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09:30:0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学内容的改革既要保持中医学特色,又要兼顾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把握这一理论体系的的现实,需要找到两种医学体系相互关联的通道,便于医学生理解中医理论。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与现代医学模式的趋同性是两种医学体系可以进行有效交流的基础。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理论的基本特点,其中整体观念又是辨证论治的基础。整体观念是中医的一种思想方法,它贯穿中医理、法、方、药等所有的领域。它认为人体是有机的整体,由许多组织器官所组成的,脏腑、经络、肢体、孔窍和气血津液等,虽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的有机整体。在生理方面相互密切配合协调,病理相互影响。同时认为人与自然环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自然界的变化,时刻给予人体以影响。人体对于自然环境具有主动适应能力,但气候变化剧烈,超过人体调节能力,即会导致疾病。
现代医学模式随着医学的发展也在不断发生着转变。现代医学模式是指在现代医学、科学和哲学基础上形成的医学观和医疗卫生结构体制,也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本模式认为人体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系统整体,它不是单纯的自然生物体,而是与其周围的社会、自然和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有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和社会联系的社会生物,它不断与环境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所以人的健康与疾病不单纯和自然及生物因素有关,社会及心理因素也与之密不可分。因而在对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研究中,不单考虑到自然与生物因素,也要考虑到心理和社会因素。
医学模式的转变从根本上是系统论、整体观在人们头脑中的作用的结果。整体性客观地存在于自然、社会和人的认识。而现代整体论,是上世纪以来科学技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的思维趋势。当前不断发展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整体医疗模式,也是系统思想、整体分析的一种应用。可以说现代整体观是医学模式转变的哲学基础,医学模式的转变必须围绕整体观这一方法论才能进一步得以实现。不难发现,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与中医整体观念不谋而合,从现代医学模式角度去理解和学习中医理论,可以让临床专业医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以整体观为基本特点的中医理论体系。
2中医学教学内容的整合
整体观念认为人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机体各部分之间保持着密切的相互协调的关系,与外界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也有着紧密的联系。整体观念相关理论体现在中医学体系的各个方面,因课时有限,需要围绕整体观念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整合并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在基本理论上,哲学基础方面主要包括阴阳五行学说和元气论,这是整体观念的源头。气是构成世界万物最原始、最基础的物质,其运动变化而构成自然界万物。元气论既对生命过程的物质性和运动性加以阐明,又阐述了人体结构功能及病理等方面的整体性和联系性。阴阳五行学说认为,运动变化的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彼此形成一个密切的有机整体;生理病理方面主要有脏腑经络、病机学说和气、血、津液学说,阐述人体脏腑组织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在心理医学方面,说明了人的心理活动与生理功能也是密切联系的。人的正常生理与心理功能的有机融合即“形神合一”,而心理的失调往往可产生多种躯体疾病等等。
在诊察方法和辨证理论上,主要是包括四诊八纲。四诊是诊查过程中使用的望、闻、问、切四种方法手段,通过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及气味声音的变化,问病人起病和转变的情形,寒热、汗、头身感觉、大小便、饮食、胸腹、耳、口等各种状况,以及脉诊和触诊等方法来全面收集病人的相关信息;在四诊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辨别证候的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属性,诊察和辨证过程是整体观的具体运用。在治疗原则和方法上,扶正与祛邪是中医治病的两项重要原则。扶正是使人体战胜疾病的抵抗力得到增强,使用益气、养血、滋阴、补阳补益中药,提高生理功能,祛邪则是用祛风、散寒、清热、解毒、利水等方法消除致病因素,促进疾病的转归。根据药物性能的四气(寒热温凉)、五味(辛酸甘苦咸)、升降浮沉及归经的差别,结合病人的体质、发病时节、所处环境的不同而选方用药,运用整体观指导辨证施治。
3结语
【关 键 词】 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中医医学模式;天人整体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medicai model)是人类对健康与疾病总体认识的高度概括,也是对医学本质、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医学模式是在医学实践活动和医学科学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每当社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医学模式也必然会随之发生相应的转变,这种转变的终极目标是运用医学模式思想的指导,最大可能地满足人类对健康的追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日见端倪,它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用孤立、静止的观点考察人体,把人体看成一架精密的仪器,越来越精细的分科,无法看到作为疾病的人的整体。所以,它无法解释有些疾病的心理、社会病因以及疾病造成的身心反应,无法解释生物学和行为学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各类致病因素中自然因素、环境因素、行为因素、心理因素等产生疾病的诸多因素构成比例已超过70%,生物因素不到20%。
中医学在其理论体系形成的同时树立起“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因人制宜”“治病求本”的医学观念,但是后世并没有将其总结为某种医学模式。但在《黄帝内经》中明确提出了“医道”,是指导中医学发展方向和实践方法之意,其意义等同于医学模式。随着近年来关于西方医学模式变更的讨论及对中西医结合问题的探讨,中医学的医学模式逐渐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普遍认为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具有以下几个主要内涵。
一、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重要特点之一。整体论不仅强调事物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而且认为事物和世界的本源是一个整体,各个部分都是由整体分化而来的。中医学一贯遵循“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模式,认为虽然疾病从表面上看是身体上的不良现象,但疾病的发生还与所处的环境、心理等因素相关。要顺应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心身的相互沟通、相互协调,达到“天人相应”,和谐平衡。因此,中医学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十分重视自然、社会、心理因素对人体的影响。
二、以人为本
中医学的整体观是以“人”为核心的整体观,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人作为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思想属性的统一体来对待,把人的健康与疾病问题置于时间、空间、社会这个大环境中的核心来认识和考虑,即从人的生命、心神(包括心理和思维)、环境(包括社会、自然、精神环境)相统一上来认识和调理人的健康和疾病。强调认识病要先认识人,治疗上主要依靠人体自身的康复能力,用药不过是借以调动人体自身组织的康复能力,调整重建体内外的平衡协调关系。从这个角度讲,中医学是“人医学”模式,注重的是人的健康,而不仅仅着眼于对“病”的防治。这种模式在发展水平上虽然还是朴素的,但在性质上比其他医学模式更符合人的实际。
三、个体辩证
中医学模式将“人”置于自然、社会整体的核心,既注重人的群体共性,又注意区分个体差异,形成“辩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模式。证是中医学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依据,是疾病本质的反映。而导致证不同的原因主要在于人体对病因的不同反映,也就是体质。重视人的体质以及差异性是中医学治疗疾病的特色。《素问·三部九侯论》说:“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通过对个体的灵活辩证,确立了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治疗观。所以,中医学模式不是就病论病、就人论人的孤立、呆板的医学观,而是以联系、发展、变化的观点来指导医学实践的。
四、取法自然
在治疗上,现代医学执掌的是“极端式思维”,追求的是“对抗性”策略,要么抑制“病灶”“扑杀”病源;要么“阻断”异变,“挖出”病变组织。中医学对待医学问题的总体指导思想是取法自然。治病方法主要以中药为主,也包括针灸、推拿、食疗、心理、体育等疗法,这些方法都是从自然着手来解决人的问题。其中中药以天然植物、动物、矿物为主,而其他疗法如针灸、推拿等,既不损害人体的自然结构及形态,也无明显毒副作用,属自然疗法范畴。中医治病并非着眼于病本身,而是运用自然之理、自然之法,以恢复人体的平和协调状态。
综上所述,中医学模式构筑于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观及其方法论之上,其中蕴含着丰富而合理的科学内涵。以上四点基本涵盖了中医学模式的主要精神。基于上述特点,笔者认为中医学模式可以概括为“天人整体医学模式”。这种模式能够从宏观和整体上运用联系、辩证、综合的方法把握健康与疾病问题。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在西方医学模式由单一转向复合的整体医学模式背景下,中医学的整体医学模式将显现出巨大的生命力,为人类生命科学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浑然一体”:一个基本点一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的认识。整体观念将机体作为一个多层次结构的有机整体的思想与系统论思想不谋而合,首创系统论思想的贝塔朗菲也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同时,中医学认为机体各个脏腑官窍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作为个体的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具有统一性,这也是系统论思想在中医思想中的体现。具体表现为:①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在生理上,构成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是完整统一的,即中医学以五脏一体观来认识人体;在形神关系上,中医学认为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即形神一体观。②人体的生命过程受到大自然的影响,自然界的气候与环境均与机体疾病的产生、变化与康复有直接的关联,因此,《灵枢·邪客》中就有“人与天地相应也”的说法,即天人一体观。③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其生理、病理还会受到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如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法律等社会因素。采用数字“一”来概括中医整体观念,便于学习者掌握中医学的特点,又符合中医系统论的思想。
2“二分天下”:两个着力点——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特有的思维方法,是中医学用来阐释机体的生命活动、疾病的发生原因和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的基本着力点,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也有异曲同工之处,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统观点看问题。具体到中医学中的简单数字上,就是用阴阳,即项数为2的二元极性类的总类这一双变量均衡的动态模型来分析问题。中医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促成了事物的发生并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因此,中医学不但以阴阳来描述事物的属性、变化,还将其用来阐释机体的病理变化与病因的属性、分析四诊资料与概括疾病症候、确定治疗原则、归纳药物性能以及指导养生等。把握中医学中的数字“二”,可以接近中医思维的核心。
3“三生万物”:三个量化点——三分法
中医学在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完善的思维方式基础上,进一步将阴阳在定性的辨证基石之上作出量值辨证,即把阴阳各分为三,这一点也类似于系统论中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情况划分系统类型的思想。中医学以阴阳三分法表示事物的属性,一阴分为太阴、少阴、厥阴;一阳分为太阳、阳明、少阳,既体现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道德经》)的发展变化模式,又为疾病的量值辨证提供了主体框架。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丰富了三阴三阳六经辨证,为后世医学留下了以阴阳定性辨证为纲,以三阴三阳量值辨证为目的框架。此外,这种三分法还在经络学说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和进一步拓展,手足经络的命名也是基于此三分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十二经脉等概念。数字”三“为学者提供了量化指标。
4”四诊合参“:四个切入点——四诊法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中医通过四诊合参,诊察疾病外在的症状与体征,进而揭示疾病的病因、病机,从而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四诊合参是以望、闻、问、切为切入点,并将四诊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方法,而综合四诊、全面系统地了解疾病,进而做出判断与治疗的做法本身就是系统论的方法。如《难经·六十一难》中所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数字“四”提示了中医医生确诊时的四个切入点。
5“五彩缤纷”:五个支撑点——五行学说
中医学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领域,以五行学说来阐释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体表与内脏的有机联系,以及机体与外在环境的统一。五行学说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以说明机体的生理病理,并指导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是整个中医理论的支撑点之一。同时,以五行为中心,配以空间结构的五方、时间结构的五季和机体结构的五脏构成了解读中医学的基本框架,如表1,即五行与自然界的五音、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和机体的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神、五志、五声、五变相互对应,加强了对中医学整体观念的论证,使中医学所采用的整体系统方法进一步系统化,数字”五“在五行学说中多次出现,形象地总结了中医学说的重要支撑点。
表1五行与自然界和机体的相互对应
6“六七情”:多个落脚点一病因学说
中医学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分析致病因素时要注意综合客观条件与临床疾病的症状、体征,全面推求病因,为治疗提供依据,体现了系统论思想的中医病因学,将常见病因形象的总结为外感六——风、寒、暑、湿、燥、火(热)和内伤七情——过喜、过怒、过优、过思、过悲、过恐、过惊。常见数字“六”、“七”高度概括了中医学中的致病因素。
此外,中医学中还有其他的简单数字也体现了中医学的系统论思想,如机体健康和疾病关系的五运六气学说;经络系统中沟通、渗灌十二经脉的奇经八脉;《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描述男子、女子生长发育规律时间性节律的“七”、“八”,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葵至……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同时,同一简单数字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如“四”和“五”既可以用于提示四诊合参与五脏一体,又可以用来描述中药的四气五味,虽含义不同,但并不影响其传达概括中医学概念的整体思想。
7小结
【关键词】 中医现代化 辨证论治 整体观 循证医学 蛋白质组学
中医药现代化是中医药创新和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中医药现代化的探索工作有以下几个方向:(1)基因组学研究。国家人类基因组陈竺院士提出,我国将用已经掌握的人类基因组知识技术为平台,推动中医药的发展[1];(2)蛋白质组学研究。虽然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刚刚起步,且目前多集中在对病理学、给药前后的生化指标变化等方面的研究,但已经展现了蓬勃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2];(3)将现代医学中的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和解剖学等基础知识运用到中医的诊疗手段中;(4)采用实验室技术分析中药化学结构和提取分离有效成分。上述工作或许可以称之为中医药现代化的大胆探索。但实践证明,由于理论体系和医疗实践的截然不同,所得结论并未使中医药理论体系昭然天下,反而让研究人员自己都感到更加困惑,甚而使研究进程逐步偏离了中医药的本身。因此,仍然不能称之为中医药的现代化。由此看来,在促进中医药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某个"原则",而这个"原则"就是中医药自身独有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也是其优势所在。
1 中医药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1.1 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药学的两大特色,它们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治疗指南。
整体观念的思维模式一方面注重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正如《中医基础理论》总结的"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人体的五脏六腑是这个整体中的一部分,通过全身经络而互相联系起来,既反映整个生命活动的信息,又受其他各部分活动的影响,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另一方面中医注重人体与周围环境的统一性。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生命活动与自然运动规律相统一,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乃至疾病的诊断、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发展中医药学所必须继承的。在与现代生命科学的竞争发展中,只有坚持自己的特色,才能逐步吸收对方的优势而为己用,并最终超越对方。
1.2 中医中药不可分
目前有关中医药现代化的探索研究中,有一种明显的倾向,就是把中药独立于中医学进行单独研究,也就是上述的实验室采用分析中药化学结构和提取分离有效成分的探索方向。综观目前中医药领域,从教育的学科设置到院校的设立,都将中药设为中医学大专业下的一个分支学科,说明中药不应脱离于中医学独立存在。而将中药学更名为"生药学"的做法显然试图是把中药学从中医学中分离出来。
中医经典着作中确实有诸如《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本草专着,但只要浏览一下,就可以发现,这些经典着作中都有相当大的篇幅论述中医理论,甚至中医临床。所谓的"中药学"的理论基础和"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其实是同源的,也是一致的。脱离了中医学,就不是中药;脱离了中药的中医,也不再是真正的中医了。将中药独立于中医学将使学中医专业的人不认识中药,不知道中药理论和应用;学中药的人根本不懂中医,只能成为了药物化学、药物动力学的专家。
中医中药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任何试图将中药独立于中医进行研究的探索都不可能反映中医的本来面目,反而给中医药的发展设置更多的障碍。
1.3 临床疗效是中医实践应坚持的标准
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医学均来源于临床实践,中医也不例外。要检验一种治疗技术、治疗方法、治疗思想是否可取,必须以临床疗效作为标准。
中医在其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也产生了很多学说。经过反复的临床验证,有的得到了肯定,成为指导原则被记录到经典着作中;有的则被否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的 "验方"、"验案"都是历史积淀的成果,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
目前西医为主流医学,当然是因为其确切的疗效。回顾其发展历程,也是经过了这个临床实践的筛选过程,才逐步确立了一个又一个的标准治疗方案。由于中西医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体系,两者能否最终达至结合甚至融合,仍然有待实践验证。如果因为中医的理论、治疗方案、治疗措施不符合西医的体系就以"不科学"为由对中医进行批驳甚至否定,就好比是医学上的"种族歧视"。
"科学"只是验证真理的途径,并不是鉴定真理的标准。如果以现有的或已知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对中医进行"去粗取精",被"去"掉的"粗"也许就是中医的"精华"。
2 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实现中医药的创新和发展
2.1 发展整体优势,从宏观角度研究中医
中医药学是以整体、辨证的观点去把握生命、健康、疾病与药物的关系,其特色是"天人相应"和整体调节。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中医学的整体观在很长时间内不会被当代科学所认识,甚至被认为是神秘的。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尤其需要重视的是宏观整体优势与特色的发掘,重视解释证候、方剂乃至于中药等概念中有关的整体、系统、协调、整合等复杂性问题;应充分吸收、借鉴现代生命科学的新成果,弥补自身不足。
可以说,中医药学是典型的复杂性科学。复杂性科学的研究成果能够为中医药学方法论的创新提供全新的视角。例如:复杂适应系统关于涌现的认识,可以考虑用来揭示方剂疗效机理、证候形成机理所包含的"多因微效"基础上系统的"涌现"。因为方剂疗效和复杂性疾病及其证候的形成,很可能是在微小的变动基础上系统"涌现"的结果[3]。
蛋白质组学研究是对机体、组织或细胞的全部蛋白质的表达和功能模式进行研究。将传统的中医治疗过程与蛋白质组学研究相结合,从整体、宏观的角度揭示机体内蛋白质的表达情况,从而阐释以宏观辨证、整体观念为核心的中医理论体系。通过对机体功能的体现者--蛋白质进行研究,可以直接发现由于药物作用而差异表达或特异表达的靶蛋白质,验证中医"四诊法"的科学之处[2]。 2.2 中医药现代化不能走"医药分离"的道路
从中医药现代化的多年实践来看,其基本思路是按西医科研模式,主要采取量化、直观化方法,通过动物实验与数据统计,研究中药的化学成分,提取其有效物质,制成针对某一疾病的"新型中药"。但是,中药的重要理论是四气五味,将中药的有效成分提纯后,它就不再具备四气五味等性能,不能参与中药处方的配伍,而应归于西药的化学成分范畴。因此,中药的现代化不能违背中医辨证立法、依法处方用药的原则。如果中药现代化走向简单模仿西药研究的道路,将使中药研究逐步失去自身理论基础、脱离特有临床经验体系的特点。其结果,不仅永远赶不上西药,而且将重蹈 "废医存药"覆辙,阻碍中医药学发展,难以实现中医药现代化。
中医中药不分家,必须清楚认识到研究中药的药性理论与中医理论的关系,以及临床应用的规律。利用功能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经这些单味药或复方药处理过的组织、细胞或体液表达的蛋白质组,并比较治疗前后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鉴定其中发生相应变化的蛋白质,从蛋白质组水平上对中药的多环节、多靶点调整作用进行研究,可揭示中药单方、复方的作用机制,阐明药物作用的物质基础及内在的配伍规律,这无疑是中医药走向世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近年来,我国学者在这方面已作出了一定的研究 [2]。
2.3 立足临床实践,提高中医药疗效
医学的起源和发展都是以临床为立足点。回顾中医的发展历程,这一特点更为突出。可以说,中医的生命力就是体现在临床实践中。在以阐明中医药治病机理为目的的探索过程中,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医药疗效如果得不到提高,即使机理再清楚也是徒劳。因此,切不可一味沉迷于基础研究,忽视临床实践。"纸上谈兵"不应为中医者所为。
长期以来,我国中医药学的临床研究主要停留在临床观察和个案报道上。而且,中医对疾病证据的采集和分析多是从宏观入手,主观因素较多,对疾病的命名一般以主要症状为依据,缺乏系统性,难以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而循证医学模式恰恰在这些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能弥补中医之不足。循证医学采取完全随机、对照、双盲的科研设计和大规模、多中心、前瞻性的研究,以降低研究结果的片面性,提高可重复性。
中医辨证论治与循证医学是一致的,都是来源于实践又应用到实践。遵循此模式所得结论经得起临床实践的检验。因此,应大力提倡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开展中医的辨证论治研究工作,以期使可靠的治疗方法规范化、普及化,提高中医药疗效。
中医学博大精深,历史源远流长,通过学生学习中医简史,生动地讲解中医学的历史及在世界医学史上的贡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导论部分时,重点讲解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4大医学巨著。在讲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内经》时,可重点突出举例这本书中记载的人体食管与肠道的长度比例是1:35,而现代解剖结果是1:36.5,二者非常接近;同时对人体血液循环的描述十分丰富,如记载“心主身之血脉”,“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把人体的心脏、血管和血液联结在一起描述,是人类医学史上对于人体血液循环的最早论述,它比哈维•威廉姆所提出的血液循环要早1600多年[4];在讲述《伤寒杂病论》时,重点讲该书中的方剂组方严谨科学,效果显著,被称为“医方之祖”,至今为广大临床医师所喜用,对中医学发展影响极大。例举唐朝的《新修本草》是我国药学史上由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比欧洲刊行最早的《弗洛伦莎药典》及《纽伦堡药典》要早800余年等[5],让学生领略到中医学的博大精深与神奇,以此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医学的热爱,为今后认真学习中医学奠定良好基础。
2培养西医学生的中医思维模式
对于具有一定西医基础理论知识的西医学生来说,学习传统的、感性的、抽象的中医基础知识存在较大困难,所以对于西医学生的中医教学方法要重在使西医学生了解中医的思维方式,形象的讲解中医学是一个独特的理论体系,及其疗效的卓越性才能传承至今。教会学生在日后面对疾病时,要明白如何立足于中医理论、以中医思维出发治疗疾病,进而探索望闻问切、辨证施治、君臣佐使配伍组方等中医诊疗系统,配合西医治疗,更好地为病人保驾护航。
3比较中西医学理论的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中医学重视个体差异,治病核心是以人为本,三因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针对西医院校学生的特点,向学生传授中医学的思维方式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6]。中医思维主要是注重整体观念,中医认为人体生病与整体有关,这个整体包括人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还包括人与自然,与社会也是一个整体,绝不能只局限于某个局部,所以中医治病强调治病求本,强调三因制宜,而西医的思维主要是依据微观分析,确诊任何一种疾病都必须具备相关检验的结果支持。正因为中西医思维体系的截然不同,所以需要在日常教学中着重加强对学生中医思维的培养,深化学生的中医哲学思维认知,在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比较、联系中,由着眼于微观、局部入手转变为从宏观、整体出发,探索中医、西医在人体生理、病理认识的共同点与交叉点,把中医的整体观,恒动观和西医学的生理病理,微观实验相结合。从而促进2个学科在理论教学,临床及科研方面相辅为用,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4生动教学,循循善诱
培养西医院校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生动的课堂教学是讲好中医课的重要手段。在讲课时,可采用取类比象的教学方法和做好生动的ppt以增加学生对中医学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学习中医学的积极性。例如讲述五行相生相克时,可以用生动的ppt[7],用图片说明水可以滋养涵木,以此类比“水生木”;古语中“水来土掩”很显然“土克水”。如此讲解,可以加深对“相生相克”关系的形象化理解和记忆,起到较好的效果。又如在讲解七情致病时,可举例“范进中举”大喜伤心,乃至癫狂。林黛玉抑郁日久得肺痨即悲忧伤肺;大怒伤肝,血随气逆而致中风等。通过这些简单病例的分析来帮助学生理解七情致病的病理变化,加深学生学习七情致病的印象。如此讲授课程时做到循循善诱,生动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对中医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5结合临床病例,剖析中医理论
在教学中,适当结合典型病例进行讲解以剖析中医理论,如在讲解八纲辨证中的寒热辨证时,可简单介绍中医学对痹病的认识及中医药治疗痹病主要分寒痹热痹;普通感冒有风寒风热的区别等,在讲到病因疫疠和卫气营血辨证时,可结合近几年的“禽流感”运用“银翘散”“桑菊饮”的案例来讲解。通过这样的教学,既可以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中医学的临床价值和优势,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中医学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6结合科研讲课,拓展思维方式
渴望了解中医学的本质往往是西医院校学生的特点。因此,在讲授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同时,可引入与中医学相关内容的现代科研成果,来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如:首届国医大师李济仁根据新安医家治疗痹证之寒热理论,研发治疗热痹的“清络饮”验方,用之于临床后取得的良好效果。该项研究曾发表国际SCI论文2篇,获中国发明专利1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2006年英国剑桥大学著名学者在国际药理学顶级刊物《TrendsinPharmacologicalSciences》上,将“清络饮”列为抗风湿病血管新生唯一的代表性中药复方并做专门评述[8]。“清络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印证了古老中医学的科学性。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听得懂,而且能激发他们对中医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中医学理论来源于社会生活和医疗实践,反过来又指导着医疗活动。对于西医院校的中医学课程教学,不仅需要课堂上的精彩讲解,还应该在医学实践中为学生示范或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所学到的医学理论知识,这样的教学效果将会更加完美。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中医学;现代医学
Abstract:It expounds the common ground of early development of TCM and WM,the different development models of them,as well as future developing combination trend of them,from combination to pision,then to differentiation unification;meanwhile,it points out the combination of them is the necessary rule of development,the necessary trend of medical development and the happiness of human being health.
Key words:combination of TCM;TCM;modern medicine
几乎在任何一门学科之中都存在不同观点间的互相打压,所以我们在对待中西医学的时候,需要的应当是一种理性妥协的态度和互相进步的精神来看待中西医的“分”与“合”,从而把握住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
1 中西医学产生早期的“合”
医学界人士都认为中西医的产生与发展是处于完全独立、并无交集的两个空间。而实际上,在医学发展的早期,中西医虽然产生于不同的空间,但应用的观点方法却是惊人的相似。根据自然界元素组成万物的观点,唯物地解释人的生命现象是中医学和西方古代医学共同的特点。
在科学技术水平低下的时代,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检测手段还不完备,还没有能力探测人体内部的奥秘,只能采用整体观点来进行治疗。中医学一个最根本的观点就是整体观念,即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及人自身的完整性,其内容主要有二:一是“天人相应”理论,“天人相应”是认识人与自然统一的整体观念[1];二是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用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把人体内部联成一个整体,来考察彼此间的作用和影响,通过改变某一局部而达到调节整体。如《难经·七十七难》中所述:“所谓治未病者,见肝知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此处的“未病”指未病的脏腑等,但对整体来说已处于疾病状态,是已病防变,防止疾病继续发展,保护其他未受邪的脏腑,这就是一种整体观念的思考模式。
而西方古代医学采用的也是整体观的思维模式。希波克拉底学派强调人体本身是一个整体,体内各器官间互有联系,一种疾病可累及全身,而人体与外界不可分,外界气候、地区、水和空间等对健康和疾病有影响,这一论述与中医学中的整体观念具有惊人的相似度。希波克拉底提出著名的四体液学说,即人的身体由气、土、水、火四种元素构成,人的身体内有血液、黏液、黄胆、黑胆,这四种液体构成了人的体质,当体内这四种体液的比例、能量和体积配合适当、和谐,人就健康,否则人便患病,人体内的液体所产生的交感,使各器官之间有一种交互的关系,“一切都建立在液体统一的会合的基础上,一种统一的和谐、统一的交感的基础上” [2]。
在追本溯源后,我们可以认为,历史上的中医学和印度医学、阿拉伯医学、西医学的前身(希腊医学和罗马医学)是完全相容相通的,虽然在具体的表现形式和手段上可能有所区别,但它们都采用了同样的哲学观与方法论唯物地审视人体的结构和健康,两者的根源是一致的。
2 中西医发展过程中的“分”
中医学与西医学都坚持整体观和唯物观一直维持到了中世纪。随着西方神学势力的扩大,西医学一度被神学所控制,坚持唯心论,认为人的肉体如果妨碍了灵魂的善举,那就应该死去。遇到疾病,人们认为医药无济于事,最好的办法是祈祷。这样西医学在唯心观的指导下,发展渐趋停滞,甚至倒退,直至中世纪末期西方爆发了文艺复兴运动,这场运动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然后传遍整个欧洲。西方古代医学在西方自然科学的带动下,一方面找回并坚持唯物论,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另一方面暂时抛弃了整体观,采纳了自然科学的还原论和机械论的观点,最终演化成了现代西医学。而中医学,自《黄帝内经》开始一直到近代,一直都处于相对封闭的空间内按自己的理论体系发展,唯物论与整体观贯穿始终。
中医学保留了“黑箱”试“黑箱”的方法,重在实践,从实践中“归纳演绎”出来的理论一方面用来解释现象,另一方面也反过来用于指导临床实践。其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①医学和哲学不分家,如《黄帝内经》,其不但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医学巨著,还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辩证法思想;②医学与技术不分家,具有实用科学的形态,其表现形式是借助于经验规划,如望闻问切诊断技术、针灸推拿等治疗技术,药物配伍及加工炮制等技术,而不是借助于理论概念、定理、公式,也就没有定量的表述;③只留下了理论与规律,缺乏得出这些结论的原始资料与根据,譬如中医述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故易被外邪侵袭,故肺为“娇脏”,至于肺叶何以“娇嫩”的更深层次原因则无以说明,这充分说明了中医学的抽象性、玄妙性、表象性及猜测性[3],这些特征可以概括成:哲理性、实用性、经验性和抽象性。
而西医学则选择了揭开“白箱”内部的方法,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带动下,从人体解剖学,到生理学、病理学,再到细胞和分子,一步一步地向微观发展,充分彰显了西方自然科学的三个特点:①把动物实验、人体解剖引入医学。近代西医医学模式的形成主要归功于维萨里的《人体的构造》引发的解剖学革命、哈维的《心血运动论》引发的生理学革命以及实验医学的兴起这三场人体科学研究的革命;②把数学建立的函数关系引入了医学,并充分运用了人体研究的科学方法,其主要包括弗兰西斯·培根制定的以实验为基础的归纳方法、笛卡尔提出的以逻辑为依据的演绎方法及伽利略总结的将实验归纳与数学演绎结合起来的方法[4];③把原始资料及其结论同时记载下来,供后人研究之参考。这些特征可以概括成:概念性、科学性、理论性和开放性。
3 中西医的发展需要 “合”
两大医学体系的碰撞其实并没有高低之分,不同的人对中西医学都有自己的观点,可以用“各有所长”来概括,也就是说两者都具备对方没有的长处,同时也意味着两者自身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而这种不足也许就是对方所具备的。
中医学发展至今,最大的弊端就是“黑箱法”的封闭性,传统的医疗方法对于自然科学的吸收相当的缓慢,一些最新也许是最有效的科学技术进步对传统中医学的影响甚微。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①中医学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理论,目前尚能解释临床常见的现象,故医者满足于用整体观来说明问题,没有打算用分析定量的方法来探索事物内在的本质;②尊古崇经的儒家思想根深蒂固。这就导致了在自然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中医学却始终发展缓慢,并没有产生重大突破。目前的中医看人体就好比用“书本”读“地球”,能知道各个国家地区的风土人情、法律意识、社会形态,但就是看不到具体一个个的人是怎么样的。
而西医学虽然在自然科学的推动下发展迅速,但还原论与机械论的局限性却依然得不到解决。如今的西医临床严重依赖于基础医学的发展,只注重病原体,看不到病人,只看到在病人外壳下的病原体,看不到被病原体感染的病人。在临床治疗时,不能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制宜,追求用特效药、单一剂量、同样的给药方式来杀死或驱除病原体,来治好所有病人,这就把本来很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展望未来,医学应该是没有中西之分的,将来“大医学”观念的发展将是中医整体辨证观和西医局部剖视观的统一,中西医从不同的视角对人体加以阐释,正所谓“中医长于气化,西医长于解剖”,中西医将互补互用,扬长避短,融汇发展 [5]。中医需要西医注入新的活力,而西医需要中医指明整合的方向,这种“合”不管是否会完全取代中西医而产生新的学科,或是让各自在发展的道路上靠得更近,结合得更紧密,都是医学的前进,也都将是人类的福祉。
参考文献
[1]陈震霖.天人相应理论探讨[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2):9.
[2]卡斯格略尼.世界医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621.
[3]王常松,刘清华.中医学应该在发展中求生存[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5:1254.
Abstract: Chinese medicine is the study of human physiology, pathology, and disease diagnosis and control of such a discipline, has its own unique theoretical system. This paper from the scientific principles of Chinese medicine, to materialism, system theory, basic theory of the main line of material explores how to achieve modernization of the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哲学原理;中医现代化;探讨
Key words: philosophy;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nvestigate
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6-0247-01
0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时代的兴起,人类思想观念的更新,现代人类受诸多因素的干扰,出现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自身的健康似乎是为药是治,甚至有些业界人士走偏了路子,背弃了中医的理论,而跟着感觉走去了,实际上是违背了中医的内涵,违背了中医的特点―整体观念与辩证论治,也就是违背了科学。
1中医科学原理
中医作为一门学科,它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其理论体系受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阴阳五行是物质的,是中医的基础,它把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精、津液、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的生理病理机能,用阴阳属性来概括,用五行来归类,并利用阴阳矛盾的相互制约和五行的生克制化的规律,采用自然界的药物来纠正人体阴阳这一对矛盾的偏盛或偏衰。
1.1 阴阳学说阴阳对立观念思想的起源,是来自男女不同性别这一人类原始思想的产物。阴阳思想的产生和流传在传说中比较早远。阴阳的本体含义不仅是物质的,而且也是功能的,是天地万物刚柔动静运动变化现象性质功能属性的象征。所以,在古代哲学思想观念中,阴阳是引起事物发生变革,不见其事而见其功的无形机能和物质势力。阴阳的无形有功的阴阳势能效应和宇宙中存在的暗能量、引力场、磁力场的势能效应一样,虽然不具有实物性,但却具有被人感知的势能效应。阴阳的对立统一,是维持事物在矛盾中不断平衡发展,产生积极成果的根本保证。在这广泛原则的基础上,中医学建立了以阴阳学说为指导思想的中医学理论。
1.2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的势能性质分类规定,对天地万物进行总体归纳的一种系统的归纳方法。它把世界万物一系列特有的归纳概念,通过系统的逻辑论证,将世界上千差万别,形殊类异的事物,按五行特有的功能属性,分门别类梳出条理,分类标示出木、火、土、金、水的功能属性及五行物质势力相生相克的特殊本质和相互间的生克制化联系,指导人们用联系的和发展的观点,深入认识自然界各类物质势能和人体生理机能在维持整体动态平衡的关系中,各个系统环节生克制化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趋势,解决矛盾时,针对矛盾的主要性质“对症下药”,用钥锁关系找到正确处理矛盾的方法。中医学理论的科学原理,是把阴阳气血津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风寒署湿燥火,寒热温凉,升降沉浮辩证的高度统一。
2中医现代化
中医现代化研究,就是以中医整体观将相互关联的、现代生物医学对物质的单一的、静态的认识,用世界公认的“系统论”的动态观、层次观,使之整体综合化,再加以整体“八纲”认别,就成了中医核心理论总率下的中医现代化了。
2.1 中医现代化研究指导方向离不开中医的“整体观念”我们用诸如哲学、逻辑学、唯物论、信息学等科学的观点研究现代化的中医,将“中医现代化”方向路线选择为整体观。中医的整体观念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它指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首先,人体自身是一个闭合的完整的体系;其次,人生活在自然界中,人体和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遵循中医的整体观,是中医现代化研究在人体生理和病理方面体现人体的一致性的体现。中医的的整体观体现在中医的现代研究方面具体方略是“四诊八纲”,“四诊八纲”是我国中医最早的核心理论基础,现代医学的一切检查、监测方法和器械都是望、闻、问、切四诊的延伸。而人体疾病的病证概括又离不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中医现代化革新,也无不遵循中医或者祖国医学古代的朴素的唯物论。我们知道哲学中的唯物论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所以历代许多医家绞尽脑汁探索人是什么物质组成的,但由于当时自然科学条件的限制,显微镜都没有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走物质基础发展中医药之路。从唯物论、系统论、物质基础理论来研究,这些理论研究认为:人的任何系统、器官、分子、细胞、基因、都是整体的一部分,整体和单一物质基础是不可分离的相互依存关系,有了物质单一基础,没有整体,它是极不完善的,就像现代生物医学,对许多多发病、综合症、复合病症、器质性病变不能治疗。整体观不但具备了系统论的动态性、层次性,整体性三性,还具有“系统论”没有的“四诊八纲”;只有增加了这四个字,中医才能顺利的走向现代化。反之,如果整体不知是什么物质组成的,整体就是完全模糊集合、模糊逻辑,我们必须知道整体是由那些物质组成,相互缺一不可。从逻辑学、唯物论,整体全息观、天人合一观,系统论说,整体与物质基础是相辅相成。
【关键词】中医护理;临床应用;探讨
1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中医护理具有中医学的两个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
1.1 整体观念包括了人体自身,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现代特别重视的心理因素等各方面的平衡与统一。这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是相一致的[1],充分说明了中医护理倾向于人的整体性、有机性、连续性;并且,“天人合一”这一朴素辩证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来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
1.2 辩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又一基本特点,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护理方法。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本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施护,则是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辨证是决定护理的前提和依据,施护则是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施护的效果可以检验辩证的正确与否。辩证施护体现了临床护理过程中着重透过现象看本质,因而采取了“同病异护”、“异病同护”、“证同护亦同”、“证异护亦异”等方法。
2 中医护理的现状
中医护理同中医学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自从有了人类,有了疾病,就有了医和护,医护是同源的。现阶段中医护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医护理适合现代护理的发展方向,其效果也渐渐得到肯定。另外中医护理在社区中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并且拥有巨大的国际市场。近10年来中医护理研究方向:1.开展中医护理高等教育研究2. 开展中医整体护理模式的研究;3.开展中药外用药护理的研究;4.开展中医护理技术与方法在社区保健和康复的应用研究[2]。
3 中医护理存在的问题
3.1 现有中医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缺乏国际交流的水平;
3.2 现有护理人员还未普及中医护理学知识、缺乏辩证施护的能力[3];
3.3 中医护理的应用范围不广泛 、学科内涵还比较模糊;
3.4 中医护理技术不普及、操作实践机会少[4];
3.5 中医护理学与现代护理学的磨合还处在不成熟的阶段。
4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护理的特色与优势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从饮食、情志、病情观察、生活起居和诊疗技术等诸方面讲述了中医护理学的基本内容,同时也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这里着重探讨辩证施护,中医认识和护理病人、是既辨病又辩证的。辨证着眼于证的分辨,如一初起发热、恶寒、头身痛、脉浮的病人,初步印象为感冒病。但由于致病因素和机体反应性不同,常表现有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不同的证,只有辨别清楚是风寒证还是风热证,才能确定施护的方法。如属风寒感冒,根据“寒者热之”的护理原则,应采用避风寒保暖,室温宜偏高。饮食上可给生姜红糖水等辛温解表之护法;苦属风热感冒,根据“热者寒之”的护则,应采用室温宜低,使病人感到凉爽舒适,减轻心烦、口干之不适感。饮食宜给绿豆汤、西瓜、藕汁、苦瓜等清热生津辛凉之品。这就是所谓的“同病异护”。但在临床上有时可见到一种病包括几种不同的证,又看到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同一种证,所谓"异病同护",就是指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采用同一方法护理。比如,久痢脱肛、子宫下垂等,是不同的病,但如果均表现为中气下陷证,都可采用升提中气的护理方法。如用黄芪、党参炖母鸡,苡仁粥、茯苓粥等益气健脾之品;注意休息,避免疲劳,以培育中气;采用针刺百会、关元、长强穴,以补中益气;保持会清洁,用五倍子、白矾煎水熏洗以促使回纳等。由此可见,中医护理主要的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病机的区别和“证”的不同。相同的病机和证,可采用基本相同的护理方法,不同的病机和证要采用不同的施护措施。所谓“证同护亦同,证异护亦异”实质是由于“证”的概念中包涵着病机在内的缘故。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护法,就是辨证施护的精神实质。
5 中医护理的展望
中医护理要发展,要走向世界,就必须要走科学研究的道路,走继续教育的道路。在护理工作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传统医学内容丰富多彩,疗效显著,中医护理有待于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实践、整理、提高。
参考文献:
[1] 孙理军,中医基础,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
[2] 刘虹,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