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呼吸内科常规护理8篇

时间:2023-09-24 10:36:3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呼吸内科常规护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呼吸内科常规护理

篇1

【关键词】护理干预;呼吸内科;中重症患者;应用研究

呼吸内科为我院重点科室,所涉及疾病多而复杂,主要有哮喘、呼吸道感染、呼吸衰竭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1],它们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该疾病临床发病率频繁且周期较长,病情反复多变,较难直接准确医治,其发病部位主要存在于患者的肺部、气管以及胸腔等器官组织内[2-3]。呼吸困难是我院呼吸内科中重症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其次还有患者体内的血样饱和程度下降,患者多出现精神状态低迷烦躁抑郁等症状,严重困扰着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安全。因此,加强呼吸内科中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与康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我院呼吸内科128例中重症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和全方位护理干预后,现将研究的结果报道如下。

1研究资料和方法

1.1研究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呼吸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试验组中男46例,女18例;平均年龄(52.8±4.9)岁;对照组中男40例,女24例,平均年龄(53.1±5.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护理干预:(1)患者在治疗之前,一般存在一些心理障碍,焦虑、紧张情绪影响着患者的有效治疗。因此,患者在治疗之前,护理人员应该协助医生与患者进行相关方面的有效沟通,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使之能够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治疗。(2)呼吸困难是呼吸内科中重症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当患者出现呼吸不畅甚至呼吸困难时,医护人员应及时的给予患者面罩吸氧或鼻导管吸氧护理,保证患者的用氧需求,避免出现呼吸衰竭等严重情况。(3)由于患者器官及呼吸道内的分泌排出堵塞物极易造成患者的窒息,因此,护理人员要及时的将其清理清除,防止患者发生窒息的危险。并且,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的睡姿卧姿进行适当的调整,使患者随时保持呼吸通畅,保持一个愉悦欢快的心情,有助于患者的治疗和恢复。

1.3评价标准

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呼吸通畅,维持生命体征在一个稳定状态,身体各项指标恢复,生活质量提高。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未消失,呼吸困难症状较严重,病情不断加重,患者的生命体征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状态,严重制约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1.4统计学处理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处理,软件选用SPSS15.0,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呼吸内科128例中重症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常规护理和全方位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70.3%,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3.8%,观察组患者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呼吸内科专业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全方位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其患者护理有效率高达93.8%,高于常规护理取得的有效率70.3%。因此,加强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疾病的治疗与康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加了患者满意度,有效的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同时给医院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一兰.护患沟通在呼吸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实践,2013,22(11):869-870.

[2]牛瑞兰.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33-34.

[3]徐光辉,于冬.系统化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2):23-24.

[4]冯海娟.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203-204.

[5]刘秀玲.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北方药学,2014,参考文献11(5):195,85.

[6]李莲花,杨会芹,付玉军.护患沟通在呼吸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5):158,161.

[7]罗敬蕊.探讨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问题与相应解决措施[J].医学信息,2011,24(1):165-166.

[8]宋幸娟,陈珊.优质护理服务在呼吸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3,3(28):261-262.

篇2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效果。方法在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选取收治于我院的84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常规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经过两种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0/4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7%(36/42)。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而言,选择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模式能够提升患者的治愈率,效果优于传统常规护理,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效果;观察

在临床中呼吸系统疾病尤为常见,好发部位主要集中在支气管、肺部、胸腔以及气管中。患者典型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1],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将造成严重影响,情况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发生重度缺氧、呼吸受阻甚至直接导致死亡。除了接受必要的临床治疗之外,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也显得极其重要[2]。本次研究将分析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选取收治于我院的84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模式,观察组男29例,女13例,年龄26~58岁,平均年龄(42.3±3.5)岁;对照组男30例,女12例,年龄28~61岁,平均年龄(45.3±2.9)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指导以及相关知识宣教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方法如下:

1.2.1用药护理:对于呼吸内科患者而言,在用药时需严格用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并记录,充分、详细了解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以及药物过敏史,在临床用药中要不断进行调整,同时告知患者严谨擅自改药、换药,严禁增加或减少用药剂量。按照规定时间以及医嘱用药。

1.2.2机械通气护理: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机械通气护理显得极为重要,特别是对于护理人员而言需要对机械通气的方法、操作步骤有充分掌握,同时了解相关的注意事项。采用机械通气时需将患者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彻底清除,从根本上保证患者呼吸畅通,同时确保患者呼吸情况能与呼吸机一致,严格管理好气囊,正确设定呼吸机参数。

1.2.3饮食指导: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自身病情制定有针对性的饮食计划,告知患者平日可多进食多纤维素以及高蛋白质食物。指导患者少食多餐,多加饮水。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可以帮助患者腹部进行按摩,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良好的饮食护理能够为患者的治疗以及预后提供有利保障。

1.2.4心理辅导:心理护理对于重症患者而言尤为重要,由于患者对病情不了解,难免出现紧张、害怕、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心理进行辅导和帮助,为患者讲解关于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倾听患者主诉,深入患者内心进行辅导,消除患者的恐惧感以一颗良好心态面对治疗。

1.3观察指标。显效:患者完全康复,所有症状全部消失。有效:患者症状基本消失,病情得到好转,对日常生活具有轻微影响。无效:患者病情依然存在,并未得到好转,症状改善不明显甚至病情加重。

1.4统计学分析:本次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的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并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经过两种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0/4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7%(36/42)。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病情较重且容易反复发作,护理不当极有可能导致造成其他的感染或并发症,使患者病情加重不利于预后,因此需要在传统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3]。我们给予观察组患者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强化了药物指导、机械通气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其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4-5],进一步说明针对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而言,选择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模式能够提升患者的治愈率,效果优于传统常规护理,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精霞.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7):146-148.

[2]冯岚.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11(6):116-118.

[3]徐盼盼.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现代养生B,2014,12(11):125-128.

[4]刘静.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3,5(21):133-135.

篇3

【关键词】呼吸;内科;护理干预;患者;重症

在临床上,大部分呼吸内科疾病患者的病程都比较长,且易反复发作,由于长期受病痛折磨,患者避免不了会出现恐惧、紧张或者消沉等不良情绪,使其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若治疗不及时且护理不当,很容易使病情恶化,甚者还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2]。对此,对呼吸重症患者实施合理且有效地护理干预措施也成为了成功抢救患者的一个关键,下面笔者就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应用进行研究与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自2012年9月-2014年2月所收治的88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其中有50例患者为男性,38例患者为女性,患者年龄为18-70岁,所有患者均通过呼吸内科疾病诊断标准确诊[3]。经患者一般资料的分析,采取随机的形式将其划分为病例分别为44例的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所存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故有很好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常规护理予以系统且全面的护理干预,其主要如下:1)加强病情变化的观察:观察患者呼吸频率、痰量、意识变化、心率、生命体征以及脉搏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师,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2)基础护理的强化:由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长期处于卧床状态,对此在护理期间,需定期进行翻身与叩背,对皮肤受压位置进行按摩,帮助并指导患者进行肢体锻炼,加速血液循环,以免出现坠积性肺炎、静脉血栓或者压疮等一系列并发症;3)通气处理:及时排除患者呼吸道内所存异物或者分泌物,予以吸痰,加强痰液引流,合理实施吸氧治疗,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执行;4)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以及缓解期的护理:在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所实施的护理干预主要目的为感染的控制、镇咳以及祛痰,若患者伴发有喘息症状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应用药物治疗,对于呼吸困难患者可采取半侧卧位或者侧卧的方式;在缓解期,则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患者自身机体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以预防和复发为主,鼓励并指导患者多锻炼,增强患者体质。5)药物护理与心理护理:严格按照医嘱指导患者用药,控制好用药浓度和血液浓度;确保病房安静、温度和湿度合适以及干净,定时且定期地进行消毒、通风和通气,确保光线与氧含量充足,根据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情绪,予以心理护理,给予其相应的鼓励和安慰,消除其所存不良情绪,使其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以便于疾病可快速康复。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PH值、血二氧化碳分压、心率、呼吸频率以及血氧分压,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的实验数据中采用的是SPSS17.0软件来实施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的对比采用的是t检验,而计数资料对比则采用的是卡方检验,以p

2.结果

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护理前后各临床指标对比情况如表1所示,表1中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分析发现,相对于护理前,护理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得到了有效地改善,其中研究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3.讨论

由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在短时间内其病情恶化可快速发展,造成其呼吸衰竭而死亡,对此,在该阶段及时治疗与有效、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患者病情控制非常重要[4]。在本次研究中,选取了88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实施了全面且系统的护理干预,其主要包含有心理护理干预、通气护理、药物护理、病情观察以及环境护理等,同时还加强了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以及缓解期的护理工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心率、血二氧化碳分压、PH值、血样分压以及呼吸频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患者护理满意度可达95%以上,组间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参考文献】

[1] 李妙芝.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呼吸系统重症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1):30-31.

[2] 李雪玲.整体护理干预在医院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河北医药,2014,(8):1263-1264.

篇4

关键词: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整体护理干预;效果呼吸内科疾病具有发病率较高、病程较长、易复发等特点,且部分重症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精神状态差、药物反应慢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为此加强重症患者治疗的同时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在缓解患者心理负担,提高患者依从性,增强治疗效果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2年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50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16~80岁,平均年龄(45.7±2.4)岁。其中支气管哮喘14例,慢性阻塞性肺炎30例,肺癌6例。抽签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两者患者在年龄、病情等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该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①病情观察。护理人员要加强患者呼吸、心率、意识等生命体征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处理。具体来说,护理人员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呼吸过慢或过快现象,若存在则可能会引发呼吸衰竭,为此要及时处理预防;若患者出现持续咳痰、咳血等症状,要加强病房巡查,并给与对症处理缓解病情。②临床护理。根据患者病情适当给予吸氧治疗,严格控制吸氧浓度(24%~28%)、氧量(1min 1~2L)及吸氧时间。若患者长期卧位,则要帮助患者选取半卧位,以降低下肢回心血量及心脏负荷。同时做好口腔护理、吸痰等工作,预防各种感染。此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保持呼吸畅通。观察组:该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整体护理干预,主要包括:①心理护理。呼吸系统疾病具有病情变化快、病程长、影响因素多等特点,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预后。为此护理人员一方面要加强患者呼吸内科疾病病因、治疗方法等相关知识教育,让患者在了解疾病的同时缓解不安、恐惧等心理,另一方面护理人员要多关心、爱护、安慰及理解患者,通过听音乐、看电视、谈心等形式转移患者注意力,帮助患者以最佳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及预后。②饮食指导。重症患者由于病情严重,自身抵抗能力下降,为此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病情及饮食喜好制定合理的膳食方案,少食多餐,补充营养。同时保持呼吸道、肠道通畅。③环境护理。护理人员要定期打扫、消毒杀菌重症病房,适时更换床单、被套等用品,及时开窗通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湿度合理。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变化、护理后病情变化(治愈率、抢救成功率及死亡率)等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整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上述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取x±s表示,行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病情变化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愈率84%,抢救成功率12%,病死率4%;对照组患者治愈率64%,抢救成功率16%,病死率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变化情况具体见表2。

注:与护理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论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病情复杂且多变,一方面要加强对症治疗,另一方面要做好整体护理工作,更好的发挥治疗效果[3]。为此要不断完善医院呼吸内科护理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护理人员专业培训,切实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从病情观察、临床护理、饮食指导、心理指导、环境护理等多方面入手,促进患者早日康复[4]。本研究对我院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实行两种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84%,比对照组高20%,死亡率为4%,比对照组低16%。此外,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率、呼吸频率改善明显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护理后心率、呼吸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加强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临床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进一步探究应用。

参考文献:

[1]何乃艳,王萍.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整体护理模式的研究[J].工企医刊,2013(06):456-457.

[2]王孟.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3(21):2009-2010.

篇5

[关键词]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生命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2(c)-0106-02

呼吸内科疾病大多病程较长,并且病情长期反复发作,患者往往精神紧张、情绪消沉、恐惧,对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尤其重症患者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如治疗及护理不当,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或患者死亡。因此,如何对重症患者采用积极有效的应急护理方案,是成功抢救重症患者生命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对本院呼吸内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4例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了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呼吸内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4例重症患者,其中,男28例,女36例,年龄17~82岁,平均53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3例,慢性支气管炎29例,支气管扩张7例,肺癌5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案。观察组进行24 h不间断的多方面护理措施,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病情与体征恢复等情况。观察组具体护理干预措施如下,(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病情多,发展较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变化、呼吸频率、脉搏、心率、痰量等情况,若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通气处理:在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中,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是抢救和治疗的关键。观察组患者出现突发呼吸困难及不畅时,及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或异物,给予吸痰,做好痰液引流和合理的吸氧治疗,吸痰时注意严格无菌操作。(3)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护理:主要治疗为控制感染和祛痰,镇咳,如伴发喘息可使用解痉平喘类药物[2]。同时鼓励患者咳嗽,定期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除。呼吸困难者一般以侧卧或半侧卧位为主。(4)缓解期护理:缓解期应采取一定措施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以提高抗病能力和预防复发为主。对易患感冒患者应经常鼓励其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鼓励患者加强膈肌运动与呼吸功能锻炼,增加有效通气量。(5)加强基础护理: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一般需长期卧床,应定时给予翻身叩背,按摩皮肤受压处,帮助患者在床上活动肢体,促进肢体血液循环,防止静脉血栓、压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6)药物治疗护理:正确执行医嘱并及时用药,严格掌握药物的使用剂量,控制血药浓度及用药浓度。为保证药物顺利输入患者体内,需建立2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分别用于一般药物和特殊药物的输入。(7)环境与心理护理:保持病房安静,干净及合适的温度与湿度,定期消毒,定时通风透气,保证充足的光线和氧含量。同时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护理,减轻患者抑郁、焦虑的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有利于疾病的康复[3]。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统计学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进行了30 d的24 h护理干预措施,pH值改善,氧分压(PaO2)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下降,呼吸频率、心率明显改善,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在此期间,有3例患者出现呼吸急促、1例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经立即进行呼吸机和吸氧后,患者病情稳定。对照组中5例患者出现呼吸急促、2例出现呼吸困难,使用常规护理措施后,患者PaO2和PaCO2的变化幅度比观察组小,pH值、呼吸频率、心率有所改善,各指标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护理后各项临床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3 讨论

呼吸内科的重症患者常在短时间内进入危重状态,病情迅速恶化发展,致患者呼吸衰竭死亡。由于病情危重,采取常用护理方法控制往往失败,在此过程中,实行正确的治疗和积极有效的应急护理方案对患者病情的控制效果显著[4-6]。本研究中,观察组在做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随时准备实施应急护理方案,实行24 h的连续监测。在护理过程中,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掌握疾病的特点,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实施24 h护理干预措施后,pH值改善,PaO2升高,PaCO2明显下降,呼吸频率、心率明显改善,与强化24 h护理前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措施后,pH值、呼吸频率、心率有所改善,PaO2和PaCO2的变化幅度不如观察组明显,两组患者护理后各项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综上所述,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黄绍光. 危重型哮喘及治疗[J]. 中国全科医学,2003,6(10):805.

[2] 孔彬,冯琼.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11, 9(8):334-335.

[3] 艾惠霞,王志兰. 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的探讨[J]. 中国疗养医学,2009, 8(8):21-23.

[4] 叶任秋.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J].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9):29.

[5] 张艳玲. 论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6):191-192.

篇6

方法:选择100例呼吸内科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呼吸内科的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专科分组护理的护理服务。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疾病健康相关知识掌握和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专科分组护理服务应用于呼吸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能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适合在临床护理中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专科护理呼吸内科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29-02

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较高,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在我国其死亡率较高,因此呼吸内科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1],随着社会进步,呼吸内科的护理临床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呼吸内科护理工作的质量关系着临床治疗与护理的整个过程,是临床医疗质量不可缺少的部分。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转变,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渐渐成为临床护理的服务理念,人们对健康有了新的理解,对护理服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发现专科分组护理的服务能够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对患者的疾病治疗与康复有着促进作用,为了深入研究专科分组护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我们随机抽取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呼吸内科的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专科分组护理的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进行疾病健康相关知识掌握、满意度的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我院呼吸内科在2011年1月份到2012年6月收治的呼吸科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范围25-70岁,平均年龄61岁,男性34例,女性16例;观察组患者年龄范围是18-68岁,平均59岁,男性30例,女性20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针对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呼吸内科的常规治疗与护理。

1.2.2观察组护理。针对5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呼吸内科的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了专科分组管理式的人性化护理服务。具体要求为:

专科分组工作的组织:组员组成包括专科护师1名,主管护师3名,具有2年以上护龄的护士3名;其中3名主管护师及1名专科护师相对固定。各小组服务机构人员由科护士长统一管理,护理部负责监督考核;我科根据本科疾病特点制定专科记录卡,上有患者姓名、住院号、电话号码、住址、伴发病名,家属联系方式,患者住院期间由责任护师记录上述内容,统一交专科组长保管,责任护士或专科组长负责患者住院期间进行专科的健康宣教及所有治疗与护理,并每周进行一次小组专科护理业务查房,每2周进行一次科内护理业务查房,以便及时解决存在的护理问题和评价各专科小组的护理质量。

布置家庭式医院环境,实施管理方式的人性化;我科结合本科室自身条件,着重于细节,尽可能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整洁、安全、可靠的住院环境。自患者入院时起坚持以人为本,提供专科的各种人性化护理服务[2]:呼吸内科的护理人员在提供专科护理时,首先要在患者入院时,热情接待,要进行自我介绍和向患者简要介绍医院相关规章制度,消除医患间的陌生感,建立起患者的归属感;责任护师和专科护师通过治疗、巡视、护理或其他时间对患者进行呼吸系统疾病健康宣教,以各种不同方式使患者对疾病深入了解,改变不良习惯,改善医患关系,积极配合医生参与疾病的治疗过程。并对患者家属进行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以及保护措施的宣传教育,使患者家属起监督、管理的作用,逐步建立起患者对医院的信任,针对需要接受各种特殊检查与治疗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在检查与治疗前详细告知患者各注意事项,并确保患者全部听明白并接受。对于情况特殊、病情较重的患者,要积极关注其心理状态,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支持,在临床治疗的全过程中,正确的指导患者运动训练、呼吸肌训练、合理用药、合理饮食、正确氧疗及长期氧气疗法的重要性,尤其告知COPD患者家庭氧疗、有氧运动训练、呼吸肌锻炼对其生活质量有所提高[3]。患者康复出院时,护理人员要详细告知患者必要的注意事项和防护措施,增强患者的健康意识。

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采集与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统计差异P

2结果

对两组患者进行效果调查,包括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对照组与实验组的两个选项的比较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目前的护理模式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模式,专科分组护理是人性化护理理念在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延伸与升华。为深入研究专科分组护理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中的使用情况,我们随即抽取我科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针对观察组,在实施呼吸内科常规治疗与护理之外,实施专科分组护理服务;而对照组仅提供了呼吸内科的常规治疗与护理。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在疾病健康相关知识的掌握、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远远低于观察组(统计差异P

参考文献

[1]高岚.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人性化服务应用.医学信息.2010(07)

篇7

方法:根据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的特点制定护理风险管理办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0年3月-2013年3月的80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实验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护理风险管理办法干预。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护理相关意外事故及对护理满意程度进行统计比较。

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相关意外事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结论:根据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特点制定的护理风险管理办法有助于降低护理相关意外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特点防范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55-02

众所周知,呼吸内科作为医院重要科室之一,住院患者具有人数多,年龄大,病情变化快,病情复杂,易反复,危重病多等特点,所以一旦出现意外有时险情危急,后果严重[1]。在护理过程中,除了较为常见的褥疮、跌倒、坠床风险之外、在氧疗、吸痰、闭式引流这些呼吸内科常见治疗方法过程中也存在着特殊风险,故呼吸内科护理风险具有以下特点:

风险水平高。呼吸是维持生命必须的环节之一,所以一旦风险涉及正常呼吸,患者将极度痛苦有时还会危及生命。

风险种类多。许多老年患者同时患有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疾病种类多,有时均比较严重,故涉及到的风险种类也多。

风险隐匿性。呼吸系统症状较为集中,有时意外发生也与原发病症状难以区分。如吸痰时可能会造成黏膜损伤,但不易发现且症状易与原发病混淆。

风险复杂性。由于大部分老年患者病情复杂交叉,同时具有多系统疾病,故风险也随之复杂化[2]。

为了降低呼吸内科的护理风险,做到安全护理,使得患者尽快康复,我们根据呼吸内科风险特点探究出一系列防范方法,争取防患于未然,将意外发生率降到最低。我院呼吸内科对本科风险的特点制定的风险管理办法进行实施后调查研究,现进行分析总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经过我院道德委员会批准,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0年3月-2013年3月的80例住院病人,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在41-86岁,平均年龄(61±3.5)岁。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9例,支气管扩张31例,支气管哮喘15例,其它疾病5例,病程在2月-9年,平均病程为(3.4±2.9)年。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0人为对照组,另外40人为实验组,性别、年龄、病情、病程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风险管理办法干预[3]。具体为:

1.2.1用心护理。提高护理水平,平时将护理工作细致化,严格遵守章程规范,审核记录落到实处,不偷工减料。如确保双人核对患者、药品分发、注射、医嘱改动等信息,准确及时做好各项记录,交接班记录认真负责。及时询问患者情况并主动向医生反映,主动与家属沟通,积极配合治疗等。

1.2.2心理指导。有些患者病情反复,病程较长,难免产生负面心理,我们要在护理工作过程中主动了解患者心理情况,对需要帮助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增加其治疗的信心,减少负面情绪对治疗产生的影响及意外的发生。

1.2.3防止坠床。针对一些住院患者如协调功能较差的老年人,要反复提醒患者及家属注意休息时要防止坠床,在入院时教会患者及家属床边护栏的正确使用方法。

1.2.4防止褥疮。对于一些需要长期卧床患者,护理过程中需要帮助其每天擦拭身体,按摩、协助其被动活动,在与床接触部位垫软垫或纱布且要保证垫褥透气。

1.2.5注意防滑。患者一旦摔倒避免不了外伤,严重者可引起骨折,重要脏器出血,严重的将危及生命。所以护理过程中要保持室内干净整洁,摆放防滑标志,反复提醒患者及家属尤其是在洗澡或方便的时候注意防滑,年长者最好有人陪同,或者可让其选择购买防滑拖鞋、浴室防滑垫等物品[4]。

1.2.6氧疗监控。掌握氧疗指证,氧疗过程中需要认真填写、核对用氧记录单,确保浓度、时间、流量适宜,严密监控,记录患者氧疗后的情况。患者氧疗时要提醒注意防火、防震、防油、放热,任何人不得在病房内和治疗室抽烟。

1.2.7规范吸痰。痰液积聚有时会使患者呼吸困难甚至会危及生命,所以自行排痰有困难者需要及时进行吸痰处理。吸痰过程中需过程熟练,动作轻柔,需正确控制负压,在无负压前提下插管。单次抽吸时间应

1.2.8引流监控。虽然需要闭式引流的患者较少,但要牢记引流时确保引流管通畅,引流管末端应水面的深度为4-6cm,在更换水封瓶时应注意夹闭引流管末端,准确判断肺组织复张还是引流管堵塞。密切观察引流颜色、性状、量,观察患者的情况并做好记录。

1.3评价指标。在护理结束后对每位患者的病程记录进行整理总结,将是否出现护理相关意外情况做好记录。同时向患者和家属发放问卷,对本次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为满意及不满意两个选项,实验结束后进行结果统计。

1.4统计学处理。所得的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或X2检验对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P

2结果

2.1加用风险管理办法与常规护理意外发生率的比较结果如表1。

3讨论

呼吸内科作为医院重要科室之一,以老年患者为主的特点使得其护理风险具有水平高、种类多、隐匿性、复杂性等相应的特点,为了降低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做到安全护理,让患者更好地接受治疗,尽快康复,我们针对其特点制定了相关防范方法,可以在护理工作过程中有的放矢,更好的服务病患,变被动为主动,未雨绸缪,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实验结果也证实了我们的风险防范方法是有效的,不仅降低了意外发生率,同时使得病患及家属对我们的护理工作更为满意,可谓一举两得[5,6]。针对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的特点制定的防范方法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大家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袁薇,杨明莹,陈家琴等.前馈控制在呼吸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1,08(10):112-113

[2]王玉洁,曲红,王幕鹏等.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的特点及防范方法[J].吉林医学,2010,31(26):4587-4588

[3]宝音其木格.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及护理对策[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03(1):28-29

[4]McKenzie,K.,Scott,D.,Fraser,J.A.et al.Assessing the concordance of health and child protection data for ‘maltreated’ and ‘unintentionally injured’ children[J].Injury prevention,2012,18(1):50-57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2 年 11 月 ~ 2013 年 12 月间入住我院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90 例,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42 例,肺癌患者7 例,支气管扩张患者41 例。男56 例,女44 例,年龄51~ 79 岁,平均( 65. 7 5. 6) 岁。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 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患病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神志、体温、呼吸等变化,出现异常及时处理。观察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护理干预,具体的干预方法如下:心理干预: 大部分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并发呼吸困难和咳嗽等症状,患者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影响患者的正常恢复。因此要及时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疏导,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鼓励其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缓解心理压力。环境干预: 为患者提供卫生、清洁、舒适的环境,定期消毒、通风,保持病房的湿度和适宜温度; 定期检查患者的床单被罩,并进行消毒,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病情干预: 大部分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病情变化快,要对其密切观察,如果出现病情或者临床症状突然变化要及时配合医生处理,防止意外的发生; 对患者的脉搏、心率以及呼吸频率等指标进行密切观察,一旦患者出现脉搏和心率突变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要及时给予吸氧治疗,并及时调节氧气的流量,使患者处于最舒适的状态;如果患者需要静脉滴注,要控制滴注的速度,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通气干预: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则要对患者进行通气治疗,从而保证气流通畅。在通气过程中,要保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引流痰液,防止发生呼吸道损伤。

1. 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呼吸频率以及心率进行观察,护理效果以显效、有效、无效表示。其中显效: 患者呼吸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身体状态恢复至正常水平; 有效:患者呼吸无显著障碍,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身体状态明显好转;无效:患者呼吸困难,临床症状没有显著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为显效和有效例数占该组总例数的百分比。

1. 4 统计学分析: 以 SPSS 17. 0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用 2检验。以 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 91. 1% ,对照组有效率为6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见表 1.

2. 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呼吸频率、心率比较: 干预后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显著改善( P 观察组呼吸频率、心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 。见表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