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09:30:0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大学生就业状况,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俄罗斯;高校毕业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C391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07)02-0057-02
在工业化社会中,青年成功的道路是很艰难的。随着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现代化的不断推进,青年可能会得到新的机遇,也可能产生社会边缘化和社会排斥等新问题,这些问题在他们就业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由于俄罗斯政治、经济、文化的迅速转轨,大学生群体的许多观念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价值观、择业观、道德观等在传统和现代的交互中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他们不得不面对经济变革给他们大学生活带来的巨大落差,开始将经商视为一种最佳的职业;另一方面,他们也在徘徊、质疑中重新认识了市场经济、竞争和私有化等问题。
苏联解体前,俄罗斯很少有大专院校毕业生会面临失业问题。但是到1998年10月,只有54%的全日制高校毕业生由国家分配工作。俄罗斯方面的有关调查显示:到1998年,经济危机导致各行各业无法提供空闲的岗位,只有40%的大学生实际上被雇佣。有2/3以上受过专业教育的年轻人用非所学,其中60%从事不规范的职业。同时,俄罗斯青年常把报酬看做选择工作的第一要素。近40%的受访者赞成不惜一切代价“捞钱”,违法也干;近70%的人认为,生活中钱是最重要的,其中62%的人相信赚钱无所谓诚与不诚,只有难易之分。可见,在当时日渐严重的失业问题,是导致大学生择业观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父辈的理想在他们的眼中已经不屑一顾,做经济师、企业经理或外企职员成为他们梦寐以求的。
俄高等教育早在多年前就实现了从培养精英到为社会提供专业技术人才的转变。目前,在每年的高中毕业生中有高达80%至90%的人可以直接进入各类高校继续深造。根据俄罗斯2002年人口普查统计,全俄共有1940YYA接受过高等专业教育,其中40万人接受过研究生教育。在年满15岁以上的人口中,每1000人中就有160人受过高等专业教育,比例高达16%。这样高的比例说明,在俄罗斯,大学毕业生早已不是稀缺人力资源。大学毕业生当普通采掘工人或农业工人的事早已司空见惯。近几年,俄每年都有成百万的大学生走出校门,到社会上寻找就业机会,这对于全国总人口只有1.4亿的俄罗斯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尽管俄罗斯经济出现了强劲发展的势头,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就业机会也越来越多,但俄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在俄每年150万高校毕业生中,只有1/3的大学生被劳动力市场接受。而在找工作的人中,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幸运地”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因此,常常可以看到拥有经济学、管理学或法学学位的人去给别人当秘书,或去做化妆品及服装销售工作。
同许多国家一样,俄罗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同就读学校知名度、所学专业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统计表明,近年来冶金和法律两个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最走俏。此外,社会对通信和交通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也在急剧上升。这是由俄罗斯的经济结构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及社会发展所决定的。相比之下,艺术、体育、经济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安置则较为困难。很多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不得不到其他行业寻找工作。
面对特定时期的就业环境和就业状况,俄罗斯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普遍比较现实,心态也比较平和。在俄罗斯,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学专业相去甚远的大学毕业生比比皆是。大学毕业后改行原因很多:有的是为了多挣钱,有的出于地域原因,有的受到专业局限,有的则纯粹是出于个人兴趣。许多俄罗斯大学生从大学二年级起就四处活动,寻求各种实践和锻炼的机会。对于专业相对热门的学生来说,大学期间寻找实习机会的目标一般比较明确。他们大都设法到一些能够用上专业知识的公司或部门实习。这些学生毕业后在本专业领域就业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大,并且能够得到让自己比较满意的收入。
目前,俄罗斯大学生的就业现实并不理想,尤其是近几年高校招生规模增长过快,毕业生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在人力资源相对过剩的背景下,用人单位往往比较苛刻,非常强调就业者的工作经历和从业经验,喜欢录用积累了―定工龄的毕业生。因此,许多大学生都会想尽办法在读书的同时为自己争取一个积攒工龄的机会。调研机构“Reitor”的工作人员通过对《高校毕业生职业素养社会评价体系》的研究,得出了半数以上的俄罗斯高校毕业生在读书期间就已积累了相当长的工龄的结论。
研究表明,天然气和石油化工专业以及机械制造专业在校期间参加工作的学生比例最高,分别占该专业毕业生的71.1%和70.6%,管理和经济专业在校期间参加工作的学生比例最低,占该专业毕业生的54.3%。还是“Reitor”这家调研机构,在2006年同俄罗斯教育科学部在3000名俄高校毕业生中联合开展的一项调查得出结论:高校毕业生往往通过私人关系找到第一份工作。毕业生在选择第一个工作岗位时首先考虑的是工作“钱”途,然后才是晋升的可能性,而工作团队中良好的心理氛围、社会福利和提高职业技术水平被并列排在第三位。
俄罗斯经济发展与贸易部部长格列夫认为:不愿经商,更愿进入国家机关工作是当前俄罗斯年轻人的就业倾向。根据2006年5月对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毕业生就业愿望所做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30%毕业生希望进入国家机关工作,30%毕业生想进入大型俄罗斯或国外公司工作,约25%年轻人渴望从事科研工作,只有15%的毕业生准备自己做生意。大量大学毕业生改行说明,俄罗斯教育体制、专业设置、就业政策导向方面存在着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读大学没有意义。俄大学生步入社会的生存能力普遍比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同龄人强,接受新事物、掌握新技术的速度也比非大学毕业生快。对就业、对祖国,他们也能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如在就业方面,选择无条件留在俄罗斯以实现自己才能的学生有48%,而认为生活在其他国家更幸福的学生也占总数的一半,其中9%的人认为生活在法国更幸福,7%要去美国,5%的人去瑞士,另外一些人想去日本等等。与这一比例相一致的是,在相同经济收入条件下(如年工资3000―400D美元),68%的大学毕业生愿意留在俄罗斯,21%打算到国外工作3年。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状况;就业推进策略;研究
近年来,高等教育逐渐向大众化发展,大学毕业生因此逐年递增,到2013年,已达到700万之多,再加上往年未就业及已就业但想着换一份新工作的学生,需就业大学生人数又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已逐渐凸显出来。另外,自2008年开始,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带来的全球性经济低迷,更使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大学生就业已不仅仅是教育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这直接关乎国计民生与社会稳定。就业难所造成的人力资源浪费,已经影响到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深入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就业推进策略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 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的主要表现
1、不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存在着不平衡现象,“985”、“211”等重点院校及热门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较易,而一般院校、高职,以及偏远地区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较大。
2、高校因学生的就业越来越难,均非常重视毕业生就业的工作,积极主动的跑职场,热情接待来学校招聘的用人单位,为学生的就业到处找门路。与此相反,由于毕业生总数较大,用人单位的选择性较强,因而对一般毕业生的招聘热情不高。
3、专业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较易,甚至存在一个毕业生有很多选择的情况,而专业素质低、综合能力差的学生在就业时较难,甚至毕业时仍处于待业状态。
4、就业歧视依然在很多方面存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年龄歧视、户籍歧视、性别歧视、经验歧视、学历歧视。在性别歧视方面,男性大学毕业生就业好于女性大学毕业生,这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是一直存在的;在学历歧视方面,有些单位把学历看的很重,甚至研究生毕业生找工作,有些用人单位还要问在研究生前是什么学历,专科还是本科?这些歧视,不仅对大学毕业生的自信心是一种沉重的打击,而且部分毕业生也因此失去了许多就业的机会。
5、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把工作经验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也就顺应加大。
2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2.1 社会原因
受国际性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国内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许多行业通过缩小生产规模、缩减员工等措施来应对,但这些措施又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在一定意义上打破了经济增长和高校就业人数长期以来保持的平衡;自2006年起,新增待就业人员的数量远远超过新增就业岗位的数量,高校扩招的相应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需求岗位的总体情况相对较紧张。另外,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增长过多的依赖于资源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新技术产业与第三产业所占比例相对较低。从区域分布上来看,东部的省市吸纳了全国超过50%的大学毕业生,西部的省市吸纳大学毕业生的比例则不足20%,东部需求高、西部需求低的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将持续存在。
2.2 高校原因
一些高校专业与课程的设置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专业趋同现象非常明显,特色逐渐弱化,许多专业脱离实际。对于热门的学科专业,许多高校不顾办学条件与学生就业前景纷纷开设,而一些从社会长远来看非常重要的学科专业却非常冷清,这种状况的最直接后果就是有些专业师资不足,有些专业师资过剩,同时毕业生的供给与需求出现失衡现象。有些高校在设置专业课程时过分强调理论的学习,忽视了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这不利于大学生去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
2.3 自身原因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过程中,就业观念是导致就业难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大学生的意识中,大都市、好单位总是意味着机会、高薪与前途,这导致了最需要大学毕业生的地方缺少应聘者,而大都市、好单位的大学毕业生求职者却人满为患。大部分毕业生都希望选择一个工作环境好、薪酬多、压力小与福利好的行业,从而忽视了自身对职业的兴趣能力和对职业发展前景的规划,他们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与用人单位的要求进行恰当选择,没能够发挥好自己的长处,从而影响了自己的就业。许多大学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知道自己能做好什么?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并未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学习与社会实践上,但就社会实际来看,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大学毕业生的专业素质与综合能力,越来越看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就业能力主要是指支持大学生成功就业的综合素质,一般包括心理素质、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等。
3 推进大学生就业的主要策略
3.1 调整高校专业结构与课程设置
高校应依据自身优势,通过了解毕业生就业意向,走访用人单位,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来调整学科的专业设置、师资水平与培养内容等。高校要以就业为主要导向,及时调整专业教学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同时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全面增强高等教育上,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培养质量,提高大学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当代社会真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实践环节是必不可少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高校应给大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实现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的融合,不断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实践课程可以分为实验型、实习型与社会调查型等。通过实践的环节,大学生可以学以致用,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验证、内化理论知识,使知识不断得以升华。
3.2 高校可积极尝试订单式培养的就业模式
高校应不断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主动征求用人单位的意见,进行订单式培养,协商制定用人单位所需人才的培养方案,根据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调整教学的安排。这样一来,用人单位能够得到自己满意的、有针对性的人才,高校也解决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以利实现双赢的目的。
3.3 高校要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进行全程的指导与服务
高校应积极开展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适应能力与交际能力等,要把就业指导贯穿于整个大学教学过程,通过就业指导课、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介绍和宣传就业相关的一系列政策,向大学生介绍求职的程序、原则与注意事项;还应把就业指导和专业教育、日常学生教育及学生的成长成才结合起来,并针对不同阶段、不同任务,系统的规划相应内容。同时,高校还应根据具体情况为大学生就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以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以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为例,近年来就陆续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就业推进工作:
(1)在毕业班设置就业委员岗位。在学生研三阶段,所有班级均设立了就业委员一职,全部由在找工作方面经验较丰富且有较多空余时间的同学担任,各个班级之间也以就业委员为纽带互通信息、互帮互助,以此推动整个毕业年级的就业工作。
(2)建立就业QQ系统群。在研三阶段建立学生就业互助QQ群,此类群为一个系列:高校、考博、公务员、国企、外企、中学等,目的是为有相关就业意向的学生提供一个就业互助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同学们互相提供就业信息、互相交流、互相帮助。
(3)成立就业信息小组,促进就业。在研究生院党总支的指导下,由团总支具体负责,组建研究生院就业信息小组,根据毕业生的需求,每天收集、各类毕业生就业信息,截止到2013年6月17日,共累计向毕业生各类就业信息1200余条,通过实际行动把服务毕业生工作落到实处。
3.4 鼓励大学生从基层做起
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基层尤其是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还存在着人才缺乏的情况,鼓励大学生深入到基层就业,不仅有利于促进城乡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管理素质,同时还有利于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途径。高校应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各个方面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自觉把个人的理想和国家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在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国情,正确认清就业形势,踊跃到基层去锻炼成才。
3.5 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
与其它工作相比,自主创业是充满风险且较辛苦的;另外,大学生毕业后又开始自谋职业,在社会上还不一定能够得到大范围的认可,容易对创业的大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但是,目前国家已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如在一年内免征登记类与管理类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在现有的渠道中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创业小额贷款与担保,等等。高校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建立大学生创业培训中心、大学生创业园等,还可与其他相关单位联合举办大学生创业科技实体。大学生创业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首先,家长要改变求稳的就业观念,尽可能的帮助自己的子女去创业;其次,创业人才的培养,要有一大批专兼职的教师队伍,在这一方面,还可聘请社会上成功的创业人士对大学生创业进行全程的指导。
在目前的形势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将会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整个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社会与高校要共同努力,切实加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识教育,加快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有利的就业环境,不断推动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参考文献
[1] 吴庆.演变、定位和类型——中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分析[J].上海:当代青年研究,2005(2).
[2] 周济.开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局面[J].北京:中国高等教育,2005(3).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就业形势 就业观 相关对策
一、调查对象与数据收集
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分发了400余张传单,对问卷调查的内容进行了精心的设置,对就业的核心敏感的问题和相关看法进行了调查研究,对相关的调查对象还进行了口头访谈。调查对象涉及到不同年龄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了解到最真实最直接的情况,调查时间长达半年。
二、调查问卷的内容和相关分析
在第一项问题调查中,对就业形势是否严峻的提问中,60.31%的大学生认为就业形势很严峻,33.04%的大学生认为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而只有3.99%的人认为可以轻松找到工作。总体而言,就业形势的严峻还是让人有所担心。在大学生扩招对就业影响的调查中发现,77.25%的大学生认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12.39%的大学生认为这会对就业有不良影响。可见面对严峻的形势,大学生在心理上也有着充足的准备。在大学生每天在校自习时间的调查中发现,56.66%的大学生自习时间在1到3个小时不到一小时的占26.86%,不放松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或许能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形势下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在毕业后大学生的就业去向的问题上,我们了解了相关情况,30.04%的人选择直接就业,而其次占28.7%的大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占18.16%的大学生选择先工作后深造。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都愿意直接就业,但如果形势不妙或自己想获得更满意的工作,继续深造,或许成了缓解就业压力的间接方式。在选择就业时,大学生最看重企业单位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选择薪资待遇的大学生占39.55%,选择看重个人发展空间的占37.53%,这两大因素是大学生看重的主要因素。在这大学生看重的作业素质中调查发现,大学生认为诚信,本分,敬业的品格,一定的社交及谈判能力,扎实的业务功底,甚至是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都成为了大学生看重的职业素质。但不同的企业单位事业单位,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是不同的,一线型的工厂企业对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造发明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商业集团的公司,或许对谈判,交流,管理能力要求更为严格。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才有可能在日后的竞争中不落下风。接着,我们对大学毕业后预期月薪是多少进行了调查,发现49.32%的大学生预期工资在3000到5000,21.17%的大学生认为预期在1500到3000,相对而言,大学生对月薪的预期还是比较客观合理的,但工资待遇会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在专业和就业职位是否对口的调查中,70.88%的大学生希望能找到与专业有一定关联的工作,不教条的定位于专业对口,有利于扩大大学生的择业面和就业面。对于就业地区的选择方面,39.81%的人会选择去自己喜欢的理想城市,31.02%的人选择到经济较发达或东南沿海城市。最后在对自主创业的调查中,60.41%的大学生想通过自主创业。在自主创业的看法中,52.74%的大学生可能会去尝试,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自主创业也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有独特的想法,良好的渠道,一定的运转资金,坚持干下去,说不定会取得意外的成功。
三、口头访问的结果和分析
在对大学生的口头访问中,对大学生目前的就业状况,不同的大学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尽管形势严峻,但凭借自己的努力可以获得一份不错的工作。有的人认为社会忽视了,有的专业社会需求量小的问题。还有的人认为,有的人凭借有后台有关系,进入企业或用人单位,这造成了社会就业用人的不公正。对于就业面临的困难,大学生该怎么做,不同人有不同的观点,部分人认为应该主动地适应环境和顺应形势。从细节做起,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还有部分人认为大学生应该提高自身要求,对企业单位的用人制度和专业的走向要准确评估。也有的人也发表了对企业社会以及高校的看法,部分人认为高校应该推荐就业,企业单位和高校达成一些用人协定,还有高校招生时要注意专业安排的合理性,不能一昧地扩大招生,政府部门也应该落实与就业相关的政策,积极的引导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形势和总结
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总数已达到749万人,毕业人数再创新高,目前国际政治形势愈发复杂多变,国家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也更加明显,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也将面临转型。在这样的社会经济形势下,毕业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素养,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如果毕业后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毕业大学生不能眼高手低,从基层做起,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后再谋求更大的发展,也可以尝试自主创业。除此以外,要抓住机遇,响应号召,了解相关就业政策,为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
参考文献:
[1]杨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6.08.
[2]徐蝶飞.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07.
一、影响对大学生需求的经济因素
1.我国市场经济下“下岗潮”“民工潮”对大学生就业的挑战
根据微观经济学的需求理论,目前大量的下岗工人及进城农民,他们的“价格”较大学生要低廉,他们作为具有替代性的“相关商品”,必然会挤占本属于大学毕业生的工作岗位(这和我国产业链的低端有关)。在未来几十年里,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700万左右,同时农村约有2亿剩余劳动力,按照农村人口城市化每年增加1%计算,农村劳动力每年向城市将要转移1000万人,随着科技发展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村劳力向城市流动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这将极大地加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2.民营企业的弱势削弱了其吸纳大学毕业生的能力
由于我国仍然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阶段,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国有企业大多属于资本密集型企业,同时国有企业的垄断性及由此带来的封闭性致使其吸纳劳动力是有限的;民营企业大多属于中小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劳动力多,据统计我国中小型企业创造了65%的就业岗位。但民营企业目前在诸多方面如税收,融资,政府采购,经营环境等方面尚未受到公平待遇,在经济中处于弱势,微观经济学认为,消费者的收入是决定商品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故大多民营企业收入状况不佳,影响其对大学生的需求,导致其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能力不足。
3.我国产业结构的失衡导致用人用工市场争饭碗
在我国人力资源结构中,高校毕业生属于高端人才,多年经济高速增长,高端人才“滞销”,原因何在?因为就业需求是个派生性的需求,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有很大的关系。由于我国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失衡,尤其高端产业发展严重不足,众多的低端产业难以形成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因此出现了研究生不断挤占本科生岗位,本科生挤占专科生岗位,甚至大学生和农民工抢饭碗的情况。
第三产业向来被认为是吸收大学生劳动力的最强领域,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如果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高,同样的经济增长率就会创造出更多的高端就业机会。但长期以来我国的第三产业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对普通劳力需求旺盛,对高素质的大学生需求不足。
4.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影响
在全球性的经济寒潮冲击下,社会总需求下降,企业为了生存,都在实行降低需求减少扩张的过冬政策,最终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很多企业取消了进入校园招聘的计划。还有很多外向型企业,招收人数也在下降。
虽然我国目前经济已经企稳回升,但这场金融危机的发展动向及其影响仍有不确定处,因为欧美等国经济形势仍不乐观,作为对外经济依存度越来越高的中国,如何独善其身?金融危机让原本就业困难的大学生的求职之路雪上加霜。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培养供给方面的内在因素
1.高校连年扩招,毕业生数量增长过快
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市场是高层次人才市场(相对于未接受高等教育者而言),这一市场需求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经济发展的非跳跃性决定了它对高层次人才需求增加的相对稳定。因此,突进式或跳跃式的高教规模扩张方式所带来的高层次人才供给的跳跃式增长必然会与稳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人才的需求产生剧烈矛盾。从1999年开始,我国连续扩大高校招生规模,高等教育也从精英教育走入大众化时代。据统计2001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为115万人,2002年145万人,2003年212万人,2004年280万人,2005年338万人,2006年413万人,2007年为495万人,2009年611万人,与之相对的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下滑,2001年6月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本科生就超过80%,2002年就业率达80%,2003年就业率降为75%,2004年73%,2005年72.6%,2008,2009年毕业生就业率都在74%以内。上述数字一增一减非常直观的显示毕业生人数猛增,但社会需求有限,2011年将有700万高校毕业生,加上往届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2.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差距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从小学到大学,长期以来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应试教育模式,造成毕业生素质能力不足,当前部分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学校仍沿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只授鱼而未授渔,高校毕业生高分低能,较少独立意识法律意识创新意识等,难以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
3.创业教育与职业规划缺失,导致大学生择业盲目与冲动
创业教育缺失是导致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激情及创业成功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大学生走进大学之前盯着高考,进入大学之后盯着书本,毕业之际才想起就业与创业,其创业成功率可想而知。依照国际经验,发挥创业带来的就业倍增效应是高校教育进入大众化的必然选择。按照创业倍增效应,每一人成功创业,可拉动5个人就业,如此推算,如果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达到10%,则全社会就业情况就会得到极大改观。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教育理念,而这一理念却没有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得到体现。
西方发达国家一直比较注重职业生涯的规划,许多国家开设“职业规划辅导”课程,我国大学生绝大多数进入大学前几乎从未受过职业规划辅导,大学里虽有此项课程,但由于专业人才的缺乏,导致大学生普遍缺乏自己的职业规划,从而导致其在应聘时就业期望过高不理智,就业目标不明确,缺乏应聘应变能力等问题,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成功率。
三、不规范,不健全的人才市场机制影响了高校毕业生就业
西方经济学认为,在完全竞争的经济中,每一种产品都有供给和需求,在具备完全竞争完全信息的前提下,人才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自然会调节和满足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但目前我国人才市场机制还很不完善,人才市场机制在这里包括人才就业市场机制和人才市场管理机制。从人才就业市场机制看,目前我国大学生完全自主择业的社会环境条件还不成熟,缺乏及时有效的人才供求信息收集,,检索和交流的权威机构和通道,稳定规范的人才劳务市场还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网络体系,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社会保障,法律保障体系也不健全,这大大削弱了大学生供求信息和自主择业的时效性和可靠性,而且大学生越是就业难,权力发挥的作用就越大,中国阶层的世袭趋势造成就业中的种种歧视和不公平。从人才市场管理机制看,不规范不健全的人才市场管理机制缺乏对用人单位的激励,保障及限制,削弱了用人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的积极性,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毕业生就业。
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需要国家进一步加大经济政策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扩大增加就业岗位
目前我国通过实施财税,投资等产业振兴政策推动经济发展,在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同时,需进一步统筹兼顾对大学生就业的带动作用。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进步,创新能力的提升,将逐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高素质的的大学生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2.需进一步制定完善落实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
实施大学生全国范围内的自由就业政策,保障他们在全国范围内的“公民与市民待遇”,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政策环境。最具体的政策措施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对大学毕业生的一切户口指标限制和人事指标限制,取消各种各样显性或隐性的行政限制,促进大学毕业生无障碍就业和自由流动。
同时地方各级政府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及教育部制定的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选聘大学生到农村任教,投身农村教育,鼓励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支持毕业生入伍,投身国防等。
3.改革高校教育模式
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已经不再是简单扩大供给的问题,而是如何扩大有效供给的问题。在一个有效的市场上,可以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某种商品的供求平衡,而在高等教育市场上,价格机制很难奏效,出现了结构性矛盾,其原因在于供应主要由政府控制。政府垄断高等教育并造成对市场反应失灵从而导致高校毕业生与市场需求脱节,为了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我国需要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形成多形式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加强实践教学,提升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调整高校学科布局与专业设置,加快培养经济,社会,文化,国防等方面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农业,资源,能源,环境等方面的紧缺人才。
4.加强完善人才市场的服务功能
建立完善全国和地方的人才需求监测预报制度,定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需求状况信息,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信息服务,注重大学生职业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地自我评估,职业开发和职业决策。
五、结论
1.毕业生就业流向
这里主要是指就业行业流向,毕业生就业的流向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就业的“质”。从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行业流向来看,以到医疗单位工作和专升本为主要流向,从问卷调查统计到的情况来看,应届毕业生主要流向是三甲医院、三甲医院以下及二甲医院以下,所占比例分别为45.3%、28.4%和10.4%。在问卷调查中,计划参加全日制专升本的毕业生比例为20%以上,升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和就业形势。
2.毕业生就业期望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工作月薪,60%以上的毕业生期望在3000元以上,20%左右的毕业生期望在5000元以上;对于工作地点,80%以上的毕业生希望在省城或者临近省城。薪酬和工作地点作为就业的风向标,最能反映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状况。
3.毕业生就业评估
大学中所学知识对就业的影响方面,40.2%的学生认为有一定的帮助,相当多的大学生已经认识到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重要性;89.8%的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专业能力水平需要继续加强,其中意向参加函授专升本的学生比例达50%以上,说明很多医学类大学生对提升自身知识、技能水平的需求增加,同时也反映出社会对大学生知识、技能的要求提高;在获得求职信息的渠道方面,52.5%的学生选择校园招聘会、老师或亲戚朋友介绍,只有少部分选择人才网站、媒体(电视、报刊等),可见大学生就业信息渠道少,大学生应该增强主动出击意识,获取更多有价值的就业信息;在大学生的就业意向方面,72.5%的学生希望去事业单位,只有少数学生愿意参加基层医疗服务工作,可见大学生应该转变落后陈旧的就业观念,树立新的就业观,也应多培养大学生的基层服务意识;在大学自主创业方面,当今中小城镇医疗体制尚在完善中,自主创业机会多,但20.5%的学生选择在毕业后不考虑自主创业,从事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创业有风险,但是大学生应该相信自己,充分重视自主创业;在大学就业观念方面,部分学生对就业前景感觉迷茫,有34.2%的学生感觉就业前景一般,分析原因是大学生对就业形势认识不够,就业信息获取不足,大学生应该树立起积极乐观的就业观念。
二、影响就业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一)影响就业的原因分析
1.社会方面
首先,当前大学生就业政策改变了传统计划经济时代对学生就业进行“统、包、管”模式,以前如护理、检验等专业以定单班的形式计划招生已经极少,取而代之的是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方式,大学生就业进入市场化。然而社会就业市场体制的不完善,相应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之一。其次,用人单位设置过高条件造成就业难。有些用人单位不顾实际情况,盲目追求高学历,提高选招录用标准,重学历而轻能力。
2.大学生的个人方面
现在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相当一部分人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希望到环境舒适、待遇丰厚、经济发达的地区工作,不愿意到偏远地区和乡镇农村等医疗行业劳动力严重缺乏的基层单位工作。同时,现实中很多大学生知识量储备不足、知识面狭窄,自身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理论与实践脱节,实际动手能力较差,缺乏诚信、敬业和责任心,适应能力较差等。此外,在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方面,当代大学生有很强的“自我意识”,极力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和机会成本的回报。个人职业理想与实际就业环境有着很大冲突和矛盾。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还没有打破传统的就业观念,择业定位存在偏差,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高校毕业生也必然要“就业大众化”。一味追求“精英岗位”,无视“大众化岗位”,大学生想去的地区或单位需求过少或者没有需求,而求才若渴的地区和单位却招不到人,这样势必造成就业难的局面。
(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1.努力提高大学生专业水平,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应届大学毕业生应清醒地意识到“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规律,树立危机感和竞争意识,着力提高个人能力、专长和素质。大学生在实习期间要努力操练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大学生在实习期间要多观察、常看书、勤思考,把从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工作中。目前事业单位招考、职称考试、升学考试等,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考查,学好理论知识不仅为今后的各种考试打下基础,同时也为未来的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只有练就过硬的本领,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掌握主动权,努力谋取到自己理想的职位。大学生必须意识到岗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知识、能力、素质的竞争,只有打下扎实的基础,才能在职业生涯中有良好的开端。
2.增强主动出击意识,获取更多有价值的就业信息
面对强大的就业竞争压力,大学生就业观念严重滞后。目前就业选择的市场化,要求学校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增强大学生在就业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坐、等、靠”思想,要主动出击。大学生要增强竞争意识,多关注网上的招聘信息,同时多与老师和同学沟通交流,抓住有价值的就业信息。因此,毕业生要提高就业率,应当做到知己知彼,主动出击,获取更多有价值的就业信息。
3.树立新的就业观,培养大学生的基层服务意识
随着社会职业和岗位的迅速发展,大学生就业走向了“大众化”,毕业生要合理定位,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调整就业期望值。可以从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做起,转变一岗终身制的思想,先就业再择业。大学毕业生应面对现实,从社会和市场实际出发,树立正确和客观实际的就业观,摒弃“基层医院招人难,基层工作条件差、工资福利待遇低、职称晋升机会少”等错误的思想。目前省会城市、沿海大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竞争激烈,且很多医疗机构已经饱和,招聘量少,即便招聘,在要求上也不断提高,大专职业院校的学生很难达到标准。在中西部或基层单位,虽然条件稍差一些,但机会更多,发展空间更大。到社会需要的地方去,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可以锻炼加强基础的知识、技能,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有利于协调医疗机构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分配,从而有利于个人事业和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提高。现今,国家针对大学生就业提出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有利于大学生来基层就业,值得关注。
4.大学生应增强自信,充分重视自主创业
目前,对于高校毕业生,各级政府不断放宽创业市场准入条件、加大创业资助和扶持、鼓励开展网上创业或以个体经营等灵活方式创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如果具备创业条件,大学生应尝试进行自主创业,但要清醒地面对自主创业可能遇到的艰难和风险,只要能发挥潜能,施展聪明才智,终将成就一番事业,走出一片就业的新天地。
5.大学生应树立积极乐观的就业观念
1.1就业率差
毋容讳言,由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城乡大学生在就业观、就业环境和就业水平上产生差距。农村大学生顺利就业往往更急切,但现实是他们更困难,主要原因在于:
1.1.1成长背景
在当下,农村大学生无论社会资源背景、文化传统背景、专业教育背景上都先输一步,他们在生活态度上相对保守,他们在有限条件下封闭接受应试教育导致综合素质和个人自信存在短板。从专业选择上看,因父母文化素养限制和自身封闭成长坏境等影响,他们和他们的家长对大学专业选择及其就业前景把握不够,就业准备先天不足;从技能培养上看,他们没经济实力报辅导班或多花几万块读双学历,没机会学钢琴、练书法、修舞蹈,没条件培养足球、篮球、排球等特长,而用人单位想要的则往往是有见识、有特长、全面而又能独当一面拓展业务的人才,因而他们的就业资本后天不足。
1.1.2教育背景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是当前教育的不争事实,越是优质的教育资源表现越为明显。据统计,“985”、“211”和较好的普通高校,非农学生比均超过四分之三,而农村大学生更多地集中在一般大专院校,他们更多地被重学历资历、牌子面子的当下社会视为“鸡肋”,制约着就业空间。据统计,就业率最高的是高职院校,其次是重点本科院校,最低的则是一般大专院校,这反映出大学生就业难点在一般普通本、专科院校毕业生身上,在农村大学生身上。
1.1.3需求背景
因就业市场的客观需要、世俗偏见和成见,制约了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途径。在大学生就业买方市场的大环境下,家庭背景、社会关系、户籍状况和业务能力、活动能量、外表颜值等,都是影响就业不可或缺的因素,农村大学生在不公平竞争的求职市场往往频频遭遇“隐性门槛”伤害。
1.2农村大学生就业质量差
农村大学生因经济压力大,自身、家庭和社会资源不足,对工作机会、工作单位的选择和把握受限。他们缺乏“拼爹”的资本和“啃老”的条件,虽然也向往收入高、地位的岗位,也想进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外企,但他们需立即工作赚钱养家而不是继续考研、求学,重“钱途”不重“前途”;他们不想延迟就业,也无钱多地转战“公招”、“面试”,在迂回较小的就业空间只好一再降低个人发展要求,只求能就业。
2农村大学生就业困难引发的社会问题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关系着千家万户,关系着教育公平、生活公平、城乡公平、社会公平,任其下去,必将影响整个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首先,上了大学也找不到工作降低了农村人上大学的意愿,催生新的“读书无用论”,造成家长对子女教育投资意愿降低、学生学习动力缺乏,教育机会城乡不平等持续扩大,加剧城乡隔阂。其次,农村大学生就业质量低导致城市社会出现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底层群体”,他们较少可能获得父母帮助生存,也很难返回农村家乡谋生,只能接受低收入、不稳定和缺保障的工作,租住拥挤的群租房或环境恶劣的郊区屋,生活趋于“民工化”。另外,农村大学生往往被寄予厚望,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发展压力、就业生活压力和超常的心理精神压力。自卑心理、自信缺乏使得他们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本身能做好的搞砸、可以做的不敢做,期望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诱发一些心理异常和行为偏差。
3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指导;改革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1.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就业供需失衡。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调查结果显示,我国201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30万,2016年上升为765万,短短7年时间毕业生人数增幅达到135万,到2017年应届毕业生人数将进一步增加,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技术水平的提高,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招聘过程更多倾向于创新能力、合作意识、沟通能力的考察,而高校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更倾向于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在招聘过程中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就成了大学生的就业短板,间接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发生。另外,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而扩招专业与企业需求的技术性和精密性专业不对口,也使得就业供需发展失衡的现状产生。2.就业心理不稳定,缺乏就业指导。大学生接受外界信息往往是通过网络手段,对求职岗位有更全面的认识,但受传统“铁饭碗”观念的影响,大学生择业更倾向于带编制、工资福利较好的公务员岗位,因此错过了许多就业机会。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编制性的工作过分注重;大部分毕业生认为公务员工作更加有保障,因此,每年国考应届生占了很大比重,近年来更是时有几千人争夺一个岗位的状况发生;二是过分看重工资待遇;很多刚入职的毕业生就期望高薪酬高待遇,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也因此导致了应届毕业生更倾向于北上广等大城市的岗位,对基层工作的热情不高,“蚁族”由此而生。蚁族是指出现在我国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其显著特点是高学历、低收入和群居。蚁族的出现使得新一轮的读书无用论喧嚣尘上,高校盲目扩招,重理论、轻实践,对毕业生的出路欠缺考虑。加之高校的毕业指导内容单一,对就业形势的分析不够透彻,未能针对学生特点制定合理、高效的职业发展规划,也是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之一。
二、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1.就业指导机制亟待完善。受封建社会的官本位思想影响,人们崇尚“学而优则仕”,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倾向于公务员职位,加之我国之前实行的统招统分政策,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习惯于被动接受就业分配,使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缺乏必要条件。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设立,虽然对毕业生的思想状况、未来发展方向加以引导,但是受人员、资金条件限制,指导方式也仅限于就业讲座,与用人单位接洽等形式,职能较为单一,与毕业生需求、用人单位需求等还存在一定差距。就业指导体制尚不完善,使就业指导工作受到诸多限制。就业指导大多集中在大三、大四,学生受就业指导时间短、指导方式单一,所谓的就业指导仅仅是求职的指导和毕业手续的指导。2.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受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大学生缺乏主体意识,有的直到毕业对自身的未来发展都没有明确定位,究其原因,除了毕业生对自身认识不足外,很大程度上源于毕业生在校期间,高校受传统思维影响,注重知识的灌输,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尚有欠缺。学生对初次就业的单位不适应、就业成功率低等因素,都导致毕业生和企业无法和谐发展。传统的高校就业指导主要是针对毕业生而展开,仅限于满足学生的当下就业,就业指导的内容也仅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收集就业信息、分析就业形势、传授就业技巧等方面,忽视学生职业的长远发展,此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自己明确的职业理想与职业目标。3.教育过度现象。过度教育(overeducation)是指由于过分扩张教育,中等、高等教育毕业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开始超过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受教育劳动力面临着知识失业,或者从事了与学历不匹配的工作,结果导致收入下降,教育资源被浪费。也指施教者所实施的教育超过了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的需要,具体表现为教育内容、方法等超出了社会对同龄人的普遍要求,超出了学生生理、心理成熟程度及现有知识经验水平。主观方面指教育超出了学生的兴趣、志向等,一方面,体现在区域过度,即东部人才饱和、西部人才缺乏,另一方面是结构性过度,即部分热门学科专业人才过剩,冷门学科又人才不足。
三、就业指导机制改革方向分析
1.各方协调发展,完善就业机制。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受到各界人士关注,上至国务院的就业工作会议、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的就业指导工作,下至各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各专业的就业指导课程,都充分显示出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就业情况的重视程度。在大学生就业阶段,首先,明确政府职能,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为毕业生营造开放性的求职市场,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淡化户籍、部门、地域等因素对毕业生择业和流动的限制,制定灵活的就业政策,拓宽就业渠道。其次,发挥高校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根据企业需求制订扩招计划,明确扩招方向,加大在社会实践环节的投入,切实了解企业岗位的需求,设置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提高学生个人素质,明确未来发展方向。最后,发挥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作为大学生要具有挑战精神,破除旧有的“学而优则仕”观念,结合自身特点,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行业,不过分看重单位外在条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小企业,不盲从,积极突破自我,寻求发展。2.制定有效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法律体制。信用缺失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显著问题,“骑驴找马”的就业心态使大学生在对待就业协议时较为儿戏,对双向选择的对等性和就业协议的法律效力不明确,直接导致了毕业生就业目标不明确,造成了自身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同时用人单位对新入职的员工投入人力和物力进行培养,毕业生的频繁离职也造成用人单位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这也就是用人单位往往要求应聘者有若干年工作经验的原因。从用人单位的角度而言,毕业生的频繁离职使得企业对与高校合作游移不定,甚至有些用人单位拒绝接收应届毕业生。高校面对如此情况,应首先提高学生的信用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观念,政府需尽快制定促进高校毕业生的有关法规,明确规定高校、社会企业、学生的三方权益和义务,制订对就业者利益保证、公平竞争的法规,促进就业的有效和规范。3.建立科学、系统、长效的就业指导体系。高校学科设置直接关系着大学生未来就业,因此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与专业课课程同步进行,形成一个完整的、以课堂为主要渠道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在学生入学伊始便树立起对未来的期望,明确自身的职业目标。在信息化的今天,网络是当今社会交流的主要载体,信息量大、受众广、成本低,高校应充分结合网络资源,建立校园就业信息网,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促进双方交流,为毕业生搭建新的就业渠道。另外,见习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长期接受知识教育的大学生提高实践能力,训练学生独立思考、操作有着积极作用。
四、结论
随着1990年“就业能力”这一概念提出之后,不断有人对其进行完善,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使毕业生充分就业、合理就业是我们一直研究的课题,大学生应具备的就业能力除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外,还要具备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动手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竞争能力、经营能力等,高校毕业生就业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更需要高等学校在就业工作上更新观念,加强指导,不断改革就业指导模式,提高就业服务水平,真正实现“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孙微.浅谈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就业指导[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32).
[2]陈楚泉,符志刚.新形势下高校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3]岑子彬.《贝弗里奇报告》的社会保障理念及其启示.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5(15).
[4]王冀宁,周雪.学生创新创业路径演化研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1):110-115.
论文关键词: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社会需求;大学生就业状况
1979年社会学恢复以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为适应中国社会转型与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我国不少农业院校开始向多学科、综合性方向发展,先后开设了社会学专业。目前,全国共有10余所农业院校开设了社会学专业。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教育作为现阶段我国社会学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蓬勃发展的高等社会学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在社会学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与综合性院校或文科院校的社会学专业学科建设相比,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学科建设历程比较短暂,人才培养经验相对不足,人才培养目标不是非常明确,人才培养质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从一定意义上讲,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能够直接反映其所培养人才在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质量情况,从而进一步反映出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社会需求现状之间的契合程度。正因为如此,本文拟对我国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认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趋势,为今后我国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契合程度。
一、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从就业状况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调查方面,综合考察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在此基础上对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契合度进行探讨。笔者选取了南京农业大学为个案,以该校4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研究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109名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调研。
(一)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特点
数据显示,南京农业大学某学院4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6.3%,整体就业情况较好,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该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就业地区集中化。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城市。调查数据显示,96.2%的毕业生选择城市作为就业地点,仅有3.8%的毕业生在农村地区就业,完全偏离了农业院校为“三农”服务的办学宗旨。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却很少有人到农村地区为农村社会发展与管理出谋划策,这一状况无法满足农村地区对于此类人才的迫切需求,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充分发挥,也不利于“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第二,就业单位企业化。调查数据显示,62.9%的毕业生在企业单位就业;17.1%的学生继续深造;6,7%的学生在科研院所就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教育部门就业的学生比例分别为5.7%、4.7%和1.9%,毕业生就业多集中在企业单位。第三,就业岗位多样化。社会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学理论知识和社会经济调研技能,能在科研机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政策研究、发展规划、行政管理、社会调研、市场分析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调查数据显示,有48.6%的毕业生从事与社会学专业对口的工作,51.4%的学生从事营销、文秘等工作,与社会学专业培养目标并不一致,其实质反映了社会学的专业结构不能适应目前的社会需求,课程设置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毕业生在社会学专业领域就业难的问题。
(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如表2所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整体评价较高,其优良率为78.6%。具体来看,毕业生的个人品质较好,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则一般,特别是创新精神不足、实践能力和跨学科知识水平较差。调查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个人诚信评价的优良率为98.1%,对爱岗敬业评价的优良率为96.2%,对谦虚好学和进取精神评价的优良率分别为93.4%和91.4%。可见,学生个人品质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符合。用人单位对学生业务能力评价的优良率为70%,其中对学生协作精神、适应能力评价的优良率分别为77.3%和73.3%,对创新精神评价的优良率为60%,对实践能力评价的优良率为64.8%。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有待提高。调查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评价的优良率为77.2%,而对综合知识评价的优良率为55.3%。学生综合知识掌握水平较差,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二、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制约因素分析
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与个人的价值观念、业务能力、知识水平等有密切的关系,而后者又直接受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同时,其就业地区、就业岗位、职业选择等又受到市场需求的制约。此外,城乡差距和就业服务体制也会影响其就业状况。
第一,受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直接受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目前,我国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力量等方面与综合院校和文科院校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尚不完善。首先,社会学专业学科未能紧密结合所依托的农业院校的特色和优势,确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而是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标准和规格来进行人才培养,因而未能形成自身的特色,在与综合型高等院校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其次,农业院校教学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从而影响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第三,专业课程建设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轻视实践技能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欠缺。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学生在知识结构、知识积累、创新精神、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必然存在着不足,降低了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并进一步制约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第二,受社会对人才需求结构的限制。一方面,转型期社会对于社会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不足。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机制的学科,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从事决策和咨询工作,也可以在民政部门、社会团体、公共事业管理部门从事社会保障、社区服务和社会工作等。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管理事业发展缓慢,对于社会学人才的需求相对不足,无法为其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当前社会学专业人才需求状况是需求层次不断提高,具备社会学知识和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硕士和博士)在劳动力市场上占优势。例如高等学校、研究院、研究所等单位需要具备扎实社会学理论功底和专业技能、从事教学或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人才,新闻媒体单位需要具备综合分析能力、能够准确把握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实质的专门人才。而农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在理论知识水平、实践能力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此外,由于部分用人单位对于社会学专业缺乏了解,一些适合社会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的领域还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从而影响到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人才需求量。
第三,受城乡差距的影响。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城市与农村在提供就业保障、待遇和工作岗位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农业院校的办学宗旨是为“三农”服务,社会学专业学生应广泛参与农村社会经济事业发展和管理之中。但由于农村由于缺乏相应的就业保障,提供的就业岗位少以及待遇水平不高,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这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向农村流动。
第四,受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影响。目前多数农业院校开展的就业指导大多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局限在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卜.,而忽视大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引导,缺乏正确职业观的培养和职业生涯规划,导致就业指导比较狭隘,针对性较差,效果不理想。在此情况下,大学生对自己的素质、能力、学习和工作规划缺乏明确了解,增加了其就业难度II。同时,由于农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原因,学校在组织就业洽谈会、招聘会时向农科专业倾斜而忽视社会学等其他专业,未能很好地发挥就业服务作用。
三、促进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一)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与社会需求相契合
改革和完善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是坚持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标准与依托自身优势资源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原则。要遵循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总体培养目标,体现社会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同时要依托所在院校的优势资源,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相关学科相配合创新课程设置,以培养复合型、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其次是坚持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契合的原则。重视分析社会需求,从专业建设出发去适应社会变化,从而为社会做出贡献。再次是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通识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知识的掌握,而专、教育强调培养学牛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
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口标,并在教学教育过程中坚持落实贯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高等!学校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南以前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变成了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也要适时做出调整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并要存学校与市场的互动中实现学科性专业与职业性专业的联合。其次要调整社会学专业课程总体结构,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应具体针对当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宽口径,厚基石,加强科研活动和实践环节以及集体活动的培养,以培养学生形成完善的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的专业知识体系。这要求一方面注重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的通识课程教育,另一方面加强专业应用课程教育,同时要加强社会实践的教学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再次要改善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办学环境。充分利用自身师资及学科资源优势,以特色求发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社会学人才。
(二)发挥政府政策调控作用,提供经济激励和制度保障,增强农村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政府应加强宏观管理与调控,完善各种制度和政策,以激励人才向农村地区流动。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建设投入以改善基层工作的条件,逐步提高工作待遇,为大学生提供吸引力的生活和发展空间。农村基层工作条件艰苦,必须有同家政策的倾斜和保护。例如提高工资待遇水平,增加工作津贴和特殊津贴,允许带薪继续学习、进修和培训等;改善工作条件,改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环境,增强农村对大学生就业的吸引力。其次,政府要加快相关政策和制度的改革步伐,加大对毕业生劳动人事制度、就业制度、户籍制度等的改革力度,消除对毕业生流向农村的人为障碍,为社会学专业学生到农村就业提供制度保障。再次,建立合理的农村人才流动机制。要在全社会继续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农村工作者的风尚;加强农业院校与农村社会事业管理部门的联系,让高等学校参与农村的规划和建设,进行农村社会经济事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到农村进行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经常互通人才供需信息,为学校培养适应农村需要的合格人才提供条件,同时为促进大学生流向农村就业提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