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4 15:44:1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地区经济基础,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西北地区;外出务工;家庭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3.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2-0054-04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较之前有了很大提高,然而对西北地区的农民而言,如果维持原有的产业结构,大部分家庭收入的增长速度赶不上支出的增加速度,即家庭收入的增加赶不上家庭消费的增长。这其中,日常生活消费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是支出增加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一般而言,西北地区劳动力过剩、资金短缺、资源贫瘠、交通不发达、信息闭塞。一方面,传统的支柱产业――农业生产粗放经营,广种薄收,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化程度较为低下。再者,加入WTO后,我国大多数农产品的价格均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单靠农产品价格上升来维持收入增加已经不太现实。另一方面,不仅农业不发达,非农产业也很落后,就业岗位少,致使农民在当地发展的机会少、余地小,加之人力资源贫乏,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劳动力基本属于原始状态,在此情况下,走出家门、外出打工就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
本研究属于以社区为基本单位的微观研究,笔者选择了甘肃省外出务工人数较多且在地形、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等方面较有西北代表性的4个村庄为研究单位,共收集问卷153份,并采用访谈法和观察法探究了务工家庭的生活现状、经济收入构成及家庭消费情况,获得了大量的定性资料。
1.当地外出打工者的特征
1.1外出劳动力以已婚男性为主,受教育程度较低
外出劳动力中,已婚者的比例为64.7%,未婚者为35.3%。多数农户家庭选择让家里的主要男劳力外出打工,妻子留在家里照看父母和孩子;只有少数是夫妻俩共同外出或妻子外出,外出劳动力以已婚男性为主。外出者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占78.2%,小学次之为20.3%,读过高中的占1.5%。外出劳动力总体受教育程度较低,可获得的就业资源受到一定限制。
1.2组织方式以自发为主,劳务市场和政府组织为辅
农民外出就业的组织方式具有明显的自发性。由于劳动力市场发育的不完善,当地农民主要依靠自己寻找门路和亲朋好友的介绍外出就业,自己或社会关系、血缘联系的广泛性和较强的亲和力是他们寻求就业机会的主要依靠。由政府组织的劳务输出虽然近年来日益发挥作用,但其主要的输出对象是初中或高中毕业的未婚青少年,对已婚中年男性外出作用很小。
1.3就业方式的兼业性、季节性和恋家性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外出就业的农民基本没有脱离农业、放弃土地经营活动。他们或者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从事农业生产,或者利用家庭辅助劳动力来经营农业。调查中60.8%的劳动力属于季节性外出,即农忙时回家务农、农闲时外出就业。当地农户外出就业的兼业性和季节性明显带有主动性和期望性,同时具有很强的恋家性。已婚者多在当地附近县区,且流动性很大。“农忙季节可以回家帮忙”及“离家近可以常回家看看”是许多已婚劳动力选择就业地点的主要考虑因素。
1.4从事行业的集中性与低技术性
由于农户劳动力自身素质的制约和劳动技能的缺乏,外出农民大多集中在煤矿、砖厂、建筑业和服务业等以手工操作为主且技术含量较低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行业普遍具有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低等特点。虽然近年来从事技术性较强的工作的人数在增加,但增速较慢,多数人受年龄、培训资金和时间的限制,难以接受技术培训。
多数外出者收入较低且不稳定,年收入多在2000元~8000元之间。
2.外出务工对家庭经济的影响
2.1外出务工改变了家庭收入结构
调查显示,当地农民打工收入占到外出者家庭总收入的一半以上,外出务工改变了家庭收入结构,但收入比例在资源不同的村庄差别较大。
通过调查农户的家庭经济条件发现,外出打工者家庭经济状况以中等及以下为主。调查样本中贫困户占23.3%,中等偏下户占三成,经济条件中等的农户有四成,中等以上的农户占总样本量的6.7%。
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其最主要、最直接的动机就是提高家庭收入。就总体情况来看,打工收入已经占到外出者家庭总收入一半以上,但是这个比例在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村庄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农业发展相对不错的地区,打工收入占到打工者家庭收入的一半左右;而在自然环境恶劣,农业基本没有收成的村庄,打工成为大多数家庭唯一的现金收入来源,而这样的地区在甘肃省不在少数。
在经济发展较好的D村和J村,村民们大多是在基本保证农业收入的基础上,丈夫或其他家人外出打工来增加家庭整体经济收入,农户的外出打工和农业种植相得益彰。尽管多数农户是家里男主劳力外出务工,但这基本不会影响到农业的生产和收益。农闲时的土地管理如浇水施肥等由妇女和老人进行,而农忙时大部分外出人员都会回来帮助收获,即使不回来,妇女和老人多受些苦,受些累,也会把粮食和东西都收回来,不会损失。因此,这种情况下,农户外出务工的收入是除去外出成本之后的纯收益,基本不会有损于农业的生产经营。
而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R村和Z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外出打工的收入完全成为农业收入欠缺的一种补偿和替代。目前甘肃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地区是靠天吃饭,丰年脱贫、灾年返贫现象很普遍。R村和Z村虽然水资源历来比较短缺,但人均土地面积较多且土质较好,在以往雨水可以勉强供应的年景,洋芋和小麦等经济作物收成很好,“种一年吃三年”,农业是他们生活的主要来源。但2003年以来,R村和Z村连续四年受到严重干旱威胁,农业已基本没有收成,打工已成为多数农户家庭唯一的现金收入来源。
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以及农业生产资料(地膜、化肥、农药等)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得农民利用农业增收的难度加大,在很多地区,农业的收入和支出基本平衡。而作为农民来讲,土地是他们生活的依托,也是唯一退路,因此虽然农业基本没有盈余,也没有人放弃土地,这样既可以达到基本生活资料(粮菜)的自给,又可以在家庭壮劳力外出的同时,合理配置家庭内部劳动力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
由于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缺乏实用的劳动技能,因此大部分外出者从事装卸、杂工、煤矿、建筑等工作,收入较少。但不管怎样,外出务工提高了家庭的经济收入,改变了家庭的经济收入结构,将打工收入提升到一个重要的位置。
2.2大部分家庭的打工收入用于补充生活基本消费
收入和消费组成家庭经济的两方面,对一个家庭而言,家庭收入往往具有多种来源,而消费支出也是多方面的。一般家庭在进行某一项消费时,并不好严格区分这项消费是来自于打工收入或者农业收入。因此,打工收入和家庭其他收入的用途并不好区分。但是,由于当地的农业收入多以实物的形式消费掉,如:地里打的粮食,自家养的鸡、猪等;因此,农家能支配的现金收入绝大部分还是来源于打工者的工资收入。
据调查,日常吃穿消费、子女教育、化肥等农业生产投资是打工者家庭收入的主要用途,其次为看病就医和“其它”,而“其它”主要指人情消费。
日常吃穿消费是农民维持生存的最基本需要,通过访谈统计,这部分现金消费一般占家庭总现金消费的1/4左右。从以前商品匮乏时代走过来的农民养成了节俭的习惯,所以日常的吃穿费用能省则省,例如,一般每户农家都会养一头猪,过年时杀掉,腌制成腊肉,这样吃一年。蔬菜一般也是自己种,只有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才会买一些。
当地村民对子女的教育问题十分看重,随着打工获得的经济收入的提高,农民可以对子女的学习投入更多的经济支持。虽然现在我国中小学实行了“普九”义务教育,但农民对教育的投资似乎并未减少。据了解,初中和小学虽然不用交学费,但辅导资料、试卷、班费等各项费用加起来,一个小学生一年要拿200多元,初中生一般要住校,上述费用+住宿费+生活费,一个初中生一年要拿600多元,而一个高中生一年的各项费用加起来也在4000元左右。尽管投资如此“巨大”,只要子女学习够好,大部分农民还是竭尽全力地提供。
这样投入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他们对社会地位的固有看法。西北地区经济发展长期落后于其他地区,加上社会对农业和农民的偏见,因此很多人认为只有读书考大学才是跳出农门的唯一途径,只有让子女把书读出来才能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也是光宗耀祖的事情。这种想法体现的还是传统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影响。但多数农民的想法也很现实,当子女学习成绩较差,升学无望时,他们便会让子女外出打工,以补贴家用。
盖房和儿女婚事的支出是家庭大宗消费的主要目标。由于缺乏其他投资方向和热情,农民往往将建房作为长期消费,再加上在农村住房一直是私有财产,所以农户特别舍得在建房上花钱。住房对于农户既是生存消费又是享受消费,还是财产储蓄,房子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在农村传统的婚姻习俗中,新房具有绝对重要的作用。而且,体面完成儿子的婚事不但是提升家庭社会位置的需要,也是父代农民一生的重要目标。因此,在子女成家之前,为了准备婚事,父代农民不得不压缩正常的生活消费,节衣缩食去进行短时期的“过分消费”。这使整个家庭的生活消费时时处于紧缩状态,尤其是父代农民,在储蓄尚未满足需求之前,更是省吃节用,生活只求温饱。
化肥、农药、地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在家庭消费也占有相当的比例。近年来社会物价整体上调,尤其是化肥的私人化经营,销售者哄抬价格,政府监管不力,使得农民在这方面的支出大大增加。土地较多的家庭,除了生活必需的小麦、玉米,还可以种一些经济作物,如洋芋、洋葱、豇豆等来增加经济收入,而拥有土地较少的家庭只能种小麦、玉米来保证粮食的供应,生产资料投资加上人工,几乎可以与农业的收成相抵。
此外,人情礼已经是当地农户家庭消费的一个重要方面。盲目性、愚昧性消费依然存在。目前部分农村居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超前性消费、攀比性消费日趋严重,请客送礼人情风愈演愈烈。
从耐用消费品来看,大部分家庭的耐用消费品仍以黑白电视机、电风扇、手表等中低档商品
为主。目前较少家庭会考虑改善家庭耐用品方面的支出。
3.结束语
以上看来,外出务工增加了家庭经济收入,但尚难以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的状态。
由于西北地区非农产业发展落后,就业岗位少,竞争激烈,加之外出者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打工获得的收入较低且不稳定。因此,外出打工虽然增加了家庭的经济收入,但对大部分家庭而言,收入和支出相抵,盈余较少,发展缓慢,目前大部分农户只是为了生存而奔波,“生存”而非“生活”对于他们具有不同的意义。
西部大开发,西北地区目前正处于重大的社会变迁之中,这期间,文化各部分失调的现象十分突出。文化堕距理论认为,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在所组成的文化发生变迁时,各部分的变迁速度是不一致的,一般来讲,“物质文化”会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西北地区也正处于这种“文化堕距”当中,如虽然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之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这一地区的农民普遍观念意识守旧,外出者当中很多人一年外出3~4个月,预测赚够了当年所需的花费便回家,认为只要衣食无忧就可以了,觉得自己的生活与那些比他们更贫困的地区相比还不错,并不会尽可能多地去赚钱储蓄以转向其他投资方向。他们平时生活很闲散,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也比较满意,安于现状思想严重,缺乏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种现象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影响造成的。西部开发之前的相当长时期内,虽然农民广种薄收,一年一收,但地广人稀,土地面积相对较多,农产品的收入基本可以满足家庭的日常消费,因此,他们农忙之外的生活一直比较闲散。随着西部大开发以及社会整体发展的进步,日常生活消费和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大部分家庭支出的增加速度快于收入的增长速度,于是农民被迫外出务工,外出是一种基于生存需要的被动的无奈行为。
他们之所以发展意识欠缺,也存在主客观多方面的原因。客观来讲,做生意投资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开铺子动辄需要两三万元,这不是一笔小数目,而且,当地居民生活水平仍相对落后,“现在铺子开的也不少了,利润小,风险大”,“开了也没人买,资源不好”,这些都使外出者缺乏转“行”的勇气。主观方面,一来很多人认为,自己年纪不小了,已经没有心情和能力去学习新的技术知识,另外没有时间也没有资金去接受技术培训;同时也有不少人认为做生意是一种很费脑子、需要“智慧”用心经营的活动,自己“没那个脑子”,打工的生活反而轻松舒心很多,也没那么大风险。
在当地,不外出打工家庭的经济状况甚至要好于外出打工的家庭。不外出家庭一般为以下几种情况:(1)自身家庭经济基础较好,或负担较少,或有亲戚的帮助,开个铺子:百货商店、服装、家电、建材之类;(2)家庭中有成员具有稳定的工作,如教师等;(3)家庭拥有较多土地。在D村,土地的分配是不平均的。D村是一个迁移组成的村庄,有的农户迁移较晚,或其他原因,分到的土地较少,他们还需要再攒钱购买土地或者租种别人的土地才可以维持日常食物消费需求。而有的人家土地较多,经济作物可以大大增加经济收入。
这就存在一个“马太效应”的问题,优势累积与劣势累积,即“好的越好,差的越差”。经济是发展的基础,经济条件较好者,有更多的资金进行投资,学习知识和先进的技术,可以进行更高层次的人际交往,视野更开阔,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从而发展得更好;而对于经济条件较差者,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投资,或者惧怕经不起“折腾”不敢投资,没钱没时间学习技术,视野思想观念受限,交往范围有限,不进步即为退步,于是差者愈加相对落后。所以,增加物质积累、进行人力投资依然是促进打工家庭发展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胡苏云,王振.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就业及其对农户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04,(1).
[2]张继焦.外出打工者对其家庭和社会的影响[J].民族研究,2000,(6).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本文以索洛增长模型为基础,通过索洛增长速度方程,从数据计量的角度测算出全国各省级行政区划(港澳台除外)的资本边际产出弹性系数、劳动边际产出弹性系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及全要素生产率,并通过比较分析得出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实证结果,最后对相关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索洛增长模型索洛增长速度方程地区间差异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近两年,中国经济的危机后复苏更是走在各国前列,按可比价格计算,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了8.7%,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进一步攀升,达到了10.3%。然而,伴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是逐步扩大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这既不利于我国经济健康稳步的发展,又有悖于协调发展的理念。有鉴于此,本文将借助索洛增长模型的框架,通过数学计量,从要素边际产出弹性等角度,给予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均现状一个直观的实证分析。
现有文献中,关于索洛增长,刘海生、解树江(2005)通过模型推导得出,按技术分配促进的非体现技术进步和体现技术进步在短期内提高了经济总产出的增长率,在长期内提高了国民收入增长率和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按技术分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按技术分配的实施奠定了宏观经济基础。
刘彤(2009)则认为,用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可以验证索洛模型稳定状态的存在;应当关注资本的产出弹性的变动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提高资本的产出弹性的途径主要是发展教育,促进技术进步,采用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模型运用的理论研究较为充分。其中,侯荣华(2000)通过对索洛增长模型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剥离因素共同作用后准确衡量技术进步速度λ的公式,最后对产出的资本边际产出弹性系数α、劳动边际产出弹性系数β提出高等代数的算法,摆脱了对若干年份大量数据点的依赖。为方便运算,同时解决大样本回归带来的误差,本文将采用侯荣华(2000)的计算方法,将数据计量对象限于各省级行政区划,并以此进行横向比较。
模型建立与数据计量
(一)模型介绍
在索洛增长模型中,Y=AKαLβ,其中,Y为总产出,K为投入生产的资本存量,L为投入生产的劳动力数量,A为全要素生产率,为资本边际产出弹性系数,为劳动边际产出弹性系数;从索洛增长模型中又可以推出索洛增长速度方程:
y=λ+αk+βl
其中,y为总产出增长率,k为资本存量增长率,l为劳动力增长率,λ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二)参数计量方法
假定资本对增加资本存量与劳动力雇用的边际产出相等,亦即(记w为平均劳动报酬),则此时资本存量与劳动力数量的相对比例达到稳定状态;又因为可改变投入的要素仅限于资本存量与劳动力,即α+β=1,故可联立解得:
采用(1)(2)对要素边际产出弹性系数α及β进行计量,并在此基础上进而由计算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与全要素增长率,这样可以有效满足小样本数据条件下的计量需要。
(三)数据选择
本文的数据取自中经网年度统计数据。由于数据来源所限,取实际地区生产总值为Y,全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K,年末从业人员数为L,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w。
在索洛增长模型中,K代表资本存量,但毕竟K作为存量不宜计量,相关数据有限;另一方面,索洛增长模型对于作为资本存量的K假设所有资本存量均被用于经济生产,且完全竞争市场中不存在垄断无效率状态;对于明显不符假设的实际生产,资本存量K明显会高估用于生产的资本要素。此处方便起见,以当年固定资产投资代替资本存量。
(四)计量结果
根据上文介绍的算法,带入数据则可计量得到2008、2009两年的各省级行政区划的参数值(见表1)。
实证分析
(一)资本层面暨资本边际弹性系数α分析
理想的市场出清条件下,资本存量K与劳动力数量L 的相对比例由其相对价格决定,因而表1中各地不同的α与β值实质上反映的是资本与劳动力在各地不同的相对价格。
从数据中可看出,内蒙古、吉林、辽宁和天津是仅有的两年α值均大于0.6的四个省级行政区划,这说明相应地方的固定资产投资额较高,而劳动力较少或劳动力价格较低;而贵州与则是两年中仅有的出现过α值小于0.3的地区,这说明两地的固定资产投资额较低,而劳动力较多或劳动力价格较高――值得注意的是,此处仅以同一地区的资本与劳动力作相对的比较,而非不同地区间的资本存量、劳动力抑或劳动力价格的比较。
其反映的现实问题在于:
首先,各地方政府可能开放投资优惠,在税费减免以及批复土地租金方面的优惠各自都不相同,有的甚至为企业提供低于市场利率的低息贷款,扭曲了市场均衡状态下应有的资源配置结果;其次,各地的土地租金差距极大,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在跨省销售时容易受到当地政府地方贸易保护主义有形无形的贸易壁垒,导致了资本价格也发生了扭曲。
(二)劳动力层面暨劳动边际弹性系数β分析
由于模型中可改变的生产要素只有资本存量与劳动力,α与β即自然形成一种确定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因而上文对地区间α值差异的分析实际上也可看作是对β值差异的阐释。
劳动力层面的现实问题较之资本层面更甚:一方面,以农民工为代表的低知识水平劳动力受户籍制度、社会歧视等综合因素影响,无法实现完全的自由流动;另一方面,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高知识水平劳动力盲目涌向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而不愿意前往其它欠发达的地区,导致经济发达地区高知识水平人才过剩,其他地区人才匮乏。
(三)技术水平层面分析
在索洛增长模型的框架中,技术水平泛指除资本存量、劳动力以外的包括科学技术、行政管理、法制水平等各种影响因素,其对应的变量为全要素生产率A及其增长率λ。
就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λ值而言,2008年,青海、贵州、内蒙、宁夏远超其他省级行政区划,至少达到0.140以上,这说明了其经济生产效率提高较快,初步显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果。2009年,国家为应对全球性经济危机,启动大规模的为期两年的四万亿投资计划,过大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k对λ值进行挤压,导致计量结果总体较2008年减少,甚至呈现负值。
而作为存量的全要素生产率A具有较强稳定性,全要素生产率定义为一定时间内的经济生产效率,用来衡量单位总投入的产量,受上文提到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影响较小,故具有较强的可参考性。列表中显示,两年内,京、沪、粤三省市全要素生产率较高,这显示了其在技术水平、专业化程度、社会法制、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程度,也与我国当下的经济现状相符。
结论
对于上述实证中得到的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亦即资本存量K、劳动力L的价格不等对其要素边际产出弹性系数的影响,总结其症结为:
资本层面:一方面是政府行为,主要是在一味强调地方经济总量增长的背景下,实行的一系列关于低地方税收、低土地租金、低贷款利率等招商引资的优惠措施,以及地方贸易保护主义形成的地域性价格差异;另一方面则是由经济地理上的资源分配不平衡所导致的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或钢材、水泥等原材料的价格的差别,以及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所形成的整体上土地租金的差距。
劳动力层面:同样是因为经济地理上的资源分配不平衡,包括城乡差距与东中西部差距,导致人才流动囿于少数发达地区,而其他地区人才紧缺;与此相反的是,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大量农村劳动力无法正常永续地流往城市,劳动力供需无法匹配。
技术层面:在全要素生产率A的计量结果中,地缘优势和改革开放以后的政策导向使得东部沿海地区在无论是基础设施、科学技术、生产理念、法制建设、行政管理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相反,中西部地区则与之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距。
有鉴于此,针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本文建议采取如下对策:
第一,统一规范地方政府对固定资本、土地资本等市场的干预行为,禁止地方贸易保护主义,促进国内各地之间商品的自由流通;
第二,一方面推进户籍改革,尽快取消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允许劳动力自由流动,提高劳动力资源分配效率,另一方面建立健全跨地域就业信息渠道,加速劳动力自由流动;
第三,促进欠发达地区的技术引进、组织创新、专业化提升、法制建设与行政管理水平改善,完善市场机制,结合发达地区的产业升级进行产业在地区间的前后向转移,吸引大学生前往就业发展及企业投资设厂。
参考文献:
1.刘彤.用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索洛经济增长模型中稳定状态的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35)
2.刘海生,解树江.按技术分配之索洛模型解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6)
3.徐勇,徐策中,侯玲,方本挺.索洛模型应用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2)
4.侯荣华.国际分工、要素价格扭曲与中国地区差距[C].兰州商学院学报,2009(4)
5.张玉铃.论索洛经济增长模型[C].河北职业技术学校学报,2001(4)
作者简介:
[关键词]羁縻制度;经济视角
羁縻一词首见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盖闻天子之于夷狄也,其义羁縻勿绝而已。”[1](p2322)羁縻的本意为对牛马的束缚,可引申为怀柔、抚绥之意。自西汉以来,羁縻制度经历了边郡制、羁縻府州与册封制和土司制三个阶段。[2](p24)在《新唐书・地理志》中这样说:“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3](p1119)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对此大力发挥,把它概括为:“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不留兵,不运粮,而纲纪粗定,夷汉粗安”,“即其渠帅而用之”的方针。[4](p35)
可见,羁縻制度是统治者对少数民族地区统治的一种特殊的管理制度,它以“羁縻”政策为指导,以土官统治为基础,由少数民族的酋领世领其地,世长其民,对朝廷表示臣服,而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不进行直接的管理,日常事务由当地的少数民族政权来实现的一种宽松的民族政策。
历朝历代都注重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唐朝初期,为了尽快恢复社会生产,面对周边实力在不断增强的少数民族政权,唐朝在处理东北、西南、西域等少数民族问题,通过通使、和亲、册封和互市等政治和经济手段为主,武力威慑为辅的策略,对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政权进行招抚,积极推行羁縻制度,从而达到“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目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经济形态。唐朝建立之初,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经济凋敝,百姓疲敝,众多的地方割据政权也随时威胁唐朝脆弱的统治。首先,唐初的经济实力,不可能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进攻,面对这些问题,统治者必然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巩固自己的新生政权,这反应在处理民族关系上,主要是采取较为缓和的羁縻制度。其次,西南地区经济发展使得统治者注重对这一地区的管理。西南地区的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物产状况以及人口等众多因素使得统治者注重对西南地区的管理,因此唐初在这一地区积极推行羁縻制度。
西南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气候温润,雨热同期,适宜农作物的生长,优越的地理环境,是西南地区物产丰富的一个重要的自然因素。
在农业上:四川地区的开发较早,社会经济相对发达,部分地区处于成都平原,水利灌溉系统较为发达,使得成都地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沃野千里,世号陆海,谓之天府也。”[5](p3134)农田水利发展迅速,许多的灌溉工具和水利工程也运用到了农业生产中。筒车在西南地区运用较为广泛,“川中水车如纱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泄水”。[6](p81)这样有效的保证在旱时农业能够保收增收。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人口的大量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唐人陈子昂曾说:“蜀为西南一都会,国家之宝库,天下珍货聚出其中。又人富粟多,顺江而下,可以兼济中国。”[7](p673)
农业的发展,促进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和繁荣,使得社会产品丰富起来,商业交换的产品数量和种类相应的增加。“隋唐时期,由于全国统一和交通运输的通畅,地区间的商品交流活跃,进入市场的商品种类非常多,主要是土特产品和手工业品”,[6](p298)手工业也出现了地域的分工,四川的井盐也成为了市场上的热销产品。在社会文化用品上:“四川提供的纸张品种很多,有麻面纸、屑末纸、滑石纸、金花纸等十余品。”[6](p299)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
手工业、商业的繁荣进一步促进城市大的发展,在农村,草市的兴起也是商业经济繁荣的表现,商业经济已经从城市发展到农村。“唐代的草市都是因商业的需要在交通便利的地点自然形成的交易市场,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就形成一定规模的商业区。如四川彭州唐昌县的建德草市,起初只是照顾来往而无处投宿的商人而建立的,后来则有旗亭、旅舍、房屋相连,货物中也有珍贵商品。”[6](p299)经济的繁荣发展,也依赖于交通条件的巨大变化,唐时期,形成了以长安为中心通往全国的新陆路交通网,其中主要的干道其中就有西南道。水路通过长江水系可以顺利到达下游地区。同时“身毒古道”也经过西南地区,通过这可以到达印度。
在人们的社会生活方面,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人文。富庶的天府之国孕育出了人们闲淡的生活态度。西南地区处于丘陵地带,气候湿润,多云雾天气,在横断山区、丘陵地带,大多适合茶树的生长。“在我国长江以南的广东、广西、四川、湖南、福建等地,也都先后发现了高度在10米以上生长数百年的野生大茶树,有的地区还发现了成片成林生长的野生茶树。”[6](p201)西南地区盛行饮茶之风,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对于茶颇有研究。陆羽的《茶经》内容广泛,涉及到茶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源、具、造、煮、饮、事、出、略、图等内容。唐宋期间,卖茶、贩茶的发展,出现以茶换马,西南地区的茶马贸易发达。明清时期,茶马古道盛极一时。
成都也成为了巴蜀地区的经济中心。在隋朝,它是水陆所凑,货殖荟萃的地方,所产绫锦,民闻天下。到唐代,其繁荣仅次于扬州,有“扬一益二”之美誉,成都也两次接纳出逃的皇帝,成为唐南京。可见,西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使得政府不得不重视对这一地区的管理,这也成为唐初在西南地区推行羁縻制度的重要原因。
此外,西南地区开发历史悠久,社会物产丰富。战国时期,李冰太守修建都江堰,灌溉便利,使得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因此,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三国时期刘备据蜀地,开发四西南地区,加强对该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使得西南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他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形特点和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孙权、曹操三分天下。西南地区可以说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在《元和郡县图志》中有关于四川各地向唐朝政府每年的贡、赋有这样的记载:
蜀州的“贡、赋:开元贡:罗十八匹,木兰皮,沙塘。”[8](p775)
嘉州的“贡、赋:开元贡:麸金。赋:小布,麻。”[8](p787)
戎州的“贡、赋:开元贡:葛五匹,宁布。”[8](p790)
松州的“贡、赋:开元贡:狐尾,当归,犀,牛酥。”[8](p810)
茂州的“贡、赋:开元贡:麝香,升麻。赋:麻布。”
悉州的“贡、赋:开元贡:麝香,当归,羌活,聱牛酥并尾。”[8](p817)
在《新唐书・地理志》中:
“厥赋:绢、绵、葛、宁。厥贡:金、布、线、葛、、绫、绵、羚羊、尾。”[3](p1079)
可见这些地区,地势复杂多变,植被较好,每年向朝廷上贡的货物当中有大量珍惜的名贵药材,另外,这些地区地理优越,朝廷每年可以获得大量的珍奇异宝。同时,这些地区的丝织业也相对发达,在上贡的物品中,葛、布、绢也较多,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些地区有丰富的物产资源,同时说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此外,西南地区也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在这里生活着众多的民族。《史记・西南夷列传》载:
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在蜀之西。自冉彪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9](p2281)
《新唐书・南蛮列传》中有这样的记载:
南诏,或曰鹤拓,曰龙尾,曰苴咩,曰阳剑。本哀牢夷后,乌蛮别种也。夷语王为“诏”。其先渠帅有六,字号“六诏”曰蒙诏,越析诏,浪穹诏,邓赕,施浪诏,蒙舍诏。[3](p6267)
还有名蔑,单单,骠,西原蛮,南平獠等众多民族。他们在这些地方生息繁衍,加强对这些少数民族的管理,有利于促进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发展和繁荣,促进少数民族的进一步融合。
由此可见,西南地区自身的经济发展,使得政府必然更加关注西南地区的发展。西南地区每年向中央的贡、赋,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以充实国库,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唐初经济的发展。同时,从反面证明,政府疏于对这些地区的管理,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物产、便利的交通条件、众多的人口因素,这些可以成为割据势力的有利经济条件,当地方的实力过于强大,必然会对中央政府构成强大的威胁,这是任何统治者所不愿看到的结果。这些成为统治者在西南地区推行羁縻制度最重要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杨圣敏,丁宏.中国民族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3][宋]欧阳修,宋祈撰.新唐书・地理志.卷四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
[4]罗康隆.唐宋时期西南少数民族羁縻制度述评.[J].怀化师专学报,1999年18卷.
[5][清]顾祖禹撰.读史方舆纪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5.
[6]转引自.中国全史・农业史・简读本.杜少陵集详注.卷十.春水.诗注.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
[7]转引自.吴存浩著.中国农业史.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
关键词:西部贫困地区 农村教育的优势 思想观念的转变
一、写在前面的话
当代,如果说有一种力量最广泛、最深刻地影响着所有中国人的话,那就是教育。教育赋予知识、唤醒心灵,教育的进步推动社会的进步,教育的精神维系民族的精神。教育,不仅培育了个体完整的人格,而且雕刻了社会、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与内核。农村教育作为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必须要从根本上发展起来。
农村教育就像“三农”问题一样,是个说不尽的话题,也是许多学者都去求解的一个“无解”方程。西部地区,资金短缺、资源匮乏、“三农”问题显著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出现在这里!但教育是其最根本的问题,只有把教育问题解决了,只有让孩子们接受到最好的教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西部的贫困和落后问题。所以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来,政府为发展西部地区的教育进了极大的努力:除了不断增加对乡村教育的投入之外,还建立了诸如“烛光工程”、“希望工程”、“春蕾计划”、“西部阳光行动计划”等爱心工程。这一切的努力也使得无数失学儿童圆了读书梦,可以说是功德无量。然而,我们应该看到:所有爱心工程的力量都是有限的,对于庞大的农村教育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它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而不能从根本上治贫,要从根本上治贫只能靠农村自己。
二、西部阳光行动教师培训活动的简介
西部阳光行动是针对西部贫困地区农村教育问题而建立的一个爱心工程,其心愿是让阳光照射到农村教育的每一个角落。
2005年9月17日在西北师范大学举行的“西部教育论坛”及“西部贫困地区教师培训活动”是由西部阳光行动发起并组织的,其背景就是从2004年秋季开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全面的推广阶段。本次培训的主题也在于让更多的农村老师理解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实施新课程改革。在这次活动中,有来自西部贫困地区12个省市的30位小学教师参加了论坛和培训。
三、农村教育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首当其冲就是农村教育经费短缺。贫困的确是制约西部农村教育发展的最根本的问题。据访谈的老师介绍,至今在西部较为偏僻的农村地区,仍然还有许多学生上课的教室是危房,学校没有足够的课桌凳,四五个孩子挤趴一张桌子,冬天没有电,没有煤,主要靠全体师生从山上捡来的牛粪和干树枝,然后在教室里抹一个小火炉,生火取暖,就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老师和孩子们还在坚持上课。有一部分学校的情况稍微好点,最起码危房改建了,桌凳也有了,但是学校没有周转的资金,有时候连买粉笔的资金也没有。
关于农村教育经费短缺的原因是个极为复杂的问题。首先,农村本身就贫困,农村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地方,农村的贫穷自然会制约农村教育的发展。但是农村的贫困不是一天或者两天形成的,农村的贫困尤其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历史上,为了发展工业,农业做出了巨大的让步,农业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劳动力,提供原材料,提供销售市场等等,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极端不平衡,工业的发展是以农业的牺牲为代价的。体制上,一直以来政策都是极为偏向城市建设的,农村的发展相比之下更加落后。所以农村没有为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其次是“税费改革”对农村教育经费的冲击。据访谈的老师反映,农村“费改税”后,特别是实行“一费制”后,学校经费很难周转开,有时甚至连办公用品的经费也没有。
(二)其次是师资队伍建设匮乏。据来自宁夏西吉县顾沟小学的马树仁校长介绍:宁夏西吉县沙沟乡千洋河小学有260多名学生,学校却仅有5位老师。其中一位代课教师还有病,手抖得厉害,在黑板上写字都很困难。还有西吉县“一人一校”制的阳庄上卷初小,仅有一位老师教着全校48名学生,让人感到痛心的是:这位老师还患有糖尿病。像这样,小学部的教师要包班(就是要教这个班所有的学科),村小的老师则大多为“一人一校”,要承担全部教学工作的故事在农村来说已是屡见不鲜了。
教师不足究其原因是:农村办学条件较差,加上教师工资偏低,相对城市老师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均无力参保。所以农村普遍存在吸引高素质教师难的问题,农村教师中优秀教师、年轻教师、音体美教师以及英语教师都十分匮乏。地方和学校对教师的激烈争夺是造成农村教师流失的又一重要原因。目前,各地重视城市教育和重点学校的教育,忽视乡村教育和普通学校的教育,农村的好教师和教学骨干全部调进城市和重点级学校,大量优秀的农村教师被“挖”到县城,从县城被“挖”到市里,从市里又被“挖”到省城乃至其他核心城市。
(三)还有农村教育中教育观念和现代化教育手段相对落后等等问题。在访谈中,据来自四川省抚平市广罗小学的谭秀容老师介绍,多数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与教育部的要求相差甚远,现代教育设备少,教育手段简单,基本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上。虽然有一部分学校在“普九”建设中建立了微机室、配置了几台电脑,但学校的许多老师都用不惯,也不会用。因为他们长年封闭在山村中,没有经费参加继续培训,更没有机会与信息流畅的外界相互接触。这些问题的原因其实质都是由资金投入不足和师资短缺等问题直接或间接造成的。
是的,农村的确是贫穷落后,但落后不是农村的错误,也不是孩子们的错误。虽然农村贫困,农村教育的发展困难重重,但老师们毅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孩子们依然带着美好的希望去上课,他们用热情和爱构建着西部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的精神。
四、农村教师对农村教育的情结
在访谈中,有一位来自甘肃天水麦积区的女教师,她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一人一校”制的初小(就是整个学校只有她一个人包揽着所有的教学任务)。她从15岁就当上了这所学校的代课教师,至今已七年有余,每月仅有的140元工资,在税费改革后,也有两年没有发了。但是生活的艰辛和岁月的无情,并没有使他放弃自己的信念,她喜欢教师这个职业,热爱教育这份事业。年纪和当代大学生相当的她展现出的依然是积极热情、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谁能理解是什么让她仍坚守着这道最后的防线?
有一位来自甘肃省武威县的女教师今年四十多岁了,也是一位代课教师,她仅以每月40元的工资教了整整23年的书。40元的工资都达不到一个劳动者最低保障的标准,难道是每月40块钱的工资让她舍不得离开这所学校?答案是可想而知的。她说,她的亲朋好友都曾经劝他放弃这份工作,哪怕是回家务农也比教书挣的钱多啊,甚至她的儿子和女儿也这样恳求她。但是,她最终还是没有放弃,因为她实在是舍不得这些勤奋努力的孩子们,放不下这份她执著热爱着的事业!
还有……还有很多像这样不为人知、动人心弦的教育故事……他们的生存状态是许多人都想象不到的,他们的精神不由得让人们肃然起敬。这就是我们的山村教师,他们用毕生的精力,为了农村和农村的孩子们而忘我的工作,传递着知识的火炬。老师们执著的坚守着这道防线,在清贫中固守理想,在探索中完善自我,将农村教育事业执著的进行着。有了他们涅如磐石的信念和宽广博深的爱心及奉献精神,难道我们没有看到农村教育的任何希望吗?
五、农村教育的优势
农村教育是人们不愿提起的话题,因为提起西部、提起农村、提起农村的教育,人们只能想到贫穷和落后,要么因为它的贫穷和落后而大发牢骚、怨天尤人、大加批判;要么就投以同情怜悯的目光而感到无助和不知所措。但是我们却从来没有用理性的思维正视这些问题的原因,没有客观现实的挖掘它更深的层面。毋庸置疑,农村教育的确存在很多问题,但农村教育的前途难道就真的一片黑暗吗?农村的教育真的就一无是处吗?不,不是这样的,农村的教育也有其优势所在,农村的孩子也有其特有的优点。
(一)农村教育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农村的原生态。农村的原生态可以为农村教育提供优良的自然环境,最大限度的满足孩子们实践的需要,比如环境教学①。环境教学的一大特点是实践性,要实践就少不了有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实践对象。农村小学由于经费困难,缺乏建设实验室的资金,表面看来,条件远不及城市小学优越,但农村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只要师生投身大自然,善于挖掘有利因素,利用现有条件,就能变劣为优。以制作树叶的标本为例,城市学生的条件就不如农村学生的好,且不说采集的难易程度,单从树叶的品种上,农村孩子就能采集到比城市孩子更多的标本。再如家禽的殖,养兔、喂鸡、放牛几乎都是农村学生的日常家务,所以对这些动物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等都了如指掌,再不需要死记硬背。
(二)农村孩子动手操作实践的能力也很强。农村孩子从小就参加劳动实践,普遍养成勤于动手的好习惯,他们能吃苦耐劳,有毅力,不怕挫折。他们在学习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过去经验中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会通过实践活动自己找到答案,容易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而更乐于参加实践,不仅丰富了他们的人生经验,而且还容易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农村孩子有更多自由的空间。城市的孩子生活在同一个家属区内,却相互不认识对方,他们都生活在各自的小天地内,尽管这个空间里有很多陪着他们打发时间的玩物,但他们的内心却是十分孤独的。而在农村,虽然孩子们没有精美的玩具,也没有丰富的物质享受,但整个村子里的孩子们都可以一起在广阔的空间自由的玩耍,尽情的享受孩童的天真,比如捉迷藏、踢毽子、跳皮筋,一起去放牛。相互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他们可以在上、下学时结伴同行,也可以在课堂上无拘无束的讨论问题。
(四)农村的孩子比城市的孩子更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由于农村条件的限制,许多小学里的孩子为了读书每天都要走十几里的路,天还没亮就上路了。家离学校太远的孩子就只能选择寄宿,他们的吃住都在学校,小小的年纪就饱尝了生活的辛酸。当城市里的孩子正躺在温室里与周公交谈时,农村的孩子们已经用自己秩嫩的脚板踏上了求学之路。就因为农村的孩子小小的年级就饱受了生活的艰辛,所以他们从骨子里就根植了那种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会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读书的机会。
所以农村教育有其特殊的优势,老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都应该看到农村教育的曙光,都应该对农村教育充满信心。
六、解决农村教育的关键是思想观念的转变
贫困的确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但是我们的政府也已经为农村的教育做了很多年的救济和扶贫工作:比如“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以及国家加大对西部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但我认为这些工作只是基础建设,并不是农村教育发展的最根本的出路,农村教育要发展,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关键。
(一)首先,最重要的应该是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的脊梁骨,农村教育最终要靠教师自己扛起来。
1、教师思想的转变体现在对学生观的转变。这对现代教育下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成功起着决定的作用。新的教育理念认为②,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通过独立的思考和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环境激发出来的,基于这样一个观点,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活性,又要注重引导学生“质疑”精神,为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提供宽松活跃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真正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
在访谈中来自宁夏的一位马老师惊喜地说,他在观摩课上发现原来美术课可以这样有趣的上:讲课的老师先给同学们讲了空心字的基本写法,然后让同学们分别在黑板上用空心字写出自己的名字。马老师惊喜地说,同学们写出来的名字的形状都是千差万别的,都特别有艺术,有的写出来的名字还特别有创意,甚至连老师也未曾想到过,这才是一节真正的美术课。在听一堂语文课时,上课的老师问同学们愿意做个什么形状的风筝,同学们有的说蝴蝶、有的说蜻蜓、有的说老鹰、有的说燕子、有的说龙……但是有一个孩子却出人意料的说:“我要做一个我不喜欢的风筝”。顿时大家都惊呆了,怎么会想到这样的答案!当问他为什么这样回答时,他果决的说:“因为风筝它会越飞越高,最后会挣断线飞走的!”马老师感叹地说,他以前从未给孩子们自由思考的空间,他上美术课就在黑板上画一个苹果或者其他物品,然后让孩子们模仿黑板上的样子画。在听完这些课后,马老师说他真正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是多么丰富,思维是多么的活跃。他说他回到学校后一定要把本次培训学到的新课改革的理念推广到学校的每位老师,让每位老师都理解新课改革的重要性并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所以,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就是不再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容器”,接受知识的客体,而应该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拥有无穷创造的潜力。
2、教师思想的转变体现在自身知识的完善上。由于历史的和体制的原因,农村教师主要由大龄教师、代课教师和女教师组成,所以相对来说,知识比较匮乏、专业结构比较单一,而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所以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由于资金的短缺和地域的限制,农村教师能够外出参观学习和进修培训的机会特别少,但需要明确的是,外出进修只是学习的一种方式,对一个教师来说,无论任何时候,最常用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应是个人自学。所以农村教师不能因为没有外出进修培训的机会,就放弃自己的学习。更何况,近几年,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举办了很多培训活动,还有如“西部阳光行动”这样的爱心工程尽量提供更多的舞台,让更多的农村老师有更多的机会接受培训,提高自身知识文化的修养。
3、教师观念的转变体现在教学方式上。农村的学校在农村,农村有着城市无法比拟的与生俱来的优势,比如环境教学。所以农村的教育应该是活的教育,即教育的本地化③,农村的教育可以与当地的农村结合起来,让孩子有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能更多地融入到大自然的环境中,培养热爱自然的品格,培养热爱生命的品质。
(二)其次是家长观念的转变。家长也是农村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农村教育的发展更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家长要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因为他们的一举一动直接牵动着无数老师和学生的心:
宁夏固原县沙沟乡阳庄村上卷初小是一所“一人一校”制的初小,学校的情况很不乐观,仅有的两间教室都没有玻璃,就算四个学生挤一张巴掌大的桌子,还有因为没有桌子而站着听课的学生。家长们看到这种情况,虽然自家都很贫寒,但还是尽量腾出破旧的桌椅捐给学校。不幸的事,仅有的一位代课教师还身患严重的糖尿病,妻子因此弃他而去,但他带病坚持上课,每月仅有60元的工资, 60元的工资有时候连买药的钱都不够,更何谈其他?本来就贫寒的家,由于病魔而变得愈加贫寒。家长们实在看不下去,主动要求老师向每个学生收20到30块钱的学费,先把老师的病治好,老师感动的无与伦比,但他怎能收取这些血汗钱呢 ?有这样体贴、理解老师的家长,对老师来说,是一种极大的精神支柱,他虽然带着病痛上课,但他的心里是甜滋滋的,这种信念支撑着他将会更执著于自己的教育事业。如果家长不关心、不支持教育,老师对教学会失去信心。学生自己也会自暴自弃,不学无术,这对农村教育的发展将是极为不利的。
所以,家长们也要转变观念,支持农村的教育事业,只有让孩子们受到更好的教育,农村的落后和贫困才会从根本上改变。
所有这些都说明,资金只是农村教育发展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但是,没有钱,孩子们就没有创新思维了吗?没有钱,农村就没有自身的优越条件了吗?没有钱,农村就不能进行课程改革了吗?没有钱,农村的教育就终止了吗?所有的事实都证明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
所以,贫困不是最大的敌人,而是许多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阻碍了农村教育前进的脚步,生活在西部贫困地区的那些孩子们是无辜的,他们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
因此,广大农村教师和家长们不必因为农村的贫困和教学设施的落后而怨天尤人,固步不前,只要教师们更新教学观念,利用农村优势,积极开发当地的教育教学资源,同样能上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办出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育。只要家长们转变思想观念,关心并支持农村的教育事业,农村的教育一定会发展起来的。社会各界都应给与极大的关注和支持,农村的教育就一定会发展起来。
七、后记
在培训结束的总结大会上,参加培训的各位老师都表达了发自肺腑的真诚的感谢之情。感谢西部阳光行动提供的机会,感谢西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感谢李瑾瑜院长,感谢西北师范大学大学生志愿者……听到这一声声感谢的话,我感慨万千,我只是尽了一点点微薄之力,只是做了几次教师访谈,只是讲了一节计算机培训的课而已,就换来了千万种的感谢与感激,实在自惭形秽!
其实,每一份孤立的力量都是单薄的,农村的教育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支持,有了农村教师对农村教育执著的追求,有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有了家长对老师的信任和对孩子的鼓励,所有的人都应该坚信农村教育拥有光明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徐祖文.农村小学上好自然课的优势和途径.云南教育,1994;(7、8)
关键词:低成本;保障型住房;低维护;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7-0136-04
1.研究背景
1.1保障性住房发展背景
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城市住房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亟待解决的重要的民生问题。20多年来,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城市住宅建设持续发展,城市居民住房条件总体上有了较大改善。为切实加大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工作力度,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法[2007]24号),针对全国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问题制定看相关的指导意见。
风景园林设计作为改善环境与提高居住品质和生态效益的有效方式,日益受到重视。风景园林师通过对居住区景观的塑造,取得生态、功能、美学与社会价值。
1.2低成本景观的研究内容
随着社会进步,风景园林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诸多景观项目实际操作过程中投资方为高预期投入高昂的成本,却往往难以获得期望的生态和社会价值。在此过程中,作为风景园林设计师应该起到正面引导作用,创造良性的风景园林价值观,通过合理的设计手法和较少的资源消耗来获取较大的社会和环境价值。
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时,成本问题不单单应该是投资方所需要重视的问题,随着风景园林价值观由“艺术审美-社会功能-生态效益-文化价值”的渐进式叠加式发展,作为设计者的风景园林师们也应该在设计时考虑成本。《低成本管理体系术语》标准中成本被定义为:为过程增值和结果有效已付出或应付出的资源代价。相对而言,低成本景观即为通过较低的成本和环境代价来获得环境、生态、经济以及社会效益的景观。
2.上海市保障性住房三林基地4号地块建设背景
2.1项目建设背景
上海市委市政府要求积极推进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的开展,同时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的研究和启动建设,以解决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完善现有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体系。
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上海市首批建设的保障性住房400万m2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华新基地、泗泾基地、顾村基地、华泾基地、三林基地、周浦基地、航头基地和浦江基地。其中三林基地作为首批整体规模最大、区位较好的基地,其规划和建设应充分体现“示范性”特征。
本项目位于三林基地,编号为4号地块。上位规划中要求地块景观既要反映三林基地的本地特色,又能体现上海海派的包容性的特点,将住区景观打造成为沿H型景观架构的风景线(图1)。
2.2基地条件分析
用地——上海市保障性住房三林基地4号地块三林位于三林地区。四周范围为:西至规划Y一路,南至芦恒路,东至规划Y二路,北至规划X一路。小区面积约为6.6万m2,其中绿地面积为2.9万m2。
周边环境——小区北侧为上海市保障性住房三林基地3号地块。南侧为大量二层民宅。
道路系统——小区南、北分别为芦恒路及x二路,其中芦恒路规划红线宽度10m。x二路规划宽度为22m。东、西分别为Y二路及Y一路,其中Y二路规划红线为20m,Y一路规划红线为24m。
水系——小区东侧隔Y二路为规划E1河道,(蓝线宽32m,两侧规划各30m绿带),属于规划保留河道(图2)。
2.3基地现状分析
建筑特色——基地内共有18幢建筑,均为22层以上高层建筑,容积率较大,人口较为密集(图3)。
人防设计——基地设计一中心地库,成本考量下,地库荷载设计较小,为后期景观竖向设计带来一定难度。
景观结构——总体规划中集中规划一片较为完整的景观绿地,满足小区住户的休闲空间。
资金限制——作为上海市级保障性住房,对于项目资金有较为严格的要求。
3.低成本保障性住区的实现策略
3.1功能导向——以住户活动特性、生态要素、环境要素为导向的活动场地设置
3.1.1巧妙融合环境和生态要素
设计时将园林艺术特征同居住区特有的生态属性和社会属性相耦合。把居住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活动场地与生态景观的关联性等内容纳入景观设计中,形成顺应自然、关注住户日常活动及突出生态原则的环境优美的时间与空间相交织的场所。将场地现有的建筑物、地库人防等条件与景观绿地设计相协调。合理安排休闲场地以及软质景观,在满足住户日常活动需求的同时也巧妙顺应风、光等自然作用因素,最大限度的借由自然能量减少人为干预,使得场地和植被在后期维护时能够做到低消耗低养护。
3.1.2合理利用场地资源
将场地现有的条件作为设计源泉与基础,减少材料浪费。场地内建筑和地库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大量建筑垃圾以及土方课用于景观绿化设计和施工。景观施工中利用建筑垃圾、砖石瓦砾,用于景观小品和园路的铺设。将挖出土方用于景观地形基本塑造减少外运土方。
3.2主次分明——突出主线景观营造的景观设计
对于有限的资金,设计时主次分明,突出主线景观营造,其他区域以软质景观为主,绿化植物设计时,根据区域的重要程度,植物规格的选用也有所区分。合理控制造价,设计时以功能性景观为主,观赏性景观为辅。选用环保型、节约型材料。通过重点打造景观主轴景观,提升住区景观配置。苗木选择考虑长期景观效果。
3.3多元融合——从二维平面构图到多维设计的居住区景观
在设计中更多的关注重点由点、线、面构成的视觉平面转为由体积构成的空间感受。将居住区内高层住户与底层住户的不同景观体验纳入研究对象。而由植物栽植所形成的自然演替进程纳入小区时间的流变因素。持续演化的线索构成的系统网络内的景观园路、住户的日常活动、植物生境等元素相互影响与作用,形成具有良好视觉、生态、参与性的人文居住景观。
4.景观规划局设计主要特色
4.1“生态性、立体化、多层次”的园林景观
在景观设计中,设计风格突显绿地面积较大,且相对集中的优势。由于绿地集中使得本方案在景观设计中有条件去创造一个生态型的居住区景观,将小区设计成为一个生态性、立体化、多层次的舒适家园(图4)。
5.小区总体景观规划设计
5.1景观轴线设计——重点突出、提升品质
有限的资金条件下,突出贯穿核心绿地内轴线景观设计,通过重点打造景观主轴景观,提升住区景观品质。轴线景观的绿化配置以及硬质景观营造相较于其他区域更为精致。苗木规格相对于其他区域更大,在小区建成交付使用初期便起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图5)。
5.2景观空间定位——功能优先、突出特色(图6)
景观环境设计中为增进邻里见交流,满足住户日常基本活动需求,结合建筑设计以及环境因素,景观绿地按位置划分出三块邻里区域。分别设置安静休闲小空间,为位于该区域周边居民提供休憩交流空间。同时,位于集中绿地中央地带设置一集中休闲广场,为小区内居民提供一块集中活动交流空间。
5.2.1邻里花园——花舞广场设计(图7、8)
花舞广场位于东面主入口与北面次入口轴线延伸相交处,是集中绿地景观中心。该广场作为小区内主要休闲活动场地,为小区居民提供休闲活动空间。
广场通过线性行走步道分隔广场使用空间,有利于突破大广场呆板、空旷的空间格局。使人的视觉体验感受更为丰富,不同空间创造不同的景观感受。四周由抬高的种植池围合,形成向内聚向性空间。广场北面设有供人休憩景观长廊。圆形构图成为小区内构图中心,绿地与场地结合设计为周边提供良好高视点景观。布置保健型、开花植物。以色叶乔木为骨架,花灌木以玉兰、山茶为主,配以精心搭配的各类观赏花地被,令人赏心悦目。
5.2.2邻里花园——闻樱花园设计
闻樱花园位于小区北侧,同时与北侧次入口台地花园向连。主要服务小区北侧居民,为居民提供休憩空间。花园结合周边地形、绿化与花架形成安静小空间。通过缓坡地形与开花植物的结合,形成迷人游憩小空间,成为北侧居民交流休闲场地。次区域主要春季以开花小乔木樱花为植物特色。
5.2.3邻里花园——吟桃花园设计
吟桃花源位于小区西侧入口,与主入口——花舞广场——次入口形成整个中心绿地景观T字轴线。广场位于绿化春景植物区,主要以开花小乔木桃树作为造景重点。
5.2.4邻里花园——翠彩花园设计
翠彩花园位于小区东侧,为小区东南核心活动场地。场地四周种植观叶植物。如,榉树、金边黄杨、红叶李、红花继木等。
5.2.5邻里花园——清心花园设计
清心花园位于小区南侧,通过一花道与花舞广场相连。是小区南侧居民休憩活动主要区域。花园由树阵广场与一活动广场组成。为居民提供夏季庇荫,冬季采光场所。南侧景墙与景观亭组合成为花园主要景观。花园四周通过地形变化,与其北面建筑相隔离,减少花园活动对于居民产生影响。花园种植香花类植物桂花,成为小区芳香植物区的中心。
5.3景观游线组织——层次分明、方便陕捷
5.3.1道路系统
在设计上体现观赏活动两宜,道路结合景观设置,强调空间上联系,实现小区内人车分流,园路宽1.2m-2.5m,力求做到小区内交通便利,同时注重绿地与道路的融合,线条流畅,道路材质的选择也以自然环保材料为主(图9)。
5.3.2人车分流
主要入口设计:东侧Y二路主要入口道路结合两旁门卫及景观坡地设置车行道两侧人行道路,实现入口人车分流。内部道路设计:园林道路设置使得居民可迅速到达小区内各区域,通过绿地内部园林道路解决居民入户(图10、11)。
5.4绿化种植设计——春景为主、完善群落结构
5.4.1行道树设计
一级园路采用香樟作为行道树,间距8m。为小区形成一个绿色骨架,二级园路以黄山栾树、榉树、无患子等落叶乔木为主,冬日为居者提供充分朗光。绿地内乔木自然布置。
5.4.2绿化种植规划
根据上位规划,本小区植物以营造春天景色为主。
设计时着重突出道路及住户双面观赏的效果,同时兼顾室内采光的需要,靠建筑以低矮灌木、花地被及点植花灌木为主,靠道路及小园路以姿态优美的乔木为主,增加步行的舒适度及景观的层次感(图12、13)。
配合上位整体植物规划,以春花植物为主,同时细分出各有特色的四个不同组团。分别为精致植物区、春花植物区、芳香植物区和观叶植物区。设计时精致植物区与其他区域植物规格区分,重点突出轴线景观,将有限的资金用在重点区域,提升居住区整体景观品质(图14)。
5.4.3绿化景观分区
精致植物区:位于主人口及核心景观区。选用较大规格的乔木,与色彩丰富的花地被搭配,入口处以前排香樟,后排银杏,形成有气势的林荫大道,中隔带种植落叶春花的宏运玉兰与常绿茶梅球,两侧配合地形种植玉兰、花桃、垂丝海棠等春花植物,林下配以杜鹃、黄金菊、美丽月见草、美女樱、金娃娃萱草等花地被,营造优美的入口景观。
核心区则以色叶乔木为骨架,花灌木以樱花、玉兰、山茶为主,配以精心搭配的各类观赏花地被,令人赏心悦目。
春花植物区:设计时着重突出道路及住户双面观赏的效果,同时兼顾室内采光的需要,靠建筑以低矮灌木、花地被及点植花灌木为主,靠道路及小园路以姿态优美的乔木为主,增加步行的舒适度及景观的层次感。建筑南侧以落叶乔木为主,西侧及北侧以常绿乔木为主。
芳香植物区:以春季开花的香花植物为主,适当点缀其他季节香花植物。主要有:腊梅、梅花、丁香、柑桔、栀子花、月季、香桃木、含笑、桂花等。
观叶植物区:以春季色叶观叶植物为主。主要植物品种有:红叶李、红枫、红叶石楠、红花继木、金森女贞、金边黄杨、花叶漫长春花。
6.结语
摘要:新疆地区的自然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通过调研查阅新疆地区环境资源现状,及对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现状进行
>> 贵州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补偿与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新疆地区耕地资源变化分析及保护对策研究 新疆地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调控 新疆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新疆药用植物资源及其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资源环境的保护 新疆科技人力资源开发刍议 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现状调查与研究 资源型地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研究 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及治理的研究 江苏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创新机制研究 新疆地区古籍保护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重点教学资源建设机制刍议 刍议新疆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新疆地区物流资源整合问题研究 新疆东天山地区矿产资源综合评价 新疆地区金矿资源分布及找矿前景分析 新疆吐哈地区盐类矿产资源浅析 河北省资源开发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法律实施机制研究 新疆兵团农牧团场人力资源开发机制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 [4] 蔡守秋.环境正义与环境安全―二论环境资源法学的基本理念[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1―5+92.
[5] 潘岳.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01:54―59.
[6] 王静爱,毛佳等.中国的自然环境与人口分布[A].研究地理环境与民俗文化遗产:“自然环境与民俗地理学”中日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374―384.
关键词:清代蒙古 经济立法 旅蒙商 互市贸易
一、研究意义
清代,随着蒙古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边疆开发活动的逐步深入,蒙古与周边地区和其他民族的商业贸易活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蒙古民族内外贸易活动频繁,二是蒙古地区大量“旅蒙商”出现,三是带动了蒙俄贸易互市。
清政府根据塞外的自然条件和牧区形势环境,封疆划界,确定边地官牧业的范围,严格规定各类牧场的界限,不得逾越,违者重罚,这对维持畜牧业生产、稳定畜牧业秩序非常有利。另外,为适应官牧业生产的需要,尽快繁殖或孳生牲畜,请政府还指令统一配备各牧群的公畜和母畜的数目比例,不论中央牧场还是地方牧场都按公母1:5的比例执行,对今天的经济法鏖战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清代蒙古地区的经济立法
(一)清朝对蒙古立法的进程
清朝对蒙古立法经历了萌芽、创立、发展、成熟四个阶段。关外时期因军事联盟需要而对归附清朝的蒙古各部陆续颁布了称为《盛京定例》的法规,可以认为这是清朝对蒙古立法的萌芽阶段。崇德八年(1643年),理藩院对皇太极时期颁布的“蒙古例”进行整理和汇编,颁布了《蒙古律书》,这一阶段可以认为是清朝对蒙古立法的创立阶段。清朝入关后,理藩院修订《蒙古律书》,并在此基础上对蒙古律进行分门别类的系统整理,进行大规模的纂修,于乾隆六年(1741年)制定适用于整个蒙古法规1102卷的《蒙古律例》,这标志着清朝对蒙古立法进入了发展阶段。18世纪,清朝完成对全国统一后,开始考虑制定一部适用于治理北部、西部边疆民族的综合性法规。嘉庆二十年(1815年)着手制定《外藩蒙古理藩院则例》,后经嘉庆、道光、光绪三朝屡次增删、修改、增纂,《理藩院则例》正式颁布,在蒙古、回疆、青海、等边疆地区颁布实施,这可以看成是清朝对蒙古立法的成熟阶段。
(二)清代蒙古地区的经济立法
为调整少数民族地区的法律关系,清政府制定了专门适用于少数民族的法律,如《蒙古律例》、《回疆则例》、《西宁青海番夷成例》、《苗律》等。而针对蒙古地区的法律法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蒙古律例》有关经济立法。《蒙古律例》共12卷,209条,制定最早,内容比较详细。有关经济方面的规定散见户口(卷二)、差役(卷三)、朝贡(卷六)、盗贼(卷十一)、喇嘛例等方面。《蒙古律例》在清初主要以蒙古文刊刻和颁行,乾隆、嘉庆年间在蒙古地方设了很多将军、大臣、都统等兼理蒙古事务,各地官府也需要有汉文本《蒙古律例》,从而不得不将其译为满文、汉文。史籍记载,乾隆五十四年校订本就是满、蒙、汉3种文字的版本。
2,《理藩院则例》有关经济立法。嘉庆年间在《蒙古律例》的基础上扩展内容编制成《理藩院则例》,是清朝治理蒙古、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的专门法规,增加了地亩、仓储、俸缎俸银、宴赉等新规定,体例划分更加详细,内容更加完备。它是清朝制定的民族法规中体系最为庞大、内容最为丰富、适用范围最为广泛的一部。它把行政法规、军事法规、民事法规等部门法规的内容囊括一体,成为蒙古地区一部容量巨大的混合法规,一直沿用到民国年间。
(三)清代蒙古地方经济立法
清朝对蒙古地区一方面实行封禁政策,以巩固其统治;另一方面对蒙古王公贵族给予一定的特权和优厚待遇即一定的自,允许他们根据民族地区特点自行制定地方法规条例。清朝蒙古地区的地方立法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1,《喀尔喀法典》,是清代蒙古地方法的一个代表作,在蒙古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木龙年春三月初七法典》(1724年)是关于追索债务的规定;(1726年夏四月十八日法典》是关于贸易买卖的规定;(1745年春三月十七日法典》是关于债务的规定。《1770年夏七月十七日关于策旺疫畜传染疾病案》是一则案例,有关传染疾病的法律条文,凡把有疫病之畜赶至别人的牲畜附近,使之得疾病,损失多少赔偿多少。此法体现了经济赔偿。
2,《阿拉善蒙古律例》。阿拉善和硕特额鲁特蒙古第四任札萨克玛哈巴拉亲王,于道光元年(1821)作为定例立档留存在蒙文档案中的律例,今称为《阿拉善蒙古律例》,是蒙古地区盟旗自行制定颁布的地方法规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例。其中第4、5件是关于经商交易方面的规定;第8件是关于买卖牲畜定价之规定。
3,《查干乌拉庙庙规》。蒙古贵族皈依黄教以后,佛教在蒙古地区广泛传播,目前保存较完备的有察哈尔正镶白旗的馇干乌拉庙庙规》。这是一部独具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的寺庙法规,含有庙仓畜银账目除大家共同看外,不许拿到自己家里;禁忌达喇嘛等首领拿庙仓之银自己使用不归还,或虽归还本金不给利息,或以不足价的财物、牲畜顶账目等财政制度。
三、清代蒙古地区经济制度及政策
清朝政府仅通过立法,还以各种制度和政策加以控制。对蒙古地区的控制起初是封禁政策――不许蒙汉之间直接经济往来,禁止蒙古人随意进人长城内贸易互市,禁止汉民到蒙古地区开垦、贸易,不许蒙古各旗越界放牧等等。后来在经济上采取了比较重视和扶持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扩大边疆贸易和允许内地商人到蒙古牧区经商的政策,这十分有利于蒙古牧区市场的形成。
(一)旅蒙商推动了蒙古地区的商品贸易
旅蒙商是泛指清代到蒙古地区进行贸易的内地商人。它是适应蒙古地区与中原内地互通有无、发展经济交流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是推动蒙古草原丝路贸易再度繁荣的一度最为活跃的力量。旅蒙商原为清朝政府服务的一种随军贸易,即为清朝远征军队贩运粮食、军需品和日常生活用品,从中牟利的一种交易活动。在此过程中,商人们也与沿途的蒙古人进行交易,用日常生活用品换取牲畜及畜产品。由于与蒙古人的易物贸易利润很大,旅蒙商贸易很快发展起来。这种方式也改变了塞外延续近千年的茶马贸易。
为了有效地控制蒙古,清朝统治者对蒙古在政治上实行分而治之的同时,在经济方面以是否有利于稳定边疆的秩序为着眼点,在支持旅蒙商业的同时,也对旅蒙商陆续制定了一系列条规,对内地旅蒙商出塞贸易人数、时问、携带物品都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凡赴蒙贸易的旅蒙商人向主管蒙古事务的理藩院或设在归化、察哈尔、多伦诺尔、库伦等地的将军、都统、参赞领取“部票”,上面写有商人的名字、经营商品名称、数量、经商地点、起讫时间;不准携带家眷、娶妻立户、建筑房屋;严禁输入除铁锅、小铁器以外的金属物品;严禁放贷白银等;须在指定的蒙旗境内经商贸易,由当
地盟旗札萨克衙门监督下进行。此外,还课征各种税赋,对违反规定的要处以罚金、没收财物、驱逐出蒙古、取消经商权,甚至依法治罪。清政府还派重兵驻守在长城沿边各关隘道口,限制蒙汉商民互市贸易往来联系。旅蒙商贸易成为农牧两种生产方式互相补充的桥梁。在清末西方资本冲击之前,旅蒙商一直是蒙古地区商业贸易的主角,并带动了当地手工业、饮食服务业和运输业的发展。
(二)北部边疆的互市、集镇贸易
自清代以后,往来于内地与蒙古草原地区的内地商人逐渐增多,形成了典型的交易方式即互市贸易。互市主要有京师互市和边口互市。
京师互市是指来京朝觐的蒙古王公携带一定规模的商队经由指定的关口入京贸易。清朝规定,蒙古台吉每年进贡一次。由地方查明人数贡物,一般商队人数为二三百人。清政府在北京御河西岸的南部设立里馆,在安定门内外设立外馆,专供来京贸易的蒙古王公及商队居住。限定进京的人数,限额以外的商队人员留在指定的关口互市。例如:1863年(康熙二十二年),清朝严格限定各部贡使人数,只准200人,其余在张家口、归化城贸易。张家口和归化城是清初指定的新疆厄鲁特和漠北蒙古各部商队边口互市贸易的地方。
边口互市也是清廷颁令设立的,“凡外藩各蒙古来贸易者,俱令驻于边外,照常贸易,勿得阻抑。其喀尔喀部落来马者令驻于口外,申报户部。”蒙古各部把边口作为与内地贸易的主要场所。主要边口除了张家口、归化城,还有古北口、定边、花马池、西宁外、杀虎口、八沟、塔子沟、三座塔、乌兰哈达、东科尔、肃州等。当时蒙古商人多以马、牛、羊、骆驼、皮张、药材等进行交易,以换取日常生活必需品。
内蒙古地区还有另一种重要的贸易形式――集镇和集市贸易,即以寺庙和兵营为中心进行的定期交易活动。初期的集镇贸易点有归化城、多伦诺尔、库伦、乌里雅苏台,后来这些集镇都发展成为著名的商业城市。比较有名的集市、庙会有:甘珠尔庙、大阪、贝子庙、准噶尔庙、百灵庙、南寺等。
这种经营贸易方式从清初起步到遍布漠南漠北,甚至涉足国际市场,垄断了蒙古民族贸易,足足经历了300多年的旅蒙商兴衰史。
(三)畜牧业经济的管理
清朝统一蒙古各部落后,实行盟旗制度。以旗为单位固定牧场,规定不得随意“越自己所分地界,肆意游牧”。这一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蒙古各部封建主之间为争夺牧地发生战争,减少了蒙古各部移牧迁徙的不安定状况,使蒙古获得了一定的和平安定环境和生计养息的时间,蒙古地区的畜牧业经济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在遇到自然灾害或战争侵袭,清政府对受灾的旗县拨放粮食、银两、牲畜等,在康熙二十年至六十年(1681-1772)间,赈济就达40多次。另外允许受灾严重的牧民“越境游牧”,如:康熙三十年曾晓谕各扎萨克王公:“嗣后具择好水草游牧,轻役减税,务求永远营生之道”。
关键词:公共支出;经济增长;面板数据;实证分析
一、相关研究
欧阳志刚(2004)研究显示:除了个别年份有负向影响,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总体上有明显推动作用。黎桂宏等(2011)对贵州省的公共支出规模进行研究发现公共支出规模是该地区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即政府公共支出能促进经济增长。周浩等(2011)以C-D函数为基础,引入劳动力资源、外商直接投资等变量对1987-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政府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公共支出对当地的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并且政府公共支出每提高1%,GDP就会相应提高0.46%。
二、实证分析
本文中公共支出规模用G表示,国内生产总值用Y表示;为了减小异方差,对所有数据取自然对数,并用GDP平减指数平减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所得的数据中公共支出规模用LG表示,经济增长数据用LY表示。本文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3),在下面的分析中将不再单独说明。
1.单位根检验。
对原始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原始面板数据存在单位根,接着对一阶差分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
表1 一阶差分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结果表
变量 IPS检验 ADF-Fisher Chi-square PP-Fisher Chi-square
Statistic P值 Statistic P值 Statistic P值
一阶差分面板数据 (LY) -3.39910 0.0003*** 49.7799 0.0015*** 66.4552 0.0000***
(LG) -5.83420 0.0000*** 75.0924 0.0000*** 63.7306 0.0000***
注:***表示在1%水平下显著
表1显示面板数据一阶差分后均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所以LY和LG是一阶单整变量,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2.协整检验。
表2面板数据协整检验结果表
不加权
Statistic P值
Panel v-Statistic 2.876306 0.0020***
Panel rho-Statistic -1.313149 0.0946*
Panel PP-Statistic -2.103054 0.0177**
Panel ADF-Statistic -4.572496 0.0000***
注:*表示在10%水平下显著,**表示在5%水平下显著,***表示在1%水平下显著
表2显示变量的检验统计量均在10%水平下显著,LY和LG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通过协整检验。
3.实证结果
Hausman检验显示应选择固定效应形式,采用最小二乘估计,回归结果如下:
表3西部各省回归结果
变量 系数 P值
C 6.910925 0.0000***
重庆 0.118224 0.0004***
四川 0.091518 0.0047***
贵州 0.053655 0.1476
云南 0.020370 0.6299
0.078671 0.0184**
陕西 0.143006 0.0003***
甘肃 0.039863 0.2735
青海 0.085180 0.0106**
宁夏 0.073494 0.0785*
新疆 -0.009050 0.7984
内蒙古 0.337365 0.0000***
广西 0.095353 0.0113**
注:***、**、*分别表示在1%、5%、10%水平下显著
结果显示:贵州、云南、甘肃、新疆没有通过检验,说明这四地区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联不显著;其余各省均在10%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内蒙古、重庆、陕西的回归系数大于0.1,表明其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强,固定公共支出可带来较高的经济增长;四川、、青海、宁夏、广西回归系数小于0.1,表明其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弱,固定公共支出会带来较低的经济增长。对比回归系数可知:西部各省级单位公共支出水平对当地经济发展作用效果不同,公共支出执行效果和效率在各地区有显著差异。
三、政策建议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只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忽视了经济增长的效益,很多时候政府财政投资只是简单的大规模投入,虽然得到了经济增长的利好但是投资资金浪费、投资效率低下等问题暴露无遗。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在进行公共投资前应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与收益性进行研究,对可行的、投资产出效应高的项目进行重点投资,对前景不明朗、投资产出效应低的项目少投资或不投资,在对项目进行投资后,政府还应做好后续的追踪,对投资项目的发展进程进行监督和研究,为政府的持续投资提供宝贵意见。同时我国现今市场体制不完善,市场各方面还有所欠缺,此时需要政府增加公共投资以改善市场的投资环境和基础设施,从而吸引私人资本的进入,为经济的腾飞搭建平台。
参考文献:
[1]欧阳志刚:《我国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经验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5
[2]黎桂宏.陈问,张仕样.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以贵州省为例[J].文史博览(理论).2011.9
作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