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社会经济要素8篇

时间:2023-09-22 09:30:0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社会经济要素,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社会经济要素

篇1

一、创意产业的内涵及主要特征

创意产业,又称创意工业、创造性产业等,最早出现在1997年,一般认为,其概念来自英语Creative In,dustries或Creative Economy,是由英国首先提出的。创意产业的概念比较宽泛。概括来说,创意产业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 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的高附加值产业。创意产业的核心生产要素是信息、知识,特别是文化和技术等无形资产,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价值产业。创意在这里是技术、经济和文化等相互交融的产物,创意产品是新思想、新技术、新内容的物化形式,特别是数字技术与文化、艺术交融与升华,技术产业化与文化产业化交互发展的结果,可以渗透到许多产业部门。正因为如此,创意产业很难从传统产业类型中完全分离开来。

2 创意产业是集艺术、娱乐和休闲为一体的新兴产业。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是一种软实力的体现,它可以提升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激发民族的创新能力。事实上,那些重视发展创意产业的国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国家的“软实力”也得到了增强。

3 创意企业人员主要是知识型劳动者,拥有能激发出创意灵感的设计高手和特殊专才。创意从业人员的工作有其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他们不断创造新观念、新技术和新的创造性内容,职业能力既来自于个人经验积累,也来自于个人灵感的进发。其生产方式是以脑力与体力、手工与信息化等现代化手段相结合,实现智能生产与实时敏捷生产。在发达国家,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后工业化社会的进步,教育、研发、文化、金融等众多领域的创意人群在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正在增加。

4 创意产品是文化与技术相互交融、集成创新的产物,呈现出智能化、特色化、个性化、艺术化的特点。创意产品有其相同的特性,即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运用知识和技术产生出新的价值,是创意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电影、电视、广播、录音带、音乐产业、出版业、视觉艺术产业等文化产品,是与新科技和传媒相结合的产品,达到大量生产并掀起全球性商品流动与竞争。而传统工艺或创意设计产品,可能为手工的、少量生产的产品。它们都呈现出智能化、特色化、个性化、艺术化的特点,它们的价值并非局限于产品本身的价值,还在于它们所衍生的附加价值。如那些具有版权的产品,包括书、电影和音乐的出口能够比服装和汽车等制造业产品出口获得更多的利润。

二、创意产业的国际发展状况及-g经验

当今世界,创意产业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理念,而是有着巨大经济效益的客观现实。纵观全球,发达国家的众多创意产品、营销和服务,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创意经济浪潮。各发达国家的创意产业以各自独擅的取向、领域和方式迅速发展,展现了一幅创意产业全球蜂起的热烈景象。从国际上创意产业的发展来看,英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国都是创意产业的典范国家,他们都有自己的发展特色,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 英国。英国是最早提出创意产业这一概念的国家,10年来英国整体经济增长70%,而创意产业增长93%,显示了英国经济从制造型向创意服务型的转变。2003年,英国首相战略小组指出,用就业和产出衡量,伦敦创意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金融业。一年中伦敦的境内外游客在艺术文化方面的花费超过了60亿英镑。目前英国的创意产业对英国GDP的贡献率已达8%,全国创意产业相关从业人员超过200万人,在伦敦就集中了50万创意相关产业链的从业人员。在过去8年,英国创意产业平均年增长率达到6%,比英国整体经济增长速度高出一倍多,许多享誉国际的外国品牌产品如苹果的IPOD、宝马的MINI汽车的创意灵感都来自英国设计师,英国已逐渐成为世界创意之都。

近年来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和政府积极的推动政策是分不开的。英国政府的推进措施主要集中在支持创意产业从业人员技能培训、企业财政扶持、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出口扶持等方面。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加强创意产业的基础研究。英国对创意产业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包括创意产业的出口政策与做法、创意产业的地区发展、创意产业产出、出口、就业统计数据、产业的发展现状等等。这些研究为英国政府制定创意产业政策提供了完整的信息支持,从而保证了政府产业政策的有效性、连贯性、一致性。(2)培养公民创意生活与创意环境。措施包括:开放更多的博物馆及将所有数据档案数字化等,期望通过教育培训、支持公民的创意发展,提供给公民更多的与创意接触的机会,使人们可以享受创意生活,并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3)重视数字化对创意产业的影响。政府积极计划应对数字化潮流,研究数字化对音乐消费的影响及知识产权保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应对数字化发展趋势的电影产业政策等。(4)积极探索国际合作与交流。英国致力于寻求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英国政府认为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加强英国与其它国家在创意产业领域的合作,促进不同国家创意产业从业者之间的交流,可以消除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壁垒,产生互补的效果,有利于本国创意产业的发展。(5)为创意企业筹措资金。为创意产业从业者寻求资金,是1997年创意产业专责小组成立后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目前采取的措施有:提供各地可供给创意业者资金的机构联络方式;英国科学、技术及艺术基金会(NESTA:National Endowments for Science,Techn,ology and Arts)对于具有创新点子的个人,提供发展资金等。

2 美国。美国的创意产业2001年产值达5351亿美元,约占CDP的5.24%,从1996年开始,创意产业已经超过航空、重化工及汽车等传统领域,成为最大的出口产业。近年来,版权产业在美国发展迅速,成为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产业部门之一。据《美国经济中的版权产业:2004年报告》提供的数据,2002年美国核心版权产业的增加值达到6262亿美元,占GDP的5.98%,总体版权产业增加值为12540亿美元,约占到美国GDP的11.97%。在就业方面,2002年核心版权产业就业人数有548.4万人,占美国就业总人数的4.02%。同年,全部版权产业雇佣了1147.6万人,占美国就业总人数的8.41%。美国全部版权产业的就业规模直逼美国保健与社会救助业(从业人数1 530万人)、制造业(美国制造业21个制造产业的就业人数为1 450万人)。

篇2

1980年代以来,全球物流经济迅速发展,成为各国产业发展的重点,我国各部门纷纷制定政策以加速发展物流经济,各城市已把发展现代物流作为支柱产业,建设重点工程以拉动物流经济发展。而在学术界,关于物流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输和物资流通及商业领域,地理学的相关研究较少,韩增林、王成金(2001)分析了港口物流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同年在中国台湾海峡两岸地理学研讨会上提出物流地理学[1];陈王景、杨开忠(2001年)研究了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物流业发展对策[2];韩增林、王成金(2002)分析了我国物流业布局的特点[3];韩增林等(2001—2002年)立项研究辽宁省物流产业的发展潜力与布局途径。物流经济作为新兴经济形式对区域经济有重要的拉动作用,而区域要求对物流经济进行合理组织以激活区域活力。地理学者陆大道一直关注我国社会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提出点轴系统理论进行要素的空间配置[4];陆玉麒在长期空间结构研究中提出了双核结构理论[5];陈才论述了经济地域的产业空间结构,并分析了经济地域运动现象[6];董锁成分析了经济要素的地域运动规律[6]。物流经济要素是基础性的经济要素,任何社会空间结构必须以物流经济要素作为基础,其空间配置成为空间结构形成的前提。本文试图以物流经济要素作为研究对象,就空间结构基础性构成要素的空间组织进行探讨。

2空间结构和空间组织

2.1空间结构

区域空间结构是社会经济及自然要素相互作用与影响的结果,其作用和影响以各种社会经济和自然等客体形式出现,并投影于地域而产生空间形态,而各种客体的空间位置关系、集聚程度及相互作用的方向和强度等则形成空间结构[4]。空间结构遵循一定的演变规律,原始均质和未开发地域内经济要素活性强,其存在和运行必然与其他要素发生联系和作用;并且社会经济和自然等要素在某地域上集中,产生集聚和关联等效益,形成各种社会经济及自然客体;客体间相互作用的深化促使更多点或地域出现集聚现象,同时产生连接多个点或地域的线状基础设施,点、区域和线状基础设施形成区域最基本的空间结构;点逐渐发展为城市,线状基础设施发展为社会经济和自然等要素及各种客体的集聚地带,集聚规模的扩大和均质化促使其演化成社会经济带,城市与各种社会经济带综合作用,空间结构日益复杂化。

2.2空间组织

合理的人为调控和组织可以有效促进空间结构的演化,即对空间结构可以实施合理的组织行为。空间组织是根据空间作用法则,依据社会经济和自然等要素的属性及各种要素间的作用方式,对地域上各种要素的布局尤其经济要素进行空间配置,从而优化空间结构,因此空间结构也是人类实施空间组织行为的结果[4,7,8]。

2.3理论依据

空间结构和空间组织的研究一直为地理学者所关注,赫格尔斯特兰等理论地理学家在1960—1970年代证明了类似物体空间的相互作用,社会经济客体存在空间扩散和集聚作用;法国经济学家F•佩罗克斯在1950年代提出增长极理论,认为区域开发往往从一个或少数几个企业所占据的点上开始,使增长极理论成为不平衡发展理论的依据;拉苏恩(1971)、达温特(1969)和尼科尔斯(1969)等从地理学角度对增长极重新加以概念化,着重强调产业空间集聚特征;H•H•科洛索夫斯基提出地域生产综合体,认为根据地域条件合理安排生产单元可取得稳定经济效果以形成生产单元间的经济结合[4];陆大道(1984)提出点—轴系统,认为通过点轴系统安排社会经济要素可以取得较好的空间效益[9];陆玉麒(1996)提出双核结构,以实现区域中心城市的趋中性和港口城市的边缘性在功能和区位的互补[5]。

3要素特性与运动规则

3.1物流经济要素

物流是物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进行转移的物理性过程,包括运输、配送、仓储、搬运装卸、流通加工和包装以及信息管理等环节,这些环节涉及生产领域、流通领域和销售领域。众环节是物流经济活动的微观单元,由更为具体的物流经济要素所构成。物流经济要素是一个由各种尺度的要素单元所组成的有机体系,微观上包括运输车辆、搬运装卸工具和简单的加工包装工具以及现代化的信息管理设备,还包括专业人力资源,其中运输工具是最为关键的物流经济要素;宏观上主要指物流活动的运作主体———物流企业[10]。空间经济学认为空间结构是社会要素、经济要素和自然要素等众要素之间所形成相互作用形式和空间位置关系。其中经济要素在众要素中最为重要,而物流经济要素是经济要素中最为基础性的要素之一,对于其他类型的经济要素和社会要素以及自然要素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和亲合性,并且在相互之间发生积极的联系和作用,使要素属性发生质变,影响区域的社会经济空间结构,从而改变或重塑、优化区域空间结构[7]。

3.2要素特性

3.2.1流动性。流动性指部分要素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和活性,由于其基础地位和作用,能激活其他经济要素以及社会与自然要素,所以物流经济要素较其他类型经济要素容易在地域上发生位移,在地域间进行运动[7]。流动性是物流经济要素的根本特性,也是其他特性的基础。

3.2.2亲合性。指物流经济要素容易与其他经济要素、社会要素以及自然要素发生相互作用与影响,并且进行交流和结合,产生复合效应。物流经济要素的亲合性不仅是指同质要素之间的结合与密切联系,而且是指物流经济要素与异质要素之间的联系与结合[7]。

3.2.3吸附性。物流经济要素作为基础要素,不是单一的要素系统,其在地域上的流动容易吸引其他类型的经济要素、社会要素及自然要素向以物流经济要素为中心的方向集聚,并同其发生作用和结合,在物流经济要素为主的基础上形成复合型的社会—经济—自然要素集聚体[7]。

3.3要素运动规则

3.3.1无序性。物流经济要素地域行为最初表现为无目的的流动,即抵御行为表现为无序性,缺少一定规则,在区域内部呈现散状分布,但这种散状分布并不代表物流经济要素在地域上流动表现为均质性。

3.3.2方向性。虽然物流经济要素的流动表现为无序性,但这种无序不代表均质性。相反物流经济要素在无序运动的同时往往集中在某个方向上进行无序运动,既物流经济要素在进行散状流动的同时进行某个方向上的集中运动。

3.4物流经济要素的集聚

由于物流经济要素的流动性比较强,而且有较强的吸附性和亲合性,较其他类型的社会经济要素易于在地域上集聚,其集聚方式表现为两种:一种为点状集聚,即物流经济要素主要向某个点上集聚,集聚的结果是形成物流中心城市;另一种为带状集聚,即物流经济要素在较大的地域范围内,从周围地区向线型地带集聚,其集聚结果形成物流经济带。物流经济要素的集聚是其他类型的社会经济要素集聚的前提,只有首先产生物流经济要素的集聚,才会在其各种特性作用下,与其他社会经济要素进行结合,并激活自然要素,在物流经济要素的引导下进行点状和带状集聚,以形成区域发展的发展点和发展轴[4,6,8-10](图2)。

3.5物流经济要素的扩散

依据极化理论,物流经济要素在聚集的同时伴随着要素的扩散,初期物流经济要素达到集聚门槛后,由于具有较强流动性和亲合性,导致集聚同时伴随着小规模的扩散;在物流经济要素集聚达到区位承载限度后,扩散现象在流动性和亲合性的作用下会逐渐扩大,但此时集聚尚未达到不经济性;物流经济要素的进一步集聚使其规模达到区位最大承载力,造成其向周围区域流动,产生大规模扩散现象,从而体现物流中心城市与物流经济带的辐射作用[4,6,8-10]。依据集聚形式,物流经济要素在扩散时呈现辐射状、片带状和网络式等形式。物流经济要素的基本扩散方式是以点为核心向外呈辐射状扩散;片带状扩散指物流经济要素在带状集聚的基础上所呈现的扩散方式,是若干点状扩散相联成线的结果;辐射状和片带状扩散的衔接形成网络状扩散,这是现实经济地域运动中较常见的扩散形式(图3)。

4空间组织模式

4.1点—轴—网—面物流经济空间的形成会直接影响区域空间结构,合理组织物流经济要素的空间行为,有利于改善区域空间结构,因此物流经济要素的空间配置与组织就成为物流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国物流经济发展时间短,水平低,且物流经济的布局和发展呈现不平衡性。依据物流经济要素的种类、特性、地域运动规则以及空间不平衡理论,认为目前我国物流经济要素处于以集聚为主的阶段,物流经济空间组织应采取点—轴—网—面模式,即发展极—发展轴—网络—域面,地域上表现为物流中心城市—物流经济带—物流网络—物流圈。

4.2点:物流中心城市物流经济要素的主要集聚方式是点状集聚,扩散方式主要呈现辐射状。物流活动包括配送、包装、仓储、流通加工、装卸搬运和部分运输及相关设施主要集中在城市区域,使城市成为物流活动的集聚地域。微观上物流经济要素的空间配置应集中在少数城市地域内,以发挥物流经济要素的集聚和扩散效应;宏观上物流经济发展重点应放在少数大城市,通过物流经济集聚的规模效应以形成增长极,对腹地物流经济活动产生辐射和归纳与吸收作用。

4.3轴:物流经济带物流经济要素的集聚形式之一是带状集聚,相应地片带状辐射也成为主要扩散方式。物流经济要素在地域上表现为众多的方向中主要沿某一方向进行以形成一定的线状地带,并且物流经济要素与周围的其他社会经济及自然要素融为一体,形成具有一定属性的轴,此轴对周围地区的物流经济活动有辐射和集聚作用。物流经济要素应集中在线状地带上,培育物流经济的集聚和扩散的线状地域,以带动周围地域的物流经济和其他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

4.4网:物流网络微观上物流经济要素的高级扩散是网络式,网络下其集聚具有点状和带状的复合性,物流经济要素在点和线状地域上集聚规模的扩大和扩散作用的增强,造成其地域密度的增大和地域的均质化。宏观上物流中心城市与物流经济带数量增多与规模扩大,并相互衔接以形成物流网络。因此物流经济要素的空间配置要选择合理的地域,在现有运输网络和城市网络的基础上进行物流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实施网络性的物流经济活动的集聚和扩散。

4.5面:物流圈物流圈是物流经济发展的面,是物流经济空间结构的高级阶段和物流经济要素地域运动的高级形态,集各种集聚形式和扩散形式于一体,其运动趋于多方向性,使物流经济要素在地域上均质化。宏观上物流中心城市与物流经济带相互衔接使物流网络日益完善,造成物流经济活动向网络内不发达地域进行集聚和扩散,从而形成物流圈。物流经济要素的空间组织应在网络的基础上对不发达地域进行集聚与扩散,对地域物流经济要素进行均质化配置。

篇3

那么,究竟如何在政府行为研究与文本研究之间建立联系呢,提取关键词是解决这个问题比 较好的钥匙,本文详细分析了浦东开发开放15年来近40万字的各类文本,并文本调查的基础上建 立抽出关键词,建立关键词分析平台,在关键词平台上设计问卷,先对作为传者的120余位政府 官员进行问卷调查,在这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在对浦东1000多位中国居民、公司员工、外国人进行 详尽的政府形象调查,将文本与政府形象的行为研究完全结合在一起。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从大量的文本分析中筛选出有关政府形象的关键词,根据词频先后排列,这些词作 为政府形象测试的统一标准被放入接下来的各个测量环节;

第二步:将这些排列好的关键词放入政府形象调查问卷,测量普通市民、政府官员对这些关 键词的认知与看法。

第三步:将所获得的三类关键词:文本分析的关键词排序、政府官员认知的关键词排序、普 通市民认同的关键词排序三者放在一起对比分析。

关键词标准系统将文本研究与将政府的行为调查与文本分析结合在一起,成为对比文本与政 府形象的统一平台。平台建立以后,再将社会经济发展、传者、文本、受众放入这个框架内,浦 东政府形象传播的整个过程便一目了然。

从研究的结果来看,浦东新区政府形象生成与传播的过程是:一方面,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带动政府形象的不断变化,政府形象的层次与水平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另一方面,受众对 政府形象的期望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政府形象必须依据受众的期望而不断变化。各 种传播渠道既是传播政府形象的系统也是受众表达期望的系统,它们构成了政府形象生存发展的 同一舆论场。

下面就具体分析浦东新区政府形象形成与演变的过程,然后由一般到抽象揭示出政府形象传 播动力学模型。

1.在文本分析的框架下政府形象研究的三个要素。

要素一:浦东的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笔者认为媒体是浦东开发开放的见证者,媒体作为服务于政府中心工作的信息传播载体,对社会经济发展变化是非常敏感的,媒体上反映的重点议题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或者说,媒体的报道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对于浦东新区社 会经济发展来说,媒体报道的重心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即基础开发、城市建设;基础开发与 功能开发并举;经济与社会和谐全面发展。这三个阶段的变化恰好反映了浦东新区社会经济发展 的状况。社会经济的点滴进步都被媒体发现并捕捉到。可以说,从媒体报道内容来量化分析浦东 十几年来的发展是非常恰当,将社会发展与传者心目中的政府形象以及受众心目中的政府形象完 全地结合在一起分析需要一套通用的连接系统,而能够在社会经济发展与传者、受众三者之间建 立共同平台的只有文本,更具体的说事关键词的排序。

要素二:作为传者的浦东新区政府。作为传者的浦东新区政府对政府形象的定位也经历了三 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浦东新区的媒体报道项目驱动,主要以浦东开发开放、特别是重大投 资项目为特殊载体,阐述浦东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吸引力与辐射力;第二阶段,媒体的报道以主 题驱动为主,包括生态浦东、创新浦东等主题宣传内容,这些宣传内容主要反映了当时浦东新区 从招商引资向功能开发的转移;第三阶段,媒体的报道以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为重心,更多地考 虑协调对外开放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要素三:作为受众的浦东新区居民。浦东居民十五年来也经历了三个大的变化,对政府形象 的期待发生了三次转移。第一阶段多为创业型人口迁入,他们受到浦东经济发展的鼓舞不断进入 浦东投资兴业;第二阶段多为追求生活的人口迁入,在浦东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以后,以国际化、 资本化为背景的人口迁入不断增加;第三阶段,浦东新区精英人才聚焦地,随着金融、产业等方 面的升级,浦东新区的人口结构层次再上一个台阶。不同时期的人口对政府的期待不同,浦东经 历了三次人口结构的大变革,对政府形象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

2.从媒体报道看浦东社会经济发展的轨迹与政府形象的变化。

经过对近40万字的资料进行详细分析与梳理和对1000多位浦东新区居民的抽样调查,数据内 部的关系揭示出社会经济发展力量推动政府形象转变的过程。

纵观十五年来浦东新区媒体报道,恰好描绘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路线图,从以项目为主的招商引资,到国际化、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业,再到自主创新的领路人、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导者。

(1)从表中可以看到,1993年的浦东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开放”、“开 发”是浦东发展的首要任务,政府形象通过促进经济的开发与开放展现出来,新区政府形象主要 在于向世界宣传浦东这片投资的热土,这一年的关键词为“投资”、“产业”、“招商引资”、“优势”、“优惠”等吸引投资的内容。

(2)1999年是转折点,浦东经济社会发展处在转型阶段,政府形象从投资宣传者迅速向法 治、民主、服务政府转变。“立法”、“法律”等开始被重视,政府形象的核心要素不断增加, 政府形象逐渐丰满。

(3)2000年至2002年的媒体报道关键词越来越丰满,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全面、协调、快 速、良好的快车道,政府形象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也以和谐、现代、服务、创新、法 治、民主、科学的理念为主导方向。这两年,媒体报道关键词的出现总量从原来的最少146个、 最多544个上升到最少1060个、最多1202个,媒体的重点更关心浦东社会经济的综合协调发展。

“国际”、“金融”、“服务”、“产业”、“现代”等关键词的出现次数大幅增加恰好反映了 浦东新区发展国际化金融区、科技创新区和以服务为本的理念。“创新”、“高科技”、“信息 化”、“微电子”等关键词表明,浦东从技术创新的“跟随者”转变为产业、技术创新的“领导 者”,政府形象的核心要素也将“创新”、“高科技”等理念吸收进来。

(4)2005年,浦东新区的政府形象可从下表看出,“创新”、“科技”等关键词处于不断 上升的阶段,这一年是浦东迈向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一年。浦东新区政府形象基本已经定型。

通过对十五年纵向文本分析,浦东新区社会经济发展走过了从引资向和谐发展的过程,社 会经济的重心从吸引投资逐渐转向建立创新、服务、现代、法治、民主、和谐的社会经济发展结 构,伴随着浦东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浦东政府形象转化的路线图也走过了从单一的引资型政府 迈向现代化、民主、法治、创新、和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政府的历程,在这十五 年里,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下,浦东新区政府形象一步步丰满起来,对应浦东新区社会发展要 求,政府形象构成的核心元素也在逐步扩大,浦东新区政府形象除了由开放、开发、发展等基本 元素构成之外,也不断多层次上不断扩展。

3.在文本分析框架下,传者与受众认同的政府形象对比分析。

通过文本分析可以看出,浦东十五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是浦东政府形象建设的根本动力,那么政府形象在十五年来的发展轨迹又是如何在传者与受众中传递的呢?通过下表可以看出。

为了有效地解决时间序列与认知行为的衔接问题,本研究将浦东新区十五年来代表每一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元素列出,然后,让传者与受众对其进行评价与判断。我们选择代表第一时 期的开放、发展;选择代表第二时期的现代、民主、创新、法治、服务等理念,再加上为社会所 普遍关注的廉洁、亲民、责任等理念,构成了十五年经济社会发展重心与政府形象之间的共同平 台。

(1)整体上看,作为传者的政府将政府形象定位为高效、开放、法治、廉洁、创新、服 务、责任、充满活力。

经过十五年的发展,浦东新区政府形象的定位已经完成了从单一化到多元化的转变过程。作 为受众的普通居民对浦东新区的政府形象的感知是现代化、文明、创新、法治、服务、高效、亲 民、勤政廉洁。可见,浦东新区政府十几年发展积累下来的政府形象元素被受众广泛认可。

(2)从关键词顺序上看,开放、创新、法治、服务四项在传者与受众之间位置都在2至6 位,也就是说在2到6位这个区间,政府形象在传者和受众之间达成共识,其他方面传者和受众之 间还存在比较大的误差。

传者与受众在开放、创新、法治、服务上的共同性其实反映了政府形象发展得到了传者与受 众的共同认可。结合前面讲到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三次转变、政府发展定位的三次转变、以及受众 定位的三次转变,可以看到,社会经济发展决定了政府形象的变革。

二、政府形象传播总模型:一种传播动力学的视角

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浦东新区政府形象的构建、生成与传播始终处在一个特定的动态舆论 场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不仅政府形象的传播是动态的,政府形象的构成要素也始终 在变化着。因此,笔者试图基于浦东新区政府形象传播的实证研究结果,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 政府形象传播总模型,以期对快速发展中的中国其他地区的政府建设提供参考。

政府形象总模型可以概括为一个模型、两个过程。一个模型指的是政府形象传播的总模型, 即政府形象传播的S型曲线;两个过程指的是政府形象在动力源驱动下的运动过程。模型是政府 形象传播的总的静态结构,而两个过程则是各个要素之间的互动状态。下面就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1.政府形象传播总模型的静态结构:政府形象传播的构成要素与传播的S型曲线。

(1)传播动力学模型构成的三个核心要素

a、动力源指的是经济与社会的发 展和进步。

从根本上讲,政府形象传播的动 力源是社会经济发展。动力源决定政府 形象的水平与程度。不同时期的动力源 产生不同水平的政府形象。作为新型政 府,浦东政府形象随着浦东新区社会经 济的快速发展而不断变化。从前面的数 据分析可以看出,政府形象的建立与发 展的第一推动力就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变 化。对于受众来讲,社会经济发展不同 阶段的受众对政府形象有不同的期待, 当地受众对浦东新区政府形象有比较高 的期待。

b、政府形象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动力推动下的互动图景,由三个部分组成。

对于政府来讲,塑造政府形象是由整个政府的理念、行为、外在形象组成。对于受众来讲,受众接触到的政府形象也是由三个部分 组成,即政府的理念、行为、外在形象。受众心中的政府形象与政府着力塑造的政府形象应该是 吻合的,不过政府塑造的政府形象不是高于受众眼中的政府形象就是低于受众眼中的政府形象, 很少有完全吻合的情况发生,由此看来,只有相对的政府形象,没有绝对的政府形象。

c、同一的动态舆论场

是指政府形象传播的存在状态,或者说是政府形象传播的总过程。

动态舆论场是对政府形象传播的总体 概括,是动力源、传者、受众、政府形象 四个要素的整体互动过程,这个互动过程 包括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 这些渠道是政府与受众互动的基本平台, 需要指出的是渠道并不是政府形象同一动 态舆论场的核心要素,核心要素体现在这 个舆论场不断互动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 是文本形式也可以是其它形式。

各种要素 的加强与减弱都会增 强或 者放大动态舆论场的范围与影响,所以, 对政府形象的了解除了微观层面的分析以 外,还要注意对宏观层面的动态舆论场的 深入探究,通过宏观上的判断进而发现政 府形象在动态舆论场中的现实状态。

(2)政府形象传播模型的基本表述。

政府形象传播是由多种变量组成的方程式,任何变量的增强和减弱都会带来政府形象传播的

变化。传播各要素共处同一动态的舆论场中。如上所述,政府形象模型的各个构成要素的互动构 成政府形象传播的动态舆论场,每一个要素的变动都会带来整个舆论场的变化。政府形象的调整 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政府形象的调整;其二是受众随着社会发展要求政 府形象的调整,媒体在传者与受众之间是相互沟通的重要渠道。

二、政府形象传播总模型的两个运行过程:传者驱动与受众驱动

传者驱动与受众驱动是政府形象传播总模型运行的两个不同过程,是政府形象传播的两种形 态与内容,模型决定了两个过程中的各个要素之间的静态结构,而两个过程是政府形象传播中各 个要素之间关系的动态发展。两个过程指的是在动力源的作用下,政府形象作为信息流在政府与受众之间的运动过程。

如果说政府形象传播动力 模型是对政府形象传播的静态表 述,政府形象传播的两个过程则 是对政府形象静态结构中各个要 素的互动过程的表述。从上面数 据分析结果来看,政府形象模型 运动过程分为两个方向:一是由政府至受众,最后形成政府象。二是由受众到政府,促进或者修正政府形象。二者之分主要在于动力源偏向。

1.政府驱动。

(1)政府驱动的过程。动 力源偏向政府。由政府开始,经 过文本构建与渠道传播,最终到达受众,经过受众的选择与记忆,形成受众视野下的政府形象,这里的政府形象可能好于政 府所期望的政府形象也有可能低于政府所期望的政府形象,主要原因是在政府形象传播过程中受到文本、渠道、受众特质等因素 的干扰,到达受众的政府形象与政府先前设想的政府形象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差异。政府形象的 传递是以政府为主,在含有多种传播渠道与方式的统一动态舆论场中流动,尤其在我国,媒介体 制决定了政府驱动的政府形象传递一直处于强势地位,政府可以通过媒体完成对政府自身形象的 塑造,也可以通过组织传播然后进入人际传播完成政府形象的塑造。在中国,政府驱动的政府形 象传播一直占据政府形象传播的主流。

政府驱动的政府形象传播模型

(2)影响传者驱动的因素。动力偏向传者,须重点关注传者。作为政府形象传播的推动 者,传者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首先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千丝万缕, 政府制定政府形象战略须考虑社会大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法治水平、受众对政府的要求等 许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制约着政府形象的设想与建构。其次是渠道的多样性。政府作为传者 传播自己的形象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文本形式,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文本形式,有一点是必须坚持 的,就是言行合一,言行合一的政府形象才能取得最广大受众的支持。第三是政府形象的历史性。政府形象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时期的政府对于形象有不同的设想与构建,同一时期、不同领域对政府形象也有不同的理解,因此,政府构建政府形象带有比较明显的历史性。最后,传播 资源的优越性。众所周知,我国大众媒体的传播权力由政府控制,大众媒体是,因此, 政府在进行形象传播中可以利用的传播手段与传播渠道是非常优越的,也可以说是有独占性,传 者在文本建构、渠道拓展等方面居于强势地位。

2.受众驱动。

(1)受众驱动的过程。动力源偏向受众。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对政府的期待就会越来 越高,受众会通过各种渠道,如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信息反馈等渠道将这些信息传 达到政府,促成政府对现有的政府形象进行思考,进而不断促进或者修正现实中的政府形象。政府此时成为受众信息的接受者,受众在统一的动态舆论场中传达的是他们所期望的政府形象基 模,这个基模是受众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对政府的必然要求,如前所述,浦东新区政府建设的 第三个阶段,浦东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大实现了多年前的目标,此时浦东新区的受众对于浦东新 区政府形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了,法治、创新等内容越来越为广大浦东新区的受众所重视。这种 信息交换过程,并不是依据某一个渠道或者某一种方式而是多个渠道、多种方式在时间与空间序 列中的互动,也就是所谓的同一动态舆论场。

受众驱动的政府形象传播模型

篇4

关键词:信息环境;计算机网络;经济发展

计算机产业的快速发展,是21世纪社会发展中最具代表性的动力形态。随着国内信息产业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它在社会经济结构完善与创新实践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为此,明晰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促进其发展的前提条件。

1基于信息发展下计算机网络与经济发展关系定位

想要彰显计算机网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就要先对两者之间的开发趋向进行定位,笔者将其要点归纳为:

1.1经济发展是计算机网络开发的物质基础

依据哲学理论可知,社会经济发展是一切物质发展的根本性动力,它为社会多元性整合提供了可实践的环境。计算机网络作为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自然也要遵循这一基本规则[1]。也就是说,如果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社会物质条件、经济产物逐步增加,创新,则对于社会各个方面的要求也会逐步增多,尤其是便捷化的网络信息产业传输形式,更是会成为新时代经济增长的动力。比如,虚拟经济体系的建立,虚拟金融产业开发等;反之,计算机网络仅仅是一个虚拟空壳,借助程序所传输的信息将失去其存在的价值,自然也不会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计算机网络开发最终就会消失在人类的发展舞台上,本文对经济发展中计算机网络开发物质基础情况进行探讨。

1.2经济发展是计算机网络开发的目标趋向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是社会需求情况直观性展示的实践形态,它以市场需求为基础,形成良性的经济运转与调控模式,满足和适应不同阶段的实践需求。一方面,经济发展往往是通过多方面形态展示出来的。比如,金融产业繁荣发展、农业开发产业链良性运行、教育人才输出结构协调推进等方面,计算机网络开发则是在社会基层变化的基础上,对应进行技术、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它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从某层面而言,只要经济发展趋向明朗,则计算机产业必然要跟随相应的进行延伸性开发。比如,计算机网络中的农业经营产业链、网络规划格局等,这些都是计算机网络在社会经济发展体系的引导下进行深入性探索的具体表现。

1.3计算机网络是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动力

计算机网络是在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下形成的一种动力开发形式,它迎合了社会资源综合运用、多视角联动的实践效果需求,同时能够在用户需求结构逐步更新的状态下,实现多元化定位的互动沟通,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多维经济因素创新型开发的状态下,实行层次化的转变与优化时,自然也需要有与之对应的结构体系作为向导[2]。也就是说,社会计算机网络结构的出现,已然成为新时代经济资源多维度运行的主导性因素,它可以反向推动社会经济结构的优化,寻求更加多维的产业实践导向体系。

1.4计算机网络是经济发展的新式展示形态

计算机网络发展至今,已经逐步形成了基础程序结构、智能化产业开发、数字化信息联结等,多方相互沟通的信息传输沟通循环模式。当社会网络信息体系逐步完善、创建时,计算机网络模式可起到综合定位与协调运行的调控状态。其一,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实行数字化、程序化的经济运行模型创建。比如,社会现代化金融交易产业链、社会产业沟通金融因素调节等;其二,计算机网络为社会经济资源的运行带来了更为直观的展示形态。比如,大数据分析模型,信息产业核心折线图等,它们都可以利用多样性的信息传输导向需求,打造与社会模式相互承接的社会资源整合结构,这些都是计算机网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新形式的展示形态。以上四部分,就是关于信息发展下计算机网络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探究整合归纳。

2基于信息发展下计算机网络与经济发展联动方式

基于信息发展下计算机网络与经济发展联动方式调控要点可归纳为:

2.1创建多层次的发展结构

在信息发展的背景下,计算机网络结构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兼容并进,首要工作是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形成多层次相互融合、相互带动的产业资源整合新模式[3]。简单来说,就是在社会信息环境下,将能够带来社会经济效益的因素,都规整为一个系统化的产业开发调控链条,这样方可确保多重控制条件之间的综合运用,逐步整合,我们将这种新型联动形式称之为经济模式。其一,计算机网络在新模式中的融合,需要将基础创造动力的条件都进行无缝隙关联。比如,社会金融领域既要与农业开发进行关联,又要与工业领域的开发需求情况进行适当地调配。这些与社会资源之间相互的基层因素,需要在其基础发展结构的状态下,合理进行实践要素的整合与定位。比如,未来进行社会经济发展与计算机网络之间沟通与互动期间,有序进行各类管理调节要素之间的把握与分析,可以采取以下实践要点:(1)结合社会计算机网络结构的基本情况,对未来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情况进行多元化统计与定位后,初步进行发展状态的评估。(2)将当地农业、工业以及旅游产业三个部分的核心部分进行统筹规划,并实行具体化的经济资源条件统筹安排。(3)利用计算机网络常见市场化的三方联动性产业经济体系。同时,逐步将医疗、保险、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养老管理等方面的信息都进行分支结构的设计与协调性安排。结合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基本情况,形成社会资源模式与计算机信息传输渠道相互协调的信息规整结构,可避免局部经济产业发展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情况发生,它是规避产业开发资本要素,合理实行新型经济资源定位探索的保障性条件。

2.2探索便捷性的产业实践导向

在计算机发展的状态之下,实行计算机网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协调探索过程中,可实行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平行性定位分析:(1)社会经济要素的长期性发展探索过程中,明确各类因素之间相互协调并进的趋势。比如,农业周期性开发后,要如何对社会经济资源条件进行探索规划,如何从计算机产业未来定位的视角上加以科学性探讨等。(2)在信息发展因素科学性整合后,结合金融领域、旅游产业开发趋势等方面,探究未来一段时间内,如何实行网络虚拟信息交互期间的产业深入性开发推进。从计算机网络发展和社会经济开发的具体情况入手,系统进行统计条件等深入性分析与把握方式的定位方式,起到了很好的资源统筹规划与科学性引导的作用,它为社会资源的统筹安排带来了可靠的保障。

2.3规制灵活化的发展体系

计算机发展环境下社会金融资源的统筹安排与科学性分析,除了有内在因素的整合作为保障,还需要有外部辅条件作为基础。一方面,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产业实践期间,应形成系统的产业规划体系,并着重加强对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等方面的把握;另一方面,对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制度也要进一步整合定位[4]。比如,经济法、经济纠纷处理策略等内容,都需要更加深入地探讨具体的相关性条件。在未来计算机发展环境下进行规制条件的探讨中,相关工作实践期间可以给予具体的制度调整方式:(1)在当前计算机产业规划的思路上,合理进行产业开发要素的明确管理。比如,计算机网络金融体系、社会资源整合思路等方面,都是其探讨中不可忽视的方面。同时,计算机安全信息结构进行定位解析时,也要进一步确定规制因素探讨思路,开展线上与线下安全问题的协调同步。(2)当前金融经济产业因素的调整与把握时,也进一步明确了社会经济产业中的相关制度。从计算机网络结构现有规制条件开始,有序进行产业实践方式的统筹规划中,如何创建更为规范化的产业管理模式,可以最大化的减少计算机产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创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资源运行结构。

2.4形成服务化的市场运行循环

形成服务化的市场运行循环结构,是信息发展状态下计算机网络与经济结构之间良性调节的因素之一。简单归纳,它主要包括关联条件、供求规则、市场形态以及实践趋向四个部分。在未来进行计算机网络和经济发展关系之间的定位剖析时,将以上四部分的探讨方式整合为:(1)不断在计算机网络发展的状态下,寻找能够将经济开发因素关联在一起的条件,实行更加多维度的产业经济规整思路。比如,智能化电子产业等方面。(2)供求规则的调整。在社会经济结构体系逐步完善过程中,通过技术更新、思维意识更新的方式,寻求与社会发展趋向相互一致的定位探讨趋向。(3)在市场结构动态开发导向的视角上,开展社会资源的统筹安排。比如,结合经济结构规制思路,开展相应地资源统筹安排向导。(4)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有序进行归类具体问题,实行相应具体的结构处理体系,打造良好的产业结构规制结构,这就是社会资源结构统筹的代表方式。从产业结构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形成良好的城市规划服务模式,是创建科学而长远的产业规划新导向要素。

篇5

关键词:土地资源;社会经济因素;区位条件;土地资源利用

引言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料和劳动对象。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人口密度的不断加大,土地资源的消耗随之增加。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资源的形成、演化具有十分强烈的影响。当我们评价区域土地资源或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时,必须全面考虑土地资源的自然生态因素和社会经济技术因素,把潜在的土地资源生产力合理地组合在最佳的土地利用模式中。影响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属性的十分广泛,各种因素的影响方式和程度各不相同,有必要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下面将就土地资源的区位条件这个主要特性做重点分析。

1.土地资源的区位特性

土地区位是自然要素区位、经济区位和交通区位在空间地域上相互作用、有机结合的具体表现。不仅指陆地上某一地块的空间位置,还包括多种土地自然要素与社会经济要素相互影响所形成的整体组合效应在空间位置上的客观反映。

1.1.自然区位

土地的自然区位主要是指土地的自然地理位置。包括土地位置上地形、地貌等自然要素的组合特征,以及与自然环境的空间位置关系。自然区位直接影响交通区位和经济区位的形成,是土地形成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1.2.经济区位

土地的经济区位指土地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所表现的人地关系和社会物化劳动投入。主要指不同区域土地在经营、社交、工作、娱乐等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相互关系。土地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影响因素,主要是由其自然特性及所处的经济区位决定的。

1.3.交通区位

土地的交通区位是指区域土地或某地段与交通线路及设施的相互关系。经济区位产生的影响能否转化为实质性的效益受到交通区位的制约,此外,它的优劣还影响到土地聚集效益、市场演变、结节点产生及扩大等。知识经济时代交通运输对区位选择产生重要影响,包括核心生产要素发生变化,以及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使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成为可能。

自然区位、经济区位与交通区位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地域空间,从而决定了土地利用方式选择和空间布局。

2.区位论与土地分区利用

区位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屠能的农业区位论研究的是农业土地资源的利用、农业生产的区位选择——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及配置问题。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研究的是工业企业的选址问题,亦即一定区域土地上的工业企业布点问题。克里斯塔勒的城市区位论更是着眼于一定区域的土地资源利用问题,研究一定区域下城市的分布及城市间的相互关系。寥什的市场区位论把生产区位和市场结合起来,从市场区位的概念入手,把它作为解决问题的—个起点。近年来,区位论的发展十分迅速,在解决生产布局的理论与实践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事实上,我们不仅要学习国外区位理论的先进经验,同时也要学习区位论的技术要求、技术程序以及整套的科学工作方法,力求减少失误,因为生产布局工作的失误,会造成巨大浪费。

土地区位利用理论是从区域整体出发,考虑区域内动态利用问题,以确定城市体系及各部门、行业的空间布局和结构关系,是融合全部社会经济细胞的综合理论。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土地利用的空间竞争显得格外显著。土地区位利用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是土地资源区位利用不断深化的理论体现。

3.土地利用的区位过程

人们的的生产活动与土地的利用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土地利用程度也不断加深。这一变化使其在不同方向上的利用表现出不同的区位过程。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就是城市土地利用的区位分化过程。城市各业用地区位过程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1)商业用地的区位特点

为满足方便人们生活的要求,商业用地多聚集于市中心、繁华街道两侧、交通路口以及大型公共设施的周围。商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最初是推进城市形成的一个重要动力,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又进一步推动商业繁荣。

(2)工业用地的区位特点

工业是城市进步的直接动力。就世界范围由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的现实来看,工业发展能够推动城市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商业的繁荣,从而推进整个城市的发展。因此,工业用地具有不断向市区边缘迁移和自动集结成团倾向的区位特点。

4.土地资源的区位效益

土地区位效益的实质是位置级差地租。土地位置级差地租是指由于距离产品消费中心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大小不同的土地纯收益。区位效益理论在支配着城市中各项用地的空间安排。由于集聚效益的影响,人口和工业会向大城市及其中心区集聚。但是,有目的地利用区位效益理论可以改变这种趋势。合理的级差地价政策,还可以促进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进一步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

总结

土地区位的差异与各项用地特定的区位要求是土地资源的自然空间结构和人类社会经济利用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我们知道土地面积是有限的、稀缺的,区位效益高的土地的面积就更有限,因此土地利用结构合理调整是我国所有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必须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要求我们在进行土地资源配置时,自觉利用区位理论,确定各种区位土地的最佳利用途径及方式,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以提高土地利用的总体经济效益。(作者单位: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参考文献:

[1]冯长春,巴特尔.城市土地资源经济的理论与应用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4,01:163-167.

[2]金相郁. 20世纪区位理论的五个发展阶段及其评述[J]. 经济地理,2004,03:294-298+317.

[3]杨勇,郎永建. 开放条件下内陆地区城镇化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及区位差异[J]. 中国土地科学,2011,10:19-26.

[4]赵小汎. 区位熵模型在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中的新运用[J]. 经济地理,2013,02:162-167.

篇6

1.1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耦合是复杂系统通过各子系统或要素相互作用与影响,促进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过程,并且决定着系统相变的特征与规律[2]。耦合度反映区域各子系统或要素协调程度,它刻画了某一时点区域系统之间、系统各要素之间交互胁迫、交互依存关系的演进趋势[9]。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利用和改造也更加积极和迫切;而由于生态系统支持能力的有限,反过来制约社会经济超速发展。生态经济协调论指出,一定区域发展的实质就是区域生态支持系统与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相互胁迫、相互作用、由低级协调共生向高级协调演进的过程。耦合协调模型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主要有熵值法、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等,而熵值法能够深刻地反映出指标信息熵值的效用价值,其给出的指标权重值比层次分析法和专家经验评估法更具可信度,适合对多元指标进行综合评价[10]。因此,选用熵值法确定丝绸之路东段生态支持能力与社会经济耦合协调模型的各指标权重。

1.2指标体系和评判标准根据丝绸之路东段生态经济区域特色,参考由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中国学者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以及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2-11],确定生态支持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表1)。评判标准是衡量区域自然生态支持能力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的尺度参考。社会经济发展必然会消耗自然资源,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但这并不代表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以破坏自然生态支持能力为代价。高水平社会经济可以通过发展新技术,开发新能源等,减轻对生态环境的依赖,更可以对自然生态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和修复。因此在两大系统耦合发展评判标准的划分中,既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要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为了更准确地反映两大系统的耦合关系和发展水平,以生态支持能力综合指数(F)、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指数(G)和耦合发展度(D)为基础,提出丝绸之路东段生态支持能力与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发展评判标准(表2)

2结果分析

2.1丝绸之路东段生态支持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2000—2012年丝绸之路东段生态支持能力整体呈波动减弱趋势(图1),生态支持能力指数平均每年降低0.02,其中R2=0.78,通过了α=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近13a,研究区生态支持能力指数平均值为0.494,2000年生态指数最大,为0.655,最小值出现在2009年,仅为0.290,极差0.365,进一步表明处于干旱区的丝绸之路东段生态环境脆弱,稳定性低。分析2000—2012年研究区生态支持能力变化,大致可划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2000—2004年生态支持能力缓慢减弱,主要原因为研究区降水量下降和工业废水废气排放量增加;第2阶段:2005—2009年生态支持能力快速减弱,生态支持指数平均每年减小0.07,远高于近13a的平均减少速率,且R2=0.92,通过了α=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2009年生态支持能力指数出现极低值的原因主要是该年研究区的废气排放量剧增,由2008年的1.17×1011m3激增到2009年的1.61×1011m3,尤其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加速了局地小气候的变暖趋势,影响区域降水,增加极端天气发生的概率,进一步扩大该段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第3阶段:2009—2012年先增强后缓慢减弱。2000—2012年丝绸之路东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不断提高(图1),由2000年的0.049上升到2012年的0.362,平均每年增加0.02(R2=0.85,通过了α=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分析2000—2012年研究区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00—2007年社会经济相对低速发展,研究区该时间段人均GDP、全社会固定投资资产和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由3240元、66亿元和72亿元上升到9077元、304亿元和193亿元;第二阶段:2008—2012年社会经济相对快速发展,年增长速率(0.05)较上阶段的0.01增加了4倍。该时段人均GDP则突破了万元大关,增长至31199元,全社会固定投资资产也达到了1105万亿元。

2.2生态支持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耦合度

2.2.1丝绸之路东段生态支持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耦合度演变由图2可以看出,2000—2012年丝绸之路东段生态支持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耦合度整体不断提高,由2000年的0.15上升到2012年的0.61,平均每年增加0.04(R2=0.97,通过了α=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尽管该区域的生态支持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耦合度不断增加,但最大值(2012年)0.61仅达到低水平协调发展标准。按表2的评判标准,研究区2000—2012年生态支持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耦合经历了3个阶段。第1阶段:2000—2007年严重失调发展阶段,且其g(y)/f(x)均小于0.8,因此属于经济损益型,即经济发展滞后,勉强保持在生态承载力阈值内;第2阶段:2008—2009年轻度失调发展阶段,g(y)/f(x)小于0.8,属于经济滞后型;第3阶段:2010—2012年低水平协调发展阶段,仅2012年的g(y)/f(x)大于0.8,属于经济发展与生态同步低水平协调发展型,其他年份仍属于经济滞后型。

2.2.2丝绸之路东段生态支持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耦合度空间分布对f(x),g(y)和D,g(y)/f(x)值进行分析,可将丝绸之路东段生态经济耦合发展类型划分为4类:轻度失调发展生态损益型、轻度失调发展磨合型、低水平协调发展同步型、低水平协调发展经济滞后型(图3)。其中,甘肃省兰州、武威和定西地区属于轻度失调发展生态损益型,耦合度D分别为0.56,0.56和0.58。这些地区人口较多,经济发展超过了自然生态的最大支持能力,有限的生态支持能力无法满足相对快速的社会经济发展。生态支持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不调和,系统落后,如果长此发展,该地区经济和生态必将走上恶性循环的道路;甘肃省酒泉和平凉地区属于轻度失调发展磨合型,虽然整体发展缓慢,但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支持能力处于相互适应磨合的调整阶段,短时间内可以促进二者共同发展;甘肃省张掖和陕西省的咸阳、西安地区属于低水平协调发展同步型,这些地市g(y)/f(x)值在1附近,生态压力不大,社会经济发展尚在生态支持能力范围内,二者处于低水平协调状态;而天水市和宝鸡市则属于低水平协调发展经济滞后型,其F值大于G值,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作用低。经济发展滞后,基本保持在生态支持能力范围内,生态环境压力小,社会经济发展仍有较大空间。总体来看,丝绸之路东段生态支持能力不断下降,且耦合协调类型多数为生态损益或滞后型,表明该段生态支持能力无法满足目前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快速工业发展模式,给该段经济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3讨论

生态文明建设不只是生态、环境领域一项重大研究课题,而是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发展平衡、步入良性循环的理论与实践,是人类社会跨入一个新时代的标志。对于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干旱区,尤其是承担复兴西部经济发展,解决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更是重中之重。从丝绸之路东段现实情况出发,当前最紧要的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强化第一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适当调控第二产业;实现由主要靠物质(资金、资源、环境)投入向主要靠知识和技术进步加快发展的转变;调整优化经济区域布局,按照不同生态功能区确立发展方向、重点;坚持经济、社会、环境、资源、民生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发展。本研究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丝绸之路东段的生态支持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表征。但是,本研究以值域标准来进行刚性划分耦合基本模式评判标准的方法,势必会带来一定误差[12]。另一方面,由于个别数据为插值以及数据标准化的原因,计算结果具有一定的相对性[13],因而在反映生态支持能力与社会经济的协调耦合方面尚有不足,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和深入分析。

4结论

篇7

 

本文从经济法着手,分析了经济法制定后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并阐述了经济法制定后产生的一些问题,希望为完善经济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作者简介:侯云瀚(1989-),男,汉族,黑龙江泰来人,大学本科,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助理经济师,研究方向:法学(经济)。

 

经济法是从国家的整体经济出发,是政府对具有社会公共性质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进而开展一系列法律管理和调控的法律体系的整体。对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影响节能型分析,是我国经济法学领域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开展经济立法、司法活动的重要理论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关于经济法的研究工作不断的深入着,希望能从经济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方面,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对经济法进行不断的完善[1]。

 

一、经济法的功能和构造

 

(一)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功能

 

经济法的功能是在社会经济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制定的,它的目的是为了达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且能够更加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对现有政府预设的经济法规范进行政府调控。希望通过政府的干预和采用的措施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是经济法对社会经济产生的最大的作用。

 

经济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还体现在经济法和社会法之间的关系上,不能单纯的从一个单一的侧面看待经济法和社会经济的关系,而是要多角度、多方面的综合看待这两者的关系。从经济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入手,充分认识和评价经济法产生的行为后果在整个社会关系中的作用。

 

(二)经济法功能的构造

 

经济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从以下两点中体现出来,一是从经济法对社会活动中主要参与的经济主体产生的经济活动的影响来体现,二是经济法对社会总体经济的作用和影响来体现。经济法与社会活动中的经济主体有直接的影响,反过来经济主体也对社会经济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并且这种影响和作用是直接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经济法影响和诱导着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使其影响着未来的经济活动,然后可以通过这种影响来调整经济主体和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经济法制定的主要作用就是这个[2]。

 

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影响主要通过影响参与者的活动来实现,因此要想知道经济法对社会经济会产生哪些影响,不仅要了解在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中经济法所产生的作用,也要观察构成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每个部分,也就是经济主体所产生的经济活动对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2]

 

二、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功能

 

在对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影响进行研究时,首先要了解社会经济的功能,社会制度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社会整合功能,二是行为的导向功能,三是文化的传递功能。或者也可以从信息作用、约束作用、整合作用和激励作用这几个主要方面进行分类。虽然在对社会经济的功能进行分类的看法上不一致,但是从分类的内容上看又存在一定的一致性。我们在对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功能进行研究时,要从多方面进行研究,不能仅仅集中在一点。

 

社会经济如果要迅速的发展,那么就要具备两个重要的条件,即协调和动力,这两个条件影响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中的基本制度,所以经济法要具备以下几项重要的社会经济功能[3]。

 

(一)权利义务分配功能

 

法律对权利和义务的分配功能是经济法的基本功能之一,通过对权利和义务的分配与协调,对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有重要作用。权利和义务在法律的各方部分都得到了体现,通过对权利和义务的分配体现了法律的价值,所以权利和义务是法律的基本核心内容,权利和义务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法律的基本运行机制起着决定的作用,对社会角度的人和经济法角度的经济主体的利益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用。

 

关于社会经济的分配方面,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资源和资格的分配,这主要是分配不同的经济活动的参与条件,对其进行法律规定,在进行经济活动时要符合法律资格,经济主体在取得资格的基础上行使社会资源方面的权利。另一方面是经济法对资本和资源干预分配,这在经济利益的平衡方面和资源的分配干预方面,都会对社会中的不同要素产生不同的影响。

 

(二)经济信息传递功能

 

在开展一项经济活动以前,需要对从事的经济活动及从事的主体进行性质的确定,同样也要对经济行为和后果进行预测,所以在进行决策之前,要对这种预期的行为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经济主体的行为。在决策中,影响评估结果的要素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只有具有足够的经济信息为依据,才能充分发挥经济法的作用,为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提供必要的信息传递,根据各种优惠政策和限制条件确定经济活动的开展。

 

(三)激励功能

 

在社会经济中,经济人追求的使利益最大化,所以在活动中经济主体大多存在着自立性、理性和朱雀利益最大化的典型特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人在追求利益时,来自利益的追求是动力,同时人也存在着理性的约束,这种约束可以保证人在追求利益时的可靠性。同时,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在经济利益的分析活动中,也会始终处在核心的地位,这使经济法激励功能的直接体现。

 

人是经济行为的主体,对利益的追求使得人们在参与经济活动时形成鼓励和促进的正面效应,在激励中经济行为才会努力实现经济活动的信息表达,所以要对经济活动的结果进行赏罚。经济法的激励会对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向产生一定影响,这会让人们不断改正自己的偏好,严格按照经济法规范经济活动的选择,来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经济法的激励功能对社会利益主体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经济活动和行为中有着明显的激励效果。(四)节约交易费用功能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只要存在交易,就一定会产生相应的交易费用。所以在进行交易时,要先确定交易伙伴和交易产品,然后再确定交易费用,这些交易费用包括谈判费、合约费、监督履行合约的费用等,要对这些费用进行详细的核算,然后才能得到准确的交易成本数据。节约交易费用体现了对经济法的遵守。

 

遵循经济法体现在参与经济互动的过程中,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的协调处理,同时也可以通过必要的人际关系降低交易成本。对于有针对性的经济法的创建,要根据经济活动的变化,依靠权益保护单位提供的相关信息,通过法律手段对自身经济行为给予保障,再通过法律的形式确定该信息属于真实可靠的经济信息,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交易费用,保障经济主体的利益。

 

三、经济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一)经济法的调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转型

 

中国经济转型的启动与推进都与经济法有着密切的联系,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直接出台经济政策法规作用于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来直接影响市场机制,而我国通过制定和完善经济法这种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来推动和重塑市场主体、构建市场主体、确定市场规则的运行,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市场经济的转型,弥补了商品市场自身的不足,促进了我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经济法影响着劳动力市场

 

中国商品市场的形成具有自发性,同时也有我国政府的调控,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产生使市场自发与政府主导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的劳动就业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分配转变为市场经济下的自主择业的新型就业体制,少不了劳动法等经济法律法规的指引和保证。经济法促进了劳动力来源的丰富性,促进了劳动用工制度的完善,也对政府促进就业进行了督导,从而促进了劳动力市场的发展。

 

四、结语

 

经济法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不断完善中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所以,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功能的研究,保证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

篇8

生产要素是人类社会进行生产活动所必需的各种基本因素,是财富的形成者、价值的源泉。没有生产要素,生产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随着经济学研究的深入,生产要素的种类由土地和劳动两要素论,经历土地、劳动和资本三要素论,添加企业家才能的四要素论,发展到了当今包含科学技术和信息在内的六要素论。这些生产要素的揭示和强化都极大促进了生产的增长。近日读到李利军教授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新著《环境生产要素理论研究》,他的一句“生产要素理论的发展是人自身要素的膨胀和环境要素沦丧的过程”使人豁然惊醒!

诚然,“在某种意义上,生产要素只有两个,就是自然与人类”)。李利军教授据此强调,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科学技术、信息归根结底都是人的要素,不断把人的要素细化、强化,把代表自然环境的土地要素相对笼统化、弱化,最终必然出现这种现象:“企业家凭借高超的才能,组织管理着自己的员工,使用高技术的大型设备,凭借信息优势,贪婪地从环境中吸取财富,疯狂地向环境体内填塞形形的污染物。”物质财富增长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美好的自然环境却远去了。自然环境,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是最基础的生产要素,耕地、矿藏、空气、草场……这些物化的资源在得到生产的承认和重视的时候,却没有任何一项成为第七种、第八种生产要素!更为甚者,从一开始就积极参与到生产中去,以消耗自己的代价支撑财富产生过程的环境容量,至今没有被纳入经济学进行认真分析,没有得到生产者的重视!李利军教授在《环境生产要素理论研究》中从经济学角度对环境容量参与生产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应当把环境容量作为一项基本生产要素的基本论断。他认为,环境容量生产要素概念是在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提出的,脱离环境危机背景,环境生产要素可能会被认为是单纯的环境投资利益索求,会脱离环境问题形成单纯的经济学概念,像物质形态的自然资源被承认是生产要素但不能使经济学把环境纳入分析框架一样。所以,在理解环境容量这种无形的生产要素时必须要强调环境意识,它体现的首先是一种理念,是正视环境、尊重环境、保护环境的理念,是从实际出发正视生产,以科学的态度研究经济持续增长的理念。这种环境容量生产要素是建立在整体环境资源属性、环境稀缺和环境有价的认识基础上的,是对环境容量参与财富形成但被忽视的一种正名。

作为一项系统研究,《环境生产要素理论研究》一书在提出并论证新观念的基础上,构建了环境容量生产要素的供求模型,提出了两级市场模式,并对这种新生产要素进入厂商生产以后的情况进行了模型分析,对厂商成本、利润等产量线的变动和厂商的要素组合配置调整进行了预测。李教授认为,在环境容量生产要素市场的供求均衡中,总量控制和政府干预起到了重要作用,并能够实现环境成本在企业生产中的科学计量,在不动摇现有核算体系的情况下实现会计核算的绿色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绿色化,引导自主型节能减排机制的出现。环境容量生产要素市场的组织与运行,还能够发挥宏观经济调控的效应,政府可以通过环境生产要素供给量调整、价格变动来调控厂商产出,进而影响地区、行业和国民经济总量,使得在环境质量维护和经济产出之间获得直接有效的政府调控手段,便于谋求环境与发展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李利军教授认为,传统生产理论实质上是物质和能量从自然系统向社会经济系统的单向流动认识,现代可持续生产战略要求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相对稳定和均衡,这就要求物质和能量不但要从自然系统流向社会经济系统,同时还应保证物质和能量合理地从社会经济系统流向自然系统。

这种流动有赖于经济社会主动进行的环境补偿。正如劳动和企业家需要支付薪资,资本、科学技术、信息需要支付报酬,在参与生产、为人类加工制造新的财富的时候,环境也应该拿到其所应得的,那就是各种以物理、化学、生物和其他形式对自然环境的修复、治理和改造。只有足额有效的环境补偿才能加速环境的净化和恢复,才能使自然环境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对生产的循环参与。环境容量生产要素理论为这种环境补偿提供了筹资渠道、运作模式和管理思路。通读全书,掩卷深思,诚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说:“本研究的目标是从现实需要出发,提出一个新的思路,构建一种新的理论,以推进环境管理,促进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融合,便于把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到实践应用层面。”李利军教授的这本书,使环境与经济的关系跃然眼前,使可持续发展战略顿添基石,使绿色经济核算、节能减排和环境补偿获得了直接简便的操作方法,集理论创新性和实践应用性于一体,实为难得,值得一读。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