之相适应的课程标准和体系,而这种课程体系是内容和精神的完美融合,绝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叠加,而是有选择的有机结合,例如增加一些有针对性的课程:心理学,这是必备的,每个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都必须要学习一定的心理学,遇到一些压力时能够顶得住,更好地适应以后的工作;国学,这是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礼仪知识,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社会交际学,让学生懂得如何与人交流沟通。以开阔学生视野为原则,建立新的课程体系,专业知识、思维习惯和精神气质等多维度融合,科学、人文和艺术兼具。通过这种全面的教学体系,让学生具备科学和人文双重精神,既会做事,又会做人,形成“以人为本,造福社会”的人文理念。
4.用人文精神去引导学生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后,国外建筑施工企业进入我国,使得国内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低价中标已经成为了建筑市场的普遍现象。在众多施工企业资质、技术和施工能力相差无几、产品高度同质化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加强成本管理,打造价格优势,来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一、建筑项目成本管理的内涵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在完成一个工程项目过程中,对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支出,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考核、分析等进行科学管理的工作,它是以降低成本为宗旨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进行成本管理是建筑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建筑项目成本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建筑项目的成本。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指施工企业在保证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下,对施工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机械、物资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通过技术、经济和管理活动,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通过成本控制,使之最终实现甚至超过预期的成本目标。在建筑施工中,若忽视成本控制,将成本处于失控状态,只有工程结束后,才知道实际成本支出,这时已无法对损失进行弥补。因此,建筑项目的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二、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途径
(1)建立规范的责权利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责权利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应遵循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按照标准化和规范化进行建立。对成本管理体系中的每个部门,具体落实到每个人的工作职责都要进行明确的界定,并赋予个人相应的权利,以充分有效地履行职责。在责权利明确的基础上,结合成本分析对各个阶段的进度落实考核。结合管理特点对工程项目考核的时间和方式做出规定。在项目的各项成本测算出来后,公司要与项目部经理签订承包合同,授予其相应管理权限,使其对项目成本、成本降低率、施工质量和工期等全权负责,确保项目部和公司总部责权利分明,双方按合同约定自觉地履行各自的职责,为项目施工顺利完成提供保障。
(2)落实成本逐级负责制。首先,要明确责任,项目部从施工生产到市场营销,从项目经理到员工,从职能部门到施工班组,要全部纳入控制范围之内,按成本计划采取目标分解的方法,明确不同工种、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直接责任或相关责任,分别提出保证成本计划完成的具体措施,并签订成本承包责任状,形成成本控制措施保证体系。其次,是督促检查与协调,项目部要定期检查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对资金运用、材料支出、劳力和机械使用等情况进行全方位检查指导,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成本支出,保证目标成本计划的实现。
(3)科学编制工程项目的成本预算。科学合理地编制工程项目的成本预算是实行成本管理的关键所在,成本预算做得好,既能有效地控制成本费用,又不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预算成本的编制原则是:根据优化后实施的施工方案、合理现场布局的劳动组织以及机具的配套来确定工程数量和测算费用标准。单项工程项目的计量方式、计量标准和费用构成要做到规范、统一。工程项目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要分别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层层分解,量化落实到管理、施工的每一环节,使施工过程中每一岗位的成本责任清晰、利益明确,实现成本管理的全额量化。直接成本的控制是降低成本的关键,应从人工、材料、机械三个方面加强控制,按核定的成本计划,层层逐级落实到各个部门和员工。间接成本的控制,要按照全额控制的要求,根据测定的产值比例,计算并下达给各部门进行控制。通过管理人员压缩各项间接费用,来降低项目的总体管理成本。
(4)加强施工成本核算的监督。各工程项目经理部人员,应自觉认真学习和严格贯彻执行企业制定的施工成本控制与核算管理制度,并保持自律,严禁利用职权或工作之便,干扰成本核算管理工作,使施工成本管理真正落到实处。成本核算员要对施工生产中发生与施工成本相关的工程变更项目,及时收集整理并办理签证手续,定期向公司经营部门上报审核,以便及时准确地控制施工成本并掌握工程施工情况,防止给工程竣工结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公司应制定相应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对成本核算员行使职权提供必要的保障。作为职能部门,应加强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能力。同时,要全面提高核算员的技术业务素质,对那些未经过专业学习和培训,未按规定持证上岗,业务不熟悉,核算能力有限,无法保证成本核算的质量和工作的人员,要组织培训学习,尽快提高他们的素质。
(5)完善材料管理制度。加强对材料的管理,是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一般的工程项目,材料成本占造价的60%左右,控制工程成本,材料成本尤其重要。材料管理必须是全方位、监督力度,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全过程管理。首先,工程从中标后,公司和项目部组织施工技术人员编制施工预算,经过审批后的施工预算可作为项目部编制材料需求量计划的依据,同时也是项目部对操作层限额领料的依据。施工预算报材料部门,由材料部门根据项目部编制的采购计划和企业的资金情况采购材料,如施工过程中发现超额用料,材料管理人员必须立即核查原因,如属工程变更造成,必须有工程变更证明材料方可领用,以强化材料计划的严格性。
(6)工程机械设备实施租赁。对某一工程项目来说,大多数情况下,工程机械设备都是短期使用,如果由建筑企业自己购买并保养和维修,会是很大的成本负担。采用大中型机械设备租赁,可以减少机械设备的投入和固定资产的占用,有利于资金的合理分配;租赁公司对机械设备集中管理,配备专业人员负责及时维修保养,机械的技术状况可得到保证,可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性能;有利于设备革新,由于考虑成本问题,单个企业一般不会及时对大中型机械设备进行更新换代,造成工程项目中使用的机械设备故障率很高,大大影响了工程施工进展情况,同时也会影响整体计划工期,而专业的租赁公司,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会时刻关注建筑机械设备市场,及时用先进的机械设备进行更新,客观上也提高了工程项目本身的机械化施工水平。
总之,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建筑施工企业,要根据本企业和项目自身的特点,在制度上建立适合本企业特点的成本管理体制,明确具体的操作办法,实行全员参与,来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提高企业的利润。
参考文献:
[1] 绳晓庆;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J];改革与开放;2009年12期
[2] 李玉军;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03期
1.高校基建工程项目特点
1)规模大,周期长。面对招生规模的扩大和高校的全面整合,我国高校校区资源显得尤为缺乏,多数高校处于高负载运转状态中,高校的基建工程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同时高校基建的投资额较为庞大,需要较长的建设周期。2)多渠道筹资。由于投资大、周期长、工期紧等特点,高校基建工程的建设资金紧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投资日益多元化,高校基建工程的资金来源由单一的国家拨款转变为多渠道筹资,可以通过自筹、捐赠、企业投资、银行贷款等多种方式。3)非营利性和公益性。高校基建工程旨在服务于高校教育、科研等,具有公益性和非营利特点,同时兼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社会效益更加显著突出。
2.高校基建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途径
结合高校基建工程项目的特点,借鉴国内外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的理论以及从事高校工程项目管理的经验,分别从高校基建工程准备、施工、竣工验收三个阶段进行探讨成本控制管理的措施,希望找到高校基建工程成本管理的有效途径,旨在提高高校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1 项目准备阶段
作为成本控制管理的首要因素,制定科学的投资决策尤为重要,决策包括立项、校址的选择以及可行性分析,具体涉及到建设工程的各项技术和经济决策,决定高校基建工程的成本和竣工后的效益。高校应该结合自身情况和国家、地方政策,认真编写项目建设书和可行性报告,同时科学地进行技术和经济的评估。作为成本控制管理的基础,初步的设计是研究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经济性。高校基建工程主要服务于教育科研,同时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项目设计时应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注重经济、成本控制、美观、实用等原则,确定高校基建工程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同时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论证,选出最佳的设计方案。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政策的要求,高校基建项目应实行招标制度。首先,需要认真审核参与投标的企业的资格,主要从资质条件、技术、业绩、信誉、资金等多方面进行预审。其次,委托具备相关资质的招标企业,结合相关政策、规范、法律法规等,编写科学合理规范的招标文件。另外,为了更好地控制成本,需要认真编写工程量清单、施工方案等招标文件。
2.2 项目施工阶段
1)质量、工期、成本三要素控制。在高校基建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管理,需要确定合理的质量、工期、成本目标,并通过经济措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等手段有效地控制“质量、工期、成本”三要素。在确定每个目标值时,不能同时实现三个目标额最大化,需要充分考虑到其他目标的影响,并科学有效地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整体上实现目标的最优化。
2)控制人、机、料、法、环对成本的影响。高校基建工程进行成本控制管理时,人是成本控制的决策者、组织者和操作者,增强人的成本理念和责任感,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并发挥主导作用,在任用人员时本着适才适用的原则。在现代化建设工程中,施工机械是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直接影响着建设工程的成本、质量、工期等。因此,本着因地制宜、生产适用、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经济合理等原则选用机械设备,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在高校基建工程实施过程中,材料的成本控制是工程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及时充分地了解材料的质量、价格等信息的基础上,选择拥有良好信誉、技术强、质量好、实力雄厚的供货厂商,从源头上降低工程成本并确保质量。供应到施工现场的材料,需要进行全检或者抽检,严格地把控材料的质量。方法控制是指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工艺流程、技术方法、组织措施等,不合理的施工方案,直接影响建设工程的质量、工期、成本目标的实现。在确定施工方案时,尽量保证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措施有效。在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环境因素影响项目成本,环境因素对成本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具体包括工资和税费调整等政策性环境、劳动工具等劳动环境、成本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等工程管理环境、气象和地质等技术环境。
3)合同管理的控制。合同管理是高校基建工程成本控制管理的保证,建设工程实施就是履行合同的过程,规范科学的合同是劳资双方保障权利义务的基础。因此,需要增强合同管理意识,提高合同管理水平。依据《合同法》和《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完善施工合同,并建立完整合理的管理体系,使合同管理组织更加专业化、科学化。在项目投标和施工的全过程中实施合同管理,严格管理劳务分包,防止效益流失。
2.3 项目竣工验收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