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9 18:24:1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亲子关系心理辅导,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 键 词】 学习共同体;人际规则;品德与生活
学习共同体是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基层学习集体。它与传统教学班和教学组织的主要区别在于强调人际心理相容与沟通,在学习中发挥群体动力作用。一个学习小组、一个班级乃至一个学校,都可能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在小学生《品德与生活》课程学习的共同体中,与共同体成员的互动交流是小学生学习人际沟通、人际合作的技巧,是形成初步的人际交往规则意识的重要途径。儿童时期的交往对其今后的成长极为重要,它能促进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人际交往需要一定的规则。“规则”一般指由群众共同制定和公认或由代表人统一制定并通过的,由群体里的所有成员一起遵守的条例和章程。
一、紧扣“规则要点”,为人际规则养成拓展学习资源
《品德与生活》课程资源中对低年级小学生人际交往对象界定为“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三个维度,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涉及外显的具体行为、语言和内在的价值判断、取向,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尊重”“友爱”“责任”的良好道德品质。如“负责任”这一规则要点,在一年级设置《我爱我的家》的单元内容,重在帮助儿童形成“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的养成目标;在二年级设置《我爱我的班集体》的单元内容,则是帮助儿童形成“关心他人,友爱同伴,乐于分享与合作”的养成目标。《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往往通过在人际交往互动中进行分工协作、交流沟通,获得相关信息。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会独立思考,而且要学会从他人的交流中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同时,在成员互相补充、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中,学生学习与他人如何相处、沟通与协作,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人际交往能力也得到提高。利用这些富含人际交往规则养成教育内容的教材组织活动,必须考虑到人际交往环境的创建及活动中每位小学生参与度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对教材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必须进行重组与补充。教师要尽量选择一些开放的、具有一定复杂性的、真实性的任务,使学习者感到问题的意义及挑战性,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必要时,将任务分解成具体的、可操作的若干侧面,让每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都有具体的交往任务,在实践中履行责任。
如开展《二年级的生活是怎么样》主题活动,以四人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交流二年级的哥哥姐姐们的回信,让学生在交流中了解二年级学习生活中人际交往的知识、要点等信息。这个活动任务就可以让学生在自主讨论中进行分解,让每位组员都有目标及实践活动。如纪律组长承担的是组织的任务,安排同学的发言顺序;礼仪组长负责台上礼仪;互动组长在介绍结束后,指名台下举手的同学对自己小组的汇报情况进行点评;学负责回答提问等。这样的分工,让每位组员各司其职,充分体验在不同的岗位中发挥的作用。这点对于大多数的独生子女来说非常重要,他们必须明白在小组中他们不再是家里的“小皇帝”,组员必须相互尊重、团结进取才能使自己小组的活动获得成功。
在课程内容上,《品德与生活》的教材对小学生人际交往规则的学习虽然有明确安排,但仅凭这些课程内容的开展,就想改善儿童人际关系,提高儿童人际交往能力还是不够充足。因此,任课教师还需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拓展教学资源,让学生处于交往情境,培养 “责任”的人际交往道德品质。如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组织以人际交往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时期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尊重”“友爱”的交往品质。此类拓展的活动资源有:同伴关系心理辅导、“快乐的大家庭”、“为我的小伙伴点赞”;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爸爸妈妈去哪里”、 “爸爸妈妈我爱你”; 师生关系心理辅导“今天我是老师”等。
除了课程资源,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的选择与整合也是养成儿童人际规则意识的重要渠道。如组织儿童进行义卖报纸活动,是综合培养学生“尊重”“友爱”“责任”的良好交往道德品质的实践活动。在卖报活动中,孩子们与社会人员进行交流,有不少路人拒绝了他们的请求。有的小伙伴急得哭了:“如果连一份报纸都卖不出去,那该怎么办呀?”身旁小伙伴连忙安慰:“别着急,慢慢来。”老师也适时指导:“瞧,那边有一位卖报的叔叔在那站那么久了,也才卖出几份报纸。”家长也来鼓鼓劲:“卖报需要勇气,也需要耐心,更需要对人的尊重。”小报童活动虽小,但在活动中成员互帮互助,学会与人合作交流,用自己的劳动为同龄人做奉献。这种实践活动,整合了课内外资源,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角色,践行角色责任行为,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开展合作学习,为人际规则养成提供践行平台
学习共同体与传统教学班和教学组织的主要区别在于强调人际心理相容与沟通,在学习中发挥群体动力作用。在小学生《品德与生活》课程学习的共同体中,与共同体成员的互动交流是小学生学习人际沟通、人际合作的技巧,形成初步的人际交往规则意识的重要途径。共同体内的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等活动,成为成员们“尊重”“友爱”“责任”的良好交往道德品质的实践平台。
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保证学习合作共同学习效果的关键,同时也是促进儿童人际交往规则养成的强大动力。合理的人员配置,能使成员在合作学习时产生积极的互相促进的作用。一个学习小组、一个班级乃至一个学校,都能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一般情况下,班级常态下的学习共同体以4人小组为单位;组成初期,教师作为助学者一般是按学生的能力进行配置。4人小组中强弱互搭,便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保证小组之间的实力相当,有利于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4人小组仅仅是合作学习组织形式,增强学习者的“共同体意识”,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在一个团体中进行学习,才能感受到团体对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在心理层面产生人际交往的需求。老师只有认真指导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依据学生的特长分工,并明确职责,才能让小组学习在合作中有效开展,儿童的人际交往也才能在一次次的合作中得到和谐发展。
三、善用评价激励,为人际规则养成营造和谐氛围
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通过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规则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建构知识、分享知识,成员对共同体的归属感、认同感以及从其他成员身上所得到的尊重感,有利于增强学习者对共同体的参与程度。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与信任氛围,能够激励学生努力帮助团队达到目标的同时,获得一种被支持的感觉和归属感。作为助学者,教师除了要围绕所确定的教学内容及目标展开与学习者的交互活动,同时要鼓励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活动,更要注意通过评价进行激励,营造人际规则养成的和谐氛围。
如教学《太阳光的利用》一课时,共同体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关注的是每位成员都能发表自己的收获。而作为倾听者,他们可以通过自己观察,发现同学的优点,并用积极肯定的语言给予他们鼓励。他们还能关注其他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成果。如某小组汇报后,台下同学这样评价:“萤火虫小组的每位小朋友都上台发言了,而且说得很流畅,说明他们会合作。”“霹雳小组的同学发言声音很响亮,而且很有礼貌。”也有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已有的知识,大胆地进行及时的补充。如台上小组汇报的资料与自己小组找到的资料重复时,台下同学则积极补充。在整个交互过程中,教师不断根据学习者交流、提交的内容评价各个学习小组的进展情况,评价每个小组成员的贡献,而且不停鼓励学生小组及个人不断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种评价和监控对于维持高水平的共同体内部与外部的交互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引导学习共同体进行评价,要特别关注共同体中的“弱势群体”。一个学习共同体的交互活动中往往会有个别学生,或者不习惯同他人一起完成学习任务,或者对共同讨论的话题不感兴趣,或者有的则是人际交往方面缺乏相应的自信心,存在心理障碍,缺少合作、沟通的技巧等。对于这些学生,应有针对性地给予相应的帮助。存在怯懦、自卑、自负、逆反、倔强、嫉妒、势利等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倾向,应进行心理辅导纠正其不良心理,树立交往信心。缺乏交流技能技巧的,教师作为助学者要及时引导,教给方法。这需要教师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人际交流方法的渗透教育。如成立小组时,教师请发言的同学邀请同伴加入自己的团队。若同学在邀请的过程中使用礼貌用语,教师立即大加赞赏。同时,请其他同学说说,当你诚恳请求他人帮助或向他们发出邀请时,还有哪些具体的办法。就在学生畅所欲言中,他们完成了合作技巧的学习。除了“对症下药”外,利用评价、激励、引导,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如自卑的学生,教师要多给予正面引导评价,多发现其闪光点,经常当众表扬,帮助孩子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树立自信心。自负、逆反、倔强的孩子往往不受人欢迎,和共同体成员交流中经验发生冲突,教师设立“点赞”奖,专门赞扬这类孩子在合作交流中听取别人意见、改变自身的点滴进步,帮助其认识自己为什么不受人欢迎的原因等。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互动的过程、沟通的过程、交流的过程。小学生进行人际交往,可以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发展,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和人格成熟。在良好的学习共同体环境中,《品德与生活》课程学习活动不仅仅是一种求知活动,而且也是一种陶冶活动,一种融知、情、意、行为一体的活动。和谐融冶的人际关系,会促进群体意识,创造民主平等、协调、和谐的心理环境,形成团结互助、积极进取的氛围,使小学生人际交往规则养成教育效能整体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胡东芳. 教育研究方法――哲理故事与研究智慧[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胡东芳. 教育新思维――东西方教育对话录[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 李季湄,张华.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5] 梁晓. “有痕”的规则与“无痕”的传递[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学习共同体是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基层学习集体,它与传统教学班或组织的主要区别在于更强调人际心理的沟通与相容。一个基于学科的学习小组、一个班级乃至一个学校,都可以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构建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学习共同体,可以培养小学生人际沟通、合作的技巧,是养成儿童人际交往规则意识的重要途径,对其今后的成长极为重要。围绕课程标准规定的小学生人际交往规则的三个关键词――“尊重”、“友爱”、“责任”,拓展学习资源,组建适宜的学习共同体,通过“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的互动与互评来引导,能有效地培养小学生人际交往的规则意识。
一、紧扣规则要点,为人际规则意识
养成拓展学习资源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将低年级小学生人际交往关系界定为“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三个维度,基本内容涉及语言、行为、价值判断和取向等,核心是培养学生“尊重”、“友爱”、“责任”的良好道德品质。如“负责任”这一规则要点,一年级教材设置了“我爱我的家”的单元内容,目标在于培养儿童形成“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的好习惯;又如“关爱”要点,二年级教材设置了“我爱我的班集体”的单元内容,则是想达到“关心他人,友爱同伴,乐于分享与合作”的教育目标。学习共同体的运用应紧扣这些规则要点,不仅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而且要他们学会从人际交流中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在成员互相补充、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中,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沟通,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的同时,人际交往能力也得到提高。
当然,在课程内容上,虽然课程教材对小学生人际交往规则的学习有明确的安排,但仅凭这些资源还是远远不够的。任课教师还需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要求,对本校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选择与整合,拓宽培养儿童人际规则意识的重要渠道,为学习共同体丰富学习资源。比如,任课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校内组织以人际交往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时期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尊重”、“友爱”的人际交往品质。此类拓展的活动资源有:同伴关系心理辅导“快乐的大家庭”“为我的小伙伴点赞”;亲子关系心理辅导“爸爸妈妈去哪里”、“爸爸妈妈我爱你”;师生关系心理辅导“今天我是老师”等。
而在校外,比如组织儿童义卖报纸活动,就是综合培养学生“尊重”、“友爱”、“责任”良好品质的实践活动。在卖报活动中,孩子们与社会人员进行交流,有不少路人拒绝了他们的请求。有的小伙伴急得哭了:“如果连一份报纸都卖不出去,那该怎么办呀?”身旁小伙伴连忙安慰:“别着急,慢慢来。”老师也适时指导:“瞧,那边有一位卖报的叔叔站那么久了,也才卖出几份报纸。”家长也来鼓鼓劲:“卖报需要勇气,也需要耐心,更需要对人的尊重。”小报童活动虽小,但在成员的互帮互助下,学生可以学到奉献自己的劳动,和如何与人合作交流。这种实践活动,联动了课内外资源,能够让学生在课本上学到规则内容要点,在生活中体验运用,履行自己的角色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学习共同体的活动应用的是校内还是校外的资源,都必须考虑到人际交往环境及活动中每位小学生的参与度。这就要求教师尽量选择一些开放的、真实的、具有一定复杂性的任务;必要时,将任务分解成具体的、可操作的若干侧面,让每个学生在学习活动实践中都有自己的责任。比如,开展“二年级的生活是怎样的”主题活动时,老师就为班内小组的学习共同体补充其他年级的资源――让孩子们彼此分享二年级哥哥姐姐们的回信,在互相交流中了解二年级学习生活中人际交往的规则要点。其中,纪律组长承担的是组织的任务,安排同学的发言顺序;礼仪组长负责台上礼仪;互动组长在介绍结束后,指名台下举手的同学对自己小组的汇报情况进行点评;学负责回答提问等等。这样的分工,让每个组员各司其职,学生必须相互尊重、团结进取才能完成好任务。
二、开展合作学习,为人际规则意识
养成提供实践平台
学习共同体的特点在于强调人际心理的相容与沟通,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团体作用。通过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等活动,为成员们“尊重”、“友爱”、“责任”的良好道德品质搭设实践平台。一个学习共同体中,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保证共同学习效果的关键,同时也是培养儿童人际交往规则意识的强大动力。学习共同体需要合理的人员配置,才能使成员们在合作学习时产生互相促进的积极作用。一般情况下,一个班级内的学习共同体以小组为单位,通常四个人为一组。组成初期,教师一般会按学生的能力配置人员,强弱互搭,以便于孩子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保证小组之间的实力相当,也有利于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四人小组仅仅是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增强学习者的共同体意识,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在一个团体中进行学习,才能感受到团体对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在心理层面产生人际交往的需求。老师只有认真指导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依据学生的特长分工、明确职责,才能让学习共同体发挥有效作用,儿童的人际交往也才能在一次次的合作中得到和谐发展。
例如教“中国真大”一课,老师事先选择四个富有代表性的旅游胜地,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需求或喜好组队,准备开展合作学习。孩子们就一边跟着哼唱《爸爸去哪儿》主题曲,一边按照指示牌的摆放位置组成学习共同体团队。团队虽是临时组建,但人人都有分工。例如,在“准备行李”环节中,组长负责选择人物卡片,组员们则每人从资源包中取出一件合适的衣服或鞋帽,还要在组长的组织下简单说明选择的理由。在这样的动手合作中,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具体事件上,交流互动就会愉快而富有实效。又如“我们的节日――儿童节”这个主题活动中,由于学生处在相对固定的学习小组,他们开展合作学习时,任务分工很明确,对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也比较熟悉。如汇报环节中,之前的小组长就会主动承担组织者的工作,在尊重组员们自主选择的前提下安排好大家发言的先后顺序。当这样常态的四人小组学习形成一定的默契后,可以尝试打破以往的分组定式,以形式各异的组合方式,为儿童的合作开拓更广阔的天地。比如执教“好大的一个家”时,就可以根据模拟的旅游目的地,组成不同的“旅友式”组合;执教“和春风一起玩”时,可以根据准备制作玩具的类别,组成不同的“兴趣式”组合;而执教“怎样过暑假”时,还可以根据儿童的居住地,组成不同的“邻里式”组合等等。
通过组建多种形式的学习共同体,学生能够体会不同方式的合作,相互分享各自的想法,在相互讨论、争辩和解疑中解决各种问题。这样一来,他们之间的交互活动会让他们对人际交往规则产生认知,并促进他们在实践中运用。另外,在学习共同体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作为助学者,本身就是一个培养师生间人际交往的优秀资源。教师有责任提醒、鼓励学生在合作学习时多与自己进行交流。师生之间的交际,交谈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和学生当面交谈,不仅能帮助他们解决合作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更重要的是还可以提供孩童与成人之间交际的锻炼平台。如果由于班级生额数多,班级事务比较繁琐,师生当面交流互动在质与量上得不到保证,教师可充分运用书面交谈的方式,搭建另外一种交际平台。
三、善用评价激励,为人际规则意识
养成创造动力机制
在学习共同体中,小学生按照一定的人际交往规则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建构知识、分享知识,既能营造成员对共同体的归属感、认同感,还能从其他成员身上获得尊重感,从而提高学习者在共同体中参与的积极性。其中,教师除了要围绕确定的教学内容及目标构建学习共同体,鼓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活动之外,还可以通过适当的评价激励学生,以推进人际规则意识的培养,营造一种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信任和欣赏的氛围。
比如“太阳光的利用”一课的教学中,学习共同体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不仅能关注到小组内部每位小伙伴发表的感想和收获,而且还可以通过自己观察,发现其他同学身上的闪光点,并用积极的语言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一组学生还应关注到其他小组的学习成果。例如,某小组汇报后,台下同学这样评价:“萤火虫小组的每个小朋友都上台发言了,而且都说得很流畅,说明他们合作得很好。”“霹雳小组的同学发言声音很响亮,而且很有礼貌。”也有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或知识,大胆地进行补充。如果台上小组汇报的资料与自己小组找到的资料相关时,台下同学就会积极补充。在整个交互过程中,教师不断根据学习者交流的情况、提交的内容,评价各个学习小组的表现,和每个小组成员的贡献,而且不停地鼓励学生小组及个人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种教评、自评与互评的结合对于维持高水平的共同体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引导学习共同体进行多种评价,还要特别关注到共同体中的“弱势群体”。一个学习共同体的活动中往往会有个别学生,或者不习惯同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或者对共同讨论的话题不感兴趣;或者在与人交往方面缺乏自信心、存在心理障碍;或者缺乏合作、沟通的技巧等。对于这些学生,老师应有针对性地给予相应的帮助:针对孩子怯懦、自卑、自负、逆反、倔强、嫉妒、势利等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一一纠正辅导,从而树立他们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对于缺乏交流技能技巧的,教给他们正确的人际沟通方法,最好是“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教育。比如成立小组时,教师请积极发言的同学邀请同伴加入自己的团队。当同学在邀请的过程中使用礼貌用语时,教师就大加赞赏。同时,也请其他同学说说,当诚恳请求他人帮助或向他人发出邀请时,还有哪些具体的办法。学生普遍畅所欲言的氛围,自然会带动“弱势”学生参与进来。在这样的互帮互助中,他们也就完成了合作技巧的学习。除了“对症下药”外,利用激励引导,也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对于自卑的学生,教师要多给予正面评价,帮助孩子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树立自信心;而自负、逆反、倔强的孩子往往不受人欢迎,当他们和共同体成员交流中发生冲突时,教师可以在指出他们缺点的同时,设立“点赞”奖,专门表扬这类孩子在之后的合作交流中听取别人意见、改变自身的点滴进步。这样一来,综合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可以加强学习共同体在培养儿童人际规则意识中发挥的作用。
一、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学生的心理特征
通过调查,发现职高生在心理上呈现如下特点:
1、认识能力继续发展,智力发展日趋成熟。职高生的智力发展逐渐定型,他们的知觉更具目的性和系统性,比起初中阶段更加仔细和深刻,能够主动学习,理解记忆的能力越来越强,能自我归纳学习方法和规律。整体上,抽象思维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能够脱离具体材料进行推理、概括,思维具有更强的组织性和独立性。职专生在学习活动上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和自觉性,但比起同龄的高中生程度要差,这和他们长期以来的学习习惯及外界的因素有很大关系。对此,学校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对他们的智力发展提供帮助,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中注重方法性、规律性知识的传授,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强化学习意识。
2、有明确的自我意识,容易偏激和片面。职高生对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事能够作出比较全面的评价,有明确的自我意识。他们头脑活跃、思路开阔,少有拘束,争强好胜。勇于表现。同时,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对自己估计过高或过低,容易出现自大或自卑心理。学校和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思想观念、政治觉悟,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养成客观公正的对人对事态度。
3、关注人际交往,但人际交往能力不够成熟。学生非常重视友情,朋友的言谈举止及至思想观点比起师长来更容易得到他们的认同,有时他们甚至为了维护友情作出不理智的事来。与此同时,有些学生人际关系不畅,不合群,常常感到受排斥,不能主动地和他人交往。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友情,同时要引导学生认识友谊真正的含义,学会朋友间正确的相处之道。可通过主题班会、讲座、心育活动等方式教给他们一定的交际技巧,有意识地训练他们的交际能力,提高其人际适应能力。
4、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职高生同高中生比较,接触社会生活的机会多,很多学生在假期去打工,在实习期到工厂企业去实习,所以他们的社会积极性和社会责任感表现明显。他们密切关注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事件,并进行分析和评价。尽管他们的观点不尽正确和成熟。但这毕竟是学生独立思维的产物。对此,教师应给予爱护,并帮助他们从理论高度上提高思辩能力,使他们全面深刻地分析看待各种社会现象。同时,学校要通过生产实习、实训、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途径为学生创造机会去接触社会,丰富学生的社会经历。
5、情绪变化明显,控制能力差。很多同学的情绪易受外界的影响,波动较大。而且缺乏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容易在极端情绪的支配下做出不理智的事,在事后又极易后悔、自责。这些都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他们不能集中精力,沉溺在自己的负面的情绪里不能自拔。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情绪的变化,通过团体辅导、个别咨询的渠道来教给学生调节和控制情绪的方法,及时帮助学生宣泄不良情绪,解决困扰他们的问题。
6、关注异性间关系,渴望体验爱情。职高生的生理心理发育日趋成熟,出现对异性的爱慕之情实属正常,部分学生开始体验恋爱的感觉。学生对这份不成熟的感情极为重视,一旦遭受挫折,会给他们的心理和感情造成极大的伤害。这要求学校和教师在处理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慎重,不能简单粗暴地干预,要顾及到学生的感情和自尊,以平等地姿态让他们明白早恋的危害,明白过早地采摘爱情果实只会给他们自身带来伤害,让他们把精力转移到学业上来。一、职高学生心理变化的特点与心理教育的任务
二、职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思路与做法
近年来, 职业学校生源受到社会环境因素,职业教育前文化素质、不良行为习惯、智力水平的制约以及心因性的精神疾患或心理障碍的的影响,使得他们在智力、感情、意志、行为以及非智力等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由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校教育进行援助、咨询的活动,主要任务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认知、情绪和自我理解的发展,解决他们成长中的发展问题。
职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做法上,可表述为:“一结合”理念,“两个积极性”调动,“四环节渗透”的做法。
“一结合”的是要求职高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通过对学生进行青春期心理卫生、友谊观、恋爱观、家庭观、事业观的教育和行为指导,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坚毅勇敢的品质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立自强、乐观豁达、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的优良品质。
“两个积极性”的调动,主要指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协作与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于实现学校的教育功能和责任,但实际操作中,学生家庭教育的与的学校教育配合,又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为此,学校要积极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对家长进行沟通,针对家长进行讲座或座谈、问卷调查,为学校的教育决策和实现教育的“家校结合”提供依据。
“四环节渗透”,主要表现为:第一环节,德育课主渠道,正式把职业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新生德育课和其他年级的选修课中,教师要将教学资源从原有意义的教师、教室、教材三元素,拓展到学生、企业、社会;把原有教学环节进行优化,把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提升;第二环节,确定不同专业与年级的心理教育工作重点和内容,为学生进行心理知识的普及、心理咨询和辅导,建立“青春教育课堂”,男女生分别学习观看学校自编的教育光盘;第三环节是学生的自我教育,要建立学生“同伴咨询师”队伍,进行班级心理教育工作,学校组织声乐、器乐、舞蹈、剪纸、绘画、编织、音乐欣赏、涂鸦、电脑游戏、体运动、维修、专业技能比赛以及社会公益服务和志愿者等多方面学生社团或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第四环节,重视校园环境影响,学校要营造一个和谐、温馨、健康的校园环境,每月一期心理知识橱窗展示,刊登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职业选择,创业、升学方面的文章,健康知识选登,每月在校园内用挂横幅、标语、板报等形式明确心理教育主题、强化学校的教育理念和要求。
三.职高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
1.学校有专、兼职相结合的队伍,成立比较稳定的机构,避免流于形式。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在进行咨询与辅导时,必须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第一, 不要摆出说教、说理的姿态, 要引导学生把心里的话说出来,使他们安定情绪, 减轻紧张程度。第二, 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理解学生、理解其苦恼之处,进行共感性的心理辅导。第三, 把学生的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区分开来,不要一昧指责学生的行为,甚至贴标签、扣帽子。要做到认真地倾听,全面地接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第四,不要单方面中止咨询,要有计划、有阶段地进行,以情感疏导为中心,使学生达到情绪上的解放, 让其体验心理辅导后的愉悦。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可以把一些轻度问题留给班主任解决,学校心理辅导和咨询还要面向教师和家长,给他们以教育咨询和心理援助。特别是对班主任所进行的教育心理咨询,也属于心理健康工作的内容。
2.学校应把心理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大德育概念”的工作范畴,不能流于形式,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特别是职业心理,对他们进行具体有效的指导,避免一般化教育。形成了比较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比如在学校操场的标语上我们书写了“我努力所以我时尚”、“我谦让我乐意”“我诚实我可爱”内容,我们发现学生伫足的时间与表情是愉快的。
3.心理辅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应由经过严格训练的教师承担,另外,注意不要滥用各种量表或轻易做诊断。充分利用班都拉“榜样作用”,让优秀的学生作品“上墙、上架、上展台、上封面、上舞台电视”起到学生自我教育体现成功的作用;利用艾立克森的“社会同一性”理论我们;利用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我们提出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进行了“分层教学”和“道德水平地线”的初步标准,要求学生的行为符合“亲社会行为要求”使学生逐步理解“参加学校德育活动具有自我价值”的意义。
4.职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在整理各学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探索适合职业学校的心理教育理论和实践,为职业学校学生的身心发展做出能力。
5.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搞好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建立心理障碍学生的跟踪辅导档案,保证心理辅导的实效性。对学生进行AAT测试(学习适应性心理测试),对有辅导愿望的学生提供学习心理辅导。对教育子女存在问题并有主动要求的家长及学生进行亲子关系心理测验,找出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家长提出建设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