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0 15:23:0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经济学基本方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整体主义个体主义经济法学基本方法
一、经济法对研究方法之期盼
德国法学家拉伦茨认为“法学之成为科学,在于其能发展及应用其固有之方法”。“经济法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研究方法科学与否对于学科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传统法学方法的研究体现出明显的“非自足性”,而经济法学是在传统法学对“市场失灵”与“政府失败”双重缺陷无能为力的背景下,为实现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而建立的新型学科,如果囿于传统部门法学的研究方法,就无法从新视角审视经济法学的特有理论内涵,也难以探索实现经济法学价值目标的路径。因此,经济法学研究不能照搬传统法学的研究方法,应当在方法上进行创新。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经济法学研究方法是区别于其他部门法学的重要标志。批判地吸收现代哲学方法是经济法学方法的重要来源,主要是引入价值判断来评价法律现象,就是以社会对经济法的需求为出发点,研究经济法怎样满足不同主体的需要,多维度地对经济法的基本理念、基本价值等理论进行诠释。本文试图论证哲学中的整体主义方法是经济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整体主义在哲学范围内的发展
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间的争论是西方哲学的一条重要线索。整体主义认为社会集团决不能视作只是个体的集合体,它具有个体所不能包括和解释的独特性质,群体的行为规律不能还原为个体的行为规律,整体是一切社会解释的出发点,必要时可牺牲个体利益以取得整体利益。个体主义认为整体主义强调的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个体利益的总和就是社会利益,个体是社会存在的目的,社会的存在正是为了促进个体的幸福和利益。
作为方法论的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相互指责对方的缺陷。个体主义方法认为,整体主义方法根本不具有操作上的可能性。当代著名哲学家、方法论个体主义的重要倡导者波普尔认为“如果我们要研究一事物,我们就不得不选择它的某些方面。我们不可能观察或描述整个世界或整个自然界;事实上,甚至最小的整体都不能这样来描述,因为一切描述必定都是有选择的”,描述和活动的选择性使得人们难以运用整体主义方法从整体上把握社会,而所有的社会现象都可以用涉及该现象的个体情境来解释,因此,科学研究只需从个体角度出发考虑个体的动机、信念、生理状态及其所处环境等因素,不需要考虑社会整体的制约。而整体主义方法论认为个体被看成是社会化的人,社会整体不是其构成元素的简单相加,比个体具有更多的结构属性。因此,社会不但不能还原为个体,而且会因为这种结构属性成为决定和制约个体行为的原因性力量,所以必须把对象世界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加以把握。。整体主义方法则提供了截然不同的视角,它认为社会整体具有独立于个体的独特属性,社会整体不同于个体总和,社会整体显著地影响和制约其部分的行为或功能。依此方法,应当从社会整体出发,把社会整体看成分析的基础,在总体上把握社会现象,而不纠缠于个体分析。
三、整体主义作为经济法学方法的理论基础
经济法学研究需要探讨现代市场经济的法律需求,研究如何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追求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增长,并在各利益主体之间实现公平分配。因此个体与社会、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是经济法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整体主义研究方法的选择稳定了经济法学研究的基本路径,界定了研究活动的思维体系、考察研究的切人点、论证步骤和层次的安排等问题。
(1)经济法学的产生和发展的视角之考察
传统民法认为,个体利益是社会利益的基础,社会利益是个体利益的总和,只要充分保证实现个体利益最大化,就可以促成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只有靠社会活动参与者自由博弈而产生的自发秩序才是好的社会秩序。民法学理论的架构往往诉诸于人的生物属性或抽象的人性,立足于私人经济生活以个体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强调人格在抽象意义上的平等性及其一般共性,并以平等自由等为原则,通过法律关系模式来安排社会个体之间的权利义务。
然而民法忽视人与人之间因差异而产生的互补性和依赖性。存在于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的个体,在社会利益相对恒定的情况下,某一个体利益的过度膨胀必然导致对他人利益的侵占,自由至上的市场对此冲突无可奈何。历史证明:在亚当·斯密“自由放任”思想的指导下,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迅猛发展,经济个体在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推动下,沿着经济规律的发展之路,走向了垄断。经济个体合理的追求个体利益的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的整体秩序,市场失灵了,而民法调整经济关系没有宏观把握的能力,对于发生混乱的经济秩序无能为力。因此,必须借助新的法律制度来完善其经济管理职能,主动介入经济生活对社会经济进行管理,经济法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经济法学将社会看成是一个超越个体的独立存在,有其独立于个体利益的社会公共利益。因而经济法学基于整体主义的方法;看问题从整体出发,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以良好社会秩序和社会整体经济的稳定发展为价值目标。
(2)经济法学的理念体系视角之考察
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是对立而统一地存在着的。一方面,社会整体利益的增进如能够实现合理分配必然能够使个体的利益增进,而个体利益的增进在某些情形下也可以促进社会整体的利益的增进,因而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具有统一的一面。历史证明:个体私利的自由追求曾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确能既利己又利他,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向前发展,实现了社会利益与个体利益的相对和谐。然而,另一方面因为社会作为整体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也存在对立的一面。事实上,在高度现代化的条件下,由于人类具有趋利的本性,如果对他们的行为不加以一定的限制,势必会危害社会并最终殃及自身。因此,亟需要特别维护有遭受损害之虞的社会整体经济利益,重构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平衡的新格局。所以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合理分配是每个部门法需要考虑的问题。然而基于民法理念认为个体利益的追求能自然实现社会整体利益,进而着重考虑个体利益的保护,因此不过分关注社会整体利益。
而经济法是适应生产社会化的客观需要,弥补民法等传统法律部门对社会经济关系调整的不足而产生的。经济法学认为社会整体利益不是构成社会的每个个体利益的总和,而是社会中独立存在的有机整体的利益。个体行为具有外部性和普遍性,保护社会整体利益的价值目标决定了经济法从产生之日,就肩负着从“社会本位”出发,追求社会整体利益的重任。
经济法是维护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法律制度,其理念是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的角度,对整体经济生活的介入,保障社会整体利益平稳协调地增长,从而带动全社会所有个体利益的增长,以消除个体权利无限制行使对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所造成的消极影响,促进经济和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发展。为了实现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经济法有时需要对个体的权利加以必要的和合理的限制,通过限制个体的部分自由去为其换取更大的自由,牺牲个体部分利益去为其获得更多的利益,从而实现社会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各自最大化和相互和谐发展。可见,经济法学的研究视角是整体主义的。
(3)经济学与经济法学的关系之视角考察
经济法就是将主流经济学关于市场经济运行所需的条件,及克服市场缺陷的方法等理论的制度化。经济法体现了法律对经济关系的“翻译”,依赖于经济学原理,许多经济学的概念与论断直接为经济立法所吸收。“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以个体利己主义的方法论基础通过对“经济人”的分析奠定了理论主导地位。他认为一切经济现象都可以视为在交换过程中彼此会发生冲突的无数个体愿望和追求的结果。古典经济学认为个体效用最大化与社会整体效用最大化是统一的。在这样的经济学理论指导下,民法学认为,经济活动应当排斥国家的干预,只要人都自由地追求自己的利益,社会就会走向幸福和繁荣。超级秘书网
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演讲中谈到中国教育结构调整和现代职业教育时透露,教育领域将重点推进四个方面的改革,其中第三项就是对占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一半的600余所地方本科高校实行转型,向应用技术型和职业教育类转型。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余所地方本科高校将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和职业教育转型。同时,黑龙江省教育厅确定黑龙江科技学院、牡丹江医学院、哈尔滨学院、齐齐哈尔医学院、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东方学院等6所高校为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这些单位,这些高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扩大社会合作,要面向行业、面向应用、面向实际,培养应用型人才。在此背景下,黑龙江东方学院作为一所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基本形成了面向地方、适应就业市场需求,教学以毕业生就业为指南的教学体系,向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目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高等教育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同时高等教育的主体也有新的变化,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0后”的学生,与“80”后相比有自己的特点,这些背景对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决定了西方经济学在教学方式与手段上要有新的变化。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目前,在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整个课堂教师是中心、是主角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量地陈述和讲解原理,很少提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和进行广泛的讨论,忽略了西方经济学的逻辑分析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没有关注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应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应该具备的;同时,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已有的经济结论,很少主动将学习到的经济学理论同现实的问题联系起来,很少有学生在课后去查阅和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料、书籍,更不用说主动到社会或企业独立进行社会调查,社会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必然导致事半功倍,教学效果不理想,无法培养应用型人才。
(二)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这门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主要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而且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下课时被缩减了,所以导致教学大多数以课堂为主,教师很少带领学生到企业或社会进行社会调查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因为缺乏对社会、经济的了解,尤其缺乏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宏观经济运行以及市场运行等实践的深层次了解,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而且感觉这门课和实践结合的不紧密,对自己将来的工作没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而我们的教材内容(特别是国内的一些教材)主要是理论介绍,加上大量图形、数理分析,很少有案例和新闻摘录,比较抽象枯燥。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学生感到西方经济学理论和现实脱离,没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如果教师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与时俱进,创新和尝试多种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并且还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倾向和方法,不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考核方法单一
《西方经济学》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因为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是专业必修课,所以一般是考试出题的方式、成绩由两方面组成,一方面是卷面成绩,另一方面是平时成绩,且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直接影响着经济学教学的效果。考核评价方式单一,只看中最后的分数(因为它是学生评选奖学金的依据),不重视学习过程,将考核成绩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过分强调最终成绩的作用及功能,没有认识到学习和考试的真正目的和作用,因此导致学生在考试前紧张地背诵书本知识,而忽略了拓宽知识面。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
(一)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美国学者普遍认为,“所有真正的学习都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它需要运用头脑,不仅仅要靠记忆,它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承担主要的角色而不是教师。”所以,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也应该换一种思维方式进行思考,让学生对这门课产生兴趣,让他们爱学习,主动学习。兴趣是学生知识增长的发动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有热情,有兴趣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了它学生才会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要求教师讲课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如在讲经济学产生的原因时,提问学生每个月的零花钱是如何分配的,从而引出经济学产生的原因;讲到为什么学习西方经济学时,让学生谈谈上大学的预期收益和成本是什么,上大学值不值得?讲到机会成本的概念时可用“上大学的机会成本”解释这一概念:学生在高中毕业时面临选择,一个选择是上大学,另一个选择是工作,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就是四年打工挣钱可能获得的收入,这样便可让“机会成本”这一相对晦涩难懂的概念变得生动有趣;在讲到消费者均衡时,提问学生假如你有8元钱,你将如何分配你的早餐?在讲到均衡价格的变动时,用具体的事件分析具体的市场等。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强调西方经济学的实用性,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觉得学习西方经济学有用,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帮助自己做出正确的决策;另一方面是让学生感到西方经济学并不是那么“高大上”遥不可及的,而是一门来源于生活并且服务于生活的学科,经济理论解释的大多是经济生活当中的固有规律,从而提高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促进学生主动思考、质疑问难和探索求解等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使探索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协同性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从而有利于开发学生潜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采用习题练习法、比较教学法、读书指导法、引导教学法、重难点讲授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下面重点介绍几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1.参与式教学法
参与式教学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让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让师生双主体在教与学之间相互参与、相互激励、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统一,充分发挥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主体的作用,使师生在互动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具体做法是,事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让学生课后查找某个经济问题的材料,做好准备,注意讨论的问题应是与课程中的理论知识有关的,并且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而且不能太难,不能理论性太强,还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这样能够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和参与热情,讨论的问题可以具有一定争议性和针对性。然后在课堂上安排学生代表阐述资料和结果,学生可以做成多媒体的形式讲解;学生代表讲解完毕后,允许下面的同学针对内容进行提问,由学生代表和小组成员共同解答,并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将气氛推向。教师最后逐一点评,并允许学生参与打分。这种做法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锻炼了学生表达思想的能力,提高口头表达的技巧。如在讲完生产理论、成本理论之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我国国有企业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哪些问题”,“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应如何转换机制”。在讲到垄断竞争厂商产品差别时,可以让学生从广告、质量、售后服务、品牌等方面探讨产品差别;在讨论信息技术对经济的增长作用和大学生失业的原因时运用参与教学法。参与教学法需要学生在课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查阅丰富的相关资料,理清所讲内容的逻辑关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实践教学法
应用型本科院校强调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各种各样的实践环节为学生提供解释经济现象,解决经济问题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实践教学也可以采用专家讲座和创建实习基地等方式进行。
第一,专家讲座。学校可以定期邀请一些知名的经济学专家和学者给学生讲授当前的经济理论热点及前沿问题,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可以请一些经济学家为学生讲解什么是经济的“新常态”,“新常态”的特征是什么以及在“新常态”状态下,政府和微观经济主体的作为有哪些?还可以设置现场问答环节为学生答疑解惑。生产理论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因为学生没有工作经历,所以除了邀请专家讲解经济理论,还可以邀请一些知名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为学生讲解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活动,以及如何将所学的西方经济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以加强理论联系实践能力,体现经济学的实用性。比如,黑龙江东方学院搬到平房校区之后,请了平房区政府的领导讲解哈南工业新城的企业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使学生对此有了一定的了解。
第二,创建实习基地。实践教学不能仅停留在校内,学生视野的开阔,基本技能的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提高都需要有一个平台来实现。学校系部可以在校外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寒暑假或者学习过程中或者毕业实习等阶段到校外实习基地参观、考察甚至是工作,实习结束后提交实习报告和实习记录,考核实习效果。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发现自己理论的不足,使今后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更(下转203页)(上接181页)好地理解西方经济学的内容。比如,黑龙江东方学院搬到平房之后,可以和哈南工业新城联系创建实习基地,这是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如何将专业和企业联系,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方法论 经济学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0-0027-02
在日常的本科经济学教学中,许多学生学了基本的经济学知识后常常感到困惑和不解,或是因为将假定条件下的经济理论与现实经济现象一一对应,或是因为对同一问题存在不同的经济理论解释及政策建议,或是因为现有理论很难完全解释中国由计划向市场大规模转型过程中的现象。当前的经济学教学中常常更注重理论观点的归纳、知识的讲解,而忽视逻辑的演绎推导,分析方法和分析能力的培养训练。教学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实际分析应用及创新能力。经济学教学中注重方法论,注重逻辑的演绎推理,更能够培养学生对经济问题的辨别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及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应在分析框架、数学工具、实证分析、价值引导等方面加强经济学方法论的应用。
一、理解并在教学中应用现代经济学分析框架
田国强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中提出规范经济理论的分析由界定经济环境、设定行为假设、给出制度安排、选择均衡结果、进行评估比较等五个部分构成。钱颖一在《理解现代经济学》一文指出,现代主流经济学一般从视角 (perspective)、参照系(reference) 和图表、数学模型等分析工具三方面构成。经济学分析框架通常基于经济人的偏好、生产技术和制度约束、可供使用的资源禀赋的基本假设,主要探讨经济微观主体(个人或厂商)在利益最大化的理念下如何在外部激励作用下形成均衡状态(equilibrium),并探讨所形成的均衡是否有效率,即是否存在帕累托改进。
经济学研究的一般途径也是经济学教学的分析框架。教师可以按假定经济主体的行为,解析激励机制,均衡结果的形成及均衡结果的评价等几个步骤对理论进行分析。教学中要利用简明图像和数学模型等工具来分析纷繁错综的经济行为和现象,让学生理解,不论是个人还是厂商,不论是消费者还是经营者在做经济决策时,他的决策原则是在现有的约束条件下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教学中,还要利用阿罗―德布罗定理(Arrow-Debreu Theorem)等参照系,并向学生解释澄清:一是这些定理描述的并非是现实世界,通常情况下是用来作进一步分析的参照系,不可到处套用;二是不能因为定理与现实的差距而认为毫无所用,定理是为解释现实提供参照系。
二、教学中加强数学语言工具的应用
经济研究是解释经济现象,提示因果关系的研究,应当说用文字也能较明晰地阐述和论证经济观点,但用数学语言和数学工具来论述和推导有其方便和严谨之处。数学化的优势表现在:第一,数学工具和数学语言使经济关系的表达变得简洁严谨、清晰;第二,数学方法的使用促进了经验分析,并保证理论检验的可靠性;第三,数学化令逻辑推理严密精确,可以防止漏洞和谬误,通过数学推导,可不断促使新的经济理论产生;同时经济学与数学之间存在的某种天然联系,如供求、失业、通胀、利率、汇率产出等经济研究范畴都是可数量化的研究对象。从一种经济思想的提出到严谨地得到论证并能推广应用,一般都需要数学证明。以斯密“看不见的手”原理为例,其基本经济思想是在充分竞争和完全信息下,价格的信号作用会自发地调配资源,并实现效用的最大化。这一思想的证明是由德布鲁运用拓扑论、集合论等现代数学工具完成的。再以经济学的“边际革命”为例,所谓“边际革命”指的是研究方法的改变,是微积分等变量数学方法的引入带来经济学理论和研究的进步,并一举奠定了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框架。
数学工具在经济学中的大量应用,要求我们在经济学教学中,从使用文字语言转变为使用严谨的数学语言,并和学生说明数学工具的重要性。教师在利用数学或计量图表模型等研究分析经济问题时,应让学生理解数学公式、计量模型、图表曲线等所表达和对应的经济含义。用图表等的好处就是表达直观易懂,但在教学中应当超越,要提升到经济学语言的阶段。要注意的是,当前经济学教学研究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数学滥用”。比如在经济学教学研究中,为了表达方便或推导容易,作出不符合实际的前提假设,或预先得出结论,再按倾向性结论来采集数据建立数学模型,或为追求数学技巧而不管客观经济实际。
三、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证分析
在《人性论》中,休谟提出了著名的命题:人们不能从“是”中推论出“应该是”,被称为“休谟的铡刀”。意在表明事实领域和评价领域之间存在着一种合乎逻辑的严格区分。
相对通过严谨的、可重复的、可控制的实验而获得数据和结果的自然科学,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无法通过可重复的实验(或实验成本太大)来验证,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产出、价格、供求等现实中可观察的经济行为和现象,经济学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理论体系,用以解释现实观察到的经济现象,并通过理论的预测与实际观察到的现象相对照,来考察理论的可信性及解释力。因此,根据现已观察的经济现象及能采集的经济数据检验经济学理论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大部分;同时在检验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完善和修正旧的理论并创立新的理论。因此,当前主流经济学都非常重视实证分析和经验研究,在国际及国内主流经济学学术期刊上的论文也大多数使用经验实证方法和计量研究模型。
在经济学教学中,要向学生强调事实判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在认知世界时,应该以客观的态度来分析。在教学中,还要向学生讲清楚证伪与证实的关系及区别。理论是不可以被证实的,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并永远都对的,理论只可以不被证伪,即某现象暂时可以用某种理论来解释,当该理论无法继续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时就要寻求新的理论。举个例子,人们通常认为天鹅都是白的,如果某天有人看到了黑色的天鹅,那天鹅是白的结论就不成立了,这就叫被证伪。经济学研究中,通过使用某种方法和某些数据论证了某命题,得出了某结论,也只能说该结论暂时可以被所收集的数据和研究中所应用的方法支持,还没有被证伪,如果采用新的研究方法也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四、加强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的价值观引导
教学工作还涉及价值导向的问题,教学内容和方式与学生的思想变化之间存在关联。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闻媒体对经济问题的报道也日益增加,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经济学理论教育和基本的经济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但毕业后更多的经济学知识的应用者和经济生产生活的实践者,在大学接受经济学教育期间的价值判断与价值观引导是不可少的。
尽管当前主流西方经济学更多地使用经验分析和实证计量研究,但经济学者对社会伦理、道德情操等问题的探究却是经济研究的传统,至今也有伦理经济学的研究分支。以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为例,他开始是研究道德哲学的教授,在出版《国富论》前,着重考察了人的行为、人际关系和行为道德规范的《道德情操论》就已使其成名。
就教学而言,本科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初学经济学,他们经济学理论素养较薄,对经济学的学术范式、研究方法、理论体系及理论发展了解不够,在学习过程中易产生知识和价值观念的混淆。比如,经济学中“经济人或自利性”假定,在经济学教材及教学过程中,对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一般都假定其追求经济利润或财富最大化,如不加引导,学生往往把这种假设直接当作“人都为已”或“人性本恶”的价值判断,这容易使学生对人际关系和人际活动产生认知上的利益化、交易化倾向,如接受这种观点对学生成长不利。同时,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中,有时为了数据的易采集、或变量的可观察获取、或易衡量操作,通常把中间的变量作为最大化的目标,比如说人们追求的是一种幸福舒适的生活,但舒适幸福是不容易观察和量化的,所以就用一个中间具体可量化的指标来衡量,比如财富。而且当前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已向社会学等其他学科领域扩展,经济学家运用经济学的分析范式,把犯罪、贿赂、寻租、交友、爱情、婚姻等都纳入经济分析的范围。根据部分经济学家的方法和分析,我们甚至可以将犯罪看作最大化的结果。对这些问题,在教学中要从经济学方法论上给学生解释清晰,引导学生形成正面积极的人生价值观体系。
[ 参 考 文 献 ]
[1] 邓兰兰.经济学教学中应用方法论的意义与方法[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5):91-93.
[2] 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5,(2):113-125.
[3] 钱颖一.理解现代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2):1-12.
[4] 张真.关于经济学应用数学问题的讨论[J].东岳论丛,2005,(1):187-189.
关键词:教学视野 教学结构 教学时空 活动经验
小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石,数学教师只有帮助小学生积累数学经验,才能及时让小学生温故知新,从经验中吸取教训,弥补自己的不足。当然,积累经验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需要从中找到适合小学生心理和生理的方法,在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兴趣的基础上,帮助其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一、延展教学视野
为了帮助小学生积累更多的活动经验,数学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从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框架中脱离出来,努力延伸教学视野,站在教育发展的前沿,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寻找各学科之间的互融点。教师延展教学视野有利于小学生接触更新颖的数学知识,同时为小学生积累活动经验提供更大的空间和可能。而教师在延展教学视野过程中既需要尊重小学生的切身利益,考虑小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又需要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教师首先应该参考不同版本的教科书。教材是数学教师教学的基础,教师一般都会按照教材划定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在参考教材具体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当然,教师在选用教材时还会充分考虑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但是教师却忽略了“一标多本”的情况,不同版本侧重的教学内容有所不同,讲解的方式和重点也不同。如果教师单纯按照一种版本进行讲解很容易扼杀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教师需要参考不同的版本,并改善自己的授课方式,让小学生区分各教材的不同点,并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思考探究获取学习经验,提升学习能力。
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是密切相连的,教师在立足数学教学的基础上也需要融合各科知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同时掌握其他知识,并从其他知识中寻找数学元素。这样既能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又能让学生自觉地将其他学科学习中获得的经验融会贯通到数学学习中来,在小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丰富自身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二、融通教学结构
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实用性强的学科,数学各类型知识和结构之间的关系紧密。数学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都会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编写原则,旨在使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呈螺旋式上升。因此,教师在延展教学视野的同时还应该融通教学结构,在教授新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温习旧知识,做到“温故知新”。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同一问题的理解能力是不同的,学生只有打好学习基础,才能为今后的学习铺平道路。数学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用后续的数学学习经验促进原有经验进行完善和重组。例如,“希望小学物理组有30人,美术组的人数是物理组的三分之一,生物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五分之四,那么请问生物组的人数是多少?”在讲解这道题时,教师首先需要掌握课本内容,掌握数学知识脉络,在教学新知识时及时带领学生向后看,让学生从旧有活动经验中提炼出新的活动经验,并以此建立新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在学生学习新知识时适当的在知识的延伸点上眺望,让小学生大胆想象和猜想。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年龄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改编,也会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取得进步。这种教学方式充分考虑了小学生的差异性,也考虑了知识的联系性。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仍需要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超越文本,延伸知识,让学生意犹未尽,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探究未知领域的热情和信心。同时,教师还应该在小学生探究的过程中给予帮助和指导,帮助学生在猜想未知知识点的过程中积累活动经验,并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找到学习方向,提升学习效率。
三、创建教学时空
课堂是数学教师教学的主要阵地,但是如果教师单单以数学课堂为教学的唯一阵地,就会缩减教学效果,影响教学效果。数学教师应在充分利用教学课堂的基础上创建教学时空,通过拓宽教学渠道的方式带领学生去更为广阔和丰富的生活天地中学习。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缓解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又能让其在课外学到课本上接触不到的知识,让学生将课本学习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相联系,促使学生从狭窄的课堂学习中脱离出来,主动投入到课外实践活动中,以此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会主动提出探索未知领域的要求,并开始关注社会生活,而现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已不符合小学生的要求。教师只有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景,或者拓宽教学空间,把教学阵地延伸到室外生活中,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知识以及数学知识的真实性。才能与数学知识亲密接触,弥补数学课堂教学的缺陷,从室外学到更丰富、更具有趣味性的知识。例如,“光明小学需要粉刷数学教室,已知教师长9米,宽6米,高2.5米,要扣除门窗、黑板的面积12.5平方米,现知一平方米需要4元涂料费,那么粉刷一个教室需要多少钱?”在讲解这道题时,教师应该让学生搜集材料,亲身到教室外测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在生活中,有意无意的进行学习。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时空,细心观察事物,合理选择知识学习。教师通过拓展教学时空,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等方式可以提高小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的效率,让小学生把积累数学经验当作一种乐趣,而非是一项任务。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长远甚至较为艰巨的任务,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把教授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的途径与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在完成该项任务时,不断创新,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小学生主动积累活动经验的兴趣和热情,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小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黄新妹.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基本活动经验积累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4,(20).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基本活动经验 积累方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基本的活动经验。”可见,数学活动经验能使知识、能力与活动对接,能使数学思想和体验情感得以升华,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关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对于促进课堂各要素的融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重要意义。下面我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就如何加强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谈几种具体方法。
一、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积累抽象的活动经验
原型用直接经验上将实际问题进行抽象,将现实问题进行数学化,转化为数学问题解决,实现抽象活动经验的自主化、个性化积累从而形成数学知识。如现实生活购物中我们建立起货款应不超过可支配资金的直接生活经验,在学习不等式后将其抽象为一种不等关系并用符号表示,通过求解不等式(组)得到购买方案,这一活动促使学生积累构建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表示关系的基本活动经验。在遇到类似的购物情境时,学生会自觉进行数学化,将问题抽象成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解决问题。可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背景出发,设计学生所见、所闻、所感、所经历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不断从生活情境中抽象数学问题,使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成为积累抽象活动经验和增强应用意识的基础。
二、构建知识网络,积累类比探究的活动经验
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相关性或相似性,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迅速得出结论,明确探究的方向和要点,通过学习方法的迁移,解决问题的同时积累类比探究的活动经验。如:学习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明确性质是由图形的位置关系得出度量关系,判定是由图形的度量关系得出位置关系,积累了图形性质与判定的研究经验;学习平行四边形时,类比引导学生通过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得出对边的位置关系,进而探究边、角、对角线的度量关系获得性质,再由四边形边、角、对角线的数量关系判定四边形是否是平行四边形,进一步积累从边、角、对角线研究四边形的活动经验,为矩形、菱形、正方形等奠定基础,从而强化几何图形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类比探究经验的积累。
三、凸显展示交流,积累合作分享的活动经验
不同学生对数学的多样化认知与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密切相关,然而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往往使他们产生的认知是片面甚至是错误的。展示与交流可以使学生消除认知误区的同时,获得更多不同的思考经验,获得更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进而体会到交流分享的重要作用,在反馈的合作学习中取得分享交流的活动经验。如:学习多边形内角和时,通过学生小组展示“从一个顶点出发引对角线、连接边上一点与各顶点、连接多边形内上一点与各顶点、连接多边形外上一点与各顶点”四种辅助线的作法,形成共性认识――利用辅助线将多边形内角和转化为已知三角形内角和解决。学生在分享过程中,认知得到拓展,经验得到升华,从而积累有效合作分享的经验。
四、引导反思总结,积累思辨的活动经验
思考经验的积累,不仅在于问题的解决,还在于对问题的类化比较,对知识应用和知识间关联性和差异性的理解。课堂总结提升中,以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辨析不同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对核心知识进行梳理,有利于学生将知识内化规整,纳入已有知识体系;同时在反思中,产生新问题走向新领域研究,实现学习过程源流相承。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引导学生回顾探究过程,从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理解“等边对等角,三线合一”性质,与已有轴对称知识整合。教师再适时抛出问题:等腰三角形的腰上是否都具有三线合一的性质?什么样的三角形三条边都具有三线合一的性质?学生用已有根据轴对称探究的经验展开思考,由等腰三角形引向等边三角形性质及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内在联系的研究。反思总结,让学生思辨成为一种习惯,有利于学生思辨经验的积累,也有利于学生形成体系化的认识,将思辨经验应用到新的探究领域。
五、精化练习应用,积累数学建模的活动经验
应用数学解决各类实际问题,实质是用数学模型对实际事物的一种简化。如在一块三角形钢板上,如何截取一个正方形的钢板,其面积最大?问题在于如何在三角形中画出正方形,并通过计算说明其面积最大?在这一过程,学生将裁钢板简化为三角形与正方形的关系,借助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数学知识应用与实际生活结合,学生在利用数学建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成功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强应用意识,并在反复建模活动中积累建模经验。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应基于课堂教学活动,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直接经验为基础,注重课堂学习类比探究,组织学生交流分享、总结思辨,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建模过程中得以实现,最终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体系化理解和对数学思想的渐进式感悟。
参考文献:
[1]刘同军.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导论[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2013.
1基于设计工作过程的方法研究
环境设计的专业教学一般由基础课和专项设计课程构成,到了高年级,课程设置更倾向于“真题真作”和“假题真作”的模式,以此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以及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实战性。这一模式本身并无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产生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由于该专业学生大都来自美术类考试,他们的文化素质、逻辑思维,理性的综合分析能力相对低较。同时,在教学上的师资储备、教学条件和实习基地相对缺乏,在专业理论建树和工程项目研究方面相对薄弱,导致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设计水平难以突破。这些弱点在就业方面已经逐步呈现出诸多问题。其次,传统的环境设计教学多注重表现技法的传授和形式语汇的表达,当学生面对实际项目设计时往往不知所措,缺乏实际指导设计实施的方法与步骤,感觉基础课程的学习与项目设计脱节,形式语汇难以建构。事实上,包括视觉传达设计在内的艺术设计各专业几乎都未开设专门的设计方法研究等类似的课程,所谓方法大多依靠教师个人的经验与认识水平。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对整个设计专业已经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1.1科学的工作方法
现代环境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高的交叉学科。首先,环境设计的成果是以工程项目的建造为结果和过程的。因此,凡是涉及工程项目设计和建造的所有环节都将成为环境设计关注和遵循的必须原则。它是一个复杂、动态的系统,没有一个科学、系统、整体的方法来支撑,这一过程很难得以推进。其次,在每一个具体的环节,又会有很多错综复杂的问题相互叠加和展现。这更需要设计者具有冷静和睿智的头脑,运用一定的方法予以化解和实施。学校教育的问题是,这一复杂的动态系统由于不能及时得以评价或是由于片面的评价和引导,往往失去了真实的意义。方法成为设计过程中的注解,而非设计必须遵从的原则。在面对实际的项目设计时,盲从和慌乱成为普遍现象。
方法学,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简单地说,艺术设计方法学研究主要解决设计师面对设计项目时“怎么办”“如何开始”等问题。
对于任何一个环境设计项目,其复杂的设计过程概括起来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设计规划(明确设计任务)、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明确各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和目标,在此基础上建立整体设计的进程模式。这一模式的建立首先依靠科学的方法的介入和指导。例如,在初期需要有设计调查这一环节,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事实是,它往往被忽视或流于形式,甚至仅仅被作为设计表达的表面注解和方案阐述时的理由。原因是,设计者缺乏正确的调查方法和途径,结果自然是片面和“想当然”的,因此也就失去了指导设计的实际意义。例如,对于综合市场的改造这一设计命题,微观上从管理者、从业者和消费者不同的诉求和需要出发,和宏观上从社区文化、市场竞争力与整体环境形象出发。对于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介入方式与方法不同,得到的指向和结果就会相差甚远。其次,整体设计的进程模式还要依靠科学的分析和解读。问题都摆出来了,接下来要做的是分析和梳理出重要的数据和信息,逐渐整理出设计的理念和基本思路。计算机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处理和分析数据,但不能为我们提供解决的方法,设计的进程再次回到了方法研究的范畴。科学的方法“可以将设计师从工匠的迷茫中解脱出来,从而投入工业的语境之中”。[1]在现代设计中,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的地位已经产生了变化,它不再将个性化和艺术表达作为首要条件,设计也不再是设计师一厢情愿的艺术表达,而是成为与委托方、其他工程师平等协作,参与并完成设计艺术生产的合作。这源于设计、科学、技术与生产相结合的结果。因此,没有一个科学优化的工作方法,这一过程将会变得复杂。
1.2系统与整体的工作方法
系统与整体的设计方法不仅是现代工业设计的重要原则,也可以成为其他设计领域关注和采用的基本方式。它是指运用系统论的有关原理和方法,对设计过程进行整体、全面的把握,目的在于调整系统结构和各要素的关系,使系统获得优化。从系统的角度分析设计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条理、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设计全过程。
环境设计是复杂的、动态的设计过程,委托方意志的变化、投资额度的变化、市场反应的变化、原材料价格的变化,以及人力成本的增加,甚至施工环境的变化等,其间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设计的进程。这中间有太多的问题需要思考、太多的环节需要关注、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太多的关系需要协调。因此,更需要设计师树立系统与整体的理念。整体性就是把设计过程中的任一对象看成各个要素,并按一定方式来构成的有机整体。作为整体的部分,要素与整体、环境以及其他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使系统整体呈现出各组成要素处于孤立状态时所不具有的功能和性质。因此,在环境设计的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强调这种关系的存在,清醒地认识到它的重要性,用科学性的具体方法指导学生的设计实践。学生也好,设计师也好主动地运用系统与整体的方法,从与人沟通的能力、谈判的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决断能力、合作能力的提高等细节入手,以分析、综合、评价、执行的手段贯彻于设计各阶段,使设计的问题得以凸显、集中、深入和拓展,最终以优化与适合的方式完成。
2基于设计思维方法的研究
设计方法学的研究与艺术设计的关系有如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样,前者以观念与方法论影响后者,而后者的进一步发展又推动了前者的发展,它们在相互促进中得以共同发展。[2]包豪斯注重艺术教育与技术教育相结合,把艺术设计看成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强调艺术设计和艺术的密切联系。艺术家与工艺技师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实践的过程中存在相互统一和相互转换的可能性。现代设计已经不是能由某个具体单一的工种或艺术家来独立承担的工作。乌尔姆设计学院强调全面发展的创造个性旨在擺脱“纯艺术家”的主观性,和“纯制作者”的狭隘性,从而实现艺术与技术的结合。然而,乌尔姆设计学院试图把设计活动更多地建立在科学的推导和逻辑过程的做法,这又会导致对于设计师个体的艺术感受和认知的忽视。由于所处的时代语境和面临的问题不同,对于现代设计教育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包豪斯和乌尔姆学院都在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方面就艺术如何参与现代设计中给出了解释,进行了实践探索,但又具有各自的局限性,即忽视了作为设计师个体的思维方式的不断发展和进化。类似于将设计的过程定位于前提条件限定下的被动执行和流水线生产,忽略了艺术的创造性和艺术设计除功能之外的活力因素。
2.1设计思维方法的分类
在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中,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它们都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发展的趋向却不同。
艺术设计思维方法的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艺术设计思维的本质、现象、特征和类型进行比较分析。尤其是对艺术设计中的创造性思维的研究。二是对艺术设计思维方法进行系统的整合研究。现代设计的科学本质及其目的性规定了设计思维的逻辑定向,即通过对各类相关因素进行充分的理性分析和理解,从而在设计中体现这种需要、目的或价值。其特点是把直观或经验所得的东西通过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定理、原理等,使人的认识由感性个别到理性一般再到理性个别。逻辑思维在创新中对发现问题、直接创新、筛选设想、评价成果、推广应用、总结提高等环节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形象的创造要求艺术思维发挥独特的作用,只有综合的思维方式才能解决设计中的具体问题。这种综合性体现了设计思维的辩证逻辑,即处理好抽象与具象、理性与感性、分析与综合、历史的与逻辑的、人与物等关系。设计是科学与艺术统一的产物。在思维的层次上,设计思维必然包含了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这两种思维特点,或者说是这两种思维方式整合的结果。
2.2设计思维方法的研究
研究设计理论,必须研究方法上的处理方式、创造性的观念和艺术的表现手法。如果说目的性、实践性和规律性是一般方法的共性特征,那么情感性则是艺术设计方法最显著的个性特征。设计方法学涉及众多领域,是对设计方法的再研究,所以要尽可能多地产生让人耳目一新的想法,从更加宽泛的视角对问题加以定性,以新的视点审视设计问题,避免过早定论,脱离以往的做法,实施转化思路等。在各种复杂的设计过程中,科学的抽象思维得到的结果必须用形象的方式展现和反映出来,它最终仍是一个形象的建构问题。因此,艺术思维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自始至终地存在着,而且起着主要的或决定性的作用。发散思维针对所给信息而产生的问题,要尽量从各式各样的角度去解读。它是一种跳跃式思维、非逻辑思维,是指人们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或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围绕一个问题,从已有的信息出发,从不同方向,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思考、探索,从而获得众多的解题设想、方案和办法的思维过程。设计师可以对设计要求给出自己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确立设计目标,提出设计创意。从范畴化的角度来看,在谋求设计创新的过程中如何创造出新的环境设计范畴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思考过程中,着眼于设计要求中心要素的思考容易受到既成概念的影响而落入惯性思维,运用周边要素开展的思考则表现出一种扩张的态势,并能从中找到更合适的设计方案。
3环境设计方法的嬗变
以科学理性为基础的传统认识论通过彰显“智慧之爱”并未将认识论引向解放。在克服科学认识论弊端的前提下,认识论研究领域中各种学说不断涌现。其中,生活认识论和社会认识论在批判科学认识论的基础上建构其理论体系。生活认识论是“生活世界观照下的认识论,这种认识论关注的焦点转向人们生存的现实感性的生活世界”。社会认识论是“关于人们怎样认识社会的哲学学说,它以人们认识社会的认识活动为对象,考察人们认识社会的特殊活动结构、进化过程和特殊规律”。社会认识论关注的是知识的产生及其社会性。从关注理性哲学的科学认识转向关注人的生活和社会的认识,是认识论研究的层次深化和思路转换,开启了更广阔的认识论研究视域。这一转换为理解知识和知识的产生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有效地指导了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开发,从而促进知识创造学习环境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知识创造学习环境的设计是在社会经济、科技的进步以及学习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在以新认识论为基础的知识建构论、学习扩展论和知识创造模型论、科学知识社会学等的支撑下发展起来的。
社会的发展使工作任务越来越强调知识性、跨学科性和复杂性。“如果不与他人合作,单个人几乎不可能独自完成一项复杂的任务。”同样的,“学习也是一个高度互动和动态的过程”。在教育与培养的过程中,学生应考虑到这些特点。学生应在学校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协同工作从而为进入职场做好准备。简单地将学生分组并告诉他们在一起工作,不意味着能够自然地发生协同合作。当前的学习环境设计没有过多地考虑如何有效地调节学生之间的关系,以使每个人都能为获得成功作出充分的贡献。人类的特质之一是能够集合共同的智力资源,一起解决问题,从而将创造知识的过程建立在群体协作的基础上。但现有的学习环境设计“缺乏分工合作与整合工具”。
人类始终跋涉于认识世界的旅途中,从对外物的认识到对自身的认识,体现出人类认识能力的不断深化。认识的结果是形成各种知识,因此认识论与知识论在某种意义上是统一的。知识是学习的核心内容,对知识的不同看法形成了不同的学习环境理论,因而不同的学习环境理论必定以某一认识论作为支撑。在当下,基于不同认识论基础上的学习环境设计正表现为从“以知识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再到“以协同创造知识为中心”的发展轨迹,即从知识共享走向知识创造。因有理论的支撑和现实的需要,知识创造基础上的环境设计必将成为环境设计的主流形态。
4结语
设计方法学是一门动态发展的综合学科,对其研究与实践应紧跟时代的变革而不断地有所发展和创新。正确处理好教学改革中科学与艺术、经验与分析、定性与定量、创造与适合等的关系则为关键。把空间形态、构成与人的行为状态的研究作为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出发点与研究对象,将现代设计方法论的研究体系与方式引入教育模式的探讨,改变原有的以院校学科优势、地域特征、教师经验、感性认识为依据展开的传统艺术设计教学模式,以动态的、发展的、系统的理论支持来研究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并逐步形成基于系统理论指导的教育教学改革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敏.设计Or艺术——乌尔姆设计方法初探[J].创意与设计,2010(02).
[2] 郑建启.艺术设计方法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 凌继尧.世界艺术设计的若干问题[J].东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
[4] 李立新.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
教学研究方法论关照的是教学研究,旨在为教学研究寻找目的,并且通过具体的教学研究方法决定教学研究的状态和走向,开启了经验的、理性的和直觉的教学研究。教学研究方法论以原创性教学研究为主要对象,并为它提供重新审视教学活动的境界和超越动力。
关键词
教学研究 方法论 基本路径
方法论与方法的区分,如同认识论与认识的区分,方法论就是对方法的看法,但这个看法是哲学层次的。方法论是对方法基本问题的根本性看法,决定着众多方法背后的逻辑脉络,每一种具体的方法都内隐着某种哲学主张和路线,因此方法的高明说到底是哲学思想的高明。方法论在指导方法的同时,必然会制约方法的提出和施行,因此方法论需要不断拓展自身的基本路径,为新方法的诞生和旧方法的重生提供更宽阔的视野和更坚实的支撑。同理,教学研究方法论基本路径问题决定着教学研究方法的更新,因此教学研究方法论基本路径问题值得我们研究。
一、教学研究方法论决定了教学研究的目的、状态和走向
世界观是方法论,方法论更是世界观。我们如何对待世界,决定着我们如何看待世界。“如果没有某种新的哲学方法论就不会有新的哲学思想,有了新的哲学方法论必然会产生新的哲学思想。”[1]毕竟人类的许多智识都产生于行动或行为之后。因此,我们如何对待教学研究,决定着我们如何看待教学研究。如何对待教学研究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学研究中的事实情况,一个是教学研究中的价值情况。在教学研究中,是否严格遵循了科学研究的程序、执行了科学研究的规范,由此而形成的教学研究事实,会成为人们判断教学研究必要性的根本依据。在教学研究中,是否确立了正确的科学研究价值判断、维护了科学研究的学术尊严,由此而形成的教学研究价值,会成为人们判断教学研究重要性的根本依据。简言之,教学研究事实和教学研究价值决定了教学研究的存在意义,前者显然是后者产生的来源。实际中,教学研究方法论出现只在意如何对待教学研究,忽视如何看待教学研究的状况,致使教学研究方法论的哲学指导意义完全丧失。对教学研究方法论的不同断句,就生动地反映了这一事实,比如把教学研究方法论理解为教学研究方法――论,认为教学研究方法论是以教学研究方法为关照对象的,这种理解显然取消了方法论的哲学指导意义,而且误解了教学研究方法论的关照对象。
教学研究方法论的关照对象只能是教学研究,因为方法论是一个不可拆分的范畴,拆分了就失去了方法论与世界观的对等地位和密切联系。方法给予教学研究的是具体的操作途径,方法论给予教学研究的是抽象的哲学指导,但无论教学研究方法还是教学研究方法论,它们关照的对象是一致的,都是教学研究本身。显然,方法论不仅属于认识领域,而且也属于实践领域。教学研究即使是为了认识的目的,就其自身来说,是属于实践活动的。教学研究方法旨在教学研究实现其目的,是一种手段性存在,“方法的最优是手段性最优,不是目的性最优”[2];而教学研究方法论旨在为教学研究寻找目的,是一种目的性存在,方法论的最优是目的性最优,不是手段性最优。方法论正是通过各种具体的方法构建了世界观,如费耶阿本德的“怎么都行”方法论显然不是手段,“如何怎么都行”方法才是手段,后现代主义正是通过“如何怎么都行”方法构建了“怎么都行”的后现代世界观。同样,教学研究方法论通过教学研究方法构建了教学研究世界观,因此决定教学研究面目的是教学研究方法论,有什么样的教学研究方法论,就有什么样的教学研究,教学研究方法论的基本路径决定了教学研究的走向。
二、教学研究方法论开启了经验的、理性的和直觉的教学研究
1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工作中。依据《教学大纲》,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制定出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我在讲授光合作用时,依据《教学大纲》划分知识点,确定知识点的教学目标层次、水平,使教学目标转化为具体可测的学习目标。①了解叶绿体色素的种类和作用;②理解光合作用概念;③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总反应式、光反应、暗反应以及光合作用的实质);④灵活运用光合作用知识分析、解答问题;⑤理解光合作用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生态和环保意识。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理解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影响光合作用因素(光照强度、温度和CO2浓度等)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优化教学目标时,力求做到:①目标准确;②目标要具体;③目标要适当,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既要符合《教学大纲》目标水平和层次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此外,还要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目标要全面,所制定的教学目标中,既有知识目标、智能目标,也有教育性目标。合理的教学目标确定后,教师就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
2优化教学内容
在教学工作中,依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钻研教材,并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层次、水平,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精心设计,形成合理科学的知识结构体系。在设计光合作用教学内容时,根据各知识点的教学目标水平、层次,首先确定教学重点:光合作用过程;教学难点:对光合作用过程的理解、运用。其次,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和方法,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还要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想内涵。使设计的教学内容既有知识的纵向联系,也要有横向贯通;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水平,又要兼顾生物学知识的系统性,在此基础上形成优化的教学内容。
3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在设计教学结构方案时,按时间流程,将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的各个环节等课堂教学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课堂教学的优化结构。
3.1优化师生的活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堂上,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提供时间和场所,让学生更大程度地参与教学活动。努力创设情景,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吸收“营养”。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怎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和情感多向交流。
3.2优化授课时间。在教学工作中,一定要根据不同课型、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把教学时间合理地分配给教学的各个环节,确保讲练有机结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3.3优化教学各个环节。生物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有:提出问题、引导探索、归纳小结、检验反馈和巩固运用等方面。
3.3.1提出问题要富有启发性和可探索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层次水平、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精心设计,绝不能随便提出问题。教师设置的问题应体现教学的启发性原则,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思维,具有可探索性。
3.3.2引导探索,强化“双主性”。引导探索主要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观察、阅读、讨论和讲解,使学生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在这一教学中心环节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场所,也要为学生提供认知材料和认知线索,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探索,获取新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加强教学指导和组织管理,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3.3.3归纳小结,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重视知识的归纳小结,它是学生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过程的一次飞跃。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做好启发、引导和归纳总结工作,组织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实质展开讨论,积极开展分析、综合、归纳和推理等思维活动。引导学生比较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移,归纳总结出光合作用的实质。
3.3.4优化检测反馈的方法和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师精讲、学生精练、检测反馈及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教师要善于察颜观色,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外在表现,准确地捕捉到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活动,一旦发现问题,找准目标,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回授给学生,以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精心选择恰当的检测手段和正确的评价方法,强化测评的反馈功能,优化检测反馈的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3.3.5巩固运用,培养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常采用课堂练习的形式,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优化生物课堂教学结构时,不仅要科学合理地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还要使教学的各个环节之间衔接紧凑,过渡自然,使教学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
4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