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1:18:4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大学生就业的困难,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困难 职业生涯规划
据统计,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已经达到680万人,而且几乎都是备受争议的90后。而今年,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开始减弱;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减弱。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出现了心理上的焦虑、思想认识上的困惑。更为严重的是,部分高校存在着重视业务素质培养,忽视思想道德素质培养,重视表面就业率的提高,轻视学生职业发展。所有的这些无疑给毕业生的就业造成了巨大压力。
2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分析
2.1 社会方面的问题
2.1.1 就业岗位问题较大
就业岗位问题首先表现在社会岗位总量不足,就业岗位因为区域、产业、行业以及专业需求的不平衡,导致带来的结构性失调的就业难问题。劳动密集型行业人才需求量大,而高科技企业人才需求量不够。这些都不同层次地挤占了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对大学生的就业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2.1.2 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要求过于苛刻
很多单位在录用毕业生时以很多条件作为门槛。如211高校毕业、英语六级425分以上;是否党员等。这些条件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可以筛选出较优秀的人才,但大部分的应届毕业生具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只因为没有满足上述其中某一项条件而被淘汰出局,使得他们的潜力遭到遏制甚至完全被埋没。
2.1.3 就业过程显失公平
时下整个社会都刮着“拼爹”的不正之风,一些有关系有条件的毕业生通过特殊渠道涌向了比较稳定的企事业单位或公务员岗位,同时一些相关部门的中间人利用职务之便,中饱私囊。这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其他本来有资格、有实力的大学生的工作与发展机会。这种做法最严重的后果就是使得整个就业市场一片混乱,从而加剧社会的不公平。
2.2 高校方面的问题
2.2.1 专业设置明显过时
目前,企业对毕业生的录用标准不断在提高,但高校在培养学生方面却严重滞后,学生能力和素质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专业设置和调整并不是面向市场需求,而是只是单纯地参考学校的教师资源和目前的硬件条件,造成了毕业生知识面相对狭窄,学习适应能力差,专业知识结构与企业需求存差异,最终无法满足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2.2.2 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发展不够
目前,大多数高校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够重视,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更别谈全程、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很多高校甚至都没有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授课老师,仅仅是由就业指导中心来负责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工作,目标也仅仅是停留在形式就业上。
2.3 学生个人方面的问题
2.3.1 就业观念存偏差
目前,备受争议的“90后”大学毕业生开始大规模“上市”了,他们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缺少理想和信仰、功利欲望心强烈、过分自我和追求个性。他们总是不能将自己的期望和自身特点、个人优势结合起来加以考虑、定位。
2.3.2 知识结构不够合理、综合能力待完善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于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和必备技能的掌握不够,应用水平有限,但社会的需求却是倾向于那些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
2.3.3 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
目前有70%以上的大学生没有接受过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培训和指导,且大多数的学生对职业规划理论知之甚少。而一份调查结果显示,45%的大学生完全没有进行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普遍比较缺乏,很少有学生会针对自身情况而专门制订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学生毕业时,往往会受到所学专业、志向、家人等方面的影响,很容易在茫茫的求职大海中迷失方向。
3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研究
3.1 社会方面的对策
3.1.1 与高校合作,培养人才
初涉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在能力和方法上肯定会有很多地方需要提升,所以不建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各方面的要求太过苛求,而应对他们多培养和指导,并做好人才储备。社会用人单位还应与高校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比如合作办学、校企互动、订单式培养等。这样既能让企业招聘到更多的符合岗位要求的优秀人才,又能为企业树立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
3.1.2 改善社会就业风气
基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现在绝大多数的父母都想自己的子女能够端上“铁饭碗”、“金饭碗”。这种思想对大学生择业与就业产生着很大的负面影响。事实上,现在大学生找到一个能养家糊口的工作并不难,难的是找到一个能让其本人和家长都感到满意的工作。“望子成龙”这种想法固然无可厚非,但应与当前的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同时对于相关的职能部门,应加大公开和透明度,以便公众能有效进行监督,防止就业的不公平,影响社会的和谐进步。
3.2 学校层面的对策
3.2.1 高校应该进行教学体系改革,调整教学方式及教学科目
若要满足社会的需要,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就要将学科建设、专业、课程随着社会需求不断进行调整。大力发展当今企业急需的应用型专业,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课程或品牌专业。这样才能达到专业课程与人才市场、用人单位的需求相适应,同时,要注重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注重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3.2.2 高校应注重全程、全面的职业生涯教育
即在整个大学期间向所有年级和所有学生进行辅导,让大学生从大一起,就开始学习职业规划课程,并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并付诸行动,并不断做出适当调整。所以高校应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指导教师队伍,提高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引进一些职业测评体系,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我,评定其个性特征和动机需求,并提供相应指导。
3.2.3 高校应积极创造锻炼平台,加强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目前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综合素质不高的情况,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需要积极创造锻炼平台,指导大学生从平时的学习和实践中提高就业竞争力。鼓励大学生掌握学习技巧,注重自我学习,加强知识的积淀,培养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学生课外科研,培养创新素质并树立团队观念,增强合作精神。
3.3 大学生个人方面的对策
3.3.1 转变陈旧的就业观
大学生若想在职业生涯中一帆风顺,那他就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用辩证、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自己今后的工作,必须转变陈旧的就业观念,放下自己高贵的身姿,低姿态进入工作岗位,先就业再择业。
3.3.2 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
大学生若想在充满竞争和挑战的就业洪流中,把握住机会,争取主动权,那么大一入学时就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语、计算机水平,努力培养自身的实践、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比赛,不断地锻炼自己、完善自己,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熟练掌握一些必备技能,增强自身人文素养,培养良好的职业和道德修养。只有不断地让自己升值,才能在今后的就业中处于不败之地。
3.3.3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
大学生必须提高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多学习一些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多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通过职业测评来了解自我并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选择适合自己喜欢并且能够胜任的工作岗位,一步一步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并在工作期间,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对自己的当前的处境进行分析指导,并不断修正。只有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才能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完美,更有意义,才能让自己在今后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1] 王秀娟.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高校研究,2011(10).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表现
当前一些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经常表现出一些自身存在的缺点:如择业时“眼高手低”、求职技巧差、缺乏团队合作能力、职业目标不明确、专业技能不强、心理调适能力较差等。综合以上表现,本人认为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在就业观念上期望值过高;在就业心理上承受能力不强;在就业竞争力上水平不高;在就业规划上比较欠缺。
二、高职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1.在就业观念上期望值过高
主要表现:一是薪酬期望值高出现实市场行情,一味追求稳定收入和高收入;二是工作环境期望值过高,只选择发达地区、工作环境好的大企业,而不愿意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地区和行业去工作。造成学生薪酬、工作环境期望值过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大学生缺乏对就业现实形势的了解,对自我的职业的发展没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再加上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的安排呵护下长大,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就业选择仅仅局限在个人的理想职业目标。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成本连年上升,使很多家长和学生出于经济投入和收益差距的考虑,难以接受较低薪酬的“底层”工作,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
2.在就业心理上承受能力不强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不良心理表现主要有:浮躁、焦虑、抑郁、自卑、盲目从众等等,这些不良的心理表现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和合适的定位,从而导致了就业困难。
(1)就业焦虑心理。产生焦虑心理主要有两种原因:第一是毕业日期越来越接近,工作还没着落,学生难免会为之焦虑。第二是家长和老师总是灌输学校是单纯的、社会是复杂的理念,使有的学生对进入社会后的人际关系感到恐惧,心里也会产生焦虑。如果毕业生对这种焦虑体验过度或持久,就会形成就业焦虑心理,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2)就业自卑心理。不少学生本来是由于高考考得不理想才进入高职学校,刚入学的新鲜感很快就消失了,继而产生的是自卑和茫然。强烈的自卑感一直困扰着他们,就业时面对用人单位提出的各种条件不是以积极的态度去争取、应对,而是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不如其他名牌学校的学生,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卑心理,不敢正面对待就业问题。
(3)就业抑郁心理。一些大学生频频向其理想中的单位投递求职材料,但很少接到回音,从满怀希望到希望破灭,使他们的情绪低落,心情紧张而压抑,有的甚至对求职失去了信心。时间久了就会产生抑郁心理,反而增加了就业的难度。
3.在就业竞争力上水平不高
(1)专业知识不扎实,缺乏实践技能。高职学生很多在基础教育阶段成绩就不优秀,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睡觉,作业抄袭,三年下来对本专业知识掌握甚少,更不用谈实践技能。再加上学校在教学设置方面只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缺乏针对学生实践技能提高的教学安排,导致学生空有知识而不会应用,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2)综合素质不高。一些学生仍然认为在大学学好专业知识就可以了,因此很少担任学生干部工作,对社团活动也不感兴趣,只追求学习成绩。这样就容易造成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不足。而企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只是学习成绩好而综合素质不高的学生用人单位并不欢迎。
4.在就业规划上比较欠缺
不少学生在面对就业的十字路口时,茫然无措,不知何去何从。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就是缺乏对职业目标的规划与准备。一方面,他们对职业生涯规划在人生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虽然很多学生都知道“职业生涯规划”,但并没有深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程序,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来科学规划出可行的职业目标,并对各个职业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缺乏预见性,导致这类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比较盲目。另一方面,有的学校也不重视对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设计指导。首先,在“就业指导”课程的安排上,课时少,上课时间基本在晚上;其次,授课教师大多没受过相关的专业训练,空谈理论,上课气氛沉闷枯燥,使大部分学生认为就业指导课“不重要”,在上课时经常旷课去做其他事情。最终使这种“就业指导”课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三、针对学生就业困难提出指导性对策
1.完善就业指导课
就业指导课不仅要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了解就业程序、了解就业形势、掌握求职技巧,还要帮助他们调整就业期望值,建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价值观,保持良好的求职心态,增强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1)重视就业指导课,提高教学质量。要把就业指导课列为学生的必修课,从入学至毕业,分阶段、分重点地为学生提供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信息指导、求职技巧训练等各方面的指导。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一要加强对当前就业指导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二是可以直接聘请专家主讲就业指导课。在条件成熟时可以成立就业指导专业教研室,为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提供制度保障。
(2)授课形式多样化,增强学生接受效果。例如:邀请往届毕业生现身说法讲述自身的求职体会;开展面试模拟实践。通过丰富多彩的授课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的接受效果。
2.开展职业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就业心理承受能力
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使学生迅速调整心态,适应新的环境,尽早进入新的社会角色。从大一开始应在就业指导课中安排职业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对新生的心理特性、人格、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测评,并对测评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培养心理调适能力。还可以通过团体咨询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他人和外部客观世界,完善自我。要注意对职业指导人员进行心理学知识的相关培训,建设完善的职业心理咨询机构,为学生提供个体咨询,引导学生如何正确认识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障碍,并给予相应的解决建议。
3.注重社会实践训练,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用人单位不仅需要专业知识优秀,更需要技能过硬的学生,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点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在平时的专业学习过程中就要重视专业技能训练,引导学生按照职业需求来强化自己的专业技能,通过与专业技能相关的竞赛来强化专业理论、增强专业实践能力。强化专业技能资格认证,保证学生能顺利获得“两证”:学历证和职业资格证,提高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认可度。同时开展和专业实践相结合的活动。一是尽可能为每位学生创造“顶岗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公司实习的过程中对未来从事的行业有全面的认识,并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二是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去打工求职,了解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为将来进入社会做好准备。
4.引导学生明确职业定位,帮助学生制定科学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
要加强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设计的能力培养,引导学生拟定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充分利用人才网络测评,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职业素质测评,找到适合自己性格、个性和兴趣的职业方向,然后以测评结果为依据编写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还要通过建立一支专业性强、稳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加大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培训指导力度,在学生制定职业规划过程中出现问题时给予及时科学的指导。
以上是从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就业心理、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规划四个方面,对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指导对策。当然,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局面不仅需要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更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以及学校和企业的通力合作。
参考文献:
[1]涂思义.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01).
[2]刘宝昌.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6).
[3]方丙丽.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心理原因分析及对策[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4).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困难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4-171-02
自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毕业就业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全国高校毕业生从2002年的145万猛增到2010年的630万,平均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由此可见,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社会所能够容纳的饱和度。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到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的实现,以及我国经济科技各方面高速发展的前景。为了解决这一严峻的社会问题,我们需要从致使其出现的原因来进行分析和讨论。
1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1.1学生自身的因素
1.1.1大学生错误的择业观
陈旧的择业观促使大学生把择业的目光都定格在国家机关、大型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外资企业,盲目地追求舒适的工作环境、优厚的薪资待遇、繁华的大都市,缺乏准确的自身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在择业的时候,大多都不是以社会需要为前提,而是一味地追求个人的利益和眼前的利益,急功近利,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另外由于大部分大学生在就业前,缺乏就业前对自身特点和专业水平的理性判断和职业发展规划意识,于是在上大学后,失去了目标和追求,缺乏了个人学习和发展的动力,不能结合个人职业发展方向对大学生生涯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导致就业求职时个人综合素质、专业实践能力、学习成绩、岗位资格要求等方面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从而造成就业困难。
1.1.2大学生综合素质不高
如今的社会需要毕业生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包括多方位的知识面,优秀的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可是现在的大学生质量严重下滑,很多大学生连生活自理能力都不具备,更别说承受挫折和失败了。
1.1.3大学生实践能力不足
大学的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普遍都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都流于形式,大部分学生根本不愿参加实践活动,而是托人找关系到事业单位直接盖章了事,学校的考核也不过是走走过场,根本不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导致大学生实践能力不足,难以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在应聘中处于劣势,最终致使大学生就业苦难的局面。
1.1.4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主动性不强
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可是现在的大学生缺少竞争勇气,面对竞争时畏首畏尾,疑虑重重,积极性和心理承受能力不够,在几次碰壁后,便意志消沉,只能依赖父母、亲戚和学校。有的学生为了逃避压力,盲目考研、考公务员,最后只能是更加消磨了意志力。如此可见,大学生的就业主动意识需要多多加强。
1.2家庭的因素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被父母当作宝贝一样,造成多数大学生娇生惯养的个性,以至于进入到社会中,严重不适应,变得遇事就怕,长此以往,更加对择业缺乏了信心。另外,父母在对子女进行就业教育的时候,忽视德育的培养,具有明显的功利性,过分注重个人利益。
1.3学校的因素
1.3.1高校过度的扩招
扩大高校学生的入学率,使更多青年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确实是一件造福国民、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好事情。可是近几年,适龄青年的高校升学率已经达到65%,高校的过度扩招直接导致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而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量相对不足,供需量达不到平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就会更加激烈。扩招对教育的质量也会产生影响,因为生源质量差距很大,非常不利于教学,最终降低了毕业生的整体质量,致使用人单位接受毕业生的积极性不高。而与此同时,我国正处于全国性就业高峰期,农民工、城镇待岗人员、留学回国人员三股劳动大军几乎同事涌入劳动市场,如此多的就业人员同时涌向一个有限的就业市场,给不具备过高竞争力的大学毕业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1.3.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
大多数的高校仍然沿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削弱了大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水平在实际操作中下降,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还有另外一部分高校设置的专业、课程不是面向市场和社会需求,而是立足于学校师资条件,在高校招生和专业设置上不是以社会需求、学生就业和发展为本,结果就导致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结构性矛盾。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国高校教育滞后于社会的需求,以理论教学为主,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
1.4社会的因素
1.4.1金融危机的影响
从2007年开始到2009年,全球出现的经济不景气逐渐演变成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对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无疑对我国各大中小企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甚至是濒临破产。各大中小企业为了减少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只能是开源节流,缩减岗位,裁员减薪。让原本就业已经非常困难的大学生,更是无所适从。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压力成为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就业形势的重要原因之一。
1.4.2用人单位门槛过高
陈旧的用人经验导致了各大中小企业盲目追求高学历、多年经验的人才选择,本来一些大学生完全能够胜任的工作,硬是把要求提高到研究生、博士生的学历上去,甚至要求具备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敢问一个初出茅庐的应届毕业生,何来经验所谈?这些过高的用人门槛为大学生设置了重重关卡,不仅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匹配或者人才浪费,还让许多有能力有抱负的大学生只能眼睁睁看着机会流失,止步不前,丧失了自信。
1.4.3用人单位存在的歧视
对比男大学生,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女大学生的生理因素、婚姻因素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等情况,在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就业水平和能力相等的情况下,一般的选择是弃用女大学生,造成了女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除了对性别的形势,不少用人单位还会考虑到应聘者的户口问题,看看他是否熟悉当地的民俗,是否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络等等。另外,用人单位还存在着“托关系,走后门”的现象,若是求职者与该单位的内部人员认识,或者求职者的亲戚朋友与用人单位有着往来,往往这些求职者便会有着更强的竞争力。这些就业问题,完全不利于大学生的就业公平竞争,产生了极坏的社会影响,扭曲了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大学生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2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研究
2.1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随着就业形势的逐渐严峻,大学生们也应该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找工作不一定是要在大型的企业、沿海高发展的城市,其实很多中小型企业、西部的各大发展中城市,更加迫切需要大量的人才,不要盲目追求良好的工作环境、优厚的薪资待遇,在逆境中成长,更能锻炼大学生的各方面技能。调整自己的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规划自己的职业前景,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这样才能避免就业的盲目性,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需要很多人才,社会需要、市场需要决定着就业选择的方向,因此,大学生应该清楚职业的前途是与社会需要息息相关的,只有准确把握社会需要,紧跟时代步伐,选择的职业才有发展潜力,个人在职业方面的努力和投入才会增值,个人才能获得比较大的发展空间,自我发展才会有可靠的保障。
职业选择本身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个人选择单位,单位选择个人,大学生在做职业选择的时候,需要考虑到用人单位的需求,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这样才能成功进入到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不能完全凭主观意志和愿望行事,应该把社会需要和个人的理想、抱负和志趣结合起来。
2.2优化高校的专业课程。增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高校的课程设置需要进一步完善,应该设置更多的具有计划性、前瞻性和科学性的新专业,制定学校发展的长远规划,结合自身条件和特点,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最重要的是强化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大学生的实践经验,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行动完美结合,以满足将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做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科学确定各学科的招生规模,使学校稳步发展。另外,针对当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承受挫折能力普遍较弱的特点,通过开设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课程,或者让老师多与大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充分肯定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对未来就业充满信心,主动投入到应聘者的行列。
2.3增强就业的公平性,规范用工制度
用人单位应该改变落后的用人观念,从本单位实际需求出发,把人才用在合适的岗位,做到人才的合理使用,不要盲目追求高学历、高学历。杜绝急功近利,去掉偏见,多耗费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人才,取消工作经验的门槛,给大学生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加强人才储备,从而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更好的迎接竞争。不仅有利于大学毕业生自身的成长,而且有利于企业工作和事业的发展。并且制定相关制度,保护大学生就业的公平性,抵制歧视女性、歧视外地户口、关系户找工作等等不良用人之风。
政府应该与时俱进、深化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积极调整就业政策,鼓励自主创业,倡导积极的就业意识和理念。加强宏观调控,创新就业政策,通过财政政策和计划手段等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集成机构、农村、西部地区或欠发达地区以及艰苦行业工作,政府还要重视和加强就业市场和就业法规的建设,促进就业市场的规范化,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调控和管理力度,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的就业环境,畅通就业信息渠道,促进人才充分流动,给毕业生提供一个公平的就业平台。
参考文献:
[1]王飞.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析[J].文教资料,2010.
[2]李敏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教学研究,2010.
[3]韩振兰,王新,姚雪.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高校
就业问题是社会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在我国耕者有其田,劳者有其工,则更是历史上各朝各代的人一直在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大学生群体中的就业困难群体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没有遇到困难,但在参与就业时困难却很突出,这种现象无论是对用人单位,还是对学生本人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构成状况,解决其面临的现实问题,寻求针对这一弱势群体的扶助对策是一项当务之急的任务。
一、就业困难群体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客观存在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泛指由于家庭、经济背景、个人的主观因素、生活经历、社会关系、心理品质的完善程度、身体条件、所学专业及在某些方面有欠缺的,不能被用人单位接纳认可的群体。①根据调查显示这部分学生占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毕业生的26%,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就业困难群体是开展就业指导的重点和难点,为学生解决就业问题,使他们顺利走入社会,是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内容。
1.困难群体的种类
(1)综合困难群体。一部分学生由于交往能力较差,思维能力有限,无法主动表达出自己的意愿,也不能获取对方的用人信息,不懂得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还有一些学生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较差,缺乏责任感,缺乏坚强的意志品格,缺乏吃苦精神,给自身就业增加了难度。
(2)由于身体条件形成的困难群体。一些学生虽然专业水平不差,但对于有些比较看重外表形象的单位,则显不出自身的优势,工作条件较艰苦的岗位则根本不收女生,造成了许多理工科女生就业难的现象。
(3)定位不准形成的困难群体。有的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对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个人能力评价不实事求是,没有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择业目标与现实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反差,导致错失很多工作机会;还有的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出现自卑、依赖、盲从的交织心理过程,没有明确的目标,人云亦云,患得患失,最终导致就业失败。
上述三种就业困难群体是就业指导过程中碰到的主要困难类型,归纳起来就是就业困难、有业不就和有业难就。每一名学生,只要他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正常参加大学学习,每天认真学习,探求知识,那么就应该受到尊重和宽容,受到必要的指导。因此,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才是对待困难群体的态度。
2.困难群体的特点
(1)不能及时就业。这是这个群体的标志,也是这个群体的特征。受就业困难的影响,该群体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较脆弱,经不起挫折或打击。他们的注意力就是其自身的就业问题,就业问题顺利解决,则标志着其摆脱了就业困难。
(2)社会活动参与减少。就业困难的学生对学校及社交生活参与相对较少,除非与就业有关,其精力和心理对上述活动有一定的排斥,造成社会需要、学校生活对其的政治影响和文化交流减少。
(3)心理上比较敏感。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就业上的困难和社会生活中的相对弱势,使他们的心理压力高于有就业意向的大学生群体,相对失落,茫然、不满、焦虑甚至仇恨的心理伴随着学生,对生活和社会缺乏应有的热情。
(4)难以得到实惠。在我国经济高速、健康、持续的发展中,各行业的从业者的收入都得到了相应的改善,他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升,如不参与到各类工作中,则难以体验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影响其对社会改革、经济发展的信心。
3.困难群体的思想状况
困难群体在思想上拥护党的领导。根据《北京联合大学思想和行为特点调查》,83%的学生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抱有信心,对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表示满意,能克服困难去追求理想,显示了学生们追求理想的执着与坚定,同时对中国政府的执政能力充满信心。他们赞成国家的就业政策,即“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校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83.36%的大学生对学校的教学工作总体评价比较满意。依赖和埋怨不能解决问题,要在就业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机会,最好的方法是在竞争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但仍有部分学生对国家有关的就业政策和措施不了解,对学校给提供的就业信息不满意,对找到工作岗位的信心不足,对人对事冷漠。
二、积极应对,帮助大学生困难群体就业
多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解决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方面不断探索,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发挥班主任、辅导员的作用
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机会多,时间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通过介绍就业形势、社会需求及就业政策,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摆脱心理压力,达到就业的目的。对就业困难群体而言,可将就业指导贯穿整个大学四年,并在不同的阶段开展不同的社会实践,以辅助学生职业意识和就业竞争力的培养。在一年级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二年级培养职业素质,塑造和完善自我,提高综合素质;三年级锻炼实践能力,提高责任感、自信心和受挫能力;四年级面对就业问题分类指导,重点是就业技巧和心理调适,以达到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岗位的要求。
2.从制度方面解决就业困难群体学生就业
一个好的产品可以产生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活动中,好的毕业生同样可以产生好的社会效益。从大学生困难群体的特点出发,根据岗位要求的高低,可以采取相应的援助策略。对没有岗位可去的就业困难学生,优先提供要求低的岗位,解决岗位有无的问题;对有岗位可去,但犹豫不定的学生提供中等要求的岗位;对岗位要求较高的学生,则推荐一些素质较高的困难学生参与竞争,采取了递进的援助措施,实现了在就业困难群体中的分类指导。
3.发挥家长作用开展就业指导
在大学生的择业过程中,家长起着重要作用,父母的价值观、择业观极大地影响着子女的择业观。家长也要从学生成长成才的角度来考虑,缓解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采取积极、健康的心态帮助学生渡过求职择业的难关。多年的就业工作经验告诫我们,就业工作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协助,家长通过了解有关政策、法规、形势等,配合学校的就业指导心理辅导同步进行,互相补充,以实现毕业生顺利就业。
4.积极开展心理指导
有心理学家曾说过:“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早在新生入学时教师就应积极引导大学生主动融入同学群体,积极参与学院的各种校园活动,及时发现心理不适应的学生。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要多给予鼓励,引导他们正确评价自己,消除自卑,接触不同性格的同学,摸索与大多数同学的相处之道,为以后适应职场竞争做好准备;对就业期望值过高的学生,则推荐层次较高的工作,并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客观地评价自己,以便适时就业;对于缺乏实践能力和实习经验的学生,鼓励学生勇敢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引导他们学会整合资源,将辅导员、专业教师、校友等资源合理利用,建立自己的信息网,拓宽择业面。
5.构建个人的支持系统
上文已经通过综述形式表达了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四大因素,可以说非常全面细致,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剧,一些新情况正在凸显,并且这些观点大多属于理论阐述,缺乏数据案例支撑和制度视角考虑,故需要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
1.大学教育专业设置针对性不强
科研导向制和制直接将高校束缚在了承接项目和版块上,而在对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上渐行渐远,在高等教育阶段大学生所受的教育绝大多数停留于书本,考评方式上也仅仅是期中期末考试,导致毕业生在实际工作知识、操作技能的缺乏,成为教育产业的“半成品”。根据《中国青年报》2012年的一项调查,现实:34%的人后悔读大学,51%认为大学没学到有用的东西,主要原因是被调查者认为大量的时间用于应付思政类等无用课程的学习和考取各项证书上,没有学到真正的技能。如果大学专业设置不科学,教授给学生的各种理论知识缺乏实践运用性,“读书无用论”将再次抬头。另一方面高校缺乏专业设置于招生规模的预测预警机制,对于生源质量差和就业率低的专业没有进行适应的招生控制。
2.大学生-农民工投入产出比差异与教育投入产出比过高
从这些数据看出近年来大学生与农民工的薪酬差距正逐渐缩小,如果大学生能够去和农民工做同样的工作,大学生就业形式就会好很多,实际上已经有一些大学生在工资、待遇上下调了要求,与农民工一起在餐饮、房产中介、快递等行业“抢饭碗”,但仍有很多大学生宁愿选择低薪的“白领”岗位也不愿意去一线当工人,这主要是因为大学生与农民工的形成成本差异巨大所致,根据行为理论,如果大学生在花费高额的培养成本后所得到的收益与没有花费相应成本的农民工相等,那么大学生主观上更倾向于放弃与农民工从事同等类型工作,所以在薪酬水平差异不大的情况下更多的人将放弃上大学或者在家庭经济实力足够的情况下出国留学,更或者大学毕业后长期待业,等待更好的机会。楚红丽认为教育成本包括两块,一是由学杂费、学校收取的物品和劳务费用、吃穿交通费用。二是择校费、人口流动、重读费、家教费等。在我国培养一个大学生的成本非常高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根据有关统计资料,1986年高校学费为200元,1995年涨到800元,2005年为5000元,上涨了25倍,搜狐网调查得出2012年西安大学生用于生活费、学习、娱乐、交通出行等各方面支出方面平均每月860元。高昂的教育成本必然造就大学生及家庭对就业的期望,但实际上根据《光明日报》的调查,2010年应届大学生平均工资仅为2153元,体现了大学生教育回报率的低下。并且大学生的薪酬预期与就业单位选择、地区选择、行业选择、学校类别、专业类型、职业目标、家庭背景、生源和性别等问题密切相关。多种利益取向影响着大学生的薪酬预期,使得毕业生的薪酬预期更加呈现多元化的状态。
3.社会晋升机制扭曲与“亚文化”
就业决策除了在教育投入产出方面的考虑外,更与社会晋升机制扭曲和“亚文化”盛行息息相关。一是“公务员”被几乎所有大学生视为“香饽饽”,近4年来公务员招考人数连年攀升,2012年高达130万人,平均招录比例为53.01:1,竞争十分激烈。与上世纪80年代我国公务员“下海”热、全民经商热形成鲜明对比。几十年前的“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在当今时代意味着“公务员工资可能仍比不上卖茶叶蛋收入,可是已经没有人愿意放弃公务员而去卖茶叶蛋。”这背后的利益驱动机制耐人寻味,因为公务员岗位稳定,相比企业受到外界影响的程度很小,并且在中国“只升不降”的用人机制下,没有任何一个岗位能比公务员付出更少就能获取升迁。除了公务员岗位良好的福利待遇、安稳的岗位、体面的身份之外,公务员手中所具备的权利也是这个岗位最大的吸引属性,更有甚者一些大学生认为“有钱好挣钱,出事的可能性很小”,事实上这也暴露了国家吏治的弊端,公务员的低工作强度、高福利待遇、高概率但低惩罚风险的诸多特性直接造就了大学生就业的“贪污犯”心态;二是“亚文化”的弥漫使大学生情非得已,就业市场上大学生的竞争日益变为家长们之间的比拼,托关系送礼、“萝卜招聘”等现象比较普遍,这首先加剧了就业市场上的摩擦性,社会岗位的分配并不按照大学生的能力标准进行,进一步造成了人才竞争的无序化;其次对大学生的就业公平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降低了教育对人才的“筛选器”功能,更放大了优势岗位的吸引力。
4.大学生创业遭遇“制度性”冷漠
大学生创业的口号已经提出多年,国家也出台了《就业促进法》、《关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等多项促就业法律法规,在程序简化、行政收费减免、档案管理、财政补贴与小额担保贷款支持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大的环境制度下看,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一是在我国创业注册公司需要7个步骤大约100天时间,远远高于国外的1周时间,从注册成本上看英、美、加拿大等国为人均年薪的1%,而在中国为人均年薪的11%,并且因为银行信贷机制规则的约束,我国的个体私营经济获取银行贷款的比例非常低下,总额仅为国有企业的2.3%;二是税收优惠是免征一定期限的所得税,对于刚创业的大学生而言其所得往往是很低的,所以总体支持力度不大;三是缺乏高校创业教育支持,高校的创业教育内容、体系、方法均不标准,且缺乏一定的资金投入,难以实现高校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5.大学扩招带来毕业生总量攀升,教育分流机制不完善
1999年我国教育改革政策开始实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增加。2003年是我国首个扩招后的大学生毕业年,毕业生人数快速从2002年的145万人上涨到了212.2万人,而后各年中大学毕业生人数以10.97%的平均速度快速增加,到了2013年高达近700万人。高涨的就业需求必然对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冲击,除了结构性供需失衡原因外,更体现了我国教育分流机制的缺陷,在义务教育阶段,普通教育和初等职业教育的分流存在局限性,初职教育集中于文艺、体育、特殊教育等专业,以2008年为例初职在校生仅为10.8万人,而普初在校生为5574万人,比例仅为1:515,在高中教育阶段的职普比也仅为0.682,高职与本科的人数比为0.889。职业教育的落后剥夺了很多成绩不理想学生学习一门技术的机会,阻碍了提前就业。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制度举措
1.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现人才分流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建议职业教育的课程设计遵循实用性与灵活性原则,优化学生的考评机制,鼓励参与课程设计,按照实习数量与具体得分确定毕业与否,同时应当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学历的互相认可,让职教取得的学历被高等教育系统所承认和取得资格证书。各国实践均证明,劳动力市场难以承受一个短时期内学生同时就业,同质性人才过度集中必然增加就业压力,所以我国应当积极鼓励青少年学习实用技术,参加职业教育,对青年参加工作的时间进行提前,另一方面需要适应性的对大学招生进行限制,双管齐下才能达到教育体系中人才分布合理局面。
2.优化高校成本体系,降低教育成本
大学生在薪酬期望偏高等的根本在于教育成本过高。根据有关统计,过去的10年中,我国高等学校的学费已约占人均GDP的55%,在校大学生超过60%生源来自于农村,农村的收入远远达不到人均GDP水平,单个学生的学费、食宿等费用等于一位农民4~5年的收入。同时大学生求学所支出的费用占教育费用比重也逐渐上升,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增加了8倍,但学费增加为18倍,政府投入只增加了3倍。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育经费中学生来源比例偏高,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学费/经费比在美国只有20%,澳大利亚为21.2%,世界平均水平也仅为25%左右,所以过高的经费分担都直接造成了大学生教育成本和理性就业薪酬预期的提高。降低教育成本。一是对高校的运营成本进行核算,将一些如校办企业支出、上下级单位的拨付支出都计算在大学生培养成本内,甚至在一些西部高校教师的福利补贴也被纳入其中,所以各级物价、教育、财政部门应联合进行调研,采用听证会的形式确认大学生成本核算办法;二是从管理提升角度优化教育支出结构,缩减不必要的开支。具体包括:压缩行政人员比例、基本建设预算缩减、提高设备利用率、禁止铺张浪费等等;三是国家在高校扶持上,实现由规模支撑、量化督导、行政参与到助学补助、资金引领、内涵考量的转变。
3.加大对公务员群体的监管,打造公平竞争就业环境
大幅提高公务员的收入,但是对于公务员的腐败行为要严惩,一切公共行为都必须在阳光下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隐性收益驱动带来的“考公热”和社会劳动力资源导向机制发生扭曲。同时,借鉴美国的做法成立“公平就业委员会”,对弱势大学生群体进行法律保护和援助,国家要尽快建立公平就业的法律法规,实现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规范,减少就业歧视,需要设置一个权威性的常设机构,根据有关法律规范对全国范围内的大学生就业工作进行指导,通过网络反馈信息平台和举报机制的建立,接受就业投诉;增强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考的透明度,对通过走关系、权钱交易的就业行为严厉查处,提升“萝卜”招聘的违法成本。
4.完善丰富大学生创业扶持制度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困难 分析 指导
【中图分类号】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6-00-02
1 现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我国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规模逐年上升,加上近五、六年来,我国国民经济连续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也取得了飞速发展,高校毕业生人数从2002年145万人到2009年毕业生人数已经迅速增加到611万人,高等教育也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然而,飞速增长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也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据教育部统计,从2002年开始,高校扩招后的大学生陆续毕业,大学生的就业率在不断下降。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0%,2008年仅为不到70%。今后几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很大的变化,而毕业生却逐年增加,可以预计,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日益激烈。从全社会的范围来看,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笔者结合自身从事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经验和体会,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现状及问题成因,对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2 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有多种原因。其中,既有高校、用人单位、家庭等的外在因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分析明确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成因,便于寻求积极的应对措施。
2.1 社会环境等外在因素
2.1.1 高校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
我国的教育体系着重于知识的传授,往往忽视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因而在这种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基本功扎实,但是缺乏创新能力。我国的很多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大多沿袭以前计划经济时代的需求模式,相对于目前瞬息变化的社会情况,已经严重地滞后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使得高校培养出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尤其是前几年部分高校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盲目地新开设所谓的“热门”专业,在短短的几年内使得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人数激增,出现了严重的就业市场供过于求,造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一种巨大的人才和资源的浪费。
2.1.2 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不完善
当前许多高校没有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择业观、职业观、诚信观和创业观的指导,而更多的是毕业之前开办几场讲座的突击指导,这些应付式的就业指导对学生根本起不到实质性的指导,忽视把职业生涯设计和自主创业结合在一起的全程化指导,缺乏层次感。有时,反而会使学生就业思维紊乱。此外,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和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大学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渠道比较狭窄。学生就业指导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专业化、专家化、专职化的就业指导教师非常紧缺。
2.1.3 用人单位的人才准入体制脱离实际
在我国高校连年持续扩招的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市场逐渐呈现出“供过于求”态势,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水平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但在这个过程中不少用人单位盲目地提高录用标准,对毕业生提出许多超越了工作岗位实际需要的准入条件,普遍把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在读期间获奖情况以及工作经验等都列入了招聘的基本条件,这种现象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中极为普遍。此外,有些用人单位为了追求高效率的利益回报,往往在招聘时只愿意招收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而把应届毕业生拒之门外,忽视了大学生的潜能和可塑性。
2.1.4 家庭对学生就业的期望较高
一名大学毕业生,经过十五、六学习,家庭对其的投入巨大,对于学生家长而言,自己在孩子身上投入了巨大的财力和精力,能够在学生大学毕业时候得到可观回报,以及能够在经济发达地区、大的城市、大的单位找到一份收入又稳定的工作是十分自然的希望。但是这些观念无形中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大学生毕业后都希望找到一份“收入高、地位高、并十分稳定的“好工作”。但是这样岗位能吸纳的大学毕业生毕竟有限,如果大家都把目标锁定在这些范围较小的行业,必然加大毕业生的竞争压力和就业难度。
2.2 大学生自身内在因素
2.2.1 大学生落后的职业生涯观
我校对2009届2200名毕业生进行了一次就业意向问卷调查,此次调查显示:85.12%的学生选择在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城市就业;10.25%的学业生希望去北京、上海等地;只有4.63%的学生愿意到省内其他地区就业,毕业生就业地域选择的畸形聚集现象比较明显。毕业生之所以就业压力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由于毕业生就业目标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深圳、广州及东南沿海地区的大中城市或国有大型企业、外资企业和国家机关,抱有不切实际的想法,不到最后关头不愿放弃在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想法,导致失去了很多求职机会,错过了不少好的工作岗位。一句话,问题出在“职业生涯观念”上。
2.2.2 毕业生就业期望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矛盾
大学生就业观与人才市场需求错位是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的普遍现象。一方面表现为大学生就业的薪资期望与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实际待遇之间矛盾,大学生对薪资的期望普遍高于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待遇;另一方面表现为大学生的自我意向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很多大学生头脑中精英意识过强,对薪资和职位的要求较高,眼高手低,不能胜任理想职位。由于他们不能恰当的给自己定位,导致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出现大学生就业市场“就业不难、择业难”的现状。
2.2.3 毕业生缺乏足够的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主要包括工作能力、求职能力和适应能力等。社会对大学生应有的就业能力有着一定的期望要求,大学生只有符合相应的要求,才有可能在就业市场求得一席之地。据有关调查显示,大学生就业困难是因为自身的就业能力不够所致。
3 就业指导对策
3.1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
当前高校各种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但笔者认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以就业为导向,适应就业市场的发展。第一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改革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在学科结构的调整上,要加快传统学科的改造,加大应用学科和高新技术学科的发展力度,建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新型的学科结构。在专业设置方面,要避免以往专业划分过细,专业口径狭窄的缺陷。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原则,改造传统专业,第二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改变以往那种以课堂、教师、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运用讨论、辩论、案例分析、仿真训练、参观、实习等多种实践教学手段,来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
3.2 建立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长效机制
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高校既要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也要通过多方面努力,建立长效机制,帮助大学生有效解决就业困难。首先,高校要把促进毕业生就业纳入学校工作的整体目标中,要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其次,高校应该与用人部门联动互惠的方式积极有效地拓展就业市场。再次,高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职业心理咨询与辅导体系,对就业困难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调适,使学生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和耐挫能力,以健康的心态去赢得人才市场的竞争。
3.3 构建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全程化体系
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全程化应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为目标,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建立分阶段、多层次的就业指导体系,全过程、多方位进行就业培训和指导。以专科生为例,大一新生为职业启蒙期,应以认识自我、了解职业为主,进行职业启蒙教育,向学生传授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帮助学生从进入大学阶段一开始就确立人生目标、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大二为职业定向期,通过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全面拓展职业素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特别是利用节假日寻求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进行社会实践,以便进行职业定位,并根据个人兴趣与能力修订和调整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三为职业冲刺期,要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政策、就业技巧、就业心态调适、创业教育等培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3.4 加强自主创业教育,拓展学生就业途径
大学生是青年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富有激情,思想解放,是时展的生力军,是社会中最具创造力的一个群体。近年来,大学生创业风起云涌,一方面解决了学生个体就业问题,还为社会提供一些就业岗位。所以高校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要加大自主创业教育,通过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营造创业文化环境、加强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创业过程模式、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教育等方式,使学生具备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创业精神、创业知识结构和创业能力,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等,由“求职者”转变为“创业者”,展示出当今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3.5 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就业观
大学生应针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准确定位,以进取的姿态主动适应社会。首先大学生不能只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大城市、大单位,而应放眼世界,结合自身特点,到西部去、到农村去、到中小企业去寻找新的突破点,其次,大学生所在家庭的家长也要转变观念,不要认为自家小孩在西部地区、农村社区、中小企业就认为小孩没有出息,这几年培养付诸东流。而是多鼓励,让大学生有一种强大的家庭支持感,使他们青春散发出灿烂光芒。
4 结语
总之,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高校,要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努力做好职业指导、职业培训、职业推荐,构建全员职业生涯平台。与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通力合作,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氛围,确保高素质人才能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巨大的能量,同时学生也应努力提升自己的求职能力。我相信只要学生、高校和社会齐心协力,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大学生的前途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 姜爱贤,孟亮,刘桂英.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8(11):132~133.
[2] 李瑾.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和指导对策,今日科苑,2008(16),p38
[3] 舍娜莉.浅议就业难背景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8(12):83~86.
[4] 孙玲,当前大学生就业政策研究[j].黑河学刊,2005(4),p32.
[5] 涂思义.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p18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困难 政策调控 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Students' Unemployment
ZHENG Wanqiu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1816)
Abstract The problem about unemployment of graduat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since the colleges in our country began to expand enrollment in 1999. The causes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 society, family and the graduates' own factors. To solve the problem, strengthening the control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intensifying the job guidance to undergraduates are two main aspects. To be specific, making adjustment in employment policy, standardizing the talent market order, rationalizing the scale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deepening it's reform, transitting the attitude of undergraduates toward employment and enhancing their employability and competitiveness, intensifying the job guidance and so on. In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and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 the demand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has been very firm and increasing. We believe that the problem about unemployment of graduates may be preferably settled through the joint effort by the government, society, colleges and graduates.
Key words graduates; unemployment; policy adjustment; job guidance
根据课题研究需要,笔者设计了《2009届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问卷》,内容涉及毕业生基本情况、毕业后的去向选择、对当前就业形势的看法、就业期望与就业观念、自我认识和评价、择业计划与途径、就业指导与服务、择业进展情况和其它建议等方面,对上海、南京、西安、重庆、成都等5个城市的部分本科院校的2009届大学毕业生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25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11份,有效率80.44%。①笔者还就有关问题走访了国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校友、毕业生和就业主管部门以及相关老师,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同时,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有了较为深刻和清晰的认识。笔者从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和大学生自身原因等方面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进行分析。
1 社会原因
1.1 大学生就业存在政策障碍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就业的压力影响和制约着大学生就业,尤其是专业设置的特点以及相关行业招聘过程中的制度,给当前的就业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如目前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实行中央和地方独自组织考试的体制,每个省甚至市、县都有自己的考试科目、考试范围、考试时间,考试内容和时间各异,往往造成冲突。学生为获得更多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录用机会,往往在各省、市、县疲于奔命,人为地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成本和就业困难。我国人事制度改革不够完善,户籍、社保等配套措施还跟不上。不少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国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仍存在“铁饭碗”,随着发展的需要,该进的进不来,该走的走不了,使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受阻。户籍、社保等配套措施不完善,给通往私营、个体、基层、农村和西部以及自主创业、自由职业的道路制造了障碍。如上海、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经济发达,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量大,但一般不能解决外地毕业生的户口、社保等问题,导致大学生进入上海、北京难。大学生到基层就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首先,想去去不成。其次,来了留不住。第三,基层就业信息缺乏。第四,专业不对口。②
1.2 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
毕业生就业的矛盾根本来说是供需矛盾。在供方增长的前提下,经济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中国地域广阔、人口聚集不均、地区各种因素差异明显,同时还是发展中国家,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就业结构总体不平衡,决定着我国的就业形势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性,人才需求也因而显出一定的地区差异。我国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买方市场形成,长短线的矛盾一时难以根本解决,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取向就业乐观度差异明显。我国社会经济状况相对落后的状况决定了高校培养的人才相对过剩。
1.3 大学生就业市场不完善
由于大学生就业市场制度化、法制化建设还不够完善,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的过程中还存在某些市场不规范行为,影响市场的正常运作和作用发挥,从而影响某些毕业生就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用人单位的“人才高消费”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巨大压力,很多岗位本科生就可以胜任,但用人单位之间相互攀比,把招聘研究生作为提高自己单位声誉的招牌。(2)用人单位普遍存在就业歧视,使原本就业就困难的毕业生求职道路更坎坷。如学校歧视、户籍歧视、性别歧视、经验歧视等。(3)拉关系、走后门、、钱权交易等不公平竞争行为严重扰乱了就业市场。
2 学校原因
2.1 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大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的人数急剧增加,毕业生人数2003年为212万、2004年为280万、2005年为338万、2006年为413万,2007年突破500万人,2008年突破600万人。③
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大,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高校鱼龙混杂,有的具备优良的办学条件如985、211高校,有的则根本不具备办学条件如某些民办学院;高校师资参差不齐;大学教材建设滞后;高等教育教学方式单一等。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各专业毕业生急剧增加,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2.2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市场需求
多数高校的办学模式不能根据经济、科技和社会产业结构发展以及人才市场的需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也是同一副面孔。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环节没有很好结合起来,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不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理论与实践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如果课程内容不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及时更新,显然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就差,当然就业竞争力就很弱。
2.3 就业指导力度不够,缺乏全过程、针对性地就业指导
当前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对指导主体和指导对象的认识不到位。把就业指导的对象仅仅局限为毕业生,到毕业时才开就业指导课;把指导主体仅仅局限于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专业指导教师,而没有广泛动员,尤其是各级领导要主动参与,广大教师主要是学生管理系统教师队伍和专业指导课程教师要投身毕业生择业就业一线进行现场指导,把空洞的理论和政策融入实践。二是指导机构不健全。投入不足,投入远远达不到学生学费的千分之五。机构不健全,多数院系的就业指导没有成立专门的指导机构,工作仍由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兼任,甚至有的高校校级就业指导和服务机构还与招生或学生工作合并办公,不少高校没有专门的就业活动场地等。专职指导人员不足,上万人的大学,仅两三个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指导教师专业素质不够高,有的对就业政策的认识不全面、不深入。三是指导内容不到位。不少高校将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混同在一起,以为就业指导的内容主要是签合同时盖盖章,向学生就业信息,和组织供需见面会等,真正的就业指导内容却仅限于在毕业班开设就业指导课,偶尔开设几次就业讲座或就业咨询等。实事上就业指导是一项独立的系统性的工作,它既包括对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指导,更包括对大学生的择业观、就业观、成才观、就业心理、择业技巧等的教育和引导,还包括有个体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设计和相关教育培养等。
3 大学生自身原因
3.1 择业观存在一定偏差
(1)不少学生想在国家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就业。在十年以前,大学生加入国家党政机关是相对容易的事情,进入大型企业事业也不是太难。但现在,进入公务员序列,必须通过公务员考试,而且竞争很激烈。毕业生每年都在递增,公务员招考比例为几十、几百甚至上千比一,现实要求学生必须转变择业观念,但现实情况是绝大多数大学生还没有转变就业观念,在他们中流行“三考”:考研、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残酷的现实最终只能让少数人如愿。
(2)大学生普遍希望在大中城市就业。根据笔者对五市大学生就业市场进行的调查,大学生对地域的期望如下: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希望留在大中城市就业的比例非常高,绝大多数都希望能在东部发达地区工作。
(3)大学生对薪酬的期望值高于社会正常水平。据一项对大学生薪酬预期的调查显示,有六成以上(66.03%)的大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2000元之间。根据笔者作的调查,大学生对月收入期望如下:
根据我国目前的社会实际收入水平,到一般的企业刚工作月薪超过2000元这个期望值不太合理,是很难实现的。
3.2 不良择业心理的影响
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是指他们在择业过程中对自己、对职业及其周围社会环境等的认识、了解和择业中对事物的推理与判断。不良择业心理主要有:盲目攀比心理、从众心理、依赖心理、自负心理、自卑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焦虑情绪心理、不满情绪心理和挫折心理等。部分学生还有注重实惠、坐享其成的心态,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等。就业形势的现状直接影响着毕业生的择业心理。
3.3 自身素质存在某些缺陷
(1)缺少工作经验和组织协调能力。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也获得了相应的学士学位和本科文凭,大学毕业生本以为从此就可以驰骋职场了。可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却将“工作经验”作为选聘人才的必备条件,这使得初入社会的大学生在求职路上举步维艰。在求职过程中,情商低下的人、心理脆弱的人、知识陈旧的人、技能单一的人、反应迟钝的人、单独打斗的人、目光短浅的人以及不善学习的人都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
(2)知识陈旧、技能单一。有不少学校开设的课程内容成就,没有紧跟时代,没有及时融入教师的最新科研成果。专业书籍、图书资料缺少,学生获取新知识、新信息的渠道不多,知识陈旧。学生没有有意识的拓展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没有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技能单一,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知识面宽、应用性强、灵活多变的要求。
(3)综合素质不高。大学生除了具有较多的文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着对家庭、他人、集体、国家、民族的感情、态度、责任和义务上,没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重视个人前途,缺失社会理想;注重自我价值,漠视社会价值;当公众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则以个人利益为重,缺乏为社会和集体奉献的精神等。一些大学生在思想上缺乏理想信念,不太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缺乏奉献精神;在学习上缺乏刻苦钻研和耐得住寂寞的意志,碰到困难或挫折就悲观失望,有的甚至丧失学习的信心;在生活上贪图享乐,挥霍浪费,穿名牌,讲排场,消费水平超出家庭经济的承受能力;在就业选择上,自主就业观念淡薄,嫌苦、嫌累、嫌报酬低,贪图享乐、坐享其成。当代大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总体上堪忧。具有团结合作的意识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许多大学生虽乐于与人交往,但不太善于与人合作。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复杂的有机体,现代化大生产和快节奏社会生活需要人们有高度合作的意识和团队精神。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包括但不局限于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和大学生自身原因。解决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状况,可以从加强高等教育的政策调控和强化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两个方面展开,具体表现在调整就业政策,规范人才市场、合理确定高等教育的规模和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以及加强和改进就业指导工作、大学生要端正就业心态,提高就业竞争力等几个方面。
4 加强和改进就业指导工作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要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职业生涯规划、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就业能力为重点,突出个性化指导和服务”的新模式。各高校要健全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实施“全程化”指导,要按照大学教育不同阶段的目标和任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进行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价值取向的教育,突出培养毕业生的就业综合素质和能力。各高校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积极鼓励和引导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转变就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宣传毕业生中的先进典型,宣传各地区和高校先进经验,形成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舆论氛围,切实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宣传。
4.1 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和就业服务体系
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完善就业信息服务系统,加强创业指导和服务。高校要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就业工作的投入,健全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确保就业指导机构、人员、经费“三到位”。要加强切实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建设,使高校就业指导队伍逐步走向“职业化、专业化”。
学校要形成完整的就业指导工作系统。从宏观到微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第二层次,院系就业指导机构。第三层次,专业化、专职化的指导人员队伍。
4.2 完善就业指导途径和方法
完善就业指导途径和方法,要坚持“三个结合”,掌握必要的方式方法,才能使就业指导效果事半功倍。针对就业指导工件中存在的问题,应特别注意坚持“三个结合”,即思想指导与技能指导相结合、普遍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全程指导与重点指导相结合。
4.3 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和指导
联合国教科文总部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应成为高等教育主要关心的问题。在大学生创业教育和指导方而,有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如举办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建立模拟公司;建立由学生自主管理、自主经营的学生超市、学生书亭、学生家政部、科技服务公司等小型实体。开办创业管理培训机构,负责与学生创业有关的事务,开设创业管理课程,并设立创业基金,对学生的创业计划书经评估后进行种子期的融资。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增设创业教育课程。我国最近所出版的有关《创业学》教材以及在MBA教育中以美国教育的模式为主,形成了文化课、专业课、创业课相互补充的教学系统。
4.4 拓展就业技能培训途径
求职技能培训是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之一,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开设就业指导课。二是开展就业指导专题报告。三是加强日常训练,通过各种形式的学生活动如模拟面试、辩论赛等,培养学生的求职能力和技巧。四是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五是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即面对面的指导,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4.5 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信息系统,促进就业信息畅通
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是毕业生实现就业的重要的无形市场,要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信息系统。首先,要强化网络信息意识。其次,要加大人力、财力投入,从技术上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信息系统。再次,要进一步充实网络信息内容。各级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要积极主动地广开信息渠道,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信息。高校要开放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
要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收集就业信息。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的开通,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了良好的信息环境,但在社会信息量大且零散、就业竞争白热化、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尚需进一步完善的情况下,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全面收集就业信息非常必要。
4.6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端正择业观
对大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求我们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道德观和法纪观教育,让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诚信意识,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择业观。
4.7 指导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发挥学生社团的就业辅助作用
学校要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从大一开始抓起,一直到毕业,面上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点上做到“可操作、针对性、个性化”。此外,还应发挥“大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协会”等学生社团的作用,让它们配合就业指导部门、毕业班辅导员做好相关工作。
5 大学生要端正就业心态,提高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在离别母校、踏上社会之前,最重要的就业心理准备,就是要转变角色,即由一个大学生转变为一个现实的社会求职者,抛开浪漫,抛开幻想,认识自己所处的真实地位和严峻的社会现实,实事求是地面对就业这样一个现实。
5.1 大学生要学会认识自我
大学生要学会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能力和特长等方面的情况。就业前如何选择职业,要根据自身的个性特征来决定。兴趣是爱好的推动者,爱好是兴趣的实行者。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往往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这就更需要认真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是求职择业以及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能力包容的内容很多,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思维能力;二是工作能力。在求职择业时必须正确认识到自己性别、年龄、身体健康、面貌等生理方面的因素。④
5.2 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要敢于竞争,善于竞争
人们时常把当今的世界称为竞争的时代。竞争冲击着人们的事业和生活,冲击着人们的意识和思想,在求职择业上亦是如此。首先要敢于竞争,同时还要善于竞争。善于竞争体现在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实力和良好的竞技状态。
5.3 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正确对待挫折
人们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人生总保持着自信心,如果丧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开拓新生活的勇气。顺境中有自信心不足为奇,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
5.4 重视实践能力和与专业相关能力的培养
毕业生要有合理的能力结构,只有实践能力和与专业相关能力都强的毕业生在就业中才有竞争力。能力的获得是以知识作为前提的,又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而大学生能力的构成是多方面的,主要指体力、智力及其运用的实践能力。结合当前就业市场形势,大学生应主要具备以下几种能力结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信息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表。
5.5 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
大学生应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现在的就业竞争就是毕业生综合素质的竞争,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因此,毕业生需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熟练掌握英语、计算机以及其他相关技能,增加人文知识素养,培养良好的职业和道德修养。作为当代大学生,一个人要以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品作根本,从点滴小事做起,努力培养高尚的人格情操,做正直、清白、堂堂正正的人。要从时代的要求、国家的需要和个人的实际出发,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做人、努力成人。
5.6 融入社会,端正就业心态
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大学生就业挫折的承受力和意志力。随着社会各种竞争压力的增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自卑、自负、盲从、焦虑、挫折等各种心理问题凸现。问题一旦出现,除需要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时予以处理外,更重要的是毕业生要重新审视自己,结合自己的情况和社会实际取一个合理的期望值,遇到挫折后要学会心理调试,而不是怨天尤人、忧心忡忡,要有一种屡败屡战的精神。学生要更新就业理念,倡导多元化的就业格局。
所以,大学毕业生只有积极融入社会,端正就业心态,才能在社会上谋得一份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将自己的职业理想同社会现实、国家需要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注释
① 资料来源于本人2008年5月对上海、南京、西安、重庆、成都等市部分本科院校进行的调查.
② 想去去不成,去了留不下――大学生就业障碍多
③ 根据《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和教育部相关资料整理而成.
④ 严大伟.大学生要适应就业形势变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8):36.
参考文献
[1] 王中,辜庆.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分析与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4):44.
[2] 谢维和,王洪才.从分配到择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实证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眭国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知识读本[M].江苏:南京工业大学,2006.
[4] 吴绍琪.大学生能力理论调研与实践探讨[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25.
[5] 张海水.职业指导要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J].教育与职业,2005(3).
[6] 邱阳.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及指导[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05(4).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1 就业困难现状综述
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就业问题比较突出。2003年是我国高校扩招后毕业生毕业的第一年,全国共有各个层次的高校毕业生200多万人,比2002年净增60多万人。到2003年7月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到70%,而且近几年始终徘徊在这个水平。在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渐显露出来,国内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2009年我国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达到610多万人。由于今后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大的变化,而毕业生却在逐年增加,可以预计,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2 就业困难原因探析
2.1社会因素
大学毕业生尽管接受了高等学校正规的学习和训练,在理论层面上具备了较高素质和技能,但社会和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实际操作层面的素质和技能还较缺乏,大学毕业生作为劳动力资源的一部分,其供给与需求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匹配。此外国家还没有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具体保护措施,对就业中的性别歧视还没有相关的有效措施,这势必会影响人才的自由流动,影响就业。
2.2个人因素
很多大学生的头脑中精英意识过强,把对薪酬、发展空间、就业的区域、岗位的稳定性作为重点考虑因素,已经连续多年的公务员报考热就证明了这一点。他们较少考虑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再加上用人单位往往强调工作经验,注重实际技能,对毕业生的学习成绩、专业水平、综合素质等也有一定要求,这使大学生只能从最基层甚至从与自己所学专业无关的专业干起。由于不能恰当地给自己定位,导致产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
其次,一些毕业生求职不够积极主动,存在等国家优惠政策、靠学校帮扶、要家长继续供养的“等、靠、要”思想。这些毕业生虽然总量并不大,但他们对其他同学的就业选择容易造成不良的影响。还有一些毕业生对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期望值仍然很高。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虽然毕业生普遍有降低就业工资收入期望值的趋向,但选择在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人数仍然居多。
此外我国大学生创业的人数比还比较少,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而发达国家一般占20%~30%,可见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还比较薄弱。
2.3家庭因素
父母的价值观念往往影响着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家长的期望、文化程度、职业类型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的择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我国传统思想和观念的影响下,很多家长托亲戚找门子帮助子女安排工作,使很多毕业生对父母的依赖程度达到了极点。
2.4学校因素
许多的研究文献表明,高校学科与专业的设置与就业市场需求的不同步是导致毕业生就业造成困境的重要原因。过去几年,全国高校一窝蜂地办了许多“面向市场”的专业,比如新闻传播、影视、广告,包括MBA、EMBA等,其师资来源和教育质量更成问题。有人戏言,从未做过一笔生意、没有在银行开过一张支票的老师,在课堂上教人如何赚钱。结果可想而知,大学毕业即失业,出了校门进家门。
大学毕业生正处于真正迈入社会的关键时期,对社会还不是很了解,对自己的工作和前途的定位也感到困惑和迷茫,正需要学校对他们提供有关职业规划、就业方面的帮助。但部分学校存在就业指导和信息的滞后,就业渠道、就业信息不畅等问题,使得有些毕业生左右为难、不知所措,甚至因此而失去就业机会。
3 就业工作指导对策
3.1加强教育教学的改革
要重视教学,切实把学校的教学工作抓好。要把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高等教育内部规律相结合,抓好专业设置的改革,改造原来不合理的专业设置,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2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增强毕业生的择业技能
在就业市场上,毕业生缺乏必要的求职技巧、择业技能差是导致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就业指导服务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应当充分发挥服务职能,着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科学地分析市场、客观地认识自己,有效地消除“供需矛盾”。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掌握一定的择业技巧,善于利用市场信息,善于在就业市场中“推销自己”,通过市场落实就业单位。
3.3探索与实践产学结合促进毕业生就业新模式
近年来所形成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多边合作的产学结合形式是一种较好的形式,这种形式称之为“准就业”。在“准就业”期间里,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是一种准雇用劳动关系,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学生和学校间仍存在教与学、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指导教师全程跟踪学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过程;实习结束经双向选择,优秀毕业生可留企业工作。
3.4引导毕业生在社会工作领域就业
社会组织作为政府和企业之外的承担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非营利组织,蕴含的就业潜力非常可观。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社会组织的数量处于400至800万之间,以每个组织有3~5名工作人员计算,就蕴含着1200万至4000万就业机会。
因此要引导毕业生就业观念向社会组织方向转变,目前国家正积极构建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社会组织发展,这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3.5强化大学生职业心理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
首先,抓好就业心理指导队伍的建设。要成立专门教研室,引进和培养一批专业的就业心理指导老师。通过定期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心理测试,并辅以积极有效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引导毕业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就业心理状态,切实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其次,将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从大学一、二年级时就开始培养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开展就业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到了三、四年级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重点进行求职技能培训、相关法律知识教育和诚信教育,使学生在就业心理上早日趋于成熟。
3.6构筑务实的毕业生创业支持体系
党的十七大提出“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创业思想教育和创业技能教育。通过创业课程设置与创业指导等手段着力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创业水平;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技能的培养。开设与创业相关的多种专题讲座,开展模拟创业、实地考察企业运作等丰富多样的案例教学;为学生创业开辟绿色通道;积极探索毕业生自主创业的长效机制。
结束语
就业是大学生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第一份工作对一个人的一生影响重大。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教兴国的必然要求。为此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就业指导,构建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1]李一男等.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8(5):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