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4 10:36:3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临床医学儿科专业,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a)-0130-02
围绕我国医学专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适应我国医学高等专科教育改革和基层卫生工作改革发展的需要,更好适应21世纪社会进步和卫生事业发展及改革的需求,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儿科学》教学也应遵循“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岗位”的基本原则[1],重视“三基、五性、三特定”的教学要求为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和学生就业与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儿科学是研究小儿时期生长、发育、保健、疾病防治的综合性医学学科。其特点是:儿童个体身体素质差异、性别差异、年龄月龄差异非常大,无论是健康状态的评估还是疾病状态的临床诊断都不好采用同一单一的评价标准;其次是儿童对疾病造成的损伤、内环境稳态破坏后的恢复能力较强;再次是儿童自身防护能力较弱,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等,因此我们应该特别注重小儿疾病的预防、保健和干预。由于小儿身体各项机能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中,所以患病率要高于成人,儿科学的教学任务通过理论和实践降低小儿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强儿童体质和提高儿童保健[1]。儿科学的宗旨就是“保障儿童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基于这样的目标结合高职教育理念,该文对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
1根据职教理念调整教学内容
儿科学属于临床医学二级学科,研究对象包括新生儿、婴幼儿、青春期的儿童。围绕儿科学的教学宗旨“保障儿童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结合现代职教理念,从四个方面改革教学内容:首先,根据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性和影响因素,不断提高小儿体格、智力、适应性、综合素质;其次,根据小儿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理论技术,最大能力的降低儿童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升儿童疾病的治愈率;再次,普及教育做好儿科知识的宣传,例如先天性疾病的筛查、免疫接种、儿童膳食营养、儿科保健知识的普及等;最后,对小儿疾病的康复可能性及具体康复治疗方案进行研究,尽最大可能帮助疾患小儿提高他们的日常生活质量,乃至恢复健康。为此,本次课改主要进行以下五个方面教学内容的增加、合并或删减。
(1)根据儿科学发展趋势和对疾病的临床研究,将“风湿性疾病”和“免疫缺陷病”在授课计划和教学课件上进行整合,统一为“免疫性疾病”。这一章内容整合后重新进行分节,包括小儿免疫系统发育特点、免疫缺陷病、风湿热、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紫癜、川崎病,共六节内容。
(2)根据我国儿童感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现状,增加了麻疹、水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内容,将这部分内容与结核病、寄生虫病,三部分内容整合为“感染性(传染性)疾病”。这一章内容整合后重新进行分节,包括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童结核病、寄生虫病,共六节内容。
(3)根据人们对健康儿童保健意识的增强,对这章内容的讲解进行拓展,增加课时量[2]。例如,增加儿童日常膳食营养素的摄入量部分内容;配方奶粉儿童每日摄入奶量的计算;婴儿抚触;婴儿主被动操等。
(4)将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方案进行修订和更新,以更好的适应当今临床实际和应用;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易患新生儿败血症,因此将新生儿败血症的教学内容在原有基础上补充完整,增加败血症的诊断指标,使新生儿疾病的讲解更加完善。
(5)为适应基层助理医师的执业能力范畴及其实用性,删掉了儿童急性白血病、儿童急性坏死性小肠炎、儿童癫痫等内容的讲解。将节省出的课时添加到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尤其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适应医学教学模式的改变,弱化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提倡人体整体化,以适应整体化医学的理念。坚持“三基、五性、三特定”的原则,满足“三个需要”。注重教材的整体优化,处理好不同内容的联系与衔接。
2进行学情分析更新教学方法
分析我院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结构,来源包括三个部分:(1)高职大专(理科)生,这部分学生具有较好的中学化学和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具备学习临床医学的基本条件;(2)高职大专(文科)生只具有中学化学和生物学的初步知识,学习医学基础知识有一定的差距;(3)单招生在中专阶段已经学过生理学和生物化学,部分学生已具有学习临床医学的基础,但知识相对偏少,实践技能有待提高。
针对这样的学情,显然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和达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笔者教学团队从以下三个方面更新教学方法,适应学情。
(1)以儿童对健康的需求为中心,改革教学方法。儿科医护工作人员对小儿的健康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不断地提高儿童体格、智力发育、社会适应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理论教学外应不断的给学生渗透“责任感和使命感”,保障小儿健康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和谐状态[3]。
(2)任务驱动以学生为中心实现角色扮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要求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从医学学生的角色转变为准医疗工作者。由于年幼的小儿不能自诉病史,年龄又偏小,缺乏明确的定位症状和体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强调作为儿科医护工作者,临床诊断时务必详细询问家长小儿病史,并严密观察病情发展,必要时结合实验室检查等。课堂上学生科角色扮演为疾病防治的执行者、儿童保健知识的宣传者、儿童营养膳食的指导者、患儿代言者、患儿知心者等多重角色。
(3)CBS教学法在儿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CBS,Case-BasedStudying,基于案例讨论的学习。即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以案例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讲述新课前可先提出典型案例,将学生分组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在实际案例分析中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CBS教学法具有高度的仿真性、形象性、动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针对岗位需求改革考核方式
(1)理论知识的传统考核法。按照本课程的授课计划和教学目标,教研室内进行轮流说课,统一每章重难点知识的讲解方法和考核方法。在每章节讲授完毕时,结合近年执业助理医师和执业医师考试,应附有相应的目标检测习题,包括A型、B型、C型单项选择题、X型多项选择题、简答题等;学期末时,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考察学生对儿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这部分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50%。
(2)CBS教学考核方法。这种考核方法是本次课改的特色和核心。将每个教学班的学生按照4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并指定小组长。由组长抽取教师之前准备好的相关案例,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小组调研,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激烈讨论、结合课本理论知识形成案例小结,最终以实验报告的形式上交,教师进行点评打分。这种考核方式可在学期初、期中、期末各进行一次,每个案例10分。这部分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30%。
(3)实践操作技能考核[4]。实验操作技能考评包括现场操作考核和实验报告考核两种形式。由教师根据课程标准,选定考试范围及操作要求,同时在固定时间内开放实验室为学生动手训练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考试时教师将考题编号分组由学生自己抽签,学生根据考题内容独立完成操作,考试完毕进行评委现场打分。对于复杂实验(例如新生儿心肺复苏),也可将学生分成小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机会,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全面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教师在学生实践操作过程中认真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进行现场打分。这部分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20%。
4小结与展望
我国医学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儿科学方面也有相当丰富的经验,作为未来的儿科医务工作者,在继承前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更要与时俱进,根据社会发展不断学习,丰富自身知识含量,提升自身实践水平,更要不断创新为儿科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该文通过分析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课程培养目标,分析儿科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结合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提出《儿科学》课程改革的三点建议,即根据职教理念调整教学内容;进行学情分析更新教学方法;针对岗位需求改革考核方式。
随着临床医学研究的进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儿科学不断向更深入的层次分化,儿科学的任务就是要不断探究儿科医学的理论、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尽最大可能降低小儿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强小儿体质,提高小儿疾病的治愈率,提高小儿健康保健和疾病的防治水平。其中儿童健康与保健、新生儿医学将是儿科中最具有特色的学科。儿科医务工作者的使命任重而道远,为了适应岗位需求,儿科学也将会发展为总体医学和全科医学,以适应我国广发基层地区医疗和卫生保健的需要。
作者:余欢
参考文献
[1] 于洁.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 孙晓静,张钦祥.浅谈高职高专学校开设“健康与保健”课的重要意义[J].鸡西大学学报,2006,6(2):14-15.
儿科学是研究小儿时期生长、发育、保健、疾病防治的综合性医学学科。其特点是:儿童个体身体素质差异、性别差异、年龄月龄差异非常大,无论是健康状态的评估还是疾病状态的临床诊断都不好采用同一单一的评价标准;其次是儿童对疾病造成的损伤、内环境稳态破坏后的恢复能力较强;再次是儿童自身防护能力较弱,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等,因此我们应该特别注重小儿疾病的预防、保健和干预。由于小儿身体各项机能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中,所以患病率要高于成人,儿科学的教学任务通过理论和实践降低小儿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强儿童体质和提高儿童保健[1]。儿科学的宗旨就是“保障儿童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基于这样的目标结合高职教育理念,该文对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
1根据职教理念调整教学内容
儿科学属于临床医学二级学科,研究对象包括新生儿、婴幼儿、青春期的儿童。围绕儿科学的教学宗旨“保障儿童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结合现代职教理念,从四个方面改革教学内容:首先,根据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性和影响因素,不断提高小儿体格、智力、适应性、综合素质;其次,根据小儿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理论技术,最大能力的降低儿童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升儿童疾病的治愈率;再次,普及教育做好儿科知识的宣传,例如先天性疾病的筛查、免疫接种、儿童膳食营养、儿科保健知识的普及等;最后,对小儿疾病的康复可能性及具体康复治疗方案进行研究,尽最大可能帮助疾患小儿提高他们的日常生活质量,乃至恢复健康。为此,本次课改主要进行以下五个方面教学内容的增加、合并或删减。
(1)根据儿科学发展趋势和对疾病的临床研究,将“风湿性疾病”和“免疫缺陷病”在授课计划和教学课件上进行整合,统一为“免疫性疾病”。这一章内容整合后重新进行分节,包括小儿免疫系统发育特点、免疫缺陷病、风湿热、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紫癜、川崎病,共六节内容。
(2)根据我国儿童感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现状,增加了麻疹、水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内容,将这部分内容与结核病、寄生虫病,三部分内容整合为“感染性(传染性)疾病”。这一章内容整合后重新进行分节,包括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童结核病、寄生虫病,共六节内容。
(3)根据人们对健康儿童保健意识的增强,对这章内容的讲解进行拓展,增加课时量[2]。例如,增加儿童日常膳食营养素的摄入量部分内容;配方奶粉儿童每日摄入奶量的计算;婴儿抚触;婴儿主被动操等。
(4)将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方案进行修订和更新,以更好的适应当今临床实际和应用;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易患新生儿败血症,因此将新生儿败血症的教学内容在原有基础上补充完整,增加败血症的诊断指标,使新生儿疾病的讲解更加完善。
(5)为适应基层助理医师的执业能力范畴及其实用性,删掉了儿童急性白血病、儿童急性坏死性小肠炎、儿童癫痫等内容的讲解。将节省出的课时添加到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尤其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适应医学教学模式的改变,弱化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提倡人体整体化,以适应整体化医学的理念。坚持“三基、五性、三特定”的原则,满足“三个需要”。注重教材的整体优化,处理好不同内容的联系与衔接。
2进行学情分析更新教学方法
分析我院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结构,来源包括三个部分:(1)高职大专(理科)生,这部分学生具有较好的中学化学和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具备学习临床医学的基本条件;(2)高职大专(文科)生只具有中学化学和生物学的初步知识,学习医学基础知识有一定的差距;(3)单招生在中专阶段已经学过生理学和生物化学,部分学生已具有学习临床医学的基础,但知识相对偏少,实践技能有待提高。
针对这样的学情,显然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和达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笔者教学团队从以下三个方面更新教学方法,适应学情。
(1)以儿童对健康的需求为中心,改革教学方法。儿科医护工作人员对小儿的健康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不断地提高儿童体格、智力发育、社会适应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理论教学外应不断的给学生渗透“责任感和使命感”,保障小儿健康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和谐状态[3]。
(2)任务驱动以学生为中心实现角色扮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要求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从医学学生的角色转变为准医疗工作者。由于年幼的小儿不能自诉病史,年龄又偏小,缺乏明确的定位症状和体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强调作为儿科医护工作者,临床诊断时务必详细询问家长小儿病史,并严密观察病情发展,必要时结合实验室检查等。课堂上学生科角色扮演为疾病防治的执行者、儿童保健知识的宣传者、儿童营养膳食的指导者、患儿代言者、患儿知心者等多重角色。
(3)CBS教学法在儿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CBS,Case-BasedStudying,基于案例讨论的学习。即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以案例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讲述新课前可先提出典型案例,将学生分组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在实际案例分析中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CBS教学法具有高度的仿真性、形象性、动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针对岗位需求改革考核方式
(1)理论知识的传统考核法。按照本课程的授课计划和教学目标,教研室内进行轮流说课,统一每章重难点知识的讲解方法和考核方法。在每章节讲授完毕时,结合近年执业助理医师和执业医师考试,应附有相应的目标检测习题,包括A型、B型、C型单项选择题、X型多项选择题、简答题等;学期末时,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考察学生对儿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这部分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50%。
(2)CBS教学考核方法。这种考核方法是本次课改的特色和核心。将每个教学班的学生按照4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并指定小组长。由组长抽取教师之前准备好的相关案例,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小组调研,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激烈讨论、结合课本理论知识形成案例小结,最终以实验报告的形式上交,教师进行点评打分。这种考核方式可在学期初、期中、期末各进行一次,每个案例10分。这部分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30%。
(3)实践操作技能考核[4]。实验操作技能考评包括现场操作考核和实验报告考核两种形式。由教师根据课程标准,选定考试范围及操作要求,同时在固定时间内开放实验室为学生动手训练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考试时教师将考题编号分组由学生自己抽签,学生根据考题内容独立完成操作,考试完毕进行评委现场打分。对于复杂实验(例如新生儿心肺复苏),也可将学生分成小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机会,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全面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教师在学生实践操作过程中认真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进行现场打分。这部分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20%。
4小结与展望
我国医学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儿科学方面也有相当丰富的经验,作为未来的儿科医务工作者,在继承前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更要与时俱进,根据社会发展不断学习,丰富自身知识含量,提升自身实践水平,更要不断创新为儿科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该文通过分析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课程培养目标,分析儿科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结合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提出《儿科学》课程改革的三点建议,即根据职教理念调整教学内容;进行学情分析更新教学方法;针对岗位需求改革考核方式。
〃临床医学在本质上属于“经验学科”,学习和掌握有关疾病的病因、病机、病理、检查方法以及诊断和治疗原则等知识,是临床医学教学要求的重要内容。多年以来,临床医学教育始终面临着学习内容繁多而教学学时极少的矛盾。而且,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学习内容多与教学学时少的矛盾进一步突出。此外,大课教学课程设置与临床诊疗实践脱节的现象常导致学生不能学以致用而降低了学习的热情和教学效果。
"耳鼻咽喉科学作为一个临床二级学科,在教学方面更存在诸多特点①课程内容多而教学时数少②耳、鼻、咽、喉、气管食管各部都是狭窄的腔洞结构,解剖精细,功能复杂、其解剖形态多数难于窥清,教学难度大③基础医学教学阶段多未涉及,与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其它二级学科的最大区别是耳鼻咽喉科学内容在基础医学前期学习中几乎皆未涉及④学生对考查课程重视不足⑤实践时间少,感性认识不足。因此,耳鼻咽喉科学的教学一直是临床医学教学中具有代表性的教学难点学科。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启动了广泛的教学改革工程。针对耳鼻咽喉科学教学现状,我们在建立了耳鼻咽喉科学本科生教学体系改革方案的基础上[1],针对五年制临床医学学制与七年制临床医学学制的异同点,对原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耳鼻咽喉科学教学方案进行了系统改革,建立了新的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耳鼻咽喉科学教学体系。分别在二届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97级,99级)耳鼻咽喉科学的教学中进行了实施,取得明显成效。
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耳鼻咽喉科学教学体系改革方案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耳鼻咽喉科学教学体系改革包括①课程体系改革②教学方法改革③教学手段改革④实习方案改革⑤考核方法改革等五个方面。
1.1大课教学打破原来的章节体系,大课教学选择有代表性的疾病,以疾病群和重点病症为单元进行重点讲授。
改革前后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耳鼻咽喉科学大课教学目录及学时数"1.2增加系统小讲课,小讲课安排在临床实习中完成,内容为教学大纲中规定而大课中未讲授的部分,以及对大课内容进行巩固。方法主要是结合临床实习中的具体病例进行系统讲授,或以“问题为基础”进行实践教学。并以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补充和扩展。
"1.3改变以往在门诊实习的单一模式,开展以病房为主,专家门诊、检查室及治疗室相结合的综合实习方法,扩大实习范围,进一步提高临床实习效果。
"1.4门诊实习中参加教授专家门诊,开展“以问题为基础(PBL)”的现场教学,培养学生在临床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5病房实习中结合疾病开展讨论式教学方法(Seminar教学)及PBL教学方法,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1.6确定主题(Topic),要求学生进行文献综述,提高学生追踪学科动态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疾病本质的科学发展观。
1.7制作高质量的教学课件,提高教学效果。
"1.8参加本学科举办的耳鼻咽喉科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拓宽对本专业领域发展前沿的认识及对专业知识的掌握。
"1.9改革考试方案改变了以往单纯以理论考试来衡量成绩的办法,改为综合考核,方式包括①大课理论考试;②实习技能考核;③中-英文病历书写;④seminar专题讨论⑤实习表现评估。将部分理论考试融合于实习中,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基本操作能力,综合考查学生对本学科知识掌握的情况及实习效果。
西安医学院专业名单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
临床医学(儿科方向)
麻醉学
口腔医学
医学影像学
预防医学
精神医学
药学
中药学
医学影像技术
医学检验技术
眼视光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康复治疗学
助产学
护理学
市场营销
公共事业管理
关键词:本科生;临床实习;儿科
临床实习是临床医学本科生由学生身份向临床一线医师身份转变的关键时期,具有双重身份性质,既是带教教师眼中的学生,又是病患眼中的实习医生。临床医学本科生在临床实习时存在很多问题。儿科又成为“哑科”,小儿表达能力差,诊治不配合,家属情绪焦虑,这给本科实习医生带来了压力和挑战。通过总结实习带教经验,解决临床医学本科生儿科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让其充分了解儿科、喜欢儿科,选择成为儿科医师。
一、临床医学本科生儿科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1.对儿科不感兴趣或不重视。儿科用药、手术、基础与临床科研均与其他学科有较大差距。儿科病情复杂,病情变化快,对病情变化的观察及判断有较高要求,许多综合性医院取消儿科急诊及门诊输液,导致儿科住院患者多,周转率快,在综合性医院儿科医生要承担产婴室、新生儿、儿科住院部及夜间急诊等繁多的临床工作,因此临床医学本科生对儿科不感兴趣、不重视,导致他们在考研、规培及未来职业规划计划中,大部分不选择儿科,因此儿科医生生源大量流失。
2.考研或就业的影响。由于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农村及城镇医疗保险的普及,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医疗单位对医疗人才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临床医学本科生毕业后找工作越来越难,考研成为大多数临床医学本科生的选择,因此在实习阶段,本科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复习考研,儿科也是考研的冷门专业,因此临床医学本科生不能将精力和时间用于儿科临床实习,甚至在实习期间请假复习。我国推行住院医师规培制度,本科生大部分不会选择儿科规培,因此实习生不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不遵守科室劳动纪律的问题时有发生,将实习工作看成自己的负担而抵触实习工作,甚至会在加强监管后质疑管理[1]。
3.实习医生角色转换障碍。临床实习让本科生由学生向临床医生的角色转换,本科生尚未进入实习医生的角色,实习时会潜意识地把自己当作学生、当作旁观者,把临床实习当作理论学习,不主动参与到问病史、查体、解读报告、分析病情、与家长沟通病情等临床工作中。实习医生从校园走向医院,从书本走向实践,面临将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工作的困难,会有焦虑、畏惧等心理。
4.儿科医患沟通问题。儿科又称“哑科”,儿童不能自我表达自身存在的问题,需家属提供病情,而家属带有自身情绪,往往不具有客观性,儿童查体和治疗均不配合,没有经验的实习医生经常会束手无策。目前儿童患病住院,全家出动照顾,面对众多家属的询问,实习医生由于临床经验少、缺乏沟通经验而无法回答,而家属要求经验丰富的医生诊治,在心理上排斥年轻的实习医生,甚至轻视实习医生,拒绝实习医生的问诊和查体,实习医生极易产生对儿科的厌烦、脆弱、自卑、畏惧等情绪,打击实习的积极性,使得无心于儿科临床实习工作[2]。
5.团队协作问题。临床诊疗是一个集体性的工作,并不是仅仅只要医生发挥作用,医疗及护理团队、医技检验、后勤保障、行政等多个单元集体发挥作用,而良好的团队协作、良好的团队沟通是保证医疗运转的基础,需要医护人员各司其职。实习医生会被安排比如测血压、做心电图、测血糖、记录出入量、换药、打印病历资料等看似与学习临床知识无关的事务,甚至科室事务、搬东西、跑腿等,因此实习医生会对自己实习所做的事情感到困惑甚至怀疑,会推诿或拒绝上级医生的安排。
二、解决方法
1.引导实习医生正确认识儿科现状及发展机遇。我国儿科医生数量增长缓慢,且每年都存在流失的现象,为了缓解儿科医生短缺的状况,部分高校已恢复儿科学本科专业招生。在国家补助下,儿科规培医师待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儿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赢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引导实习医生正确认识儿科现状及发展机遇,纠正其对儿科的偏见,改变其对儿科固有的观念,树立对选择从事儿科行业的信心。
2.加强儿科临床基础知识的培训。实习过程中,查房主治医师、住院总医师、住院医师应在临床带教中发挥好临床教学工作。查房主治医师重点讲解疾病分析与诊断思路,疾病概念诊断的标准、分类及治疗原则等,查房时以问题为导向,促进实习医生主动学习,掌握疾病基本的诊疗思路。住院医师负责带领实习医生掌握收治病人的流程、病情观察重点以及一般临床问题,如发热、腹痛等常规处理措施。住院总医师主要负责理论教学,讲课内容需贴合实际,比如肺炎、补液等基础知识的讲解,加强基础知识储备,而病例讨论需讨论疑难病情,加快临床思维的形成。实习医生需认真书写病历,带教教师要及时纠正病历书写错误,提高书写医疗文书的效率和质量,并对其进行常用诊疗技术的培训,让实习医生熟练掌握腰椎穿刺、骨髓穿刺、胸腔穿刺等基本操作技术。
3.加强对儿科医师临床教学能力的培养。各级儿科医师需要提高自身临床教学工作的能力。查房主治医师具有丰富的理论课教学及临床见习带教经验,查房教授需拿出更多的时间参与临床教学,同时应加强对儿科住院医师的培养,包括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培养以及基本临床思维的培养,比如发热原因待查、腹痛原因待查、血尿原因待查等常见临床问题的临床思维,儿科住院医师临床水平、职业素养的提高,对实习医生会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临床实践中,带教教师的言谈举止和态度立场都会对实习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带教教师要对学生诊疗中出现的不规范语言及操作及时纠正,但要注意时机。对学生的良好表现要及时予以鼓励,使学生建立信心,敢于与患者交流,逐步提高学生与患者沟通方面的技巧与能力。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体下,让实习医生有更多的临床操作机会,做到放手不放眼。
关键词:中外儿科人才;培养;比较研究;
为了学习发达国家儿科医学人才培养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扬长避短,更好地探索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科医学人才培养制度,本文就中外儿科医学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和途径进行初步的比较和分析研究,并就上海地区儿科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些看法。
一、我国儿科医学教育和西方医学教育的对比研究
我国儿科医学专科人才的培养方式和途径与西方、日本等国家有所不同,基本上是学习50年代以来前苏联培养儿科医学人才的模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西方儿科专科教育的异同点进行简要的对照。
1.培养途径的比较。
我国医学院校自50年代中期设立儿科医学专业后,就在大学本科教育时期实行高度儿科专业化的教育和人才的培养,学生的来源是志愿报考儿科医学专业并经高考录取的高中毕业生。儿科医学专业学制经历了从五年六年五年的变化过程,目前儿科医学专业本科的学制为五年,毕业后授予学士学位。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高等医学院校只设临床医学专业,其实行的是医预科教育(获学士学位)以授予医学博士为目标的医学教育的学制。儿科等专科医师培养是通过住院医师培训来完成的,普儿科专业的住院医师培训的年限一般是3年。由于医学生接受过医前教育,其基础知识扎实、学习能力较强,对医学阶段的学习是有利的,对毕业后的发展和专业深造也是有利的。
2.培养过程的比较。
我国儿科医学专业本科通常分为3个阶段,原则上是采用“前期课程趋同,后期课程分化”的形式培养儿科专业人才。第一阶段为基础医学学习阶段,时间为二年半,主要学习医学基础知识,其课程设置、教学时数均与临床医学专业相同。第二阶段为临床学习阶段,时间为一年半,主要学习医学桥梁课程和临床课程及见习。在这一阶段中,除学习临床医学专业开设的课程外,还要学习儿科医学专业课程。第三阶段为毕业实习阶段,时间为一年,主要进行临床各科的毕业实习,儿科专业实习约占总实习时间的一半。西方医学院校只设临床医学专业,学制为四年,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二阶段共2年在医学院中进行,主要学习医学前期课程,而第三、四阶段通常在医院各科进行必修临床课的见习和临床选修课(专科选修),儿科学只是作为一门课程在此阶段学习,其实习是在毕业后教育的第一年内进行。
3.培养目标的比较。
我国医科毕业生大多离校后直接进入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因此,为适应这一目标,把专业划分较小以便使学生在某一专业领域内掌握较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儿科医学专业也是以此为背景进行运作的。而在西方,医科只是作为基础水平的医学教育,是以培养学生为毕业后接受专科培训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为主要目的,因此专业面较宽,适应性较强,为毕业生在毕业后数年内进行专科培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毕业后教育的制度化又使得医科阶段的培养目标得以实现。
4.教学方式的比较。
在我国,医学教育基本上以大班课堂讲授为主要形式,课程安排也以学年、学期为单位,主要课程一般长达100学时以上,有的甚至达200多学时。与这种教学活动大型化、课程安排长程化和教学形式单一化的旧的传统医学教学模式相比,美国等发达国家医学院校在教学中采用的方式就较为灵活、科学、有效和个性化。在教学活动中更多地采用小组或个别指导的方式,通过自学或讨论来进行微型教学,将一些大型课程分解为中、小型课程,并将长学期改为短学期,更有利于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安排,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效率。教学形式上也更多地采用讨论会、小组学习、自导学习和实践教学等多样化形式,使学生在学力上有较大提高。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固然与美国医学院校学生人数较少、教学力量较强分不开,但这种通过教学形式和方法的改革来提高教学效率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通过以上对照可以看到,中西方医学教育都是以培养医学专门人才为目的,但在培养途径、过程、目标乃至教学方式、方法方面各有其特点和差异。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始终是以我国的历史文化和国情为背景,努力适应国家卫生人力发展计划。建国50年来医药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但随着卫生人才供需矛盾的逐渐缓解,我国医学教育应向更高层次发展,在这一方面,西方医学教育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目前,美国等国家医学院为适应更高起点的医疗卫生发展对人力的需要,正在进行以提高人才质量为目标的改革。例如进一步改善医前教育,加强教学内容中增进健康和疾病预防的训练;改革教学方法,进一步削减学时,给学生更多的自学时间;改进评价方法,广泛促进学生独立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改革措施都是我们在医学教育改革中值得借鉴的。
二、对上海地区儿科医学教育发展的思考
从50年代中期以来,全国已有20多所高等医学院校设有儿科医学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儿科专业人才,为保护我国儿童身心健康作出了巨大的努力。这是一种较为经济、快捷的培养儿科医学专业人才的方式和途径,是与我国50年代以来人口高速增长对儿科医学人才的大量需求相适应的。40多年来,儿科医学事业的迅速发展和儿科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也说明了这样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培养模式是合理和成功的。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度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保健的要求将越来越高,这样培养专科医学人才的模式和途径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儿科医学发展的需要,应当进行改革。
上海地区1997年儿童人口的绝对数仍有230万之多,仅参加儿童医疗保险的人数就达200万。而同年上海地区从事儿童医疗保健的各级医师仅2330多人,仅占全市儿童人数的1‰左右,与西方发达国家按人口每300多人到400多人有1名医生的比例相差甚远。因此,儿童医疗保健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对儿科医学专业人才在一定时期内还将有一定数量上的要求。1995~1997年儿科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需求情况也说明了这一点。但也应看到,目前上海地区的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在逐步下降,以1997年为例,仅为-2.41‰,年人口出生总数只有6.42万人。如果我们将1~12周岁的儿童作为儿科医疗保健的适龄范围,每年人口出生绝对数以6.5万人不变的话,那么从现在起到2009年止,那时的儿科适龄儿童就仅为80多万,为1997年儿童人口的35%左右。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到21世纪初,上海地区儿童人口的量变将引起儿科专业队伍的质变,对儿科医师的医学需求将逐年减少,而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地位又对儿科医疗保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承担儿科医学专业教育的高等医学院校,从现在起就应着眼于未来,思考相应的对策。
1.我校为适应各医疗保健单位儿科医务工作者正常的交替之需,从1999年起,设置临床医学专业(儿科方向),逐渐减少面向上海地区的招生人数,并应在培养质量上予以加强。为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战略和适应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在儿科医学专业培养中应加强社区医学和预防医学的教学;应加强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进行教学活动小型化、教学形式多样化的研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减少大班讲授,更多地采用小班、小组指导式学习,在方法上可尝试开展讨论会、自导学习等形式进行学习;还应加强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学习知识的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也应对儿科专业学生实行前期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教学内容趋同,后期逐步向儿科专业方向分化,以使儿科专业学生打好较为扎实的基础,拓宽知识面,加强就业的适应性。
2.应提高儿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学历层次,改善人才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儿科医学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本市各大综合性医院儿科、儿童专科医院和保健机构对儿科人才培养的需求呈现了数量逐渐下降,而对人才学历层次、素质要求则逐渐提高的态势,我校培养的七年制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供不应求。这说明各用人单位在儿科医务人员数量趋于饱和的情况下,更注重人才的学历层次、思想品德、能力素质、知识结构等综合性的人才质量指标。这给我们高等医学院校一个重要的反馈信息,要求我们应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不仅要调整培养目标,采取七年制教育、研究生教育等不同途径,培养更多的高学历层次的儿科专业人才,还要在培养过程中注意人才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对内蒙古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07级119毕业实习过程中临床技能培训进行改进,和毕业实习过程中临床技能培训没有改进的临床医学专业2006级119前技能两届学生通过实习期间转科前的出科技能考试成绩平均值进行对照分析。
2006级临床专业学生在进入毕业实习前在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进入为期一个月的集中临床技能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四大穿刺、体格检查、临床病历分析、无菌技术操作、拆线、换药、缝合,四步触诊、心肺复苏以及洗胃、导尿、静脉穿刺、灌肠等护理操作技术,培训结束后进行考试,然后再进入临床科室进行毕业实习。在为期一年的毕业实习过程中要进行四次转科考试。对2007级临床专业学生的临床技能培训形式和内容进行改进。划分培训模块,增加培训时间及力度,毕业实习进入临床前在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为期一个月的集中临床技能培训考核的基础上,增加在每轮转科前一次为期一周的技能强化培训,一个年级分四个大组分别在内科(一组)、外科(二组)、妇科(三组)、儿科(三组)、皮肤(四组)、传染(四组)、神经病(四组)、影像(四组)、急救中心(四组)等进行轮转实习,每个大组在进入下一转实习前针对下一轮转实习科室临床基本技能操作特点对学生进行强化培训。
在此基础上,围绕急救、重症监护、内科、妇产科、儿科综合技能,利用高级综合模拟人,将临床的常见病例开发成教学案例,进一步培训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急救处理能力、疾病综合诊治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并进行考核,这样每届学生在一年的实习过程中增加了四次有针对性临床技能培训,使他们在进入科室前基本掌握临床基本技能操作,帮助学生尽快进入见习医生角色,适应实习环境。
2结果及分析
对临床技能培训改进前的临床医学专业2006级和改进后临床医学专业2007级学生转科技能考试成绩平均值进行比较表1,实验数据采用x珋±s表示,两组间数据采用独立样本非参数秩和检验。以a=0.05为检验水准进行双侧检验。以P值表示统计学的差异,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见附表。
3讨论
通过对07级学生增加了实习中期转科前的有针对性的单科临床技能强化培训、考核,他们的出科技能考试平均成绩明显高于改进前的06级学生,尤其是技能操作性较强的外科、妇科、内科成绩差距更加显著,儿科差距比较小。
关键词: 基层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 课程体系改革
我国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需求。我校承担乡镇(社区)医务人员定向培养任务[1],从2010年起,学校对乡镇(社区)定向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广泛的调研,根据乡镇(社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目标,并结合乡镇(社区)卫生服务特色及调研结果,在融合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的基础上,对乡镇(社区)定向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和调整,以期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为乡镇(社区)培养合格的全科型医学人才。
1.整体分析
我校对乡镇(社区)定向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整体分析,并与非定向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比较,再次明确本次乡镇(社区)定向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设想是:按照乡镇(社区)医疗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原则,根据“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教学理念,体现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注重素质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实施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毕业实践分段式教学。将传统的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拓展型实践教学各环节纳入课程体系,共同构成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内的、较为合理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2.具体改革内容
2.1人文社科与公共基础课程群的改革
以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在我校组织的基层医生对乡镇(社区)定向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意见的调查中,大部分基层医生对音乐、美术、高等数学、物理学等人文社科与公共基础类课程的评价较低,而对生物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非常重视,认为这和传统的生物医学教育模式[2]有密切关系。对此,我们将适当调整音乐、美术、高等数学、物理学等人文社科与公共基础类课程的课时数,同时依据乡镇(社区)定向本科临床医学生的“扎根基层、服务农民”的职业规划特点,加强卫生法学、医患沟通学等医学人文类课程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
2.2生物医学课程群的改革
以夯实专业学科基础为主要目标,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针对乡镇(社区)定向本科临床医学生未来基层卫生工作中常见的医疗问题,在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医学课程的基础上,重点增设乡镇(社区)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技术等乡镇及社区卫生工作适用课程,突出本区域疾病的诊疗,强调所学知识的适用性。
2.3公共卫生课程群的改革
以培养学生的预防战略和公共卫生意识,树立预防为主及为人群健康服务的观念,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为主要目标,为独立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奠定扎实的基础。针对乡镇及社区常见健康问题加强健康教育学与管理学、计划生育与妇幼保健学等预防医学课程[3]教育,适度增加预防医学课程[4]的学时。
2.4临床医学课程群的改革
以拓宽专业口径和增强专业适应能力为主要目标。在与基层医生的访谈和调查中,70%以上的调查对象强调中医学知识在基层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并且对中西医结合内、外、妇、儿科学、中医学课程的评价也较高,因此,我们将内、外、妇、儿科学改设为中西医结合内、外、妇、儿科学,将中医学课程细分为中医学基础和中医诊断学两门课程。
课程计划中必须制订临床毕业实纲,安排不少于70周的毕业实习,将毕业实习时间由一年增加到一年半,较非定向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增加半年,其中50周为临床医学专业实习,以具备实践教学条件的县级医院实习为主,20周为预防医学及社区卫生服务实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习时间不少于12周),确保学生获得足够的临床经验,初步形成独立从事乡镇(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实际工作能力。
2.5全科医学课程群的改革
以强化全科医学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标,是集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课程。根据乡镇(社区)医疗人才资源的现状,国家极度缺乏在基层能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的全科医生。因此,我们在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全科医学基础、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急救医学等与乡镇及社区医疗工作密切相关的全科医学课程。
2.6选修课程群的改革
以扩大学生视野,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以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全面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依据,科学配置选修课程。区别于本科临床医学生,鼓励学生多深入基层,了解基层,熟悉群众,到基层中锻炼,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乡镇(社区)定向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不断科学地进行探索和实践,最终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真正为乡镇及社区培养学得实、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高素质全科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民,甘雅芬,谢清平.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课程设置探讨.教育与职业,2010,11:94-95.
[2]刘春苗.建立特色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7):947-948.
[3]杜鹃,白雪松,宋春梅.深化预防医学课程体系改革培养实用型公共卫生人才.中国科技信息,2012,6:136.
[4]邓树蒿,郭蕊.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34(1):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