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4 15:44:3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451.2;62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4-0028-01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终身发展所需的最基本的知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正在转型。培育出怎样的新一代,取决于教师能够给学生怎样的教育,取决于广大教师学科素养的高低。学科教学必然呈现“新常态”,立足学科,审视当下,展望未来,提高教师学科素养是必然趋势。
一、教师的学科素养概述
学科素养是指在学科学习和教学实践活动中养成的具有该学科特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系统的学科知识、学科技能、学科信仰、学科思维方式以及人格特征,是教师学科素养的灵魂。当前,语文学科教师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例如,课堂主问题得不到准确的切入,教师不能有效把握某篇课文的真问题、重难点,以致课前导学单不能规范地设计出来。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学科素养问题。要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关键在于勤学乐学,勇于实践。教师要认真学习各种教育教学专著,了解教育前沿理论,理解具体学科的思想方法、学科的知识体系、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以及学科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策略。对于学科知识,要做到脉络清晰、框架分明,深谙学科内涵。要通过具体学科的教学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合格人才。
二、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践
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要通过语文学科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而这需要语文教师有深厚的学科素养,有驾驭课堂的能力,考验的是教师的睿智,教师的素养。语文核心素养,是指终身发展所需的最基本的语文知识、必备品格和语言应用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本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创新。因此,语文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科素养,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实施探究式教学等策略,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着重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考验一位语文教师的学科素养。例如,在《曹冲称象》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从别人不合理的方案中吸收合理的成分?称象的第一个方案,是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但“谁有那么大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因而方案不可行。方案二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再称,这个方案也不可行。曹冲借用方案二“化整为零”的思想,形成合理的第三个方案:先把大象赶上大船,看船身下沉多少,沿水面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至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石头重量即知大象重量。曹冲的思路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正是学生所要学习的,即从不合理的方案中吸收合理的成分,加上新的思考,形成新的合理的方案。又如,在《第一次抱母亲》教学中,教师可从三个“没想到”展开文本的叙述:“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没想到我妈这么轻”“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经过“愧疚”的情感变化过程,最后才“突发奇想”抱母亲,由此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思考,在朗读中感悟,体验浓浓的亲情,感受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对于中小学语文教学来说,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突出表现。当前语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小组讨论流于形式、文本解读缺乏深度、语言表达有时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忽视表达中的人文情怀。这些反映出学生语文功底不足、实践经验欠缺,也反映出学科素养的低水平状态,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优秀的品格。“照着做”“我以为”“找问题”,是一个能力与素养提升的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据此精心设计导学案,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无形中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让学生着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
三、结束语
总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即终身发展所需的最基本的知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语文教师的紧迫任务。于永正老师说,我是在用自己的素养教学生。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低,取决于语文教师学科素养的高低。教师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只有具备过硬的学科素养,才能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教师要加强学习,勤于反思,勇于实践,注重锤炼教学基本功,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强化专业能力,培养专业情感,有效促进学科素养迅速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向明.对教师实践性知识构成要素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9(10).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语文素养;核心
语文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是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注重在教学中将语文素养渗透到听、说、读、写过程中。
一、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听出味道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首先要倾听教师所传达的信息,如何把握住这些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从而去理解文本的关键词,首先,一方面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注重语言的精炼和准确,另一方面则需要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信息分析和应用能力;其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接收大量的信息,如何倾听别人的观点,不仅需要认真倾听,还需在倾听中思考、分析,这样才能听出味道,听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二、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说出自我
“我口述我心。”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就是要引导学生将自己心中所想表达出来,让别人了解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相关的口语交际和语文综合应用内容,教师要结合这些教学内容,以演讲、辩论等活动来逐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
三、引导学生学会阅读,读出体验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阅读,不仅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来设计精彩的导入,还要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在读中交流讨论,从而全面理解文本的内容。在引导阅读中需要注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多读的基础上生发出自己的理解,从而增强对文本的体验。
四、引导学生学会写作,写出水平
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内容,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从传统教学“以考为准,以教材为准”的窠臼中解脱出来,以生活为出发点,让学生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上学会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是核心,在教学中,教师需以学生为出发点,结合语文教学实践,将语文素养贯穿于听、说、读、写等活动中,逐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杜贤路.浅谈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J].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中旬刊,2011(10).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思维;教学理念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
早在1973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了“素质冰山模型”,我们可以利用此模型来理解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不仅包括漂浮在水面以上的冰山,同时还包括潜伏在水面以下的冰山,其中,水面以上的冰山所代表的是学生的知识内涵、学习能力,这一部分能够通过日常的培训和教学活动来加以培养;而在水面以下的冰山所代表的则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动机以及学习方法,等等,这一部分是学生内在的体现,很难通过外界的标准来予以测量。水面下的隐性部分不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却能对学生的学习带来长远的影响。
二、核心素养语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维构建
1.紧密围绕语言建构来开展教学活动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最主要渠道,而字与词的学习是语文课程的最重要基础。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要着重培B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小学生顺利完成对语言的建构。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程应当以汉语拼音、笔画学习为主,这些基础知识均可以被划分到语言建构的范畴中。除此之外,小学语文课程中的语言运用教学则需要围绕字、词、句来开展,通过一些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深入地感知语言的建构方法。例如,在教学《葡萄沟》一课时,教师应合理定位教学目标:①熟练掌握在文章中出出现的12个生字,独立运用这些生字来组成词语;②理解“五光十色、茂密、一大串”等词语的含义,懂得它们在句子中的运用方法;③理解文章对葡萄架进行描写的句子,尝试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进行造句;④透过文章内容来理解葡萄沟的风土人情,感受少数民族人民所具有的热情。小学语文教育者需要注意的是,低年级学生的教学重点为文字结构与拼音;中等学段中的学生要能够独立运用字典等工具来自行理解生字、生词的含义;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大致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透过文字表面来领悟作者的情感内涵。通过这种循序渐进式的教学方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会逐渐形成,为其日后的可持续发展的打下坚实的基础。
2.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课堂实践中
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应当重点考虑课程切入点与课程类型选择这两个方面,充分利用好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深入挖掘出语文教材中的闪光点,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之上巧妙运用好教学方法,全面提高语文课程的教学效率。
课程切入点的正确选择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基础保证,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教学文章都有着多个切入点,每一个切入点都代表着不同的理解角度,教育者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课程切入点,例如,文章的文本内容、文章的创作背景、文章的环境描写以及文章人物的性格特点,等等。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切入点之前,教育者要充分考虑到当前的学段目标、教学重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性格特点等。
课程类型的选择可以从如下的两个角度来进行开展,一方面,从内容的角度来分析,课程类型大致包括识字写字、文章阅读、口语交际,等等;另一方面,从形式的角度来分析,课程类型大致可被分为导入课、复习课程、讲评课程以及写作课程,等等。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语文教育者还要根据学生当前的学习现状来开发出各种不同类型的课程,如单元导读课程、自主学习课程、综合训练课程、交流共享课程以及读写联动课程,等等。在充分了解了各种类型的教学课程以后,教育者就要从中挑选出最为适用的一两个课型,同时还要结合文章内容来找到读与写之间的连接点。
3.探寻“素养―养成型”教学方式,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在完成了上文中所介绍的两个教学环节以后,教育者就要更进一步细化现有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结构,在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的教学基础之上,全面落实“素养―养成型”教学方法,将学生从“要我学”的学习状态成功转变为“我要学”的学习状态。
在深入研究“素养―养成型”的教学方式之前,教育者要着重领悟素养的构成机制。素养本身具有多元化与综合化的特点,它并非理论知识、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态度的简单罗列,而是需要学生在同时具备这几样学习能力的基础之上,更加深入地理解并应用好所学内容。因此,简单的教学与训练并不是形成素养的最有效方式,教育者应当深入学生的内在来进行激活,通过主体亲历、实践体验以及自主建构等方法来促进学生内在素养的形成。
素养同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成长经历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性,通过在课堂中设置真实的教学情境,将会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起来,让他们深入地参与到价值判断的全过程中,继而同情境内涵形成相同的情感色彩,产生情感共鸣。
参考文献:
一、语文核心素养概述
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分为六个层次,分别是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语言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雅的言谈举止。这六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囊括了初中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第一,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通过初中语文的教学,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第二,具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小学语文学习往往是初级阶段,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这就需要一个更好的积累过程,通过阅读高质量的课文和阅读材料,让学生积累足够的语言知识,提高其语言能力。第三,培养熟练的语言技能。语文是一门学科,而语言则是一种素养,一项技能。通过初中语文教学,教师要培养学生优秀的语文素养和熟练的语言技能。第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第五,积淀深厚的文化素养。文化是我国长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础,优秀的历史文化给我国带来了很多益处,而初中语文教学正是根植于我国文化。所以,在语文的核心素养中,积淀文化,学习文化,体会文化是非常重要的。第六,形成高雅的言谈举止。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学习写作方面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水平。沟通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能力。培养学生形成高雅的言谈举止是初中语文教学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另一方面,也是最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语文既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项能力,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
在我国教育教学体系中,语文以背诵和记忆的内容为主,但是,对于理解和应用也是十分关注的。去年,《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选手积累了大量的诗词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明白在什么地方能够运用什么样的诗词,取得什么样的效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理论和实践是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两个重要方面,教师要着力将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只有将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更好地与他人交流,达到培养上述六种素养的目的。所以,学与用同样重要,教师要理论与实践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最终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2.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快乐学习
语文的学习看似是一个枯燥的过程,但实际上,只要教师教学得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就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美。教师要积极地开展引导工作,让学生通过语文课堂,培养敢于表达的性格,从而慢慢地改善与人交流的能力,也就达到了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最终目的。
3.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态度
近年来,对于核心素养的界定及运用,国内外研究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我国的一些核心期刊和学术会议上,核心素养也被不断提及。本文针对国内外的核心素养研究背景进行分析,随后研究课程体系的建构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联系。基于语文课标的三维目标,以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试行稿),得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核心素养。以及在核心素养这一因素下,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发展产生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
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三维目标;中学语文教学
当今时代是一个全球化的知识竞争时代,人才的发展是各国发展的迫切需要,人才竞争也成为判断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培养出适合时展的创新型人才,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核心素养的研究,作为课程改革的基础,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在教育的过程中,须从感性到理性,深入的进行反思,形成正确的三观,在生活中控制自己的言行,成为国家真正的有用之才。在世界的范围内来看,核心素养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时至今日有着相对完整地体系,西方许多国家,将核心素养的研究当做推动国家课程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在我国,教育改革逐步深入,核心素养作为指引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改革方向,在我国教育改革、课标制定、考试评价等方面都会产生重要的作用,与此相关的研究,对我国教育改革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国内核心素养的研究,在林崇德教授牵头组织的“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重大项目正式启动之前,我国的研究者们大多是围绕着国际各个国家或组织的核心素养介绍进行的。
一、国际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20世纪到21世纪教育改革达到了发展的重要阶段,核心素养作为改革中的重点和中心问题,引起了各个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视。国际上大致把核心素养分为两种潮流,第一种是以“知识社会”为背景界定“关键能力”的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选择”。欧盟借鉴这个定义确定了自己的“关键能力”,并作为本区域内教育政策的方向。第二种是第二种是“21世纪型能力”。美国大刀阔斧的进行必要的“资质”与“能力”的研究,由此产生了培育“21世纪型能力”的教育改革运动,不论是对美国本国还是对国际教育界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两种潮流的影响下,课程改革继续深入发展。华东师范大学的钟启泉教授提出,对核心素养的界定可以按照地域划分,对欧盟、北美和大洋洲、亚洲等三个地区核心素养的研究进行了深入比较,他认为各国家和地区在核心素养的研究大致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几乎在所有国家与地区都把教育目标培育的“素质•能力”当做重要的研究对象。二是“素质•能力”,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说法,包括通用能力、核心素养、关键能力、21世纪型能力、共同基础、核心力量、通用技能,等等。三是核心素养大体可以分为“基础素养”、“认知技能”、“社会技能”三种构成要素。[1]
二、我国的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的内部讨论
2013年5月16日,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牵头组织的“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重大项目正式开始,标志着我国核心素养的正式研究的开始。2014年,教育部发行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国教育学者以及专家,针对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借鉴了很多国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中国内部的实践,提出一系列真正符合中国学生发展需要的能力和品格,尤其是对于我国“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该研究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中国核心素养的确立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试行稿正式,标志着这项历时三年经过无数的专家学者修改更正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说明。该稿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试行稿指出,核心素养是是每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一名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配合,以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
三、课程体系构建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联系
(一)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构建的关系
各地区实际情况略有不同,因此在课程改革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体系,也有所不同。部分研究者认为,国家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相互关系大致呈现三种模式:核心素养独立于课程体系之外的美国模式,在课程体系中设置核心素养的芬兰模式以及通过课程标准内容设置体现核心素养的日本模式。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体系中,课程状态主要表现为学科课程,核心素养落地的最佳载体必然也只能是课程。但在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中,教师和家长显然更偏向直观的提高分数,而非核心素养。我国台湾地区将核心素养——落实到课程的过程中,进行了所谓的“课程转化”,把最上位的核心素养转化为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台湾核心素养就是在OECD核心素养的概念上结合了台湾地区的具体情况,提出来“国民核心素养”的意象。核心素养被分为自主行动、共同互动和社会参与三个维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来了各教育阶段核心素养的内涵。总体看来,各个组织以及地区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几乎都是在国际核心素养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入了符合本地区学生发展的地域特色,以更好的适应核心素养的推行。在我国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大致分为两条主线,一条是对核心素养体系的研究,即“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上位问题。另一条则是在各学科中核心素养的具体构建研究,即“如何将核心素养落实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中”的下位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与具体学科课程的具体关系,也是研究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现代语文重建的起点和归宿
语文是什么,即语文学科属性问题的一直存在争议。在语文单独设科时,叶圣陶提出了著名的论断——“语文姓语”,吕叔湘、张志公二人也都同意这个观点。语文核心素养是构建现代语文教学体系的起点与归宿。语文是人文学科,而且是母语学科。语文教学中需要“转变观念,注重人文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学会运用语文工具,而且要使学生受到语文丰富的人文精神的陶冶,使他们能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培养他们文化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发展,积极的参与社会活动,成为一个真正的全面发展的人。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出:“我们应该使每一个学生在毕业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些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众生不熄地燃烧下去。”[2]在语文学科的过程中培养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鉴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作为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应提高教师素养,是教师能够对于学科性质和学科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
四、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语文教学设计及实践
(一)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语文教学观
如果课堂教学只是一昧的注重知识技能,那么三维价值目标就会成为空话,课程改革中一再强调的“育人”功能则完全没有实现。在语文课程中,核心素养应该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存在,通过在语文课堂中,在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基础上,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紧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二)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语文课程意识的教学,主要指的就是语文教什么的问题。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传播信息,语文教学则是如何的传播知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六大素养中人文素养的培养与语文教学息息相关。很显然,有的教师就是在教教材,仅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有的教师则是用教材在教语文。在教学的过程中循循善诱,让学生自己独立的思考,利用教材教给学生“语言表达”、“文学思维”、“民族文化”。这些因素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教育的根本问题就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在核心素养的总框架中,如何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非常重要。在语文教学中,要纠正以往教学中只重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不重视学生语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深化教育的观念,重视语文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优秀的语文教师终扮演着“文化讲解人”的角色,把理解课文所必须的知识解释给学生,引领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使学生自己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判断,这便是以核心价值观作为导向的语文学科教学。
(三)针对课堂教学预设与现实的脱轨的解决办法
课程要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创设,并能有效支撑各项具体目标。许多学校都在思考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规划和建设,但是大多都是应景敷衍或贪多求全,暴露出课程种类单一、组织实施散乱、课程目标与文本不对称等弊病。学校的课程建设应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去组织实施,真正实现目标和路径的统一。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改变填鸭式的教学,不能只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知识,要更多的与学生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让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具语文教学中,教师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提前进行测评,认识到每个班级及学生个人的具体情况,这样才能够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由于语文学科的普遍性,在高考的这根指挥棒下,中学语文教学往往容易成为一个最容易忽略的学科。但语文作为一个基础性的人文学科,在核心素养的培育上,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因此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积累能力,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五、总结及展望
核心素养的研究适应了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有着现实的意义。教育的本质即“育人”,在中国传统的教育当中,也一直都提倡对于人的培养,如今教育界对核心素养的重视,有利于推动教育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核心素养”的国际潮流[J].中国教育报,2016.
2016年5月起,教育部组织专家修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这次修订的课标增加了不少内容,特别是关于语文核心素养方面的内容,成为目前语文教育教学中最为关注的热点。“什么是语文核心素养”?“如何培养语文核心素养”?这是每一位高中语文老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必须研究的问题。个人以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该在语文教学的潜移默化中,现以苏教版必修四上选自雨果《巴黎圣母院》的《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的教学为例,谈一些粗浅的想法和尝试。
一、在互动对话中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也是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结构的基础层面。学生只有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才能形成语文运用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提高审美的鉴赏与创造能力,促进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因此,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水平是衡量一个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准之一。
如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换言之,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培养要学生自主积累、整合,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通过丰富的语言实践不断提升。要注意的是,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的。
比如:在教学《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时,在课堂开始阶段,为了了解学生对文本的掌握程度,设计了一个环节:你读了几遍课文?你通过预习知道了哪些内容?
为什么这样设计?因为通过读懂文本主要内容来了解文本表达特点是学生语言理解能力的表现,学生依据具体的语言情境有效地运用语言来交流,表达自己对预习文本的掌握情况,这就是语言的建构和运用的过程。因此,在课堂开始阶段,设计“你通过预习知道了哪些内容”的环节,不仅仅是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测,也是对学情的把握,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培养。
又比如:在完成《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课堂教学目标时,设计了两个思考题:这是一滴怎样的眼泪?为什么是一滴这样的眼泪?
这个教学设计对学生的语言训练要求更高,因为这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厘清了这两个问题,也就解决了文本的难点。学生要解决这两个问题,需要对文本有比较到位的认识,并“能将自己获得的语言材料整合成为有结构的系统”,也就是先要语言建构,然后才是语言表达,也就是运用。因为在听说读写中,“说”属于运用语言范畴。阅读课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认识文本表达的内容,更要有具体语言知识能力的学习和培养,这样的语文课才没有偏离语言学科的本质,这样的语文课才有语文味,为了提升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具体的语言建构规则,而且要为学生的语言运用提供合适的语言训练点。“在某种意义上说,教学就是在恰当的时候向学生提供恰当的语言材料,并且教他如何学习,也就是说帮他养成恰当的学习方法和检验自己假设是否正确的能力。”[1]的确,在文本阅读的时候,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建立在一定语言材料的积累之上,在此基础上,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素养也就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在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后具有了良好语感,并能在已积累的语言材料间建立起有机联系,通过梳理和整合,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那“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的素养就基本完善了。
二、在有效提问中培养“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如果说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属于基础部分,那么,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辅相成,因为思维发展与提升的素养要以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为基础,是在语言建构与运用过程中实现的。所以,思维发展与提升也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特征之一。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个素养呢?钱梦龙老师认为,提问是语文教学的“常规武器”,而爱因斯坦则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可见,启发和引导思维的最好办法是精心设计好问题。纵观我们的语文教学活动,大多以提出问题为出发点,以解决问题为终结点。所以,我们老师要提高自己的提问艺术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比如:在教学《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时,作为小说,认识艾丝美拉达和伽西莫多这两个人物形象是教学的重点,如何把握这两个人物形象,我们可以提问:请大家结合文本,想一想:这是一滴怎样的眼泪?为什么是一滴这样的眼泪?这个问题具有开放性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认识。我们不妨看看有关的教学片断:
生1:这是“感激”的眼泪。伽西莫多哀求了广场上的很多人,但人们不仅不给他水喝,反而还“被人不停地折磨,虐待,嘲笑,甚至被人投石子”,只有艾丝美拉达给他水,面对如此美貌善良的姑娘,伽西莫多流下的是“感激”之泪。
生2:这是“愧疚”的眼泪。艾丝美拉达没有因为伽西莫多曾经劫持自己受到伤害而跟着广场上的百姓一起嘲笑他,反而还给他水喝,这一定令伽西莫多感到愧疚。
生3:这是“吃惊”的眼泪。艾丝美拉达不仅不计前嫌,还居然给伽西莫多水喝,“那漂亮、鲜艳、纯洁、迷人而又那么娇弱的姑娘,竟会那样好心肠第跑去救助一个如此可怜丑恶的家伙”,这无疑让伽西莫多感到非常“吃惊”。
生4:这是“懊悔”的眼泪。伽西莫多不辨好坏,听信克洛德・孚罗洛的话,劫持爱斯梅拉达。看着送水给他喝的艾丝美拉_,伽西莫多想起劫持她的往事,他感到很“懊悔”。
生5:这是“自责”之泪。伽西莫多原以为爱斯梅拉达走上刑台是要来报复他的,但是他错了,他为自己误解爱斯梅拉达而流下了“自责”之泪。
生:6:这是“积郁已久”的眼泪。因为在文章最后有“这也许是那不幸的人生平第一次流出的眼泪”,可见,这眼泪是“积郁已久”的了。
……
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或许恰切的问题,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大门,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谈自己的理解,抓住“一滴眼泪”来解读文本,这个解读不仅需要学生熟悉文本相关信息,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概括出结论。在这里,“这是一滴怎样的眼泪”是学生思维的诱发点,也正是这个诱发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无意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意识,在交流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发展和提升”。
有人说:“阅读教学的核心是思维能力,阅读是思维的过程,阅读教学就是训练、发展思维的过程。”看来,阅读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提升这个素养的有效途径。当然,思维的发展与提升的路径还有很多,我们可以精心设疑,促进思维发展;我们也可以扎实训练,提升思维能力;我们还可以鼓励质疑,拓展思维空间。总之,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根据高中语文课标“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对作品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要求,善于在有效提问中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问题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
三、在形象分析中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来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并逐渐学会运用语言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位。所以,审美鉴赏与创造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
那么,高中学生在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个素养上应该达到怎样的程度?高中语文新课标提出明确要求:“能感受汉语汉字独特的美,表现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能感受和体验语言文字作品所表现的形象美和情感美,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语言和文学作品,分析其思想情感和语言特点,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品位;能运用语言祖国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表现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态度和观念,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具有创新意识。”如何达到课标要求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个素养要求?
比如:在教学《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时,我们从“这是一滴怎样的眼泪?为什么是一滴这样的眼泪”入手,进而分析艾丝美拉达和伽西莫多这两个人物形象。比如对艾丝美拉达形象的把握,学生从广场上和伽西莫多无冤无仇却“不停地折磨,虐待,嘲笑”甚至向伽西莫多投石子的看客和曾受到伽西莫多劫持的艾丝美拉达给他水的对比中,可以认识到艾丝美拉达是一个心地单纯、不计前仇、以德报怨的善良的姑娘;学生从“那漂亮、鲜艳、纯洁、迷人而又那么娇弱的姑娘,竟会那样好心肠第跑去救助一个如此可怜丑恶的家伙”的行为,可以认识到艾丝美拉达是一位外貌美丽而心地善良的姑娘等等。同样的,对伽西莫多这个人物形象的把握,学生从伽西莫多喝艾丝美拉达喂给他的水之前,“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这一滴眼泪,学生可以认识到这是对艾丝美拉达的感激,充满了自责、悔恨,他从艾丝美拉达身上看到了希望,他既然知道劫持艾丝美拉达行为的错误,当然会明白克洛德・孚罗洛行为的不当,这意味着他开始觉醒;从伽西莫多喝过了水,“想吻一吻那帮助了他的美丽的小手”这一行为举动,学生可以认识到这是伽西莫多表示感激的方式,他不仅仅有生理层次的需求,同时还有精神层面的需要,同时也反应出伽西莫多对美的追求。
我们说阅读是鉴赏的第一步,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文学鉴赏。在进行文本阅读的时候,在完成人物形象的分析中,我们把握了艾丝美拉达和伽西莫多这两个审美形象,在形象分析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的素养。
四、在拓展延伸中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人们常说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获得文化的过程。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实现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高中课标对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要求是:“能借助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并认同中华文化,形成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文化自信;能借助语言文字的学习,初步理解、包容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文化,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能关注并积极参与当代文化传播与交流,在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文化自觉,初步形成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那么,如何达到高中语文课标提出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素养要求?课标上明确提出要“借助语言文字”,从而传承文化,理解文化。
比如:在教学《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最后环节时,可以提问:“文章说‘这也许是那不幸的人生平第一次流出的眼泪’,为什么强调生平第一次?怎么可能是生平第一次?”在《巴黎圣母院》全篇中,伽西莫似乎是个不会流泪之人,本文选自第六卷,在之前的所有描写中,伽西莫多似乎从来没有流过泪。在第九卷第三章:“她非常感动地听着他的话,一滴眼泪在那敲钟人的眼睛里滚动,却没有落下来,他好像在努力把它往肚里吞。”第九卷第四章:“然而可怜的聋子却听见了,他胸膛里迸出深深的叹息,转身退了回来。他心中胀满了他吞下的眼泪。”“聋子看着她,他是明白这种哑剧的。可怜的敲钟人眼睛里充满了泪水,但他一滴也不让它流下来。”“他不禁悲哀地摇摇头。‘我会把他给你带来的。’他用微弱的声音说。随后他就掉过头忍住眼泪,连忙大踏步下楼去了。”在第九卷中伽西莫多有眼泪,但始终没有流下来。或许他一生只流过两次泪,我们可以从其后的第十一卷第二章看到:“他像受了雷击的人一样不动也不响,一长串泪珠从他那一共还只流过一滴眼泪的独眼里悄悄地往下流淌。”这里的描写显然照应了第六卷,我们看到,伽西莫多轻易不流泪,几次都是眼泪在他的眼眶里而始终没有流下来。如此一个类似“硬汉”的伽西莫多,为什么在艾丝美拉达给他水的时候会流下生平第一次泪了呢?大家觉得他会流泪吗?
补充了关于伽西莫多的眼泪后抛出问题,学生思维很活跃,但有些同学有点瞎猜,此时宜提醒学生要从文本中寻求答案。学生渐渐明白:伽西莫多被拉到格雷沃广场的绞台上受刑,广场上群众百般嬉戏,这个形体丑陋的人,但伽西莫多不流泪;当年收养他的义父,在他最需要的关键时候,慌忙逃避伽西莫多的眼光,但伽西莫多不流泪;刑台上受到无情地鞭打,他口渴难熬,两次用嘶哑的声音喊着:“给水喝!”却没人理睬,没人同情,只有无数的骂声和侮辱声,但伽西莫多不流泪;但当他喘息着喊完第三次时,一个女孩从人群中走出,温柔的艾丝美拉达将水送进了他的口中。“他十分相信她也是来向他报复的,也是像别人一样来打他的。”因此,他希望“他的独眼能够发出雷电,那波希米亚姑娘一定会给雷电击毙,上不了刑台”,但没想到自己错了,于是,他“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沿着那长时间被失望皱了的难看的脸颊缓缓下坠”。为什么干枯的独眼里流下了泪水,那是被善良和宽恕感动了,那是被艾丝美拉达善良的人性感动了。眼前这么一个漂亮、纯洁、妩媚、纤弱的少女能够这样垂怜一个丑陋无比、凶恶的人,台下的群众都感动了,“大家拍着手喊道:‘好极了,好极了!’”艾丝美拉达善良的人性不仅感动了伽西莫多,还竟然感动了曾经“疯狂”的群众。这是人性的美好,更是人性的伟大,也是当时法国社会倡导的文化主流,所以,伽西莫多的眼泪是善良人性光辉下的觉醒之泪,是人性的觉醒,真正的是“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2]。或许文化的东西不用标榜,但通过语言文字,我们能够自然感受到,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培养,这或许是语言文字的魅力。
总之,语文核心素养是后天形成的,是习得、悟得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互动对话、有效提问、形象分析、拓展延伸等方法,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虽然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多次培养、反复训练,但只要我们语文老师做一有心人,我们就一定能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培养目标,让我们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升起来。
参考文献: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高效
发展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深化语文课程改革的关键举措,也是适应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发展语文核心素养是顺应时代要求,那么如何才能让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生根?这是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当前最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要想让“语文核心素养”在其语文教学中落地生根,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何谓“语文核心素养”?目前,教学界对“语文核心素养”还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界定。笔者从事语文教学近20年,对此的体验和体会是:“语文核心素养”不是个抽象的理论性概念,它是指学生获得基本的、比较稳定的、符合时展要求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拥有学习语文习惯的良好养成,并从语文方面形成丰厚的文学涵养和人格修养。由此可见,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课堂教学是前果后因的关系,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线,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主渠道。所以,要想使“语文核心素养”最终在语文教学中落地生根,最有效的途径是打造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那么,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打造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是每一位语文老师梦寐以求的愿望。因为只有打造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才能让学生事半功倍,即以最短时间获取最多的语文素养。可以说,语文老师中绝大多数都有过这样的思考并形成共识:高效课堂中的“高效”并非绝对,而是相对而言的。而且,打造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本身是一个永无完结、一直在路上的过程,其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那么,如何实施语文教学才能打造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呢?
一、教学目标精准化
语文教学目标定的精准与否,对打造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影响极大。如果定得精准,整个语文课堂就犹如春风化雨潜入学生的心房,教师也能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和质量;如果模糊不清,语文课堂就犹如大海中夜航的船只失去灯塔的指引,学生就会迷茫无方向,教师教学也会因此彷徨而颇感无力。就拿打篮球来做个比喻吧,把篮筐架设得太高,即使学生的球技再怎么好也是无法投进去的,这样自然就让他们丧失了努力拼搏的信心和勇气;可是把篮筐架设的太低,就是学生不怎么努力也能轻而易举地投进篮筐,这样自然也就没有了征服挑战的喜悦与满足。同样的道理,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教师要着眼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对班内差生而言,主要考虑其接受能力;对中等生及优等生而言,则主要考虑其提高。否则,会造成两级分离而导致语文课程性质定位的偏差。因此,制定语文教学目标重在“精准”、贵在“精准”。现实中,教学目标的制定要达到“精准”的要求,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认为关键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吃透课标。要以课标为基准,既不提倡超纲,也反对没有达到课标要求;另一方面,吃透学情。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切实做到好、中、差三个层次都兼顾到,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我要学习”的冲劲,这是始终必须坚守的底线。基于这一认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力求做到:80%以上的学生在课堂上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就制定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目标,让他们“跳一跳够得到”;而对于那些后进生,则相应降低目标提出一些浅层次的要求,使他们夯实基础。
二、教学设计合理化
教学设计是在上课之前,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预先制定的教学策略、教学思路的综合方案。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问题与不足依然存在,比如教学设计模式相对单一、过于死板,突出表现在对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重视不够。在此种情况下,迫切要求学校以及语文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合理设计语文教学方案,创新语文教学方式和方法,以此来提高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使语文设计达到合理化的要求,除了确定目标,明白你要教什么;选用方法,解决“如何教、如何学”等问题外,重点要对教材非常熟悉。为达到这一要求,对每篇教学课文我都要求自己做到“三读”:一是读作者。为读懂作者,我坚持不弄清三个问题不罢休:(1)作者写了什么?(2)作者是如何写的?(3)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二是读编者。为读懂编者挑选及编排文章的用意,我同样坚持弄清三个问题:(1)为何要将此文编入这一单元?(2)前后文与它有何联系?(3)又有何区别?三是读学生。着重了解和掌握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前,已有哪些知识储备?进入学习时会遇到哪些困难?通过“三读”,我也读出了我自己。以学生自主学习这一环节为例,我的教学设计理念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导学:一方面,为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完成自读课文进行导学,即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课文并养成良好习惯的基础上,将自主阅读课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教读课文时设计出来,然后再返过来指导学生细读课文,扫除学习障碍;另一方面,为训练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语言实践进行导学,即引导学生对语言实践活动进行综合训练,让学生品评课文语言并学会运用语言。我的“导”与学生的“读”互为渗透、相得益彰。它不仅体现了师生间、生生间双向互动关系,更体现了师生及教材之间的多边信息联系。
三、课堂展示艺术化
在语文教学中,课堂展示是检验学生自学效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是语文课堂的主旋律,是学生进行自学反馈和互相学习交流的重要手段。它对于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个性,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意义。课堂展示具有三大特性:问题性、互动性、创生性;主要体现在学生的“三动”:动口、动手、动脑。它既包括组内小展示,也包括班内大展示;既包括口头展示,也包括书面展示;既包括行为展示,好包括实物模型展示。但无论它具有何种特征,也无论以哪一种形式出现,都是为了达到活跃思维、锻炼勇气、培养能力、塑造人格这一目的。基于此,要增强课堂展示的目的性、有效性,教师要树立全员参与意识,激发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展示并使更多的学生得到展示的机会。同时,要让学生在零干扰状态下洒脱自如地“说”,百无禁忌地“动”。当学生进行展示时,要坚决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尤其是学生答案不正确或是学生与老师的答案不一样时,教师不要急于引导和点拨,而要让学生对答案置疑辨析,对问题进行再思考、再回答,直到最后的最后还是无法回答和解决。此时,教师不但不能袖手旁观,还要细细琢磨,讲究“点”“导”和“拨”的技巧与艺术。“点”要点到关键处“,导”要导到学生心里,“拨”要拨出水平来。只有这样,才能打造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才能体现出优质高效语文课堂的价值理念,才能发挥语文课堂在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上的主渠道作用。
一、积极问学:激活学生的语文学习力
问题是文本的心脏,也是语文教学的“起搏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从“懂知识”转向“会学习”,从“学问课堂”转向“问学课堂”,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乐问,以“问”引思、以“问”促学。要通过自问、互问,高扬学生语文学习之帆,培育学生语文学习之力,蓄积学生语文学习之能。通过“问”,引领学生卷入语文文本探究之中,形成学生对文本的陌生化的洞察力和思维转换的想象力。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自主发问,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让学生生成不同的文本见解。
例如:教学《变色龙》,有学生问道,“作者为什么不厌其烦地写警官奥楚蔑洛夫的五次变色?”有学生问道,“写两三次变色不行吗?”由学生生成的真问题,探寻文本学习的重点,引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真正发生。通过学生的文本探究,学生把握了“奥楚蔑洛夫是怎样随着案情的变化而变化的”,理解了“这种变化之后不变的东西”。运用这种“变中不变”的方法,学生自主分析已经学习过的小说人物,将语文推向深度学习。他们有的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有的分析范进人物形象,等等。学生因“问”而学、循“问”而学,学解决了“问”,学又产生了新的“问”。
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感知文本的内容,感悟人物的形象,领会文本的内涵。通过“问”,开启学生语文学习心智,砥砺学生语文学习能力。“问”与“学”相互促进、同构共生,“问”是“学”的发端,“学”是“问”的践行。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学生在“问学”过程中,要始终站在“课中央”,他们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语文课堂教学生态得到充分展现。
二、自主探学:生长学生的语文学习力
核心素养的重要内涵是让学生形成具备适应终生学习和发展的必备品格和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重视问学,还要重视学生的“探学”。在“探学”中,引领学生对文本慢慢品味、细细咀嚼、反刍,通过文本感知、文本思维、文本想象等活动,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品格修养和人格濡染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讲解、探究、交流,教师要主动跟进、及时把脉、积极问诊、精准回应。学生的自主探学促进着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学生探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助学,不仅助语文知识,更助语文学习方法、助语文学习平台。基于大数据、互联网+的时代背景,语文教师要引领学生自觉地借助网络、微信、微博等技术平台,借助“观看微课”“观看微视频”等学习方式展开跨界、跨域学习。例如:教学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笔者首先让学生借助课外书如《古文观止》,借助“古诗文网”“百度百科――岳阳楼记百科”“百度贴吧――岳阳楼记吧”“百度图片――岳阳楼图片”等平台展开“先学”。学生将先学中的问题在微信、朋友圈中晾晒,引发热议。在先学基础上,引I学生读,在读中体味文章音韵美(词句平仄)、音乐美,感受文章语言美(词句的长短)。引领学生感悟文章意境美写法,如第二自然段白描――“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第三、四自然段工笔――“若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学生披文入情,领略秋日和春天洞庭湖之美,尤其是表色彩的词句,学生欣赏、感悟。剖析文本结构,领略文章虎头豹尾之艺术。尤其是描写洞庭风光的结构,明与暗、阴与晴、悲与喜,从“景异”暗示“人异”,即古仁人的异乎寻常的忧乐观。由景而人,学生感悟文本中内化了作者的人格之美。学生受到情感濡染、品格教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思想标高。
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有形的,具有可触摸、可操作性,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又是无形的,具有指向性、统摄性等。自主探学,教师不仅给予学生文本赏析之方法,更给予学生文本学习之方法、资料搜集之方法。在这个意义上,一如印度教育家米特拉所说,“未来的数字化时代不再需要语文、数学,大家需要三项技能:一是阅读;二是搜索;三是辨别真伪”。
三、深度研学: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力
致力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建构,必须让学生展开深度研学,重现文本的魅力。文本语言背后的东西是思想、情感,思想情感附着在语言文字之上。海德格尔说,“诗人让语言说出自己”。马克思也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在深度研学中,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与教师之间展开深度的精神对话,引领学生的言语思维、言语想象,完成从“言”到“意”的转换。文本的“言”生成为学生心中的“意”,学生就有了表达欲望、诉求、冲动。因此,在深度研学过程中,学生的言语阅读力、思维力、表达力等都能得到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由此生成。
例如:教学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对于诗歌中的名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笔者教学中抓住“悬”,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文本思维、想象:如果帆端端正正高挂,风非常猛,帆会成什么样子呢?帆只能成为弧形。只有顺风、和风,帆才能够“悬”,所以“正”字隐藏着风顺、风和的意思。启发学生深度思维:在怎样的水面上航船帆会“悬”着?只有开阔的水面,才能有此景。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风和都不会有此景象。因此,著名诗评家王夫之指出,这首诗的妙处在于“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另一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敏锐捕捉“生”“入”两个诗眼,让学生联想一天的日升日落,昼夜更替的壮观美景:当残夜还未消退尽,一轮红日已经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经呈露春意。这一联开阔雄壮、气魄博大,因此受到了当时宰相张说激赏,写成条幅高悬,以作为范式。这种对于诗眼细节的捕捉是需要师生、生生对文本展开深度研读、深度开掘的,甚至需要用一种“文本崇拜”的姿态来研读文本的。只有对文本展开精细化、精致化的解读,语文教学的大树才会苍翠欲滴、生机勃勃!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对于文本字面意思的理解没有难度,然而要想让学生通过文本字面的意思理解文本的内涵、表达的精妙,让文本走进学生心灵却不太容易。教学中,教师应当将文本与学生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联通起来,引领学生展开文本思维、想象,发展学生的言语禀赋、审美能力,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学生的思想高度、精神高度,才能有效避免文本解读的浅表化、随意化。
培植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教学的圆心。围绕核心素养,语文教学要激活学生的语用,发展学生的语思,形成学生的语感,进而建构语文教学新的实践样态。学生的文学经验、文本解读经验是学生语文学习的“营养基”,能为学生语文学习提供有效给养,催生着学生人文精神的发育。
参考文献
①戚成林:《发展核心素养》,享受语文生活,《语文教学通讯(初中)》,2016年第5期。
②陈连林:《深度学习:致力语文核心素养的建构》,《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