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30 21:37:4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生态环境建设,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金融生态 突出问题 化解处置 环境优化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180-02
一、金融生态环境现状、问题与成因
金融生态环境是自然生态理念引入金融业,是指金融业生存发展环境,即平衡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服务于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又促进金融的发展。金融环境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提高区城经济竞争实力,做大做强金融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得到很大发展,特别是金融市场改革的深入,金融调控和管理更加市场化,商业银行的市场主体地位逐步确立,金融经济法律制度不断完善。这些变化为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生态环境。目前我国金融生态不容乐观。按照信贷资产质量来衡量,区域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最差地区和最好地区的不良资产率相差10倍以上。当前阻碍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一些突出问题仍然普遍存在,诸如企业违约率高、恶意逃避银行债务、金融胜诉案件执行难、对金融活动非法干预、金融权利滥用、不良资产高、金融市场不正当竞争等等。产生这些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产业基础问题、有银行操作问题、有企业家素质问题,还有地方金融监管问题。第一、先说产业基础问题。许多地方存在现代经济与低级耗散产业的矛盾,产业结构“低、小、散”,产能过剩,产品价格连续多年下降,企业工资持续上涨,企业融资成本持续上升,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企业发展路子越走越窄,这是企业陷入困境的基础性原因。第二、银行操作方面的原因。在温州市各县(市、区),80%~90%的企业“短贷长用”,企业陷入频繁的“借贷还贷”状况,比较容易产生资金链断裂的财务风险。第三、企业家素质问题。部分企业家不愿脚踏实地经营实体经济,受超额利润引诱,什么产业利润高就投资什么产业,脱实就虚,高利润带来高风险,出了问题不接受教训,继续存在侥幸心理,采取逃废债务方式来逃脱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第四、金融监管问题。温州金融事件多发,总的看监管不到位,监管迟后,监管不力,从理论上说,首先要处理好金融改革和金融监管的关系。其次,在实际工作上必须做到该深化改革的要痛下决心,该监管的坚决不留情面。
二、构建协调化解风险机构,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1.社会信用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根基。企业应对银行诚实守信。目前,在我国市场上逃赖银行债务,部分企业通过提供虚假报表和恶意关联方式交易等行为向银行骗钱图钱,给银行、社会造成重大的损失,使银行失去了提供贷款的信心与能力。常言道,人无信不立。诚信是做人做事的根基,也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根本。人失去信用,做什么事都不会成功。广大企业必须通过加强诚信文化建设。俗话说借债要还,天经地义。企业和个人遇到重大困难,宁可变卖企业和个人资产,也不逃废银行和社会债务。
银行应对其所有者以及监管机构诚实守信。由于银行委托人(所有者)和人(经营者)之间存在利益目标不一致、信息不对称等内部冲突,掌握实际控制权的人可能会按照自己的利益行事。当银行出现较高风险时,就会提供不真实的信息报告。这样,银行(股东)和债权人(储户)准确了解该银行目前面临的风险大小,无法了解该银行真实的盈利状况和清偿能力,无法采取有效的风险规避措施。最终银行面临倒闭,而且一家银行倒闭,极容易导致公众对整体银行业的信心丧失造成大范围的银行挤提现象,乃至引发金融危机。所以银行必须建立良好的诚信文化,保证向公众和监管部门真实地披露信息,使银行外部监管效用得以有效发挥。
2.实施理性经营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重要前提。
(1)树立稳健的信贷经营理念。信贷业务是一项高风险业务,从经营伊始,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贯穿于经营活动全过程。在信贷经营上,必须摒弃速度情结、规模冲动、追求一时盈利的思维惯性,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的业绩观,坚持审慎、缜密、稳健的信贷经营理念,把握信贷质量、效益、规模的协调发展,理性经营。
(2)坚持合规、科学信贷规则。信贷规则是银行信贷生命线。信贷规则的核心内容是实行审贷分离、民主决策、主责任制。对信贷规则要全面、科学地坚持。一是要把好贷前调查关,严格审查基层行上报上级行审批的贷款。有的基层行报批贷款有不负责任或推诿行为,贷前调查不实不细,不能如实反映客户情况,把贷款把关责任推给上级行。有的贷款项目明知不符合贷款条件,仍要上报上级行贷审会,把责任推给上级行。建立贷款上报考核机制,对基层行上报贷款若有重大问题或弄虚作假行为的要严格追究行长和调查、审查责任人的责任。要坚持按程序民主决策,严格授权管理,不得越权或变相越权审批,严格信贷程序管理,不得逆程序、简程序办理贷款。
(3)建立高效的信贷风险预警机制。贷后管理是信贷风险全程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以预警控制为中心的贷后管理对于信贷风险控制尤为重要。一是强化客户经理、风险经理平行制衡机制。贷后管理实行经营主责任人负责制。客户经理作为管户主责任人,要把对客户的贷后管理与售后服务结合起来,落实贷后管理内容,了解客户需求,跟踪资金流向,改善金融服务。风险经理作为风险监控的主责任人,认真监察客户信用状况及客户经理的贷后管理,风险分析、预警,限期处理。二是强化信贷风险预警。风险预警是贷后管理的重要环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设定科学高效的预警信号,规范贷后检查的频率和内容,前瞻性地发现客户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
3.加强有效监管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必备条件。银行监管机构作为银行外部直接监管部门,其主要责任是督促、引导银行有效控制风险,维持银行体系的稳健性。
由于存在银行风险,作为弱势群体的存款人就需要对银行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但又由于储户数量众多且相当分散,那么如果储户要分别对银行的行为实施监督的话,就必然会形成极高的监督成本,所以,监管部门应该是代表着储户进行监督,以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为首要目标。
银行监管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适度的监管可以控制银行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另一方面,监管不当会降低监管效率,增加银行风险。所以监管当局应注意控制监管力度,通过适度的银行监管,一方面促进银行高效率运行,不断提高盈利水平增加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限制银行的高风险经营行为,从外部有效控制银行风险。
银行监管工作要求监管人员既要熟悉银行业务,又要有较高的政策水平,既要懂传统的金融知识,又要熟悉国际先进的监管理念和方法。因此银行监管机构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培养、引入拥有高水平专业监管人才,提高银行监管人员的整体监管水平。
参考文献:
[1] 周小川行长2004年12月2日在“经济学50人论坛”上的讲话
[2] 何晓恩.打击逃废者[J].维护金融债权华东经济管理,2001(4)
[3] 徐诺金.论我国的金融生态问题[J].金融研究,2005(2)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林业生态环境建设
中图分类号:S89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通常所说的生态环境主要就是指能够影响人们生活和发展的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的总称,这些不可再生资源主要是指水资源、土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等,这些都是关系到社会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与人们的生活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各种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所以也就出现了一些过度消费现象,林业资源作为我们生活消费的必需品同样受到了人们的大肆破坏,出现了过度消费的现象,造成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步履维艰。
一、林业生态与林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生态环境是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其中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其气候资源,是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体系中所有成分之间相互联系并不是孤立地存在,也就是说当人类过多的砍伐树木之后,必然会导致水土流失进而地表,植物死亡,无法耕种。在我国过度砍伐现象仍然严重,在福建低山丘陵区,山区树木资源被无节制开发,水土流失严重。虽然生态文化的提出符合时代的主题,但是生态文化作为抽象的物质很难通过文字进行解释,因此通过林业生产将生态文化物质化,让人们了解保护森林资源合理开发森林资源的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当今社会,能源的消耗日益严重,林业作为可再生资源对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当下合理规划林业生产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林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是林业生态的关键。在我国林业生产虽然取得了显著地成绩但是问题仍然很严峻。我国森林覆盖率很低,砍伐严重,而且质量不高。尽管加强了人工种植但是经营水平不高且树种过于单一。所以,在林业生产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能为了短期的利益进行不合理砍伐,要充分考虑长远的经济效益。林业的生产发展是以林业的生态为基础,只有实现了林业生态有一个完善的生态体系才能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合理的林业生产推进林业生态体系的完善,可促进林业生态的持续发展。只有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使他们共同发展。
二、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林业经济发展的观念不符合时代要求
目前,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观念陈旧落后,依然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林业经济采取的管理措施全部以增加利润为前提。对于当前社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没有深入贯彻落实,忽视林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没有考虑到林业自身的承受能力和可持续发展需求,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完全割裂,没有达到两者的和谐统一。
(二)森林资源呈下降趋势,林业经济结构缺乏多样性
林业经济以森林资源作为发展基础,需要充足的森林资源作为支撑。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不到位,影响了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导致森林资源呈下降趋势,并且质量和数量都得不到保障,影响了林业经济的发展。并且在林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对于林业经济缺乏管理,经济结构单一,初级产品所占经济发展比重较大,技术含量较低,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影响了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林业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林业经济的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管理体制不健全
在林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生产技术起着关键作用,在林业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目前,我国的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技术落后的现状,与先进的林业生产技术存在很大差距,并且我国在林业方面的研究较为滞后,科研成果缺失,导致林业经济的发展科技含量不高。与此同时,林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缺乏管理制度的制约,缺乏科学指导,使林业经济的市场运作混乱,管理制度陈旧,不符合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林业生态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积极植树造林扩大地表覆盖,减少水土流失
一直以来由于人们环保意识淡薄大肆砍伐树木,使大面积地表失去了防固能力,水土流失严重,所以说要想减少水土流失就要积极的植树造林,只有地表覆盖达到一定程度才可以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改变林业生态环境。所以说,在进行植树造林的时候可以根据当地气候因地制宜,栽种适合当地物候的植物,尽快增加植物覆盖,使更多的地表被覆盖。
(二)采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种植方式来实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促进植物成长
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采用科学规划是必要手段。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更多的科学技术走入了人们的生活。一些干旱地区大面积的植被遭受自然破坏,其主要是由于天气干旱以及一些病虫侵蚀导致的,由于植被本身稳定性就较差再加上受到一些自然环境的影响导致大面积植被死亡,所以说在进行植物栽种的时候一定要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植物。另外还要注意栽种空间的设计,要注意将不同品种的树木混合栽种,要栽种一些具有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树种,这样就可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在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同时还可以提升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三)扩大林业产业的整体实力
林业生态环境的合理建设及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林业产业实力的壮大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开展,根据工业化、市场化、生态化建设新要求的提出,加快产业发展,提升产业实力已经成为了林业发展的核心。各林业企业要形成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利用现代化手段实施作业,开展多形式加工工作,对野生动植物加以利用,并带动旅游业和种植业发展。与此同时,还应该逐步转变林业发展经营方法,变“粗放型”为“集约型”,扩大可再生能源产业规模,。发展循环经济,做好节能工作。
(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设生态网络工程
由于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这是最基本的保障。还要结合时展,引进和应用信息技术,实现林业生态保护的信息化建设。应该依靠政府、各社会部门和社会大众的共同努力,建立林业生态网络工程。不仅要改变传统的轻养护重建设的理念,还要根据当地的情况,种植与经济发展相吻合的树种,经济发展能为林业保护提供资金支持,合理的林业建设也能促进经济发展,这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符合。另外,还要加强协调配合,强化资金管理。白城洮北区林业局应该与本地的政府密切配合,坚持集体原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扩大资金来源,从而为林业生态建设提供有效地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问题已经逐渐提上了国家工作重点日程中来,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作为环境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受到的关注度自然更高。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走一条林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势在必行,对当今社会也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对此,我们一定要加大资金投入数量,做好宣传工作,帮助人们树立生态环境建设的新思路,坚持遵循自然规律,并做好人与社会、森林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工作,提高森林覆盖率,为我国林业建设水平的发展作铺垫。
参考文献
[1]中国工程院“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项目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J].中国工程科学,2000,08:1-17.
[2]汪志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史研究综述[J].古今农业,2005,03:89-102.
目前,我国主要开展的政府检查是检查机关进行的政府环境检查,属于宏观层面,在生态环境检查中居主导地位,其主要内容应包括生态建设政策(包括环境法律法规、标准、政策)的检查;生态建设规划及执行情况检查;生态环境建设项目资金的授权、审批、管理、使用检查;政府生态环境项目检查;对领导干部进行生态环境责任检查;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情况检查等。要加强生态环境检查的理论研究与指导。立足我国国情,开展生态环境基础理论和检查技术方法的研究,逐步建立起我国生态环境检查的理论体系,以指导检查实践。并在检查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善于挖掘、提炼,以此升华检查实践,促进生态环境检查理论体系研究。应尽快加强生态环境检查的工作指南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推进和完善我国生态环境检查工作发展,充分发挥检查“免疫系统”功能,保障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改善生态环境检查外部环境,拓展生态环境检查平台。首先,生态环境检查通过对人口居住环境、水资源、土地、森林、矿产、海洋、大气、节能减排、生态环境政策执行以及专项资金使用绩效等具体领域的检查,使其逐步成为政府生态环境管理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由于生态环境检查是检查体系的组成部分,也将与其它检查在检查范围、检查对象、检查评价、检查程序等方面形成对接,从绩效的角度观察、审查、评估生态环境事项,探索实施重点项目跟踪检查,积极推进区域检查合作方式,综合评估生态环境绩效。加强与生态环境有关部门的相互协调,共同营造生态环境检查良好的外部工作环境。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确定检查目标。在检查活动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三个要素,即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因此要实现检查目标,使用的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必须与可持续性发展相关联,进一步拓展检查内容和检查方法。在生态环境检查的技术方法方面,要多采用实地调查、标准化问卷、统计抽样、专家诊断等方法,将其同生态环境问题的特点相结合,力求使生态环境检查各项评价指标量化。量化工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生态环境检查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还应运用生态环境项目与政策的经济评价理论,其核心是生态环境估值理论。生态环境估值理论可以确定相关的生态环境效益或成本,为进行生态环境检查提供数据支持,并且包含了多种生态环境估值方法,可以涵盖不同条件和不同种类的生态环境效益或成本。要以绩效检查理念全面推进生态环境检查。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气候变化、对自然资源的过量开发、对健康的威胁、对外部安全的威胁、物理环境的退化等,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生态环境检查要揭示上述问题,必须引进绩效检查理念,全面推进生态环境检查的进程。逐步积累单项政策、单项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检查的经验,加强与相关专业机构、专业部门的合作,有效开展环境的绩效评价。
掌握生态环境检查的新方法
1、卫星图片控制法。为加强土地整治资金管理,提高土地整治资金使用效益,规范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提高土地整治质量,支持经济社会发展,2011年下半年,我们对江西省省本级及六个设区市的土地整治资金和部分项目检查,借助应用卫星图片高科技技术进行土地检查。2、在线监控取证法。2011年,我们对环鄱阳湖部分城镇污水处理专项资金情况检查,应用在线监控技术污水处理专项检查;通过应用在线监控城镇污水处理数据等环境技术检查方法,发现污水处理专项资金未专款专用,资金闲置影响使用效益;污水处理企业虚增成本导致污水处理服务费的提升,增大财政补贴压力;由于选址不当和地质勘查不到位,造成损失浪费以及污水渗漏影响污水处理效率;污泥处理不力、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未分离处理,影响饮用水安全等问题。3、环境指标测试法。切实围绕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要求,应用环境保护测试技术手段进行节能减排专项检查,开展节能减排重点行业政策执行和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检查。4、森林覆盖测算法。2009年紧密结合国家关于中西部生态环境治理的部署,借助森林工程技术力量,应用森林覆盖测算方法,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和生态公益林政策落实、计划执行、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检查。
加强生态环境检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道路建设、生态环境、影响、措施
一、前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道路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命脉。城市道路建设更是道路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城市道路的建设同其它建设项目一样,在建设的过程中以及建成后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力度、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道路的建设过程中应着重考虑周边的生态环境。文章在本人多年从事道路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具体影响,探索性的提出了满足生态环境要求的道路建设措施,为绿色城市道路建设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对动、植物生活环境的影响以及对水、土资源的影响。
(一)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
道路建设过程中,尤其是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必然给人们的生活造成很多不便。如堵车、交通事故、城市环境污染等。
(二)对动、植物生活环境的影响
道路建设对动物的影响主要包括致死和分布变化两方面。(1)致死是指道路对动物最直接的影响,动物的道路死亡率受道路的宽度、车辆密度和道路密度影响。(2)分布变化是指道路对动物分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道路的建设或存在,造成周边动物的迁移,从而影响区域的生态链;道路建设对植物生活环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局部环境,对植物个体生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汽车尾气衍生的光化学氧化剂污染物导致道路边的植物光合系统和细胞膜均产生明显变异、汽车尾气污染导致路边植物体含铅量远高于对照地区等,从而影响植物的健康成长。
(三)对水资源的影响
在道路建设期间,工程区水质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由于施工管理的问题,将道路施工的弃土、弃渣等固体废弃物直接排入水体,在运输施工材料的过程中,施工材料的遗洒和泄漏、施工机械的油类进入水中、施工人员的生活废弃物直接排至水中,以上都会影响地表水质量,甚至还会影响地下水质量。在道路的运行期,由于磨损、车辆漏油、运输中飞扬的微粒物质和车辆排放废气中的颗粒物质都会积聚在路面,当这些物质与降水混合形成径流时,会对沿线的水源形成污染。
(四)对土资源的影响
道路对土资源的影响主要指对土壤结构和质地的改变。道路建设对土壤的要求与种植植物要求相反,后者要求土壤疏松,有团粒结构,有机质含量高,同时保水性好,有利于根系发育,但是这样的土壤结构会对路基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路基上采用的土壤主要为生土,它结构紧密,几乎不含有机质,植物所需的营养成分更是缺乏。另一方面,路域壤主要用于路基施工,路基挖、填和压实等过程会进一步影响和改变土壤结构,还有许多施工遗留的废弃物如水泥和石灰等也会对土壤质地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在道路运营过程中,由于汽车尾气、泄露等因素的影响,土壤会受到铅、多环芳香烃物质、一氧化碳等物质的污染。
三、生态道路建设的应对措施
(一)降低道路建设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在道路建设的过程中,应将其对人类的影响降到最低。具体措施有:将施工时间与人们的出行时间错开、在施工的过程中减少噪声污染、减少对人类有害物质的排放等。
(二)加强动、植物生活环境的保护
道路建设过程中对动物的影响方式主要是通过植被破坏、通道阻隔、施工噪声和营运灯光等表现出来。因此在道路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植被的保护,保证动物应有的生活环境,在动物必经的某些路口,选择使用高架等措施;同时注重施工噪声的控制以及加强对某些营运灯光的控制;道路建设对植物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局部无机环境条件,从而对植物个体生理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道路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植被环境的管控。譬如在道路两旁增加隔离玻璃护栏,从而降低汽车尾气对道路两旁植物的影响;道路路基的修筑过程中尽量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减少对原来生态自然条件破坏,使植物成活率提高。
(三)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
道路建设期间,为了防止对工程区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筑路材料堆放场地不得设在河流岸边附近、施工废水不得直接排入河流;根据实际填挖土质,合理设置边坡的坡度;合理设置土石方填挖施工现场临时排水系统,及时疏导雨水,以减少雨水对挖填土坡坡面的冲蚀;填方坡面应及时夯实并进行边坡绿化,合理确定借土弃土位置,合理开采砂石料场,注意料场弃土弃渣分离处理;在选择土石方堆放位置时,多余的土方尽量就地用来整理坡面,当不得不外运时,应该运至无自然保护价值的规定场所,弃土不得破坏或掩埋地表植物,弃土场应进行绿化设计,以便及早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当弃土堆高度较高时还应进行护面设计并应设挡土构造物以免将来发生坍塌。
(四)加强土资源的保护
建设单位应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依法征用土地,必须严格按照《土地管理法》合理安排建设用地,努力节约土地资源,适当缩小用地规模;在道路建设的过程中不得破坏名木古树,搞好土地生态恢复和保护工作;对待施工过程中的土质要因地制宜、尽量减少不同土质的混合,从而影响当地土质结构,影响植被生长,从而影响区域生态系统。
四、总结
文章在本人多年从事道路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具体影响,探索性的提出了满足生态环境要求的道路建设措施,为绿色城市道路建设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尹忠东. 论道路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与生态道路建设,水土保持研究,2006.
1.1建设成就齐齐哈尔市位于大兴安岭南麓,嫩江东岸,是黑龙江省省西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近几年来齐齐哈尔市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以观鹤节、绿博会为发展平台和突破口,以建设“生态市、园林城”为城市发展目标,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百万松树进城”、“拆扒建绿”两大工程的实施,加快了该市建设生态市园林城的步伐。3年来市区植树120万株,相当于前6年的总和,绿化投资近亿元,相当于前10年总和,人均绿化面积已达7m2。由于齐齐哈尔市近些年的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的突出表现,成为我国第一批“中国魅力城市”之一,是黑龙江省最早荣获此殊誉的城市,并先后获得“绿色食品之都”“生态旅游之乡”等美誉。这些荣誉获得足以证明齐齐哈尔市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突出成绩。
1.2面临的问题及挑战尽管齐齐哈尔市环境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与国家生态市建设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与先进城市相比,差别更是明显。由于城市的经济发展往往与其环境建设是成一定相关性的,环境建设好了,就会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招商引资、打造知名度等方面提供了一个良好发展平台,因此,进一步加大齐齐哈尔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和速度,以期在较短时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齐齐哈尔市由于地处黑龙江省西部平原区,西部邻近内蒙古,处于风口区,市域沙漠化倾向逐年增加,造成城区风沙较大,这是齐齐哈尔市生态环境中主要面对的问题。近几年来,全国各地水源污染事件逐年增多,尤其是城市饮用水源污染尤为突出。比如2005年3月25日新华网报道陕西榆林师范学院饮用水源被污染,结果造成百名师生中毒,重庆、成都、广东、浙江、江西等地相继报道有关城市饮用水源被污染,使自来水发生变质,造成中毒、居民恐慌等事件,于是当地政府纷纷采取措施,制定相应政策加强饮用水源的安全管理,以保证居民能够喝到卫生清洁的自来水,国家建设部则制定了新的《城市供水水质标准》,并与2005年6月1日开始实施,要求各地严格执行,以保证城市居民基本的健康安全。齐齐哈尔市城市自来水近年来尽管没有大的问题出现,但曾经发生的浏园水厂自来水问题及齐齐哈尔市向阳村由于垃圾污染造成该村浅层地下水污染使该村居民基本健康受到威胁等问题,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及相关媒体报道。因此水环境安全,尤其是饮用水源的净化、安全管理是齐齐哈尔市面临的又一重要环境问题。
2问题成因分析
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齐齐哈尔市市区存在植被总量不足,尤其是城市,即城区周边大片城防林较少,对风沙阻隔功能弱,对于像齐齐哈尔市这样风沙较大的环境条件,而没有大规模构成完整体系的城防林,城区的主体生态环境不会根本改变。针对齐齐哈尔市目前的环境状况出现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制约因素:
2.1自然因素齐齐哈尔市地处中国内陆寒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夏季干燥,冬季漫长而又多风沙,温差较大,植被生长期短,植被建设较为困难。
2.2经济因素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是投入较大的建设活动,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受“东北现象”的困扰,齐市一直没有从根本上摆脱经济低迷状态,城市财政困难,各项投入包括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制约了生态环境建设,尤其是防风固沙林与水源涵养林体系建设更是如此。
2.3行政因素往往是政府的方针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对生态建设相对弱化的情况较多,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随意侵占,蚕食绿地、对水源管理不善的问题也时常出现。另外,行政管理中的条块分割,部门利益、官僚作风也是城市生态建设出现弱化的原因之一。
2.4观念与认识上的偏差在生态建设中,观念与认识的偏差表现在:一方面,口号上重视,在工作落实往往社会效益让位于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在生态建设中,只重视城区绿化,往往对城郊的大片区域忽视,或只重视居住区的绿化,道路绿化,对江滩、江套城郊防护林重视不够等等。
3措施及对策
针对上述诸多问题笔者认为采取以下措施及对策,将会营造起齐市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经济建设服务:
3.1加大郊区植被建设总量与合理布局。植被总量不足是影响齐齐哈尔市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城郊大片环城林没有形成体系,零碎而规模小。齐市地处嫩江沙地,郊区有近28.7万hm2沙区面积,占嫩江沙区面积(2747万hm2)的10.4%,其中沙漠化土地面积1.4万hm2,占嫩江沙漠化土地面积(37.8万hm2)的3.7%,这是齐市城区沙尘主要来源。结合城防林建设加大郊区防风固沙林体系构建、完善与提高,进而形成齐齐哈尔城市防风固沙生态屏障,同时在近郊环城营造1000m左右的环城防护林,构建齐市“贴身”防风沙绿色屏障,这将极大改善齐市的风沙危害,为当地人民生产生活创造一个更为优质的生态环境。
3.2加大城区园林绿化的数量与质量。在老城区改造及小区建设上要设计相当比例的绿化空间,增加植被盖度,并与植被建设相衔接,形成现代城市与自然森林交互错落、彼此镶嵌的良好人居生态景观。齐齐哈尔目前城区园林绿化覆盖面积为2951.6hm2,绿地面积2846.5hm2,其中公共绿地面积830hm2,绿化覆盖率为28.5%,绿地率为27.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2m2。按国家生态市建设指标,城市园林绿化建成区覆盖率≥45%,人均公共绿地≥12m2,绿地率≥38%,可见与国家生态市建设标准相比,齐市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加快城区园林绿化步伐,增加绿化总量是齐市建设“生态市园林城”面临的艰巨任务之一。
3.3加强水环境质量建设。通过建立现代化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使污水、垃圾及时得到无害化处理,减少对地表江水与地下水的污染;通过在水源(包括嫩江及各支流沿岸、湖泊、水库及地下水源等)周围及附近营造较大规模的水源涵养林,营建起植被-土壤净化体系,使生产及生活用水得到自然净化,在源头保证水质安全。同时在水传输过程中要加强管理,规范操作,从而保证各类用水安全。
3.4强化政府行为,严格执法,使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有法制保证并能严格执行下去,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坚强后盾。
1、推进农村道路建设。年,我镇以优化镇村环境面貌为重点推进环境建设,加快发展农村公路网络建设,在村村通的基础上,向组组推进。全年新建农村道路30公里,改造新建桥梁6座。
2、加快船舶海洋工程产业园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路建成通车。做好路、路、路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
3、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开展“三清一绿”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完善“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置”的垃圾规范化处置体系。每季组织一次全面清理,检查评比。加强保洁员队伍建设,建立完善考核机制,提高保洁员的责任心。扎实开展植树造林工作,全镇适宜植树的路旁、河边、房前屋后全面绿化好,成片造林1500亩。组织人员做好群众工作,垃圾中转站建成转运。
4、强化镇区环境整治。清理有损镇容镇貌的违章建筑、广告,店外摊,规范镇区的经营秩序。推进镇区建设步伐,不断提升镇区形象,以农村拆迁安置建设为契机,加快新镇区街道的建设。
5、认真开展以村庄河塘整治和土地复垦。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村庄河塘整治和畅通水系建设,全镇计划复垦土地面积亩,为全镇经济经发展提供土地后备资源。
6、继续开展创建活动。年,全镇继续开展全国环境优美镇的创建,力争年内达标。组织指导老木厂、桃园、三个村开展生态村创建。
7、继续推进农村改厕。
8、积极稳步推进农民集居区建设。认真执行农村现行建房政策,严格规范农村建房秩序。年新启动农民集居区6个,扩建6个。
9、做好企业污染源控制工作。杜绝严重污染项目落户。
二、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镇建立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领导组
各村、各单位要成立相应的工作班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领导组指导协调,全镇上下共同参与的格局。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县;生态环境体系;构建
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是生态县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生态县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支撑与保障,是促进生态县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与环境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自《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生态县经济建设成就显著,但环境建设却经常被忽视,生态环境体系尚未构建,资源浪费与污染现象并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明确理论依据,不断探索。
一、研究综述
目前已有的国内文献中尚没有关于生态县环境建设的专题研究,针对该问题的论述大多集中在生态县建设措施、规划编制、路径探索等总体研究中或通过典型案例形式呈现出来,综述如下:部分学者认为,生态县环境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责、划定功能示范区以及选择合理的建设模式等;部分学者提出应当重视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使其能够为生态县环境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部分学者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应优先进行重要环境工程项目,通过重要工程项目带动整体建设;部分学者认为应当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放、降低资源消耗、开发清洁能源来推动生态县环境建设;部分学者提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在生态县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认为应统筹规划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并以此作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突破口;其他学者也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应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改善日益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状况,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国外研究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分析了生态县(市)环境建设的基本情况并提出解决方案,1990年著名的“城市生态组织”阐述了生态城市环境建设的十项原则;1997年,澳大利亚政府提出生态城市发展规划,为生态城市环境建设设计了框架;与此同时,生态城市国际会议也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计划书,为生态城市环境建设开辟了新思路;其他研究也都集中在重新利用、循环回收、能源保护、能力修复等方面,为发展中国家生态县(市)环境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国内外关于生态县环境建设方面的研究大都结合现实问题展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但这些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1)缺少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理论依据的研究,或相关理论探讨不深入、不全面,不能够为生态县环境建设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因此难以把握生态县环境建设问题的实质;(2)缺少针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的专门研究,即没有将生态县建设指标进行分解和细化,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不具体、不详细、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3)缺少针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的全面研究,大多数研究仍停留在单个问题解决的层面,欠缺系统性、整体性、规范性的阐述和论证。本文将生态县建设指标进行分解,并以“生态学”理论为视角专门研究生态县环境建设,同时将环境建设置于整个生态县建设中统筹规划与设计,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根本在于建设制度的创新;生态县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将水环境建设、大气环境建设、固体废物处置、噪声污染防治结合起来,突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全面性、整体性和系统性。
二、“生态学”与生态县建设
关于“生态学”,高兹、莱易斯和福斯特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生态危机、资源枯竭、环境恶化虽表面可解释为人与自然相处的不和谐,在理念、方式与行动上存在缺陷,但实质原因则在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偏差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制度的偏差。因此,“生态学”理论要求我们不仅要从技术层面分析生态环境问题,而且要从制度和人际关系角度来不断改革所有不完善之处,从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学”理论不仅认为社会制度创新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而且其最值得深思之处在于提出了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他们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批判资本主义生态环境危机,阐述社会主义建立的必要性。“生态学”理论在为社会主义增加新内容的同时,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通过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够顺利实现。生态县(含县级市)是在县级行政区域范围内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生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县级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园区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最终目标。基于“生态学”的生态县建设,就是通过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在县域范围内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可持续的关系,即通过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县建设制度,加快生态县建设进程,实现生态县建设目标。“生态学”与生态县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必须以“生态学”为指导,使之成为我国生态县建设的理论支撑,构建全新的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从而为生态县建设提供有益路径。反过来,生态县建设实践也极大地丰富了“生态学”的内涵,为“生态学”理论提供了新的实践源泉。
三、生态县建设环境指标及其分类
根据《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的规定,生态县建设指标分为经济发展指标、环境保护指标和社会进步指标。其中,涉及生态县环境保护的指标共有21项,可分为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大气污染防治指标、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噪声防控指标等四类。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是县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合理利用县域水资源环境、防治水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举措,主要包括县域水环境质量总体要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与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与工业用水重复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化肥施用强度及农村灌溉达标率等内容。大气污染防治指标是县域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整治县域重要污染点源、实施总量控制和开发新能源的条件和依据,主要包括县域空气环境质量总体要求、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及秸秆综合利用率等内容。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是县域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推动县域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置与高效回收利用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与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及农用塑料薄膜回收率等内容。噪声防控指标是县域防控噪声污染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县域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减少噪声污染危害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县域噪声环境质量总体要求、隔音或消音处理等内容。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大气污染防治指标、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噪声防控指标等四类指标共同构成了生态县建设环境指标的主要内容。以“生态学”为导向,强调对以上指标的分解和落实,强调制度形成与完善在生态县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制度保障生态县环境建设的有效推进,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环境体系,才能不断满足生态县建设的要求,加快生态县建设的进程,推动生态县建设的创新,实现生态县建设的目标。
四、生态县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路径
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环境体系,应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县域水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开展河道整治与雨污分流整治,加快县域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县域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加快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科学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保障城乡饮水安全;深化小流域综合治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贯彻实施国家水法律法规,加强县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健全水价机制,实行鼓励节约用水的水价制度;推广高效农业灌溉节水技术;加强节水型工业管理,形成节水型经济结构;加快县域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实施污水资源化。建设人工湿地,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县域湿地系统,逐步修复县域水生态系统;实施以削减水污染负荷、提高水体水质功能为主要目标的县域污水再生利用工程。(二)县域大气污染防治体系构建。加强对县域内各种炉窑的工业粉尘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监管,对未实现达标排污的企业限期治理;根据国家总量控制要求,实行县域排污总量控制;加强民用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开展县域生态环境建设,防治建筑、拆迁、市政、运输、堆放和地面的扬尘污染;及时清扫路面,防治道路扬尘污染;加强城郊结合部扬尘污染防治,防止通过空气输送对城区的污染。开发经济、清洁、可再生新能源,积极探索再生能源的利用,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发展替代能源;提高优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优化县域能源结构;积极推广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发展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和能源环保技术。(三)县域固体废物处置体系构建。推行县域生活垃圾袋装化,实行收集、贮存、运输和无害化处置监管;逐步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建设密闭式的垃圾压缩式转运站,减少垃圾收集环节和在城区停留时间,避免二次污染。建设县域可再生废旧物资回收系统,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提高废物综合利用率;建立县域物资和废物交换中心,促进物资交换和副产品与废物的处置。建立县域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体系和运行机制;构建县域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垃圾收集、运输处置市场化运作模式;城区生活垃圾处置以焚烧为主,结合卫生填埋以及综合处理等多种处置技术;非城区以卫生填埋为主,焚烧、综合处理为辅。(四)县域噪声防控体系构建。禁止县域街道、广场、公园内组织的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量过大、严重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音响器材;对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营业性场所,居民区内有噪声排放的单位或个人,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采用技术先进的设备,降低声源强度;调整县域工业布局,使高噪声设备尽可能远离噪声敏感区;对高噪声设备进行隔音或消音处理,减少工业噪声外泄对环境的污染。禁止县域内高噪声施工机械设备在夜间和午休时间使用;合理调配建筑工地砖瓦灰沙石等建筑材料的运输装卸时间。
主要参考文献:
[1]赵智刚.城市辖区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中若干问题探讨[J].干旱环境监测,1999.13.2.
[2]麻朝晖.论欠发达地区生态示范区建设中补偿机制建设[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3.3.
[3]任海,周国逸,夏汉平等.广东连平建设国家级生态县的总体生态规划[J].生态科学,2002.21.1.
按照生态县建设环境保护指标,以“生态学”为视角,以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县建设制度创新为根本,提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具体包括县域水生态环境体系、大气污染防治体系、固体废物处置体系、噪声防控体系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
生态学;生态县;生态环境体系;构建
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是生态县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生态县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支撑与保障,是促进生态县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与环境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自《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生态县经济建设成就显著,但环境建设却经常被忽视,生态环境体系尚未构建,资源浪费与污染现象并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明确理论依据,不断探索。
一、研究综述
目前已有的国内文献中尚没有关于生态县环境建设的专题研究,针对该问题的论述大多集中在生态县建设措施、规划编制、路径探索等总体研究中或通过典型案例形式呈现出来,综述如下:部分学者认为,生态县环境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责、划定功能示范区以及选择合理的建设模式等;部分学者提出应当重视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使其能够为生态县环境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部分学者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应优先进行重要环境工程项目,通过重要工程项目带动整体建设;部分学者认为应当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放、降低资源消耗、开发清洁能源来推动生态县环境建设;部分学者提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在生态县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认为应统筹规划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并以此作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突破口;其他学者也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应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改善日益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状况,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国外研究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分析了生态县(市)环境建设的基本情况并提出解决方案,1990年著名的“城市生态组织”阐述了生态城市环境建设的十项原则;1997年,澳大利亚政府提出生态城市发展规划,为生态城市环境建设设计了框架;与此同时,生态城市国际会议也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计划书,为生态城市环境建设开辟了新思路;其他研究也都集中在重新利用、循环回收、能源保护、能力修复等方面,为发展中国家生态县(市)环境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国内外关于生态县环境建设方面的研究大都结合现实问题展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但这些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1)缺少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理论依据的研究,或相关理论探讨不深入、不全面,不能够为生态县环境建设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因此难以把握生态县环境建设问题的实质;(2)缺少针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的专门研究,即没有将生态县建设指标进行分解和细化,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不具体、不详细、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3)缺少针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的全面研究,大多数研究仍停留在单个问题解决的层面,欠缺系统性、整体性、规范性的阐述和论证。本文将生态县建设指标进行分解,并以“生态学”理论为视角专门研究生态县环境建设,同时将环境建设置于整个生态县建设中统筹规划与设计,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根本在于建设制度的创新;生态县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将水环境建设、大气环境建设、固体废物处置、噪声污染防治结合起来,突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全面性、整体性和系统性。
二、“生态学”与生态县建设
关于“生态学”,高兹、莱易斯和福斯特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生态危机、资源枯竭、环境恶化虽表面可解释为人与自然相处的不和谐,在理念、方式与行动上存在缺陷,但实质原因则在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偏差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制度的偏差。因此,“生态学”理论要求我们不仅要从技术层面分析生态环境问题,而且要从制度和人际关系角度来不断改革所有不完善之处,从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学”理论不仅认为社会制度创新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而且其最值得深思之处在于提出了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他们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批判资本主义生态环境危机,阐述社会主义建立的必要性。“生态学”理论在为社会主义增加新内容的同时,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通过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够顺利实现。生态县(含县级市)是在县级行政区域范围内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生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县级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园区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最终目标。基于“生态学”的生态县建设,就是通过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在县域范围内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可持续的关系,即通过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县建设制度,加快生态县建设进程,实现生态县建设目标。“生态学”与生态县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必须以“生态学”为指导,使之成为我国生态县建设的理论支撑,构建全新的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从而为生态县建设提供有益路径。反过来,生态县建设实践也极大地丰富了“生态学”的内涵,为“生态学”理论提供了新的实践源泉。
三、生态县建设环境指标及其分类
根据《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的规定,生态县建设指标分为经济发展指标、环境保护指标和社会进步指标。其中,涉及生态县环境保护的指标共有21项,可分为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大气污染防治指标、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噪声防控指标等四类。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是县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合理利用县域水资源环境、防治水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举措,主要包括县域水环境质量总体要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与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与工业用水重复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化肥施用强度及农村灌溉达标率等内容。大气污染防治指标是县域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整治县域重要污染点源、实施总量控制和开发新能源的条件和依据,主要包括县域空气环境质量总体要求、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及秸秆综合利用率等内容。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是县域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推动县域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置与高效回收利用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与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及农用塑料薄膜回收率等内容。噪声防控指标是县域防控噪声污染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县域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减少噪声污染危害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县域噪声环境质量总体要求、隔音或消音处理等内容。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大气污染防治指标、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噪声防控指标等四类指标共同构成了生态县建设环境指标的主要内容。以“生态学”为导向,强调对以上指标的分解和落实,强调制度形成与完善在生态县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制度保障生态县环境建设的有效推进,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环境体系,才能不断满足生态县建设的要求,加快生态县建设的进程,推动生态县建设的创新,实现生态县建设的目标。
四、生态县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路径
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环境体系,应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县域水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开展河道整治与雨污分流整治,加快县域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县域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加快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科学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保障城乡饮水安全;深化小流域综合治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贯彻实施国家水法律法规,加强县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健全水价机制,实行鼓励节约用水的水价制度;推广高效农业灌溉节水技术;加强节水型工业管理,形成节水型经济结构;加快县域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实施污水资源化。建设人工湿地,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县域湿地系统,逐步修复县域水生态系统;实施以削减水污染负荷、提高水体水质功能为主要目标的县域污水再生利用工程。(二)县域大气污染防治体系构建。加强对县域内各种炉窑的工业粉尘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监管,对未实现达标排污的企业限期治理;根据国家总量控制要求,实行县域排污总量控制;加强民用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开展县域生态环境建设,防治建筑、拆迁、市政、运输、堆放和地面的扬尘污染;及时清扫路面,防治道路扬尘污染;加强城郊结合部扬尘污染防治,防止通过空气输送对城区的污染。开发经济、清洁、可再生新能源,积极探索再生能源的利用,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发展替代能源;提高优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优化县域能源结构;积极推广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发展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和能源环保技术。(三)县域固体废物处置体系构建。推行县域生活垃圾袋装化,实行收集、贮存、运输和无害化处置监管;逐步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建设密闭式的垃圾压缩式转运站,减少垃圾收集环节和在城区停留时间,避免二次污染。建设县域可再生废旧物资回收系统,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提高废物综合利用率;建立县域物资和废物交换中心,促进物资交换和副产品与废物的处置。建立县域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体系和运行机制;构建县域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垃圾收集、运输处置市场化运作模式;城区生活垃圾处置以焚烧为主,结合卫生填埋以及综合处理等多种处置技术;非城区以卫生填埋为主,焚烧、综合处理为辅。(四)县域噪声防控体系构建。禁止县域街道、广场、公园内组织的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量过大、严重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音响器材;对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营业性场所,居民区内有噪声排放的单位或个人,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采用技术先进的设备,降低声源强度;调整县域工业布局,使高噪声设备尽可能远离噪声敏感区;对高噪声设备进行隔音或消音处理,减少工业噪声外泄对环境的污染。禁止县域内高噪声施工机械设备在夜间和午休时间使用;合理调配建筑工地砖瓦灰沙石等建筑材料的运输装卸时间。
主要参考文献:
[1]赵智刚.城市辖区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中若干问题探讨[J].干旱环境监测,1999.13.2.
[2]麻朝晖.论欠发达地区生态示范区建设中补偿机制建设[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3.3.
[3]任海,周国逸,夏汉平等.广东连平建设国家级生态县的总体生态规划[J].生态科学,200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