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渔业安全事故8篇

时间:2023-09-24 10:37:3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渔业安全事故,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渔业安全事故

篇1

关键词:安全事故;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X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01

一、前言

冶金企业生产风险性较高,生产工艺涉及高温、高压、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多种危害,为保证安全生产,减少损失,就必须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安全事故的预防与控制是指通过采用技术和管理手段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缺陷。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告诉我们,只有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方面采取有效的安全对策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事故,实现安全生产。

1.从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入手,预防事故的发生

人的不安全行为具体表现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盲目蛮干等,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要控制和约束人的不安全行为,应实施以下安全对策措施:

(1)强化安全教育培训,构建安全教育培训体系

安全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只有思想认识到位,才能化为自觉行动,从而保证各项安全责任制度、规程落到实处,因此,从“要我安全”的强制意识向“我要安全”直至“我会安全”的自觉意识,是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的目标。安全教育培训的开展要实效化和常态化,尤其是针对重点岗位、关键环节、特殊人员要及时掌握教育新规律,针对不同的群体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对管理者侧重事故预防、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学习,而对操作者则可以侧重事故案例、现场应急处置、岗位应急对策、安全基础知识等方面的学习,实现全员、全覆盖、全方位的安全教育培训。

(2)利用安全激励,引导职工自觉安全

对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通过激励措施,引导职工把安全需要作为一种自觉的心理活动,形成正确的动机,从而产生与企业期望一致的安全行为。以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如授予“先进安全生产者”、“安全标兵”、“安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让大家共同参与安全管理,评选年度安全先进单位和个人,加大对先进单位和个人事迹的宣传力度,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等。物质激励通常具有很大的驱动力,物质激励的方法比较具体,具体方式有发放安全奖金、实物等。通过这些方法激励员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强化员工的安全行为。

(3)营造安全氛围,构筑安全文化体系

对于企业来说,安全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让安全文化引领企业、进车间、入班组、上岗位,例如可以举办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比赛、安全征文、安全事故图片展览、征集安全警句、开展安全大讨论、建立安全光荣榜、建立安全信息网站等多种方式,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深入开展国家倡导的安全生产月和安康杯活动等,使职工在潜移默化之中增强安全意识。

(4)强化安全监督检查,杜绝作业违章

现实中由于职工安全意识和素质的差异,在实际生产作业过程中,有些职工就不能自觉地去遵章守纪,因此,对职工作业行为的检查和监督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是安全管理人员应对每个职工的作业进行检查和监督;其次是职工之间建立联保互保,相互之间监督,发现违章要及时纠正和制止。为了更好地检查和监督员工的作业行为,还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每名职工的生理、心理和精神状态,发现异常要采取措施,以防意外发生。此外,对各种故意违章行为要给予严肃处理,以防类似现象重复发生,以强制手段培养员工自觉遵章守纪的习惯。

2.从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入手,力争实现本质安全

企业生产的不安全因素是长期存在的,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物的不安全状态导致潜在的危险更难以发现,因而实现本质安全,才能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1)对危险源(点)进行充分辨识和风险控制

危险源辨识是指识别危险源(点)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对于冶金企业来说,可以通过班组级、车间级、厂级三级的查找和辨识各类危险源(点),并实施分级安全管理,针对危险源(点)可能存在的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因素,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同时,对危险源(点)的辨识要进行合理的评价,通过掌控各类危险源(点)及其安全防范措施,使各类危险源均处于安全状态。

(2)增强各类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化水平,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

新、改、扩建工程应优先选用本质安全的设备,从源头上实现设备安全。现役设备资源存在安全缺陷,在更新替代时必须采用先进安全设备,消除、减弱和控制不安全因素。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规程标准,通过安全风险评价,对设备进行危险源和危险因素的辨识,并制订相应的控制措施,使设备始终处于安全受控状态。同时做好设备的安全隐患排查。建设项目“三同时”,即劳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是安全生产事前保障措施,对改善职工的劳动作业条件,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3.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强化事故应急管理

冶金企业的特点决定着必须建立适合本企业实际的应急救援体系,以应对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应急救援体系包括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制订与完善,应急管理支撑保障体系和应急队伍的能力建设,应急管理培训和宣传等。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是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也是当前安全生产的重点工作。应急演练是对应急救援能力的一种全面检阅,是事故应急准备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评判应急准备状态,检验应急人员实际操作水平,发现并及时修改预案中缺陷和不足等具有重要意义。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和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工作,不仅是国家对企业的基本要求,更是企业预防事故发生的需要。

篇2

为预防事故发生。规范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事故,降低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本预案。

危险性分析

(一)企业概况

公司名称:某液化气站。

部门地址:XX市XXXXX,占地面积:XXm2。

固定资产:XX万元,公司人数:XX人。

物质名称:液化石油气,年均充装量XX吨。

最大储存量:XX吨,日均充装量:XX吨(XX瓶)。

设备设施:有XXm3储罐XX个,管线XX米,各类阀门XX个。

生产工艺流程:液化石油气槽车进厂―卸车台―贮罐―充装―出站

储罐位置图(略),充装区位置图(略)。

(二)危险性分析

1、液化石油气的理化特性

(1)液化石油气组成:

液化气主要成分含有丙烷、丙烯、丁烷、异丁烷、丁烯、异丁烯等低分子类。而一般经过处理的民用液化气主要成分有:丙烷、正丁烷及异丁烷等,无色气体或黄柠色油状液体、特殊臭味。

(2)理化特性

液化石油气常压下为气态,具有气体性质。经过降温和加压处理后成为液态,密度增大。闪点为-74℃。引燃温度为426-537℃,爆炸极限为5%-9.65%。液态的液化气挥发性较强。有液态挥发成气体时。其体积扩大250-300倍,其热值大。最高燃烧温度可达1900℃,体积膨胀系数约为水的10-16倍。相对密度为空气的1.56倍,易在低洼处沉积。

2、危险源及危害

液化气站存在的主要危险源及危害为: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指挥部组成人员和职责:成立事故应急指挥部和相应的事故抢险组。指挥部由总指挥、副总指挥总指挥和联络员组成。总指挥由总经理担任。指挥部主要职责:

(1)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3)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4)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5)负责现场急救的指挥工作;

(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指挥工作,抢险救援命令,对特殊情况进行紧急决断,协调副总指挥工作内容,向上级领导汇报事故及处理情况。

副总指挥一:负责协助总指挥作好抢险现场救灾工作的紧急组织,具体负责抢险队的指挥。向总指挥汇报情况。落实总指挥的抢险命令。

副总指挥二:负责指挥技术人员,对抢险、抢修作业根据技术规范和工艺情况,提供准确可行的抢险方案,并随时向总指挥汇报情况。负责义务消防经警人员的安排和现场保卫及周边警戒的工作,布置善后的现场保护,维护工作秩序。防止意外破坏情况发生。

副总指挥三:负责组织运输抢险队,准备好人员和车辆。随时准备按指挥命令行动。负责预备队的组织及材料,膳食等后勤保障。随时准备被充抢险队伍。

联络员:负责抢修队的组织及现场抢救、指挥。随时向安全、生产副指挥汇报。负责按指挥部命令进行上、下级的联、系和各抢险队间的联系,做好抢险工作记录。协助检查预案执行情况。根据现场技术人员的意见,随时向指挥部汇报。接等有关部门人员的询问。

(二)抢险组职责

1、消防队听到报警后,立即到达着火地点,迅速就近接通水源或提起灭火器听命令灭火。做到迅速、准确、有效。一切行动听指挥。随时向指挥人员汇报灭火情况。注意现场保护。

2、抢修队在听到报警后,按照《抢险队安全管理规定》有关条款,各就各位按照指挥部命令及抢修方案立即投入设备及管线的抢修。一组负责抢修破损的管线或截门:二组负责泄漏点的堵漏及其点火炬的抢修所需工具材料等;三组负责将抢修专用工具运到现场并提供抢修所需工具材料等。抢修中必须注意安全,及时向指挥人员汇报情况。其他无关人员一律不得在现场停留观看。

3、运输队在报警后要迅速按预定集合待命,接到指挥部命令后。立即投入抢救人员及财产的运输。随时向指挥人员汇报情况,做好待命抢险准备。

4、后期组在报警后,组织预备队在指定地点待命,同时为抢险队做好材料、膳食和医疗等各项准备工作。做好抢险准备(预备队)。

5、保卫组听到报警后按保卫预案到达指定地点负责警戒。当发生液化石油气大量泄漏时。应随时监测浓度及其范围,根据扩散情况布置警戒,并通知附近机关团体禁止用电、用火切断交通等。

预防与预警

对所辖区的液化石油气储罐、液化石油气钢瓶等油气储运设施设立符合政府令和行业规范的监测控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检查、维护保养制度。对泄漏区域实施不间断进行定点与不定点的检测。随时掌握泄漏区域浓度和扩散范围,恰当地划定警戒区,警戒区内禁绝烟火,不得使用非防爆电器,不准使用手机和对讲机。

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油气泄漏事故,建立预测预警机制,进行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应急响应

(一)事故报警

1、发生油气泄漏事故时。第一发现人立即就近按下火警按钮报警,然后再向消防值班人员说明事故情况,目前应急救援处理情况及需要提供的救援帮助等。

2、消防值班人员根据事故灾情严重程度,决策是否需要外部援助。如需要外援,应拨打119。请求外援。

3、报完火警后,消防值班人员立即通过电话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报告事故情况。并指挥有关人员到路口迎车,指引事故地点。

4、事故应急指挥部接到报警电话后。立即通知事故应急指挥部和事故抢险组所有人员到达事故现场。

(二)处理措施

1、报警(119、120等),并视泄漏量情况及时报告政府有关部门。

2、建立警戒区。在指定范围内实行全面。划出警戒线。设立明显标志,以各种方式和手段通知警戒区内和周边人员迅速撤离,禁止一切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

3、消除所有火种。立即在警戒区内停电、停火。灭绝一切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的火种。进入危险区前用水枪将地面喷湿,以防止摩擦、撞击产生火花,作业时设备应确保接地。

4、控制泄漏源。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或翻转容器,避免液体漏出。如管道破裂,可用木楔子、堵漏或卡箍法堵漏,随后用高标号速冻水泥覆盖法暂时封堵。

5、导流泄压。若各流程管线完好,可通过出液管线、排污管线,将液态导入紧急事故罐,或采用注水升浮法,将油气界位抬高到泄漏部位以上。

6、罐体掩护。从安全距离,利用带架水枪以开花的形式或固定式喷雾水枪对准罐壁和泄漏点喷射。以降低温度和可燃气体的浓度。

7、控制蒸气云。用中倍数泡沫或干粉覆盖泄漏的液相,减少液化气蒸发,用喷雾水(或强制通风)转移蒸气云飘逸的方向。使其在安全地方扩散掉。

8、现场监测。随时用可燃气体检测仪监视检测警戒区内的气体浓度。人员随时做好撤离准备。

注意事项: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或泄漏源,防止泄漏物向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隔离警戒区直至油气浓度达到爆炸下限25%以下方可撤除。

应急结束

事故得到控制。事故再次发生的隐患消除后,应急结束后。消防工作办公室负责对事故进行总结,对值班记录等资料进行汇总、归档。并起草上报材料。按照有关规定,由公司向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上报。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一)通讯与信息保障:消防工作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经理、副经理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和关键岗位的管理人员手机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

(二)物资保障:按照有关规定储备应急救援物资,建立应急物资动态管理台帐。保障应急救援物质管用有效。

(三)应急队伍保障:消防灭火和抢险救援工作组要加强训练,针对模拟事故进行应急演练,并加强救援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定期演练制度,实战性的综合应急演练每年不少于1次,确保救援队伍能适应急抢险救援的需要。与临近消防队,定期开展各专业联防活动,需要时通过消防值班室电话联系。充分发挥联防力量。

附则

篇3

一、进一步提高对做好应急预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应急救援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做好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是降低事故风险,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是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我市在预案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从整体上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仍有很大差距,主要问题是:预案要素不全、可操作性不强;企业内部上下以及企业预案与政府及相关部门预案相互衔接不够;部分生产经营单位还没有编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预案演练工作开展不够,等等。各旅游经营单位,要以提高安全监管水平、完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应对事故灾难的能力、预防和控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为目标,采取有力措施,把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切实抓紧、抓细、抓实、抓好。

二、切实做好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根据省安监局的统一部署,到20*年底各旅游经营单位都要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形成较为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

各经营单位要针对重大危险源状况、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关键工作岗位和重点工程制定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简洁易懂、功能齐全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方案;要简化现场处置方案,做到分工明确、应对有效。

三、加强预案演练,及时完善议案,提高预案的实用性。

我局将督促各旅游经营单位积极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工作。通过各种演练解决企业内部门之间以及企业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协同配合等问题,增强预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针对性,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应急救援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篇4

一、总则

(一)为加强我校对特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我校突发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灾害,维护学校稳定,根据《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第302号令)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本预案是我校处理特大安全事故的基本程序和依据。

(三)学校内发生的以下特大安全事故适用本《预案》。

1.特大急性中毒事故;

2.特大建筑质量安全事故;

3.特大火灾事故;

4.特大教学事故:尤其是电子电器室、电脑室、汽摩运用与维修工场发生的事故;

5.其它特大安全事故。

(四)各部门在学校统一指挥下,分级管理,分级实施,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二、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构和职责

(一)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1.组长:黄恩明

2.副组长:覃海富、丁家平、苏振通、张双才

3.成员:黄汉军、刘震标、黄超美、朱家华、周玉秋、韦忠厚、樊干灵

4.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办公室设在校长办公室。

(二)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1.组织指挥各方面力量处置特大事故,统一指挥对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控制事故损失的扩大。

2.学生科负责报警,学校办公室负责联络各有关部门。

3.组织召开事故现场会议。

4.授权成立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现场指挥部。

特大火灾事故、特大建筑质量安全事故、特大急性中毒事故和其它事故指挥长由黄恩明校长担任,副指挥长由覃海富担任。

5.检查督促学校办公室、财务室、学生科、校医室等有关部门做好抢险、救灾事故调查、善后处理以及恢复教学生活秩序的工作。

6.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组织各有关部门及时对事件进行分析,按事故处理“四不放过”的原则,对突发事故中玩忽职守、不听从指挥、不认真负责或临阵逃脱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犯罪责任;对在事故抢险救灾中,有立功表现的人员给予奖励。

7.总结事件教训,提出预防措施,及时进行整改。

(三)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现场指挥部(长)职责

1.现场指挥部职责

(1)指挥协调现场抢险救灾工作。

(2)核实现场人员伤亡和损失情况,及时向应急指挥领导小组领导汇报事故处理进展情况。

(3)及时落实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和现场指挥部领导的指示。

2.现场指挥长职责

(1)负责召集各参与抢险救灾部门负责人研究现场抢救方案,制定具体抢救措施,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

(2)组织划定事故现场范围,按各自的职责执行预案,实行必要的警戒。

(3)负责与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负责人联络。

三、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一)事故发生后,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

(二)严格保护事故现场。

(三)迅速将发生特大事故的情况报告县教育局(或相关部门)以及城关派出所,并打110或119报警。

(四)报告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篇5

关键词:安全生产;工伤事故;预防;控制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面临着物料采购、验收入库,原材料经过特定设备加工、流转,到产成品验收入库,最终发至用户手中。在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员工涉及到一些运输工具、加工设备,以及水、电、汽等危险源,不少企业在此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工伤事故。而任何工伤事故的发生都会给企业和员工带来伤害与经济损失。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管控好工伤事故,将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是一件十分有意义和有效益的工作。对一些中小型企业,特别是民营小企业来说,没有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没有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想做好安全生产与工伤事故的管控工作,确实困难不少,甚至让一些管理者感到力不从心、防不胜防。其实安全生产与工伤事故的管控是个系统工程,不论是专职还是兼职,只要我们从以下方面着手,就可以将工作做实、做好。

一、加强与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安全事故防护措施

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建设是关键、是基础。企业必须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并不断完善操作规程,完善作业标准,用科学的管理制度、完善的操作规程,来组织生产,来引导、督促员工安全生产,预防和杜绝工伤事故发生。

二、加强职工安全培训,强化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众所周知,绝大多数安全事故都是“三违”(违章指挥、违规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建立完善、有效的员工培训体系,定期进行安全生产与工作技能培训,可以增强安全意识、培养员工自我保护能力。特别是新入职员工,由于缺少工作经验或缺乏工作经历,工作技能和安全意识都比较低,进行有效的岗前培训显得十分必要。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可有效提升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营造安全生产的经营氛围、维持安全生产秩序,从而为安全无事故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防止因生产设备的原因发生事故

定期对企业生产设备进行例行保养、定期检测,是生产设备科学管理的要求,更是发现设备安全隐患、排除隐患的重要手段,定期维护可以提高设备安全运行保证率。适当设定设备安全点检、自检,可以进一步提高设备安全运行的可靠性,降低设备发生突发性故障的概率。

四、及时、合理配备劳动保护用品

根据岗位实际需要,配备并使用合适的劳动保护用品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企业应该建立劳动保护用品的采购、验收、发放、使用及回收的管理制度。所配备的劳动保护用品须符合规定标准、满足工作要求,要及时发放到位,督促员工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确保有效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身心健康。

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员工过度疲劳工作

作息时间的安排,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要求,所以在安排作息时间时一定要实事求是,要充分考虑企业实际情况、工作要求和员工的身心健康,尽可能保持均衡生产、标准化作业。特殊情况,需要安排员工加班加点,必须杜绝连续加班、疲劳作业,对抢险救灾等特殊情况,安排员工作业或加班作业,均应做好安全防护工作、落实应急处理措施。

六、参加工伤保险,为企业和职工解除后顾之忧

为所有在岗员工依法参加工伤保险,是企业应尽的义务,也是企业化解工伤风险的重要途径。所谓工伤保险,就是当参保职工发生工伤意外时,由工伤保险基金提供一定的抢救、治疗、康复费用,承担伤重、伤残员工的后续治疗、基本生活保障及一定的经济补偿费用。因为,尽管企业采取了种种预防措施,但工伤事故的发生仍是在所难免。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参保员工可以得到工伤保险基金的支持,及时有效实施抢救和治疗,可以享受相应的医疗补偿,伤重、伤残员工还可以按月享受伤残津贴。参加工伤保险,可以有效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为劳资双方解除后顾之忧,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七、视需要,适当为员工购买意外伤害商业保险,分担企业和职工的经济负担

部分企业由于客观原因,例如新进入企业员工,处于试用期、政策容许的社保“空窗期”,在企业无法为该员工办理工伤保险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选择为该员工购买意外伤害的商业保险,万一发生工伤事故,可以分担企业和员工的经济负担。有条件的企业或工伤事故发生频率较高的企业,可以考虑在办理了工伤保险的前提下,对发生意外伤害概率比较高的岗位的员工,额外办理商业保险。通过工伤保险和意外伤害商业险来共同分担工伤事故的损失,实现工伤事故“双保险”。

八、一旦发生工伤事故,须全力施救,积极治疗

企业通过各种措施,提高管控水平,可以有效降低工伤事故的发生率,但并不能保证不发生工伤事故。一旦发生意外工伤事故,现场人员应当临危不乱,启动应急处理程序,积极科学的组织现场自救、互救、援救,及时将受伤人员就近送至有条件施救的医疗机构抢救,待伤情基本稳定后,可以在征求受伤员工及其家属的意见后,选择更适合伤员治疗、康复的医院继续治疗。不论在员工住院治疗,还是出院后的康复期间,企业均应保持对受伤员工的关心与关注。

九、及时对工伤事故申请备案,及时申请保险理赔

一旦发生工伤事故、造成人身损害,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工伤保险主管部门申请工伤备案、工伤认定,及时申请意外伤害等所投商业保险的理赔。视需要,在员工康复后及时申请伤残等级评定。及时做好工伤职工医疗费用的报支、落实工伤职工伤残津贴等工伤待遇。积极从工伤保险、商业保险部门争取保险理赔和伤残补贴,尽可能弥补企业和员工在安全事故中的损失。

十、处理工伤事故,坚持“三不放过”原则

篇6

关键词煤矿;安全与职业卫生;现场评估

1煤矿安全与职业卫生评估基本情况

1.1概述煤矿安全与职业卫生评估是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推进煤矿安全监察工作“关口前移、超前防范”的一项重要创新之举。笔者自2011年连续6年在煤矿开展现场评估的实践证明:帮助煤矿查隐患、提建议、促整改、强基础,对煤矿安全生产以及安全基础建设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1.2现场评估的依据与要求现场评估是一项综合过程,依据山东煤矿安监局制定的评估标准,采用定性与定量的方式,通过在煤矿现场查资料、看现场、座谈交流,从而发现问题、提出建议,经交流讨论后形成结论。遵循客观公正、科学准确的原则;遵守职业道德,严禁;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执行山东煤监局“五不准”要求。1.3现场评估的内容2011年为安全生产保障、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防治水等7个专项;2012年至2015年为:安全生产保障、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系统、瓦斯防治、综合防尘、防灭火、监测监控、防治水、压风自救、供水施救、职业卫生、紧急避险、安全标志、安全培训、应急管理、人员定位、通讯联络等20个专项;2016年为安全生产保障、采煤、掘进、冲击地压防治、机电、运输、通风系统、瓦斯与煤尘爆炸防治、防灭火、安全监控系统、地质保障与防治水、职业危害防治、安全培训、人员位置监测系统、通信联络系统、应急救援等16个专项。

2现场评估的实施

2.1制定指导方案从评估组组成、专家选聘、现场评估要求及流程等方面制定指导方案,以使现场评估工作有所遵循。2.2组建评估组评估组一般由1名领队、11-12名评估专家、3名保障人员组成。(1)领队:由本中心人员担任,负责评估的日常组织、安全管理与廉洁自律,签发评估报告。(2)专家组:结合省内不同区域煤矿水、火、瓦斯、冲击地压等灾害类型特点,选聘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实事求是、依法行事,具有丰富经验的知名技术人员组成专家组,并划分为综合保障、采掘、机电运输、一通三防、地质防治水、职业卫生等专业组,负责各相关专业的评估,对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完整性、公正性负责,编制修改所评估的专业报告。指定1名技术业务优良、责任心强、善于管控的专家任专家组长,负责专家组的工作,对评估报告进行审核确认。(3)保障人员负责评估组的后勤联络工作。2.3现场评估现场评估时间一般2天/矿。主要有首次会议、查阅资料、现场察看、核查及交流、专业组讨论、集中讨论、末次会议等环节。(1)首次会议由领队主持并简要介绍现场评估有关事项与要求;专家组长对专业分工、时间进度等做出安排;矿方结合采掘工程平面图介绍采、掘、机、运、通等生产系统、“六大系统”建设与运行、灾害预防与控制以及职业卫生等情况。(2)查阅资料与现场察看。按照分工,在查阅规章制度、作业规程、图纸的基础上,对井上、下现场进行察看,并携带噪声计、风表、米尺等工具进行简单测量。根据资料与现场察看情况,进行符合性、一致性核查。发现问题,向矿方陪同人员讲明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经充分交流沟通后提出合理解决问题的指导意见,以利于问题的整改。(3)评估结论。根据查阅资料、察看现场情况,专家之间对发现的非自身专业问题及时相互交流通报;各专业组交流讨论初步确定需要提出的问题与建议,提交评估组集中讨论后形成最终的现场评估结论。(4)末次会议。领队主持,专家组长通报评估结论并征求矿方的意见,如无异议,双方在书面文件上签字确认。

3现场评估的特点与成效

3.1特点(1)借脑用智,查缺补漏。安全隐患、职业病危害因素无时无处不在,企业自身熟视无睹、习以为常。依靠专家开展现场评估,对制度建设、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等方面既查问题,又提建议,出谋划策,促进整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系统性与深层次问题。(2)全面覆盖,细查深查。充分利用专家专业优势,对采掘工作面、探放水施工作业点和主要生产系统、机房、硐室全覆盖,对系统各环节、要素进行解剖式诊断,有利于发现问题。(3)抓大带小,上下兼顾。关注大系统、大问题,同时,不放过小问题、小隐患;对井上与井下、制度措施与执行落实、图纸资料与现场实际等环节审阅察看,做到统筹兼顾。(4)与时俱进,针对性强。结合不同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例如“打非治违”、“四化”建设等有针对性的评估。(5)重视服务、推广先进。从事煤矿技术与管理工作多年、积淀深厚的专家们发现问题时积极与矿方人员交流沟通,从制度建设、规程编制、现场管理等方面传授经验,同时,注重宣传先进技术、先进生产工艺、先进管理方法等,带动矿方人员提高水平,推动基础建设。(6)认真通报,及时报告。对发现的问题与提出的建议书面通报矿方;对有可能构成重大隐患的,及时向监管监察部门报告,以便采取措施,消除隐患。3.2成效(1)注重评估效果,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2011年针对小煤矿多的现实,重点关注机电设备及其管理薄弱环节,发现某矿井下配电柜使用闸刀开关,及时报告相关部门;2012年职业卫生纳入评估专项,对职业卫生机构设置、制度建设、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等进行重点评估,督促煤矿企业尽快落实到位;2013年结合《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对煤矿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六大系统”建设基本要求、管理维护、验收、监督检查等进行重点评估;2014年在关注“四化”建设的同时,针对省内冲击地压矿井与采深超过800m的矿井实际,专门聘请省内冲击地压防治专家进行重点评估,发现某矿3203采面已形成孤岛开采后,建议其在未装备微震与应力观测系统前停止回采,并及时向监察部门报告。(2)注重现场实际,消除事故隐患。对现场查出的架空乘人装置制动闸磨损失效、运送柴油油罐机车轮对挡盖缺失、局部供风量不足导致局部通风机喝循环风等影响生产安全的急切问题,要求矿方立即做出现场处理。(3)发挥技术支撑作用,配合监察执法工作。2012年结合淘汰设备使用,2014年结合“双七条”、山东煤监局“九个七条规定”,以及“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2016年防范煤矿大事故等,充分发挥技术机构的专业优势,紧密配合安全生产工作的主线,充分体现了评估工作与监察执法的时效性与紧密性对预防事故发生起到了积极作用。山东煤监局持续深化“六个执法”、提升123工作思路,2015年山东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创历史最好水平,96%的煤矿实现了“零死亡”,全年发生一般事故6起,死亡8人,百万吨死亡率0.055。(4)交流提高,提升安全基础建设。评估专家长期在煤矿一线工作,既懂技术理论,又有实践经验;既精通煤矿设备性能、采煤工艺,又了解煤矿安全与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规律,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发现,提出解决的思路、方案和建议,并与矿方技术人员沟通交流,起到了现场培训、传帮带的效果,使矿方人员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提升了水平。笔者现场评估矿井2011年15处、2012年42处、2013年60处,2014年69处、2015年29处、2016年正在进行中。从评估的情况看,2012年有的矿井发现问题及提出建议90余条,2015年减少至30余条,从另一个侧面也表明安全基础建设逐年提高。

4结束语

通过煤矿安全与职业卫生现场评估感到:煤矿企业将安全管理与评估工作有效衔接,评估已经成为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煤矿企业认真细致地开展对标自评,促进了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整改;煤矿企业结合“四化”建设,积极研发和推广应用先进技术,矿井安全装备水平不断提升。煤矿安全与职业卫生现场评估是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工作的有益补充,是引进社会专业技术力量推动煤矿安全基础建设的创新。如果能采用政府划拨专项经费,或者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评估,同时,结合大数据对评估结果进行利用,将会使评估工作更有成效。

【参考文献】

[1]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矿安全程度评估办法》的通知[Z].2011,11号.

[2]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山东煤矿安全与职业卫生评估办法》(试行)的通知[Z].2012,137号.

篇7

关键词:液化石油 运输 过程 对策

1 在运输液化石油时存在的管理问题

液化石油一旦发生爆炸,整个过程几乎都是在瞬间完成的,根本没有时间等待我们去挽救,因为液化石油易燃、易爆,而且比重比空气大,不容易受到风向的影响。假如在人流密集度较大的地方,运装液化石油的槽罐车发生了泄漏或者发生了撞击,再加上可能遇见的火源,就很容易让液化石油达到爆炸点,一旦在这时发生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运输液化石油在所有化学危险品中的安全事故占到了50%,有将近70起化学品泄漏爆炸事故都是由运输液化石油的槽罐车因发生碰撞、泄漏后引起的,从2003年至2005年中,全国就有14个主要城市发生了类似的情况。在对这些原因进行总结之后,不断加强了对这种安全事故的案例的分析与研究。

1.1 安全防范意识在运输单位与运输人员中仍然非常缺乏。在液化石油运输的整个操作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相关人员在内,其中主要包括了驾驶员、维护员、装卸人员以及押运人员等等,因此,运输人员是整个液化石油运输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在整个液化石油运输途中,最容易造成石油泄漏从而引起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驾驶员的疲劳驾驶。除了上述之外,还有一些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引发事故的安全隐患,例如有些人员、没有职业素质,更有甚者会疲劳驾驶、违规操作、酒后驾驶等等,要想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就要对相关人员进行严格培训、严格做好资质审查工作,对其进行相关的业务培训。

1.2 要对运输工具以及车辆的检查落实到位,因为这些必备的工具是液化石油的主要载体。当遇到碰撞或者翻车等严重事故之后,之所以会发生液化石油泄漏,从而引发爆炸的主要原因,是对那些未能满足安全需求的槽罐车以及钢瓶的继续使用。在现如今,液化石油的运输过程中存在一个最大,同时也是最为普遍的安全问题,那就是在运输液化石油过程中,槽罐车会有超载的现象发生,这同样会导致液化石油产生安全隐患。

1.3 监控体制在道路运输中尚不完善。就目前而言,很多化学品都属于异地,因此在运输过程中,具有距离长、吨位大等特点。考虑到安全方面,在运输液化石油气体时,通常都会在夜间或者人口以及车辆密度不大的清晨进行,但在这种时间段进行运输工作,便给整体的监管力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特别是对于那些8小时制度以外的交通运输,管理力度便会大打折扣,从而减弱了对无证运行、超载、酒后驾驶等违法运输的打击力度。

1.4 不合理的液化石油从业单位设置点。在一般情况下,会在郊区或者人口密度较小的地方设置液化石油装集点,处于便民考虑,则会把加气站设在城市中,这样一来,使用单位便形成了一种零散不一的状态,造成安全事故和增大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石油运输车辆会不停在城市以及人口车辆相对密集的地方来回穿梭,以满足市区对液化石油的配送服务。

2 将应急对策以及安全事故防范充分利用在液化石油运输过程中

2.1 强调预防的重要性,对其加强管理。首先,安全意识的教育以及安全操作技能应该在运输人员以及相关单位中不断得到加强。要想在人为上彻底杜绝安全事故以及安全隐患的发生,就要通过各种相关培训以及海报宣传,不断提升运输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其次,液化气石油在运输中存在的问题应该结合当地的市政府机关以及各个安监部门和单位全力监督,并实施法律法规来对其运输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进行规范,保障运输过程中不会出现违规和突发现象。在运输前,应该播放新闻通知市民注意有关事项,除此之外,还应该避免多种由于自然因素所带来的破坏,例如台风、雷雨以及高温等等,这些因素都很可能使液化气石油在运输途中产生安全隐患,与此同时,还应该合理设计好时间,选择最佳的运输线路。再者,为了更方面监管工作的顺利有效运行,应该建立好各种应急处理机制,各个部门与企业之间都应该保持良好、有效沟通,从根本上建立起一套信息共享机制,为了更加及时有效地找出事故的发生位置,可以在运输液化气石油槽罐车上安装GPS定位系统,时刻观察运输车辆的状况。各大企业可以利用当今高科技手段以及先进的技术对液化气石油槽罐车实行实时监控和保护。液化气石油槽罐车内部应该随车携带各种应急处理以及保护设备,使用HAN防爆技术可以大大降低爆炸率,因为这种技术让槽罐车只能燃烧,降低了发生爆炸的危险。最后,要想避免液化气石油运输途中安全事故的产生,就应该从源头上对液化石油气的集散点以及运输过程做好全面监督和管理,做到跨省、跨区、跨市的三方合作,使得各省以及区域之间相互协作,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上逐渐明确。

2.2 一旦遭遇爆炸,液化气石油的应对措施。在液化气石油运输过程中,突况随时可能出现,事故难免会发生,所以再怎样预防,都不可能做到全面有效。当事故发生之后,要把伤亡以及损失降至最低,高速、安全、有效地对突况进行处理,必须从实际出发,使用应急方案对其做出有效指导。当事故发生后,消防队、交管队以及政府机关要相互协作,相互协调好自己的职能,一旦造成安全事故发生,对于出现安全事故的现场,相关部门应该第一时间对其进行处理,在处理的过程中要结合事故发生的特点和基本情况进行,并对处理的结果进行记录,方便下次同样事故出现之后的处理。在处理事故过程中,可以参考以下方法:①在信息报告机制上要逐渐完善,建立一套多渠道、全方位的事故信息报告机制,一旦液化气石油在运输途中发生安全事故,并引起燃烧、甚至爆炸的情况,知道事情经过以及发生原因的市民要及时向电视台或者媒体报告。为了更好的让全民参与进来,并加强预防,市政府以及相关单位应该开设专题热线或者建立一个事故处理中心。②各单位以及各部门要落实好自己自身的主要职责,要对全市人民的生命安全负责,就要做到能有效应对各类事故的发生。例如:检测单位在事故发生点能够迅速提出营救措施,预计液化气石油再次产生危害的可能性,带上各种仪器设备对液化气石油的浓度、影响范围以及数量等做出全面分析;消防队到事发现场之后,则应该迅速展开抢救工作,避免爆炸事故再次发生,从根本上减小事故影响,为了能够多获取抢救时间,控制事态发展,不再让其继续恶化,消防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出事车辆进行全方位补救;专业救援队达到出事现场之后,首先应该做出灭火工作,防止火势继续扩散,及时扑灭原火;为了让未进入事故范围的车辆绕过出事路段,交警以及公安人员到事故发生地之后,要积极参与疏导交通,使用警示性的设备在危险地段做好标记,封锁道路;电视台以及各大媒体应该及时提供相关的救援信息,帮助交警以及公安人员疏导交通,确保信息能够及时等。

2.3 处理液化石油气泄漏后引发的火灾情况。如果液化石油气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了火灾,就很容易产生爆炸,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如果在运输途中,发现了可能出现火灾的情况,第一步要切断电源,然后把可能发生燃烧的容器从车厢内转移到空旷的地方,并对其进行喷水冷却,使容器自身的温度达到燃点以下。如果同时发生了漏气的情况,要想方设法设置一个隔离区,使周围的气体散尽,在此基础上,还应该预防液化石油气体通过地下水道以及通风系统进行传播。

3 结语

液化石油虽然自身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可从整体上来讲,它也给普通百姓带来了很多便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液化石油。如果在运输液化石油过程中操作不当,就可能引发灾难,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以及人员伤亡。在液化石油运输过程中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将安全隐患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赵来军,肖志杰,张江华.我国液化石油气运输安全事故预防与应急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3:115-118.

篇8

[关键词]锅炉;安全事故;整治;安全生产

中图分类号:X9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0-0322-01

锅炉是一种用于能量转换的专业设备,煤炭在锅炉中燃烧后对水进行加热,产生的水蒸气催动蒸汽轮运转,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和热量。随着科技的发展,锅炉的型号不断增多,功能越来越多,活跃在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锅炉在现代工业企业生产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运行状况直接影响到很多企业的生产效率。但是锅炉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自身问题、人员操作等问题,引起了大量安全事故,不仅影响到企业生产,还威胁到工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分析锅炉安全事故及其诱因,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治对于企业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1 锅炉安全事故分类

锅炉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锅炉安全事故是指其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工作温度较高或者压力较大等原因导致的内部零件损坏、锅炉无法正常运行,甚至引起锅炉爆炸并造成财产和人员伤亡等各种安全问题。锅炉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也是极其巨大的。根据锅炉安全事故发生后造成的破坏性进行划分,可以而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种是一般性的轻微事故,锅炉安全事故中,仅有部分零件造成损坏,不影响锅炉短期的使用,因而不用进行大规模的整修。第二种是严重安全事故,锅炉中的某些受压部件、安全附件及其安全保护装置被损坏,燃烧过程中存在爆炸风险,因而锅炉必须停止运行并进行大规模整修。第三种是爆炸事故,锅炉在使用过程中的受压部件被严重损坏,锅炉积蓄的大量能量在短时间被迅速释放,锅炉发生爆炸并且导致人员伤亡的事故。锅炉的三种类型的事故不是分割的,严重的锅炉事故往往是在轻微事故发生初期没有受到重视而长期积累的结果,因此无论是哪种事故,都应当引起相应的重视,以便做好预防和处理。

2 锅炉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

2.1 锅炉事故产生物的原因

2.1.1 锅炉自身质量问题

严格来讲,锅炉必须由专业生产厂家生产,承压部件及其关键零部件也必须达到国家相应生产标准。但是在一些小型工厂中,使用的大多为小型锅炉,为了控制生产成本,一些关键零部件达不到生产标准。甚至在一些工厂中,锅炉的部分零部件都是自己使用一些现有的材料焊接而成的,虽然表面上看来没有问题,但是自己改造的锅炉没有经过压力测试,运行过程中极易引起安全事故。此外,很多企业虽然使用了原装的合格锅炉,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受制于场地的限制或者实际需求,会对锅炉进行一定的改装,这些都会影响到锅炉的安全性能。

2.1.2 煤炭质量问题

煤炭是锅炉的主要燃料,随着煤炭资源的匮乏,很多企业为了控制生产成本,使用了劣质煤炭作为锅炉的燃料。但是锅炉对于煤炭具有较高的要求,劣质的煤炭虽然可以一时降低生产成本,但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会对锅炉造成不可逆转的物理损害。此外,劣质煤炭产生大量灰屑等还会附着在锅炉的外表面,影响锅炉的导热性能。

2.1.3 锅炉用水质量问题

锅炉用水有较高的标准,劣质水也是导致锅炉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一些工厂中,水质往往未经检测和处理就在锅炉中使用,这些品质较差的水中,含有较高的碳酸镁和碳酸钙,并且还含有较多杂质。在高温中产生的化学反应会腐蚀锅炉内壁,并且产生厚厚的水垢附着于锅炉的表面,在以往的事故中,由于水质问题而引起的锅炉安全事故层出不穷,严重威胁着锅炉的运行。

2.2 锅炉事故产生人为原因

2.2.1 监管不到位

锅炉在企业中大都属于固定资产,如果使用得当的情况下往往可以使用很多年,如果使用不当,会大大缩短锅炉的使用寿命。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很多企业都没有认识到锅炉是生产要素,因而忽视了锅炉的安全管理,没有实时掌握锅炉运行情况,锅炉大都只有少数司炉工负责。

2.2.2 操作不当

作为锅炉的直接操作人员,司炉工是锅炉的直接管理人员,对锅炉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司炉工应当时刻关注锅炉的运行状况,将锅炉的压力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准确掌握燃料和水的添加时间,定期对锅炉的水垢进行清理等。但是实际中的大多数司炉工都不是专业人员,燃料和水的添加具有随意性,压力控制不合理,往往由于操作不当而引起安全事故。

2.2.3 技术处理不当

企业不重视锅炉的管理,导致锅炉操作人员心理上的疏忽,锅炉运行管理较为混乱。当锅炉出现问题时,司炉工虽然会向管理部门报告问题,但是在大部分企业中都没有专门的锅炉维修人员,对锅炉产生的异常不能准确的分析,只能保证锅炉在表面上正常运行,导致锅炉日常中的细微安全隐患被忽略。

3 锅炉安全问题的整治

3.1 控制锅炉的质量

企业要购买专业厂家生产的锅炉,不能为了节省成本而选用劣质锅炉,更不能随意对锅炉进行改装。企业管理者要清楚的认识到,购买锅炉所能节省的成本是有限的,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因此采购锅炉时,还应当让生产企业出示锅炉的试验数据和生产资料,使用之前到质监局备案。

3.2 控制水质与煤炭质量

在选用锅炉燃料时要严把质量关,保证锅炉使用二级以上的烟煤,坚决使用正规渠道的煤炭,保证煤炭的品质。进入锅炉的水也要符合相关要求,就目前的水质而言,大多数地区的水质是不符合锅炉使用标准的。因此锅炉用水应当进行一定的处理,并且在检测合格后才能进入锅炉使用。

3.3 规范人员操作

司炉工作为锅炉的直接操作和管理人员,应当在上岗之前进行必要的培训,一方面提升器安全生产意识,另一方面提升器锅炉操作管理技能。司炉工要准确记录锅炉运行的状况和数据,并且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出现问题时,及时向管理部门汇报,在第一时间排除锅炉安全隐患。

3.4 应急处理机制

锅炉关系到企业运行的动力,一旦出现事故就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行。因此在做好锅炉安全运行的监测和管理外,还应当建立应急处理机制,以便在出现事故第一时间内进行必要的应急抢修,尽可能将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事故处理者要沉着冷静,其他人员各司其职,服从指挥,必要时可举行一定的演习,提升应急处理预案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侯力源. 试论锅炉安全事故的诱因与整治措施[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3:79-80.

[2]罗福明. 浅谈锅炉安全事故的原因及处理方法[J]. 科技促进发展,2011,S1:290.

[3]谢照思,徐子力. 锅炉安全分析[J]. 广西轻工业,2010,04:31-32+46.

[4]徐康华. 浅谈锅炉安全运行管理与维护保养[J]. 科技资讯,2014,07:163.

[5]梁治国. 常压锅炉的安全管理探析[J]. 科技传播,2014,08:46+55.

[6]燕德全. 锅炉安全问题浅析[J]. 科技资讯,2009,05:124.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