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1 16:34:5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手术患者护理问题,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危重患者能否被成功抢救不仅与伤情及被抢救的时间有关,还与手术中护士能否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存在的护理问题有关。现就急诊手术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探讨。
1 物品准备不足和不恰当
主要发生在备用物品不齐全,手术多时消耗的物品未能得到及时的补充,护士业务不熟等。这种情况的发生影响手术的抢救进程,进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手术室应根据本院的规模,针对常规收治病例的手术特点准备手术物品,这些物品应具备有专科的特点又能在特殊情况下组合使用,譬如,我科的阑尾器械既适合阑尾摘除手术,而加上骨科特殊器械又适合骨科的一些手术使用。同时,手术物品白天若使用较多,应及时清洗备物打包消毒,以确保手术室的物品随时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另外,护士接到急诊电话时应仔细询问患者的病情、年龄,预计的手术方案和麻醉方式,并根据这些特点立即准备手术所需物品和药品,在备物过程中若发现所需物品没有,应向相应科室借用或备可替代物品。
2 静脉通道建立错误
在为严重外伤患者建立静脉通道时,护理人员若忽略了静脉的回路,错误地建立了静脉通道,会致使所补液体从血管破口处漏出,不能达到快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的目的。因此,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受伤部位建立静脉通道,头部、胸部伤患者的静脉通道应建立在下肢,而腹部伤患者的静脉通道则应建立在上肢静脉或颈外、颈内静脉。有条件的在建立静脉通道时最好使用套管和输液T接管。我科在套管针使用期间对53例严重外伤患者的输液情况作过统计,均能达到输液输血要求,且输液T管方便术中用药。
3 术中补液不足或过多
常见于输液的临床指征缺乏和静脉通道不能快速有效地补充患者所需液体时。血容量的补充应根据血压(Bp)和中心静脉压(CVP)的变化,且补充速度必须超过失血速度。当Bp和CVP均低于正常或Bp正常CVP低时,则有血容量不足,应补充容量,反之则应控制补液速度。严重外伤患者入院时常伴有休克,为了抢救休克和预防麻醉、手术加重休克,术前应快速输入晶体液1 000―1 500 ml(一般3 ml晶体液可补充失血1 ml),接着酌情给予晶体液和胶体液,并作好输血准备。对失血严重的患者,在晶体液扩容的同时需间隔输入一定量的血液,保持血红细胞压积在25%以上,以免造成水潴留和肺水肿,并可维持有效的血浆渗透压,有利血压的稳定和持久,有利机体供氧。曾统计10例严重外伤患者的补液量为935―1 200 ml。
4 大量输血后反应
严重外伤患者尤其是严重复合伤或大血管损伤伴有休克的患者术中常需要输入较多血液,患者可能出现溶血反应、体温低、出血倾向、枸橼酸中毒、酸碱失衡、高钾血症、血管栓塞等。为了较好地避免这些并发症:(1)手术护士应将手术安排在便于控制室温的手术间,室温应保持22―25℃,输血时将血液温度加热至37℃左右;(2)输血前认真检查,防止过分震荡血液,正确加压输血,每次输血前后应用等渗液冲洗;(3)严密观察输血器滤网有无微聚物堵塞,适时更换输血器,避免加压时微聚物突破过滤网输入体形成血栓;(4)输入一定库血后,酌情输入新鲜血、血小板和(或)浓缩特殊凝血因子;(5)每输入血100 ml应静脉注射10%氯化钠注射液或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5―10 ml;(6)库血中的酸性ACD保存液可使其pH下降,其中的枸橼酸钠经三羧酸循环后的代谢产物碳酸氢钠可中和酸中毒(库血保存10―14天,pH可下降至6.77,丢失碱增到25―35 Eq/L),若为休克患者输入大量血液可能发生酸碱失衡,所以,术中应酌情抽查血气,及时纠正酸碱失衡。
5 误吸
由于外伤患者术前未经胃肠道准备,会咽部受气管导管刺激和分泌物或其他原因可能导致患者发生呕吐误吸。因此,麻醉前必须备好吸引器,及时清除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畅通,手术后气管不宜拔除过早,以防分泌物堵塞气管,影响通气功能。护士在护送患者回病房途中应嘱咐或让其头部偏向一侧。
【关键词】 老年患者; 髋部手术; 安全问题; 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3-0098-02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患者的住院率也逐渐上升。老年髋部手术患者由于年龄、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笔者所在科室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住院的65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住院期间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65例患者均安全出院,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入住笔者所在科室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年龄60~95岁,平均78岁;股骨颈骨折2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31例,股骨上段骨折11例。行内固定手术32例,半髋置换12例,外支架固定11例。
1.2 安全护理评估
在患者入院后、手术前、手术后1 d、术后1周,由护理组长对其进行护理安全评估,制定护理计划,指导管床护士实施护理措施。
1.3 安全护理结果
65例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精神情绪不稳定4例,意外拔尿管1例,术后离床活动不良坐姿2例,阻止坠床5例,通过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65例患者均康复出院。
2 安全护理问题
2.1 精神情绪不稳定
患者骨折多为意外受伤,面对突然发生的意外事件及创伤,患者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情绪异常如躁动、乱语、自控能力明显下降、易激动,甚至攻击行为,或是表现出情绪低落、少语、记忆障碍等,尤其发生在术后一周内。分析患者精神情绪行为异常的原因,应与意外创伤有一定关联,创伤作用于机体后,患者产生情绪、行为、生理等反应,表现出人格改变、妄想症和适应及某些敏感器官反应[1],并且患者入院后远离亲人、对环境适应性差、受疼痛刺激、老年人机体耐受力差等综合因素使老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行为和情绪的异常[2]。老年人创伤后性格尤为脆弱,希望得到家人息息相伴的守护,患者的情绪不稳定多发生在夜间家属离开后,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坠床、意外脱管的危险性。65例患者有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情绪不稳定。
2.2 意外跌倒及坠床
坠床主要原因常为意识障碍或精神情绪不稳定的老人发生躁动导致的。老年人因思维能力减退,手术后体质虚弱使肢体平衡功能下降及环境因素等常易发生跌倒,张黎明等[3]研究报道老年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达21.2%。意外坠床与跌倒的防护在老年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尤为重要。重点时段在夜间和下床活动时。65例患者中2例在夜间躁动时险些发生坠床,3例患者下床康复锻炼时险些发生跌倒。
2.3 意外脱管
术后病员多留置有保留导尿管或血浆引流管。老年患者夜间睡眠下无意识的掀动、术后精神情绪不稳定躁动、翻身不当均易发生意外脱管。65例患者中1例老年女性患夜间自行将导尿管拔出。
2.4 皮肤受损
老年人皮肤感知能力减退,末梢神经不敏感,容易引起烫伤、冻伤、擦伤。术后引流管的放置、外支架固定器的佩带、切口疼痛致活动受限,术后体质虚弱、自主翻身困难、护理不及时等因素的影响极易使皮肤受损。65例患者通过良好的护理未发生皮肤并发症。
2.5 术后不当
关节置换术后正确的是预防假体脱位的关键。床上正确的翻身和移动身体的方法,以及正确的睡姿、坐姿、站姿和行走方法都贯穿在术后的康复中。术后不当致关节假体脱位将导致手术功亏一篑。12例关节置换患者中有2例患者在术后离床活动时坐姿不当,经及时纠正未发生不良后果。
3 安全护理对策
我院近两年来共进行剖宫产手术3000多例,经给予心理护理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手术前后患者的心理问题与心理护理总结如下。
1 术前的心理问题与护理
剖宫产患者由于她们个体的素质不同,对待手术的心理反应也不同。当产妇入院后听到要做剖宫产手术时最常见的心理反应是焦虑与恐惧,表现有:①怕疼痛难忍;②怕花钱过多负担不起;③怕开腹丧失元气;④怕医生水平低,不认真;⑤怕留有后遗症;⑥怕婴儿有畸形;⑦怕腰椎麻醉致人瘫痪。于是患者总是希望有个认识的人,找技术又高、责任心又强的医生为她做手术,使其有一种安全感。故在术前访视中,要给产妇精神上以安慰。对高血压患者,要给予降压及镇静药物,以解除其不必要的顾虑与恐惧。
手术前,有针对性向产妇介绍医院有关的先进医疗设施和医务人员的高超技术,可以保证诊断的正确性;先进的麻醉器械、科学的麻醉技能完全避免手术时的疼痛;各种先进的急救措施和抢救手段,可使手术避免意外和后遗症的发生。这样做,能够解除手术患者的悲观、疑虑和恐惧。同时,让同病室手术后的产妇将其亲身经历对患友进行讲解和劝导,谈手术过程中的感受,谈手术前后的比较等,可使产妇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不良的心理反应。
2 术中的心理问题与护理
多数产妇在进入手术间时,她们的恐惧感会更为剧烈,血压升高,精神高度紧张,对各种刺激均十分敏感。所以对医护人员来说,一言一行都应特别慎重,对术中神志清醒的产妇,护理人员要随时进行必要的安慰和劝导,不可边手术边谈论一些与手术不相关的话题,因为这样会使产妇误认为医护人员对手术不够重视而失去安全感,对配合手术的进行不顺利。
1.1 紧张、恐惧心理:因为手术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与风险并存,一提到要给自己进行手术的治疗,患者立即联想到疼痛,恐惧,或者大量的出血等等。这种联想容易使患者紧张、恐惧等心理 。这种紧张、恐惧的刺激可使患者出现血压升高、呼吸 、脉博加快、面色苍白等一系列生理反应,而加重了出血,加重休克等不良反应,这样不利于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
1.2 焦虑 、抑郁心理:任何人在患病时避免不了焦虑情绪。焦虑是一个感受到威胁而产生的恐惧和忧郁,直到病人在生理与心理再度达到安全稳定为止。患者术前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惧怕疼痛的心理,主要分两大类:一是躯体的完整性受到威胁 ;二是个性受到威胁 。病人生理及心理上的威胁往往是统一的,患者担心自己而往往在术前表现为紧张、焦虑不安、睡眠差、情绪低落等,尤其是慢性择期手术患者的表现更为明显 。
1.3 烦躁心理:切口疼痛是术后患者最普遍、最重要的反应,疼痛可使患者产生烦躁不安等情绪波动 ,影响休息 ,这不利于手术切口的愈合和疾病的恢复 ,加重患者心理负担。
1.4 忧虑自卑的心理:女性患者,在子宫、卵巢等器官切除手术前后,常出现自身脏器的损失感,担心术后影响女性特征、、生育能力、夫妻感情、家庭生活等, 失去了女性特征,减少了吸引力,使夫妻感情破裂。这种忧虑的心理,不利与疾病的康复。
1.5 多疑或固执:一部分患者总是怀疑自己患了不治之症,不听别人劝说,表现为固执己见,多疑孤僻,不能很好地与医护人员合作,直接影响疾病的痊愈。
2 心理护理措施
2.1 消除紧张、恐惧心理:术前的心理护理必须建立好医患关系,医患关系中医护人员必须热情接待患者,给患者一个安全信任感,并及时向患者交待病情和手术前后注意事项。给患者做正确健康指导,做好心理护理,解除患者的紧张和恐惧心理 。
2.2 消除焦虑、抑郁情绪: 针对可能引起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原因,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心信,特别是老年和小儿对自身情感、行为控制力降低,护士要耐心、细致地讲解 ,使他们的手术顺利进行。护士要更多的了解和关心患者,帮助患者克服悲观、绝望的心理,对一些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可在手术前几天根据医嘱给与小剂量的镇静剂,使其保证患者足够睡眠时间,让患者充满信心接受手术治疗和配合护理工作。
【关键词】 保温护理管理; 肩关节镜手术; 围手术期体温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9-0108-03
doi:10.14033/ki.cfmr.2016.29.059
关节镜是临床医生诊治关节疾病的内窥镜,通过关节镜观察患者关节病变情况。肩关节镜主要应用于肩部疾病的检查中,有助于医生进一步明确诊断,同时了解疾病的病理改变,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采用肩关节镜手术进行治疗[1]。低体温是肩关节镜术后常见问题,容易引发心肌缺血、切口感染,甚至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此外,术后低体温还会导致患者对手术产生恐惧心理,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的恢复[2]。因此,对于行肩关节镜手术的患者,围手术期做好体温的干预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手术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预后的恢复[1]。本研究选取2014年2月-2015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肩关节镜手术的患者70例,分析保温护理管理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体温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肩关节镜手术的患者7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男17例,女18例;年龄22~67岁,平均(41.32±2.15)岁;术前基础体温为(36.52±0.31)℃。对照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22~66岁,平均(40.47±2.32)岁;术前基础体温为(36.62±0.28)℃。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术前体温在36.5 ℃~37.5 ℃。排除标准:心、肺、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同时排除术前体温超过37.5 ℃的患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基础体温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吸入符合全身麻醉的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温措施,于术前1 d将关节镜灌洗液及手术器械放置手术室,将手术室温度调整至22 ℃,使用普通棉被或手术单覆盖于患者的四肢、躯干;观察组采用充气加温的方式进行保温护理管理,采用Warm Touch TM充气式保温装置,将充气式保温毯及手术单覆盖在患者四肢及躯干上,并调节充气温度至36 ℃~40 ℃。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及术中灌注量;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体温变化及热舒适度评分,采用鼓膜测温仪检测患者手术前后鼓膜温度变化(鼓膜温度为患者的中心温度),同时采用热舒适度量表对患者热舒适程度进行评分,总分10分,5分为中间热舒适度(表明既不太冷,也不太热),分数越高表明越热,反之,越冷;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低体温及寒战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体温变化及热舒适度评分比较
2.3 两组患者低体温及寒战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体温调节属机体适应性反应的一部分,只有保证体温的恒定才能使人体进行正常的生理代谢,一旦体温出现过高或过低,极易引发代谢功能紊乱,严重者导致死亡[3]。医学研究显示,在进行外科手术时,50%~70%的患者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低体温现象[4]。围手术期内患者出现低体温易增加创口感染、心律失常、复苏时间延长等状况,增加术后寒战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的恢复。因此,维持患者围手术期体温恒定至关重要。根据AORN(美国手术室护士协会)对围手术期的建议,要求外科手术室及其他无菌区域应保证室温在20 ℃~23 ℃,肩关节镜手术中,由于患者肢体需要长时间暴露,且为保证手术视野的清晰,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灌洗液进行冲洗,患者对灌洗液的吸收便会引发体温下降[5]。此外,肩关节镜手术采用的是全身麻醉的方式,物使用剂量的增加,抑制了下丘脑对体温中枢的调节,使患者体温大幅度下降,进而产生寒战反应,若不给予保温措施干预,即便手术成功,也将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延长术后恢复时间[6]。
采用充气加温的方式对患者进行保温干预,使用充气式保温毯及手术单覆盖在患者的躯干和四肢上,通过调节充气的温度,一方面降低了因长时间肢体暴露导致的体温下降的机率,另一方面对患者起到了保温作用。此外,充气加温可有效提高患者热舒适度评分,维持患者的体温处于舒适的温度,不仅满足了患者对热舒适的要求,同时提高了手术满意度[7]。
本研究分析保温护理管理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体温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组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及术中灌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常规保温方式与充气加温方式不会对患者手术时间、输液量及灌注量造成影响;比较两组手术前后体温变化及热舒适度评分,术前两组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体温及热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保温护理管理可有效保证肩关节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内体温的恒定,实行充气加温的保温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术后低体温及寒战发生率,提高热舒适度评分,缓解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华伦.侧卧位臂板固定架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5):524.
[2]史雪辉.充气式保温毯预防老年患者术中低体温的作用[J].江苏医药,2015,41(10):1235-1236.
[3]鲁楠,张爽,安惠,等.肩关节镜手术对术后血压变化的影响与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5):1423-1425.
[4]苏秋玲,洪范宗,王伟,等.新型受力可调节肩关节牵引器的设计与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5,36(10):45-47.
[5]李晓婷,谌璐,张丹,等.低体温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3):341-342.
[6]钱跃飞,叶亚芳.肩关节镜治疗冻结肩的手术护理配合[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20(5):479-48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6月-2011年6月宫颈癌行广切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保温组各40例,两组病例在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补液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80例广切手术患者一般资料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中采用常规保温护理,内容包括:①手术间的室温控制在20℃-24℃,相对湿度40%-60%。②薄被保暖。③输液、输血、冲洗液均采用常温。保温组采用①患者入手术间后室温控制在24℃-26℃,手术开始后15分钟将室温下调至22℃-24℃,手术结束前15分钟将室温上调至24℃-26℃。②术中输血、输液使用国产康奈尔CBW686输血输液加温器加温,温度调至37℃-40℃。③采用美国Tyco. Healthcare Group Lp1-800NELL COR充气式保温毯替代薄被,手术开始后将覆盖在患者全身的保温毯移至患者双下肢,温度档设为36℃-40℃。④夜班护士根据次日手术于术晨将冲洗液放至国产北京中兴DFD-700电子恒温箱中加热,温度调至37℃-40℃。
1.3 评价标准 使用美国通用Dash 4000型病人监护仪测温探头测量患者的腋温变化,分别记录入手术间、麻醉开始时、手术开始时、术中每30分钟、手术结束时的腋温。
1.4 数据处理 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意义。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2组患者入手术间时、麻醉开始时的两个时间点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开始时、术中30分钟、手术结束时的8个时间点体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温组体温稳定,对照组体温降低。见表2。
3 讨论
广切手术发生低体温的原因多为全身麻醉,麻醉剂降低代谢率(20%-30%)及抑制体温的调节,使中心体温下降[2];手术切口大、出血多、脏器暴露时间长;术中大量输注冷液体和库血;而大量低温液体腹腔冲洗,会加剧体温降低,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发生率为50%[3],进而延续患者术后全麻苏醒,增加畏寒、发冷的发生率。同时,体温过低血压会明显升高,物代谢减慢,凝血功能障碍,免疫功能受限制,容易导致术后出血和切口感染等,从而延续机体的恢复[4]。
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温措施,从术中60分钟开始体温显著降低,至术中120分钟开始腋窝温度持续处于35℃左右的低温状态。保温组通过采取综合的保温干预后,手术过程中腋窝温度一直处于36℃以上相对稳定水平。由此可见,常规的保温措施不能有效地预防术中低体温的发生,但通过实施以下几方面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避免术中低体温的发生。①室温的控制。手术室空调要使室内温度恒定在20℃-24℃,相对湿度40%-60%[5]。但北方地区春秋季时,室温较低,夜班护士术晨将室温控制在24℃-26℃,手术开始后15分钟将室温下调至22℃-24℃,以避免室温过高引起手术人员不适,手术结束前15分钟将室温上调至24℃-26℃,这样可降低皮肤的辐射和对流作用而导致的散热,从而预防体温下降。②薄被只使用于转送患者的过程中。患者入手术间后,由于周围环境低于患者的体温,通过传导作用使热量散失;进入患者体内后,引起血管收缩反应被抑制,外周血管扩张,热量从核心室向外周室重新分布[6]。薄被本身不能产生热量,因此,使用薄被不能预防术中患者核心体温的降低,保温效果不佳。③保温毯通过屏蔽辐射和对流两种机制加温,使温暖气流直接接触患者体表,在肌肤间形成特有的暖流层,为大面积体表提供有效的热传递,主动维持和升高体温。患者入手术间后将薄被改为保温毯,以确保患者始终处于温暖状态,并通过反向的辐射、对流,使热量从加温毯向与之接触的皮肤方向流动,从而有效地阻止了机体总热量的丢失。④使用加热的(37℃-40℃)液体、血制品、冲洗液。据报道,成人静脉输入1L与环境温度相同的液体,核心体温下降约0.25℃,通过输液输血加温器可是这种情况得到改善[7]。500ml库存血液5-10min输入人体,会使体温降低0.5℃-1.0℃[8],因此不能给手术患者输未加温的液体、血制品;大量的低温冲洗液腹腔冲洗可通过水的传导作用带走大量的热量,使体温降低。因此将液体加温至37℃-40℃,接近人体的核心体温,可有效地阻止热量的丢失。
通过研究总结,术中给予综合的保温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降低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但仍有相关问题值得注意,如术中设备使用过多,造成护士工作量增加;术中反复大量的冲洗液冲洗后,患者覆盖的敷料被冲湿浸透,手术时间过长可导致机体热量的散失。因此,缩短手术时间仍是预防术中低体温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 陈金仙,刘瑞莉,杨引,等.不同的保温措施对全麻下食管癌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J].广东医学,2007,28(4):633-635.
[2] 黄青青.围手术期危重患者低体温防治新概念[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3):191.
[3] 赵书娥,尹灵朔,赵莉.围手术期低体温及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分册,1999,18(2):12-13.
[4] 陈显玲,,施思.温生理盐水对腹腔镜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J].温州医学院报,2009,39(2):285-286.
[5] 曹伟新.外科护理学[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7-78
[6] 赵俊.新编麻醉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55-179.
关键词:人文关怀护理;心脏介入手术;患者满意度
心脏介入手术是目前临床上用于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最为先进的方法之一,该手术由于其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患者容易接受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心脏介入手术是一种有创手术,它的高风险性常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反应,从而不同程度上影响家庭健康和医患关系[1]。人文关怀是人文精神的发挥和体现,是现代护理发展的必然趋势[2]。人文关怀能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精神需求,促进患者康复。我科从2013年开始,对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12月在我院心内科拟行心脏介入手术的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男33例,女20例,年龄43~76岁;文化程度:大学5例,中学30例,小学18例;冠状动脉造影术34例,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16例,起搏器植入术3例。观察组男40例,女13例,年龄41~79岁;文化程度:大学7例,中学24例,小学22例;冠状动脉造影术28例,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13例,起搏器植入术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按常规对患者实施护理,包括对患者进行入院评估,健康教育,简要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术前术后注意事项等,按心脏介入手术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与对照组相同的基础护理的前提下给予其人文关怀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患者住院后,因环境陌生和对介入手术的认知不足而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责任护士对患者热情接待,向患者做自我介绍,对不同年龄患者使用合适的称呼,缩短彼此距离感,并像向导一样的向患者介绍住院环境,入院须知等,让患者消除陌生感。②术前的人文关怀:病房通道处设有宣传栏和宣传手册,使患者了解所患疾病与手术流程,减少不适感和紧张感。责任护士针对不同文化程度地患者采取相应的健康知识宣教,充分评估患者的精神、心理状况,尽力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紧张,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和行为干预。如便秘是术后患者最常见的护理问题,责任护士术前到患者床边评估患者情况,同患者一起制定饮食计划,指导患者腹部按摩,卧位排便训练等。责任护士积极完善各项术前检查与准备,并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努力配合手术。③术中的人文关怀:责任护士亲自护送并陪同患者到介入室,让患者感到安心。手术期间责任护士全程陪同患者,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面部表情,因人施以言语、态度、举止行为的积极性暗示治疗,尤其是在关键时刻,如扎针、球囊扩张时,主动询问患者,做好解释、安慰、鼓励工作,并辅以适当的手势、面部表情和眼神,通过握手或触摸患者等肢体语言分散其注意力,消除其紧张、恐惧情绪。④术后的人文关怀。术后责任护士护送患者回病房,握住患者的手给予鼓励安慰的语言,营造手术成功后轻松愉悦的氛围,使患者有充足的安全感。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尿量、穿刺手或足部的动脉搏动、肢端血运情况及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等。如患者需拔管,责任护士陪伴在患者床边,与患者交流,询问有无不适,分散注意力,以便顺利拔除鞘管。术后责任护士床边指导患者术肢的制动与活动,指导合理饮食,每天评估患者情况,根据患者的知识水平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根据不同的需求制定护理计划和健康教育计划,并在护理工作中实施落实,促进患者康复。
1.3评价指标 应用本院自行制定的关怀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进行调查,包括住院环境、健康教育、护士技术操作、护士主动性、心理支持5个维度12个条目的评价,每个条目均采用5级评分法,5分为总是,4分为经常,3分为一般,2分为很少,1分为极少,对应的分数为10分=总是,9分=经常,8分=一般,7分=很少,6分=极少,取平均值作为该问卷的最终分值,评分越高表示态度越积极。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P
2结果
两组患者对关怀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见表1。
3讨论
3.1人文关怀护理可以满意患者生理和心理的需求,改善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心理状况,促进康复 人文关怀护理可促进患者情绪稳定,将人文关怀理念应用于患者,其心理状况可得到明显改善[3]。心脏介入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强烈的应激源,常导致患者产生以焦虑为代表的心理应激反应。责任护士对心脏介入手术患者从入院、术前、术中、术后4个阶段,,尊重患者的意愿,全面考虑患者不同时段的不同护理需求,按每一个阶段的不同需求实施人性关怀举措。入院时消除患者的陌生感,术前进行心理疏导解除患者的焦虑,术中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术后让患者有充足的安全感,使患者的心理状况达到最佳,起到了药物不可取代的作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3.2人文关怀护理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医疗护理质量的评价常用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护理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4]。从表1可见,通过对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潜艳,曾,周舸,等.心脏介入术患者实施家属参与式健康教育效果探讨[J].护理学杂志,2010,25(19):77-78.
[2]刘义兰.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的思考[J].护理学杂志,2012,27(9):1-2.
低体温(36℃以下)是心脏手术后最常见的体温失调,而低体温又可导致物代谢减慢,凝血功能障碍,免疫功能受抑制,术后出血和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尤为突出。低体温所致的寒战可使机体耗氧量增加2~3倍,造成氧供需失衡。若体温低于35℃,心肌缺血增加3倍,体温低于34℃会引起心脏收缩与舒张机能异常。因此维持心脏病患者手术过程中体温恒定具有重要意义。
1 引起低体温的常见原因
1.1 环境因素
手术室室温过低,空调风,及体外循环手术中为配和心脏降温有意的降低环境温度均可使患者体温降低。
1.2 术前皮肤的暴露与术中脏器的暴露
由于术前皮肤消毒范围大,尤其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消毒范围需从颈部致双下肢,而且常用碘酊和酒精及其他冷消毒液,其挥发会带走机体大量的热量。心脏手术较复杂,术中患者胸腔及脏器长时间暴露于室温中,这些均可引起患者体温降低。
1.3 麻醉因素心脏手术均采用静脉-吸入复和全身麻醉。
物可直接扩张血管,抑制调节温度的血管收缩功能,使热量丧失。同时肌松药的使用,使肌肉产热功能丧失,进一步引起体温下降。而全麻药可使热反应阈值范围增大,最大时甚至可达34.5~39℃,在此范围内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
1.4 输液输血及术中灌注
术中输入大量库存血液制品及未加温的液体,体外循环时使用冷晶体间断灌注或局部使用冰屑保持心脏低温,及术中使用未加温的生理盐水冲洗胸腔等均可导致低体温的发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 预防措施及护理
2.1 调节室温
患者进入手术室进行皮肤消毒前应将室温控制在24~26℃,待铺好无菌巾,手术开始时再将室温调节至22~24℃,湿度50%~60%.体外循环手术中可适当降低环境温度,配合心脏降温,降低心脏耗氧量,等到复温阶段时需及时升高环境温度,使心脏能够复跳。对于心脏不停跳的手术应维持环境温度,使患者体温保持正常。
2.2 减少术中肢体及脏器散热
手术床上加铺保温毯,调节好温度防止烫伤。暴露肢体用棉垫包裹,减少散热。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密切配合医生,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脏器的暴露。
2.3 对输入的血液制品及液体进行复温或加热
输入的库存血应复温至32~36℃,用输液加温仪对输入的液体进行加温,术中采用温生理盐水冲洗胸腔,以减少热量流失。
2.4 加强体温监测
近年来常用的体温监测技术有电子体温计、红外线温度传感器和液晶温度仪。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使鼻咽部、心脏、颈动脉温度、鼓膜温度、膀胱及直肠温度成为中心体温的较好代表。
需注意监测肛温时需将测量导线探头插入直肠距6cm左右。
2.5 转运及交接过程中的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