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婴幼儿的口腔护理8篇

时间:2023-09-24 10:36:2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婴幼儿的口腔护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婴幼儿的口腔护理

篇1

口腔炎为婴幼儿发病较高的口腔黏膜疾病。根据其患病的部位不同可分为舌炎、齿龈炎,常见的口腔炎可见鹅口疮、疱疹性口炎及溃疡性口炎。病变局限于口腔,病程长、易感染。注重护理是治疗的关键所在,现将多年临床经验报告如下。

1 明辩各型口腔炎的临床表现

1.1 鹅口疮又称雪口,在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的点状或乳凝样物,不易拭去,用手剥去,常致出血,但不久又生,有甜酸味口臭。患难儿多表现为烦躁不安、拒奶、有低热等症状。

1.2 疱疹性口炎多因单纯性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常有发热,可达380C~400C,口腔黏膜上可见黄白色透明水疱,破裂后形成溃疡,局部有疼痛、流涎拒食、颌下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本病多为自限性。

1.3 溃疡性口腔炎多为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菌等引起,病初口腔黏膜充血水肿出现溃疡,表面覆盖以灰白色或灰黄色假膜,剥离后呈现糜烂面,不久又出现假膜。

2 注重口腔炎的护理

2.1 保证足够的营养

2.1.1 饮食以温凉流质或半流质为宜,注意其营养价值外,要注意其色、香、味的调配,以引起小儿的食欲。

2.1.2 食物应富含维生素的青菜或水果汁,母乳喂养儿可将乳汁挤出用滴管或勺喂哺。

2.1.3 食物应少刺激性,勿食酸、热、硬、辣,以减少局部刺激。病情严重者可在食前用2%的利多卡因或1%普鲁卡因涂以患处。

2.2 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以利局部用药

2.2.1 每日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或冷开水清洗口腔,或根据不同病情给以不同药物进行清洗。鹅口疮用2%~5%碳酸氢钠溶液清洗,一般细菌感染用3%过氧化氢清洗,每日三到四次,洗后涂以治疗性药物。

2.2.2 局部上药时要轻、准、快,尽量减少痛苦。患处涂药时,先以纱布置颊黏膜的腮腺管处隔断唾液,再用棉签将患处吸干后涂药,涂后闭口1分钟,取出纱布,粉剂外用药可用香油调和后涂以口腔或干撒患处或吹入口腔均可。

2.2.3 口腔清洁和上药不宜在饭前进行,以免引起呕吐而影响进食;在确诊何种口炎后方可用药。

2.2.4 多饮温开水以冲淡毒素并可给患儿体内补充足够的水分,同时也能达到保持口腔清洁湿润,且不利微生物生长的目的。

2.3 避免继发感染

2.3.1 凡接触患儿的用具、玩具均应保持清洁,奶瓶、、小勺等均应煮沸消毒备用。

2.3.2 母乳喂养时,在哺乳前用温水擦拭,并洗净双手;护理人员的手要按洗手法认真清洗。

2.3.3 极度衰弱小儿可采取保护性隔离。

篇2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儿童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正畸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以及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口腔正畸治疗中,能有效缓解患儿负性情绪,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口腔;正畸治疗;优质护理

世界卫生组织将口腔正畸定为“牙面异常”,包括牙错位、排列不齐以及牙颌与颅面间关系不协调引起的各种畸形。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导致人类的咀嚼器官逐渐出现不平衡的退化。据中华口腔医学会的统计表明,错颌畸形的患病率高达67.8%,使口腔正畸治疗备受人们的关注。通常情况下,10岁~12岁儿童是进行口腔正畸治疗最有效的时间段,但治疗时间相对较长,一般需要1年~2年。治疗期间因为患儿的身心发育并不完全同步,易使患儿产生一系列不良情绪,导致患儿在接受治疗过程中依从性欠佳。据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心理因素是正畸治疗配合中最关键的影响因素,忽略患儿的心理因素往往会影响正畸治疗的疗效。因此,本研究通过针对青少年的个性特点实施优质护理,在改善其不良心理状况及临床疗效上获得了较满意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月在我院口腔门诊接受正畸治疗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8岁~12岁,能独立完成日常和学习者;②符合Angie错牙合畸形分类法;③无合并严重口腔及颌面部畸形,如唇腭裂、颜面部不对称及小颌畸形的患儿;④家长及患儿同意加入调研研究。采用单盲(患儿)的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10.22岁±0.67岁;安氏错颌类型:Ⅰ类24例,Ⅱ类22例,Ⅲ类4例。观察组男22例,女28例;年龄10.26岁±0.65岁;安氏错颌类型:Ⅰ类25例,Ⅱ类22例,Ⅲ类3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错颌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告知患儿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指导其正确摘戴活动矫治器。嘱患儿保持口腔清洁,餐后用温开水漱口,避免进食过硬、过黏、带壳的食品,观察其情绪变化,及时进行沟通疏导,指导患儿定期来院复诊。观察组给予患儿优质护理,具体实施内容如下。

1.2.2.1正畸治疗前护理护士主动维持就诊次序,为患儿营造一个舒适、安静、整洁、安全的诊疗室,维持诊疗室室温在22℃~24℃,湿度50%~60%。待患儿及家属进入诊疗区后,护士主动亲切进行自我介绍,通过交流了解患儿是否主动要求治疗、对正畸治疗的了解程度及预期希望等。同时,初步口腔检查了解患儿是因何进行就诊,并给予初步专业指导,以取得患儿及家属的信任。

1.2.2.2心理护理护士应充分评价患儿的治疗动机和意愿,帮助患儿建立良好的内在动机,即患儿内心萌发矫治的意愿。采取认知-行为心理干预法[5],通过传输正畸治疗的健康知识,引导患儿改变以往错误思想,消除其心理上对治疗的恐惧感、焦虑及抑郁心理,使治疗计划能够有效进行。同时,可通过正面实例列举法,暗示患儿在接受规律治疗后可达到较好的正畸治疗效果,以此鼓励患儿能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并积极配合治疗。对期望值过高或心理对治疗较迫切的患儿,护士则应对患儿自身整体条件进行评估,降低其期望值,并将正畸治疗的方法、步骤及时间科学告知,避免发生“欲速则不达”的效果。

1.2.2.3口腔拍片与模型的准确制作护士与医生一起为患儿错颌畸形进行牙片X线拍摄,在拍片定位时嘱患儿放松,双眼平时前方,双唇自然合闭,协助其取坐位拍摄头颅侧片。将两侧的耳塞对合良好塞入,使双侧下颌下缘相差小于5mm,所有的数字化X线头颅侧位片均用削尖的HB铅笔在透明硫酸纸上描图,并在观片灯下确定测量标志点,每张片均测量2次,取平均值。同时对患儿的面部及牙齿进行拍照,以便日后对比治疗效果。对患儿记存模型的制作也应根据测量牙冠宽度、牙弓弧形长度、牙曲线的曲度、腭穹高度等值准确刻模,还需将牙、牙弓、基骨、移行皱襞、腭穹、唇系带等部位清晰制作出来。

1.2.2.4正畸治疗中护理正畸治疗实施过程中护士严格按照操作流程配合医生进行操作,协助按压患儿的舌体,增加漱口的次数,使术野暴露更充分。医生务必做到手法轻柔,切忌粗暴蛮干,加力时应循序渐进,以减轻牙齿移动时的疼痛感。手术实施进展中向患儿介绍手术进展,适当通过点头、微笑、拍肩等动作鼓励患儿,以缓解其紧张和不良心理状态。1.2.2.5健康指导告知家属饮食上宜给患者进食清淡富营养的食品,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B,以预防口腔疾病,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甜腻食品及碳酸饮料。指导患儿养成餐后用含活性银离子的含漱液正确漱口的习惯,可适当选用牙线、牙缝刷等,避免细菌滋生破坏口腔内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预防牙龈出血,适当进行户外体育活动,增强自身抵抗能力。一对一形式进行口腔卫生培训,包括牙周炎、牙龈炎发生的原因,让患儿能认识自身口腔情况以及传授佩戴固定矫治器后保持口腔清洁的方式,嘱家属在一旁进行监督。同时,发放健康宣传册供家属与患儿阅读,使其能正确掌握自护方法,告知家属严格遵照约定时间进行复诊,禁止自行调节正畸装置。

1.2.2.6院外随访正畸治疗后第1个月,护士每周进行1次电话随访,之后每1个月进行1次电话随访,解答患儿日常生活中所遇的困难,并督促患儿定时来门诊复诊。

1.2.3观察指标于患儿门诊干预前及干预后18个月的2个时间段进行观察。

1.2.3.1心理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7]。SAS量表及SDS量表均包含20个项目,分4级评分,将20个项目的分值相加得粗分,用粗分乘以1.25取整数部分得标准分,标准分50分为焦虑及抑郁的分界值,得分越高则不良心理状况越严重。不能独立完成问卷调查者由护士阅读解释后患儿再逐一进行评分。

1.2.3.2临床疗效判定显效:完成预期矫正计划,牙列排列整齐、牙颌覆盖正常、关系稳定、关闭间隙及集中间隙修复;有效:症状改善显著,牙列排列整齐,牙颌覆盖关系基本正常,配合修复或牙周治疗后,基本解决了咬合创伤;无效:患儿磨牙移位,牙颌覆盖关系不稳定,出现不适症状[8]。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2.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描述,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优质护理的核心价值观是不断完善护理流程,重视基础护理工作,加强服务理念使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9]。一名正常发育的儿童,在步入青少年期间,通常会对自身外观萌发强烈的关注,而躯体某方面的不足会使患儿形成一种潜在的羞辱和自卑感。口腔正畸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口腔矫形术,儿童进行牙齿正畸治疗的最佳年龄为10岁~12岁,然而该阶段的患儿自控能力较差,心理承受能力亦低下,对因错颌畸形纠正治疗中诱发的种种问题较难克服,易增加其心理负担。常引起患儿不良心理状况的因素主要包括:①佩戴矫治器使口腔产生异物感,患儿因高度谨慎而不敢刷牙,增加牙周炎及牙龈炎感染的几率;或刷牙姿势不科学造成托槽脱落增加复诊次数,不仅耽误学习,也增添就诊费用。②矫治器的佩戴使患儿担心成为同学的笑柄,不敢多说话和开口笑。③复诊时间与学习时间冲突,导致不能按时复诊,或其他因素造成托槽移位脱落等,使治疗疗程延长。④惧怕正畸治疗带来的疼痛以及佩戴矫治器期间并发口腔溃疡、牙齿疼痛等不适。本研究在实施前也对患儿进行了焦虑、抑郁问卷调查,发现患儿普遍存有轻度焦虑与抑郁心理,说明错颌畸形给患儿的社会活动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增加其不良心理负担。本研究结果显示,优质护理的实施较常规护理的开展,能有效缓解患儿的焦虑与抑郁情绪(P<0.01)。由此可进一步说明,患儿在正畸治疗过程中,优质护理对改善患儿的负性情绪尤为重要,初次见面的热情接待及专业分析有效建立了和谐的护患关系,对后续的工作顺利开展铺垫了较好的基础;治疗实施中的细心呵护,有效消除了患儿恐惧心理;后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讲解以及院外随访工作如期的开展,使患儿获得了更多专业的护理,对提高患儿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有积极作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此结果与郑德华等[10]的研究结果大致相符,说明优质护理对正畸治疗患儿的疗效起关键作用。综上所述,将优质护理应用于门诊口腔正畸治疗中,能针对性地解除了患儿存在的心理问题,缓解其焦虑、抑郁心理,使患儿能更好地配合治疗,对提高临床疗效有协同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艳荣,卢海燕.口腔正畸疗效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34(2):247-249.

[2]傅民魁,张丁,王邦康,等.中国25392名儿章与青少年错殆畸形患病率的调查[J].口腔畸学,2002,37(5):371-373.

[3]郑衍亮,张作记.心理行为干预对成人正畸治疗患儿牙科焦虑症社会焦虑的作用[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9,36(5):515-518.

[4]ProffitWR,WhiteJrRP.Combinedsurgical-orthodontictreat-ment:Howdiditevolveandwhatarethebestpracticesnow?[J].AmericanJournalofOrthodonticsandDentofacialOrthope-dics,2015,147(5):S205-S215.

[5]李桂林,陈炯华,张玉琦,等.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0):1202-1206.

[6]曹书艳,李静.腹直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围术期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4):74-77.

[7]王苏芹,程兆明,闫翔.心理干预对青少年正畸患者心理及疗效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4(8):487-489.[8]傅民魁.口腔正畸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

[9]侯鑫.优质护理服务在口腔种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当代医药,2012,21(6):127-128.

篇3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小儿;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7-0070-02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以口腔、手足等部位出现疱疹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传染性疾病。该病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常见传染方式是接触传染及分泌物传染[1]。该病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如脑膜炎、肺水肿等,病死率相当高,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手足口病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精细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60例手足口病患儿,男78例,女82例,年龄5个月~5岁。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烧、恶心,口腔、手足均出现疱疹,疱疹内液体较少,且外周有炎症红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口服广谱抗病毒药物和局部伤口涂抹药物等常规治疗,护理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精细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对手足口病的患儿的饮食进行护理时,保证患儿有足够的饮水量,尽量避免用奶瓶等,防止病菌的再次感染。

1.2.2 皮肤护理 接触患儿的护理人员需要进行严格的消毒,避免将病菌带到其他的患者身上引起交叉感染。同时手足口病的患儿需要勤洗澡、勤换衣物,洗澡时尽量不要用肥皂、沐浴露等,也不要对皮肤上的疱疹进行揉搓,毛巾和衣服也要用纯棉材质的。对于年龄教小的患儿,及时修剪指甲,并戴棉质手套,避免抓破疱疹,引起感染[2]。

1.2.3 口腔卫生护理 护理人员要监督患儿按时用生理盐水漱口,3次/d。若患儿因口腔内疼痛拒绝漱口或者因年龄小无法漱口,可用棉签蘸取生理盐水对患儿口腔进行清洁,尤其注意对患儿口腔溃疡面的清洁护理。

1.2.4 心理护理 患手足口病的患儿因疼痛常常会拒绝吃饭和治疗,此时需要护理人员耐心的劝解和诱导,通过对患儿的心理进行诱导,减少患儿对疾病的恐惧感,减轻治疗负担。

1.3 观察指标

观察其护理结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常见并发症:发烧、头痛、颈部僵硬、烦躁、睡眠不安稳、身体偶而可发现非特异性红丘疹、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暴发性心肌炎等。

1.4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护理后一般状况好转,48 h内不流涎,可以进食,体温正常;好转:护理后一般状况好转,72 h内不流涎,可以进食,体温正常;无效:护理后72 h以上仍流涎,进食少,发热,皮疹无减少或增多,口腔疱疹破溃或合并细菌感染或是出现。总有效=治愈+好转。护理满意度采用笔者所在医院自制满意度评价量表进行评价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护理组护理总有效率、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一种严重的儿童传染病,它可以通过密切接触、分泌物等途径传播,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还要定期对儿童使用的牙刷、水杯、奶瓶、毛巾等物品进行杀菌消毒或者及时更换。初期感染的手足口病病情并不严重,能够很快的痊愈,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一旦有类似于发烧、呕吐、起疹等症状需马上送进医院救治,避免因自身的疏忽而延误孩子的病情,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3-6]。手足口病本身并不严重,能够很快的痊愈,但由它引发的并发症像脑脊髓膜炎、脑膜炎、心肌炎等可以使患儿死亡[7-10]。所以及时将患儿送进医院治疗对患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轻度的手足口病患儿,采取常规的抗菌治疗便已经足够了,但是对于那些重度的患儿,除此之外还要密切的关注患儿温度、呼吸及各脏腑的各项指标变化,对这些重症的患儿要进行精心的治疗,避免因医护人员的处理不当给患儿及其家庭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也给自身引来医疗纠纷[11-12]。

本文研究显示精心的护理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有着积极的作用,护理组从患儿的饮食、皮肤、口腔卫生及心理等方面进行着手,不仅减轻了患儿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提高了护理水准,提高了手足口病的治愈率,临床上应加大对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力度,这对患儿的恢复和痊愈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红,孙丽华.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的观察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9):1789-1790.

[2]陆春彩,陆连向.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体会[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35(2):259.

[3]李红.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0):141-142.

[4]江铁成,邵启国,张瑛,等.肠道病毒71型感染导致危重手足口病患儿的救治体会[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1,18(3):262-263.

[5]吴亦栋,尚世强,陈志敏,等.手足口病病原体流行特征分析及临床意义[J].中华儿科杂志,2010,48(7):535-539.

[6]饶雪梅,麦朗君,李丽华,等.更昔洛韦联合金银花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8):69-70.

[7]王凌航,陈志海,李兴旺.肠道病毒71型与其他肠道病毒所致的手足口临床特点差异研究[J].新医学,2009,40(2):87.

[8]张寿斌,廖华.深圳237例手足口病肠道病毒血清型基因及临床特征[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8,10(1):38-41.

[9]刘湘玉.120例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1):356-357.

[10]刘凤贤.30例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0):768-769.

[11]李琳琴.10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体会[J].现代护理杂志,2008,5(9):135.

篇4

【关键词】急性支气管炎;护理;效果

急性支气管炎属于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较高。该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对急性支气管炎的护理质量,现选取56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对比常规护理干预与整体、全面护理干预的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自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相关患者,共56例。其中,男31例,女25例,最小年龄3岁,最大年龄64岁,平均年龄为(36.14±5.63)岁。全部患者都满足相关诊断标准,并排除患有肝、肾等其他疾病。然后,将他们随机分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8例,对比两组的一般情况,没有差异性,(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1.2 方法

对照组仍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全面、整体的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强调护理的针对性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同时,根据医生的医嘱,采用药物治疗,并注意防止患者间发生交叉感染。对于咳嗽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利用祛痰止咳剂或使用一些镇静剂。

(2)辅助排痰 为患者介绍排痰时应注意的细节,并鼓励他们采取正确的咳痰方法。如有需要可采取吸痰措施。此外,在排痰前后护理人员需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工作,结合他们的具体情况实施相应的口腔护理,才能有效避免发生感染。

(3)随时观察病情 当急性支气管炎发作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导致体温上升的原因有很多,如果体温突然上升,观察患者发现其并未咳出痰液或咳痰量突然减少,说明痰液排出困难,考虑气道受阻,并易加重体内感染程度[1]。另外,护理人员可根据体温变化情况分析炎症的具体程度,及时告知医生,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对于婴幼儿患者来说,他们的呼吸系统相对特殊,极易发生充血或阻塞。加之婴幼儿的免疫能力较低,若引起肺炎,病情程度都比较严重。因此,更应密切关注婴幼儿患者。

(4)口腔护理与呼吸道护理 通过口腔护理,能保持口腔清洁,避免由口腔异物而导致感染问题,引起相关并发症。另外,还要做好呼吸道护理工作,重点观察患者痰液情况,包括痰液的性质、颜色、量等,并随时上报出现的异常情况。当发现患者排痰困难时,应采取吸痰措施,避免呼吸道受阻。一般可采取雾化吸入治疗,并结合患者情况,采取相应的吸痰操作,帮助其顺利排痰,并减少意外事件。

(5)其它护理 除了上述护理干预外,还要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包括环境护理与心理护理,为患者提供舒适、整洁的治疗环境,并消除他们的不良心理,主动配合治疗,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1.3 相关指标

利用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采用百分制,以60分为及格线,另外,对比两组的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数据利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利用t检验相关计量资料,利用X2检验相关计数资料,P

2结果

56例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均治愈出院。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实验组(96%)明显高于对照组(82%)。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支气管受到一些病毒或细菌感染后,会产生黏膜炎性反应,即我们所说的急性支气管炎。它属于一种常见病,尤其是对婴幼儿来说,更是一种多发病。通常在上呼吸道受到感染后,便常常会继发急性支气管炎。它也属于肺炎的初期表现。该病的全名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这是由于它常常会累及到气管与支气管。目前,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支气管分泌过多分泌物的症状。因此,必须对上述症状予以足够的重视,及时采取治疗措施。要遵循下列治疗原则:控制感染、祛痰、止咳、解痉、平喘、增强体质[2]。在开展护理工作的时候,护理人员还应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引导他们参加适度的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添减衣物,防止感冒。

从本次研究可知,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了整体护理,注意从环境、心理、病情、口腔、呼吸道等多方面进行护理,从而提高了护理效果,也极大提高了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比对照组低,上述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对于急性支气管炎患者要实施全面、整体的护理干预,才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而保证医护安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不错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机械通气;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5(c)-103-0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新生儿在气管插管时,并不存在肺炎,但是在进行机械通气(MV)后发生的获得性肺炎,属难治性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多数会发生VAP,该病目前尚缺乏快速理想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治疗主要依赖于经验用药,VAP是MV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患有呼吸衰竭的新生儿发生再次感染、致死率高和治疗费增多的重要因素[1-2]。临床如何预防新生儿VAP的发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下面根据目前国内外防止新生儿VAP的护理现状及进展做以下综述。

1 VAP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据国内各种研究报道[3],新生儿群体中VAP的发生率一般为16.8‰~50‰机械通气日。根据美国国家医疗感染监测机构2000~2009年的公开资料显示,美国新生儿VAP的发生率为2.8‰~5.9‰机械通气日。引发新生儿VAP的常见病原细菌以G-杆菌为主,其别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肠杆菌属四种最为常见;G+球菌以金葡菌、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三种最常见。众多研究表明,引发新生儿发生VAP的各种因素非常多,其发病机制复杂,是各种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交叉、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据目前的研究,早产、出生儿低身体素质、反复插管、机械通气时间较长、频繁气管内吸引、服用中枢抑制药剂等,是引发新生儿VAP发生的危险因素。

2 新生儿VAP的预防干预及护理

2.1 制订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严格的管理制度

加强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管理,严格控制病房内人员的流动,要求工作人员入室带鞋套,换无菌衣;每日病房坚持开窗通风2次,每次至少30 min;每日加强空气消毒、监测、登记工作,使用专门的空气消毒机器对空气进行全面消毒,若空气质量较差时,可增加每日空气的消毒次数;每月对医院病房进行专门的空气培养,控制细菌数,使其低于155 CFU/m3;必须特别加强医院病房内,对所有易感染病原菌的监测控制工作,为患者用药提供可靠依据。

2.2 严格规范医护人员无菌操作规范

已得到广泛认识到,手卫生在预防医院感染防治中的重要性。台湾大学第一附属医学院经过多年研究表明,医护人员提高手卫生的质量,则可显著降低医院呼吸道类疾病的发生率,所以手卫生是一种预防医院NICU内发生感染的简单、经济、有效的举措;美国洛杉矶嘉惠尔医院Garfield MD的研究显示,提高手卫生程度、减少对患儿触摸次数,可以使NICU中的患儿VAP的发生率从19.1‰机械通气日下降至7.9‰。由此,要必须严格监督、坚持倡导医务人员护理患者前后必须按要求严格清洗双手。由此可见,勤洗手是预防新生儿感染VAP的第一道防线,医院的每位医务工作者必须正确对待,严格按照具体要求实施。

2.3 对婴幼儿采取正确姿势

各种研究及实践表明,防止误吸的各种方法中,将婴幼儿放置在具有恒温条件的抢救台上,使婴幼儿始终处于恒温环境,由此就保证了患儿体温的恒定;另一方面,恒温抢救台也为医护人员提供了一个舒适、充足抢救空间,有利于对患儿的抢救。大量的经验数据及研究表明,抬高头部25°~40°可使婴儿胃内所容纳的食物及消化道赋存的病原体很难逆行,由此大大降低了幼儿VAP的发生率;反之,若婴幼儿采用平卧,是引进幼儿误吸的非常危险的途径之一。另外,对幼儿鼻饲时,必须将使用的气管中的气囊充满气体,并且一定不要使鼻饲速度节奏过快;幼儿鼻饲后,必须提前抽吸胃管以确定基本排空,然后再释放气囊;在对气囊释放前,必须将气囊周围的分泌物清除,防止气管分泌物会经过气囊进入下呼吸道[4]。

3 口腔护理注意事项

气管经口腔插入的新生儿,由于新生儿口腔一直处于开放状态,很容易造成唾液减少、口腔黏膜干燥,使口腔的黏膜抵抗力、自洁作用减弱,将造成大量细菌在口腔内繁殖,使口腔成为各种病原菌的繁殖地。另外,危重新生儿非常容易发生误吸,如果误吸,通常将使口腔还有咽喉部的附属病菌带进入肺部,同时如果其肺部有很低的抵御能力,使之不能及时将病原菌清除,这就会造成感染。对于新生儿的口腔护理应根据情况每天2~5次,同时根据每位婴幼儿的口腔pH值选择合适的漱口液,当pH7时,则可以用2%硼酸水溶液;当pH中性时,则可以选择2%~4%的双氧水溶液;若新生儿口腔处有溃疡,可以选择无刺激的口泰液,减少口腔积咽部病原体的繁殖。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研究结果认为,对经口及气管插管,口腔伴生大量的分泌物、且实施机械通气的新生儿,实施口腔持续低负压吸引,将能显著、有效地清除婴幼儿口腔内的分泌物,保持新生儿口腔清洁,从而明显地减少病菌繁殖,从根本上减少了VAP的发生率。

4 呼吸气道湿化

生理情况,婴儿的呼吸道气道把吸入的气体加温、加湿,通常达到37℃,并饱和水蒸汽,水分通常以水蒸汽的方式被5 加强营养补充

应该根据新生儿体质不同,积极适量地补充氨基酸、微量元素、脂肪乳,也可以通过大剂量注射各种必须的球蛋白,增强新生儿身体素质,提高抵抗力,减少婴幼儿VAP的发生率[5]。

6 结论

综上所述,医护人员尽可能缩短婴幼儿对呼吸机的使用,同时规范医护人员的操作,不断加强各级医护人员对无菌防护操作的意识,改善新生儿病房的消毒条件,抬高头部的卧位,注重新生儿的营养补充,防止误吸等,此外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是有效减少新生儿VAP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目前,我国尚未制定针对新生儿的、标准化的预防VAP的行业指南,若能研究制定相关指导性的行业指南,则可以指导医护人员科学、合理、有效地开展医疗护理活动,全面预防新生儿VAP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叶良玉,徐效峰,吴小青,等.护理干预对ICU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J].护理学报,2006,13(7):1-3.

[2] 袁天明,俞惠民.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危险因素的对照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4):257-260.

[3]游楚明,傅万海,张志钢,等.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及病原学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8,23(5):296-297.

[4]陈胜莲,谭育华,叶晴,等.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J].护理学报,2009,16(8B):45-47.

篇6

小儿高热惊厥是小儿时期特有的神经系统常见急症,大多数学者公认高热惊厥与感染?高热?年龄?遗传因素有关,年龄因素是首要的,但感染?高热是惊厥的条件,采取综合性的预防和积极的治疗措施,可减少复发,改善其预后?本文针对高热惊厥危险的因素对患儿家属进行一系列护理干预,使其卫生保健知识增长,保健能力及自我护理技能增强,提高患者顺从性,避免感冒和发热,最大程度减少高热惊厥的复发?

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310~201406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20例,男12例,女8例,首次发病年龄6个月~8岁,其中6个月~1岁11例,>1~3岁6例,>3~6岁2例,6岁以上1例?均符合高热惊厥的诊断标准?惊厥发生在发热后4h以内6例,>4~12h 10例,>12~24h 3例,>1~3d 1例?惊厥发生时的体温:39~40℃ 11例?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惊厥患儿就诊时,家长往往十分焦虑,惊恐不安,医护人员应迅速到位,全力抢救,并守护于患儿身旁?处置惊厥熟练准确,以取得患儿和家长的信任,消除恐惧心理?患儿惊厥停止?家长不安情绪逐渐稳定后,应根据患儿和家长所能接受的程度介绍患儿病情及有关知识,指导家长掌握预防小儿高热惊厥的方法及惊厥的有效救治措施?

2.2 止惊 一旦患儿出现惊厥,应就地抢救,使患儿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停止或减轻抽搐是急救的关键,反复的惊厥会导致脑细胞的损伤?首选针刺人中?合谷等穴位,情况紧急可用手掐人中至惊厥停止,也可遵医嘱给予止惊药物,缓慢静脉推注地西泮,同时肌内注射鲁米那钠,用5%~10% 水合氯醛灌肠,剂量为0.5ml/kg,尽量保留1h以上,以促进药物吸收?

2.3 吸氧 在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开通气道后,给予氧气吸入,迅速改善缺氧状态?待患儿面色由青灰或紫色变红润,呼吸规律后,给予小流量氧气吸入?当屏气时间长发绀严重时,一般的吸氧法如鼻导管法?面罩法等无法改变肺泡内PO2,只有用简易呼吸器才能解决这种短暂的呼吸暂停,扣紧面罩,挤压呼吸囊,压力视患儿大小而定,反复而有规律进行,以胸廓起伏为准,达到良好的通气效果?氧疗时应使用50%以下的氧浓,以防肺氧中毒或晶体后纤维增生症?呼吸恢复立即停止?

2.4 高热的护理在用物理或药物降温后,要密切观察降温情况,测量体温?脉博?呼吸1次/0.5h,观察患儿神志?面色,发现异常,及时处理?(2)皮肤护理:高热患儿在退热过程中,往往大量出汗,应及时擦干汗液和更换衣被,以防着凉?(3)口腔护理:高热时,唾液分泌减少,舌?口腔黏膜干燥,这时口腔内食物残渣发酵,有利于细菌繁殖,而引起舌炎?齿银炎等,因此,必须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4)卧床休息,注意营养和水分的补充:高热时,由于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减低,使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生成和分泌减少而影响消化吸收;但另一方面,分解代谢增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维生素等物质大量消耗,同时高热可致水分大量丧失(呼吸加快,带出更多水分,皮肤出汗增多)?因此,患儿必须补充水分和营养,多饮水有利于毒素的排泄?

2.5 加强营养,做好基础护理 患儿清醒后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富于营养的饮食,同时做好口腔护理,2次/d,给予生理盐水擦洗,保持病室空气清新,环境整洁,适宜的温度?湿度,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平整,及时更换污染的衣被,婴幼儿大小便后及时清洗?更换尿布?

2.6 出院指导 对患儿家属做好耐心细致的宣教极为重要?患儿出现发热,应及时测量体温,肛温在38.5 ℃左右即应予以口服布洛芬?美林等降温;如患儿出现抽搐,指导家长以拇指掐患儿的人中穴;以另一拇指甲掐患儿合谷穴,同时将患儿头偏向一侧,防止反流物误吸;将裹于纱布的压舌板置于患儿上下臼齿之间,防止舌咬伤;平时加强锻炼,以增强患儿的体质,按季节变化及时添加衣服,防受凉,上感流行季节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活动?

篇7

 

关键词: 肠套叠 ;护理体会

1 护理措施

1.1 术前护理[1] (1)行钡灌肠的护理:①复位前遵医嘱给小儿肌注适量的镇静剂和解痉剂,备用氧气袋及有关急救用品;②行钡剂灌肠,肠复位成功后,观察钡剂的排出,表示肠套叠已整复;③如钡灌肠后,患儿仍然有哭闹不安,呕吐或血便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④密切观察腹部体征,如果有呼吸加快、脉速、面色苍白、腹胀和腹肌紧张应高度怀疑肠穿孔,应迅速通知医生,积极做好术前准备,行紧急手术。(2)心理护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家长解释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取得家长的信任消除对手术的恐惧感。(3)术前嘱患儿禁食水,并行胃肠减压以减轻腹胀,防止呕吐。(4)应早期建立静脉通道,纠正脱水和电解质、酸碱紊乱,必要时应加入抗生素。(5)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腹部体征变化。

1.2 术后护理

1.2.1 保持呼吸道通畅[2] (1)由于患儿手术时多采用全身麻醉,且呼吸系统发育不健全,手术后易发生呼吸困难,如不注意观察甚至会发生窒息,所以患儿术毕返回病房,应头偏向一侧去枕平卧6小时,床旁备好吸痰装置以备必要时需要,给予氧气吸入0.5~1升/分,保持吸氧管通畅,在麻醉未清醒前要专人观察和护理。(2)雾化吸入 因患儿长期卧床容易引起肺部感染加之胃管刺激咽喉和腹部切口疼痛,使患儿不敢咳嗽排痰,可采用雾化吸入,使痰液稀释易于排出以减少肺部并发症,每日2~3次,每次20分钟。

1.2.2 生命体征观察[3] 婴幼儿病情变化快,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观察力。术后2天进行心电监护,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和氧饱和度及每日监测体温6次,若是3天后出现发热或体温持续不退,提示伤口有可能感染,应遵医嘱使用有效抗生素和退热药,并同时进行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或50%的酒精擦浴,必要时可给予皮质激素应用。术后最初几日,患儿大便次数常会较平常增加,并伴有血便,出现这种症状与肠套叠后肠管水肿,肠粘膜出血,梗阻解除,肠内容物排出有关,应告知家长不必惊慌,一般术后数日可缓解,但应注意大便性。如大便次数过多,可引起脱水及酸中毒,应及时报告医生,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及补液对症治疗。

1.2.3 持续胃肠减压 由于手术刺激及麻醉影响,胃肠道处于麻痹状态,术后应持续胃肠减压,保持胃管通畅,待胃肠功能恢复,方可拔除胃管。减压期间应每班用生理盐水冲洗胃管一次,防止胃管堵塞,并准确记录胃液量、颜色及性质,如有鲜红色胃液吸出,说明术后有出血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有效的胃肠减压可降低伤口腹腔张力,减轻腹胀,防止吻合口漏。

1.2.4 口腔护理 由于胃管对咽部长期摩擦和刺激会导致咽喉部的炎症和溃疡,患儿又禁食水,容易造成口干、口渴,应做好口腔护理,每日用0.9%的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2次。

1.2.5 切口护理 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有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敷料,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原则。给予半卧位,减轻缝线张力,可用镇静剂,避免患儿术后哭闹不安,使腹压增加造成伤口裂开,当发现腹胀及伤口有浅红色液体渗出时,提示有切口裂开的可能或患儿出现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心率加快、血压降低、腹胀、腹痛的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行肠造口手术后要保持肠壁造口周围皮肤清洁,防止造口周围皮肤病、腹壁感染等并发症。还要保持造口通畅,观察排出液情况,常进行扩肛,若近端肠管发生脱出须及时还纳,以免水肿嵌顿。

1.2.6 静脉营养补充 术后患儿的营养和水分的摄取非常重要,主要由静脉输液来补充,要准确记录出入量,以便计算每日输入量,使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必要时可输入白蛋白、血浆来增加机体营养以促进伤口愈合。

1.3 健康宣教 指导家长合理喂养,恢复期应从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产气的食物,并且向家长强调此病有复发的可能,如有类似的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2 体 会

小儿急性肠套叠是婴幼儿中常见的急腹症,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加上患儿年龄小,不能用语言主诉病史,并且不能很好地配合体检和治疗,若延误治疗时间,会危机患儿生命,因此在工作中要求护理人员要有高度责任心、同情心和敏锐的观察力,而且还要有坚实的护理理论知识,才能提高治愈率,促进患儿康复。

【参考文献】

   [1] 林素音,梁沛然. 婴幼儿急性肠套叠135例临床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7A):800~801.

篇8

【关键词】 小儿肺炎;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9.035

肺炎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是指各种不同病体及其他因素所引起气管、支气管及肺部的炎症。以3岁以下婴幼儿最多见,发病率高,起病急,病情较重,病情变化较快,严重威胁了小儿的身体健康。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小儿肺炎的治愈率,缩短病程。现总结笔者所在医院呼吸科对小儿肺炎的临床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呼吸科2011年10月-12月收治肺炎患儿556例。临床表现均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胸部X线见肺纹理增粗,斑片状阴影。其中男392例,女164例,年龄1个月~3岁365例,3岁~12岁191例。

2 护理措施

2.1 防止病室干燥空气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维持病室正常湿度,保持室内安静以利于患儿休息。

2.2 嘱患儿家属使患儿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避免剧烈活动。为半卧位,利于呼吸,平卧位时垫高颈肩部,经常交换,婴幼儿易多怀抱,以减轻肺淤血,防止肺不张。被褥要轻暖,穿衣不要过多,以免引起不安和出汗;内衣应宽松,以免影响呼吸;勤换尿布,保持皮肤清洁,使患儿舒适,以利于休息。各种操作处置应集中进行,尽量保持患儿安静,避免剧烈哭闹,减少其耗氧量。

2.3 保持呼吸道通畅 婴幼儿气管、支气管相对狭窄,缺乏肺弹力组织,黏膜血管丰富,纤毛运动差,清除能力弱,易感染使痰液阻塞呼吸道,影响治疗,因此,保护呼吸道通畅极其重要。首先观察呼吸道分泌的性质及能否有效地咳出,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若痰液较粘稠,会阻塞呼吸道,可给予沐舒坦7.5~15 mg加生理盐水2 ml空气压缩器雾化或氧气驱动雾化(氧流量为4~6 L/min)吸入,2~4次/d,使药物达到气管、肺部及细支气管,痰液变稀薄利于咳出。如果患儿面色发灰、口周发绀、呼吸困难、即给予拍背、吸痰、吸氧,缓解后再继续雾化。排痰前给予空气压缩器雾化、引流、肺部叩击。根据重力作用的原理,通过改变的方法,促使肺部分泌物从小气管向大气管引流,下叶分泌物多时,采取俯卧位,床头放低30°,上叶分泌物多引流采取卧位或侧位,左侧分泌物多,采取右侧卧位,右侧分泌物多,采取左侧卧位。肺部叩击时,用手指或五指并拢空心掌,叩击前胸、腋下、肩胛、肩胛下左右共8个部位,叩击速度为100~200 次/min,每个部位叩击6~7次,总时间不超过10 min,吸氧患儿叩击前适当提高氧浓度10%~15%。年龄较大患儿可指导有效咳嗽排痰,婴幼儿给予电动吸引器吸痰。吸痰时将患儿的头偏向一侧,调节好吸引器压力,以能够吸出分泌物的负压为合适,以免损伤黏膜。先吸口腔,换管后再吸鼻腔。每次从吸引管放入、吸引至退出鼻或口腔的总时间

2.4 吸氧的护理 注意观察患儿呼吸变化,出现面色青灰、口周发绀、气促、呼吸困难加重,即给予吸氧。一般给予鼻导管吸氧,氧流量为0.5~1 L/min,缺氧明显易用面罩给氧,氧流量为2~4 L/min,氧浓度不超过40%。吸氧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吸氧导管是否通畅,观察缺氧症状是否改善。长期吸氧患儿应每日更换鼻导管和湿化瓶,及时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和鼻痂。

2.5 体温的护理 婴幼儿体温变化快,应定时测体温。嘱其家长衣被不易过厚,以免影响机体散热,引起体温升高。温水擦浴,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汗腺阻塞。擦浴时室温控制在27 ℃左右,关闭门窗,以免受凉。及时更换被汗液侵湿的衣被。高热患儿每2 h测体温1次,体温超过38.5 ℃者,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以防高热惊厥。退热处理后30 min~1 h复测体温。如有虚脱及给予保暖,饮热水,严重者给予补液,注意严格控制滴速,避免滴速过快引起心力衰竭。鼓励患儿多饮水。

2.6 口腔护理 发热咳喘患儿口腔唾液腺分泌减少,水流失过多,口腔内食物残渣易发酵,细菌繁殖;抗生素的联合使用易引起菌群失调,引起口腔内细菌、真菌感染,发生口腔溃疡。可用0.9%生理盐水棉签擦口腔,2次/d。布地奈德混悬液是糖皮质激素,易诱发口咽部念珠菌感染,用此药的患儿,可用0.9%生理盐水加捻成沫状制霉菌素或克霉唑甘油涂擦口腔。年长患儿可嘱其晨起、餐后、睡前漱口。

2.7 饮食的护理 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少量多餐,不易过饱以免因咳嗽引呕吐。小婴儿哺喂时,每次哺喂需将头部抬起或抱起,以免呛入气管发生窒息。鼓励患儿多以水,使呼吸道黏膜湿润,以利于痰液排出。

2.8 输液的护理 笔者所在医院为了减少患儿痛苦,方便于患儿病情变化时及时用药,采用BD公司生产的第四代静脉留置针输液。输液前后分别用0.9%的灭菌生理盐水冲管和正压封管。随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渗出及静脉炎的发生。严格控制静脉输液速度,保持液体匀速地入,以免发生肺水肿和心力衰竭。

2.9 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9.1 患儿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发灰、呼吸困难、青紫突然加重,呼吸加快>60次/min,婴儿心率>180次/min,幼儿心率>160次/min,心音低钝、奔马律、肝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大,是心力衰竭的表现,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吸氧、减慢输液速度,准备强心剂、利尿剂、心电监护仪,做好抢救工作的准备。

2.9.2 如果患儿咳粉红色泡沫样痰,提示是肺水肿的表现,应急给予20%~30%乙醇湿化氧气吸入,每次吸入不超过20 min。

2.9.3 如果患儿出现激烈咳嗽,提示病情加重。呼吸困难、胸痛、面色青紫,患侧呼吸运动受限等,提示可能并发了脓胸或脓气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医生进行胸穿或胸腔闭式引流。

2.10 心理护理 对患儿态度要亲切和蔼,多关心体贴患儿,多与患儿接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多与家长沟通交流,每次操作前要与家长及患儿做好解释工作,及时消除家长的各种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 结果

经过有效的护理,治愈469例,好转86例,要求转院1例。

4 讨论

对病室环境的改善,如定时通风,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和适宜的湿度温度,可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减少患儿肺部的反复感染。物理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治疗小儿肺炎除了使用药物治疗外相当重要的物理治疗,对婴幼儿肺炎有效的稀释、排出痰液在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可以大大减轻病情,缩短疗程。正确的指导患儿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可以增强患儿免疫力,有助于患儿康复。正确的哺乳方法可以减少呛咳引起不免的病情加重。定时测体温,可了解患儿的病情,避免高热惊厥的发生。清洁口腔,可有效避免口腔溃疡,减少患儿痛苦。婴幼儿肺炎患儿,输液时严格控制静脉点滴速度,可避免肺水肿、心力衰竭并发症的发生。加强心理护理,与患儿多接触、沟通,可减轻患儿对医院和护理治疗时的恐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崔焱.儿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