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施工8篇

时间:2022-05-22 03:21:3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施工,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施工

篇1

[关键词]工程;施工供电;10kV;线路;措施

1.概况

为满足施工高峰期电气设备的用电需求,根据既利于生产、易于管理,又降低线路损耗,安全可靠的原则进行施工电气设备和施工供电线路的布置,尽量做到一物多用,避免重复建设,避免产生各项目施工的相互干扰,降低成本。本工程施工用电电源来自业主指定的厂用电10kV出线。供本标工程用电线路二回,一回供左岸混凝土拌和、基坑用电、民工生活、前方办公及各仓库设备和照明用电系统,供电量3500kW;一回供右侧基坑、预留留土(岩)坎围堰灌浆及进水口设备和照明用电,供电量2000kW。根据主体建筑物土建及金属结构安装工作面的安排,以及施工进度、施工机械设备配置和混凝土拌和系统、各附属加工厂和办公生活区布置情况,本工程用电高峰时段发生在2007年的11月~2008年8月,此时,混凝土浇筑和和钢筋制作、金结安装用电量达到高峰,总需要负荷约3940kw,前方现场施工用电高峰负荷约为2918kw,后方加工、仓库等用电负荷约为852kw,生活用电负荷约150kw。

2.配电变电站(室)布置及线路布置

2.1 1#回路。右侧基坑、引水渠施工、预留土(岩)坎围堰灌浆,用电负荷约为2448.7kW。自厂用电10kV线路出线接一回线路到一期工程大坝左侧刺墙坝顶上1#配电室,供3#门机运行、20m3移动压风站、基坑排水、预留土(岩)坎围堰灌浆以及混凝土浇筑用电。

2.2 1#配电室。布置在一期工程大坝左侧刺墙坝顶上,将10kV电压降为6.3kV和0.4kV后分路供右侧3#门机、进水口1#门机、二期的塔吊、移动压风站、抽水站、基坑排水、混凝土浇筑和仓面照明用电。站内安装1台S9-750-10/6kV变压器、2台S9-800-10/0.4kV变压器。

2.3 2#回路。混凝土拌和系统用电负荷约为2448.7kW,自厂用电10kV线路出线一期左岸刺墙坝顶接一回线路沿场内主干道道路旁架空架设至拌和系统配电室供拌和站、冷水厂、钢筋厂、木模厂及前方办公与生活用电。

2.4 2#配电室。布置在拌和系统下游,将10kV电压降为6.3kV和0.4kV后分路供上游1#门机,左侧2#、4#门机、压风站、混凝土拌和系统、木模厂、钢筋厂冷水厂、前方办公室及混凝土浇筑和仓面照明用电。站内安装1台S9-630-10/6kV变压器、2台S9-630-10/0.4kV、1台S7-630-10/0.4kV变压器、1台S7-315-10/0.4变压器。

2.5民工生活区回路。在民工生活区前从2回线路上T接,并设置一个配电室,安装1台S7-200-10/0.4kV变压器,供民工生活用电及1#,3#弃碴场施工道路及弃碴作业照明。

2.6备用电源。本工程均为Ⅱ、Ⅲ类负荷,故混凝土施工时配备一台50kw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应急备用电源,以确保一旦厂用电停电或事故停电混凝土仓面处理、照明、排水用电。

2.7照明布置。本工程施工照明电源采取分点集中供电,即各工作面照明用电电源由布置在附近的配电室分路供应,以减少照明线路架线距离和降低电压损失。

2.7.1基坑照明。基坑照明采用装配式照明塔集中安装投光灯进行照明,照明塔分布在基坑围堰和厂房开挖马道上。照明设计标准为1w/m2,选用TG型(1kW/盏)投光灯,局部工作面照明选用碘钨灯。电源分别就近接自1#、2#配电室0.4kv配电开关,为确保施工照明安全,照明线路均采用架空橡皮绝缘电缆。

2.7.2施工道路照明。1#、2#、3#弃碴场施工道路照明电源接自民工配电室0.4kV开关,上、下游进基坑道路照明电源分别接自1#、2#配电室0.4kV开关;主干道照明电源接自2#配电室0.4kV开关;拌和系统至主干道道路、前方办公室道、木模厂、钢筋厂道路照明电源接自拌和系统配电室。

2.7.3生活照明。办公、生活区照明用电接自布置在生活区内的配电室开关,办公、试验室、食堂照明灯具为荧光灯,宿舍和浴室、厕所采用白炽灯。

3.施工方法

3.110kV线路的施工。本工程的10kV供电线路从厂用电10kV出线接取,供电线路在施工前,技术人员会同机电队现场管理干部、测量人员进行地形的勘测,选定各10kV线路的走向和电杆的位置,然后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施工人员依据线路的走向和电杆的位置,分别把Ф150×12m电杆运至位置,挖好电杆坑后,用吊车或人力立杆,加固好后,即进行金具的安装和布线工作,线路安装好后,在各接电点位置把配电室建好,把变压器及附属设备安装就位,并把接地线布置好,而后进行通电试验。

3.2低压线路的施工。本工程的低压电源都是从各配电室的变压器低压出线端接取,采用Ф50或Ф90低压电缆塑料绝缘导线引至各用电点的集中开关,分别引至各生产用户和生活用户。

而对于施工道路照明,则采取分段供电,以控制各段低压照明线路长度,降低供电电压降。

4.施工人员及变压器的配置

4.1施工人员计划

4.2施工机械

4.3变压器的配电室特性

5.安全保证措施

施工供电线路在施工过程中,要依据有关的施工规范进行,对于10kV线路,距地高度要求不小于7米,变压器必须要接地,并且要用红砖砌好围栏,配电室要安门锁好,并且安装好警告牌。对于低压线路,塑料绝缘导线一定要在分支连接处包扎,达到绝缘要求。

因施工供电线路属于高空作业,在高空作业时,必须绑好安全带,在立电杆过程中,注意安全检查。

6.结束语

今后施工供电线路结合高压输电线路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将使高压输电线路、塔基的安全防护系统建设成为“安全防范无漏洞、安全管理现代化、安全信息数字化”的综合型、高水平的安全防范系统,提高电力行业高压输电线路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广敏.浅谈电气工程中供电系统的施工管理科学之友下期。2010,(3).

篇2

关键词:水利施工;输水隧洞;措施

水利工程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输水隧洞施工是水利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隧洞施工受周围的地质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施工工序复杂、施工难度大,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因素、选择合适的隧洞路线并设计安全可行的施工方案,严格监控施工质量,以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工程的顺利、安全实施。

1水利施工中输水隧洞概述

水利工程中的输水隧洞施工是指在山中或地下凿洞,以利于水的流通,一般用于灌溉、发电、供水或排水,也可用来施工导流及通航。根据水流的大小,可分为无压隧洞和有压隧洞,无压隧洞在输水时不会完全输满,留有一定的空间以保持自由水面,通常用来排放泥沙、进行施工导流及泄洪;有压隧洞的水流则会充满整个断面,使其内壁受到内水压力,多用来引发水电。隧洞由进水段、洞身和出口建筑物三个部分组成。进水段包括进水口、阀门、通气孔和其他控制建筑物;洞身是隧洞的主体,一般采用衬砌施工以防护岩面安全;出口建筑物根据隧洞的类型和功能不同,其设计要求和设计方案也不同。为保证其安全和质量,首先,要科学合理的选择施工路线,严格勘查路况,避开地质条件差的路线从而确保施工效良好果。其次,在施工中要对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措施,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严格把控施工质量。最后,要结合实际分析工程中发生塌方等危险的几率,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以保证工程的安全。

2水利施工中输水隧洞的施工措施

2.1输水隧洞开挖施工措施

适宜的隧洞开挖方式是保证施工正常开展及施工质量的基础。施工团队一般根据施工地段的地质和施工要求等条件选择开挖方式,隧洞开挖方式有全断面开挖法和导洞开挖法。全断面开挖法是指全面施工开挖断面,一次性开挖到位的施工方法,此法一次性、全面钻孔,然后安装炸药爆破,清理废渣后再进行下一次钻爆作业。全断面开挖法在实施中较容易,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时间,在围岩情况较好的情况下适合采用这种开挖方式,需要注意初期支护的建设,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施工。不同于全断面开挖法的一次性开挖,导洞开挖法先在断面上开挖,之后根据设计方案要求再进行导洞开挖。该法能灵活根据施工情况进行调整,解决了工程实施中通风和排水的问题,但存在实施工序复杂、施工难度高、工程量大等问题。在实际隧洞施工中,要对隧洞围岩的断面等情况进行充分的考察,然后根据情况制定相关的开挖方案,还应合理的简化施工方案,例如,钻爆法施工时可以采用光面爆破的方式,在进行岩石爆破时应该用高爆力、低密度的炸药,以保证爆破效果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损伤。

2.2输水隧洞锚杆施工措施

在输水隧洞锚杆施工中,不同的围岩施工对锚杆的规格和类型有不同的要求,锚杆钻孔时可以采用一般的机械,土层钻孔时则要用专业的设备。施工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确定孔位并注明标记,按照“先注浆后插杆”的顺序进行施工。注浆时要注意控制速度,砂浆注入时将锚杆缓慢的拔出,然后将其插到孔内。施工过程中要将杆体拔出,然后重新注浆施工。按要求截取锚杆杆体,并做除锈和整值处理,进行钢筋保护时要严格控制其厚度。

2.3输水隧洞混凝土施工措施

混凝土施工是工程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保证,不同等级的围岩施工时对混凝土的厚度有一定要求,锚杆施工3h后要进行混凝土的喷射施工,混凝土喷射施工对混凝土有严格的要求,施工前要对混凝土质量、施工现场的维修能力进行严格的检测以确定喷射方式,还应结合施工要求和施工技术来选择合适的喷射机,湿式喷射机的工艺效果很好,因此在施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选择湿式喷射机。由于湿式喷射机对黄砂的含泥量、含水量以及细度模数要求较高,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好黄砂的质量,同时在喷射前要将洞内的堆积物清理干净,将受喷面冲洗干净。

2.4输水隧洞衬砌施工措施

在进行隧洞衬砌施工前,要对周边位移的量进行测量,通过测量结果判断围岩的稳定性,只有围岩和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才能进行隧洞衬砌施工,衬砌施工和断面情况、内水压力、水流条件、支护效果等因素有非常紧密的关系,以上这些因素都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水利工程进行隧洞衬砌浇筑前要实施相应的排水或封堵措施,以保证初衬表面在衬砌时没有水。衬砌浇筑一般是一次性全断面浇筑或者先浇底板,然后进行侧墙、拱顶浇筑,围岩地质均匀的地段设置施工缝,不能设置反缝。同时,根据温度以及浇筑能力等条件来确定沿洞线分段浇筑的长度,避免混凝土收缩产生裂缝。

2.5输水隧洞回填灌浆施工措施

为了防止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衬砌过的顶部出现塌方的危险,必须对其进行回填灌浆,回填灌浆的范围、排距、孔距、灌浆的浓度和压力都必须根据隧洞衬砌的结构和条件来设计。在回填灌浆前要进行灌浆试验,要保证灌浆参数达到一定标准,同时,只有混凝土的设计强度达到70%后才能进行回填灌浆。灌浆压力一般根据现场的灌浆实验确定,通常土洞钢筋混凝土衬砌采用灌浆压力为0.1~0.2MPa的低压灌浆,岩洞钢筋混凝土衬砌用0.3~0.5MPa的灌浆。灌注应该分区段进行,每区段长度在50cm以内,而且要分两个次序进行,从较低一端向较高一端推进,同一区段的同一序孔既可以钻孔后灌浆,也可以单孔分序钻孔和灌浆。

2.6输水隧洞防塌方施工措施

防止隧洞塌方是保证隧洞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关键,施工前要认真勘查地质,了解隧洞周围的地理环境和水文条件,结合工程情况做好预防塌方的准备,同时要做好隧洞检测工作,定期检查隧洞是否有塌方风险,根据情况随时调整施工方案。预防塌方一是要严格控制爆破工作,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爆破范围和程度,保证断面的规整性,做好隧洞支护工作,降低塌方的发生。二是要加强围岩支护,根据围岩的类型和施工进度选择有效的支护方式,从根本上消除隧洞塌方的危险。

2.7输水隧洞衬砌施工

根据周边位移的量测结果判断围岩的稳定性,决定衬砌施作时间。衬砌应在围岩和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并具备以下条件时施作:水工隧洞周边位移速率有明显减缓趋势。水平收敛(拱脚附近)速度小于0.2mm/d,或拱顶位移速度小于0.15mm/d。支护表面没有再发展的明显裂缝。水工隧洞衬砌施工时,其中线、标高、断面尺寸和净空大小均须符合设计要求。衬砌浇筑前应采取妥善的封堵或排水措施,确保衬砌时初衬表面无水。衬砌浇筑宜全断面一次浇筑,或先浇底板后浇侧墙、拱顶,不准设置反缝。围岩地质条件比较均一的洞身段,只设置施工缝。沿洞线的浇筑分段长度,根据浇筑能力和温度等因素确定,采用8~10m,以免混凝土硬化收缩使衬砌产生裂缝。衬砌材料的标准、规格及要求等,应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的原材料必须同时送入搅拌机,搅拌车在输送混凝土时不得停拌,自进入搅拌车至卸出的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的一半。控制混凝土灌注的速度,两侧边墙的混凝土应对称分层灌注,到拱脚处停1h左右,待边墙混凝土下沉稳定后,再灌注拱部混凝土。混凝土灌注速度过快,易产生裂缝。适当延长拆模时间,使之缓慢地降温。混凝土强度必须在达到5.0MPa后才能脱模,且脱模时间不宜早于24h。

3结语

篇3

关键词: 施工现场; 绿色施工; 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一、施工现场绿色施工的内涵

绿色施工是随着绿色建筑概念的普及而提出来的,是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运行期可以分为“施工周期”和“运行周期”,建筑施工周期虽然相对较短,但其对自然形态的影响却是突发性的,对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也非常集中。绿色施工是以保持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为目标,侧重于过程控制,将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科学的绿色施工组织设计,在保证施工过程安全文明高效优质的条件下,通过合理布置,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要选用对人体健康无害的绿色建材,节约材料,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体现施工现场的科技进步进程和“四新”(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四节”(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的应用水平。

二、施工现场推进绿色施工的措施

1、建立施工现场绿色施工管理体制

1.1组织与规划管理

1、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运用ISO14000管理体系,将绿色施工有关内容分解到管理体系目标中去,使绿色施工规范化、标准化。

2、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落实管理责任,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

3、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专项绿色施工方案,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

1.2实施管理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需要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自施工策划、施工准备至分项分部验收、竣工验收的施工全过程实施动态管理,持续跟踪,做到每天都对当天的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

1.3评价管理

参照《绿色施工导则》的指标体系,从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三个方面对绿色施工活动进行评价,加强施工过程中环境影响评价和资源、能源耗用效率评价。施工过程中结合工程特点建立健全绿色指标体系,进行有效的目标分解并落实到具体的职能部门,同时将其纳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形成面向绿色的激励约束机制。

2、绿色施工与环境及气候相结合

在工程项目规划阶段,须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即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的对策和措施,并持续进行跟踪监测。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特点,尽量利用规划内设施,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前,应综合考虑业主、设计单位对场地的要求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要求,了解现场所在地区的气象资料及特征,编制满足这些要求的、能尽量减少环境影响的施工组织设计,减少因为气候原因而带来施工措施的增加、资源和能源用量的增加,有效的降低施工成本。

3、防止周围环境污染措施

3.1防止大气污染措施

1、扬尘污染:扬尘污染主要来源于建筑工地的施工扬尘和车辆运输扬尘,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北京扬尘污染约占PM2.5来源的16%,且工地扬尘多为大颗粒,其中PM2.5的含量仅占15.8%,而PM10的含量比PM2.5高得多,因此,防止扬尘污染是施工现场的重中之重。在施工现场,可通过道路硬化、洒水,材料库内存放、围档、密网覆盖,进出车辆清洗、四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得进行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等措施控制施工扬尘。在场界四周隔档高度位置设置空气测量装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3。

2、焚烧污染:严禁在施工区内焚烧建筑垃圾以及其他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建筑用胶、安全网等)。

3、室内空气质量污染:装饰装修材料应选择经法定检测单位检测合格的材料,并按相关规范要求进行送检、验收。

3.2防止水土污染措施

1、施工现场应建立有效的排污系统,区别使用雨水管网与污水管网。施工现场污水来源主要有雨水径流、生活污水(生活区食堂、厕所)、工程污水(现场搅拌机前台、混凝土输送泵及运输车辆清洗处等),对不同污水设置相应的处理设施,如隔油池、化粪池、沉淀池等,采取去除油污、分解有机物、沉淀过滤等有针对性的处理方式,确保施工现场污水排放标准应符合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

2、对于化学品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储存地,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使用时不得随意倾倒,防止油料跑、冒、滴、漏污染水土。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如电池、墨盒、油漆、涂料等应回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3.3防止噪声污染措施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对于建筑施工而言,施工现场产生噪声的设备和活动主要在三个阶段――土石方施工阶段(大型机械设备、运输设备)、打桩阶段(打桩机以及混凝土的搅拌)以及结构施工阶段。针对噪音污染,在施工中必须进行严格控制。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标准要求,合理协调安排施工工序和作业时间,夜间避免进行噪声较大的工作。施工现场界内设置噪音监控点,监测方法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严格控制施工现场噪音。

2、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选取低噪音、低振动的机械设备并加强维护保养,淘汰大噪音的、老化的设备。若必须使用大分贝机械(如混凝土输送泵、振捣棒、木工棚、包锯、钢筋加工机械等),则要采取降噪防护措施(封闭式施工、设置隔音围护墙等),从而达到标准要求限值。

3.4防止光污染措施

1、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必要时夜间施工应合理调整灯光照射方向并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减少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干扰。

2、在高处进行电焊作业时应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弧光外泄。

4、材料节约与垃圾处理措施

4.1材料节约与管理

在工程项目施工中,材料成本占总成本70%甚至于更多,并且在施工中存在严重的材料浪费现象。因此,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材料消耗是绿色施工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1、项目须制定严格的材料管理制度,实行限额领料,严格控制材料的消耗。施工现场建立可回收再利用物资清单,制定并实施可回收废料的回收管理办法,提高废料利用率。

2、根据施工进度、材料周转时间、库存情况等制定合理采购计划,避免因采购过多而积压或浪费。按照材料存放要求及现场平面布置情况进行布置,避免二次搬运或现场存放条件不合理而导致浪费。

3、施工方案进行深化设计:组成工程实体的钢筋、混凝土方案进行优化,在钢筋加工、绑扎环节中降低损耗,严格混凝土收料制度,避免超耗;对脚手架及模板等专项方案应进行优化,合理安排施工工期,提高模板、脚手架等的周转次数,,降低非实体材料的投入和消耗,促进材料的合理使用。

4.2建筑垃圾处理

1、材料合理使用,减少废料率,建立可再生废料的回收管理办法。对废料进行二次选用,达到使用条件的要充分利用。对于碎石类、土石方类建筑垃圾,可采用地基填埋、铺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

2、施工现场设立垃圾站,垃圾实行分类管理,及时分拣、回收和清运现场垃圾。垃圾清运应按照批准路线和时间到指定的消纳场所倾倒。对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废弃物须单独贮存、设置安全防范措施且有醒目标识。

5、节水、节能及土地资源保护措施

5.1水资源合理利用

1、地下水资源保护:新开工的工程限制进行施工降水,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降水的工程,必须组织专家论证审查。

2、施工人员生活区、办公区使用节水型设备,合理确定用水指标,严格计量管理;在水源处应设置明显的节约用水标识。

3、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用水量合理布置供水管线,实行用水计量管理,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用水量。现场养护用水以及车辆、设备冲洗用水须设立沉淀回收装置,充分利用雨水资源,保持水资源循环利用。

5.2节能与能源利用

1、施工现场应制订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对能源消耗量大的工艺制定专项降耗措施,实行用电计量管理,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用电量。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

2、在施工现场,应采用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并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降低各种设备的单位耗能。

3、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办公及生活临时设施的体形、朝向、间距和窗墙面积比,采用高效保温隔热材料制成的复合墙体和屋面,以及密封保温隔热性能好的门窗,以节约能源。

4、施工现场及生活办公区应建立照明运行维护和管理制度,优先选用节能电线和节能灯具。

5.3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1、建设工程施工总平面规划布置应优化土地利用,减少土地资源的占用。根据施工劳动力配置、现场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临时设施位置及占地指标,提高土地利用率

2、合理布置土方开挖施工流程,提前进行挖填平衡计算,争取利用原土回填,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6、职业健康与安全措施

参照《绿色施工管理规程》相关要求,重点就场地布置及临时设施建设、作业条件及环境安全、职业健康与安全防疫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

1、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办公区、生活区应与施工区分开设置,并保持安全距离。

2、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应按照地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完善各项安全防护设施,达到文明安全施工条件。

3、提供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住宿、膳食、饮用水等生活与环境卫生等管理,明显改善施工人员的生活条件。制订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职业危害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长期职业健康。必须严格执行卫生防疫管理规定,建立卫生防疫管理制度,并制定法定传染病、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等灾发疾病应急预案。

三、结语

绿色施工的根本宗旨就是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建筑企业树立绿色施工理念,通过建立并运行环境管理体系,提高了“四新”、“四节”的应用水平,减少物耗、能耗,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建筑业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势必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进而形成潜在效益。企业树立自身良好形象有利于取得社会支持,保证工程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乃至获得市场青睐。企业在绿色施工过程中既产生经济效益,也派生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最终形成企业的综合效益。

积极主动地把绿色施工能力作为企业的竞争力予以培养和完善,充分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做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将成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张立山,孟德光等《影响我国绿色施工发展的原因及策略(综述)》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第22卷第3期,2008年9月

2、《绿色施工导则》(建质[2007]223号)

3、陈英进《绿色施工与建筑可持续发展初探》河南建材2009年第二期

4、郁超 《施工组织设计中绿色施工技术措施的编制》建筑技术第4O卷第2期2009年2月

篇4

关键词:房屋施工;混凝土裂缝;存在问题;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TV33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混凝土裂缝是房屋工程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通病,由于引发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完全消除混凝土裂缝是不可能的。为了确保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应该尽量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问题。在技术和管理的范围内,尽量做到规范,以此来降低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可能。做到对混凝土裂缝危害的管控,这是房屋建筑企业应该努力做到的重点。

一、混凝土裂缝的分类

混凝土裂缝是房屋建筑混凝土构件常见的问题,由于各类因素的影响,混凝土裂缝的形式多种多样,其危害程度也各不相同。要全面控制混凝土裂缝,就必须对混凝土裂缝的种类进行合理划分。根据产生部位,可以将混凝土裂缝划分为内部裂缝、外部裂缝和贯通性裂缝。根据裂缝的稳定程度,可以划分为稳定混凝土裂缝和不稳定混凝土裂缝。根据裂缝的处理效果,可以将混凝土裂缝划分为可治愈混凝土裂缝和不可治愈混凝土裂缝。根据裂缝的表面形状,可以将混凝土裂缝划分为横向混凝土裂缝、纵向混凝土裂缝、网状混凝土裂缝、龟裂状混凝土裂缝。根据裂缝产生的时间,可以将混凝土裂缝划分为前期混凝土裂缝、凝固初期混凝土裂缝、养护期混凝土裂缝。

二、房屋施工混凝土裂缝问题分析

1、外力载荷作用引起的裂缝

在混凝土的施工完成后,由于外力的撞击或碰撞而引起的混凝土内部应力的产生。对于外力载荷作用而引起的裂缝,其主要包括直接裂缝和次应力裂缝两种,直接裂缝是指由直接外力作用而引起的混凝土的裂缝,次应力裂缝是由于外部持续的轻微的撞击而引起的混凝土内部应力的不均衡而引起的缓慢的开裂。

2、混凝土浇筑的速度过快引起的裂缝

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工程量的巨大,所以混凝土输送棒的传送速率一般很高,而一般振捣速度是有限的,这就使得振捣速度跟不上混凝土的传输浇筑速度,混凝土侧压力使得模板产生变形,而模板德尔变形会引起整个模板支撑结构的沉降,从而引起混凝土的变形开裂。所以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浇筑速度要控制在合理安全的范围内,以防止浇筑速度过快而引起的混凝土开裂变形。

3、模板支撑下沉及变形而引起的开裂

由于模板支撑的放置不当,或者放置基面的不平稳而引起的模板支撑的下沉,特别是在地基上支撑的模板,由于地基的土质松软,很容易引起支撑下沉,造成梁板交接面的开裂。另一方面,由于梁板模板支撑过早拆除,而引起的混凝土表面的过早的承重,而引起混凝土表面的开裂,或者板面堆积混凝土过厚导致支撑系统压曲产生变形,使混凝土表面产生鼓包或开裂。在现在的工程施工与建设中,有一些模板的支撑比较松弛,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使得模板测压过大而引起模板的膨胀,所以在施工中,要确保模板支撑的牢固,模板间的组合紧密,以免由于模板的变形及开裂而引起的混凝土的开裂变形,以确保房屋工程质量的稳固。

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水分过低而引起的开裂

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外界的温度过高或者风力较大,致使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水分的大量蒸发,而致使混凝土过度的干燥而产生开裂现象。所以在夏季高温下或者风力较大的环境下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要注意防护措施的运用,以确保混凝土的浇筑不受环境的影响。

5、混凝土施工中环境因素引起的开裂

在混凝土工程的施工中,沉降裂缝一般沿着钢筋水平上表面发生,或者沿着梁板交接出产生裂纹,对于沿着钢筋水平上表面发生的开裂来说,其开裂深度一般达到钢筋表面,所以这种开裂容易产生日后的锈蚀现象的发生。在混凝土的施工中,要仔细查看混凝土表面,若出现细缝,就要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捣振处理,在捣振处理中,要注意控制捣振的时间,以避免由于捣振时间过早,而引起下沉,以及过晚,而引起混凝土质量缺陷。对于刚浇筑成型的楼板混凝土,一般由于泌水现象而产生沉降,浮于表面上的水分不断的蒸发产生了塑性收缩,由于塑性的收缩而不断引起混凝土的沉降,所以沉降与收缩是同步进行的。表面水分的大量的蒸发,导致楼板上层配筋的混凝土出现开裂细缝。另一方面,由于夏季温度较高,以及风力温度的变化,这些环境的因素也是引起混凝土开裂的重要的原因。在夏季较高温风力较大的环境下,由于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水分的大量蒸发流失,造成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过于干燥,而引起内部应力的加大,从而产生较大范围的裂缝出现。以及由于环境的温度变化差较大,而对完工的混凝土结构产生较大的热涨与冷缩的应力变化,从而引起的混凝土结构的开裂等,这些都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混凝土开裂现象。

三、房屋建筑混凝土裂缝预防措施

1、做好地基的勘察

建筑工程的施工地点,其地质情况多种多样,因此,在进行地基施工施工之前,我们的工作人员首先就要做好其地质勘测工作,将土壤中不良因素以及软土层的问题,确定下来,从而根据其实际的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重点治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地基土壤的稳定性与强度,使其在承受外部压力的时候,能够有效的发挥支撑作用,进而保障整座建筑物的安全。

2、严控水泥温度

在实际施工中,我们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或是减少水泥用量,将水泥用量尽量控制在 450kg/立方米以下。再有就是降低水灰比,一般混凝土的水灰比控制在 0.6 以下。如若在高温季节浇筑时可以采用搭设遮阳板等辅助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温升,降低浇筑混凝土的温度。

3、控制原材料质量

在进行建筑材料选取的时候,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最大限度的选用性能好,收缩性小的产品,在混凝土中,骨料的比重非常大,因此,其性能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同时,我们还要做好原材料的清理工作,使其表面要尽量光滑,对于十分以及细粉的加入量,要适中,一起的配比都要根据施工要求进行。

4、做好施工方案规划工作

施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将混凝土的浇筑数量以及构造,位置等众多环节的施工进行统一,合理的规划,将一些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用重点符号标注出来,同时还要注意浇筑的时间,不宜在过热或者在温差过大的时间进行浇筑。

5、做好工程竣工验收

在进行房屋施工的过程中,各个部分的施工顺序不一样,其竣攻的时间也会不一样,因此,如果一部分首先完成了,我们就要及时对其进行质量检收工作,并且,还要对其工程进行养护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巩固住施工成果,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发生。由此可见,建筑施工是一个环节众多,施工技术复杂的工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做到细致谨慎,一切都要以实际要求为出发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而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优越的生活环境。

结束语

混凝土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虽然学术界对于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计算方法有不同的理论,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本着一颗认真负责的心,严格按规程、规范要求施工,严把质量关,杜绝各种不利因素发生,防患于未然,从而保障国家基础建设健康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金水.房屋建筑墙体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8):22.

篇5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飞速发展,住宅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工期越来越短。哈尔滨亚麻住宅小区工程位于和平路-民生路合围地段原亚麻厂,13#楼总建筑面积43256.46m2,基础形式为桩筏基础,其中桩采用钢筋混凝土超流态灌注桩,筏板为1.9m厚,混凝土为C35S6级抗渗;主体为剪力墙结构。地下为两层车库,地下一层层高为3.6m;地下二层为4.0m;地下一层和地上一层之间为管道夹层,层高2.1m;地上为高层住宅,分三个单元,层数分别为41层、42层、44层,层高为3.1m。建筑物长度为38.5m,宽度为29.7m;室内外高差为0.6m。工期要求2010年主体结构梁、板、墙、柱施工到第七层,2011年主体结构施工到38层,2012年9月30日竣工交付使用。

1冬季施工范围及工期安排施工范围:a.13#楼基础施工完,混凝土:2215m3,钢筋:700吨)b.13#楼主体结构梁板墙柱施工到第七层。

2施工方案的选择及理论计算

根据现场桩基施工进度、试验及移交情况及当地气温条件,冬季施工主要方案选择如下:采用负温养护法施工基础垫层;采用蓄热法施工筏板基础;采用综合蓄热法和暖棚法施工主体结构梁板墙柱;

2.1负温养护法

在混凝土中掺入防冻剂,浇筑后混凝土不加热也不做蓄热保温养护,使混凝土在负温条件下能不断硬化的施工方法。基础混凝土垫层施工时掺入早强防冻剂,使其具有不低于-15℃的抗冻能力。

2.2综合蓄热法

掺化学外加剂的混凝土浇筑后,利用原材料加热及水泥水化热的热量,通过适当保温,延缓混凝土冷却,使混凝土温度降到0℃或设计规定温度前达到预期要求强度的施工方法。蓄热法热工计算如下:阀板基础尺寸39.5×30.7×1.9,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尺寸3.0×0.2×3.1,混凝土强度等级C35S6,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用量410kg/m3,用15mm厚竹胶模板,外盖50mm厚岩棉被,混凝土浇筑入模温度15℃,室外平均气温Tm,a=-15℃,风速4m/s,结构表面系数(阀板基础)Mb1=0.64(m-1),(剪力墙)Mb2=7.5(m-1)混凝土由浇筑到冷却的平均温度:(略)。

查图得:混凝土在7天内冷却到要求温度时达强度的30%。

2.3暖棚法

暖棚按主体结构单元进行搭设,采用脚手架做骨架,岩棉被做保温围护材料,室内温度按100C考虑,室内换气次数为0.5次/h,热工计算如下:Q=3.6MbK(Tb-Ta)=3.6MbKΔTQ=每立方米暖棚的耗热量(W);Mb=表面系数,即冷却面与外部度量暖棚的体积之比;K=暖棚围护结构的平均传热系数(W/m.k);Tb=棚内温度(0C);Ta=棚外大气温度(0C);ΔT=暖棚内空气温度差(0C)。暖棚按照27.5m*30.7m*3.1m搭设为例,暖棚体积V=2617.2M3,表面系数Mb=0.46m-1暖棚围护(岩棉被)结构的平均传热系数为0.04W/m2.k,棚内温度考虑为100C,棚外温度以-200C为例,散热系数为a=1.25Q=3.6×0.46×0.8×30×1.25=246.24kJ/h加热体积1M3的暖棚所需的热量为49.68kJ/h。以剪力墙为例,搭设27.5m*30.7m*3.1m暖棚,加热2617.2m3,所需热量为130022.5kJ/h。

3方案实施

根据理论计算及冬季施工范围确定采用下列施工措施组织施工。

3.1冬季施工采暖系统

冬季施工现场配备20个碳火炉放在暖棚内以保证暖棚内温度、另配备30台电加热器,以保证现场生产办公用房及宿舍取暖用。为保证冬季混凝土浇筑连续施工,且运输速度快,浇筑时间短,配置1台HBT-60m3/h混凝土拖泵,1台汽车泵;5台16m3混凝土运输罐车(全部保温),拖泵用来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如阀板基础,汽车泵用来浇筑分散的混凝土墙梁柱。

3.2冬季施工混凝土搅拌、运输及浇筑

冬期施工期间混凝土工程根据气温情况掺入早强抗冻剂。抗冻剂的加入应考虑近三日的气温变化并按-5℃、-10℃、-15℃三个级别进行加入,混凝土应单独留置同条件受冻临界强度试块,当混凝土养护温度达到0℃时应对试块强度进行试压,其强度不得低于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30%。

3.3.1混凝土拌制

拌制过程在商品混凝土厂家完成,拌制时原材料必须进行加热,并保证出罐温度超过15℃;针对早强防冻剂掺量及原材料加热我方将不定时派专人去商品混凝土厂家进行抽查。

3.3.2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运输采用罐车,运输过程中采取棉被保温措施,保证减少温度的降低。

3.3.3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采用48m泵车及现场地泵进行浇筑。搭设地泵保温棚一个,泵管采用保温岩棉进行保温;混凝土采用机械分层振捣密实,分层厚度为400mm,表面采用人工木耙收平,保温采用塑料布及保温毡棉。由于墙和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故浇筑时首先浇筑墙混凝土然后浇筑梁板混凝土。混凝土收平后立即用塑料布及保温毡棉进行覆盖,当温度降至-10℃-15℃时应采取有效的升温措施(如生炭火炉等),期间用专人看护,防止火灾发生。

3.4冬季施工供电系统

冬季施工供电系统主要利用业主提供的一台变压器,从变压器引接2条185电缆支路到施工区域配电箱,从配电箱引出支线现场使用。同时租用1台柴油发电机做为备用电源,防止由于天气原因及线路故障等原因而造成突然停电故事。

3.5现场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措施

3.5.1负温养护法

阀板基础垫层2010年10月5日开始浇筑,室外最低气温零下-10℃左右,由于混凝土垫层较薄,面积较大,混凝土浇筑后,很快就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进行钢筋安装及模板支设,用综合蓄热法及暖棚法不能满足工期要求,因此选用负温养护法,采用C15混凝土,水泥用量290kg/m3,掺用PDA-3型泵送防冻剂,在泥浆护壁桩桩头破除后,基底整平后用汽车泵进行浇筑,然后用塑料布进行覆盖。同时制作三组不同龄期(28d,60d,90d)负温条件下养护试块,以便测定混凝土在不同龄期的混凝土强度。混凝土浇筑一天后即可进行定位放线及钢筋安装、模板支设。

3.5.2综合蓄热法

阀板基础从10月15日开始浇筑第一罐混凝土,到10月18日之间,室外气温在0℃~-15℃之间,阀板基础采用综合蓄热法施工。阀板基础为独立方形承台,混凝土体积较大,承台模板支设完、柱钢筋安装完毕后,在模板外侧挂50厚保温岩棉被,柱头部位等混凝土浇筑后用五彩布进行覆盖后,上部加盖一层岩棉被。混凝土采用C30,水泥用量411kg/m3,掺用PDA-3防冻泵送剂。混凝土搅拌用水用蒸汽加热,从锅炉房引一根蒸汽管到搅拌站水箱,水温控制在60~80℃之间,混凝土出机温度在40℃左右,入模温度在15~20℃之间。混凝土浇筑后,对基础边角及棱角部位进行加强保温,布置好测温孔,采用可读式仪表温度计进行温度测量,每隔6h测温一次。同时制作两组同条件养护试块,以便测量混凝土保温材料拆除时间。通过对混凝土同条件试块1天及3天抗压强度试验,1天强度达设计强度的20%左右,3天强度的40%左右。用蓄热保温法施工的基础在混凝土浇筑3天后可以拆除上表面保温材料,进行上部主体结构的施工,基础模板在保温材料拆除后再行拆除。

3.5.3暖棚法

暖棚采用钢脚手管做支架,外挂一层塑料布,双层棉被,一层五彩布,暖棚按浇筑混凝土单元进行搭设,即第一层1-2单元在墙柱梁板钢筋、模板支设完成后,在浇筑混凝土前将暖棚四周搭设完毕,等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再将顶棚搭设完成。第一层3单元在墙柱梁板钢筋、模板支设完成后,在浇筑混凝土前将暖棚四周搭设完毕,等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再将顶棚搭设完成。依此类推,每一楼层暖棚均分两次搭设。暖棚支架距墙体边缘为500mm。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封好暖棚顶盖,并开始安放碳炉子,每层楼房梁板墙柱做两个同条件试块放在暖棚内最不利条件处进行养护,3天或4天后进行试压以检测混凝土达临界抗冻条件,以便拆除模板。做好混凝土的测温记录,保证混凝土内部温度与棚内温度及室外温度差小于20℃以内时进行模板及暖棚拆除。拆除模板时应注意保护好墙板不被损坏,每班作业做好施工记录并检测混凝土塌落度,并请监理进行取样,作混凝土试块。

4测温控制

首先控制混凝土搅拌用水温度,保证混凝土出机温度在20℃以内,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在10℃以上。混凝土浇筑前,在基础及柱内预埋塑料软管至基础中心部位,将温度计插入软管内,以便测定混凝土内部温度。派专人每隔6小时测量一次室外温度、保温棚内温度及混凝土内部温度,控制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度差在25℃以内。测温时按照测温孔编号进行温度计插入测温孔后,堵塞住测温孔口,留置在孔内3~5分钟,然后迅速从孔内取出,使温度计和视线水平,仔细读数,并记入测温记录,同时将测温孔用保温材料按原样覆盖好,把三角旗插入孔内。

5同条件试块养护

试块现场制作,标养试块必须放在标养箱内养护;同条件试块应放在构件的旁边,和构件同条件进行养护;每拌制100盘混凝土并且不超过100立方米取样不少于1次,不足100盘时也取样1次。本工程混凝土施工时每个施工段墙柱、梁板留置除了留置正常试块外,还要留置一组用于检验负温转+28天的强度试块和用于检验临界强度的试块;其中梁板多留置三组同条件试块,用于检验构件的实际强度。

6保温材料及模板拆除

冬季施工混凝土模板拆除一般在混凝土达到临界受冻强度之后,测定混凝土内部温度与外界温度在20℃左右时进行保温材料拆除,超过20℃时,对拆除后的墙板及柱、楼板进行保温覆盖。

7冬季施工取得的成果

哈尔滨亚麻住宅小区工程13#楼上部主体结构,于2010年10月15日开始浇注阀板基础混凝土量2200m3,施工面积达20000m2。由于亚麻住宅小区施工工期正赶在严冬季节,所有上部结构均在冰天雪地的平地上施工,凛冽的寒风经常刮打着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和正在施工的主体结构上,新浇筑的混凝土和没有达到临界强度的混凝土经受着高寒地区零下近20℃低温的考验,不仅增加了施工难度,更增加了冬季施工保温的难度,整个冬季施工最高气温零下5℃,最低气温零下20℃,浇筑混凝土15次,同条件养护试块30组,保证了混凝土达设计强度35~50%之间进行模板及保温材料拆除,满足了施工工期要求,没发生一起冻害事件。

篇6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施工工艺

1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概述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甚至是最重要的材料,不仅建筑本体使用混凝土构成,就连某些附属工程,例如建筑防水工程也需要用到防水的特殊混凝土,这样就确立了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分析混凝土施工前的设计准备工作,施工现场的配合工作以及运输搅拌的详细步骤等重要工序来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进行叙述与讨论。由于建筑施工过程中运用的混凝土的种类与功能繁杂,本文仅就工程施工中例如深基础垫层此类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进行叙述与分析,对其他用途及种类的混凝土不做过多的叙述。此类大体积的混凝土的适用环境只允许所处温度小于八十摄氏度,因其体积较大,混凝土的传热性能远不如钢筋此类金属材料拥有良好的传热性,当混凝土的外部温度达到一定的温度时,外部的混凝土由于温度升高而膨胀拉升,而由于不良的传热性,混凝土内部材料的膨胀拉升率远不如外部材料,所以为了防止混凝土开裂,需要限定混凝土的施工工作环境的温度上限,即上限为八十摄氏度。但是对于特殊的工作环境必须用到大体积的混凝土,此时需要采取特殊的处理手段来保证混凝的工作性能,洒水等降温手段都可以使用来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

2混凝土施工前准备

(1)混凝土施工前,混凝土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该先行编写混凝土施工可行性报告,从工程的质量和经济两个方面总体来考虑混凝土施工过程。(2)工程整体的施工设计方案编制出来后,工程师应该对建筑所需的混凝土的强度及种类进行计算与分析,运用强度和种类相当的混凝土可以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施工预算。(3)施工前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例如水泥砂浆,粗细骨料,搀和剂,外加料等材料的性能与质量都需要经过专业的检验机构测试其安全性。各种材料的的性能与规格都需要满足国家现行规范标准。(4)建设单位在施工前需要建立健全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实施严格施工管理制度;工程师与施工员在施工前需要确定工程的质量目标;实施技术测试和各种工序的自检过程。(5)承担施工的工程师与施工技术人员需要有相应国家承认的施工资质。

3混凝土的施工前准备

3.1混凝土施工前技术准备

(1)工程师与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前需要熟悉施工设计图,有疑问的地方应该与工程设计师沟通交流,修改或是共同商议施工程序,施工人员通过对施工设计图的充分了解后应该对工程应使用的混凝土的种类和强度等性能了如指掌。(2)结合混凝土的外部使用条件,在施工前就应该对施工中即将会出现的特殊情况做好相应的解决措施。(3)混凝土的制作成本与标高正相关,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施工的成本,应该最大可能的降低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与水泥标号。(4)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需要大量的混凝土原材料,通常施工现场没有如此大量的混凝土材料,需要预拌和混凝土的补充,然而在预拌和混凝土的运输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交通问题,而且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较庞大,在正常运行的道路上行驶都可能会造成拥挤,更加不用说遇到紧急的交通情况。若是一次性无法取得足够的混凝土原材料,那就应该考虑采取分块分层施工。(5)大体积的混凝土拌合不能依靠人力作为搅拌动力,必须依靠一些重型机械设备,这样就要求施工现场有与之相匹配的电力系统与施工搅拌场地。

3.2混凝土设计与配合

(1)混凝土设计配合。条件委托设计应该含有混凝土的类型,混凝土的指定年龄强度,浇注防渗性等级混凝土OTC的运输方法和运输耗时的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模具温度结构的平均温度等。申请人还应提供具有所需原材料的混凝土样品。大体积的混凝土设计除上述条件外,还必须满足要求,并减少混凝土收缩和收缩时的温差。第一次混凝土拌和试验报告必须提供混凝土最初凝固时间和最终凝固时间,用预定的混凝土施工程序施工测定坍落度损失,工程施工标准中有选择混凝土的种类和技术要求的条款。(2)混凝土的强度决定了工程的质量,于是混凝土的配合也相当重要:①在保证混凝土性能强度与不会发生渗透的条件下应尽量的填充添加剂,混凝土掺合料粉煤灰的含量不应大于25%,石灰粉煤灰的含量不应该超过总量的5%。当有足够的基础时,混凝土的混合配合时以相对的增加配合料的占比;②水泥的含量在混凝土中最小量不小于350kg每立方,粉末或混合活性用量为收缩补偿水泥混凝土量应该大于280kg每立方。

4混凝土的浇筑

(1)浇筑依据其浇筑的区域大小和浇筑能力提供一个综合分层混凝土,分段分层或分层坡道连铸,通常规范中混凝土的层厚为300到500mm左右,不大于1.20倍的长度杆振动。多层次分层子步进,步宽一般为1.5~2.5m。(2)分层坡度每30到35公分厚,混凝土的坡度通常为1∶5~1∶6。当混凝土与外加添加剂混合时,通过不大于初始凝固时间的试验时间减少90分钟。(3)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浇注方法应从前进的一端到另一端沿纵向从下部开始,一层一层的逐渐上升。同样也可以中间向两侧浇筑的方式,这种浇筑方法需要保持混凝土基础全高度在施工过程中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在初始设置之前,下一层混凝土浇筑在第一层混凝土上时,避免冷接缝的出现,要保证第一层混凝土还未完全凝固,且要将第一层混凝土上残余的水分排干净。(4)当需要浇筑的混凝土部分的厚度较,应该先浇注深处的混凝土,大约三小时后浇中部和上部的混凝土。(5)使用频率振动器振动混凝土,振动器内插点间距为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以防止混凝土的漏振。振动器应该插在山顶的坡脚处,振动帮要向前倾斜。(6)振动混凝土振动器应均匀插入下层混凝土约55米左右,每次振动时间点为10到15秒,用混凝土溢出浆液泡不再流动为震动标准,不要太多的振动。(7)混凝土浇筑结束后4h左右在混凝土凝固的附近的需要开始第二次振动,然后按压用刮脚校准和轻轻擦拭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水平。(8)按照施工计划浇注混凝土温度控制,适当小于25℃,不超过28℃。(9)浇筑过程需要中断施工时,超过初凝时间的混凝土应首先用1.2N/mm2或更高强度后才能浇注混凝土后续部分。(10)混凝土浇筑前应该对于混凝土接触表面潮湿,床垫或其他相邻已经浇筑混凝土浇筑24h的,需要进行大面积的洒水,但是注意不要产生积水,洒水注意适度。

5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

(1)侧面的混凝土和木材施工模板在任何季节都应提供绝缘。在使用侧砖模具时,应在浇筑混凝土回填之前完成。(2)防水混凝土:混凝土表面覆盖塑料膜时,混凝土应该处于初凝阶段,最终凝固后,水深不得小于80mm。(3)当混凝土表面温度和水温差守恒为20℃时,应注入热水,使温差降至10℃附近。提前采取降雨天气的保温措施。(4)固化混凝土储热方法:使用夏季冷却搅拌混凝土施工,并在混凝土最终凝固后立即用塑料膜绝缘层覆盖。在混凝土的最终凝固后,在室温下立即进行塑料膜覆盖和保水施工时。当温度低于混凝土的成型凝固温度时,最终凝固后的混凝土应用塑料薄膜覆盖,绝缘层保持绝缘干燥状态时,应在绝缘层表面覆盖具有不透水的上盖。(5)混凝土成形养护过程中若是需要执行其他施工工序作业时,应当快速的取开混凝土上的保温层并快速完成工序后添加保温层继续保温。(6)混凝土形成的的养护时间期限:上述的混凝土养护工序需要遵守的同时,混凝土养护时间从混凝土浇筑起始时刻开始计算,混凝土的浇筑材料如果是硅酸盐水泥,则养护时间不能少于14天,若是采用其他的材料,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通常的养护时间不会小于12天。保护期(包括拆除绝缘膜或是防水保温膜后)混凝土表面的状态应一直保持暖湿状态(塑料膜应冷凝),混凝土与填充剂混合时,特别需要用大量的水来进行养护;但当混凝土的温度或是工作的自然环境温度低于5°时,不能保水。

6浇筑完成后的善后处理

浇筑过程中和建筑完成养护过程中的一般规定与安全措施。(1)一般规定。①混凝土浇筑过程需要使用大量的专业的机具设备,施工现场配备有高压线路与足够多的电源设备,这样就需要工程机械设备都应该配备有防漏电保护,防止出现触电事故。②所有电气设备所要求的型号,功率等特性都要满足工程施工调试规定,才能正常的投入施工使用。③现场施工时常常会有夜间施工的情况,这样则需要在工程施工现场配备有足够的照明设备,为了保证照明设备的正常使用,供电设备也需要健全,同样需要遵循第一条规定,即在保证足够照明和电源的同时,安全用电仍然是最重要的规定,生产安全大于天,保障施工过程中工程师,施工人员等人员的安全是工程施工中的重中之重,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能接触到电气设备的人员都应该配备相应的绝缘设备。(2)安全措施。①落实现场施工的安全责任管理。施工项目经理部应该承担起控制、管理施工生产过程中进度、质量等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目标的责任。因此,无论是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还是设计工程师,都必须承担起安全生产的责任。②施工前的安全教育与训练。在施工员和施工工人开始准备投入施工现场施工之前,要统一的对他们进行安全培训,提高现场工人的安全意识,是保障施工安全的重要保障,是工程质量的最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叶见曙.结构设计原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

篇7

关键词:施工;企业;成本

一?施工企业工程成本管控内涵

施工企业承担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任务过程中,其成本主要代表工程建设阶段各类耗费的生产费用,其将每项工程视为核算独立对象,进行施工阶段中应用材料、耗费人工费用的汇总合计。具体涵盖应用的各类主材、辅材、配材、周转材料费用、场租费用、机械采购租赁费用、员工酬劳费用、管理控制成本费用等。施工企业产品主体成本构成了施工工程成本,将施工建设单位项目视为核算管理目标,借助成本管理计算进行项目施工费用的真实反映。从成本构成层面来讲,其涵盖间接与直接成本。前者主要代表企业系统内部项目管理部门,做好施工前期组织、准备、生产控制而耗费的相关费用,例如员工薪酬、保护劳动成本、福利待遇费用等。而后者则代表在工程施工建设阶段中应用的实体工程或利于其创建完成的各类支出成本,涵盖人员工时费用、机械设备材料费用、他类直接成本费用等。

二?施工企业工程控制施工成本阶段中包含的现实问题

施工企业工程在控制施工成本阶段中,由于管控意识有限、手段方式滞后、方案实施不佳而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实问题。一些施工企业由于没有系统制定成本管控计划,做好相关费用的细化核算、研究、核查,令成本预算、管理多停留在表面形式,无法达到良好的管控效果。同时,各级施工建设及管理人员则欠缺良好的成本管控意识,无法开展综合成本考察、评价与验证。各单位、部门、施工队伍、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参差不齐,也令他们无法对成本管控形成正面激励作用。为此,施工企业应创建完善的经济责任、成本管控体系,明确成本控制指标,进而有效预防施工建设阶段中包含的弊端问题。在施工方案制定层面,施工单位应全面考量工作人员综合能力、团队员工数量、机械设备适用性、技术水平特征、工程自身标准、结构体系特点以及施工场地经济、自然环境状况。应创设良好适用的施工方案,确保其技术、经济指标的合理明确。当前我国较多施工企业承担工程施工建设阶段中,不科学注重对施工方案的合理比选,衡量指标科学性,或仅仅引入一种指标,影响了方案设计规划的有效性。

三 施工企业工程施工建设成本的优化管控

(1)引入先进施工流程工艺,优化现场管理

工程施工的优化设计,需要首先进行统筹考量,明确进度计划与质量控制目标。而后应进行良好施工方案的科学选择,周密创设施工操作准则。对于各类设备机械应进行优质布设,规划施工现场,创设良好的工程施工条件。例如,为有效节约车运距离,可优化选择各类便道路线,并可进行预制场布设。为便利运输、畅通环境条件,提升预制构建效率,可优化布设预制场。再者,为顺利完成工期目标、提升施工效率,应科学引入现代化施工技术、先进施工工艺,提升设备器具应用效率,降低不需要的管控成本投入,创设良好的成本效益。对于各项人力物力资源应优化分配、提升应用效率,体现良好的应用价值,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或盲目的抢进度现象。应通过施工工程的优化质量管控降低质量隐患,实施合理修补处理。另外,应强化对各类成品物质的保护管控,实施优化技术管理,针对各类工程任务体现不同的技术特征,应实施细化分析研究,做到精密核算,进而有效减少成本费用投入。例如开挖施工阶段中,不应存在不足开挖或超挖施工现象。

(2)优化施工工程成本预算管理

施工企业工程施工成本预算,涵盖成本的预测与计划管理。准确的预测需要依据成本成分、工程项目特征,合理应用预测方式实施有效预估、评价工程项目未来趋势。其针对开工前期实施费用估算,可良好的符合质量标准与施工期和发展目标。同时,还可降低费用成本投入,选择完善施工方案,提升工程进度。工程成本计划则应依据前期预测,通过货币模式进行各项建设费用、成本状况、管控节约的相关方案规划与措施制定,进而创建良好的管控成本责任体系,为成本核算管理打下坚实基础。为此,施工企业应针对工程施工项目做好科学成本预算,秉承实事求是原则,应用优质技术定额,做好各环节的配合调节,确保预测、计划制定的合理、完善、真实、准确。

(3)强化材料供应管理与应用控制

施工企业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的优化管控,应注重材料供应采购管理,依据自身目标、需求,制定科学的材料应用计划。管理部门则应依据整体企业发展水平、储备资金、生产目标、应用产品进度实施研究、评估,衡量计划方案的科学合理性。同时,在材料采购、选择供应商阶段中应秉承遵循时间、严格控制、良好适用与准确合理的原则。尤其针对各类经常应用的主体材料,应引入比价采购方式,公开招标模式实施集中采购,进而实现降低成本费用的科学目标。为预防供应材料不及时现象,应广泛获取货源引入方式,对各类材料实施综合比对研究,衡量其价格、质量水平、运输条件状况,进而最佳选择材料采购供货商,明确良好的价格标准。材料进场阶段,应实施全面验收,核准具体质量与总量,杜绝由于材料质量不佳导致无法应用,需另行采购,进而延误工期、导致费用成本投入增加的不良状况。为杜绝材料应用不良浪费,施工企业应实施有效的施工管理协调,优化领料管理体制,降低不当消耗现象。对于施工现场各类材料,应做好完善规划布设,降低二次搬运机率,抑制搬运费用成本投入的增加。

四 结语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施工企业工程如何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尤为重要,只有针对企业工程成本管控阶段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优化控制策略,才能创设良好的成本效益,降低成本投入及不良浪费现象,提升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令其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模板不仅是保证砼成型达到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了合理的施工工艺,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益,降低工程造价。这就要求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模板施工工艺。在保证结构的质量和安全的情况下,模板工艺力求做到简单灵活、节约材料、降低劳动强度,加快施工速度,提高经济效益。

一、特点:

1.构造简单、技术易于掌握。

2、设备简单、施工成本低。

3、不同于倒模与滑模,支承点改变传统的下层砼承受上层的全部施工荷载,而此工艺下层砼仅承受上层砼的自身重力,提高生产效益。

4、保证现场文明施工。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闭合弧形的钢筋砼结构,尤其适用于砼结构的烟囱、煤仓、水塔、灰库等构筑物。

三、工艺原理

改变传统模板施工以建筑物下层砼墙体为支承体的提升方式,此工艺是以内脚手架承重,外模通过内脚手架上的爬杆将模板提升,就位固定。所有施工荷载通过内脚手架下传。

四、基本构造

由模板系统、内井架及爬杆、操作平台、垂直运输系统组成。

1、模板系统

模板采用1.5mm厚的钢板拼接而成,如图示:

每节宽四倍的1.5m高的收分量,本工程每节宽30cm,每节采用铆钉固定链接,间距5cm,在模板的每一收分处,上下端部设置预留口,以便在施工的过程中控制周长尺寸,外模加固采用Φ12钢丝绳做包箍,竖向间距10cm,水平每隔90cm设置一个点固定钢丝绳,内模采用宽25cm,高1.25m 的钢模板,内模采用弧形钢管箍两道加固。

2、内井架及爬杆

采用1.5吨的倒链12个,将其挂在从内架伸出的摇头爬杆上。

脚手架内部采用满堂红脚手架,间距1.2m,每10m通过牛腿采用16根支承点御荷。

3、操作平台

采用满5cm厚的木板,中间预留2×2m的上料口。

4、垂直运输系统设备

采用一台卷扬机,配备砼筒。

五、工艺流程

绑扎筒壁钢筋

支设内模(并校正固定)

安装外模加设支撑

浇筑砼

绑扎上层筒壁钢筋

支设内模(校正固定)

提升内架并安装提升设备

提升外模板并清理校正固定

六、操作要点

(一)、井架安装

烟囱高150m,内钢管井架搭设高度160m,搭设随筒壁的施工高度搭设,井架底部回填土夯实,并且铺15cm厚的C20砼,然后铺设枕木或放置150×150×5mm的钢底座,间距1.2m,钢管井架采用双排立管间距1.2m纵横间距也为1.2m,烟囱内部每10m高有一环形牛腿,脚手架每10m通过牛腿卸一次荷载,卸荷钢管间距1.5m。采用钢性连接,牛腿上预埋铁件,(铁件详图见下),以增强井架的稳定性、井架钢管为Φ48×3.5mm。脚手架连续搭设剪刀撑。

烟囱底面7m范围内设置一圈安全网,为防止高空物体坠落,出筒壁外侧20m范围内划为施工。

进出入的临时安全通道宽3m,高3m,顶采用双层板,两侧面设单层木板。板为5cm厚的木板,双层板间距50cm。

(二)、平台

操作平台采用满铺5cm厚的木脚手板,中心留置2×2m的上料口,中心上料口上侧搭设一砼提升架,高出操作平台5m,为方便上料在东西面设置高1.2米的护栏门,用Φ18的钢筋制作,钢筋间距15cm。南北面设立网封闭。

(三)、提升架与模板系统

提升架用Φ48×3.5mm的钢管制作,形状如下图所示。

模板采用1.5m高1.5mm厚的钢板,每节宽30cm,每节之间采用铆钉将其连接成一整体。内模采用宽25cm,高1.25m钢模。外模加固采用Φ12的钢丝绳作包箍,间距10cm。内模采用弧形钢管箍两道。

(四)、垂直运输系统

(1)垂直运输采用卷扬机上料。

(2)水平运输15辆手推车。

(3)钢筋运输采用摇头爬杆吊运,摇头爬杆限载500KG。

七、施工工艺

1、模板工程施工主要技术措施

外模板采用1500mm×1.5mm厚镀锌铁皮,内模采用宽25cm,高1.25m的钢模。内模施工时每组模板之间的间距尽量缩小到最小,以便有足够的调整和防止漏浆,内模加固于内井架上。采用先支设内模,通过中心点,先将弧形钢管通过尺量将其定位,将钢模板放入并固定。然后通过十二个提升架和倒链将外模提起。外模加固用Φ12钢丝绳作包箍,间距10cm。设置紧线器30个,每一道箍有两个紧线机。设置Φ18的钢筋支撑,间距90cm。上口设置木顶撑,间距40cm,以保证砼截面。

2、钢筋工程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

所有钢筋按国家标准进行验收,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在现场加工制作。竖、环向钢筋均采用搭接绑扎,人工搭接时接头按1/4错开搭接,搭接长度35d(d为钢筋直径)绑扎钢筋时必须考虑预埋件或预埋管位置。另外,还必须结合模板施工特点及需要,每一节上部的外露竖向钢筋,通过环筋与支承钢管进行绑扎固定,固下点间距2m。钢筋高于操作面一节,作为操作层的护栏,用于安全防护,浇筑时,在钢筋外测围护帆布,既挡风,又可防止石子等碎物坠落。

3、砼工程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

由一台搅拌机搅拌供应砼,将施工班组分成1个组。

由于烟囱外模板是用钢丝绳来加固的,其主要是抗拉不能抗弯,浇灌砼时,如在一个点一次浇灌过高,则会产生较大的侧压力,从而对外模的支撑系统和工程质量极为不利,因此砼的浇灌必须分四层进行,每层30cm,要边浇筑边振捣,每层砼浇筑完成之后,需要停1-2小时,后在浇筑上一层,减少模板的侧压力。

砼的浇灌采用两个对称点进行,要每节浇灌前应按施工缝规定处理接触面,以后逐层以赶浆法进行施工,同一节中要严禁出现施工缝,砼的振捣要符合操作规程规定。

4、测量控制

①垂直度

采用25KG重锤法进行。

②扭转:采用线锤吊线法进行。

③标高控制:在+1M标高处设基点,用钢尺向上量度。在施工时,选取支承杆作为度量标志。

八、质量控制

评定项目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砼评定要求 垂直偏差 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且不大于50mm

层间垂直偏差 小于5mm

结构截面偏差 +8,-5mm

轴线位移 8mm

表面平整 3mm

标高偏差 层高±10mm,全高±30mm

模板安装 垂直偏差 小于建筑物的0.8‰,且不

大于30mm

层间垂直偏差 小于5mm

结构截面偏差 +4,-5mm

轴线位移 5mm

表面平整 2mm

标高偏差 层高±5mm,全高±20mm

钢筋绑扎 符合《钢筋砼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为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开工前应对有关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交底,并制定各个工种的岗位质量责任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九、安全措施

要求工伤事故频率不大于1‰,严防发生重大人身伤亡和设备事故。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制定主要安全措施如下:

1、现场成立安全管理小组,由领导任组长,专职和兼职安全员协助进行安全巡视,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现场安全设施。

2、对所有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3、每10m设置一道底网。

4、提升架顶,设置避雷装置

十、经济效益分析

1、现场中无多余模板存放,减少施工用地,保证施工现场文明。

2、提高工效,降低模板费用和节约人工。

模板采用1.5cm厚的钢板100m2,

总价:100×1.5×10-3×2600元/吨×7.8=3042元。

与倒模相比:

倒模需用四节模板,采用定型模板支设需用

400m2×0.28元/m2.天×160天=17920元。

支设模板用工:

整体软爬模施工:100m2/10m2/日×40元/天=400元。

与倒模相比:

倒模支设一层模板需花费:100m2/3m2/日×40元/日=1333元。

3、节约外脚架费用:

使用整体软爬模施工,无需外脚手架,全部在内架操作,由筒壁钢筋做为操作层外架防护,不需再增设其余安全防护。

使用三角架倒模,需要三角挂架,仅制作挂架需用角铁材料费用和安全网防护就有4万元。

与落地脚手架相比节省费用更为可观。

4、提高工效,加快施工速度,两天可以施工3.75m,倒模施工时,两天仅施工2.5m。

5、减少机械设备的台班费用,仅用一台5T卷扬机即可。节约滑模使用液压提升设备。

6、安全可靠,可以改变滑模冬季不能施工烟囱的现象,保证施工工期施工。

十一、工程实例

1、2001年10月中旬至2002年4月中旬,郯城恒通热电四期扩建烟囱高150m,下口半径9m,壁厚从50cm到14cm不等。因垂直运输设备能力有限,施工工期紧,并且处于不利于烟囱施工的冬季施工期,通过本工法的使用顺利完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