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9 15:44:2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环境经济学问题,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D922.6[文献标识码]A
说起环境经济学,大众认为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的罪魁祸首。随着环境经济学的学科的迅速发展,有关环境经济学的很多著作也大量出现,环境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来阐述环境经济学。还有一些经济学家在他们的著作中没有明确的定义的环境经济学,而是通过介绍环境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来解释环境经济学。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环境资源问题的经济学发展要素。
1环境资源问题的经济学发展背景
1.1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生态压力的呈现
建设美丽中国,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顺应了人民群众盼环保、要生态的社会发展趋势。中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相对稀缺。自然资源质量参差不齐,地理条件复杂,开采成本高。在工业化过程中,出现了自然资源开发强度大、自然资源利用率不高、生态环境破坏比较严重、自然资源后续储备严重不足等问题。随着我们国家工业化发展水平的不断加快,对于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日渐严重,不断有新发现的污染问题日益凸显,重特大环境事件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例如,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居世界第一位,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世界人均值。
当代中国正面临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与社会稳定问题等多重社会矛盾交织,主要是工业污染物排放量高于环境自净能力(例如雾霾),农业水质土质污染加重(例如农产品有害物残存量超标),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等问题日渐显现。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百姓民生、关乎社会稳定、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
1.2绿色发展理念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生态要求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的特点是“三期叠加”。在经济增速换档期,中国需要更多的资源和能源,原有的低效粗放式的生产不可持续了,绿色发展成为唯一选择;在转型阵痛期,中国需要克服由于生态破坏所导致的社会不稳定、群众对政府的不满,公众不仅要有发展,还渴望蓝天白云;在改革改建期,中国进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服务业,成为绿色发展的核心内容。“三期叠加”之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从生态上取得突破。
当前,我国绿色发展的社会氛围正逐步形成。我国也有很多志愿者加入到环保事业中去,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环保网络体系网,不断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公众已经开始自救,环境污染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公众也是导致生态危机的重要源头,过绿色生活,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落实绿色理念,才能形成生态治理共治的局面;对于企业来说,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绿色发展既是对企业的要求,也是企业发展的全新机遇。
2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推进资源环境保护的措施
2.1提升环境治理意识
要充分认识到环境治理对经济新常态发展的积极作用,提升环境治理的意识,明确环境治理的关键所在。要积极地加强对环境的治理和保护,保证自然资源和环境旅游资源的安全,从而保证我国产业发展的平衡和稳定。经济新常态需要环境的支持,环境的安全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我们要加强环境治理的意识,尤其是要加强企业负责人的环境保护治理意识,让他们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在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中时刻牢记环境保护问题,对已经出现的环境问题加强治理和管理,减少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制约,同时提升对环境的保护和利用的思想,维持新常态下经济的稳定发展。
2.2构建环境保护税制体系
(1)推进环境保护费改税制,建立完善而且权威的环境保护税制体系。在构建环境保护税制体系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完善环境保护税收制度,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外优秀和先进的环境保护税制度,形成一套能够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保护税制体系。可以适当地增加专门性环境保护税,并且要将大气污染,水污染,碳排放,噪音污染以及垃圾污染等纳入征税的范围,并且制定科学合理的税收原则。(2)优化环境保护相关税制,完善融入型环境保护税制体系。优化环境保护相关税制可以从加大税制转型改革力度、强化环境保护激励政策以及增加车船税环境保护功能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发挥税收体制对于环境保护的作用。国家要出台政策来提倡企业进行环保事业的开发,鼓励企业购置治污设备,督促企业将之源进行有效利用,适当降低环保企业的税收标准,对于再生能源产业,可以考虑减免税收;而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则要制定相应的高标准环境保护税收制度,以此来形成一个完善的融入型环境保护税制体系。
2.3发展绿色循环经济
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所以首先要制定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部署进行全局性的工作,并制定绿色循环经济的实现步骤,这样我国的绿色循环经济才能有计划地推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具体实施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的采购能力,在政府采购中可优先采购绿色产品,对于选择采购绿色产品的企业可给予一定的补贴奖励,而不断增长的绿色的产品需求又能促进更多企业研发绿色产品,形成良性循环,减少了社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促进了绿色经济的发展。完善有关绿色发展的法律政策。我国目前在环保节能方面的法律仍存在空白之处,应在梳理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填补空白,制定新的促进绿色发展的法律法规。此外,针对存在冲突与矛盾的法律法规,及时进行删改,提升法律的适用性,使之能够得到真正落实。另外,我国需要完善监督问责机制,加大对环境污染等问题的问责力度,督促地方政府和企业关注环保问题,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4建设发展生态产业
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生态发展产业链,积极推进对环境有利的产业,坚持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经济;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开展绿色生活和消费方式,积极鼓励并倡导绿色节约、低碳文明的生存模式,在生活细节中处融入绿色理念;培养整个社会的绿色生态发展观念,建立生态道德,使得社会生态文明成为主流价值观。
2.5推进传统产业生态化
想要真正实现节能环保就要不断運通新技术、新方法改变对传统产业的管理方式,尊重自然发展规律,维护生态系统正常运转,开展大量的生态保护和环境修复建设,实现技术升级,不断把节能与减排要点相互融合,实现工程整治与绿化工作操作模式;不断构建并完成产业链条清晰、多种方式共同参与的完整生态文明发展体制,促进快速形成可以与生态文明发展相求相一致的管理体制和格局,在改革上取得新突破。
2.6制定循环型公共机构评价标准
不断制定并完善符合大众要求的公共机构评价体系,不断引导和帮助广大群众实现节水、节能的发展建设。尤其是在大型市政公益性建筑内部,应该完全遵按照绿色标准建设体系,不断推广和普遍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另外,还要不断优化城市交通建设系统,实现不同交通体系之间达到无缝链接的目的,鼓励广大公民实现绿色出行;不断回收和利用建筑垃圾,使其用在可以加工并重复利用的工程之中,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鼓励并引导施工单位投入使用一定比例的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对于产业园区和企业提供废弃物管理、回收、再生加工和循环利用的整体解决方案,与居民社区和医院、学校等公共机构开展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合作,保证垃圾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
3结语
伴随着环境经济学这一学科的越来越多的人去专研,使得该学科越来越被我们需要。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要通过有效的措施加强对环境的治理和对环境的保护,提升环境对经济的承载能力,通过加强环境的治理促进经济的发展,稳定经济的运行速度,优化经济的发展结构,使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焕发活力。
作者:张林娟
[参考文献]
[1] 王金南.环境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关键词]农业环境污染;经济制度安排;农业绿色补贴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07)04―0069―05
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时期,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不断丰富,但另一方面,农药、化肥、地膜等现代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以及某些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许多环境污染问题。而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对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根本性的基础作用,因此,针对农业环境污染问题进行研究,对我国的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农业环境污染问题的经济学解释
经济学家对环境问题的分析,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理论,即环境库兹涅茨理论、产权理论和外部性理论。现分别运用这三种理论对农业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分析。
(一)农业环境问题的库兹涅茨曲线分析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含义是,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演进的过程中,资源与环境问题先出现逐步恶化的特征,然后再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具体来说,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工业生产规模较小,环境污染问题较轻。在经济高速成长时期,投资和消费基金的增加抑制了环境治理,环境迅速恶化期。当经济发展到了一个较高水平时,环境退化的势头得到遏制,并开始逐步好转。见图1:
需要强调的是,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并非一定表现为从互竞互斥到互补互适。从图l可以看出,环境恶化被控制在环境不可逆阀值内,如图中的曲线c,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之间才表现为“倒U”型曲线关系,若环境恶化超越环境不可逆阀值,如图中的曲线C',这种“倒U”型曲线就不存在了。虽然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只是一个假定,是对某些国家环境变化的反映和描述,但它已被一些国家的经验统计数据证实。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同样也适用于农业发展中。和工业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也经历三个阶段,依次经过传统农业生产――现代化农业生产――清洁农业生产阶段。在农业发展的初期,由于农业生产采用原始的耕作方法,农业生产规模较小,低投入、低产出,施用化肥、农药等较少,畜牧业排放的废弃物较少,因而环境退化较为缓慢。在经济高速成长时期,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农用品的大量生产,促使农业生产者为追求农产品产量滥用化肥、农药、地膜等破坏农业环境的非理性的行为加剧。同时由于经济的技术水平较低,粗放型的农业增长方式使农业生产的产污系数较高,投资和消费基金的增加抑制了环境治理,这一时期是农业环境迅速恶化期。当经济发展到了一个较高水平时,公众的物质生活质量已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人们对农产品质量有了较大要求,对农产品的消费己由数量的满足转向质量的提高阶段。农业的清洁生产对污染及其控制方而能够起到重要作用,并且政府通过发展蓄积起来的经济实力开始转向环境整治和国土整治,使农业环境退化的势头得到遏制,并开始逐步好转。当然,环境污染问题应被控制在环境不可逆阀值内。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业环境污染已经趋于下降,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污染仍在上升,与六七十年代相比,环境质量趋于恶化,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农业环境污染状况正处于转折阶段。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时期,农业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二)农业环境产权失灵
用产权方式解决环境问题最早是由科斯(Coase,1960)提出的。科斯认为,如果交易成本为零,只要产权明确,则无论最初产权是如何分配的,通过交易总能达到帕累托最优,外部性也就可以消除。根据这个定理,现实中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大多不是市场缺陷造成的,而是产权界定不清的结果。由于缺乏排他性的产权安排,所有相关的人都有监督的责任,但监督的成本往往独自承担,监督的效果却由大家共享,导致“搭便车”行为。实践证明,产权界定清晰,环境利用与保护也就越好。
目前,我国的农业环境产权失灵十分普遍,这是因为:(1)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农业环境的范围不易确定,其产权边界也难以确定或确定成本较高。(2)目前农业环境产权还没有从农村土地使用权中独立出来,仍然依附于农村土地使用权,因此造成农业环境产权的所有者过多而难以确定单个农业生产者的权利。(3)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农业环境污染者和受损者资本和技术上的差异甚至行政力量的倾斜,使农业环境污染者和受损者所采取的战略是非对称的。(4)产权的明确性和排他性要求对侵权行为能够进行惩罚和赔偿,然而农业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与赔偿往往是非等价的。(5)有效的产权制度安排应该随客观条件(人们的偏好、技术条件、相对价格等)的变化而变化,然而有限理性的经济人不可能具有完全信息及时地做出相应的制度变化,这会使原本有效的产权安排缺乏效率。(6)有限的认识能力及对农业环境产权预期的不确定性也会使人们出现非理。
(三)农业环境问题的外部性
外部性概念是由马歇尔于1910年提出的,他认为,在正常的经济活动中,对任何稀缺资源的消耗都取决于供给关系的对比,而环境问题正是这种正常经济活动中出现的一种失调现象,由此提出了“外部不经济性”这一重要概念。马歇尔的学生,福利经济学创始人庇古发现,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的不一致,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构成了外部性。所谓“外部”是相对于市场体系而言的,是指在价格体系中未得到体现的那部分经济活动的副产品或副作用。这些副产品或副作用可能是有益的,成为正外部性,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外部性是有害的,成为负外部性。
农业环境问题中的外部性表现在:一方面农业环境污染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另一方面农业环境保护却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由于负外部性的存在,使农业生产经营者按利润最大化原则(私人边际成本=私人边际收益)确定的产量与按社会福利最大化原则(社会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收益)确定的产量严重偏离。这种偏离导致了农业环境过度利用,农业污染过度产生,有污染的低质量的农产品过度生产;另一方面,农业环境保护是一种为社会提供集体利益的公共物品或劳务,这种物品或劳务一旦被生产出来,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被排除在享受它带来的利益之外,因此,它是正外部性很强的公共物品,纯粹的个人主义机制使得农业生产经营者不会主动
为它付费,造成了农业环境保护这种公共物品的生产严重不足,有时甚至会出现供给为零的局面。
外部性与产权有一定联系,产权界定有助于某些外部性问题的解决,但有些外部性又决非产权界定就能奏效。将外部性问题寓于内部性问题中,则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而且可以能够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是比较理想的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办法,这就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把外部性成本内部化。
二、农业环境污染治理的经济制度安排
环境问题的外部性和环境资源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解决环境问题不能单靠市场机制,因为市场机制的本质是经济行为主体受利益驱动而实现的调节,它是以承认各经济行为主体的局部利益为出发点,很难统观全局,自动地反映社会需求的长期变动趋势,不能使经济行为主体主动地根据环境和社会效益来安排自己的活动。所以治理环境污染需要政府实施必要的干预。
(一)排污收费
“排污收费”是按“污染者付费”原则,将环境污染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激励排污者治理污染,保护环境资源的一项经济制度安排。理论上,每一污染物的边际损害费用等于边际治理费用所对应的收费标准为最优收费标准,是实现全部社会费用(污染损害费用与治理污染费用)最小化的收费标准。按照最优收费标准征收的费用总额可分解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污染物造成的污染损害补偿费,另一部分是环境资源的使用费,因此,可以定量体现“污染者付费”和“环境资源有价”的原则。但由于很难将污染造成的损害精确计量和货币化,所以很难确定最优收费标准。
(二)开征环境税
环境税是国家为了环境与资源而凭借其权力对一切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程度或污染、破坏环境资源的程度征收的一种税。环境税的主要功能是调节人们开发、利用、破坏或污染环境资源的程度。如对污染性产品征税,可以将污染性产品的外部社会成本“内部化”,利用价格机制,淘汰污染性产品,推广使用无污染性的绿色产品。环境税的经济特征是,只要商品有一定的需求价格弹性,税收的价格效应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经济利益都会有影响,也就是说,征税使污染性产品价格升高后,一方面可让消费者承担其消费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外部性;另一方面,价格升高,需求越少,生产者收益下降,通过需求变动,让生产者对其产品在消费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承担连带经济责任,利用利益动力机制有效地调节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污染行为。
(三)污染削减补贴
污染削减补贴的原理和环境税一样,既然生产者不愿从事环境保护的主要原因是私人收益低于社会收益,那么借助于补贴手段,对参与环境保护的生产者给予适当的补贴,使它们的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一致,可以把社会所需而市场机制又无能为力的,环境保护活动诱发出来。补贴的对象主要是具有正外部效应的行为,但也包括一些旨在消除或减少负外部性的活动。补贴形式主要有赠款、软贷款、价格(或实物)补贴、税收减免四种形式。
(四)排污权交易
戴尔斯(Dales)在其1968年出版的《污染、财富和价格》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污染权的概念,他认为可以像股票一样,将污染权出售给出价最高者,出售的主体是作为全社会和环境所有者代表的国家,污染权也可以在拥有污染权的生产者间彼此交换。排污权交易是将环境资源视为商品,运用市场机制对污染物进行控制的一种选择方法。排污权交易的运作首先要由政府管理部门以环境质量目标为基本依据,确定某一区域内各种污染物的允许排污负荷总量,进行初始分配,即建立排污许可证制度,然后允许排放量在各污染者之间进行必要的交易。由此可见,排污权交易是在某个特定区域内,在污染物总量控制下,按照区域内实际技术经济条件,运用市场机制控制区域内各个污染源的排放水平和削减水平。这种经济手段具有克服法规标准局限性的巨大潜力,其核心就是刺激排污者在其自身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目标间进行权衡。
三、农业环境治理中农业绿色补贴手段的效应分析
(一)农业绿色补贴是我国现阶段解决农业污染问题的理性选择
理论上讲,农业环境污染当然可以采取征税(或征排污费)、排污权交易等方式解决,但是农业环境污染有其特点:一是污染隐蔽性强。隐性污染源大大超过显性污染源。二是技术操作困难。政府难以制订一套以技术检验为基础的条例用于指导带普遍性的农业环保实践。由于从事农业的地区,其气候、土壤、水文、地形以及地貌等存在有很大的不同,这就必然使各种农业活动产生很大的差异,这种不确定性和多变性给立法部门和执法部门均带来了无法操作的困难。三是我国农业生产科技含量较低。农业粗放型的生产方式普遍存在,农民收入较低,农民承担污染税或排污费的能力较弱。农业污染的这些特点不太适合采用通常的治理污染方式,而更加适合采用农业绿色补贴的方式进行。
农业绿色补贴是指国家按照环保标准来核定补贴数额的农业补贴。长期以来,我国对农业实行多种补贴,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是我国的农业补贴大多没有和环境保护挂钩,有的甚至起反作用。如对特定化肥农药的补贴有助于鼓励农民选择高产作物品种,却对土壤和水资源有长期不良影响。因此,转变农业补贴的补贴方式,实行“农业绿色补贴”是解决农业污染问题的理性选择。
(二)农业绿色补贴的实施
在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对一些农作物实行农药、化肥限额使用政策,政府在“绿箱政策”范围内给予生产者适当的经济补偿对因限额使用农药、化肥造成的农业产出减少。将农业的支持与环境保护进行捆绑,逐步将农业补贴转化为农业污染补贴。首先,对实行农业绿色补贴进行评估。在实行绿色补贴政策之前,财政部联合农业部要对绿色补贴代替以前的农业补贴作有关方面的评估,如对补贴流向、补贴收入风险、财政补贴数量、对农民环保行动的影响、污染情况、纳税人负担情况进行系统地评估。其次,设置一些强制性条件,要求受补贴农民必需自觉地检查他们的环保行为,定期对自己的农场所属区域的野生资源、森林、植被进行情况调查。同时还要对土壤、水质、空气进行检验和测试,限期向有关部门提交报告。政府再根据农民的环境保护实际核查情况,以此来决定对农民是否给与补贴、以及补贴的多少。再次,对表现出色的农户,除提供“绿色补贴”外,还可暂时性减免农业的有关税费,以资鼓励。
(三)农业绿色补贴的经济效应分析
1.农业绿色补贴的实施效应
和传统农业补贴相比,绿色农业补贴可以调节农业生产的外部效应,使农业生产所产生的污染这一外部负效应得以内在化,一定程度上使农业生产的成本与收益能接近相应的社会成本与收益,有效地解决以往大量存在的农田结合部的土地污染问
题。同时,可以兼顾公平与效率,克服单纯以条例对农业进行环保管理的缺陷,使农民能在市场的作用力下自发保护耕地,提高农民的劳动积极性。见表1。
2.农业绿色补贴的模型分析
本文区分了两种不同的农业绿色补贴手段,运用现代经济学方法建立起不同的补贴模型,并进行具体的效应分析。
(1)补贴模型(Ⅰ)――对农业生产产生正外部性者给予补贴 农业绿色补贴可以促进农业生产者采取保持农业生态环境的措施,如农业生产者为了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而退耕还林、还草等行为。见图2。
图2中P表示市场价格,Q表示行业的产量,q表示个体农业生产者的产量,MR、MC分别表示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PMR、SMR、PMC、SMC分别表示私人边际收益、社会边际收益、私人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成本,XR表示外部收益。
在图2(b)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农业生产者会把产量定在q0处(按PMR=PMC的原则),而社会最优的产量应在q1处(SMR=SMC的原则)。如果不采取补贴手段,这个农业生产者就没有动力把产量扩大到q1。现假定政府向个体农业生产者支付XR数量的补贴,生产者就会将产量由q0扩大到q1。产量的扩大使整个行业的供给增加,图2(a)中的供给曲线由原来的S0移向S1,均衡价格由P0下降为P1均衡数量由
这就是说,政府提供补贴后,刺激个体农业生产者扩大产量,让更多的资源从其它用途中转移过来,用来增加这种产品的生产。
(2)补贴模型(Ⅱ)――对负外部性减少者给予补贴
补贴模型(Ⅱ)是指通过补贴手段刺激农业生产者减少具有负外部性产品的产出。有人把这种采取一定措施去降低未来的污染补贴称之为政府向污染者“行贿”。它是政府为了促使生产者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以补贴的形式补助农业生产者。如对减少化肥、农药等的使用的农业生产者给予补贴。见图3。
图中的符号说明与图2一样,MDC表示边际损害成本。在未补贴的情况下,农业生产者会按PMC=PMR的原则确定其私人最优产量(q0),而按社会最优应为q1,(q0-q1,)就是由于边际损害成本MDC的存在而导致的有污染的产品的过度产出。如果采用补贴手段,政府给个体农业生产者的补贴额也就是单位产品的(q0-q1)部分。由于补贴的存在,使有污染的农业生产者在产出为q1时的利润与在没有补贴时产出为q0时的利润一样,因此,补贴手段能激励有污染的产出的减少。
(四)建立农业绿色补贴体系,全方位治理农业污染
1.完善环境立法。借鉴国际上成功的控制有机肥、化肥和农药面源污染的法规,由国务院制订法规。同时,建立国家清洁生产的技术规范,拟定新的化肥和农药管理法律法规,鼓励能够减少面源污染的化肥和有机肥的生产和使用,建立我国有机废弃物排放的法规,有效控制城镇的污水排放和规模化养殖场牲畜粪尿的排放。
2.在实施农业绿色补贴的同时,加强对农民的环境保护教育,以逐步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形成相应的行为规范。加强宣传,提高公众环境意识。通过科普和大众媒体,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全民对农业立体污染的认识和自觉参与防治污染的意识,鼓励企业和农民采取环境友好技术,在适当的时候制定相应的法规,以实现减少立体污染和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环境污染;市场失灵;政府失灵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08)05-0024-04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环境污染可以看作是人类从事经济活动所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在付出的环境成本或代价一定时,取得尽可能大的收益,或者在取得的收益一定时,付出的环境成本或代价尽可能的小,即实现了资源配置的净收益达到最大值,符合“帕累托最优”标准的要求。从经济学的角度讲,这样的环境污染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而不是经济问题。能够成为经济问题的环境污染是指在环境遭受污染,付出环境代价以后,社会资源配置并不能做到边际社会收益等于边际社会成本以实现资源配置的净收益达到最大值,从而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的现象。本文对这样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分析,从市场和政府双重失灵的角度揭示问题的成因,以期能对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有所助益。
一、环境污染问题的实质是外部不经济
所谓的外部不经济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了不利影响,但却并未给予应有补偿的现象。对环境污染问题来说,所谓的外部不经济就是指有的经济主体污染了环境,但却并未付出代价,或者虽然付出了代价,但付出的代价却小于环境污染治理的代价,而由其他经济主体承受环境污染治理代价的现象。显然,此时就出现所谓的成本外溢,从整个社会角度考察的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的条件与从该经济主体自身角度考察的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的条件就不一致,从而导致资源配置的效率损失。
假定污染者是一厂商,其作为“经济人”必然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即利润最大化;假定污染者所处的市场是充分竞争的,即污染者在商品市场上是价格接受者,商品市场不存在垄断性扭曲;假定污染者造成的外部成本是EC=EC(Q);并假定不存在信息费用。则社会净效益(SNB)就等于产生污染的经济活动的总效益减去私人成本C和外部成本EC,即:SNB=PQ-C(Q)-EC(Q)。其中,P是产品的价格,Q是产生污染的经济活动的总量,C和EC皆是产生污染的经济总量的函数。当社会净效益最大时,有dSNB(Q)/dQ=P-dC(Q)/dQ-dEC(Q)/dQ=0。即:P=dC(Q)/dQ+dEC(Q)/dQ=MSC。该式中,sc为社会成本,SC(Q)=C(Q)+EC(Q),MSC为边际社会成本。显然,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的条件是价格(边际社会收益)等于边际社会成本(dC(Q)/dQ+dEC(Q)/dQ)。但是污染者并不考虑外溢的成本,其会按照价格(边际社会收益)等于边际私人成本(dC(Q)/dQ)进行决策,这就使得资源配置结果表现为资源配置量偏多,边际社会成本大于边际社会收益而导致效率损失。
二、市场失灵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
(一)完全竞争的市场可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能够使资源的配置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但要实现帕累托最优,隐含着如信息充分、无外部性、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产权界定清晰、资源自由流动、交易成本为零等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科斯发表了著名的《社会费用问题》一文,他的主要思想被后人总结为著名的“科斯定理”:外部性可以通过明确界定和保护产权,并通过市场的自愿交易来解决,即当交易谈判涉及的当事人较少、市场交易费用小于政府干预的成本时,通过市场机制而不是政府干预来解决外部性问题效率更高。科斯认为外部负效应是产权界定不够明确或界定不当引起的,所以只要界定并保护产权,随后所产生的市场交易就能达到帕累托最优(蓝虹,2004)。科斯以“走失的牛群损坏邻近土地的谷物”的案例来说明他的论点。他在交易费用为零的假定下,分别讨论了养牛人对农场主的损失负责赔偿(即养牛人无权让牛群吃农场主的作物),以及养牛人不向后者提供赔偿(即养牛人有吃麦的权利)两种不同的情形。他得出的结论是两种情形都能使资源配置的净收益达到最大值,因为在对权利给出初始的明确界定后,只要市场交易费用为零,无论产权属于何方,通过协商交易的途径都可以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因此,在科斯看来,外部性完全可由私人合约得到解决,即基于自愿交易的私人合约行为对市场运转有着自我修正的效能(罗必良等,1994)。
(二)现实中市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为何会失灵
在环境问题上市场失灵的原因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环境资源的公共品属性。大气、森林、水等环境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从性质上讲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其具备公共物品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即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这些特征使得人人都想成为“免费搭车者”――只想享用或利用而不想出资提供或承担成本,于是以等价交换为基础的市场机制在此不起作用。由于环境具有的公共产品特征,那么环境资源在使用中必然出现所谓的过度使用,换句话说,对于免费提供的环境资源,使用者会一直使用到自己的边际效用为零为止。这种对环境资源的过度使用表现出很强的负外部性,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表现为私人边际成本小于社会边际成本。环境污染的外部性导致人们无节制地使用有限的环境资源以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但个体的理性却要导致集体的非理性,即个体追逐个人私利的结果最终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及所有人福利水平的降低,这就是哈丁所表述的“公地悲剧”。
2、环境行为主体的有限理性。对环境行为主体来说,首先,不少环境问题有潜伏期和时滞,这使得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往往需要一个过程,在人们对环境保护尚未产生清醒认识之前,人类行为只能是有限理性而不是完全理性,这意味着环境污染在特定条件下难以得到有效治理;其次,即使人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人们还是不得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即人的短视性及机会主义倾向驱使人类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或只顾局部利益,不顾全局利益,从而以牺牲环境来求得经济增长。
3、环境信息的稀缺性和不对称性。环境信息是稀缺的,因为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人类对环境的认识至今还是微乎其微的,与人类对环境信息的需求相比,环境信息的供给是十分有限的,而且,如果信息公开不利于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人们就倾向于封锁信息,通过保证自身具有信息
优势来谋求私人利益。这很容易导致环境信息的不对称,比如污染者对于他的污染状况、污染物的危害等往往比受污染者了解得多得多,但受个人利益驱使,污染者往往会隐瞒这些信息,以继续其污染行为。污染者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产生严重的机会主义行为,而受污染者由于所拥有的相关污染信息相对较少,如果想“讨回公道”则需要付出很大的信息成本。这也许正是在一定的限度内人们宁愿“忍声(噪声)吞气(废气)受污染”的原因(沈满红,1997)。
4、环保投资的规模报酬递增性。所谓规模报酬递增是指随着资源配置规模的扩大,资源配置平均成本下降的经济现象。由于环境具有明显的整体性特征,所以在环境保护方面,单个企业通过自身的投资防治污染往往是不经济的。比如,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如果地域分布较为集中,那么各企业单独建污水处理设备,远不如在该区域内集中建一个污水处理厂更为经济有效。正因如此,中小企业由于在治理污染方面缺少规模收益,所以其治理污染的能力会因无法实现规模收益而弱化,这是中小企业成为重要的环境污染源的原因之一(金三木,2007)。
5、交易成本导致市场在污染治理方面的局限性。如果没有交易成本,在产权界定清楚的前提下,市场本身就可以把污染所导致的外部效应内部化,但是没有交易成本只是完全竞争市场的一个远离经济现实的假定。现实中,即便环境资源产权界定清楚,要真正维护产权仍然需要付出巨大的交易成本。由于环境资源的公共产品性质,要维护环境产权,就会出现“免费搭车”现象,每个理性的经济主体都希望别人出面与污染者交涉,然后自己在不分担交易成本的前提下获取交易收益,于是也就没有人与污染者进行交涉、谈判或诉诸法律,环境污染也就难以通过市场渠道加以治理。
三、政府失灵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
(一)理想的政府可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解决市场失灵,凯恩斯学派通过对新古典学派的“革命”,提出了通过政府干预来弥补市场失灵的主张,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水平。与市场有效配置资源需要具备完全竞争的条件相类似,政府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也要求政府必须是理想的政府,理想的政府也需要具备一系列严格的假定条件,如具有充分的信息(事前全面、准确:及时地了解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所有因素)、参与制订计划和执行计划的所有人都必须一心为公而不能谋取个人私利等。具备了这样的条件,政府也就可以把外部效应内部化,从而解决环境问题。英国福利经济学家庇古在1920年所著的《福利经济学》提出的“庇古税”就是依靠政府介入来解决外部性问题的一种手段,按照庇古的传统,当一个厂商施加一种外部社会成本时,应该对它施加一项税收,该税收要等于厂商生产每一连续单位的产出所造成的外部损害,即税收(T)应恰好等于边际外部成本,使厂商将环境损失这种外部成本纳入其实际成本核算之中,进而可保证产品的价格能反映生产的社会成本。
(二)现实中政府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为何会失灵
在环境问题上,“政府失灵”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政府部门的官员及公务人员存在明显的利己动机。布坎南创立的公共选择学派把“经济人”假设运用于政府行为的分析,无论我国还是西方国家的政府实践活动都证明这一假设是经得起实证检验的。在市场有效作用的领域,由于“看不见的手”的调节,经济主体要“利己”首先必须“利他”,但在政府部门,由于市场手段的失效,政府官员及公务人员的利己行为却通常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为代价。
首先,这种利己动机促使政府干预的缺位。按照公共经济学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界定,市场做不了或做不好的事情政府应该去做。虽然市场做不了或做不好的事情,政府未必就一定做得了或做得好,即市场失灵并不必然意味着政府有效,但是如果在市场失效而政府相对有效的前提下,客观上就需要发挥政府的调节作用,即在政府干预是完全必要的前提下,政府不进行干预,就出现了政府的“缺位”。对于环境污染问题来说,市场机制自身难以进行有效调节,这就需要发挥政府的干预和调节作用,但很多时候政府并没有对环境污染进行必要的干预,而是对污染“放任自流”。在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这种现象屡见不鲜。比如,一些政府官员为了追求GDP增长率而根本不顾及经济增长所付出的环境成本,对严重的环境污染视而不见,不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来加以弥补纠正,或即便制定了相应的环保措施也不认真贯彻实施。
其次,这种利己动机表现为政府的不合理干预,即面对市场在治理污染和保护环境方面的失灵,政府进行了干预,但是这种干预却未能起到弥补和纠正市场失灵的效果,甚至政府干预所导致的政府失灵较之市场失灵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政府干预的失灵集中体现为政府制定的规章制度、财政、税收、外汇、金融、价格和环境政策等造成环境资源使用价格的扭曲,无法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并最终导致产品生产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脱节。这一是由于一些作为非环境资源管理部门,在政策制定中没有给环境和生态以足够权重,或者仍然采用在环境问题还没有受到充分重视时期的政策,这明显是强调部门利益以致部门利益重于公共利益的结果;二是污染者为了维护自己污染环境的既得利益,会加大“院外活动”的力度,利用政府部门从业人员的利己动机通过“贿赂”的办法促使政府部门保持或放宽环境标准,这可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政府政策制定的失灵;三是政府本身目标选择失误,过于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缺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眼光。这显然也受利己动机趋使。
2、政府缺乏关于环境保护及污染防治、治理的有关知识、信息、人才及明确的目标或手段。环境保护及污染防治、治理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搞好这一工程需要政府具备充分的知识、信息、人才资源以及切实可行的政策目标和保证目标顺利实现的有力手段。这些条件往往是在环境污染达到一定程度,对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构成威胁,需要政府总结经验教训时才能达到,这是政府干预失灵及西方国家走“先污染、后治理”道路的重要原因。
3、政府本身所具有的垄断地位使其在污染治理方面不存在竞争压力。市场有效是因为竞争机制的存在,一旦市场出现垄断通常就出现效率低下。同样的道理,政府垄断的存在也在降低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压力和积极性,这使得政府对污染的治理难以取得理想效果。
4、社会对政府失灵的认识还很不充分。不少研究者还没有把政府行为的分析纳入与私人行为分析相同的逻辑框架,关于政府法制建设还严重滞后,对政府权力的行使还缺乏足够的监督。脱离了监督的权力会使腐败的收益大于成本,因此,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其必然会利用手中的权力攫取私人利益,这是政府在治理污染时因存在严重的寻租行为而导致政府失灵的重要原因。
四、启示
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的设计人才,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繁荣发展的背后,教学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针对当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剖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问题;实践经验
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始创于1957年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装饰系。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全国各类院校依托自身原有相关专业纷纷开设环境艺术相关专业。如,美术学院依托原有的绘画、工艺美术等专业,开设建筑装饰专业;师范类院校依托美术学专业,开设室内设计专业;建筑类院校依托建筑学专业,开设室内设计、建筑装饰专业;有些高校甚至将原有的艺术教育中心整合为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名称也先后更名为建筑装饰、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环境设计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从事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建筑小品设计等方面的设计与施工管理工作。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经过近六十年的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一千多所高校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校学生达百万之众。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蓬勃发展,为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相关行业培养了大批的设计人才,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繁荣发展的背后,也存在一些教学问题。
一、学科理论体系亟待建立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虽发展了近六十年,但应有的理论体系并未完善。任何一门设计学科的理论体系应该由设计史、设计理论、设计批评三部分组成,但到目前为止,除了景观设计依托建筑学、城市规划等传统学科建立起相对完善的设计理论,其他设计分支的理论体系还相对薄弱。如,室内设计通史方面的著作不多,目前国内常见的室内设计史著作有美国约翰•派尔的《世界室内设计史》,主要介绍国外室内设计发展的历程,著作脉络清晰,图文并茂。我国编著的室内设计史有霍维国、霍光编著的《中国室内设计史》,但由于篇幅所限,内容还不够充实。除此之外,李砚祖、王春雨的《室内设计史》比较详尽地介绍了中外室内设计发展历程。与美术史、工艺美术史和建筑史等艺术门类相比,室内设计通史专著更少,更不用说更深入的断代史和专史研究方面的著作了。室内设计理论除了早年编著的《室内设计原理》等几本教材外,就再难以看到其他优秀的理论书籍。设计批评方面的专著和文章也很少。设计批评的缺位,使当今环境艺术设计很难向着健康方向发展,也很难有高水平的设计作品出现。环境艺术设计理论研究的缺失阻碍现有的教学向着更深入的方向发展,教师的教学无法从学理的层面转向深入剖析设计原理,而只是停留在设计造型、功能等方面的推敲上;学生如果没有环境艺术设计理论作为根基,毕业后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相关工作就很容易迷失方向,跟随市场随波逐流,也很难成为设计领域的中坚力量。上述问题需要从教育主管部门到教师多方共同努力解决。教育主管部门应以几所重点院校为主,组织环境艺术设计学科有理论实力的教授、专家对设计史、设计理论、设计批评三部分投入精力进行理论系统的完善,形成一系列高水平理论专著,健全环境艺术设计理论体系,进而在全国高校推广。此外,高校教师也应耐得住寂寞,自觉加强理论修养,将理论用于指导设计实践,并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强调理论体系学习的重要性。
二、教师实践经验的缺失
现在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招聘要求应聘者为硕士或博士研究生毕业,但硕士和博士能否胜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是值得怀疑的。部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是毕业后立即到高校任教的硕士或博士,他们大多没有真正接触工程实践,也没有独立从设计到施工完成项目的机会,所教授的内容也是当年求学时自己老师教的内容,或是照本宣科地按照教材进行授课。当然,在课程教授过程中,教师也会设置优秀案例讲解或安排一些设计专题练习,但由于教师往往缺少实践经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比较注重实践的专业,涉及的多种施工材料、施工工艺、施工管理等都有较强的实践性,这些经验都需要多年的积累才能获得,所以一些教师在教授设计课程过程中会感到力不从心,对涉及实践的部分只好不讲或少讲。这种缺少实践的教学会和设计市场脱节,导致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发现在学校所学的内容用处不大,一切还要从头学起。针对这种问题,学校可以增加与企业的合作。这种合作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到学校以讲座或授课的形式讲授设计流程、新材料与新工艺,甚至是谈单技巧;或是聘请设计的管理者讲述设计管理技巧;或是聘请手工艺匠人负责实验室工作,手把手教授学生制作技艺;也可以借鉴研究生教育的导师制,聘请设计师直接负责在校学生的实践教学,根据学生无记名评分决定外聘设计师的薪金。这样可以使学生直接接触最新的市场信息,减少毕业生实习时间。除此之外,学校可以选派一些教师和学生利用假期进入企业进行再次学习或参与设计任务。教师和学生可以主要负责给出创意或进行概念性设计,公司主案设计师完善方案,负责施工图纸绘制,从而真正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另外,学校可以鼓励有条件的教师开设工作室或公司,带领学生直接参与设计项目,也可以将设计项目作为学生设计课的专题。这样灵活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受益良多,学生也不会感到学习无趣,毕业之后凭借自身的实践经验也会迅速进入设计师角色,完成设计任务。
三、教师科研和教学脱节
现在的高校教师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进行科学研究。科研是教学的基础,科研成果可以用于教学。学生也可以协助教师参与科研。科研和教学之间本应该没有矛盾,但目前部分高校在教师职称评定、教师年终考核方面要求教师完成一定的科研工作,这就迫使教师要将大量精力投入科研方面,而教学方面只要求教师完成一定的课时量,教学质量的好坏无从评定。这种考核方法使部分教师把大量精力投入科研,对于教学工作则疲于应付,这就导致教学质量无法提高,学生抱怨学不到东西。另外,一些教师的科研和教学并没有太大关系,他们为了能顺利拿到科研课题,选择的课题并非和自己的专业方向紧密相关,而是一些所谓的前沿、流行的课题,这类课题有多少可研究价值很难判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有其特殊性,理论研究体系的建立固然重要,但还要考虑到它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一切都应围绕设计实践展开,包括理论体系的建立也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所以,现在高校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有待改进。高校应改革教师考核评价体系,采取多种评价体系考核专业教师,加大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在考核中的比重,从而提高教师上课的积极性。此外,高校相关领导应引导教师在课题的申报中以自身专业和教学为重点,围绕教学的需要进行课题的申报,研究一些有价值的课题。
四、教学硬件的不足和教师教学方法的单一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迅速发展,使部分学校硬件条件难以跟上。从主观上看,一些学校不愿意将大量资金投入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使艺术设计专业缺少相关教学硬件。如,一些高校没有专业的设计教室,学生在综合教室里上课,导致教师讲完课后,学生只能回到宿舍完成作业,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应有的沟通与交流;一些学校没有基本的金工、木工、模型、材料构造实验室,学生缺乏应有的动手机会,学生的设计作品只停留在图纸阶段;一些学校机房电脑严重老化,许多电脑无法开机,更不用说安装3dsMax、Vray等对电脑硬件要求比较高的专业软件。学校硬件条件不足,导致教师授课方法单一。教师在综合教室里利用多媒体PPT授课,授课完毕布置设计专题作业,然后学生回宿舍完成作业,在下次上课时教师再统一讲评作业。这种授课方式缺少师生间应有的沟通,教师很难对学生的设计过程进行把控和指导,教学被简化为一切以最后的电脑效果图为最终目的的过程,最有价值的师生交流过程被简化。环境艺术设计的作业形式多为电脑效果图,而学生因为没有制作场地和工具,常常无法完成一些需要手工制作的作业。环境艺术设计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都需要良好的生活环境,环境艺术设计水平的高低也反映出社会文明程度。所以,政府和学校应该从根本上重视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应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建造完备的实验教学设施,使学生在学校里能够亲自动手制作自己设计的作品,而不仅仅是纸上谈兵。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率,缩短学生与市场的磨合时间,还可以加强学生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热爱,培养学生应有的设计师责任感。当然,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专业教师也应该改变单一的PPT讲授方法,穿插一些师生间的专题讨论,或与学生一起动手制作设计方案,从而增强师生间的学术交流与感情交流,使环境艺术设计课不再那么单调。
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并非教师单方面努力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是需要市场、政府、高校提供相应的条件,教师和学生通力合作,最终才可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屠曙光.当前我国设计艺术学研究生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6(3).
[2]尹定邦.设计概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另一种移动媒体就是现在发展较快,深受大家喜欢的平板电脑,它是一种小型、方便携带的个人电脑,以触摸屏作为基本的输入设备。它拥有的触摸屏(也称为数位板技术)允许用户通过特殊的触控笔来进行操作而不是传统的键盘或鼠标。用户可以通过内建的手写识别、屏幕上的虚拟键盘、语音识别或者外接一个真正的键盘进行输入。平板电脑就是一款无须翻盖、没有键盘、小到只有一本书大,可以放入女士手袋,但却功能完整的PC机。
二、移动媒体应用于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对于移动媒体来说,本身就是近几年才兴起,从上面提到的智能手机到带有Wifi功能的笔记本以及拥有移动上网功能的各种电子类产品的诞生,不断刺激着Internet的发展,使信息的交互变得更加流畅,从学习的角度分析,一方面,可以通过移动媒体快速、高效地传递出有价值的信息,让学习者不受时空的限制自主检索和浏览,自由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另一方面,移动媒体使教育者、学习者以及管理者之间的交流可以随时随地、自由掌控,工作、学习更加便捷,大大促进了学习者的学习,在学习效率的提高上也会产生明显的作用。现代各级各类学校大部分都已经实现网络互联,校园网都接到了每间教室、每间宿舍,移动运营商还主动把无线网络架设到了主要的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等场所,所以上网对于学习者来说已经从电脑机房、宿舍扩展到了校园内的其他地方,不再受到接入点的限制。当今世界是个数字化的时代,数字化资源、立体化教材以及其他数字化的服务已开发出来并能适用于学习者所拥有的现代移动媒体。各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有一定的投入,教学资源的整合也提到了一个可适用、可操作的层面上,教育管理者正一方面着手狠抓教学资源的积累与建设,另一方面狠抓配套信息环境的建设。对于移动媒体来说,都是装有操作系统的,在操作和功能扩展方面各类学习者都能很容易掌握,信息化社会人们热衷于追逐一些新鲜产品,所以这些移动媒体很快就得到了人们(包括学习者)的认识,而随着移动通信速率的提升、资费的下调和移动媒体功能的增强,移动媒体的拥有和使用不断普及,学习将实现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局面,移动媒体为更好地开展教育、传递信息、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并实现终生学习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三、重构有利于移动媒体有效融入到学习者的新环境设计
当今“基于云计算和移动终端的泛在、移动学习”已不鲜见,“多终端视、音频同步互动”教学平台也已经成功构建,相比传统课堂教学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性,通过移动终端接入网络,学习者可以从任意地方参与到课堂当中,教育者和学习者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和舒适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跨越空间限制达到课堂互动教学的效果。这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教学方式已在大学和成人教育中逐渐推广,在中小学教学中也正以“主动式教育”、“翻转课堂”等形式崭露头角。例如大学的慕课和成人的基于多终端互动教学平台的远程培训,作为教育受益主体的学习者,可以在Web环境下,通过诸如微博、SNS移动软件等,通过相应平台进行教育资源的访问、信息和即时交流讨论等。也可以自行在平台上创建和管理空间,以存储大量的多媒体学习资源,学习活动也更多地由学习者自己而不是学校或培训机构来控制。作者认为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可以更有利于移动媒体融入到学习者的新环境构建。
(一)云端服务平台的建设
云端服务平台具有高度分布式、高度虚拟化等特点,使得网络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它是专供移动媒体使用的,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大容量。由于移动媒体主要是手持式的,其存储量有限,一般就是几GB到十几GB大小,存放的都是现时用得上的资料,而很大部分的数据资料得靠从服务端中下载,所以服务平台要有较大的存储空间,供其他终端访问使用;二是高传输性。移动媒体的数据存储有限,大部分信息需要从云端自主下载,而移动媒体也有它自身的特点,即片段性,也就是用的时候及时连接,及时下载和浏览,不用的时候断开,而下一阶段的使用没有预见性,随时都可再连接。云端服务在保证高速下载大量数据之余,还能确保快速连接和及时响应;三是高性能。由于学习者的需要,无论是网络连接还是资源下载,都会在某一集中时段出现高密度、高峰值的考验,这就要求服务器有良好的性能和稳定的系统,来满足这一特殊的环境;四是优质服务。云端服务器是专为移动媒体设计的,和以往的服务器有所区别,它不是简单的存储和下载,而是通过一定策略和权限划分来完成,简单的说就是在云端服务器中申请一定的空间,设置相应的权限,使用者可以自行访问这个空间上传和下载数据资料,而对于废弃的空间可以自行释放;另外,存放在云端服务器中的资料,空间申请者可以添加一些服务功能,对上传的资料进行一定的处理。
(二)课堂中的学习环境设计
现在大部分学校的课程都是在多媒体教室讲授的,教室空间大,投影仪荧幕大小有限,再加上学习者座位角度、光线和视力的问题,学习者观看到的投影内容效果不太好,而且有些内容老师讲授得较快,一晃而过,学习者没能听清,也不便于课堂笔记的整理。而在基于移动媒体的课堂中,教师只要在课前将课堂讲义或是课件上传到云端服务器中,学习者上课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教室内的无线网络覆盖链接校园网,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访问到预先申请好的空间,就能近距离看到教师投影仪上的内容和其它学习材料。这些完整、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和超文本讲义,在呈现教学资源的同时也给学习者创设一定的情境。对于较为重要的课程,多媒体教室可以自动录制成视音频文件上传到云端空间中,学习者在上课时只要通过移动媒体记录下需要内容的时间段,课后访问云端服务器就可以整理自己的笔记了。对于没有视音频资料的课程,学习者可以把需要的部分用自带的移动媒体记录成视频、音频或是图片格式的文件,课后以音频转文字等方式辅助整理成超文本形式的笔记,不仅方便记录,也方便各科课程笔记的管理。通常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中安排一些分组讨论或分组探究活动时,往往使学习者比较棘手,容易出现资料准备不足,视野仅限于课本之上,讨论或探究效率低,作为作者个人观点记录出现缺失,讨论报告和探究报告没有形成小组意见的情况。在基于移动媒体的学习环境中,教师就可以顺利地组织学习活动,将所有学习者分组组成多个学习共同体,给出某一讨论话题或探究问题,学生通过手中的移动设备分工检索相应的资料,并把自己的观点和有价值的内容共享到云端服务器中的小组空间,组员们收集和整理完资料后,就可以进行组内观点发表及意见统一,这个过程中无论是说话还是文字的形式,移动媒体都可以将其记录下来,教师也可以访问各组的空间,查看各组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以及个别学生对小组的贡献情况。课程结束后,组员们可以根据空间内的资料和课程开展的记录情况撰写报告,这样,不会出现资料丢失、观点遗漏的情况,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
众所周知,艺术设计教育脱胎于传统美术与工艺美术教育,但是如果一直沿用美术教育的模式教学,一味侧重于提高学生的技艺水平,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优秀设计师。艺术设计类学科的教学活动,追求的根本在于人文精神,即本应该在学生情感上进行感性的诱发,通过这种情感上的理性诱发,促使学生去体验、去感悟,进而进行自主性创造。新时期,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在学生掌握技艺的同时,更要倾向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应该切实改革色彩方面的教学方式、方法,增强学生对色彩构成更深层次的系统性的把握,引导他们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重视色彩的色相、明度等方面的合理运用。艺术来源于创造,创造性思维是艺术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一个设计者,很难想象如果他缺乏创新性的思维如何去创作出脍炙人口、独具匠心的作品。基于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困境,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要想有所突破,就必须朝着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向而努力。因此,当前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应注重学生对自身感性思维与理性认识的把握,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设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通过逐步加深他们对艺术设计对象的认知,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促使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对环境设计进行再创造。
二、多媒体教学在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研究
1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跨学科专业,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多种多样,然而,一直以来,该专业的学生知识基础和经验过于贫乏,因此需要借助于多媒体教学,直观化展现丰富多彩的设计内容,增加学生的感知能力。首先,当前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领域快速发展,新的设计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学科知识急需大量的进行扩充,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来说,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将搜集到的大量的设计资料,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给自己的学生,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对这些资料进行相应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消化,既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够增强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其次,多媒体教学手段有着传统教学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它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声音以及视频等多种形式,打造立体化的教学课堂,能够最大程度上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带动学生参与课堂之中,启发他们在积极思维中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形成概念体系和规律性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知识。
2多媒体教学凸显了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
多媒体教学不仅仅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使得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愈发凸显,可以说,教师的这种主导性作用成为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的重要力量。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够成为教师教学的得力助手,教师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环艺课程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围绕所需要讲述的知识点制作成相应的教学课件,可以显著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及质量。而且,由于是教师自己制作的课件,因此会有很大的自由,真正实现“量身订做”,极大满足了教师教学的自主性。当然,多媒体教学的运用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的教学,因此,教师必须要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培养,必须提高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同时不断汲取环艺方面的新知识,增强自身的艺术素养能力,并将之转化到教学之中。
3多媒体教学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
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具有较高的实践性,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采取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技术与技能,提高其实践能力。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教学,教师在课堂中在呈现各种设计资料的同时,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让他们就自己的理解谈谈感受,相互交流,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再者,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课题作业,让学生利用AutoCAD、Photoshop等绘图软件进行独立创作设计,或者制作成模型,然后借助于多媒体课件进行统一的展示,并让作品制作的学生就自己的作品进行陈述、交流。还有,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将案例教学法引入课堂。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屏幕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对案例情境进行优化,真正让学生参与到实际设计项目中去,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结语
关键词:环境微生物; 教学问题;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Q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158-001
环境微生物作为一门边缘性学科,知识涉及面广,且发展迅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环境微生物教学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尤其是教学内容抽象、课时安排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质量。所以,在推进环境微生物教学建设中,要切实做好改革与创新两件事情,在教学方法及内容上进行创新,在实验教学上进行改革。这样,才能实现环境微生物的有效教学,解决现实中存在的诸多教学问题,推动环境微生物教学的不断改革与创新能力。
一、环境微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抽象,学生不易理解
与其他课程相比,环境微生物学具有特殊性,尤其是无法形成直观的印象,致使课程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无法活生生的拿个微生物进行课堂演示,而是需要借助工具进行观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以直观印象的形式进行学习,尤其是对于一些相似菌种的形态结构辨析,学生的学习比较吃力,多半以识记的方式进行,也就是说,教学内容抽象,学生不易理解。
2.课程内容繁琐,教学课时安排不合理
环境微生物学的课程内容比较繁琐,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如微生物实验、微生物生态等内容。当前,各大高校积极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出现基础课被压缩的情形。环境微生物的课程内容较多,而在课时安排上显得不相匹配,尤其是在实验教学的课时上,明显出现课时不均衡的问题。对于一些教学内容,由于课时紧张的问题,只能一带而过,出现教学质量差,学生难以对该门课进行深刻的理解与掌握,缺乏足够的实践课程培养。
3.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实践能力缺乏
对于高职的学生而言,由于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缘故,相关微生物的知识接触较少,所储备的一些知识多半为高考服务。所以,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比较薄弱,且在实践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无法有效地贯彻实施。
4.教学条件有限,实验条件不足
从实际来看,高职环境微生物教学普遍存在实验条件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实验面积少、器材陈旧且缺乏等问题,都严重影响着正常教学的开展,造成有些教学内容缺失或一带而过。所以,在课程不断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改善实验教学条件,是优化环境微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
二、强化环境微生物教学的若干措施
1.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教学效果
针对环境微生物学的课程特点,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优化教学的重要工具。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生物,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进行直观的教学。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将抽象的内容以图片或动画的方式进行展示,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学习。例如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flas展示噬菌体吸附、入侵及复制释放的全过程。这样,学生更能全面而直观的了解知识,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2.合理安排课时,强化学生的全面学习
环境微生物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也就是说,环境微生物的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合理配置,这样才能满足课程内容的需求。所以,在课时安排上,要满足课程教学的大纲要求,并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课时。
3.开展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环境微生物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强调教学的创新性发展,以迎合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传统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显然不适合当前的教学需求,无法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以学生为主构建启发式教学,更适合环境微生物的教学需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启发式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探索,进而培养课程学习的兴趣与“感情”,这点是培养专业素养的关键。
4.改革实验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实验教学是环境微生物的主要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专业素养与技能的重要途径。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验证式的实验教学为主导,探究性、合作性的实验教学却比较缺乏,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调动,在实验学习中表现出“冷淡”的态度。所以,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开展探究性、合作性的实验教学,更能体现环境微生物的教学需求,也在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情形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进而营造积极的实验教学氛围。
与其他学科相比,环境微生物教学更强调灵活性,尤其是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合理的课时安排等,都是环境微生物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础。在今后的教学建设中,环境微生物教学仍需落实改革与创新两件事情,切实以职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更好地适应社会,满足环境微生物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孙蕾.《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时代教育,2012(03)
[2]朱定和,肖仔君.微生物学教学改革与探索[J]现代食品科技,2007(03)
(一)“双师型”师资队伍
为了配合“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应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在“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中,企业与学校共同承担生产、教育与科研任务。教学中,即要求教师强化自身对市场经济的理解,又必须提高在艺术设计方面的创新意识。“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系统地建立了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框架,可以有效容纳“双师型”队伍,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有赖于教师的这些素质,因此,“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要从骨干教学团队和兼职教师团队两个方面进行。
1.建设精通设计、施工、管理、教学的“双师”结构骨干教学团队第一,聘请具有丰富项目实施经验的工程师到高校任教;第二,以相关制度鼓励校内骨干教师到设计行业内任职,参与设计与专业核心课程相关的项目,之后将相关工作经验融入课堂,实现具体项目教学与实际的紧密结合。
2.改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第一,在骨干教师赴企业任设计师的同时,应加大力度,聘请校外行业专家兼职担任校内项目教学指导教师、校内生产性实训指导教师、校外实训指导教师。第二,应聘请在职行业主力设计师参与校内教学项目,让紧密结合行业实际的主流风格渗透到教学内容当中。
(二)开发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反映社会人才需求方向,重视多元化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日趋复杂化,多元化课程体系能够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区域需求相结合,极具灵活性和实用性。
1.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依据相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建设课程体系,确立课程模块:以环境艺术设计岗位(室内设计、景观规划设计和展示设计等)能力为目标;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企业实际设计项目为载体,按设计定位构思、设计效果表现、方案实施与施工管理的步骤进行课程设计,通过单项项目训练、专项项目训练和综合项目训练等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应体现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标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行动导向的课程组织方式,以及学校、企业、学生等多元参与的考核方式,进一步突出职业知识学习、职业能力训练与职业养成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的特色。
2.多种多样的专业选修课
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人员数量与日俱增,各个设计项目对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中型设计项目需要以团队的形式,多人配合才能完成。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不仅与室内配套设施、暖通、排水、电气等建筑工程方面的设计广泛融合,而且各种平面设计的理念也逐渐渗透进来,使环境艺术设计逐渐成为多门类技术与科技的综合展示,设计师要了解这些相关门类的工程设计内容,就需要对庞大知识体系进行统一协调,将其融为一体。因此,市场对设计人才的需求不止是“专”,还要够“广”。要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全面型人才,应广泛开设多种多样的特色选修课程。特色选修课程可以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充满灵活性,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建议,在适应自己专业水平和满足学习兴趣的前提下,挑选适宜的课程。这不仅能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信心,还能调动教师定向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