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药店行业发展趋势8篇

时间:2023-09-19 15:44:2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药店行业发展趋势,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药店行业发展趋势

篇1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 发展现状 问题分析 发展趋势及创新

【分类号】:F426.3

1 钢铁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自动化技术一般而言,是指应用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多领域多学科的复合交差型综合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复杂、作业成本较高的工业领域中,由于传统作业技术作业速度慢、作业准确性较低等缺点,已经完全被自动化技术所取代,相比而言,自动化技术具有高速化、连续化、自动化、准确性和快速性等优点。

对于钢铁这样一种流程工业而言,流程复杂、覆盖面广、规模大,就特别需要自动化技术贯穿其生产的始终,以实现整个生产循环过程的高效。样品的实物流转分析检测是保证钢铁质量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原材料进厂的样品采集、制样,中间产品的样本采集、制样,成品的样品采集、制样主要是指成本钢材的抽样检测,确保钢材质量。

分析检测过程是对夹物试样并分析检测获得结呆数据的过程,传统的分析检测手段一般是以手工化学分析方法为主,这种分析手段稳定性较差、人为误差大,不能保证检测结果与事实相符,目前,光电直读光谱仪已成为样本化学成分分析的首选仪器,X荧光光谱分析仪则是生铁和其它矿类化学成分分析的首选仪器,仪器分析相比于手工化学分析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高的特点,相对缩小了检测误差;另一方面,这种仪器的生产本身就具有高精度、高稳定、快速化、自动化等优势,具有相当精密的物理与几何光学系统,精密机械系统,电子传感测量系统,计算机控制与数据处理及人机界面系统,是一种近乎完美的自动化分析检测装置,保证检测可靠性,加之多功能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技术,使其操作过程方便、简单、易于掌握。

信息流过程的自动化,指分析检测得到的结果数据到达生产现场需求者处或其它部门的过程,即这样的过程是信息的反馈过程,通过检测数据反映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改进生产工艺流程。传统的方式是通过电话报告或人工报告单的方式进行传送的,前者容易出差错,后者满足不了及时性要求,因此,通过远程自动报告的方式提高检测数据报出的速度和准确性成为大型钢铁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实际生产过程中,不同企业应用不同远程报告装置,相当于实现了信息流过程的自动化。

虽然钢铁自动化技术已经深入企业生产的各个方面,但是其发展中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钢铁行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和泄露的有害物质,如果排放超标,将会有碍于环境安全,造成不良甚至于严重后果,企业要在各环节设定专门的检测装置以检测排放指标,一旦造成环境污染,企业所需的整治环境污染的成本将远远大于检测装置和在生产环节对废弃有害物质处理的成本,但由于引进治理废弃物质的设备成本较高,将其引入自动化系统中的环节复杂,因此很多企业放弃废弃物质处理设备的引进,虽然自动化系统中对于废弃物排放可以进行检测,但无法通过化学或物理手段治理使其达标后排放,企业不能兼顾生产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结合。

2 钢铁自动化的发展动向与趋势

随着钢铁企业管理现代化、操作自动化的发展,及企业内控体系的不断完善,自动化系统已经成为企业内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动化生产的各个环节被内控体系很好的监督与控制,实现效益与成本的双向调节,达到效益最大化、产能最大化,而保证成本最低的原则,信息管理系统(IMS)的应用就是这种趋势的很好体现,作为集现代化管理方法与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实验室管理自动化应用技术,IMS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在数据采集、处理、存贮、传输等方面的强大功能,实现样品管理,数据管理、资源管理,事务管理、报表管理等实验室管理的自动化。

传统的钢铁企业发展方向是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大规模来创造效益,现在的发展动向是从使产品质量稳定化发展到使产品高质量化精品化,现代高质量建筑对高质量钢材的需求数量巨大,钢材形态随着不同建筑要求而不同,要求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生产策略。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效、准确的自动化发展要求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时代的要求了,低碳、节能、高产出、低成本逐渐成为自动化改革与发展的未来动向,激烈的钢铁行业市场竞争,竞争者不断降低生产成本,自动化系统的环节改良能够给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供一席之地,走节能高效之路是企业的必然选择。而钢铁企业面临的难题是,在原材料燃料价格不断上涨的前提下,想要降低成本绝非易事,加之对自动化系统的改革本身就是对企业的一次大手术,要承担风险的同时,又要有巨大的财务资金的支持,改革后企业的发展前景是美好的,但改革的现状是资金链的短缺导致无法扳动改革的扳机,这种状况对于中国大多数钢铁企业而言都是难以摆脱的困境,政府政策倾斜与资金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发放债券,抑或是银行贷款,拯救危局的手段多种多样,但何种手段会真正奏效,钢铁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如何,真的要我们拭目以待,翘首以盼。

3 结束语

目前,钢铁仍然是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工业的基础。而自动化技术打破了长期以来传统的电气、仪表、计算机等技术在控制设备方面对钢铁企业的分工和专业界限,真正使控制对象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提高了系统的操作性和实用性,使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可以共享,从而减少了钢铁设备的巨额投资。钢铁工业为适应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必须加快发展自动化技术,发展计算机综合的自动控制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并带动其他自动化技术,如新装备、检测技术、设备诊断等的发展,才能立足市场,获得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医药零售主要指日常接触的各种药店,在医药行业全产业链中隶属于医药流通。而根据经营内容的不同,医药流通行业分为医药零售、医药批发和医药物流。医药零售是指向终端消费者直接销售药品和医疗器械。医药连锁经营作为医药零售企业一种经营形式,凭借规模化优势,代表着医药零售的发展趋势。

2011年5月5日,中国商务部正式对外了《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以下简称 “《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明确了药品流通行业发展“十二五”时期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加强行业布局规划,健全准入退出制度;完善药品流通体系;发展现代医药物流提高药品流通效率;促进连锁经营发展;健全行业管理制度;加强行业信用建设;统筹内外两个市场形成开放竞争的市场格局;加强行业基础建设。

《规划纲要》特别强调到2015年药品连锁销售百强企业销售额占零售销售总额60%以上,连锁药店门店占所有零售门店2/3以上,并鼓励药品零售企业开展药妆、保健品、医疗器械和健康服务等多元化经营。

行业发展现状

根据商务部2 011年的《规划纲要》数据显示,2009年全球医药市场实际销售额为7730亿美元,同比增速为7%,预计到2015年全球药品销售额将达到1.2万亿美元以上,年均增长8%左右,全球药品流通行业集中度和流通效率将继续提高。

新兴药品市场(亚洲、非洲、澳洲、拉丁美洲市场)增长最为强劲。根据Deloitte全球“零售业250强”报告,主营业务单一为药店的企业,均进入全球前十位药品零售企业。其中,来自美国和德国的各有三家,来自加拿大的有两家,来自香港和英国的各有一家,而占据全球零售药品企业前三强位置的企业皆来自美国。随着新兴药品市场的发展,这一格局将发生改变。

由于美国医药零售行业发展成熟,其发展途径和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据美国连锁药店协会(NACDS)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美国药品零售终端市场总规模为2688.79亿美元。美国医药零售连锁率达到40.5%,药店(drugstores)作为美国药品销售体系中最重要的终端,由直营连锁药店(chain drugstores)和独立药店(含加盟连锁, independentdrugstores)组成。直营连锁药店是美国药品终端销售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美国加盟连锁药店在销售规模、开店数量、整体化管理方面同直营连锁药店相比均有较大差距。2010年美国最大的加盟连锁药店edicine ShoppeInternational(美信公司)在美国本土拥有超过600家加盟店(海外400余家),药品销售收入14亿美元,销售收入排名第14,门店数量排名第15;同年,美国最大直营连锁药店Walgreen(沃尔格林)则拥有超过7000家直营门店,药品销售收入438亿美元,销售收入和门店数量均排名第一。

美国零售连锁药店的优越性

美国医药零售连锁的发展证明,连锁经营的本质是把现代化工业大生产的原理运用于商业,努力实现商业活动的标准化(商品、服务、店名、店貌)、专业化(采购、配送、销售、管理等)、统一化(采购、配送、信息汇集、广告宣传和员工培训等)、单纯化(使各个环节、各个岗位的商业活动尽可能简单和规范,减少经验等因素对经营的影响),从而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目的。

美国是一个药品生产、销售和使用大国,美国药品零售业,尤其是药品连锁经营在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方面都具有相当高的水平。美国连锁药店的经营特点,可为中国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发展药品连锁经营,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美国实行医药分开,医院一般只设住院药房不设门诊药房,门诊病人在取得医生处方后到药店取药。参加各种医疗保险的患者,在社会药店可以获得保险公司对处方的支付。这种制度的优越性十分突出,一方面使得医药消费市场更有秩序;另一方面使患者安全用药获得了双重保险:避免因医生与药品处方存在利益关系而衍生大处方问题,造成用药本身的不科学、不安全;患者拿处方到药店购药时,药剂师会先对处方进行评估,一旦发现处方存在用药不合理或安全隐患时,药剂师会致电开处方的医生,要求其对处方修改,形成对处方的监督机制。

相比美国市场,中国医药市场近几年的发展速度也是突飞猛进。根据《21世纪药店》报统计,截至2011年底,中国药店总数达到42.3万家,同2009年相比年均增长100%以上,其中零售百强整体规模年均复合增长14.8%,销售总额747.8亿元,近八年复合增长率19.65%,占零售总额39.05%,门店数量和销售占比显著提升。

据IMS Health统计,在过去几年,中国是世界上医药行业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同时,在未来也将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在2020年将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消费市场。

中国医药企业通过联合重组、股份制改造等,加快了医药产业的组织结构调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大量医药企业在中国上海、深圳及海外上市,股份制经济产值比重持续上升,国有经济比重逐步下降,其他经济成分进一步增加,涌现出一批销售额超过50亿元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超过10亿元的大型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以及销售额超过20亿元的全国性医药零售连锁企业。

全国七个区块(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各自利用其竞争优势快速发展。华南、西南、华东依靠较高的行业集中度和规模经济优势处于领先位置,西北和华北相对处于劣势,发展潜力仍待发掘。

中国医药流通发展趋势

篇3

1、 围绕消费者这个核心,传统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正在发生裂变,医药工业正面临什么样的变

化趋势?如何看待这个趋势带来的影响?

王亮:医药行业发展至今,从传统的产品和渠道主导,已经逐步进入终端主导的新阶段了。但是,目前这个终端主导,依然是零售终端或医疗终端(医院、诊所等),而不是我们所说的消费者(患者)。但是,我们可喜的看到,目前的医药工业企业正越来越重视对普通消费者(患者)的教育和引导,从而提升企业和产品的影响力。虽然这种趋势还是停留着电视广告、互联网和保媒广告,或社区的终端宣传活动等。但是通过这样一个趋势,我们可以大胆的预测,未来的医药生产企业的经营行为,在充分考虑渠道的巨大推动作用的前提下,将开始通过对消费者(患者)的影响,来补充零售等渠道对消费者(患者)的影响力,从而促进企业产品的销售。从这个趋势来讲,未来更考验企业的产品力和与消费者(患者)的互动力或体验力,或者企业通过零售等渠道面向消费者(患者)的有效传播性。这将不仅仅是OTC产品的专利,临床产品伴随着处方的开放,也将从争夺大夫的笔杆子一个方向,逐步向影响消费者(患者)的自我判断来使得其有自主购药的主导能力。只要这样,医药行业才会真正进入消费者为王的时代。

2、 有观点认为,医药生产企业在健康产业重构过程中受影响最小,因为只要做好产品就可以,

篇4

制药企业进军流通和终端领域是近年来市场竞争中出现的一种普遍现象,比如东北制药集团成立东北大药房,陕西东盛出资上海国大药房等等。这些企业在“谁掌握终端,谁就掌握市场”的经营理念的驱动下,跃马扬鞭杀入商业销售领域攻城掠地,建立自己的终端体系,完成制药到销售的两级跳。据了解,众多制药企业想投身于商业零售领域,想从复杂的流通环节中跳出来,通过实行工商一体自产自销,达到减少物流环节,节约费用增加利润的目的。然而,制药企业的“经商”成绩单却不容乐观,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并在行业内产生一种徘徊的局面。

那么到底众多制药企业向下游领域伸出触角,进入利润并不高的药店终端领域是出于何种考虑? 企业最初的出发点是什么呢,是否可以作为商业扩展的一种参照物,或者样本呢。

实际上制药企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市场摸爬,越来越感觉竞争的压力,主要是市场的混乱,尤其是终端过快发展,形成一种声势,而这样的声势成为一些企业的“鼓风机”,不断刺激着制药企业,以为终端的占领就意味着市场的占领。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国家政策与消费者意愿的不断变化,药店终端成为下游“横刀立马”者的追随区域,扩张与占有欲望成为主流。导致这样的格局企业有几个考虑:一是迎合市场风潮,害怕创新落后别人,想在“第一”中追求更高的利润;二是近几年,制药企业的股份上市也刺激者终端不断扩张,以追求效益的扩张;三是终端自由或者自主品牌的延伸,也是企业战略外托管的一种形式;四是围绕终端的行业门槛尝试新的营销动态,改变传统的经销模式;五是利润虽然薄,但仍然想通过网络的力量,来争取别的公司加盟,形成新的渠道力量,做成区域龙头与品牌的目的。

因此,企业的考虑有着特殊的背景,并不是所有制药企业适合这样的上下游一起联动,企业量身定做的发展思路需要根据目标价值的最终能否实现来衡量,企业有资源优势与资金优势的同时,扩张永远需要走一条适合市场需求与行业规则的路,我们看市场,需求是一个部分,还要看消费需求是否可以做长线,是否可以持续发展。

与国内大型连锁药店相比,制药企业开设的零售药店是否具有优势,其存在的风险企业能否规避,走这样一条路子,各种风险也是防不胜防。

制药企业为什么想开自有连锁零售药店,由于我们国家医药企业的产品由于前期审查不严格,产品批号大量被投放市场,一个企业有上百种复制产品已经不是秘密,而大量产品的重复浪费与闲置对企业来说是致命的,大量增加成本的支出,而直接走商业渠道,完成不了产品的全面市场覆盖,因此,开药店就等于开自己的专卖店性质是一样的,可以嫁接自己的所有产品形成一个系列,而可以全部面向市场。因此,制药企业在开设零售药店上有自己独特的考虑:其优势是产品自有,并能迅速占领与覆盖市场,成本低,效益突出,不受市场客观限制,与连锁终端比较品牌优势明显,价格优势明显,服务优势明显,对外宣销灵活等。劣势是产品选择性价比小,容易受到区域的打击,相关竞争难度大,对消费者有信任的问题等。

根据目前观察,开设零售终端,经营效益目前并不十分突出,如果效益不能够保障的前提下,是否考虑是为了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来转移企业未来可能应对的销售局面,根据目前的行业销售形式判断,终端面积肯定会增大,是否体现在终端上或者社区医疗点上还未知,因此试水这样一种战略,需要更多考量企业的综合实力。

制药企业大举进军终端领域,是否会对药品零售行业现有的竞争格局构成威胁,要想突破封锁,需要有更加独特的经营理念与操作手段加以支撑,并避免恶性竞争,展开更大的空间,加以精耕。

制药企业大举进军终端领域的行业趋势不会太大,很多企业不可能进军零售,因为我们国家的制药企业大多数属于中小型企业。力量并不强大,要想大规模异地开设终端连锁药店的机会不是太多,所以对整体行业不会产生根本性的改变,零售最终也不可能是制药企业为王的局面。原因是我们对行业整体布局一定是三方面的格局布置,生产、流通与零售,三个体系自有国家政策引导,实际上也是在保护这三个体系,不可能受到冲击。制药企业进军零售目前看是个企业本身的个体突破行为,而不是行业行为,如果在大环境不改变,体制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就不可能产生零售新的龙头出来,药品零售格局只能够调整,何况地方保护的影响,制药企业要想在这个上面突破,难度不小。

通过独特的经营手法,或者独特的经营理念,合作/联盟等方式参与终端的开发,逼开与现有零售终端的直接竞争,创造一种经营的合作势态,以终端的基本面控制成本,参与多种消费需求对话,降低自身门槛,俨然可以精耕细作的姿态去展开。

尽管来势汹汹,也有不少成功案例,但大多数制药企业所开的零售药店规模都难以做大,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对行业发展有何启示意义?

篇5

【关键词】 连锁药店;现状;发展

9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连锁药店应运而生,并且蓬勃发展起来。众多医药大企业和上市公司通过兼并收购等方法,占领中心城市和农村市场,从而扩大经营规模,提高自身竞争力。在人均收入增加、消费升级、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农村消费增加、城市医保支出增加等需求长期向好因素的作用下,我国药品连锁业进入了持续快速发展时期。据有关专家统计,未来2~3年之后,将会有70%以上的药房纳入药品连锁企业的轨道。那么我国药品医药连锁企业该如何克服不良因素,把握时机,迎接挑战,并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制定发展战略就成为当前迫切的任务[1]。现在从以下几方面就我国连锁药店的现状加以描述。

1 连锁企业发展状况:扩容迅速,集中度提高

我国零售药房的基本模式为:一是零售单体,二是零售连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连锁药店从规模和品质上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药店的集中度显著增强。据统计,2004年连锁经营企业前10名的门店总数为8573个,2007年达到19508个,增幅为127.55%。2004年连锁直营企业前10位的连锁药店门店总数为3779个,2007年达到7035个,增幅为86.16%。其中排名前30名的连锁企业拥有直营门店11307家,占前10位的60.72%[2]。

可见,在短短的几年内,我国连锁药店数量呈几何递增,目前我国连锁药品零售网点共有超过23万家门店,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约有1700家,拥有65000余家门店平均门店数约38家,占总数的28.26%。同时从销售额方面来看,2004年我国零售门店全年总销售额为600亿元,其中连锁药店实现232亿元,约占总数的1/3。前十名的门店达到97亿元,占总零售额的1/6左右。年销售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四家,占前10 名的2.58%。2006年我国零售门店全年总销售额为916亿元,2007年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其中2006年连锁药店前100名实现450亿元,约占总数的49.12%;前十名的门店达到131.28亿元,占总零售额的14.3%左右。年销售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12家,占前10名的28.66%。据预测,到2010年,中国药品市场的销售将达3600亿元,若以零售药店的份额占30%左右来计算的话,药店的药品零售额将超过1500亿元。加上多元化的销售,3000亿人民币的药店市场是如此地诱人,零售药店的高速成长性不容置疑[3]。

2 目前药品连锁企业核心竟争力分析

2.1 规模经济形成的价格优势 在当今的药品消费市场上,价格因素依旧是影响消费行为的最敏感因素。由于大型连锁药店具有区域性的销售优势,也就具备了足够的与厂方谈判的筹码,凭借规模优势在采购时对生产企业也有更多的选择,也就使得自己的终端价格更具竞争力。与单体药店相比,连锁药店更具规模效应;与医院药房相比,连锁药店供应链更短,更具成本优势。因而这种集团采购从根本上把连锁药店从单体药店的起跑线上提高了一大截,以低价进入市场,进而占领市场,挤垮单体药店,挤垮药品价格居高不下的医疗机构,是连锁药店成功的核心因素。连锁药店相较单体药店在价格方面的韧劲、实力和优势已经呈现得非常明显。

2.2 行业标准快速形成,行业壁垒不断提高 药品零售业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日益健全,提高了进入这个行业的许可条件,没有过硬的素质是进不来的。国家将GSP认证提高到准入资格的高度,迫使很多单体或不合标准的药店退出竞争或关店转业,或成为更有实力的连锁企业吞并整合的对象。根据 GSP的要求,大型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必须有与其销售规模相适应的配送中心,必须统一采购统一配送。一个符合GSP标准的配送中心耗资巨大,按年销售额4个亿计算,即硬件部分投入即需要上千万,再加上信息配套软件、符合标准的人员成本,零售连锁企业仅在配送中心一块即需要巨额资金投入,也就形成了一种资本性的壁垒。同时这也意味着,进入连锁药店行业的企业在资金上都具有一定的实力,意味着业内的竞争升级后仅仅通过资金比拼就会非常激烈。中国零售药店发展到了一个发展性的历史阶段,而这个阶段也是零售连锁药店需要持续发展和壮大的瓶颈阶段。

2.3 专业化服务 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保证人体的用药安全,在零售药房必须开展“药学服务”。随着消费者自我保健意识增强,以及国家对药店专业服务的相关规定陆续出台,药学服务已经成为药店之间争取消费者的重要手段。

“药学服务”就是指药师以患者或消费者为中心,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提供面对面的、直接的、负责的、与药物使用有关的服务与信息,以期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从而实现提高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理想目标。“药学服务”对于提升零售药店在医疗保健体系中的作用和从业人员专业水平,提高药品零售企业在市场中的竟争力,促进我国药品流通领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把“药学服务”落到实处,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倡导了“优良药房工作规范”(GPP),这就要求药师从后台走向前台,直接面对消费者。药店正在逐渐由以药品为中心实现向以消费者服务为中心的转移,把药店的便利、医生的专业、护士的爱心集于一体,药师和消费者的关系也应由过去的买卖关系转为信任、合作关系,同时对药店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4 信息系统建设与供应链管理 连锁零售企业的日常经营运作,不是在一个真空环境下进行的,受到上至制造商,经销商,供应商,下至门店收货,顾客送货服务等一系列外部环境的支持和协助管理。供应链管理(SCM)是把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等在一条供应链上的所有节点企业都整合在一起,优化配置人、财、物等诸多因素,使生产资料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生产、分销环节变成增值的产品,送达到有消费需求的消费者手中。为了满足消费者千变万化的需求,同时也为了合理地调整资源、处理好商业企业与商、供应商等贸易伙伴的关系,众多的商业企业正在实施供应链管理。连锁药店的物流建设要求有相对先进并且符合GSP标准的配送中心,面向所辖门店进行配货率为10%的物流服务,这对于减少中间环节造成的供应链管理困难有极大帮助。另外,实现全面连锁,尤其是对经营网络广泛的连锁企业来说,信息系统建设上要达到一定水平,目前国内的大型连锁企业均已引入或者自行开发适合本企业情况和发展的信息系统,建设网站,将物流与门店经营联系起来。

3 市场趋势

3.1 医药分业 虽然进展缓慢,但呼声强烈,这是大趋势。2008年新一轮的医药改革方案出台,为药品行业带来更大的发挥空间。一旦医药分业的全面推行与实施,零售药品销量会迅速增长,据有有专家预测,将来可能会有50%以上的药品将通过零售渠道售出,零售渠道之间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3.2 老龄社会 按国际通行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7%时,即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2005年65岁以上人口己达7.13%,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伴随人口老龄化,老年疾病增加,势必对药品的需求进一步加大,时对药品零售终端的便利程度、价格敏感程度都将提高。

3.3 农村市场 2007年随着医改方案出台,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正在各地推广,农村市场医药消费的巨大潜力正在逐渐显现。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3.59%,需要大量供应方便、质量保证的零售药店。随着国家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的加大、“新农合”的推进和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的药品消费市场有着巨大的成长空间。但是农村药品消费市场要求品类构成属性更简单、更集中,这对品类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3.4 自我药疗 由于人们的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医药知识的大力普及人们自我保健、自我药疗观念的逐步形成,越来越多的人把到药店购药作为首选。过去90%的药品在医院流通,如今已有30%~50%的药品通过零售渠道到达消费者手中,这说明:药店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药店能为顾客提供方便,并获得信任。也就是说药品零售终端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程度大大提高,某一产品的市场发展也更受到终端实现程度的控制[4]。

据市场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65%的患者会先采用自我药疗的方式处理疾病;23%的普通药品消费者和29%的经常性购买者认为症状比较严重时才会上医院就诊。大多数消费者对“小毛病”会尝试自我药疗,如感冒、皮肤疾病、胃肠道不适等症状较轻微的常见病,一般都到药店买药,对照自己的病症,在药店药师的指导下,吃点药就解决问题了,其比例均超过75%。由于现代卫生保健的概念在我国发生了根本改变,人们由过去单纯依赖国家转变为“是个人的权利与责任”,由被动转为主动积极参与,自我药疗己成为人们医疗保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 小结

中国连锁药店从区域上经历了从东南兴起,到华东、华南、西南、华北、东北、西北的快速扩张。从发展阶段看,经历了从初创期、快速成长期、跨区域连锁发展期、集中度提高期,以后将进入全国性连锁药店发展期,连锁药店已经成为我国药品零售行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连锁药店有四种类型存在,即:平价连锁药店、全国性连锁药店、跨区域连锁药店和地市连锁药店并存的格局[5]。药店盈利水平提升问题一直贯穿药店发展的始终,医药零售行业内部竞争压力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左右和影响着零售药店的发展。突破零售药店盈利水平困境和扩大零售企业的经营规模将成为零售药店发展非常明显的趋势。但由于零售连锁的规模和赢利水平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完成,接下来更加激烈的行业竞争才刚刚开始。一方面,药品零售企业竞争会更加激烈,企业必须在规模和赢利水平上有所突破,因此最终的生死决战一触即发;另一方面,药店真正意义上的连锁以及规模壮大与横向联系、合作、联盟的策略日趋明显,连锁药店只有把规模和网络做大才可以争取到更大的发言权,才有可能得到更多的价格优惠和更多的服务支持,而这也是今后连锁药店谋求盈利的必然战略选择。

参 考 文 献

[1] 曹荣桂,张滨.2007年中国连锁药店发展概况.中国药店,2007,(7):150-190.

[2] 刘杰.2004-2007年连锁药店数量增长情况.中国医药导报,2007,(11):55-90.

[3] 朱长洁.连锁企业发展一般状况.中国医药经济技术研究网,2008,3.

篇6

>> 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2016年中国零售药店数量、规模及发展趋势预测 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分析 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预测 新10年中国旅游发展趋势预测(2011~2020) 2013年中国电商未来发展趋势解读 2012年中国化纤行业运行分析及2013年预测 2013年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预测分析 2014年中国家纺业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2007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2015年中国跨境电商发展趋势分析 2017年中国金融业发展趋势分析 2013年中考作文命题分析及2014年命题趋势预测 2013年中国零售业发展20大预测(二) 2013年中国零售业发展20大预测(一) 2013年中国零售业发展20大预测(三) 2013―2014年中国媒体广告市场现状与趋势 2012—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 2006年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分析及2007年预测 2010年中国热点趋势连锁发展预测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科技 > 2013年中国农药市场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 2013年中国农药市场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本刊编辑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随着国家对农业扶持力度的加大,粮食价格的上涨,农民的种田积极性得到了有效调动,加之今年粮食种植面积的扩大及气候变化导致病虫害密度大等因素,将稳定增大农药市场需求。

农业部农情调度数据显示,去年冬小麦面积比前年增加100多万亩,冬油菜面积增加180万亩左右,秋冬种蔬菜面积增加3.4%。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对农药的需求将会进一步提高。同时,根据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分析,预计2013年全国农作物病虫害总体呈重发态势,发生总面积约为55亿亩次,其中水稻"两迁"害虫、小麦蚜虫、玉米螟偏重至大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6.8亿亩次、2.5亿亩次、3.5亿亩次;粘虫、小麦赤霉病重发风险较高,发生面积分别为1亿亩次、8000万亩;二点委夜蛾、小麦条锈病在部分地区有偏重发生的可能,防治压力增加有望拉动国内市场需求。预计全国农药需求总量为33.43万吨(折百量),比上年增长4.68%。除草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2013年,农药产品的价格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外贸形势将更加严峻,外贸可能会返销内贸市场,内贸竞争会更加激烈,因此,价格难于预估。预计农药价格大部分将维持2012年水平,部分产品会随着病虫害的发生上下浮动,但整体价格不会提升。预计2013年多菌灵、丁草胺、毒死蜱、草甘膦、阿维菌素、甲维盐、吡虫啉、烯啶虫胺、高效氯氰菊酯、三唑磷、乙草胺、百草枯等会有较好的市场表现。

篇7

关键词:移动医疗;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报告显示,2012年国际移动互联网使用率达到了8.5%,而我国当前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更是发展到了8亿之多。移动互联网如此快速的发展促使医疗行业也正式向移动领域进发[2],并借助方便、快捷、丰富的医疗应用在移动互联网中不断扩展运营。

1 移动医疗发展现状

当前移动医疗应用可以分为面向医院医生(B2B)和面向用户与患者(B2C)两种模式。前一种模式通常用于医务人员之间的相互交流,或者为医务人员提供一些医学知识库、医学工具等。后一种模式则用于求医问诊、医联预约、远程会诊、病情咨询和院后随访等。

国外发展现状 近年来,国外移动医疗行业发展比较兴旺,在部分发达国家,远程医疗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并且随着手机移动终端设备的高速智能化发展,远程医疗也正在向移动领域不断渗透[3]。例如,在2009年,美国某科研机构曾研发出一套远程卒中系统(telestroke),能够对急性中风患者进行远程急救和护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患者出现急性神经性脑中风时,可以借助移动智能终端接入系统,为诊疗提供必要的病情及影像资料,藉此实现对患者的远程辅助诊疗,为抢救生命赢得更多的宝贵的时间,增加更多的生存机率,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例如德国研发了一套远程皮肤病学信息系统,可以为皮肤病患者提供远程诊疗。患者在手机上安装相应的应用程序后,可以直接用手机摄像头采集皮肤图像数据[4],然后结合自身的生物反馈信息一同发送给医疗诊断单位,医疗人员则借助计算机终端设备及相应的数据分析平台对患者进行诊断。法国研究人员将一种内嵌式低功耗传感器进行改进,制造出一种微型的可移植医疗设备,利用双向传感起搏器来监测患者的一系列生理指标变化[5],当患者身体出现异常状况时可以及时进行报警。比如能够基于地理位置来查找附近医生并进行预约的ZocDoc;能够借助手环、头贴、手机等设备检测睡眠质量并提供针对性睡眠指导的ZEO等。移动医疗应用的不断普及也带动了医疗商业的发展,使得移动医疗的商业模式不断成熟和健全。

2 国内发展现状

国内移动医疗应用的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在豌豆荚、91助手等一些知名的手机应用平台上检索“医疗”这一关键词,能够找到上千个应用,而检索“健康”一词得到的应用数量更是达到几千个之多,这些应用的覆盖范围十分广,包括求医问诊、预约挂号、医学宝典、健康指导、药物手册、移动药店等方面,一些优质应用的下载量已达到百万级别。由此可见,国内移动医疗应用行业正在蓬勃兴起,受到相当数量的群体关注。

如今,国内相对比较出名的移动医疗应用有以下几个类型:①医患交互类,这类应用整合了相应的医疗数据库以及医生资源,可以为用户提供远程医疗咨询或打造私人家庭医生,其中比较出名的应用有春雨掌上医生、5U家庭医生等。②专业辅助类,这类应用一般基于CDSS系统,内容涵盖了临床评估、医学计算、药物、手术、医学检测等方面,可以帮助专业医生进行医疗信息的查询、决策,提高一线医疗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其中比较出名的应用有全科医生等。③面向患者的用药指导类,可以为普通家庭提供药物信息查询、药物真假鉴定、药店查询等,这一类比较出名的软件有家庭用药助手等。④综合服务类,这类应用一般由医院机构合作开发,能够为用户提供移动导诊、预约挂号、病情查询、健康档案查询等综合医疗服务,并可以直接通过手机话费来支付相关费用,其中比较出名的应用有移动医院、医事通等。

3 未来移动医疗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移动医疗应用的普及得益于移动智能终端及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然而,移动医疗应用也有着非常明显的局限性。①医疗本身属于一种严肃性、复杂性的活动,从事相关业务必须符合政策规定,具备相应资格,这使得目前的一些移动医疗应用面临着违法的风险和指责。②医疗活动需要提供真实、完整、稳定的医疗数据,而移动医疗应用能否满足这一要求还有待考量。③移动医疗行业的发展需要行业资源的深度合作和大力支撑,需要构建一个各机构相互补充、促进的联合运营体系,而目前这一体系并不完善。④必须探索一套健康、完整的移动医疗商业运营模式,移动医疗才能持续发展下去,这就需要改变用户观念,增强用户付费意识,逐渐打造一条健康、有序、有活力的移动医疗产业链。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移动网络及设备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移动医疗显示出巨大的发展空间,但移动医疗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困难,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研究,努力健全移动医疗行业体系,使移动医疗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更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汪鹏,吴昊.国内外移动互联网医疗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探讨[J].中国数字医学,2014:1.

[2]张冬娟.移动医疗引发英国医疗服务新变革[J].中国信息界:e医疗,2011:12.

[3]林敏,乔自知.移动医疗的需求与发展思考[J].移动通信,2010:6.

篇8

答:中国连锁药店的发展壮大,经历短短的13年时间,却走过西方国家连锁药店几十年所经历的历程,成为药品产业链上最为市场化的一环,这是中国药品零售业的骄傲。

中国连锁药店从区域上看,兴起与东华南广东,逐步发展壮大于华东、华南、西南、华北、东北、西北地区。目前华南、华东、华南、西南、东北。西北都有各自的强势连锁药店。

从发展阶段看,经历了从初创期、快速成长期、跨区域连锁发展期、集中度提高期,以后将进入全国性连锁药店发展整合期。门店集中度不算高,但是销售额集中度接近50%。

从业态上看,最初只是单一的卖药小店,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各种各样的多元化、多元化的连锁药店:健康城(上海第一医药、雷允上药城、无锡市民)、店中店(上海同天、同仁堂专柜、OTC乙类柜)、平价药品超市(老百姓、开心人、浙江天天好、昆山百佳惠)、医药批发超市(河南百川、山东远东等)、药诊店(上海劲松参茸店、老百姓、芝林)、药妆店(杭州武林、贵州舒普玛)、保健品店、生活馆(专区)药店(深圳一致、北京金象)、社区店、商业闹市区药店、网上药店、自动售药机等多业态的各种各样的药店。

从经营理念和定位上来看,经历了第一阶段:治病救人,只卖治疗用药,即传统意义上的“药店”,到第二阶段:增加了滋补、保健品、医疗器械等,引入了预防保健功能,可称之为“健康大药房”;再到第三阶段:引入健康管理、健身、美体、美容功能,增加健美用品和器材、化妆品等,可称之为“健康十美丽大药房”的快速发展更换期;第四阶段,整合型便利商超:同便利店融合,引入方便食品、饮料和日常消费品,以及彩票、电话卡、公交卡、报刊等另类小商品,甚至引进打字、复印、干洗、冲印、订票、公用电话等各种服务,从多方面满足顾客的实际需求,抬旺药店的人气,大大提高药店的经营额,可称为“健康便利店”

从竞争格局上看,形成既有单体药店和中小连锁,又有大连锁和平价药品超市,还有专业药店的竞争格局,中小连锁也经历了痛苦的煎熬转变期,开始结盟,各地联盟层出不穷,有名的有PTO、特格尔、武汉天元等。

从资本性质上看,以前只有国有医药公司下属药店和社会单体,现在是股市资本(海王)、风险资本(开心人)、民营资本(老百姓、成大方圆)、国有资本(国大、一致)齐头并进阶段。

目前的格局是大体上四种类型连锁药店并存:他们是平价连锁药店、全国性连锁药店、跨区域连锁药店和本市连锁药店并存的格局。平价连锁基本都是全国性的或者是区域性的,主要有老百姓、开心人、益丰、天天好等;全国性连锁药店主要有海王、一致国大连锁、中联连锁药店等仅有的几家,但笔者认为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连锁;跨区域连锁有大森林、一心堂、成大方圆、和平连锁、万民连锁、九州通大药房、南京医药下属连锁等。城市性连锁药店:即在一个或者两个城市有连锁药店,或者只在本市算是强势连锁药店。

二、怎麽看待平价药房?“平价时代”是否终结?

答:平价的出现,顺应了宏观政治环境、符合经济学上的竞争规律,即资本必然向高利润的行业、产业流动,但平价连锁的鼎盛期似乎刚刚开始,就不得不有结束了。具体请看笔者文章:平价药店的全方位思考:

1、药品零售平价超市时代已经过去

笔者理解“平价时代已经过去”是“平价作为药店竞争策略和经营定位”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无论是平价药品卖场这种业态形式,还是“平价经营这种经营理念”,在药品零售行业都将结束。作为经营者应该永远记住,药品作为特殊商品,平价或者低价的价格竞争,也就是打价格战,永远只是一种战术手段,不能扩大市场总容量,因此不能作为一种竞争战略和经营定位,更不能作为赢利手段,否则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行为。现在医药产业链上最难受的是零售这一环节,这也是自己率先价格战的恶果,不过也无可厚非,因为太过价格战洗牌是迟早的事情。但笔者也不否认价格战作为短时期抢夺市场的竞争手段还是有效的。

另外笔者提醒药店行业,药品零售与与快速消费品超市比如沃尔玛和一些大型“shoping mall”没有可比性。拿沃尔玛天天平价来类推药品可以把平价作为战略是可笑的为。

2、“平价”对中国药品零售市场作用与意义

平价洗牌中国零售药品市场的积极意义在于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任何一个行业当平均利润较高时,必然有资本进来进行所谓搅局,促使行业平均利润水平降到合理的程度,这是市场进步的表现。

其次,促进了中国医药零售的更加市场化。目前药品零售行业已经几乎完全市场化了,因此就不怕竞争,更不怕外资进来竞争。

第三,促使医药零售产业升级和转型,平价导致的微薄利润和经营困难,迫使连锁药店寻求新的突破思路和生存之道。从而拉开整个连锁药店管理营运水平升级提高的序幕。

第四:促进了医药流通行业中快批公司的快速发展,笔者认为平价药品超市和医药快批公司是相辅相成发展起来的。

3、平价药品超市转型面临的难题分析

·“平价”标签难以撕掉

按照营销定位学派创始人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定位的理论,定位就是牢固在消费者的头脑中树立其你自己产品、品牌、企业的形象,抢占消费者的心智和记忆资源。当年平价药品超市就是靠着平价所向披靡,一路发展起来,但通过自己传播和大众媒体的推波助澜,使得平价这一印象和“标签”牢固的树立在消费者的头脑中,完成了定位:“平价”。这在初期发展壮大阶段无疑是有益的,但现在却成为转型和重新定位的最大障碍。因为消费者对平价药品超市主要的品牌印象就是便宜,你价格卖高了,做了改变,消费者就会短期内不认可,就会放弃进店。这是所有平价药品超市转型都必须越过的一道坎。因为改变定位必须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不断的努力和传播才能慢慢改变,消费者印象和购买习惯。

·定位转变容易,但消费者认可难

“既然光卖药不行,那就卖点别的试试”,这是不少平价药店老总的真实想法。可是,卖什么好呢?卖了别的东西就行得通了吗?这也是平价药店老总们普遍担心的问题。

转型的定位如果没有研究清楚,对周围商圈及其发展趋势如果没有过细的分析调研,重新定位就可能仓促而不准、不精、不深。而且定位是靠产品组合和服务组合来实现的,不是你一宣布消费者就认可,就如同有人现在说自己的皇帝,没有人对他喊万岁一样,不是你说自己是是吗就是什么,消费者把你看成什么才最主要。因为掏腰包的是他们。

因此你还面临着转型定位的难题还有消费者的认知,要解决平价在消费者头脑中留下来的固有印象,非一日之功。

·媒体不会再是免费的午餐

平价药品超市的形象定位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当时平价药品超市的广泛传播是因为有大众媒体记者顺应老百姓药价高的抱怨,对降价报道有广泛的社会心理需求,因此才免费给予炒作,因为媒体也需要有看点和迎合自己的读者群,现在你转型就不关他们的事了,因此也就没有媒体帮你炒作了,这才是应该关心的问题。

·定位改变后的供应链难题

当年平价其所以能一路跑马圈地取得成功,供应链上一个功不可没的供应商就是快批医药公司九州通的崛起,可以说没有九州通就没有平价药品超市的崛起,二者相辅相成。如今转型改变定位,还有一个象九州通那样当年配合你平价定位的供应商,能够及时保证供应你定位一致产品吗?答案是未知或者是否定的。因为目前适合药店销售的非药品的供应链还未形成,也不够稳定,比如还没有一家专业化向药店供应各种中高档化妆品的公司。其它定位多所需的专业管理和服务能力也是滞后的,这些都是转型和改变定位需要事先准备好和解决掉的问题,否则就会无功而返。

·服务水准难题短时间内提升

市场经济的基本定律就是,处于竞争中的企业必须追求利润,创造利润,这也是零售业谋取生存与发展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医药零售产业也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特殊零售业态。应该保持一定的合法利润空间,如果超越了利润的边界,搞恶性折扣让利,企业就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试想没有一定数量高层次管理人员和高水平专业技术(如执业药师),药店的服务质量怎么可能提高,而高素质人才的成本是很高的,没有一定水平的利润,不能开除较高的薪资水平,就难以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加盟,也就无法实现转型和重新定位。因此从平价药品超市管理的角度,也必须重新定位。

4、转型还是不转-都必须突破平价药超目前的发展瓶颈

·转型是一些平价药超的必然选择

平价成为常态是平价竞争的必然结果,整体拉低了药价水平,使消费者受益。但平价导致的较低的赢利水平与赢利能力,成为平价药品超市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瓶颈。平价可以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平价既在短期内成就了平价药品超市这一药品零售业态,现在又必然地成为其发展必须逾越却又不得不跨过的障碍。因为低价这种最容易模仿、技术含量最低的竞争价值策略不是方向,那么就应该寻求其它竞争战略。

按照市场营销学的观点:一种产品、服务和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竞争一是促使利润降到行业平均水平上下,二是会导致市场细分,每种产品、服务和行业就要寻找他的细分目标市场,从大众营销进入个性化营销,分众营销时代。药店营销也不例外。只有定位清晰、经营有特色的药店才会有持续竞争力,才是发展出路!而定位绝非经营场地大、品种多、价格便宜这么简单! 就是说理论上转型也是必然的。

再来看看我们的药品平价超市:定位完全雷同、经营方式雷同、管理模式雷同、目标消费群定位雷同,其中目前各地平价药品超市的目标消费群定位雷同且明确:基本上是把价格敏感的用药量较大的老人、慢性病者需要平价做为目标消费群,这群人占到目标顾客群的70%左右,老年人以退休金为生,且常年用药,便宜便成为他们选购品时考虑的首要因素,而方便、品种、服务都是次要的。老年人有的是时间、购物目标明确、而不会冲动购买。也基本对促进其它较贵药品销售额提高作用不是很大!

·不是所有的平价药品超市都需要转型

然而由于城市不同收入阶层的形成,尤其是低收入的下岗阶层和农民工阶层的存在,平价药品超市还是有其存在的社会生态环境。因此有一部分平价药品超市将长期存在下去,数量在一定的限度内。另外有一部分平价药品超市则必然转型。

·多元化和差异化是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之一

当平价药超增多之后,你的商圈和顾客群必然缩小,这样仅靠价格就不能获得消费者的,树立独特的差异化品牌,就成为顾客进店和忠诚的关键。

5、平价药店的转型的四大方向

笔者认为有四大转型方向:

(一)、健康管理中心,也可以叫做“健康城”、“健康中心”、“健康广场”、“健康超市”等。这是大型平价药品超市转型首选的定位。

·健康管理中心将成为一种业态

关于“健康管理中心”型的大药房,笔者以为随着中医坐堂的解禁,将来必然成为一种新的药店业态。我对健康管理中心型药房的定义就是:为患者及亚健康人群提供从诊断、治疗、用药、饮食及保健、康复、亚健康管理等系列、系统服务的药店。这是因为,之类药店正好介于医院和一般传统药店之间,医院之提供疾病诊断治疗服务,传统药店只卖药,但消费者需要的是健康是整体的健康和对自己亚健康的调理,是身体处于健康状态。这方面的需求目前满足的非常不足,且满足的水平低下,因此:“健康大药房”或“健康管理中心大药房”必将顺应市场需求,成为一种药店零售业态。

·健康管理中心不同于多元化大药房

“健康管理中心”型的大药房是不同于简单的多元化的药店的。其最大的特色的提供了全方位的健康解决方案,其基因检测、虹膜检测、经络检测、中医中药馆、调养汤馆、专业医师、专业保健按摩和执业药师的服务都是一流水平的,而传统的多元化只是增加一些品类比如食品、化妆品、器械等,这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国内还有广州的绿色世纪公司(含药房)、还有深圳的永安堂大药房的一些门店,都有一些专科病的诊治调理门诊和系统的治疗调理、健康保健指导之类的服务。

·适合转型为健康管理中心的平价药品超市

不是所有的药超都能转化为健康管理中心型药店,能够转型的平价药品超市,必须具备一下四个条件:

A

A、商圈足够大,且目标消费群有消费升级的能力。一般中等城市一家到两家足够了,大城市可由3-5家。

B、店方都足够的资金培育一个新的健康管理市场,改变定位的插播宣传、消费者的宣传教育、市场前期开拓的投入等。

C、有足够的管理升级能力,包括整个运营管理的升级。平价价格战是最低层次最没有技术含量的竞争,是谁都会的,只要牺牲利润就行,而健康管理需要相对专业得多的医学和药学服务,以及设备、产品相配套。

D、有专业人才、专业服务,尤其是医师、药师、营养师、保健师按摩师、健康教育专才等。另外还得有持续不断的执行力。

·健康管理中心的营运突破

在品类结构上,要形成几类慢性病常见病治疗康复从食品、器械、药品、用品的齐全品类,要有特色,不再平价商超的齐全。要淘汰一些便宜的品类;

在营销方式上,要走出去跨出店面做营销,到整个商圈去培养消费者群体,并且是数据库培养长期忠诚消费者群体为主。并且注重高端人群和团购。

选址上要注意交通,尤其是开车的便利性,健康管理中心的高端人群比中低端人群多。

服务项目上要有特色,并且注重体验、注重便利。

(二)、大型药妆美容食品店:药妆汇、药妆店、康复美容化妆中心。

药妆店是最近连锁药店多元化经营的首选,笔者早在前年在中国医药报上有所论述,具体来说,药品和化妆品具有天然的类似性,而且药妆店在日本台湾、香港等很是流行,笔者最近到日本考察药店,发现日本的药店基本都是药妆店。

定 位:药品、化妆品、美容食品店。

目标消费群:白领金领商务人士。

功 能:高档药品、中高档化妆品、各种美容食品及汤料

经营项目:食疗系列产品、高档药品、美容及化妆品、美容保健器材与服务项目、运动器材。

面积及其选址:这种转型定位适合中小型平价药品超市,面积不超过1000平方米。选址一是大型高档居民社区,二是繁华商业闹市区,但不一定与医院毗邻。

经营策略建议:前期访低门坎,让国际一线、二线知名化妆品进驻,以带来人气。在经营的化妆品上,必须注意药妆汇定位与原来的平价药品超市完全不同,因为目标消费群基本不同,你不能在把中老年人作为自己的目标顾客群,你产品的价格不能在低,你见过低价位的国家品牌化妆品吗?因此你不能再以平价的经营思路来经营管理药妆汇。

(3)、综合小超市

名称:健康小超市、健康坊、迷你健康中心、绿色健康超市。

定位:以最小的面积,经营家庭最需要的药品、保健品、家庭最常用生活卫生用品、快速消费品和门诊及活动中心。

目标消费群:社区居民为主。

功能:一站式购药购物看病和健康活动。以方便为主。这明显有别与其它大型超市。

面积及选址:面积在400-800平方米之间,不宜太大,选址在人口密集的居民居住区域。中小城市更加适宜。

特色:便捷且有特色。买药、买保健品、买普通生活用品,看一些小病,以及去活动中心去健身游玩,全部都可以聚在一起。特色体现在可以看小病和进行健康活动上。尤其是门诊和健康咨询基本可以实行免费以吸引人群。比如一个家庭主妇,儿子感冒了需要买药,正好家里也需要购买其它日用品,如果她来这个包揽平价药房到平价超市的便民健康超市来说,她肯定会买完药后马上买酱油。里面如果有门诊,她就直接把小孩带到门诊里来,看病、买药、买日用快速消费品都能一次性全部搞定。

(四)、标准药超。缩小经营面积,一般200-300平方米,药品齐全,医学服务专业,就某个系统疾病做出特色尤其是在诊疗、保健、用药指导、康复等方面都要做到位。

三、PTO能解决中小连锁企业的困境吗?您怎么看待联盟之路?

自PTO成立那天起,笔者就一直关注PTO的成长和发展,也可以说是PTO从发展到壮大的一个见证,笔者现在还是PTO的顾问。

笔者可以肯定的说,PTO代表了未来走过中小连锁的发展方向,也是中国连锁药店行业发展的必然。

中国中小连锁面临的主要是平价连锁的低价大规模竞争和大连锁的专业化管理与服务,以及以上两者都具备的采购优势的竞争,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思路就是成立联盟,联合起来,共同面对竞争。PTO联合后,形成一定规模既可提供中小连锁发展所需要的OEM低价PB产品,又能解决中小连锁严锁发展所需要的管理、营销、咨询、指导、培训,尤其是赢利模式设计,令很多中小连锁知道怎样才能赢利。因此可以解决中小连锁所遇到的困境。

PT0自从成立至今,短短的三年,低价采购规模已经达到8000多万元,就是说低价采购品种的销售额达到2.5亿元人民币左右。另外其管理输出,形成竞争优势。

然而,联盟之路是艰难的,除了PTO自身的升级、真正给会员客户提供价值外,还得会员真正按照PTO的游戏规则来,一起努力,这样既是扶持PTO,又是一种自救行为。

四、连锁药店限距、“中医坐堂”试点给药品零售业带来哪些变化?

答:限距既有利也有弊,其利在于保护了一些药店,其弊在于不利于竞争和提高行业经营水平,任何受保护的商业都不可能实现成分竞争,充分竞争后,就有一些药店亏损而自动退市,按照西方每6000人左右一家药店的标准,中国有些城市药店过剩,但总体上数量也许还不够,当然我们药店的规模比西方药店小得多。

中西坐堂绝对是政府明智之举!其好处在于一下几个方面,有利于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有利于消费者少花钱制好病,节省费用;有利于药店发展,中国药店由于处于医药不分的宏观环境,拿不到医院和医疗单位处方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坐堂医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有了处方来源,药店就可以提高客单价和销售额;有利于中药饮片的发展,真正的中医应该是望闻问切的高手,辩证开方的高手,这需要地道药材饮片配合。

五、资本的不断进入,对医药零售连锁市场产生哪些影响?

答:资本进入对连锁药店可能有以下影响:一是加速提高连锁药店行业集中度,有了资本一些连锁就可以快速在全国发展壮大,因为无论是开直营店还是收购控股其它药店,都需要大量资金,零售行业是个资金密集型行业,对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投入要求较高;二是有利于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比如高薪引进人才,引入最先进零售管理软件,象品类管理的分析软件等;三是建立自有品牌,需要强大的资金后盾,自有品牌产品的规划引进是个系统工程,需要资金支持;四是建立配送系统,没有统一配送,就无法统一管理,这是其它五个统一的前提,你不能及时把货给我,我怎么能按照你的管理意图行事呢,因此这是跟本。

六、请分析一下目前的医药零售连锁市场现状!未来走势!

答:目前的群雄逐鹿,诸侯割据,战火四起,并购不断。总体上来说有以下趋势

a) 强者越强,走向全国,但全国性连锁不超过10家,且发展缓慢,真正全国大多数二级以上城市都有连锁药店分布短期内无法做到。

b) 联盟将快速获得较大发展。尤其是PTO联盟

c) 定位与赢利模式呈现多元化,差异化将成为趋势,连锁药店不会再以单一的价格战为主要经营手段了。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