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1 16:35:0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合同管理特点,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建设工程;合同;造价管理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造价指的是按照相关的规定与协议条款约定各种收取费用的标准计算,同时也是用来支付给承包人依照合同的要求完成工程规定内容价款的总额。也是合同的双方非常关心核心的问题,而施工过程的投资与招标投标也都是主要围绕着合同的造价所开展的。合同的造价应该根据中标的通知书中中标的价格与非招标工程签订合同的时候对工程造价的一系列约定,可以选择可调价格、固定单价与固定总价等。然而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之中,合同的总价是会随着工程进展,和工程所处的环境、水文、土质、地理位置以及设计变更等一系列因素发生不断变化的。所以建设工程合同的造价管理是一个动态、连续的复杂过程。
一、建设工程合同造价管理的特点
对于建设工程合同造价管理来说合同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对工程安全目标、成本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等管理综合的体现,同时更好的实现这四个目标也就是实现合同造价管理的一个动态的过程。
想要做好安全、成本、进度、质量等目标动态的控制,在进行合同管理过程之中,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对建设工程合同的分析
建设工程的合同分析指的是理解、解剖工程的合同,同时这也是进行有效合同管理前提的条件。一旦对工程合同没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合同造价管理的工作就不会做的更好
对合同内容的分析是很广泛的,大多与工程建设相关内容均属于需要进行分析解剖的内容。通常,主要是对以下几点内容的分析:
①订立合同依据的法律基础
②承包人以及发包人主要的责任
③关于质量、进度以及工程款项的支付条款分析
④对于限制性条款的分析
(2)合同的履行与交底
在合同签订完成之后,企业中的预算人员都需要进行组织项目内部工作人员的技术交底工作,将合同之中涉及到规避风险以及相关部门工作主要的条款进行逐一讲解并强调。在整个建筑项目施工的全过程也就是履行合同的过程,并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实行动态的控制。在整个建设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适时观察,有效掌握合同履行的质量、进度以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分析各个种类问题出现的影响与原因,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履行的合同进行控制。通过对合同的控制来保证最初制定成本、进度、质量以及安全目标等一系列规定的实现,有效进行合同造价管理的控制。
2、设计变更特点
设计的变更指的是设计部门对于原有施工图纸以及设计的文件之中表达出设计状态的修改与改变。设计变更只包括了由于设计的本身出现的错误与漏洞或者是其他的原因进行补充和修改设计资料。同时设计变更也是工程之中变更的内容之一,因为他关系到工程投资、质量与进度的控制,所以对设计变更管理工作的加强,能够有效保证工程的工期和质量,并有效控制工程的造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无论是建设单位还是承包单位所提出的设计变更,由建设单位同意进行的变更,都可以使总造价变更。
3、工程签证特点
工程签证用书面的形式对施工现场发生特殊的费用进行了记录,这直接关系的是施工单位和业主之间切身的利益,同样也是工程结算重要的法律依据。尤其对于投标报价包死工程来说,结算的时候更加需要对现场的签证与设计的变更进行有效调整。对于工程现场签证来说,它记录的是现场情况发生的第一份资料。经过对现场签证的审核、分析,可以为索赔事件的发生处理提供有力的依据,同时根据签证来计算索赔的费用。
4、索赔管理特点
索赔指的就是在合同实施的过程之中,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因为对方没有正确履行或者是不履行合同中规定义务或者未能保证合同承诺条件的实现,遭到了损失之后,向对方当事人提出补偿的要求。工程合同造价管理的索赔主要是费用的索赔以及工期的索赔。
(1)索赔成立的条件
①承包人按照合同所规定的程序来提交索赔报告与索赔意向的通知。
②与合同进行对照,对照在工程中对承包方的工程造成的额外支出成本或者工期的损失
③导致工期损失或者费用增加的原因,在合同约定之中不是承包方所属责任。
(2)索赔程序
索赔的一般程序为:提出索赔的要求——报送索赔的资料——审核索赔的文件——协商解决——提交诉讼或者仲裁。发包人与承包人应该尽量通过协商来解决合同上出现的纷争,不要轻易的依靠诉讼或者仲裁。
(3)索赔常见的形式
在工程的实践中,索赔发生的时候有很多,出现频繁的索赔形式包括:
①对于工程师在指令上错误所出现的索赔
建设单位的人是监理单位,所以一旦由工程师导致的指令性错误,使承包商发生了不必要的损失,而建设单位则需要承担一定法律责任,给予承包商一定的赔偿。
②对于土质资料上错误出现的索赔
在工程的施工中,建设单位有向施工单位提供工程资料的义务,并保证这些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以及真实性。
③对于工程变更出现的索赔
设计变更或者是工程量的清单漏项都会使工程量的清单有一定更新,其相应的综合漏项普遍由承包人来提出,经过发包人的确认之后作为结算依据
④对于不可预见障碍导致的索赔
工程建设之中不可预见就是指有经验承包单位也不能预见的损失。如竖井的掘进中突然水量增大,承包商可向建设单位进行索赔
二、建设工程合同造价管理的发展
1、建设工程合同造价管理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进一步的加深,中国的经济逐渐融入到世界金融市场之中,我国的跨国项目和跨国企业逐渐增多,所以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到来,对于建设工程的合同造价管理也是国际建筑行业的潮流。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了WTO之后,我国行业的壁垒逐渐下降,市场趋于国际化,一旦国内外的市场相互融合,国外的企业一定会利用他们在服务、人才、管理、技术以及资本上的优势,侵占我国建筑市场,所以在未来的建筑行业之中,我们要转变管理经营的模式,增强应变能力,勇于进取,敢于创新,学会在竞争中生存,寻求拼搏中的发展。
2、建设工程合同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深入,对于工程合同造价管理必然会走到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上来。当今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在企业合同管理上的应用普及的速度非常惊人,并且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这给工程合同造价的管理也带来了许多优势,从竞争意义上来将已经逐渐成为信息的竞争。
3、建设工程合同造价管理法律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加强,和对工程合同造价的重视,会出台更多改善合同管理的一系列法律措施,实现管理的优化,避免风险发生,更有效控制工程合同造价的安全性,使建筑企业更好的发展生存下去。
结语: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之中,工程的合同造价决定了建设单位的投资控制和收益,决定了承包单位的经济利益,只有充分认识建设工程合同造价管理的特点等一系列的问题,才能加强对工程合同的造价管理,从而提高工程管理的收益,有效减少承发包双方的各种损失,减少承发包双方各种纠纷,使我国的整个建设事业健康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王翠艳,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总造价管理的探讨[J],建设监理,2010(7)
[2] 闵家伟,关于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1)
[3] 张静芳;王守君;王守德,谈建设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J],科技信息,2008(26)
[4] 徐玉红;徐晓阳,浅谈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2)
(一)填写投保单
投保单是投保人向保险人申请订立保险合同的书面要约。或者说,保险合同的要约,就是投保人提出投保要求,填写并向保险人提交投保单。很显然,保险合同的要约与其他商事合同的要约在形式上不太相同。在保险合同的实际订立中,往往是保险人把承保危险规范化,订立统一的承保条件和保险费率标准,制定包括投保单、暂保单和保险单等在内的有统一格式和内容的保险合同有关文书,投保人提出投保要求往往需要填写保险人事先印制好的投保单。
这样一来,有些人就误以为是保险人向投保人提供投保单是保险合同的要约。其实,这只能视为要约邀请行为,是保险人规范自己业务,方便投保人,招揽生意的作法。投保人填写了保险单并将其送交保险人,才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要约行为。
(二)承保
关键词:通信工程;特点;管理
1 我国通信工程管理的现状
科学合理的通信工程管理体系在我国通信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尤其是在当今信息发达的时代,通信工程作为我国建设过程中的支柱性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通信工程的当务之急是提升当前管理的质量水平。现阶段,我国通信工程管理的方法和策略都是沿袭过去传统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与当今时代信息发展所要求达到的速度不相符合,这样就容易使得管理与工程运行的脱节,不能确保整个通信工程的高效运行。我国的通信工程管理具有其独特的复杂性,改革与创新的难度比较高。通信管理人员的技术以及管理方式的落后,使得我国传统的通信工程管理无法适应迅速发展的互联网信息时代。
2 通信工程管理特性
2.1 技术特殊性
通信工程不同于一般的技术工程,它具有独特的技术性。因此在实际的通信工程建立和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选用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作业。作为一个专业的通信工程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丰富的通信信息相关的基础知识,还需要具备实际的通信工程操作经验。对于一些新上岗的技术人员必须要进行前期的培训,并通过相关基础知识的考试合格后才可以上岗,上岗时需要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在现场进行指挥和指导。
2.2 工序连贯性
整个通信工程的每个管理项目都是一步步紧密联系的,整个过程具有连贯性,所以要确保每一个工序之间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才能保持整体的持续运作。在整个管理的过程中,仅靠个人或则某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实现协调运作的,需要每个部门的相互配合。管理部门负责执行整个通信信息管理过程,技术部门则负责给予技术上的支持,监督管理部门则需要对管理部门和技术部门日常进行的工作进行监督,这三个部门间应互相监督,互相建议,优化整个管理过程。
2.3 应用差异性
由于市场上通信工程所使用的设备类型众多,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会存在着应用的差异性。由于每个应用都有自己固定的标准体系,在选择设备的时候如果不注意应用中的通用型和差异性就会造成所计算出来的定额与实际不符。这种问题虽然不时常发生,但我们也应该高度重视。
2.4 过程复杂性
通信工程管理具有复杂性,涉及的管理层面比较广,层次也较强。通信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影响因素,项目的审批、确认、以及项目的可行性都是进行通信工程管理工作的前期内容,在前期准备中还需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书和项目进程表。这些前期的准备工序繁多且筹备时间长,其中还会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影响工程进度的开展,所以我们需要认真的对待。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项目的成本,监控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等。此外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工程和施工人员的安全也是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在工程结算后,还要对工程进行评估和资金清算以及材料的盘点等。整个通信工程的每个工序都是环环相扣的,其中一个环节发生了变化,就会影响其他环节的展开和进度。
另外,除了人为的因素影响到通信工程管理的进度外,自然因素也是影响工程管理进度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暴雨、泥石流、洪涝灾害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轻者会拖慢通信工程的进度,严重者会摧毁通信工程的设备致使整个工程无法进行施工等,进而导致通信工程管理无法开展。
3 通信工程管理的优化策略
3.1 成本投资管理
通信工程的规模大小决定着通信工程的成本投资多少,如何有效的提高资金的利用率降低成本投入,是整个通信工程建设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首先在施工前,要请专业的工程造价人员对整个工程经济效益进行评估,要确保工程的建设是具有发展与牟利的前景。然后在规划整个通信工程的蓝图进行规划,并根据蓝图的方案,预算出所需要的投入资金。在工程进入实施阶段后,要严格根据事先的规划进行施工,在材料的选材与使用上都应与事先规划的一致。如果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产生了额外的资金使用,应该及时记录好资金的使用用途,以及整个施工工程的可行性再进行确认,确保这一笔额外产生的资金费用不会影响到通信工程的继续建设。最后在工程的竣工验收阶段,做好工程的清算工作,应及时做好工程成本投资的核算并做好最终报表,以确定整个工程的投资成本。
3.2 工程中的进度管理
合理地优化通信工程的施工程序,能够有效的提高施工工程的进度。施工工程进度的决定着工程的成本投入,进度快的工程可以有效的节省建设资金和人员费用,但在追求进度的同时还要确保工程的质量。科学合理的设计施工的程序和人员分配可以提高整个通信工程的建设进度。一旦出现脱节的现象,就应该马上进行人员和施工进度的调整,对于一些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的工程拖延,切不可盲目的让通信施工技术人员日以继夜的加班赶进度,要确保施工技术人员有足有的休息时间和充沛的精力才能加快后期工程的建设进度。
3.3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通信工程的项目管理需要分三个阶段进行加强管理。第一阶段是通信工程动工前,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有关工程所需要的材料及设备和人员的安排要事先准备好,有关项目的建设要预先跟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备案和报送审批,确保工程可以如期开展。第二阶段是在施工中,首先要进行精确的预算,编制进度工作表。其次需要根据进度表严格施工,按时按质达到进度表的要求,对出现与进度表不符进程时,需要及时重新调整进度表,以及找出阻碍进度的原因。最后在施工过程中要把控材料与人力的分配和使用,控制整个项目的资金预算。第三个阶段是工程的验收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管理部门需要做好工程的清算,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并根据验收的准则对工程进行检查,以确保工程验收的顺利通过。
3.4 完善通信工程的管理流程
如今,物联网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信息网络中,发展潜力巨大。通信工程的管理应该与物联网的技术联合,优化管理流程,提高通信工程管理的效率。要想实现通信工程管理的高效运作,就必须对物联网进行完善。完善物联网中相关的传输、定位以及信息收集的环节。因此,在通信工程管理施工前管理人员需要对工程建设进行计划和调查,要了解清楚工程的建设方案以及建设目的,包括后期的运行效果等。只有对整个通信工程进行事先的资料收集和了解才能使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利用物联网的技术进行高效的管理。通信工程的管理人员应完善项目的绩效和评估管理流程,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通信工程的技术施工人员在通信设备的安装与调试阶段,应当严格按照上级给予的方案进行安装。在安装前可以利用物联网的优势提前对项目的整体环境进行了解。
4 结束语
通信工程渗透到每一个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对通信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能够确保整个通信工程的正常运作。为了更好地的建设通信工程,我们需要认真仔细的对待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找出解决对策。在通信工程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每一个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通信工程的高效运作,从而保证人们日常生活的正常开展。
参考文献
[1]孙亮彪.浅谈通信工程中的管理策略[J].通信信息,2015,7:196-198.
[2]王勇.通信工程管理特点分析及策略探讨[J].新聚焦,2015,5:13-14.
[关键词]移动通信工程 特点 质量控制点 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TN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7-0179-01
近年来,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移动通信工程建设施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很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通信需求,还有效的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增长。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为了使得移动通信通常建设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就将许多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应用到其中。下面我们就对移动通信工程的特点和质量控制点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一、移动通信工程的概述和特点
在当前我国移动通信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为了使得移动通信工程建设施工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就对其建设管理体制进行相应的改进和完善,因此在通信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我们就将质量监理工作和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应用到其中。然而,我们在对移动通信工程进行建设施工的过程中,我们要想其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就要对移动工程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分析,从而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其中移动通信工程的特点,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工程施工点比较多,施工内容比较的广泛。在当前移动通信工程建设施工当中,人们对无线网络除了有着容量和质量这两方面要求以外,还要对人们网络规划的覆盖面积进行严格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满足用户的通信需求。
第二,网络传输线路比较分散。在移动通信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为了满足工程建设施工的相关要求,我们就要对工程施工的环境进行相关的分析,从而对移动通信工程施工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第三,施工类型比较多,在移动通信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通信工程建设施工所涉及到的十分的广泛,这就使得人们在对其进行施工时,施工工种都比较多。
第四,单位工程的施工量比较小。由于移动通信工程都是多个工程基站组成的,因此在对单位工程进行施工中,其中所涉及到的工程量就比较小。
第五,工程施工工期比较短。因为单位工程的施工量比较小,所以单位工程的施工工期比较短。一般来说,在对通信基站进行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其施工工期一般控制在十天左右。
第六,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在移动通信工程建设施工中,通信工程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相应的问题,这就对整个移动通信工程建设施工的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就需要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对其进行处理,从而对整个一定通信工程建设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
二、质量监理在移动通信工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整个移动通信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施工质量的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移动通信工程建设施工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在施工阶段中,对移动通信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管理的内容主要涉及到施工前控制、施工中控制以及施工后控制这三个方面的内,来对移动通信控制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
通常的质量监理方法中最基本的是对各项工序的随工检查和验收,即随工监理。对于一般的土建工程而言,工地集中、工程量相对较大、施工工序较复杂、工程周期也较长,采用随工监理方法是非常有效的。然而如前所述,移动通信工程不同于普通的土建工程,它的特点导致随工监理在移动通信工程上遇到一些实际问题:(1)基站工程的施工工期较短,各专业中间交工时间间隔非常短,监理人员几乎要一直跟在施工现场才能完全做到随工监理。但是,基站点多、面广,一名监理人员能同时兼顾的基站数目不多。尽管每个人实际工作量不多,但仍必须配备更多的监理人员。 (2)光缆线路尤其是市区内的光缆工程受规划、城监等部门的约束,管道开挖和掩埋的时间较短,施工地段又分散,也导致监理人员的增加。(3)工程变更多,或者施工整改和复查的次数多,都直接导致监理人员到场次数的增加。
三、移动通信工程质量控制点
1.程质量控制点的概述与界定。
质量控制点是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的关键点。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应根据工程项目的类别、特点,结合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关键工序、薄弱环节、隐蔽工程等进行设置。质量控制点根据各项工程中各工序的重要性或质量后果影响程度不同分为“见证点”和“停止点”两大类。
停止点的规定要求。停止点又称待检点,它的重要性高于见证点,通常是指该施工过程或工序的质量不易或不能通过其后的检验和试验得到充分验证的部份或工序。凡列为停止点的控制对象,要求进行施工之前必须通知监理人员到现场实施监控,如果监理方因故在约定的时间未能到达检查,施工单位应停止进入该点的其它工序施工,必须等待监理方检查签证。未经认可不能越过该点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动通信工程“停止点”的实施流程。
停止点的监理实施流程与见证点不同之处在于第6条:监理方因故不能按约定时间到达现场检查认证时,施工单位不得进行该项工作或进入下道工序。监理人员应在其后主动用电话向施工单位说明原因,并重新约定检查时间。
3.工、监理、建设单位在实施流程中的责任和地位。
在实施流程中,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直接发生工作关系。其中,监理单位占主导地位,施工单位必须服从监理单位意见。
建设单位负责协调和监督实施,原则要参予每个停止点或见证点的检查。其随工代表可根据安排,参加对质量控制点的控制,但不应越过或甩开监理单位直接向施工单位发表意见。
施工单位未经监理人员签证认可,自行隐蔽或掩埋的部位,监理人员进行检查时,施工单位应积极配合,按监理单位要求进行剥露、拆除和重新施工,并承担由此引起的拆除和重新施工的费用,不得顺延工期。
施工单位未做好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自查自验、填好记录等),由此延误检查过程的,监理人员视情节严重程度在施工单位应得的工程价款中提出扣罚意见。
4 量检验方法。
对各单项工程的质量检验应遵循“眼到手到”、“由表及里”、“说到查到”的原则。“眼到手到”,是指监理人员不但对每一个控制点都要认真看,同时还应该用手去敲敲、摸摸、试试。“由表及里”,是指表面要美观,内里也要坚固、整齐、规范,一定要打开看或在隐埋前认证。“说到查到”,是指监理过程中发现问题要提出来,同时还要进行跟踪、落实,最后落实到记录或报告上来。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移动通信工程的建设施工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很好的满足人们的通信需求,还有效的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而且人们为了使得通信工程建设施工的质量得到很好的保障,人们也将许多新型的质量控制方法应用到其中,从而满足当前我国移动通信网络工程建设的相关要求。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 业务流程重组 会计信息系统
1.引言
会计信息系统(AIS,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可以认为是通过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把会计数据进行科学的搜集、储存、分析和传输并且能够进行必要的管控、分析和辅助决策从而帮助人们完成会计核算工作的信息系统。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的联系愈发紧密,数据共享也更多。但是会计信息系统因为有着专业性和封闭性的特点并未完全融入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因此,在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场景下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应该如何发展,如何更好地跟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进行融合,更好地实现企业资源的整合和高效利用是十分值得研究和探索的。
2.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环境对会计信息系统造成的影响
2.1 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对会计数据录入的影响
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相对会计信息系统而言对财务数据的记录更加详细,会计信息系统通常指需要记录财务数据的时间、科目、金额,而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还需要记录财务的产生地点、使用人等业务信息涵盖了企业活动的几乎全部重要数据。因此,会计信息系统要能够在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里面提取有用的财务信息,忽略非必要信息。此外,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的数据具有自然活动的连贯性和各个部门的区分性,而财务信息系统的数据则是具有自然周期的连贯性和整个单位的整体性。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的数据采集实时性更高、人为干预的可能性也越大,所以,财务信息系统通过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获取财务数据时,要对其真实性和时效性进行必要的评估和质量控制,从而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性。
2.2 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对会计数据处理的影响
传统的企业内部财务数据和会计凭证都是通过各种纸质的票据体现的,而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环境下的财务数据和会计凭证都是由系统自动生成的电子票据,而企业外部的财务数据和会计凭证则既有纸质票据又有电子票据。这样在财务数据的处理上为了保证财务数据的完整性就要做好纸质票据和电子票据的处理工作,在系统设计上和制度设计上都要充分考虑到这两种不同介质票据的处理,避免数据的遗漏和重复。
2.3 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对会计数据输出的影响
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对会计不仅仅要给会计信息系统提供财务数据,同时也要从会计信息系统获取数据来对企业的运营和决策进行支持。所以,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输出具有多个口径,而每个口径由于审计标准和实效性的不同,对财务输出数据的计算方法、时效性、准确性要求不同。这样就要求会计信息系统对数据的输出要有多样性,这种多样性并不是财务数据的捏造,而是根据不同的审计标准和不同的需求进行不同计算方法的处理。例如同时在A股和H股上市的公司,应对不同的财务法规,会计信息系统要给出不同的计算方法的财务数据。
3.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
3.1 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和会计信息系统的有效融合
现实情况下,很多公司是一个部门用一套信息系统,一个流程用一个信息系统,会计财务也是有自己独立的信息系统,这样就人为地把很多数据割裂开了,造成了需要共享的数据没有共享,需要处理的数据重复处理,而且由于对数据的统计口径和处理方法不同,造成了不同部门上报的同一个项目的最终数据值不一致,从而影响了数据的严肃性和准确性,也影响了企业的决策。因此,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和会计信息系统的融合势在必行,通过有效的融合可以简化流程提高整体的效率保证数据一致性,有效避免了数据在采集、处理和输出各个阶段的重复性工作,也保证了财务数据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3.2 使用开放结构,支持电子商务平台
比尔·盖茨曾断言: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可见电子商务对企业的潜在发展是何等重要。电子商务对企业对信息和数搜集、加工和分析的要求更高,对信息的时效性和正确性要求也更高,对企业财务的周转、稳健也很高。而企业的众多数据信息归根结底还要反映到财务会计信息上面。
3.3 满足国际化的挑战
会计信息系统不仅要立足国内满足本国财务审计的标准,还必须具备可扩展性,可以根据企业的发展速度和国际化扩张,进行平滑升级,满足国际化会计审核标准的要求。会计信息化系统不能成为企业国际化的绊脚石,而是要成为企业走向国际化的排头兵。通过会计信息系统的国际化,使得企业的各项财务会计业务更加规范、透明和高效。
4.总结
基于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管理思想于一体,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及创造社会财富最大化的要求,将是未来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国有经济布局调整步伐的加快,中小商业流通企业在促进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方便群众生活等各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其规模所导致的内部管理问题也随之日益凸显。本文从中小流通企业的特点出发,据此发现其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最终提出加强中小流通企业内部管理建设的新思考。
关键词:商业流通 中小企业 内部管理
商业流通企业是指通过低价格购进商品,高价格出售商品方式实现商品进销差价,以弥补企业各项费用和指出,获得利润的企业。商品流通企业通过商品购进,销售,调拨,储存,运输等经营业务实现商品的流转,其中购进和销售是完成商品流通业务的关键,而其他方面都是围绕这两方面展开的。
在我国经济构成中,中小企业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发挥重要作用。而商业流通领域中中小企业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流通掌握着企业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命脉,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生产和流通的地位已经发生了变化,流通应该从生产的末端更好地转化为行业或产业的先导者。而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更好发挥中小商业流通企业的作用,必然会加快这一发展进程。
中小商业流通企业特点
流通企业本身具有规模的多层次性、业态的多样性等特点,这些都决定着流通过程中的丰富程度以及均衡程度。具有相对质量的中小企业存在,有利于保证流通产业内的竞争活力,并与大企业形成优势互补,共同构建内涵丰富的复合型流通产业。中小企业在商业流通领域中发挥作用,与它的特点密切相关。
(一)灵活有效的应变能力
快速通畅的业务处理过程和灵活有效的应变能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小企业不具备大公司的等级阶层(这些阶层是高效运营一家大企业所必须的),因而也就不具备浓厚的官僚政治色彩,而是更加灵活。它的反应速度较快,因为在“决定”和“执行”之间的距离相对较短。同时,与大型企业相比,由于中小企业预算低,利润少,因此具有更高的动机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较强的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中小商业流通企业在发展之初一般就表现出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在其发展过程中,在这种灵活应变的基础上,其经营范围不断拓宽,经营体制日渐灵活。当存在经济波动时,其能够利用其应变能力上的优势,很快转向并适应市场变化。在这一点上,较之具有较多管理层次、组织结构复杂的大型企业而言,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同时,小规模和独立的所有权能够更容易地转化为承担风险或偏离企业计划的愿望,这在公众所有的、经营目标是为投资者提供不断增加利润的企业中是不太可能的。
(二)个性化服务能力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以需求为导向的程度逐渐增强,消费者对商品流通中各个环节的需求也逐渐具有了个性化的趋势。这就要求商业流通中的供给者能够提供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服务。
大企业由于批量生产以及追求规模经济等问题,无法更有效地向不同需求方提供有差异的产品。而此时,小企业就可以发挥其自身优势。一家小企业可以提供给客户更个性化的联系,或者提供更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因为小企业的员工和场地都较少,因此一般管理费用就较低,就能够提供更紧密的联系,在工作中就更有选择性。愿景和交流也能够更个性化。
(三)规模有限且结构松散
中小企业在各领域中均面临着规模有限以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在商业流通领域中,这一问题更为明显。规模限制直接导致了中小企业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无法与大型商业企业相抗衡,从而在上下游渠道、运输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劣势。同时,由于规模较小,中小商业流通企业往往无法享受规模经济的优势,其成本一般也因此高于大型企业。
同时,在中小型商业流通企业这一松散的行业范围内,大多数中小企业具有家族式的特点,因此,无法形成能够与大型企业进行有效竞争的联盟。这也直接导致中小企业在商业流通领域中所占比重较大,但营业收入与利润水平却一直较低。
中小商业流通企业内部管理存在问题
(一)家族经营观念较为严重
虽然具有较之大企业更为灵活的应变能力,但是,中小企业的产权与组织形式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首要问题。在目前普遍存在的中小企业单一集中产权结构与简单组织形式下,具有多步骤特点的中小商业流通企业在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上往往面临更大的考验。
在商业流通行业中,中小企业一般以个体或具有家族特征的管理形式出现。在这样的管理形式下,中小企业关于产品、渠道等商业流通行业中关键问题的决策一般由家族中具有较高地位的人做出,因此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这是各行业内中小企业在内部管理问题上普遍存在的现象。而家族式的内部管理决策模式对商业流通企业具有更高的影响程度。产权过于集中所导致的内部决策理性程度降低,进而影响商业流通企业经营中的购进、销售、调拨、储存、运输等各环节,最终对其发展产生限制作用。
(二)不考虑或不注重品牌形象的建立和保持
商业流通行业产生时间较早,但由于我国在解放初期采取计划经济模式,从而延迟了该行业的扩大化发展,使得目前尚不具有全国范围内影响力的商业流通企业,更多的是全国不同区域的地方大中型商业流通企业。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小商业流通企业更加难以树立品牌意识,创立自主的品牌形象。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对企业的发展具有转折性的重大作用,如果不具备品牌意识,即使扩大规模和收入也无法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不同规模的企业具有不同的市场辐射范围,对于中型企业而言,其当前的市场范围更多的区域内消费者,这也直接导致了中型商业流通企业在品牌创建上更多关注地方区域市场,而不具备长远的、更大范围的战略眼光。由于缺乏品牌创建和扩大影响范围的意识,中型企业往往很难实现向其他区域市场的扩展。
(三)企业管理文化缺乏且人力资源素质低下
企业管理文化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维度。中小商业流通企业由于关注低成本的优势,常常忽略了内部的管理文化的建设,主要包括:营销观念滞后,价值导向误入,行为规范无序以及诚信意识弱化。这些归根结底都是管理文化的问题。由于与大型商业流通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管理文化缺失,中小企业常常面临战略导向失误,竞争手段单一,甚至商业欺诈等问题,这些都严重抑制了中小商业流通企业的健康发展。
而上述这些管理文化问题,归根结底与中小商业流通企业中人力资本薄弱,人员素质低下密切相关。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决定力量。中小企业虽然不乏劳动力,但是由于过分关注低成本等原因而无法吸引高素质人才,员工职业观念薄弱,责任心不强,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这些不仅直接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内部管理文化的形成。
中小商业企业内部管理对策
第一,适度引入符合商业流通领域中中小企业特征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与组织结构,必要情况下,可以考虑建立松散的中小企业商业联盟。
中小企业可以根据国家的政策要求,充分利用政策导向与优惠条件,逐步实现与自身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虽然规模成为限制中小企业发展的头号桎梏,但规模小也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灵活的动因。同时,由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引进是需要一定的企业规模的。因此,对于有条件引入现代企业制度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建立具有内部管理优势的现代企业制度。而对于那些规模较小的商业流通企业,企业应该慎重地采用承包经营、松散联合等方式进行经营机制的改革。在此基础上,两类企业都应该重视基础管理工作,摆脱过去“老板决策”的片面决策方式,重视基础管理。
第二,中型商业流通企业树立跨区域的品牌意识。品牌是企业核心价值和竞争力的体现,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能够起到加速的作用。良好的品牌形象能够增加企业的经济附加值,从而实现更大的收益。而商业流通企业由于特殊的行业特点,其品牌建设往往具有单一性和地区性的特点,容易被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所忽略。
中型商业企业由于同时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以及中小企业应变能力强的特点,因此,其具有扩大市场范围的可能性,从而也就具有树立跨区域品牌形象的必要性。对于中型商业流通企业而言,其内部应该摆脱区域观念的限制,在树立跨区域品牌意识的基础上,逐步扩展其品牌的影响范围。在提高品牌影响力的基础上,可持续地扩大企业规模,实现企业长期的发展。
第三,适度引入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人员素质,建立内部管理文化。企业内部管理文化与制度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单项制度组成的有机整体。各项制度既要彼此协调,又要根据所属行业和企业自身的特点有所侧重,不可盲目引入。而只有建立了与企业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使各项制度之间,以及与企业之间形成密切的配合才能发挥内部管理制度与管理文化的最大作用。在这一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人的因素。
【关键词】 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听力检查;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儿童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ud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with 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 (LVAS).
MethodsExaminations of ABR, 40 Hz, and ASSR were carried out in six children ages 2.5-8.5 years with LVAS at the first episode. 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TEOAE), acoustic immitance, and audibility thresholds for a pure tone (ATPT) were nvestigated at the first and latest episodes.ResultsAll the 12 ears of the six children were type A tympanogram at both the first and the latest examination. Stapedial acoustic reflex was not produced, and they all failed in TEOAE. The results of ABR, 40 Hz, ASSR and ATPT were moderate, severe or extremely severe hearing loss. The ABR showed that significant ASNR appeared at 2.77 ms of the latencies when stimulated with 98 dBnHL clicks. ATPT test showed that air bone gap existed at 250, 500, and 1 000 Hz, and excelled 15 dBnHL.ConclusionGenerally, moderate or severe neurosensory hearing loss of both ears occurs at the initial episode of LVAS and aggravates gradually to total deafness. The appearance of ASNR can be regarded as a reference for the diagnosis of LVAS, but the final diagnosis depending on imageology. An air-bone gap might exist in ATPT of LVAS at low frequencies, while the underlying cause remains unclear. To date, there are no effective therapies available, but prompt training in hearing and speaking is effective in the language speaking development of the sick children. Thinking highly ofusual protection and treatment as soon as possible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or delay the onset of the disease.
[KEY WORDS]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 hearing test; acoustically evoked short latency negative response; children
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LVAS)是近年来才被注意到的一种先天性内耳畸形。VALVASSORI等[1]在1978年首次报道并命名扩大的前庭导水管伴有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为“LVAS”。前庭导水管扩大可以单独存在,也可合并前庭、耳蜗及半规管等其他内耳畸形,但两者在听力改变的特征方面不同[2]。该病少见且预后严重不良,会造成病儿听力持续下降。本文对6例LVAS病儿的听力特征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儿童LVAS的听力学特点。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6年2月—2009年10月,因听力突然明显下降而来我院耳鼻喉科就诊的病儿6例,男5例,女1例,年龄2.5~8.5岁。均为双侧发病。颞骨高分辨率冠状位CT及MRI检查符合LVAS诊断。CT及MRI检查均未见其他内耳畸形。6例病儿首次发病中有2例为摔倒后听力下降,3例为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后听力下降,1例为无明显诱发因素但听力突然下降。经影像学检查确诊后反复出现波动性听力下降,其中1例发病时多次伴有呕吐、眩晕症状。6例病儿中2例男孩为姑舅胞弟,其他无家族史、重大疾病史及畸形表现。
1.2设备及仪器
丹麦产Madsen Zodiac 901中耳分析仪、美国产GN ICS Chart EP脑干诱发电位仪、丹麦产Madsen Cpella耳声发射仪及AC33纯音(声场)测听仪。
1.3检查方法
6例病儿均在清醒时行纯音听阈或行为测听检查,并在口服水合氯醛入睡后行声导抗、听性脑干诱发反应(ABR)、40 Hz诱发反应、多频稳态诱发反应(ASSR)及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检测。听力学检测均在隔音屏蔽室内完成。
2结果
初诊及最后一次复诊的声导抗检查结果示6例12耳均为A型鼓室图。TEOAE检查结果示6例12耳均未通过。ABR、40 Hz诱发反应、ASSR、纯音听阈或行为测听检查结果均为中度、重度甚至极重度听力损失,且98 dBnHL click刺激声时ABR检查结果表明,在潜伏期2.77 ms左右均有显著负反应波(ASNR)出现。纯音听阈检查结果表明,频率在250、500、1 000 Hz时均有气骨导差且均大于15 dBnHL。
3讨论
一般认为,正常人冠状位的前庭导水管前庭侧与导水管末端的中点测量直径不超过1.5 mm,若超过1.5 mm或在MRI T2加权像中发现内淋巴囊扩大,则可诊断为前庭导水管扩大。本文6例12耳颞骨高分辨率冠状位CT检查均符合上述特点。但MRI T2加权像6例12耳中仅4耳伴有内淋巴囊明显扩大表现,其余8耳未发现扩大的内淋巴囊。
LVAS是以前庭导水管扩大伴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一种独立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波动性听力下降,常为两侧性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听力下降可从轻度到极重度,多呈中高频倾斜型下降。约29%的病人有眩晕,小儿间或有平衡障碍或共济失调。该病常因上呼吸道感染或外伤引起,经过对症治疗后听力可部分恢复,但总的趋势呈逐渐加重,5~6岁出现耳聋者,常能简单对话;1~2岁发病者常呈聋哑状态,而出现眩晕症状者则较少。有学者对130例LVAS病儿研究结果表明,病儿发病年龄平均为3.8岁。本研究中6例病儿发病年龄平均约为4.2岁,均为双侧发病,初次发病时听力检查示6例12耳均为中度、重度甚至极重度听力损失,再次发病后听力检查结果示,6例病儿听力均呈波动性下降。听力下降时给予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剂、脱水剂及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后,6例病儿均有听力恢复,但程度不等。有1例男孩再次发作时多次伴有眩晕及呕吐症状。4例8耳行纯音听阈检查,结果在250、500、1 000 Hz时均有气骨导差,气骨导差最大可达40 dB,并在每次听力波动进行纯音测试时此气骨导差均存在但差值不稳定,但12 耳中鼓室声导抗曲线均为A 型,均通过声导抗及影像学检查排除中耳病变因素。推测原因可能为: ①骨导振动觉导致气骨导差出现。②中耳镫骨底板固定或听骨链中断导致前庭导水管扩大出现气骨导差。NAKASHIMA 等[3]认为,前庭导水管扩大时内淋巴管和内淋巴囊扩张,内淋巴积水或外淋巴张力过高,可使内耳压力增加,压力从内侧推动镫骨底板从而限制底板的活动。SATO 等[4-5]也支持此观点。因此,不能单纯认为前庭导水管扩大病人镫骨底板的活动受到限制,只影响了气传导而骨传导未受影响从而出现骨气导差。GOVAERTS 等[6]研究10 例前庭导水管扩大病人,6 例鼓室曲线呈A 型,认为不能用中耳导抗异常来解释前庭导水管扩大的传导性听力损失成分,并对3 例病人行中耳探查发现,听骨链活动正常,但却没有圆窗反射,提示传导性听力损失是由耳蜗机械问题产生。提示LVAS是一种耳蜗本身的传导性听力损失,推测扩大的前庭水管和内淋巴管及内淋巴囊由于容量或压力改变的影响导致耳蜗内部出现机械问题而出现上述现象。FREEMAN 等[7]提出消除听骨链的惯性机制和堵耳效应,并不能显著改变骨导反应,因此,经典的骨导机制须加以修正 [8]。另外,声波在液体中的传播特性为进一步揭示LVAS 病人气骨导差易出现在低频率处提供了有利的理论基础。
本组6例12耳ABR(刺激声为98 dBnHL的click声)检查结果均显示,在潜伏期2.77 ms附近有明显的ASNR出现,且深而宽大。对于ANSR的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目前没有肯定的结论。1996年,MASON 等[9]首先报道了在准备行电子耳蜗植入的极重度聋的病儿中施行ABR 检查,结果显示,在大约3 ms时记录到一个特殊的短潜伏期反应。2000年NONG 等[10]将此反应称为ASNR。 NONG等[10]对ASNR起源进行了深入研究,证明ASNR不是肌源性反应,并认为ASNR 惟一可能的起源就是前庭。在前庭器官中,只有耳石器官,尤其是球囊的耳石器官对声音刺激有反应;ASNR 的出现依赖于正常的囊部功能, 即ASNR 是囊性起源。正常人镫骨的运动在前庭器官内只引起较小的体积变化,但LVAS病人前庭水管扩大,使内耳压力增加,从内侧推动镫骨底板,导致球囊与镫骨足板接触面增大,从而提高了球囊斑对声刺激敏感性。故推测LVAS病人是由于内耳压力变化,使球囊对声音敏感性增高,致使ABR检测过程中记录到ASNR的比例增高。
对于LVAS目前尚没有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早期确诊并积极防治,对防止听力进一步下降有着重大意义[11-12]。 根据前庭导水管扩大引起听力损失的机制,本病病儿听力突然下降或波动时,可按突发性耳聋的方案治疗,药物治疗的同时可给予加压氧舱治疗。手术治疗尚有争议。临床用药以外的治疗手段目前主要提倡助听器验配及人工耳蜗植入。选配助听器时应充分认识到本病具有波动性听力下降的特点,助听器的功率应该尽可能的大以满足听力调整的需要。对于电子耳蜗植入已有很多报道,但手术难度较大。
总之,LVAS起病隐匿,并且听力呈波动性不断下降,是一类严重影响病儿听力及言语发育的疾病。ASNR的出现可作为大前庭导水管听力学诊断的参考指标,但确诊仍靠影像学检查。LVAS在低频范围内可以有气骨导差,但原因不明确。外伤及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诱发因素,所以自我防护很重要。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11-13],但在听力下降期给予营养神经、扩容、糖皮质激素及加压氧治疗仍有一定的效果。与家长耐心沟通,早期发现、早期进行助听器验配及语言训练对病儿言语发育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VALVASSORI G E, CLEMIS J D. The 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J\]. Laryngoscope, 1978,88(4):723-728.
\[2\]OKUMURA T, TAKAHASH I H, HONJO I, et al.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in patients with 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J\]. Laryngoscope, 1995,105:289-294.
\[3\]NA KASHIMA T, UEDA H, FURU HASHI A, et al. Air bone gap and resonant f requency in 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 \[J\]. Am J Otol, 2000,21:671-674.
\[4\]SATO E, NA KASHIMA T, L ILL Y D J, et al. Tympano-
metric findings in patients with enlarged vestibular aqueducts\[J\]. Laryngoscope, 2002,112: 642-1646.
\[5\]刘辉,董玉云,莫玲燕,等.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病人的听力学特点\[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06,14(1):31-33.
\[6\]GOVAERTS P J, CASSELMAN J, DAEMERS K, et al. Audiological findings in 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J\]. Int J Pediatr Otorhinolaryngol, 1999,51:157-164.
\[7\]FREEMAN S, SICHEL J Y, SOHMER H. Bone conduction experiments in animals evidence for anonosseous mechanism\[J\]. Hear Res, 2000,146:72-80.
\[8\]HALMAGYI G M, AW S T, MCGARVIE L A, et al. Sup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dehiscence simulating otosclerosis\[J\]. J Laryngol Otol, 2003,117:553-557.
\[9\]MASON S, GARNHAM C, HUDSON B. Electric response audiometry in young children before cochlear implantation: a short latency component\[J\]. Ear Hear, 1996,17:537.
\[10\]NONG D X, URA M, OWA T, et al. An acoustically evoked short latency negative response in profound hearing loss patients\[J\]. Acta Otolaryngol, 2000,120:960.
\[11\]张素珍,赵承君,于黎明. 儿童感音神经性聋77例分析\[J\].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7,6:252.
\[12\]杨伟炎,张素珍,赵承君,等. 95例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的临床分析\[J\].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3,38:191-194.
【关键词】核电;项目驱动型组织;协同
项目驱动型组织作为企业的常用组织形式之一,具有一系列的典型特点,而这些典型特点在解决了职能式组织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弊端与问题时,其自身特点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如果不在企业和项目发展过程中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则可能会导致企业管理效率的下降,甚至项目目标和企业目标无法达成。
1 项目驱动型组织概述
项目驱动型组织是指大部分工作以项目为特征,实行项目化管理,并且通过项目不断提升核心能力的企业或其他组织。
一般情况下,工作可以分为作业与项目两大类,两者的区别在于作业是持续不断的和重复的,而项目则具有一次性的和唯一性的典型特征。一个项目的完成,对企业来说即是一种提升力,不同的项目可以提升企业不同的能力,如技术、管理或经营能力;而作业则没有这种作用,作业只能造成企业产量或产值量的增加,不会对能力产生质的提升。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的工作大部分是作业,大批量、重复性地生产某一种产品或提供某一种服务,因此可以称之为作业驱动型;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需要根据顾客的个性化需求,针对不同需求进行产品设计、制造和营销等,是小批量甚至单件的生产,因此称作项目驱动型。
2 核电项目驱动型组织的特点
核电项目驱动型组织作为典型的项目驱动型组织,既具有项目驱动型组织共通的特点,也具有其自身的独特因素。
2.1 核电项目建设工期长、工艺复杂
核电厂造价高、系统多、设备大、工艺复杂,且建造工作持续的周期长,特定工作阶段工作面狭小,给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对于一个拥有众多复杂系统和重型设备的核电厂而言,在建造过程中,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次的沟通过程,便是一个不断说明、不断反馈、对方案不断调整并最终达成一致的过程,而在方案执行过程中,可能又会遇到种种问题而重新进行沟通、反馈和调整。这便对企业的协同管理能力提出了较大挑战。
2.2 资源相对稀缺,需要统筹利用
虽然核电建设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然而由于技术路线的不断革新,以及对安全和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得当前的建造工艺要求与水平已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这也就决定了当前资源相对稀缺的局面。
(1)设备制造资源少,需要争夺与平衡。核电项目建设企业不仅面临着与其他核电或其他大型项目建设企业之间对稀缺设备制造资源的竞争,在企业内部的众多核电项目之间,如何平衡处理好各方对资源的需求关系,也是作为一个多项目、多基地、集约化管理的大型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这种平衡与协调即是一种协同,以优化公司的最终利益。
(2)制造精度高,偏差处理周期长。核电项目设备因其更高的安全性标准,使得对其加工工艺和加工精度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然而,众所周知,对于大型设备的加工,受制于国内加工水平的限制,以及加工周期长、加工工序复杂等特点,难免出现加工偏差。基于核电建设企业对安全和质量的严格要求,在设备制造过程中,偶尔出现的质量缺陷将可能带来长时间的处理,导致工期延长等情况发生,这就给原本紧张的制造资源带来更大压力,同时,也给设备出厂时间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这就更需要核电项目建设单位发挥集约化优势,通过协同手段实现资源在项目间的平衡,确保各项目建设的连续性。
当然,资源的稀缺并不仅仅局限于设备制造方面,对于人力资源的储备、资金的储备、施工承包商及其劳动力资源等,都面临着相似的问题。为了有效的保障各项目顺利推进,核电项目建设单位必须利用协同管理理念,有效平衡各方资源。
2.3 不断改革的过程中,组织与任务的匹配度差
核电项目建设企业作为典型的项目驱动型组织,项目的数量、种类,以及项目技术的革新、成本的下降、质量的提升等,都将不断推动企业组织不断改革,以适应企业和项目的不断发展。而核电项目建设企业作为特殊的项目驱动型组织,其部分决策并不像一般项目驱动型组织,是由自身的企业发展情况和经济利益决定的,某种程度上会受限于国家政策和企业自身的使命。因此,当外部环境和自身要求发生变化时,企业的组织形式便可能无法与企业愿景和目标相匹配,这种不匹配的情况使得在核电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阻力。这就需要协同的力量,保障在组织机构无法满足或不适宜当前任务的完成时,能够顺利推进各项任务,保证公司和项目目标得以实现。
3 核电项目驱动型组织协同管理问题
核电项目建设单位作为项目驱动型组织,具有项目驱动型组织的一般特性,也面临着一般项目驱动型组织所共同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两类,即外部协同管理问题和内部协同管理问题:
3.1 外部协同管理问题
外部协同管理问题主要是指组织或项目组与利益相关者(投资方、承包商、行政或行业主管部门、供应商等)之间的协同。主要包括:
(1)环境变化带来的调整问题:企业是一个开放系统,在不断的接受外部刺激并做出必要的反应。对于项目驱动型组织而言,对外部刺激的反应更为敏感,其组织架构、资源调度、工作方法甚至最终产品都可能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带来一定的影响。
(2)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协调问题: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与协调是每个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但对于项目驱动型组织而言则更为重要。项目驱动型组织不仅要关注股东的利益,同时还要关注客户的需求。对于大型工程项目而言,还包括了行政主管部门、当地居民、上/下游单位等,使得组织与外部单位间形成了一张庞大而复杂的关系网络,这张网络对企业或项目不断施加影响,对企业的运作效率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3.2 内部协同管理问题
内部协同管理问题主要是指组织内部的协同,包括各部门之间、部门与项目之间、项目与项目之间以及其他组织之间的协同。主要包括:
(1)矩阵式组织双重领导的协调问题:受制于资源约束的项目驱动型组织通常会采用矩阵式搭建基本组织框架,而矩阵式组织最大的问题就是存在“双重领导”,即既受项目线上项目总经理对其的领导,同时也要接受派出部门对其领导,既要满足项目领导对项目推进的要求,又要满足职能部门领导在统筹管理和资源集约化使用方面的要求,这就直接导致项目组织内的绝大多数成员都接受着双重领导,需要在“项目线”和“职能线”的指令间做出选择和权衡,当二者指令发生冲突时,将直接影响企业和项目的管理效率。
(2)项目内不同职能部门间人员的沟通问题:同样由于矩阵式管理的组织架构,并不完全能使所有的项目组成员融入项目团队,项目组成员仍然可能代表本职能部门的利益,这给组织的协调效率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甚至可能较为严重的阻碍项目推进。
(3)多项目间的资源协调问题:项目驱动型组织通常会面临资源在不同项目间的分配问题,这里所说的资源不仅包括人员、机器设备、资金等,还包括承包商资源、技术授权、企业战略资源等等。一旦处理不好,资源在项目间的分配出现问题,很可能导致项目群都无法达到既定目标,造成“全盘皆输”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