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防治心理疾病措施8篇

时间:2023-09-22 09:30:0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防治心理疾病措施,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防治心理疾病措施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原则,充分发挥多部门职能作用,全面加强精神疾病医疗救治能力建设,提高综合服务管理水平,减少重性精神病人肇事肇祸行为的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工作目标

(一)建立县、乡、村三级精神疾病防治服务网络。

(二)县、乡两级精神卫生机构建设得到加强,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高。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有效管理治疗率年达到60%,年达到80%。

(三)开展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服务的乡镇(社区)年达到70%,年达到85%;精神疾病患者接受康复服务的比例年达到60%,年达到80%。

(四)将重性精神病人全部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化管理,建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档案,年达到60%,年达到80%。

(五)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指导、心理行为问题预防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能力显著提高。居民获得心理健康指导的比例年达到80%。

三、工作内容

(一)建立以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为主体,综合医院为辅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依托的精神疾病防治服务网络

1、在县医院开设精神病专科门诊,并设立康复病区。主要负责一般精神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工作。

2、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公共卫生科,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指定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负责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开展精神疾病患者随访评估和健康体检,实施精神疾病患者分类干预及宣传教育工作。

(二)加强精神卫生工作队伍建设和培养

1、在县医院精神病专科门诊配备3-6名精神心理疾病专科医师。

2、逐级组织开展精神疾病治疗专业人员知识和技能培训,鼓励在岗精神疾病治疗专业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重点提高基层医护人员在精神心理疾病预防、筛查、评估、诊治、康复等方面的专业水平。

(三)规范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项目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在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纳入管理的时候,记录家属提供来自原承担治疗任务的专业医疗机构的疾病诊疗相关信息,为患者进行一次全面评估,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2、定期随访。对于纳入健康管理的患者,通过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式,每年至少随访4次。根据患者病情的控制情况,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康复指导,对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3、健康体检。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1次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血压、体重、空腹血糖,一般体格检查和视力、听力、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有条件的可增加血常规、尿常规、大便潜血、血脂、眼底、心电图、B超等检查。

4、分类干预。

(1)对病情稳定(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基本恢复,社会功能处于一般或良好,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躯体疾病稳定)的患者,若无其他异常,继续执行上级医院制定的治疗方案,3个月时随访。

(2)对病情基本稳定(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面较差,处于“病情不稳定”和“病情稳定”之间)的患者,若无其他异常,医生可在现用药物基础上在规定剂量范围内调整剂量,必要时与患者原主管医生取得联系。调整过一次剂量后,可连续观察4~6周,若患者症状稳定或虽然症状明显但比上次已有好转,可维持目前治疗方案,3个月时随访;若仍无效果,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若同时伴有躯体症状恶化或药物不良反应,要查找原因对症治疗,2周时随访,观察治疗效果。若有必要,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随访转诊情况。

(3)对病情不稳定(精神症状明显,自知力缺乏,社会功能较差,有影响社会或家庭的行为,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的患者,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随访转诊情况。

(四)组织开展心理咨询服务与宣传教育

组织精神疾病防治专业人员编制影音、图片、文字等形式的宣传资料,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文艺活动等多种途径开展精神心理疾病宣传教育。定期组织专家深入社区、乡村、学校等开展精神心理卫生知识宣讲普及活动,预防精神心理疾病发生。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精神疾病患者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有关工作的组织、协调和重大事项的决策与部署等。

(二)明确职责分工

卫生部门

1、卫生行政部门

负责建立和完善精神疾病防治服务网络,制订精神疾病防治工作计划与方案,组织成立精神疾病防治专家组,组织开展精神疾病管理服务监督检查。

2、专业医疗卫生机构

(1)县精神疾病专科治疗机构

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向精神疾病防治机构提供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信息,承担辖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应急医疗处置任务。

(2)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责

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组织开展精神疾病防治服务管理和心理卫生教育工作。

3、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负责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定期随访、信息收集与报告,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提供患者服药及家庭护理指导,开展精神疾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工作。

财政部门

负责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落实相关财政补助政策并安排有关经费。

民政部门

对符合民政部门医疗救助条件的人员,及时予以救助。

发展改革部门

负责将精神疾病防治纳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根据国家投资计划,安排精神卫生建设项目。

人社部门

根据实际情况,将重性精神疾病纳入慢性病管理范围,按规定报销药品费用,保障病人门诊和住院治疗。

篇2

所谓“治未病”就是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传变,其含义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一是未病养生。“治未病”首先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前就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以防止疾病的发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也指出:“上医医未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突出强调养生防病是医学的主要目的与功能。二是欲病救萌。《素问•八正神明论》云:“上工救其萌芽”。这就是说,疾病虽未发生但已出现某些先兆,或处于萌芽状态,应采取措施,防微杜渐,以防止疾病发生。三是已病早治。《医学源流论》云:“病之始生浅则易治,久而深入则难治”。疾病在早期被治愈就不会发展恶化,若等到病邪盛、病情深重时才治就比较困难了。因而在疾病发生的初期就应及时采取措施,积极治疗,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四是瘥后调摄。疾病初愈虽然症状消失,但此时邪气未尽,正气未复,气血未定,阴阳未平,必须调理后方能渐趋康复。所以病愈后应注意善后治疗与调理,以巩固疗效,防止疾病复作。由四个方面归纳起来看,“治未病”思想的核心就在于预防为主。无论是未生病前的预防,还是生病以后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抑或是疾病痊愈后防止复发,都体现一个“防”字,它贯穿于人体未病预防和疾病治疗的全过程。

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同志在2007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医学中有一个理念,叫“上医治未病”,就是重视预防和保健医学,也就是防患于未然。我们现在讲如何治病,如果预防工作做得好,身体强壮,抵抗力增强了,不生病或少生病不是更好吗?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医学模式转变,现代医学的理念由治愈疾病向预防疾病和提高健康方向做出调整,治未病的重要性将会进一步凸现出来。我建议把治未病做为一个课题来研究。吴仪副总理的讲话虽然是对人类疾病预防保健体系提出的总体要求,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同样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心理问题是当前大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收入分配差距的加大,就业压力的增强,独生子女比例的提高等,引发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学生的比例有升高的趋势。有报道称,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23.55%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到了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达到30%。由于心理问题具有较大的危害性,既可能出现自伤,也可能出现伤人,因此帮助大学生克服心理障碍、防治心理疾病已成为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将中医学“治未病”思想贯穿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关键是要在“防”字上下功夫,由被动应对向主动应对转变,由事后采取措施向事前采取措施转变,由心理障碍疏导、心理疾病医治向心理问题预防、心理健康管理转变。一般来说,生活在现实中的每一位大学生都无法回避心理问题,生活上遇到挫折和困难,情绪上出现波动和曲折属正常现象。但如果不懂得心理健康知识,不了解心理调适方法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所以在大学生形成心理问题之前,必须充分认识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加强心理问题预防体系的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体系建设。学校层面要建立心理健康管理的领导机构和专业机构,以加强对心理问题预防工作的组织指导和专业指导。学院(系)层面要建立心理健康管理的实施机构,具体落实心理问题的预防工作。学生层面要在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将心理问题预防工作纳入班级管理的范畴,从而形成上下贯通、运转顺畅的学校、学院(系)、班级三级心理问题预防组织领导体系。

二是加强保障体系建设,努力建设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心理健康管理队伍,科学安排心理健康管理所需经费,合理配置心理健康管理所需场地和设施。

三是加强教育体系的建设。应在大学生中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组织专题讲座和报告等,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充分发挥学校广播、电视、校刊、校报、橱窗、板报和网络的宣传作用,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团的作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或宣传月、心理剧场、心理沙龙和心理知识竞赛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和心理调节能力。

心理咨询是咨询者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语言、文字或其他信息传递方式,给来访者以帮助、启发和教育,以使来访者摆脱心理困惑,恢复心理平衡,促进个性发展和完善,使其潜能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的过程。对于心理行为正常的人,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他们排除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从而更好地发挥个人潜能;对于有心理问题的人,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他们改变不适应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学会新的适应方式,从而达到防微杜渐、防止心理疾病发生的目的。心理咨询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对从事咨询的人员要求很高。我们应加强咨询队伍的培训与建设,完善大学生心理咨询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工作。通过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书信咨询、班级辅导、心理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为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要着重做好新生、应届毕业生、言行异常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咨询过程中如发现存在严重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及时转介到专业卫生机构进行治疗。

篇3

关键词:社区;中医心理学;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11-2357-03

1 心理卫生进社区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使人们心理上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在今后很长的时间里,心理社会因素必将是影响人们健康的一个重要的、不容忽视的问题,人们对心理卫生服务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我国目前的心理卫生服务还基本上止于单一的心理咨询项目,而且主要为医院心理咨询方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针对这种现状,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已经成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国家着重强调了要发展社区心理服务。作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社区医院,在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满足社区居民疾病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的卫生服务中,也应该把心理卫生服务放在重要的位置,使之成为解决社区居民心理问题,为其提供方便、快捷、有效的服务的重要场所。社会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我国心理健康服务资源又相对短缺。因此,在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框架内充实心理健康服务,为社区住户提供心理咨询,让他们认识引起心理障碍的各种原因,掌握恢复心理平衡的有效方法,并在社区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治疗,已经成为越来越紧迫的客观要求。

2 国内外研究概况

2.1 国外心理卫生进社区的研究概况在社区背景中探讨心理学的应用,是本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心理学特别是西方心理学的重要领域之一。社区心理学的发展与西方临床心理学者的实践有关。社区心理学出现的直接原因在于60年代中期,传统的由职业心理医生只对个人或小团体给予咨询、评价和治疗的临床心理服务模式,日益暴露出缺陷和问题,主要是:职业心理医生数量有限,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仅靠职业心理咨询或精神科医师并不能很好地解决人们的心理问题,在治疗和补救一些顽固性的行为问题方面存在困难,社会、经济、文化和其它众多因素总是干扰或影响着临床心理服务,以至于效果不理想。许多临床心理学家参与到青少年酗酒和吸毒问题的研究中,但是这类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它们与政治和社会政策联系在一起。因此,一些临床心理学家在认识个体生理和心理面貌的同时,逐渐把兴趣和视野转移或扩大到人们的同伴群体、邻居、社区风气和社会规范等方面,并认识到社区在预防心理问题的主要作用。

综上所述,在社区进行大规模的全面地、深入地临床心理医学干预研究,即使国外亦没有较好的范例。

2.2 国内心理卫生进社区的研究概况国内对社区居民进行临床心理学干预的研究较少,仅有的部分研究也较为局限,仅停留在对各种统计数据的关注上,而对社区居民一般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危机进行干预都没有较深触及。以心理疾病中的抑郁症为例,虽然抑郁症的患病率比较高,但是大致只有1/3的程度较重的抑郁症患者到专业医疗机构寻求诊断治疗,大部分的抑郁症患者在社区没有得到恰当的诊断和治疗。

社区心理现状调查:黄劲梅等对某社区人群筛查发现的336例心理疾病患者采取针对性的药物、心理、医疗、护理等综合性社区干预与康复措施,经过3年社区干预。结果:社区干预康复措施的落实率由干预前的63.2%上升到干预后的99.7%;患者的病情改善率由18.1%上升为43.2%;使患者的劳动能力有较好的改善,全劳力和半劳力由13.0%上升为33.0%;干预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高于干预前的水平。

社区内老年性抑郁症的研究:胡志等的研究通过建立合肥市城市社区老年抑郁症的流行病学本底资料,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1736份有效样本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区干预可以降低老年抑郁症的发病率,其认为早期识别和诊断老年抑郁症并及时给予社区干预或治疗措施,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 中医心理学及其进入社区的意义

中医药治疗心理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和独特的优势,中医历代典籍中记载了大量的心理疾病及其治疗方药,如《灵枢・本神》日:“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而不止。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怒伤肝”,“喜伤心”,“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伤寒论》所载小柴胡汤证有着繁多的躯体症状,实为现代的焦虑症。《金匮要略》记载了郁病的脏躁及梅核气,以及百合地黄汤证,提出的治疗药物有效地被运用于临床;元代《丹溪心法》提出了气、血、火、食、湿、痰六郁之说,创立了六郁汤、越鞠丸等相应的治疗方剂。明代以后,始把情志之郁作为郁病的主要内容。《景岳全书》将情志之郁称为因郁而病,所论述的证治方药内容丰富,用药清新灵活。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主统魂魄意志。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府,王清任认为:“灵机记性在脑”。《内经》认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回”。通过目系“裹撷筋、骨、血、气之精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脑通过与五脏精气的联系而影响情感、思维、意志等精神活动,由此可见,心与脑共主神志、情感。张锡纯云:“神明之体藏于胆,神明之用出于心”,神志情感虽由心脑共主,而分属于五脏,故忧动于心脑而肺应;思动于心脑则脾应,怒动于心脑则肝应,恐动于心脑则肾应,凡喜、怒、忧、思、悲、惊、恐七情,虽分属五脏,然无不从心脑而发。

概括地说,中医心理学治疗心理疾病既注重人的病变的消除,也注重人的社会性和文化性对机体心理状态韵影响,该学科创造性地将人体的心理活动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机体状态等因素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察、探讨人的生命运动规律的理论,仍具有现代时效性,并反映出现代医学目前所倡导的生物一社会一心理医学模式结构。不难看出中医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与我们目前正在开展的社区卫生服务的医学模式和思维理念在很大程度上颇为吻合,极易形成有机的结合。所以,中医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有助于社区卫生服务学术框架的建设。

4 讨论

笔者认为中医心理学在心理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在传统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临床让中医心理学进入社区具有现实意义。中医心理学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中医心理学对心理疾病的防治具有很好的效果,这样就极大的减轻了患者的疾病负担不论是身体上的、精神上的抑或是经济上的。中医心理学

强调辨证论治,因人制宜,其灵活多变的治则体现了现代医学中的个体化诊疗及当代社会以人为本的思想,也更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在目前的心理疾病的诊疗中,是以西医为主的,尤其是有关各种心理疾病的新药开发源源不断,这些药物对心理疾病目前看来确实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尚缺乏足够长期的随访,且多数西药副作用较大。新一代抗抑郁制剂虽相对副作用较小,但价格较为昂贵,而且也由于人们的文化差异难以被不少心理疾病患者接受。为寻求更安全,有效,不良反应更小,价格低廉的抗抑郁药,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眼光投向中医药领域。中医药治疗抑郁症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其副作用较小,价格低廉。多靶点作用的中医药疗法对此类疾病有较大优势。在对社区内患病人群的综合治疗过程中,发挥中医药治疗副作用小、价格便宜的特点,达到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的最佳结合,满足了人民群众迫切需要得到的有效、经济、方便、实惠的医学服务,势必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中药治疗心理疾病具有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价格低廉的特点,这是在几千年的临床实践中被证实的,而且中药属于资源丰富的天然植物,受污染较少,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由于中医药经济适用,疗效明显,满足了人民群众迫切需要得到的有效、经济、方便、实惠的医学服务,势必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也非常符合当前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内容和方向。因此,中医药在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中的应用,是社区卫生服务稳步开展的有力措施,也是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由于中医心理学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医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临床实践中都深深地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而且这门具有深厚本土文化气息的学科,在临床实践中所拥有的通俗易懂的中医心理学语言、简便易行的诊疗手段及良好的疗效,易为同样受我国传统文化熏陶的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故而中医心理学在人民群众当中具有深远的影响。且自古以来中医心理学有着强烈的亲和性,其医学思想及诊疗特点非常适合个体化、小范围、简便性的操作。其治疗手段丰富多样,非常适合于社区门诊及家庭医疗服务的方式,至于其预防学思想及对亚健康的调治特色,更为社区人群的健康提供了十分有效和可靠的保证。

篇4

[关键词] 精神卫生;防治工作;健康教育;立法

[中图分类号] R197.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9-173-0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心理应激性逐渐增加及社会压力逐渐增大,使得精神疾病以及心理障碍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变化趋势,社会疾病负担同时也随之加大[1]。然而,公众缺乏精神卫生知识,对该方面的知识认识不足,即精神心理障碍患者及其家属不能正视其所患的精神疾病,甚至有的患者对此感到羞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该类疾病的困难。当前,精神卫生工作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地位[2]。本研究主要从精神卫生的涵义出发,首先对当前精神卫生防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当前时期下做好精神卫生防治工作的具体对策,旨在为精神卫生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1 “精神卫生”的涵义

当前,很多人对“精神卫生”的正确涵义的认识度不足,大部分人一般会谈“心理”问题,而避谈“精神”问题,认为前者才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的、时尚的词汇,属于正常人谈论的话题,而却对后者生畏,将其与“神经病”“疯子”等词汇联系,并对这类词汇感到羞耻。实际上,上述观点属于一种不可行及不正确的习惯意识。四川省人们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周波说,精神病同其他疾病一样,属于一种常见的疾病,具体表现:感知觉、注意力、思维、情感、意志力以及行为等方面出现程度不同的障碍。对绝大多数精神健康的人而言,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各异的精神卫生问题,且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个人的健康成长、发展以及人际关系等,例如妨碍了人们的潜能的发挥、处理失败的能力以及适应与调节能力等,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陷入了心理困扰与痛楚。但是一般性的精神卫生问题并不会构成精神症状与诊断为精神障碍。最为普通的1个例子[3],例如自卑及其影响,最为极端的例子如自杀企图以至自杀行为。精神障碍属于一个精神病学的临床诊断概念,同精神病为同义词,指的是精神活动的异常成为精神症状,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而且其发作具有一定的频率或者持续发作的时间,从而造成了主观的不确定性或痛苦。

2 当前精神卫生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综上所述,人们对精神卫生的概念并不是非常熟悉,往往还会在日常的谈论中有意避谈,那么,当前时期下精神卫生防治工作究竟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2.1 民众缺乏精神卫生方面的知识

对于我国大多数民众而言,因为人们对精神卫生方面的知识或者心理卫生常识了解不足,往往不能像重视身体疾病那样对精神或者心理疾病加以重视和注意。由精神卫生专科医院的调查结果显示,有相当一部分人心理健康方面出了一些问题,家属对其也不够了解,或是患了心理障碍疾病,虽然感受到无比苦恼,但是不认为它也属于一种疾病,不知道去求医或者拒绝求医,认为不需要打针,不要挂水,无需上医院看医生。例如,对于某些抑郁症患者,虽然症状已经十分明显,心理痛苦非常大,但是他们不会去求医,直到最终自杀身亡,家属才知道当初应该上医院求医,获得治疗。而且还有一些无知的患者及其家属,寄希望于求神拜佛,求得神灵的护佑,最终酿成重大的后果。一言以蔽之,人们对精神卫生知识的认识度不足或者存在偏倚。

2.2 由精神卫生而引发的社会安全问题日趋严重

在实际的生活过程之中,类似有关精神患者伤及他人、患抑郁症而最终走向自杀道路的事件会频频发生和出现。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精神疾病的发病率约为1.4%,该比例仍然逐年上升,约有1/3的精神疾病患者具有主动攻击意识,大约有25万人最终选择自杀的方式而结束自己的生命。另外一项关于全国22万名大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其中约有23%的大学生存在着心理方面的问题。而在广东,如果包括郁闷及焦虑等轻微症状的大学生,该比例则大于45%。这个数据是十分触目惊心的,令人十分担忧。调查结果还显示,在出现心理疾病的大学生之中,上升到精神分裂症的学生精神疾病患者约为1.5%。由于精神病患者难以得到社会、家庭及工作单位的同情与帮助,又会遭到飞眼或者嘲笑,甚至还会导致失业、失学或者被遗弃等,最终导致有相当一部分精神疾病患者由于不堪冷眼而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最让人担心的是,精神疾病患者在其发病时会出现行为无常,尤其是流浪以及暴力的无助精神疾病患者已经发展成为危及公共安全的隐患[4]。

3 做好精神防治工作的具体对策

3.1 加强精神卫生方面的健康教育

3.1.1 普及精神卫生健康知识 按照不同群体的职业以及年龄举办内容具有一定差异性的精神卫生健康讲座,例如学校心理辅导员培训、外来务工人员精神卫生讲座以及企业员工精神卫生知识讲座等。根据当年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的主题,大力进行社会化的宣传活动。通过心理卫生、心理咨询、文艺汇演以及团体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活动,宣传精神卫生等方面的知识。

3.1.2 为居民提供一般心理咨询服务 建立“阳光之家”、“心理辅导站”等,并坚持定期地进行开放。按照居民的具体要求,开展愉悦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使得居民的一般心理问题均能够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开展“精神康复进家庭”主题活动,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精神疾病康复的健康教育,然后对其加以评价。

3.2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3.3 调查结果

本研究调查了200例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根据上述方法,对干预前后本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进行观察,具体见表1。结果显示,患者干预后较干预前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增加,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4 发挥精神卫生防治公共职能

精神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健康教育、人员培训、科学研究、危机干预以及信息网络建设等内容。对于精神障碍患者而言,其主要的特点表现为:患者病程较长、经济状况较差、致残率高以及就医率较低等。但是其健康权力不容忽略,同正常人一样,同样需要重视患者的健康权力。然而,为了能够保障精神障碍患者的健康权力,政府必须要承担起精神卫生服务中供需两个方面的公共职能,并向患者提供可及的精神卫生服务以及提高精神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具体表现在政府的各类保障性措施,培养专业方面的人才、重点人群的心理行为干预等[5-6]。

3.5 加强精神卫生方面的普查普治及健康教育

在有计划地培训基层医务人员、普及防治精神疾病知识的基础上,在普查的同时,开展对重性精神病的治疗工作。此外,在开展重点精神疾病治疗中,重视巩固疗效、预防复发,做到治中有防,防治结合。由于精神卫生健康教育的作用日益突出,精神卫生工作者应向社会广泛宣传。精神卫生的宣传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二是普及精神病学知识。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人们建立健康的精神生活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增强人们对心理应激的耐受力,对挫折的容忍力,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培养健康的情绪生活。善于掌握自我,控制和调节情绪,保持健康的心理。也可以针对各年龄段心理特点和可能出现的危机进行宣传教育。进行精神疾病的健康教育工作,有助于纠正对精神病的不正确看法,对患者的治疗、管理、康复等各方面的工作均有良好的作用。只有动员群众才能在短期内使精神疾病的防治工作取得预期的效果。具体的方法为:(1)编写科普材料;(2)报刊广播宣传;(3)电视、电影、幻灯片;(4)图片、黑板报、开辟专栏流动宣传;(5)各种有关会议;(6)利用家访机会向家属、邻居进行宣教;(7)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掌握识别精神病的知识、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求良效,并做好康复及抗复发工作,以减少精神残疾的发生。

综上所述,当前精神卫生防治过程中,存在着民众缺乏精神卫生方面的知识与由精神卫生而引发的社会安全问题日趋严重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应该采取强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才能够真正的做好精神卫生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丽琴,陈燕,钱春芳.重固镇居民精神卫生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上海医药,2012,33(24):39-40.

[2] 冯志颖.精神卫生知识亟待普及[J].健康文摘,2008,24(2):25.

[3] 张君闻,严俊,肖泽萍,等.精神卫生防治政府公共职能探讨[J].中国卫生资源,2009,12(3):106-108.

[4] 金冬,郭艳红.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中健康教育模式探索[J].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1):1000-1001.

[5] 陈晓辉.农村精神卫生现况调查与社区防治[J].青岛医药卫生,2006,38(5):372-374.

篇5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有助于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目前,不少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并融入到学科教学中,这样做不但可以让高校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加重视,而且还可以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通过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克服能力得以提高,还能够帮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积极团结协作,不断丰富教育经验,以不同的方式去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规律。在高校心理学课程及相关学科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都存在着相同的教育目标。因此,当下高校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地融入到学科教育中,探究教育规律,为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积累更多、更丰富的经验。

2.有助于做好心理健康教育防治工作。不少高校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为了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也不仅仅是为了消除大学生的心理疾病,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在生活、学习、交往中学会适时调整心态,与人和谐相处、健康发展。过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群体,是以诊治为主。而现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原则则是侧重于教育发展性,以全部大学生为对象,给他们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并合理解决心理问题,是以防治结合为主。纵观当前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以防治结合为主的教育形式更加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让他们的困难承受能力得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不断增强,为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3.有助于形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理念。当前,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教学实际情况来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实际上,现在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有三种。第一,医学理念。医学理念是以学生的心理疾病特点为主,用心理咨询的方式解决他们长期存在的心理问题。第二,教育理念。针对整个大学生群体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解决他们在面对心理问题时的焦虑表现,使之能够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和学习。第三,教育综合理念。该理念将社会、教育和医学有机统一起来。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多样化选择,为大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培养途径提供了更多实现的可能性。因而高校要认真研究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情况,并据此制定科学、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分析

1.科学看待心理健康教育功效。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同时关注个别学生的严重心理疾病,不断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解决他们的人生困惑。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从思想意识和心理上双管齐下,培养大学生的高尚道德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让他们能够更加坦然地面对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大学生的内在心理需求。所以,当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联系在一起时,就能够纠正高校过去那种枯燥说教的心理教育方式,让高校能够通过更加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来解决当下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自己,学会保持健康心理。

2.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高校应该从一个更高的角度去看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构建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以充裕的课程学时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心理学,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另外,学校还应该根据自身条件来更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软硬件设备。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设共享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以信息化管理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全面的咨询服务。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既要打造高品质的教学质量,又要引导学生真正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氛围中,师生共同探寻心理健康问题及相关的解决方案。高校在考核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情况时,应该从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收获、教育目标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高校还应该以课外实践活动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譬如做义工、进福利院、做宣传等等。

3.运用多元化教育方式。实施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高校防治学生心理问题的一种趋势。大学生群体中的心理问题较多,形成的原因也不一样,因而单调的教育方式是没有效果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应该孤立进行,要联合各方面的力量(家庭、社会等等)来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来说,就是要和大学生打成一片,用交流、咨询等方式去了解他们的心理问题,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学习、生活、交际等方面的问题,教会他如何运用正确的方法克服心理障碍。高校要改变以往那种等大学生上门咨询心理问题的陈旧观念,积极主动利用校园网、公开讲座等方式对大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他们将理论运用到实际当中,强化大学生的心理受挫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能够更加坚强地面对现实,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篇6

据世界人口学资料统计,全球的人口正在趋向老龄化。我国,人口老化速度快,绝对数量大,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69亿,且以每年近1000万的速度增加。我国已进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预计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45亿,占总人口的16%以上。因此,做好老年保健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

我国的养老事业面临着许多实际困难,白潮带来的供养、照顾、医疗、保健等社会问题急需从不同角度全方位进行探索,寻找解决办法。在所有的老年人面临的生理、心理和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中,老年心理健康与否是一个十分重要但又经常被忽略的问题。老年人大都从社会的贡献时期转入了社会供养时期,人的各种生理机能都进入衰退阶段,这必将引起心身一系列变化,使老年人的心理具有特殊状态,同时老年人社会角色的改变,也必将引起其特有的心理变化。几乎所有人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老象(机体结构老化);虚象(机体功能弱化);病象(机体多病多变化);返童现象(老人童心、心理容量缩小);依赖现象(生活自理困难化);恐惧现象(生命日趋危机化)。

心理卫生咨询服务是维护、改进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和方法,是实现老年人健康保健有力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参加为社区老年人服务,进行心理卫生调查发现,老年人心理感受可分为积极型、保守型、抑郁衰老型。文明服务于老年人,与老年人交流情感,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使老年人精神放松,祛除病痛。

广泛开展心理卫生咨询服务,防治心理疾病,是实现老年人健康保健服务保障有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必须把心理卫生咨询服务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卫生咨询服务的重要性

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促使医学模式发生了新的转变,即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由于生产力发展,生活方式和个人消费结构改变,生成残废率最高的疾病谱和疾病顷位谱发生了变化,一些以心理因素为主要发病的疾病上升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大敌,诊治这些疾病,仅靠生物医学及其支配下的医疗方式不能完全奏效,面对既有生物属性,又有社会属性和复杂心理活动的人,现代医学模式强调健康概念的整体性,人的身心整体性,人与环境的整体性。面对老年人心身疾病增加的实际,为了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的改变,社区卫生服务要探索心理学诊治项目,开展心理卫生咨询服务工作,按不同的年龄、疾病和心理素质进行保健服务。

心理调查,提出对策

通过对社区老年人进行心理卫生调查,表明其共同个性特征,一面为积极型,表现为好强、做事尽职、意志坚毅、处事老练、理智、现实、自食其力、心境愉悦的积极心理个性。另一面又表现为保守型,有谨慎、刻板、固执的个性弱点。其他还有抑郁衰老型。调查表明,大部分老年人心理素质是好的,生活态度是乐观的,精神状态是愉悦的,其生活价值观念的变化与其经济条件、健康状态、文化素养相适应,也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结果。但不可否认,老年人面临社会心理的应激很突出,一些老年人焦虑,抑郁情绪、自我调节能力差和心理不健康问题,应引起重视。上述问题,从表面现象看似乎是一些家庭问题、工作问题,实质上是心理问题、社会问题,需要整个社会来关注和解决,要指导、帮助老年人自身采取一些积极措施,促进其心理功能和行为方式的激活,达到精神放松、消除疲劳、祛除疾病的目的。

积极开展以老年人为中心的心理卫生咨询服务工作

普及知识,开展服务,增强意识,自觉行动,必须结合实际,坚持以老年人为中心,满足老年人自我实现需要,帮助老人树立积极的生活观念,以最大的热情拥抱生活,善于摆脱烦恼,保持清心寡欲,重视人际关系和心理交流,将老年人心理咨询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推动心理卫生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心理卫生工作宗旨是要提高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加强其心理疾病预防和治疗,使其智力、情绪、意志等心理活动得到健康发展,从而促进身心全面健康。围绕这个中心,社区应大力开展学习,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的活动,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利用板报、图片宣传心理卫生常识。

篇7

大家下午好!

五月,繁花似锦,生机勃勃。今天,我们迎来了由怀化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举办的心理健康公益讲堂启动仪式。在此,我谨代表怀化市第四人民医院、怀化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对各位来宾和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关心和支持公益讲堂建设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加快,儿童青少年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对人际关系的选择、学习等方面的压力不断加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全世界儿童青少年健康心理疾病发病率在20%左右,且呈持续上升趋势。国家卫健委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和深刻反思,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予以干预,政府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视。

怀化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由原怀化市卫生计生委于2017年7月批准成立,中心设立有“怀化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怀化市心理援助热线电话”等机构,主要担负着全市人民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筛查、防治及心理健康促进等任务。配备有心理专家6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5名,心理治疗师10名。接诊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1000余例。

篇8

从国外中学的体育课教学情况来看:在日本,学校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从教学方法和安排上,越来越注重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注重身心健康教育;在美国和北欧一些国家,体育课以学生为主,尽情发挥中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激发课堂气氛,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我国教育部门也早就提出了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并于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学校体育改革措施。现在的体育课程,不局限于只是按体育课程标准进行的体育教学课,也不拘泥于原本只为增强学生体质为目的的“锻炼”课,而是以体育实践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门课程。

1. 对中学生身体健康的积极作用。身体健康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主要脏器无疾病,人体各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较强的身体活动能力和劳动工作能力,这是身体健康的最基本的要求;二是指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即维持健康的能力。

2. 促进人脑清醒、思维敏捷。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一切器官的活动都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指挥下进行的,体育活动能促使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主导部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从而改善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提高大脑分析综合能力,久而久之,大脑神经系统的潜能就会有所提高,反应就会更加灵敏、迅速、协调,而且不易发生疲劳,为中学生从事较为繁重的脑力劳动提供支持。

3. 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脏功能。进行体育活动可以加速中学生的血液循环,以适应肌肉活动的需要,这样就能从结构上和功能上改善心血管系统。经常从事体育运动,能使心脏的收缩力量加强,心搏徐缓,血容量增大,这样心脏就能以较少的跳动次数来完成所需的输血量,并得到比较充分的休息。经常从事体育活动的中学生,心率和血压变化比一般同龄人要小,表现出心脏工作的“节省化”现象。强健的心脏还可以保证人体从事各种长时间、大强度的繁重体力和脑力劳动。

4. 改善呼吸系统功能。经常运动能使中学生的呼吸肌变得较为发达,呼吸慢而深,且每次吸进氧气较多;同时使人体更多肺泡参与工作,使肺泡富有弹性,可增加肺活量。这就使呼吸器官得到相应的休息,即使在劳动强度大、身体需氧量高的时候,也不至于呼吸过频,气喘嘘嘘,过早的出现疲劳。良好的呼吸系统是身体强壮的标志,能为中学生适应各种脑力和体力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体育课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心理健康是指个性心理和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良好功能状态。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具有平稳的、良好的状态,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身体环境有良好的适应性,并具有良好的功能状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中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和谐发展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

1. 改善情绪状态。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指标,体育锻炼可以改善中学生的情绪状态。中学生在名目繁多的考试和家庭作业的压力下,会产生各种焦虑反应以及忧郁压抑的不良情绪,这种情绪往往伴随人的日常活动,对其行为起着很大的负面作用。通过体育锻炼则可以转移学生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降低紧张与不安,从而调控中学生的情绪,改善心理健康。

2. 提高智力功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中学生的智力,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体育锻炼的过程是融知识、技能、情感、意志和团结协作为一体的身体活动过程,不仅使学生的注意、记忆、反应、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得到提高,还可以使其情绪稳定、性格开朗、疲劳感下降等,这些非智力成分对人的智力功能具有促进、引导、维持和强化作用。

3. 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有资料显示:“肌肉力量与身体自尊、情绪稳定性、外向性格和自信心成正比,不断加强力量训练会使中学生的自信心显著增强”。由于坚持体育锻炼可使体格强健、精力充沛,因此体育锻炼对于改善中学生的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进而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至关重要。

4. 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提高中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体育锻炼可以培养中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也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常伴随在中学生的体育锻炼中,中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要不断克服气候条件的变化、动作难度、意外障碍、胆怯畏惧心理、疲劳和运动损伤等困难,学生越能努力克服这些困难,也就越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这些从锻炼中培养起来的优秀品质就会对中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5. 消除疲劳,防治心理疾病。据新华社报道:“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疾患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目前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可见,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如果这些心理障碍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和治疗,致使不良心理进一步恶化,就会出现逃学、休学甚至更为严重的后果。而体育锻炼可以消除疲劳,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防治中学生的心理疾病。当中学生在封闭的教室进行学习时,时间一长会产生一系列的神经和心理紧张,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而体育老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安排活动,让学生在忙碌的学习过后大脑放松、心情舒畅、疲劳感消失,使他们身心得到放松,使良好的心理效应不断增强,同时还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