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8篇

时间:2022-07-11 11:37:4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篇1

德国职业教育认为,能力培养不是教授出来的,而是训练出来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体现了职业能力综合性、整体性的特点,与我国职业教育提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其实本质是一样的。但是在面对职业教育时更具体、更有操作性和检验性。本身把这三大能力目标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互相支持不可分割,同时所有的课程都围绕这三大能力来设计开发,把这种理念贯穿到每一个老师的每一节课当中。三大能力目标是一个不能分离的整体,作为高职教育者,要努力改变原有的重视“专业能力”,割裂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现状,把三大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只有这样,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才能真正落到实处。统筹三大能力的培养方案,也就是重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要从人才培养方案的系统设计到行动领域、学习领域的开发;从学习情境的设定到教学方法的选择,每一个教育环节都要根据实现职业综合能力这一目标进行精心设计,具体到教学方法上,德国为我们提供的3种方法:Planspeil教学法、Fallstudie案例分析法和Lernzirkel信息收集分析法中,笔者个人认为,采取前两者或者两者的有效结合方法是比较适合于我国国情的职教课程的设计框架。Planspeil教学法(简称Ps模拟实际操作),包括分析、决策能力,全面分析思考、解决矛盾的能力,交流能力,跨领域的视角,多专业、多岗位转换能力,总结提炼能力,写作能力和演讲能力(报告阐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每组针对环境、条件的变化,共同思考,共同决策,强调团结协作,激发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此方法需要有足够的硬件配套设施,比如隔断式教室以及学生上课座椅的摆放等。Fallstudie案例分析法案例研究是一种与行动和决策相关的授课方式,它涉及学习者的生活世界,并且学习直接向确定的、有收获的生活状况调整。比如在《会展设计》这门课上,笔者提出一个特装展览设计方案的竞标模拟案例,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又分成4个不同的角色(甲方:上海诗蝶DHC化妆品有限公司企划部主管企划部助理;乙方:北京威势唯美广告策划有限公司主持设计师设计助理),不同角色对学生的性格(女生、男生、成熟、开朗等)、能力有不同的要求(交际沟通、设计陈述、制作经费谈判等),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感兴趣的内容,选择相应的任务和喜欢的角色组成小组。模拟的4个角色对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对学生的性格特征也有不同的要求。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不适合人数较多的班级教学,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比较适合35人左右的班级。

2高职课程标准的概念

来自《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的词条解释是:课程标准的结构,一般包括总纲和分科课程标准两部分。总纲规定学校教育的总目标、学科的设置、各年级各学科每周教学时数表和教学通则等,分科课程标准,列有课程门目表和课程分年表。这是课程标准的雏型。来自《教育辞典》的词条解释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规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来自《简明教育辞典》的解释:其总纲部分,相当于我国现行的学校教学计划;其分科课程标准,相当于我国现行的分科教学大纲。结合相关的资料学习和个人高职教育工作的感受,笔者认为高职课程标准的概念应该是作用于指导某一门具体课程的规范性文件。其性质相当于现行的分科教学大纲,主要以学生职业素质(职业精神、职业能力、职业行为)培养为核心,为教学提供的人才培养计划文件。①课程标准的内容包括:课程总构思、课程设置目标、课堂内容(知识点、技能点、操作点等)、课程实施建议(教学手段和方法)、考核评价方法、教学资源利用。②需要注意的问题:a课程总体目标与专业设置目标相一致;b兼顾教育标准和企业标准,同时应在职业能力标准合格基础上适当提高;c突出专业核心能力,又以专业操作技能、现场解决问题能力为重点;d以就业为导向,合理协调理论知识和技能;e面向未来、积极调整、结合地方生产特点和服务区域经济。

3职业教育课程应当有怎样的评价标准

篇2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观念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8-0023-01目前,职业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的展开,其强大的生命力冲击着传统教育的模式。为了迎接这一改革浪潮,职业学校应该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1.转变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职业教育既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又受义务教育影响,人们的传统意识认为学生只有上了大学才算成才。在这种狭隘人才观的支配下,学校教育会无视个体的差异性和人才培养的多层次性,置绝大部分学生于不顾。重视课堂教学轻视学生动手能力。重视训练而忽视学生生动活泼的专业发展,重视学校教育,使学生被困于狭小的校园内,频繁的接受理论教学,忽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活动。中等职业教育是青少年长知识、长身体、形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但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只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形成了一切为了就业,岗位需要什么就教什么,忽视了学生行为习惯,品德的养成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做人的立本教育。传统教育思想既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也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其实人才是多样化、多层次的。社会的各部门既需要专门人才,更需要全面发展高素质的劳动大军。因此,职业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实施首先要实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彻底转轨。树立全面提高全民素质、发展个性特长的正确思想,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特别是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以充分的发展,使每个人都成为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2.要将课程改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

2.1确定试点专业。课程改革一开始不可能全面铺开,可以先确定一至两个专业作为试点。在确定试点专业时,一要选择拥有教学经验丰富、业务水平精湛、操作技能过硬的师资队伍的专业;二要选择实验实习设备比较完善的专业;三要选择就业方向明确,就业形势良好的专业;四要该专业有相当规模、技术力量雄厚的校企合作单位。因为以上的四个条件可以为课程改革提供很多必备资源。

2.2成立研发小组。成立以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为组长,专业骨干教师为副组长,行业技术骨干为专家,企业领导为顾问,相关文化课教师和专业教师为主要参与者的研发小组,并明确职责。作为职能部门领导,负责全面协调工作;专业骨干教师负责具体的策划和指挥工作;行业技术骨干则为研究工作提供该专业的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企业领导为研究工作提供该专业发展的方向;相关文化课教师和专业教师则承担具体的研究操作工作。同时要倡导小组的成员尤其是学校的成员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而且成员之间必须要建立相互尊重、团结协作的伙伴关系,保证在研发的过程中,所有的参与者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不是为了突出自己。

3.深化教育改革,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教育有其规律性可言,实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必须按照人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来进行。因此,要改革一切与之不相适应的教育机制,建立健全各种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改革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建立各种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的设施和基地,组织、安排好各种文体活动,认真抓好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全面发展的外部环境,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4.树立正确评价观,建立完善评估体系

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对策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应以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从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课程模式,课程内容以及教材,教学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这样才能确保职业教育课程诸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和课程系统功能的最佳。

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动因

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地改革与发展中前进的,职业教育课程也不例外。影响职业教育课程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外因与内因,外因主要是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文化的变迁等;内因是指心理学教育学领域的新进展,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采用,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程度,职业学校设施,师资水平等。其中,对职业教育课程影响最大的是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由于影响职业教育课程的因素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相应地职业教育课程也要进行不断地改革才能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呈现以下新的趋势。

课程结构是课程要素联系,组合的方式。它包括设置课程,确定各类课程比例、课程之间的关系,以及课程内容的排列等等。课程结构是课程体系相对稳定的“骨架”和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课程结构内部的矛盾运动。所以实施职业教育,首先要研究什么是适应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

学历教育在课程选择上以基础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课程的基础性、系统性,是把学问中所包含的知识作为课程内容,按照学问的逻辑结构展开教学。所以学历教育主要是以学问为中心设置课程。职业教育在课程选择上,以岗位关键任职能力所需的知识、经验为主要内容,强调课程的指向性、实用性、时效性,从而决定了要以问题为中心设置课程,首先要考虑的是根据岗位任职需要解决的问题设置哪些课程,哪些课程有利于尽快地形成任职能力。

二、职业教育课程的基本类型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职业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加强实践性教学,强调知识技能的针对性、实用性、速效性,实现与职业教育对接,满足职业教育特点的需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能力素质上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根据上述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目前有几种课程结构形式可以采用。

一是课题式(单元式)课程结构。课程的总体设计是将所学课程:编成若干个专题(单元),根据每一专题的内容选择若干课程。每一课程的教学变以章节为线索的学科化教学为以“问题”为单元,按专题单元)组织教学。这种课程结构比较适合于各种短期培训。它的最大优点是突破了追求学科体系完整的课程设置模式,突破了偏重理论传承的课程内容设置,淡化了学科界限,强化了岗位任职需求,课程内容针对性强,学了管用。这种课程结构最大难点是问题选择,问题选的准与不准直接关系教学成效。根据各单位的实践经验,一要选择军事斗争需要解决的问题;二要选择任职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三要选择反映学科的精华内容和前沿性问题。

二是两段式课程结构。将课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理论学习。学习专业基础课或技术基础课,为职业教育构建较为充实的专业基础平台,使任职能力的形式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第二阶段为实践应用。围绕任职能力或重大现实问题进行研究。这种课程结构的优点是学好理论指导应用,在实践应用中升华理论,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上升到理论,从而实现理论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

三是共性合训,特需分训,自我拓展相结合的课程结构。相同课程实行合训,突出必修的共同内容;特需的不同课程分别进行分训,突出各类学生的特殊需要;开设选修课、讲座课、自修课着眼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满足学生自我发展需要。这种课程结构,既保证了岗位任职所需的知识和经验,又保证了必须共同掌握的知识;既注意到了任职能力的生成,又注意到了任职发展和个性发展所需的知识。体现了社会需求与个体需求的统一。

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对策

当前职业学校现行的课程体系存在着诸多弊端,这些弊端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我们在充分研究、借鉴、吸收国内外课程综合化成功的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对职校毕业生的要求,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制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应注重多样性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众多,课程性质各异,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内容及学生状况采取不同的策略,从安排顺序上采取“理论一实践一再理论一再实践”模式,也可以颠倒过来;从认识论上采取“感性认识(既非理论也非实践)一理性认识”模式;从内容上采取“问题-知识-经验-技术”模式,或者“经验-问题-知识-技术”模式,或者“知识-经验-问题-技术”模式等。可以开发以培养学生智力技能与专业技能为目标的教材,甚至普通教材也可以从问题出发,打破传统的从概念到原理的逻辑顺序。如电工教学以设计民宅的照明线路或家用电器线路为开端,引导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渴求等,这样的学习更有效。

(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应充分考虑专业特征

专业的差别往往导致能力、知识结构的完全不同,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思维、技能特征。如理科类专业要求思维周全、缜密;工科类专业要求思维严谨、准确;管理类专业则要求思维灵活、开放。这就要求在课程实施中表现出这一特征。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实施应使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这样才能使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连接起来,使已有经验和未知领域对接起来。为此,我们必须努力做到职业教育课程实施的多样性与专业理论性的统一,使僵硬的技术赋予灵性,从而使职业教育朝着内容活、形式活、目标活的方向发展。

篇4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市场导向;素质本位;终身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3-023-01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政治、经济、科技、劳务市场发展,竞争的必然结果。

一、职业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走访、实地考察、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当前职业教育课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1、课程结构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一是在一个学科专业中,所开设的各门课程存在结构不合理问题,表现为课程门类不全,新的需要的课程开设不出来,而旧的不需要的课程又删除不掉;课程门类之间在结构比例方面不合理,有的开设过多,有的开设过少。二是各学科、专业课程之间缺乏联系性;三是课程门类繁琐过多,内容交叉,课程设置缺乏宏观、统筹及整体优化。

2、课程内容陈旧,跟不上形势

这里主要指各门专业课程所讲述内容是陈旧落后的,课程设置基本沿袭传统的模式,仍以学科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3、课程缺乏实用性,对就业不利

职业教育学校中开设的许多课程缺乏实用性,仍停留在知识传授阶段,知识、技术等都是过时的,跟不上需求,缺乏实际应用性。授课内容与职业、就业联系不紧密,真正走上工作岗位,用不上。

4、课程思想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表现如下:课程内容的选定没有吸收学生参与,没有照顾其需求和特点;课程内容的显现方式单一,不符合学生的个性化要求;课程的进度、难易度等不合乎学生的特点;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等。

5、课程呈现方式呆板,学生不感兴趣

主要表现为形式单一、不生动活泼,缺乏新颖性;教学方式陈旧、枯燥,单纯是教师口授,学生听讲,记笔记,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不够,教学枯燥乏味。

6、课程内容缺乏范例性,联系生活不够

学生学的是死知识,不能用,不能举一反三。

7、课程中实践环节不合理

一是在课程中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一些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缺乏特色,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二是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中,讲的知识过多,而操作、练习和实验较少,尤其是生产中应用技术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操作、练习和实验安排少。

8、课程内容缺乏迁移性

所谓迁移性是指一门课的内容在原理与方法特别是思维方法方面,对于另一门课的内容有联系性、转换性和促进性。课程内容缺乏迁移性既显示出课程内容的陈旧和封闭,也显示出教学方式方法的落后。

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

随着职业教育结构不断深入的改革,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职业性、应用性、技术性人才的要求,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本文综合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特点和趋势,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以下一些思路和看法:

1、以市场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

主要表现在:一是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门类和招生数量既要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又要适应人才市场和职业市场的变化[2]。二是提高职业教育毕业生具有适应就业市场变化的素质。这要求职业教育必须具有灵活的课程结构,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主动适应就业市场的供求变化,确保毕业生具有适应就业市场变化的能力。

2、以素质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

以素质为本位强调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在思路上要突破或超越技能、能力的局限,转变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学生逐步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设置中,要做到在门类上使科学、技术课程与人文课程结合;在内容结构上使科学技术知识体系与人文价值体系相结合。

3、以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

主要强调以下几点:第一,吸收学生参加课程改革的决策与设计,使课程改革队伍由现在的用人代表(企事业)、培养人代表(教师)、管理者代表(行政部门)三结合变为四结合,即加上学生代表。学生代表要参与课程改革的决策过程和设计过程,在各个环节上都要听取学生的意见。第二,在课程的编制与使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听取学生的意见,适应其需求和特点。第三,在课程的计划与教学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以探究与实践为主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

探究是一种探索、研究、发现、创造的活动。这要求课程知识技能的体系以能引发学生探究活动的问题方式、方法和原理为主要构成,使学生找到问题为学习开始,以解决问题为学习过程,以产生更高水平的新问题为学习的小结。

实践是一种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运用知识于实际,或从实际中发现、发展知识的活动。一般来说,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应有一半至2/3的比重是实践活动或实践性活动。

5、以终身学习为主要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

它要求在课程中更多地充实有关思维、知识形成、认知方法等内容,让学生从中了解和掌握科学的方法,在课程呈现和表现的过程中,更多地增加学生自已探究,自己发现新知,使学生学会自己学习。

除此之外,关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还要做如下努力:充分地认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加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论研究;完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机制;创建新的课程体系,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注重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为教学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加强校企深度合作,逐步建立学生顶岗实习机制;增强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等。

参考文献:

篇5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职业教育的发展是我国经济的需要,可是职业教育的课程现状不能适应现代化的要求。近年来职业教育在社会上的反响不是很好,其根本原因,是职业教育还是较传统的职业教育,没有向现代的职业教育转化。职业教育大部分面临着以下问题: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脱离社会需要,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陈旧的内容和过强的理论性;职业院校学生将来的工作与学校的教学内容联系不紧密,不注重实际能力的养成,忽视本专业实践技能的训练和提高,人才培养标准不能及时服务企业,因此,改变职业教育原有的办学模式、教育目标、教育理念、体制管理、运行机制及教育的发展策略,实现传统的职业教育向现代化的职业教育转变,这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实现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趋势。

从职业教育课程现状来看,还属于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随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课程模式明显表现出许多不适应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离,学校与社会脱离,教室与生产脱离,不利于培养能力;

2.课程模式的单一化,不能适应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多样化的要求,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3.职教课程体系之间缺少横向的联系,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因此,职教课程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真正承担起培养高素质实用人才的历史重任。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现代的职业教育的目标需要完成从单一操作型向复合操作型转化,就业型向创业型转化,操作型向智能型转化等。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决定了当代劳动者应当兼道德、技术技能、文化于一身,集经营、科技、生产于一体,掌握新技术新工艺,基于这些因素,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立足点应当定位于,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的教育上。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既包括科学文化、专业技术与技能、思想品德、身体素质,也包括人际交往、应变与创造能力。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建议

把握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创新的着力点,努力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创新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全方位性的工作,不可能一步到位,必须稳步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创新应从以下方面有所突破:

1. 解决职业教育中存在已久的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教学与生产相脱离的状况;

2. 强化专业基本技能训练;

3. 突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职业定向性,特别是在普通文化课程方面不受普教模式的影响,体现职教的特色;

4. 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符合职业教育的学习原理及其心理学规律;

5. 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并最终形成个性化、弹性化、综合化的课程教材体系;

6. 促进学生职业生涯次序化的形成,在做好就业准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其职业发展作准备。

上述六点虽从不同的角度对实施职教课程改革创新的研究,但体现了一个共同的教育理念即能力本位,构建“能力本位”课程体系,有利于克服先前知识本位教育带来的诸多弊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是一种强调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教育,在国外很流行。无论是教材的编排、教学内容的选择、课程的设置,还是其教学方法、实施手段等,都有许多可取的优点,它讲求实用实效性。我们所提倡的以能力为本位,并不是照搬国外的以能力为本位教育,而是“拿来”为我所用,与我国职业教育的实际现状相结合,建立一种“多元整合型”课程体系。这里的“能力”不单指操作技能为核心的各种能力的综合,是指一种综合的适应社会需要的职业能力,甚至还包括态度等一些个性品质在内。

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已为我国职业教育界追求探索的目标。集群式模块课程就是这种追求探索较为成功的典范,已受到广泛的关注。它的主要特点是“活模块、宽基础”,即课程结构分为两个相互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宽基础”阶段,所学习的内容并不针对某一特定工种,而是集合了一群相关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第二阶段是“活模块”阶段,所学习的内容是针对某一特定工种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以技能为主,其中的“活”字给学校和学生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

由于课程本身是一种动态教育现象,各种课程模式均为一定的社会条件产物,是适应一定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形成的,追求一种尽善尽美的、永恒不变的职教课程模式是不现实的。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应具备以下特点:

(1)在课程结构上,应增加活动课,具体分为政治文化课、专业课、实习课、活动课四类。为适应劳动就业核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所有专业都应开设外语和计算机课程,集群式模块课程,将这两门课程同归于工具类板块,充分体现了职业学校要培养面向新市场人才的要求。

(2)在培养目标上,应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对于有条件的学生还应尽可能给予多种形式的继续学习和深造的机会;

(3)专业课程分为必修学科和选修学科。必修学科体现出课程计划的统一性;选修学科体现学校各自的办学特色。学校应以市场经济和用人行业的需要为导向开设课程,选修课程应占专业课时的10%左右,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宽、提高;是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重要途径。分为限定性选修和任意性选修课程两类。

篇6

关键词:职业教育 课程改革

一、问题的提出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的“教改”逐渐走上了专业化发展之路。然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还存在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课程改革自身的缺陷,也有实施过程中的矛盾。因此,系统理性地反思和深入讨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核心问题,对深化课程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二、课程改革系统环境分析

从国家经济发展需要来考量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我国经济正处于知识经济发展时代,劳动力从传统产业向包含知识、技术、信息的程度较高的劳动领域的比例也在逐步提高。如表1所示。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需要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与技能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就必须以全新教学与课程模式来满足这一客观需求。

表1不同国家劳动力分布状况(资料来源于 王学伟《从类型教育角度谈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从教育的类型来考量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职业教育是以就业需求为导向,而普通教育是以升学需求为目标;在就业需求导向下的课程模式下,要求

其课程内容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课程教学要与产业密切合作,实行教、产联合办学,使培养出来的劳动者切实符合产业(企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型产业人才。

从个人职业发展来考量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首先,知识化经济的发展企业对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需求,作为给生产第一线输送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来说,现有课程模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这种人才发展的要求,所以就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其次,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的研究表明,人类在智能的结构和类型方面存在有本质的区别,通过不同的教育和自身的学习,可成为研究、学术型和技术、技能型两类不同领域的人才。据有关专家测算,在我国研究学术型人才在人才结构中约占35%,技术技能型约占65%,这就使得更多的人选择职业教育作为个人职业发展的方向,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系统目标的构建

结合课程改革系统环境分析,笔者认为,从能力本位的角度出发,将培养合格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目标是符合当前经济发展要求的。基于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特的见解,能力本位的课程目标对应的课程目标取向为“行为目标”,“行为目标”取向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来陈述课程标准,它虽然指明了课程完成后学生所发生的行为变化,但这种课程的僵化使学生行为的变化必须符合提前设置好的标准,也就限制了学生个体能力的充分发挥,这与真正的教育目的是相悖的。真正的教育是使个体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这与舒伯特所陈述教育目标中的“表现性目标”相匹配。“表现性目标”所追求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个体充分发展,强调的是学生的创造型和个性化,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具体的课程目标设计时,既要兼顾“行为目标”也要着重考虑“表现性目标”,这样才能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在职业教育改革大的目标基础上来构建的。从能力本位的方向出发,课程改革目标定位于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课程内容与就业岗位技能相一致。但是过分关注技能的课程设计容易使课改目标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将学生能力简单的理解为“职业能力”,加之近期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过于强调的另一个目标- - - -缓解就业压力,这就使得“以就业为导向”和“能力本位”的人才观,很容易将职业教育课程演变为职业工具,造成了一部分学生学了很多的知识,却不知道能做什么;有娴熟的专业技能,却到处跳槽,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毕业生眼高手低,缺乏诚信与责任感等诸多问题。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工具性课程的价值取向忽略了人文素质的培养。笔者认为,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目标首先应该是培养人格健全的人,其次才是所学专业领域内的行家。因此,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不仅应该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还要更加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技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人才。

四、课程体系模式的系统构建

(一)几种典型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分析

国外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经过了“学科本位”、“能力本位”等模式的发展。“学科本位”的课程目标主要是使学生掌握该学科的基本原理、概念和定律等,旨在强调书本知识的重要性。这种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科学理论知识,但无法提供企业更注重的实际工作经验。“能力本位”课程模式将课程目标定位在使学生具备从事某一工作所需要的全部能力。国际上比较流行的“能力本位”模式主要有CBE、双元制和MES课程。这三种模式都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客服了“学科本位”模式的不足,但是这三种模式也都有各自的不足。CBE(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模式将能力看做职业教育的基础,但是它将各种能力看作是孤立的行为,在单项能力组合成综合能力的方式上忽视了工作的整体特性。德国的双元制是学校与企业分工协作,以企业为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实践为主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分别在学校和企业两个地点,由两个施教主体对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职业教育,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由于这是一种以实践为主的职业教育模式,理论和实践之比约为3∶7,所以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专业理论知识深度不够。MES(Modutes of Employable Skill)意为模块式技能培训,其着眼点是通过一个模块单元的学习,使受训者获得社会生产活动中所需要的一种实际技能,每个模块都是可以灵活组合的技能和知识相统一的教学单元。但是,正是由于其模块的选择具有灵活性,这就导致这些模块间没有系统性,没有按照一定的逻辑体系构建课程体系,而且在实践中,培养目标工具色彩浓重,更适合短期培训。

在我国,“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模式是目前主要的课程模式。这种模式是由蒋乃平先生提出的。这种模式将全部课程归入不同模块,考虑了职业教育的针对性,注重了职业能力和后续发展的结合,但具体的课程内容仍然是用学科体系来组织知识、技能和态度,无法提供符合职业成长规律的工作经验,无法实现职教课程模式的彻底转型。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的本质特征是摒弃了传统的以学科课程为基础的课程体系。该课程模式的特点是:(1)将职业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化的行为过程来分析,而不是死板的去讲解缺乏有机联系的知识点或者技能点;(2)培养目标上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3)在具体的课程内容上追求工作过程系统化而不是学科架构的系统化。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基础是整体的职业过程。它将某专业相关“行动领域”细化为一个个“学习领域”,然后通过一个个“学习情境”使其具体化,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训练学生胜任某一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和情感等价值取向。这种课程模式体现了职业教育通过职业情境中的职业活动来实现专业知识与职业实践技能相结合教育理念,这与职业教育课程的“行为目标”取向相吻合。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是以创新合作学习为标志,突出了职业教育课程“表现性目标”的价值取向和“创新能力”的价值取向。根据学习目标来组织学习单元,每个学习单元包含以能力为基础来描述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等。通常来说,学习单元间没有内容和形式上的直接联系,但在课程实施时则要根据不同职业的案例性工作任务,采取跨学习单元的组合方式。这种课程结构体现了封闭的专业基础课与开放的行动课的整合,是一种开放的系统,而在开放的系统环境下,也最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我学习的潜能,有利于学习创新思维的培养。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与其他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相比更具有合理性。首先,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真正实现了“以能力为本位”的价值取向。其他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不能提供完整的工作过程知识,课程的职业指向性较弱。只有按照学生职业工作的过程需要的能力和知识来组织课程,才能真正为企业培养其所需要的人才。其次,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中心的理念。这种课程模式关注学生在行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创造,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思考、反馈和分析;在这种课程模式下,教师不再是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而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能自主学习的环境,更多地以指导或辅导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的任务是设计和开发“做中学”的项目、任务或案例,引导学生“做中学”,做挖掘学生潜能的工程师。再次,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让学生处于直接的真实的情景中,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亲身经历咨询、计划、实施和评价等完整步骤的训练,亲身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称为真正的创新思维训练,否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永远是句空话。

综上所述,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学习领域课程模式,不仅在课程组织方式上实现了深层次的变革,而且在课程价值观上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模式的最优选择。

五、关于课改的系统评价问题

职业教育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1.职业教育课程评价内容过于狭窄。传统的职业教育课程评价内容主要关注学生的考试结果,而对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则很难进行评价,使学生注重对课本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企业更看重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对有利于学生职业持续发展的其他能力的关注,导致课程评价的真实性的缺失。2.课程评价体系缺乏整体性。课程的内涵是丰富的,课程评价体系应包括课程规划、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结果四个方面的评价内容。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评价,主要集中在教师教学实践和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即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而缺乏对课程规划和设计的评价。

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的对策:1.倡导课程评价标准的多元化。我国职业教育课程评价大多通过考试打分这种量化评价标准。从课程改革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课程评价标准需要增加设置一些非量化的评价指标。这样才能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机制,推动学生独立、自主和探索性的学习。2.树立整体化的课程评价意识。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在于确定被评价对象的优劣,更重要的是通过课程评价促进课程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课程评价不仅仅是课程实施最后一个环节“总结性”评价,而是贯穿于课程开发的每一个环节的“过程性”评价。在课程规划、设计和实施阶段的课程评价体系才能发挥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促进课程的及时改进和完善。

六、结束语

结合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所面临的环境,笔者认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应定位于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课程设置应从学生职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安排,课程内容与就业岗位技能培养相一致。为实现这样的职业教育目标,课程体系模式的构建要逐步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演进,课程评价体系要向课程评价标准化、多元化、整体化评价意识方面努力。

参考文献:

[1]徐晴,陈明.课程评价目标模式解析[J].高等建筑教育,2004(9).

[2]丁朝蓬,郭瑞芳.20世纪课程评价理论的发展述评[J].课程.教材.教法,2005(4):11-17.

[3]林娜.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评价[J].引进与咨询,2006,(8):34-36.

[4]徐国庆.论职教课程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点[J].职业技术教育,2007(13).

篇7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必要性;对策

一、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不但是对传统课程的改造,同时还是一种基于新教育文化的课程构建。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课程文化会出现诸多的冲突、矛盾,协调这些冲突、矛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总的来说,这些冲突、矛盾凸显为如下几点:其一,学术性与职业性,职业教育长期发展需要其具备一定的学术基础,而职业性又是职业教育的现实选择;其二,基础性与发展性,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致力于服务一线生产行业,具有较强的基础性,而随着更多岗位的出现,职业教育也需要不断发展、充实;其三,刚性教育与柔性教育,发掘学生的潜力与提高短期办学效益也存在着冲突。如上所说,新旧课程设计存在着较大的冲突,而要理顺两者的关系,做好过渡和衔接,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要解决这些冲突、矛盾,还需要因势利导,深化课程改革。高职着力开展的是专业技能教育,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高水平的专业技能,达到与其企业需求的良好对接,更好完成就业。高职对学生的培养侧重的是技能的实用性,属于应用型教学,培养的人才主要服务于一线岗位。此外,高职学生在一线工作,需要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组织、合作、应变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纪律,树立集体观念。无论是专业技能的培养,还是综合素质的培养,都和课程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不能把握教育规律,及时进行课程改革,就难以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化人才。

二、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对策

如上所述,高职课程改革是理顺新旧课程设计冲突,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客观需要。而要进行高职教育课程改革,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1.明确教育课程目标。教育部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围绕这个人才培养目标,高职应该明确自身的课程目标,从社会具体需求、学生全面发展、企业岗位需求等角度,确立正确的课程目标。结合该课程目标,调整人才能力结构培养模式,改良教育教学方法,重构知识、技术、能力、素质体系,输出更多高水准、现代化、复合型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企业生产的需要。2.整合现有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设计上,不但包括技术能力培养部分,还要包括综合素质培养部分,提高基础理论课程深度,拓展实践实训范围。在实际的课程体系整合中,要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课程。在理论课程整合上,应该坚持“必需、够用”原则,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和应变能力,将反复、冗杂、效用不大的课程取缔,建立基于就业需要的课程结构。此外,课程之间要自成体系,相互配合、要体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要结合具体专业的学科属性,要深挖本专业的岗位特点,确保课程设置全面、细致。3.体现职业岗位群要求。在设置高职课程体系上,要充分考虑社会岗位和地方经济特征需求,并以此来调整、改革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要结合岗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系统化的教学计划与课程模块。理论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岗位需求,提供必需的理论知识,并进行实践分析。4.创新课程评价体系。具体来说,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坚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程评价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参与课程评价以提高课程合理性、有效性。其二,突出能力目标。高职院校学生接受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训练等,最终都是为了提高其职业技能,促进其全面发展。为此,高职在课程建设中,应该突出能力目标,建立能力指标评价体系,以提高学生实操能力。知识和能力并不等同,为了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就需要加强实训。而明确能力目标,建立能力指标评价体系,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在新的课程评价体系中,教师设置一些企业实际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完成学习。而具体的项目内容和学生的专业以及未来的就业岗位有关,教师需要加强对相关企业的联系,循序渐进地开展企业项目训练。此外,教师还要创建一种模拟真实环境的职业岗位,通过学生在模拟情境中的表现,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督促其加以改正。好的职业课程必须有清晰的任务主线,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当中,才能更好地锻炼他们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其自信心。能否确定明确的能力目标,进行有效的任务训练,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才是整个课程评价的关键。

三、总结

为了理顺新旧课程文化的冲突、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改革高职教育课程十分必要。课程改革是为了扬长避短,消除缺点,扩大优势,建立健全课程体系,促进课程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而只有立足当下,不断改革、突破,才能更好地建立健全高职课程体系,明确高职教育的特色,突出高职就业优势。本文分析了高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高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对策,希望对高职的课程改革有所帮助。

作者:房强 单位: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职业院校 技能大赛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在第四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校机械系焊接专业三年级学生王亚夺得焊工技能大赛一等奖第一名,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焊接状元”,在刚刚落幕的第五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校取得6枚金牌、7枚银牌、3枚铜牌的好成绩,并分获高职组、中职组团体总分第二名。在获得巨大荣誉的同时,笔者掩卷思考:技能大赛为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发展究竟带来了什么·

“大赛要更有活力、更贴近社会、更加规范。”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用三个“更”字归纳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办赛要求。葛道凯首先指出,技能大赛要办得更有活力,大赛本身不是目的,推动职教发展、推动经济社会更健康发展才是本质目的。其次,葛道凯认为,技能大赛要更贴近社会:一是要及时准确地反映社会的需求,二是要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最后,葛道凯强调技能大赛要更加规范。副司长刘建同表示,大赛在展现职教发展成绩,改善社会舆论环境;引导地方职教投入,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展现职教改革成果,凸显职业教育特色;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引领专业改革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课程内容相对滞后、理论与实践脱节等,是当前阻碍职业院校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各类技能大赛的导向非常明确。以“工具钳工”技能竞赛为例,其竞赛方式是手工制作一个组合件,要求:一是会识读图纸、编制工艺;二是能够控制尺寸和形位公差;三是能合理选用相关设备和工、量、刃具;四是制作多元组合几何图形的配合零件,并达到较高的配合精度。显而易见,它所昭示的是典型的项目化、工程化教学要求,这正是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模式的改革方向。

现行职业学校的教学课程目标与普通学校区别不大,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忽略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因此,难以使“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要求全面对接”,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点。在“注塑模具CAD设计与主要零件加工”竞赛项目的比赛中,技能大赛提出了以下要求,以新技术应用、高技能熟练为主,强调技能综合,既要掌握先进的设计技能,又要具备熟练的先进设备操作技能,要将模具设计与制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创造性工作的模具CAD设计与先进设备操作技能同样重要。选手必须具备合作默契、计划周详、处事沉着冷静的职业素质。

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是毕业生的就业的主要砝码。由此,职业教育课程的课程内容要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它应该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教授“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而许多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课程内容的学科逻辑性较强,理论性较浓,知识点重复较多,重视原理和结论,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与实际需求、学生的学习条件和学习需要脱节。

技能大赛在暴露职业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同时也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它像一个“方向标”,引领着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职业院校的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和实用”为基本要求,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却很难把握它的尺度。但这一要求在技能大赛中却非常明确。以首届“联合杯”职业技能大赛机械类为例,其竞赛内容包含了理论知识(30%)和操作技能(70%)两部分,而操作技能的成绩又由现场操作规范和试件加工质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分值比例就是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安排的“晴雨表”。

技能大赛创造了学校与企业亲密接触的机会。学校在准备技能大赛的过程中,要走访企业,了解并研究企业最需要的技术,了解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作为企业的优秀员工应具备什么素质,需要具备哪些知识,完成一项任务还需要哪些资源、信息等。这些了解使学校在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更加有的放矢,甚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在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中职组新增建筑专业,高职组新增机电一体化、数控机床装配与调试、3G基站建设与维护,2012年新增煤矿安全专业等比赛项目,都是经济建设发展中急需人才的专业。这些新设的赛事紧扣市场需求,经过与相关用人单位深度调研后精心开设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使大赛成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坐标”。其中新增加的赛项“3G基站建设维护及数据网组建”,在全国的一千多所职业院校中,当时还没有哪个学校设置专门的3G专业,高职组技能大赛在职业院校还没有完全建立起3G通信专业的情况下,设置该赛项,其战略目标就是希望通过大赛,促使职校增加相关的课程内容,从而引领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努力使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走在产业发展前面。再如,近年来,汽车业“井喷”式发展,让企业明显感到技术和管理人才储备不足,尤其是“涂装”人才,漆料有毒性和培养成本高的现实,成为影响“涂装”人才培养的瓶颈。而职业技能大赛增设“喷漆”竞赛项目,正是顺应了企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为企业参与学校教育搭建了舞台,使校企合作实现了“零距离”。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