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初中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8篇

时间:2023-09-20 15:23:2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初中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初中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

篇1

[关键词]课程改革高中思想政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052 

一、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界定 

(一)学科核心素养 

2014年4月8日,教育部正式下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该意见指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考试评价更加准确反映人才培养要求。 

由此,“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被正式提出并委以重任。那么,又该如何界定这个“新名词”呢?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由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构建而成,而厘清“学科核心素养”需先正确认识“学科素养”。目前,关于“学科素养”的界定缺乏较为统一的意见,有侧重于能力层面的,如学科素养是学习者了解学科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科学的世界观,以及能用科学态度与方法判断与解决学科问题的能力;也有综合性要求的,如学科素养是指在学科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养成的具有鲜明学科特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性要求;甚至还有侧重于心理素质方面的,如学科素养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养成的、学科特有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素质。为此,必须追本溯源——首先正确理解“素养”的含义,才能准确把握“学科素养”,进而厘清“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 

素养,一般来说有两种含义,一是平日的修养,如艺术素养;二是通过实践或训练获取的技巧或能力,如军事素养等。笔者认为,所谓“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素养”应指后者,即希望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使某些学习技能内化为平日的修养并使之终身受用。当然,“素养”有很多,在此,我们只讨论“核心素养”,即最重要的最具价值性的最符合时代要求的素养要求。而所谓“学科核心素养”即是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择要挑出具备鲜明学科特征的素养要求。 

正如前述,素养需经过大量实践活动使某些学习技能内化为平日的修养。因此,素养的培育和发展侧重于能力层面,但绝不止于能力,更需将能力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观与自觉的行动。当然,能力内化为素养,不是自然而然的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更要教师的引导。为此,我们应把“学科核心素养”的着眼点放在素养内化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能力培养的过程,且这种“关注”在基础教育阶段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一个人的知识可能不丰富,能力可能不突出,但只要他的进取心在,抗挫力强,这个人的未来发展依旧是美好的。为此,教师要改变以往那种只注重“传导知识、培养能力”的教学模式,更多地关注如何使学生将能力内化为素养,从而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所谓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顾名思义就是指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中学生发展方面需要掌握的核心素养要求。关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界定,学术界争论颇多,有的只是简单拼凑现有的课标中的课程目标尤其是能力目标的相关表述,有的则是照搬其他学科核心素养表述,这些都是不科学的。为此,有必要从现有的课程标准、学科指导意见、教材等教学资源入手,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及时代背景,体现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鲜明特征等基础上建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此,很多人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如罗燕芬还尝试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出了新的定义:学生通过思想政治课教育及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获得相关的政治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情感、观念和品质的素养。笔者认为,这样的概念界定虽然呈现了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外延,也指出了几个必要的环节,但仍没有突出把握“素养”的要旨——既要讲求知识的传导和技能的培养,更要关注如何使能力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并服务于终身学习。 

既然缺乏必要的权威性的界定,那我们能否尝试用几个关键性词汇概括,并以此为基础窥探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准确内涵。在这个方面,嘉兴市教育学院高中思想政治教研员沈毓春做了大量探索,他认为可用“经济参与、公民实践、国家认同、文化自觉、国际理解、法律意识、思维训练”等加以概括。笔者认为,首先,这个概括基本涵盖了现有浙江省使用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如“经济参与”主要指代经济生活(必修1),“法律意识”主要指代生活中的法律常识(选修5);其次,这个概括立足学科本质属性,具有鲜明的学科特征,如“公民实践”既突出了“公民”这一主体,也展现了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在实践中认识社会、融入社会;再次,这个概括着眼于学生成长过程,如“思维训练”关注的是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不断培育思维意识和思维能力;最后,这几个词语具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如国家认同包括了文化认同,而只有做到了文化认同才会有文化自觉,所以文化自觉是国家认同在文化层面的重要体现。 

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一)培育学科核心素养需要讲求课堂引领策略 

正因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特有的德育属性,教师在教学上需要更为重视课堂的“思想引领”作用,如在设计教学三维目标时需更多地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即要求在课堂教学的某一环节引起学生思想共鸣,使学生感情得到升华。因此,在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仍要讲究课堂引领策略,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渗透学科核心素养。关于课堂引领的模式有很多,下面这个模式就较为完整,值得借鉴。 思维引领多用在课堂导入环节,或以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入题,或以新近时事入文,用以引发学生感性思考相关知识乃至人生道理。问题对话引领和情感素材引领主要用在推进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如问题对话引领可用于师生对某一话题的互动环节,在你来我往中进行观点的交流、思想的碰撞,进而厘清材料主旨,落实相关知识,引领学生思想;情感素材引领就是强调教师在选择背景材料的过程中一定要考究,既能满足相关知识点的落实,又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对素材有自己的多元体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此外,教师还得重视“第二课堂”的作用,教师要自主设计一些“新”作业,如可把题目的背景放在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在提高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也落实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培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抓住教学关键问题 

所谓教学关键问题就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最为紧要的教学困难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教师认为学生较难掌握的知识点,但更多的应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当然教学困难问题也许很多,这里指的是最典型的师生反映最多的教学困难问题。只有抓住并妥善处理了教学关键问题,学科核心素养才有可能得到培养。 

唯物辩证法认为:“分析和解决问题,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时,要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要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就必须抓住教学关键问题并妥善处理之。教师要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抓住教学关键问题。为此,可充分发挥学科教研组的集体力量,在各自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提出教学关键问题,同时经教研组全体教师讨论确定本校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关键问题。遵循以上原则的好处是可以充分发扬民主,发挥集体的力量,使讨论的结果尽可能符合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尽可能接近学生实际情况。在对教学关键问题进行探讨时,笔者认为可以借鉴柏彬提出的四条判定原则,即源于自己教学实践的;自己提出并想解决的;对改善自己的教学状况有帮助的;自己力所能及的。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仅可以广泛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营造一个崇尚科研的良好氛围;更重要的是通过提出、确定教学关键问题,使学科核心素养也能“接地气”,适应本校情况。 

(三)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理应关注学科特殊属性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在阐述本课程性质时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也就是说,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不仅具有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一般功能,更有进行德育的特殊职责,这是它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因此,我们在培育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必须充分体现这一特殊的学科属性,而不仅仅只关注某些学习能力的提升,这样可能会使具有德育性质的特殊学科沦为“普通学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这体现了国家层面对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视,也是我们在确认学科核心素养时不得不关注的要点。又如新课标关于政治生活(必修2)的总体目标中也提出,要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国家观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而政治生活共分四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含有丰富的公民意识的内容,均可视作公民意识教育的良好素材。 

总之,教师要充分认识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特殊属性,在利用现有各种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公民意识内涵,加强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教育,为高中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着力点,同时为学生今后踏入社会做一名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三、结语 

有人说,“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应贯穿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笔者坚信,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确认与培育必将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辛涛,姜宇,王烨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篇2

关键词:新时代;初中政治;课程改革;基本路径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信息化和智能化的今天,如何用政治知识来提高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初中政治教师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初中政治教学的现状

一方面,传统教学理念束缚了初中政治课程的改革。当前,一些地区的初中政治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直接影响了初中政治教学的效果。此外,以教师为主体地位的初中政治课堂,严重影响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新时代视域下,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冲击着传统初中政治教学理念,但取得的成效并不太突出。一些地区的教学仍然将成绩、升学率作为衡量课程效果的标尺,这明显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一些教师认为政治是副科,严重轻视了初中政治教学。受升学学科的影响,初中教师更加重视中招考试的学科,而对于不考的科目则态度不端正,尤其是在初中一、二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对政治学科存在敷衍了事的态度,甚至会占用政治课。同时,在传统教学理念中,有的教师认为初中政治教学没什么意义,而在中考选中政治学科后,又会将三年的政治知识一下子全部灌输给学生,这不仅会导致学生对政治厌学,还会直接影响政治学科的教学。

二、新时代视域下初中政治课程改革的基本路径

首先,科学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带着问题去学习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问题教学法不仅能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还能帮助学生梳理学习思路,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加快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是,问题的设计是非常需要技巧的,要重视问题的启发性,启发学生深入探索。比如“中华一家亲”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你了解的民族有什么特色?”“你去过少数民族聚集地吗?”“你如何与少数民族交朋友?”等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加深对我国是多民族国家的认识,还能对民族的特点有更深刻的把握;另一方面则可以引导学生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与其他民族和谐相处。另外,在实践层面上,还能加深学生对我国民族宗教政策的理解。如此设置问题,能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其次,尊重学生个性,以教材内容为抓手,因材施教。初中政治教材的编订是在结合我国初中阶段学生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的,有着鲜明的针对性。教师在政治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选取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不同年级、不同年龄、不同认知结构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切忌“一刀切”、统一进程,避免使学生对初中政治失去学习兴趣,泯灭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这不但不能达到教学目标,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而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再次,建立高效的初中政治课堂情境。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即使贫困山区也接通了互联网和安装了多媒体设备,这就为情境创设提供了前提。新时代背景下的初中政治教学,要将抽象的政治知识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比如在“可持续发展”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当前一些关于污染的问题制作成微课向学生展示,并将一些生态环保的内容进行总结,同时结合一些调查数据进行编辑,在课堂上播放,启发学生对污染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最后再引入可持续发展相关知识。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能引导学生对环保问题进行思考,将所学的政治知识与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最终促进学生生态素养的提升。最后,创新教学思路,采取更加有特色的教学方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新思路是新时代视域下中学政治教学课堂改革的重要前提。初中政治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教学思路,用最新的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一方面不断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思维,并将政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另一方面要确保初中政治学科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不同模块在设计上存在一定的分散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将知识与情感、过程和方法相统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政治学习的稳定性和系统性。

篇3

【关键词】生活化思维;初中政治;教学模式

引言

初中生的年龄阶段比较特殊,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不良影响,所以除了学习的任务以外,教师还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综合素质。所以如何利用社会生活的具体事件作为参考和依据,并将其引入政治教学当中,是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的。这也是本文主要的研究方向。

1、生活化思维的应用前提

社会现象在现阶段的生活中非常常见,无论是有益的现象还是不良因素,都会对初中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一些不良信息和不良信息,很有可能让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受到腐蚀。为了保障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全面发展,就需要从生活入手,并将生活的具体实例作为教学内容,探究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

另外,现阶段的初中政治教学工作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首先是教学模式过于传统,更多是依靠板书、口头讲解的方式来进行,内容平淡枯燥,很多学生会因此失去学习的兴趣。另外,政治学科本身与国家发展建设和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初中学生本身缺乏社会经验,对于这些事件并没有深入了解,也没有思维概念,如果此时教师也不能采取正确的教学模式进行引导,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会下降。因而,生活是最好的教师,以生活化思维为基础,并展开政治教学工作,是未来教学的必然发展方向[1]。

2、生活化思维的具体表现

2.1 通过生活体现时效性

时效性是生活化思维初中政治教学的首要特点。由于社会现象都是在一瞬间发生的,因此这些现象也会对学生的政治学习产生影响。如果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那么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能得到稳定提升。所以教师也应该通过教材内容,结合现阶段的社会现象,然后对事件发生的原因、条件等进行分析,通过即时信息的掌握来感受生活化教学的时效性。例如在讲解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一部分时,就可以通过一些社会公众人物的一些事件,通过细节分析,来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仅让他们理解到了教学内容,还能提升他们的个人修养,了解到他们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并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完善自身,从而培养健全人格。

2.2 通过生活体现趣味性

政治学科虽然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但是并不代表所有内容都是文字这种枯燥的内容。相反,政治教学是一项具有乐趣和启发性的学科,从而让学生在不经意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认识。即便是有一些相对抽象的内容,教师也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列举一些比较有趣味性质的内容,并通过多媒体设备的辅助来完成教学[2]。例如在学习到文化这一部分的知识时,就可以先反映一些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名胜古迹、风俗习惯等,让学生了解到文化的差异性。例如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古典建筑、欧洲的哥特建筑等;亦或是中国的粽子、欧美的牛排等,这些都是文化的差异。此时教师再将教学内容引入课本当中,让学生了解到文化之间的差异,并让学生了解到正确对待不同文化的方式,在扩充学生知识面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让枯燥的内容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这也是生活化教学模式的优势所在,是调节课堂气氛的有效手段。

2.3 通过生活体现政治性

虽然政治学科可以适当进行延伸,但是政治学科的最终目的还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让学生能够具备敏锐的眼光来对社会现象进行有效分辨,并了解到哪些是关乎国家、民生的重大事件,从生活中感受到学科的政治性[3]。例如在学习到“我国政府的职能”这一部分时,就可以通过政府在面对一些民生问题时的做法来进行分析。比如针对于物价哄抬的现象,政府部门采取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就体现了政府组织经济建设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对于一些违法犯罪事件的严肃管理,体现的是政府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等。诸如此类的事件都可以作为教学内容中的引导内容,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分析来让学生进行正确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例如让学生进行举例,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从而提升W习效率和教学有效性,这也是生活化思维的具体表现[4]。

3、结语

通过研究,不难看出初中政治学科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继续推进,政治学科也必然会迎来更完善的改革,实现教学模式上的优化。而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本身具有显著的优势,所以作为政治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并在日常教学中加以运用,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为培育更多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甘维青. 对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2015,07(12):39.

[2]吴跃宏. 试论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J]. 吉林教育,2015,24(02):12.

篇4

关键词:高中政治;政治素质;政治学习

G633.2

目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逐u频繁,且联系较为紧密,社会发展需求大量通识型人才。只有在各个知识领域都有较高修养的人才被称为“通识型人才”,各个知识领域的较高修养也包括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现代人的必备素质之一。高中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最主要途径是对政治学科的学习,政治学科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里指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对高中生讲授一些的政治思想及社会价值观,以培养起学生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在高中阶段如何学好政治,成为了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的必要前提。

一、引导学生走出学习误区

日常的政治学习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误区,部分学生把政治看得过于简单,又有一部分学生把政治看得太复杂,这两种看法都是有失偏颇的,对学生的政治学习是极为不利的。因此,要做好高中政治的教学工作,要先把学生从误区当中引导出来,使其顺利的进行政治学习。

误区一:把政治看得过于简单。部分学生对政治学科的理解不够透彻,认为政治学习的关键在于简单的机械记忆,只要背过书本中的条条款款,就能够在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有这种看法的学生在政治学习中,往往忽略了知识的理解、运用,只是在上课时对老师说的所谓的“重点”划上标记,然后进行死记硬背,一旦考试遇到题型稍有变通就摸不着头脑。这样的结果是努力了但是效果不佳,导致学习的信心全无,积极性受到了严重打击,最后更有甚者直接“破罐子破摔”,放弃了政治的学习。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学生刚进入高中时就应当对学生进行说明,通过在正式进入高中教学前专门用一堂课对学生进行指导,告知其初中政治与高中政治的不同特点,同时向学生强调高中政治的学习要点,从而将学生从误区中引导出来。

误区二:把政治看得太复杂。还有一部分学生对高中政治学科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畏惧感,潜意识中认为政治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习,其中的知识过于抽象,脱离于现实生活,大有一种“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感觉。持有这种看法的学生往往对政治学习的信心不足,学习显得过于被动,几乎到了只要教师一提政治,其就觉得头痛的地步,这样一来政治学习的效率自然就无法提高。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学生放在第一位,教材次之,并将理论同实践相结合,将书本中政治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对应的现象找出来,用真实的案例来让学生知道生活中也有政治的影子,政治的学习其实并不难,使其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觉得政治学习也是一件极为有趣的是,从而走出这一学习误区。

二、用分析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政治学习

思想政治课是对社会发展常识的真实反映,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将课本中的政治知识同实际相结合,教会学生使用政治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将政治知识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以此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同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政治知识解决问题,从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提高了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并促进了其创新能力的发展。

第一,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学会运用辩证的眼光全面看待问题。任何矛盾都是对立面的统一,二者之间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为存在的条件,离开其中一方,另外一方就不存在。因此,在看待问题的时候必须对矛盾双方都进行考虑,坚持辩证法看待问题的全面性。如在讲课本上《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和生产关系的反作用》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就需要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离开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片面的谈论生产关系的反作用,是对生产力的决定作用的全盘否定,会导致一些不稳定因素的滋生,造成生产力难以为继的局面;离开了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单纯的来强调生产力的决定作用,那么生产对于社会的发展就变成了“一条平滑的直线”。这是不辩证的,也是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

第二,运用普遍原理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任何事物的矛盾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事物与其他矛盾之间有相互联系的共同本质,又与其他事物矛盾有相区别的特殊本质。所以,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必须在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具体分析的方法就是哲学的核心要件。

例如,在讲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章节的时候,有的同学说市场经济下,市场对经济的调控具有滞后性;有的同学认为市场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能使资源得到有效合理的配置。所以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显得十分重要。首先,需要明确确定一种经济体制的好坏的标准是什么;其次,要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整个中国社会来讲是有利的,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于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有一定的滞后性、盲目性,会一定程度的造成资源浪费。由这些可以看出,对于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的来看,不可以一概而论。

三、对课外时间进行充分运用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政治的时间十分有限,学校一般每周只有2―4个课时的思想政治课,这点课时对高中政治的学习来讲是捉襟见肘的。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要使学生把政治学好,就要激励学生自觉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理论联系实践,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实践活动成为提高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也可以衡量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

第一,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要求学生在课余观看《新闻联播》、《朝闻天下》、《海峡两岸》等新闻类节目,也可以通过报纸、杂志、网上冲浪来关注对热点问题的分析评论,使学生主动关心国家大事,并定期组织学生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并撰写相关热点的时政论文,由教师组织批阅,并将优秀作品在班级予以张贴展示。

篇5

我校政治教研组学科使命的最终形成凝聚着全组教师的集体智慧,是大家长期思考和探讨的结果,以下内容是我们思考这一问题的心路历程。

首先,政治不是一门单纯的学科,而是一个经过资源整合以后的学科群。从国家政治课课程的设置来看,初中思想品德课包括公民常识、法律常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常识;高中思想政治课涉及经济学、政治学、哲学、文化等诸多学科。这些资源都是围绕学生的思想养成来进行整合的。

中学政治课作为一门对中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常识教育的基础课程,与我国社会制度的性质存在着密切联系。这种密切联系决定了它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学科功能:首先,是政治功能。这与其他学科或课程在教育职能上大有区别,它肩负着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使命。国家意识作为一种政治信仰,要求每个公民必须承认、接受、信奉它,而学校教育是对青少年进行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途径。在政治课教学中,我们必须把坚定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以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为首要任务。其次,是品格教育功能(德育功能)。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上,每一位教师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政治教师的责任尤其重大。因此,德育始终是政治课的主要功能。通过政治课教学,使学生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得到不断提高,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对待个人生活道路上的得失成败,进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再次,是文化教育功能。通过政治课教学,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期望通过政治课的教学,使我校毕业的学生能初步具备一定的经济头脑、政治素养、文化涵养和哲学修养,这些都是学生未来进入社会成为合格社会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基于此,我们教研组肩负着“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合格社会公民”的重要使命。

篇6

摘 要:课程改革推进十年来,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学科的改革是成绩与问题并存。课程理念逐渐为师生接受,教学方式发生较大变化。但由于教师的职前教育与中学德育课程教学要求不匹配,出现了合格学历并非合格教师的情况;由于社会环境及考试压力的存在,影响了课程建设与课程实施;在开设丰富选修课程的同时,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选修内容泛化,增加了实施难度。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抓住德育课程教师队伍优化培养这个中心,在课程设置、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上协同发力。

关键词:课程建设 课程实施 成绩 分层培训

王礼新,男,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中学高级教师;金利,女,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中学高级教师;杨灵,女,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中学高级教师。

为全面了解课程改革推进十年来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学科的建设与实施情况,2014年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中学德育课程教研室从课程建设、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发展五个方面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共有4709名初中学生、4360名高中学生、1168名初中教师、808名高中教师参与了此次调查。

一、德育课程建设与实施取得的成绩

十年课程改革推进中,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学科在课程建设、实施、评价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

第一,中学德育课程的认可度和教育价值在师生中提升。课程改革前,由于考试压力、内容枯燥、方法单一、社会负面评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学德育课程的教育教学受到了来自学生、教师及社会等方面的较低评价。十年课改,北京市中学德育课程在教材、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活动基地、教师队伍等多方面协同改革,努力改进,改变了“不受欢迎”的旧面貌。

1.从学生角度看,“喜欢”“有吸引力”是他们对课程的积极态度。调查表明87.17%的初中学生认为“我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很感兴趣”;80. 36%的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程学习负担并不重;88. 18%的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上“感到轻松愉悦”(见图1)。75. 55%的高中学生表示“我喜欢思想政治课”;77. 9%的高中学生认为对自己最有帮助的是“增强社会责任感、民主法制观念和公民意识”;81. 72%的高中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有吸引力”。

2.从教师角度看,“融洽”、“有效果”是他们对课程价值的改变。调查表明90%以上的初中教师认为教学方式的改变提高了教学效率,课改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75%的初中教师认为思想品德课在学生心中的形象有了较大改变,学生喜欢思想品德课程。91. 02%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认为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抱有积极的态度,十分重视思想政治课的学习。

3.从教育教学效果角度看,“能力提高”、“有收获”是师生对效果的表达。调查显示,86. 7%的初中学生认为学习思想品德课“收获很大”,自己的综合能力、一般学习能力、视野等方面有了较大提升(见表1)。81. 52%的高中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对我的成长十分重要”;通过学习,学生的“做出正确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71.54%),“依法办事、依法律己和依法维权的能力”(68. 03%)、“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2%)、“主动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能力”(60.21%)等得到提升。

综上分析,中学德育课程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生对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认可度较高,对其教育教学价值充分肯定;教师们重视基本观点教育,重视学生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第二,中学德育课程基于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有一定规模和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中学德育课程在全面落实国家课程的基础上,依托北京市的资源优势开发了一系列符合学生成长需求的特色课程。

1.从课程建设的规模看:初高中均有80%左右的学生都表示学校开设了与思想品德或思想政治学科相关的选修课、校本课。我市中学德育课程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自主开发了富有文化特性、地域特性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从初中到高中结合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共开设了约450门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具有北京特色的选修课。

2.从课程建设的体系看:结合中学德育课程而开设的特色课程包括两类,一是由市区校三级分别开设的地方和校本课程;二是依托德育课程的专业知识开设的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和拓展视野的学科类选修课程。目前,我市开发建设的学科类选修课程(见表2)包括政治类(51.97%)、经济类(49.61%)、哲学类(28.72%)、法律类(19.72%)、心理类(21.63%)、文化类(32.78%)。

综上分析,中学德育课程在落实国家课程计划的同时,结合北京市的教育资源优势和学生特点开发了规模齐全、内容广泛、符合学生成长需要的地方、校本和学科选修课,课程建设取得实效。

第三,中学德育课程实施中关注学生成长、关注社会实际,注重教育实效。

1.教学理念:回归生活,贴近社会。调研发现,90%以上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教师都“认同德育回归生活”的基本理念,在教学中注重联系社会和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创设情境,引发思考;注重发挥德育课程对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意义。

2.教学方法:尊重学生,形式多样。调查数据表明,86. 89%的初中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教师“经常以我们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为例,分析现实问题”;73. 05%的学生不认为思想品德课教师“教学方式单一,照本宣科,无法调动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在高中学生喜欢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原因(见图1)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善于鼓励学生”。同时,近年来依托教委委托专项工作开展的时事讲坛、中学生时事报、中学生辩论赛等活动也为教学方式的改革注入了活力,极大调动了学生参与德育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资源:注重积累,讲求实效。丰富详实、时代性强的教学资源是使德育课程的理论焕发教学生命力的重要因素。调查发现,80%以上的初高中教师都能经常使用电脑、录音、录像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结合重大时事和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来分析问题。70%以上的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的素材,调整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综上分析,中学德育课程在改革中注重落实,最大的改革亮点是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将尊重育人规律和学科教学规律有机结合,将价值观教育与尊重学生成长规律有机结合,课程实施重在实效。

第四,中学德育课程在新课程倡导的评价理念的指导下,呈现出关注过程、多元多样的评价格局。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发展,方式多样化。从调查数据来看,初中思想品德学科使用比例最高的评价方式是成长记录册、描述性评语,55.4%的教师使用新课程提倡的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在考试形式上,50%的教师更多采用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形式,完全开卷考试的教师比例占到37%。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评价关注过程性,实现过程和结果的统一。86%教师在教学评价时能把平时表现与考试成绩结合起来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综上分析,中学德育课程注重落实新课程倡导的评价理念,关注过程评价,注重多元评价,能更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实际的道德素养、行为习惯和综合能力。

第五,中学德育课程培养了一支素质较高,不断努力提升的教师队伍。

1.中学德育课程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良好,且城乡之间无差异。调研数据表明,初中和高中教师的学历均达到本科及其以上,其中本科比例为59. 03%,硕士以上的教师比例为19. 31%。从教师所获得的荣誉、参与培训、参与科研、获奖成果的数据分析城乡教师之间无明显差异(见图1),城乡教育向均衡方向发展。

2.中学德育课程教师是基层最有效的管理者,兼任重担较多。调研发现,中学德育课程教师在承担好学科教学工作外,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支中坚力量,78%的教师都兼任了班主任、团队、德育等不同层面的管理工作。

3.中学德育课程教师注重参与市区各类培训,努力提升自身素质。调研发现,中学德育课程教师自主学习、努力提升的意识强,95%的教师每周参加或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在一个小时以上,其中两个小时以上的占53. 24%;教师参加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能力(64.85%)、更新教学观念(61. 39%);67. 57%的教师对自己目前的专业发展比较满意,70. 54%的教师认为课程改革以来,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都有明显提高。

综上分析,中学德育课程教师注重自身的发展,用学识和责任担当了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双向工作;市区教研部门通过各类有效的培训活动不断提升了教师们的专业素质。

二、德育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十年的课程改革,对于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学科来说有付出有所获,有努力有进步,但在课程建设、实施、评价、管理等方面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第一,选修课程建设中存在多与乱的现象。

1.选修课程建设量多。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的课程体系,其目的是既体现国家对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又为自主开发课程资源留有空间。调研发现,在课程改革中,有些区县、学校为体现本地区或学校在课程建设工作中的多样性、丰富性和选择性,开设了大量的选修课,而其中与中学德育课程学科教学专业相关的课程很多。

2.选修课程内容乱。调查发现,一些地方课程包括如禁毒、安全、民族团结、可持续发展、廉洁教育、中国梦教育以及区域文化等,单独设教材,内容重复,课时有限、师生精力有限,难以真正有效实施。同时,由于多数课程内容与育人相关,因此多是由思想品德或思想政治教师来承担教学任务,不仅增加了教师们的工作量,而且内容的泛化导致教学的不专业化。

综上所述,自主开发和建设地方、校本和学科课程只是从选择量上的增加,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缺乏自主选择权、教学落实不到位、仅由德育课程教师承担导致非专业化等问题极大地阻碍了选修课程的实效性。

第二,基于社会实践的教与学方式改革流于形式。

1.教学资源不能满足于国家对德育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德育课程涉及的教学内容非常广泛,小到学生的心理辅导,大到国家的政治参与,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课堂的模拟实践活动缺乏相应的设备和场地。

2.现有的社会资源缺乏具体的跟进措施和相应的制度保障。社会大课堂基地建设为中学德育课程提供了部分社会资源,但校外实践活动的设计由教师自主完成,随意性较大,没有系统性;尚未有一整套与学科教学相匹配的资源建设、指导使用与学习评价的指南。

综上所述,作为一门与社会实践联系紧密的人文社会学科,其教与学方式的改革尚未真正实现“德育回归生活”的要求,让学生真正走人社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参与中、实践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第三,是否为考试科目,依然是影响教师教学和课程管理的“指挥棒”。

1.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作为非中考科目,不能开足开齐,教育教学实效受到影响。虽然学生意识到了本课程的价值,但“是否为中考科目”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造成了一些干扰。调研发现,25. 08%的学生反馈周围的同学经常在思想品德课上做其他科目的作业,29. 28%学生反映中考科目有时会挤占思想品德课的课时,部分远郊区县,一些农村学校难以开齐开足思想品德课。

2.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与学存在着以“分数为先”的现象。高中思想政治由于有全市统一的会考和高考,比较受学校重视,但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仅以各种考试成绩为依据。调查表明,测试成绩、升学率仍是课程管理的实际上的终极目标,知识被各种考试分为了“有用”与“无用”的两类。调研发现,53. 47%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认为考试评价方式是对课程改革影响最大的因素;教师在备课时,对考纲要求的重视程度(84.53%)远远超过了对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的重视。

综上所述,以考试为指挥棒的评价理念和德育课程难以量化考核的特点,严重影响了德育课程教学的效果和教师发展的积极性。

第四,教师队伍专业匹配程度不高,重用不重养。

1.教师的职前教育与中学德育课程教学要求不匹配,出现了合格学历不合格教师的情况。由于思想品德、思想政治两门课程涵盖的知识范围和学术背景包括伦理学、法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文化学、美学、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等,具有宽泛的学科背景和特殊重要的德育功能。而高校人才培养的专业院系所设专业和课程并不能满足一个合格德育课程职前教育的需求,存在着教师专业不对口(所学的专业不是上述专业内容,如英语教师、数学教师等)、专业对口但学科背景单一或不全(仅是哲学、法学、政治学等专业毕业)等问题。其中初中教师队伍中所教非所学的比例占20.3%;新人职青年教师学历高(硕士学历居多),但单一的专业培养模式和德育课程所要求的复合型人才不符;数据表明,教师认为《经济生活》(69.68%)与《生活与哲学》(82.05%)的难度较大,而全市教师中只有1. 86%的教师的初始专业为经济专业,6.19%的教师初始专业为哲学类。

2.承担教师培训工作的机构众多,培训内容重复,影响培训实效。目前,在北京市教师培训的工作中,有教材出版社、教育学院、大学课程中心、教研部门等多家机构参与,内容交叉重复较多。数据表明,各类中学政治培训基本都围绕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设计、考试评价展开,无明显区别。教师培训以教学学科能力培训为主,社会实践性活动不足,不利于政治教师视野的开拓。

3.德育课程教师的政治素养与课程的时代性特点及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要求不相符。调研发现,学校外出考察工作中,德育课程教师的机会很少。例如我国的改革是从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始的,30多年过去了,真正到过小岗村实地参观的政治教师凤毛麟角。而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又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活化,教师基本没有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局限在家庭学校之间却要在课堂上讲天下大事,纸上谈兵,缺乏社会大视野,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思想政治专业的课程设置与中学教育需求的不完整对接,导致德育教师专业背景单一或不对口,难以同时满足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学科的综合性与模块教学的专业性的要求,不利于德育功能的发挥。

三、进一步推动改革的建议

中学德育课程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学德育课程一定要落实国家课程改革要求,体现北京特色,真正发挥其特有的育人价值。为此在课程建设、实施、管理、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应进一步研究和解决面临的问题,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第一,课程设置上,做到依法管理,优化体系。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要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一方面,开设选修课程要严把准人关。结合整体育人模式的要求对现有课程进行整合,改变地方、校本和学科选修课程庞杂的现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细、落实。另一方面,维护课程的权威和严肃性。课程开设不是多多益善,要考虑开设的可能性和学生的实际;取消“必选”课程的“必选”要求,将选择权还给学生;要凸现学校特色,如将爱校爱国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校史教育有机结合。

第二,课程实施上,明确定位,实践活动建专用教室,完善实践活动的机制。认清中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和功能,明确厘清教师的职责。一方面完善实践活动的“系列化”建设机制。将社会实践活动安排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策划德育工作方案时,就结合课程特定内容设计实践活动内容,如配合法律知识的学习,旁听法庭审判,参与居委会的社区活动;配合经济生活模块学习,与创业者对话、走进证券公司、参观现代农业基地、现代金融机构等;配合政治生活模块学习,旁听一次人大常委会会议;配合文化生活模块学习,开展一次博物馆或图书馆的义务服务、参与一次传统文化活动、参观北京的名胜古迹,当一次义务讲解员;配合道德建设的专题,去养老院完成一次社会服务,或者为家居养老的人提供服务。学校应该有固定场所,固定的时间,配合教学开展活动等。另一方面完善“请进来,走出去”的活动机制。形成双向的具有稳定性的交流机制,整合利用各种资源,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做好组织规划协调,建设高水平的实践活动基地,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

第三,课程评价上,用措施保障多元评价理念的真正落实。其一,开展有关评价的专项研究。一方面通过研究,明确考试评价对课程实施、队伍建设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研究,鼓励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在没有统一考试背景下如何做实多元评价。其二,推进高中考试评价改革,优化现行的评价方式。进一步发挥考试评价对课堂教学的引导功能,完善考试评价方案,完善试题命制,让考试评价成为北京市课程改革的重要助力。建立有利于立德树人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真正做到德育为先。

篇7

【关键词】校园欺凌;思想品德;核心素养;治标治本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7-0064-02

【作者简介】李朝宝,江苏省宿迁市南蔡实验学校(江苏宿迁,223800)校长,高级教师,宿迁市政治学科带头人。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而且这一现象不仅仅发生在校园内,也常常发生在校外,规模越来越大,后果越来越严重,有的学生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要彻底解决校园欺凌问题,学校教育必须有所作为,而思品学科的教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更应发挥重要作用。

1.文化引领,在思品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素质和修养。学校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初中开设优秀传统国学课,并结合思品课制订具体的教学要求,编写简明生动的教材,开设国学大讲堂,把思品基本道理融合于《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之中,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引导学生放大“家”的概念,积极求真、向善、审美,分清是非、善恶、美丑,做一个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且懂得感恩与知恩图报的好少年。如果把国学与思品的深度融合,就能将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内心感悟,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

2.价值引领,在立德树人中培养学生公民素养。

初中思品学科对学生公民素养的培育包括对诸如国家认同、民主精神、价值倾向、理性人格、宽容与合作能力等内容。如何培养学生公民素养?根本在于立德树人。《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不朽“三立”,“立德”为先,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以“立德”来“树人”,欲立何德,培养何人,教育是关键。思品学科培养学生公民素养应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聚焦在“立德”与“树人”上。在教学中,教师注重价值引领,可以把“感动中国”人物随着视频拉进课堂,通过一个个感人的细节引起学生心灵共鸣,使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学习、知恩报恩等品质慢慢养成。

3.特色引领,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身心素养。

品行、道德、习惯都是在生活实践中逐渐认识、体验和形成的,因而思品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立足于学生生活实践,强化于生活体验,提升于感性认识,因为核心素养形成与社会生活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实践体验是学生获得科学的核心素养的源泉。学校要广泛开展各种特色文体活动,每位有特长的学生都有可能成为“星光大道”的小明星。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每位学生都应该快乐地“闹腾”出汗,嬉戏奔跑,场面激情飞扬。由此联想,健康身体、平和心态、积极情感和健全人格对中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4.情感引领,在温馨校园中培养学生道德素养。

德洛尔说:“教师的巨大力量在于榜样。”的确,教师的榜样力量是巨大的,因为教师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日本教育理论家小原国芳说:“只有不断努力、具有进步的热烈的探究精神的人才能使人灵化,迸发出感人的火花。这就是唤起他人的自觉与引发他人的灵感。”培养学生具有思品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师自己首先必须具有学科核心素养,而且这种素养还要贯穿于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培养学科素养的积极性。

5.责任引领,在网络环境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有人说,当前影响青少年成长的四位老师分别是:父母、教师、社团组织、网络。然而,一段时间来,消解神圣,亵渎经典,网络上“恶搞”英雄的信息愈演愈烈,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极为不利。鉴于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多阅读有震撼力、有感染力、富有正能量的优秀文艺作品,让青少年在文化娱乐和艺术享受中自然而然地形成“核心素养”。

中学生是我们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校园彻底根除欺凌现象,不仅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教学中注重思品核心素养的养成,让学生在获得学科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优秀人格,才是根除欺凌现象的治本之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篇8

关键词:初中政治;学生;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人文素质,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思想、人格、品质、情绪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化修养。良好的道德修养是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而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就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促进学生的情感、性格、习惯、实践等全面协调的发展。据调查,目前我国初中生的人文精神贫乏。其人文缺失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上十分空虚;没有上进心与进取心,高分低能,有才无德;自我意识较强,我行我素;行为方式有失规范,违背常理、道德等。这些人文精神失落的现状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政治教学这一重要途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一、深入挖掘教材,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供有效的载体

初中政治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一就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在初中政治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名言、警句、漫画、数据、案例等资料。这些背景资料体现了初中政治学科独有的人文内涵。在教学过程中,要钻研教材,围绕教学目标,做到知识点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如在上到“法律规范经济行为”这一知识点时,笔者仔细分析了案例,与学生合作归纳出了基本知识点:在经济活动中,经济参与者要讲究公平、平等、诚实信用。进而启迪学生要自觉守法、诚实守信,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一学习过程中不再仅仅是单纯地对知识的掌握,而是已经上升为一种人文精神的层面,形成对道德的追求。

二、提升教师素质,夯实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基础

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传授道理、解答疑惑的。要想驾驭课堂,让学生对教师的学识“崇拜”,教师自身必须拥有过硬的本领。同时,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讲信用、平等友爱,教师先要做到诚实守信,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学生。答应过学生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言出必行。一名优秀、合格的教师应该在思想品德、个人行为、学识、价值观等方面,为学生做好榜样,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此外,教师不能停止学习的脚步,学习新知识,更新教育理念。这就使教师思维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随时、及时为学生渗透时政知识,激发学生对政治的兴趣,从而让学生产生对教师的敬佩感。

三、营造浓厚的氛围,构建具有人文关怀特征的课堂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健康人格的前提与基础。经过实践证明,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改变唯我独尊的心态,坚持以生为文,建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我完善的过程。比如在上到《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活动:(1)让学生画一张自己的画像,并用简洁的语言说出心中的自己。(2)认识自己的潜能,从身边的故事出发,正确认识自己的潜能。(3)科学评价自己,引导学生科学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人文精神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四、创设教学情境,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构建平台

一节成功的政治课,需要通过设置恰当的教学情境,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情境教学可以给学生还原一个逼真的场景与生活环境,调动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兴趣,也进一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印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构建新的平台。这既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也能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情感,完善自我。比如在上到《积极的生活态度》这一课时,笔者播放了音乐《活得潇洒》,表达一种不在意他人眼光,自由豁达的人生态度。同时,带领学生观看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片段,引导学生要拥有乐观的生活态度。此外,还给学生讲述了美国大石油王的人生历程,启迪学生要有自己的理想与奋斗目标。

总之,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初中政治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作为初中政治教师,必须坚持以生为本,充分挖掘教材,提升教师素质,营造浓厚的氛围,创设教学情境等多种教学途径,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弘扬人文精神。让学生在初中政治教学得到充分的体现。相信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人文素养必定能够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建德.关于课堂的思考[M].湖南师大出版社.2008,(6).

[2] 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

[3] 屠其君.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育[J].科教文汇.2006.7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