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经济发展核心8篇

时间:2023-09-19 15:44:3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经济发展核心,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经济发展核心

篇1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克志考察金阳新区时要求,“要在思路、气魄、大手笔、新思维这些方面进一步深化,要有更高的起点,朝更高的目标迈进”。现在,正值国家实施第二轮西部大开发和编制“十二五”规划的关键时期,金阳新区将着重从三个方面入手,着力培育贵州经济的核心增长极。

以城市规划为突破,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按照“创新思维、抓纲铸魂、打造特色”和“融入国际化、实现现代化、体现人文化、突出生态化”的理念,全面完成《金阳新区198平方公里战略发展规划》、《金阳新区198平方公里城乡一体化规划》等20余个总体规划或专项规划的编制,切实营造生态型、园林式、数字化的现代化新区,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以投资促进为推动,全力促进开发建设进程。正确认识投资拉动对金阳新区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千方百计增加投入。自2001年以来,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已超过500亿元,今年1至8月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亿元。今后,我们要一如继往地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加大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的投入力度。

以打造“五城”为抓手,全速构建生态经济新区。立足区情变化特征,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为主基调,以后发赶超为总战略,将城市管理、关注民生、培育产业、维护稳定等工作统筹发展大局,远谋近施,重点突破,以“五城”共托新金阳。即,围绕贵广快速铁路、贵阳市域快速铁路、贵阳轻轨1号试验段建设以及贵阳客车站搬迁等机遇,打造交通枢纽之城;依托奥体中心及十二滩体育公园的开发建设,打造体育文化之城;借助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办国际国内大型会议和展览优势,不断完善一批五星级酒店配套,打造会展经济之城;积极引进贵阳电视文化传媒集团、大唐电力、黔桂电力等一批企业总部,发展总部产业,打造总部服务之城;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和现代化城市布局,在引进苏宁电器、居然之家、沃美电影城等大型文化购物企业的基础上,完善城市配套,打造生态宜居之城。

篇2

关键词:中心城市;区域经济;郑汴一体化

作者简介:郭蕾(1978-),女,河南三门峡人,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2-0072-03 收稿日期:2007-01-20

一、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中心城市的特征

在我国,一般中心城市的规模要达到50万人口以上。中心经济城市作为区域的经济中心,相对一般城市而言,具有显著的特征:

1.聚集规模效益高。中心城市是生产力集约化布局和资源集约化布局的高度结合。各种经济要素和资源的集中,使生产率大大提高(范文韬,2005)。中心城市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批竞争力很强的企业群体,在客观上刺激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中心城市经济活动聚集的特征,决定了城市经济运行的高效率,有利于市场体系的完善,实现城市发展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国际化。

2.经济实力雄厚。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雄厚主要表现在其国民生产总值在所属区域内占据较大的份额,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于区域平均水平。这是中心城市的特征,并影响着它功能的发挥和未来的发展潜力(郭震洪等,2006)。

3.基础设施完善。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中心城市的基本特征之一,它保证中心城市高效、畅通、有序地运转,并为居民生产、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现代化的运输网络为城市的辐射和扩散创造了条件。中心城市是信息高度集中的区域,其完备的信息采集与传输功能、先进的信息传输机构与手段,保证了它在区域发展中的有利地位,能对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引领与主导作用。

4.科技实力强。先进的科学技术、雄厚的科技实力是中心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主要表现在智力资源的密集和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心城市是区域内人才、技术、科研和设备的聚集地,拥有较高水平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有相当数量的科技工作者和专业技术人员,有充足稳定的科研投入和发育良好的科技市场。中心城市拥有完善、先进的文化教育设施,为城市培养人才、开发智力资源奠定了基础。

5.对外开放程度高。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的发展中心,是区域对外交流的窗口,是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城市,主要表现在外贸依存度和投资依存度较高。中心城市的政策与国际惯例接轨,进出口贸易繁荣、能够充分利用外资,城市的对外开放领域比较广阔,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的层次较高。

6.中心城市是科技文化人才的聚集地。中心城市是先进生产力聚集的区域,是科技人才荟萃的地方,是开发新技术、研制新产品的重要基地。这里集中了众多高等院校,人才优势显著,是辐射周边区域的科学文化人才中心。

(二)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1.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一体化”是指客观主体之间相互整合、融合的过程与最终状态。通常这种组织在地域结构呈现出以中心城市协作基础上的经济一体化(刘治彦,2006)。各地区经济发展首先基于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形成地区专业化分工,而后通过市场贸易交换产品实现经济发展。因此,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就迫切需要相邻各地区之间通过市场的整合来实现经济共同繁荣,经济一体化便开始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其空间形态表现为城市圈战略。大城市圈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国际竞争的基本单位(课题组,2005)。它通常都是在以中心城市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并成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上世纪中期以来,发达国家在调整经济与社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适应市场一体化和资本的国际化流动这一大趋势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并开始推进大城市群战略,形成了一批对全球经济发展具有强大引领作用的大城市圈,成为全球经济活动的中心和枢纽。最具盛名的如纽约、伦敦、巴黎、东京大都市圈,它们都是以各自中心城市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面积都在2万平方公里以上,人口达到2000万。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加快发展的推动力也由改革开放初期国家采取的开放沿海地区的不均衡发展,进入到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已经比较成熟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及城市群,不仅使各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强,而且对全国的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法国经济学家佩鲁(1955)在《略论增长极概念》一文中指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在增长点或增长极,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扩散,对整个经济具有不同的终极影响”(弗朗索瓦・佩鲁,1998)。这种意义上的增长极理论与中心城市密切相关,相对一般型城市,中心城市具有较强的聚集、辐射功能以及指挥、调节和综合服务的作用,在集聚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等要素的同时,又将经济动力、产业功能和创新成果扩散到腹地,带动区域实现跨越式增长。中心城市联系和影响的范围,就经济方面来说是和这个城市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力水平愈高,其经济联系和影响的范围也愈大。同样,中心城市的发展也总是以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以自身的生产发展和与周围地区经济联系的发展为必要条件。当中心城市急剧膨胀出现经济热能向外辐射和内向经济要素极化时,中心城市的影响范围扩大,各种要素流动频繁,而中心城市衰落,其经济热能减少,影响范围收缩,各种要素流动也随之减弱。总之,城市发展合理,城市中心作用发展得好,就能强有力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相反,城市发展失误,城市中心作用发挥不好,不仅影响城市本身,更会影响到整个区域的发展。此外,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和服务水平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凝聚力。如果经济实力不够或服务水平有限,甚至周围有更强大的吸引力,都会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凝聚力。

二、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聚集作用。城市的聚集作用是指城市吸收、聚合各类生产要素的效能,它是城市最基本的经济功能,也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中心城市凭借其在区位条件、服务能力、交通运输、信息交换、设施水平、人口规模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对区域内的资源、资金、人才、信息、产业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促使区域内的这些生产要素向中心经济城市集中。因此,中心城市的聚集功能较区域内的其他城市更为突出。

2.辐射作用。辐射作用是指以城市为经济发展的基点、通过其较强的经济、文化、科技、人才等资源优势,带动周边区域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城市经济辐射作用的大小,是同城市聚集的程度成正比的,城市聚集程度越高,辐射和吸引作用越强,区域经济发展越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心城市的市场是覆盖一个很大地区的资源配置中心,拥有高效的资本、土地、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有高效的与这些城市相关联的交通、仓储、金融、教育、科技、信息和其它服务业。中心城市通过技术转让、产业转换、资本输出、信息传播等多种方式,可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和地区迅速发展,从而形成围绕中心城市的城市群,由此可见,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不仅给自身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而且还促进了周边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3.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挥中心。中心城市高密度的要素聚集导致各种创新活动的出现,使各种新思想、新技术、新时尚等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从而形成对其他地区具有试验导向意义的孵化器功能,决定着城市群体内和区域内科技发展的方向,能够从协作内容和质量两个方面引导区域横向经济的发展方向,加速整个区域的科技进步。

4.区域经济发展的调节中枢。中心城市作为等级位次高、能量很强的经济中心,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基地,具有生产集中、分工细密、行业和部门比较齐全的特点,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复杂的分工体系。不仅如此,中心城市由于市场集中、信息灵通、市场机制比较完善、政府组织能力比较有力、区域联系成本较低而具有有效的调节功能。它通过中心城市与所辐射的区域社会再生产系统,通过协调性规划、资金的区域性调剂来控制、协调、监督其区域经济运行。它所具有的包括产品供销、交通运输、金融信息、仓储在内的综合性很强的功能,保证了它能较好地调节区域经济的结构。

5.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中心。城市是人流、货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汇集点,它试图在极度分散的供需之间发现某种联系,提生联系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的支持,这就是城市作为服务中心的意义:全球管理和后勤系统(江漫琦,2001)。中心城市基础设施齐全,由于许多企业聚集在一起,企业和市场聚集在一起,各种商品展览、会议众多,经济信息灵通,企业之间,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交易成本低廉。城市越大,交易成本越低廉,这就为区际要素流动和交换降低了成本,扩大了流动和交换的可能性。

三、郑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动态分析

(一)郑州的发展态势

郑州是河南的省会,是中部地区交通最便利,信息设施最完备的城市,是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区位看,郑州在城市群中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地理位置上的居中条件,使郑州具有非常有利的区位优势。此外,郑州已经成为河南大型物流企业聚集的地区,建立了通达全国的信息与交易网络,郑州的资源与信息优势地位已经逐步确立起来。郑州还是中部唯一具有全国商品交易所的城市。中国有三个商品期货交易所,其中之一就在郑州。期货市场的发展将带动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使郑州作为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地位更加巩固。同时,郑州也具有成为现代服务业中心的基础条件,在中原城市群中,其服务业的优势最为突出。

郑州要成为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从其自身的条件来看,规模偏小,城市化水平不高,辐射能力不强,尤其是经济首位度还比较低,郑州经济尚未在省内和区域内起到较强的主导作用,主导不了河南经济,代表不了河南产业发展方向,在国内经济大循环中的节点作用还不明显,对周边城市和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还相当有限,很难在较短时间里显现强有力的辐射力,致使郑州对当地经济拉动相当迟缓。郑州城市综合竞争力在“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所列的50个城市中位居第50位。其综合生产率、综合经济增长、综合就业增长与综合环境资源成本等指标都在后10位,作为一个人口数量与经济总量基数都比较高的城市,郑州在提高城市竞争力上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二)“郑汴一体化”趋势及其作用

1.有利于构建区域中心城市,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河南作为拥有近1亿人口的第一人口大省,缺乏超大区域中心城市引领区域城市群发展,因此,培育“郑汴一体化”作为河南省的增长极,逐步推进中原城市群的城市一体化建设十分必要。据预测,两市一体化后将形成区总人口逾500万的超大城市共同体,将有效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2.有利于城市形态区域化。城市发展的规律是城市形态呈大城市化、城市区域化、城市网络化演进的趋势,特别是沿交通干线向外发展,呈“点轴开发”模式。郑州的交通优势尤为突出,郑州、开封、洛阳沿陇海等东西向主要交通干线形成带状工业经济区域。其中郑州和开封沿郑汴大道、连霍高速和国道新310线延展为城市增长轴,作为以中心城市郑州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实现“点轴开发”,辐射和带动中原城市群内其他城市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中原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发展。

3.有利于郑州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腾出空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第三产业,提升郑州核心区的辐射能级。在中原城市群的功能定位中,作为核心区的郑州定位为河南省省会、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现代服务中心、现代制造业中心和创新中心。郑州的定位与战略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大都市“退二进三”的战略方向,符合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腾出空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第三产业的总体趋势。这样即有利于郑州产业结构的迅速升级,提升郑州核心区的辐射能级,同时也通过一般制造业的郊区化,大力促进郑州郊区和辐射区工业化的进程,更好地发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实现核心区和周边地区的良性互动。

4.能够有效地缓解郑州作为城市核心增长极面临的严重土地短缺难题。郑州作为中部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具有带动周边腹地以及辐射中部更大范围内区域经济的功能和作用。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郑州都市圈发展受空间范围狭小的制约日益突出,郑州要成为中原城市群强大的经济中心和中部有影响的增长极,都需要进一步扩大其经济空间,因此,借助郑州东部150平方公里、150万人的郑东新区与开封西部的开发区的建设,尽快实现郑州都市圈经济实力的腾飞,以不断加强和巩固郑州在中原城市群中的核心地位,更加有力地参与中部崛起的竞争中去。

5.能够改善和充分发挥核心区经济功能,提高郑汴核心区经济实力。未来城市之间的竞争在于城市人文与自然环境、城市知名度与品牌之间的竞争。近几年来,郑州的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调整迈出实质性步伐,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东引西进取得实质性进展,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但毕竟郑州的发展主要始于20世纪50年代,历史文化底蕴与其他文化名城相比略显不足。通常情况下,中心城市应具有独特而古老的文化遗产与传统,或代表了时代文化的潮流而地位显赫,或是现代科技教育特别发达。因此,作为省会和区域中心城市,郑州要发挥强大的影响力、聚集力和辐射力,就必须加强自身的文化底蕴。“郑汴一体化”一方面能使郑州也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另一方面还能进一步扩大郑州都市圈的规模,加强郑汴核心区在中部地区竞争中龙头地位的力量。郑州大都市圈除了现在的全郑州市以外,如果再将临近的开封全市也加入进来,按照大都市圈的模式建设“郑汴一体化”,这将使郑州经济功能更加完善,使郑州都市圈真正成为全国六大古都之首,即能有效带动古老开封市旅游业的发展,也能提升整个郑州都市圈旅游业的竞争力,可以使郑州都市圈作为更加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增加其聚集和辐射能力,更加有力地推动中原城市群的发展。

篇3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沈阳 县域经济 产业集群

一、核心竞争力与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核心竞争力”即核心竞争能力的概念,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从与产品或服务的关系角度来看,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公司核心产品或服务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者知识和技能的集合体。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在比较优势上形成竞争优势,各类要素在区域的特定空间聚集、相互作用,形成区域竞争优势,进而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企业、产业和政府对要素的整合能力形成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二、沈阳市的区域比较优势

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在区域比较优势和区域竞争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区域体制创新而形成的一个复杂的混沌系统。比较优势与资源有关,是指本地区在经济和生产发展中所独具的资源与有利条件。而竞争优势强调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内生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沈阳经济区在被确定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以来,围绕新型工业化主题,沈阳经济区八城市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沈阳经济区的区域产业一体化也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在沈阳经济区五条城际连接带开发和产业布局上,充分利用和发挥各市域比较优势,即以增量带动存量调整,实施各市域产业差别化错位发展,区域产业一体化已经收到显著效果。中心城市沈阳调整结构的重点是:以增强沈阳辐射力和带动力,建设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和东北亚区域性国际城市为基本战略取向,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城区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产性现代服务业。沈阳经济区现在已经实现了交通一体化,经济区实现了一小时交通圈,将来还要实现半小时经济圈。而在获批的方案中明确确定了“一座核心城市、五条城际连接带、十大产业集群”和38个新城新市镇的建设蓝图,这就使得沈阳经济区要加快在产业布局、人力资源调整和城乡统筹等众多领域的关键环节显现全国新型工业化典型的示范效应。按照此进程发展,沈阳经济区到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努力使沈阳经济区发展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沈阳经济区以沈阳为中心,涵盖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八城市。这一经济区资源丰富、城市密集、科技发达、工业基础雄厚、基础设施完备,是我国重要的重化工业发展基地之一,是国家能源、原材料、重大装备制造业和重要国防战略产业基地,也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和辽宁省经济核心地带。

沈阳经济区是随着近代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而渐成规模的,必然会成长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东北全面振兴的龙头区域和辽宁省域经济增长的核心部分。

政策优势。在省域层面,辽宁省政府也在积极地推进城市间的协调与合作。省政府为增进城市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搭建了平台,优先发展区域性的交通设施,环经济区高速公路以及城际铁路的建设,为各城市的融合奠定了物质基础。在城市层面,八城市在注重自身功能强化与结构调整的同时,也在主动走向区域。

产业优势。沈阳经济区三大支柱产业,即装备工业、钢铁工业和石油化工重现发展生机。石油化工结构调整加速,正在改变石油化工产品单一产业链条对地区发展牵动力弱的结构缺陷,百万吨乙烯和百万吨以上的芳烃及深加工,拉长了石油化工产业链条。新兴产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高端装备、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环保新材料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大力发展以信息、金融、物流、旅游为重点的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已经作为中心城市沈阳和经济区内各市城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沈阳经济区现代产业体系框架基础初步形成。

资源和交通优势。从地质学角度看,沈阳经济区地处东北、华北地区北缘环太平洋成矿地带,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与环境。沈阳经济区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且储量巨大,这为沈阳经济区成为我国主要的重工业基地提供了有力保证。虽然目前大部分地区的矿产资源已面临枯竭,但从现实看,部分地区仍存在可挖掘的潜力。

沈阳经济区具有完备的基础设施,国家正在积极建设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和东北东部铁路通道两大铁路干线。它们的全线开通将进一步提升沈阳经济区的交通优势,为沈阳经济区的发展提供更为可靠的交通运输保障。沈阳经济区具有很强的后发优势。在成功吸引了数量可观的外资后,沈阳经济区应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挥高科技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渗透、辐射和带动作用,助力传统产业升级,实现传统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当前沈阳经济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就要求其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此优化产业结构,加速经济发展方式实质性转变。

沈阳市凭借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吸引八方来客,推动辽宁省经济快速发展。经过努力完全有可能把沈阳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

三、培育区域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市区域经济的发展

区域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地区在参与国际与国内竞争中所具有的能力,为提升沈阳市的区域核心竞争力,促进本地发展优势产业区域经济的发展,着重抓以下几方面的建设:

1、发展优势产业

沈阳经济区发展应积极实施向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倾斜的新战略。发展优势产业是沈阳经济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的基本动力,没有产业支撑城市难以发展。沈阳经济区正在采取同城化、珠链式和组团式的区域空间发展模式,着力推进城际连接带新城、新市镇建设,并以此为依托,拉长优势产业链条,形成聚集发展效应,做大区域经济规模,带动沈阳经济区加快建设,提升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而沈阳也加速做大做强全市经济总量,增强对经济区其他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进而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2、发挥优势产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沈阳经济区发展应积极实施向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倾斜的新战略。发展优势产业是沈阳经济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的基本动力,没有产业支撑城市难以发展。沈阳经济区正在采取同城化、珠链式和组团式的区域空间发展模式,着力推进城际连接带新城、新市镇建设,并以此为依托,拉长优势产业链条,形成聚集发展效应,做大区域经济规模,带动沈阳经济区加快建设,提升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而沈阳也加速做大做强全市经济总量,增强对经济区其他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进而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沈阳经济区具有很强的后发优势。在成功吸引了数量可观的外资后,沈阳经济区应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挥高科技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渗透、辐射和带动作用,助力传统产业升级,实现传统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当前沈阳经济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就要求其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此优化产业结构,加速经济发展方式实质性转变。同时,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使沈阳经济区的现代产业成为具备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长久生命力的国际化产业。

总之,利用地区已有的优势条件,作为增长极,引导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最终达到提高整个区域要素禀赋的目的。

篇4

关键词:核心城市

一、核心城市功能的理论研究

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城市群已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和国际分工的基本地域单元,而核心城市作为城市群的中心,在城市群的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国内外对核心城市的大量研究表明,核心城市对于城市群经济的发展主要具备三个作用,即聚集作用、辐射作用和示范作用。

(一)核心城市具有聚集和辐射作用

对于核心城市的聚集和辐射作用,许多经济学家都发表了他们各自的观点,大体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种:

都市圈经济理论(戈特曼,1957)认为都市圈是一个社会高度一体化的经济体,其中有一个中心城市发挥着主导作用,城市圈的核心是中心城市及其所属的大都市区,目前世界主要的城市圈都是以中心城市大都市区为核心,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中心城市依靠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与周边城市和地区密切联系在一起,并聚集人才流、资本流和信息流。在开放竞争的条件下,中心城市广泛地参与国际经济分工,成为国际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

多中心聚集理论(C.D.哈里斯和E.L.乌尔曼,1945)认为核心城市可以扩充城市群的中间地带,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中并非只形成一个商业中心区,而会出现多个商业中心。其中一个主要商业区为城市的核心,其余为次核心。这些中心不断地发挥成长以及带动的作用,直到城市的中间地带完全被扩充为止。而在城市化过程中,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新的极核中心又会产生。城市地域里集聚与扩散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最后结果通常是复数核心结构。

点轴扩散理论(萨伦巴和马利士,20世纪初)认为经济的空间移动和扩散是通过点对区域的作用和轴对经济的扩展来完成的。随着交通干线的建立,人流和物流易于聚集,生产和运输成本降低,形成有利的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使交通干线连接点形成增长点,即核心城市。使交通沿线成为增长轴,即城市群(带)。核心城市对于整个区域的带动作用表现在:各发展轴上确定重点发展的中心城市,即增长极,通过“点”的发展逐步推移和扩散到下一级的“点”直至整个发展轴。

级次扩散理论认为(J.R.弗里德曼,1966)核心区域的扩散效应成为地域结构变化的主导力量,扩散促进次一级的极化,形成次一级的核心区域,构成职能等级体系和与此相适应的不同等级的地域经济结构。核心区域是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区域社会的子系统,它对其区域行使各种各样的职能,产生紧密地联系,中心城市通过职能扩散可以对地区具有组织带动作用。

差异扩散理论(吴传清,刘陶,2003)认为具有相对优势的区域在分工发展过程中,可通过区位因素在空间经济活动中产生乘数效应,带动周边区域相关活动的发展。两个存在差异的区域之间,相对发达区域的某些内部性因素向区域外扩散和辐射,对落后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一系列波及效应,从而推动整体城市圈区域经济的发展。这种发达区域内部性外部化和不发达区域外部性内部化的过程机制是城市圈区域内由分工到协作,并最终走向区域一体化的核心动力机制。

(二)核心城市具有示范作用

通过经济联系传导发挥示范作用(李滨烽,2005),认为核心城市的示范功能是以经济区域为依托,影响和带动经济联系紧密、专业协作发达的周边若干中小城市和众多的城镇。核心城市通过要素集聚与扩散,增强了横向经济联系和合作,领导和带动区域经济共同发展。这样既实现了经济发展的高效性,也实现了经济管理组织和方法的合理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效率的提高。

通过创新传导发挥示范作用(范文韬,2005),认为核心城市的制度创新能力,是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核心城市聚集许多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不断推出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体制,转换政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创新产生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促进周边地区的发展。创新功能是区域发展的动力,都市圈要发展,必须发挥核心城市综合创造能力,成为新观念、新思想的诞生地;新体制、新机制的发祥地。

通过科技推动发挥示范作用(杨新年,董丹红,2006),认为核心城市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支点,具有将科技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示范效应。在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中心城市经济实力雄厚,是创新体系的增长极和动力源。以其为重要试验田和示范基地,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挥对周边城市的支撑作用、带动作用、传承作用与示范作用。

二、国内外核心城市对城市群发展的推动作用

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表明,核心城市的形成发展是世界经济增长重心转移的直接结果。新的经济增长重心所在区域的城市化不断加快,通过核心城市的带动必然会出现若干片城市群。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经济增长重心向美国转移,在美国东北沿波士顿至华盛顿一线出现了规模巨大的城市群;20世纪60-70年代,世界经济向亚太地区转移,日本经济崛起产生了东海岸城市群。与此相对应,20世纪初的纽约、20世纪60-70年代的东京成为了核心城市最具特色的两个代表。而在我国已经初具规模的3大城市群中,上海无疑是最能体现核心城市作用的典型。

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大西洋沿岸“波士华(Boswash)”城市群,北起波士顿,南至华盛顿,包括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和华盛顿5个主要城市以及附近40多个卫星城镇,长约965公里,宽100多公里,面积13.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500万。它是美国经济的核心地带,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群。作为美国最大的金融、商业和文化中心和世界首都,纽约也是通过走城市化道路由小到大不断发展到如今这样的规模,其变迁过程中的特点之一就是先实行城市化,然后再由城市化向城郊化过渡。纽约市是1898年由曼哈顿等五个区合并而成的,凭借得天独厚的海港优势,在美国的对外贸易中处于无可争议的领先地位。经过工业化革命以及美国产业政策的引导后,到20世纪20年代,纽约已经发展成为集金融、工业及服务业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当核心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人口膨胀、住房、交通等多方面的问题,为了缓解这些矛盾,经济和人口就会向围绕纽约的边缘城镇外扩,其后向周边城市延伸,为周围城市规模的发展壮大提供条件。在产业结构的先导创新方面,利用纽约作为极核的聚集能力,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将生产要素汇集于此,通过合理的调整给周围城市带来了契机,完成了区域内各个子城市在职能上的分工:纽约作为一个老工业中心,制造业所占比重由20世纪初的35%下降到目前的不足15%,与此同时,金融、服务等第三产业职能大幅增强,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金融中心以及全美和国际知名公司的总部所在地;制造业顺利成章的转移到了费城,使其发展成为美国东海岸的炼油中心、钢铁、造船和重化工业基地。高技术产业群转移到了波士顿,使其成为仅次于硅谷的微电子技术中心。又如在配置港口资源方面,纽约同样功不可没。大西洋沿岸多港口,早先各城市的发展都以港口为基础,但是功能重复以致相互竞争影响了港口的利用效率。通过纽约港对港口功能的重新配置:现在纽约港重点发展集装箱运输;费城港主要从事近海货运;巴尔的摩港作为矿石、煤和谷物的转运港;波士顿港则是以转运地方产品为主的商港,同时兼有渔港的性质。

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东海道城市群从鹿岛开始,经千叶、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直达北九州的长崎,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7000万,以东京和大阪两个城市为主。东京地区面积占全国的3.6%,人口占全国的25.4%,依靠其本身的首都优势,迅速聚集强大的人口、资本、生产、信息要素,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金融、工业、商业、文化、政治中心。依靠日本的经验,围绕核心城市大力发展卫星城市群是促进城市群共同繁荣的必经之路。这些卫星城市的发展,全部依赖于东京作为日本经济枢纽的地位和能量巨大的要素、产业聚集和扩散实力。1955年,日本制定《工厂诱导条例》后,各个工厂分别迁出东京中心城区,曾以军用工业为主的相模原市就逐渐被改成了以机械、金融、电机和食品工业为主的新的生产型卫星城市。以解决东京膨胀人口而建设起来的多摩居住城,由于人口大量由东京迁入所产生的教育需求,目前已经成为大学的聚集地。根据城市与东京之间的产业联动关系,各个产业集群也开始向辐射,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子中心伴随卫星城市的城市群结构。汽车制造由东京迁入名古屋,使其慢慢发展成为是汽车产业集群最突出的地区。变竞争为合作,发挥“双核”优势,共同引领区域发展,则以东京和大阪最为著名。作为日本第二大经济城市,大阪以商业资本雄厚著称,而且轻重工业都很发达,同时,其还是吞吐量居首的日本第一大港。由于东京和大阪两个城市的强势经济和产业化分工,使处于其之间的卫星城市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带动了整个东京圈的共同发展。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位于我国第一大河长江的下游,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地处冲积平原,近海、依江、临湖,地势平坦,水网密布。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南通市、扬州市、镇江市,浙江省的杭州市、嘉兴市、湖州市、绍兴市、宁波市、舟山市。本世纪30-40年代,上海更被誉为“远东第一都”,有“东方纽约”之称。建国以后,我国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上海只是作为一个纯粹的生产中心,大都市的功能日渐消失。改革开放以来,以浦东新区开发为契机,上海重新焕发了大都市的风采。为了充分发挥上海的龙头作用,上海市根据“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动发展,共同繁荣”的精神,商品流通在注重自身万商云集的同时,积极促进长江沿岸城市的商贸共同发展;工业产业结构在注重内部战略性调整的同时,积极支持和推动长江沿岸城市的经济结构调整;城市基础设施在注意内部建设和改造的同时,加强具有枢纽功能的重大项目的建设。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甚至是整个长江流域的核心与其他城市存在着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天然的、紧密的联系。由于上海与外部经济的密切联系,使得通过上海吸引来的外资与项目得以辐射到整个长三角地区,这体现在上海产业结构的升级直接作用到江苏的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浙江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等距浦东200公里的扇形面内。该区域工业结构正由传统的加工型产业向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转换。长三角地区近年来之所以迅猛发展,从硬件条件来说,首先得益于高速公路网。苏州与上海间由4车道增加到8车道。杭州与上海实行了乘车一卡通的“同城效应”。杭州湾大桥,将大幅度拉近宁波与上海的距离。沪崇苏大通道(即连接海门和崇明的崇海大桥和连接崇明和浦东的越江隧道)也经国务院批准开工建设。以上海为核心的发达区域交通网络已经实现了覆盖长三角的“半日交通圈”,这样就拉近了上海与区域内其他城市的距离,增强了经济联动及上海对整个区域的辐射能力。

三、充分发挥滨海新区核心城市作用

核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具有主导、枢纽的作用,是区域中各种生产和经济要素的供给基地,区域经济活动的轴心。核心城市具有产业集群、要素集聚、资源整合的集聚作用,产业扩散和规模扩张的带动作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产业升级的示范作用。借鉴国内外核心城市的发展历程,结合滨海新区自身的情况,应在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

1. 依靠自身优势,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

产业群的形成不仅有利于各企业分享劳动力市场,而且可以吸引新的资本和人才,导致资本的聚集。资本聚集程度越高,产生新资本所需成本越小,资本的利润率就越高,也就越能够吸引新的企业进入。另外,产业聚集可以使基础设施的利用率提高,信息和技术的传播更加迅速和有效,滨海新区内企业的成本因此会降低,并得到周围区域的企业无法享有的聚集经济效益,进而导致企业的利润增加,工人的工资提高,从而带动新的投资,市场规模逐步扩大。通过东京都市圈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对于区域经济而言,核心城市自身能力的提高是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基础,只有内核能级高,才能发挥辐射、扩散及传输等功能。滨海新区要围绕摩托罗拉、三星、丰田等大集团,推动电子、汽车产业群的形成;围绕大港石化基地和临港工业区的重大项目,推动化工产业群的形成。

2. 发挥“双核”优势,与北京协同发展

环渤海湾地区的经济建设,与北京、天津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关系密切。天津要把靠近北京作为重要的优势和发展机遇,发挥各自优势――“错位经营”, 实现联动效应和协同发展。东京和大阪的遥相呼应,成就了东京圈的繁荣。京津合作的重点和突破,在于产业转移和协作。在城市定位上,天津可作为环渤海地区的现代化制造业中心、高新技术转化中心及物流中心,北京则是环渤海地区的高新技术产品研发中心、金融中心和信息中心。京津两市的三大中心定位是彼此合作、协调、互补而非竞争的。

3. 利用自身的辐射能力,合力配置环渤海地区内的港口资源

国际大都市要有国家(世界)级港口作依托。综观全球,现今世界上的国际大都市90%以上位于海岸线和大河河口三角洲,以港兴城,港兴城荣成了近百年来国内外大城市发迹的共同走势。环渤海城市群内不乏港口城市,天津、青岛、烟台、秦皇岛、大连、锦州都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天津港是滨海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天津的比较优势和核心战略资源,在发挥原有的交通枢纽功能、现代物流功能、贸易功能、港航信息功能的基础上,在资源配置方面,要最大程度地吸引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更好地服务和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借鉴纽约的发展实践,天津港的发展应该起到带动、配置港口功能合理分工的作用,充分发挥各个港口的潜能,其中大连在造船和海洋开发方面具有优势,青岛擅长轻纺及海洋科技,在辅以其余港口城市,争取建成以天津港为核心的环渤海组合港。

4. 强调自身优势,充分利用扩散传输功能提升环渤海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和浦东相似,滨海新区也具有非常好的地理位置优势。滨海新区面向东北亚,是欧亚大陆桥最近的起点。近年来,我国与东北亚地区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天津滨海新区与东北亚国家的往来日益频繁。天津滨海新区要利用自身已形成的优势,将天津与欧亚大陆之间的经济关系扩散与传输到整个环渤海区域。利用滨海新区与环渤海地区内其它地区的产业联动,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提升。

5. 以创新所带来的示范作用,整合城市群内经济结构

城市群的发展应当关注核心城市的领先性。在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过程中,滨海新区应具有领先拉动作用。坚持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眼于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名牌,加快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产品创新,依靠科技优势增强服务功能。同时坚持可持续发展,强化节约意识和环境意识,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和谐社会。这就需要自身大力发展教育和科研事业,着力实施科技优先和人才战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以科技优势带动城市群的整体发展。

6. 建立便捷的交通网络,促进城市群内各城市的经济联动

空间区域交通网络将是实现区域内经济联动,提高核心城市的辐射能力的重要组成。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交通网络也已经形成,这对区域内的经济联系也起到了积极地作用,但环渤海地区在交通网络建设方面明显落后。天津目前已经着力建设与北京之间的半小时直达铁路,但与城市群内其他城市的快速交通仍显落后,应加强交通网络的建设,充分达到以“点”(核心城市)的发展带动“轴”(交通沿线)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张秀生,卫鹏鹏:《区域经济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 刘曙光:《区域创新系统》,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

3. 吴传清,刘陶:《国外城市群发展浅说》,《世界经济》,2003年第5期

4. 范文韬:《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赤峰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5. 李滨烽:《浅析经济区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功能》,《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3期

6. 毛传新:《基于集聚经济的区域战略性产业结构布局》,《当代财经》,2005年第6期

7. 杨新年,董丹红:《建设创新性城市,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第3期

8.后小仙:《区域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第5期

篇5

体制是维持国家和社会运行的组织机构和制度法律。国家的组织机构和制度法律是相互牵制的:一方面国家作为父机构确定其相应的子机构,并建立相应的制度法律;另一方面制度法律规定各种组织机构的性质、职能及行为规范。所以,体制实际上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国家机器运行中的具体反应。

一、市场经济体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环境

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市场经济的含义中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上看,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一层是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具体来说,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根据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信号和自身的生产经营条件,自主决定扩大或减少某种商品的生产和需求,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自发地调节着人、财、物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

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其含义体现在:(1)在市场上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2)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竞争;(3)健全的法制是协调和处理矛盾、体现公正平等的依据和准则;(4)市场不是相互封闭的,区域或者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市场,并同世界大市场连在一起。市场经济体制的上述特点表明:通过市场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引导企业按照社会需要组织生产经营,并且可以对商品生产者实和优胜劣汰的选择。

二、民营经济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取得的经济成就与民营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来分析“十五”期间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

1.民营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进行推算,一方面,从增长率上看,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年共增长246%,年均增长28%;特别是私营工业增长更为迅猛,私营工业增加值5年增长7倍多,年均增长约50%;私营工业利润5年增长7.2倍,年均增长超过50%;远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21%和工业利润平均增长25%的水平。另一方面,从总量来看,截止2005年,包括外资和港澳台在内的民营经济在GDP中的比重占65%(其中内资民营经济约占49.7%)。由此可见,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快速增长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2.民营经济成为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民营经济在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净增7000万人,其中城镇民营企业就业人数,净增5700万人。民营经济占城镇就业的比例从2000年65%左右增加到2005年的75%以上。民营经济创造的就业岗位,不仅分担了国企减员增效的后顾之忧,而且吸纳了更多的新增劳动力,保持了我国社会贫富差距加大情况下的基本稳定。

3.民营经济是安邦富民的基本力量。一方面,民营经济为国家税收的持续增长做出了贡献。2000年以来,民营经济特别是私营企业税收明显快于全国税收增长速度。在不少地方,民营经济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已经超过了60%,成为地方的财源主体。另一方面,民营经济还是中国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基本力量。民营企业的家庭多属于富裕家庭,而且民营企业户数在第一产业中所占比重最高(达到92%),乡镇民营经济的稳定与发展直接关系着几亿农民的生计。

4.民营经济是对外贸易的新兴主力。货物进出口总额方面,2005年实现了14221亿美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24.6%。而民营经济对外贸易的情况是,出口总额从2000年的1328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6043亿美元,增长了3.6倍,年均增速35%;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从2000年53.3%提高到了2005年的77.4%,5年间提高了24.1个百分点;其中私营企业在外贸出口中占的比例由2000年仅占1%提高到2005年的15%左右。

据统计,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全国已有3200多万户个体私营企业,解决了8000万人的就业问题;我国民营企业总户数已达800万家,分别占全国企业总数99%、工业产值60%、工业增加值40%、实现利税77%、出口额60%、城镇就业机会的75%;民营企业的年产值增长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远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因此,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它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扩大城乡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是民营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推手

1.完善的区域市场经济体制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沃土。我们以浙江省来分析:浙江是全国有名的市场大省,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市场化程度一直领先于全国。无论是当时争论不休的“温州模式”,还是后来在全国影响越来越大的“浙江现象”,其特点首先都是活跃的市场经济。正所谓“看市场,到浙江”。但是,受整个国情的影响,浙江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不可能是完全自发的过程,浙江各级地方政府为培育和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篇6

[关键词]高职会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经济发展

[DOI]10.13939/ki.zgsc.2016.01.168

1 加强高职会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1.1 日新月异的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自“十一五”规划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和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不断创新,教育体系不断完善。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高职会计教育要以社会需求为前提,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实务操作能力,从而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但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发展对会计职业的变化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成为多面手,了解信息技术、经济、金融、管理乃至国际准则等一些与会计相关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由此可知,现代企业需要的不再是掌握固定知识的单一操作者和执行者,而是具有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的全面高素质劳动者,而这种能力就是职业核心能力,只有具备这种能力的劳动者,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技术变革的需要。

1.2 增强学生岗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职学生的就业情况甚至优于本科生,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05年起,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95%以上。2008―2009年,尽管国际金融风暴使许多人就业困难,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仍没有回落,分别高达95.77%和 95.99%。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就业率视为学生就业能力和岗位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岗位换快,职位风险日益扩大,因此,要想增强高职会计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更需要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熟练掌握国内国际准则并具有良好的执行能力、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而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则重视学生的心理训练,既重视智力因素的开发,又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通过团队合作、情景训练等模式鼓励学生自我管理,增强承担实际生活中的产生各种心理压力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今后职业生涯中拥有人际交往能力,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岗位发展的需要,因此,拥有职业核心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和发展,才能增强其岗位可持续发展能力。

2 高职会计人才应具备的职业核心能力

2.1 不断学习的能力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会计人员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财务知识,关注国内国际会计准则的变化,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利用现代办公手段或技术提高会计操作能力,完成会计工作,因此,会计人员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会计行业和会计工作的发展趋势,才能满足经济管理的需要。

2.2 人际交往能力

会计是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会计信息的沟通是通过有效沟通实现的,会计核算需要会计人员不能受到企业领导或是某些人的意志影响,而应该独立、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和财务状况,因此,在会计工作中面临各方面压力时,就需要会计人员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且与领导和各相关部门做好有效沟通,让他们了解会计法的相关内容,从而与各部门之间职责清晰、互通信息,工作协调,从而高效准确地完成会计工作。

2.3 社会活动能力

会计部门是企业的财务中心,会计既要接触企业内部的各职能部门,包括经营者、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又要与企业外部单位及人员进行交往,因此,会计是各种利益的交汇处,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有良好的社会活动能力,既要处理好本部门与公司其他部门和相关人员的关系问题,从而促进企业各部门的协调发展,又要整合外部资源,为企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4 组织管理能力

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日益提高,会计人员既要依据财务会计准则进行账务处理,做出各种报表,从而满足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或监管部门的信息要求,又要进行纳税调整和税收筹划,并且更高要求的是,会计人员能够从财务分析中找出经营问题,并且领会管理层对信息需求的意图,向管理者提供决策必要的信息和建议。

2.5 处理问题能力

良好处理问题的能力是面临复杂的接踵而来的问题时,能够找出问题的根本所在,从而以最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会计人员应该能在不熟悉的环境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处理问题,当然,处理问题不仅是高层会计人员的事,即使一线会计人员也应该处理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的会计问题,因此,一个合格并且优秀的会计人员应该具备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处理能力。

3 影响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因素

3.1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因素

高职会计专业应培养的熟练掌握会计核算等会计技能的一线高技能会计人才。然而随着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不仅要求会计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专业技能,更要求会计人员进行纳税筹划,并且能够为管理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职业素养、技能素养和全能素养。因此,高职会计的培养目标不应再局限于某种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应把掌握知识与发展技能、发展能力、培养良好心理品质等各类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综合职业素质和“可迁移的”能力。

3.2 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因素

在会计专业的课程中,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技能具有重要作用,而实践教学是通过模拟教学实现的,即把企业实际当中发生的经济业务模拟出来,通过会计模拟教学,加强学生的理解和操作。而在设立实训室,编写实训资料,和评价学生实训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比如由于资金不足导致的高仿真实训室的缺少和相应的教学软件开发不足;实训资料模拟性不强;对于学生的实训评价不够正全面和详细。

3.3 师资队伍因素

在会计专业教课中,教师普遍缺少相关的从业经验,即使有些老师具有“双师型”的职业资格,但是还是欠缺最新的从业经验和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校企合作的不密切,导致教师在定岗实践方面的内容和兴趣不足,从而致使专业课程的创新,实践技能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不能够把最新的会计方面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以至于对会计专业这方面的教学质量受到影响,繁重的教学任务也致使教师忽略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4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对策

4.1 准确定位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

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该立足于区域经济,紧跟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人才需求,从而将专业融入产业,确定专业方向;将专业需求融入培养过程,确定培养标准;将技能培训融入实际工作,确定培养目标。因此,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中小企业,熟练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和会计专业技能,并具有可持续发展职业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4.2 会计教学中突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培养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技能人才,日常教学是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途径。首先,优化课程体系,实现课程设置的多元化。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体现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的意识、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和自我实现意识四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会计专业课程既要立足于企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又要充分考虑学习者适应未来就业、择业和创业所必须具备的各种能力,从而更好地做好对现有课程的整合和优化。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第一,课堂教学注意渗透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教师利用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鼓励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第二,构建职业教育系统实训体系,要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从总体上整合和设计综合实践项目,深化能力本位改革,使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落到实处;第三,加强就业岗前培训,增加顶岗实习时间,改革实践内容,创新实训项目,加强应用性和职业性实践。最后,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加大高仿真的实训室的建设,增强实践教学效果。学校要整合资源,创新校企合作,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改善实训环境,为学生增强专业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提供有效途径。

4.3 教学之外融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建立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既要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又要发挥学生的特长和兴趣。通过构建实践活动激励机制,鼓励会计学生参加高校会计知识和会计技能大赛,增强学生基本技能和心理素质能力;鼓励学生进行社会热点问题的调查,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团队意识,乃至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各类比赛,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4 建立教师社会实践锻炼与“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

教学和师资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在教学实践当中,由于教师担任指导和组织角色,因此教师应该具备完备的业务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工作和组织能力。首先,学校应选择适合的企业进行教学合作,建立企业实习地点和校企工作站,切实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其次,学校可以从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高端会计人才对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更好地掌握会计理论在实务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并了解最近的会计前言知识和实务操作经验。最后,教师应加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意识,在教学内外贯穿对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尹媛,尹湘萍.浅议高校会计专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学术探讨(上),2014(10).

[2]罗平实.会计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及培养途径[J].财会通讯(上),2011(2).

篇7

[关键词]:经济结构调整 经济发展形势 高职教育

一、中国经济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趋势所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失衡状况较为严重。制造业中,传统制造业比例偏大,现代制造业比例偏小;资源型产业中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比例较低,普通、过剩产品比例偏高;再如服务业比例偏低、农业和基础产业抗风险能力较低等问题,都反映出我国的产业结构处于失衡状态,其突出表现就是生产能力的短缺和过剩并存,且日益严重。

那么,为什么我国的产业结构会出现失衡问题主要源于三个原因:

首先,是垄断。

事实上,产业结构合理的特征是资本可以在产业之间顺畅流动。但是,目前我国产业间壁垒很高,利润越高的产业存在的垄断越严重,导致资本不可能在产业之间顺畅流动。

其次,是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缺乏核心技术。

很多民营企业有一定的资金实力,也愿意投资,但是缺乏核心技术的支持。这反映出我国技术创新体系的缺失,而由此导致的核心技术的缺失,使得产业结构调整无法顺利进行。

目前,最关键的问题是我国缺乏核心技术的推动者。近年来,我国屡屡爆出国有企业的地王,却鲜有推动核心技术的领导企业;虽然我国出现很多技术创新的民营企业,但在核心技术创新方面很少。而且,民营企业的成长刚刚经历30多年,在企业资金积累方面很难支撑需要长期投入的核心技术研发体系;此外,科研机构、研究院所也都处于经费短缺的状况,很难做到核心技术领域的研发和创新,这些都使得我国产业结构失衡状况愈加严重。

再次,是结构调整中的利益机制失衡。

结构调整中的利益机制是指结构调整背后存在有利益机制,一旦企业生产成本大于利润投入时,企业将不会进行投资,这种机制决定了结构调整的方向。这种利益机制在我国目前是失衡的状况,即很多企业明明知道亏损还是会继续投资,主要表现为国有企业投资行为不受利益驱动。

二、高职教育发展要求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面向可持续发展,要遵循“发展需要驱动”规则,即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确定专业设置,根据社会岗位(群)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确定和调整教学内容;从强调我能做什么、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转变为强调需要我做什么、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突出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创业能力、学习能力,使教育、培训、就业等工作融为一体,并将职业教育确定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需求,走特色发展之路

一是职业特色。体现为学生具有职业岗位群所需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尤其是职业核心能力。

二是行业特色。体现为保持为行业服务的优势;将行业的有关专业办成品牌专业,从而使学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到有利位置,并对品牌专业进行相关实用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成果孵化,使之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在专业建设上,体现行业特色。

三是专业特色。学校所开设专业,应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准则,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和特色人才培养优势,积极探寻市场,发现市场,把供需链条紧紧连接在一起,在本省同层次院校相同专业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特,形成品牌、形成特色。

(三)加强合作,走集团化发展之路

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各自的特长,优势互补,进行校校合作。以现有的师资、设备为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以项目为载体,开展多方位的科研合作、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以网络视频会议和实地考察交流活动形式,积极寻求在高级应用性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点,建立合作互动机制,实现互利双赢。

建立院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机制,实行“订单”教育与培训的新模式。学校应增强服务意识,积极满足企业需要;企业依托学校进行新职工的培养和在职职工的培训提高,与院校签订人才培养培训合同,优先录用合作院校的毕业生,并积极参与院校的教育与培训活动,在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学习成果评估等方面发挥先导作用。

(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走内涵发展之路

1.构建开放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体现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特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可选择以企业为本位的模式,按岗位要求组织教学;可选择以学校为本位,由高等职业院校独立组织教学;可实行“双元制”模式,由学校和企业合作制定教学计划,使企业训练与接受学校教育相结合。

在管理模式上,吸引社会名流、专家、学者和企业参与高职院校的管理,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集团、个人多方投资高职教育的积极性;在管理方式上,实行职业教育资格标准的国家介入与行业监督并行,提高教育教学的技术含量;在学籍管理和教学管理制度上,推行学分制等更加灵活的学籍管理、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分层教学、分专业方向教学和分阶段教育。

在办学架构上,横向扩展自身架构,包括培养目标和内部办学形式的多样性,如一校多制,允许不同培养目标在一个学校内并存等,形成中高等职业教育竞相争艳的多元化局面。

2.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注重专业建设。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长期的、根本性的战略任务,对提高教育质量至关重要。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上,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要求,集中力量,发挥优势,培育特色,以增强专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抓“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2)教学设施是提高教育质量的物质基础;(3)总结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4)创设文明的校园、树立优良的校风。

(五)坚持两年制学制改革,走制度创新之路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高等教育的职能产生分化,社会既需要大学利用其丰富的人才资源进行人文和自然科学方面的高深学问的研究,以维护其长远发展,也需要大学培养出社会经济和工商企业所急需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以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因此,“根据我国当前的国情以及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吸收外国的经验,积极探索高职教育二年制的制度,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彻底打破传统的学科式教育模式,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培养模式”。

篇8

【关键词】制度创新 技术创新 经济发展

关于创新的理论基本上沿着两条主线展开:一条是以新增长理论为基础的“内生技术论”;另一条是以制度经济学为基础的“制度决定论”。很显然,这两种理论分别侧重与自己所支持的那一方面。新增长理论片面强调技术创新的决定性作用,却忽视了制度创新因素对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新制度经济学则完全颠倒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主次关系,认为制度创新决定技术创新。总的来讲,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因素,制度创新取决于技术创新的状况及其发展变化,制度创新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辨证关系。

一、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因素

创新理论的创始人雄彼特认为,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密不可分,创新实现的过程就是经济增长的过程。从以下事例种可以看出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以来的新产业革命中,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使一系列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20世纪40年代后期以来全球性的经济增长,远远超过此前自有人类以来的经济增长总量。目前,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特征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已达到50%以上。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应该在各个领域里,重视技术创新。

二、制度创新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发展

技术创新的变化必然要求制度上做出相应的变革,制度因素对技术创新的促进或阻碍作用表现在现行制度与技术创新是否相容。当一项制度适应技术创新要求时,必然会推动技术创新的发展。

人们对制度创新的研究有多种方式:一种方式是从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两方面讨论;另一种方式是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来讨论。宏观层面包括确定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产权改革、政府职能转变、科研体制改革及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微观层面涉及企业内部如何适应技术创新的需要对企业组织机构和管理的变革。当前我国制度改革还存在着不适应技术创新的方面,我们必须进行有效的制度创新才能更快地促进技术创新。

三、从创新体系看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关系

如果将创新看作一个系统,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两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惟有整合在一起,才形成推动经济增长的力量。技术创新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部分,因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人,而人具有积极能动性,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迟早会冲破旧制度的束缚,导致制度变迁,而制度变迁又为新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新空间和宽松的创新条件。由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此起彼伏的矛盾运动,构成了创新系统的不断发展,创新系统的螺旋式上升导致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水平不断上升。

如果说“知识和技术确立了制度创新的上限,进一步的制度创新则需要知识、技术的增长”,可以说制度确立了知识和技术进步的上限,在既定的制度框架内,技术创新总有受阻的时候,此时制度创新又成为矛盾运动的主要方面,制度成为技术创新的“瓶颈”,制度创新成为技术创新的前提。当一种制度处于比较发达和完善的状态时,技术创新占主流,对经济增长起着主导作用,此时制度创新显得并不那么重要;当完善的制度尚未建立起来,制度变迁显得相当重要,技术进步的水平及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则取决于相应的制度安排。

四、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关系的理论指导我们创新实践

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为什么是“解放”生产力而不是“发展”生产力,是为了区别于技术创新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而言的。当企业制度不适应企业技术创新的要求时,企业制度成为技术创新的羁绊,不解除这种束缚,就不可能有技术创新,就不可能有生产力的发展,所以说制度变革是解放生产力。这种“解放”就是为技术创新提供活动的空间和激励的机制,当企业制度严重束缚企业技术创新时,企业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此时,制度创新成为创新体系矛盾运动的主要方面,正是当前我们为什么迫切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加上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浪潮兴起,技术创新异常活跃,旧的传统的企业体制已远远不能适应技术创新的需要,企业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不进行企业制度创新,企业技术创新是“纸上谈兵”。如何在实践中探索适合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当前企业改革的关键,也是理论界探讨的热点问题。

(1)加快国有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步伐,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是企业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国有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方向与重点是:以市场为导向,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围绕增加品种、改进质量、提高效益和扩大出口,加强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不失时机地加速发展有市场需求和前景的高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和促进新兴产业的崛起。

(2)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实现政企分开,为企业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实现政企分开是企业制度创新的保证,政府职能转变后,政府主要在以下方面起作用:第一,界定和保持产权;第二,培育市场;第三,调节经济运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第四,重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第五,构建宏观间接调控系统。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