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4 15:44:1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民营企业分类,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第一条为加强民营企业档案治理,有效保护和利用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省档案治理条例》和《企业档案治理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个体、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改制后自然人控股或者收购的企业进行企业档案治理,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民营企业档案,是指民营企业在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社会和企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音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四条民营企业档案是企业全部活动的真实记录,是维护企业经济效益、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企业应本着自我治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原则,统一治理本企业全部档案,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实现档案的有效利用。
第五条民营企业应当依法治理本企业档案,明确治理档案的部门或者人员,提高职工档案意识。
第六条民营企业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遵纪守法,具有相应的档案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积极参加档案业务进修和培训。
第七条市档案行政治理部门负责对本市行政区域内民营企业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第二章档案收集与整理
第八条民营企业负责档案工作的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各类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等制度,确保企业各项活动的归档文件材料的完整、准确、系统。
第九条民营企业的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主要包括:
(一)企业开办和变更的申请、审批、登记、注册、企业章程、投资各方签订的合同以及终止破产后清算等方面的文件材料;
(二)董事会或者治理机构形成的文件材料;
(三)产品生产方面有关产品的设计、工艺、工装、图样和技术文件;
(四)经营治理的各种记录、合同等文件材料;
(五)设备仪器图样,设备仪器安装、调试、验收、维修改进过程中技术性、凭证性文件材料;
(六)生产技术治理的各种计划、统计报表及分析活动形成的文件材料;
(七)科学技术研究、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技术转让方面的文件材料;
(八)基本技术工程竣工图纸及文件材料;
(九)劳动工资、人事、法律事务方面的文件材料;
(十)财务治理的各种账册、报表、凭证和文件材料;
(十一)情报信息和专利性文件材料;
(十二)对员工教育培训方面的文件材料;
(十三)其它具有利用和保存价值的文件、照片、录音、录像等。
第十条民营企业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及立卷归档,可以由企业内部各部门负责。归档后的文件材料,应当定期向企业负责档案工作的部门移交,任何人不得据为己有。
第十一条民营企业在产品试制、课题研究、基建工程或者其它科技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应当在任务完成后日内归档。其它文件材料在次年的第一季度归档。
第十二条民营企业在各种项目验收、技术引进和购置设备开箱时,企业有关业务部门应通知企业档案工作人员参与验收并及时指导整理归档。
第十三条归档文件材料应当参照国家有关档案治理的标准和规范进行科学分类立卷,编制档案目录及必要的检索工具,以便查找利用。
第三章档案的保管与利用
第十四条民营企业负责档案工作的部门应按照国家颁布的档案业务建设标准、规范,并依据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档案的保管、统计、保密和利用等制度。
第十五条民营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对档案进行保管,确保档案的安全。
第十六条民营企业档案的分类与编号,规模较大的企业,按国家档案局《工业企业档案分类施行规则》进行分类编号;规模较小的企业,可自行分类编号。
第十七条民营企业根据档案的保存价值和国家有关规定,编制档案保管期限表。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具有长远考查利用及研究价值的永久保存;在一定时期内有查考利用价值的,长期或者短期保存。
第十八条民营企业应当定期对档案进行鉴定,对无保存价值的档案列出销毁清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经批准后予以销毁。
第十九条民营企业向社会公布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条民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档案利用、查阅制度,不得修改、涂抹、拆取、标注和损毁档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需要查阅企业档案时,民营企业应当及时、准确地提供。
第四章档案的归属与流向
第二十一条民营企业档案属企业所有,受国家法律保护。企业承担保护档案的义务。
第二十二条民营企业分立、合并、转让或者发生其它形式的权属变更时,其档案向变更后的企业或者个人移交,不得产权分离。但企业转让给外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时,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不得随之转让。
第二十三条民营企业与外方合资合作,企业终止、解散后其资产与产权变动时,属于中方部分的,企业档案由中方有关企业保存,也可寄存市档案馆。
第二十四条民营企业破产、关闭、解散时,其档案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或者涉及国家利益和安全的,应由所有者妥善保管,也可向市档案馆寄存、捐赠或者转让。向国家档案馆以外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转让或者赠予的,必须报经市档案行政治理部门批准。
第五章档案的指导与监督
第二十五条市档案行政治理部门通过以下形式对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实行指导:
(一)宣传国家档案工作方针政策和档案工作法律、法规;
(二)召开信息会,传递档案工作信息;
(三)提供技术服务、业务咨询;
(四)其它方式。
第二十六条市档案行政治理部门对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实施以下方面的监督:
(一)贯彻执行档案有关法律、法规情况;
(二)民营企业内部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的保管条件、处置与流向;
(三)档案工作开展的情况;
(四)档案的销毁。
第二十七条市档案行政治理部门对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进行以下宏观治理:
(一)制定全市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开展企业档案工作目标治理认定活动;
(三)举办档案业务培训;
(四)推荐档案人员参与职称评审;
(五)法律法规和上级规定的其它事项。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民营企业档案管理,有效保护和利用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江西省档案管理条例》和《企业档案管理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个体、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改制后自然人控股或者收购的企业进行企业档案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民营企业档案,是指民营企业在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社会和企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音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四条 民营企业档案是企业全部活动的真实记录,是维护企业经济效益、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企业应本着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原则,统一管理本企业全部档案,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实现档案的有效利用。
第五条 民营企业应当依法管理本企业档案,明确管理档案的部门或者人员,提高职工档案意识。
第六条 民营企业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遵纪守法,具有相应的档案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积极参加档案业务进修和培训。
第七条 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本市行政区域内民营企业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第二章 档案收集与整理
第八条 民营企业负责档案工作的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各类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等制度,确保企业各项活动的归档文件材料的完整、准确、系统。
第九条 民营企业的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主要包括:
(一)企业开办和变更的申请、审批、登记、注册、企业章程、投资各方签订的合同以及终止破产后清算等方面的文件材料;
(二)董事会或者管理机构形成的文件材料;
(三)产品生产方面有关产品的设计、工艺、工装、图样和技术文件;
(四)经营管理的各种记录、合同等文件材料;
(五)设备仪器图样,设备仪器安装、调试、验收、维修改进过程中技术性、凭证性文件材料;
(六)生产技术管理的各种计划、统计报表及分析活动形成的文件材料;
(七)科学技术研究、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技术转让方面的文件材料;
(八)基本技术工程竣工图纸及文件材料;
(九)劳动工资、人事、法律事务方面的文件材料;
(十)财务管理的各种账册、报表、凭证和文件材料;
(十一)情报信息和专利性文件材料;
(十二)对员工教育培训方面的文件材料;
(十三)其它具有利用和保存价值的文件、照片、录音、录像等。
第十条 民营企业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及立卷归档,可以由企业内部各部门负责。归档后的文件材料,应当定期向企业负责档案工作的部门移交,任何人不得据为己有。
第十一条 民营企业在产品试制、课题研究、基建工程或者其它科技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应当在任务完成后15日内归档。其它文件材料在次年的第一季度归档。
第十二条 民营企业在各种项目验收、技术引进和购置设备开箱时,企业有关业务部门应通知企业档案工作人员参与验收并及时指导整理归档。
第十三条 归档文件材料应当参照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标准和规范进行科学分类立卷,编制档案目录及必要的检索工具,以便查找利用。
第三章 档案的保管与利用
第十四条 民营企业负责档案工作的部门应按照国家颁布的档案业务建设标准、规范,并依据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档案的保管、统计、保密和利用等制度。
第十五条 民营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对档案进行保管,确保档案的安全。
第十六条 民营企业档案的分类与编号,规模较大的企业,按国家档案局《工业企业档案分类施行规则》进行分类编号;规模较小的企业,可自行分类编号。
第十七条 民营企业根据档案的保存价值和国家有关规定,编制档案保管期限表。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具有长远考查利用及研究价值的永久保存;在一定时期内有查考利用价值的,长期或者短期保存。
第十八条 民营企业应当定期对档案进行鉴定,对无保存价值的档案列出销毁清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经批准后予以销毁。
第十九条 民营企业向社会公布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条 民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档案利用、查阅制度,不得修改、涂抹、拆取、标注和损毁档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需要查阅企业档案时,民营企业应当及时、准确地提供。
第四章 档案的归属与流向
第二十一条 民营企业档案属企业所有,受国家法律保护。企业承担保护档案的义务。
第二十二条 民营企业分立、合并、转让或者发生其它形式的权属变更时,其档案向变更后的企业或者个人移交,不得产权分离。但企业转让给外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时,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不得随之转让。
第二十三条 民营企业与外方合资合作,企业终止、解散后其资产与产权变动时,属于中方部分的,企业档案由中方有关企业保存,也可寄存市档案馆。
第二十四条 民营企业破产、关闭、解散时,其档案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或者涉及国家利益和安全的,应由所有者妥善保管,也可向市档案馆寄存、捐赠或者转让。向国家档案馆以外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转让或者赠送的,必须报经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第五章 档案的指导与监督
第二十五条 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通过以下形式对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实行指导:
(一)宣传国家档案工作方针政策和档案工作法律、法规;
(二)召开信息会,传递档案工作信息;
(三)提供技术服务、业务咨询;
(四)其它方式。
第二十六条 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实施以下方面的监督:
(一)贯彻执行档案有关法律、法规情况;
(二)民营企业内部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的保管条件、处置与流向;
(三)档案工作开展的情况;
(四)档案的销毁。
第二十七条 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进行以下宏观管理:
(一)制定全市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开展企业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认定活动;
(三)举办档案业务培训;
(四)推荐档案人员参与职称评审;
(五)法律法规和上级规定的其它事项。
1.1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公共图书馆经过多年的建设积累,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这些资料不仅仅包括图书、报纸、杂志、光碟、影像资料等传统资料,随着电子信息以及互联网的发展,电子信息也是公共图书馆中的重要信息资源。庞大的信息资源是支撑企业在竞争中快人一步的基础。
1.2人员设备优势,公共图书馆具有专业技术类人员,他们不但精通信息收集整合处理,同时熟悉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在繁多的网络信息中进行信息整合加工。另外公共图书馆的硬件设施更占据优势,如网络技术,声像技术,微缩复制技术等。公共图书馆在资源以及信息利用层次都具有相当的优势,有利于企业增强竞争实力。
2公共图书馆为民营企业提供服务的途径
2.1主动寻找企业客户为其服务。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对信心使用量要求越来越大,促使各种各样的信息咨询业务应运而生,面对竞争的局面,公共图书馆应认清事实,走向市场,主动寻找需要信息服务的企业,同时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传播手段对自己进行宣传,使企业对图书馆更加了解,使企业更加了解图书馆在现代市场竞争中不可代替的作用,从而加大企业与图书馆合作的积极性。
2.2与当地科技信息结构合作。地方性科技信息机构是在政府引导下的公益性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政府的指导与协调功能。其具有把握政策信息准确,并且与企业关系融洽,了解企业所需等特点,公共图书馆可以依托地方性科技信息部门,与其合作,利用其基础资源优势,更好的为民营企业提供服务。同时公共图书馆可以进行跨地区信息资源整合,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优势,更好的为企业提供服务。
3公共图书馆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内容
公共图书馆想要为企业提供服务,首先需要根据民营企业的特点对其需求的信息特点进行研究。公共图书馆想要提供企业的信息具有高质量,实效性,就必须不断地研究企业所需要信息的特点,建立互相交流平台,针对性的提供相关信息。从市场竞争环境分析来看,目前企业间竞争实际上就是对信息的掌握以及使用情况的竞争。可以说信息资源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哪个企业对信息掌握的全面、迅速,哪个企业就具有竞争的先机。在实践中,公共图书馆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方式,可根据自身情况结合企业的需要采取实效性强,实用性强的方式为企业提供服务。
3.1利用现代互联网通信手段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目前最方便也是最经济的方式就是通过互联网方式进行公共图书馆与民营企业连接,通过邮件、MSN等电子通讯形式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一般可在公共图书馆数据库使用项目上为民营企业建立独立登陆窗口,设置流动密码,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同时保证企业信息的安全。
3.2对图书馆资源进行编辑整合,为企业提供分类详细的专业性信息资源。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储存非常大,所以应该将现有文献按类规划编排,根据不同分类方式,进行编辑造册,方便民营企业使用信息时查找,特别是商情简报资料,把收集到的有关媒体信息进行全面的快速的分类编辑,为企业提供实效性强的商业信息。
3.3举办学术性讲座培养民营企业情报人才。提供民营企业情报人员培训是解决民营企业掌握信息不灵活,情报资源收集匮乏的有效方法,公共图书馆应当利用自己的优势,为企业培养专业性强的情报人才,其培训内容包括,网络技术的使用,情报信息的收集,信息分析等。使得企业情报人员能够熟练运用手中资源为企业获取相关企业需要的信息,如相关政策法规,竞争对手信息,市场行情,最新科技资讯等,为加大企业竞争力做贡献。
民营企业管理自主性强,资产非国有,没有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形式多样等特点决定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不能用传统的机关模式去推动建档工作。位于滨海新区的塘沽区档案局在对区域内民营企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逐步推动全区民营企业建档工作持续发展。
一、抓龙头企业,树典型示范
1、贻成集团公司是塘沽区民营企业中的龙头企业,由一个核心企业、五个紧密层企业、多个下属企业组成,经营范围涉及房地产开发与销售、商品混凝土加工、船舶制造、土木建筑、室内外装修、仓储、货运、物业管理、商业及文化教育等业务,企业已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认证,荣获“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中国房地产业领先企业”等荣誉。区档案局将该企业作为推动民企建档工作的切入点。贻成集团领导付玉成先生独具慧眼,对档案工作十分重视。敦促集团办公室主动与区档案局联系,在全区民营企业中第一个派出专职档案人员参加岗位培训。区档案局积极提供指导服务,重点做好档案分类、档案软件开发使用的指导,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的档案管理制度。贻成是塘沽区第一家达到档案管理国家二级的民营企业。今年贻成集团将档案工作纳入集团的信息化建设整体设计之中,企业档案部门正在着手拟制档案信息化建设方案。
2、在抓好贻成集团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同时,区档案局和工商联共同走访了多家重点单位,调研宣传、引导培育典型示范单位。2003年召开民营企业建档工作会后,钜康公司第一个提出希望档案部门能够指导他们做好建档工作。区档案局由一个副局长挂帅,派出2名业务骨干指导建档工作,在钜康总经理的亲自重视参与下,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就将原来分散杂乱的技术资料、工程图纸、文书档案等收集齐全,规范整理,实现了集团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增加了设施设备,初步实现了档案管理现代化。达到档案管理国家二级水平。他们虽然尝到了档案的“甜头”,但不满足取得的成绩,去年又重新“整改”,挖掘室藏档案信息资源,编制了新的编研材料,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钜康集团成为天津市档案学会首批民企会员单位。国家档案局经科司和市档案局有关领导到钜康集团指导、调研工作时,由衷地肯定钜康集团的档案工作。
3、2005年,塘沽档案局围绕市档案局开展“民营企业年”活动的部署,做出达到全区规模以上民营企业70%建档率的工作安排,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区委重点工作目标,争取在“民营企业年”活动中创出民企建档示范单位、干出亮点。一是借势搭车,通过走访个体工商协会,联络工商联、揩手科委,对在塘沽区有影响,有规模的海发珍品发展有限公司、华大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福林房地产公司、港强物流公司等民营企业进行了重点指导,其中海发珍品公司已在建档基础上按照企业评估标准逐步完善。二是电话摸底,了解基本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加强指导和联系。三是把培训工作做灵活,针对不同情况,及时组织集中培训,对没有参加培训的企业,采取上门培训和来访培训。四是帮助民营企业建章建制,制定分类标准、归档范围等业务规范。
二、规范管理,提高民营企业档案管理水平
面对全区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全面开展,区档案局着重在加强规范管理,提高民营企业档案管理水平上下功夫。印发了了档案工作业务标准,引导企业把档案管理纳入企业管理之中,规范企业档案工作,促进了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抓好民营企业建档工作,只靠提供服务还不够,还要有必要的政策为依据,以国家规范为标准,为协助民营企业建立适用、可行的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区档案局编写了《塘沽区民营经济建档指南》、《塘沽区民营经济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档案业务标准,内容涉及法律依据、管理原则、管理制度、人员职责、提供利用等,为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起到规范指导作用。通过建立健全企业档案管理体制、规范档案基础业务建设、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加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力度等全方位地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并将档案管理与企业产品质量体系认证、项目建设、信用等级认定等相结合,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引起了许多民营企业的共鸣和积极响应。针对大多数民营企业档案法制意识淡薄、档案管理体制不健全、档案管理水平起点低的情况,区档案局推动民营企业建档工作中重点抓规范建档建制工作。宏达集团是一家有7个下属企业、涉足房地产开发、玻璃加工、木器加工等行业的民营企业。集团办公室主任找到档案局,请求协助建立起企业档案工作管理体系。在区档案局的指导下,他们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了档案分类方案,建立了各项档案工作制度,对集团及下属企业的档案人员进行了培训。宏达集团狠抓制度落实,将1986年成立以来散存在有关人员、部门、下属公司的零散材料基本收集齐全,保存在集团档案室,初步尝到了做好档案工作的甜头。
三、通过提高民营企业档案意识,推动建档工作开展
区档案局抓住市区各级部门加快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政策机遇,抓住快速发展的民营企业强化内部管理需求的机遇,努力营造民营企业建档工作气氛,大力宣传民营企业建档工作,使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领导认识到做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是档案工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式的必然要求,认识到做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是民营企业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认识到档案是企业行为的原始凭据和规范管理的基础和依据。
开展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区档案局有这样的体会,靠档案部门自己的力量,势单力孤,只有加强部门合作,营造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发展的外部环境,才能大张旗鼓地放手去抓、去做好这项工作。
1、加强与有关部门合作,建立和完善服务体系
民营企业单位涉及各行各业,区档案局建立了与工商联、科委、农委、个体私营者协会等单位的合作体系,共同调研、走访民营企业、制定方案,营造良好的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氛围,为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和外部环境。去年与区工商局联合印发了《塘沽区工商联、塘沽区档案局关于召开民营企业建档工作会议暨培训的通知》,编写印发了《塘沽区私营企业档案管理规定》、《塘沽区私营企业档案工作办法》、《塘沽区民营经济建档指南》。多次召开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座谈会、建档推动会、现场观摩会、建档动员暨培训会议,在区工商联组织召开的工商会员联谊会上发放了《致民营企业家的一封信》。区个私协参与民企调研,上门走访,区科委还派出干部参与承担科技项目的民营企业的业务指导。
2、创新服务机制,提高为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服务的实效
推动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区档案局尤其重视增强服务意识,加大服务力度。在指导民营企业规范建档时,不增加企业负担,不收取任何费用。塘沽档案局推出“七大服务举措”:规范档案工作标准,制定相关的档案管理制度;抓好民营企业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档案人员业务素质;加强法制宣传,为民营企业提供档案法律服务;提高管理水平,为民营企业提供档案标准化服务;强化业务指导,列入全区档案工作总体布局;提高档案人员业务技能,建立协作组织,加强民营企业之间的沟通和业务交流;市场运作,创新档案工作服务机制,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提供现代化的信息服务。同时,承诺帮助民企建档不收费、不搞一个标准、不泄密。由于“服务举措”和“承诺”体现了为民企所想,因此深受民营企业的欢迎,提高了塘沽区民营企业档案管理水平,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断加强档案管理工作。
3、积极引导,增强民营企业档案的开发利用
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重点仍是要继续加大力度,塘沽档案局在逐渐实现规模民营企业100%建档的基础上,注重引导民营企业建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企业档案工作,把档案信息资源的积累、保管和利用纳入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倡导贻成集团公司那样的企业实行档案、图书、情报、资料等信息资源一体化管理,并逐步建立与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相适应的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档案行政部门应以拓展服务功能、为企业发展创造效益为己任,指导民营企业档案部门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等各项工作,积极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主动提供利用,为企业增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有效服务。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推动和引导民营企业建立健全档案工作,为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服务,现就促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做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是档案工作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必然要求。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民营企业是非公有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将对民营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发展,是档案部门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做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是民营企业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民营企业档案是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等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它反映了民营企业成长与发展的历程,是企业的重要资产和信息资源。建立健全档案工作对民营企业提升整体管理水平、维护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规避市场风险、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做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是各有关部门建立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管理服务体系的重要措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要求民营经济向着规范、制度、诚信发展;政府有关部门的管理和服务也需要依据企业真实、可靠的信息和数据。各有关部门和工商联要充分认识档案工作在规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协作,引导和促进民营企业经营者树立档案意识,健全档案工作,完善基础管理。
二、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建立健全档案工作
(四)促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与民营企业同步发展。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和工商联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把推动民营企业建立健全档案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为民营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法律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促进民营企业提升档案管理水平:
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利用多种形式,向民营企业广泛宣传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遵循指导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原则,诚心诚意、一视同仁地为民营企业服务,推动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时,要提出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的要求。在积极鼓励民营企业提高自身素质,改善经营管理水平,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企业组织制度的同时,引导民营企业建立档案工作,承担好保护档案的义务。
各级工商联要主动发挥党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作用和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作用,为民营企业提供交流、研讨档案工作的平台,并把建立健全档案工作列入对民营企业经营者培训和对民营企业发展进行指导的内容。
(五)不断提高为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服务的实效。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统筹规划,拓宽服务渠道,突出服务主题,主动为民营企业提供档案业务咨询、档案整理和代存、档案技术服务及档案人员推荐、培训等服务;适时引导建立档案业务协作组织,提供互相交流和学习的机会;逐步建立适应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特点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满足民营企业对档案工作的需求。
(六)加强对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分类指导。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指导,要坚持自主管理、因企制宜的原则,树立和培养典型,宣传和推广典型经验,启发民营企业对档案工作的内在需求,引导民营企业做好档案工作。要从实际出发,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实行分类指导。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民营企业中关系国家利益和安全、涉及公共利益、记录社会重大事件和活动,以及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档案的监管。具体范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七)加强领导、协调配合,全面推动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工商联以及有关行业组织应加强领导和指导,密切配合,针对民营企业的特点,深入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探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符合民营企业实际、有效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
三、促进民营企业档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八)建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企业档案工作。民营企业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企业档案管理规定》的要求,加强企业档案管理,确保档案真实有效。把档案信息资源的积累、保管和利用纳入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在保证档案齐全、完整和准确,便于有效利用的前提下,档案管理方式可采取集中统一管理、分级管理或寄存等多种形式。倡导企业实行档案、图书、情报、资料等信息资源一体化管理。
(九)制定企业文件材料归档和档案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民营企业应明确本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归档时间与归档要求,确保归档文件材料齐全、完整、准确与系统。企业应强化对资产产权、商业信誉、知识产权、合同协议、客户信息和企业文化等方面文件材料的收集和积累。制定档案管理工作各项规章制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档案归档齐全、整理规范、保管安全、利用便捷。
(十)建立健全企业职工档案。民营企业应收集和保管职工在本企业工作中形成的履历、鉴定、工资、考核、技能评定、奖励和处分等方面的文件材料。完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方面的档案,并将有关档案材料及时补充到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部门授权的具备人事档案管理条件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或有关部门。
关键词:上市民营企业;政治关联;企业绩效;制度背景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2085
中国当前经济环境下,政府对还经济存在着较强干预,企业如果没有建立有效的经营管理机制和公司治理结构,却关注于通过政治关联来获取收益,那么企业的生产经营将会面临很严重的问题。本文将深入探讨在我国不同的制度环境下,上市民营企业最终控制人政治关联会如何影响企业绩效。
1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研究政府背景会涉及到寻租,寻租指的是通过非生产性的活动获得资源的能力,为提高巩固垄断地位,努力获取垄断利润为寻求权利掌握者的庇护。本文基于寻租理论、沃纳菲尔特资源基础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为基础展开分析,拟通过研究我国上市民营企业政治关联寻租,政治关联资源差异和制度环境,进一步分析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作用。以下为本文建立的主要理论模型及提出的假设:
H1:我国上市民营企业最终控制人整体的政治关联与其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H2:我国上市民营企业最终控制人地方政府政治关联对上市民营企业绩效的影响要远大于中央政府对上市民营企业绩效的影响。
H3:制度环境越弱地区的上市民营企业“政治关联的公司绩效效应”越显著。
H3a:市场化程度越低,最终控制人政治关联的公司绩效效应越显著。
H3b:政府干预越严重,最终控制人政治关联的公司绩效效应越显著。
H3c:法制水平越低,政治关联的公司绩效效应越显著。
2 研究设计
本文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2008~2012年5a上市民营公司为样本,通过检索国泰君安数据库、新浪财经和wind数据库来确定公司最终控制人及其具体情况。本文对样本的筛选过程具体如下:在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比较成熟;剔除了最终控制人不明确的公司;剔除了金融类上市公司,由于不同金融类上市公司的会计处理方法和会计准则不同,所以此类公司的数据不具有可参考性;剔除了被特殊处理的公司,如ST、*ST上市公司。被特殊处理的企业大多是连续亏损的企业,不能反映所研究企业的真实情况。经过上述步骤的筛选,最终本文共得到944个样本数据。
2.2 模型设定
2.2.1 政治关联影响模型
我们考虑整体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抛开上市民营公司的政治背景,并且不论背景所属中央政府亦或地方政府。
模型1
2.2.2 地方政府背景与中央政府背景分组影响模型
通过虚拟变量来检测何种背景下的企业绩效更大,是具有中央政府背景还是具有地方政府背景?该模型中我们剔除了具有两个背景的企业,以保证数据的客观性,同时加入了CF―Y1和CF―Y2两个变量,分别代表具有地方政府背景和具有中央政府背景。
2.2.3 制度环境影响模型
为了进一步证明外部因素对企业政治关联的影响,本文在考察制度环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时,加入了市场化指数、政府干预程度和法制环境3个调节变量。
模型5
3 上市民营企业最终控制人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本文主要首先对样本上市民营企业政治关联情况、全样本因变量与控制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实证检验假设后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总结本文的实证结果。
3.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3.1.1 最终控制人的政治关联描述性统计
本文对上市民营公司最终控制人的政治关联情况进行了分类,主要从政治类型、年度对样本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表3。
从表3可知:参考5年内的有政治关联的企业将占总数的40%,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再整理,可得知有地方政府背景的上市民营企业是中央政府背景的2倍。
3.1.2 全样本因变量与控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从表4中可看出,样本数据中的上市民营企业各个数据波动较大。比较表中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最高最低分别为73.18%、4.27%。可知第一大股东对上市民营公司的控制力较差,这可能是由于不同的公司存在不同的投资策略,根据不同的投资策略和目的导致上市民营公司第一大股东对企业缺乏控制力。
为了能找出具体导致上述差异存在的原因,我们将上市民营公司分成两组,一组是有政治关联的,一组则是没有政治关联的。我们将分别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如下表5和表6所示。
3.1.3 总体政治关联组样本因变量与自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无政治关联组样本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分析结果如下表5:
3.1.4 区分政治组样本因变量与控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为更好的研究政治关联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我们引入了控制变量,从表7和表8中,我们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关联企业所在地区的各项指数略高于与中央存在政府关联的企业。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在与地方政府又关联的背景下,所得的企业效率更好,但所得出的结论与之前的假设不符,我们进一步进行研究检验。
3.2 简单相关系数检验
为使本文的数据更加真实有效,我们对所得的样本数据进行了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具体结果如下表9。
3.3实证结果分析
3.3.1 整体政治关联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表10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上市民营企业最终控制人的整体政治关联对企业存在正相关影响,经检测我们可知CF的系数为0.01,在5%的水平上显著,T值为2.198。我们可通过观察得知具有与没有政治关联的企业,与政府就有关联的企业绩效明显较高,我国的企业与政治关联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根据表10,可知所构建的模型拟合度较高,是因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除了企业成长的数据外,所有变量的数据都在5%水平上显著,上市民营公司最终控制人的整体政治关联对企业有正向影响。
3.3.2地方政治关联与中央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通过观察以上3个实证检验模型可知:
观察实证结果发现模型显著性很高,解释变量CF,CF-Y1,CF-Y2的回归系数都在10%的水平显著正相关。说明所研究的解释变量对政治关联对上市民营企业绩效呈显著提升作用。
在表11中解释变量CF和CF-Y的偏回归系数在10%的水平呈现显著为正。说明具有地方政府背景的上市民营公司与具有中央政府背景的企业相比来说对企业更具有促进作用。
对比分析表12和表13。CF-Y1的系数为0.023,在1%的水平下显著, CF-Y2的系数为0.014,在10%的水平下显著。而且CF-Y1的系数是CF-Y2的2倍,说明上市民营企业最终控制人地方政府关联的背景要比具有中央政府的背景有优势。我们可通过验证得知上市民营公司如果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可与地方政府建立多元化联系。
3.3.3 制度环境对政治关联绩效效应的影响
通过实证检验可知道,上市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二者是存在正向相关性的,但为了更加全面的解释知道环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本节有针对企业所处的制度环境对企业进行进一步实证研究,以期考虑到在制度差异下,我国上市民营企业最终控制人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模型(a)、(b)、(c)中的IMAR、IGC、ILAW的系数为负,并且分别在5%、10%、1%的水平上显著,并且通过交叉相乘后,结果显著为正,这说明在制度环境较差的地区,上市民营企业提高企业绩效的途径是可以通过与当地政府建立政治关联。
4 研究结论与局限
由于我国目前处在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政府对上市民营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因此为了使上市民营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并且维护好自身利益,政府就必须为其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使上市民营企业顺利实施企业各项经营决策,保证各项战略规划的实施。通过本文实证结果得出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上市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会明显的影响企业绩效,企业具备政治关联会给自身发展带来有利条件及资源,进而转化为企业绩效的提高。
我国上市民营企业不同类型的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有差异性。
本文对中央政治关联企业与地方政治关联企业展开回归分析,有地方政府背景的比有中央政治背景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力大。而且地方政治关联系数要远大于中央政治关联系数。约为中央政治关联系数的2倍左右。
由此可见,若上市民营企业经营状况良好,构建政治关联就变得十分必要。国家要加快各地区市场化建设速度,提升经济活动的规范性,推进经济市场向更积极的趋势发展。
本文也存在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对上市民营企业政治关联的表述不够深入。本文对上市民营企业的上市途径研究不深入。上市民营企业最终控制人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产生的影响是一个多变的过程,以后的研究可以实证研究这些动态的发展过程。
参考文献
[1] Aggarwal, R.K., Meschke, F., and Wang,T .Corporate Political Contribution :Investment or Agency[R].University of Minnesota,2007.
[2]Bertrand, M., F. Kramarz ,A. Schoar, et al. Politicians, Firms and Political Business Cycle: Evidence from France[R]. University of Chicago,2007.
[3]L A Porta R, Lopez S, Shleifer A .Corporate Ownership around the world[J].Journal of Finance,1999,54(2):471-518.
[4] Luo Y .Guanxi and Business[M]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Press,2000:79-105.
[5] Niessen A .,Ruenzi ,S..Political Connectedness and Firm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Germany [M].University of Cologne Working Paper,2007.
[6]Wong ,S.H.W.”Political Connections and Firm Performance .The case of Hong kong”[J]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2010(10):275-313.
[7]邓建平,曾勇.政治关联能改善民营企业的经营绩效吗[J].中国工业经济,2009,2(251):98-108.
[8]邓新明.我国民营企业政治关联、多元化战略与公司绩效[J].南开管理评论,2011,14(4):4-15.
[9]胡永平,张宗益.高管的政治关联与公司绩效――基于国有电力生产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06):128-137.
[10]罗党论,刘晓龙.政治关系、进入壁垒与企业绩效――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9,(05):97-106.
[11]李维安,邱艾超.民营企业治理转型、政治联系与公司绩效[J].管理科学,2010,(08):2-14.
关键字民营企业融资金融支持动产抵押
1金融支持不力是造成目前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重要原因
充足的资金供给与合理的资金安排是企业良好运行的基础。但我们现有的金融体系无论是在观念上、体制上还是在技术上,对民营企业融资支持力度都不如国有企业。我国的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存在的资金困难问题十分突出,已经极大地抑制了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有调查表明,在整个商业银行客户当中,大户占比约0.5%,得到的贷款额占整个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50%以上。而中小民营企业户头占80.9%,得到的贷款额却不到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1%。
在民营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背景下,继续忽视甚至轻视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可能形成诸多不良后果。如民营企业无法从正常渠道获得资金,只好选择地下融资,或非正常渠道融资,可能会增大国家的金融风险;由于民营企业受资金困难拖累使生产经营活动受阻,将会使我国面临更大的社会就业压力;而且不利于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积极辅助作用,进而影响国有资产重组的效果等。因此,有必要将解决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摆到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予以考虑,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为推动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寻求支持途径。
从我国的现实原因与操作情况看,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重要原因在于金融支持的力度不够。虽然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当前的融资困难已经不存在认识上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去实践与落实相关的政策。而实践与落实相关政策的关键,除民营企业自身的信用意识与风险防范水平以外,一方面在于对我国金融制度与体系的完善;另一方面在于银行、担保等金融机构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如何加强对稳健经营原则和产品创新风险之间的权衡与协调。因此,在高度重视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性与急迫性的前提下,在政府财政对民营企业给予必要资金支持的同时,在金融组织结构上,在整个金融布局的组织结构上,要能够使我们的组织结构更加有利于向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切实从金融机构的制度设计和实践操作两个层面来解决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问题,才是解决当前民营企业走出融资困境的根本办法。
2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金融支持制度安排构想
2.1合理金融制度设计,化解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体制障碍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着力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困难问题,央行的信贷政策也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的贷款。但由于国有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设计对象主要是面向国有企业,导致了现有商业银行面对民营企业的可操作性水平较低。因而,追究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根本原因,还是要回归到现有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制度设计问题上来。
笔者认为,从完善金融制度的角度来看,首先,应尽快促使国有商业银行按照资金使用效益而不是所有制形式选择贷款对象。其次,在时机成熟时,有必要将一部分金融机构进行非国有化,或者放开一些小的金融机构,从制度上给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开放一个融资渠道。再次,还要进行制度创新,改革现行的贷款审批程序,形成合理的制度安排,建立适合民营企业的授信体制和政策。
2.2搭建资金供求对接平台,谋求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的协同效应
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融资体制、信用环境、金融机构的风险意识等诸多因素,需综合协调、配套解决。因此,政府有责任对民营企业的融资困难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推进问题的解决。
在当前依靠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尚不能完全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难问题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搭建民营企业融资需求与银行资金供给对接平台,协调信用中介机构、担保机构和贷款银行共同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服务,通过谋求金融支持协同效应,争取更有效地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困难。
2.3直接融资与债券融资共进,寻求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的多重渠道
一方面,要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直接上市融资或是具有条件的中小民营企业在创业板上市融资。另一方面,还应鼓励民营企业以吸引外部直接投资、项目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
另外,要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进行间接融资的来源,积极引导和扶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发行企业债券,尤其是发行实用性较强的短期债券。要摆脱民营企业对商业银行、特别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融资依赖,构建民营企业更为广泛畅通的间接融资体系。
2.4建立专门金融机构,构建全方位民营企业金融支持体系
根据国外金融机构的专业化发展经验,金融业务专业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应鼓励与规范民间金融或合作金融,建立专门为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小型商业银行,大力发展地方性、社区性的中小金融机构。
实践表明,金融机构特别是大型金融机构偏爱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重视不够。而专门化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则在贷款成本、信息收集成本、经营灵活度等方面,具有大型金融机构无法比拟的优势,有能力为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信贷服务。与此同时,还应抓紧时机逐步建立和完善开发性金融机构、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企业、票券公司、财务公司、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构建全方位的、多元化的金融支持体系。国家还可以考虑成立一家民营企业或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以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是构建良好金融支持环境的必要条件。一方面要发展有利于民营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机构,专门对符合担保条件的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包括民营企业集资联合建立的商业性担保公司,政府拨款建立的非盈利性担保公司以及其他的小型担保公司,民间组织建立的互担保基金,企业集资建立的行业内互担保基金等。还可以考虑直接由担保公司对民营中小企业进行小额的特定项目融资。同时,为推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要加紧研究和建立再担保机构,以利于提高担保机构资金放大倍数,扩充融资担保额度,也有利于建立风险分担机制,促进担保机构与担保行业的健康发展。
3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金融支持实践操作建议
3.1加大业务创新力度,发展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的各种产品
各个大型商业银行在服务好大型企业的同时,也要寻求更好地为中小企业客户服务。因为,大型企业的融资将来会更加依靠于资本市场,包括股权市场和债券市场。因此,商业银行将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开展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贷款业务将会成为其未来业务增长的必然选择。而且,银行开展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贷款业务也是调整银行资产结构、防范银行经营风险的理性选择。各种金融机构应积极寻求业务创新和工具创新,以便更好地为民营企业融资服务。
从花旗、汇丰等大型跨国银行的经验可以看出,要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通常是私有企业)进行分类,且分类越细致越好。对每一个风险点进行拆分,拆分后实行专业化操作。这样一来,金融机构的风险成本与营运成本就会降低。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对民营企业市场进行多层次细分,针对不同类型民营企业采取有区别的操作性强的对策与措施,加强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品种创新,开发民营企业在各个金融服务领域的需求,满足不同层次民营企业不同的金融服务需要。
目前实行的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方式中,综合授信、项目开发贷款、无形资产担保贷款、票据贴现融资、金融租赁和典当融资等都突破了金融业传统经营局面,在金融工具、金融业务等方面都有所创新。针对中小企业抵押能力弱的问题,人民银行还推出鉴证贷款的新业务。只要满足规定条件,企业可以在无抵押担保的情况下获得贷款。
真正的市场化利率是可以完全或基本覆盖金融机构所有的风险和营运成本的,因为,完全市场化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都有自主定价的能力。但我国商业银行的自主定价能力还比较弱,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是自主定价权尚未充分运用好。我国的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应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定价技能培养。
3.2强调灵活性与实效性,改革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实践操作
首先,要改进贷款授权授信制度,合理确定和下放贷款审批权限,简化手续和程序;加大基层行的贷款权限和责任,对有市场、信誉好、效益高的民营企业可以适当放宽贷款条件,扩大授信额度。其次,要制定符合民营企业特点和要求的信用等级评定标准,使信用评级科学合理地反映民营企业的资信状况和偿债能力,为贷款发放提供便于操作的可靠依据。最后,商业银行在对民营企业加强金融支持的过程中,要注意灵活性与操作的实效性,从不同角度审视、运用多种方法处理遇到的各种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如可以考虑支行的贷款审批额度在原有基础上增加1~2倍;适当增加民营企业的抵押贷款的比重;信用放款的比例可由目前的10%增加至30%等。
关键字 民营企业 融资 金融支持 动产抵押
1 金融支持不力是造成目前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重要原因
充足的资金供给与合理的资金安排是企业良好运行的基础。但我们现有的金融体系无论是在观念上、体制上还是在技术上,对民营企业融资支持力度都不如国有企业。我国的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存在的资金困难问题十分突出,已经极大地抑制了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有调查表明,在整个商业银行客户当中,大户占比约0.5%,得到的贷款额占整个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50%以上。而中小民营企业户头占80.9%,得到的贷款额却不到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1%。
在民营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背景下,继续忽视甚至轻视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可能形成诸多不良后果。如民营企业无法从正常渠道获得资金,只好选择地下融资,或非正常渠道融资,可能会增大国家的金融风险;由于民营企业受资金困难拖累使生产经营活动受阻,将会使我国面临更大的社会就业压力;而且不利于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积极辅助作用,进而影响国有资产重组的效果等。因此,有必要将解决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摆到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予以考虑,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为推动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寻求支持途径。
从我国的现实原因与操作情况看,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重要原因在于金融支持的力度不够。虽然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当前的融资困难已经不存在认识上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去实践与落实相关的政策。而实践与落实相关政策的关键,除民营企业自身的信用意识与风险防范水平以外,一方面在于对我国金融制度与体系的完善;另一方面在于银行、担保等金融机构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如何加强对稳健经营原则和产品创新风险之间的权衡与协调。因此,在高度重视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性与急迫性的前提下,在政府财政对民营企业给予必要资金支持的同时,在金融组织结构上,在整个金融布局的组织结构上,要能够使我们的组织结构更加有利于向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切实从金融机构的制度设计和实践操作两个层面来解决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问题,才是解决当前民营企业走出融资困境的根本办法。
2 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金融支持制度安排构想
2.1 合理金融制度设计,化解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体制障碍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着力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困难问题,央行的信贷政策也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的贷款。但由于国有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设计对象主要是面向国有企业,导致了现有商业银行面对民营企业的可操作性水平较低。因而,追究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根本原因,还是要回归到现有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制度设计问题上来。
笔者认为,从完善金融制度的角度来看,首先,应尽快促使国有商业银行按照资金使用效益而不是所有制形式选择贷款对象。其次,在时机成熟时,有必要将一部分金融机构进行非国有化,或者放开一些小的金融机构,从制度上给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开放一个融资渠道。再次,还要进行制度创新,改革现行的贷款审批程序,形成合理的制度安排,建立适合民营企业的授信体制和政策。
2.2 搭建资金供求对接平台,谋求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的协同效应
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融资体制、信用环境、金融机构的风险意识等诸多因素,需综合协调、配套解决。因此,政府有责任对民营企业的融资困难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推进问题的解决。
在当前依靠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尚不能完全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难问题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搭建民营企业融资需求与银行资金供给对接平台,协调信用中介机构、担保机构和贷款银行共同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服务,通过谋求金融支持协同效应,争取更有效地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困难。
2.3 直接融资与债券融资共进,寻求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的多重渠道
一方面,要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直接上市融资或是具有条件的中小民营企业在创业板上市融资。另一方面,还应鼓励民营企业以吸引外部直接投资、项目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
另外,要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进行间接融资的来源,积极引导和扶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发行企业债券,尤其是发行实用性较强的短期债券。要摆脱民营企业对商业银行、特别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融资依赖,构建民营企业更为广泛畅通的间接融资体系。
2.4 建立专门金融机构,构建全方位民营企业金融支持体系
根据国外金融机构的专业化发展经验,金融业务专业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应鼓励与规范民间金融或合作金融,建立专门为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小型商业银行,大力发展地方性、社区性的中小金融机构。
实践表明,金融机构特别是大型金融机构偏爱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重视不够。而专门化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则在贷款成本、信息收集成本、经营灵活度等方面,具有大型金融机构无法比拟的优势,有能力为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信贷服务。与此同时,还应抓紧时机逐步建立和完善开发性金融机构、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企业、票券公司、财务公司、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构建全方位的、多元化的金融支持体系。国家还可以考虑成立一家民营企业或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以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是构建良好金融支持环境的必要条件。一方面要发展有利于民营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机构,专门对符合担保条件的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包括民营企业集资联合建立的商业性担保公司,政府拨款建立的非盈利性担保公司以及其他的小型担保公司,民间组织建立的互担保基金,企业集资建立的行业内互担保基金等。还可以考虑直接由担保公司对民营中小企业进行小额的特定项目融资。同时,为推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要加紧研究和建立再担保机构,以利于提高担保机构资金放大倍数,扩充融资担保额度,也有利于建立风险分担机制,促进担保机构与担保行业的健康发展。
3 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金融支持实践操作建议
3.1 加大业务创新力度,发展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的各种产品
各个大型商业银行在服务好大型企业的同时,也要寻求更好地为中小企业客户服务。因为,大型企业的融资将来会更加依靠于资本市场,包括股权市场和债券市场。因此,商业银行将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开展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贷款业务将会成为其未来业务增长的必然选择。而且,银行开展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贷款业务也是调整银行资产结构、防范银行经营风险的理性选择。各种金融机构应积极寻求业务创新和工具创新,以便更好地为民营企业融资服务。
从花旗、汇丰等大型跨国银行的经验可以看出,要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通常是私有企业)进行分类,且分类越细致越好。对每一个风险点进行拆分,拆分后实行专业化操作。这样一来,金融机构的风险成本与营运成本就会降低。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对民营企业市场进行多层次细分,针对不同类型民营企业采取有区别的操作性强的对策与措施,加强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品种创新,开发民营企业在各个金融服务领域的需求,满足不同层次民营企业不同的金融服务需要。
目前实行的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方式中,综合授信、项目开发贷款、无形资产担保贷款、票据贴现融资、金融租赁和典当融资等都突破了金融业传统经营局面,在金融工具、金融业务等方面都有所创新。针对中小企业抵押能力弱的问题,人民银行还推出鉴证贷款的新业务。只要满足规定条件,企业可以在无抵押担保的情况下获得贷款。
真正的市场化利率是可以完全或基本覆盖金融机构所有的风险和营运成本的,因为,完全市场化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都有自主定价的能力。但我国商业银行的自主定价能力还比较弱,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是自主定价权尚未充分运用好。我国的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应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定价技能培养。
3.2 强调灵活性与实效性,改革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实践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