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课堂常规教案8篇

时间:2023-09-24 15:44:2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课堂常规教案,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堂常规教案

篇1

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总体思路为指导,深入学习和贯彻新课程理念,以教育教学工作为重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结合数学组工作实际,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各项素质的提高,提高数学组教研工作水平。

工作目标

1、加强常规教学工作,优化教学过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加强校本教研,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开展教学研究,通过撰写教学反思类文章等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开展网络教研,拓展教研的深度与广度。

4、组织好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其全面发展。

主要工作

1、备课 做好教学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本学期要求每位教师做好教案、教学用具、作业本等准备,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进入课堂。

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本学期数学组仍采用年级组集体备课形式,要求教案尽量做到环节齐全,反思具体,有价值。集体备课时,所有教师必须做好准备,每个单元负责教师要提前安

排好内容及备课方式,对于教案中修改或补充的内容要及时地在旁边批注,电子教案的可在旁边用红色批注(校园网数学组板块内),使集体备课不流于形式,每节课前都要做到课前的“复备”。每一位教师在个人研究和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形成适合自己、实用有效的教案,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各年级组每月提供单元备课活动记录,在规定的集体备课时间,教师无特殊原因不得缺席。

教案检查分平时抽查和定期检查两种形式,“推门课”后教师要及时提供本节课的教案,每月26号为组内统一检查教案时间,每月检查结果将公布在校园网数学组板块中的留言板中。

篇2

一、处理好“管与理”的关系

教学常规管理就是处理好学校大量的日常教学工作。做好教学常规管理,首先就要明确“管理”的内涵。“管理”是一个并列式合成词,“管”与“理”是词中的两个语素,二者既有相同含义,又有一定的区别,组成一个词包含着很丰富的内容。因此,管理工作必须从“管”和“理”两方面下工夫,才能真正发挥管理的职能和作用。在教学常规管理中,我们经常看到,一方面,一味强调“管”,严格的管理,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另一方面,管理制度在制定时没有征求教师的意见,没有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其结果是导致干群关系的紧张,干群之间缺少理解和信任,直接影响了教师工作积极性。当教师只把它作为一种存在而不信服的时候,各种规章制度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号召力。为此,学校管理者的首要职责不是管,即不是管制、命令和控制,而是理,即理顺规律、理顺层序、理顺制度、理顺关系,理清职责,理和气氛,理畅情绪,采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引领教师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教学常规管理应该抓住“人”的核心,精于管,重在理。管而有度,以科学性、可行性为原则;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理”之中,在管中理,在理中管,让人更高效、更愉快、更明确、正确地做事,使每一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都得到充分发挥,使工作环境既有规章的严肃,又有人情的温馨。总之,对教学常规管理一定要“理”在前,“管”在后,“管”中带“理”,一旦“理”顺了,“管”也就在其中了。

二、处理好“规范与灵活”的关系

教学常规管理需要用规范性的要求进行约束,这与人性化管理之间并不矛盾。规范管理是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所必需的。管理就是引领,好的制度就是要引领教师在遵循一定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共同向着目标努力。而教师的教育教学是一项充满着艺术性与创造性的工作,充满着个性与灵性,过分追求整齐划一的要求,不利于创新和发展的需要。为此,学校管理人员要立足于学校实际,适应教育发展需求,不断进行更新。如,以前我们要求教师编写教案非写具体完整不可。那种纯粹为了应付检查而编写的教案,不论其内容多么充实、形式多么完整、书写多么认真,其价值也是非常有限的。同样,那些僵化机械的备课管理制度,不论其多么具体明确、多么健全完备,只要有碍于教师扎扎实实地备课,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备课的实际功能,不仅没有实际的促进作用,反而会阻碍教师的成长与教学的进步。为此,学校管理者对于教案检查与评价也应适应改革,引领教师编写切实有效的教案,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其实,教案的撰写不仅是为顺利开展课堂教学服务,而且也是教师个人的财富。同时,检查教案时因人而异:对于新教师我们提倡要写详案,因为他们在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教学过程的设计操作,课堂的调控,教学的应变和驾驭能力等方面缺乏经验,需要较详细的教案作参照,以保证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实施;而对于骨干教师可以写轮廓式的简案,详简得当,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进而写出个性化的教案;对于老教师的教案要求可以更灵活些,流程设计方面可以更简略,但练习题设计要求具有针对性、层次性与拓展性,以便对所学新知巩固与应用。

三、处理好“创新与规范”的关系

教学常规管理创新并不是凭空进行的活动,而是对原有管理的扬弃和对卓越管理的不断追求。这一过程必然涉及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应该看到,创新作为对原有管理的扬弃,是辩证的而非简单的否定,其抛弃的是不合理的部分,保留的是合理的内容;以创新为名而否定一切是不正确的。同时要明确创新与规范的关系,创新与规范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创新必须以原有规范为基础,而创新活动总是体现为对现有规范的批判。如,以往对教师教案的检查,只数节数、查页数、评等级、计分数的简单做法,不考虑教师的个性、教学经验与能力、学科的差异、内容的侧重,不顾教师班级的实际情况,追求统一的检查与评定,束缚了教师创造性的发挥,导致了教案形式上的“八股”,使本来很严肃、很有创意的编写变成抄写,丧失了预设教案的意义。而现在我们推行不定期随堂检查,具体办法是“一推四看”:“一推”即不定期推门进教室听课并检查该课的教案;“四看”即一看当堂教学内容是否与教案相一致,二看教案的导学和训练部分是否突出重点、注意层次与拓展,三看教案是否在“母案”基础上修改与补充从而设计出更合理的个性化教学方案,四看教案中教学反思的质量。

另外,还可以从校园网上查阅:在数量检查方面,教导处只要打开中心校网站备课栏目,看教师上传的教学方案数量以及是否及时等情况;在质量检查方面,突出检查三点:一看上传的教学方案是否经过主备人的修改与整合,是否符合要求;二看同年段同学科教师在“评论栏”中的评论研讨情况;三看主备教师贴上的“母案”能否操作,流程是否清晰,结构是否完整等。同时,教案还将进行如下尝试。语文科可以尝试把教案写在课本上,只需用符号标出来就行了,这样就能节省好多时间;把教案写在课本上,教学时不用既想着课本又想着教案本,只需拿着课本就行了,避免了分心。教师不拿教案本上课层次更高,学生会更加佩服。当然,学校的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可以变检查教案本为检查课本。数学科可以尝试采取“下载网络优秀教案+自我修改”的办法,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教案。预设数学教案着重从三个方面入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设置流程、环节清晰,设计练习、扎实有效,从而达到巩固新知、激发兴趣与培养能力的目的。随着班级多媒体逐渐普及,应把自制课件作为教学常规检查的主要内容。

四、处理好“静态与动态”的关系

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常规管理的条例、规章、制度和规划、检查、反馈、总结,前者是管理制度,后者是管理过程,二者都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方面。管理制度具有稳定性、确定性等特征,我们把它叫作静态管理。管理过程则具有适应性、创造性、变动性等特征,我们把它叫作动态管理。

篇3

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总体思路为指导,深入学习和贯彻新课程理念,以教育教学工作为重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结合数学组工作实际,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各项素质的提高,提高数学组教研工作水平。

工作目标

1、加强常规教学工作,优化教学过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加强校本教研,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开展教学研究,通过撰写教学反思类文章等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开展网络教研,拓展教研的深度与广度。

4、组织好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其全面发展。

主要工作

1、备课 做好教学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本学期要求每位教师做好教案、教学用具、作业本等准备,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进入课堂。

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本学期数学组仍采用年级组集体备课形式,要求教案尽量做到环节齐全,反思具体,有价值。集体备课时,所有教师必须做好准备,每个单元负责教师要提前安

排好内容及备课方式,对于教案中修改或补充的内容要及时地在旁边批注,电子教案的可在旁边用红色批注(校园网数学组板块内),使集体备课不流于形式,每节课前都要做到课前的“复备”。每一位教师在个人研究和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形成适合自己、实用有效的教案,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各年级组每月提供单元备课活动记录,在规定的集体备课时间,教师无特殊原因不得缺席。 教案检查分平时抽查和定期检查两种形式,“推门课”后教师要及时提供本节课的教案,每月26号为组内统一检查教案时间,每月检查结果将公布在校园网数学组板块中的留言板中。

篇4

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总体思路为指导,深入学习和贯彻新课程理念,以教育教学工作为重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结合数学组工作实际,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各项素质的提高,提高数学组教研工作水平。

工作目标

1、加强常规教学工作,优化教学过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加强校本教研,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开展教学研究,通过撰写教学反思类文章等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开展网络教研,拓展教研的深度与广度。

4、组织好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其全面发展。

主要工作

1、备课做好教学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本学期要求每位教师做好教案、教学用具、作业本等准备,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进入课堂。

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本学期数学组仍采用年级组集体备课形式,要求教案尽量做到环节齐全,反思具体,有价值。集体备课时,所有教师必须做好准备,每个单元负责教师要提前安排好内容及备课方式,对于教案中修改或补充的内容要及时地在旁边批注,电子教案的可在旁边用红色批注(校园网数学组板块内),使集体备课不流于形式,每节课前都要做到课前的“复备”。每一位教师在个人研究和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形成适合自己、实用有效的教案,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各年级组每月提供单元备课活动记录,在规定的集体备课时间,教师无特殊原因不得缺席。

提高课后反思的质量,提倡教学以后将课堂上精彩的地方进行实录,以案例形式进行剖析。对于原教案中不合理的及时记录,结合课堂重新修改和设计,同年级教师可以共同反思、共同提高,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价值。数学教师每周反思不少于2次,每学期要有1-2篇较高水平的反思或教学案例,及时在向校园网上,学校将及时进行评审。

篇5

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总体思路为指导,深入学习和贯彻新课程理念,以教育教学工作为重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结合数学组工作实际,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各项素质的提高,提高数学组教研工作水平。

工作目标

1、加强常规教学工作,优化教学过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加强校本教研,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开展教学研究,通过撰写教学反思类文章等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开展网络教研,拓展教研的深度与广度。

4、组织好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其全面发展。

主要工作

1、备课 做好教学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本学期要求每位教师做好教案、教学用具、作业本等准备,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进入课堂。

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本学期数学组仍采用年级组集体备课形式,要求教案尽量做到环节齐全,反思具体,有价值。集体备课时,所有教师必须做好准备,每个单元负责教师要提前安

排好内容及备课方式,对于教案中修改或补充的内容要及时地在旁边批注,电子教案的可在旁边用红色批注(校园网数学组板块内),使集体备课不流于形式,每节课前都要做到课前的“复备”。每一位教师在个人研究和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形成适合自己、实用有效的教案,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各年级组每月提供单元备课活动记录,在规定的集体备课时间,教师无特殊原因不得缺席。

提高课后反思的质量,提倡教学以后将课堂上精彩的地方进行实录,以案例形式进行剖析。对于原教案中不合理的及时记录,结合课堂重新修改和设计,同年级教师可以共同反思、共同提高,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价值。数学教师每周反思不少于2 次,每学期要有1-2篇较高水平的反思或教学案例,及时在向校园网上,学校将及时进行评审。

教案检查分平时抽查和定期检查两种形式,“推门课”后教师要及时提供本节课的教案,每月26号为组内统一检查教案时间,每月检查结果将公布在校园网数学组板块中的留言板中。

篇6

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总体思路为指导,深入学习和贯彻新课程理念,以教育教学工作为重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结合数学组工作实际,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各项素质的提高,提高数学组教研工作水平。

工作目标

1、加强常规教学工作,优化教学过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加强校本教研,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开展教学研究,通过撰写教学反思类文章等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开展网络教研,拓展教研的深度与广度。

4、组织好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其全面发展。

主要工作

1、备课 做好教学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本学期要求每位教师做好教案、教学用具、作业本等准备,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进入课堂。

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本学期数学组仍采用年级组集体备课形式,要求教案尽量做到环节齐全,反思具体,有价值。集体备课时,所有教师必须做好准备,每个单元负责教师要提前安

排好内容及备课方式,对于教案中修改或补充的内容要及时地在旁边批注,电子教案的可在旁边用红色批注(校园网数学组板块内),使集体备课不流于形式,每节课前都要做到课前的“复备”。每一位教师在个人研究和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形成适合自己、实用有效的教案,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各年级组每月提供单元备课活动记录,在规定的集体备课时间,教师无特殊原因不得缺席。

提高课后反思的质量,提倡教学以后将课堂上精彩的地方进行实录,以案例形式进行剖析。对于原教案中不合理的及时记录,结合课堂重新修改和设计,同年级教师可以共同反思、共同提高,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价值。数学教师每周反思不少于2次,每学期要有1-2篇较高水平的反思或教学案例,及时在向校园网上,学校将及时进行评审。

教案检查分平时抽查和定期检查两种形式,“推门课”后教师要及时提供本节课的教案,每月26号为组内统一检查教案时间,每月检查结果将公布在校园网数学组板块中的留言板中。

篇7

关键词:集体备课;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4-0290-042

集体备课不能简单理解为写教案或案,而是教师学习、构想、反思、研讨、教学设计和教师研修历练的必要过程。良好的集体备课组织形式,对构建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教师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不少专家学者涉足集体备课教学基本理论研究,均有独到的见解。余文森教授从教学论的视野,在优质教学观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英国大文豪萧伯纳说:“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流,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因此,教师要进行集体备课,在集体智慧的基础上,能动地发挥个人潜能。经过三年的探索尝试,我校已形成了集体备课的固定运作程序,即主备人备课、主讲人说课、集体研讨、课堂实施、教后反思的集体备课流程。全体教师熟练掌握了这种校本教研的方式,也初步形成了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集体备课模式。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呢?我结合教学实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落实教学常规

有了好的过程,才有好的结果。过程的高效要靠制度来约束,以常规为本,常规的有效落实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制度基础。开学初,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制定教学计划,加强备课组成员的理论学习,注重集体研讨,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法交流与学法交流相结合,预设问题与生成问题相结合,课堂练习与书面作业相结合,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备课的质量。学期末,教师要分类收集整理集体备课教研记载、教学设计、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及活动资料,便于积累经验。

二、规范备课程序

注重备课环节:个人初备共同研讨课堂实施教后反思。在集体备课活动中必须要突出备课组长的核心地位。备课组长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备课计划、分配备课任务、提出备课要求,既要起到专业引领和指导作用,又要及时组织备课组教师进行研讨,注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集体研讨中要做到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对主备人教案提出修改意见,补充完善,并及时进行反思总结。只有这样,集体备课活动才能成为真正的源头活水,才能不断吐旧纳新,充电换血,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使老教师的观念得以更新,年轻教师也得以迅速成长,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此外,我们还要结合学校实际及教研重点,找出集体备课存在的误区及成因,梳理备课组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存在的困惑,按计划有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规范集体备课程序。

三、注重经验积累

集体备课教案是经过主备人精心备写,集体讨论中融入集体智慧定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优秀教案,是适合学情的。教案付诸课堂实践后,教师个人可以充分利用其他时间进行教材的再钻研,进行理论学习、听课等,通过撰写教学后记和教学随笔的方式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创新思维和反思。可以是肯定思维反思,也可以是质疑和否定思维反思,亦或是创新发现和选择思维反思。目的是通过重新审视课堂教学行为,积累课堂教学经验,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将这些反思、随笔等整理成册,以指导集体备课工作。

四、改进评价方法

目前集体备课中对教师个人教案的评价比较单一,基本上看教师对教案批注的多少。为了应付考核,教师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批注教案,有的甚至将课文的中心思想抄到了教案上当批注,使得本来清晰整洁的教案变得密密麻麻,难以辨认。实质上,教师教案的评价可以依据教学反思的深刻性、教案设计的科学性和主备教案任务完成情况给出相应的评价。教师挖掘教材的深浅程度,对教材重难点的把握,驾驭教材的能力,处理教材的方法,教学程序的编写能力和水平可通过教案设计比赛等方式来评定,真可谓一举两得。在此基础上,整理备课组成员集体备课经验,形成语文集体备课策略体系,撰写相关论文,使集体备课真正服务于课堂。

五、讲求活动实效

有效的集体备课活动可以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从旧知识中自然迁移,自主掌握知识,解决问题,有效地发挥主体作用,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就教师而言,可以突破教材的局限性,做到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相统一。有效的集体备课活动还可以从研究者的视角来发现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及时梳理自己的所感所悟,寻求弥补不足的方法与途径,充实教学内容,完善教学环节和体系,从根本上破除以往教师备课程式化、肤浅化的陋习。此外,有效的集体备课活动,不论是主备教师,还是“旁备者”都能够正视课堂教学的“事实本身”,在预设与教学的冲突中发现问题,为完善教案开辟创新和发展之路。

集体备课成为常态后,不论是主备教师还是“旁备”教师将课前备课、课堂观察、课后反思三者融为一体。这样,既能关注教师的知识传授能力,又能同时关注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和培养;既能关注教师完成教学预案的情况,又能同时关注教师的应变能力;既能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能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能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的精准度,又能同时关注学生课堂思想火花的绽放程度;既能关注学生举手发言的人数,又能同时关注学生参与有效学习的人数,使参与备课的教师有“备”而听,有“例”而思。长此以往,就能形成符合学生实际和教师特点的集体备课实践活动课程体系,不但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还使部分教师从一般走向优秀,从普通走向教学名师,从经验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集体备课基于学科,来自于实践,服务于课堂,对于构建高效课堂,提升教师的教学艺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8

一、问题的提出

教学常规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规范要求,是学校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制度,它关系到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规定和制约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提,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新一轮的基础课程改革已在全国范围内次第展开。近两年来,教研室因势利导,广泛宣传现代教学理念,全市上下积极地呈现出整体推进课改的态势。在此课改过渡时期,新的教学观念势必不同程度地渗透到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在教学常规执行过程中有了哪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否影响已有的教学常规条例的落实?学校该如何突破率由旧章的限制,实现科学有效的常规管理?教育管理部门又该怎样根据新的课改精神调整、修订教学常规?

基于以上思考,围绕我局今年"争创素质教育示范县"这一工作重点,我室小学组三位同志深入各所小学进行调查,了解各小学常规教学执行情况。从三月份开始,我们先后前往集里、荷花、赤马、淮川、太平桥、镇头、关口、永安等八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听课,所到的十多所学校中既有城区的(黄泥湾学校)、也有边远山区的(赤马学校)、既有中心完小(田坪学校)、也有片完小(升田学校)、村小(罗直学校)。由于时间、人手的限制,这次调查以了解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状况为重点,同时对常规教学中备课与作业批改这两个重要环节的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座谈、走访、听课、查阅资料等方法获得了许多一手的材料。

二、现状调查分析

1、关于上课

按照“争创素质教育示范县”的要求,课堂教学质量与否是衡量当地素质教育水平高低的主要指标。本次调查活动共听课118节,包括部分乡镇组织的课堂教学赛课36节,随机抽查常规课76节,教学研讨课6节,涵盖小学语文、数学、美术、音乐、体育、社会、自然等多个科目。依照常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结合新理念中的发展性评价观点,我们听课评价后统计出以下数据:优秀课22节,优秀率为19.5%;合格课83节,合格率为69.2%;不合格课13节,不合格率占11.3%;有突出教学改革意识的创新课12节,占10.2%,能充分使用电教手段(含录音机、幻灯、电脑课件等)且有教好效果的电教课37节,占32%;此外,有教育观念陈旧落后,教学效率低下的课11节,占9.8%,出现知识传授错误课8节,占6.9%。

根据以上统计分析,我们总结了目前我市小学课堂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⑴、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思想正在逐步更新,慢慢开始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上少有训斥、批评、挫伤学生的现象,老师们正努力做到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是面向全体,尊重差异的学生观在课堂教学中仍没有建立,由于班额人数过多,学习基础参差不齐,一部分学生根本得不到教师的关注,在课堂上没有任何的进步和发展。

⑵、在教学过程中,有不少教师能自觉地进行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把教学过程看作师生互动的过程。注意学习方法的渗透,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一些创新课上,有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趋向。但是,这些教学观的变化更多地停留在认识的层面上,没有真正地把新的观念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去。因此,大部分教师的教学仍然是老套套,以讲解为重点,以传授知识为目的,重结论,轻过程。课堂上教师启发不够,学生参与不够,学生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同时,教师缺乏教学机智,对学生反馈注意不够,影响教学效率。

⑶、绝大多数教师教学准备充分,教学方案设计能体现学情与教情。老师们能依据自己熟悉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具体内容确定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有效处理,根据实际恰当安排教学容量和进度,突出重点。

但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我们使用的各科教材每年均按新的课程标准作了很大程度的调整、删减、增补,这给我们这些尚未进入课改实验区的教师教学带来很多问题。很多乡镇学校还没有组织教师进行新的课程标准的学习,有的教师根本没见过任教学科的《课标》,见过的也理解不深,这就必然导致教学的盲目性。现行的教材给予了教师很大的创造空间,但农村学校教师课业负担重,对教材钻研不深的现象比较普遍,对教材的处理和知能结构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以出现了不了解教学要求,把不准教学目标和学科特点的现象。如学习课文不敢串讲又不知如何感悟?数学习题不能机械练习又不会设计情境训练。

在教学改革的新思潮冲击下,部分教师感觉课堂教学无法定位,不知如何进行教学,这说明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离新课程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⑷、部分教师有了进行学科间知识渗透的意识,认识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能力的重要。由于教学资源的限制,教学条件的简陋,有些课程中安排的综合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不能落实。美术、音乐、自然等学科的教学无法体现其趣味性、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的特点,影响学生素质的提高。

(5)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了学习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重要性。很多教师也很努力地在教学实践中使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方法。本次调查活动中,荷花、集里等办事处的课堂教学评比课,有80%以上教师自制电脑课件、利用音像材料,投影灯片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常规课堂中的现代化教学状况却不容乐观。有近一半的教师反映学校没有现代教学设备,或没有投入使用,或有质量问题。加上使用极复杂,教师的操作能力不强,有了设备,使用率也很低。

2、关于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大多数教师备课重视学情的研究,教学方案的设计讲究科学性、实效性。各学校对教案编写的考查管理均比较明确,很多学校明确规定:“上课必须要有教案,没有教案不能进教室。”从抽查情况分析,95%以上的教师备课认真,教案编写规范、完整,约有60%的教案有教学后记的记载。根据任课教师对教学内容熟悉程度的不同,出现了详案、简案、摘要式编写等多种形式的教案。兼任多门学科的教师,灵活采用了备好“主科”,简写“副科”的方法,既减轻了教师繁重的写教案负担,又达到了备好课的目的。

备课不是抄教案。虽然老师们均有此共识,但我们仍在赤马、镇头、荷花等不同地区看到了同一学科同一课时的完全相同的教案。虽然《常规》中对教案编写有了科学合理的要求,但仍没有改变备课就是抄教案的现实状况。一些教师为了应付检查,一味追求形式,忽视备课的本质,并且单纯依赖教参,不去寻找其他源头活水。从教案抽查中不难看出,教参仍是教师放之四海皆准的备课法宝。很多教师教案写的是一套,上课教的是另一套。把大量时间放在毫无意义的抄教案上。虽然有些好的教案编写得很科学,但操作过程中受条件制约,执教者本身素质限制,教案也很难执行。

3.关于作业布置与批改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工作在我市小学阶段已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通过座谈,走访,查阅材料,我们了解到目前各小学作业批改情况良好。体现在:

①作业量适当。95%的学生认为教师布置的课外家庭作业量不多,练习本大都能在课内完成。

②作业形式灵性多样。过去的那种机械性重复抄写作业减少了,受学生喜爱的实践性、开放性作业增多。

③作业批改认真负责。大部分学校坚持进行每期两次的常规检查,很好地保证了教师批改作业的数量和质量。85%的教师每天都给学生批改作业。尽管老师们感到每天批改作业工作量大,但大部分老师认为每天的批改是必要的,充分体现了多数教师良好的敬业精神。此外,作业批改形式逐渐体现出新的教学思想,作业批改中描述性评价增多,有的学校(如镇头田坪完小)还出现了分层批改、发展评价等真正促进学校发展新形式。

在走访中,我们也了解到部分家长为教师不布置或少布置、不批改或少批改学生作业有看法,担心孩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同时也因此质疑部分教师的敬业精神。不可否认,有些老师借作业改革之机放松懈怠,没有真正落实好常规教学。许多活动性、实践性的作业,只布置不检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没有在这种开放性的作业中得到培养。

三、几点建议

(一)转变观念,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增强责任感

认真执行教学常规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自己的常规工作是为了应付检查,是处于一种迫不得已的境地,甚至还有7.9%的教师说如果不要检查教案可能不会备课。备课是教师的职业劳动,有些教师虽然检查时有教案可查,但同样没有备课,其教案是来自于教学参考资料或教案集中,没有经过自己的比较分析、深思熟虑、全盘照抄,以致于进教室后随心所欲另搞一套。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持这种不负责任的常规教学观的教师必将受到淘汰。教师必定要走出封闭、狭隘的视野,在新课程环境下重视塑造自己。新课程将会让教师们认识到:认真执行教学常规的过程就是教师自我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角色定位,教学重在如何促进学生“学”的重心转换,将使得教师在常规工作中产生强烈的紧迫感。广大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增强责任感。

(二)根据课程改革精神,对教学常规的内容和要求作新的调整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一次根本性变革。新的课改观念中将渗透到我们教学常规的每个细小环节中。我市现行使用的《常规》是经过1997年和2001年两次重新修订颁发的。在过去的实践中,《常规》对规范我市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我市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新的教学需要新的常规。“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所以新的教学常规制定一定要指向学生的发展,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新的常规量化指标和管理条例的制定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这项工作需要教育和管理部门准确把握课改精神,深入了解教学现状,综合课改实施过程中具体问题科学制定,以保证《常规》条款的正确有效。

我们本次调查只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前的一次“小分队行动”,针对目前教学常规执行状况作以下建议:

⑴、备课

首先要坚持“不备课不得上课”的原则,任何人是任何课都得备课才能进教室授课。其次,要正确理解,处理备课与编写教案的关系。我们要强调备课的内容。备课中心任务应是钻研教材和撰写教学过程,主要精力应放在明确教学目的,理清教材思路,规划教学目标,理清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境,化解教学疑问,促进学生心智发展上。备课是教师个性智慧的结晶。不要机械使用固定教案模式,而要设计符合学科特点、渗透新教学理念、体现个性的教案。要废除假教案,力求多一点实质少一点形式。

⑵、上课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地,是学校工作重点。在执行教学常规中,全体教师要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应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应大力推进多媒体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实现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几个转变:重视讲授知识结论转变为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由重视学生记住现成知识转变为重视引导学生再现和重组知识;由重视书本知识转变为重视让学生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多角度地考虑问题和灵活地解决问题;由重视单科独进、单个知识点的教学转变为重视学科间和知识之间的综合贯通;由重视统一要求转变为重视学生的差异资源和个性发展。

⑶关于作业布置和批改。提倡练习性的作业在课内完成,课外以活动性、实践性作业为主。作业的设计既突出学科特点,又注意学科综合,培养学生实践运用、操作能力,以及探究、合作、创新意识。作业要求要注意学生个别差异,实行分层练习、分层作业。作业批改与评价注意过程评价,习惯养成,促进学生的发展。批改形式灵活多样,引导学生参与,师评、立评、自评相结合。分数量化与描述性评语相结合。

(三)、改革教学常规管理督查的方式方法

常规工作的管理以学校为主。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工程。学校要实现科学有效的常规管理,一方面要重视常规管理的规范性,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学校要营造开放,宽容的氛围,促进教师进行创造性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各学校要根据本校教学实际出发,在常规教学管理上形成特色。要充分尊重教师,对敢于打破常规,有教强改革意识并注意实效的教师,实行免检、奖励。总之,要用有创造性的管理机制保证教学常规活动的生命活力。

中心学校要加强对教学常规工作的督查,加强对教学常规工作新的发展的指导。一般采取不定期抽查。抽查的项目重在上课、备课、辅导与作业批改,抽查的形式以听课、走访学生为主。学校检查与中心学校抽查的情况要及时通报、反馈,真正起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此外,教研员在下基层开展教研活动的同时,要随时了解、督查教学常规工作的落实情况,并及时发现教学常规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对被督查教师的常规工作作出客观的评价并通报学校。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