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09:30:1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电子商务概论微课版,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连海洋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60023)
摘要:近几年,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带动了电子商务产业的逐渐蓬勃发展.社会对电商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成为社会紧缺人才.高校纷纷开设有关电子商务类课程,为社会培养更多综合能力强的电子商务型人才.但是电子商务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比如实验方式落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弱等,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本文主要分析电子商务课程实验教学方式的创新改革措施.
关键词 :电子商务;课程实验;教学方式;创新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239-02
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很多学校电子商务课程的实验教学方式也比较保守,课堂气氛沉闷,课堂效果不佳.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影响下,电子商务课程实验教学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以迎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电子商务本身是一项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教学过程必须结合实验方式,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利用新的教学方式,设置实验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培养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1 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现阶段,在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基础下,社会对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多,各个高校也开始设置电子商务专业或在经管类专业中开设电子商务课程,培养具备电商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影响下,电子商务课程实验教学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新的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电子商务实验教学是一种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而且使学生更好的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电子商务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电子商务课程实验教学方式比较特殊,它不仅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而且需要具有良好的理论知识功底,实验过程是对已有的知识的巩固和总结,然后用实践的形式把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灵活运用起来.实验教学强调的是知识的运用过程,学习的重点是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操作过程,提高学生对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电子商务操作技能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电子商务综合技能.
2 电子商务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电子商务实验课不仅重点强调实践性,而且需要熟练掌握理论知识,运用理论知识提高实验操作水平,从而使学生熟练掌握电子商务操作技术和商务技能.所以在做课程设置时既要设置理论基础课,又要设置实验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近几年,在素质教学的倡导下,各个高校也纷纷做出了积极的回应,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
2.1 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
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很多高校普遍存在不够重视实验性实践教学形式,学校对实验室投入力度也明显不够,教学设备比较旧,没有对相关设备进行及时的维修与更新.另外,教师在电子商务教学过程中也比较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对实验案例的教学关注比较少,致使实验教学流于形式,降低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2 实验环节不真实
目前,电子商务课程实验教学仍然比较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内容实验重视度不够,比如网络合同签订、网店的建立、网上购物技巧等这些内容一般只是老师在计算机上演示一遍,讲述一下流程和步骤,然后让几个学生做一下实际操作,但是不能实现全体学生的实际操作.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限制,实验的真实度不高,比如,如果在网络上实现真实的买卖、支付、交流等过程,必须让学生由网上支付的银行卡,需要有资金才能进行实际操作.而在教学中这些环节只能进行演示,实验环节的真实度不高,所以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3 实验模拟软件不灵活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很多学校都购置了电子商务模拟软件,以此建立较完善的模拟实验环境,提高学生对电子商务交易流程的熟练度,从而提高电子商务实践水平.但是市场上的模拟软件设计一般过于机械化,流程操作都有固定好的步骤,方法单一、内容简单,这样的实验课并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管理,这些操作流程与企业的实际运作相差较大,比如在学习网上购物时学生只能进行简单的流程性操作,在讲解戴尔直销的时候,学生无法真实的感受整个流程.所以仅仅依靠这些模拟软件,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2.4 实验教学与电子商务实际应用和企业人才需求脱离
电子商务发展比较迅速,而课程实验教学比较滞后,教师在教学时只能借助于相关网站进行实验知识的搜集与训练,才能够使学生对现代电子商务的知识有简单的理解.比如微信营销、位置服务等、社交网络等在教学和实验环节均不能够体现出来导致试验教学内容与电子商务实际应用脱轨.另外,目前社会上电子商务除了专业电子商务企业以外(淘宝、京东)还有一种传统电子商务部门.从两类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方面来看,前者人才需求较广泛,比如网络营销人员、网站制作人、网络规划师等等,这类企业一般需要专业性比较强的人才,而第二类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需要的是具备有一定网络管理能力和电子商务知识和技能的通才,而学校在进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时,并没有把这类人才区别培养,界限模糊,导致培养的人才与企业人才需求不相符.
3 改革和创新电子商务课程实验教学方式的措施
对于实验教学方式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积极改进,不断改革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充分体现实验的操作性和技能型,提高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具备专业知识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全面应用型人才.
3.1 提高模拟实验平台的真实性
模拟教学实验方法是电子商务类课程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一般需要运用相关软件进行辅助教学,软件的选择比较重要,可以选择一些流程清晰的模拟实验软件,利用软件上模拟交互功能,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真实的实验平台,使学生能够软件平台环境与实验系统中其他用户进行比较正规的商务交流.利用实验课程使学生熟练掌握电子商务交易流程,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使学生切身体会电子商务对不同企业、消费者所包含的不同内涵,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3.2 积极利用企业资源进行实战演练
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学校的任务,更是一种社会责任,需要社会各行各业积极配合,尽最大努力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所以要积极企业资源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建立长期的学生实验基地.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进行实战演练.在电子商务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扮演电子商务环节中各个角色(经销商、分公司、物流公司等),进行交互式操作,与其他学生进行模拟演练;在教学的过程中真正做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电子商务的实际操作能力.比如在B2B交易流程的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企业网站完成注册,成为企业会员.比如注册成为阿里巴巴诚信通会员,进行商铺的装修、公司介绍、商品、订单管理等环节的操作,使学生以企业的身份登录完成交易,从而更好的巩固所学知识.
3.3 实验教学教材建设
构建与理论教学相适应的实验课程体系,通过综合应用或技术应用项目强化职业素质训导,突出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教材建设.编写电子商务实验教材,在编写教材时应当与电子商务的理论教学配套,其中实验的设计要符合教学的规律.同时,教师在编写教材时应考虑目前的实验条件,在完成电子商务必要实验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电子商务的资金投入.
3.4 创建开放式的实验环境
开放式实验环境的创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它从知识、素质和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实践为目标,以问题的解决为导向,建立电子商务网站和模拟实验软件等技术要素,从而创建一个以因特尔网为核心的网络资源环境.实验课程以综合性实验为主,积极培养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这种实验环境能够做到时间和空间上综合开放,实验方法和内容均是开放的,依托学校的专业实验室,利用互联网丰富的资料资源,面向经管类学生创建实验基地,使学生能够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感受电子商务实验,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为学生的实验学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3.5 利用实验考核,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教师在进行电子商务的考核时,对教学的内容、学生相关信息、电子商务课程内容、考试、实验等进行系统化的设置,与学生进行交互管理,指导学生学习,教师可以利用软件中的教学管理模块中考试与操作过程跟踪评分系统,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选择本课程中难度适中的课题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考核与检测.这样不仅完成了理论教学,而且实现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提高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4 结语
在电子商务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教学的关键.在现代教育理念下,不能一味的灌输给学生理论知识,同时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总之,电子商务课程实验教学中,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贯穿于实际操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样才能保证电子商务教学与电子商务实际发展同步,奠定电子商务的整个教学基础,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以便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水平高的电子商务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松.高校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理论与实践体系的构建[J].华章,2012(13):169-171.
〔2〕宋江春,王岩,甘春娇,陈文林.“中职-电大直通车”创新教育模式下的电子商务实训体系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04):196-199.
〔3〕任明枢,庄道元.关于《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实验教学的思考[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2):50-51.
〔4〕李未,吴宏伟.关于对高职电子商务课程实践教学的若干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3(22):78-79.
摘要:结合多年教学授课经验发现,在电子商务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分析,对构建教学知识体系、提高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子商务教学过程中的难点,设计出电子商务课程案例教学方法与内容,以期提高电子商务教学效果。
关键词:案例分析;电子商务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3-0169-02
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的大量出现,电子商务行业已经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电子商务课程既是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基础课程,又是全校性选修课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电子商务、掌握相关理论内容的平台。
然而,通过对现有电子商务教材、内容、教学体系的梳理,可以发现,目前电子商务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内容覆盖面窄、体系不够明确、理论深度不足、应用案例陈旧等。因此,为了实现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目标,实现电子商务知识普及、电子商务教学效果提高的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问题,探讨了教学案例分析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旨在为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提供一定的可参考性建议。
一、电子商务课程的特点
1.知识覆盖面广且分散。电子商务作为当前信息技g发展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通常涵盖信息管理、市场营销、计算机技术、物流管理等相关领域内容,不仅覆盖面广,同时相对零散。单纯就任一领域的知识点来说,可以是一门甚至是一系列课程的集合。但受课时、课量等条件的限制,如果将不同的知识点具体展开论述,不仅学习效果差,同时难以有效进行。因此,传统理论教学方式对电子商务来讲,适用性差,教学效果一般。
2.相关技术发展速度快。电子商务作为互联网应用的产物之一,其发展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推进。尽管互联网相关技术的推广与普及仅有20多年的时间,但发展速度快,影响面大,已成为影响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技术之一。特别是近些年工业4.0、“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概念的提出,更是促进了相关技术与行业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可以发现,电子商务教学活动也受到巨大影响,特别是不断出现的各类新概念、新技术,逐渐成为当前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因此,如何让教学内容紧跟技术发展步伐,成为教学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3.教材多样且内容陈旧。由于电子商务课程知识面广,相关技术更新较快,使其教材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不同教育背景的作者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会有所偏重,要么偏重信息技术,即更多地体现“电子”;要么偏向市场营销,即更多地体现“商务”。二是尽管考虑到新技术的发展,但往往作为非主要章节放在后面,教材更多的是以传统理论、方法作为重要章节进行阐述。
二、电子商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普遍认知对教学的影响。随着淘宝网、京东、亚马逊、当当网等一大批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学生对电子商务的概念已经不再陌生,特别是高校学生对新事物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尽管这种势头能够吸引学生投入电子商务课程的学习中,但受普遍认知的影响,可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反作用。先入为主的概念,可能影响学生对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对某些知识点出现片面认知,无法系统、深入地学习。
2.学习背景对教学的影响。电子商务课程涵盖信息、营销、物流等相关领域知识,各所高校对其的定义也不同。目前,电子商务课程的开课单位有的隶属计算机学院,有的隶属经管学院。因此,在开课单位、教师背景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下,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厚此薄彼的问题,对自己所熟悉的内容重点展开论述,对不太熟悉的领域可能一语带过,这将影响教学内容的设定和教学成果的推广。
3.课程体系对教学的影响。纵观电子商务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1-3],加之对相关教材的梳理,不难发现,目前大部分教材仍以理论教学为主,围绕电子商务关键技术进行教学,如网络营销、网站建设、网上支付等,同时对各个概念、特点、优缺点进行介绍。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事实上许多理论内容教学可以被案例分析或实践教学取代,这不仅可以使教学内容更为生动,同时可以使学生对相关内容建立更为明确的体系结构。另外,许多教材案例过于陈旧,给出的实例无法与当前的主流技术或概念相匹配。
三、电子商务教学中的案例分析
针对电子商务教学中的问题,探讨案例分析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指出案例分析的应用方向,可为电子商务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1.搜索引擎技术相关案例的应用。网络、信息处理技术等知识点,作为电子商务课程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的前提,因此,引入案例分析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更为直观的认知体系,加深理论学习。搜索引擎技术作为一种互联网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信息爆炸问题,特别是以谷歌、百度等公司为首的互联网应用企业,已经对社会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这一发展背景下,电子商务企业也逐步认识到技术所产生的影响,将相关产品、服务引入电子商务服务中。因此,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搜索引擎技术作为案例,从网联网发展、电子商务应用等角度进行剖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网络、电子商务概念等学习内容。
2.推荐算法相关案例的应用。电子商务教学过程中,网络促销与网络广告等内容是比较重要的部分,而在一般教材中,只是简单地罗列出相关概念与方法,使学生无法深入理解相关内容。事实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大电子商务网站都在通过精准广告等方式实施网络促销等营销活动。可以说,精准广告等技术的应用已经改变了电子商务营销的手段。因此,引入精准广告相关案例,将推荐算法作为精准广告的一种手段进行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当前技术发展,更能通过身边的切实案例应用,了解真正的内涵与概念。
3.社交网络分析相关案例的应用。网络营销、关系营销是电子商务时代的典型营销手段,这一内容的教学可与社交网络分析等相关案例进行结合,可借助微信朋友圈、微博账号、直播账号等手段。因此,将相关案例作为分析讲解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营销的相关概念与理论,还能加深对社交网络分析等相关内容的学习,实现从理论、技术等多方面进行实践教学的目标。
4.大数据分析技术相关案例的应用。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概念的提出,互联网应用行业格局发生巨大转变。电子商务是这一背景下的典型应用,因此,将大数据分析相关案例作为教学改革内容中的一部分,能够极大程度地丰富教学体系,使学生不仅可以了解相关概念,也能紧跟技术发展。这一案例的引入,可以解决教材陈旧问题,也能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从基础课学习阶段树立数据分析的系统思想。
5.网站建设技术相关案例的应用。网站建设是电子商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关键技术,也是电子商务运营c实施的基础保障。因此,许多教材会对网站建设相关技术进行介绍,但多是基于传统技术与应用的阐述。如今,各大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的主流技术已经转向HTML5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相关案例分析,能够使学生在了解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提高对现有技术的认识,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结语
通过对电子商务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梳理,本文从不同角度引入案例分析与应用,将其作为现有教学体系和教材无法满足技术发展等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改变电子商务教学注重理论、缺乏实践等现状,进而能够真正结合课程特色建立有效教学体系,使学生多视角地了解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内容。同时,通过实际应用案例的阐述,建立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的有效桥梁,使学生学到电子商务理论知识,并在平常应用中真正实践理论知识。可以说,电子商务课程相关理论皆能体现在电子商务购物活动中,而通过案例分析教学,可以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其中的原理,培养学习兴趣,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更多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胡松筠,屈莉莉.电子商务[M].东北财经大学,2013.
[2]白东蕊,岳云康.电子商务概论[M].第3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3]周伟,刘红丽,等.电子商务・理论与实践[M].第2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32学时 2学分
《网络法概论》课程属于法学本科专业的选修课程。该课程主要适用于法学本科专业,也可适用于非法学专业的选修课程。
本课程将系统地讲述网络法的基本范畴、基本制度和基本原理,网络法的概念、特征、体系、渊源,国外电子签名法,中国电子签名法,电子商务主体制度,电子商务合同制度,电子商务消费者保护制度,电子政务法律制度,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国外的网络安全法律制度,我国的网络安全法律制度,网络金融安全保护制度,网络人格权保护制度,网络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网络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网络虚拟财产保护制度,网络犯罪制度,网络管辖权制度,网络证据法律制度等内容。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学科性质,熟悉学科的基本框架,准确理解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够灵活运用学科知识和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的法律问题。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力求以课程内容体系为纲,结合国内外网络法研究中的最新成果和前沿观点,及时反映中国网络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实践探索。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网络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术方法和发展动态;在传递知识和思想的同时,引导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网络法实践中的问题,对当代中国进行的法治建设进行正确的理解和判断;结合学生的不同需求,设置相关的话题、案例和讨论,增强学生适应社会、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1.主要教学内容
序号
章节
内容及要求
学时
备注
1
第1章
网络法导论
理解网络法的基本概念
了解网络法的法律体系、法律渊源和基本原则
掌握网络法的调整对象和内容体系
2
2
第2章
电子签名法
掌握电子签名和电子签名法的基本概念
了解国外的电子签名法
掌握我国的电子签名法律制度
4
3
第3章
电子商务法
掌握电子商务和电子商务法的基本概念
掌握电子商务主体制度
掌握电子商务合同制度
掌握电子商务消费者保护制度
4
4
第4章
电子政务法
掌握电子政务和电子政务法的基本概念
掌握信息公开法法律制度
了解电子政务法的立法趋势
4
5
第5章
网络安全法
熟悉网络安全与网络安全立法的基本概况
了解国外网络安全法的立法和发展
掌握我国网络安全法律制度
4
6
第6章
隐私与个人信息保护法
掌握网络环境隐私权保护制度
掌握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
4
7
第7章
网络财产法律制度
掌握网络中的知识产权:版权、商标、域名等等
掌握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
6
8
第8章
网络犯罪与网络法律纠纷的解决
掌握网络犯罪法律制度
掌握网络管辖制度
掌握网络证据制度
4
合 计
32
2.实验安排内容
序号
实验名称
内容及要求
学时
合 计
三、师资队伍
本课程负责人应具备副教授及以上职称,原则上必须毕业于法学专业,多年从事法学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并具备五年以上相关课程的教学经验。
本课程的教学队伍可由2~4名教师组成。主讲教师师资队伍应该年龄层次合理,学历层次为研究生,并且系统具备法学的基础理论及良好的研究能力。
四、教材及教学参考
1.建议教材
刘品新.网络法学(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教学参考资料
1)李艳.网络法(第2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
2)马克·A.莱姆利.软件与互联网法(上).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3)罗胜华.网络法法案例评析.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12
3.其他教学资源
1)网络教学资源:亚太网络法研究中心、最高人民法院网、中国裁判文书网等
2)微信公众号:审判研究、法学学术前沿、法律读库、首席法务等
3)研论文资料(由任课教师指定)
五、教学组织
总体而言,本课程将以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为主线,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落脚点,以问题引导教学,以互动启发思考,以讲解释疑解惑。授课教师可以根据最新的立法和司法动态做必要的调整和更新。
本课程将突出参与、对话和分享的理念,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求知,更加关注教学过程。课上讲授和课下学习相结合,主讲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认真备课,学生根据教学日历提前预习所学内容、阅读所提供的教学材料。在对基础知识、概念和理论进行讲授的基础上,突出每章的重点和难点,在传递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如分组讨论、辩论、案例教学、专题教学等,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积极挖掘课堂教学中的隐性知识和潜在问题,进行启发式教学和反思式教学,既可以举一反三,又能够为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
课堂讲授面向所有学生,梳理课程内容的基本体系和轮廓,突出课程内容的思路和方法,强调重点和难点问题。结合网络法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特征,及时选取最新的话题、案例和立法政策等,同时鼓励学生自行寻找相关素材,尤其是发生在现实身边的物权法问题,进行研究型学习。
本课程安排至少两次次正式的集中答疑,时间拟为课程中期和课程结课。根据实际教学进程开展至少2次课程作业,作业可以是针对讲授期间的需求安排课上进行,也可以是受时间所限课上没有展开的内容。作业形式,可以是问答式、是非判断、小论文、个人读书报告等。教师的批阅反馈,可以是作业本批阅、PPT课堂展示、个人速递反馈等形式。
六、课程考核
本课程采取开卷考试或考查的方式,成绩由平时成绩(30%)和期末成绩(70%)构成。
其中,平时成绩可以由考勤、平时作业、讨论、课堂表现等组成。
七、说明
1)本课程标准从法学类2016级开始使用,课程标准的变更应由课程负责人提出,专业负责人审批并报学院和教务部备案。
2)学习本课程的学生应及时了解网络法理论或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熟悉网络法的立法和司法的最新进展,观察和思考现实生活中的网络法律问题,并有条件的情况下积极参与相关司法活动。
制定者:×××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课程体系的概念最早由麦克唐纳(1965)提出,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国外理论界形成了德国的双元制课程结构、美国的社区学院课程结构及澳大利亚代表的技术与继续教育课程结构等。国内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在20世纪末,在充分吸取西方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形成了基于“产学合作”“工学交替”和“订单式”等模式的课程体系。高职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理论研究成果不多,王军(2006)通过行业调研确定了目标岗位群,在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课程设置,李春波(2008)针对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培养规格、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实践中形成了以服务理念为中心的深圳模式、以技能为中心的上海模式和复合型的北京模式三种类型。总的来说,基于行业需求进行课程设置,成为高职物业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广泛共识。但是,在移动互联网突飞猛进的时代背景下,现有的理论研究明显不能支撑实践发展的需要,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教学课程体系不能适应行业需求的局面。
1高职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分析
随着计算机通讯技术的发展,物业服务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状态,从而对物业服务人才的能力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高职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大致可以归结为主客观两个方面,从客观的角度而言,教材建设落后导致课程体系的改革。以装修管理课程为例,装修管理工作在物业管理实践中非常重要,尤其在新项目入驻阶段,物业管理员大部分时间在处理装修管理相关工作,但是目前各大出版社却没有相应的教材。原因在于,物业管理属于小众专业,教材编撰成本高、收益低,限制了出版商组织相关教材编写的积极性。从主观的角度来说,高职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不能适应社会需求。下面具体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置和课程评价等角度进行分析。
1.1课程目标模糊
课程目标从属于人才培养目标,当前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大多将培养定位为“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从高职教育整体来说,这没有问题。但是,具体到高职物业管理专业而言,至少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定位过于抽象,不能反应高职物业管理专业的特征。物业管理要求从业人员更多的是沟通、协调、文案撰写等能力,这显然与理工类专业的技能有很大的区别。二是规格偏低,不能适应行业需求。据测算,“十二五”期间,浙江全省物业管理人员年均需求超过1万,而同期全省每年毕业生人数不足300人。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毕业生从基层岗位到中层的时间在3~5年。需求与供给的巨大缺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人才培养仅仅定位为服务“一线”,这样势必不利于毕业生长远的发展。
1.2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的新旧是相对于行业现状而言的,物业服务行业转型升级对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传统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挑战。近五年来,物业服务行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资本市场开始青睐物业服务行业,先后有彩生活、中海及绿城等物业公司先后上市,物业服务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机遇,物业服务行业亟待转型升级,对于物业管理人员来说,必须适应物业服务行业对人才的专业化水平的要求。传统物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大而全,涉及建筑、工程、管理等学科,试图涵盖物业服务公司涉及的全部业务范围,在新形势下,物业管理人员的核心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课程设置与毕业生的能力结构相对应,传统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建筑及制图、物业设备设施、园林绿化等技能方面的课程偏多,而培养学生运用现代管理和技术的信息管理、房屋智能化、电子商务等课程偏少。
1.3课程内容陈旧
与课程设置相对应,课程内容是从微观的角度探讨课程设置的更新。计算机通信技术及电子商务对行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方面,物业管理员的工作越来越多依赖于微信、QQ、APP等手段来完成,电子巡更、网络夜查、网络分配维修单等业务逐步推广,具备保洁和保安功能的机器人开始应用,业主的物业服务体验正在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给物业公司带来了开展增值服务的机会,物流行业“最后一公里”问题要求物业服务行业有相应的对策。这些变化对物业从业人员的思维、能力,乃至物业公司管理体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就要求物业管理专业常规教学应全面及时关注行业的变化,根据物业服务行业的需求安排教学内容,采用新的教学手段。
1.4课程评价单一
课程评价包括考核主体、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及比例等。传统的考核主体以教师为主,缺少学生互评和企业评价,学生互评在考察学生沟通协调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管理能力上具有特殊的优势,企业评价则在实训实习环节具备无可替代的作用;传统考核方式以卷面考核的方式为主,这种方式难以考察学生运用现代管理的手段和技术,可以尝试增加项目实施和网络作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传统考核内容以物业管理理论和知识为主,缺少反应人员素质的内容,适应物业服务行业的新要求,合理调整考核内容及其比例,以达到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素质的要求。
2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和实施
2.1课程体系的设计目标
课程体系设计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课程体系的设计应体现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培养目标、能力结构、就业岗位及其发展。下面从这三个方面阐述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目标。物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可定位为:培养适应信息化时代需求的高端物业管理与服务、房地产经营与管理领域,掌握现代物业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从事物业管理、房地产经营及其相近工作,且具有职业生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须包括:具有运用计算机处理日常工作信息和专业交流的基本能力;能记录、收集、处理、保存各类与专业活动信息资料处理的能力;具备运用计算机网络及现代信息化设备的能力。本专业主要面向浙江各主要城市物业管理行业,重点是物业服务企业、政府系统及其他事业单位后勤服务中心、大型企业后勤部门、街道与社区、业主委员会等与物业管理相关的服务管理行业。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2课程体系的结构
高职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两大部分,本文以专业课程为讨论对象。高职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专业基础、专业实务和素质拓展三个模块,包括18门理论课程和3次顶岗实训实习。为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需求,设置了电子商务实务、智能建筑概论、物业信息管理和智慧社区管理4门课程,相应的实训项目在顶岗实习中分别设置相应的实训项目。课程结构如表2所示。
2.3课程体系的实施
物业管理专业“三进三出”交替培养模式是对于三年制高职学生来说,先后三次进入学校学习,三次走出校门参与企业实训实习,从而形成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第一次专业认知实训安排在第4学期;第二次专业综合实训安排在第5学期;第三次毕业实习安排在第6学期。如图1所示。从专业课程的开设时间来看,专业基础模块的课程主要在第1、2学期,此阶段还需完成公共课教学,专业实务模块的课程主要在第3、4学期,此阶段还需完成考证培训,素质拓展模块的课程则安排在第5学期,新生始业教育、短期课程实训、专业认知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和毕业顶岗实习按照课程进度分别作相应的制度性安排。
3结语
本文是从移动互联网时代需求的角度,思考物业服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立足于课程体系优化,推进专业自身建设,提升高职物业管理专业竞争力的角度展开的。招生冷与就业热并存是影响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多年来生存发展的主要矛盾,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可以探讨从职业形象、社会认知和专业建设等多方面展开讨论。因此,后续还需要从多方面探讨物业管理专业发展的问题,从而促进高职物业管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鲁捷.物业管理实务课程体系建设探析[J].育与职业,2007(03).
[2]李春波.高职高专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09).
[3]罗纪红.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重庆大学,2008.
[4]左文进.现代服务业视角下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代经济,2014(22).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课程体系的概念最早由麦克唐纳(1965)提出,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国外理论界形成了德国的双元制课程结构、美国的社区学院课程结构及澳大利亚代表的技术与继续教育课程结构等。国内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在20世纪末,在充分吸取西方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形成了基于“产学合作”“工学交替”和“订单式”等模式的课程体系。高职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理论研究成果不多,王军(2006)通过行业调研确定了目标岗位群,在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课程设置,李春波(2008)针对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培养规格、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实践中形成了以服务理念为中心的深圳模式、以技能为中心的上海模式和复合型的北京模式三种类型。总的来说,基于行业需求进行课程设置,成为高职物业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广泛共识。但是,在移动互联网突飞猛进的时代背景下,现有的理论研究明显不能支撑实践发展的需要,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教学课程体系不能适应行业需求的局面。
1高职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分析
随着计算机通讯技术的发展,物业服务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状态,从而对物业服务人才的能力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高职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大致可以归结为主客观两个方面,从客观的角度而言,教材建设落后导致课程体系的改革。以装修管理课程为例,装修管理工作在物业管理实践中非常重要,尤其在新项目入驻阶段,物业管理员大部分时间在处理装修管理相关工作,但是目前各大出版社却没有相应的教材。原因在于,物业管理属于小众专业,教材编撰成本高、收益低,限制了出版商组织相关教材编写的积极性。从主观的角度来说,高职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不能适应社会需求。下面具体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置和课程评价等角度进行分析。
1.1课程目标模糊
课程目标从属于人才培养目标,当前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大多将培养定位为“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从高职教育整体来说,这没有问题。但是,具体到高职物业管理专业而言,至少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定位过于抽象,不能反应高职物业管理专业的特征。物业管理要求从业人员更多的是沟通、协调、文案撰写等能力,这显然与理工类专业的技能有很大的区别。二是规格偏低,不能适应行业需求。据测算,“十二五”期间,浙江全省物业管理人员年均需求超过1万,而同期全省每年毕业生人数不足300人。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毕业生从基层岗位到中层的时间在3~5年。需求与供给的巨大缺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人才培养仅仅定位为服务“一线”,这样势必不利于毕业生长远的发展。
1.2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的新旧是相对于行业现状而言的,物业服务行业转型升级对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传统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挑战。近五年来,物业服务行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资本市场开始青睐物业服务行业,先后有彩生活、中海及绿城等物业公司先后上市,物业服务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机遇,物业服务行业亟待转型升级,对于物业管理人员来说,必须适应物业服务行业对人才的专业化水平的要求。传统物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大而全,涉及建筑、工程、管理等学科,试图涵盖物业服务公司涉及的全部业务范围,在新形势下,物业管理人员的核心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课程设置与毕业生的能力结构相对应,传统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建筑及制图、物业设备设施、园林绿化等技能方面的课程偏多,而培养学生运用现代管理和技术的信息管理、房屋智能化、电子商务等课程偏少。
1.3课程内容陈旧
与课程设置相对应,课程内容是从微观的角度探讨课程设置的更新。计算机通信技术及电子商务对行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方面,物业管理员的工作越来越多依赖于微信、QQ、APP等手段来完成,电子巡更、网络夜查、网络分配维修单等业务逐步推广,具备保洁和保安功能的机器人开始应用,业主的物业服务体验正在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给物业公司带来了开展增值服务的机会,物流行业“最后一公里”问题要求物业服务行业有相应的对策。这些变化对物业从业人员的思维、能力,乃至物业公司管理体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就要求物业管理专业常规教学应全面及时关注行业的变化,根据物业服务行业的需求安排教学内容,采用新的教学手段。
1.4课程评价单一
课程评价包括考核主体、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及比例等。传统的考核主体以教师为主,缺少学生互评和企业评价,学生互评在考察学生沟通协调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管理能力上具有特殊的优势,企业评价则在实训实习环节具备无可替代的作用;传统考核方式以卷面考核的方式为主,这种方式难以考察学生运用现代管理的手段和技术,可以尝试增加项目实施和网络作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传统考核内容以物业管理理论和知识为主,缺少反应人员素质的内容,适应物业服务行业的新要求,合理调整考核内容及其比例,以达到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素质的要求。
2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和实施
2.1课程体系的设计目标
课程体系设计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课程体系的设计应体现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培养目标、能力结构、就业岗位及其发展。下面从这三个方面阐述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目标。物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可定位为:培养适应信息化时代需求的高端物业管理与服务、房地产经营与管理领域,掌握现代物业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从事物业管理、房地产经营及其相近工作,且具有职业生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须包括:具有运用计算机处理日常工作信息和专业交流的基本能力;能记录、收集、处理、保存各类与专业活动信息资料处理的能力;具备运用计算机网络及现代信息化设备的能力。本专业主要面向浙江各主要城市物业管理行业,重点是物业服务企业、政府系统及其他事业单位后勤服务中心、大型企业后勤部门、街道与社区、业主委员会等与物业管理相关的服务管理行业。
2.2课程体系的结构
高职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两大部分,本文以专业课程为讨论对象。高职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专业基础、专业实务和素质拓展三个模块,包括18门理论课程和3次顶岗实训实习。为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需求,设置了电子商务实务、智能建筑概论、物业信息管理和智慧社区管理4门课程,相应的实训项目在顶岗实习中分别设置相应的实训项目。
2.3课程体系的实施
物业管理专业“三进三出”交替培养模式是对于三年制高职学生来说,先后三次进入学校学习,三次走出校门参与企业实训实习,从而形成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第一次专业认知实训安排在第4学期;第二次专业综合实训安排在第5学期;第三次毕业实习安排在第6学期。从专业课程的开设时间来看,专业基础模块的课程主要在第1、2学期,此阶段还需完成公共课教学,专业实务模块的课程主要在第3、4学期,此阶段还需完成考证培训,素质拓展模块的课程则安排在第5学期,新生始业教育、短期课程实训、专业认知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和毕业顶岗实习按照课程进度分别作相应的制度性安排。
3结语
本文是从移动互联网时代需求的角度,思考物业服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立足于课程体系优化,推进专业自身建设,提升高职物业管理专业竞争力的角度展开的。招生冷与就业热并存是影响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多年来生存发展的主要矛盾,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可以探讨从职业形象、社会认知和专业建设等多方面展开讨论。因此,后续还需要从多方面探讨物业管理专业发展的问题,从而促进高职物业管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鲁捷.物业管理实务课程体系建设探析[J].育与职业,2007(03).
[2]李春波.高职高专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09).
[3]罗纪红.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重庆大学,2008.
[4]左文进.现代服务业视角下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代经济,2014(22).
关键词: Photoshop;图像处理;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17.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5-1127-03
Teaching Reform and Research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hotoshop Image Processing Course
WANG Juan, FEI Hua-ying
(Hefei Gener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omputer Department, Hefei 230031, China)
Abstract:Photoshop is a popular subject in many colleges at present.The article takes multimedia technology department for example, ex? presses an idea which the study of Photoshop should according to department characteristic to find a study goal , advances the specific meth? ods in order to improve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Key words:Photoshop; image processing ; reform in education ; teaching method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个应用领域中的逐步发展,高职院校中的很多专业,不管是计算机专业还是非计算机专业,都随着社会的需求开设了计算机相关课程。《Photoshop图像处理》这门课程在如广告设计、电子商务、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应用、动漫制作等专业中都普遍开设,如何针对不同的需求上好这门课,使学生能结合本专业知识做到学以致用,是值得研究和讨论的课题。本文以多媒体技术专业为例,给出针对该专业的一些《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教改方案。
1明确培养目标,找准课程定位
Photoshop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专业图像处理软件,具有功能强大、操作界面友好、插件丰富、兼容性好等特点,被普遍应用于广告设计、数码照片制作、印前处理、网站建设、多媒体开发、建筑效果图处理和影视动画制作中。
这样强大的软件功能,使得很多高职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甚至非计算机相关专业都需要开设《Photoshop》这门课程,然而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这门课的意义和作用可能会有所不同。如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学习这门课,主要是为了制作和美化电子商务网站,那么教师在讲授时应偏重web图像的编辑与应用;而软件编程专业的学生学习这门课,主要是为了能进行程序界面设计,那么教师在讲授时应偏重素材图像的融合和创意加工。如果在教授课程时,教师不能结合专业特色对课程进行准确定位和把握教学重点,学生在学习时就会产生盲目性,不知道如何将所学知识融入到本专业的学习中去,在学习中产生对于Photoshop是“学过但不会用或会用但不知道用在哪里”的尴尬局面。
因此,在授课前,授课教师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需求,明确培养目标,找准课程定位,结合专业实例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真正了解和掌握Photoshop这个软件。
在多媒体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Photoshop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的知识培养目标应该是:让学生掌握图像的格式和存储方法,能熟练更改图像大小和绘制编辑图像,能熟练使用选区,掌握通道、蒙版与选区之间转换,能熟练运用图层和图层样式,掌握图像色彩的校正方法,能运用滤镜制作特殊效果的图像等,学完本课程后,能熟练进行图片处理,设计各种名片、画册、展板、数码图像以及产品包装设计。因此,在定位该课程时,应注意其宏观定位和微观定位。
1.1课程宏观定位
《Photoshop图像处理》是属于专业技术课程,是承担各领域平面设计与表现的主干课程。因此这门课程应形成以坚实基础为核心的知识体系,充满大量以提升技能为核心的操作技巧和以实用功能为核心的实践实例。
1.2课程微观定位
具体用Photoshop软件完成广告制作、宣传页制作、海报制作、包装设计、软件界面设计、网页页面设计、视觉传达效果设计等。结合后续专业课,如广告设计、CI设计等课程,让学生使用Photoshop软件具体完成作品的设计与制作。在课程中注意陪养三个能力:设计能力――将绘画能力转化为设计能力;综合能力――架起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桥梁,培养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创新能 力――课程扩展,启发创新思维,培养与提高设计创新能力。
2优化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
高等教育一般都遵循传统的“三段式”课程模式(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但这种三段式的课程模式有一定的弊端,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这种模式造成了课程的相对独立,使很多学生感觉大学几年的课程没有学习上的连续性和关联性。学生学习地目的性不明确,学习就没有方向感,不知道怎么去学,学了怎么去用,这会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厌学的情绪。
按照“三段式”的模式来划分,《Photoshop图像处理》这门课应属于专业基础课,大部门的高职院校将其安排在大一或大二上学期开设,安排课时也有限,一般在50-80课时左右,学生用一学期的时间学完了这门课之后,由于学习时间短、实践机会少,往往很难熟练掌握,因而会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如Flash制作中的素材图片加工、网页制作中的web图像切片和处理、软件设计中的界面图像制作等等。因此,这门课程应该是作为一个系列课程来开设,而不应该是独立的,与其他课程毫无关联的。
2.1基础部分的教学安排
在大一下学期安排《Photoshop基础》课程,课时为48学时,24学时理论课,24学时实验课。其前续课程有《美术基础》等,同步课程有《数字艺术概论》、《多媒体技术基础》等。主要教学内容为:Photoshop中的基本概念,Photoshop操作界面与基本工具的使用,各种图片格式及色彩模式的概念及应用,选区与图像的简单编辑,图层及图层样式的应用,通道与蒙版的使用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意识,启发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完成一个制作目标,让学生学会在网上搜索Photoshop教程、实例和图像素材,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积累素材图片。学生通过一学期对于Photoshop的初步学习,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处理自己的照片和喜欢的图片,从而提高了学习兴趣。
2.2高级部分的教学安排
在大二上学期安排《高级Photoshop应用》课程,课时为72学时,24学时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其前续课程有《Photoshop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等,同步课程有《网页设计与制作》、《广告设计》等。主要教学内容为:掌握通道、蒙版与选区之间转换,掌握调整图像色彩与色调的方法,能运用滤镜制作特殊效果,掌握网页图像的制作的优化等。学生学习本课程后,能熟练地使用Photo? shop对图片进行各种加工和处理制作,能结合素材图片和自己的创意,完成各种项目任务,并且也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如在《广告设计》课程的学习中,能使用Photoshop设计出各种名片、画册、展板以及产品包装;在《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学习中,能加工或设计出新颖美观、适合网络传输的web图片与网页界面。
2.3综合实践的教学安排
在大二上学期完成《高级Photoshop应用》教学任务后,安排Photoshop实训专周,时间为1周,每天6学时的实验,共计30学时。Photoshop实训专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用Photoshop开展图像处理与制作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训内容参照一些企业的具体要求,以项目化形式展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对理论学习与综合实践的一次全面测试与检验。实训内容包括:影楼相册制作,光碟封面制作,商店宣传海报制作,产品包装设计制作,网站主页美工设计等内容。
通过一周实训,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图像创作技能与技巧的运用,初步体会基于项目任务的创意与制作流程。通过这一环节,为学生增强感性认识,锻炼实际操作能力,掌握图像制作、创意、设计的基本操作技能,以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在大三上学期安排Photoshop企业实训月,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企业,实现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相结合。企业实训月中,学生根据企业项目的需求,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完整地实现一个实际项目的制作,学习体验课堂理论知识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应用,积累项目实战经验。
目前我校已与多家影楼、个人工作室、软件公司、广告公司建立了这样的实训合作关系。通过这种企业实训,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感受到企业对员工知识结构、技术技能、综合素质的要求,加速他们由学生向员工的身份转变过程,缩短上岗适应期。
3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这样的方式下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与学生互动,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另外,做好校企结合,将企业作为第二课堂,让学生能通过企业实习了解最新行业资讯与技术,补充自身所学不足,以适应就业岗位需求。
3.1建立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采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课内、课外、校外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课内练就基本功,课外提高自学能力,校外提升就业能力。在教学中“教-学-做”相结合,引进企业真实生产项目,改革传统的教和学的方式方法,以平面设计行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一套完整的适合于行业持续发展需求的教学课程体系。
3.2多种教学方法科学结合
在教学中坚持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如图1所示。在多媒体教室教学时,注重使用PPT及课堂实例,达到教学信息量大和创新意识强的效果,对学生启发引导,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在机房教学时,注重边讲边做,详细解说操作细节,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形式,学生可边听边做,边讨论边学习。在课余时间,可使用QQ、Email、微博等形式保持与学生的网络交流,为学生在线答疑,提供最新行业资讯与技术,分享制作经验和素材。
图1多种教学方法
3.3做好“课证”融合
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相关考证,使学生获得行业中广泛认可的职业技能认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与考证知识紧密的联系起来,确保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在实训考证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应用技能,使职业教育真正融入到了学历教育中。
4结束语
随着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每年的IT行业人才需求量大增,可是,不少IT相关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因难以满足IT企业的岗位需求,只得从事非IT行业的工作,这说明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难与IT发展同步。不仅仅是《Photoshop图像处理》这一门课程,许多专业课程都需要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能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将高校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使学生能真正地在毕业后将大学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关俊良.艺术设计计算机软件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 2009,(107):31-33.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计算机应用;科学思维;计算思维
0 引言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全国高校中陆续开设了计算机课程,开展了计算机基础教育,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30多年来,计算机基础教育从理工专业开始,迅速扩展到农林、医学、文科、艺术、体育等专业,覆盖了高校全部的专业。从无到有、由浅入深、从零散到系统地建立了计算机基础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计算机应用人才。学校的教育为大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各行各业中的计算机应用。这是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
当前,对于计算机基础教育如何进一步发展,大家进行了广泛研究,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思想活跃,探索实践。笔者也想发表自己的一管之见,参加讨论。
1 需求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动力
首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大学的非计算机专业中设置计算机课程呢?”显然,这是科技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30多年来,关于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性质和定位始终存在着一些不同意见。有的专家认为计算机基础教育应当面向计算机学科,面向理论,要提高计算机基础教育水平就应该向理论的方向提高。另一种意见是计算机基础教育应当面向应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任务是培养千万计算机应用人才。笔者始终支持后一种观点。
回顾计算机基础教育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对于认识这个问题会有启示。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陆续在大学中开设计算机课程,并不是由少数人闭门造车拍脑袋规划的,也不是由上面硬性指定的,而是由下面推着上面走的。笔者清楚地记得,当时清华大学的许多专业,在教学和科研中迫切需要使用计算机处理问题,而教师和学生都不会使用计算机,因此各专业纷纷要求学校开设计算机课程。笔者当时在清华大学计算中心工作,根据各系的要求,给全体教师和研究生讲授了BASIC语言和FORTRAN语言程序设计,再通过各系的教师迅速在全校各系普遍开设了程序设计课程,并立竿见影地用于教学、科研和毕业设计中。各系研究生和应届毕业生在设计任务中纷纷利用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如土木系用“有限元法”编写程序求节点的应力。在此基础上,1981年笔者在中央电视台和中央电大向全国师生讲授了“BASIC语言程序设计”,迅速在全国高校打开了局面,开始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历程。可见,是计算机应用的需要推动了计算机教育,有需求才有发展的动力。
2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本质是计算机应用的教育
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应当服务并推动计算机的应用,因此,它本质上是计算机应用的教育,是为学生将来在各领域开展计算机应用打下基础。20世纪90年代初成立的第一届计算机基础课程指导委员会明确指出:计算机基础教育应当以应用为目的,从应用出发。这个指导思想在全国取得了共识,深入人心。
每做一项事情都有它直接的目的,譬如,人为什么要吃饭?因为营养的需要。为什么学开车?因为交通便捷的需要。为什么学外语?因为对外交流的需要。公务员为什么学电脑?因为工作需要。老百姓为什么学电脑?因为生活需要。为什么在中国先后出现了4次全国性计算机普及,几亿人踊跃学计算机?因为离开计算机人们将寸步难行。总之,是应用的需要。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请思考几个简单的问题:毕业生将来从事的是什么工作(是理论还是应用)?企业认为大学毕业生最缺的是什么(是理论还是实际能力)?大学毕业生感到自己最缺的是什么?有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有的工作找不到需要的人,问题在哪里?毕业生希望大学计算机教育应当加强什么环节?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在就业中有更大的竞争力?
一些资深的教育家提出:“中国的大学有两个‘不够’:一是创新能力不够;二是社会服务精神不够。当今大学发展潮流,不是越来越脱离社会,而是越来越靠近社会。教育要向‘应用性’和‘创新型’发展”。这个问题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我国的大学绝大多数是应用性大学,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将来多数人是从事计算机应用的,即使是计算机专业,多数学生将来也是计算机应用人才。显然,计算机教育应紧密与社会结合,深入研究社会需要,按照社会需要确定培养人才的模式和教学要求与内容。可惜这方面恰恰是我们的“短板”,有的同志往往不认真调查社会的需求,不仔细考虑培养对象的特点,孤立地在书房中“纯学术”地研究教学改革,这样很难做到有的放矢。
有人有意无意贬低应用,认为应用就是简单操作、没水平,理论高级,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向理论方向提高。这是不符合实际的。计算机的第一属性是工具,应用是目的,离开应用,计算机只是一堆废铁。
应当回归到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本质。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在各个领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大力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大批计算机应用人才,推动各个领域中的信息化。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动摇这个根本。
英国诗人雪莱说:“我们已经走了很久,也已经走得很远,却往往会忘记我们出发时的目的!”今天我们应当更加大张旗鼓、理直气壮地高举计算机应用大旗,坚定不移地坚持面向应用的方向,着眼于培养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计算机应用人才。
我们强调应用,但是应当说明:①应用并不等于简单操作,是分层次的。大学本科不同于高职和中专,不能满足于学生只掌握最基本的操作。用好计算机,用出水平,并不容易。②应用在发展。计算机应用要跟上科技的进步,要结合专业的特点,适应社会的需求,与时俱进,不断深化。③计算机应用需要理论的支撑和指导。要使学生在应用中游刃有余,就应当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学习必要的基本知识,掌握处理问题的方法和规律;但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要学习的知识不应是脱离应用的纯学科理论知识,而是针对应用需要的计算机应用知识。以飞机专业为例,飞机设计者和飞机驾驶者所学习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前者需要学习系统的学科知识,后者需要学习的是应用知识。
什么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主线?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应当以计算思维为主线,一种认为应当以计算机应用为主线。我们支持后一种意见。当前,要使计算机基础教育深入发展,首先应当在面向应用方向上有所突破,要深入研究社会和专业的需求,研究计算机应用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以计算机应用为主线改革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当前,如果能根据应用的需要,研究和制定出计算机应用的知识体系,将是一个重要的突破。
要想争取各专业重视计算机课程,最根本的办法是把计算机课程与专业需求紧密结合,为专业服务,显著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在各专业领域中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大学计算机教育应当根据社会需求进行设计,学校与社会要形成闭环系统,计算机教育与各专业要形成闭环系统。这样,计算机教育自然就成为各专业教育不可或缺、不可分离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当前在面向应用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
1)教学内容跟不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现在信息技术已远非20年前的情况了,互联网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云计算和大数据正在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电子商务、搜索技术、微博微信已为老百姓普遍使用。智能卡、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正在取代着传统的Pc,计算机的应用方式已由单机使用发展为各种应用平台,进而形成无处不在的工作环境。教材和教学内容应该体现信息技术的新,有助于大学生清晰地了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趋势及其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而目前学生的知识面较窄,基础课程只有一两门课,内容比较单一,跟不上发展。
2)课程体系不能满足应用需求。
现在有的课程体系主要是根据计算机专业的知识体系构建的,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调理论,有的甚至是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浓缩版。应该以计算机应用为主线来设计课程体系,明确分析和提出应用能力的要求,编写出体现应用特点的教材。
3)教学面向应用以及与专业结合很不够。
我们对专业的需求研究不够,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与社会的需求相比有明显的不足,难以满足各领域日益发展的需要。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计算机教育包括两部分:一是低年级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二是与专业紧密结合的计算机课程。二者都应当面向应用,要把低年级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和高年级的与计算机有关的课程有机地结合和连贯起来,形成一个贯穿4年的计算机应用课程体系。这项工作需要有计算机基础教师、计算机专业教师和各院系专业教师的共同参与,相互交叉渗透,合力促进计算机在专业领域中更深入的应用。
低年级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掌握必要的共性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信息素养。同时要使学生尽早了解学习计算机对本专业的作用。其实在基础课程中的许多知识点中,都可以找出它们与专业需求的相关性。有的医科院校在低年级开设“医学信息基础”,农业院校开设“农业信息基础”,艺术院校在低年级开设计算机用于艺术的课程(如动漫),都有较强的专业针对性。
4 计算机应用与培养科学思维的内在联系
科学思维是培养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人们不仅学会干活,还要学会正确地思维。
思维是无处不在的,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正确思维的指导,如吃饭很简单,但是如果乱吃,不仅无益于身体还会损害健康,所以电视台有养生节目,帮助人们建立营养思维,科学地饮食和养生。从事工业设计工作的人要培养和掌握设计思维,从事经济工作的人要有市场思维,公务员要有法制思维,军人要有国防思维等。几乎每一个领域都提出了与本领域有关的思维,如创造思维、批判性思维、系统思维、可持续发展思维、网络思维等。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思维进行研究和描述,进行归纳分类,但这都是相对的,并无严格的定义和和公认的标准。其实,对一般人来说,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只要是科学思维,都应当提倡和推广。
创造性人才需要有科学思维。近一时期国内外一些计算机专家提出的“计算思维”具有积极意义,可以启发人们更深入地进行思考,探索信息时代思维的发展与特点。
对于“计算思维”,无论国内外科学界和哲学界还未就此取得公认一致的意见,目前仍处在初步研讨阶段,有不少有益的见解,但还不成熟,需要在较长的时间内在理论上进一步探讨和实践中深入地积累经验。思维从本质上说属于哲学范畴。对思维如何描述和分类,可能哲学家能站在更高的角度作出更科学准确的分析与说明。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位的,精神是第二位的,但是精神又可以反作用于物质。不能脱离物质的基础孤立地研究精神。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实践中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同样,不能离开计算机应用,孤立抽象地讨论计算思维。
树立正确的思维方法是为了更好地指导行动。培养计算思维很重要,但不能说学习计算机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计算思维,正如不能说吃饭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营养思维、学开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交通思维一样。人们在学习和应用计算机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了计算思维,它又反过来推动计算机应用的深入发展。计算思维的根在计算机应用,离开计算机应用,计算思维就成为了无源之水。离开问题的处理过程怎样培养思维?
计算思维不是悬空的抽象概念,是体现在计算机教学和应用的各个环节中的。其实,在提出“计算思维”这个名词之前,人们通过学习和应用计算机,在头脑中已经有了计算思维。正如人们学习了数学自然地培养了逻辑思维一样。现在无非把“隐性”变为“显性”,由不自觉变为自觉。
学习和应用计算机不仅培养了计算思维,也培养了其他的科学思维,如逻辑思维、实证思维、创造性思维等,不能书生气地讨论“这个问题属于计算思维吗?”如果是就重视,否则就不重视。不应当孤立地突出其中某一种思维而不顾其他,大学生需要有多种思维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是多种思维共同起作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任务也不仅是培养计算思维。
在教学改革中要有整体的思路,计算机基础教学要综合考虑以下3个方面:①体现信息技术的新发展;②计算机应用的要求;③培养包括计算思维在内的科学思维。这是一个三维的模型。三者紧密、自然地结合在一起。不同类型的教学在三维系统中的坐标不同,要具体研究和探索。
要把计算机应用和培养科学思维辩证地自然地结合起来,提高信息素养。从技术的角度,把计算机作为现代工具应用,着力培养应用能力;从教育的角度,要注意通过计算机的学习和应用,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思维和信息素养。在研究对学生的全面培养时,要站在提高信息素养的高度,在落实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时,要强调应用的特点。
5 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科学思维(包括计算思维)并不神秘,是人人触手可及的。当前,在对计算思维的研讨中,不应当把它搞得深奥化、神秘化,使人觉得高深莫测。其实完全可以使它大众化,使人容易理解和接受。大众化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内容的大众化。
要区分专家的研究层面和一般群众的学习层面,不要把专家研究的学术问题直接搬到一般群众中。研讨计算思维有不同的层面:哲学家的计算思维、计算机专家的计算思维和大众的计算思维。它们的要求和内容是不同的。
以哲学为例,哲学是被认为很深奥、一般人难以企及的。20世纪30年代我国青年哲学家艾思奇写了一本《大众哲学》,用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例子把哲学理论讲得清楚透彻。解放初,笔者15岁时就基本看懂了。这本书把哲学从书斋中解放出来,成为千百万群众所掌握的思想武器。对大众而言,不要牵涉太多的专业术语,不要说得玄之又玄,人摸不着头脑。
对计算思维的研讨,应当区分不同人群,不能要求一般教师和大学生都去研究那些深奥的内容,少数专家可以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提出自己研究的见解。一般教师应当对计算思维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计算思维。对大学生(尤其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主要是应用好计算机,在此过程中注意掌握处理问题的方法,培养计算思维。没有必要搞成“全民性”的研究和贯彻计算思维的“运动”,毕竟学习的是计算机课程而不是思维课程。
要求应当实事求是,要考虑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主要任务。计算思维的内容很广泛,牵涉的方面很多,不能要求在仅有的一两门课程中把计算思维各方面都全部覆盖。如果多数教师能做到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注意培养计算思维,就很不错了。
2)方法的大众化。
要用简单易行的方法,让师生易于了解和培养计算思维。要从实际出发,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循序渐进,而不是另起炉灶,使人觉得是从天降之物,无可适从。
我们多年前曾提出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讲知识、讲应用、讲方法。讲知识,又讲应用,体现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应用性特点(不能只讲理论知识),讲方法就是培养科学思维方法,不能满足于具体应用,还要举一反三,归纳分析,总结规律,上升为思维。一位大学校长说:“教授有三流:三流教授只讲授知识;二流教授除传播知识,还讲授方法;一流教授,听了他的课就能站在这个学科的前沿,并且产生一种进入学科前沿的冲动。”这充分说明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与创造。
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多年前曾经提出,应当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培养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研究会全面分析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指出素质是知识与能力的升华,知识、能力与素质是创新的基础,信息素养包括养成科学思维。只有把知识、能力与素质三者紧密结合,并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同时全面归纳了计算机教育的作用,即计算机是工具,是文化,是现代意识,是时代素质。
以上这些提法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承上启下,引导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深化教学改革。这些提法容易为广大教师理解和接受,教师经过努力就能够做到。今天我们仍然要坚持这种科学而实际的工作方法。采取合适的方法自然会事半功倍,而方法不对头必然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
要善于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请考虑我们是怎样通过数学课培养逻辑思维、通过物理课培养实证思维的,我们就会明白怎样通过计算机课程培养计算思维了。它应当是自然而然的结果,而不是生硬进行的过程;是本身存在的内在关联,而不是外界强加的概念。
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努力掌握业务知识,还要有正确的理念和思想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外,只唯实。当前,应当了解各发达国家各类大学在计算思维问题上的各种观点和做法,了解国内各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做法,分析比较,深思熟虑,谨慎行事,尤其避免用行政手段勉强贯彻,拔苗助长。
6 结语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全国高校中陆续开设了计算机课程,开展了计算机基础教育,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30多年来,计算机基础教育从理工专业开始,迅速扩展到农林、医学、文科、艺术、体育等专业,覆盖了高校全部的专业。从无到有、由浅入深、从零散到系统地建立了计算机基础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计算机应用人才。学校的教育为大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各行各业中的计算机应用。这是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
当前,对于计算机基础教育如何进一步发展,大家进行了广泛研究,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思想活跃,探索实践。笔者也想发表自己的一管之见,参加讨论。
1需求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动力
首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大学的非计算机专业中设置计算机课程昵?"显然,这是科技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30多年来,关于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性质和定位始终存在着_些不同意见。有的专家认为计算机基础教育应当面向计算机学科,面向理论,要提高计算机基础教育水平就应该向理论的方向提高。另一种意见是计算机基础教育应当面向应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任务是培养千万计算机应用人才。笔者始终支持后一种观点。
回顾计算机基础教育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对于认识这个问题会有启示。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陆续在大学中开设计算机课程,并不是由少数人闭门造车拍脑袋规划的,也不是由上面硬性指定的,而是由下面推着上面走的。笔者清楚地记得,当时清华大学的许多专业,在教学和科研中迫切需要使用计算机处理问题,而教师和学生都不会使用计算机,因此各专业纷纷要求学校开设计算机课程。笔者当时在清华大学计算中心工作,根据各系的要求,给全体教师和研究生讲授了BASIC语言和FORTRAN语言程序设计,再通过各系的教师迅速在全校各系普遍开设了程序设计课程,并立竿见影地用于教学、科研和毕业设计中。各系研究生和应届毕业生在设计任务中委员会主任委员,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程序设计、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计算机普及教育等,纷纷利用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如土木系用"有限元法"编写程序求节点的应力。在此基础上,1981年笔者在中央电视台和中央电大向全国师生讲授了“BASIC语言程序设计”迅速在全国高校打开了局面,开始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历程。可见,是计算机应用的需要推动了计算机教育,有需求才有发展的动力。
2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本质是计算机应用的教育
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应当服务并推动计算机的应用,因此,它本质上是计算机应用的教育,是为学生将来在各领域开展计算机应用打下基础。20世纪90年代初成立的第一届计算机基础课程指导委员会明确指出:计算机基础教育应当以应用为目的,从应用出发。这个指导思想在全国取得了共识,深入人心。
每做一项事情都有它直接的目的,譬如,人为什么要吃饭?因为营养的需要。为什么学开车?因为交通便捷的需要。为什么学外语?因为对外交流的需要。公务员为什么学电脑?因为工作需要。老百姓为什么学电脑?因为生活需要。为什么在中国先后出现了4次全国性计算机普及,几亿人踊跃学计算机?因为离开计算机人们将寸步难行。总之,是应用的需要。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请思考几个简单的问题:毕业生将来从事的是什么工作(是理论还是应用)?企业认为大学毕业生最缺的是什么(是理论还是实际能力)?大学毕业生感到自己最缺的是什么?有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有的工作找不到需要的人,问题在哪里?毕业生希望大学计算机教育应当加强什么环节?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在业中有更大的竞争力?
一些资深的教育家提出“中国的大学有两个‘不够’:一是创新能力不够;二是社会服务精神不够。当今大学发展潮流,不是越来越脱离社会,而是越来越靠近社会。教育要向’应用性'和’创新型’发展"。这个问题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我国的大学绝大多数是应用性大学,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将来多数人是从事计算机应用的,即使是计算机专业,多数学生将来也是计算机应用人才。显然,计算机教育应紧密与社会结合,深入研究社会需要,按照社会需要确定培养人才的模式和教学要求与内容。可惜这方面怡怡是我们的"短板”有的同志往往不认真调查社会的需求,不仔细考虑培养对象的特点,孤立地在书房中"纯学术"地研究教学改革,这样很难做到有的放矢。
有人有意无意贬低应用,认为应用就是简单操作、没水平,理论高级,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向理论方向提高。这是不符合实际的。计算机的第一属性是工具,应用是目的,离开应用,计算机只是一堆废铁。
应当回归到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本质。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在各个领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大力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大批计算机应用人才,推动各个领域中的信息化。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动摇这个根本。
英国诗人雪莱说“我们已经走了很久,也已经走得很远,却往往会忘记我们出发时的目的丨”今天我们应当更加大张旗鼓、理直气壮地高举计算机应用大旗,坚定不移地坚持面向应用的方向,着眼于培养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计算机应用人才。
我们强调应用,但是应当说明:①应用并不等于简单操作,是分层次的。大学本科不同于高职和中专,不能满足于学生只掌握最基本的操作。用好计算机,用出水平,并不容易。@应用在发展。计算机应用要跟上科技的进步,要结合专业的特点,适应社会的需求,与时倶进,不断深化。③计算机应用需要理论的支撑和指导。要使学生在应用中游刃有余,就应当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学习必要的基本知识,掌握处理问题的方法和规律;但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要学习的知识不应是脱离应用的纯学科理论知识,而是针对应用需要的计算机应用知识。以飞机专业为例,飞机设计者和飞机驾驶者所学习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前者需要学习系统的学科知识,后者需要学习的是应用知识。
什么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主线?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应当以计算思维为主线,一种认为应当以计算机应用为主线。我们支持后一种意见。当前,要使计算机基础教育深入发展,首先应当在面向应用方向上有所突破,要深入研究社会和专业的需求,研究计算机应用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以计算机应用为主线改革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当前,如果能根据应用的需要,研究和制定出计算机应用的知识体系,将是一个重要的突破。
要想争取各专业重视计算机课程,最根本的办法是把计算机课程与专业需求紧密结合,为专业服务,显着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在各专业领域中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大学计算机教育应当根据社会需求进行设计,学校与社会要形成闭环系统,计算机教育与各专业要形成闭环系统。这样,计算机教育自然就成为各专业教育不可或缺、不可分离的重要组成部分。
3当前在面向应用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
1) 教学内容跟不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信息技术已远非20年前的情况了,互联网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云计算和大数据正在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电子商务、搜索技术、微博微信已为老百姓普遍使用。智能卡、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正在取代着传统的PC,计算机的应用方式已由单机使用发展为各种应用平台,进而形成无处不在的工作环境。教材和教学内容应该体现信息技术的新,有助于大学生清晰地了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趋势及其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而目前学生的知识面较窄,基础课程只有一两门课,内容比较单一,跟不上发展。
2) 课程体系不能满足应用需求。现在有的课程体系主要是根据计算机专业的知识体系构建的,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调理论,有的甚至是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浓缩版。应该以计算机应用为主线来设计课程体系,明确分析和提出应用能力的要求,编写出体现应用特点的教材。
3)教学面向应用以及与专业结合很不够。我们对专业的需求研究不够,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与社会的需求相比有明显的不足,难以满足各领域曰益发展的需要。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计算机教育包括两部分:一是低年级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二是与专业紧密结合的计算机课程。二者都应当面向应用,要把低年级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和高年级的与计算机有关的课程有机地结合和连贯起来,形成一个贯穿4年的计算机应用课程体系。这项工作需要有计算机基础教师、计算机专业教师和各院系专业教师的共同参与,相互交叉渗透,合力促进计算机在专业领域中更深入的应用。
低年级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掌握必要的共性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信息素养。同时要使学生尽早了解学习计算机对本专业的作用。其实在基础课程中的许多知识点中,都可以找出它们与专业需求的相关性。有的医科院校在低年级开设"医学信息基础”,农业院校开设"农业信息基础”,艺术院校在低年级开设计算机用于艺术的课程(如动漫),都有较强的专业针对性。
4计算机应用与培养科学思维的内在联系
科学思维是培养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人们不仅学会干活,还要学会正确地思维。
思维是无处不在的,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正确思维的指导,如吃饭很简单,但是如果乱吃,不仅无益于身体还会损害健康,所以电视台有养生节目,帮助人们建立营养思维,科学地饮食和养生。从事工业设计工作的人要培养和掌握设计思维,从事经济工作的人要有市场思维,公务员要有法制思维,军人要有国防思维等。几乎每一个领域都提出了与本领域有关的思维,如创造思维、批判性思维、系统思维、可持续发展思维、网络思维等。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思维进行研究和描述,进行归纳分类,但这都是相对的,并无
严格的定义和和公认的标准。其实,对一般人来说,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只要是科学思维,都应当提倡和推广。创造性人才需要有科学思维。近一时期国内外一些计算机专家提出的"计算思维"具有积极意义,可以启发人们更深入地进行思考,探索信息时代思维的发展与特点。
对于"计算思维”无论国内外科学界和哲学界还未就此取得公认一致的意见,目前仍处在初步研讨阶段,有不少有益的见解,但还不成熟,需要在较长的时间内在理论上进一步探讨和实践中深入地积累经验。思维从本质上说属于哲学范畴。对思维如何描述和分类,可能哲学家能站在更高的角度作出更科学准确的分析与说明。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位的,精神是第二位的,但是精神又可以反作用于物质。不能脱离物质的基础孤立地研究精神。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实践中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同样,不能离开计算机应用,孤立抽象地讨论计算思维。
树立正确的思维方法是为了更好地指导行动。培养计算思维很重要,但不能说学习计算机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计算思维,正如不能说吃饭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营养思维、学开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交通思维一样。人们在学习和应用计算机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了计算思维,它又反过来推动计算机应用的深入发展。计算思维的根在计算机应用,离开计算机应用,计算思维就成为了无源之水。离开问题的处理过程怎样培养思维?
计算思维不是悬空的抽象概念,是体现在计算机教学和应用的各个环节中的。其实,在提出"计算思维"这个名词之前,人们通过学习和应用计算机,在头脑中已经有了计算思维。正如人们学习了数学自然地培养了逻辑思维一样。现在无非把"隐性"变为"显性”由不自觉变为自觉。
学习和应用计算机不仅培养了计算思维,也培养了其他的科学思维,如逻辑思维、实证思维、创造性思维等,不能书生气地讨论"这个问题属于计算思维吗?"如果是就重视,否则就不重视。不应当孤立地突出其中某一种思维而不顾其他,大学生需要有多种思维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是多种思维共同起作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任务也不仅是培养计算思维。
在教学改革中要有整体的思路,计算机基础教学要综合考虑以下3个方面:①体现信息技术的新发展;@计算机应用的要求;③培养包括计算思维在内的科学思维。这是一个三维的模型。三者紧密、自然地结合在一起。不同类型的教学在三维系统中的坐标不同,要具体研究和探索。
要把计算机应用和培养科学思维辩证地自然地结合起来,提高信息素养。从技术的角度,把计算机作为现代工具应用,着力培养应用能力;从教育的角度,要注意通过计算机的学习和应用,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思维和信息素养。在研究对学生的全面培养时,要站在提高信息素养的高度,在落实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时,要强调应用的特点。
5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科学思维(包括计算思维)并不神秘,是人人触手可及的。当前,在对计算思维的研讨中,不应当把它搞得深奥化、神秘化,使人觉得高深莫测。其实完全可以使它大众化,使人容易理解和接受。大众化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内容的大众化。
要区分专家的研究层面和一般群众的学习层面,不要把专家研究的学术问题直接搬到一般群众中。研讨计算思维有不同的层面:哲学家的计算思维、计算机专家的计算思维和大众的计算思维。它们的要求和内容是不同的。
以哲学为例,哲学是被认为很深奥、一般人难以企及的。20世纪30年代我国青年哲学家艾思奇写了一本《大众哲学》,用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例子把哲学理论讲得清楚透彻。解放初,笔者15岁时就基本看懂了。这本书把哲学从书斋中解放出来,成为千百万群众所掌握的思想武器。对大众而言,不要牵涉太多的专业术语,不要说得玄之又玄,人摸不着头脑。
对计算思维的研讨,应当区分不同人群,不能要求一般教师和大学生都去研究那些深奥的内容,少数专家可以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提出自己研究的见解。一般教师应当对计算思维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计算思维。对大学生(尤其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主要是应用好计算机,在此过程中注意掌握处理问题的方法,培养计算思维。没有必要搞成"全民性"的研究和贯彻计算思维的"运动",毕竟学习的是计算机课程而不是思维课程。
要求应当实事求是,要考虑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主要任务。计算思维的内容很广泛,牵涉的方面很多,不能要求在仅有的一两门课程中把计算思维各方面都全部覆盖。如果多数教师能做到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注意培养计算思维,就很不错了。
2)方法的大众化。
要用简单易行的方法,让师生易于了解和培养计算思维。要从实际出发,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循序渐进,而不是另起炉灶,使人觉得是从天降之物,无可适从。
我们多年前曾提出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讲知识、讲应用、讲方法。讲知识,又讲应用,体现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应用性特点(不能只讲理论知识),讲方法就是培养科学思维方法,不能满足于具体应用,还要举一反三,归纳分析,总结规律,上升为思维。一位大学校长说:"教授有三流:三流教授只讲授知识;二流教授除传播知识,还讲授方法;一流教授,听了他的课就能站在这个学科的前沿,并且产生一种进入学科前沿的冲动。”这充分说明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与创造。
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多年前曾经提出,应当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培养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研究会全面分析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指出素质是知识与能力的升华,知识、能力与素质是创新的基础,信息素养包括养成科学思维。只有把知识、能力与素质三者紧密结合,并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同时全面归纳了计算机教育的作用,即计算机是工具,是文化,是现代意识,是时代素质。
以上这些提法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承上启下,引导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深化教学改革。这些提法容易为广大教师理解和接受,教师经过努力就能够做到。今天我们仍然要坚持这种科学而实际的工作方法。采取合适的方法自然会事半功倍,而方法不对头必然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
要善于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请考虑我们是怎样通过数学课培养逻辑思维、通过物理课培养实证思维的,我们就会明白怎样通过计算机课程培养计算思维了。它应当是自然而然的结果,而不是生硬进行的过程;是本身存在的内在关联,而不是外界强加的概念。
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努力掌握业务知识,还要有正确的理念和思想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外,只唯实。当前,应当了解各发达国家各类大学在计算思维问题上的各种观点和做法,了解国内各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做法,分析比较,深思熟虑,谨慎行事,尤其避免用行政手段勉强贯彻,拔苗助长。
6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