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8篇

时间:2023-09-25 15:59:1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

篇1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7-0006-03

Construction and Signification of Middle School Teacher, Media Literacy in Information Age//Hu Zhengbing, Xie Xiaojing

Abstract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media society, the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of the youth becomes critical. But the media literacy of teacher is poverty. Improving the media literacy of teachers is important, not only to themselves ,also to the education of the youth.

Key words Education information;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of media literacy

Author’s address Wuhan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China 430079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人类正在步入一个真正的媒介化社会。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报纸、广播,到日新月异的新技术媒体——网络、博客、微博、手机、iPhone、iPad等,媒介形式日趋多样化,媒介内容日趋丰富化,媒介影响愈加复杂化。媒介化社会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认识到培养公民媒介素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尤其是心智尚未成熟、易受外界影响的青少年。学校是青少年学习和生活教育的主要场所,在学校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学生媒介素养是众多学者的共识。教师是学生媒介价值观形成的主要引导者,在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方面责任重大,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是提高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关键因素。

1 媒介素养及媒介素养教育

20世纪30年代,以电影为首的大众传媒带来的流行文化大行其道,英国学者为保护本国传统文化不受流行文化冲击,首次提出媒介素养概念。20世纪下半叶,媒介素养在欧洲、北美等世界各地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新的教学科目。经过80多年的发展,媒介素养已发展成为一种多含义、多角度、多层次的概念。1992年,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将媒介素养定义为人们对媒体信息的选择能力(ability to

choose)、理解能力(ability to understand)、质疑能力(ability to question)、评估能力(ability to evaluate)、创造和生产能力(ability to create and produce)以及思辨地反应能力(ability to response thoughtfully)[1]。

媒介素养教育伴随媒介素养的概念而提出,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从欧美国家的实践来看,媒介素养教育应该包含:正确认识媒体的性质和功能;建立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意识;提高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学会有效地利用大众传媒为个人的成长服务等。前三点都是从认识媒介,保护受众不受媒介误导的角度出发的,而第四点则是侧重于媒介使用者的主动性[2]。

简而言之,媒介素养就是公众面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能力,具体包括对媒介信息选择、理解、评价、质疑、创造和批判能力。媒介素养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公民健康的媒介评价能力,通过教育来指导公民尤其是青少年正确理解并合理地、积极地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及其信息资源,从而更好地了解社会、了解世界、完善知识、参与社会活动。

2 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2.1 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迫切性

在社会信息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媒介及依赖媒介所进行的信息传播已经成为人类须臾难离的中介,并且催生了人类新型的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对于在电子媒介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来说,各种各样的新技术媒体已经成为了他们学习和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媒介以及由现代媒介所形成的媒介文化正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认知、行为、思维方式和青少年时期的角色认同[3]。众所周知,处在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在认知、情感、能力、人际交往等各方面都在发生着特殊的变化,并由此出现特殊的心理行为反应。对自由的追求、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等,都是青春期学生表现出来的总体特征。在这个时期,中学生身心的各种变化决定了其在这一阶段对媒介特有的需要,媒介在很大程度上成了青少年自我社会化的工具。

我国媒介教育刚刚起步,对青少年媒介教育也仅仅处于理论探讨时期,青少年的媒介教育可以说是一片空白。正如我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所说:“没有媒介教育的媒介时代,媒介是天使也可能变成魔鬼,因为一切不能为青少年所理解的事物,都可能造成青少年的某种困惑,更不能做到抵御其不良影响了。”[4]由此可见我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是多么的迫切。

篇2

【关键词】信息过载;信息焦虑;自我效能感;新媒介素养

一、信息论与信息乌托邦幻想

香农在《通信的数学原理》中给出了信息熵的定义和公式,用以测量消息中所含的信息量,并认为信息即负熵,能够减少系统不确定性。[3]当然,这里的信息只是语法层面的。但随着这一概念被运用于传播学,似乎越多的信息就意味更精准的决定和更全面的认知,新闻媒体不断生产着信息,技术赋权使得更多用户和非媒体机构开始生产内容,人人都在为信息总量的增加做着贡献,数据作为信息的核心内容,生成了一个明确的、精准的、可以预测的未来。大数据更像这个信息乌托邦幻想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认为:“大数据将为人类的生活创造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的维度”“大数据的核心功能是预测”。[4]科学家们也由此看到了量化研究更好的前景:全样本将取代传统的抽样调查,实证研究将有更为坚实的数据土壤;企业家们期冀着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社会的信息化、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移动设备的互联,最终拥有最海量的数据,生成最完美的用户画像。当然,从数据量上来看,全球的数据总量的确令人惊叹;同时,数据的云端化也让数据存储不再成为问题,人们可利用的数据总量显然极大丰富了。而被大多数人忽略的是,隐匿于这种幻想背后的受众的信息过载与较之于少数选择简化更多的认知负担和处理与利用的困难。

二、信息过载与信息焦虑

英国学者蒂姆乔丹指出:“拥有太多的信息使信息的利用变得不可能。它以两种状况发生,第一,有信息而不能被吸收;第二,信息组织得非常差以至于发现任何特定的信息变得不可能。”[5]信息乌托邦幻想下海量信息与技术赋权使得个人拥有了前所未有的信息量,而由于个人处理信息能力的有限性,我们面临的境况由“信息匮乏”变为了“信息过载”。信息过载是指信息时代由于信息过多,远超于个人的信息需求、信息处理和信息利用能力,以至于受众无法准确挑选与运用有效信息的情况。信息架构之父沃尔曼认为数据的增长会使人们感到无法与知识增长同步,并产生焦虑情绪,在其畅销书《InformationAnxiety》中他首次提出了信息焦虑的概念,“信息焦虑是数据和知识之间的一个黑洞,在信息不能告知人们需要了解的东西时,它就会产生”。[6]Bawden和Robinson将信息焦虑定义为“一种不能访问、理解或者利用所必需的信息时的压力状态”。我国学者曹锦丹等则进一步阐释为“信息用户在查询及利用信息过程中由于自身认知类型、信息质量、个人信息素养及检索工具等原因而引起的紧张、不安、焦急等复杂的情绪状态,是信息用户在信息活动中产生的一种负性情绪反应”。[7]而对于信息焦虑的成因,学者一般认为是生理和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Bawden和Robinson认为信息过载以及与其对立的信息不足、信息组织和信息呈现、用户对工作信息环境的理解是导致用户信息焦虑的主要原因。[8]另外,在信息焦虑的测量上,Girard和Allison则认为信息焦虑包含5个子成分——信息理解、信息过载、已知信息存在、信息搜寻及访问。[9]总之,信息焦虑与信息过载时代信息数量的庞大和信息处理、利用的困难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那么,人们应该如何有效应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和信息焦虑呢?有人认为,应该从源头上对信息进行控制,比如创新信息过滤技术;有人认为应该从政策和法律法规方面来规范信息环境;心理学家建议个体应自我调适,提升自我效能感。[10]蔡骐和李玲认为面对信息过载,最重要的是提升个人的新媒介素养。[11]笔者认为由于技术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政策和立法往往滞后于技术和社会问题,提升个人新媒介素养是面对信息过载时代信息焦虑的最佳选择。

三、信息焦虑的对策:提升新媒介素养

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认为:“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12]这反映的是传统媒介素养的理念,注重的是用户的媒介批判能力。而今面对信息过载和信息过载引发的信息焦虑,过载的现实情况难以一时发生重大转变,批判因此需退居二线,提升个人的信息管理能力成为更紧迫的要求。有学者从信息筛选能力、甄别能力和整合能力三方面来概括新媒介素养。[13]信息筛选能力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信息来源渠道和选择合适的信息内容两个方面。在UGC俯拾皆是,信息来源令人眼花缭乱的信息环境中,选择合适的信息来源显得尤为重要;同时,选择合适的信息内容意味着要排除虚假信息、无用信息的影响,同时还要信息内容能为己所用。可信的信息渠道和恰当的信息内容应结合起来运用于信息的筛选过程中。信息甄别能力则包括了甄别信息的真假和甄别信息背后的价值观导向,一方面要拒绝大行其道的假新闻和谣言,另外更要警惕隐匿的不良价值观导向。信息整合能力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建立在正确的筛选和甄别基础上,涉及到信息的有效重组和合理利用。除此之外,笔者认为既然信息焦虑的产生有其心理学基础,从心理学角度来改善信息焦虑也应被纳入考虑范畴之内,放置于信息过载的背景中作为对策加以考察。信息爆炸的社会中,比起深入理解某一信息,掌握更多的信息量更为人们所关注。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是自我在试图压抑潜意识中被唤起而又不被允许的冲动时产生的情绪冲突。[14]循着这一思路,信息焦虑从心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求知欲使个体渴望将更多“非我”的信息转化为“自我”的一部分,而客观上“非我”的信息数量庞大到无可能被人为所掌握,这种不协调使个体产生了焦虑感。对于信息的无法有效检索、有效处理和掌握会使个体产生无力感,自我效能低下,对此,笔者认为用户应该积极调适自我,适应这种不协调。这就需要个体在提升新媒体素养的基础上逐步提升自我效能感,然后实现信息的有效处理与利用。

篇3

纵观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电视媒介已经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成为了当代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伴随着我们走过了一个由信息封闭到信息开放、由认识自我到认识世界的伟大历程。中国几乎所有的重大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事件都在电视屏幕中留下了痕迹,市场观念的普及、影视文化的流行、时尚音乐的引爆、共同话题的创造无一不闪现着电视的影子。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电视,我们的生活将是多么的单调,我们对历史的记忆将会何等的苍白,它所记录的不仅仅是中国时代的变迁,也是国人精神世界的心路历程。

30年后的今天,电视虽然依然拥有着最多数量的受众,但是人们获取媒介信息的渠道却变得越来越多元,我们开始进入到一个由媒介信息构成的宏大超市时代。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也不管我们是否承认,我们生活中的信息商品较历史上的任何时代都更为丰富,比世界上任何物质性的商品都更为多彩。美国伯克利大学信息管理与系统学院的研究表明,全世界每年出版的图书数量是968735册,广播电台每年制作的节目数量为6550万小时,电视台每年生产的电视节目是4800万小时,目前全世界共有47776家广播电台,21264家电视台,22643家报纸。除此之外,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互联网还为我们提供了约25亿个文档资源的访问。另外一项调查显示,美国的艺术家从1970年的73.7万人增加到2000年的220万人,音乐家从1970年的10万人增加到2001年的18.7万人,作家数量则增长了四倍,达到了12.8万人。每天这些艺术家、音乐家和作家都在通过我们的媒介渠道向我们注入更多的信息。

可见,我们今天生活的时代不同于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代,这是一个信息呈爆炸性增长的新时代。由于信息的急剧增长以及媒介共享导致的信息泛化,信息被传递给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地方,而且永无休止。以每年新增的电视节目为例,如果想要全部看一遍的话,至少要用35个世纪才能看完,而且中间还不能有任何的停歇!我们将这个时代称之为“信息饱和”(message saturation)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浸泡在信息的海洋之中,任何想要跟上信息步伐的企图都是不现实的。面对大众传媒越来越具侵略性的传播方式,人类的信息问题已经从最初的获取信息,变成努力跟上信息,到现在又变成要避免信息了。那么,如何才能在信息的海洋里畅游呢?如何才能有效地役用媒体,而不是被媒体所奴役呢?

二、第二课堂:青少年的媒体使用

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指出,媒体不是物件,而是环境。“无人能够自绝于媒体,媒体己经超越物件本身,而成为环境,如同阳光、水、空气,是生命生活的要素;媒体更是教育环境,人人透过媒体认识世界,认识人、事、地、物与自己的关系。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媒体对自己的影响,我们与他人都在透过复杂的媒体互动建立社会关系,再将这些社会关系整合成为日常生活的样貌”。半个世纪以来,难以计数的研究结果一再地揭示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现象――小学阶段的孩童,每天平均约有2~3小时花在电视机前面。电视自问世至登堂入室的这50年间,早就成为有史以来人类从摇篮到坟墓之间最亲密的伴侣。终其一生,保守估计,一个活到75岁的人,大约有9年的时间是不舍昼夜地在电视机前面度过的,而其中有一年半的时间是在不停地观看各种各样的电视广告。美国尼尔森的调查显示,在高中毕业前,美国学生总共花11000小时在学校,但却花了20000到25000小时看电视。台湾的一项调查也表明,台湾国小学生平均一年有1200个小时是在学校度过的,同时则有1000多小时是在电视机前度过的,而国中生则有1200个小时与各种媒体为伍。《中国青年报》2003年9月7日报道:中国80.9%的小学生和81.2%的中学生课余时间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看电视,而且每天花100分钟看电视的最为普遍。另外,随着网络普及程度的提高,青少年也日渐成为互联网应用的主力,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9年1月的第23次互联网报告,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其中19岁以下的青少年所占比重高达35.6%,总数在所有年龄群体中占据第一;而中小学生每周平均上网时间高达9.5个小时,平均每天上网时间为81分钟,仅次于电视。2003年中小学生看电视的时间和2008年中小学生的上网时间之和为181分钟,也就是说我国的中小学生平均每天花在主要媒体上的时间为3个多小时,而且今天中小学生看电视的时间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如果再算上假期看电视和上网时间的话,这个数值将会更为惊人。因此,将媒体称之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一点都不过分,而且就影响力而言,媒体凭借其丰富广博的内容和生动有趣的叙事,对青少年的冲击更是大有超越学校这个第一课堂的趋势。正如《天生买家:商业化童年和新消费文化的危险》一书中所指出的:谁是孩子的主人?商品。谁规划孩子的前途?企业。谁建构童年?广告。……这样说不是答案的全部,但却相当精确地掌握了社会趋势的神韵。当然啦,我们也可以把上述广告词改为更加直截了当:谁是孩子的主人?媒体……谁规划孩子的前途?媒体……谁建构童年?媒体……意思还是一样的,因为围绕在媒体人前人后的,就是商品啦、企业啦、广告啦!

三、媒介素养教育:青少年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

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到欧洲照亮了欧洲的黑暗世纪,让统治阶层对信息的垄断变得不再可能;现代电子技术的发明,让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和实时化成为可能;互联网的发明,让信息传播的个人化和互动化成为可能,每个人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电子技术对信息传递的革命性作用将我们带入了一个跨越国界和自然法则的超媒体社会。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饱和的时代,对信息的获取和使用变得异常便利与廉价,信息的垄断时代永远被丢在了历史的垃圾堆里。然而,对信息的简单便利获取并不等于个体知识与智慧的增长。纷繁复杂的信息并不总是人间的天使,也可能是潘多拉盒子里面的魔鬼,更多时候则是达摩克利斯之剑,如果稍不注意就有可能伤人无数,尤其是对于对社会缺乏全面认知的青少年而言更是如此。

今天,无论是从教育学的角度还是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大众传媒都是社会真实最为重要的建构元素。媒体通过日复一日持续不断的报道,将散落在社会各个角落里的受众有机地串联起来,塑造出共同的社会认知与情感态度。如果说,这些信息全部都是

真实可靠的话,那么这种肆无忌惮的建构毫无疑问是有益的。然而,媒体的残酷性就在于其内容并不总是反映真实,也不总是客观中立立场的持有者,透过光怪陆离的形式,事实上媒体内容无一不是经过人为的选择、加工、包装等建构而成的,其中包含了大量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等利益相关者的企图。作为受众的社会大众更多时候并不是媒体所谓的被服务的对象,而是媒体劝服的对象,或者劝服接受其中的政治、价值观立场,当然更多时候是劝服接受其中的商业信息――作为广告商力图攻陷的目标消费者而存在。正如加拿大媒介素养之父约翰・庞杰特所说:“主流媒介或明或暗地传播着有关道德生活的本性、消费者至上主义(consumerism)、妇女的社会角色、权利认同和绝对爱国主义(unquestioning patriotism)等问题的意识形态讯息。”

正是因为现代传媒在信息形成过程中存在太多纵的可能,所以对于作为观众、听众和读者的我们,尤其是对于尚不具备完整世界观但模仿能力却相当强大的未成年人而言,最为重要的事情并不是资讯本身,因为资讯的获取并不代表知识或者智慧的增长;而是如何去更好地理解资讯背后的内容,去了解我们关于社会的认知是如何通过大众媒体被赋予意义从而被建构起来的,媒体是如何有目的地选择、组织与传播信息,有时甚至是故意隐瞒与扭曲信息的。在信息时代,这种对于大众传媒内容的使用与评估的能力是现代公民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正如文字需要学习一样,对于传媒的认知与使用能力的建立也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而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目标或者当务之急就是要培养每一个现代公民,尤其是青少年成为一个耳聪目明的信息消费者,对信息具有主动的免疫能力,不再只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更应该成为信息的主动传播者和思辨者,成为具备媒介素养的媒介受众。从这个意义上讲,媒介素养主要指的是媒介受众所应具有的对信息的认知能力、获取能力、解读能力、思辨能力与使用能力,即受众不仅应该具备获取信息、使用信息与传播信息的能力,而且还应该具备主动批判信息、辩证吸收信息的能力。而使大众具备媒介素养的教育过程便被称之为媒介素养教育。

篇4

【关键词】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必要性;策略

一、引言

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欧洲,目的是为了抵制大众媒介对公众精神追求的舞蹈,尤其是对青少年成长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倡导在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媒介批判意识,使其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1] 199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的夏商周首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这个概念,最初引入时所使用的名称是“媒介教育” [2]自1994年引入这个概念至2013年,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已经有20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期间我国媒介素养教育不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取得巨大的进展,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不断地从萌芽走向成熟。

二、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含义

(一)媒介素养

何谓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这似乎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定义却不止一个。卜卫认为,媒介(素养)教育“发展成一种多含义、多角度和多层面的概念, 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张开在《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中这样说:“媒体素养是传统素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延伸,它包括人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除了现在的听、说、读、写能力外,还有批判性地观看、收听并解读影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广告等媒介所传输的各种信息的能力,当然还包括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 [3]

郑保卫在《媒介教育大众化势在必行》一文中发表了这样的看法:“媒介教育是指有关媒介知识及运用技能和方法的教育。” [4]

张志安、沈国麟在《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一文中给出了对媒介素养理解:“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 [5]

以上是我国学者中具有代表行和完整性的概念表述,本文认为,对概念的定义应把握以下三个原则:一是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二是要与世界接轨;三是文字简约、易懂。根据这三项原则,本文的定义如下:媒介素养是指有效地分析、选择、应用、管理和评价媒介信息与作品使其为我所用,并且能有效地拒绝跟自己的主旨不符的内容的能力。

(二)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一词是在200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宋小卫通过译介外国学生学术论文第一次引入并得以推广的。随后的十几年里,媒介素养教育这一名称逐渐成了主流,并得到学界大多数人的使用和认可。

张志安、沈国麟在《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一文中给出了对媒介素养教育理解:“所谓媒介素养教育, 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 通过这种教育, 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 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 参与社会发展。” [6]

西北师范大学任志明、宋晓雪的《媒介素养教育相关概念的辨析》一文中探讨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含义,认为“一切与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相关的教育活动统称为媒介素养教育”。[7]

经过分析各大主流概念,本文认为媒介素养教育是试图让学生理解那些隐藏在媒介信息背后的机制,并能通过呈现媒介全貌来真实的了解世界的原貌。

三、在高校推广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当前我国公民,尤其是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

据国内一些机构的有关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公民的媒介素养较低,青少年媒介普遍缺乏。如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新闻所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在对五大城市青少年使用互联网情况作了调研后,专家在报告的结论中阐明了我国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8] 2003年9月至12月,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西安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的媒介素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具有的媒介素养尚处于自发状态,大学生咩姐素养层次水平低。” [9]

上述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公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媒介素养状况不容乐观。因而,培养和提高公民的媒介判断能力,帮助他们形成对媒介性质和功能的正确认识,提高他们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学会有效地利用大众传媒帮助自己成长和进步,是教育工作者和传媒工作者必须共同面对和承担的一个迫切而重要的任务。

(二)在高校推广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在高校推广媒介素养教育是时展、社会进步的迫切要求

现代高校作为师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建构的重镇,负有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责任,具有引领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为此,媒介素养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应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通过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在五花八门的信息里做主动的受众,拥有自主处理信息的能力,具备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批判性地观看、收听,并解读影视、广播、网络等媒介所传输的各种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介产品的能力,成为合格的信息社会的成员,如此才能提高社会的文化品位,使现代大学能够推动和促进我国社会健康、和谐的发展。

2、在高校推广媒介素养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对存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大意义。在高校推广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发现信息对自己或对社会的意义,从容地面对汹涌而来的信息,有效地处理信息,解读媒介信息背后深刻的含义,批判性地看待大众媒体,有效地抵制各种信息的负面影响,从信息汇总获得真正的益处,帮助和促进自己健康、全面的发展。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使大学生穿透媒体所建构的迷障,成长为具有时代忧患意识、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社会责任感的未来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

3、在高校推广媒介素养教育是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要求

高校教育的大众化要求大学规模和培养能力急剧地扩张,促使高校要主动地适应这种变革,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构建现代网络远程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从而扩大教育规模,实现终身教育。现代大学教育,要强调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更不能忽视人文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在整个大学知识结构里,应该占有一个重要的位置。高等教育通过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使学生的思维更为活跃;弥补了大学教育过早的专门化和过分的职业化带来的种种缺陷和弊端,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媒介素养教育是信息时代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大学生人文教育,是培养信息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

四、在高校推广媒介素养教育的策略分析

(一)观念革新―培育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前提性条件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的主体意识在增强,我国逐渐放宽了对媒介信息的监管。但从现实的实践状况来看,我国公民的媒介素养水平较之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着差距,其根本原因在于对媒介缺乏整体性的科学认识。因此,在社会环境渐于宽松的基础上,更新观念已经成为顺利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前提性条件,即要实现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目的,一方面要依靠社会整体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的更新,但更为根本的是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认识要有符合时展的科学判断。同时需要指出的是,高等师范院校是人才再生产的主阵地,创新教育培养观念,更是成为增强学生专业成长的关键,而教育观念的整体革新也是有效获得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效果的根本。

(二)资源整合―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能性方案

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依赖于整个媒介系统的有效运用,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媒介系统本身是极其复杂的。一方面,媒介素养教育要承担着为社会服务的职能,要为社会输送人才,提高整个国民的媒介素养水平,与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发生联系。另一方面,媒介素养教育本身在理念上与素质教育、终身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存在着一致性。因此,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是一个整体性工程,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要谋求一个整合性的方案。首先,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社会教育的范畴,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的培养机制,这样才有可能在最大限度上本着教育的生活实践立场,为生活服务,为人的生存发展提供可能。其次,在教育内部,需要实现教育内部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把媒介素养教育涵盖整个教育阶段,并能较好地连接各种教育种类和教育方式。最后,就媒介素养教育自身来说,媒介素养教育涉及传播学、教育学、心理学、信息技术学等多门学科,其整合性方案的假设,根本在于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目标、教育理念等方面,架构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三)实践助推―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持续性动力

媒介素养教育不只是一次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更为关键的是它在实践上是一种推动力量。因此,从实践的角度讲,不仅要从观念上对媒介素养教育形成一个整体的科学认识,而且还有通过实践来达成其自身的目的和价值。从本质上说,媒介素养教育要达成对人的培养,不仅仅是在知识上使学生得到充实,也应当给学生以一定的技能培养和道德熏陶。就高等师范院校的大学生而言,实践是检验其媒介素养水平的有效途径,因为高等师范院校中的大学生担负着为培养下一代的重任,媒介素养水平的高低就直接关乎着整个媒介素养水平的高低。[10]

【参考文献】

[1]任儆.在大学推广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电化教育研究,2005(4):26-29.

[2]夏商周.传播手段先进传媒教育滞后-我国媒介扫盲尚未起步[N].新闻出版报,1994年元旦。夏商周.我国需要媒介扫盲[J].新闻记者,1994(1):9-10.

[3]张开.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J].现代传播,2003(1):116-118.

[4]郑保卫.媒介教育大众化势在必行[N].中华新闻报,2002-01-16.

[5][6][8]张志安,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J].新闻记者,2004(5):11-13.

[7]任志明,宋晓雪.媒介素养教育相关概念的辨析[J].新闻教育,2009(6):98-100.

篇5

[论文摘要]:文章从媒介素养的深刻含义、媒介素养教育是中学语文新课程时代的必然要求、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沿革现状及对我国开展语文媒介素养教学的建议等方面,阐述媒介素养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一、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是中学语文新课程时代的必然要求

在现代信息社会,人们被形形媒介信息所包围,信息媒介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渠道。中学生对媒介的认识、选择与接触,对媒介信息的甄别与判断,以及对媒介的使用等,都直接关系到中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媒介素养是传统素养能力的延伸,它包括人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除听、说、读、写能力外,还包括批判性地观看、收听并解读影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广告等媒介所传输的各种信息的能力,包括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

社会的发展对当代人提出了适应时代的新要求,即:具备信息时代的新素质—媒介素养;对教育提出了适应时代的新内容—媒介素养教育;为中学语文教学适应时代需要指出了新的思路—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中学语文教学之中。媒介素养对于能力的要求和语文素养的培养要求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媒介素养是一种具有综合意义的语文素质和能力培养,它在传统的语文教育基础上建构了一种融合时代因素、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紧密结合当前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在素质教育指向下语文教育由“纸面文章”走向“实践应用”的重要通道。

今天的语文教育应教给学生这个时代最需要的基本的视、听、读、写、说的知识与技能,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培养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从而学会使用社会的一切信息资源以完善自我、促进社会发展。

二、媒介素养教育融入语文学科教育实践的国际考察

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1982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视下,学校媒介教育开始形成规模。目前许多国家已将媒介素养教育列为必修课在中小学开设。1987年,加拿大安大略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通过立法将媒介素养教育列入高中英语课程的省份;1999年9月,媒介素养教育正式成为全加英语语言文学课程的一部分,成为中小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目前,加拿大各省都已把媒介素养教育整合为学校的核心课程—语言课的一部分。1995年,英国教育部修订的国家课程框架要求2000年以后的英语教学必须增加动感图像文本的学习内容。目前,美国各州的英语课程标准中均含有媒介素养教育的规定。我国港台地区及印度也开始重视媒介素养教育,而我国大陆媒介素养教育尚处于初级阶段,实践研究尤其缺乏。

鉴于语文学科的学科特点与其母语教育的特殊地位,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母语教育是信息时代世界母语教学的必然趋势。站在国际教育的视角上,我们会发现媒介素养教育融入语文学科教育是时代要求的必然趋势,在语文课程中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是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最佳平台,也是实现“语文素养”教育时代新要求的最佳途径。

三 、对我国开展语文媒介素养教学的建议

1.加强语文媒介素养的研究和实践。对研究界来说,不但需要介绍西方先进国家母语媒介素养的历史、现状和标准,还要深入研究语文媒介素养的定义、特征及其发展序列;不但要研究语文媒介素养教材的编写特征和方式,还要探索语文媒介素养的教学方法和途径;不但要介绍国外的先进经验,更要做好这些经验的转化工作,使其为中国语文教育事业服务。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是探索怎样在高考中增加媒介素养的考试范围,英国和美国等国家在推广语文媒介素养时都曾遇到过很大的阻力,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是大学入学考试中没有将媒介素养问题纳入考试范围,因而很多教师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冒风险。现在,英国已经很明确地将这一要求体现在中学准高级水平考试的语言测试中,美国的全国英语教师协会也在1997年通过一个决议案,呼吁各大学入学考试机构将语文媒介素养的要求体现在英语科目的考试要求里,以此推进高中阶段的媒介素养教学活动。如果能在考试研究中取得突破,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广大中小学教师不令自动。

2.慎重第一。语文媒介素养是一个社会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以及文化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使用和推广不能离开这些基本条件。在教育和教学层面,语文媒介素养或者媒介素养能否作为一个国家、地区或者学校教育当局的一项重要工作方针加以重视和落实,语文教师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和智慧承担起这一艰巨的工作,学生是否愿意进入这样一个全新的学习领域,以及家长或者社区是否已经做好了接受或者支持的准备等等。所有这些要素都将共同作用,决定语文媒介素养能否取得成功。尝试媒介素养教学的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语文媒介素养决不是包治语文教育百病的良药,它甚至是一把双刃剑,条件不成熟,准备不充分,或者运用不得法,都可能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3.需要排除对语文媒介素养的误解。有的人把语文媒介素养理解成信息技术的操作素养,即语文多媒体教学,这实在是一种浅薄的陋见。我国对语文媒介素养教学的研究和实践还刚刚起步,还没有多少成功的经验和模式可提供

参考,但这决不是广大语文教师保守观望甚至拒绝的理由。作为一线教师,要千方百计学习钻研,主动尝试,将成功的实践和事例聚集起来,形成语文媒介素养教育的,推动教育行政部门对语文媒介素养的决策和实施。

篇6

[摘要]:

媒介化社会的来临一方面让人们享受到便利地获取、利用和传播信息的福音,一方面又因个体媒介素养的缺失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这其中,与其他年龄段人群相比,在媒介文化的熏陶之下成长起来的拥有特殊心理特征的青少年群体所受到的负面影响和冲击更为严峻。就此,本文从人类普适性的终极追求——“真、善、美”三个角度出发对媒介素养进行了解读,并提出要从技术、艺术、道德三个维度来提升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公民的媒介素养。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传统社会在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加速了向媒介化社会嬗变的进程。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发达的媒介技术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问题。媒介诞生的初衷是为了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人们使用媒介也是为了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的生活,这二者本来都拥有良好的出发点。然而,科学技术与人类意识发展上的失衡导致媒介在被过度使用的过程中有时会脱离人的掌控。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媒介素养教育以弥补人们在媒介知识与媒介技能上的不足,就成了当务之急。这其中,青少年和新媒体作为媒介化社会的构成主体及关键所在,势必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对象。并且笔者坚信,不断提升个体媒介素养的行动,本身也体现了人类在信息传播领域内对“真、善、美”的终极追求。

一、媒介化社会的来临

尼尔•波兹曼在其著作《娱乐至死》中向我们展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景观,分别取材于乔治•奥威尔的《1984》以及阿道司•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两位“预言家”都试图从反乌托邦的角度来阐释自己心中的未来图景,然而,奥威尔之悬在人类头顶的极权主义审判之剑并没有如期而至,取而代之的是赫胥黎描绘的技术文化专制时代的降临。

继电视媒体吹响信息风暴来临的前奏之后,二十世纪末高速发展起来的网络媒体直接将人类卷入了从信息大爆炸到信息黑洞的周而复始的循环之中。每一天,媒介都不间断地向我们输送五花八门、难以计数的信息资讯,而我们也似乎习惯了这些“贴心服务”,其存在就像空气和水一般自然,媒介甚至成为了我们身体的延伸。多数情况下,我们通过媒介的“转述”来接触和了解外界,通过声音、影像传递过来的信息建构自己头脑中的全景认知。我们的日常生活也由此受到媒介传播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渗透,从而日益呈现出媒介化的特征。

显然,在全球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传统社会向媒介化社会进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大多数人为此感到振奋,因为这不仅完全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还真切地给他们带来了实惠与便利。毋庸置疑,现代化的媒介技术与传统的媒介技术相比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和便捷性。以互联网为例,它所具备的即时通信、信息搜索、信息存储等功能较之传统媒介而言有了质的飞越。其传播范围可以超越国界,到达世界的各个角落,而传播内容更是包罗万象。人们只需浏览网络上的信息,便能够做到“足不出户,遍观天下”;而两个原本相隔千里的人也能够通过网络通讯设备进行即时的文字、声音甚至是视频的交流。对比媒介稀缺的传统社会,在现代社会中获取信息已经变得越来越容易,这的确值得我们欢呼。然而,评判任何事物都应该观其两面,我们在享受现代化、信息化所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媒介化社会所隐含的弊端。

如果说媒介化社会带来的利益是一目了然的,那么其弊端就好像是慢性毒药,在不知不觉中一点一滴地侵蚀我们的思想和意识。技术的发展引爆了信息的泛滥,同时催生出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大且绵延广阔的媒介帝国,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依赖媒介。然而,随着媒介使用的日益频繁,各种令人堪忧的状况也跟着出现:先是信息量的急遽膨胀令人无所适从,对媒介权威的盲目迷信也使人们在处理信息时变得被动、迟缓。更糟的是,由于分析和批判能力的缺失,现代人裸地暴露于信息污染之下,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威胁。渐渐的,赫胥黎的预言在岁月洗拭中变得鲜明起来:人类陷于五彩纷呈的声光影像而不再热衷于思考性的阅读;拥有了更多的信息选择权利却在如海的资讯中日益变得被动与自私;终日沉浸于无聊繁琐的世事之间抛弃了对真理的孜孜以求;面对人类文化向平面化、庸俗化嬗变而始终毫无自察。[1]我们可以将这些现象理解为技术宰制下的众神狂欢,而它们正昭示了媒介化社会的弊端所在。

众所周知,事物往往依靠力量之间的制衡来实现自身的平衡和良性运转,如果一味放任其朝向某一端发展,则只会造成形势的混乱以及破坏性的后果。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受制于这一定律,技术主导的媒介化社会也同样遵循这个原理。不幸的是,在媒介化社会中,媒介技术的发展程度与人类对媒介的了解及控制程度并不平衡,这直接导致了科技宰制下大众传媒的越位以及媒介素养的缺位。这也可以理解为历史发展进程中上层建筑与物质基础之间的断层或错位。而我们今天就恰好处于这样一个“心理断乳期”——媒介对于人类社会的作用已无所不在,而大多数民众所掌握的媒介知识却少之又少。虽然这种“脱节”经过大众媒介的集体粉饰在现阶段表现得并不那么明显,但是其潜在的威胁却是巨大的。因此,尽快提高公民的媒介素养,克服“脱节”所带来的各种隐患,对于今后信息传播的改进以及传媒的良性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青少年、影像与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化社会的来临对人们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不仅促使政府加大对媒介教育的重视,更使得信息时代中与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相比肩的另一种重要的公民素质迅速浮出水面,那就是媒介素养(MediaLiteracy)。在媒介教育领域它指的是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一种能力,是个体在现代社会所必须学习和具备的一种能力[2]。

在电视尚未出现之前的印刷时代,“听、说、读、写”曾被认为是媒介素养所必备的几项基本技能。然而,步入信息社会以来,数字媒体、网络等传播媒介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最主要的途径,单纯的听说读写能力已经不再能够应付信息大爆炸给我们带来的全新局面,学习如何高效地获取、理解及利用媒介信息成为了新时代下媒介素养教育的新内容。在媒介化社会中,人们每天花最多时间做的事就是与不计其数的信息打交道,这也意味着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信息、离不开媒介。基于这一情况,媒介素养教育成为了每个人都必须接受和参与的一门通识性教育,它通过教授人们相关的媒介知识和媒介使用技能,来帮助民众认识媒介、了解媒介,进而健康、合理、安全地利用媒介。而在此过程中,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成了媒介素养教育关注的重点对象。

首先,诚如一些专家所指出,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的时期,大众媒介在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而在此阶段,青少年由于自身人格尚未发展成熟,对事物缺乏分辨力,且好奇心旺盛,擅长模仿,很容易受到媒介中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导致思想、行为上的偏差。

其次,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孩子如今正值青少年阶段,他们自幼就享受着高新技术所提供的欢乐与便利,免于承受信息匮乏所带来的困扰和焦虑。然而,作为在媒介化社会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身上的批判性意识明显发生了萎缩、衰退。这或许可以说是一种先天不足。当代的青少年没有经历印刷术时代严密的语言逻辑思维的训练,而是直接进入了一个以“视觉”为导向的快餐式阅读时代。在那里,互联网等新媒体成长为最具影响力的一代“超级媒介”,而媒介融合潮流也不断敦促传统媒体朝向多媒体方向发展。一时之间,融合了文字、声音及图像的“超真实”类像充斥于青少年的视野,而他们对所看到的画面也深信不疑。图片影像的直观性和感官刺激性削平了其思考的深度,也在潜移默化之中扼杀了他们童年的纯真和想象的翅膀。面对媒体制造的拟态环境,青少年群体普遍表现出缺乏辨别和分析的能力。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已经适应和习惯了媒介化社会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缺少接受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成年人对媒介信息的分辨能力虽然大大强于青少年,却在适应新的媒介环境和媒介技术时明显处于劣势。例如很多成年人就因为掌握不了互联网的操作技术而被挡在了网络媒体的门外。有鉴于此,媒介素养教育应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升格为一门终身教育,虽然其重点仍在培养青少年网络多媒体的使用能力上,但对其他年龄段的人群也具有因人而异的指导和辅助功用。

行文至此,其实不难看出,媒介素养教育实际上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传播环境的不断改变,其内容也在作相应调整。而与一些纯粹理论研究明显不同的是,媒介素养教育从一开始即有明确的社会目标以及鲜明的实践导向。我国传媒学界及教育界在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和努力。比如,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于2007年4月成立了一个“媒介素养教育行动小组”,分别在附近的两所小学中面向四年级学生开展了为期一个学期的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推广行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3]。而这次实践对刚刚起步的中国媒介素养教育运动而言,无疑既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也是一次有力的促进。

三、技术、艺术与道德:提升媒介素养的三个维度

正如前文所言,媒介素养教育已成为信息时代中不可或缺的一门通识教育。信息过剩及信息污染等问题对人类,尤其是对青少年产生的负面影响,让我们逐步意识到并开始正视隐藏在媒介化社会背后的种种弊端。而要提升个体的媒介素养,通过系统的媒介教育增强人们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是目前解决这些问题最积极有效的方法。很多专家学者曾就“如何提升媒介素养”这一问题作过深入研究,其中大多数是根据家庭、学校、政府、媒介等不同职能的机构来划分媒介素养的提升途径,然后再具体落实到各环节在进行媒介教育时所分别采取的策略方针。然而笔者以为,在努力推进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除了要用具体的、分解式的眼光看问题,还应学会运用抽象的、涵盖性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毕竟,只有追根溯源,明确媒介素养教育真正的目标指向,才能改善人类被动适应信息环境的窘况,做到主动出击,对症下药。笔者以为,要想提升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我们应同时从技术、艺术与道德三个维度入手。

(1)求真去伪:技术发展与媒介素养教育

毋庸赘言,从印刷时代的报纸到电子时代的广播电视,再到今天的网络、数字时代的各种新媒体,媒介形态的更新变换始终是以科技的不断发展为前提的。作为传播技术的派生物,媒介自身并不具备任何主观的善或恶的倾向。它就像是一把威力无穷的双刃剑,利用得当则能为人类造福,反之,则会对社会及人类生活造成严重的危害。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人们开始更为频繁地使用媒介。然而,就在越来越多的人掌握媒介操作技术的同时,也意味着人们更容易利用这些技术来、制造虚假信息以干扰和破坏传播活动。例如在网络平台上,人人都可以面向广大受众传播自己“制造”的信息,加之互联网的开放性和网络传播的自由性大大削弱了媒介的“把关人效应”,使得信息的真实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和冲击。另一方面,由于对照片合成、视频的后期制作、声音模拟等技术的知识的缺乏,人们也更难理性、客观地去辨别影像信息的真伪。为此,从实用主义角度出发来看,媒介素养教育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要教会人们在信息的洪流中去伪存真。而这要求受众必须在加深对媒介技术的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增强自身的分析、判断能力,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从而杜绝虚假信息的传播。

(2)美的创造:艺术实践与媒介素养教育

虽说媒介传播是以技术为基础,但是所传播的媒介内容却往往是艺术的杰作。我们所接触的信息常常会以影音、图像等形式出现,如电视剧、电影和音乐文件……它们经过专人的编辑、加工之后被搬上荧幕或者上传到网络。于是在随后的传播过程中,我们透过电视机、录音机、电脑所看到和听到的便不再是一连串零散单调且不明所以的信息符号,而是一个个经过精心组织和建构,包含着制作者特殊创造力及想象力的信息文本。然而众所周知,艺术传播的过程往往包括两个环节:在经历了传播者的第一次创造之后,人们在阅听和理解那些媒介产品时,往往会结合自身的经历和观点对其进行一次新的创造。而这第二次创造必须是在充分了解传播者创作文本时所遵循的规则和方法的前提下才能够顺利进行。比如,具体到某部电影或电视剧,我们相应地需要了解的就包括画面的“蒙太奇”剪辑方式、图像与声音的搭配艺术、以及导演的叙事手法等等。唯其如此,人们才能更好地欣赏和利用这些信息,才能在海量的信息中发现美,挖掘艺术的闪光点,从而得心应手地接受或创作属于自己的美的艺术。当然,这也成了提升民众媒介素养的第二个目标。

(3)善的追求:道德指向与媒介素养教育

正如霍尔在编码/解码理论中所提到,信息的传播实际上是一个意义传递的过程。人们在掌握了技术与艺术层面的媒介素养之后,对于媒介传播的理解便可上升至意识形态的层面。在传播过程中,我们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在进行意义的理解与自我建构。那些传递到我们脑海中的意义以及隐含于其中的价值观会慢慢沉淀下来,成为我们评判事物和看待人生的标准和参照。对于正值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的青少年群体而言,媒介素养教育的最终指向在于能够使其在接受信息内容之后,从中汲取营养和有益的成分构建自身正确的价值体系,培养健全的人格。然而,在媒介化社会纷繁复杂的信息环境下,青少年对于是与非、黑与白、善与恶的评判标准并不十分清晰。他们普遍缺少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常常受到作为文本的“隐性话语”存在的不良意识形态的影响。为此,只有经过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包括青少年在内的人们对于信息中隐含意义的敏锐感知,提高其伦理道德水平,我们才能在未来为自己主动创造一个健康、绿色的信息环境。

其实简单来说,媒介素养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教会人们从铺天盖地的媒介信息中挖掘真、发现美、选择善。而这也呼应了本文从技术、艺术、道德三个维度出发对媒介素养教育进行的一番全新解读。笔者以为,在信息传播领域内对“真、善、美”的终极追求,不仅是媒介素养教育运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也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

综上所述,媒介素养所要求掌握的知识技能横跨了传播学、美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可以说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而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媒介素养课题在社会实践中的延伸与拓展,在媒介化社会中的现实意义及重要性更是不言自明。尤其是对于当代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而言,这更是关系到他们如何在信息时代生存及发展的重要问题。当前,在各方有识之士的推动下,我们有信心在“真、善、美”的诉求框架下,集社会各界之力量,有效打破技术专制下的媒介话语逻辑,全面推进媒介素养教育,让民众在媒介化社会中更为健康地生活与发展。

[注释]

[1]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

篇7

关键词: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大学英语教学

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一直占据重要的地位,其覆盖面广和学时多的特点使其在高等人才培养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即将颁布,其中强调的大学英语“人文性”和“工具性”特征,为当今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指出新的发展方向。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和大众传媒的广泛使用,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和改进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大学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文化、语言类基础课程,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成为了一项义不容辞的任务。

一、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现状和困境

媒介素养的概念最早由英国学者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其在欧美发达国家早已蓬勃发展起来。根据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的定义,媒介素养指的是人们面对各种媒体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性的应对能力。(张开2003,2006)媒介素养是当今信息时代下人们作为终生学习者的必备素质之一,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体现。媒介素养教育早已被许多教育先进的发达国家纳入国家课程教育体系,开展的相关课程已渗透到国民教育的各个层次。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研究和实践都起步较晚,发展也相对缓慢。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在一些高校已经生根发芽,初具规模。近十年,不少高校开设了“媒介素养”课程,一些高校设立了媒介素养教育方向的硕士点,南京师范大学还设立了“媒体素养教育”方向的博士点。(于莹2010:10)然而,相对于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不容忽视。首先,我国教育界缺乏媒介素养的教育实践,相关研究多数仅限于理论探讨。目前,除了高校的新闻传媒传播专业教育、少数高校开设的媒介素养课程和中小学的新闻社团以外,我国的教育体系并没有把媒介素养正式归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即使在一些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高校,其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等方面也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这种教育发展的滞后与我国高速发展的大众传媒业和互联网信息时代是极不相符的。其次,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对网络信息和大众传媒的认识偏差,缺乏对信息的辨别、分析、鉴赏和创造能力。许多大学生虽然能够快速地查找网络资源,高效地获取各种媒介信息,但是却无法对媒介传播信息的方式和内容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媒介资源完善和发展自己,不能对媒介内容进行深层次、辩证地解读和分析。这些问题对旨在培养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的高等教育来说是一个不容轻视的方面,直接关系高等教育的成效。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大学英语课程的特性适合在教学中实施媒介素养教育首先,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大学英语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维持时间平均长达两年的公共必修课,这是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最佳渠道,具有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良好基础。(陈真真2014;方芳,李方华2011)此外,大学英语经过近二十年的改革发展,全国大部分高校的大学英语课已经实现纸质课本、多媒体课件和网络教学平台的“三位一体”式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的语言学习资源和课件许多都来自互联网媒介,英语教学过程也成为了学生接触、理解、分析和评价英文媒介资料的过程,英语教学和媒介素养教学完全可以实现渗透和融合。再者,我国大学英语课程一直走在高等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前列,多媒体教学、网络平台教学与建设都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这就具备了别的学科无法比拟的硬件和软件优势,也符合媒介素养教育的最根本要求。更为重要的是,大学英语是一门重要的人文课程,兼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性,担负着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双重使命。媒介素养作为当代社会必不可少的基本素养之一,与大学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是高度一致的。2.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学向纵深发展首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纳入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而基于传播学理论的媒介素养教育与认知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等学科有着密切联系,成为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其次,大学英语教改中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强调“自主学习”和“互联网与课堂教学结合”的交互式教学模式,也与媒介素养教育的“媒介融合的自主范式”相吻合(蒋学清,陈杰2012),两者可以充分地实现互补互促的发展目标。此外,语言、文化和媒介的关系密不可分,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学生可以通过解读和分析英语媒介,提高英语语言综合能力和文化鉴赏能力;也可以通过操练英语语言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媒介理解能力和评价能力。再者,在英语课堂中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并通过营造生动真实的语境促进英语各项技能的操练,同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文化鉴赏能力,是一项一举多得的有益尝试。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宏观政策上,教育部门应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确立媒介素养课程的重要地位,指导和促进广大英语教师转变传统观念,建立媒介素养教育意识。大学英语课堂是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最佳场所,只有明确媒介素养在英语课程教学目标中的地位,才能促使教研人员深入研究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中的各种具体操作策略,才能促使英语教师加强自身媒介素养学习和培训,才能真正实现在英语教学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具体教学上,教师可以从教材选取、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渗透媒介素养教育,使语言学习与媒介素养充分融合、互补、互促。大学英语课程在内容设置和课堂组织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包容性,大量借助信息化技术和网络媒介资源使其在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材选择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均具有实施媒介素养教学的有利环境。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背景、学习需求、认知阶段、兴趣和动机等方面合理选择媒体资源作为教材,同时充分考虑所选教材的时效性、适用性和易获得性,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正确地获取媒介资源。其次,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加强学生对英文媒介内容的理解能力和辨析能力,培养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采取多元的、互动的灵活教学方法,把英语教材中所涉及的英语媒介素材进行深度讲解和剖析,同时布置学生定期浏览和摘抄几个国外主流媒体的相关文章,并定期组织小组汇报学习和讨论,形成固定的英文媒介资源学习共同体。同时,教师还应发挥英语课程教学的特性,从语言学角度指导学生了解和学习英文媒体的特点,培养媒介语篇意识,提高媒介资源的分析能力和赏析能力。此外,教师和相关教学部门应及时完善和更新网络教学系统功能,积极进行媒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优化课堂教学的评价和反馈方式,从硬件、软件和考核方式上保证媒介素养教学的顺利实施。

四、结语

媒介素养教育既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在要求,是高等素质教育的迫切呼唤,也是现代化社会飞速发展的必然选择。大学英语教学和媒介素养教育因其各自的特性可以实现完美的渗透和融合,两者互补互利,相辅相成。高校教育工作者和科研人员应根据当今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使媒介素养教育逐渐成为一门普及的公民素质教育课程,为培养适应社会的、全面发展的新型高素质人才做准备。

参考文献:

[1]张开.媒介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J].现代传播,2003,(1):166-168.

[2]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北京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94.

[3]于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探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2,(10):9-15.

[4]陈真真.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6):64-69.

[5]方芳,李方华.大学英语课程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探讨[J].新闻界,2011,(2):141-143.

篇8

关键词:媒介;高职生;媒介素养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以及对“微时代”高职生媒介使用情况和媒介素养教育情况的调查,同时结合实地的调研与访谈,笔者发现传统媒介对高职生精神成长的影响越来越微弱,而在微时代背景下,高职生在使用微媒介的过程中享受着更为畅通的思想传递,并能在信息传播、自我表达、交际玩耍的过程中追求自治与认同;然而在微媒介等新兴媒介发展过程中,由于高职生自身的特征与缺陷,带给他们的精神成长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1 高职生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

1.1 高职生媒介使用方面的问题 高职生在媒介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高职生对新生事物有较强的接受能力但又缺乏辨析能力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在互联网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当今世界,各种资讯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给高职生的成长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养成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他们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是由于其年龄的原因,价值观、思想观尚未完全成熟,同时高职生常常会存在自控力较弱,性格上会有些急躁,再加上缺乏一定的社会阅历和评判标准,在大量的媒介信息中会难以区分筛选,当遇到不良信息时难免会受到影响。

1.2 高职生媒介认知方面的问题 高职生在媒介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在许多学生看来媒介信息只是一种消遣方式,他们主要关注的内容都是些纯粹的娱乐性节目,特别是综艺类的节目,还有许多电视剧,像在大陆一直很流行的韩剧等,近些年各家卫视纷纷投入巨资大力发展各种真人秀,更是吸引了许多学生群体。另外,许多男生痴迷于网络游戏,有大量的学生把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了这上面,特别是当现实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在网络上进行发泄,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再加上现在许多网络游戏逼真的设计,为这部分人创造了一定的空间,这样就能实现其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1.3 高职生媒介评价方面的问题 高职生在媒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于信息的辨析度尚不高,对信息的把握能力有待提高。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接触到的媒介信息,高职生的评判依据或者接受准则往往是凭借自己的个人兴趣爱好,这就造成了仅仅是依照表面上的信息进行筛选,而深层次的信息则不会去深究。网络化意味着信息的高效传播,这也同时使得许多信息没有经过评价筛选就直接传播出来,在我国目前对于信息的传播管理还有一定的基本规范的,但信息化时代的高速发展,会突破这些界限,所以对于高职生而言,还是很难区分的。

1.4 高职生媒介参与方面的问题 高职生在媒介参与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仅仅是单纯的接受信息,而且多是被动的、单向的,很难进行互动,特别是对于自己需要的信息不知如何获取,虽然网络信息很发达,但是在五彩缤纷的网络上却又不知道该找些什么,看些什么,自己能够主动去看的也大多数那些娱乐性、综艺性的信息,或者同学朋友间的对话交流,涉及有用的信息获取使用上则明显不足。及时主动进行查找,也是在教师进行相关课时作业的布置时,才会意识到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学习。

2 高职生媒介素养提升策略

2.1 培养正确的媒介传播思想 ①培养高职生的媒介信息观。所谓媒介信息观是指在媒介传播过程中媒介传播个体与客观实际个体会出现的差异,这种差异会造成媒介传播效果的变化。另外,由于媒介传播方的不同,有时会出现为了盈利进行的广告效益,因此媒介信息是一种主观性的表现,这种代表了传播方意识形态的媒介信息自然对受传播方产生一定的影响。针对高职生进行的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要帮助高职生正确辨别这些信息,准确筛选信息的价值含义,从而有一个正确的媒介观。因此为了培育高职生正确的观念,在开展媒介教育中就要重点注意以下内容:首先是了解媒介,要让学生知道媒介是什么,明晰媒介的基本内容;分析不同的媒介信息,这方面主要是指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媒介内容之后,根据所学内容能够辨析媒介的真伪、利弊,特别是一些无效的媒介信息,能够主动进行去除。②从媒介接受方角度进行培养。高职生在学习掌握了媒介的各项内容特点之后,再从受众方的角度进行传授,主要目的是转换角度,使高职生以一个日常消费者接受者的角度进行培育。对于受众方的培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首先必须让学生意识到在大众信息传播时代,针对消费者的传播媒介是一个重要目的,面向的群体是产品所对应的消费群体;了解媒介传播中对受众方产生的影响,媒介传播的理念、行为是否能够影响到受众方;教会高职生正确处理个人与媒介的关系,作为接受方要分析辨别媒介信息,有合理的媒介使用接触方式;提高高职生在媒介接受中的能动性,要学会通过基本的媒介信息掌握其深层次含义,正确的看清事物本质。

2.2 培养媒介传播责任意识 ①首先要树立一种责任意识,指在媒介传播过程中的责任感。作为媒介传播的具体执行者,只有具备责任感、社会感的传播者才能有效传递正确的思想。对于学生而言,相较于被动的接受媒介传播信息,更加关键的是学会掌控发送信息,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要求健全的观念和正确的思想、有责任感,这样才能使得媒介传播正确表达。②掌握具体的媒介操作方法。在个人思想观点都具备的同时,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学习运用媒介的基本要求,因此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媒介制作的流程,准确传播媒介信息。③熟悉相关法律知识、道德准则。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媒介传播是传播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国家为了规范传播媒体,已经出台了许多相应的法制规范,因此要让学生学习这些制度,知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这样才能传播符合社会民众需要的信息。④正确的对媒介信息进行评判。在媒介传播使用过程中,要及时的总结分析传播的信息及途径,特别是对信息进行评判,是否合理恰当,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能否得到大众的认可与接受,这样才能对以后的媒介信息进行更好的传播。

当前信息时代具备基本的媒介素养知识是时代的发展趋势,在高职生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能提高他们对媒体信息的认知、辨别、分析和使用能力,帮助其对自己有更好的认识和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