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农业发展措施8篇

时间:2023-09-19 15:44:2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农业发展措施,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农业发展措施

篇1

(一)发展生态农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党的十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观在江西得到真正落实,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实际成效。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振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的根本前提。在加快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农业产业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始终把加快生态农业的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对农业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不仅要提供数量充足、品质优良的农副产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而且要求农业发展能科学、合理、有效地依托和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个优良的环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该利用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把可持续发展作为鄱阳湖开发战略基点,在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湖区各项工作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近期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以经济、社会、科技、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加强地区间的优势互补,以协调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实现资源的综合和持续利用。因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农业,是从江西的现实出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二)发展生态农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业生态系统是人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本来就十分脆弱,生态环境承载力不高,农业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受自然资源的限制。因此,实现生态循环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选择。可从发展生态农业入手,推广循环经济理念,实行农牧结合、产业联动,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生态农业将在总量上降低农用化学品的使用量,在结构上推广符合绿色生态的新型产品。实践证明,发展生态农业,推行生态循环模式,形成一个良性运转的大产业链,有助于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但可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可以逐渐地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应该遵循自己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两者在目标、手段、措施等方面的一致性说明了发展生态农业恰恰是在农业和农村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的最佳途径。而由于农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日益显露和形成,生态农业不应该仅定义和局限在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和农村,更应该拓展到现代涵义上的大农业、大“农村”。发展生态农业必须着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尽快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必须大力支持代表农业新型生产方式的绿色循环经济、废物循环利用、低毒高效农业领域。结合农业区域资源特征,调整优化农林牧渔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把农业发展建立在自然环境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

(三)发展生态农业是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重要方向生态农业的基本特点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它不仅是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高效、优质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和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农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农村进一步繁荣、农民收入逐步增加的基础上,现代化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必要手段。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找准产业发展方向。实践证明,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必须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当地的优势,找准产业发展的切入点。只有建立在资源禀赋优势基础上的产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而生态农业发展正是顺应这一要求,从农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而兴起,代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一项艰巨、复杂和长期的历史任务。农业的现代化就是生产效率的现代化和产品质量的现代化。从生产效率讲,我国农田基础设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国家政策的路线看,这方面将会不断得到强化。从生产质量角度讲,近些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镉大米”等事件说明我国传统的化工农业道路难以为继,生态农业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有效路径。发展生态农业要根据现代农业的一般特性,结合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具体实践形式,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现代农业发展机制和支持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生态农业还是一个科学的人工生态系统,它以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用现代高新技术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精华相结合,从而提高太阳能的固定率、生物能的利用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的有效率。总之,它要求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同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体系,是富有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重要方向。

(四)发展生态农业是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的主要途径与措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人类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加剧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了各种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这无疑对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的传统农业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冲击,加上江西省农业内部结构尚不合理,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尚不统一,阻碍了江西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所面临的问题依然是无效生产能力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由于江西省经济基础薄弱,对农业的投入不足,传统农业抵御自然灾害和适应外部市场变化的能力不强,加上工业、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存在,农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与工业相比,效益偏低。因此,要发展农业,必须要依靠自身的发展,调整农业内部产业机构,形成一种融种、养、加、产、供、销、商贸为一体的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积累,多业并存,全面发展,而发展生态农业正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和必然条件。生态农业是在生态生产力观指导下,运用生态工程技术武装的优质、高效、集约农业,其内容相当丰富,其途径多种多样。首先要求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把生态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向。其次要发展农业产业化,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群、产业链和产业带。生态农业是在宏观和中观层次上,运用自然生态学原理和技术指导的农业。而且,生态农业的发展会与生态家园、生态产业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生态产业群、产业带、产业区和产业基地,成为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的主要途径与措施。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农业的若干对策

一直以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各级政府根据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要求相比,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制约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如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农业的投入不足,农业生态环境的不断退化,工业污染潜在风险存在等。因此,本文着力探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农业的有效对策,以破解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一)加强宣传,增强公众发展生态农业意识生态农业是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各级政府必须向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宣传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发展生态农业。农民是生态农业的实践者,只有让农民充分认识到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及其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才能真正激发他们发展生态农业的热情,带动他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从而才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推广和普及。因此,要做好以下工作:(1)加大宣传力度。可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网络等宣传媒介,以生态知识培训班、网络咨询、电视讲座、生态知识竞赛、生态农业县(乡、镇)评选等多种形式宣传生态农业的相关知识,总体规划生态农业的广阔前景,形成发展生态农业的广泛共识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良好氛围,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和对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环境及湖泊生态系统价值的认识,使公众自觉参与到生态农业建设中来。(2)举办培训班。人的行动是受思想意识支配的,生态农业发展能否顺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生态农业的认识水平。因此,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该举办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班,向农村干部和农民传授生态农业的基础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让他们知道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不仅利在当代,而且还会福及子孙后代。

(二)加大投入,构建多元化投融资运作体系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建议不断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多途径、多方式解决生态农业发展的资金“瓶颈”。(1)争取中央、省里从资金层面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给予大力支持,优先发展生态农业,重点扶持生态农业基地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生态农业的金融支持,对于从事生态农业的龙头企业和农户给予低息贷款,以优良的金融服务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助推器”。(3)适当的时候,可以考虑由省政府牵头,成立相关的生态农业发展投资基金,从社会中募集所需资金。可进一步完善发展优惠政策,通过政策引导、要素保障、完善服务等举措,鼓励社会闲散资金用于生态农业项目建设和投入,鼓励农民参股,支持民间资金积极参与生态农业发展,助推生态农业转型升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作用,引导国内外企业、社会和民间等的资金投入到发展生态农业当中,建立多元化投融资运作体系。各地政府要积极鼓励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给予政策上的帮助、资金上的支持和技术上的指导,要培育和扶持一批龙头生态农业企业,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生态农业企业进行补贴。通过税收、补贴等方式,持续调整农业化学品的使用,鼓励生产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农业化学品,通过升级栽培模式,尽量减少农业化学品的使用。出台有机肥使用补贴政策,鼓励有机资源再生利用,农业开发资金、农业产业化资金等要结合区域开发,将发展生态农业作为投入重点。国家还应尽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三)保护生态,改善生态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改善发展生态经济外部环境。(1)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减少污染,降低投入,使用低毒、高效的农药、化肥、可降解膜和节水灌溉设备。推进育种技术、饲料研发和农产品深加工。(2)提高防范能力。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研究,认真总结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尽可能做到事前防范,研究并制定自然灾害事后补救措施,将自然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3)重点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加强污染处理设施建设,并确保正常运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还应该大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建设,加快农村资源循环利用。沼气工程是目前适合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有效环境优化工程之一,是以沼气开发利用技术为中心的种养加有机结合的循环型生态农业体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也不例外,从能量利用来看,作为农业废弃物的秸秆和畜禽废物分别是生态系统中第一、第二营养级所产生的废物,含有较多能量,因而具备源化利用的物质基础。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业废物,既能保护农业环境,又具备较大的经济利益。应加强农业资源保护,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确保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212亿hm2,基本农田不低于1.04亿hm2。此外,还应发展设施农业,它可有效解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日益突出的人、地矛盾,增强抗风险能力。总之,应以生态文明理念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改善发展生态经济的外部环境。

(四)培养人才,构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的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培养人才,构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1)落实县、乡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的业务经费及人员工资。建议县、乡两级政府将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的业务经费和人员工资纳入财政预算,全额及时拨付。(2)创新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用人机制,实行聘用制度,采取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择优聘用的方式,选拔有真才实学的农技人才。要认真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建立创新人才培养选拔与利用机制。(3)加大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解决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的办公场地,为其配置必要的办公设备和专业仪器设备,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服务生态农业的手段和能力。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和科技服务能力不高。因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亟须构建生态农业发展的科技人才体系,在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同时加大生态农业科技开发力度,积极研发和创新技术,重点培养和造就一批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在农业领域加快推动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物处理资源化,形成农林牧渔多业共生的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

三、结语

篇2

1以林业生产为主的生态环境模式

以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为中心,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和黑河流域湿地保护工程五大工程。全县完成退耕还林0.367万hm2,完高台县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贺天新(甘肃省高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台734300)成三北防护林人工造林4.65万hm2,封滩育林(草)3.166万hm2,治理沙漠3.367万hm2,治沙造林0.107万hm2,与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绿洲向沙区推进5~10km。实施黑河流域湿地保护工程,使湿地保护面积达1.7万hm2,为大批候鸟提供了栖息、停歇、迁徙的理想场所。

1.1以畜牧饲养为主的资源综合利用模式畜牧业是全县农业中的重要产业。2011年全县畜牧业产值2.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2.1%,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1546元,占人均总纯收入的23.8%。近年来,县上加大扶持力度,采取财政贴息、发放贷款等额等措施,支持发展养殖业,走粮(草)—畜(禽)—沼—果(菜)循环发展的路子。

1.2以沼气建设为主的资源循环利用模式高台县抓住国家加大对农村沼气建设投资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三位一体(沼气池+猪圈+厕所)”生态模式10560个;沼气用户已达1.1万户,占全县总农户的25%。如:黑泉乡定平村郭光寿的温室辣椒今年长势好,光使用沼渣、沼液这一项就比别人的温室少投入300多元的化肥钱,收入比别人的温室整整多1000元,病虫害也比往年明显减少。如今,象郭光寿这样集“养殖—沼气—粮”、“养殖—沼气—果”、“养殖—沼气—菜”等生态经营模式的农户在高台农村越来越普遍。这种集能源、生态、养殖、种植为一体的生态家园建设模式,把沼气建设与环境整治、村镇规划、污水治理、生态村、文明村建设结合起来,与改厨、改厕、改圈、改水、改院等结合起来,与发展庭院经济结合起来,不仅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使农民群众走出了一条家居清洁、庭院经济高效、农业生产无公害的生态发展之路。

1.3以秸秆利用为主的环保增收模式通过秸秆还田、氨化后作为牛羊的饲料、食用菌种植等模式的利用,解决了农民以往“一烧了之”的做法,过去麦收、秋收后焚烧秸秆污染环境的现象得到明显改善,同时秸秆的综合利用明显地提高了农户的收入。1.6以休闲、旅游为主的观光农业模式高台县着力打造“红色胜地、文物古迹、湖泊水面、生态观光”四大旅游品牌。依托312国道,开展绿色通道建设,栽植红柳、松柏、枣树苗等苗木,形成了大通道、多树种绿色屏障;依托祁连葡萄酒业公司开发“三园观光”区,建成啤酒花生产基地133.3hm2,酿酒葡萄基地485hm2,形成集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庄园。

2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台县生态农业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建设水平还不高,规模不大。当前制约全县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一些不利因素突出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一是高台县生态农业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在理论上没有形成自己明显的技术体系,在实践上要实现自己的目标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需要有多元化的技术和相关的政策支持。二是现阶段农民的素质相对较低,大部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与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符。三是循环经济产业链条短,不够紧密。由于市场、价格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农户和企业利益“两张皮”的现象依然存在,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循环连接机制。四是农业结构调整不平衡,特色优势不明显,部分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卖难”问题仍然存在。五是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不够强。尽管全县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近40家,但是,大部分规模小、产品档次低、粗加工多、精深加工少、缺乏市场竞争力。六是污染生态的现象依然存在。部分干部群众仍然存在“重发展、轻保护,重经济、轻生态”的错误认识,化肥、农药、农膜使用超标,家禽、家畜散养、放养破坏植被资源的现象屡禁不止。

3高台县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

3.1强化组织,完善机制生态农业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建立统一协调、分工管理的运行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保障体系,落实生态农业建设的各项规划。

3.2加强宣传,增强意识尽管《农业法》对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有原则性的规定,但还需要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和重要性,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认知水平,自觉提高发展生态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意识。

3.3创新思路,完善模式进一步借鉴县内外发展生态农业的先进理论与模式,总结和完善本县发展生态农业的现有模式,不断创新思路,积极探索资源节约型、农业循环、生态安全的新模式。

3.4加大投入,持续增长要依据市场规律,发挥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生态农业。逐步形成以政府投资为导向,以农民与企业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补充的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的生态农业发展投入机制。

3.5抓好典型,带动全县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在点上求突破,在面上求发展,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当前,特别要注意支持生态农业示范区试点建设,使其成为生态农业建设的样板,为全县生态农业建设提供经验。

篇3

在很多地方,要解决相应的问题,还要根据当地的实情,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举措,才能完全将问题根除。舒兰市是国家重点商品基地县,2011年粮食产量创下105万吨的历史新高,目前舒兰市拥有6667公顷国家级绿色食品水稻原料基地一个,有机杂粮、水稻、黑木耳基地5个;无公害蔬菜基地3个,“三品”基地规模2万公顷。“三品”认证产品64个;认证企业18家。通过“三品”认证,助推了农业生产加工企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5000余人,实现产值4.9亿。洪德堂、富野、天永、舒兰禾、非我莫黍、舒朝等一大批特色农产品的涌现,极大增强了舒兰市农产品市场竟争力,为活跃地方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发展生态农业,舒兰市统筹规划,根据市情,采取相应的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宣传力度宣传是推进工作的基础,可利用农业广播、电视、媒体等多渠道,多种形式,加大绿色农业标准知识的宣传,增强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绿色农业意识,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同时,在农民培训方面,要深入基层,在全社会形成绿色、环保、和谐发展的氛围。

加大资金投入绿色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多学科多部门共同配合才能完成,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完善基础设施等建设。与此同时,对依托项目建设培育起来的绿色园区加大其辐射带动作用,在全市范围内形成积极、主动、自觉地发展绿色农业的风气。

构筑农业生态群一方面以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县建设为契机,根据区域优势,对宜林宜牧等地区因地制宜相继开发,对因不合理种植方式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开展进一步的治理,另一方面加强保护现有生态资源,杜绝新建有污染项目进入舒兰区域,构筑多种类的高效农业生态群。

多元化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是实现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步骤,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要改变传统生产方式,改变传统方式的粮食单一种植,向绿色水果、蔬菜、药材以及禽、肉、蛋多元化发展。其次,加强认证产品和地理标志的使用,整合资源,达到互利共享,为绿色农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扩大“三品”规模,培育做大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品牌效益好、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群。

建立监测预警系统监测预警系统是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的一个创新,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并解决。建立监测预警系统,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强化服务,推广新技术。为确保绿色农业稳步快速发展,发挥农业技术资源优势,把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专业技术人员整合到一起,起草标准、汇集技术,加快绿色标准技术推广。其二,利用生物工程、生态环保、基因工程等绿色环保综合配套技术,开展病虫害预测预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盲目用药。

建立绿色基地拓展市场市场的变化对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导向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国内企业也将走出国门,走国际化道路。为此我们必须建立绿色产品基地,提高产品生产标准,扩大生产规模,理顺出口体制,加大资金投入,打破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阻碍,逐步建立与国际标准相适应的环保、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的新标准,保证当地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的商机,增加出口份额。

结语

篇4

发展现代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欠发达地区“三农”问题的战略选择。我区有着富集的农业资源,特色优势明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要突出“四个转变”,抓住“三个关键”,强化“四项重点”。 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的“四个转变”。要向结构优化转变,农业产业结构由农产品市场决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以资源区域性、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区位特点为基础,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面向市场,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要向质量效益转变,必须坚持质量和效益并重的方针,要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重视品牌的创立和质量安全建设,努力实现由低科技含量向高科技含量转变,由初级产品向终级产品转变,由无品牌、少品牌向有品牌、多品牌转变。要向多功能转变,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生态保护、观光休闲等功能,要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发展,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开发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要向绿色产业转变,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支撑更多人口和更大规模的经济发展,必须建设生态能自我维持、资源能多级循环利用、经济能获得较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坚持把绿色产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充分利用优越的环境积极发展绿色农业。

重点抓住“三个关键”。要抓好农业项目建设,项目是农业大发展的基础。建设现代农业首先要重视农业项目的投入。要对已经有一定规模的特色优势产业,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强化项目推进意识。要抓好园区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是农业现代化的先导区、试验区和示范区,代表着农业作业方式、经营模式的发展方向。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可以实现农业资源集约利用,达到基地集聚和产业集群的目标,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要抓好组织化建设。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把农民分散的能力整合为系统的合力,有效地提升、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能力的有效载体。

现代农业是一个资源不断整合,要素不断聚集,效益不断提升的过程。要解决分户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实现农业多层次、多环节增值增效,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要强化“四项重点”,支撑现代农业发展。一是要依靠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决定因素。要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切实加强产学研联合,走科技强产业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坚持推行标准化生产,着力打造农产品品牌。二是要依靠投入提升现代农业发展。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突出招商引资。把招商引资与农业综合开发相结合,加快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三是要壮大企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牢固确立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着力打造强势市场主体。要进一步推进规模扩张。集中力量、集聚要素、集合资源,重点扶持和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做大规模、做强实力,进一步提升企业档次。加快龙头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步伐。进一步增强带动能力,使企业和农民建立比较紧密的利益联合机制。四是要培养高素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高素质的农民。要加大提高农民素质的长效机制建设工作,用制度来规范农民素质的培训工作。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从宁夏农民的文化技术实际看,关键是要加强对农民的学历教育和就业培训教育,特别是技能培训,让农民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按照市场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的创业能力。

篇5

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国外研究现状生态农业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随后在欧美和东南亚地区得到迅速推广,到了20世纪90年代,生态农业在世界各国都有了较大发展。国外发展生态农业非常重视生态食品科学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目前生态农业在很多国家的用地面积已成规模,生态农业产品产值不断增加。

1.2国内研究现状我国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建设生态农业,并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上相继提出"可持续发展农业"、"集约型农业"、"精准农业"、"都市农业"等概念。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开展国家级生态农业试点工程,建设生态合理、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2.生态农业的基本特征

2.1时间与空间结构互补在生态农业模式中,时间结构指的是根据不同物种生长发育周期的不同和季节性差异,在时间上满足不同物种对资源的需求,协调利用各种环境资源。空间结构指的是根据不同物种特性的差异,实现空间位置和相互配比的合理搭配,获得更大的生态优势。通过时间和空间上的科学调整,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进行不同物种的高效运营,最终达到有效利用环境条件、组合增值的目的。

2.2食物链物种和养分互补在生态农业模式中,不同的物种构成了不同的食物链,通常是由绿色植物到动物再到微生物的逐步演进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绿色植物需要的养分有"相互回避"的特性,所以通过改进食物链实现生态农业模式内的资源利用成为必然。通过把各类农作物和动植物、微生物有机结合在一起,增加并延长食物链,实现养分的补给,提高生态农业的单位产品数量和生产率。

2.3地域性和多样性较强生态农业是根据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运行法则开展的农业模式,其前提是必须尊重客观规律。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和季节性影响程度的不同,决定了在不同的区域不能照搬同一种生态农业模式。同时,在该模式中还要注重物种的搭配,提高抗灾能力,这就决定了要实现物种的多层次和多样性搭配,使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形成依存关系,实现共生互利、趋利避害和相生相养,提高生态农业系统的稳定性。

3.生态农业的基本模式

3.1食物链型生态农业模式在食物链型生态农业模式中,多种生物之间通过良性循环的多级利用模式联系起来,形成上一个环节的产出是下一个环节的投人的形式,使能量转换率和资源利用率大幅提高,并可以有效防止农业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例如通过建设沼气池治理农业废弃物以及农村粪便、污水乱排问题,产生清洁能源(沼气)和有机肥料(沼液、沼渣),形成"农业废弃物-沼气-有机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循环链条,实现农业废弃物的清洁化和能源化利用,达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食物链型生态农业模式,比如畜-沼气-作物循环、作物-畜-废弃物-作物/食用菌循环等。

3.2时空搭配型生态农业模式目前,时空搭配型生态农业模式中以立体农业的研究最为广泛。在这种模式中,遵循生物群落的生长规律和时空布局特点,合理的配置资源,构建新一级的高层次的生态系统,形成时间和空间上的多层次性三维立体结构,使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物种能够互惠互利,以较少的投入获取较大的收益,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现在比较典型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有果林地立体套种、湿地立体养殖、山地立体种植模式等。

3.3以生态经济学为指导的精准控制生态农业模式发展生态农业,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和空间内合理的利用每一寸土地,提高能量的循环效率、物质的转化率和第二性物质的生产量,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前提。如果违背生态经济学的客观规律,一味过度开发,势必会造成资源的匮乏和环境的恶化,进而影响到整个生态农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农业必须科学合理的安排配置资源,采取种养结合的形式来调节生态系统,达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例如对土壤进行养分监测,对耕地地力进行综合评价,再根据生产目标总量,从终端系统得到相应的施肥方案。通过这种合理施用化肥、农药的方式,实现有机和无机相结合,资源利用和保护相结合,促进生态和经济两方面的良性循环。

4.生态农业模式运用对策

4.1注重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生态农业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要让广大群众转变传统观念,了解生态农业,接收生态农业,就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全方位加强对生态农业的推广,使生态农业的理念深入人心,便于生态农业因地制宜的推广开展。

4.2建立生态农业保障体系发展生态农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包括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完善的技术保障体系和完善的资金保障体系。通过建立保障体系,使生态农业体系具备技术人员支撑和农技服务网络支撑,培训并引导农民按照农业技术规程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另外,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制定出台相应的扶持优惠措施,促进农业持续增效,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4.3完善生态农业管理信息系统生态农业必须以生态经济学为指导,实现科学发展,建设生态农业信息中心,实现生态农业信息自动获取与远程综合管理;建立生态农业信息数据库,完善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和技术评价体系,使群众及时了解农业生产所需信息,为生态农业技术装备作业提供信息技术支撑。

篇6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1991年印度启动的经济改革至今没有直接波及到农业,主要原因是怕影响农业生产。但现在农业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而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个难题却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第一,印度的农用土地是上世纪50到60年代末划定的,后来虽经过几次调整,但变化不大。40多年后的今天,随着人口的大幅度增加,当时得到土地的农民绝大多数已丧失劳动能力或已过世,把土地分给了后代,而他们的后代绝不止一两个儿子。这样,许多农民光靠土地已不能养活一家老小,因此出现了“农业是农民的副业”的现象。

第二个难题是税收。印度法律条文中并没有务农不纳税的规定,但政府从农业实际上得不到任何税收,几乎所有达到或超过起征线的人都逃税。方法非常简单:不管一个农民耕种多少土地,申报的都不超过48亩,年收入也绝不会超过10万卢比。

第三个难题是种植结构的调整。印度农业虽然不能说是掠夺性开发,但大自然已经开始报复了,最明显的是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旁遮普邦农业产区的地下水30年中平均下降了15米,部分地方钻到二三百米也见不到水。同时,土地肥力下降,有些地方已到了不施化肥不长庄稼的地步,而化肥的大量使用又导致土地板结,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实际上,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已没有多少增加的余地。

农业改革的第四个难题是基础设施。加工能力不够、仓储设施不足、流通渠道不畅、交通设施滞后是印度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难怪辛格总理最近呼吁进行第二次绿色革命,“将粮食短缺的幽灵再次从地平线上赶走”。但是印度大多数农民靠耕种用雨水灌溉的小块土地过活,贫困率极高。印度通货膨胀率已超过11%,创下13年来的新高。

为此,印度政府对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给予了相当大的重视,制订了发展水资源的国家远景规划,包括水的储存和建造沟通低洼地域的网络,将一些地区的富余水资源输向缺水和易干旱的地区。另外,政府还采用了新的划分灌溉工程的方法,将传统的以工程费用为标准划分改为以可覆盖播种面积为标准来划分,使水利设施的布局和利用更加有效合理。特别是印度非常强调增加小型灌溉工程。由于它们的灌溉潜力几乎都能立即得到充分的利用,广大农民感到有利可图,也都纷纷采取了积极主动的态度。

加强农用工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印度土壤多样而且非常肥沃,使得农作物生长具备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但是普遍缺少氮和磷这两种营养成分。以大力使用化肥为基础的农业新战略成功地提高了农业产量,缓解了因人口的迅速增加而带来粮食供应紧张的压力。另外,印度政府大力扶持本国农机制造业发展生产,发动机、动力耕耘机、拖拉机、配套农具等农用产品都被置于优先发展位置。通过在农民中进一步示范新设备的使用,农民对于机械化促进生产力的认知度大幅度提升,从而加快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步伐,使农业生产力快速提高。

扶持和鼓励科研机构,不断改良和引进种子。印度各级政府对农业科研和教育非常重视。从1998年以来,世界银行一直资助开展印度国家农业技术项目(NATP),这也是由世界银行资助的此类最大的项目。它的主要目标是在科技传播与推广方面开展研究与创新。最近,又有两个新的网络建成,它们连接着所有农业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这将为信息交换提供便利,并成为印度农业经济、社会信息的主要来源和动态更新的数据库。在印度农业研究理事会(ICAR)的领导下,印度已建立起世界上最大和最广泛的农业研究网,主要开展对农作物、牲畜、渔业和其它农业相关领域的研究。印度农业科研首先是从培育优良种子开始的,因为好的种子可以提高产量10%~20%。为此,印度政府特别是农业部和印度农业研究委员会加大科研经费扶持力度,实施高产品种计划,研究适合印度不同地区的优良种子。印度政府建立了国家种子公司和印度国家农业公司,充分体现了政府对种子工作的重视。此外,印度还开始允许按通用执照进口最优良种子。这就使得印度农户能够从世界各地获取优良种子。

篇7

一、金融基本理论及其分析

金融基本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金融专家的实践总结中主要阐明了金融抑制理论、金融深化理论和金融约束理论。这些理论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发展中国家展开的,对我国的金融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第一,金融抑制问题的核心是利率的管制,简单的讲就是将存款储蓄在银行所得的实际收益很低,且银行不会根据实际风险程度对利率进行调整,一些高风险的金融项目将无法获得信贷配给,导致社会市场中出现较多的非正式信贷现象。第二,金融深化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以金融自由化的方式实现金融深化,主要是理论方法是放松对银行利率的掌控,降低金融审批难度,促进金融行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实现资金的良性流动。第三,金融约束理论主张政府通过制定金融政策,促使利率维持在低于竞争性均衡水平的实际利率,推动发展中国家金融机制的深化,以及经济的快速增长。

二、金融抑制在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金融抑制主要体现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因为政府对利率的管制,会造成严重的金融缺口,所以很多农业经济发展的途径只能通过信贷配给获取资金,导致农业发展所需的融资主体不能列入正规金融体系,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1.农村信用社支农的动力不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深化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是农村金融商业化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例如,农村信用社经营的利润导向性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准确定位农村金融活动的风险。另外,信用社贷款支农的动力不足,信用社资金真正用于支持农村金融活动的数量有限,甚至农村信用社经常表现出“非农化”的经营特征,对农村金融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生产不良影响。

2.农村资金外流严重

虽然我国在政策上高度支持农业经济的发展,四大国有银行也针对农村地区开设了大量的金融业务和金融项目,但是下设的机构网点往往只具备吸收存款权,没有贷款权,导致农业发展中资金筹集的难度增大。另外,农村金融发展的下设资金一直是金融机构争抢的对象,导致这部分资金根本没有投入在农村金融的发展上面,大量的农村资金外流,限制了农村金融的发展。

3.金融服务机构缺乏金融技术和产品

经济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必定要承担一定的金融风险,只有强大抵御风险的能力才能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基层的金融机构不具备抵御自然风险和金融市场风险的能力,并且现在农村信贷受到行政干预的行为较为严重,导致农村金融机构难以形成具有抵抗风险的金融技术和金融产品,难以真正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

4.农业保险缺位

市场经济体制下,保险公司主要是实现了商业化的经营,立志于追求经济效益,并且现在我国农业保险赔付率高,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大部分保险公司没有参与农业金融的意愿,导致农村金融供给紧张,限制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三、支持农业发展金融深化理论下的金融改革措施分析

现在我国在农业金融发展中首要解决就是金融抑制的问题,激发农村金融潜力,发挥农村金融的核心作用,推动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在“三农”发展的实际需求基础上,将金融深化理论深入农村金融发展中,切实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1.改革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我国政府要正视农村金融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方式,不断的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例如,农村信用社支农的动力不足,对农民服务不够深入,国家应该深入改进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方式,积极拓展农村金融市场,重新改组农村信用社,让信用社以具有独立性的金融组织角色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尽量减少行政化的干预。其次,制定必要的金融法律框架,鼓励农村信用社充分吸收民间资本,拓宽发展空间,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动力。

2.建立农业金融服务中心,推动金融深化

农村金融的发展推进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借鉴城镇中小企业的贷款方式,在政府主导支持的基础上,构建农业金融服务中心,作为科技发展贷款和科技成长贷款的专营机构,结合现代农业科技,实现农村专属金融服务和金融支持的提供,最大程度的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主导农村农业经济的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3.深化商业银行的改革,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对主要针对农村金融的金融机构,以及商业银行可以实施股份制的改造,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增强风险收益,为农村信贷市场提供有力的信贷业务支持,增强利润的激励和约束力。政府组织要积极组织改制,为正规的金融机构设立微信贷业务,将这种信贷业务模式,有力的贯彻到民营银行等金融机构中,扩大微信贷业务规模,积极吸引外部资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

4.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解决资金流失问题

农村金融发展资金是金融机构争抢的对象,导致这部分资金没有投入在农村金融的发展上,大量的农村资金外流。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可以收缩商业银行在农村领域的资金投放,推进农村资源向邮政储蓄、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集中。同时,政府没有完全限制商业银行的农村金融投入,所以可以开放部分资金到农业领域,结合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防止用于农村金融建设的资金外流。

5.建立农村贷款抵押担保机制

国家政策要向农村个体户,以及农村中小型企业倾斜,建立农村贷款抵押担保机制,鼓励金融业务在农村展开,配套支农惠农政策,发放政策性优惠贷款,同时可以建立农村保险,实现潜在金融机构风险额转移,提高农村信贷的积极性;其次,政府可以放宽信贷规模控制,对小额农户贷款实行奖励政策,调动村居民进行货币积累的积极性,扩大资金供应;最后,可以建立灵活多样的监管机制,结合当地农村的金融特点,推进吸引非农资金流入,最大程度的推动农村金融的发展。

篇8

Abstract: The rur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is the important factors to promote the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hole financial development, rural finance is inevitably affected by modern financial development theory and its policies. Studying financial theory of supporti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proposing financial reform measures based on the financial deepening theory of supporti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关键词: 金融理论;金融深化;农业发展

Key words: financial theory;financial deepening;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8—0182—03

0 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无农不稳”。金融作为现代经济中资源配置的核心,在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诸多要素中,一直被寄予厚望并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如何运用好银行、信贷、保险、证券等金融机制,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成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一个健康的农村金融市场对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加速增长以及减少贫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金融基本理论及其分析

1.1 金融基本理论 金融发展理论,主要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关系。

1.1.1 金融抑制理论: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在研究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时,指出了发展中国家存在“金融抑制”问题。金融抑制的核心是利率管制。在金融抑制下,因为存款的实际收益很低,所以储蓄很低,由于银行不能根据风险程度决定利率,低的实际贷款利率吸引那些低收益和低风险项目,对生产性项目或高风险项目来说,要么得不到贷款,要么借助于信贷配给,而银行只能选择安全项目,从而使风险降低,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很难得到银行信贷,只好求助于非正式或场外市场,这样非正式的信贷市场就会产生。

1.1.2 金融深化理论:麦金农和肖指出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是因为存在着金融压抑现象,因此主张发展中国家以金融自由化的方式实现金融深化。金融深化的主要标志是金融部门的高度发展和社会货币化程度的提高。其核心内容:放松利率管制;缩小指导性信贷计划实施范围;减少金融机构审批限制,促进金融同业竞争;发行直接融资工具,活跃证券市场;放松对汇率和资本流动的限制。

1.1.3 金融约束理论:赫尔曼、穆尔多克和斯蒂格利茨于1997年提出了金融约束理论,认为“金融约束”政策比竞争性的制度安排更有利于支持经济增长。其核心是政府通过一系列的金融政策而将利率维持在低于竞争性均衡水平的正的实际利率,从而为民间机构尤其是金融机构创造租金机会,从而推动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金融约束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通过实施金融约束政策,达到提高金融市场效率、逐步实现金融深化的最终目标。

1.2 金融理论评价 农村金融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现代金融发展理论及其政策主张的影响。因此,分析金融理论利弊,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2.1 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金融压抑。金融抑制理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金融工具形式单一,规模有限;金融体系存在着“二元结构”:一是由现代大银行为代表的现代部门;二是由钱庄、当铺、合会为代表的传统部门;金融机构单一,商业银行在金融活动中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金融效率低。直接融资市场落后,并且主要是作为政府融资的工具而存在;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靠自我积累和银行贷款;实行严格的管制,致使金融资产价格严重扭曲,无法反映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具体表现是压低实际利率,高估本国货币的币值。金融压抑现象,虽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有关,但政府所实行的政策更起直接作用。纵观我国经济发展,我们普遍存在金融抑制现象。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