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1:18:5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渔业产业发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大数据产业;产业结构;转型发展
一、 贵州大数据产业与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一) 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
2014年,贵州通过开展“大数据商业模式大赛”,并进行大规模的大数据招商引资活动,共签约项目160多个,签约投资总额已超过1700亿元。电子信息企业共1721家,较2013年底增加400余家,新增大数据及关联产业注册企业263家。年底,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到1460亿元,市场主体也有了较快发展,同比增长62%。与此同时,相应的就业机会增多,全省电子信息产业现有从业人员数约7万人,2015年贵州省从业人员可实现同比翻番。
(二) 贵州产业结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相关政策的实施,贵州产业结构有了较大的调整,即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逐年增加;2013年三次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5.3%、46.8%和47.9%,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逐渐由第一、二产业到第二、三产业转变,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但贵州的产业结构仍存在产业结构层次低,三次产业发展不平衡,与全国的平均产业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
1、 第一产业发展现状
在第一产业结构中,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的比重为60s4s29s2s5,贵州第一产业仍以农业为主,林业、畜牧业、渔业和种植业的经济产量逐年增加,但其发展优势不明显,所占比重仍小于农业。而在贵州大部分地区,其农业发展主要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经济较为闭塞。
2、第二产业发展现状
在第二产业中主要以工业为主,工业不仅是第二产业,也是整个贵州省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2013年,重工业和轻工业占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3s47。由于贵州矿产资源丰富,以采矿业、原材料加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在工业中所占比重较大。近年来,随着农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轻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与重工业间的发展差距在逐渐缩小,但贵州仍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与全国的工业化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
3、 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第三产业是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产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金融业、旅游业、教育科技和文化产业等。近年来,随着贵州旅游业、交通业的迅速发展,加之高新技术、新兴产业的崛起,其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以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但自2010年开始,第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有所下降,教育、科技和文化产业发展仍较为落后,第三产业整体与中、东地区仍存在较大的差异。
二、 大数据产业对产业结构转型的推动作用
(一)大数据产业对农业转型发展的作用
长期以来,贵州农业经济一致采用粗放型的发展方式,生产效率低下,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投入产出不成正比,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而大数据产业是一个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为农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契机。
大数据产业通过对农业数据的收集、运用和分析,帮助农民随时掌握农作物的生产状况、天气的变动以及对农作物的影响,农民据此来决定农作物的种植,实现精准化作业,减少农民因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时根据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以往农产品的价格走势等数据分析,开发不同类型的农产品,提高的农业生产的附加值,并进行精准化销售,进而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实现农业的转型发展。
(二)大数据产业对工业转型发展的作用
目前,贵州仍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主导产业仍以矿产、化工、烟草行业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其生产效率低下,科技含量低,长期依赖自然资源,经济效益低,难以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大数据产业通过对工业生产过程中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并从这些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为传统工业设计、生产方式的选择提供了数据支持。并通过回馈客户的产品体验,改变传统的产品营销模式等方式提高工业生产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促使工业生产的主导产业向科技、创新型转变,进而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三)大数据产业对第三产业转型发展的作用
近年来,贵州第三产业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教育业、金融业、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发展较为滞后。大数据产业可以利用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来帮助企业对客户进行个性化服务,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益。在教育方面,基于在线课程、电子教科书的数据、信息反馈,教育者可因材施教,并为不同的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提供学习效率;在金融业方面,大数据通过分析客户交易数据、行为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提高服务质量;通过分析金融企业的历史交易数据,为其发现企业的创新机会,同时提高企业运营的透明度。在医疗卫生业方面,大数据通过对居民以往的健康数据以及疾病治疗的数据分析,可以为其提供个性化医疗,提升医疗价值,创新医疗模式。通过发展大数据产业,创新第三产业发展模式,优化内部结构,进而实现转型发展。
三、 发展大数据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建议
(一)加强政策扶持,完善投融资体制
贵州省政府要打破原有的管理模式,要基于云计算创新服务模式,为大数据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同时健全相关投融资体制,加大对大数据产业的投资,逐渐把大数据产业打造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不仅增加的就业机会,而且促使其他产业由资源、劳动力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提高产业的附加值。
(二)完善大数据产业链,推进产业结构转型
发展大数据产业,构建多层次的生态产业体系,不仅要延长大数据产业链,而且要完善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在此过程中,大力引进关联企业,也要鼓励本地企业的创新发展。在大数据产业生态基础层和分析层中要加强技术攻关、抢占技术前沿:在大数据产业生态应用方面,通过数据挖掘的应用,提高产业附加值、加强配套产品生产。推进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引领和推动全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三) 加强大数据产业与其他产业的互动合作
在产业结构转型中,其中最基本的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转型。大数据产业拥有海量的数据存储,先进的数据挖掘、分析技术,较为安全的数据应用等特性,企业发展可以利用这些特点来进行转型发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企业发展的历史数据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实时数据也为大数据产业提供了最基本的要素―数据,是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注明文章属于“贵州财经大学2014年度在校学生科研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赵国栋,大数据时代的历史机遇:产业变革与数据科学[M],清华大学出社,2013.
[2]贵州省统计局,贵州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3]蔡书凯.大数据与农业:现实挑战与对策[J],观察,2014(01),4-5.
[4]李社.积极发展大数据产业[J].理论与当代,2014,8(10).
一、树立忧患意识,增强水产加工业发展的紧迫性
水产品加工是渔业生产活动的延伸,只有发展了水产加工业,提高了水产品的附加值,才能带动整个水产行业持续稳定发展,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加快发展水产加工业,既是满足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又是加快水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增强水产业发展后劲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入世贸组织,参与国际竞争,增强出口创汇的要求。更是充分利用资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我国尽管是渔业大国,但水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很弱,其主要原因便在于精深加工不够、品牌少、质量低。面临着国际化程度不高、质量保证体系滞后、出口市场单一等诸多不利因素。加之信息体系落后、进出口组织化程度较低,使水产加工业发展之路更加"山重水复"、坎坷不平。目前我国水产品加工量约占水产品总量的10%左右,且95%以上为海水鱼,淡水鱼加工量不足5%,其他大多只能鲜销。因此,我们要树立忧患意识,抓住入世之机,从推进渔业产业化发展的高度,大力加强水产品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这不仅符合国际水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潮流,也符合我们自身的发展要求。只要我们能够创造性地利用渔业大国优势,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发展水产加工业,就一定会迎来"柳暗花明"的那一
天。
二、加强技术创新,促进水产品加工业向纵深发展
当前我国水产食品的深度加工发展仍然较慢,出口品种仍以速冻品、鱼类罐头、干品及鲜活品为主,加工增值不明显。因此,加强水产加工的技术创新,是发展的必然要求。据专家研究表明,当前国内外水产品加工发展趋势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加快低值水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二是开发合成水产食品;三是开发水产保健食品;四是提高优质水产品深加工的品位和档次;五是开发美容食品及新型水产饮料食品和调味品,这也是当前水产加工业的发展方向。相对于我国来说,要根据行业特点,立足市场,开发和生产适应不同消费层次需求的水产加工品,重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优质传统加工品,如利用银鱼、鲚鱼、沼虾等小型鱼、虾采用干、熏、糟等加工技术,生产盐制、干制、熏制、糟制水产品;系列冷冻保鲜品,如冻全鱼、冻鱼块、冻鱼片等;保健食品和模拟食品,如鱼糕、鱼丸、鱼卷、鱼饼、鱼香肠、仿虾仁、仿蟹肉、仿扇贝等鱼糜制品;罐头制品,如将传统的荷包鲫鱼、豆豉鲮鱼、熏鱼、爆鱼、茄汁鱼、凤尾鱼等按需要制成硬罐头或软罐头;还有水生植物加工品及综合利用制品等等。
围绕这个方向,可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第一,要联合科研院所,实行产、学、研结合,不断开发出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加快高精水产品的加工;第二,在大众化、现代化、方便化、快捷化方面做文章,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休闲食品及快餐水产食品;第三,重点研究解决淡水鱼加工综合利用及加工过程中的蛋白质冷冻性、鱼肉中泥土异味和脱腥、海水中上层鱼类深加工、贝类产品的净化加工等难题;第四,加快技术成果转化,不断提高水产品加工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如开发海洋药品、保健品和功能食品等;第五,要重视发展产业化经营。一方面要抓好加工龙头企业建设,组建龙头企业集团,带动水产加工业发展;另一方面要开辟生产基地,以基地带农户,以基地联市场,走渔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之路。
三、借鉴国际经验,全面提升水产加工业运行质量与效益
1.建立完善水产品加工质量保证体系水产品加工向深度发展,产品质量标准要求越来越高。国外,美、日等国早已开始实施haccp质量保证体系,凡进入这些国家的水产加工品均须符合haccp质量要求。目前,我国已成立了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和认证中心,农业部渔业局已组织制定了《水产品加工质量管理规范》,今后,水产加工企业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建立自身的质量保证体系,将质量认证的范围逐渐扩大到养殖领域以及饲料和鱼药等生产领域。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要会同水产、环保等部门及有关水产科研机构,逐步对水产养殖环境进行全面临控,以全面提高水产品质量,应对入世挑战。
2.加快健全水产品市场信息服务系统水产品的国际贸易迫切需要及时、可靠的国际市场动态信息作为保证。为此,我们要以中国的渔业贸易信息咨询机构为中心,强化信息咨询体系建设,以提供及时、可靠的国际市场动态信息。既要抓好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又要注重信息的质量,争取的信息能引导渔农以销定产,并有利于出口企业捕捉国际商机,生产适销对路水产品,保证水产品货畅其流。这一方面需要研究国际市场的商品供求信息、出口政策及卫生质量法规、标准等内容;另一方面需要搜集国内特色水产品、水产产业化龙头企业信息,促使双方及时、快捷地进行交流。
3.创造性地开拓新兴水产加工品出口市场要努力开拓新兴水产加工品出口市场,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要在稳定现有市场的条件下,致力于多元化市场的建设。尽管我国水产加工品出口已逐步走向市场多元化,但日本、美国、欧盟、韩国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仍然是我国水产品出口的主要目标市场。近年来我国对上述五大市场出口的水产品占出口总量的90%左右。出口市场的过于集中,极易产生市场依赖性,从而影响出口效益。因此,我们应在提高水产品质量的同时,针对各地区市场分布的特点,因地制宜开发出符合当地消费者口味和时尚的水产品,选择和开发多国市场,以减少个别市场波动给水产品出口带来的影响。
4.尽快建立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要采取优惠政策,大力开展招商引资,鼓励私人资本和外资进入水产领域。进一步开放水产品市场,鼓励各类资本直接进入水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积极培育大中型现代化渔业企业,以承接大规模的外商投资;鼓励私人资本和外资参与中西部地区的生态渔业建设和水产产业化经营,特别是水产品的深加工。
5.积极推进渔业标准化各级渔业管理部门和渔技部门要把渔业标准化作为从传统单一渔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渔业转变的重要技术条件,围绕优势水产品和特色水产品,精心制定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的水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要以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为重点,努力提高我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必须高度重视水产品食用卫生安全,严格按照国际规范对水产品生产加工进行控制和管理。目前应当以水产养殖和加工为重点,加快建立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重点搞好haccp、iso9000等国际质量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和国际环保认证,切实加强对渔业生产、加工、出口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达到国际标准。
6.提高水产业组织化程度我国近年来水产品出口综合单价持续下跌,且出口屡屡受阻,这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有关,但也与行业竞争无序及行业自律欠缺是分不开的,它充分暴露了行业组织化管理落后的弊端,更为重要的是落后的行业管理将很难赢得未来的水产品国际竞争。在面临反倾销、反补贴以及所谓的紧急限制进口措施的情况下,行业组织的协调和管理就显得更为重要。一方面,应建立多种联合经营组织,采取松散型或紧密型的契约合同方式,形成集生产、加工出口于一体的组织群体。同时,应建立行业协会、商会,调节进出口,维护行业利益和国家利益。另一方面,应培植龙头企业,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将小规模的生产经营与大市场联结起来,充分发挥行业自律和经济互补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防范和抵御市场风险。
四、抓好引导调整,促进水产加工业快速健康发展
1.政府要高度重视,增加水产加工业的投入一方面要给水产加工业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对其研究、试验等攻关项目要提供经费;在土地使用、城建规划、税费减免及外贸扶持等方面努力创造条件,扶持其发展。另一方面,在资金投入上要发挥导向作用,并且引导金融部门及社会资金广泛投入,争取多元化投资发展水产加工业。如解决出口水产加工品收购资金,对出口水产品各项税费征收标准进行清理,做好出口退税工作,对大宗水产加工品出口提供信用担保等。
2.要放开搞活水产加工企业,发挥其龙头带动作用要以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渔业生产、加工、流通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以提高经营效率为中心,进一步盘活水产加工企业,更好地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
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我省水产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现代水产产业强省,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建设现代水产产业强省为目标,以保障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维护生态为中心任务,以深化水产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转方式调结构为实现路径,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健全全省现代水产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不断增强发展动能,增强水产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产业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生态良好、产品安全、资源节约、平安和谐的现代水产产业发展格局。
(二)基本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严格保护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科学有序利用渔业资源,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大力发展健康养殖和稻渔综合种养。积极推进减船转产,严格控制捕捞强度,促进节水减排,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
坚持宜渔则渔。立足全省农业发展全局,根据渔业资源禀赋、市场需求和生态环境状况,积极利用适宜发展水产养殖的水域、滩涂、稻田等资源,科学确定养殖模式、产业规模和发展重点。积极推进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发展,促进水产一二三产业互动融合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加强现代水产产业技术创新,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水产产业,用新技术、新模式等创新成果推动现代水产产业发展,用新型经营主体、现代科学管理优化水产产业,用品牌建设、市场开拓提升水产产业,推动水产产业迈入创新驱动、品牌带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坚持依法治渔。推动完善渔业地方法规体系,用法治破解发展中的难题、用法治护航产业发展,依法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保护渔业资源、保障质量安全,为渔业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三)主要目标。
加快发展现代水产产业,努力实现水产产业“一降低,二增长,三转变,四安全”。“一降低”即降低江河捕捞强度;“二增长”即促进水产产业的量质同步增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份额同步增长;“三转变”即由注重产量增长转变为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由注重资源利用转变为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由注重物质投入转变为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四安全”即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安全、水生生物卫生安全和渔业船舶作业安全。
到2020年,全省水产养殖区域布局更加优化,养殖面积达到25万公顷,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20万公顷,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80万吨。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560亿元,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涉渔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为6∶1∶3。全省农民人均渔业收入达到840元以上;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550元,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省、市(州)、县(市、区)质检体系更加健全,水产品产地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建立2个省级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力争创建7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立4个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增殖放流站和驯养救护中心10个,年均增殖放流苗种1亿尾以上。建设内陆渔港5个,捕捞渔船数控制在1.15万艘以内,总功率不超过4.9万千瓦。
二、重点任务
(四)完善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按照转方式调结构要求,制定、修订完善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并向社会。科学划定养殖区域,明确限养区和禁养区。将宜养水域、滩涂纳入养殖区域,稳定基本养殖水域。严格控制限养区养殖规模,科学确定养殖容量和品种。将法律法规禁止养殖以及水域环境受到污染不适宜养殖的区域划入禁养区,撤出和转移禁养区内的养殖设施。
(五)优化水产区域布局。推动水产产业区域布局与资源禀赋、生态类型相匹配,水产产业要素投入与产业可持续发展相衔接,水产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任务相结合。平原地区以池塘为基础,以名优品种为重点,打造水产产业的优势和集中发展区。丘陵地区以池塘及大水面为基础,以地方特色品种为重点,打造特色水产养殖基地。攀西地区发挥光热资源优势,打造特色苗种繁育基地。盆周山区及西北高原地区发挥冷水资源丰富的优势,打造特色冷水鱼产业基地。稻田资源丰富的地区,注重差异化发展,建立各具特色的“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养殖基地。
(六)优化水产养殖方式。因地制宜发展池塘健康养殖、大水面生态养殖、稻渔综合种养、流水养殖、工厂化养殖。稳定池塘养殖规模,确保绿色生产用水,加快推进老旧池塘标准化改造,提高养殖生产能力,到2020年改造池塘3.33万公顷。合理确定湖泊、水库等水域内养殖规模,积极发展大水面生态养殖与增殖,坚决取缔施肥养鱼和超标准网箱围栏养殖,到2020年建设百万亩江河库区生态渔场。积极利用低洼地、下湿田、冬囤水田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到2020年建设6.67万公顷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
(七)优化水产养殖品种结构。稳定发展大宗水产品。积极引进国际优良水产种质资源,加强新品种选育和推广,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名特优品种、高附加值品种、低消耗低排放品种,提高养殖综合效益。实施渔业种业提升工程,构建现代化良种研发繁育体系,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提高良种覆盖率。加强水产原种保护,强化水产苗种和种质资源进出口监管。
(八)促进水产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渔业新型业态,推动水产养殖、加工、物流、休闲等一二三产业互动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提高综合效益。积极引导水产加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加工保鲜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支持开展水产品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平台建设。鼓励发展订单销售、电商等新型营销业态。积极发展餐饮、垂钓、水族观赏、渔事体验、科普教育等多种休闲业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传统渔文化为根基,以捕捞及生态养殖水域为景观,建设美丽渔村,打造休闲渔庄。深入开展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到2020年创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30家。完善多渠道渔业产业融合服务,鼓励社会组织、工商资本开展渔业产业各环节服务,全面提高渔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九)加强品牌及经营主体建设。挖掘水产品生产区域特质、工艺特点和文化底蕴,加强渔业品牌建设,支持区域性公用品牌、重点企业自主品牌、重要水产品品牌培育壮大;大力发展“三品一标”(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水产品,加强“三品一标”产品防伪标识使用和发证后监管。加强现代渔业园区建设,促进主导产业集群发展。以培养养殖大户和家庭渔场为重点,扶持壮大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和产业联合体,加快发展多元化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渔业组织化程度。
(十)深入推进渔业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品种培育、生态高效养殖、病害防控、营养与饲料、精深加工等产业技术研发,构建现代水产产业技术体系;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组建渔业科技创新联盟,加快搭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水产科技创新转化平台(基地)。加强新型职业农渔民培训、官方兽医(渔业)培训、水产从业人员职业技能鉴定,增强农渔民技能水平,全面提升渔业从业人员素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推进机械化、智能化设施设备和现代信息技术在渔业领域中的应用,推进水产养殖节水减排,推动水产产业发展逐步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
(十一)扎实开展水产技术推广。推进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推行以推广机构为主,教学科研单位、企业、专业合作社共同参与的一主多元服务模式,形成以公益性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科研单位、协会、合作社、市场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技术推广体系。大力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组织开展科技下乡、农渔民技术培训等活动,加快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推广,打通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
(十二)强化水生动物卫生安全监管。加强水生动物防疫站能力建设,完善渔业官方兽医制度,推进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和监督执法。做好渔业乡村兽医备案和指导工作,壮大渔业执业兽医队伍。加强重大水生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完善疫情报告制度,提高重大疫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
(十三)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坚持产管结合,强化产地监管职责,落实生产者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大力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技术,鼓励和引导养殖节水减排改造,开展养殖水质监测和养殖用水农业灌溉综合利用,支持养殖循环用水设施设备升级改造。深入开展健康养殖示范场和示范县创建活动,到2020年新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00个以上、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5个以上。加强质量安全监督执法,加大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和风险隐患排查力度,扩大监测覆盖面。推进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加强市县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水产品检测能力建设,在涉渔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站配备水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设备,加快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制定、修订。严格监管养殖用药,针对重点养殖品种,开展硝基呋喃、孔雀石绿等禁用药物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查处养殖过程中违法用药行为。加强市场销售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督促市场开办者落实水产品市场准入、信息公示、监督抽检及快速检测等责任,监督水产品销售者和餐饮服务提供者严格履行进货查验记录、不合格水产品退市等义务。
(十四)加强渔船安全生产监管。深入开展“平安渔业示范县”创建活动,加快渔船安全监管平台建设,开展安全生产交叉大检查,最大限度减少渔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推广使用渔业标准船型,加快老旧渔船更新改造,强化渔船安全设施配备,提高抗风险能力,促进渔船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十五)强化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强化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完善水域突发污染事故快速反应机制,健全渔业水域污染事故调查处理制度,科学评估渔业损失,依法进行调查处理。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损害谁修复”原则,建立健全渔业生态补偿机制。涉水工程应开展渔业影响专题评价,制定渔业资源补救方案,严格落实补救措施。
(十六)加强渔业资源保护。严格执行禁渔期制度,严厉打击电、毒、炸鱼和使用“绝户网”等非法捕捞行为。根据我省水域和水产资源实际,新建一批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夯实渔业资源保护基础。大力开展鱼类增殖放流,加强增殖放流管理,完善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机制。大力开展水生野生动物科普宣传,严格水生野生动物的驯养、捕捞、运输和经营利用行政许可,强化“三证”(人工繁育证、特许捕猎证、经营利用许可证)管理。强化涉水工程建设项目涉渔影响专项执法检查。积极推进天然水域捕捞渔民转产转业,逐步降低江河捕捞强度。
三、保障措施
(十七)加大财政支持。各地要统筹现有资金渠道,加大对水产产业的投入力度,支持加快建设现代渔业园区、原良种体系、质量安全体系、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等。按规定落实渔政执法、渔业资源保护和无公害认证、水产品质量监管经费等保障政策。
关键词:水族;现状;发展对策;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 F32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24-130-02
水族产业属于休闲渔业范畴,具有产业链条延伸广、产品附加值高、生产要素集约型强等优点。近几年,随着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安徽省水族产业发展速度加快,包括水族用品销售,水族产业总产值超过3亿元,水族产业已成为安徽渔业经济发展新的亮点。
1 安徽水族产业发展现状
1.1 观赏鱼产业分布区域化 2015年,安徽省观赏鱼养殖基地80多个,年产观赏鱼商品鱼1亿多尾。观赏鱼养殖基地区域化特色明显,主要分布在合肥市、阜阳市,淮北市、滁州市、六安市、铜陵市等市也有少数基地分布,合肥市、阜阳市已成为安徽观赏鱼产业发展的聚集地。目前安徽生产的观赏鱼主要是金鱼、锦鲤,金鱼的品种100多个,主要品种有草金、五花、虎头、凤尾、蝶尾、泰狮等,锦鲤品种有10多个,包括红白、大正、昭和、黄金、秋翠、黑金等。安徽红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我省最大的标准化观赏鱼专业生产基地集种苗繁殖、养殖、研发为一体,年观赏鱼繁殖能力达到2亿尾,2015年省农委认定为省级水产良种场,养殖观赏鱼出口英国、德国等国家。
1.2 观赏鱼养殖生产标准化 安徽省大力发展观赏鱼健康养殖,推进生产标准化,提高观赏鱼产品品质。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阜阳市颍州区水产站等单位先后制定了草金鱼繁殖、草金鱼养殖、紫蝶尾龙睛金鱼繁育、兰寿金鱼繁育等4项观赏鱼养殖省级地方标准。阜阳市全州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获得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称号。
1.3 水族市场发展专业化 安徽每个地级市都形成了从事观赏鱼、水族用品、专用饲料销售的专业水族市场或者集散地。观赏鱼销售主要品种包括金鱼、锦鲤、龙鱼、热带鱼和观赏龟类,水族用品主要有水族缸、观赏鱼专用饲料等。销售产品中金鱼、锦鲤、观赏龟类主要来自本省养殖基地,龙鱼、热带鱼、水族缸、专用饲料等都来自广东、上海、浙江等经济发达和观赏鱼产业发展较好的省份。合肥市较大的水族专业市场有裕丰花市、海汇花市、清溪路花市等,其中裕丰花市有水族经营户50多户,年销售额近亿元。
1.4 水族产业形式组织化 在省渔业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安徽省于2012年成立了安徽省水族协会,现有会员100多个。安徽省水族协会的成立,为推进观赏鱼健康养殖,为协调、规范发展以及服务行业起到了重要作用。安徽省水族协会于2013、2014年连续2a在合肥市成功举办水族展暨观赏鱼大赛,宣传展示安徽水族产业发展成就,为全省各地从事水族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士建立同行之间的联络,交流研讨新思路新经验,沟通推广新技术、新产品,为广大水族消费者普及水族知识,扩大安徽水族产业社会影响,推动了安徽省水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 安徽水族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水族产业总体规模还不大 安徽水族产业与广东、上海、北京等省市相比,总体规模还不大,安徽目前还没有水族用品、专用饲料研发和生产的专业企业。
2.2 水族产业品牌意识不强 安徽观赏鱼生产单位品牌意识不强,全省观赏鱼注册商标很少,也没有区域性特色品牌。
2.3 水族产品销售模式有待创新 安徽水族产品销售还以传统的批发、零售市场销售为主,网上销售量较小,拍卖销售基本没有。
3 安徽省水族产业发展对策
全国“十二五”渔业规划提出要鼓励发展文化多元的休闲渔业,省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渔业发展的意见也提出要加快发展休闲观赏渔业。安徽是内陆水产大省,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交通便捷,发展水族产业条件优越。
3.1 推进生产发展 观赏鱼繁殖、养殖是水族产业发展的基础。渔业部门要把观赏鱼养殖基地建设作为现代渔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依托资源条件,推进观赏鱼养殖向多品种、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要指导观赏鱼养殖基地根据实际确定健康养殖模式,制定执行生产操作规范,建立生产投入品采购、保管和使用规章制度。养殖基地要做到场区内环境整洁,道路平整通畅,养殖生产设施现状良好,养殖用水符合无公害水产养殖用水标准,养殖废水达标排放,确保观赏鱼品质优良。
3.2 加快品种研发 品种是观赏鱼养殖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发展观赏鱼产业,必须加强新品种的研究与开发。安徽现有观赏鱼生产单位多数是从养殖食用商品鱼转产而来,其研究开发新品种的技术能力和经济实力都十分有限。要充分利用观赏鱼产业发展科研资源,建立科研团队,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开展观赏鱼的品种研发,在维护好传统观赏鱼品种特有品质的同时,不断推出大众喜爱的新品种、好品种,促进观赏鱼消费的时尚化。引导观赏鱼生产经营单位开展观赏鱼品种研发,形成万众创新的局面。
3.3 强化品牌建设 水族产业发展的方向是高档化和大众化,品牌建设至关重要。要通过强化品牌建设,加大宣传力度,以品牌赢得市场。要支持观赏鱼生产经营单位注册商标,打响企业品牌。观赏鱼生产聚集地要打响区域品牌,根据安徽观赏鱼生产区域布局,阜阳市可以主打“阜阳金鱼”、“阜阳锦鲤”品牌;合肥市主打“合肥金鱼”品牌。要创新观赏鱼销售方式,大力推广网上销售、拍卖销售等方式,提高产品价格,提升产品知名度。通过举办展会和评比活动,宣传推介安徽观赏鱼和水族产品,向消费者普及观赏鱼养殖知识,推动观赏鱼进千家入万户。
关键词:生产业;制造业;关系
一、生产业与制造业
众所周知,制造业是指对原材料、设备、资金、技术等制造资源,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各种制造环节、工艺和过程,改变原材料的用途,将其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工业品与生活消费品的行业。制造企业的主要业务活动是经过加工、制造生产的可移动的各类产品。制造业主要包括产品制造、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零售等业务活动。在主要从事产品制造的企业中,还包括为产品销售而进行的机械与设备的组装与安装等活动。其分类主要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纺织业、造纸和纸制品业、石油加工及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其他制造业等。
制造业现已成为沈阳市乃至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沈阳市经济增长和经济转型的基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成为就业的主要渠道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不仅如此,制造业的全面发展和优化升级使得我国确立了“制造大国”的地位,为实现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生产业也称生产者服务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服务业被称为第三产业,其范围包括除一(农、林、牧、渔业)、二(工业、建筑业)产业以外的其他所有行业。生产业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而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其本身并不向消费者提供直接的、独立的服务效用。它依附于制造业企业而存在,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诸环节中,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品,把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进制造业,是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
生产业包括金融、保险、法律、会计、管理咨询、研究开发、工程设计、房地产、工程和产品维修、运输、通信、广告、仓储、人事、行政等等。生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黏合剂”和“引擎”,已成为现代服务经济体系中最有活力和增长最快的部门。生产业除了具有服务业的一般特点以外,还具有自身的显著特征:一是中间投入性。二是人力和知识的高资本密集性。三是技术和产品创新性。四是产业关联性。
二、生产业与制造业的关系的几种流行观点
一是制造业是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服务业则是制造业的补充。以Cohen和Zysman,(1987);Rowthorn和Ra
maswamy,(1999);Klodt,(2000);Guerrieir和Meliciani,(2003)等的观点为代表。认为制造业是服务业(生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服务业发展处于需求的遵从地位,因此服务业发展附属于制造业发展。我国学者张世贤也认为工业化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难以跨越“卡夫丁峡谷”。他认为,只有工业化和城市化都达到了一定水平,才能形成对于服务业的需求和市场,服务业才有可能获得高的要素投入回报。江小涓、李辉的研究指出,虽然过去20多年里服务业没有取得预期的高速增长,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没有显著提升,但我国却能在这段时期保持几乎是全球最高的增长速度,服务业发展滞后并没有成为增长的障碍。刘培林、宋湛认为,目前我国生产业部门从其内在属性上看,是一个相对“昂贵”的产业,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之下,将大量资金投入生产业的机会成本大于投入制造业的机会成本。
二是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是制造业生产率得以提高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发达的生产业,就不可能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制造业。以Pappas和Sheehan,(1998);
Karaomerlioglu和Carlsson,(1999);Eswarran和Kotwal,(2001)等的观点为代表。认为生产业的发展可以提高社会分工程度、延长产品的生产链条、降低社会经济运行的交易成本,从而有助于经济增长。我国学者江小涓和李辉指出,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效率较低,已成为制约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他们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进行的一项调研表明,服务业发展滞后已成为影响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三是服务业和制造业部门表现为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互补性关系。以Park和Chan,(1989);Bathla,(2003)的观点为代表。其机理是:随着制造业部门的扩大,对诸如如贸易、金融、交通、社会服务等生产业的需求会迅速增加,这将提高制造业部门的生产率;反之,生产业部门的增长也要依靠制造业部门中间投入的增加。而且随着经济发展,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彼此依赖的程度加深。我国学者顾乃华在我国特殊的体制转型环境中,进一步考察了生产业和制造业部门之间的互动关系。他认为,在经济转型期,除了应关注生产业通过提供中间投入品发挥的对制造业的“外溢生产效应”外,也应重视生产业发挥的“外溢改革效应”。我国在经济体制的转轨――这个特殊的阶段中,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的服务业正承担起破除制造业体制改革“瓶颈”、减轻改革阵痛的功能。
四是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两者出现了融合趋势。以Lundvall和Borras,(1998)的观点为代表。该观点认为,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生产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两者出现了融合趋势。我国学者周振华对这方面的文献做了比较全面的综述。
关于上述四种论述生产业同制造业之间关系的比较流行的观点,目前我国学术界总体看法是:“遵从论”和“主导论”都过于偏激,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面,缺乏对问题全面、深入的剖析;“互动论”比较切合实际;“融合论”反映的是未来的产业演变趋势。
三、生产业与制造业的关系分析
(一)生产业与制造业相互促进、共生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 生产业的作用不断增强,特别是进入新经济时代后,生产更加全面地渗透到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相应地,经济活动也由以制造为中心转向以服务为中心。随着产品生产与服务功能的不断融合,生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也越来越紧密,特别是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呈现出逐渐融合的趋势:一方面, 制造业不断服务化。另一方面,服务产业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总之,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服务业与制造业边界相互交叉和部分重叠。这种产业融合通过产业链上不同环节之间功能的互补,提高生产的集约化程度和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
(二)制造业和生产业的互动关系。一是发展制造业是生产业发展的前提。制造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主要标志,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近年来随着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发展趋势,以及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演进的客观需求,必然要求我们在一些制造行业和区域建设尽可能多的产业规模、创新能力、出口规模的制造中心和产业基地,以期更好地使制造业全面融入世界现代制造业体系,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与现代装备制造业协调发展的国际性先进制造业基地,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这就必然要求制造业的经济产业链向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进而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产业联系密切的诸多企业以及相关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产业集群除了包括生产销售部门、相关产业部门,还包括教育培训、研究开发、金融等服务业企业与机构,它们是产业集群的支持机构,是产业集群重要的构成要素。可见,先进制造业基地不应仅仅是针对制造业,而是应该形成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促进、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强化产业特色和专业化协作配套。制造业对生产业发展的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制造业内部不断将一些非生产性活动逐步外包,进而促进服务业比重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是制造业的结构转型,使得生产过程中对中间投入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建设先进制造业是生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可以促进生产业水平的不断提升。
二是生产业的发展是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有效依托。目前,在我国制造业发展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而生产业的发展和创新,能有效加速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集聚化趋势形成后,生产业能够与高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等其他产业形成良好的融合与互动,对高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等产业的发展产生渗透作用,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三是发展生产业是促进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基础。制造业只有借助先进生产业特别是高水平的研发和市场营销能力,才能取得生产网络和价值链中的支配权,获取动态竞争优势。发展生产业不仅能够降低制造业的交易成本、优化制造业发展的制度环境,而且能够提高制造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和效益,优化制造业的增长方式,强化价值链的核心环节,更好地实现产出的服务功能,打造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结论:实践证明,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生产业的支撑,而制造业的发展也为生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生产业的发展是随着劳动分工深化、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与制造业的关系并非是一种简单的分工关系,二者之间更多地表现为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内在联系。制造业与生产业是并行发展的关系,制造业的发展会拉动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而生产业的发展会促进装备制造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二者缺一不可;制造业与生产业之间是动态的互动发展关系,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二者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关键词]海洋经济;海洋产业;新兴海洋产业;海洋主导产业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7)02-0007-06
The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Dalian’s marine industry
WANG Ai-xiang1, BAI Yuan-yuan2
(1.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061, China;
2. Management School,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 266100, China)
Abstract:Dalian is an important port city in the Circum-Bohai Sea Region. Marine industry in Dalian has been affected by the development competitiveness of coastal regions and its weaken competitive in the traditional superior industries; therefore, it is urgent to explore new ideas for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confronting problems of Dalian’s leading industries, such as marine fishery, marine shipping industry, marin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and coastal tourism industry, the potential of marine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Dalian can be effectively put to good use as long as it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its marine industry, formulate sound polic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industry,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marine industry, and strengthen the cross-regional cooperation.
Key words:marine economy; marine industry; emerging marine industry; marine leading industry
一、引言
大B市地处辽东半岛南侧,南邻黄海与渤海,北依东三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是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部的重要出海口,东北亚地区经济的重要连接点。全市海岸线长1900余公里,可管辖海域面积2.3万平方公里[1],约占辽宁省管辖海域面积的80%[2]。其岛屿众多,气候宜人,海洋产业种类齐全。
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是全国海洋经济总量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占全国海洋经济总量的36.9%。大连市是环渤海地区的重要城市,理应为环渤海地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2014年大连市实现海洋经济生产总值2773.7亿元,占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的12.5%,占全国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的4.6%[3]。发展大连市海洋经济,对振兴东北经济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孙才志等对环渤海地区产业布局进行了分析,对环渤海地区海洋产业进行了综合指数评价,认为大连市在资源禀赋基础及社会结构基础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在生态环境基础及科技智力基础方面发展不足[4]。覃雄合等对环渤海地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测度,认为大连市可持续发展度处于中度可持续发展水平,生态环境是制约大连市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5]。乔翔对大连市海洋经济进行了分析,认为大连市海洋经济在经济价值补偿、社会价值补偿、自然价值补偿、海洋经济增殖方面存在压力,并提出了对策思考[6]。郑德凤等建立了海岸带生态足迹模型,设立了海洋生态压力指数,从海洋生态压力方面对大连市海洋经济进行了分析,认为大连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空间受到了限制[7]。李飞认为,大连市海洋经济面临的机遇主要有海洋产业基础坚实、外部环境推动、国家政策支持等[8]。
狄乾斌等通过对大连市1998―2007年海洋产业结构的分析,认为各类海洋产业产值按比重大小排前5位的为海洋渔业、海洋船舶工业、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盐业[9]。宋欣茹对大连市港通运输业、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盐业以及海洋产业结构等进行了分析,认为大连市海洋三次产业结构从2006年的27.3:17.5:55.2演化成为2009年的26.0:19.7:54.3[10]。林原认为,大连市未来具有发展前景的海洋产业主要有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与高技术船舶业、海洋风能利用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业、海洋高端服务业、滨海旅游业[11]。包特力根白乙论述了大连市海洋经济发展历史,将大连市海洋经济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恢复发展阶段、传统产业鼎盛发展阶段、多元格局发展阶段和陆海经济互动阶段,并分析了1998―2010年三次海洋产业结构的变化,认为大连市海洋产业结构由“哑铃型”向“橄榄型”转型,并向“倒三角型”结构优化[12]。
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选取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四个海洋主导产业对大连市海洋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
二、大连市海洋产业发展现状
(一)海洋渔业经济总量平稳上升
大连市渔业资源丰富,渔港众多。海水养殖、海水捕捞产业在环渤海地区占有较大比重,具有明显优势。近年来,大连市渔业经济总量平稳增长,2008―2014年渔业经济总产值年增长率为15.1%,渔业产值年增长率为13.8%。2014年大连市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893.1亿元,占大连海洋经济总值的32.3%,占辽宁省渔业经济总产值的56.7%,较2013年增加6.6%,渔业产值442.1亿元,较2013年增加6.5%(见图1)。2014年水产品产量237.5万吨,占辽宁省水产品总量的46%,海洋捕捞产量77.7万吨,其中近海捕捞66.4万
(二)滨海旅游业区域特色凸显
大连市地理位置优越,海岸线长,有170多个岛屿,海洋旅游资源丰富,是东北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旅游城市,被誉为“北方明珠”“浪漫之都”。大连市滨海旅游特色显著,东部以金石滩、老虎滩海洋公园、黄金海岸等海岸沿途观光为特色,西部以海岸海水浴场、温泉等休闲度假为特色,西南以旅顺抗战历史纪念为特色,东南以长海各大海岛旅游为特色。2015年,大连市旅游经济收入1008.7亿元,占辽宁省旅游总收入的27.1%,较2014年增长12.8%;全年接待海外过夜游客人数98.5万人次,较2014年增长2%,创外汇收入5.16亿美元,较2014年增长2.1%;接待国内游客6828.1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977.2亿元,较2014年增长13.2%[14]。“十三五”期间,大连市逐步健全旅游产品体系,坚持“1+3”发展模式,即优先发展滨海旅游产品,将其作为建设东北亚国际滨海休闲旅游城市的核心产品,形成“海岛-海岸-海港”的滨海旅游结构。2016年,大连市与丹东市依托丹大快铁,联手打造“北黄海旅游新干线”,实现了优势互补,合作发展。
(三)港口运输业出现波动
大连市港口资源丰富,有港口30多个,是中国北部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东北地区连接国内外的最大出海口。虽然大连市港口吞吐量每年在增加,但是环比增长速度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见图2)。2015年,大连市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4.15亿吨,占辽宁省全省的39.6%,较2014年下降2%;外贸吞吐量1.3亿吨,较2014年增加3.9%;集装箱吞吐量944.9万标箱,占辽宁省全省的51.4%,较2014年下降6.7%。2015年,大连市拥有海运航线111条,其中外贸航线86条,内贸航线25条;开通航线188条,覆盖13个国家,109个国内外城市,与2014年基本持平。
(四)船舶工业集群效应初步形成
大连市是我国重要的船舶工业制造基地,造船历史逾百年,拥有国内先进的船舶设计技术。2014年大连船舶重工集F有限公司位居大连市出口100强企业第2。通过一系列政策扶持,大连湾、旅顺以及长兴岛三大造船基地集群效应初步凸显。2014年,大连市船舶拥有量26713艘,总吨位42万总吨,功率79.8万千瓦;投资民用钢制船舶产量107.8万载重吨,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85.5亿元,金属船舶制造15.63亿元,船用配套装备制造45.5亿元,船舶改造与拆除8.2亿元,娱乐船与运动船制造16.2亿元;船舶出口18亿美元,机动船出口265艘,较2013年增加3.1%,净船重量766.7万吨位,较2013年增加2.6%,总功率114.9万千瓦,较2013年增加2.6%[15]。
三、大连市海洋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传统优势海洋产业竞争力减弱,新兴海洋产业发展缓慢
滨海旅游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是大连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大连市传统海洋产业不断受到挤压。以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和船舶工业为例。滨海旅游业方面,厦门市以打造高端旅游产品诸如邮轮、游艇为特色,不断扩大旅游市场;青岛市以独特历史、人文为特色,消费市场庞大。除此之外,三亚、烟台、威海、天津等城市的滨海旅游业都各有特色,发展迅速。由于滨海旅游产品具有较强的替代性,大连市的滨海旅游业发展受到国内同类城市竞争的挑战。
大连市虽然渔业资源丰富,但是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首先,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连市海洋捕捞业进入快速增长时期,近海捕捞规模过大,造成渔业资源衰退,部分捕捞品种濒临灭绝,传统作业渔场急剧缩小,一些渔场已经形不成渔汛。其次,由于相关单位积极性不高,项目审批程序繁琐,致使建设工作无法及时展开,导致渔业基础设施薄弱,规模能力不足,公共安全基础能力难以保证。大连市受渔船落后、核心技术掌握不够、船员素质低等因素制约,相比山东、江苏、浙江等省份的沿海发达城市,远洋渔业发展有待提高。再次,环渤海海域污染日趋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质富营养化、赤潮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大连市水产品养殖品种主要以贝类和藻类为主,对生存环境要求较高,使水产品总产量和质量双双下降,给大连市海水养殖渔业带来巨大损失。
船舶工业方面,2014年,上海外高桥有限公司、江苏扬子江船业(控股)有限公司、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和青岛北海船舶重工位居全国新承接船舶订单前4,加之世界造船业市场订单的持续下降,大连市船舶工业传统优势逐渐减弱[16]。青岛市、上海市拥有发达的海洋科技资源,众多的涉海科研机构,涉海科研投入全国领先,青岛市已形成高新区、西海岸新区、蓝色硅谷核心区三大海洋产业基地[17],为青岛市新兴海洋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大连市虽然在海洋生物医药、海水利用方面具有一定产业基础,但相比青岛市,仍存在一定差距。在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和海洋现代服务业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上海市远超大连。大连市作为国内老牌的船舶工业基地,拥有较好的海工装备制造基础,尤其是可以依托腹地纵深的沈阳和鞍山等全国著名的装备制造基地,具备了打造全国一流的海工装备基地的基础。但是,除船舶工业外,在其他海工装备制造领域,大连市的知名度并不高。虽然大连市拥有我国较为发达的海洋科技支撑,海工装备制造业是其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人才为一体,但是大连市在海工装备制造领域的设计能力不足,缺乏海洋科技人才队伍的支撑与对核心技术的掌握。
(二)海洋主导产业资源依赖严重,产业结构升级面临压力
区域性主导产业的多样化是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从海洋产业比重来看,2007年大连市海洋渔业、海洋船舶工业、滨海旅游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比重为33:30:27:9[9],大连市四大海洋主导产业占据主要产业比重超过99%。由此看出大连市海洋产业发展呈现出一种失衡状态。从产业结构来看,大连市海洋产业第一产业比重过大,近些年虽然海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有所提升,但是总体来看,大连市海洋产业还是以海洋渔业、海洋船舶工业、滨海旅游业三大传统海洋产业为主,海工装备制造业、海洋新能源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淡化业等新兴海洋产业比重很低,l育迟缓。“十三五”时期,大连市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面临巨大的压力。
(四)港口运输市场被分割,滨海旅游功能亟待完善
长期以来,大连市一直是东北地区的主要出海口,港口运输是大连市海洋经济的重要支撑。近些年来,随着周边营口港与丹东港的发展,尤其是营口港的港口货物吞量及集装箱吞吐量的迅猛发展,对大连港的挤压效应不断增大,大连港的腹地箱底资源被分割,大连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比较优势正在被削弱,影响到了大连市港口运输业的稳定发展;大连港的主要经济腹地是我国东北地区,由于东北三省经济不景气,市场规模小,出口能力有限,对大连港的助推作用明显减弱。
滨海旅游业是大连市的传统优势产业,但是相比青岛、厦门等国内滨海旅游城市,大连市的旅游景点较少。虽然大连市海岛资源丰富,但在海岛资源管理与开发方面相对滞后,特色海岛资源开发不足。全市的旅游周期较短,季节性明显,旅游最佳时期集中于夏季,淡季长,旺季短,旅游产品单一,游客数量不足,停留时间短,旅游收入较少,加之近海海域污染严重,致使大连市滨海旅游业的优势逐渐减弱。大连市虽被誉为“北方明珠”,定位于“国际旅游大都市”,但是相比香港、上海等发达旅游城市,除了旅游功能不完善外,在城市开放程度、城市文化底蕴、对国内外先进文化吸收等方面均相对落后。
(五)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迅速,区域间竞争不断增强
世界各国包括我国许多沿海城市都十分重视海洋经济的发展,纷纷制定了各种鼓励海洋产业发展的政策,在海洋科技、海洋治理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投入了巨额资金,海洋经济竞争力不断提升。例如美国制定了《世纪海洋蓝图》,日本制定了《海洋基本计划》《第二期海洋基本计划》等[18],确立本国新兴海洋产业的发展规划;浙江“舟山群岛新区”、青岛市“西海岸经济新区”等重大国家战略项目的获批及落实,增强了地区海洋经济竞争力。
从大连市与青岛市的对比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大连市的总体经济状况都好于青岛市,在开发区建设和城市规划建设等方面也优于青岛市。但是近些年,大连市和青岛市的差距逐渐拉开。在经济总量和地方财政收入方面,青岛市已经反超大连市,2016年青岛市成为全国第12个万亿城市,大连市仅为8150亿元。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青岛市较早地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建立了具有地方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例如电子家电产业),工业名牌产品也远多于大连市。2. 青岛市县域经济比较发达(包括整个山东地区),这主要得益于实施“全域统筹”发展战略,即墨、胶州、平度、莱西都进入了全国百强县之列。3. 随着青岛西海岸新区、红岛经济区、城阳区、即墨市的快速崛起,国际先进的海洋发展中心等重大战略的实施,青岛开发区与大连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消除。
(六)海洋生态环境约束日益增大
海洋生态环境是海洋经济发展的自然基础。2014年大连市工业废水排放总量40150.3万吨,仅次于上海;直排入海27086.4万吨,居全国首位[16]。相比上海、深圳、宁波等港口城市,大连市在港口基础设施、海洋污染治理方面投入不足,海洋产业发展与海洋环境污染矛盾日益突出,海洋环境治理亟待加强。大连市船舶工业和港口运输业在海洋产业中的比重较大,由于大连长兴岛、甘井子区等地的不断开发,海洋交通运输业、船舶工业产生的污染物直排入海,不少海域如大连湾、营城子、庄河新港、普兰店湾等附近海域中的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等污染物严重超标。每年环境污染导致的生态灾害对大连渔业经济产值影响较大,直接影响到大连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大连市海洋产业发展潜力分析
依托黄、渤海地区,大连市海域面积较大,深水岸线长近300公里,海洋资源丰富,养殖空间大。大连市东部海域海水交换能力强,适宜推广海洋牧场,实现渔业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近些年,大连市依托丰富的海岛资源,借鉴国内外海洋牧场成功经验,发挥獐子岛、长海海洋牧场示范作用。在近浅海养殖基础上,离岸深水养殖业发展迅速,深水网箱养殖技术得到大范围推广。另外,大连市拥有众多天然优良港湾,适宜海洋生物资源生长,可以引进适宜大连水域的国外海水养殖新品种,如鲍鱼、刺参等。
海工装备制造业是我国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制造。大连市船舶工业制造基础深厚,拥有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产业发展环境优越。近些年,世界船舶制造业市场不容乐观,面临产能过剩困境。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十三五”时期大连船舶工业实现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今后,大连市发展海工装备制造业要注意向腹地纵向延伸,加强跨地区产业合作,搞好地域技术协作,加强自主研发、自主设计核心配件,依托沈阳、鞍山等装备制造业基础较好的城市,打造高端海工装备制造业发展基地。以新型集装箱船、大型钻井平台等高附加值、高技术型海工装备为主,共同建立国内一流的海工装备制造基地,将大连市打造成全国重要的海工装备基地。
大连市在沙滩浴场、近海、海岛、城区旅游方面可挖掘的潜力很大,潜在竞争力很强。目前,全市旅游主要以观光旅游为主,根据2016年中科院公布的《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大连排第4位。今后大连市滨海旅游业应以度假旅游为主要发展目标,合理规划旅游开发项目,制止无规划盲目式的旅游开发。开发新的反季节性旅游产品,缓解淡旺季旅游反差。加强游轮、游艇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休闲渔业,海底、海上观光项目,涉海体育,邮轮、游艇旅游。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加大文化事业投资,打好旅顺历史文化牌、口岸优势牌。完善剧院、主题公园、广场、特色美食、教堂、主题旅店、星级酒店、会展、节庆旅游设施建设,办好国内、国际主流文化旅游节庆活动。
大连市岛屿众多,沿岸潮汐能充足,滩涂辽阔,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海洋科学技术有一定的积累,资本条件充裕。另外,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大连市起步较早,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大连市在海洋新兴产业领域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如海洋能源开发产业、海水综合利用、海洋食品加工业与海洋药物产业、港口物流、海洋风能等领域。大连市应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进行海洋产业布局,特别是要完善大连长山群岛、长兴岛以及黄海海域的海洋产业布局,尽快形成新的海洋主导产业体系,加快全市海洋经济发展步伐。
五、大连市海洋产业发展策略选择
(一)做好海洋产业发展划,协调三次产业发展
从海洋三次产业发展序列看,今后大连市海洋发展的策略选择是:一要优化提升海洋第三产业。从产值比重看,今后一个时期,大连市的海洋产业以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为主要支撑。在巩固提升传统海洋服务业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现代海洋服务业,如涉海金融保险、涉海法律服务、海洋科技教育、海洋信息服务等。二要大力发展海洋第二产业。以发展海工装备制造业、海洋新能源开发、海水综合利用为主攻方向,努力寻找海洋第二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寻求海洋制造业的新突破。三要努力拓展海洋第一产业发展的战略空间。控制近海养殖规模,通过建设海洋牧场,发展离岸深水养殖,壮大海洋食品加工,发展远洋渔业等,努力提高海洋第一产业的技术含量。“十三五”期间,大连市发展海洋产业应以科技创新和环保低碳为主要理念,精准施策,严把项目用海准入关,提高用海生态门槛和产业准入门槛,整体推进海洋三次产业发展,促进全市海洋产业逐步向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过渡。
(二)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强地区间经济合作
大连经济一直是一种典型的“腹地经济”模式,作为东三省和内蒙古东部的重要出海口,大连经济与东北地区经济息息相关。因此,任何时候大连市都要重视依托东三省腹地经济,重视跨区域经济合作。对此,在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以及海工装备制造业等产业领域,应努力加强跨地区经济合作。大连市是一个港口贸易城市,开放程度比较高,有百年以上的开放历史,同时大连市经济也是一种开放型经济模式。“十三五”期间,大连市要进一步巩固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地位,深化对外开放,努力提升城市的国际竞争力。深化对外开放,要突出观念意识和商业规则意识,强化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主动与国际规则、国际惯例接轨。在开放型经济发展中,要积极利用外资,尤其要大力引进技术含量高的大项目,以推动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三)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着力打造“环黄渤海蓝色经济带”,加快推进大连湾、大小窑湾、金州湾、普兰店湾四大海湾海洋经济圈发展,依托现有的城市产业基础,努力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如船舶和海洋工程设备制造、临港产业集群等,尽快形成产业国际竞争力。面对激烈的国内港口竞争,大连市港口转型升级应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要求,增强大连市港口竞争力,提高港口产业的经济效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东三省、华北地区的经济严重下滑,而深圳、杭州、重庆乃至青岛等城市经济表现不俗,主要原因是上述城市较早实现了产业转型尤其是服务业转型,特别注重超前进行新产业、新业态的培育,逐步打造出了国内一流且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近年来,通过持续的努力,大连市正在形成以软件产业和服务外包为主体的服务产业集群,并依托口岸经济,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实施“海洋+”战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加快建设大连市蓝色优势产业集群。
(四)注重海洋资源科学开发,推进海洋生态修复工程
在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大连市应十分注重海洋生态保护,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合理规划一、二、三产业。应注重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加大对稀缺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力度,逐步加大对污染治理项目的投入,科学合理开发海岸带资源、海岛资源、滩涂资源;加强海域监管力度,不断完善海水质量检测体系、污染物入海排放量达标指标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相关海洋环境监管方面的地方法律;扩大海洋生态红线制度范围,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大海洋生态受益补偿力度,完善环境污染赔偿机制。应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原则,合理开发海岛资源,保护好海洋生物资源;明确管理主体,防止管理重叠以及管理盲区,避免资源过度使用或浪费;推进无居民海岛、海岸、沙滩、滩涂、海岸线、重点污染海域修复工程建设;统筹兼顾长山列岛渔港群、北黄海岸渔港群和东渤海沿岸渔港群,实现全市海岸线渔港均匀分布;加强基础服务功能建设,为渔船提供安全回港避风、停泊休整等良好服务,提高渔港防灾减灾能力。
(五)夯实海洋科技基础,营造利于海洋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现代城市竞争本质上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目前,大连市海洋科技已经具备一定基础,拥有大连海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国家海洋局大连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等海洋科研院校。但与青岛、天津和上海等城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海洋科技支撑力较弱。大连市应采取切实措施积极引进海洋科研院所,诸如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技术等的研发单位,努力提升大连市海洋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力。海洋产业尤其是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引导,为此,大连市政府应制定和完善新兴海洋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加大口岸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大对海水养殖业、远洋渔业、海洋新能源、海水淡化等产业的补贴力度。推进实施科技兴海战略,搭建好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平台,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海洋高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参考文献]
狄乾斌,王小娟,刘东元.金融危机对大连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0(9):91-95.
张耀光,刘锴,刘桂春,等.基于定量分析的辽宁区域海洋经济地域系统的时空差异[J].资源科学,2011(5):863-870.
2015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EB/OL].(2016-03-16)[2017-02-10].http:///gongbao/nrjingji/nr2015/.
孙才志,杨羽E,邹玮.海洋经济调整优化背景下的环渤海海洋产业布局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3(10):83-95.
覃雄合,孙才志,王泽宇.代谢循环视角下的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测度[J].资源科学,2014(12):2647-2656.
乔翔.大连海洋经济发展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思考[J].辽宁经济,2011(7):76-79.
郑德凤,臧正,苏琳.大连市海洋生态压力及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4(1):94-98.
李飞.统筹资源突出特色推进大连海洋经济科学发展[J].大B干部学刊,2012(3):47-49.
狄乾斌,王小娟.大连市海洋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0(10):887-891.
宋欣茹.大连海洋产业发展分析及结构优化升级对策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11):112-116.
林原.浅谈大连市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思路[J].辽宁经济,2012(1):79-83.
包特力根白乙.大连地区海洋经济发展历程、产业结构和推进方略[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411-415.
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2015中国渔业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2015年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6-03-25)[2017-03-12].http:///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52&id=11193.
2015大连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中国海洋年鉴编纂委员会.2015中国海洋年鉴[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6.
一、耀州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铜川市耀州区地处陕西中部渭北高原南缘,是关中通向陕北的天然门户。全区总面积1617平方公里,总人口30万人(含新区),其中非农业人口10万。2011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82.7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620元、5307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7.1%和20.3%。区内资源丰富,交通便捷,是陕西省优质外销果、加工专用果、奶牛、肉牛、强筋小麦、饲料饲草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等七大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
近年来,耀州区以将农业产业化做精、做大、做强的总体原则,按照“稳粮、优果、兴牧、扩药、增菜”的思路,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生产基地基本形成。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从实际出发,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原则,调整耀州区农业产业结构。以苹果为主的特色果业基地基本形成,以奶牛为主的畜牧业迅猛崛起,以黄芹、柴胡为主的药材业稳步发展,以大棚菜为主的设施农业初具规模。目前,全区苹果、干杂果等特色果业面积发展到82.5万亩,实现了农民人均4亩果目标。其中:水果20.3万亩,产量11万吨,干杂果62.2万亩,产量6200吨。农民人均果品收入占到果农人均收入的70%以上,以“两牛一羊”为主的畜牧业迅速崛起,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步伐加快。全区肉牛、奶牛、肉羊稳定发展到7万头、1.3万头和8万只;生猪发展到7万头。发展各类养殖专业村到21个,建成畜牧业养殖小区8个,建成机械化挤奶站15个;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1万亩,蔬菜发展到5万亩。耀州区已经发展成为全省七大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
二是龙头企业得到发展。目前,全区形成了科技支撑、龙头带动主导产业发展的良好格局,围绕果、牧、药、菜等主导产业,培育了绿想集团、祥云公司、陕西农发乳业公司、铜川鹿苑公司等一批产业带动型企业,这些龙头企业坚持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走产业化之路,有力的促进了主导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专业协会不断涌现。围绕农业主导产业生产和销售,全区各专业村已经建立果业协会、奶农协会、药材协会、蔬菜协会等协会28个。这些规范运作的专业协会,及时为农户提供信息,帮助农户解决生产和销售的问题,成为上连市场、下连千家万户的“桥梁”和纽带。同时,一批跑市场、跑销售的农村“能人”应运而生。
四是农产品品牌建设有了新突破。耀州区积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快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不断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和无公害生产,农产品质量和农产品知名度稳步提升。嘎啦、秦阳苹果分别荣获第28届奥运会推荐果品一等奖和三等奖,被授予“中华名果”称号,公权牌苹果荣获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专业合作社品牌,耀州成为全国出口苹果标准化示范区。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是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依然突出。耀州区农业还处于小规模经营状态中,农户受自身经济实力限制,投入能力很低。加之大部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很强,把土地当作最可靠的生活保障,对承包的土地宁可广种薄收,粗放经营,也不愿转让经营权或从事二、三产业,导致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难以扩展。
二是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目前,耀州区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比重较大,二、三产业比重过小,75%的劳动力被捆绑在农业上,而二、三产业所占劳动力数量较少。从农林牧渔结构上看,2011年农业总产值74839万元,种植业产值49411万元,林业产值6413万元,畜牧业产值14665万元,渔业产值287万元,可以看出,种植业比重偏大,养殖业比重偏小,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
三是龙头企业少,产业链条短。全区乡镇企业总户数为5927户,而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企业不到300户。目前,产值超千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绿想集团1家,产值为7838万元。可以看出,耀州区的农业产业化程度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四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果、牧、药、菜等产业面面俱到,人有我有。农业主导产业竞争力不强,名、特、优、新农产品地位不明显,产品知名度不高,缺少名牌产品,难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产业链条短,不能形成多层次、多环节增值。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
五是现行的农村体制不能满足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大部分农村基层干部抓农业一直局限在抓种、抓收的工作状态,普遍缺乏经营农业生产的理念。农民在农业生产经营和市场竞争中信息不畅,而政府部门提供的服务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和广大农民的需求。
三、对耀州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 抓龙头企业培育,为农业产业化打造强势主体。龙头企业是“龙型”经济体系有效高速运转的“火车头”,它上联国内外市场,下联千家万户,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配套服务的功能,是农户通向市场的桥梁与纽带。因此,抓好龙头农业产业化发展意义重大。耀州区的当务之急:一是要以市场需求和营养消费趋势为导向,加强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推进深加工生产规模化、产品多元化、经营集约化。二是要加快龙头企业科技进步,搞好技术改造。特别是祥云公司和绿想集团公司要更进一步加快产品研发,增强创新能力。三是要按照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要求,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向管理要效益,以管理求生存,带动农业产业走向良性循环发展轨道,使龙头企业真正成为农业产业化的稳定器、动力源、辐射源。
(二)抓农业产品基地建设,为产业化建好“第一车间”。按照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的要求,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依托龙头企业,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加快培育和建设有龙头企业带动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就耀州区而言,要以建设农业大区为目标,大力实施“果业富民”战略,继续按照“稳粮、优果、兴牧、扩药、增菜”的农业发展思路,突出抓好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
(三)积极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加快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不断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和无公害生产,稳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农产品知名度,重点做好‘“嘎啦”、“秦阳”“公权”牌苹果品牌的培育,创建最具有影响力的专业合作社品牌,使耀州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出口苹果标准化示范区。
(四)继续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为产业化架起坚实桥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连接市场、龙头企业和农户的桥梁,要大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注重引导和提供服务,抓一批典型,示范、引导农民依托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建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切实改变我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规模小、素质低、散而乱的局面。
(五)围绕生产与市场,不断壮大专业协会。围绕农业主导产业生产和销售,积极发展和完善农民专业协会和合作组织,各专业村建立的果业协会、奶农协会、药材协会、蔬菜等协会要充分发挥作用,及时为农户提供信息,帮助农户解决品种选择、苗木供应、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销售的问题,使其真正成为上连市场,下连千家万户的“桥梁”和纽带。积极培训、培育一批产业技术骨干和懂市场、跑销售的专业人才队伍,带领农民创市场,降低市场风险,提高产业的组织化程度。
(六)要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化奠定坚实基础。耀州区目前农村设施建设薄弱,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筹资,鼓励企业、个人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在农田水利建设上下功夫,在争取并实施好以工代赈、甘露、西部解困,抗旱应急等小型水利项目的同时,积极争取并实施好乡镇集中供水项目。积极发展节水措施,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二是围绕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以此带动全区生态环境建设。三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推广秸秆还田,多积多造、多施多用有机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支柱产业;产业结构;产业集群
一、四川支柱产业现状分析
1.现阶段支柱产业遴选结果
考虑到各个经济部门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本文选择利用《2012年四川投入产出表》数据计算以增加值占比为权重,加权感应力系数与加权影响力系数都大于1的双高产业作为四川的支柱产业。得出四川省目前的支柱产业,有11个,分别是:农林牧渔产品和服务、煤炭采选产品、食品和烟草、化学产品、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建筑、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金融业。其中第一产业1个,第二产业7个,第三产业3个。
2.四川支柱产业总体状况
2012年,四川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872.8亿元,其中支柱产业增加值为13735.16亿元,支柱产业增加值占四川全部产业增加值的57.53%,具体见下表。
从支柱产业内部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为24.01%,第二产业为50.42%,第三产业为25.57%。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反映出四川支柱产业具有产业结构高度化不够的特点。
3.四川支柱产业发展水平分析
(1)农林渔牧业发展水平分析
农林渔牧业内部来看,农林牧渔业发展主要依靠农业和牧业,2013年四川农业和牧业的总产值依次为2903.48亿元和2267.56亿元,占比高达92.07%,其中2006-2014年平均增速最高的是农业,高达22.49%,比四川农林渔牧和服务业年平均增速高6.4个百分点。见图1。
由此可见,第一产业中的农业和渔业对四川经济增长贡献率较大,而农业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程度较低,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可以适当调整,其生产效率和增加值有待提高,从而提高产业结构高度。目前来看,四川第一产业其内部产业规划不够合理,导致产业集聚效应不是很明显,产业群规模不大,产业与产业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产业链较短,产品附加值低。
(2)第二产业支柱群发展水平分析
第二支柱产业群内部来看,就工业总产值水平方面,总产值最高的是建筑业,第二位的是食品制造和烟草加工,化学产品排第三位,通讯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紧随其后,接下来依次是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煤炭采选产品总产值最低。2013年,建筑业总产值高达7277.41亿元,煤炭采选产品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为934.51亿元。从增长速度来看,年增速最高的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年增速为44.49%。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增速排第二,煤炭采选产品增速排第四,建筑业和化学产品增速相当,排在第四位,增长最慢的是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建筑业总产值高居首位,其增速排第四位,是七大支柱产业中支撑力最强的产业。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最快,总产值排第四,是其中最有增长潜力的产业。食品制造和烟草加工总产值排第二,增速排第二,其总产值水平具有稳步提升趋势。化学产品其总产值排第三,增速排第四,其发展动力有待提升,见图2。
由此可见,四川现在阶段第二产业中的支柱产业较为传统,多为劳动密集型与资源消耗型,新兴产业正在发展但发展动力不足,产能过剩产业正在淘汰,但淘汰过程经行缓慢。
(3)第三产业支柱群发展水平分析
从第三产业支柱群内部来看,支柱产业中的批发和零售、住宿与餐饮皆属于传统服务业,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只有金融业符合选择标准,像旅游业、信息服务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等都没有达到此标准,导致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结构单一,不能形成关系牢固的产业群,价值链,经受不起经济危机的考验,也不能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抢占全球价值链中上游的优势位置。技术创新力度不够,现代服务业相关规划及基础设施跟不上,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太大,导致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
二、四川支柱培育与发展中的不足
产业结构高度化不够与战略化新兴产业发展不足
从整体看,四川省产业结构高度化不够。本文选出的这些支柱产业中,传统产业居多,低效率、高能耗是其基本的表现。既不像重庆市积极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努力打造新兴产业和环保产业,也不如上海市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与多样性,形成较大较集中的产业群聚,发展现代服务业。选中的支柱产业中大部分的GDP占比虽符合国家队支柱产业的标准,但都属于传统的产业。四川的六大战略新兴产业很多都尚未成为四川的支柱产业,目前的支柱产业中第三产业占比较小且多为传统产业如批发零售、餐饮等。传统的工业产业仍然在支柱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主要表现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四川省的产业结构形式依然是“二三一”模式,第二产业不仅占据了国民经济的大部分份额,而且第二产业的发展水平相比于上海较低,产品加工程度低下。2012年,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占比13.8%,第二产业占比51.7%,第三产业比重为34.5%;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从选择出的支柱产业看,第一产业的增加值占比为24.01%,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占比为50.42%,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比为25.57%。在对四川省国民经济的支撑力中,第三产业支撑力明显不足。第二产业中,煤炭采选业、金属加工以及建筑业这些相对更加传统的老工业的增加值较高,对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增长贡献相比其他支柱产业较大,这表明四川省工业化水平进步缓慢,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略显不足。
2.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成为主体是四川省产业结构的长期态势,新兴产业的发展劲头不足。在所选出的7个第二产业支柱产业中,大部分的产业都属于传统型的工业。提出需要培育的新兴产业中,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尚且支撑不起四川省经济的发展,多数不在支柱产业行列。而与四川省毗邻的重庆,早在2007年,在支柱产业的选择方面,就逐步开始淘汰传统产业;实施一系列的财政优惠举措、行政法规等等,到2013年,重庆市支柱产业主要围绕着新兴产业和环保产业展开。
三、四川支柱产业培育及发展建议
1.提升产业结构高度
对于第一产业,四川省应该大力发展农业服务业,调整产业内部结构,从原来重农重牧到同时注重发展农业服务业。利用技术创新,带动农业发展,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对于第三产业,要注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大力发展金融业,打造区域金融圈,只有搞好金融业才能搞活经济,实施创新驱动,大兴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信息服务业及其他高附加值现代服务业。对于第二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实施创新推动,大力发展高技术、新能源、环保产业,利用技术进步倒逼产业转型,产业升级推动技术进步。对于一二三产业,政府应该有针对性引导、扶持,充分利用好金融行业的资源配置功能,加快实现产业结构由“二一三”到“三二一”的优化升级。
2.加强培育新的支柱产业
支柱产业的选择和培育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调整改变的,每个时期国家和省内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目标都不一样,但不变的路线是要不断培训新的支柱产业。在加强和做大做强传统和特色优势支柱产业的同时,为了适应经济新元素的出现,及时抓住经济增长点,必须结合区位情况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培育新的支柱性产业,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1)加强高新技术投入
不管是生物技术、新能源还是新材料产业,甚至是生态健康和环保产业,都需要依靠科技的力量,运用高新技术才有发展的动力。企业自身要加大科研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有目的有计划性的引进发达地区和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政府加大高新技术人才的定向培养,引进和发展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促进金融网络完整,完善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建设。
(2)拓宽融资渠道。
培育新的支柱性产业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以及资金的快速周转。单纯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或者税收优惠是很难长期发展的,企业成长会愈加困难。可以采取以政府组织领导、企业出资融资的形式,运用不同的更加新颖的融资方式,向社会各部门招商引资,同时打造具有吸引力的产业园区,吸引外资的入注。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向银行贷款,对于回收期短、回报高的项目来说,融资容易,而回收期长、投入大的长期项目,如水利工程、新能源工程等项目,银行部门会考虑到资金回收的安全性,不轻易放贷给企业,政府部门应该起着担保的作用,为企业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出力。
参考文献:
[1]肖广岭.集成相关资源培育特色产业――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的主要特色与机制[J].中国农村科技,2008(4).
[2]四川劳动保障.根植信息产业培养技能人才建设省级示范――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技能人才培养之路[J].风采,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