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09:30:1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美术;教学;德育教育
一、美术课程与德育教育
美术课程与德育教育看似两个独立的课程体系,但通过比较和分析发现,美术课程与德育教育在内容和特点上存在较多的交叉和融合,美术课程与德育教育紧密相关。
(一)我国德育教育的内容及其特点。
《德育大纲》规定中职阶段德育教育的内容是“除对各年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良好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等以上各系列内容的教育外,还要随着经济、政治形势发展及党和国家重大决策进行形势任务和时事政策等教育;结合纪念重大节日以及班、年级教育主题的需要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结合有关学科教学和各种课外活动进行审美教育。总之,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综合的、系统的、经常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通过解读《德育大纲》发现,德育教育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它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强调在亲身体验中促进对话、交流、与理解。这些特点决定了在实施德育教育时,要逐步培养学生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的道德观、人生观、发展观。
(二)美术课程的特点及其中的德育教育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教科书是在全国师范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充分考虑到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教学实际和培养目标的需要而修订的。它综合了绘画、设计、历史、政治、文学等内容,学科综合性强。同时,中职美术课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鼓励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创造性地理解知识,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表现出实践性的特点。另外,通过分析《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教科书》1至3册内容发现其中包含有大量的德育教育内容。因为在确定美术教学内容时明确要求: “选择能够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各种具有教育意义的优秀美术作品,把进行思想品德和情操的教育放在首位。”由此可见,德育教育贯穿在美术课程中,两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这使得美术课程成为德育教育的良好课程载体,在渗透德育教育方面表现出独特的优势。
(一)充分利用德育教育资源,促进德育教育。
1.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内容。由于教材具有简明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深入挖掘教材中的道德教育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有的放矢地扩展和深入。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德育教育观念,将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德育教育的知识,培养学生关注德育问题的意识。
在中职美术一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学习“ 线描造型” 的知识点时,关键词“整体” 出现的频率最高,教师可增加新的问题: 同学们除了美术造型讲整体外,你还知道做什么事情讲整体?通过这个简单的提问,进而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今年发生在粤西封开本地的矿山事件问题:是由于村民只看重个人的局部利益,而不顾大项目的建设和开发对封开发展的整体贡献作用。这个教学过程耗时并不长,但学生由此明白了整体的概念延伸,进而明白了当个人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冲突时,每个人要有局部要服从整体的高度觉悟。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让学生了解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产生冲突时,局部要服从整体。但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在考虑顾及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如何发挥局部利益的最大作用,这样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以教材为基础,努力开发地方课程资源来进行德育教育。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努力开发地方课程资源,结合学生身边的事例和环境问题来进行德育教育,一方面能使学生陪感亲切真实,激发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感情,另一方面这些发生在身边的实例更具有说服力,有利于增强德育教育的力度。
在幼师第二册手工第四节的废弃物的利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因嫌学校饭堂伙食差而打外卖,造成大量的废弃塑料饭盒堆积如山造成环境污染,并举例本地一条大家都熟悉的大河在这十几年的水质由好变坏的事实,以及由于环境的污染,气候的变化导致本地2011年的大旱,令农作物歉收而至使许多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切肤的感觉,真切体会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从而激发学生保护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优化美术课堂的教学过程,提高德育教育效果。
1.教学方法自主化。所谓自主化,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动参与并在一定的条件下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由于德育教育内容取材广泛,教师可选取多种体现学生主体的教学方法,如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演讲、辩论赛等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中职幼师第二册第八课的超现实主义绘画一节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就前两年中国画坛出现的一些画家为了迎合西方某些带有政治目的人的审美爱好,而以丑化中国人形象为题材的所谓现代艺术问题开展专题研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和研究爱国主义问题。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组,每小组分别集中解决一个问题。如1组“对现代艺术的认识”,2组“西方某些政客丑化中国人的目的”,3组“中国人被丑化的危害”,4组“如何提升中国人的形象”。每个小组分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各种媒体查阅和收集图片,数据等资料,利用课堂时间,集中汇报讨论。这样学生不仅体验了自主学习的乐趣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分清美与丑,还增强了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加强了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动力。
2.开展探究式教学。《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可见,新课程强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大力倡导以“自主、探究、合作”为主要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因而在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宜改变传统的将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努力开展具有启发性的探究式教学,组织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来学习知识并获得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中职幼师第一册第一章第三节中,教师讲解基础造型时,对学生可做一个探究式的做法:教师不再像以往示范每一个造型步骤,只讲解画面的优点,而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作画。在这个做法中,大部分学生发现自己离开了教师的示范教法后根本无从着手作画。从这个简单的做法中学生们总结了一个共同的结论:学习不仅靠教师引导,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要主动学习,探究问题, 形成坚毅勇敢、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的品格。
3.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德育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意识到日常生活方式与德育问题的联系,让学生意识到许多“习以为常”的现象背后隐藏着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因此进行德育教育时,切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应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紧密联系起来,这样学生更容易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将它们内化为实际的行动,达到德育教育的真正目的。
在中职幼师第二册第七课的图案教学中,教师可安排一节花卉写生课。写生过程中许多学生写生完了,顺手将花也摘了,严重破坏了校园的绿化。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可额外布置一道课外思考题:在校园家庭社会里,哪些行为是不符合我们中职生的。以此为契机让学生重温《学生手册》,并将学生思考讨论的结果汇总,把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纳入班规让大家共同执行。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会逐步养成遵守公民道德,懂得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习惯。真正将德育教育落实到实际生活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学德育大纲[J].人民教育,1995,(4).
[2]易兰,崔鸿.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4).
一、教师自身要具备相应的德育意识
学生是教师最伟大的作品,反之,教师则是学生的榜样、楷模,其自身的品德修养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品德修养,所以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师魂,只有这样,才能够铸造出良好的生魂,这样才更能润物无声地去影响学生。《中学德育大纲》明确规定:“教师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认真落实本学科的德育任务,结合学科特点,寓德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逐步使德育教育有计划、有步骤地得以落实,而不能错误地认为德育工作是学校领导的事,与英语教师无关。如果一名英语教师仅局限于把英语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会用英语就万事大吉,像这样的教师只是一台知识的“传输机”,而不是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因为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交流运用,而在交流运用中还应让学生具备相应的思想素质,不做有悖于国民、国家的事,这才不会违背英语教学的初衷。因此英语教师要以“学高为师、德正为范”作为学生的榜样,才能把德育教育融汇并贯穿于整个英语教学中,从而对学生的品德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在教学环节中渗透德育
1.在词汇教学中渗透德育
词汇在教学环节中的思想教育容易被广大教师忽视。其实,其间大有文章可作。如:教字母“I”,可说“I”就是“我”,永不变色的我,不怕压迫的我,一个有骨气的我;又如:“quiet”与“quite”这两个单词,在对学生进行讲解的时候可加以延伸:字母“e”被关在“t”的里边就是“安静”,字母“e”被放在“t”的外边就是“十分”,我们在公共场所要“安静”,不要“十分”吵闹,所以同学们在公共场所不能高声喧哗。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同时又在无形之中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渗透,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修养。再如:“zoo”的词意是“动物园”,这个词看上去有点像数字“200”,在讲解的时候,我们可以对学生说:只要今后我们每一个人都伸出援助之手,不捐“zoo”给“200”,而是捐出你手中的“200”元钱给“zoo”,使动物园的设施更加完善,就能让那些可爱的动物有一个舒适的家。这样不仅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记住了词汇,而且在无形的教学中还使学生学会了爱护动物,保护生态平衡的环境保护意识,只有这样,才更能在长此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为日后顺利地融入社会大环境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2.在句型练习中渗透德育教育
英语课内涵丰富,而且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教师应结合英语学科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明确本节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做到备课有德育渗透,课后有德育反思。例如学习“Do you like…?”句型,就可在原文上适当延伸,引导学生回答“Do you like your school?”“Do you like your country?”等,既新奇又合符情理,毫无作秀之感,在句型练习中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对话练习中,更易渗透。特别是在文明礼貌用语的运用方面,更应指导学生尽可能多地用英语答谢或致歉等,例如在“Thank you.”“That’s all right.”“I’m sorry.”的对答中,自然而然地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
3.充分发挥英语阅读短文的德育优势
“以德赏文”,英语教材课后阅读短文的德育优势也十分突出,可用的德育资源很多。例如:人教版九年级课后的阅读理解很多都可以做德育教育资源,一边理解课后阅读一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如:《He used to cause a lot of trouble.》这篇阅读短文,叙述了一个十五岁的男孩马丁.墨里。他过去常惹麻烦,他的父亲去世了,母亲一直照顾马丁.墨里,但是他仍然还是给家庭和社会制造了不少麻烦,曾一度想退学,但是他的母亲很有耐心没有放弃,最后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帮助下,他改变了,成为了班上的尖子生。从这件事说明,我们做事要有耐心,持之以恒,不要轻易放弃,就有机会获得成功。从这个道理可以告诉同学:对待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成绩不好,不要轻易放弃,只要持之以恒学习,就有机会获得好成绩。这就在无意识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使学生在具体、可感的学习氛围中树立了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从而使德育教育的方式更加潜移默化,入情入理。
三、在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
英语课外活动范围很广,如英文对话、课外阅读、书信来往等,这些都是英语学习实践的舞台,是提高英语能力的最佳形式,又是陶冶情操,探索人生真谛的最佳途径。如在课外活动中,趁教师节来临之际,我就以“Happy Teachers’ Day”为主题,通过用英语写短信的形式,让学生去表达对教师的感恩之情,学生们纷纷参与,情绪高涨。譬如学生A就用以下诚挚的语言,表达了对自己所尊敬的老师的感激和祝福之情:It is the Teachers’ Day today.Your are my best teacher,you are a special person in our life,we all love you,Sir.It’s your day,Teacher.Happy Teachers’ Day.
关键词:汉语;少数民族;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200-01
一、德育教育与汉语教学的关系
汉语教学作为一门公共基础学科,在学生掌握汉语言知识的同时,对培养已升入中专阶段面临专业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汉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在教学领域各任课教师总是自觉地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角色,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教师避免不了偏重教育教学、轻视德育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由于有专职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和班主任,广大任课教师在意识中似乎只有教学一项任务。事实上,仅仅靠几个教学管理人员从事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德育教育工作必须得到与学生接触最亲密的广大任课教师的合作。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中专院校第一年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开设为期一年的预科汉语教学,这种教学特征决定了从事汉语教学的教师在德育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预科阶段,汉语作为一门基础公共课,是所有一年级在校民族学生的必修课。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接触的大部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这就要求汉语任课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汉语言知识,注重培养听、说、读、写、译等综合汉语言应用能力,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完美的道德品质。总之,在汉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十分必要。
三、教师自身应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
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要实践者。教师应当是学生学习的激发者、组织者、引导者和课堂德育的实施者。教师的世界观、情感、品行及一言一行、举止教态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与消极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以自身的高尚道德影响学生。
1、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教师的角色规范,树立威信。
2、教师要从学习和生活上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乐于与他们交往,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用师爱去包容他们。
3、教师要特别注意在学习上比较吃力的学生,给他们以更多的爱护与鼓励,使他们与其他学生一样,在爱的沐浴中逐步成长。
四、从教材出发,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教材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依据,汉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不仅要紧密联系教材,更要把它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和利用教材中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因素,结合教学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如:对汉语基础为零的民族学生首先进行表示问候、礼貌的日常用语的教学和使用,促使学生养成文明行为的习惯。例如:如果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说“谢谢、感谢”;同时告诉学生假如自己做错了事应该诚恳地道歉说“对不起”、“不好意思”,从而逐步养成理解、关怀的情感品质。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找好德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进行自然渗透。这些礼貌用语是学生学习汉语最初接触的内容。教师要利用学生初学汉语时的兴趣,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在学生进行语言操练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五、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
1、在教学中,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做好课前准备,充分上好课堂,完成教学任务。要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语言交际场景、教学游戏和练习形式,以学生学会为目的,以学习情趣为主线,贯穿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同时在教学的语境中、练习的活动中、模拟的交际中,向学生渗透德育,这样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处理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例如,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有的学生发音不标准,会闹笑话;有的学生造句不通顺,会产生歧义,也有的学生上黑板做题,写错了字,会让其他学生抓到了小把柄,往往在课堂上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会及时地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应该看到别人的优点、长处。其次再帮学习吃力的学生找回他们的自信心。鼓励他们能经受得起挫折的同时还要不断地积累基础知识,在他们的心中树立起竞争的意识。不断地提升自我,超越自我。
六、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渗透思想教育 培养审美情趣 提高评价能力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能直接触动人的情感中枢,震撼人的心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校音乐教学作为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感性途径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并将这种审美情感转化为理性认识,转化为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使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得到净化和升华。
由此可见,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一、把握歌曲内容,渗透思想教育。
歌曲是充分利用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美妙的音色来表情达意。有不少作品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它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歌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在歌唱中提高演唱水平,还要充分挖掘和利用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例如:在教唱《接过雷锋的枪》时,先把雷锋的身世和主要事迹讲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亲自给雷锋题词、为什么要学习他做颗螺丝钉的道理,使学生认识到为人民服务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这种思想品质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尤为可贵。在教唱革命历史歌曲《义勇军进行曲》、《保卫黄河》、《在松花江上》时,可通过讲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来激起学生的无比义愤,使学生感受到战争年代亿万人民为争取自由和民族解放而战斗的紧迫感,也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油然而生。在教唱《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歌曲时,可结合现实讲解歌词,让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化,教育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而教唱叙事歌曲《军民大生产》、《读书郎》、《歌唱二小放牛郎》等能激发学生爱劳动、爱学习的热情,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净化学生的心灵。
二、深入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
音乐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三大基本特征,学校音乐教学应注意抓住音乐的基本特征,让学生充分享受一切美的音乐,让他们欣赏、感受、体现、创造音乐的美,用音乐之美陶冶性情,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
例如歌曲《游击队歌》,它以鲜明的节奏、轻快流畅的曲调,刻画出处在艰苦环境中的敌后游击战士乐观的情绪、昂扬的斗志和革命的自豪感,通过让学生欣赏,可激发起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怀念之情,从而领悟到要珍惜时光,发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
又如《长江之歌》,它气势磅礴,形象地描绘了长江波澜壮阔、曲折回转的壮景,同时也倾诉着祖国的变迁。欣赏时,在介绍了作品的背景及词曲作者之后,然后视听并举,利用电视系列片的录像带,让学生欣赏《话说长江》的主题音乐画面,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置身于祖国秀美壮阔的山河之中,更增强了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
再如贺绿汀的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那悠扬的琴声,会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体会到牧童的乐趣。作品那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感人的乡土气息,会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可使学生联想到平静的江水、皎洁的明月等鲜明如画的音乐形象;欣赏名曲《二泉映月》,可使学生产生愉快、兴奋、痛苦、哀伤等不同的情绪变化,体会到作者阿炳在黑暗的旧社会里追求光明、乐观向上的可贵精神;欣赏《摇篮曲》、《鳟鱼》等名曲,可使学生产生一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愉悦心情。
三、鉴赏音乐作品,提高评价能力。
德育教育具体到实验教学中,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敢于承担的勇气和良好的合作意识。
一、要教育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
学生上实验课要动手操作,要与周围同学交谈、讨论、不容易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而课堂秩序紊乱会影响实验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学生第一次走进生物实验室上实验课时,教师就要宣布实验室规则,组织学生学习讨论,督促他们遵照执行。生物实验室的规则要简而明,看得懂,做得到。
二、教育学生注意安全
生物实验有时要使用易燃的、有毒的药剂,也要用解剖刀、剪刀、刀片等;有的实验需要加热、高温消毒灭菌,容易发生事故。要教育学生注意安全,防患于未然。
三、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财物,节约用水、用电、药剂,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
在政治课上教师经常对学生进行爱惜劳动果实、勤俭节约的教育,在生物实验课上也应该鼓励学生就地取材,带身边或家里有的材料,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帮忙,互通有无,不提倡经常买材料来做实验。材料选择时不能仅考虑材料与实验效果的关系,同时也应关注隐含在材料中的思想教育内涵,全面兼顾,灵活选择,使实验材料发挥出更大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逐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方法
以学生实验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作风。在实验过程中,针对一些学生在观察实验时,只注意明显突出的现象,而忽略那些不太显著的现象,甚至没有看到实验现象就抄袭他人的实验结果的现象,除了要求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做好实验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如实写出实验报告。通过认真检查学生的实验报告,促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正确理解原理,明确实验目的,认真设计步骤,详细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特别是当一些实验出现不同的实验现象和数据时,要求学生认真讨论,应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分析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而不是一味追求课本的准确答案而置实验事实于不顾,使学生逐步养成一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学风。从而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投入到以后的生活工作中。
五、培养学生井然有序的工作习惯
学生做实验需要使用的材料、仪器、用具,要按照一定的位置整齐地放在实验台上,好像医生在给病人动手术时,刀、剪、针等都排列有序,使用时十分方便,不会手忙脚乱、错拿用具或找不到用具。实验结束后,要将仪器用具等清洗干净,放回原处,废弃物要扔到指定的废物箱中,把实验台整理、清洁后才能离开。这样的做法,久而久之,就能使学生培养起井然有序的工作习惯。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学生从事其它活动的重要前提,而良好行为的形成则是优良品德形成的标志。良好的行为习惯不需要什么轰轰烈烈的举动,它只需从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而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经常会看到很多学生实验基本操作不准确,不会科学统筹地安排实验程序、进行有序的操作,而多是匆忙开始,混乱结束,实验后使用过的仪器随意的放在桌面上,等等。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实验前必须做好预习,写出预习报告,明确实验目的、内容和步骤,了解仪器设备的基本操作,和实验物品的特性。实验过程中正确使用仪器、规范的进行实验操作。实验结束后,重视仪器的整理工作。而我们则在教学中注意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进行示范,通过问答方式,使学生了解不规范操作的危害,使学生能在自己动手做实验时注意相关的操作。要求学生进行整理仪器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实验后,我们认真检查每个小组整理仪器的情况,整理好的先回教室,达不到要求的重做,做好了再回教室上课。
这样使学生养成预习、规范操作、整理仪器等好习惯,相信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也就会管理好自己的衣食住行,进而形成终身受益的良好行为习惯。
六、教育学生克服恐惧心理,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现在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动手能力很弱,实验时有些学生还没开始做就对实验有恐惧心理,只看着别人做实验,自己不动手;有的则只是自己做不让别人动手,同座位同学没有合作意识,当出现问题时,相互埋怨,又重头做。而实验教学是培养勇气和合作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就给学生讲科学家为了探索献出自己生命的事,让学生明白,搞科学实验需要有勇气,连做实验的勇气都没有,怎么会有发现和发明呢?开展多种活动强化学生的勇气和合作意识。克服学生胆怯心理,提高学生做实验的勇气、信心及兴趣。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也体验到了分工合作,团结互助的价值。
七、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观察蚯蚓》等实验中,由于孩子们对小动物非常好奇,会想出很多办法去研究它们,当然孩子们的探究热情无可厚非,但这与“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的要求是相违背的。我们并不是要全面禁止孩子们的这些举动,扼杀他们天生的探究欲望,而是主张观察前教育先行,教师首先应提出“爱护小动物”的要求,并把这种要求作为评价他们的观察方法和研究行为的重要内容之一,如寻找小动物时你是否破坏了它们的生存环境,你的观察方法是否伤害了小动物,观察后是否放它们“回家”等,尤其是在没有弄清它们是益虫还是害虫的情况下,不可随意伤害小动物。
德育与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课的重要任务,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
一、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德育,既是体育与健康教学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广泛,又为实施德育提供了丰富材料。从体育教材的性质来看,具有鲜明的德育特点,从体育课“身教胜于言教”的特点上看,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如何掌握学生心理进行教育,对教学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并且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的生理、心理特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把德育工作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去,真正做到通过德育教育使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积极、健康向上。因此,体育教学应成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成为德育的宣传窗口。
二、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优势
体育学科是学校中开设年限最长的一门学科,也是各学科中唯一的一门从幼儿园一直开设到大学的一门必修课程。其内容丰富多彩,从项目看上可以分为田径、体操、球类、游戏、民族体育(包括武术)、韵律活动等等;从运用的形式上看可以分为比速度的、比力量的、比灵敏的、比技巧的、比难度的等等。
学生的各种思想意识和言行等一般不是表现在口头上,而是从他们的实际行动中表露出来的。而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体育项目本身又具有较深的思想内涵,学生可以在耐久跑的实践中磨练意志品质,在艺术体操的练习中得到美的享受,这是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大优势。
三、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内容
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内容是很丰富,包括方面方面,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增强民族自豪感;集体主义教育:热爱集体,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增强集体观念:文明道德教育:尊敬老师,友爱同学,诚实守信,谦虚谨慎和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意志品质教育:勇敢坚毅,竞争进取,吃苦耐劳,自尊自强,自信自制;爱护公物,热爱劳动教育:爱护体育场地器材,积极打扫体育场地卫生。
四、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一)利用课堂常规进行渗透
严格的课堂常规应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严格的课堂纪律、严格的考勤制度和严格的考核制度。
课堂常规是体育教学的要求,建立和贯彻体育课堂常规教育的过程,也是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的教育过程。教师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班级的具体情况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的内容和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等结合起来,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遵守规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的思想品质。
(二)教学内容中渗透
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尊重人格和自主性,利用课堂的组织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周围环境努力挖掘体育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有日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思想感情教育教学时。要培养体育骨干的组织能力;提倡认真观摩、学习别人长处,热情帮助、保护同伴改进技术的好作风。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以及热爱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美的情感培养,促使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通过球类、田径项目,体育游戏等教材,进行团结友爱、互相合作、维护集体荣誉、自觉遵守纪律、胜不骄,败不馁的思想教育: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教材,进行爱国主义精神及培养民族自豪感的教育;通过舞蹈、韵律操教材,进行文明行为和陶冶美的情操教育,提高审美能力:通过体操教学中的互相帮助、保护,进行团结友爱的教育;通过布置场地、器材收拾,进行热爱劳动和为集体服务的教育等。
(三)教师言行中渗透
一、德育教育渗透内容
(一)西方文化教育英语从实质上而言是西方国家的语言,而将其融入我国小学教育中,其目的则是让学生了解西方语言文化、民俗风情等。小学英语阶段,教材内容主要以生活为主,例如:礼貌用语、节日祝福等,充分与学生生活相融合:除此之外,教材中也包含一些简单的口语交流,学生通过西方文化了解,与我国文化融合,进而形成正确的德育思想。
(二)行为习惯教育首先,英语德育内容中行为习惯的融入,教师要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境与教材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连接,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例如:在外出郊游模块教学时,教师需要构建相应的情境,然后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团结意识、主动融入集体、助人为乐的美好品德:在作息安排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引导学生学会规划自己的时间。
(三)良好美德教育英语德育教学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懂得关心、爱护、尊老爱幼、保护环境等。例如:在环境保护引导时,首先,教师让学生认识到环境破坏的危害,对生活的影响,进而让学生认识到环境需要被保护,养成不乱扔垃圾、节约用电灯的良好美德。
二、小学英语教学德育教育渗透策略
小学英语教材中,包含诸多德语教育内容,但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这部分内容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如今,新课程改革后,要求教师重视德育教育,强调知识与素质共同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教师自身德育魅力展现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是学生的引导者,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教师的行为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所以,只有教师自身拥有良好的德育素质,才能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正确的德育教育。首先,教师在英语教学善于渗透德育教育;其次,教师在教学中严于律己,以身作则,通过自身行为引导学生德育思想。例如,在教学中,教师注意自身着装,语言表达,以温和的态度饱满的热情教学,多鼓励学生,多表扬学生。
此外,英语这门学科包含语言、交际、表演等内容,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教学中,想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创建,提升学生听着,交流能力。据调查显示:往往是那些举止文雅、态度和谐、高德育水平的教师教学效率更明显,学生在教师身上能够学到更多知识。例如:每次教学前,教师主动与学生打招呼:hello,everybody,Im miss Zhang,首先让学生感受到热情,而后学生也会回应教师:hello teacher.
(二)深入研究教材德育内容英语教材中包含一些日常用语,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有助于德育教育的开展。在教学前,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规划、综合评价。例如:文明用语有:Thank you、Hello等:相互椭用语:Can I help you?Let us go together等,引导学生懂得帮助他人、关爱同学。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设置生活情境,渗透德育奇偶阿姨。
例如:在问路模块教学中,教师扮演警察、学生扮演行人,使用礼貌用语交流,Excuse me,can you tell me where the railway station is?掌握有关单词语句使用。英语教学与德育教育实现了有效融合;此外,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当我们犯错时要学会说“sorry”,学会问候、道别:Hello、Bye等,提升学生德育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再如,在讲授有关于动植物的时候我会在PPT上制作美丽的风景图或者可爱的动物图像,小学生都对这些漂亮和可爱的东西都非常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就非常高,同时我也会对学生说:我们的生活环境是多么的美丽,我们身边的小动物是多么的可爱,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是多么的幸福,所以我们要好好的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在讲“Where are you from?”时我会不失时机地告诉学生“I’m from China.I love China.I anl Chinese”。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心。
三、结束语
中职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息息相关。由于中职院校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就普遍受到同学和教师的歧视,性格难免陷入孤僻境地,没有同学与他们交流合作,这就使得他们觉得非常没用,从而思想走向极端。在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短跑接力赛、篮球赛、足球赛和排球赛等集体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让他们体会到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在集体活动中展现他们自己的优点,从而加强同学之间的友谊,使这些学生走出内心的孤僻,治愈他们心里的创伤。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师也可以通过举行运动会,倡导学生在锻炼自身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中职院校学生坚持不懈、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与积极进取的精神,更好地让中职院校的学生形成“体”与“德”的全面发展。所以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和德育教育要紧密联系起来,为学生完善德、智、体、美、劳打下坚实基础,从而使中职院校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更好地报效祖国。
二、如何在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
(一)体育教师要做好为人师表的作用
中职院校的学生本身就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做好为人师表的作用,为学生做好榜样。首先体育教师要着装整齐、大方。如果教师衣衫不整,就会给学生留下不好的印象。这会造成体育课歪风邪气的扩散,影响德育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其次体育教师需要言谈举止文明,教学方法得当。这就不会造成学生好的东西不学,只知道学习教师说的那些骂人、损人的话语,从而给体育课堂开展德育教育做好准备。最后教师要做好示范。教师要做到上课不迟到,上课过程中给学生做好体育动作示范,耐心指导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融入德育教学内容,下课要做好课堂礼仪,给学生留下好教师的印象。
(二)将体育教学的内容与德育教育融为一体
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在平时的体育课堂中,要将跑步、做操和学生的集体意识结合起来。在跑步过程中,教师要教导学生学习军人跑步时的整齐划一,让学生在跑步过程中体会怎样才能使队伍整齐。让学生明白只要每个同学用心,紧跟口号节奏,做到注意力集中,就能完成任务。从而潜移默化地促使学生从跑步中感悟德育教育。中职院校学生不仅缺乏坚持不懈、拼搏、进取和竞争精神,还缺乏合作交流。体育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这些特点,在体育课堂上多进行长、短跑比赛,将学生的潜能开发出来。并且利用长跑比赛锻炼学生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通过短跑接力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交流合作也就从接力棒上显现出来,一根接力棒就能够将同龄人之间心里的那堵墙全部戳破。在长短跑结束后,教师可以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加以表扬鼓励,对表现优秀的组进行口头表扬,将德育教育的内容给同学阐述一番,让学生明白体育运动中的德育教育。
(三)注重中职院校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