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4 10:36:1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地质灾害防治对策,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1地形地貌汉台区境秦岭南麓316国道沿线为中低山地貌,褒河由北向南通过,主河及其支沟老丈沟、沙河沟、蒋家沟、潘家河、沥水沟呈“V”字型沟谷,切割深度大,一般在200~400m,山坡陡峻,坡度角一般在35°~50°之间,山背狭长,陡坡处基岩,缓坡处残坡积土覆盖。区内植被较发育,但在人类活动强烈的地区,如316国道沿线或矿山开采区植被欠发育。
1.2地层岩性国道沿线出露震旦系和寒武系地层,第四系地层广布于地表。震旦系地层分布于老庄基—土罐子沟一带,呈NEE向展布,岩性为绢云绿泥石片岩、千枚岩夹灰岩;其余大部分区域为寒武系地层,与震旦系呈沉积不整合接触关系,受复式褶皱构造与震旦系呈南北向间隔出现,岩性主要为黑云母石英片岩、二母云石英片岩夹大理岩。分布于河道或沟道第四系物质为冲洪积物,斜坡体上为坡残积碎石土;汉台境万年桥附近316国道沿线两侧有万年桥花岗岩枝出露,属印支期中粒花岗岩,岩石块状构造,侵入于寒武系地层中。
1.3地质构造国道沿线位于扬子板块与秦岭板块结合带之秦岭板块之上,属康县—略阳—勉县华力西褶皱带。褶皱、断裂及次级节理裂隙构造发育。褶皱构造总体为轴向北东东的复式紧闭褶皱,可进一步分为沙河沟口次级向斜和老庄基次级背斜,地层倾角大,50°~80°,褶皱紧闭,轴面劈理发育。断层主要为次级顺层走向断层,规模较大的老丈沟断层展布于寒武系地层内部。
1.4岩土体类型地层岩性决定了区内岩土体类型。岩体主要为坚硬块状花岗岩类;较坚硬中厚层状碳酸盐类;较坚硬—较软黑云母石英片岩类、较软中浅变质岩类等;土体为坡残积碎石土和冲洪积粘性土等。
1.5人类工程活动国道沿线与地质灾害有关的人类工程活动主要有道路建设、矿产开发、削坡建房。(1)秦岭南麓汉台境316国道沿褒河左岸前行,工程建设对原始坡体进行了大面积的开挖、削坡,致使基岩边坡稳定性较差。另外,区内近年来通村公路基本建成,开挖的边坡大都没有防护,不稳定边坡在降水、自重作用下常常发生滑塌等。(2)汉台区矿产丰富,目前沿线正在开采矿种有石英矿、磷矿,涉及6个矿权。矿产资源矿的开发利用破坏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同时形成大量的弃渣,部分弃渣沿沟道散布,前缘未做有效的拦挡,成为泥石流隐患,一方面威胁矿山自身的安全,另一方面威胁下游耕地、国道的安全。(3)受地形条件的限制,北部中低山区削坡建房现象普遍存在,村民一般在屋后坡体前缘用石头码坎砌筑,不稳定边坡大都得不到有效的防治。区内降水充沛,坡体临时空失稳后,形成滑坡,威胁村民的安全。
2地质灾害类型
2.1地质灾害概况根据地质灾害详细调查,316国道沿线地质灾害类型为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图1、表1),其中崩塌数量最多,为23处;其次为滑坡13处;泥石流隐患4处。威胁最严重的灾害类型为崩塌。
2.2地质灾害类型
2.2.1崩塌316国道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原始坡体进行了开挖,大部分地段未进行工程治理,形成不稳定边坡,近乎直立或负坡,开挖地段植被覆盖率低,在各类诱发因素的作用下,极易发生崩塌。(1)分布特征崩塌是指受重力作用的岩土体从高陡边坡突然加速崩落或滚落(跳跃)的现象[3]。崩塌的往往突发性强、危害大,特别是在公路沿线频发。汉台境316国道沿线崩塌主要发育在褒河左岸斜坡体中上部,多因构造抬升、河流下切和人类工程活动相互作用形成陡崖,加之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在暴雨等作用下易形成崩塌,对道路的安全畅通造成极大隐患。另外公路边坡开挖形成的高陡斜坡,由于岩体差异风化,下部软弱岩层抗风化能力弱,形成凹岩型,使上部坚硬岩石突然失去支撑,在重力作用下,也易形成崩塌。316国道沿线共发育23处崩塌,均为岩质崩塌。其中,中型崩塌居多,共16处,占崩塌总数的69.6%,其余7处均为小型崩塌,占崩塌总数的30.4%。按稳定状态分,目前稳定性差的12处,其余11处为稳定性较差。(2)发育特征①斜坡类型通过调查分析,316国道沿线崩塌发育的坡面形态可分为三类:直立型、凹型和凸型,其中直立型和凸型属于正向类,而凹型属于负向类[4]。发育的23处崩塌中,直立型15处,占崩塌总数的65.2%;凹型5处,占21.7%;凸型3处,占崩塌总数的13.1%。②斜坡坡度斜坡的坡度是影响崩塌发育的一个重要的因子。23处崩塌坡度均大于60°(表2),随道地形坡度的增大,崩塌的数量也随之增多,当坡度达到80°~90°时,崩塌的数量达到10处,这主要是因为坡度变陡,临空面变大,岩土体内的应力就越集中于坡脚或软弱结构面部位,使边坡的稳定性大大降低,容易产生边坡变形破坏,崩塌发生的数量也就越多。③斜坡厚度崩塌厚度分布范围为1~5m,主要集中在3m和5m(见图2)。23处崩塌中有10处厚度约3m,8处厚度为5m,而厚度为1m和2m的崩塌个数分别为3处和2处。由此说明:汉台境秦岭南麓316国道沿线基岩理裂隙切割块体深度或厚度介于3~5m间。④斜坡坡高斜坡坡高也是影响崩塌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坡高不能改变斜坡应力分布状态,但随着坡高的增大,坡体内应力大小将发生变化。对316国道沿线发育的崩塌的坡高进行统计(见图3),由图3可以看出:坡高在10~20m区间的仅发育1处崩塌,占崩塌总数4.34%;而20~30m和30~40m这两个区间均发育崩塌9处,分别占崩塌总数39.13%,共占78.26%;40~50m区间内发育3处崩塌,占总数13.06%;坡高大于50m有崩塌1处,占崩塌总数4.34%。由此可知:崩塌主要发育在坡高为20~40m区间内,随着坡高的增大,崩塌的数量有所减少。⑤斜坡宽度崩塌宽度分布于50~400m间。宽度在100~150m的崩塌最多,有10处,占崩塌总数43.50%(见图4);其次是50~100m的有6处,占崩塌总数26.08%;200~250m的有4处,占崩塌总数17.40%;250~300m、300~350m和350~400m这三个区间内都仅发育崩塌灾害1处,分别占崩塌总数4.34%。由此可知:该段发育的崩塌宽度主要在50~150m之间。崩塌的宽度受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说明工程建设过程中边坡开挖的长度集中分布于50~150m间。⑥斜坡坡向斜坡坡向也是影响崩塌发育的一个因素。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表3)可以看出:发育于0°~90°坡向的崩塌数量1处,占崩塌总数的4.35%;发育于90°~180°坡向的崩塌数量6处,占崩塌总数的26.08%;发育于180°~270°坡向的崩塌最多,为12处,占崩塌总数的52.17%,而发育在270°~360°坡向的崩塌数量为4处,占17.40%。这里把90°~270°坡向的坡称为阳坡,把270°~90°坡向的坡称为阴坡,可以看出阳坡发育的18处崩塌数量远大于阴坡发育的5处崩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朝向的不同,山坡的气候和温差可能存在差异变化等。阳坡比阴坡受日照时间长,气温与岩土体温度在白天的温度比较高,所以在同等条件下,阳坡的昼夜温差比阴坡大,同时阳坡一般都是人类居住地,工程活动比较强烈,这也是造成阳坡崩塌灾害发育的原因。
2.2.2滑坡汉台境秦岭南麓316国道位于中低山区,第四系坡残积层广布,厚度一般3~5m,下伏寒武系和震旦系片岩灰岩,由于地形陡峻,汛期土岩接触面含水量较大,在自重作用下发生滑动,个别地段由于国道或通村公路建设开挖,坡脚临空失稳,上覆土体发生滑动。滑坡一般顺坡向长20~50m,垂直于坡向宽度60~100m,厚度与坡积层等厚,一般3~5m,滑坡后壁周界不清,拉张裂缝大都断续出露,长度、深度、宽度不等,滑体上常见粒径不等的块石散布,前缘剪出口附近可见地下水呈点滴状渗出。316国道沿线共发育13处滑坡,均为残坡积层滑坡。小型滑坡9处,中型滑坡4处;按稳定状态分,稳定性差5处,其余8处稳定性较差。
2.2.3泥石流316国道沿线沟谷为褒河水系,其支沟为“V”字型沟谷,沟谷纵坡降大,两岸谷坡坡度较陡,开采石英矿在沟脑形成大量废渣,具备泥石流的形成物源和地形条件,在降水作用下发生泥石流灾害,冲洪积物所到之处如有重要设施必致灾,即对老316国道已造成影响。有些泥石流沟短,形成区、流通区、堆积区界线不清,冲洪积物沿整个沟道散布,最终堆积于褒河支沟潘家河内;而有些泥石流沟较长,形成区、流通区、堆积区界线可辨,如大东沟和小东沟泥石流隐患,形成区位于沟脑的矿区集中开采区,如图4所示,废渣规模较大,流通区位于沟的中游,狭窄且长,下游主沟与支沟交汇处为堆积区,对316国道和耕地形成威胁。综上,316国道沿线地质灾害以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崩塌以中型基岩为主,稳定性较差;滑坡以小型残坡积层滑坡为主,稳定性较差;泥石流以小型中~低沟谷型泥石流为主。
3地质灾害成因
汉台区地质灾害多分布在公路、居民区、矿山企业附近,而人口稀少的高山或深山处,地质灾害的发生率相对较低。这种分布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因为地质灾害的发生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密不可分,人类活动往往使已经应力平衡的坡体发生应力集中和应力重分布现象,必然导致稳定的坡体向不稳定状态发展,从而产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316国道沿线灾害多发的原因,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3.1陡峻的地形地貌是地质灾害发生的前提316国道地貌单元为中低山区,“V”字形沟谷发育,切割深度大,一般在200~400m,山坡陡峻,坡度角一般在35°~50°之间,山背狭长,陡坡处基岩,缓坡处残坡积土覆盖,植被较发育,一般在人类活动强的地区,地形坡度较大,植被欠发育,在降雨充沛时上覆松散层易沿下伏基岩面发生滑动;在坡脚遭开挖的中上部地段,因存在临空面易发生崩塌灾害;而在深切的沟谷中且上游有采矿活动的可能形成泥石流。316国道沿线地质灾害均与这些地形地貌条件有关,因此陡峻的地形地貌是地质灾害发生的前提。
3.2地层岩性及其岩土体是地质灾害发生的物质基础通过现场调查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得出316国道地质灾害多发生在构造活动强烈、岩性软弱、岩体破碎的顺向结构边坡的千枚岩、片岩地层中。尤其在316国道沿线地质灾害高发段,由于修路、人工开挖切坡形成具有一定高度差的临空面,导致边坡体内的应力差异及应力重分布,造成局部应力超过岩体自稳条件,发生边坡失稳破坏。而这个区域出露的主要是寒武系和震旦系软弱变质岩,变质岩体结构由于在岩浆岩和沉积岩,甚至是原有变质岩的基础上经历了高温、高压下的变质-变形过程[5],形成了定向的劈理结构,并且在形成后还不断受构造活动改造,以至于岩体相对比较破碎,体内存在大量的节理裂隙,岩体内结构面极为发育,使其强度降低,表层岩体在雨水、温度等影响下易发生风化,边坡内、外岩体的风化程度和岩体力学性质也存在较大差异,当风化层不能满足自身稳定时也会出现失稳,发生崩滑现象;而316国道沿线灾害发生不仅具有发生数量多、范围广的特点,而且具有连带性,如316国道周边崩塌群,主要是由于一定范围内的边坡结构、地质条件、应力分布基本相同,加之已滑(崩)边坡对相邻边坡不但起不到支撑作用,反而会产生向下拖拽等不良影响,所以地质灾害易成群、成片发育。根据区内地质灾害点的岩性分析,316国道沿线崩塌堆积体除有2处灾点发生在万年桥附近的花岗岩出露区外,其他多为坚硬—较软黑云母石英片岩类。由此可见,地层岩性及其岩土体是地质灾害发生的物质基础。
3.3降水、地震和人类工程活动是地质灾害发生的诱发因素降水是316国道沿线各类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大气降水尤其连阴雨季,遇残坡积层下渗在土岩接触面形成浸润面,进而产生滑坡;当遇暴雨时段时,雨水在地表形成汇水,对表层浸润冲刷,在动水压力的作用下产生崩滑,而深切沟谷中上游废渣在遇暴雨后易形成集水盆地向下游倾泻形成泥石流。因此每年汛期,316国道沿线地质灾害频发。地震本身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灾害,而且还可以诱发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6]。而地震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主要是[7]:①直接破坏公路设施;②地震的发生使得坡体裂隙增多,对灾害的发生起到加速的作用。本次调查表明2008年汶川8.0级大地震对本区的影响较严重,导致本区域山体松动、岩体破碎[8],造成多处滑坡活动加剧,出现新的裂缝等现象,部分房屋开裂,地质灾害易发。人类工程活动都不同程度地改变了(或正在改变)区域地质环境,已经成为地壳表面(含浅部)不可忽视的巨大营力,而各种地质灾害是人为营力反馈效应的直接体现[9]。316国道沿线沟谷与两侧斜坡人类工程活动频繁。如褒河左岸及其主要支沟老丈沟左岸、沙河沟右岸、蒋家沟左右岸、潘家河左岸、沥水沟左岸等切坡建房、斩坡修路等人类活动强烈,削坡挖脚,一方面改变坡形和坡角,使斜坡应力重分布并出现应力集中;另一方面,坡脚开挖,使坡体前缘临空,同时边坡开挖时,采用不合理爆破方式,使得岩体结构破碎,地质环境恶化,从而导致斜坡的变形与破坏,易产生崩滑灾害,另外公路上车辆运输对坡体也起到一定的振动作用,也加剧了灾害的发生;另外采矿活动为泥石流的了发生提供了丰富的物源。316国道沿线发育的地质灾害皆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
4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和防治对策
4.1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研究316国道沿线地质灾害类型、发育特征、成因型等,对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提前防范,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地质灾害防治之根本[10]。316国道沿线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为:夏秋季节因降雨集中,崩塌、滑坡、泥石流发生的概率增大,而冬春季节因降雨量较少,灾害发生的概率较小;非雨季过往车辆较多,震动对沿线的危岩体有一定的影响,崩塌发生的概率较大;阳坡比阴坡发生地质灾害的概率较大。公路沿线应禁止开挖、采矿等有人类工程活动,从诱发因素上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4.2防治对策地质灾害的防治应本着“以防为主、避让与防治相结合”的原则,掌握时机,及早治理,强调灾前以防为主,而不是等灾害发生以后再治[11],目标是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实现因灾伤亡人数减少[12],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保证现行公路的安全运行等。316国道沿线地质灾害的防治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阻止地质灾害作用与受灾对象相遇,即避绕措施[13];致灾地质作用的防治,即防止灾害发生、减少其灾害损失,进行工程治理。
4.2.1监测预警地质灾害防治相关部门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1)对已经发现的地质灾害点和不稳定边坡,建立地质灾害避险工作明白卡,落实监测人、责任人、监测方法及监测时间、防抢撤预案等,发现灾险情即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2)对崩塌、滑坡灾害重点监测后缘裂缝和前缘是否有小崩小落现象,如K2191km+800m处(河东店镇麻坪寺村)麻坪寺崩塌目前后缘山体上仍有一条4m多长、30cm宽、2m深的裂缝,汛期雨水入渗贯通裂缝后,很有可能再次发生灾险情。对类似的地质灾害要落实“汛前排查、汛中检查、汛后核查”制度;对沿线泥石流隐患的采矿活动应限制开采,已经形成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按相关的制度加强恢复治理[14],防患于未然,进一步开展气象预警等[15]。(3)立警示牌对地质灾害危险情大的区域,不能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的,分段立警示牌,提醒过往行人及车辆注意安全。
4.2.2搬迁避让[16]尽可能避免致灾体与受灾对象相遇,主要方法是搬迁与避让。(1)对国道坡脚附近的村民,如平安村三组王二湾滑坡等坡脚的村民,应结合陕南移民搬迁政策[17]尽快实施搬迁避让。(2)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尤其是在汛期,前期降水量充沛时,沿线坡脚如有规模不等的松散堆积体,应采取两端禁止通行或绕行。
4.2.3工程治理沿线地质灾害和工程地质问题类型多,成因复杂。针对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特征,采取不同的工程防治措施。(1)崩塌的防治措施对于表层岩体破碎且容易发生坠落的高陡边坡地段,应对其表层破碎物质进行清理,边坡削方减载后利于坡体的稳定;对节理裂隙发育且危岩体相对较大,或者存在负地形的高陡边坡地段,应对坡面进行防护,坡面防护是保护坡体不受水软化的重要措施[18],如安装柔性防护网等。同时,应在危岩区域外侧修建截排水沟,将地表水和地下水排出崩塌危岩区以外。(2)滑坡的防治措施在滑坡的后缘设置截水沟,在前缘和两侧设置排水沟,减小或者消除地表水诱发滑坡的可能;316国道沿线滑坡为残坡积层滑坡,对于中小型滑坡实行削方减载,使坡体趋于稳定;对于滑动面积较大、危害较多的大型滑坡,先清理坡体的残坡积层,然后设置抗滑桩、修筑挡墙、格构加植被防护等。(3)泥石流的防治措施316国道沿线4处泥石流均为采矿弃渣引发。建议地质灾害防治管理部门规范沿线的采矿活动,限制地表开采,已经形成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加强恢复治理;同时矿产开发应遵循“谁开发谁治理”的原则,对废渣的堆放提出严格的治理要求;对已存在于沟内的废渣必须进行有效的拦挡;从治理泥石流的长远角度考虑,工程措施应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目前,316国道运行多年以来,地质灾害频发,公路管理门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在部分危险地段已经设立警示牌,不稳定的崩塌、滑坡边坡已经采取了不同的治理工程。由于地质灾害的动态变化,地质灾害防治的压力尤其汛期十分严峻,新近增加的隐患地段应尽快实施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保证过往车辆和行人的安全,确保316国道南北大通道时刻畅通,促进我国南北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5结论
[关键词]地质灾害现状防治
我县位于青海省的东部门户,全县总面积1893.82平方公里,全县共有八镇,十四个乡政府,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又是地质灾害高发区,每年汛期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人民生民财产安全。因此,认清我县地质灾害现状,正确处理现实条件下地质灾害防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是各级领导和社会公民面临的新任务,也是实现社会稳定,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先决条件。
一、我县地质现状
2001年省水堪院派专家对我县地质灾害情况进行了区划与调查,共查处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63处。2004年我局对109国道泥石流做了调查,发现泥石流隐患点2处。2005年因峡门地区突降暴雨,发现2处滑坡隐患。目前全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67处,涉及全县18个乡镇,47个行政村,其中滑坡49处,泥石流15处,崩塌3处,重大地质灾害点达8处,主要分布在官亭镇,杏儿乡,隆治乡,新民乡,巴州镇,李二卜镇,古山镇等7个乡镇,10个行政村、263户,2728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直接受到危机。
二、地质灾害的成因
我县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较为复杂,总体上表现在地质条件、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三个方面。
1.地质条件。我县地质灾害多发生在侵蚀剥离避低山丘陵区,依据其成因和形成机制,分为黄土丘陵、洋山剥离丘陵:(1)黄土丘陵:分布于黄河湟水河两岸VI阶级以上地带,顶级为风级及黄土状况,一般海拔在24002500米,切割深度为200—500米,沟岸壁陡横断面为V型坡面上落水洞屡见不鲜是滑坡、泥石流的主要发育区,在沟底可见红色碎销岩出露。(2)浅山剥蝕丘陵,分布在黄土丘陵与山丘之间过渡地带,多由第三系红层构成,局部上覆冰水堆积的卵、砾石层海拔在24002500米。红层表面部分风化强烈,也是我县地质灾害最为集中的区域,危害最为严重的区域。
2.自然条件。我县属典型的山区县,山高坡陡,不少村民就居住在坡度为30—40度的山坡上、破脚下或陡砍下,如果受暴雨影响,极易形成滑坡或崩塌。
3.人为因素。主要因修公路,修水库,开砂取矿及村民挖宅基地而引起的,这些地方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程度的稳定性,增加了自然坡度的临空面,从而形成了崩塌和滑坡隐患,一旦条件成熟,极易整体下滑或崩塌,这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很难预料,是人防不胜防。
三、当前防灾存在的问题
我县对地质灾害工作是十分重视的,成立了地质灾害防灾领导小组,编制了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确定了重要地质灾害点,明确了各乡(镇)责任人,制定了地质灾害责任制、动态巡查制和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这几年虽发生了多次地质灾害,但无人员伤亡事故,但纵观全局,我县地质灾害防灾工作仍存在以下问题:
1.地质条件差,地灾隐患面大。第三系红层和第四系黄土层是我县地灾的多发层,我县大多数地灾点都分布在该地区,由于第四系土质松散,村民建房大多数选择这类容易平整宅基地的地层,而这类土层一旦稳定性被破坏,增加临空面,极易形成危害较大的滑坡和崩塌。
2.通信条件差,交通闭塞,信息传播和抗灾工作很难及时到位。由于我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大多数在交通较为闭塞,通信设施较为落后的山区,对于地灾方面的天气预报和上级有关指示精神无法快速、准确的转达到隐患点或灾害点上,给防灾抗灾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部分村民对地质灾害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存在听天由命的思想,一部分村民心存侥幸心理,愿秉家旧业,虽经乡(镇)府多次做工作并限期搬迁,然迟迟未动,宁可签订生死状,也不可搬迁;还有一部分群众愿意搬迁,但由于生活困难和难以选择合理的宅基地搬迁难以实现。
4.地质灾害检测的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全县各乡(镇)国土员为地质灾害联络员,但真正对地质灾害的常识了解很少,更缺乏相应的知识培训地灾常识缺乏,但没有经过专门培训,对如何避灾了解不够,还有个别村级干部夏季外出打工不在岗现象存在。
四、防灾对策
1.突出重点。对地质灾害威胁大,面积广的地灾点政府应拨出专款,在汛期进行专人检查,易便在制定预案、落实责任人、简测人以及抢险时做到有的防失尽量减少意外损失。
2.加大宣传力度。牢固树立防范意识,做到家喻户晓,各级部门要把地灾防灾的宣传当做一项长期任务来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使防灾意识深入到每个村民心中。
3.着眼于长远,防患于未然。凡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应进行建设用地地灾危险性评估,必要可提前进行防灾治理,减少隐患发生。
4.增加财政收入,添属必要的装备和增设隐患点标志。警示牌上标明灾害地点、灾情类型、规模和危机范围,标明安全撤离路线等。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P8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1-0105-01
1.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
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从初期的慢慢摸索,到现在可以及时、有效地进行防治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上,依然可以做到:及时周密地部署,相关工作人员及时进行灾后抗战,领导深入灾区进行指导,尽量减轻灾害影响;健全应急支撑体系,应急反应迅速,出台很多相应的灾害防治条例,稳步快速进行防治工作;预警能力提高,预案启动坚决,减少损失,降低人员伤亡率;开展隐患防治工作,我国已经认识到灾害防治工作重在“防”上,重点突出资金安排,技术给予支持,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等
2.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地质条件导致灾害频发,工作量大
我国的地质条件复杂,多山区、丘陵等地形条件,不稳定的地质区域较多;从2010年的四川地震来看,我国的地震强度与发生频率都较高;另外,受经济与科技的影响,居住在山区的农民受地质灾害的影响更加严重;还有,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的地质灾害的发生率更是高于上个世纪。受到种种原因的影响,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工作量大,工作人员还要受到交通不便的影响,更加加大了地质灾害防治的工作量。
2.2 地质灾害防范意识不强
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工作的力度不够,致使一些普通的群众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没有概念,防治地质灾害的意识淡薄,缺少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另外,居住在落后山区的居民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更是落后,甚至还有相信神佛之说的封建思想,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基本没有。另外,在山区建立厂房、开发煤矿、修筑隧道等,在不规范的劈山开路、拦水造坝等行为中,无形中增加了地质灾害的发生率。
2.3 防范工作某些环节薄弱
我国南北地区、城乡之间,经济、技术的差异性大,致使在不发达的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无论是在人员配置上,还是在技术的支持上,都达不到有效防治地质灾害的标准。另外,一些城乡建设工程企业,只注重效率,忽略质量。相关部门对这些违章的、不合格的工程没有给予严格的管理,致使一些建筑在地质灾害中坍塌,严重影响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3.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的应对策略
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损失,从2008年以来,单是汶川、玉树、雅安三场地震就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一个个和谐美满的家庭被拆散,同时也给国家的经济带来重要影响。由此可见,地质灾害的危害性,也由此说明,做好地质灾害的治理工作是多么的重要。
3.1 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
①成立专门的地质灾害治理小组在地质灾害的治理要在兼顾全局的基础上进行重点的治理,既要明确治理的目标,又得遵守相关的政策法规。为此,成立专门的地质灾害治理小组进行全局的统筹规划,其他各部门配合好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将预防地质灾害治理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此外,国土资源局等相关部门要在地质灾害的治理小组的规划下,加强地质灾害工作的饿监督治理工作,并且积极从国家争取地质灾害治理的专项资金,保障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的物质基础,为突发性的地质灾害监测、治理及调查等做好保障工作。②编制地质灾害治理的方案相关的部门可以编制地质灾害治理的方案,下发到各机关以及乡镇等贯彻、执行。对于已经发现的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方,做好密切的监督与调查,设置相应的管理负责人,编制一些关于地质灾害发生时需要注意的事项的小册子,将其发到该地区人们的手中,并将发生危险应采取的撤离方案及路线等记录其中,帮助人们在地质灾害发生时,做好有序的撤离。③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有助于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规章主要内容应具体体现为:明确地质灾害在防治汛期的值班制度,地质灾害在汛期危险点的巡查制度、地质灾害的险情速报制度、地质灾害治理的监测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监测资料汇编上报制度、异变危险点应急调查制度、地质灾害的预防预报制度、以及地质灾害的预警告示制度和地质灾害治理的奖惩制度,将地质灾害治理工作进行明确的划分,让地质灾害的工作人员做到有章可循,对于表现好的工作人员给予奖励,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
3.2 积极做好宣传工作
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要积极做好人们的宣传工作,利用每年的土地日、地球日等特殊的日子,积极进行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的宣传,可以通过网络将地质灾害的相关信息进行宣传,可以制作一些小动漫或者小漫画,吸引大家的眼球,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在电视上播放公益广告的方式,进行宣传,将地质灾害的严重性,以及地质灾害的预防治理的意义通过网络或者视频告知公众。此外,地质灾害治理的工作人员还可以深入到地方,地方的人们对于地质灾害的知识非常匮乏,并且在日常的活动中,可能会为地质灾害的发生留下安全隐患,因此地质灾害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开宣讲会等方式,为一些基层的民众讲解地质灾害的相关知识,并告知其如何做好地质灾害的预防治理工作,向广大群众进行积极的宣传,做好地质灾害预防知R的普及,降低地质灾害的人为诱发的几率。
3.3 经费、科技的有效管理
①建立地质灾害治理专项资金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小组要积极向国家财政争取地质灾害的治理资金,并且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或者拉赞助等方式增加地质灾害治理的专项资金,交由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将其作为地质灾害的治理资金,其他部门或事项都不得挪用,避免地质灾害治理过程中因资金不足而导致被迫停工问题的出现。此外,对于国土资源的调查费用要进行合理的控制。地质灾害的频发,致使地质灾害的治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对经济的要求也就有所提高。因此,必须调整原有的工作模式,加大对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的投入,发挥其积极的作用。②加强科学技术水平的投入科学技术是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研究的技术保障,在地质灾害的研究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的高科技设备,这些设备对于地质灾害的监督和研究预防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科技水平差,就不能准确地对地质地貌进行检测,不能有效地做好地质灾害的预防治理工作。因此,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的相关部门必须重视对科技的投入,看到科技在地质灾害的预防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地质灾害工作的预防治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宣传教育中心.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M].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3 .219-223
[2] 殷跃平.中国地质灾害减灾战略初步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4, 15(2):1-7.
【关键词】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防治对策,从宏观方面提出和探讨了适合我市的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及保障措施。
重庆市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西连四川,南接贵州,东邻湖北,北部与陕西接壤,海拔高度悬殊,气候条件多变,山体构造复杂多样,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严重、受威胁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人员死亡数高达40~60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高达3~4亿元,占全市灾害损失比例高达20%以上,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严重的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1]。
由于地质灾害预报的的滞后性,给防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的要求。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各项社会保障措施也在不断地完善,也给地质灾害防治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检测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地质灾害的不断了解,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员已经逐步摸清了地质灾害发生的类型,也会根据不同的发生情况及时制定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以及防治措施
1.1滑坡、崩塌
山体滑坡(landslides)是指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包括岩土本身重力及地下水的动静压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带)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是常见地质灾害之一。
崩塌(崩落、垮塌或塌方)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重庆市山地形势复杂,极易发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华莹山—巴岳山以西为丘陵地貌;华莹山至方斗山之间为平行岭谷区;北部为大巴山地区;东部、东南部和南部属巫山大娄山山区。2001年5月1日20时30分左右,重庆市武隆县县城江北西段发生山体滑坡,造成一幢8层居民楼房垮塌。造成79死亡,数人受伤。2004年重庆万盛山体垮塌事件死亡人数为15人,2009年重庆武隆山体滑坡事故造成26人死亡,并且造成63人失踪。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隐患。地质工作者统计了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发生的滑坡灾害(见表1)。
表1 重庆市滑坡统计表
1.2防治措施
做好预防工作,是有效降低灾害水平的最有效措施,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加雨的预报工作,暴雨天气容易引起小型的滑坡灾害,发生比较突然,对山脚小村庄威胁较大。对滑坡多发区进行不间断地巡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汇报,提前做好群众疏散工作,撤离危险区域。在滑坡的根本治理上也要下大力气,在多发区要植树造林,减少滥砍滥伐事件的发生,在相关区域减少开山采石行为,加大山区保护力度退耕还林。
1泥石流的发生
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不良地质现象,它是由暴雨或上游冰雪消融形成的携带有大量泥土和石块的间歇性洪流。它具有突然发生、来势凶猛、历史短暂、破坏力强的特点[2]。它可以沿途冲毁道路桥梁,淹没房屋农田,阻塞河道,在顷刻间造成巨大灾害。泥石流的流域可划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排泄区。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危害人类生命,应该要注意躲避。重庆市是泥石流多发地区, 重庆市开县、云阳、梁平等9个区县72个乡镇前天都遭暴雨和大风冰雹袭击。特大暴雨引发了泥石流,彭水县一辆由县城开往龙射镇的客车,在中途的汉葭镇青龙村被泥浆石块压埋,车上8名乘客7死1伤。
2.2泥石流的防治
防治泥石流,要从根本上积极治理,积极地预防,做好疏导工作。要积极的改善多发区的地理环境,做好水利,栏坝的修筑工作,合理修筑梯田,增加多发区域的植被面积。在居民聚居地进行勘测,尽量减少危险地区居住人口数量。在山体修建排水工程。一般来说,生态环境好的区域,泥石流发生的频度低、影响范围小;生态环境差的区域,泥石流发生频度高、危害范围大。提高小流域植被覆盖率,在村庄附近营造一定规模的防护林,不仅可以抑制泥石流形成、降低泥石流发生频率,而且即使发生泥石流,也多了一道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屏障。
3.1人为的过度开采的综合灾害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加大,矿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对地球表面的生态环境改变也越来越大,市场需求的加大,造成多样性的粗放型的生产模式,生产工艺及设备落后,逐步加剧了环境的恶化,是上述两种地质灾害越来越频发的根本所在[3]。成片的林木被砍伐,山体被不加规划的随意开挖,造成岩石与土壤,遇到暴雨的发生极易产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3.2健全与完善法律法规
随着公共意识的不断加强,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深刻认识,保护环境已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是否能够坚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要下大力气建设和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强化矿业发展的管理措施,坚决取缔非法、不合理的开采模式,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加大国有矿业集团的管理与技术革新。
结语
重庆市山体繁多,地质条件复杂,在有效利用好现有科学技术外,要并不断的创新,学习习新的技术,在地质灾害发生前做好预防预报工作,降低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增加人力物力的投入,对地质灾害多发区进行巡视,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市县各级政府制定灾害防治策略,把灾害防治效果列入政绩考核中去。在全市做好宣传工作,让大家了解地质灾害发生的本质原因,在遇到灾害时掌握自救措施。
参考文献
[1] 刘长礼.城市地质环境风险经济学评价[D ]. 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7.
[2] 赵源,刘希林.泥石流灾害损失评价[ J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5, 16 (3) : 42-48.
[3] 林玉山,张卫.尾矿库地质灾害与危险性评估[ J ]. 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6, 26 (4) : 486-490.
关键词 煤矿;环境;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4-0119-02
大荔县是渭南市一个农业大县,随着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新十年规划的落实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逐步推进及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城市供水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对洛北育红一带水文地质特征研究,对供水工程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大荔县地处陕西关中平原的东部,东西长约42.5 km,南北宽约39 km,面积1776 km2。东隔黄河与山西永济县相望,南临渭河与潼关县、华阴市、华县相邻,西以洛河与蒲城县接壤,北倚黄土高原南畔与澄城、合阳县毗邻。
县内地形北高南低,北部塬区最高高程533.5 m;中部洛灌区地形平坦,高程在340 m~370 m之间,洛河以南沙苑区和黄河滩区为沙丘和沙滩地,高程在333 m~365 m之间。大荔县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冷暖多变,夏季炎热多雨,秋季阴雨连绵,冬季干燥寒冷,雨雪稀少。年平均气温13.4℃,一月平均气温-2.5℃,七月平均气温26.8℃,年降雨量495.02 mm,蒸发量1261.03 mm,最大冻土深度21 cm,无霜期212天,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拟建的育红水源地位于县城北23 km的洛河一级阶地,据状头水文站观测,洛河最大流量4420 m3/s,最小流量3.0 m3/s,平均流量20 m3/s,年迳流量6.0亿m3,最高洪水位373.8 m,最低水位365 m。
1 地质概况
高石崖联办矿、孤山二矿位于井田东南的沙沟岔沟内,出露地层为侏罗纪延安组二段,岩性以灰、深灰色粉砂岩、泥岩为主,细粒砂岩少之,含煤层数较多,细粒砂岩和粉砂岩中变形层理、水平层理、波状层理和互层层理发育,砂岩分选中等,磨圆度较差,泥钙质胶结,具板状交错层理及交错层理。上述二矿均开采4-3煤层,厚度3.80 m~4.15 m,顶板基岩厚度
5.10 m~8.10 m,岩性为粉砂岩、泥岩,上覆地层:新近系上新统保德组(N2b)岩性为钙质结核层与棕红色、浅红色块状粘土、亚粘土,底部常有3 m~5 m的底砾岩,成份复杂、分选差,大小不等,砾石直径2 cm~15 cm,厚度5 m~18.30 m;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2+3)岩性主要为浅黄色、褐灰色亚粘土、亚沙土、粉砂、细砂夹钙质结核层,垂直节理较为发育,底部常见1 m~2 m的沙砾石层,厚度17 m~25 m。
2 工程地质特征
对上述二矿的煤层顶板均采集岩石力学样品,并进行力学性质测试。4-3号煤层厚度为4.10 m、4.15 m,煤层倾角2~4度。顶﹑底板岩性多以砂质泥岩﹑泥岩为主,次为粉砂岩细粒砂岩。砂岩多为泥质胶结,少部分为泥钙质胶结,粉砂岩的抗压强度为27.08 Mpa,泥岩的抗压强度为25.01 Mpa;软化系数粉砂岩为0.60,泥岩为0.57;声速测井确定的强度指数粉砂岩为
19.06 Mpa,泥岩为15.90 Mpa。综合分析煤层顶板岩石均为软弱岩类,抵抗变形的能力较差,稳定性差。中、上更新统黄土,结构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多不具湿陷性,承载力差。第三系保德组红土,结构较致密,可塑性强,承载力低,稳定性差,加之其上下界面常有地下水活动,附近土体吸水膨胀后变软,塑性增强,结构减弱,力学性质降低。
考虑到岩体结构面以层面为主及基岩上部的风化带等因素,煤层冒落带和导水裂隙带计算采用《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91中的中硬岩类(抗压强度20 Mpa~40 Mpa)冒落带﹑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经验公式计算。
冒落带计算公式:
Hc=(3~4)M
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公式:
Hf=〔100M/(3.3n+3.8)〕+5.1
式中:Hc-冒落带最大高度(m)
Hf-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m)
M-累计采厚(m)
n-煤分层层数
注:1)冒落带计算公式中系数取4。2)因上述二矿煤厚均大于3.5 m时,导水裂隙带计算公式中n取1。冒落带、导水裂隙带计算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上述二矿冒落带均大于煤层上覆基岩厚度,可直达地面。说明开采此煤层时导水裂隙带使地表水和浅部地下潜水直接补给矿井采区,会增大矿井涌水量,必然引起地表不均匀沉降等工程地质现象。
3 环境地质现状
3.1 水资源破坏
煤矿的开采破坏了原有的地层结构,使其围岩产生大量的裂隙,加速了地下水的下渗,使原本含水较弱的岩层变成不含水岩层。煤矿生产又必须长期疏排矿坑水,使得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改变了矿区原有的自然水文地质条件,引起水资源的严重短缺。
3.2 地面塌陷
随着矿井开采规模的扩大,形成大面积的采空区,使煤层顶板失稳下沉,产生冒落和塌陷。被采掘的煤层越厚,冒落和塌陷高度越大。因上述二矿的煤层顶板基岩较薄,冒落带直接影响到地表,使房屋倒塌,道路、通讯等公共设施遭到破坏。地表水及大气降水直接顺裂隙带流入矿井,给矿井生产及人身安全带来极大危害。高石崖联办煤矿和孤山二矿在开采4-3煤层时造成地表大面积塌陷,致使守口墩村部分房屋开裂、坍塌,甚至危害村民的生命,地裂隙位于村北黄土塬区,塌陷区面积0.30 km2,裂隙靠近塌陷区边缘处,缝距3 m~4 m,中心密集处每米3条,缝深可达1.5 m,发育两组,主要一组走向118°,倾向208°,次要的走向为125°,倾向35°,缝宽一般
0.05 m-0.30 m,最宽1.30 m。
3.3 环境污染
小煤矿开采引起的房屋破坏 小煤矿开采引起的地面裂缝
煤矿生产出的煤随意堆放、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粉尘、煤尘、噪音等,都可危害人体的健康,矿井生产过程中堆积的煤及矸石堆等,也将大量占据土地资源。据化验资料,煤及矸石含有多种有害元素,经风吹、日晒、雨淋后再通过氧化、溶解、扩散等作用,可直接污染空气、水体、土壤等,使周围环境逐年恶化,煤矿附近沟谷地表水体污染严重,地下水也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3.4 破坏植被
上述环境地质问题直接导致植被枯死,农作物无法种植,也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的速度。
4 防治措施
1)树立局部与全局、近期与长远、开发与保护相统一的观念,尊重自然规律,实行科学发展。
2)执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切实加强地质灾害机理、灾害评估、灾害预警机制系统的综合研究,最大可能地降低环境地质问题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建立一套完整的防治预案,使环境地质保护工作有条不紊地得以顺利实施。
3)针对煤矿的采矿生产活动,应及时了解采空位置的地形地貌状况,对坡形较陡、表层岩石松软的地段应及时人工卸载,改造坡形。对产生裂缝的地段,采取拉土回填,并修筑挡土墙和截水渠,减少诱发因素的影响程度。
4)综合利用合理处理采矿中形成的固体废弃物,填沟造田并复垦,不仅防止泥石流的产生,又可节约土地资源。同时在封存时应设置粘土垫层,以防降水淋滤对地下水的污染。
5)采取有效的退耕还林、还草、峁梁梯田化改造工程阻截水土流失等措施,合理垦殖,增加植被覆盖率,防风固沙,控制水土流失,建立新的生态平衡。
6)在开采过程中做好保水采煤工作,采用一切可利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节水,制定行之有效的节水措施;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做到无补给不开采或有限地开采,对于过度开采地带,还需采取措施逐步补给地下水,使其达到植被能够自然生长的合适水位。落实水资源的统一分配和使用,并按水蚀荒漠化发展程度进行科学的区域治理规划。另在采煤中要注意监测地面裂缝和塌陷。
7)加强水资源的管理,选用水质良好,便于防护的水源地作为生活用水。对矿井排出的水应清污分流,未受污染的水可直接排出作为工业用水,也可进行农业灌溉。受污染的水经过处理后进行综合利用。
8)在矿井建设中应提前编制水土保持预案,加强管理力度,完善管理机构。
参考文献
[1]彭苏萍,王金安.承压水体上安全采煤[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1.
[2]范立民.论保水采煤问题[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33(5):50-53.
[3]叶东生,屈永利,杜飞虎.煤矿底板岩溶水水害防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0.
【关键词】地质灾害;现状;危害;防灾减灾;山西省吕梁市
1. 引言
吕梁市地处晋西黄土高原,北、北东部与忻州市接壤,东南部与晋中市为邻,南接临汾市,西隔黄河与陕西省吴堡、佳县相望。总面积21158Km2。吕梁市地形高差起伏大,降水量集中,水动力条件充分,地质构造复杂,自然地质环境脆弱,加之区内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煤炭资源历来是当地支柱产业,且近年来发展迅猛,带动煤炭加工、运输、建筑、铁路、公路修建等也发展迅速,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对环境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与地面塌陷,黄土湿陷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据不完全统计:已造成188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3635.0719万元;有114716人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潜在经济损失59278.025万元,且呈发展之势,目前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 地质环境背景
吕梁市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391.0mm,年际变化悬殊;年内差异大,70~80%集中于夏秋两季。地处黄土高原,地貌类型多样,有中山、低山、丘陵、及河谷区等,最大相对高差1300m;大地构造位于燕山期内蒙古断块西端、吕梁――太行断块中部、燕山断块西南端,地质构造控制着山川水系、地形地貌及矿产资源的分布;水系属黄河流域,主要有黄河、北川河、湫水河、三川河、文峪河等;地震烈度为Ⅶ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15g;植被覆盖率具不均衡性,平均17%左右,生态系统结构差。
3. 地质灾害发育状况
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1764处,灾害类型比较齐全,崩塌849处、泥石流87处、滑坡389处、地裂缝309处、地面塌陷128处、黄土湿陷2处。地域上看离石区171处、汾阳市171处、孝义市132处、柳林县132处、中阳县198处、临县91处、兴县207处、方山县99处、岚县153处、文水县58处、交城县61处、石楼县148处、交口县143处。规模以小型居多,为691处;中型次之,为373处;大型有181处,巨型13处。已发生的869处中有786处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纯自然地质灾害仅83处。
3.1 崩塌。
是境内主要的灾害类型,共发现849处,其中有16处基本稳定,703处稳定性差,主要分布于兴县~中阳县~汾阳市~离石区~岚县~方山县~柳林县,其它县较少;规模以大中小型为主,小型133处;中型143处;大型130处;巨型9处;在地形坡度较大或采区边缘等地带较明显。
崩塌地质灾害造成较大危害的有:1970年离石区西属巴办事处上则焉崩塌,体积0.1万m3,毁窑2间,造成16人死亡;1975年离石区枣林乡三山集崩塌,体积400万m3,毁窑1间,造成5人死亡;1984年7月,中阳县暖泉镇桔槔村崩塌,造成4人死亡等。
3.2 滑坡。
调查发现389处,其中有27处稳定;208处稳定性差;规模以小中型为主,小型229处;中型121处;大型11处;巨型1处。地质环境背景是滑坡形成的基本条件,它控制了滑坡的分布、发育状况,对滑坡的影响表现为固有的、静态的,一般顺向坡易滑动,斜向坡次之,逆向坡不易滑动;自然与人为因素是滑坡形成的动力条件,表现为动态的、随机的,其中降水是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一方面使岩性分界面或软弱夹层软化,大大降低其粘聚力,另一方面增大滑体自重,当其超过抗滑力时便开始滑动。
滑坡地质灾害造成较大危害的有:1980年5月,兴县固贤乡固贤村井沟滑坡,死亡16人,直接经济损失68.73万元;2003年离石区红眼川乡霍家坡煤矿滑坡,毁房8间,造成9人死亡;1980年3月,岚县普明镇小赤土滑坡,死亡8人,直接经济损失23.6万元。
3.3 泥石流。
调查发现泥石流沟87条,其中巨型3条,大型12条,中型27条,小型45条;根据调查情况以反映其发育状况的15项代表性因子[2]划分等级对其易发程度进行综合评判:高易发7条,中易发38条(其中20条为潜在发生),低易发36条。沟域形态大部分呈树枝状,部分呈树冠状、狭长型;形成区、流通区、堆积区界线不明显;汛期是泥石流的高发期,发生频率差异较大,多数每年汛期都有发生,具有同一沟谷多次重复发生的特点。
境内山区面积达2/3,山高坡陡,沟谷发育,为泥石流汇水、运移创造有利地形条件;大面积分布的残坡积物及大量的采矿弃渣堆积,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源,区内森林面积仅13%,且集中分布于测区东部;中西部以灌木、草本植物为主,沟域内植被覆盖率为3~12%,滞水性能极差,有利于水流汇集;该区降雨集中在6~9月,多暴雨,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充足的水源和强大的水动力条件。
造成较大危害的泥石流灾害主要有:1988年,汾阳市杏花村镇小相村泥石流,造成13人死亡;汾阳市杏花村镇黄沙沟泥石流,造成8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974.4万元。
3.4 地裂缝与地面塌陷。
共发现309处地裂缝、128处地面塌陷,其中有23处稳定;规模以小中型为主,小型282处,中型82处,大型28处。危害较大的地裂缝与地面塌陷灾害有:2005年,岚县梁家庄乡万泰铁矿地面塌陷,造成13人死亡;方山县峪口镇韩家山村地裂缝,造成3人死亡,900间房屋、600眼窑洞损坏,13眼水井干枯,直接经济损失530.6万元;孝义市兑镇郝家寨地裂缝毁坏房屋、农田,直接经济损失387.56万元;方山县大武镇则山村瓦窑嘴地裂缝损毁农田,直接经济损失375万元。
3.5 黄土湿陷。
共发现2处,均为小型。湿陷性黄土在吕梁市13个县(市、区)分布广泛,因黄土湿陷造成的房屋损害和道路损毁较为常见。黄土湿陷一般产生缓变地质灾害,自然降水引发的黄土湿陷危害程度一般较轻,由人类不合理的工程活动引发的危害程度相对较重。如2004年,岚县白家庄村村民打井,4眼水井自流引发黄土湿陷,37户居民住宅地基下沉,直接经济损失52.25万元,受威胁人数137人;1983年,岚县楼坊坪村修坝拦水引发黄土湿陷,造成30多间房屋出现不同程度裂缝,直接经济损失7万元。
4. 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
已发生的869处地质灾害中,有786处是采煤、修路盖房等人类工程活动引发,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工程活动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可见地质灾害与其所处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和人类的工程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地形地貌、岩土体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结构面特征等是产生各类地质灾害的内因,气象条件和人类工程活动等是诱发各类地质灾害的外因[3]。为此,建议采取以下防治对策:
4.1 加强地质灾害宣传工作,增强广大群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观念,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
4.2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行政管理,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协调各方工作,实行行政负责制,责任到人,层层负责,制定明确的奖惩制度。
4.3 兼顾资源开发、工程建设,合理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根据地质灾害的发育情况、危害程度,分轻、重、缓、急进行防治,做到重点先治,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
4.4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将地质灾害的防治纳入法制化轨道,做到以法促管、以法促治,特别是矿山开发一定要规范管理,严禁私开乱挖,同时国家、地方政府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环境保护、资源管理和生态建设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
4.5 运用现代高技术和设备快速、准确地预报地质灾害,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增强各类地质灾害的防御反应、应急救援能力。
4.6 针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广泛性、不易预测性及系统性等特点,建立群专结合的防治体系,准确及时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4.7 本着最优化的原则,坚持工程、生物措施并举,实现综合科学治理。
4.8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多方面资金、技术、人才,保障工程顺利进行。
5. 结论
吕梁市自然地质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裂缝与地面塌陷及黄土湿陷等地质灾害不断发生。这些地质灾害冲毁农田、交通干线、毁坏桥梁,造成人员伤亡,严重阻碍了当地经济发展,威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应充分认识灾害的严重性,积极做好各项防治工作,统一规划,采取各种有效防治措施,完全可以避免、减少各类地质灾害发生,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提高人们生产、生活环境质量,促进当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关键词]地质灾害 易发分区 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F416.1 文献标识码:F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25201
1 概述
桦甸市位于吉林省中东部,是我国著名的黄金产地,矿业经济发达。近年来,人类活动加剧,地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2 地质灾害现状
3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形成条件
3.1 泥石流
泥石流是桦甸市地质灾害的主要灾种。长期风化剥蚀作用形成相对较厚的松散固体物质,地形地貌有利于降水汇集,泥石流易于发生。加上近年来开荒种植较为普遍,植被覆盖率降低,当遇有强的降雨时,极易产生泥石流。
3.2 滑坡
多分布于低山丘陵区,集中发育在坡积裙(带),多为斜坡相层状土滑坡,规模较小。一般坡体上部植被稀少,多为耕地,便于降水渗入,其下为较坚硬岩石,相对隔水,且界面较陡,降水入渗极易触发滑坡的发生。
3.3 崩塌
分布在铁路及公路沿线陡坡地段。岩石经风化剥蚀和构造影响,节理裂隙发育,经差异风化形成陡坡或悬崖;降水的入渗及冻融,直接破坏了岩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人类工程活动是崩塌形成的外在因素。
3.4 地面塌陷
由采矿引起,分布在煤矿及金矿采矿区。受科技条件的限制以及业主短期行为影响,矿山开采造成较为严重的地面塌陷隐患。
4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4.1 避让搬迁工程
地质灾害稳定性差、危害严重、危险性大,不适合居住、生产和生活,治理工程难度大、费用高,而搬迁费用远小于治理费用的,宜选择搬迁避让工程。
4.2 工程防治措施
4.2.1 泥石流防治措施
在泥石流形成区增加地表植被;在沟谷中修建拦挡工程以削弱泥石流的下泄总量和能量;对流通区和堆积区修建防护建筑物,抵御或消除泥石流对建筑物的冲刷、冲击、侧蚀、淤埋等危害。
4.2.2 滑坡灾害防治措施
消除或减轻地表水、地下水对滑坡的诱发作用;改善斜坡、增加滑坡平衡稳定条件;加强监测预报;搬迁避让。
4.2.3 崩塌、不稳定斜坡防治措施
清除危岩;削坡减载;排水防渗;加固斜坡;修建落石平台、落石槽、挡石墙等对落石进行拦截;加强监测预报。
4.2.4 地面塌陷防治措施
进行采空区回填;加强监测工作;加强开采管理,对重要建筑物以下禁止开采,一般建筑物合理预留保护矿柱;严重沉陷区应进行搬迁。
4.3 生物工程防治措施
通过增加植被覆盖率来稳固斜坡,减少泥石流的固体物源,消减泥石流的下泄流量,起到降低泥石流规模和发生频率的作用。
5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建议
地方政府应重视地质灾害的防治,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各级监测人员进行必要的地质灾害知识培训,制定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巡回检查计划;加强矿山开采管理,对地面塌陷区进行监测与防护;加强地质灾害知识宣传,做好防灾避灾工作。
参考文献
[1] 刘永贵,林景胤,蔡福顺,等.吉林省桦甸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R].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吉林总队,2001-2002.
[2] 吉林省桦甸市国土资源局.桦甸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R].2012.
[3]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R].2001.
[4]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空间数据库系统建设技术要求[R].2001.
[5] 吉林省地质调查院.吉林省区域地质环境调查报告(1:50万)[R].2000.
关键词:赤城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1调查区概况
赤城县位于河北省的西北部,东与承德丰宁、北京怀柔接壤,南与怀来、北京延庆毗邻,西与崇礼、宣化交界,北靠坝上沽源。国土总面积5288.66Km2,其中山间河谷地带和盆地面积528Km2,中低山地面积4760.66Km2。赤城县属燕山西支余脉,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整个地形中低山起伏较大,平均海拔1000m。境内出露岩性复杂,地质构造复杂,在地层岩性、地质构造、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下,地质灾害频发。本文以赤城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为基础,采用专业调查与地方政府部门参与相结合的方法,旨在查清工作区所有地质灾害类型、分布、危害对象,为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依据。
2地质灾害现状
赤城县地质灾害有泥石流、崩塌、滑坡三种类型,共有地质灾害点101处,其中泥石流73处、崩塌27处、滑坡1处。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其中大型1处,中型22处,小型78处。
赤城县101处地质灾害点危害对象主要为村庄、农田、公路。赤城县地质灾害共威胁776户、2350人、财产3944万元。地质灾害险情等级多为小型-中型,险情等级大型的8处、中型38处、小型55处。
3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3.1 空间分布规律
赤城县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侵蚀构造中山区、低山区:101个地质灾害点中82处分布于侵蚀构造中山区 ,19处分布于侵蚀构造中低山区。赤城县北部中山区地形切割强烈,沟谷发育,岩石风化强烈,节理裂隙发育,褶皱密集,断裂发育,降水集中,滑坡、崩塌及泥石流地质灾害发育。南部低山丘陵区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地质灾害较发育。
3.2 时间分布规律
从时间分布来看,区内地质灾害的发生主要集中在每年5~9月,尤其是7、8月,并具有与大雨、暴雨同期或略为滞后的特点。降雨、震动、冻融和削坡卸荷是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工程建设(如公路、水电施工)爆破震动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4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4.1 滑坡规模小,险情等级为小型,欠稳定。
本次调查发现滑坡1处,为赤城县茨营子乡千松台大栅子滑坡,形态呈凹形,控制结构面为岩土结合面,岩土体有明显蠕动,规模为小型,威胁2户7人,险情等级为小型,欠稳定。
该滑坡后部为陡崖,为自然岩质,确定此处为滑坡后缘,陡崖下部为碎石土,构成滑体,坡度30°~60°,堆积体坡脚为前缘,堆积体两侧为基岩出露的斜坡。滑坡整体上呈长舌状,纵向长约25m,横向宽约100m,平均厚度约10m,体积约2.5万m3。
4.2 崩塌规模小,险情等级中、小型,控制结构面为节理裂隙面,变性破坏迹象为剥、坠落、拉张裂缝为主。
赤城县有崩塌27处,占全县灾害点总数的26.73%。主要分布于背斜、向斜轴部、断裂带附近及河流沟谷两岸陡峻斜坡上,崩塌主要发育在山体斜坡的中部、顶部、河谷两岸,长期构造、侵蚀作用下形成的一系列的孤立山峰、陡崖上,在降雨、冻融、震动等作用诱发因素下,极易形成崩塌,对分散农户造成极大隐患。除此而外,各级公路边坡开挖形成的高陡斜坡,由于差异风化,下部软弱岩层抗风化能力弱,形成凹岩腔,使上部坚硬岩石突出失去支撑,在重力作用下,被卸荷裂隙及层面,构造裂隙切割贯通形成崩塌。
赤城县崩塌中自然土质崩塌6处、人工土质4处、自然岩质14处、人工岩质3处。现状基本稳定或欠稳定,发展趋势多属欠稳定~不稳定。调查区崩塌以倾倒式和滑移式为主,崩塌运动形式多为崩落式和滚动式。
赤城县崩塌主要发育于太古界变质岩基底、早元古界样墩组、侏罗系、第四系地层中,岩性以变粒岩、变质斜长花岗岩、流纹岩、凝灰岩、白云岩为主,岩体呈碎裂状,少量块状。
4.3 泥石流规模中、小型,险情等级中、小型,易发程度多为易发、低易发。
赤城县泥石流规模以中、小型为主,中型泥石流17处、小型泥石流56处。险情等级多为中、小型,其中大型8处、中型31处、小型34处。易发程度多为易发、低易发,其中极易发1处、易发20处、低易发52处。
泥石流的形成主要受地形地貌、松散物源及水动力条件控制。赤城县境内沟谷发育,支沟较多,两岸地形陡峭,横剖面多呈“V”、“U”形,纵剖面呈阶梯状,沟床纵坡降较大;构造作用强烈,岩体较破碎,大量松散堆积物堆积于沟谷中,暴雨时容易诱发泥石流。据本次调查,泥石流一般沿区内河谷两岸分布。
赤城县泥石流多属山区暴雨型泥石流;物质组成以泥石流为主,多属稀性泥石流;从泥石流发展的阶段划分,多处于发展期;根据泥石流易发程度判定标准,易发综合指数在64~129之间,易发程度多属易发。
5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建议
根据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易发区特征,结合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对赤城县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分区。赤城县可划分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
针对重点防治区和次重点防治区主要防治措施是:
(1)在潜在危险较大的地质灾害点周围要建立地质灾害醒目标志;
(2)对存在潜在危险的地质灾害点要统筹规划,有针对性地分期分批进行工程治理;
(3)加强本区生态环境系统的建设,加强生物工程治理措施,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增加水土保持;
(4)对新建、扩建工程,要加强审批手续,统一规划,合理开挖坡脚;不在泥石流沟谷流通区及沟口堆积区兴建房屋等工程。
一般防治区主要防治措施是加强生态工程建设,减少水土流失,加强对国土资源综合开发整治。
参考文献
[1] 张雷,马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防治的研究[J].地球.2013(11).
[2] 褚宏亮.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J].中国城市经济.2011(27).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