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09:30:0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网络经济模式,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网络经济;中间商企业;品牌战略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2008401
0前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经济这种新的经济模式应运而生,网络经济模式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同时也改变了企业的营销观念,将直销从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网络经济模式的产生为中间商企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危机,同时也为中间商企业发展提供了一定契机,如重新定位品牌,注重品牌战略,最大限度的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获得良好的发展。
1网络经济模式下中间商的重要性及品牌战略
1.1网络经济模式下中间商的重要性
所谓的中间商是指消费者和生产商之间的,通过这个环节,能有效地减少消费者、生产商之间的资源消耗,降低双方的交易风险。21世纪是一个网络世纪,网络的各种特性使得消费者可以直接与生产商之间沟通,这就对传统销售渠道中,中间商这一环节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危机。从交易成本理论的角度看,中间商尤其必须存在的原因,首先,通过中间商能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生产商的市场占有率,为消费者提供方便。在网络经济模式下,生产商虽然能摆脱中间商,直接为消费者提供销售服务,但是生产商在与消费者进行交易时,需要自己建设专有的销售渠道,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应的信息渠道,这些成本算下来,甚至要比中间商成本高。同时,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构建相应的网络直销渠道需要很大的投入,这无疑会增加中小企业的负担,因此,在网络经济模式下,仍需要中间商企业。
1.2网络经济模式下中间商的品牌战略
从本质上看,品牌就是指生产商交付给消费者的产品特征,品牌是生产商区分与竞争对手的标志。在网络环境下,网络品牌比传统品牌更受欢迎,其主要原因是网络品牌具有多样性、信息全面、个性化服务等特点。但是在网络环境下,关于中间商的品牌战略还很少,这就限制了中间商的发展,因此,中间商需要紧紧围绕产品、服务,制定一套完善的发展规划及行动方案,实施品牌战略,这样一方面能更好的满足消费者需求,另一方面还能增加中间商的经济效益,有利于中间商的发展。
2网络经济模式下中间商企业品牌发展战略
在网络环境下,生产商的销售渠道更加多元化,而中间商的渠道也更加全面,在这种情况下,中间商必须打造良好品牌,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品牌是消费者对产品的直观认识,中间商需要对竞争对手、消费者心里、市场环境等进行全面分析,明确自身的优势,制定能满足生产商和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品牌服务。
对于品牌定位,中间商需要在以往的基础上,制定新品牌策略。首先要以生产商品牌为主,一般而言,中间商是商品流动的环节,通过生产商品牌,能最大限度的降低中间商承担的风险,并且还不会受到生产商的制约,这对中间商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其次,中间商可以发展自有品牌,这种品牌策略是在生产商品牌的基础上,研发自己的品牌,并且将消费者对生产商品牌的信任转换到对自身品牌的信任,中间商研发自有品牌是生产商品牌附属品,如乐峰网销售的产品不仅有生产商的沙宣、丹姿等品牌,还有IMJ、Jplus等自有品牌。中间商发展自有品牌虽然能增加自身在市场的地位,提高自身经济效益,但是需要与生产商共同承担市场风险。最后,中间商还可以以自身品牌为主,全面打造自身品牌,和生产商相比较,中间商更了解消费者,更能掌握消费者的消费心里,中间商只经营自主品牌,更能提高品牌影响力,如耐克公司,只注重产品的推广,而生产环节完全由生产商进行,这样耐克公司就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产品研发中,使得产品市场反应更快。
在网络经济模式下,中间商还需要注重品牌的传播和推广,常见的推广方法有企业网站、搜索引擎、网络广告、O2O营销等几种情况,其中企业网站是中间商在互联网上,建设自己的网站,以此为基础,展示品牌,并对品牌进行传播和推广;搜索引擎是采用合理的措施,提高自身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中的排名,以此来提高网站的知名度,达到宣传品牌的目的;网络广告是根据产品特性,设置相应的广告,在网络上进行宣传;O2O营销是将互联网与线下营销结合在一起,O2O营销能带给消费者真实的消费体验,提高了产品营销的预测性。
3总结
在网络经济模式下,中间商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中间商必须抓住机遇,积极构建品牌战略,打造优秀品牌,树立良好的形象,充分发挥网络经济的优势,以此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网络经济;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23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02
一、第三产业现状分析
进入经济新常态后,中国的GDP增长速度虽然有了明显放缓的趋势,而第三产业对中国GDP贡献率却一直稳升不降。
服务型行业渐渐压过了其他行业,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在旅游行业,2015年全年国内游客达40亿人次,比2014年增加10.5%。在信息服务产业,全国网络覆盖程度和网络传输速度也取得了重要性的突破;在电商行业,2015年全年的网上零售额达到38773亿元,比2014年增长33.3%,其中网上商品零售额为32424亿元,增长31.6%。
来源:国家统计局
现代服务型行业将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消费,引导中国经济更快发展,升级和优化产业结构。随着服务型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攀升,2015年,第三产业的比重更是达到了50.5%,超过第二产业10个百分点。自此,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服务型行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
二、网络经济与第三产业的关系分析
在经济发展新时期,我国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离不开互联网的重要作用。
信息时代的到来,将会带来全新的网络经济运行模式。在过去的2015年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中,在互联网经济这波新时代的最大浪潮下,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认为互联网零售商随着网络经济与实体产业深入融合将会全面取缔电商,成为新的发展主流。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结合已经是公众承认的加速经济产业升级和进步的事实,而如何将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入融合与创新发展则是我们未来几十年所需要不断努力实现和思考的问题。
新时期网络经济有着更高效的经济运行机制,产业链同样向更高端延伸。而网络经济最大的优势则是它能够在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基础上,通过网络来实现经济,并加快资金流动和经济运行速度。此外,在网络经济的冲击下,新时期企业能够通过互联网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外联网和内部网,通过网络来实现财务、经营、客户管理等全方位一体化服务,并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产品设计、开发和销售,提供比传统经济更加灵活和高效的企业运营。作为一种服务型经济,它独到的信息技术的优越获得了各个行业的青睐,这是传统标准化生产经济所无法比拟的。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网络经济对各产业的渗透逐渐成为时下经济发展的趋势。如何认清局势,抓住机遇,将互联网与传统服务产业最有效结合,实现资源最优配置,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最大化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收益则成为眼下亟需做的事。而第三产业近年来的迅猛发展让我们似乎看到了未来市场经济发展的主流方向。
三、网络经济下第三产业的产业发展和缺陷分析
网络经济、互联网金融等网络型服务性经济是未来中国乃至全世界近年所一直努力不懈发展和研究的方向。而在互联网经济的冲击下,当下同样炙手可热的第三产业又将会怎样呢?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服务业从未停止发展和变革,而旅游、信息、金融、房地产、教育、通讯等新兴服务业同样呈现多元化发展。纵观我国近年来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可发现,第三产业的比重从逐渐逼近到现在的远超第二产业,意味着我国正逐渐向产业高级化的水平迈进。而我们不得不承认服务型行业的快速崛起与新时期网络经济信息化的程度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三产业在近年来的快速进展为我国的经济带来巨大贡献,但我们仍然能够发现第三产业有许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
(一)供求关系出现矛盾
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后起之秀,服务业相对于其他产业有着绝对的发展潜力和生命活力。然而作为服务业中重要部分的交通运输和通讯等行业长期受到国家的行政干预,甚至有国有经济垄断经营的情况出现。而私营企业又难以与之抗衡,服务型经济难以自由发展,市场结构的优化与调整举步维艰,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市场化程度不高和市场机制不完善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转型和变革的新时期,第三产业相对于其他产业来说市场化和专业化程度仍然不高。服务型行业尽管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但缺乏完善的制度体系同样可能是致命的。在互联网信息技术近年不断渗透各行各业的大背景下,第三产业迅速崛起,让人措手不及,使得原有的市场经济体制对于如今的经济结构则不再完全适用。这时则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原有的市场机制,进而升级和优化产业结构。
(三)新兴服务业发展较慢,传统服务业比重过大
对于中国产业而言,无论是第三产业还是其他产业,仍然有许多需要向欧美等发达国家借鉴的地方。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国制造”,而很少有人听过“中国创造”,中国人在创新思维上的确不如一些国家,但中国的潜力却是无穷的。因为中国人的学习能力之强却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
在服务业方面,中国缺乏新兴服务产业,其相对于传统服务业力量薄弱,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而新兴技术产业的重要性也在经济发展中逐渐凸显出其重要作用。中国的金融保险行业、邮电通讯行业、信息技术以及教育科研等行业均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没有这些新兴创新服务产业的进步,则新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依旧存在局限性和滞后性。
四、应对策略
(一)产业结构转移和升级
1.居民消费结构转移
随着社会生活的改善,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开始转变,对精神服务性和奢侈性物品等消费都有了更多的需求。消费服务所占生产性消费比重与日俱增,使社会生产市场化信息化程度提高。而消费同样是未来中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愈发明显,加快居民消费结构转移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手段。
2.社会劳动力的转移
对于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仍然存在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东部经济相对领先。而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域则服务业相对领先于其他地区,对社会劳动力有着更高的要求。而中西部的经济相对落后,过多劳动力只能徒增其经济压力。所以在经济结构正处于调整和变革的时期,我国中东部发达地区则应引入更多的劳动力,而西部落后地区则需要加大社会支持和政府投资,引领其经济先行发展。
3.要素结构调整和供求结构转变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增长转变为发展,就是要将要素和供求结构相结合,来替代原有的粗放式向集约型经济的转变的内容,并且将第三产业与其他产业相结合,协调性发展。
(二)产业的网络化和先进化
网络经济与第三产业的进一步结合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也是多年难得的机遇。网络经济通过改善企业经营与管理方式,提高了企业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促进了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在过去的2015年,北京市的信息、金融、科技等新兴行业在增加值达到了服务业的54%。其中,信息服务企业在电子商务、物联网、以及跨境电子交易等新兴领域皆取得新的突破。
来源:国家统计局
(三)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生产服务效率
在服务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尤其需要重视劳动者素质的综合性增长。因为服务型经济是知识型经济,尤其是新型服务业,对知识型高素质人才有着大量的需求。而人才培养对于提高生产服务效率和第三产业的长足的发展意义,这同样是传统服务业逐渐向新兴创新服务业转变的重要举措。
(四)政策支持和创造就业机会
在新时期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前期,最需要的就是国家政策支持和财政资金投入。而近年来,我国也相继采取一系列针对服务产业的扶持政策,包括现代物流、家政服务、文化体育产业等方面,在金融土地等同样深化改革,出台一系列政策。
第三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和技术本就有先天不足的弱势。而这正是我国应该投资和发展的方向,只有把这些弱势转化为优势,才能发挥其应有的竞争力,并促进其产业不断优化和升级。
然而改变当下的技术和资本上的问题,除了需要国家政策支持外,还需要大量的技术性和知识性人才。
在就业方面,第三产业的市场潜力同样是无穷的,它能创造的就业机会也是远远超过其他产业部门。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第三产业对就业拉动经济所做的贡献不可小觑。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第三产业中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就业压力减轻都至关重要。
(五)抓住机遇,加大投资力度
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中,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认为,传统产业的升级与延续要依靠互联网技术改变固有思维模式,而互联网公司也需凭借自身优势尽可能与产业链结合。双向的互联网化最终将完成对传统产业的改造。
我国第三产业目前仍处于快速发展的前期,仍然需要大量的技术和资金的投入和支持。在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我们应拓宽眼界,和世界接轨,了解国际市场上优于我国服务型产业的地方。主动学习和引进技术,将服务产业与科技网络充分结合,加大医疗、文化、技术等方面的投入,推动第三产业的现代化进程。
(六)国有服务业改革和服务业全面发展
对于我国部分国有经济服务行业产生垄断趋势,造成我国服务行业难以得到充分发展并相对发展较为缓慢。我国应鼓励各种服务行业的全方位发展,并制定相应政策鼓励私营企业涉足部分国有服务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弥补第三产业薄弱的地方,促进第三产业的多元全面性发展。
五、前景展望
第三产业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随着日渐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和国家政策支持,社会技术的进步,社会消费需求对生产的推动,生产业和生活型服务业都在潜移默化中不断进步。重点发展服务业,全面发展其他产业,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共同发展,才能加速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和前沿化。
随着网络经济与第三产业的深入融合,第三产业涉足的领域愈加广泛,涉及的种类更加多元化。中国的第三产业未来的发展虽然充满未知性,但我们坚信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在今后会绽放应有的光彩。
参考文献:
[1]邓于君.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变趋势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4.
[2]李江帆,曾国军.中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趋势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3).
[3]李江帆,蓝文妍,朱胜勇.第三产业生产服务:概念与趋势分析[J].经济学家,2014(1).
[4]肖智,张杰,郑征征.劳动力流动与第三产业的内生性研究―――基于新经济地理的实证分析[J].人口研究,2012(3).
[5]陈林,徐媛媛.网络经济对第三产业贡献程度的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3,17.
[6]李睿.中国第三产业经济贡献的实证研究[J].特区经济,2009(9).
[7]芮明杰.产业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8).
[关键词]网络经济、非摩擦经济、经济学理论、企业竞争策略
网络经济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热潮后似乎归于平静,然而网络经济却现实地发展着,关于网络经济的争论也一直没有停止。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有什么不同?网络经济的运行规律如何?网络经济下企业的竞争策略是什么等问题值得人们深入思考。我认为,网络经济是不同于传统经济的一种低成本、无摩擦、高效率的全新的经济型态。网络经济不仅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且对社会制度、法律、政府和人们的观念形成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对企业的运作机制和竞争策略提出了迫切的更新要求。
一、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挑战
西方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任何交易都是有成本的,是要花费费用的,经济运行是有摩擦、有阻力的,也就是说经济活动是一种摩擦经济。只有通过合理的产权界定和有效的制度安排,才能降低交易费用,减少摩擦,提高经济效率。由此,如果说传统经济是一种摩擦经济的话,那么网络经济就是一种非摩擦经济。
网络经济在大部分情况下就是没有摩擦的经济,也就是说,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费用要比在传统经济模式下低得多,几乎以接近于零的成本获得无限资源,无限地提品、服务及创意,从而使经济状况大为改观。在某种意义上,这种新型的经济模式就如同一个虚拟的世界,只要产品低成本制造、廉价销售,就会赢得用户。可见,网络经济是不同于以往经济模式的一种低成本、无摩擦、高效率的全新的经济型态。
网络经济向传统经济学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网络经济了传统的供需平衡机制
在传统经济学中,生产随需求而变化,企业根据需求的升降来调整生产。也就是说,传统经济是一种“供给支持需求”型经济,即“看不见的手”努力平衡供给和需求。它的传导机制是:需求——价格——供给。具体来说,需求下降,引起价格降低,再引起供给减少;需求上升,引起价格升高,再引起供给扩大。而在网络经济中,由于没有什么摩擦,没有相互抵触的因素,因而需求毫不费力地随生产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网络经济是一种“供给主导需求”型经济,即“看不见的手”努力“主流化”。它的传导机制是:供给——价格——需求。具体来说,供给增长,引起价格降低,刺激需求增长;供给增长,又引起价格降低,再刺激需求增长,如此循环往复。可见,网络经济中供需平衡的规律颠倒了。
(二)网络经济改变了传统经济中的“收益递减规律”
收益递减规律打个比方说就是,消费者吃得越饱,饥饿感就越小,对食物的需求就越少,因此食品商的收益也就越小。而在网络经济中,消费者吃得越多,就越感到饥饿。例如,微软公司的用户需要越来越多的该公司生产的产品,因为软件用户已被锁定在某一个文字处理系统或排版系统上,他们不愿学习使用新的系统,于是不断购买原系统的新版本。不久,一种产品、一项服务或一个创意就取得了偶像地位,随之在消费者眼中变成了一种时尚,从而取得了主流地位。主流化了的产品、服务或创意能自身获得动力,从而使收益递增,而不是递减。
(三)网络经济具有不同于传统经济的“反馈机制”
这里首先要明确负反馈和正反馈的概念。所谓负反馈就象是汽车行驶太快时的突然刹车,是阻力、摩擦力。在传统经济学中,负反馈既是阻力,表现为需求阻碍供给;又是摩擦力,表现为制造、分配和销售的正常开支,表现为收益递减。正反馈则截然相反,它是在加速而不是阻碍市场份额的变化。降低价格,锁定特定的用户群,发展长远客户,所有这一切都刺激了需求的增长。这种正反馈机制促使需求不断增长,迫使产量持续增长,直到市场饱和。因此,网络经济自身具有正反馈机制,这种正反馈机制与传统经济学中的负反馈机制或收益递减规律的运作方式正好截然相反。
但是,网络经济虽然不同于传统经济,但它仍要受市场力量的支配。正如詹姆士·阿利指出的,“递增利润的存在并不意味着递减利润就不存在了,这两种现象将永远共存,并且起着互补作用。”实际上,网络经济仅仅是延迟了递减利润开始产生影响的时间。
(四)网络经济具有非线性的“混沌”特征
某些具有内在不稳定的系统时而会出现紊乱的态势,数学上称之为“混沌”。而非线性则是指人们难以预料的因果关系。例如股票市场价格的波动就是一种混沌状态,买卖、抢夺市场份额向来就是按非线性系统规律进行的。一个混沌系统就是一个非线性系统。网络经济就是这样一个非线性的系统,它一旦有变化,就不是从一个值均匀地变化到另一个值,而是跳跃式地变化。网络经济内在的非线性特征正是传统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的主要原因所在。
这种现象只能用“混沌理论”来解释。一个非线性系统即使呈不稳定的混沌态势,它仍会趋于某个均衡点,系统围绕该点上下波动,达到该点时,便处于稳定状态。这个点就是混沌系统的均衡点。运用到股市上,它就成了某种股票价格的均衡点;运用到网络经济中就是各公司的市场占有率。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体系的本质不同就在于它内在的数学原理是用数理混沌理论描述的。传统经济学理论只揭示了有形物品、货物的供需以及市场总是从一种状态线性地过渡到另一种状态的规律,它无法解释当代网络经济所具有的非线性混沌特征。
综上所述,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有着明显的不同,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不再完全适用于现代网络经济。二、网络经济的特殊定律
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学的定律不同,它有自身的一些特殊定律。
(一)莫尔定律(Moore’Law)
莫尔定律认为,网络技术改变了传统经济的变化速度(rateofchange),网络经济是按照“因特网时”(internettime)的速度运转的,计算机处理能力每18个月就翻一番。由于这个定律首先是由美国因特尔公司的戈登·莫尔提出并应用的,因此被称为“莫尔定律”。
“因特网时”是网络经济的变化速度,它是以小时为计量单位的,这已接近人类能够吸收信息并做出决策的能力的极限。通常7年相当于因特网时中的1年。在因特网时,每3~5年就是一个网络经济时段。一种产品在3~5年里就会达到主流饱和状态。为了更鲜明地理解因特网时,可以将网络经济与农业、工业、后工业等经济时代列表对比如下:
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时代的对比
时代延续时间(年)交互速度(英里/小时)环球所需时间
农业经济3~50003~5(人力)3~5(年)
工业经济3~5003~50(马车~汽车)0.3~0.5(月)
后工业经济3~503~500(飞机)0.03~0.05(天)
网络经济3~53~5000(网络)0.003~0.005(小时)
显然,每个时代的长短取决于交通和通讯的速度,也就是那个时代的技术速度。根据上表,工业时代比农业时代要短10倍,后工业时代要比工业时代短10倍,而网络经济中每个时代则只有3~5年,极其短暂。
极端的“因特网时”给网络经济的运行强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那就是学习。莫尔定律是网络经济中企业和它的竞争对手必须遵循的一种业绩学习曲线(performance-learningcurve)。网络经济是给信息增殖的一种经济模式,增殖能产生更多的信息,而更多的信息又能进一步增殖,这种不断循环着的特殊的信息收集过程,被称为学习。学习是运行在网络经济中的正反馈机制的核心部分,因为它以技术优势代替了物质优势。一般来说,一项新发明、新的电脑程序或新方法问世后,必然会有人对其做出改进,在原来的基础上巧妙地修改、提高或运用,从而掌握了增殖的奥秘。这促进了更多的革新和改进,于是就有了更多的学习,导致了后代产品的进一步增殖。这个发明、学习和增殖的循环会一直持续到技术枯竭或该技术被其他技术所取代。学习导致了全社会都在追求速度,学习过程和与之相适应的正反馈机制是网络经济的推动力,因此,控制学习变化速度是网络经济的一个关键因素。
(二)达维多定律(Davidow’Law)
达维多定律认为,在网络经济中,进入市场的第一代产品能够自动获得50%的市场份额,因此,一家企业如果要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就必须第一个开发出新一代产品。与其作为第二或第三家将新产品打入市场,绝对不如第一家,尽管你的产品那时还并不完美。该定律还认为,任何企业在本产业中必须第一个淘汰自己的产品,即要自己尽快使产品更新换代,而不要让激烈的竞争把你的产品淘汰掉。这实际上是在“因特网时”中生活的一个必然结果。威廉·达维多在因特尔公司任副总裁时,就注意到了提高产品更新速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这一定律。
(三)新兰切斯特策略(NewLanchester’Strategy)
对网络经济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的第三个人是英国的F.M.兰切斯特(1868~1946),他设计了英国的第一辆汽车,写了《战时飞机:第四代武器的开端》一书,并于1916年创立了“数学理论策略”。他的思想影响了运筹学的创始人伯拉德·库柏曼。W.E.德明在60年代把上述两人的思想介绍到日本,日本科学院院士申夫田冈博士总结了该理论中的精华部分,并以此为基础针对日本人的消费状况制定了一种新的营销策略,被称之为“新兰切斯特策略”。该策略描述的是网络经济的竞争规则。新兰切斯特策略被用于商业时,就成为一整套的指导原则,指点市场部门如何在竞争中取胜。
具体来说,新兰切斯特策略的运用可以使产品、服务或标准主流化。某个产品一旦主流化,它的地位就不大可能被动摇,锁定了一大批固定用户,并给生产该产品的公司带来巨额利润。因此,兰切斯特被许多人视为运筹学之父,在网络世界里,可以称为网络经济的建筑师,至少也可称为市场交易策略的设计大师。
三、网络经济中的生存原则和竞争策略
商场就是战场。网络经济中的市场营销就象打仗一样。根据以上网络经济的特征以及运行规律,企业必须采取不同于传统经济的生存原则和相应的竞争策略。
(一)产品主流化(mainstreaming):抢夺市场份额
主流化是网络经济生存竞争的首要原则。为了赢得最大市场份额而赠送第一代产品的做法就是主流化。主流化所追求的目标就是“锁定”(lock-in),即通过吸引客户从而占领主要市场份额的过程。一旦数以百万计的用户对该产品有了依赖感,考虑到培训费用和其他转换成本,他们就再也逃脱不了;一旦某个产品取得了主流地位,这个地位就不大可能被动摇。显然,主流化有两方面的意义:它不仅锁定了用户,同时还消除了竞争。
免费赠送是实现主流化的具体方式,它通过把自己产品的价格降到冰点,而使其普及程度一夜之间升到沸点,从而一跃成为市场霸主。许多网络公司都是这么做的。这也就是著名的“剃须刀和刀片”原理,赠送剃须刀就是为了长期推销刀片。
主流化的直接目标就是追求市场份额的最大化,而市场份额的多少与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有直接的关系。研究发现,一个企业要想在网络经济中白手起家,必须先拥有26.1%的份额,再赢得41.7%的份额,最后达到73.9%的份额。这一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当一个企业使用高明的计谋达到26.1%的市场份额这一最低目标时,才能成为“竞争者”,即才可被看作是一个可参与竞争的企业。若低于26.1%,则它的生存能力就很弱,只能算是“不稳定的竞争者”,它的地位可能随时会被竞争者取代。一旦拥有26.1%以上的份额,就开始与其他公司相脱离,处于领导市场产品的地位。获利能力一改变,市场份额也随之改变。(2)弥补缺口来进一步赢得41.7%以上的市场份额,这样就会成为市场“领导者”。所以市场霸主的目标是猎取超出41.7%的份额,这时,该公司与它的竞争对手之间赢利能力的差距才能扩大。在网络经济中取得这一关键地位的捷径常常是兼并和收购(M&A)。(3)通过主流化以赚取73.9%的份额,从而成为“垄断者”。当然,垄断是每个雄心勃勃的公司的最终目标。但是,但再往上超过73.9%时就会停滞不前,因为其一,很难刺激出更多的商品需求量;其二,会引来与其他产业集团或专业化产品公司的竞争;其三,市场份额与赢利能力两者之间就会错位。因此,虽然拥有90%、95%或100%的市场份额,似乎是最理想的目标,但在网络经济中不应该是一个聪明企业的目标。
(二)铸造价值链:“黄金定律”
网络经济中,许多高科技产业已构成价值链上的分支。价值链是由基础科技公司、中等增殖公司及最终用户共同联结成的价值增殖链条。网络经济通过价值链实现价值增殖,企业从价值链的一个或多个分支中抽取资金,赚得利润。网络经济决定了任何公司若只是赢利,而不实现价值链增殖,将难以幸存。
价值链中包含有“黄金”,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价值链上的分支越多,它所获取的“黄金”也越多,这就是“黄金定律”。任何企业意欲挖掘网络经济的潜力,就必须充分利用由一个甚至多个市场空间构成的价值链。
网络经济下,价值链比各组成部分的总和价值要大。单枪匹马地干无济于事,所以各企业要联合起来,形成“价值链群”才能幸存。随着产品的分解,价值链不断整合。各企业应建立合作关系,发挥联合的作用,竭力从整个价值链上获取利润。
(三)PICN原则:产品个性化
网络经济中产品和服务必须要有个性,即质量和外观以及感觉要对人性因素具有吸引力。个性也许很难定义,但是有个性的产品就有市场。一个企业要在网络经济竞争中获胜,必须瞄准个体市场,实现产品、服务和创意的个性化,即遵循PICN原则。
PICN是一个缩略词,由个人化(personalization)、个体化(individualization)、客户化(customization)和特定化(narrowcasting)四个词的英文首字母大写组成。这里,个人化是指产品恰恰正好符合个人的需要;客户化是指客户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剪裁某项产品;个体化是指某项产品是专门为某个特定的人的生活方式而设计的;特定化即指客户是通过单人市场发掘出来的。所有这些,都组成了PICN因素。在网络经济中,个人化代替了效率,个体化代替了大规模生产,客户化代替了客户支持,特定化代替了大规模销售。
显然,PICN原则迫使生产超越了销售的束缚。网络经济中的生产不再是整体地、大批量地生产出普通呆板的产品,或提供僵硬、没有特色的服务,取而代之的是,它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事后能够改进。个人化和个体化使价值乘数达到了最大化。总之,在网络经济中,个人化、个体化和个人市场这些新观念正在深入人心,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节约资金这些传统观念正在悄然逝去。由于产品和服务越来越个性化了,所以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在网络经济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四)虚拟社区和部落意识
虚拟社区是由有着相同需要的人组成的群体,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把世界各地的人们与世界各地的产品和服务联结起来,虚拟社区这个概念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网络经济中,企业首先得找出富有代表性的个人习惯、个人喜好和个人品味,并据此生产出符合个人需要的产品。然后企业必须找出大量的这种类型的潜在客户,把他们当成一个独特的群体,向他们出售产品。但是要想吸引住这个群体,就得迎合他们共同的人生经历、价值观念和兴趣爱好,也就是说,要创造出一种社区意识。一个成功的营销策略必须迎合他们心灵深处的那种农业时代的部落意识。网络经济中的产品和服务不仅要适合一个单个的人,同时要能引起整个部落的兴趣。事实上,虚拟社区已超越了社团的范畴,随着网络经济趋于成熟,每个人都将成为某个虚拟社区的一员。这一观念实现主流化以后,很多后工业时代的做法将被过去的农业时代的传统所代替,人们的观念必须领先一步得到更新。
(五)企业产业化
在网络经济中,当市场份额增加到最大值时,该产品就成了市场的主导产品,制造该产品的企业就能创立完整的产业。企业就要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产品转变为产业的标准,否则该企业就会失去垄断市场的机会。发展一个产业与壮大一个公司有天壤之别,区别在于发展一个产业得到的回报比发展一件产品的回报更为丰厚;换言之,一家公司若是转变为一个产业,其价值就转化为一个“金矿”。例如,微软公司已发展成为一个产业,而苹果公司只停留在一家公司。微软公司的产业包括了本公司,外加成千上万个第三方开发商、合作伙伴及追随者,是最成功的例子。
综上所述,网络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和企业内外环境均发生了奇异的变化。企业只有密切注视并适应这种变化,采取不同于传统经济的竞争策略,才能在网络经济中生存和发展壮大。[参考文献]
1、T.G.勒维斯[美],《非摩擦经济——网络时代的经济模式》,卞正东、王宇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3;
关键词:网络经济;商业模式;创新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家综合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无论是经济水平还是科技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促进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技术正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及学习方式。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背景下,商业也必须结合时代特色,才可以进一步发展。因此,对网络经济背景下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的分析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
1边际收益递增下的商业模式创新可行性
网络经济自从一开始便已经受到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是经济发展过程与实际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经过几年快速的发展,现阶段的网络经济体系当中已经有了梅特卡夫法则等一系列应用情况较好,具有鲜明应用价值的理论体系。而这些理论体系往往使现阶段的网络经济的边缘性收益呈现递增的趋势。而通过深入的了解,可以发现,这种边缘性的递增趋势,除了受到社会环境及其他环境的基本影响之外,企业边际成本递减也正在促使着边际收益进一步递增。
2商业模式创新现状
2.1企业扩张过程中的收益递增
在网络技术及网络应用量进一步发展及增加的过程当中,很多企业将会选择在发展过程当中利用网络实现最终的扩张政策。而这种发展方法,也使企业的发展过程趋于快速化。在这种背景之下,企业的边际收益在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影响之下将会呈现递增的形式。首先来说,依托于网络的企业,为了在发展过程当中拥有更好的发展动力,要注重知识与信息的积累与传播。而知识及信息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生产要素,将会在不断的传递过程当中形成边际生产力,从而使企业在扩张过程中实现收益递增。其次,企业依托网络环境进行扩张的同时将会采用“精英”训练方法,也就是面向小小众市场,将产品质量或包装进行进一步加工,这种发展方式将会营造一个范围型的经济模式。而这种范围型的经济模式缔造了企业扩张的基本模式,促进了企业的收益递增。例如:现阶段的“淘宝”平台,便是利用这种方法实现了传统商业模式的创新,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2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成本递减
边际收益递增下的商业模式创新不仅仅通过网络扩张提供了商业模式创新的可行性,其还在企业的不断发展过程当中,通过运营实现了成本递减。当运营的成本不断递减之后,企业的边际收益便会进一步增加。从企业的网络发展来说,首先,现阶段的网络技术为企业降低了一定的发展成本。其次,网络平台背景下的经济发展,可以间接地降低企业的内部管理费用。加之现阶段的网络可以长期地进行应用,并且网络在实际过程当中也得到了很好的普及,所以在发展过程当中,信息传递的成本也将会被进一步降低。这就使企业的边际效益进一步增加。这些优势都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增加了网络经济下商业模式创新的可行性。
3宏观视域下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在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商业模式当中将会存在一个大的价值链网络,而企业经营的主要目标就应该是这些分散的经济链,将客户、生产商等价值体系进行整合,从而创造出具有更多价值的发展形式。那么就要求企业在正常的发展过程当中应该围绕客户的要求进行研究与生产。并且应该与企业的利益者共同进行价值创造。从宏观的角度来说,网络经济背景下的商业模式创新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3.1明确顾客要求
企业的战略发展永远不应该是如何消灭对手,而是应该将生产力全部集中于顾客的要求之上。只有明确了顾客的真实需求,才可以更好地开拓市场。这也是获取更高行业竞争力的主要方法之一。网络背景之下,企业应该重视网络技术的应用,更好地利用网络进行推广。当然也不能摒弃传统的推广方法,两种方法应该共同应用共同推进。
3.2建立学习型组织,加强网络协同创新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要想开展一个好的创新活动,就需要进行不断的学习。只有这样,才可以很好地完善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从而满足市场需求。
4微观视域下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4.1转变企业价值主张以获得更大附加值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当中,网络的介入已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视域。企业应该深刻地对自身的价值主张与价值导向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传统意义上,企业的价值主张往往集中于生产层面,但是在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的今天,企业的价值主张应该逐渐向服务层面进行转变。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现阶段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更加愿意去接受新鲜的事物,所以企业要想办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例如:让消费者体验到“私人订制”服务也是一种十分不错的方式。所以,现阶段的企业价值主张应该由原来的标准化向个性化发展。
4.2优化企业营销网络以提升信息综合价值和效率
在网络背景下,企业的最终营销方式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沟通的方式从传统的单向沟通转变为了双向沟通;另一方面,企业的营销模式逐渐从传统营销,转变为了网络营销。当前,采取新型营销方式,企业将会获取“积沙成塔”的综合价值,将会进一步融合有形与无形资源,提升营销的水平。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搭建的综合服务平台将会降低边际运营成本。企业综合平台的建设,使原本分散的资源得以集中处理,一种因资源集中而导致的附加功能也被充分地挖掘出来,从而有效地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为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5结语
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普及,使传统经济模型开始向网络经济发展。在网络经济高度繁荣的背景下,商业发展模式只有进一步的进行创新,才会提升企业的价值,使企业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在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发展之后,世界大范围内的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有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本文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对商业模式的创新方法进行了简单的研究。虽然当下商业模式的创新仍然存在问题,但是创新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企业需要长期的探索,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创新路径。
作者:陈晖 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曾萍,刘洋,应瑛.转型经济背景下后发企业创新追赶路径研究综述——技术创新抑或商业模式创新?[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5(3).
[2]向永胜.传统大学向应用技术大学的转型与建设研究:基于商业模式创新视角[J].现代教育管理,2016(7).
[3]刘建刚,马德清,陈昌杰,等.基于扎根理论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研究——以滴滴出行为例[J].软科学,2016(7).
[4]龚丽敏.新兴经济背景下商业模式对企业成长的影响:中国制造企业的证据[D].杭州:浙江大学,2013.
[5]翟向前.网络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模式与路径[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2).
[6]张娜娜,付清芬,王砚羽,等.互联网企业创新子系统协同机制及关键成功因素[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3).
[7]周丛根.网络经济背景下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研究[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
[8]许萍.基于网络消费的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
[关键词]网络经济;商业模式;创新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4.075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4-0-02
0 引 言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家综合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无论是经济水平还是科技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促进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技术正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及学习方式。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背景下,商业也必须结合时代特色,才可以进一步发展。因此,对网络经济背景下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的分析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
1 边际收益递增下的商业模式创新可行性
网络经济自从一开始便已经受到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是经济发展过程与实际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经过几年快速的发展,现阶段的网络经济体系当中已经有了梅特卡夫法则等一系列应用情况较好,具有鲜明应用价值的理论体系。而这些理论体系往往使现阶段的网络经济的边缘性收益呈现递增的趋势。而通过深入的了解,可以发现,这种边缘性的递增趋势,除了受到社会环境及其他环境的基本影响之外,企业边际成本递减也正在促使着边际收益进一步递增。
2.1 企业扩张过程中的收益递增
在网络技术及网络应用量进一步发展及增加的过程当中,很多企业将会选择在发展过程当中利用网络实现最终的扩张政策。而这种发展方法,也使企业的发展过程趋于快速化。在这种背景之下,企业的边际收益在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影响之下将会呈现递增的形式。首先来说,依托于网络的企业,为了在发展过程当中拥有更好的发展动力,要注重知识与信息的积累与传播。而知识及信息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生产要素,将会在不断的传递过程当中形成边际生产力,从而使企业在扩张过程中实现收益递增。其次,企业依托网络环境进行扩张的同时将会采用“精英”训练方法,也就是面向小小众市场,将产品质量或包装进行进一步加工,这种发展方式将会营造一个范围型的经济模式。而这种范围型的经济模式缔造了企业扩张的基本模式,促进了企业的收益递增。例如:现阶段的“淘宝”平台,便是利用这种方法实现了传统商业模式的创新,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2 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成本递减
边际收益递增下的商业模式创新不仅仅通过网络扩张提供了商业模式创新的可行性,其还在企业的不断发展过程当中,通过运营实现了成本递减。当运营的成本不断递减之后,企业的边际收益便会进一步增加。从企业的网络发展来说,首先,现阶段的网络技术为企业降低了一定的发展成本。其次,网络平台背景下的经济发展,可以间接地降低企业的内部管理费用。加之现阶段的网络可以长期地进行应用,并且网络在实际过程当中也得到了很好的普及,所以在发展过程当中,信息传递的成本也将会被进一步降低。这就使企业的边际效益进一步增加。这些优势都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增加了网络经济下商业模式创新的可行性。
3 宏观视域下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在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商业模式当中将会存在一个大的价值链网络,而企业经营的主要目标就应该是这些分散的经济链,将客户、生产商等价值体系进行整合,从而创造出具有更多价值的发展形式。那么就要求企业在正常的发展过程当中应该围绕客户的要求进行研究与生产。并且应该与企业的利益者共同进行价值创造。从宏观的角度来说,网络经济背景下的商业模式创新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3.1 明确顾客要求
企业的战略发展永远不应该是如何消灭对手,而是应该将生产力全部集中于顾客的要求之上。只有明确了顾客的真实需求,才可以更好地开拓市场。这也是获取更高行业竞争力的主要方法之一。网络背景之下,企业应该重视网络技术的应用,更好地利用网络进行推广。当然也不能摒弃传统的推广方法,两种方法应该共同应用共同推进。
3.2 建立学习型组织,加强网络协同创新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要想开展一个好的创新活动,就需要进行不断的学习。只有这样,才可以很好地完善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从而满足市场需求。
4 微观视域下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4.1 转变企业价值主张以获得更大附加值
在际的生产过程当中,网络的介入已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视域。企业应该深刻地对自身的价值主张与价值导向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传统意义上,企业的价值主张往往集中于生产层面,但是在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的今天,企业的价值主张应该逐渐向服务层面进行转变。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现阶段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更加愿意去接受新鲜的事物,所以企业要想办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例如:让消费者体验到“私人订制”服务也是一种十分不错的方式。所以,现阶段的企业价值主张应该由原来的标准化向个性化发展。
4.2 优化企业营销网络以提升信息综合价值和效率
在网络背景下,企业的最终营销方式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沟通的方式从传统的单向沟通转变为了双向沟通;另一方面,企业的营销模式逐渐从传统营销,转变为了网络营销。当前,采取新型营销方式,企业将会获取“积沙成塔”的综合价值,将会进一步融合有形与无形资源,提升营销的水平。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搭建的综合服务平台将会降低边际运营成本。企业综合平台的建设,使原本分散的资源得以集中处理,一种因资源集中而导致的附加功能也被充分地挖掘出来,从而有效地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为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5 结 语
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普及,使传统经济模型开始向网络经济发展。在网络经济高度繁荣的背景下,商业发展模式只有进一步的进行创新,才会提升企业的价值,使企业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在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发展之后,世界大范围内的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有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本文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对商业模式的创新方法进行了简单的研究。虽然当下商业模式的创新仍然存在问题,但是创新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企业需要长期的探索,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创新路径。
主要参考文献
[1]曾萍,刘洋,应瑛.转型经济背景下后发企业创新追赶路径研究综述――技术创新抑或商业模式创新?[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5(3).
[2]向永胜.传统大学向应用技术大学的转型与建设研究:基于商业模式创新视角[J].现代教育管理,2016(7).
[3]刘建刚,马德清,陈昌杰,等.基于扎根理论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研究――以滴滴出行为例[J].软科学,2016(7).
[4]龚丽敏.新兴经济背景下商业模式对企业成长的影响:中国制造企业的证据[D].杭州:浙江大学,2013.
[5]翟向前.网络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模式与路径[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2).
[6]张娜娜,付清芬,王砚羽,等.互联网企业创新子系统协同机制及关键成功因素[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3).
[7]周丛根.网络经济背景下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研究[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
[8]许萍.基于网络消费的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
【关键词】 网络经济 电子商务 边际效益 赢利模式
一、网络经济的内涵及其特征
1、网络经济的内涵
网络经济,是指建立在由现代通讯网络、电子计算机网络所形成的信息网络基础之上的一切经济活动,即基于互联网基础上发生的经济行为以及网络的上游、下游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活动是经济网络化的结果,因此,网络经济是信息技术革命的结果。
从互联网实践能够提供的视野来看,网络经济正朝着差别化、数字化、视频化、虚拟化、高速化和综合化等方向发展,网络上的经济是真正的跨越疆界的全球“一体化经济”。网络经济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规模越大、用户越多,产品越具有标准性,所带来的商业机会就越多,其效益就越大。可见,网络经济的效益是同其规模成正比的。
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生产者和消费者可直接进行经济互动,而且网络经营者可以轻而易举的为消费者提供周到的“个性化”服务,这样,不仅使其交易成本下降,而且可以使网络经济成为直接经济和“个性化”经济。对现代企业而言,网络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作为网络经济核心内容之一的电子商务的发展,意味着企业在战略思想、管理理念、运行方式、组织结构等各个方面的变革与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
2、网络经济的基本特征
(1)网络经济的快捷性与高渗透性。消除时空差距是互联网使世界发生的根本性变化之一。互联网突破了传统的国家、地区界限,被网络连为一体,使整个世界紧密联系起来,网络经济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全球化经济。由于信息网络把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使地理距离变得无关紧要,基于网络的经济活动对空间因素的制约降低到最小限度,使整个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世界各国的相互依存性空前加强。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具有极高的渗透,使得信息服务业迅速地向第一、第二产业扩张,出现了产业相互融合的趋势。
(2)网络经济的自我膨胀性。网络经济的自我膨胀性突出表现在三大定律上:一是摩尔定律(Moore's Law),该定律预测到单片硅芯片的运算处理能力,每18个月就会翻一番,而与此同时,价格则减半。二是梅特卡夫法则(Metcalf Law),按照此法则,网络经济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这说明网络产生和带来的效益将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而呈指数形式增长。三是马太效应(Matthews Effect),在网络经济中,由于人们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惯性,在一定条件下,优势或劣势一旦出现并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不断加剧而自行强化,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垄断局面。网络经济的三大定律不仅展示了网络经济自我膨胀的规模与速度,而且提示了其内在的规律。
(3)网络经济的边际效益递增性。在传统的生产过程中,边际效益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会显现出不同的增减趋势。一般来说,传统的生产要素――土地、资本、劳动都具有边际成本递增和边际效益递减的特征,因此对于传统企业来说,边际效益递减是普遍规律。
与此相反,网络经济却显现出明显的边际效益递增性。首先,网络经济边际成本是递减的。信息网络的平均成本随着入网人数的增加而明显递减,其边际成本则随之缓慢递减,但网络的收益却随入网人数的增加而同比例增加;网络规模越大,总收益和边际收益就越大。其次,网络经济具有累积增值性。在网络经济中,对信息的投资不仅可以获得一般的投资报酬,还可以获得信息累积的增值报酬。这是由于一方面信息网络能够发挥特殊功能,把零散而无序的大量资料、数据、信息按照使用者的要求进行加工、处理、分析、综合,从而形成有序的高质量的信息资源,为经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信息使用具有传递效应,信息的使用会带来不断增加的报酬。
(4)网络经济的直接性。由于网络的发展,处于网络端点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可直接联系,减少了传统的中间商层次,从而显著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二、电子商务――网络经济下的企业赢利模式
企业的电子商务系统由多个子系统构成,包括企业前端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企业交易过程中的供应链(SCM)系统、企业后台的资源计划(ERP)系统、企业的门户电子商务交易(EC)系统等子系统。企业的电子商务系统以客户为中心,基于供应链管理,组成虚拟企业,所有的操作均可以网络为平台进行,实现企业电子商务系统和企业电子商务市场及外部电子商务市场的自动化数据链接。
ERP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企业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其核心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体现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和同步工程的思想;体现事先计划与事前控制的思想。
CRM是选择和管理有价值客户及其关系的一种商业策略,CRM要求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哲学和企业文化来支持有效的市场营销、销售与服务流程。CRM最大程度地改善、提高了整个客户关系生命周期的绩效。CRM是一种手段,它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不断改善客户关系、互动方式、资源调配、业务流程和自动化程度等,达到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销售收入、客户满意度和员工生产力,为企业带来长久增值和竞争力。
供应链是指产品从设计、制造、库存管理、资讯系统、网络分布、销售及市场推广等整个过程。现代供应链管理把整条供应链上的活动作为一个连续的、无缝进行的过程来加以规划和优化。它可以使企业的外部各个方面和企业保持良好的协调关系,及时对企业响应和进行合作,促进了企业间的进一步合作关系,可使整个产业供应链网络上的每一个流程都增值。
企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通过搜索引擎加注、分类广告、交换链接等手段进行网站推广以后,可以使网站在较短时间内吸引更多的关注,大大提高访问量,快速扩大知名度,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使企业的产品与服务得到广泛的传播,最终提高企业的业务量。
凭借Internet这个“载体”,企业的电子化管理将商务活动中的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共享和业务的重组,通过资源共享和业务重组,限制了边际成本的无限制增长,降低了经营成本,加速了资金周转,提高了管理服务水平,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拓宽了企业利润增长空间。
三、全新的赢利模式――全程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是网络经济的基础和主要表现形式,电子商务与ERP管理软件相融合创造出了一种全新模式――全程电子商务,全程电子商务是今后我国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ERP和电子商务相互融合,就是把传统的ERP实行改造和扩展,变成eERP,把ERP从管理企业内部扩张到管理上游和管理下游,也就是对整个供应链进行管理,就是把供应链上面的经销商、企业、供销商、客户做统一管理。同时,企业的电子商务系统,支持移动商务、网络营销、在线交易等。
企业通过网络,可以及时、准确的掌握客户订单信息,并按时间、地点、客户统计出产品的销量和销售速度,经过对这些数据的加工处理和分析对市场前景和产品需求做出预测,同时,把产品需求结果反馈给计划与生产部门,以便及早安排某种产品的生产和相应投入原料的购进,可以真正实现零库存,极大的减少资金占用,使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程电子商务。
目前,网络经济正处在起步、探索阶段,在新的经济模式下,企业寻求增长模式,必须清晰网络经济的内涵与实质,了解网络经济在我国及全球的作用以及与网络经济及其发展相关的各种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企业才能采取正确的策略,找到增长点,在促进网络经济发展的同时,更有效地开发传统经济的资源,并促使传统经济焕发新的青春。
【参考文献】
[1]汪丁丁:网络经济的三个经济学原理[J],IT经理世界,2000(5).
关键词:新时代;高速公路;经济网络模式
中图分类号:U412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高速公路建设事业不仅是城市服务水平提升的象征.更是区域运
输事业经济良性活跃的纽带,是公路网络经济模式构建的基础节点。
同时也是新时期现代化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面对信息化、
市场化的多元化经济发展环境,我们只有构建牢同、统一、健康、畅通的经济网络发展模式.依靠运输事业的纽带作用拉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才能最终使我国的地域化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并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
1高速公路经济网络模式的基本内涵及发展现状
1.1基本内涵
伴随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社会发展迎来了新时展的重要契机。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高速公路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客观条件。高速公路经济的网络建设初期,在高速公路两侧会形成沿线区域资源的有效聚集,随着资源的进一步聚集和对交通优势的利用,在高速公路沿线便会形成一定的经济资源地带。高速公路经济网络建设更加使得错综复杂的交通网格线联系在一起,形成更大的经济发展圈。各个聚集点相互连接,实现从点到面的辐射,从而形成网络发展的格局。
1.2发展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市场规模效益的突显,在高速公路沿线地域形成的资源聚集带会吸引各产业的集群企业聚集到此形成规模各异,智能多元化的联合企业及产业园。因此,高速公路网络化的成熟,各个集群化节点便会在空间上形成联系,最终进~步扩大原有,交织密集的高速公路经济网络结构。该网络会随着公路沿线节点的增加而扩大规模和影响力,逐渐积累起来的经济力量也会极大扩大该地域的经济辐射能力,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和资源进入。高速公路经济的网络模式是一个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的过程,因为资源聚集的周期较长,在短时间内依靠几个经济要素或者经济增长点是很难实现的,因此需要扩大网络的影响范围,吸引更多的资源.
2高速公路经济的网络模式的特点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高速公路经济的网络模式建设,同时在新
时代环境的影响下,其网络模式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我国特色社会经济发展必然的产物。总体来说,我国高速公路经济的网络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2.1跨区域整合性
高速公路沿线的经济和资源带是网络发展的基础,通过这些经济
的辐射,吸引更多的资源和企业入驻。它将公路网络节点的资源整合
到一起,将区域间类似的资源进行再次整合形成扩大化的区域经济空
间,因此高速公路经济网络模式具有跨区整合的特性。
2.2网络节点构建与交通建设相辅相成
高速公路沿线经济的发展建立在公路交通节点和枢纽的发展基础之上,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道公路的建设。经济发展网络节点的选择也大多数直接选在交通枢纽和道路交汇处,因为在这些节点上更容易实现资源和经济的聚集。
2.3阶段性
高速公路经济网络模式的阶段性主要体现在其时空关系的调节过程中,经济发达地区的辐射能力逐渐扩大,而原来的交通沿线城镇的
区位优势被进一步弱化,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阶段性和局部性的
特点。
3强化高速公路经济建设
高速公路经济网络的建设和发展,并不以一蹴而就的,其是一个漫
长的积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做好相应的措施,以保证高速公路经济建设的科学化、合理化。同时,注重高速公路经济建设的适应性,结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总体情况,制定出强化高速公路经济建设的有效方案意义重大。本文基于高速公路经济的网络模式特点,针对强化其经济建设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3.1对高速公路经济网络布局进行合理规划
高速公路沿线经济的发展与高速公路沿线建设的秩序性和节点构建的时效性有着直接的关联性,而高速公路的经济网络节点基本上都是设置在具有良好经济发展基础的高速公路交汇点和出入口,因此,在高速公路建成后,应首先大力、快速发展公路节点和出入口区域的经济,而对于高速公路沿线的其他地区的经济则可以放慢发展速度。
除此之外,有高速公路经济网络模式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我们可以知道,受高速公路的时间和空间关系调节变化的影响,在经济发达地区
其经济辐射效能更大,并且呈现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为了更好的遵
循高速公路经济网络发展这一规律,在规划高速公路经济网络布局时,应该按照选择性和重点突出性的原则,对高速公路沿线经济网络的发展进行协调和平衡,重点突出经济发达地区高速公路经济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优势建设和效率发展。
3.2强调高速公路经济网络模式全过程发展
高速公路经济网络模式的发展具有跨区域整合的特征,根据这一显著特征我们可以了解到,网络模式下的高速公路经济对公路基础建
设的要求较高。高速公路沿线的资源和经济的发展必须依偎高速公路
基础建设的发展而发展,如果公路沿线的资源和经济增长点缺乏,那么该公路经济就难以形成一定的网络模式,资源无法得到有效聚集,经济辐射能力也无法得到提高。因此,在高速公路沿线必须加强基础建设,保证外来企业驻入之后能够利用其优势发展经济,提高原油经济范围的经济增长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在此,我们所强调的高速经济网络模式的全过程发展,主要是针对不同发展区域而言的,当高速公路沿线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和状态时,必须对不同区域进行整合,这时,则应该保证网络节点之外原有城镇最初的发展态势,并在此基础上对公路经济的全过程发展进行协调。
3.3加强高速公路经济网络模式聚合性建设
高速公路经济网络模式的建设和发展主要是将公路沿线的具有相
似特征的资源进行再次整合并以此扩大区域经济空间的过程,因此,为了促使高速公路经济网络模式朝向跨越进程长、区域范围广的高效网络经济模式方向发展,必须对区域经济的全方位优势进行考虑和应用,对于具有一定优势的要素进行突出和强化,避免重复的轴线两侧式地域经济建设,以经济为主题,企业聚集为核心,最终建设处范围更广、资源优势更多、经济效益更高的高速公路经济网络模式。
4 我国高速公路网络经济发展趋势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很多新时代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都确立了全新的未来发展规划和今后工作目标,即由单一的高速公路管理向全面参与和强力支持经济建设的方向发展,将高速公路事业融人多元化社会建设进程之中,形成以路为主、多业并举的全新发展格局。其目标概括起来就是:围绕“一个中心”(以服务社会、服务公众、服务经济建设为中心),确立“两个基本点”(以确保高速公路安全运营为基本点,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为基本点),增强“三个意识”(增
强发展意识,增强责任意识,增强服务意识),坚定“四个理念”(视工作为生命,视公司为家庭,视车主为上帝,视人民为父母),实施“五字方针”(畅、洁、绿、美、亮)。
5结语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经济网络模式的建设不仅是时展的需求,也是新时展的一大特征,是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的体现。强化高速公路经济发展的网络模式,有助于提高其经济发展水平,进而对我国整体经济布局和发展状态产生积极影响。在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的目标下,以高速公路工程的建设和应用为基础,促进经济网络的建设,对于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以及经济的快速进步都是非常必要的。
6参考文献
[1]郭丕斌、吴青龙,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规划研究.《中国流通经济》,2011(7)
[2]周焱、徐建刚,基于G1S的交通经济带空间边界界定方法研究.以沪宁杭高速公路经济带为例;《世界地理研究》,2012年02期
关键词:网络经济 物流管理 物流科技
二十一世纪产业经济呈现出的突出性新发展特点之一是网络对于经济组织的渗透,全社会进入互联网经济时代。对于新科技条件下的物流行业来说,其对经济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提升以及国家国防工业水平的提升等都有了新层次的影响,以物流量质一体化、物流商流同层化以及第三方综合物流行业实力倍增为外延体现的物流业开始了行业的深层变革,大企业组织形态下的网络化管理成为物流行业的重要成本及利润、效率控制点。伴随我国产业经济模式由“制造”向“创造”的过渡,物流行业全时空网络化管理日益显示出其在应对国际高端物流行业标准考验时的竞争优势,企业集团需要深刻认知到这一点,大力推行物流管理的科技化和网络化进程。
物流网络化研究及管理现状分析
在我国,企业内部物流和第三方物流是两个主要的物流发展分支,相关的文献研究以第三方物流外部竞争优势方面的分析较多,系统性的融合物流发展与网络工程方面的研究较少,且主要集中于网络化动因、建立意义以及行业影响等方面,具体的物流网络平台设计与模式搭建则鲜有涉及。此外,众多学者缺少对于物流网络化管理内涵的图形解构研究,很难直观的使读者认识到物流网络化管理的系统性组成要素。董军(2009)分析了企业组织网络和生态系统网络的关系,认为基于区域经济创新和行业微观主体联盟的资源配送网络有助于提升产业内和产业间的组织协调能力;李秀梅(2008)提出了物流网络化管理的经济社会学价值观点,认为只有加强产业价值链关联和产业集聚程度才能实现区域内的物流网络一体化;陈勇(2004)将产业供应链和产业生态学进行结合,论述了物流网络化管理的链条式结构,看待物流网络的角度较为单一,并且过度侧重物流网络化管理的资源整合价值,忽略了物流网络构成节点和信息资源对于整个系统的维持贡献作用;总体而言,物流网络化管理的内涵解析以及搭建原则研究还是一个较为崭新的领域,对于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提升依然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面临外部优势竞争对手进入和内部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双重压力,在全球化市场愈发竞争激烈的今天,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和高标准物流质量规定都促成了我国的部分大型企业和第三方专业物流公司提升自身物流业务管理的科技化水平。
根据中经网产业数据库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大中型企业内部物流及专业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网络化管理程度自2008年以来都经历了迅速增长,信息化和电子化管理设备大范围投入物流业务运作,而小型企业和物流公司的网络化管理水平提升近乎为零,这在反映出小企业决策者缺乏系统性和战略性眼光的同时,也在一个侧面显示了我国企业物流综合实力不强、后续可挖潜力巨大的特点。我国小企业长期以来以短期效益争夺市场,物流环节连接性差,物流到达率、货物完好率以及成本控制水平都较为低下,因此也造成了市场适应性低、企业存活率差以及利润率薄的现象,严重制约占我国经济组成大部分的小微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家的一系列倡导调控措施虽然连续出台,但并未收到较好的效果。
物流网络化管理的内涵概念
网络化的物流管理是指以集中作业为目的的成员企业物流职能组合,电子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在其中发挥重要平台作用。物流网络化使成员企业的物流和设施资源得以整合,通过互联而又独立的运作实体来支持物流信息和技术的“云共享”,进而提升专业化物流效率,控制物流业务成本,集成规模化业务发展能力,最终实现企业内部物流和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竞争力增强。以四大应用管理系统、三种基础支撑平台、二维保障维护体系、一个电商门户网站以及相关外部数据接口系统为主体功能构成了物流网络化管理内涵示意(见图1)。
利用互联网的低成本信息传递特性来完善物流业务的节点功能是网络化物流的革命性突破,实时跟踪性和即时调度性则是物流行业管理升级和现代化特征的外在体现。由于物流电子互联网可以提前于在途货物而将信息在途中节点进行分配,这样就保证了物流管理系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和信息来统筹和模拟最优物流线路,实现自动化的在途货物监督管理,保证物流时间的精确性和对于冗余和无效等成本扩张型物流状态的及时处理,最终引导物流网络化管理的理想状态,即“按需生产、无隙传送、零化库存、短时在途”。
从网络化物流的实质来看,静态运营与动态管理构成了其系统的复合性结构,分工思想、集成经济以及协同合作都是集团企业与网络物流的结合初衷,企业进行内部全方位、全过程物流网络设计目的在于整合集团的营销导向功能,建立效率优化和边际成本优势下的“企业无形利润源”。与传统物流管理相比,网络化物流管理拥有自己的独特特征:
网络化物流管理的“链”式控制结构。传统物流管理流程均以分散化的终端形式存在,系统关联性差,缺乏一体化整合。实行网络化的物流管理以后,在途货物状态、交通信息以及调节手段均以“链”状形式呈现,物流管理效率提升。信息流对于物流的整合以及引导作用。网络化物流管理的核心在于信息传递,信息通过各种“正反馈”和“负反馈”作用来指引物流作业的正确前进方向,流通路径事前度量、反馈结果事后分析以及流通过程在途监控都是信息流的作用结果。规模经济优势对网络物流管理的贡献。互联网将物流延伸的区域分散性和范围宽广性得以消除,各种节点和业务链形成的联系紧密的整体帮助企业实现了大规模的分地域联合作业,企业组织运营成本得以极大消除,经营抗风险能力有所提升。网络开放性对于物流业务潜力的挖掘。物流网络化管理具有先天的开放特性,这与其互联网基因是紧密相连的,网络的无边界特征允许企业不受时空影响而集中处理大量物流作业流程,整个系统的包容性允许企业进行更深远的潜在物流能力开发。
物流网络化“点”、“链”、“网”模式及构建原则
从物流网络化内涵及当代我国物流行业管理现状来看,下一个阶段的物流网络化模式构建必定集中于物流需求角度而进行拓展,而物流网络化模式建立实际上可以拆解为“点、链、网”三个方面,如我国海尔工业园区等就是点、链和网共同交织的物流需求层次结构,园区中的企业进而以集约和专业的业务操作维持高效物流作业。网络化物流管理中的“点”。消费者和中小企业是网络化物流管理中的点,这些点具有的突出特征是游离性,因此,网络物流的“点需求”可以解释为随意性、离散性以及无规律性,进而不具备规模经济形成效应。网络化物流管理中的“链”。链是发挥物流运输中转作用而贯穿用户网络的链条,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物流相关上下游企业以及子经济单位都是网络化物流管理中的对象链,“链需求”具有整合性、关联性以及单向性等特征。网络化物流管理中的“网”。物流网是以特定区域为基础的园区、工业区、工业带、产业群落以及企业生态组织集合,通过利益联结和业务往来而形成具有“粘性”性质的经济动态覆盖面,“网需求”的特点是知识外溢性、利益联动性以及多主体互动特性。
在对网络化物流管理需求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其具体搭建原则包括互相联系的六个方面。首先,企业必须坚持网络化物流的服务性原则,即互联网和物流的结合要真切服务客户。在这一点上,京东商城自建物流就是行业内的较好典范(如图2);其次,物流网络化管理应摒除供需不均等的传统观念,以需求创造供给为理念而有针对性的建设网络化物流的各个功能组成部分;第三,注重互联网开源性与物流行业发展潜力的同步挖掘,物流网络化管理集成不应局限于MS OFFICE软件资源,专业性的软硬件开发应是同步而且配套的;第四,企业的自建网络物流监控与组织系统应具备兼容ERP系统的能力,这样可以方便物流与营销、财务、人力、原材料以及其他部门的同时期运作效率比较分析,有针对性优化企业组织结构;第五,企业物流网络管理系统应是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两个子系统的组合附加,对外部分进行产业间物流网络的连接,对内部分则负责本企业内部的物流作业组织流程;第六,物流网络化管理的核心是“网”,企业融入园区经济和区域经济物流网络必须具备信息实时更新性,以动态化的信息资源组建物流信息网,这可以方便相关企业及时调整物流策略,优化资源利用效率。
在物流网络化管理六原则之外,物流设施网络同样需要具备网络拓扑结构,互联网经济要求微观经济单位改革传统的树形组织结构,而转而将组织体系向平面和拓扑网络结构延伸,对于物流行业来讲,“非冗余联系”形成的拓扑结构会帮助相关业务交易结构实现扁平化,即以资源高运输效率为基础的“一点对多点”辐射式业务拓展形式,这同时也是物流网络化管理的另一个优势所在。
结论
物流网络化管理是处于成长期的企业物流组织运营模式,在我国物流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其具有巨大市场潜力,可改善企业物流效率、节约交易成本以及促进管理科学在我国的深入发展构成动力,而也是对于地区乃至全国投资环境、互联网发展水平、信息科技产业甚至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带动优化因素。可以想象在我国建设信息化城镇以及发展现代物流行业的社会经济背景下,网络化物流将会在下一个十年成为我国除产业融合之外的复合型经济发展又一实践前沿。
参考文献:
1.董军.企业集团网络化物流模式及系统性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9(12)
2.陈春霞.应急物流网络中物资短缺传播模型及应用[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3(9)
3.卢继周.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新模式探讨[J].商业时代,2012(2)
4.张中强.基于制造业视角的第三方物流外包服务揽接能力研究[J].管理世界,2012(9)
5.李秀梅.基于信息化的物流发展[J].中国市场,2008(2)
6.陈勇.面向供需链的网络化物流配送系统[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