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有关电子商务专业8篇

时间:2023-09-24 10:36:3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有关电子商务专业,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关电子商务专业

篇1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设置;发展方向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4.138

[中图分类号]G712.3;F71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4-0-02

在社会的不断改革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中,我国在电子商务方面有了巨大的进步。但这种情况也导致我国缺少电子商务方面的人才,所以各高校为了满足这种人才需求就要努力培养出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会议中强调:“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

1 中职院校专业设置状况以及存在的不良现象

在中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设置中,大多数学校都是从几门相关专业课的角度出发设置相对应的课程如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与专业实践课等。这种设置课程的方式虽然结构体系十分明显但是学生在这种体系下会产生对以后的就业方向十分迷茫的想法。还有一些院校对于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十分注重,理论课在整个课程的安排中课时过少,明显偏重于实践课。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将来各种能力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对于中职院校毕业的学生而言,当他们被招聘的时候,相对应的企业会有所犹豫是因为他们的知识比较单一,学的十分混杂且不精通。与其他各个专业的学生比较,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是有所欠缺的,比如:他们与计算机的学生相比,网站的维护能力相差甚远;与广告设计的学生相比,在平面设计方面也有些许差距;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相比,在销售方面就显得有所不足了。上述的这些原因导致这些学生在应聘的过程中不被公司所接受。综上所述,在笔者看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1 专业设置不合理

大多数中职院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不太注重其合理性,以至于学生在以后的就业中因为没有满足市场的要求且没有进行实地考察而不被企业录取。

1.2 与实践培训逐渐分离

由于电子商务专业本身就有着极强的实践性能力,因此,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这门课程有一定的了解。即使许多高校都有属于自己的实验室让学生们来模拟练习有关电子商务的运转过程实验。但是真正的商业运转与模拟的还是存在一定差别的,学生们虽然在对于网站的建设、网店的运营以及商务策划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着一定的练习,但只有在实践中多加历练才在实际的工作中还是应该多加练习才可以跟上社会的步伐。

1.3 教师的运作能力有限

电子商务的教师中的大多数都是从其他的专业(比如计算机或者营销等)毕业的,他们和学生一样也是第一次接触电子商务,所不同的是他们的接受能力更强一些。这就导致在电子商务的的实践方面及未来的毕业方向方面,教师没有太多的经验传授给学生。

2 解决中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问题的办法

2.1 优化专业设置

人们对一些电商企业进行调查后,发现占比最大的是电子商务运营方面的人才,他们占了总数的37.68%;而仅次于他们的就是企业急需技术性人才,占了总数的28.57%,比如计算机方面的工程师等;占据最少的是企业急需综合性高级人才。在整个市场逐渐发展的过程中,电子商务人才涉及的方向大致有三个。第一个就是电子商务运营方向,这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他们要完全熟悉互联网的运行方式,并能够进行网络产品的推广和策划工作,这样将来可以应聘网站运营、网络推广等职位。第二个就是电子商务的技术方向,这主要是指学生步入社会后可以适应要求具有专业知识基础的工作岗位,比如:他们可以在数据库管理、网站维护等方面应聘。第三个方向就是电子商务服务方向,这主要是为将来从事客户信息服务做一定的准备。学生在这三个方面都可以制订计划尤其是在第三个方向,因为当前的市场对于客服有很大的需求,所以他们从事这个行业可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2.2 加强技能培训

对学生而言,增强他们实践能力最快捷、最有成果的方法就是使他们在与社会所相近的培训环境中进行一定的练习,即在高职院校中要建立实训基地。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培养出不被社会、企业所淘汰的专业人才。整个社会现在都在向这种培养实践型人才的趋势发展。电子商务专业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它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践,因此技能培训就显得至关重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之后,能够及时地将其用于实践,从而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培养。

2.3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学生能力的高低与教师专业素质有关,因此可通过以下手段,提高教师专业素质。①教师应该经常接受专业的培训,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提高专业能力;②教师应时常参与有关电子商务的锻炼,开发多个电子商务项目,提升实践能力;③邀请专业的电子商务人才、企业主管、成功人士等,到学校指导教师或者召开讲座,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2.4 重视校企合作

当前校企合作是许多中职院校多比较青睐的一种教学模式,所以在中职院校进行电子商务专业设置时,也应该对校企合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学校和有关企业相结合,共同携手一起使学校与企业共同发展,做到相互之间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企业为学校提供场所,学校为企业培养人才。这种方式对于企业及学校来说都是有益处的,两者可以实现共赢。而且学校与企业还可以一起对有关应用课程进行深层次的探讨从而编制与课程相关的指导书。学生通过在企业中实习,可以可以了解电子商务的操作流程及主要功能,可以让学生掌握与每个环节有关的操作性技术,加强学生的应变能力,为学生进入社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趋势

从20世纪初,国务院颁布了加快发展服务业的一些意见,国内都很关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2015年,南方统计局公布了主要经济数据,前半年,服务业相比去年增加了8.8%,同时,还比国内GDP提高了0.8个百分点。广州省所创记录比历年都高,其中GDP比重占67.17%,网上消费迅速增加。所以,可见当前服务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电子商务作为服务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后的发展中,必然也将取得新的突破。正是由于电子商务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所以中职院校纷纷开始设置电子商务专业,为即将走向高速发展期的电子商务培养更多的储备人才。

在此背景之下,中职院校在设置电子商务专业时,应该尽可能地考虑优势产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颖产业,同时还应该培养专业人才,为地方的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发展方向方面,例如:可以优先培训一些与电子商务有关的应用型人才,使他们在各个行业中成为佼佼者,进而为相关专业的发展提供便利,这些都是中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重要的发展方向。学生在自己的学习期间,应该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接受相关技能的培训等,这些都符合该行业的发展趋势。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应积累最基本的专业知识,拥有专业技能,熟悉电子商务的实际应用。中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是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的,但是中职院校在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为将来我国的电商人才必然会越来越多,而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依靠创新,通过创新来使自身获得更好的发展。

4 结 语

我国的电子商务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新兴的商业发展模式,其发展规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常伴随相关政策、发展趋势的改变而改变。所以,中职院校必须依据实际情况及时地学习最新技术或者相关文件精神,以保证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健,王博,史浩,等.考虑消费者退货决策的两阶段电子商务供应链制造商回购策略[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5(4).

篇2

关键词: 市场导向 电子商务人才 培养模式

市场贸易活动不再单纯以实地贸易活动形式开展,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市场贸易活动形式又增加了新的内容与形式,电子商务就是一种形式贸易活动,这种贸易活动涉及范围较大,市场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量与日俱增。我国多数高校已经设置了电子商务专业,招收了不少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但是这些学生毕业之后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导致市场上出现电子商务人才供需失衡,毕业生就业成为一个大问题。

一、市场导向下对于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现状分析

通过一系列走访调查,得出电子商务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要求与需求,这些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精通电子商务技术人才。电子商务的核心就是技术,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依托与基础,这类人才应该不仅具备专业电子商务知识技术,而且有较高的互联网技术,使用互联网技术充分了解多种电子商务知识与发展动态,结合客户需求,采用有效手段满足客户需求,给予客户人性化服务。2.电子商务商业型人才。这类人才应该具备精深的商务知识,对客户商业需求有深刻了解,能够应用电子商务知识将产品推销给客户。3.战略型人才。战略型人才是高层次的电子商务人才,这些人才能够全面了解电子商务整体知识,具有先进思想,熟悉电子商务理论在某一个行业的实际应用,并能以战略性眼光分析电子商务发展趋势[1]。4.复合型人才。电子商务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将电子商务商品、物流及客服等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信息系统,这个系统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不仅精通项目管理的各种知识,而且要了解一定深度的技术知识。

二、基于市场导向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从上述市场电子商务企业对人才需求状况来看,电子商务人才供需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矛盾,为市场培养出更多电子商务人才,高校需要做出以下努力。

(一)明确人才培养方向,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市场上电子商务企业人才需求具有多类型、多层次的特点。因此高校为了培养出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人才,应该积极地了解企业的现实需求,依照企业需求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开展校企合作,合作可以从两方面开展:学校与电子商务企业直接合作,并签订人才培养协议,结合学校发展实际情况,构建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毕业之后进入企业实习学习。第二个途径是学校与电子商务行业内的知名机构开展合作,借助良好的眼光与平台,确定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与方向。

(二)以就业为导向,改革课程设置。

高校间电子商务课程设置结构内容存在差异,各自有侧重点,但是有些高校在课程设置时,却贪图全而忽视精,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他们如果全面学习这些知识,那么很可能学得全但是不够精通,不能具备一门精深精通的知识技能,毕业生在电子商务企业面试时,较难找到能够迅速上手的岗位,高校面对这种情况,应该关注课程设置,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不同类型的电子商务课程,或者采用同一电子商务专业下设多个不同的学习研究方向,依据课程实际给出不同并且具有针对性的建议,综合性课程应当合理地安排[2]。

(三)改善高校师资结构,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教师的素质对学生会产生较大影响,学生获取有关电子商务信息主要来源于教师,但是我国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时间较晚,专业性科班出身教师也不多,多数教师都是计算机、工商管理等有关专业背景。因此高校应该积极优化高校师资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将一些高层次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引入高校中,吸引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电子商务企业人员来我校担任兼职或者专职教师,给教师出去学习的机会,选派教师参加有关学术会议与专业性教育,进一步调整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的学历等结构[3]。另外高校要重视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使其具备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让其到电子商务企业中实习学习,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四)实践内容融入课程,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电子商务企业需要的人才不仅具备精深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高校应该充分地让学生融入电子商务实践活动中,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系统掌握电子商务企业岗位需求,锻炼其动手实践能力,高校还应该为学生提供实践实习平台,利用企业与学校资源共同锻炼学生动手能力。首先,高校要构建校企合作实习平台,让学生进入企业实习,积累工作经验。其次是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实验室,将各种模拟软件与教学沙盘引入,模拟演练各种活动,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最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各种技能竞赛,定期举办一些比赛,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三、结语

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应该基于市场导向,更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培养学生。高校应该首先分析市场导向下对于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将市场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起来,积极开展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一套更加科学更具有实践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电子商务企业培养更多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洋.市场导向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1):258.

篇3

关键词:电子商务 专业性质 专业建设 网络营销

一、电子商务的发展

中国电子商务始于1997年。如果说美国电子商务是“商务推动型”,那么中国电子商务则更多的是“技术拉动型”,这是在发展模式上中国电子商务与美国电子商务的最大不同。在美国,电子商务实践早于电子商务概念,企业的商务需求“推动”了网络和电子商务技术的进步,并促成电子商务概念的形成。当Internet时代到来的时候,美国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先进和发达的电子商务基础。

在中国,电子商务概念先于电子商务应用与发展,“启蒙者”是IBM等IT厂商,网络和电子商务技术需要不断“拉动”企业的商务需求,进而引致中国电子商务的应用与发展。所以,在1997年和1998年,正是一些IT厂商和媒体,它们以各种方式进行电子商务的“启蒙教育”,激发和引导人们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兴趣和需求。经过这一阶段,在1999年和2000年,以网站为主要特征的电子商务服务商在风险资本的介入下成为中国电子商务最早的应用者,成为这一阶段中国电子商务的主体。

随着电子商务应用与发展的深化和资本市场泡沫的破灭,网站电子商务开始跌入低谷,而企业特别是传统企业却开始大规模进入电子商务领域,中国电子商务从2001年开始进入第三个阶段,企业电子商务成为中国电子商务新的主体。电子商务发展的方向性变化也说明现在电子商务已经从当初单纯依靠技术为主体的时代转向以营销为主要目的的转变。

所有这一切都表明,电子商务已经开始从技术应用向商务应用领域转变,传统的网站建设已经不是电子商务的主要领域,如何有效的帮助企业更好的利用互联网开展企业相关的营销活动才是如今电子商务的主要应用领域。

二、我国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

我国电子商务专业教育可以追溯到1998年,几乎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开办电子商务专业同期开始。其发展历程经历了尝试期、规范期和蓬勃发展期三个阶段。到2010年教育部共批准339所本科学校和800多所专科学校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同时,我国也开展了电子商务专业研究生阶段的培养过程。2003年教育部允许有条件的高等学校招收电子商务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这也标志着电子商务教育在国内已经进入了高质量的发展阶段。再加上近些年各高职和中职院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可以说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院校已达到上千所,而宁波某技工学校也是这千余所院校之一。

三、电子商务专业在技工类院校的困境

正是由于电子商务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新兴专业,而且在不断完善对其的理解和应用,这也使得该专业建设也是处于摸索阶段,尤其是对于很多中职、技工类院校,在专业设立之初只能模仿和照搬本科生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这就使得在全国电子商务专业开办院校迅速发展、招生规模日益扩大的同时,出现了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困境。

国际电子商务师认证委员会(中国)研发中心调查显示,目前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仅为20%,远低于我国高校83%的平均就业率。这一调查结果显示了电子商务学生极低的就业率现状。作为蓬勃发展的朝阳行业的学生,为何就业存在着如此大的困难,其原因引人深思。

1.电子商务专业定位模糊

一般认为电子商务专业是边缘性学科、交叉性学科,因为它包含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现代物流学、法学等学科属性。国内高校授予的学士学位也出现在各个学科领域,包括管理学学士、经济学学士、法律学学士、理学学士和工学学士等不同学位。电子商务的专业性质到底应该属于什么?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仔细分析一下“电子商务”这四个字,拆分一下就是“电子”和“商务”,即得其最简化概论:电子手段下的商务活动。那么,电子商务的本质是“电子”还是“商务”呢?答案是后者,前者只是实现后者的手段与环境而已。

从电子商务从属性上来讲,其商务本质勿庸置疑;从教学的角度讲,电子商务大多数情况下归属管理学科,同时又带有部分经济、计算机、法律、物流等专业的“特色”,这就回到了原点,即电子商务专业以什么属性为主?结合当下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现状来看,依我看来,无论是经济学理论、计算机技术、物流管理流程、互联网法律法规等都是在为电商行业本身的运营在做服务,而这个运营过程往往又是实现产品或服务的营销过程,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电子商务的实现手段与商务目的之间的主从关系已然确定。

我认为,电子商务的专业性质就是商务运营,再细化可以认为就是营销,属于营销学科,即网络营销。这一点既符合我国教育部2011年公布的最新学科专业目录:电子商务为110209(属于:管理学类。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也符合当今电子商务潮流的发展趋势。

2.课程体系设置重点有偏差

既然把电子商务的专业性质定性为营销,那么在专业学习时就可指明系统学习方案,让学生明白在校学习都应该以营销为中心,无论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还是互联网技术的学习,或是实践演练的操作,都应围绕着网络营销来进行,而且目前市场也是这样要求电子商务相关企业的,企业运营中网络营销是主要的产品和服务的推广手段。

但是很多院校在进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却是偏向网站建设、网络维护等内容,往往忽略了营销,认为营销只是电子商务的一个小小的附加职能。就以宁波某技工学校为例,纵览其05年~13年电子商务的教学计划(09年除外)就不难发现这一问题。根据这8年的教学计划,总体归纳可以将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分为五部分:

(1)专业核心课:物流与配送(108课时)、ASP(216课时)、网页美化(含有PS、FLASH)(108课时)、网页制作(108课时);电子支付与安全(72课时);电子商务案例分析(108课时);国际贸易实务(108课时)、外贸函电(108课时);管理信息系统(108课时);

(2)专业基础课:电子商务政策与法规(72课时)、电子商务概论(108课时)、基础会计(108课时)、经济学(144课时)、数据库(108课时)、计算机网络(108课时)、网络企业管理(108课时);商务英语(72课时);网络营销(108课时);

(3)专业辅助课:应用文写作(108课时);商务谈判(72课时);商务礼仪(72课时)、汽车文化(72课时)、汽车英语(72课时)、汽车构造(108课时);

(4)实践操作:电子商务员考证辅导(4周);助理电子商务师考证辅导(4周);中级工课程设计(网页制作4周);高技工课程设计(网站制作4周);毕业设计(4周);下场实习(22周);

(5)全校公共课:如数学、语文、英语、体育、政治、计算机应用等,一来是为了顺利通过第三年的成人高考,二来是掌握一些未来职场必备的基本技能。

虽然每学期课时周数略有变化,但以每学期18周为基本课时周数,每周32个课时全部上满为假设条件,对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分布做如下图所示:(见图2)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全校性质公共课占据的比例是最高的,这是因为根据目前技工类院校的培养模式,入校前两年半学生要顺利通过成人高考,所以在此期间以各公共课为主,专业课涉及较少。而位居第二的是实践操作的课时,这是由于在学生最后一个学期18周甚至22周的时间都要下厂实习,所以占据次席,这也符合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技工院校专业课程设置的规定。而在专业核心课内容中,我分别从“电子”和“商务”两部分涉及的课时数做了如下比较:(见表3、图3)

从上述图表中可见,在专业核心课上,电子类的相关课程,以接近60%的比例占据绝对课时数,而在60%的所占比例中,与网站有关的课程又占据了接近70%的内容,也正是因为此原因,在每届学生的课程设计内容上,也都是以与网站有关的内容为主,从这一数据中说明,其电子商务专业依然是以电子为主,而忽略了商务这部分内容。

即便商务的相关课程占据了40%,但是不难看出这部分内容依然没有体现营销的核心,而是以与商务有关的相关行业为主开设课程,如物流行业、外贸行业等,一旦使用行业这个概念来作为课程设置的一句,就使得学生在接近五年的学习中,感觉什么都学点,但又什么都不清楚,依然无法自己所学专业做具体定位。

3.学生对专业认识模糊

从中专到大专,再到本科,如果你问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电子商务专业是什么,他们大多数都会回答:电子商务专业一个很“杂”的学科:学的专业课杂;老师对电子商务的理解和阐述杂;教课方式、风格杂,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的认识杂……所以,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常常被“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等字眼所迷惑,不知道电子商务在学什么、应该学什么、学什么比较好、重专业知识还是实践操作、怎么找发展方向等等问题,往往是毕业了,没有成为“复合型”人才,反而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不知自身归属,也不知道从事什么工作、行业。这也就是为什么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朝阳行业,在经历了起初的如火如荼之后,却面临着今天这般的招生窘境的原因。

四、对技工类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确定电子商务专业性质

既然电子商务专业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被定性为网络营销,虽然诈看这样的定性过于狭隘,但也不失为一种专业建设的思路。一旦这种思路确定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就可以以此为参考来规划日常学习,无论是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律学、物流学专业知识,还是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站运营推广技术,都清楚的知晓所学的一切知识都应围绕着网络营销来展开,就能避免学习系统混乱、对发展方向不知所措的现象,同时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和长处,为自己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打下基础。

鉴于宁波某技工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男女生性别比例(见表4),可见,其电子商务专业主要以女生为主,而网络营销的方向也恰好符合这一趋势。同时,从历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方向来看,绝大部分学生选择的就业方向是营销,也有极少部分毕业生自主创业,但从事与网站、网络有关的工作几乎为零。所以,将宁波技工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性质定性为网络营销,是能够适应当今网络时代下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

2.调整专业课程培养方向

既然电子商务专业是一门交叉性综合学科,它既包含了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数据库等电子类课程,有涵盖了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物流学、广告学、信息管理学等等传统社会学科,但是它培养的人才绝对不是计算机人才或者是网络人才,而是旨在培养掌握一定计算机信息技术,能熟悉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法律、和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够熟练运用互联网渠道开展商务活动能力的人才。

所以,该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开设应从偏重于网站建设、网络维护,向网络营销、商务活动能力上转变。根据职友集网站对宁波电子商务专业就业前景的统计数据显示(见图4),电子商务专业的相关就业大多集中在电子商务客服专员、对接专员和电子商务专员这三个方向,也正是由此,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学历要求大多集中在大专(见图5),对工作经验的要求也大多集中在不限(见图6)。

从以上数据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宁波电子商务人才市场上,学校所培养的电子商务学生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符合电子商务客服专员、对接专员和电子商务专员这三个职业要求的电子商务人才。也就是,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应该是以各种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商务营销活动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的商务活动能力。所以不能简单套用普通本科的教学模式培养人才,他们是培养大而杂的系统性学生,而技工院校是培养杂而精的定向性人才。只有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来培养不同层级的既熟悉电子商务全面知识、又掌握重点技能、能从事实践工作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才能在激烈的人才就业市场上让学生清楚的找到自己的定位。

3.树立学生正确就业观念

据调查,在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方向往往很是模糊,毕业生在应聘时也很不易把握就业的机会。其实,电子商务专业是建立在传统商业基础上的,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把眼光放广一点,姿态摆低一点;告诉学生任何专业都是个壳,学习的过程就是培养人的能力、素质。如果自己的综合素质足够,加之以较强的动手能力,企业自然会慧眼识珠;最怕的是什么都不行,而心态上还依然认为学得是个热门专业。因此,要引导学生在就业时从所学的专业知识出发,结合社会的需求,积极地多渠道地寻找就业良机,寻找专业与社会的诸多“契合点”。

五、小结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序幕已经拉开,一旦时机成熟,将呈现大规模、全方位、加速度发展的态势。针对当前的形势,技工类院校在培养电子商务学生时,应变压力为动力,化困境为机遇,多平台、多渠道、多方位地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发展要求的,具有“IT+营销”背景的应用复合型人才或“IT+营销+管理”型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电商人在线

[2]职友集

[3]张梁平.电子商务专业就业困境引发的职业人才培养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6.04

[4]艾瑞咨询在线.cn

[5]王新庄等.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篇4

近年来,受经济发展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电子商务在现代经济的发展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信息社会和网络经济的飞速发展,也无形中刺激了各行各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行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多的职业学校、普通高校都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或者是与电子商务专业的相关课程。这些专业或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为社会各行业培养具有综合竞争力的高素质的电子商务人才。本文认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应该坚持以能力本位,实现理论与实践并重,重点培养学生的实战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同时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创,最终实现以实战促创业,以创业促办学的双赢办学模式。

【关键词】

电子商务;实践教育;改革方案

各类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开设能够为各行各业提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供给,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但是,部分学校在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与社会脱节、技能不全面的情况。对此,有关学校在电子商务课程的教育教学中,要坚持能力本位,关注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授课内容,提高学生综合技能,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创新,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当前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的现状

1.1教育观念偏差。

电子商务专业带有明显的职业特征,该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应该遵循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相比于欧美国家十分发达的职业教育,我国的职业教育具有起步晚、进展缓慢、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依据等局限性。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的教育水平和管理水平停滞不前,让社会各界对我国的职业教育存在误解或者是存在偏见,认为职业教育是“温床”、“就业避难所”,没有正确认识到职业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突出作用。21世纪的经济发展中,知识、技能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活跃因素,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具有专业技能的学生,能够在经济发展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能够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产业革命的发生。但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却差强人意。很多职业教育专业的课程与现实生活中的就业需求不相匹配,培养的方式过于落后,很多学习电子商务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发现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工作中根本用不到,有些技能过于老旧,已经处在频临淘汰的状态。同时,自己的所掌握的技能也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认可,造成了很多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

1.2创业教育不足。

近年来,在严峻就业形势和巨大社会压力的影响下,很多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萌发了毕业后自主创业的想法,创业也是解决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以及带动其他同学就业的绝佳方式。然而现实情况是严酷的,尽管国家一再出台鼓励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为电子商务学生的自主创业提供了有力的社会市场大环境,但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率却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对于电子商务学生来说,在毕业后开设淘宝店铺是十分普遍的一个创业选择,但是对于学生来说,经营好一个淘宝店铺并不容易,既要掌握网店设计技巧,又要学会市场营销,由于在校期间缺乏有效的实践训练,很多学生开淘宝店铺的想法只能打消。

1.3教学思想落后。

有关资料指出,造成电子商务学生就业率和创业率差强人意的的主要原因是学校的教学缺乏实战性和安全性;学生的常规培养模式还没有被打破,理论与实训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学生并没有通过日常教学掌握实战技巧,创业管理教育也有所缺失。电子商务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点课程之一,应该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电子商务人才为己任,确保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就业或创业。本文认为,电子商务课程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应该给予高度重视,时刻关注人才市场的就业要求,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培养方式,深入推进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的实战素质和创业竞争力,促进我国职业教育进入高速发展时代。

1.4课程设置不当。

一般而言,电子商务课程的培养目标为,要求学生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和使用技能,如平台开发与维护、网络营销手段、营销文案课程、网页设计、网页美工等。从这个目标上分析,电子商务课程的主要方向是平台开发与维护、物流管理、网页设计与美工、数据结构分析、营销策划、电子商务营销等。本文认为,商务课程的教育教学具有明显的职业色彩,培养的目的也是十分明确,就是让学生能够在毕业后实现就业和创业,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但是在实践教学中,很多学校盲目重视平台维护和数据结构分析,忽视了营销手段和宣传策略的教学,没有实现均衡培养,导致很多学生就业选择时由于缺乏市场营销技能,放弃了自己喜欢的销售类工作,或者是在就业后感到力不从心。

2、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思路

2.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建立电子商务实训教学基地。笔者建议,设有电子商务课程的相关学校,应该在校园内建立一个规模化、制度化的实训教学基地。电子商务实训教学基地的建立,要以学校为主导力量,广泛吸引企业投资;教师和学生要积极参与到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中来,将实训教学基地发展成为学生实战的演练场、自主创业的摇篮。

(2)电子商务实训基地的硬件构成。一般而言,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实训基地需要具备计算机教室、摄影工作室、创业指导室、仓储配送室内实习教学场所。仓储配送室主要应用于物流管理相关课程的实训教学。摄影工作室用于电子商务产品的拍摄,室内应该配备课程相机、三脚架、闪光灯、摄影布、反光伞、台布等拍摄工具,以及负责图片后期制作及美化的计算机设备。创业指导室主要用于创业指导课的教学,并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实训教学的总结性会议。计算机室主要配合网页设计、网页美工、数据结构等课程实训教学。

2.2课程设置改革

(1)课程设置的中心思想。在专业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以电子商务的开发和营销作为教学的重点,重视操作培养,不忽视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操作熟练程度,切实提高学生的课程素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把电子商务的工作方法进行分解,分解为若干项目,每一个项目都要逐一讲解。同时,要注重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表。根据上述观点,结合现阶段电子商务专业实际教学情况,拟定出一份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初表,如表1所示。

2.3加快转变教育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关键,在教学方面要坚持知识技术和思想道德两手抓,既重视对学生课程技能的培养,也不忽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品质培养,教导学生遵守电子商务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不可利用自身的技能非法谋取私利。除了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联系也是现阶段电子商务专业转变教育教学模式的重点。在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日常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应该融汇贯通。教师在讲授某一理论后,应尽快组织学生参加实训教学,确保学生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温习理论知识,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全面掌握电子商务的实战技能。实训工作应该注重有效性和社会性,教师应该在实训工作中发挥正确的指导作用,真正的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在实战操作中遇到的疑惑和困难,对普遍性问题进行整理和归纳;并组织学生讨论研究,最终总结学生的研讨成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4加强教学管理水平

(1)加强创业园的管理

为了确保电子商务专业创业园的有序使用,提高创业园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水平,必须建立规范有效的创业园管理制度。电子商务创业园的规范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电子商务学生的管理,学生在去创业园实训和学习时,要遵守创业园的规章制度,爱惜实训设施,在教师和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实训操作;二是对电子商务教师的管理,电子商务教师应该熟悉相关教学设备的操作和管理流程,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指导学生爱惜实训设备,积极有效地开展实训教学;三是对创业园管理人员的管理,明确岗位责任,认真记录设备的损耗,不断完善相应的管理和处罚制度,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

(2)考评制度的建立。

电子商务课程的考评应该实行加权评分制。将电子商务这一门课程分解为若干个评分点,既要评价学生的理论掌握,也要评价学生的实训操作。有关教务管理人员应该制定一个明确的算分系数,将学生各个部分的得分进行处理,算出学生的总分。之所以采用加权算分方式,是要明确各个教学部分在总成绩中的地位,使学生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加强学习,不对任何一个教学部分存在偏见,能够全面学习,共同发展,真正提高电子商务的操作能力。

3、结束语

电子商务专业教育水平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学校和老师要积极了解就业市场的需要,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和教学方式,另一方面,学生要加强自身建设,树立正确的自主创业观念。本文研究讨论了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意见,希望给有关人员带来启发。

【参考文献】

[1]朱闻亚.基于“专业—就业—创业”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职教论坛,2012(03)

篇5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人才培养模式 美中比较

一、前言

截至2010年12月,支付宝注册用户突破5.5亿,日交易额超过25亿元人民币,日交易笔数达到850万笔。据有关统计,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45000亿,电子商务企业数量达25000家,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60万人,由电子商务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已超过1200万人,预计到2012年将达到1900万人。未来5年,在中国3000多万家中小企业中,将有半数企业在经营中尝试或运用电子商务工具,国内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量将达到300万以上。

中国目前有超过300所本科高校和超过700 所高职院校开设电子商务。与电子商务发展的大好前景形成反差的是, 这些电子商务毕业生普遍无法直接上岗, 对口就业率远远低于普通高校其他专业的就业率。与此相比,美国作为电子商务开展较早的国家,人才培养模式比较成熟,所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同。因此,本文将从培养层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模式五个方面对美中两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试图从中得到借鉴,为我国今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美中两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简介

1. 美国

美国的电子商务教育发展较早。在1998年,美国著名的卡耐基-梅隆大学就由工业管理研究院和计算机学院联合创建了电子商务学院,1999年宣布设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电子商务专业硕士学位。该校电子商务专业主任Michael Shamos教授说:“如果要经营网上商务,就需要了解许多商务知识;同时还需要懂得许多技术方面的知识。否则,你可能需要雇用太多的技术人员,你自己则无法制定明智的采购计划,对建立网络一无所知,为别人所左右。电子商务硕士学位应比哈佛的MBA更有价值,原因在于既懂技术又有电子商务知识的人员匮乏”。

目前典型的提供深入电子商务教育的学校有: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纽约大学、加州大学、西北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范德比尔特大学和华盛顿州立大学等。但美国大学一般不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多是作为独立的课程,或者选择在有关课程中根据需要添加相应内容以达到传授电子商务知识的目的。比如,西北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纽约大学都设有独立的电子商务主修课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则是将电子商务的内容整合到其他课程中。

2. 中国

我国的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也可以追溯到1998年,几乎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开办电子商务专业同期开始。其发展历程经历了尝试期、规范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在尝试期,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伴随着一批电子商务专业学者的不断研究,通过在各校以公共选修、专业选修课的形式开设相关课程,也有少数学校在本科高年级开设电子商务方向或电子商务班(以至开设电子商务研究生方向)等。在规范期,为适应市场需求,使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规范化、规模化,中国国家教育部高教司于2000年底和2001年初分两批批准了13所普通高等学校试办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在发展期,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从2002年开始又批准了第三批、第四批等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院校。截至2008年,全国已有327所高校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其中一些高校开设了硕士生和博士生的电子商务研究方向。

三、美中两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1. 培养层次的比较

根据Harlan等人(2001)对AACSB附属的77个商学院的调查分析,美国大学提供4种不同层次的电子商务课程安排,分别是理学硕士、理学学士、电子商务非学历认证教育、电子商务方向的工商管理硕士。从其搜集的教学计划样本来看,MBA阶段的样本数量占到了40%,其次是理学硕士阶段,两者的数量占到了总体样本的70%;在课程设置上,非技术类课程和技术类课程的比例大概为2:1。

由此可见,在教学层次上,美国的电子商务教育采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主要集中在研究生阶段,并以MBA教育为重点。

中国的电子商务教育主要集中在本科层次,因为国内教育界普遍认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宽口径特点必须要建设在宽泛和大量的理论基础之上,因此选择在时间比较充裕的本科4年,有助于学生搭建扎实的理论知识框架。

2. 专业设置的比较

电子商务是由多门基础学科交叉形成的新型学科,涉及计算机技术、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门类。在专业设置方向上,国内外高校一般都有着不同的侧重。

从奥斯汀的得克萨斯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查到的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情况看:美国的计算机学院和商学院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占绝大多数,尤其是在著名大学的商学院,普遍开展电子商务教育。另外,有很多小专业一般会开设电子商务课程或辅修电子商务专业,比如说市场营销类、信息管理类等。

我国的电子商务专业大多是依托学校的传统优势和教学资源而开设的,其培养方向和院系的专业特点有明显的关联性。比如有计算机背景的院系,其培养计划中则含有大量的计算机类课程,重点培养的是直接从事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子商务应用软件的规划、开发和维护的专业技术人员,授予的是工学学位;有经管背景的院系,其培养计划中含有大量的经管类课程,重点培养的是能够从事电子商务管理的人员,授予的是经济学学位或管理学学位,由此形成了电子商务两个不同的培养方向:偏技术和偏经管。从科类结构看,两个国家对电子商务所属的科类基本认同,都是在经济类、管理类和计算机技术类院系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或相关课程。

3. 课程设置的比较

在课程设置上,美国各大高校各具特点。例如:

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电子商务专业对经济管理和技术课程采取并重的态度,力图使毕业生能成为未来企业中电子商务应用方面合格的经理人、规划人、分析家和编程人员。其专业教学内容涵盖了各种商务模式,具体涉及电子化市场研究、电子目录、网站管理、自动化撮合、电子商务安全支付、分布式交易处理、定单执行、客户满意度、数据挖掘与分析。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实施需要与技术紧密结合,因此需要涉及网络、分布式数据库、计算机安全技术、多媒体技术、Web设备、人机接口设计;另一方面成功地引入电子商务不仅需要了解其成本和效益,而且需要懂得商业重组、适应管理(集成传统系统与Internet前端)、供应链结构、电子化商业中的会计与审计、仲裁职能、作为交换媒体的资金性质、快速商业反应、电子商务法律、政策及规则。

华盛顿州立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是“开发、使用和管理信息技术、数字网络来帮助组织在Intemet上从事商业活动。”课程设置中技术类核心课程包括:网络商务编程、数据库管理、通信、电子商务概论;商务类核心课程包括:消费者行为与电子商务、传统与电子环境中的营销、数字企业的财务管理、网络法律。专业选修课(任选两门):网络营销、网络伦理、电子商务中的服务业、电子商务的企业家精神、国际电子商务、数字时代的供应链管理、不断出现的技术、信息系统项目团队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整个课程设置以商务为主,强调基础知识,重视学生各方面的基础训练;技术类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其在商务中的作用与地位;课程设置中的专业选修课则充分体现了商务与技术的融合,表现了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科交叉性的特点。除此之外,华盛顿州立大学开设的电子商务课程中与人有关的课程至少有两门:消费者行为、沟通研究或人的发展。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有关消费行为方面的知识,能够在将来的工作中了解客户。

我国学者马刚等的调查发现国内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形成了经济、技术、管理三种取向,开设的核心理论课程分别如下:

经济取向:电子商务概论、管理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安全、网络营销、网络经济学、电子商务系统建设与管理,数据库技术、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电子商务法。

技术取向: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系统开发技术、管理学概论、经济学基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数据库引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与网络安全、网站设计与建设、网络营销、中间件技术、电子商务物流、网络支付与结算、多媒体技术、运筹学引论、电子商务法律、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

管理取向:电子商务概论、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法律、电子商务技术、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网络营销、数据库系统及应用、网站设计与开发、电子商务安全、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网上支付与网上金融、网络经济学、企业电子商务管理。

三种取向的理论课程设置都体现了电子商务学科的交叉特点,课程覆盖了经济学、管理学、信息和计算机科学及法学等学科。但是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很大,其层次、作用、地位缺乏内在逻辑性。许多院校仅将现有的有关技术和商务方面的课程简单地堆砌在一起,缺乏系统的有机融合。另外,课程设置中关于能够反映信息社会和电子商务最新发展的前沿类课程较少,反映出对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培养的侧重不够。

纵观三种取向的理论课程设置,可看出其培养方向模糊。虽然界定了取向,但很多院校的课程设置并不能清晰地确定其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将来的就业目标。显然,培养适合各个行业的通才,并不适合中国企业目前对电子商务人才的专业和实用需求。应该在课程设置中多增设一些与特定行业相关密切的课程。当然,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设置多个就业方向,这些就业方向最好能够与已经确定的取向吻合,这样有利于课程的设置。

三种取向的实验课程设置多局限于针对特定课程的验证型和认知型实验,设置了很少针对跨专业乃至跨学科的能够培养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的综合型实验。

4. 师资力量

美国高校大多是在经济、信息管理系统、市场营销等专业下开设电子商务课程,侧重讲解与本专业相关的电子商务知识,教师专业特色浓厚,对某些课程的研究非常深入。比如,由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讲授网络营销等课程。另外,美国高校经常聘请一些电子商务研究机构、公司的知名人士到学校来兼职从事教学工作,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及很强的事务处理能力。

中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师资力量薄弱。许多学校在申请设立电子商务专业时,并没有足够数量的、达到一定教学水平的和能够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师资队伍。许多教师是从计算机、通信、管理学、经济学等专业转而讲授电子商务课程,懂技术的不懂商务,懂商务的不懂技术,根本无法胜任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虽然制定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但因教师缺乏,只能是有什么样的教师开什么样的课,教师会什么就教什么。这种情况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善,知识内容不合理。

2. 定位要明确

电子商务专业的多面手人才培养要求体现了电子商务专业明显的学科交叉性和宽口径特点,很容易造成院校在培养该类学生的过程中只做了多种学科知识的一种表面堆砌,无法深入对电子商务的内在规律展开研究,技术与能力的培养没有层次性和方向性。因此,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要结合社会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明确人才培养层次、明确人才培养方向。与美国相比,中国总体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层次较低,主要集中在本科阶段。从本科阶段的三种教育层次来看:研究型院校侧重科研人才的培养,教学型与研究型院校侧重高级应用人才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教学型院校侧重应用人才和实用人才的培养。这三种层次的人才互相不能取代,也不可或缺,他们实现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合理梯队和人才的多样化。因此,高校应该在对自身合理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电子商务培养的层次问题。另外,从电子商务的培养方向来看,可以分为经管类和技术类,或细分为经济类(网络贸易与营销)、管理类(ERP、SCM、CRM)和技术类(商务网站的规划、开发与维护)。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既要有统一的共性课程,也要有突出自身人才培养层次、方向的特色课程,形成共性与个性兼具的特色人才培养方案。

3. 加强师资培训

5. 教学模式的比较

美国的电子商务教学形式多样化,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比如麻省理工开设的电子商务营销课程,设置了项目研究、带薪实习、课余实践等环节;斯坦福大学的网络营销课程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因特网服务或产品;哈佛大学积极开展电子商务案例研究。同时美国的高校一般都设有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通过校企合作对电子商务领域的定价策略、法律问题、在线消费行为等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学生则被要求对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上,美国高校坚持以市场导向为主,以基于因特网的技术、产品开发、营销、管理和战略制定为基础,通过开设电子商务课程,结合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强调动手操作能力等方式,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制定新的竞争方式与企业战略的能力。

中国的电子商务教育总体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实习的学分一般只占总体学分的12%左右,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国内电子商务教育的薄弱环节。高校在制定电子商务培养方案时仍然缺乏对人才市场需求的充分调研,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的渠道不畅通,导致输出的电子商务人才较难适应社会需求。

四、总结和建议

中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在专业设置方面与美国基本相同,但在培养层次、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和教学模式等方面与美国还有很大差距,因此中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借鉴和学习美国开展电子商务教育的成功经验。具体来说,有如下建议:

1. 以市场为导向

人才的培养是为了迎合社会的需求,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对人才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主要来自五种机构、三种类型:五种机构分别是专业电子商务公司、IT网络公司、企业的信息服务部门、咨询服务公司和专业网络营销服务公司;人才类型主要集中在技术类、商务类和综合管理类。

此外,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特点和地域存在关联,随信息化的进程发展而动态变化。院校应该积极开展市场调研,与时俱进,充分了解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及时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特别要掌握就业所辐射区域内的人才需求情况,针对该区域企业的人才需求特点,侧重某种技能的培养,使学生更具竞争优势。

针对中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的情况,各高校应加强师资培养,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操作水平。有条件的高校可以派教师到国外高校进修学习,学习国外最前沿的理论动态和先进的实践经验。同时,可以请企业界的电子商务专家兼任该学科某门课程的教师,这些处在电子商务实践第一线的专家具有丰富的商务经验和最新的技术,掌握着电子商务最前沿的信息。这样,既保证学生所学的知识不会落后于时展,也保证了学生毕业后不会感到自己的知识与实际工作需要脱节。

4. 改进教学模式

一方面,电子商务是一门新兴学科,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建立一套成熟完善的理论体系来指导教学。因此,不论哪种层次的培养都应该打破封闭式教学,实行开放式的校企结合的教学与实践模式。另一方面,目前大部分企业还处于电子商务的探索期和尝试期,对于电子商务的理论和方法的掌握都不够成熟,急需专业方面的相关指导和大量的专业人才。因此,高校应该抓住机会,联合企业,一方面在企业的实际应用中挖掘研究课题,为企业排忧解难,使知识转化成产能;另一方面利用企业资源创建实习基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上级部门也应该为高校和企业的联姻牵线搭桥,疏通渠道,提供资金和政策的扶持,促进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形成产、学、研结合,资源有效共享的良好局面。

5. 纳入非学历认证教育

目前社会上有很多电子商务非学历认证教育,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规范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提升从业能力。与高校教育相比,非学历认证教育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而企业在择人的时候也比较重视这些证书。典型的认证考试有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推行的“电子商务师”系列认证、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下设的电子商务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阿里巴巴旗下阿里学院推出的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系列认证、IBM电子商务解决方案设计师认证等。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层次和方向,选择性地将这些认证考试纳入培养计划,采取选修的形式或者1+x(学历证+职业资格认证)的形式,对学生开展培训或鼓励学生自主参加培训,进行职业定向,提高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

[1] Harlan L,Kathy H.E-Business Education at AACSB-Affiliated business Schools:a Survey of Programs and Curricula[J].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Business,200l(7):328-331.

[2] Subhash Durlabhji,Marcelline R Fusilier.Ferment in Business Education:E-Commerce Master’s Programs[J].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Business,2002(3):169-176.

[3] 毕凌燕,牟小勇.国内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培养体系调查与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6):243-244.

[4] 李枫林,刘滔,徐静.中外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6(8):73-75.

[5] 李琪,彭丽芳.普通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 卢淑静,周欢怀.基于中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情报杂志,2010,29(1):189-191.

[7] 马刚,苗慧勇,张英英.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生课程体系研究与设计[A].李洪心、李琪主编.电子商务教育、理论与应用新进展——第七届全国高校电子商务教育与学术研讨大会论文集[C].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276-284.

[8] 王学东、李丛伟、.中美电子商务高等教育的比较研究[J].中国信息导报,2006(10):59-62.

篇6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人才培养模式 美中比较

一、前言

截至2010年12月,支付宝注册用户突破5.5亿,日交易额超过25亿元人民币,日交易笔数达到850万笔。据有关统计,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45000亿,电子商务企业数量达25000家,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60万人,由电子商务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已超过1200万人,预计到2012年将达到1900万人。未来5年,在中国3000多万家中小企业中,将有半数企业在经营中尝试或运用电子商务工具,国内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量将达到300万以上。

中国目前有超过300所本科高校和超过700 所高职院校开设电子商务。与电子商务发展的大好前景形成反差的是, 这些电子商务毕业生普遍无法直接上岗, 对口就业率远远低于普通高校其他专业的就业率。与此相比,美国作为电子商务开展较早的国家,人才培养模式比较成熟,所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同。因此,本文将从培养层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模式五个方面对美中两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试图从中得到借鉴,为我国今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美中两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简介

1. 美国

美国的电子商务教育发展较早。在1998年,美国著名的卡耐基-梅隆大学就由工业管理研究院和计算机学院联合创建了电子商务学院,1999年宣布设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电子商务专业硕士学位。该校电子商务专业主任Michael Shamos教授说:“如果要经营网上商务,就需要了解许多商务知识;同时还需要懂得许多技术方面的知识。否则,你可能需要雇用太多的技术人员,你自己则无法制定明智的采购计划,对建立网络一无所知,为别人所左右。电子商务硕士学位应比哈佛的MBA更有价值,原因在于既懂技术又有电子商务知识的人员匮乏”。

目前典型的提供深入电子商务教育的学校有: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纽约大学、加州大学、西北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范德比尔特大学和华盛顿州立大学等。但美国大学一般不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多是作为独立的课程,或者选择在有关课程中根据需要添加相应内容以达到传授电子商务知识的目的。比如,西北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纽约大学都设有独立的电子商务主修课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则是将电子商务的内容整合到其他课程中。

2. 中国

我国的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也可以追溯到1998年,几乎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开办电子商务专业同期开始。其发展历程经历了尝试期、规范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在尝试期,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伴随着一批电子商务专业学者的不断研究,通过在各校以公共选修、专业选修课的形式开设相关课程,也有少数学校在本科高年级开设电子商务方向或电子商务班(以至开设电子商务研究生方向)等。在规范期,为适应市场需求,使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规范化、规模化,中国国家教育部高教司于2000年底和2001年初分两批批准了13所普通高等学校试办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在发展期,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从2002年开始又批准了第三批、第四批等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院校。截至2008年,全国已有327所高校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其中一些高校开设了硕士生和博士生的电子商务研究方向。

三、美中两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1. 培养层次的比较

根据Harlan等人(2001)对AACSB附属的77个商学院的调查分析,美国大学提供4种不同层次的电子商务课程安排,分别是理学硕士、理学学士、电子商务非学历认证教育、电子商务方向的工商管理硕士。从其搜集的教学计划样本来看,MBA阶段的样本数量占到了40%,其次是理学硕士阶段,两者的数量占到了总体样本的70%;在课程设置上,非技术类课程和技术类课程的比例大概为2:1。

由此可见,在教学层次上,美国的电子商务教育采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主要集中在研究生阶段,并以MBA教育为重点。

中国的电子商务教育主要集中在本科层次,因为国内教育界普遍认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宽口径特点必须要建设在宽泛和大量的理论基础之上,因此选择在时间比较充裕的本科4年,有助于学生搭建扎实的理论知识框架。

2. 专业设置的比较

电子商务是由多门基础学科交叉形成的新型学科,涉及计算机技术、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门类。在专业设置方向上,国内外高校一般都有着不同的侧重。

从奥斯汀的得克萨斯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查到的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情况看:美国的计算机学院和商学院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占绝大多数,尤其是在著名大学的商学院,普遍开展电子商务教育。另外,有很多小专业一般会开设电子商务课程或辅修电子商务专业,比如说市场营销类、信息管理类等。

我国的电子商务专业大多是依托学校的传统优势和教学资源而开设的,其培养方向和院系的专业特点有明显的关联性。比如有计算机背景的院系,其培养计划中则含有大量的计算机类课程,重点培养的是直接从事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子商务应用软件的规划、开发和维护的专业技术人员,授予的是工学学位;有经管背景的院系,其培养计划中含有大量的经管类课程,重点培养的是能够从事电子商务管理的人员,授予的是经济学学位或管理学学位,由此形成了电子商务两个不同的培养方向:偏技术和偏经管。

从科类结构看,两个国家对电子商务所属的科类基本认同,都是在经济类、管理类和计算机技术类院系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或相关课程。

3. 课程设置的比较

在课程设置上,美国各大高校各具特点。例如:

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电子商务专业对经济管理和技术课程采取并重的态度,力图使毕业生能成为未来企业中电子商务应用方面合格的经理人、规划人、分析家和编程人员。其专业教学内容涵盖了各种商务模式,具体涉及电子化市场研究、电子目录、网站管理、自动化撮合、电子商务安全支付、分布式交易处理、定单执行、客户满意度、数据挖掘与分析。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实施需要与技术紧密结合,因此需要涉及网络、分布式数据库、计算机安全技术、多媒体技术、Web设备、人机接口设计;另一方面成功地引入电子商务不仅需要了解其成本和效益,而且需要懂得商业重组、适应管理(集成传统系统与Internet前端)、供应链结构、电子化商业中的会计与审计、仲裁职能、作为交换媒体的资金性质、快速商业反应、电子商务法律、政策及规则。

华盛顿州立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是“开发、使用和管理信息技术、数字网络来帮助组织在Intemet上从事商业活动。”课程设置中技术类核心课程包括:网络商务编程、数据库管理、通信、电子商务概论;商务类核心课程包括:消费者行为与电子商务、传统与电子环境中的营销、数字企业的财务管理、网络法律。专业选修课(任选两门):网络营销、网络伦理、电子商务中的服务业、电子商务的企业家精神、国际电子商务、数字时代的供应链管理、不断出现的技术、信息系统项目团队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整个课程设置以商务为主,强调基础知识,重视学生各方面的基础训练;技术类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其在商务中的作用与地位;课程设置中的专业选修课则充分体现了商务与技术的融合,表现了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科交叉性的特点。除此之外,华盛顿州立大学开设的电子商务课程中与人有关的课程至少有两门:消费者行为、沟通研究或人的发展。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有关消费行为方面的知识,能够在将来的工作中了解客户。

我国学者马刚等的调查发现国内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形成了经济、技术、管理三种取向,开设的核心理论课程分别如下:

经济取向:电子商务概论、管理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安全、网络营销、网络经济学、电子商务系统建设与管理,数据库技术、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电子商务法。

技术取向: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系统开发技术、管理学概论、经济学基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数据库引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与网络安全、网站设计与建设、网络营销、中间件技术、电子商务物流、网络支付与结算、多媒体技术、运筹学引论、电子商务法律、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

管理取向:电子商务概论、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法律、电子商务技术、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网络营销、数据库系统及应用、网站设计与开发、电子商务安全、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网上支付与网上金融、网络经济学、企业电子商务管理。

三种取向的理论课程设置都体现了电子商务学科的交叉特点,课程覆盖了经济学、管理学、信息和计算机科学及法学等学科。但是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很大,其层次、作用、地位缺乏内在逻辑性。许多院校仅将现有的有关技术和商务方面的课程简单地堆砌在一起,缺乏系统的有机融合。另外,课程设置中关于能够反映信息社会和电子商务最新发展的前沿类课程较少,反映出对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培养的侧重不够。

纵观三种取向的理论课程设置,可看出其培养方向模糊。虽然界定了取向,但很多院校的课程设置并不能清晰地确定其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将来的就业目标。显然,培养适合各个行业的通才,并不适合中国企业目前对电子商务人才的专业和实用需求。应该在课程设置中多增设一些与特定行业相关密切的课程。当然,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设置多个就业方向,这些就业方向最好能够与已经确定的取向吻合,这样有利于课程的设置。

三种取向的实验课程设置多局限于针对特定课程的验证型和认知型实验,设置了很少针对跨专业乃至跨学科的能够培养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的综合型实验。

4. 师资力量

美国高校大多是在经济、信息管理系统、市场营销等专业下开设电子商务课程,侧重讲解与本专业相关的电子商务知识,教师专业特色浓厚,对某些课程的研究非常深入。比如,由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讲授网络营销等课程。另外,美国高校经常聘请一些电子商务研究机构、公司的知名人士到学校来兼职从事教学工作,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及很强的事务处理能力。

中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师资力量薄弱。许多学校在申请设立电子商务专业时,并没有足够数量的、达到一定教学水平的和能够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师资队伍。许多教师是从计算机、通信、管理学、经济学等专业转而讲授电子商务课程,懂技术的不懂商务,懂商务的不懂技术,根本无法胜任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虽然制定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但因教师缺乏,只能是有什么样的教师开什么样的课,教师会什么就教什么。这种情况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善,知识内容不合理。

5. 教学模式的比较

美国的电子商务教学形式多样化,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比如麻省理工开设的电子商务营销课程,设置了项目研究、带薪实习、课余实践等环节;斯坦福大学的网络营销课程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因特网服务或产品;哈佛大学积极开展电子商务案例研究。同时美国的高校一般都设有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通过校企合作对电子商务领域的定价策略、法律问题、在线消费行为等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学生则被要求对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上,美国高校坚持以市场导向为主,以基于因特网的技术、产品开发、营销、管理和战略制定为基础,通过开设电子商务课程,结合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强调动手操作能力等方式,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制定新的竞争方式与企业战略的能力。

中国的电子商务教育总体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实习的学分一般只占总体学分的12%左右,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国内电子商务教育的薄弱环节。高校在制定电子商务培养方案时仍然缺乏对人才市场需求的充分调研,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的渠道不畅通,导致输出的电子商务人才较难适应社会需求。

四、总结和建议

中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在专业设置方面与美国基本相同,但在培养层次、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和教学模式等方面与美国还有很大差距,因此中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借鉴和学习美国开展电子商务教育的成功经验。具体来说,有如下建议:

1. 以市场为导向

人才的培养是为了迎合社会的需求,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对人才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主要来自五种机构、三种类型:五种机构分别是专业电子商务公司、IT网络公司、企业的信息服务部门、咨询服务公司和专业网络营销服务公司;人才类型主要集中在技术类、商务类和综合管理类。

此外,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特点和地域存在关联,随信息化的进程发展而动态变化。院校应该积极开展市场调研,与时俱进,充分了解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及时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特别要掌握就业所辐射区域内的人才需求情况,针对该区域企业的人才需求特点,侧重某种技能的培养,使学生更具竞争优势。

2. 定位要明确

电子商务专业的多面手人才培养要求体现了电子商务专业明显的学科交叉性和宽口径特点,很容易造成院校在培养该类学生的过程中只做了多种学科知识的一种表面堆砌,无法深入对电子商务的内在规律展开研究,技术与能力的培养没有层次性和方向性。因此,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要结合社会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明确人才培养层次、明确人才培养方向。与美国相比,中国总体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层次较低,主要集中在本科阶段。从本科阶段的三种教育层次来看:研究型院校侧重科研人才的培养,教学型与研究型院校侧重高级应用人才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教学型院校侧重应用人才和实用人才的培养。这三种层次的人才互相不能取代,也不可或缺,他们实现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合理梯队和人才的多样化。因此,高校应该在对自身合理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电子商务培养的层次问题。另外,从电子商务的培养方向来看,可以分为经管类和技术类,或细分为经济类(网络贸易与营销)、管理类(ERP、SCM、CRM)和技术类(商务网站的规划、开发与维护)。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既要有统一的共性课程,也要有突出自身人才培养层次、方向的特色课程,形成共性与个性兼具的特色人才培养方案。

3. 加强师资培训

针对中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的情况,各高校应加强师资培养,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操作水平。有条件的高校可以派教师到国外高校进修学习,学习国外最前沿的理论动态和先进的实践经验。同时,可以请企业界的电子商务专家兼任该学科某门课程的教师,这些处在电子商务实践第一线的专家具有丰富的商务经验和最新的技术,掌握着电子商务最前沿的信息。这样,既保证学生所学的知识不会落后于时展,也保证了学生毕业后不会感到自己的知识与实际工作需要脱节。

4. 改进教学模式

一方面,电子商务是一门新兴学科,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建立一套成熟完善的理论体系来指导教学。因此,不论哪种层次的培养都应该打破封闭式教学,实行开放式的校企结合的教学与实践模式。另一方面,目前大部分企业还处于电子商务的探索期和尝试期,对于电子商务的理论和方法的掌握都不够成熟,急需专业方面的相关指导和大量的专业人才。因此,高校应该抓住机会,联合企业,一方面在企业的实际应用中挖掘研究课题,为企业排忧解难,使知识转化成产能;另一方面利用企业资源创建实习基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而上级部门也应该为高校和企业的联姻牵线搭桥,疏通渠道,提供资金和政策的扶持,促进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形成产、学、研结合,资源有效共享的良好局面。

5. 纳入非学历认证教育

目前社会上有很多电子商务非学历认证教育,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规范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提升从业能力。与高校教育相比,非学历认证教育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而企业在择人的时候也比较重视这些证书。典型的认证考试有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推行的“电子商务师”系列认证、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下设的电子商务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阿里巴巴旗下阿里学院推出的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系列认证、IBM电子商务解决方案设计师认证等。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层次和方向,选择性地将这些认证考试纳入培养计划,采取选修的形式或者1+x(学历证+职业资格认证)的形式,对学生开展培训或鼓励学生自主参加培训,进行职业定向,提高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

[1] Harlan L,Kathy H.E-Business Education at AACSB-Affiliated business Schools:a Survey of Programs and Curricula[J].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Business,200l(7):328-331.

[2] Subhash Durlabhji,Marcelline R Fusilier.Ferment in Business Education:E-Commerce Master’s Programs[J].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Business,2002(3):169-176.

[3] 毕凌燕,牟小勇.国内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培养体系调查与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6):243-244.

[4] 李枫林,刘滔,徐静.中外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6(8):73-75.

[5] 李琪,彭丽芳.普通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 卢淑静,周欢怀.基于中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情报杂志,2010,29(1):189-191.

[7] 马刚,苗慧勇,张英英.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生课程体系研究与设计[A].李洪心、李琪主编.电子商务教育、理论与应用新进展――第七届全国高校电子商务教育与学术研讨大会论文集[C].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276-284.

[8] 王学东、李丛伟、.中美电子商务高等教育的比较研究[J].中国信息导报,2006(10):59-62.

篇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各行业和各领域都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电子商务活动。电子商务是一种以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支持的商务活动,其本质内涵是信息数据化的商务活动,而这一活动的组成要素是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三流的互动,构成了电子商务活动的内核。一般来说,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发展要经历四个阶段摘要:连接到互联网企业信息;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营销;实现全流程的网上交易;将企业的业务迁移到互联网上,成为真正的网络型企业。因此,对人才的需求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目前我国企业多数正处在第

二、第三阶段,对电子商务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原来那些仅具有技术背景的人才,或只懂商务的人才已经很难满足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需求。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正从网上信息、网上交易向和企业内部业务整合的方向发展。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也将从单纯的技术型网站建设维护人才向复合型的商务人才转变。

2.电子商务人才的特征

2.1电子商务人才的实务性特征

电子商务是从网络和商务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而且还在不断的应用和发展之中,现有的电子商务理论还很难对日新月异的电子商务活动进行卓有成效的指导。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要突出实务性特征,要使电子商务人才能够迅速理解、适应和进入电子商务实务环境,能够熟练操作和运作电子商务活动,具有从实务中学习和进步的能力。

2.2电子商务人才的复合型特征

电子商务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无论其侧重哪一方面,都应该拥有足够的技术和商务两方面的知识,懂得电子商务技术手段,能将商务需求转化为电子商务应用;要熟知一些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商务运作方式和模式,如供给链管理、虚拟企业、客户关系管理方式,以及网上商店、网上采购、网上银行、网上交易市场等电子商务模式。

当然,电子商务人才知识的复合型特征,决不意味着是一堆现有技术和商务知识的随意组合。电子商务人才的复合型知识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要在电子商务这种现代商务模式的基础上将整合起来,充分熟悉到他们把握的决不只是用于应用或修补的工具,而是一种新的现代商务活动方式。因此,他们应当理解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商务组织、管理和业务方式及其特征,理解电子商务决不仅是商务手段和方式的更替,而是整个商务运作体系的变革,应该具有完整的电子商务观。

2.3电子商务人才的多元化特征

由于电子商务的变革几乎涉及到人类经济生活的所有方面、所有层次,而每一个方面、每一个层次都有其自身的非凡性,要求电子商务人才具有不同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或者说需要不同的电子商务人才。因此,不能将电子商务人才简单地归为一个方面或一个层次;相反,必须充分熟悉到电子商务人才在方面和层次上的多元化特征。

3.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新问题及策略

新问题一摘要:培养目标定位不准、方向不明

电子商务网站是一个开放的信息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大概分为四个层次摘要:第一层,网络硬件层的基础上的电子商务。在这一层次,需要了解一般计算机、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及其它网络设备的功能,知道有关企业网络产品的性能,如思科;懂得路由协议,TCP/IP协议等,熟悉局域网知识,具备网络设计、安装、维护和管理的能力。第二层,实施软件平台的电子商务。这一层次,涉及服务器端操作系统、数据库、平安、电子商务系统的选择、安装、调试和维护。比如在微软的windows操作平台上,服务器操作系统目前有server2003;数据库有SQLServer;电子商务应用有commerceserver、contentmanagementserver;平安保证有ISAserver等等。第三层,应用层的电子商务。这一层次,涉及商业逻辑、网站产品的设计、开发,比如界面设计,可能就需要涉及html、css、xml、脚本语言方面的知识,以及Dreamweaver,Photoshop等网页设计和图像处理方面的技能;或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第四层,运营、管理层的电子商务。在这一层次,涉及各类商务支持人员,如客户服务、市场、贸易、物流和销售等诸多方面。

许多学校在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时缺乏严格而科学的论证,对电子商务概念的界定、理论体系、培养模式等方面缺乏理论探究和实践,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方向不明,不知道培养的是学术型的电子商务人才,还是技能型的电子商务人才;是网站设计和数据库维护等技术型的电子商务人才,还是网络营销、网络调查等商务型的电子商务人才。

应策略略摘要:加强专业建设,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具有多样性,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岗位群的电子商务对人才要求的标准及其类型是不一样的。因此,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必须树立多元意识,注重培养多类型的电子商务人才。如前所述,电子商务网站包含四个层次,事实上涉及了计算机科学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等其它不同专业。有的学校贪大求全,把四个层次的课简单地放在一起,比如摘要:第一层网络硬件层开设网络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两门课程;第二层软件平台层开设数据库、数据结构等课程;第三层电子商务应用层开设网页设计、java语言等课程,第四层运营管理层开设物流、营销等课程。不同专业的课程胡乱“交叉”,结果学生学得一塌糊涂,弄得云里雾里不知所学。笔者以为,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应该定位在第四层。电子商务中有关技术层次的内容,限于了解、知道、理解,重点还应放在“商务”上。而“商务”的范围过于笼统。笔者认为,电子商务中的“商务”可以分成三个方向摘要:企业行政管理方向、营销方向和外贸方向。

首先是企业行政管理方向。这个方向,就业行业广,各类企业都有需求。这个方向,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英语、计算机、亲和力、沟通能力等方面,对专业知识往往没有某个方面的“硬指标”。在这个方向,入门岗位包括办公室文员,销售、生产内勤,经理助理、文秘等。

其次是营销方向。电子商务要为营销服务。营销类的入门岗位很多,销售、市场、推广、公关、策划、广告、调研等,各类企业用人需求也都很多。电子商务毕业生进网络企业的市场部门,是个不错的选择。

第三个方向是外贸。在互联网上,买家卖家在网上可以很轻易接触,这使进出口的机会大增。学电子商务为自己定位在外贸上,是一个可行的方向。

新问题二摘要: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由于人才培养目标方向不明、定位不准,导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出现盲目性,课程体系缺乏对培养目标的支撑,教学内容和就业岗位需求严重脱节。在课程建设上或注重电子技术内容,或注重商务教学,或把电子技术和商务课程简单叠加和重组,缺乏融电子技术和商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核心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往往是将传统的电子技术类或商务类课程内容进行简单的删减。

应策略略摘要: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

中职学校应致力于电子应用管理人才的培养。对应用管理人才,要求能够承担电子商务系统建设中的数据采集和管理工作,运用电子商务工具和手段做好传统的业务,并利用网络环境开展产品的宣传和推广。应用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包括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知识、经济贸易、企业管理、信息管理、网络营销等。和此对应设置的主要课程有摘要:网络维护和管理、网页设计和制作实践、网络软件和硬件、网站策划和制作、网络营销、电子商务概论等。

在课程开发和设计方面,应基于工作过程来完成。根据特定情境,任何知识都可以被划分为“有效”的知识和“无效”的知识。假如知识的把握者能够在实践中对其予以有效的应用,那么对其来说,这些知识就是“有效”的,如在设计网页时,有关排版的知识就是一种“有效”的知识,而有关企业管理的知识就是一种“无效”的知识。而只有那些“有效”知识才能称之为工作过程知识,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电子商务工作过程知识是在电子商务工作过程中所建构的。其次,建构这类知识的过程对于引导劳动者达成工作目标、完成工作任务是至关重要的。最后,工作过程知识蕴含在电子商务工作场所的日常工作实践中。

在职教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必须基于工作过程知识是一种“有效”知识这一熟悉。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教授给学生的知识都必须以工作过程知识为基础。应该强调的是在职教课程设计过程中,把工作过程知识作为一种概念性工具,设计一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教课程。必须按电子商务职业活动的内在逻辑顺序进行序列化,创设真实的职业活动情境。根据相同的职业教育情境,开发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

新问题三摘要:师资力量薄弱,整体水平不高

目前,中职学校从事电子商务教学的教师,基本上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计算机专业教师转行而来,另一部分是从经济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教师转行而来。他们基本上是通过自学、参加有关电子商务的研讨会或培训班获得这些方面的知识,因此,这两部分教师的知识结构都存在着缺陷,计算机方面转过来的教师对商务了解得少,懂商务的教师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又非常有限,更重要的是大多数教师缺乏在企业从事电子商务的实践经验。

应策略略摘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建设电子商务专业师资队伍时可以采取以下办法摘要:第一,组织相关教师参加有关院校及社会团体举办的培训班,或以进修方式攻读电子商务探究生课程摘要:第二,组织教师参和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心得的交流活动,鼓励教师参加电子商务学术交流;第三,鼓励教师积极承担或参和电子商务课题探究;第四,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鼓励教师到电子商务企业挂职、参和企业电子商务项目研发;第五,制定和完善兼职教师聘用制度,支持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

新问题四摘要:实践条件欠缺,学生动手能力差

目前,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采取两种方式摘要:一是在学校内部使用模拟教学软件,通过模拟软件的操作,使学生了解电子商务的各个环节以及操作流程。但模拟软件的功能还不太完善,升级换代不及时,和电子商务的实际环境差距较大,显然,仅靠这种方式学生难以实现“零距离”就业;二是校外实习,主要是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实习的场所。但我国的电子商务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国内真正实现网上交易、网上业务处理、网上支付的企业很少,所以学校要建立电子商务实习基地还比较困难。

应策略略摘要:加强实践教学、大力推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电子商务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3个方面摘要:一是电子商务条件下的商务实践,如网上市场调研、网络广告设计和实务、网络营销方案设计等;二是模拟电子商务全过程运作的实验,即电子商务模拟实验摘要:三是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和开发实验。目前,可以采取以下途径加强实践教学摘要:第一,建立学校和企业之间密切交流、合作的机制,为学生提供电子商务实践机会;第二,建立校内电子商务专业的实验室。校内电子商务实验室至少具有两大功能摘要:一是以电子为主演示商务流程的功能,使学生在把握电子商务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对有些专业课程进行实际操作,二是初步模拟商务流程的功能,学生通过模拟教学软件来理解电子和商务的关系;第三,将一个教学班分成多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建立电子商务网站、开设网上商店,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积累从事电子商务的实战经验。

篇8

关键词:电子商务;工作过程;课程教学

一、引言

在互联网、电子商务飞速发展和普及应用的形势下,企业纷纷选择并投身于电子商务行业,抢占网络市场先机,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这激发了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众多中职学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然而,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却难就业,难找对口专业的工作。这种状况的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与企业需求不相宜

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因受师资和设备的制约,大都仍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理论课和实操课相结合,理论课是教师说、学生听为主,课后再安排学生到电脑室上网或操作简单的模拟软件。这些电子商务的模拟软件脱离实际的企业运营环境,学生的实操课大都停留在虚拟的环境中,没有与企业的工作岗位接轨,导致学生在校期间无法了解企业的电子商务是如何运作的。电子商务教学手段的单一,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利于电子商务毕业生的就业。

(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偏重于技术

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师资力量更多是来自计算机专业,在进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时,教师更倾向于电子商务技术层面知识领域的教学,结果把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计算机专业的副本。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不同于电子商务高等教育毕业生,中职学校毕业生还未能胜任技术含量较高的开发工作岗位,而更多是就任商务应用类的工作岗位,如图文编辑、美工、推广、客服和物流配送等专职工作,此类工作岗位是企业实际运营的基石,也是企业急需人才的岗位群。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给职业学校课程下的定义是:“职业学校之课程,应以一事之始终为一课。”电子商务成为中职学校二十一世纪的新兴专业,其课程也应该以“一事之始终为一课”作为教学开展的原则和目标。职业教育专家姜大源教授对课程方案进行了改革,形成了我国职业教育界现在的“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的课程方案。工作过程是个体“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教材本身的框架,把所有的知识汇集起来,以一个问题或目标为主线,设定工作情景,把教学内容演变为一个连贯的、实际操作的工作过程。

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内容涉及信息技术方面和商务方面,纷繁而复杂,我们应该如何组织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教学呢?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讲授课程内容时仅当做知识来传授,学生的学习是简单的了解复制,知识点内容与工作岗位没有很好地进行系统地融会贯通。这样的课程教学,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分离,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分割,不符合职业教育的工作过程性知识学习理念,更不能适应电子商务岗位的要求。电子商务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就是更多地指向工作过程要素,更多地关注知识的融合运用。从工作岗位出发,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按照职业工作顺序的每一个工作过程环节来传授相关的课程内容,能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

二、明确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工作岗位的定位

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是为中小企业服务,根据工作岗位要求,企业对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类:市场调研员、网店运营管理员、文案编辑员、营销推广员、客服人员、物流配送员等。因此其对应的工作任务大致集中在策划、网店运营、商品图片拍摄、美工、物流和客服等电子商务应用方面。

电子商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教师给学生分配上岗任务之前,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电子商务企业的组织架构、部门和岗位设置,让学生知道自己今后的工作会跟哪些部门和岗位的同事进行业务上的配合。根据电子商务企业的工作性质,一个小型淘宝网店的岗位设置如图1所示:

因此,中职学校电子商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可以按图1、图2和图3所示工作岗位来进行规划,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岗位设置及岗位职能的学习训练。教师针对每个工作岗位的职能,分别设计相应的教学情景,设计相应的工作流程,学生就是某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必须完成这些岗位的工作任务。教师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在“做中学、学中教”。

三、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完整的“工作过程”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的宗旨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载体的人的全面发展,工作过程的要素主要包括工作任务、工作程序和工作结果。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认为,人在目标明确的情况下做事的效率要比在无目标的情况下高。因此,教师基于学生要掌握的实际工作过程设计教学情景,为学生设定工作岗位任务目标。也只有让学生明确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目标,才能促使学生主动研究学习与工作过程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为完成工作任务而融会贯通各学科的知识内容。传统的课程教学,理论讲授多,学生不能建立与职业的关系,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与工作过程有关的知识和工作程序,适应职业岗位环境。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实践,学生能学习、消化、掌握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使繁杂的理论教学转化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

教学过程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并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充分考虑知识实践的综合性和可扩展性。根据电子商务岗位要求,学生需具备一定的图文编辑处理、网页制作、商品拍摄、网店交易运营、网店推广和客户服务等能力,注重电子商务运行过程中的信息流与物流在贸易活动中的地位和功能。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完整的“工作过程”,要对现实的工作任务进行归纳,对其具体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以获得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并以职业能力为基础设计课程教学方案。

例如,教师在讲授电子商务订单处理的教学内容时,结合电子商务企业标准订单处理的实际工作过程,从订单生成开始,设计其工作流程如图4所示。

图4企业标准订单处理工作流程

在企业订单处理的工作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每个学习小组的成员担任不同的工作岗位,并完成岗位要求的工作任务。完成工作任务后各成员互换工作岗位,以期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订单处理各工作岗位的职责和任务。要很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学生必须主动学习各工作岗位的电子商务知识,与其他工作岗位人员交流协作。

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也要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选择某个知识点或创设某个教学情景,指导学生设计和完成相应的工作过程。例如,一个淘宝卖家出现客户退换货的情景,指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设计出所涉及的工作岗位和退换货处理流程如图5所示。

图5退换货处理流程

四、电子商务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实施步骤

电子商务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整体设计思路为以某一项电子商务工作任务为载体,将工作过程进行分解,把与该工作过程中每一个阶段有关的知识与技能融合在完成任务的具体工作过程中。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子商务工作内容将其工作过程进行以下分解:

(一)确定教学情景

选取产品、业务、营销、数据、仓储、客服等工作中的某一具体工作内容,如商品拍摄、美工设计、方案编辑、订单处理、客户服务、网店推广、物流配送等。

(二)分组设立工作岗位

将学生分成几个创业小组,各小组在淘宝网开店,成员分别担任网店的运营经理、客服、美工、配送、推广和财务等工作岗位。这些职务每个星期轮换一次,让每位学生在不同的岗位体验职业的特点和过程,处理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工作过程中,使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对接。

(三)分解工作任务

教师组织、引导学生,根据具体工作目标,确定相应的工作项目,并将项目分解为可操作的具体工作任务。如“美工”,负责商品拍摄、图片处理和文案编辑,学生明确这些工作项目后,准备各项目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如数码相机和单反相机的使用,各类商品的布光和摆设,photoshop软件的使用,商品文案的写作等。

(四)配置教学资源

教师引导学生查阅与完成该工作项目有关的教材、参考资料,或利用互联网搜索与工作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操作技能,并撰写工作方案。学校联系有关企业参与,获得企业的支持,提供网店开设所需要的商品,并提供拍摄商品所需要的相机和其他器材,提供互联网环境的计算机和图文编辑软件等。

(五)完成工作任务

定期组织创业小组分享工作成果,可以是一份工作报告或一项工作方案,也可以是成功订单的处理,还可以是工作过程中对电子商务知识的理解和体会。

(六)总结评价

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对每个小组的淘宝网店的订单数量、信用度,单品爆款的打造情况,网店推广手段和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教学只有基于真实的工作场景,营造岗位工作氛围,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多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作者单位:广东省肇庆市四会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