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高中语文通假字整理8篇

时间:2023-09-24 15:44:0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高中语文通假字整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中语文通假字整理

篇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文言文凝聚着我国灿烂的历史文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高中教材选编文言文文质兼美,学习文言文,就是走近中国的传统文化;学好文言文,既有利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又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美好的情感。高中新课标教材文言文选文约占课文的40%,因此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强调文言语法讲授,肢解课文,忽视诵读训练,学生个体感悟。新课标专家学者反复叮咛,读书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语文教学应回归“读书”本真,真正体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诵读是根本,语感训练应是当务之急。诵读教学方法虽然古老传统,但今天无论多么优秀的语文教学法都是不可替代的,语文课堂的活力首先应是充满了琅琅的读书声。诵读应该成为我们打开文言文学门的一把金钥匙。“准、通、懂、透”文言文诵读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诵读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改精神,在夯实文言知识的同时,强化语感培养,强调主体感悟,注重情感熏陶。“读准——读通——读懂——读透”四环节充分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优化学法,培养能力的课改理念。

“读准”,就是读准字音。学生在课前预习中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认清认准每一个字音,特别关注通假字,多音字,异读词,古用今废字,古代人名、地名、事物名用字。具体步骤:第一步,初读课文,用笔勾画所有不认识的字;第二步,浏览注释,标注读音,重点关注通假字,异读词,多音字。第三步查阅工具书,确定疑难字读音。第四步,响读课文,学生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准字音”环节四步任务充分体现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学习方式,学生既可在课前独立自主完成,也可与同学合作交流,在查阅工具书前,相互请教,既培养了虚心好学的品质,又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然后划分任务,分头查找解决疑难字音,最后交流分享各自成果,既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又能增进同学间的对话交流。教师在这一环节主要是布置任务,明确要求,检查预习,点评学生自主学习,及时纠正在朗读中普遍存在的字音问题,对个别易错字音做强调。

“读通”就是读出句读。教师指导学生能正确划分句中停顿,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语调的抑扬。句中停顿划分的方法:第一,根据语法功能停顿,主语和谓语,谓语和宾语,状语和谓语,动词和补语之间一般应停顿,但名词做状语时,应在名词前停顿,而不能在状语与中心语之间停顿;第二,特殊虚词后考虑停顿,如句首发语词“夫,盖,若夫,至若”等,关联词如“虽,因,惟,故,且”等,句中表停顿的虚词“也”。第三,特殊句式辨清停顿,如省略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倒装句“求人/可使复秦者”,判断句“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第四,古代文化影响停顿,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事物名要连读,除此以外双音节词一般要分开读,因为古汉语中一般都是单音节词。具体步骤:第一,学生就响读课文中句读疑难向老师质疑,教师分类整理本课句读疑难问题;第二,教师就典型例句讲解划分句中停顿的一般方法,学生讨论划分疑难句的停顿;第三,教师示范朗读或播放名家朗读录音,给学生示范熏陶;第四,学生诵读体悟,可以自读,也可以分角色读,还可以展开诵读竞赛。

“读懂”就是理解文意。学生在读准读通的过程中,对课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音多义字、特殊句式有了一定的了解,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应该不会有太大困难。教师指导学生在口译文段的基础上能把握要点,筛选信息,梳理文章结构,明确作者写作意图。在疏通文句中,既可让学生自读自译,也可同桌合作,一人读一人译,隔句或隔段交换,教师特别关注词类活用以及在前两步未提到,课本下又没有注释的重点实词和虚词用法、意义,及时纠正学生翻译中的错谬,指导学生分类积累文言词句,养成良好的文言阅读习惯。在信息筛选、要点归纳、结构把握中,教师可通过设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达成目标。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内容概括:一块玉璧(和氏璧),两个国家(秦国赵国),三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相会、廉蔺交欢),四个人物(蔺相如、廉颇、秦王、赵王)。对于这类传记性文章由于故事性强,情节波澜起伏,悬念丛生,可以让学生讲述故事,或者进行场景表演,加深对人物性格特征的了解,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文章结构的把握。

篇2

一、重视预习,学会自学

课前一定要借助注释自己逐字逐句去翻译,不要坐等老师来讲解。预习时注意找出疑难字句提交课堂讨论,向老师、同学请教。对重点字词要进行归类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相当多的文言实词是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我们要善于记忆、比较、归纳、整理,把“字词”学“活”。可以自己制作一个“常用文言词简表”,列出“词、词类、意义、例句”几个栏目,使知识系统化,提高学习效率。

二、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以便学习理解记忆

一般而言,学生是从初中开始正式大量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的课程学习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而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对有些相关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如通假字中“有”通“又”,虚词“而”所表示的五种关系。在讲解比较容易记住的“有”时,就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只要提醒学生记住就可以了,但是在讲解“而”字的时候就应该多花些时间,还要每隔一段时间对学生进行考查,以加强学生的记忆。

高中的文言文教学还应该注重点面结合,文言文和现代文不同,它毕竟是远离时代的东西,其中会有很多通假字、特殊句式、古今异义字,甚至还有一些现在已经不再使用的字词。而这些不仅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更是考试的重点,因此,教师应当要以这些内容为教学重点,然后由点到面,以此提高高中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三、牢记主要文言句式

主要文言句式有五种: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每种又有几种不同形式,记住形式,便于识记和理解。例如,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1)“……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2)“……,……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3)“……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篇3

关键词:史实背景 诵读背诵 死中有活 翻译技巧 课外阅读

在长期的文言文教学中我主要做到以下几点,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联系史实和相关的背景,以扩充学生见闻,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高中教材所选的文言文篇目,大多为先秦散文和诸子散文。与这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相关,许多作品虽具文学性,但基本忠于历史史实,且人物、事件互相关联,牵一动十,如《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触龙说赵太后》、《季氏将伐颛臾》、《晋公子重耳之亡》、《荆轲刺秦王》等,均与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相搅合,构成严密的因果联系,如果教师只是孤立地讲授课文内容,不注重与历史事件的联系,其结果,一是不易激发兴趣,使学生感到内容单调、枯燥;二是不能让学生更透彻地了解历史理件这间的逻辑联系,从而影响记忆效果;三是不能让学生更深切感悟到知识原野的广阔性,求知欲望便极难得到引导和培养。因此,笔者认为,语言教师应该多读史书,了解、熟悉中国的历史。在给学生传授相关历史知识时,甚至在比历史老师的讲授更生动、细致、传神。这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将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在善于指导,背景要力求准确

诵读不是让学生随心所欲地郎读课文,它必须尊重创作者铸在文章中的真实的思想感情。而这思想感情不是一开始就能把握得准的,它必须建立在充分理解句意和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所以笔者认为,对于文言文的教学,起初应让学生自学,最好是默读,发现问题,初识文意;其次是质疑和答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句意和文意;而诵读则在这两个步骤之后进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准确把握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读出语感来。这一步做好了,将大大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语言的感受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背诵必须忠实于原文,力求词句准确,这也是文言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有人认为,要求准确背诵,完全忠实于原文,是一种死教,缺乏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首先,学语文必须学语言。能流传于世并选入教材的文言文,多为古代名篇,其语言的优美和谐和准确严密无论怎么说都应该是典范。而我们中学生按照自己现有的水平随意加改变,多数只能改糟,不会改好,这就会把自己引上学习语言的歧途。其次,我们在运用知识、运用语言时,常常免不了要引经据典,而一旦误读误记,就不单是张冠李戴的问题,有时甚至是无中生有了,这必然影响到期引论的效果。其次才是应付高考的问题。高考试卷中的文言文原文填空占有相当的比例,阅卷要求也十分严格,错、漏、添加一字均不得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要求学生准确背诵,准确书写,决不能擅自增删和改变。

三、对字、词、句式的教学要死中有活

所谓“死”,就是对文言字、词、句式所涉及的基本语法现象和考点要反复强调,并对其概念化、条理化。如文言文中的文字教学,除基本的字形、字音外,我们还必须反复强调“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概念。

例如,通假字就是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示另一个字,它是文言文中一种常见的用字现象,我们无须向学生引经据典或想当然的过多分析它的形成或由来,但反复强调这个概念,让学理解、掌握常见通假字是必要的,这不单是高考题中可能或必然涉及的内容之一,也是后人解读文言文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从初中到高中,学生接触的文言文通假字特别多,“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通“现”,“失其所与,不知”中“知”通“智”,“约从离衡”中“衡”通“横”,“制其弊”中“弊”通“敝”,“陈利兵而谁何”中中“何”通“呵”,“倔起阡陌之中”中“倔”通“崛”,“赢粮而景从”中“景”通“影”……都是通假字。教师可以适时地指导学生对其归类列表,用化零为整的方式使其系统化。

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调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如:“畔”,其本义是田边,所以引申为“旁边”的意思,如河畔、桥畔等;“畔”与“叛”同音,所以又借用为“背判”的意思,如“亲戚畔之”的“畔”,即用其假借义。

尤其新《大纲》要求重点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和18个文言虚词,更是常提常讲常归类的对象,必要时教师要对其进行集中整理,打成资料印发给学生。对于古今词义差别较大的词和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要指导学生专门归类掌握,切不可马虎懈怠。句式也是文言文语法教学的一个难点,但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逐步认识、掌握诸如“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后”、“固定句式”等常见文言句式,了解他们的一般构成、识别和使用方法。所谓“活”,就是在教学方法上,要立足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生动灵活,增强互动性,便于让学生接受。教师应努力避免传统教学中一讲到底,只做翻译了事。

四、教给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技巧

正确翻译文言文是文言文学习的一个关键所在,教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是有必要的。

首先,让学生遵循翻译文言文的基本原则,即“信、达、雅”。信:忠实于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达”:译文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泽文简明、优美、生动。

其次,要体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特点。

最后,教学生掌握翻译文言文的技巧。1、留:对专有名词,如国名、地名、年号、官职名、人名、物名等,还有经常使用的成语、习惯语等,如席卷天下、门庭若市、气象万千等。这些不必翻译。2、补:补充省略成份。如:还矢(于)先王。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3、换:把古汉语直接换成现代汉语。如:把“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中的“孰”换成“谁”。“使六国各爱其人”中的“使”换成“如果”。4、调:把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倒装句进行调整,使其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五、选择名篇、名段、名句赏析,给学生开辟另一块学习文言文的美丽天地

篇4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一、联系史实和相关的背景,以扩充学生见闻,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高中教材所选的文言文篇目,大多为先秦散文和诸子散文。与这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相关,许多作品虽具文学性,但基本忠于历史史实,且人物、事件互相关联,牵一动十,如《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触龙说赵太后》、《季氏将伐颛臾》、《晋公子重耳之亡》、《荆轲刺秦王》等,均与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相搅合,构成严密的因果联系,如果教师只是孤立地讲授课文内容,不注重与历史事件的联系,其结果,一是不易激发兴趣,使学生感到内容单调、枯燥;二是不能让学生更透彻地了解历史理件这间的逻辑联系,从而影响记忆效果;三是不能让学生更深切感悟到知识原野的广阔性,求知欲望便极难得到引导和培养。因此,笔者认为,语言教师应该多读史书,了解、熟悉中国的历史。在给学生传授相关历史知识时,甚至在比历史老师的讲授更生动、细致、传神。这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将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善于指导,背诵要力求准确

诵读不是让学生随心所欲地郎读课文,它必须尊重创作者铸在文章中的真实的思想感情。而这思想感情不是一开始就能把握得准的,它必须建立在充分理解句意和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所以笔者认为,对于文言文的教学,起初应让学生自学,最好是默读,发现问题,初识文意;其次是质疑和答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句意和文意;而诵读则在这两个步骤之后进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准确把握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读出语感来。这一步做好了,将大大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语言的感受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背诵必须忠实于原文,力求词句准确,这也是文言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有人认为,要求准确背诵,完全忠实于原文,是一种死教,缺乏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首先,学语文必须学语言。能流传于世并选入教材的文言文,多为古代名篇,其语言的优美和谐和准确严密无论怎么说都应该是典范。而我们中学生按照自己现有的水平随意加改变,多数只能改糟,不会改好,这就会把自己引上学习语言的歧途。其次,我们在运用知识、运用语言时,常常免不了要引经据典,而一旦误读误记,就不单是张冠李戴的问题,有时甚至是无中生有了,这必然影响到期引论的效果。其次才是应付高考的问题。高考试卷中的文言文原文填空占有相当的比例,阅卷要求也十分严格,错、漏、添加一字均不得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要求学生准确背诵,准确书写,决不能擅自增删和改变。

三、对字、词、句式的教学要死中有活

所谓“死”,就是对文言字、词、句式所涉及的基本语法现象和考点要反复强调,并对其概念化、条理化。如文言文中的文字教学,除基本的字形、字音外,我们还必须反复强调“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概念。

例如,通假字就是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示另一个字,它是文言文中一种常见的用字现象,我们无须向学生引经据典或想当然的过多分析它的形成或由来,但反复强调这个概念,让学理解、掌握常见通假字是必要的,这不单是高考题中可能或必然涉及的内容之一,也是后人解读文言文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调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如:“畔”,其本义是田边,所以引申为“旁边”的意思,如河畔、桥畔等;“畔”与“叛”同音,所以又借用为“背判”的意思,如“亲戚畔之”的“畔”,即用其假借义。

尤其新《大纲》要求重点掌握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增多,更是常提常讲常归类的对象,必要时教师要对其进行集中整理,打成资料印发给学生。对于古今词义差别较大的词和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要指导学生专门归类掌握,切不可马虎懈怠。句式也是文言文语法教学的一个难点,但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逐步认识、掌握诸如“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后”、“固定句式”等常见文言句式,了解他们的一般构成、识别和使用方法。所谓“活”,就是在教学方法上,要立足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生动灵活,增强互动性,便于让学生接受。教师应努力避免传统教学中一讲到底,只做翻译了事。

四、教给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技巧

正确翻译文言文是文言文学习的一个关键所在,教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是有必要的。

首先,让学生遵循翻译文言文的基本原则,即“信、达、雅”。信:忠实于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达”:译文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泽文简明、优美、生动。

篇5

关键词: 意象教学 高中语文 诗词鉴赏

意象是诗词的灵魂,是诗人情感的凝聚,诗人的悲欢离合可以通过意象从诗词中体现出来。高中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转折阶段,老师要利用语文教学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是体现语文课程人文主义理念的方式之一。

1.通过朗读诗词找出意象

古诗词的字里行间都体现了意象,能读懂意象就已经迈开了鉴赏诗词的第一步。要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读懂、读准古诗词,读懂并非是对整篇古诗词说的,而是指诗词中的字和词。读准是专门针对古诗词的字音,特别是一首古诗词里面有很多多音字、通假字等需要读准其正确的字音。在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过程中,只有弄明白多音字及通假字的音准,才能真正体现朗读的效果,进而更好地理解。例如在高中语文《蜀道难》里的一句:“噫吁!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是一句统领全文的句子,使诗人豪放的情感充分得到体现,学生朗读这一句的时候要有声势一些,读出豪放的感觉。这些词句融入了散文语句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蜀道难的惊叹,且这样惊叹的情感是非常强烈的。本来“噫吁”已经能够表达惊叹之情,再加上使用“乎”、“哉”等延长音将惊叹之情渲染得更强烈。

在读诗词的时候要注意领会意象,诗词里面的意象是需要通过词语、句子结合体现的,所以在分析、度诗词的时候,老师应该教学生使用自身的思维方式把散乱的物象整理形成诗词的意象。

2.创建情景感受意象

2.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仅通过朗读词句从字面上理解什么是“大江东去浪淘尽”或者“惊涛拍岸”等壮观的情景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会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能够展示赤壁景观的视频和图片,以此引导学生从诗词里体验险怪、感受汹涌,并配以想象力,就能简单地将诗词中浪花拍打石壁而四处飞溅的场景直观地展现于学生面前。又如杜甫的《登高》一诗中,老师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的方式把和杜甫相关的画面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诗人写此诗的内心世界及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再加上对诗歌反复朗读更能使学生体会诗人当时艰难潦倒的感受。

2.2将自身感受与诗词本身的意蕴进行对比

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自身感受与文中体现的蕴意相比较,充分理解诗词。同学之间应互相交流感受,因为每个学生对一首诗的理解有所不同,而与诗词本身要表达的意蕴相比看,每个学生理解的意思肯定会存在差异性,所以此时若通过对比、交流的方式就可以把诗词本身的意蕴完整地表达出来。例如《鹊桥仙》一文,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及“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进行自我理解的对比,让学生从本质上将作者要表达的情感理解透彻。

3.实施有效的拓展来理解意象

要很好地把握意象、理解意象,是需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并非一蹴而就的,同时这是一个持续丰富历程的过程,该过程转变成由书本与生活相结合、由课内延伸至课外。在高中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重视对学生向课外拓展的引导,让学生对意象的理解、把握程度在课外拓展中得到提高。

3.1重视学生的积累

学生要了解并掌握不同的意象代表的含义就要注重积累。比如是高洁、坚贞的意义,在诗人元稹的《》一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宋代诗人陈亮的《梅花》中,梅花就有顽强、高傲的含义。除此之外,兰花、主治、杜鹃、莲花等也是古诗词中常用的物象。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注重积累这些物象所指的含义,才能在诗词鉴赏中轻松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3.2重视谐音的运用

在诗词鉴赏中还要重视谐音的运用,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谐音丰富诗词的意象。一般情况下,会有一些诗人利用谐音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例如“柳”的谐音就是“留”,诗人写作时通常会借用“柳”体现挽留的意思,所以折柳送友人的习俗才会出现,在李白的《折杨柳》和柳永的《雨霖铃》里就充分地运用谐音体现不舍之情。又如“莲”的谐音就是“怜”的意思,在南朝乐府《西洲曲》里就利用借助“怜”的谐音体现女子对男子的思念和纯洁的爱情。

4.结语

意象是诗词的灵魂,如果老师利用意象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诗词,经过长期的锻炼,学生在面对某些生疏的诗词时,就可以对其进行鉴赏,理解诗人表达的意思,领悟其感受。利用意象教学的方式能使学生形象贴切地理解、鉴赏诗词,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促进高中语文诗词教学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篇6

一、常读古文经典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言素养的积淀和提升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有必要坚持诵读古文经典,这是提升我们文言素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一方面,我们可以有选择地阅读自己感兴趣的经典,于品读中陶冶性情;另一方面,我们应当对与教学相关的文言篇章进行拓展阅读,尽可能做到知其人,知其文,让课堂教学更加丰满。这样就能更好地在古诗文的讲读中做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

可以说,古文经典常读常新,用心者方得其上。我们不仅要自己做好,同时还肩负着引领学生的责任;不仅要学习、积累文言字词与名句,更要于品读中领会古人的思想精髓。

这一点,只要用心我们就能做到。也只有我们“桶里的水多了”,才能轻松端给学生“一碗水”,而不至于离开译文不走路,甚至看着翻译也是糊里糊涂。

二、懂点音韵学知识

知识的传授不能仅仅着眼于应付考试。虽然高考并不考查音韵学方面的知识,但我们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离不开音韵学。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中的“回”字许多学生发现不押韵。其实,稍微懂点音韵学知识就会知道,这里“回”当读为“徊”,二者同属匣母,读音相同(《广韵》户恢切,平灰,匣),这样文意也就不会出现“鸟飞回来”的可笑解释,而是鸟儿在空中盘旋之意。

像古文中经常出现的“徘徊”“彷徨”“盘桓”“盘旋”等词音不同而义一致的现象,实则因为它们只是同一个意义的不同记音形式罢了(也即同源词),不过后来产生了分化,没有再还原,这样我们就能够从音韵学的角度发现其理论根据。

文言文中常见的通假字的现象也需要运用音韵学知识才能讲透。“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课本注释为:“生,通‘性’。”声音相同或相近是汉字通假的条件,因而学习时很多学生会问:“生”与“性”声、韵、调都不相同,何以断定它们是通假关系?实际上,二者在上古音系中,它们韵部相同;声母相近,均为擦音;声调上来说,均为平声。从语音条件来看,以“生”通“性”是没有问题的。“士之耽也,犹可说也”(《诗经·卫风·氓》)中的“说”与“脱”的通假问题也能借助音韵学知识得到较好的解释。

上述现象在文言文教学中较为常见,教师不必做非常专业深入的讲解,仅仅需要略加点拨,即可化解学生的疑惑,开拓学生的视野,也在无形之中提升了学生对老师的信服度。

三、适当涉猎文字学知识

人教版选修教材《语言文字应用》中“文字初,本为画”一节就涉及文字学知识,教师如果只是含糊地随便说说,甚至以“高考不考”为由一带而过,着实可惜。

实际上,文字学的内容广泛,字形分析对于理解字义尤其是字的本义极为重要。在文言文的阅读中,利用形旁推知词义就要运用文字学的知识。如“彳”表示道路,“彳”旁大都与行走有关,像“徂”“徝”“徙”等;“歹”(本是“歺”字)表示骨头,与之相关的字大都与死亡有关,像“殇”“殁”“殍”等;“示”为祭祀之形,故“示”作形符的字都与祭祀、祈祷有关。此类例子比比皆是,兹不赘述。

如果平时接触到了这些知识和方法,在阅读文言文遇到生僻字的时候,从声符或形符的角度推断其意,往往能助学生一臂之力,使其更好理解文意。

先说形旁通用。汉字在长期的历史演化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产生了大量的异体字,这就在今天的文言文阅读中造成麻烦。教师不仅要注意这方面的日常积累,进行分类梳理,教学中及时点拨,还要了解异体字的产生机制,从理论层面指导教学。其中汉字形旁通换就导致一些异体字的产生。如“光”、“日”通换有了“辉”与“晖”,“辶”“止”“彳”“亍”“辵”等通换就有了“回”“徊”“廻”“逥”……了解这一方面的知识对古诗文的阅读教学大有裨益。

再者,造字原理(造字方法)的不同也致使不少有趣文字现象的出现。就如“逆”“迎”二字意义相同,均有迎接之意,只不过前者属于会意字(“彳”、“止”组成的走之旁和倒立人形“屰”),后者是形声字,“逆旅”一词可由此得到很好的解释。

此外,汉字羡余现象也值得注意。如“奉”字的最后三笔就是“两手捧物之形”,后人把它又加了一个“手”(提手旁)变成了“捧”,如此我们就容易理解《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中“奉”字的意义了;《廉颇蔺相如列传》“奉”字出现多次,不少材料和教师将它解释成通假字(通“捧”)。“莫”本为“太阳落于草丛”之形,今人多加一个“日”字写作“暮”,《诗经·采薇》中“岁亦莫止”中的“莫”就用了它的引申义。又如“益”本为水溢出之形,后人为表意需要多添了“水”变成了“溢”,“然”与“燃”的情况也大抵如此。如若不懂,就往往把它们草率地以通假用法来处理了。

文字学知识在汉字教学,特别是字词本义的教学中作用很大,教师如果能够长期积累,建立属于自己的“说文解字”,不仅有利于提升业务水平,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注重古诗文诵读

学生的古诗文诵读环节偏于薄弱,教师的日常教学也仅仅局限于读读背背等一些浅层次的要求,与真正意义上的古诗文学习相去甚远。《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就要求:“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因此,教师不仅要自己能够诵读,乐于诵读,还要指导学生诵读,它的意义和价值当远远高于迎合考试。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品读。比如在讲授人教版必修四中柳永的《望海潮》一词时,教师不难引导学生读出这首词意境的柔美与壮美,但要让学生读出作者赏景的喜悦与对太守孙何的赞叹、艳羡之情,以及作为投赠诗(词)的逢迎之态,就要更多地借助教师的点拨了。

在古诗文的学习中只要教师悉心指导(包括借助欣赏诵读视频、音频等手段),学生的诵读水平就会很容易得到提高,他们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也会随之提升。

五、其他

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文化积淀,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知识财富。教师要注重积累与整理古代文化常识,并将其尽可能地与课堂教学实际结合起来。将古代的音律、天文、地理、历法、官职、科举、祭祀等知识自然而巧妙地融入课堂,既可以增加课堂的文化含量,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尽管网络搜索已经非常方便,但工具书的作用仍然无法取代。如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许慎的《说文解字》、高明的《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唐作藩的《音韵学教程》等,就是我们解决相关问题的好帮手,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除了上述提及的几个方面,其他如语法理论甚至书法理论等方面的知识虽说不必精通,略知一二还是很有必要的。

篇7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一、联系史实和相关的背景,以扩充学生见闻,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高中教材所选的文言文篇目,大多为先秦散文和诸子散文。与这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相关,许多作品虽具文学性,但基本忠于历史史实,且人物、事件互相关联,牵一动十,如《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触龙说赵太后》、《季氏将伐颛臾》、《晋公子重耳之亡》、《荆轲刺秦王》等,均与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相搅合,构成严密的因果联系,如果教师只是孤立地讲授课文内容,不注重与历史事件的联系,其结果,一是不易激发兴趣,使学生感到内容单调、枯燥;二是不能让学生更透彻地了解历史理件这间的逻辑联系,从而影响记忆效果;三是不能让学生更深切感悟到知识原野的广阔性,求知欲望便极难得到引导和培养。因此,笔者认为,语言教师应该多读史书,了解、熟悉中国的历史。在给学生传授相关历史知识时,甚至在比历史老师的讲授更生动、细致、传神。这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将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善于指导,背诵要力求准确

诵读不是让学生随心所欲地郎读课文,它必须尊重创作者铸在文章中的真实的思想感情。而这思想感情不是一开始就能把握得准的,它必须建立在充分理解句意和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所以笔者认为,对于文言文的教学,起初应让学生自学,最好是默读,发现问题,初识文意;其次是质疑和答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句意和文意;而诵读则在这两个步骤之后进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准确把握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读出语感来。这一步做好了,将大大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语言的感受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背诵必须忠实于原文,力求词句准确,这也是文言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有人认为,要求准确背诵,完全忠实于原文,是一种死教,缺乏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首先,学语文必须学语言。能流传于世并选入教材的文言文,多为古代名篇,其语言的优美和谐和准确严密无论怎么说都应该是典范。而我们中学生按照自己现有的水平随意加改变,多数只能改糟,不会改好,这就会把自己引上学习语言的歧途。其次,我们在运用知识、运用语言时,常常免不了要引经据典,而一旦误读误记,就不单是张冠李戴的问题,有时甚至是无中生有了,这必然影响到期引论的效果。其次才是应付高考的问题。高考试卷中的文言文原文填空占有相当的比例,阅卷要求也十分严格,错、漏、添加一字均不得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要求学生准确背诵,准确书写,决不能擅自增删和改变。

三、对字、词、句式的教学要死中有活

所谓“死”,就是对文言字、词、句式所涉及的基本语法现象和考点要反复强调,并对其概念化、条理化。如文言文中的文字教学,除基本的字形、字音外,我们还必须反复强调“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概念。

例如,通假字就是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示另一个字,它是文言文中一种常见的用字现象,我们无须向学生引经据典或想当然的过多分析它的形成或由来,但反复强调这个概念,让学理解、掌握常见通假字是必要的,这不单是高考题中可能或必然涉及的内容之一,也是后人解读文言文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调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如:“畔”,其本义是田边,所以引申为“旁边”的意思,如河畔、桥畔等;“畔”与“叛”同音,所以又借用为“背判”的意思,如“亲戚畔之”的“畔”,即用其假借义。

尤其新《大纲》要求重点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和18个文言虚词,更是常提常讲常归类的对象,必要时教师要对其进行集中整理,打成资料印发给学生。对于古今词义差别较大的词和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要指导学生专门归类掌握,切不可马虎懈怠。句式也是文言文语法教学的一个难点,但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逐步认识、掌握诸如“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后”、“固定句式”等常见文言句式,了解他们的一般构成、识别和使用方法。所谓“活”,就是在教学方法上,要立足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生动灵活,增强互动性,便于让学生接受。教师应努力避免传统教学中一讲到底,只做翻译了事。

四、教给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技巧

正确翻译文言文是文言文学习的一个关键所在,教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是有必要的。

首先,让学生遵循翻译文言文的基本原则,即“信、达、雅”。信:忠实于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达”:译文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泽文简明、优美、生动。

其次,要体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特点。

篇8

一、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文言文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能否得到最大的发挥,决定着教学的成败。但在实际的观察中,笔者发现,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极度缺乏热情,大多数学生并不明白学习文言文的意义。一到古文课,学生昏昏欲睡,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座位上右耳进左耳出。看到学生课堂上不知所云的反应和试卷上残不忍睹的答案,笔者不禁深深感叹:古文课上,学生的两只耳朵一定都睡着了!文言文本身难懂,枯燥,它的语法结构与我们平时交流用语迥然不同,加之时下快餐文化助长了莘莘学子浮躁功利的心态,这都抑制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

其次,对于学生学习古文的漠然态度,教师也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到底是是古代汉语的学习还是古代文化的传承,文言文教学是“文教”还是“言教”?对此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使得文言文教学价值取向模糊不清。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一味强调记忆、背诵,学生死记硬背被动接受,教学过程模式化。再加上课改之后课程紧张,课时少,容量大,文言文教学评价又主要依靠考试,侧重于终结性评价。很多教师在文言文的教学上也容易存在着一种比较功利的心态,因而往往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文言字词的讲解以及文言知识上面,留下的大多是文章的形式和文字符号。

二、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方法探究。

1、联系史实及文章内容相关背景,拓展知识面,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高中教材所选的文言文篇目,大多为先秦散文和诸子散文。与这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相关,许多作品虽具文学性,但基本忠于历史史实,且人物、事件互相关联,牵一动十,如《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触龙说赵太后》、《季氏将伐颛臾》、《晋公子重耳之亡》、《荆轲刺秦王》等,均与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相搅合,构成严密的因果联系,如果教师只是孤立地讲授课文内容,不注重与历史事件的联系,其结果,一是不易激发兴趣,使学生感到内容单调、枯燥;二是不能让学生更透彻地了解历史理件这间的逻辑联系,从而影响记忆效果;三是不能让学生更深切感悟到知识原野的广阔性,求知欲望便极难得到引导和培养。

2、字、词、句式的翻译教学要灵活多样。

《学科标准》要求重点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和18个文言虚词,更是常提常讲常归类的对象,必要时教师要对其进行集中整理,打成资料印发给学生。对于古今词义差别较大的词和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要指导学生专门归类掌握,切不可马虎懈怠。句式也是文言文语法教学的一个难点,但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逐步认识、掌握诸如“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后”、“固定句式”等常见文言句式,了解他们的一般构成、识别和使用方法。

所谓“活”,就是在教学方法上,要立足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生动灵活,增强互动性,便于让学生接受。例如,通假字就是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示另一个字,它是文言文中一种常见的用字现象,我们无须向学生引经据典或想当然的过多分析它的形成或由来,但反复强调这个概念,让学理解、掌握常见通假字是必要的,这不单是高考题中可能或必然涉及的内容之一,也是后人解读文言文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从初中到高中,学生接触的文言文通假字特别多,“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通“现”,“失其所与,不知”中“知”通“智”, “制其弊”中“弊”通“敝”,“陈利兵而谁何”中中“何”通“呵”,“倔起阡陌之中”中“倔”通“崛”,“赢粮而景从”中“景”通“影”……都是通假字。教师可以适时地指导学生对其归类列表,用化零为整的方式使其系统化。

3、善于点拨,背景要力求准确。

诵读不是让学生随心所欲地郎读课文,它必须尊重创作者铸在文章中的真实的思想感情。而这思想感情不是一开始就能把握得准的,它必须建立在充分理解句意和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所以笔者认为,对于文言文的教学,起初应让学生自学,最好是默读,发现问题,初识文意;其次是质疑和答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句意和文意;而诵读则在这两个步骤之后进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准确把握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读出语感来。这一步做好了,将大大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语言的感受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背诵必须忠实于原文,力求词句准确,这也是文言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能流传于世并选入教材的文言文,多为古代名篇,其语言的优美和谐和准确严密无论怎么说都应该是典范。而我们中学生按照自己现有的水平随意加改变,多数只能改糟,不会改好,这就会把自己引上学习语言的歧途。

4、传授文言文学习技巧。

正确翻译文言文是文言文学习的一个关键所在,教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是有必要的。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