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地震带来的自然灾害8篇

时间:2023-09-19 15:44:2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地震带来的自然灾害,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地震带来的自然灾害

篇1

一、认识余震

地震是人类生活中破坏性极强而且频发的一种自然灾害,一次大地震发生后,常常会伴随一系列余震,强余震也具有相当大的破坏性,会对主震震中地区再次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余震对人们的影响也非常大。下面就来揭开这个“幽灵”的神秘面纱。

1.余震的定义

余震是在大地震,即中强度以上地震之后接连发生的地震。一次大地震发生后,一般都会有一系列的余震发生,余震是地震序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余震的分类

(1)按发生地点划分:板块边界余震、板块内部余震。板块边界余震指发生在板块交界地区及附近的余震。世界上有两大地震带,分别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这两个地震带分别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地带。板块交界地带是地质活动非常活跃和剧烈的地区,是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的集中区。板块内部余震指发生在板块内部大陆断裂带及附近的余震。观察“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还会发现在板块内部有两个分布面积非常大的大陆断裂地震带,分别位于亚洲中东部和非洲东部,这两个区域也是主震剧烈区域,因此余震也非常多发和活跃。

(2)按持续时间划分:初期余震、中期余震、晚期余震和特晚期余震。初期余震一般指在主震发生后20天以内的余震;中期余震一般指在主震后20~200天之间的余震;晚期余震指发生在主震后200~2 000天之间的余震;特晚期余震指发生在主震2 000天以外发生的余震。

3.余震的持续时间

余震持续时间根据主震大小和主震发生区域而不同。对于大多数发生在板块边界的大地震,其余震到“正常”背景地震的过渡通常发生在主震后10年之内。故而这个时间被当作标准使用。然而,其它构造环境中的余震序列可能会更长。在类似美国盆岭区发散的板块边界带上,余震常常持续50年甚至更久。在大陆部分余震则可能持续数百年。余震是由主震引起的应力和断层性质变化所导致。在板块边界,稳定的板块运动在大地震之后迅速使断层重新加载,并压倒了主震带来的影响。而在大陆内部,断层重新加载要慢得多,这使余震持续时间更长。

二、余震对生活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地震对于人类生活来说,是一场灾难性的事件。而作为地震序列中的重要部分,余震也同样给人类生活带来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余震预测的高难度性。科学家表明,由于对余震的发生及潜伏规律人类目前尚未完全掌握,因此,对余震发生的准确时间、地点、强度都无法预测。其次,强余震具有相当大的破坏性,会对主震震中地区再次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主震一般都会对震中区及附近地区产生毁灭性的影响,主震发生之后,如果接连发生强余震,会对原本已经破坏的人类环境再次损坏,造成不可预测的损失。再次,余震持续时间长,会对震区人民心理和精神产生严重伤害。由于主震对震区人民心理造成的巨大阴影,再加上人类对地震无法预测的现实,余震会对震区人民心理产生重大影响。不过,近年来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余震有随时间推移在发生频率和强度上都呈现减少和减弱的趋势。

三、中学地理的“余震”教学

自然灾害是渗透中学地理全过程的知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提倡中学地理要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因此,余震知识在中学地理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应依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学校所在区域情况进行。如《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世界地理部分“海陆变迁”中要求“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的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在中国地理部分“自然环境”中要求“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在乡土地理部分要求“举例分析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家乡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等。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宜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给学生提供探究余震问题的路线及资源,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认识余震、分析余震、如何预防余震及遇到地震或余震该怎么办等问题,并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展示探究成果。学生汇报展示完毕后,每个小组在教室模拟:如果现在发生地震,按照小组探究的预防和应对方法,同学们应该怎样做。模拟完毕,教师和学生一同讨论,评出最优小组,并对探究活动的成果进行总结,以黑板报的形式展出,如果有条件可以在全校展示,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和学习兴趣。

篇2

地震科普知识黑板报图片欣赏

       地震科普知识黑板报图片1

地震科普知识黑板报图片2

地震科普知识黑板报图片3

地震科普知识黑板报内容:地震灾害知识

1.地震灾害有哪些特点?

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它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以及频度较高,并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对社会也会产生很大影响等特点。

2.影响地震灾害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其中有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发震时间、发震地点、地震类型、地质条件、建筑物抗震性能、地区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文明程度等。地震灾害是可以预防的,

综合防御工作做好了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自然灾害。

3.地震直接灾害有哪些?

地震造成建筑物破坏以及山崩、滑坡、泥石流、地裂、地陷、喷砂、冒水等地表的破坏和海啸。

4.何谓地震次生灾害?

因地震的破坏而引起的一系列其它灾害,包括火灾、水灾和煤气、有毒气体泄漏,细菌、放射物扩散、瘟疫等对生命财产造成的灾害。

5. 什么叫次生灾害源?

次生灾害源是指因地震而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等灾害的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贮存设施,以及水坝、堤岸等。

6.地震造成的最普遍的灾害是什么?

各类建(构)筑物的破坏和倒塌。由此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财产损失。

7.常见的由地震引发的哪种次生灾害最严重?

火灾。

8.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地震火灾发生在何时、何处?

1739年银川8级地震引起的火灾,大火烧了5天5夜。

9.为何城市的地震次生灾害十分突出?

城市是各种生命线工程高度集中的地区,地上地下各种管网密布,次生灾害源集中,所以地震次生灾害突出。

10.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地震水灾发生于何时何地?

1933年四川叠溪7.5级地震造成的水灾。地震时山体崩塌堵塞岷江,形成四个堰塞湖,大震后45天,湖水堵体溃决,造成下游水灾。洪水纵横泛滥,长达千余里,淹没人员2万多,冲毁良田5万亩。

11.影响人员伤亡的因素有哪些?

(1)地震强度(震级和烈度);

(2)震中距离;

(3)震区人口密度;

(4)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及密度;

(5)发震季节和时间;

(6)有无地震预报;

(7)有无地震应急预案;

(8)抢救速度。

12.世界地震史上,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是哪次地震?

1556年1月23日发生在我国陕西华县的8级大震,死亡人数约83万。

篇3

国家减灾委员会负责组织、领导全国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协调开展重大自然灾害救助活动。台风受灾怎么申请补助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1台风受灾个人补助申请书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1台风受灾个人补助申请书范文尊敬的市残联领导:

我叫刘兵,居住福鼎市沙埕镇和平海滨南路9号。由于“_”台风的影响和连日来下着暴雨,造成我家住宅多处倒塌,受灾较为严重,为此,特向贵单位申请,请求给予我家一些受灾困难补助,用于后续安置,善后处理及进一步防灾之用。

特此申请。

此致

敬礼!

申请人:申请书模板

__年__月__日

九大自然灾害有哪些大家都知道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有严重的影响,可是也想知道如何去预防自然灾害。想要去预防,那么就要先知道九大自然灾害分别是什么,在这里先给大家说一下,九大自然灾害指的是地震,泥石流,滑坡,洪水,海啸,台风,龙卷风,雷击和暴雪等。

首先来说一下地震,地震其实预防的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通过现在的电视,手机等传播信息,因为现在通过科技的发展,人类已经可以通过科技手段监测到地震带几十秒之前来领遇到地震时候大家千万不要慌张,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躲下来等待救援。

再来说一下滑坡,其实滑坡算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这种自然灾害多在山区,我们要尽量避免在下雨天,到斜坡掩体岩土体附近,尤其是下暴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洪水的话大家首先要注意看天气预报,其次天气不好的话尽量不要去河边玩耍。如果已经深陷洪水当中,一定要抱住漂浮的大型物体,比如大树等等。

一般来说,海啸都是由地震、海底火山喷发所引起来的,海啸发生的时候会形成一个巨大的波浪,然后对沿海的城市造成大面积的破坏。台风登陆的话我们也要注意,少出门尽量在家里避免出去被大风吹走。

龙卷风一般发生在海上,如果深陷龙卷风当中真的只能是自求多福了,雷击的话其实就是说下雨天的时候尽量少在大树下面或者金属物体下面,不要在下雨天打电话,尽量躲在家里面就可以避免雷击。

暴雪这种情况其实一般来说天气预报都可以预报到,就是大家在平常的时候可以多关注一下本地的天气,尤其是阴雨天、雨雪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一下天气再出门,这样就会减少自己遇到暴雪暴雨的几率。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于这种自然灾害的预测也越来越全面,这样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少我们的损失。

遇到自然灾害时怎么应对一、地震逃生,把握黄金12秒

地震心理学上有一个“12秒自救机会”,即地震发生后,若能镇定自若地在12秒内迅速躲避到安全处,就能给自己提供最后一次自救机会。因此,如何迅速找到安全躲避的地方成为关键。如果发生地震时身处室内,寻找跨度小的地方十分重要,如衣柜墙脚旁、桌子下等。

如果当时在室外,则要跑向没有电线杆和大树的空旷地区,避开高大建筑物、高耸危险物、危险场所等。

二、遇上火灾,三步走科学逃生

一旦发生火灾,记住以下三步:

一要捂住口鼻。当你意识到出现火灾时,拿出可用的毛巾、口罩、衣服等,喷上足够的水,将口鼻捂严。

篇4

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情况来看,有关本专题内容的试题侧重于对我国的自然灾害进行考查,主要涉及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等,包括成因、分布、危害、预防措施等内容。从试题呈现形式上看,该类试题主要以图表、文字材料呈现灾害的有关信息,并结合具有生活化、时代性特征的热点材料,考查学生区域定位、提取有效信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从设问特点看,全国文综新课标卷中该类试题多为一问,其他单独命题省份的高考试卷中该类试题多为两问。预计2013年高考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将继续以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材料切入,综合考查学生区域定位、提取有效信息、综合判断问题的技能。从考查形式上看,该类试题多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

【重点剖析】

一、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1.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方法点拨:判断一些现象或事件是否属于自然灾害,关键是看其是否以自然变异为诱因,是否有人、财等承灾体。

2.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与表现形式

强调:一定灾害强度下,防灾抗灾能力强,有利于减少灾害损失。经济发展水平高,意味着单位面积的经济密度大,灾害损失的绝对数量也大,但这些地区生产自救能力强,灾后恢复较快,灾害损失的相对数量小。而那些经济发展水平低且防灾抗灾能力弱的地区易受灾,受灾后经济损失绝对数量小、相对数量大,缺乏自救和快速恢复的能力。

二、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

1.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影响

自然

灾害

类型分布成因影响典型灾害气象灾害热带气旋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广阔的温暖洋面(热带、副热带);充足的水汽;下热上冷的大气层狂风、暴雨、风暴潮干旱:渐发性,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半干旱区

寒潮: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地质灾害地震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和环太平洋地带岩层断裂或错位,地球内部能量的急剧释放建筑物遭破坏、交通线路中断、人员伤亡等滑坡和泥石流:山区,危害极大水文灾害洪涝中低纬度,河流中下游地区强降水形成洪水,排水不畅,积水形成涝渍淹没农田、村庄、道路等热带风暴潮:由台风引起,来势猛、破坏力强

温带风暴潮:增势相对平缓生物灾害病害农作物分布区、森林分布区与作物所处环境有关农作物、树木染病枯死虫灾(松材线虫最具危险性)、鼠灾(重灾区是农田、牧场及森林区)(1)台风、飓风都属于热带气旋中强度最强的一级。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及以上的称为台风,印度洋、大西洋及太平洋东岸的称为飓风。

(2)自然灾害并非百害而无一利,要注意其“功效”。洪水泛滥能带来肥沃的土壤;台风能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地壳运动活跃的地方多地热能和温泉;火山灰富含矿物质,能形成肥沃的土壤等。

2.世界两大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灾害带主要的自然灾害太平洋沿岸几百千米宽的自然灾害带火山、地震、台风、海啸、风暴潮北纬20°~50°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水旱、风暴潮、台风、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3.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三、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1.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比较

台风干旱寒潮时间夏秋季节华北地区春旱3~5月,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7~8月冬半年,春秋季节危害大分布东南沿海我国西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除青藏、滇南以外的广大地区成因热带、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灾害

特点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给生命财产带来危害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强降温、大风、雪灾,影响范围大,使农作物受冻害防御

措施加强预报,营造沿海防护林,提高公众防灾意识保护生态环境,节约用水,营造防护林,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旱作农业加强预报,作好防寒准备2.我国主要地质灾害比较

泥石流(滑坡)地震火山分布

规律山区。坡陡谷深、岩石破碎、植被覆盖率低、暴雨骤降或冰雪融水迅速汇集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带,地中海和东非的火山带,大西洋洋底典型

地区青藏高原边缘山区,如云南、四川西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处也会出现①东部沿海地区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②、云南处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山西大同附近――死火山群;长白山、白头山、黑龙江省五大连池――休眠火山;台湾大屯火山群七星山――活火山3.我国的生物灾害比较

生物

灾害虫害鼠害病害类型①常见的农作物虫害有:蝗虫、黏虫、水稻螟虫、棉铃虫等。其中危害最大的是蝗虫

②常见的森林虫害有松材线虫、松毛虫、杨树蛀干害虫、泡桐大袋蛾等。其中松材线虫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虫害,被列为国际、国内重大检疫对象亚洲东部喜湿鼠类危害区

亚洲中部耐旱鼠类危害区常见的农作物病害有:稻瘟病、小麦锈病、棉花枯萎病、烟草炭疽病等

常见的森林病害有:杨树烂皮病、松疱锈病、溶叶病、泡桐丛枝病等原因①有适宜繁殖的气候条件

②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天敌减少等①气候变化等造成的不良环境使得作物对病害的抵抗能力降低

②外来病原体入侵也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危害导致农作物减产、林木生长量减少、森林枯死,其不仅对我国森林工业造成极大损失,而且对森林生态功能造成严重破坏害鼠啃食植株,在地下打洞,危害植物根系,使农业减产,森林草地遭到破坏病害使农作物、树木染病枯萎甚至死株,导致大面积农田、森林被毁坏防御

措施农药灭虫;投放天敌;人工诱捕;加强检疫,阻止有害生物进入国门4.我国的水文灾害比较

(1)我国的洪涝灾害比较。

类型洪水来源主要分布地区发生时间暴雨

洪水主要是台风、锋面等带来的暴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与暴雨的时空分布高度一致,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并自南向北推移融雪

洪水由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和东北山区受气温升高制约,融雪洪水一般发生在每年的4~5月,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发生在7~8月冰凌

洪水冰凌堵塞河道主要发生在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河段和部分下游河段,松花江部分河段主要发生在河流封冻和解冻的季节学法指导:洪水的形成还与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有关。当流域的汇水速度大于河道的排水速度时,就容易形成洪水;反之则不会形成洪水。流域的汇水速度与流域的地面坡度、土壤含水量、植被覆盖率等有关;河道排水速度与河谷弯曲程度、通畅程度、纵向坡度等因素有关。

(2)我国的风暴潮比较。

类型发生季节发生地区特点主要危害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多在夏秋季节台风鼎盛时期东南沿海,其中长江口、钱塘江口、珠江三角洲、台湾、海南等地受灾最为严重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温带风暴潮春秋季节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增水过程相对平缓不仅毁坏船只,而且破坏房屋、农田、海堤以及码头、港口等工程设施,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受灾体的价值越高,造成的损失越大5.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1)特殊的地理位置。我国处在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汇处,一是环太平洋灾害带,处在太平洋板块和其他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是灾害点位最多的地区。二是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沿地中海―喜马拉雅一带灾害点位密集。

(2)强烈的地壳运动。我国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3)多山的地貌。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4)受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季风气候不稳定,尤其是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大小及位置的移动常导致我国频繁发生旱涝灾害。

6.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强调:西南地区最常发生的地质灾害为地震、滑坡、泥石流,而这些灾害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再加上这里气候和地形的特点,就形成了多种地质灾害群发的特点。

7.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

强调:我国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虽然人类难以改变自然规律,但我们可以从减少人为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降低生态环境脆弱性等方面减轻灾情。人类的合理活动,如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工程措施(修建水库,打坝淤地)、保护水域和合理利用土地等,都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洪水灾害的威胁。

8.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强调:华北地区地处我国北方,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由于夏季风强弱不定,从而使得降水的年际、季节变化都很大,因此,旱涝灾害频发。再加上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地势平坦,冬春季节强劲的冬季风也带来了多种灾害。所以,该地区的灾害主要是由气象灾害造成的。

【强化训练】

1.2012年1月底,亚欧大陆遭遇了寒冷天气袭击。下图为有关此新闻报道的图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指出本次极寒天气可能给遇灾国家或地区带来的危害,以及政府部门应采取的措施。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省区农业虫害发生地和≥10℃积温等值线分布图。

材料二材料一图所示省区是我国农作物病虫害较严重的地区,小麦吸浆虫和稻瘟病是该省重要病害之一,其中长期连阴雨、长期灌深水是稻瘟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1)描述该省农业虫害的主要分布特点。

(2)说出该省南部主要的农业病虫害类型,并说明该病虫害发生的气象原因。

3.读长江中下游地区2011年春夏季节降水比较图,完成下列问题。

说明:图中“平均值”为1971~2011年该季节降水量平均值。

(1)结合图示,分析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曾发生过哪些自然灾害。

(2)在长江中下游的山地丘陵地区,上题所指自然灾害会带来哪些次生灾害?

4.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大。读各类自然灾害对农业损失面积比例图,回答问题。

(1)从各类自然灾害对农业损失面积比例图上可以看出:危害我国农业生产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和。形成这两种灾害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2)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造成的损失较为严重,请从防灾减灾方面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5.下图为我国三类地区的划分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说出“一类地区”多发的两种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并分析其产生的自然原因。

(2)总结我国“三类地区”的区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其经济损失相对较小的原因。

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发生在我国的地震约占全球大陆地震发生次数的1/3,地震死亡人数约占全球的1/2。除贵州、浙江两省外,其他各省级行政区都发生过6级以上的强震,但是各省(市、区)之间地震灾害发生的情况仍有很大的差异。上图显示了我国各省(市、区)地震灾害风险程度的差异。

(1)说出我国地震灾害风险等级的区域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

(2)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以“缩小”地震灾情?

7.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泥石流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泥石流分布图。

材料二中国泥石流成因的地域差异。

区域成因类型特点青藏高原东

南部山地冰川泥石流规模巨大,频繁而猛烈川滇山地降雨泥石流较频繁,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黄土高原暴雨激发的泥石流频率、规模、强度均不及山区泥石流华北和东北

山地暴雨引发的泥石流频率低,但规模大且来势凶猛(1)分析黄土高原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

(2)我国泥石流多发于哪一季节?其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危害:危害人体健康,造成人员死亡;破坏电力设施;阻断交通;造成能源供应紧张;农业生产遭受低温冻害等。措施:加强天气预报,提前寒潮预警信息;完善救援机制,备足救援物资;加强防灾减灾宣传等。

2.(1)集中分布于4800~5200(≥10℃积温)等值线之间;中东部多,北部、西部少。

(2)类型:稻瘟病。原因:稻瘟病发生时气候温暖,阴雨连绵,光照不足。(答出两点即可)

3.(1)春季降水大幅减少,导致该地区出现严重干旱灾害;夏季降水大幅增加,导致该地区出现严重洪涝灾害。

(2)春季干旱易引发火灾(虫灾)。夏季暴雨易引发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夏季暴雨冲刷导致滑坡、泥石流灾害。

4.(1)干旱洪涝原因:我国主要是季风气候,季风不稳定,降水变率大,容易引起旱涝灾害。

(2)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大农业防灾减灾的科技投入,开发抗灾能力强的新品种。

5.(1)地震:处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震频繁。滑坡和泥石流:山区面积广大,地表起伏大;夏季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地壳运动活跃,地表物质破碎。(西北干旱:距海遥远,高山阻挡,天然降水少)

(2)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原因:属于经济发达地区,由于人口多,经济总量高,抗灾减灾的基础雄厚,抗灾能力强,灾害对该地区危害程度较低,所以自然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相对较小。

6.(1)分布特点:我国地震灾害风险等级的地区分布不均,中西部地区地震灾害风险大于东部地区。主要原因:我国西部地区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而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抗灾能力强。

(2)加强地震监测与预报;采取有效的避震措施;增强房屋等建筑物的抗震性;增强抗震意识;提高震后救灾应急能力等。(答出两点即可)

篇5

1.极端性气候趋于频繁

进入21世纪以来,全世界各种自然灾害频繁,以2007年为例:英国夏季出现20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和60年一遇的洪水;南亚夏季高温达51.6℃,意大利和美国西海岸都出现45℃以上的高温;在海湾地区,历年极少见到的强热带风暴“古努”6月在卡塔尔登陆;11月超强热带风暴“锡德”孟加拉登陆,造成3400余人死亡。在中国:2月28日在新疆,从乌鲁木齐开往阿克苏的旅客列车被14级大风(风速41.8m/s)吹翻;在淮河流域6月下旬到7月底连续降雨,出现了自1954年以来的最大洪水;重庆沙坪坝区7月17日24小时降雨266.6mm;济南,7月18日降雨151mm;福州夏季有32天的气温超过35℃;上海气温35℃以上的连续多日;都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罕见。在部分地区高温持续的同时,江南和华南大部分地区干旱,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夏季出现严重干旱。另外龙卷风和雷暴等特殊天气事件多发,造成多起人员死亡,2007年,因雷击死亡人数已经达676人。

根据紧急灾难数据库记载,2008年全世界发生321次自然灾害(其中80%~90%与气候恶化有关),死亡23.6万人,受灾人口达21.1亿,经济损失1800亿美元,是2000~2007年年均值的2倍。其中1月10日~2月2日,中国南方地区出现四次大面积低温雨雪冰冻过程,受其影响有19个省、市、区受灾。此期间全国累计23万公里公路被迫封闭,8.2万公里公路损毁;湖南郴州的输电塔倒塌,压倒京广铁路的输电线,使京广线和沪昆铁路部分区段停运,受灾期间正值2008年春节前后,部分省市交通受到严重影响。全国13个省、市、区的2.7万条输电线路断线,严重影响当地的社会生活,成为2008年年初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事件。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随着地面和海洋上空气温升高,大气环流中的不稳定因素增加,极端性天气事件发生的次数和强度都会增加。

2.中国大陆地震活动宁静期即将结束,下一轮地震活跃期即将开始

中国地处欧亚大陆板块的东南部,在欧亚大陆板块和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的交汇处,受喜马拉雅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影响,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地震活跃区分布广泛,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所有省(市、区)都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按中国地震烈度表的统计,基本烈度为7度以上区域面积为312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2.5%,全国299个大中城市中有136个城市(其人口占全国城市人口的一半)的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以上;人口在50万以上的61个大城市中有33个(其人口占全国城市人口的54.1%)的地震基本烈度在7度以上。

中国从1900年到1994年共发生过1921次5级以上以上地震,平均每年18~20次。20世纪全世界共发生过7级及7级以上地震约1500次,约有1/10发生在中国境内;全世界陆地地震约有33%发生在中国大陆和台湾;中国发生的地震释放的能量约占全世界的35%。20世纪,全世界发生过震级≧8.5级的陆地地震3次,其中两次发生在中国(1920.12.16.宁夏海原,8.6级;1950.08.15.察隅,8.5级)。

根据对历史上发生地震的统计,中国的地震活动有活动相对强烈的活跃期(持续时间11~25年,此期间发生7级或7级以上地震的频度为1.25~2次/年)和宁静期(持续时间11~22年,此期间发生7级或7级以上地震的的频度为0.36~0.8次/年),每个活跃期都有强震活动相对活跃的区域。中国上一个活跃期是1988年~1999年,这12年内共发生7级和7级以上地震16次,主要活跃区域是台湾、云南和新疆的地震带。

从2000年开始中国进入地震宁静期,从2000年到2007年,中国发生过8级地震1次(2001.11.14.昆仑山口,8.1级),7级以上地震4次(其中3次在台湾及其附近海域)。从2003年~2007年,中国大陆已经连续5年没有发生7级及7级以上地震。按历史资料推断,从2000年开始的宁静期将在近期结束,2008年3月21日在新疆于田发生的7.3级地震及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发生的8.0级地震标志中国重新进入地震活跃期。

由于地震是所有自然灾害中死亡人数最多的灾害,195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灾害的人数超过35万,其中唐山地震(1976.07.28.河北唐山,7.8级)死亡近24万人,是20世纪地震灾害死亡人数最多的灾难。同时地震也是社会恐怖心理最严重的灾害。随地震活跃期临近,必须有得当的应对措施。

3.中国历来是自然灾害频繁、灾害损失严重的国家

20世纪以来,全世界每年所发生的自然灾害都会使上万人丧生,而严重的自然灾害甚至可在短时间内夺去几十万人的生命,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发生的、一次死亡人数在万人以上的自然灾害约50次,而且每次受严重灾害影响的人数达万人以上。每年因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为200亿~1000亿美元。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的种类多而且频繁,灾害对公众和社会的危害强烈。严重的自然灾害不仅给公众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和生产力的破坏,也是产生社会动荡的原因之一。

20世纪全世界发生过四次死亡人数在10万以上的严重自然灾害,其中两次发生在中国。20世纪以来几乎每年都有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发生。

根据民政部和国家气象中心的统计,中国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的71%,以下依次为:地震灾害,占8%;海洋灾害,占7%;农林和畜牧业的生物灾害,占6%;其他灾害(太阳活动和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等),占8%。1990年~2004年,每年由于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6%(台湾、香港、澳门未统计在内),往往一次台风就刮掉当年GDP的1%~3%。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的8级地震死亡6.9万人,经济损失8451亿元,约占2008年GDP的2.8%。

自然灾害最直接的后果是农作物减产、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公众财产和设施受损(房屋、厂房和店铺的损坏和倒塌等)等经济损失。也会由于发生次生的灾害(如地震后的火灾,洪水后的瘟疫,干旱引发的森林火灾等)。由于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步,自然灾害还影响到交通运输、水和电力的供应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29世纪50年代,中国每年因为自然灾害的损失平均为476亿元,90年代则增加到1000亿元以上;1998年由于长江流域和松花江流域的洪水,全年经济2978亿元;自然灾害总体偏轻的1999年,经济损失800亿员。进入21世纪后,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总体呈上升的趋势:2004年为1566亿元,2006年为1528亿元。2008年1月中旬~2月中旬中国南方的雨雪冰冻灾害就造成107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111亿元。

中国既是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同时也是自然灾害记录最完整的国家。从公元前18世纪以来,几乎无年不灾,有文字记载的2000多年以来,有记录的水灾约1600次;从公元前16世纪的夏桀五十二年到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BC)的3363年间共有3322次地震记录。在近四千年有文献记录的灾害中,水灾、旱灾和地震是发生频度最高,危害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历史记录为灾害研究提供了条件。

4.中国的普通群众甚至地方官员对自然灾害的知识普遍匮乏

中国的灾害预防教育还相当落后,公众对自然灾害的知识相当匮乏。普遍的问题是各类学校里很少有关于预防自然灾害的系统教育,公众普遍缺乏有关自然灾害防御和灾害救助的知识。特别是,中国农村人口比例大,居住分散,交通和通讯落后,居民知识水平有限,预防和抗御自然灾害的知识极为匮乏。即使是在城市,居民社区的预防和抗御灾害的教育往往流于形式,仅限于散发宣传材料,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教育,更没有像美国的佛罗里达州那样每年定期进行抗御热带风暴的演习和像日本那样定期的应对地震灾害的教育和演习。特别要提到的是,作为公共信息传播的媒体对自然灾害这样影响公众生命安全的重要事件,在日常的关注程度上,在宣传的广泛和深入程度上,在宣传的技术上都十分不够。在严重灾害发生时,及时、充分向公众公告有关信息做得非常不够,与之形成反差的是,在某些时段,有关地震的谣言,有关SARS疫病的传闻则不胫而走。在灾害发生后媒体宣传介绍各种简单适用的抗御灾害的知识(例如,如何抗御低温、预防长期旅途中的精神障碍、在拥堵的公路上的司机和人群如何自救等)则非常不够。

由于公众抗御灾害的知识匮乏,使灾害发生时相当多的公众无所措,例如2007年5月23日,重庆开县某乡村小学在雷击事故中死亡7人,受伤44人。究其原因,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防灾知识匮乏,教室没有避雷设施。还有人在雷击发生时躲避位置不当(在大树下)。再例如,每年钱塘江中秋节后观潮,不顾安全规定,超越警戒线而被潮水冲走的事件几乎年年发生。

而政府官员由于在自然灾害面前缺乏正确的应对措施则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例如2005年10月2日,当年第19号台风“龙王”在福建登陆,福州连续7日大雨,而地方政府决策者没有及时腾空水库,山洪泻下时,致使155人死亡,经济损失155亿元。2007年,有部分人认为,长江流域将出现类似1998年的全流域大洪水,又由于6月汛期开始时的几场大雨误导,于是匆忙放空了水库的存水,其结果是连续数十天干旱,由于水库的“保命水”已被放空,致使人畜饮水都发生困难。

5.自然灾害的教育应该被列在重要位置

鉴于20世纪后期,全世界自然灾害频繁,给人类带来灾难日趋严重的背景下(每年死亡万人以上,经济损失250~1000亿美元)1984年7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弗兰克?普雷斯提出,由联合国组织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目的是减轻自然灾害对人类危害的、为期10年的活动。1987年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从1900年到1999年在全世界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

(InternationalDecadeforNaturalDissasterReduction,缩写为IDNDR,中文简称“国际减灾十年”)。在该活动中,教育计划列为重要内容,除了对公众的减灾知识普及和教育外,特别提出:针对减轻自然灾害设置专门的大学课程。1999年在“国际减灾十年”结束后,联合国第54届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从2000年起,将减灾作为长期的、战略的行动持续开展下去,并规定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作为“国际减灾日”,每年的减灾日都有特定的主题,2006年的主题是:减灾始于学校,2007年的主题是:防灾,教育和青年。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国际减灾十年”不仅关注自然灾害发生的机理研究和抗御对策等自然科学、技术手段和相关的经济学方面的问题,还特别注重“探讨不同文化基础对自然灾害的反应”,以及“不同社会文化条件下,可以接受的灾害的危险性水平和选择减灾的对策”(例如,由于传统的习惯和文化背景,某些人群不愿意甚至拒绝从容易发生灾害的地区迁出)这显然是重视对自然灾害认识和抗御的人文科学背景。

二、国内外有关自然灾害的教育和知识普及情况及建议

据悉:几年前,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著名大学先后开设了有关自然灾害的公共课程,选修该门课程的人数随开设年数增加很快,从初期的二十几人,到近期,选修该课程的人数已经超过200人。

在中国,2004年陈颙院士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开设了《新闻中的自然灾害》(NaturalDisasterontheNews);2005年该课程名称为《自然灾害中的物理学》,力图从能量变化的角度说明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机理和特征。同期,北京师范大学的史培军教授也在讲授类似课程。近日媒体报道,北京大学环境工程学院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宣教中心联合开设《气候变化》课程,并对其他大学开放。应该说,这都是新的开始。

国外相应课程有印刷版和电子版的教材,但是自然灾害的史料和实例则几乎全部是西方国家的案例,而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东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实例很少。为此,陈颙院士和史培军教授编写了《自然灾害》一书,是一本图文并茂,内容生动的,一改以往中国高等学校教材在形式上“生、冷、硬、涩”的面貌,做到了编著者希望的“知识性和实用性并重”。而且视野开阔,思路灵活,因而比一般的教科书更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此,应该延续陈顒等人的思路,编辑出版一本在对自然灾害的认识上,更为广泛;在内容扩展上则更兼顾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在实例及图片选择上,更结合中国和现代的教学参考书。

应该明确,更进一步的普及有关自然灾害和危机应对的知识,是学校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而且应该明确:减灾始于学校,使公众,特别是大学生和研究生有比较深入的关于自然灾害和应对灾害的必要知识,使大学生对自然灾害的认识既有历史感又有现实感;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既有成就感,又有危机感,特别是培养大学生有超越职业训练以外的想像能力。

应该使每个学生明白地球和太阳系的一般知识,并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时,对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人类对自然灾害认识的历史等进行说明和讨论;对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环境灾害的形成机理,危害特征,空间和时间分布和重要案例给于介绍;并介绍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及灾害救援的一般知识。

三、对自然灾害认识的出发点

本书在考察自然灾害问题上的基本出发点是:1)自然灾害毕竟是地球上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因此应该是有规律的,而既然有规律,就应该是可以认识的,当然,这种认识是有过程和阶段的。2)对自然灾害的治理,应该着重于预测,应该用“将自然灾害的危险减为最小”来代替“将自然灾害的损失减为最小”的减灾思路。

篇6

关键词:高层住宅;抗震结构;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条件,由此,建筑行业高层住宅的建筑结构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多层混砖结构变为现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土地资源日渐紧张,住宅建筑逐渐以高层为主,高层建筑聚集了更多的人民群众,一旦发生地震灾害,由于人员的密集和住宅的高度等因素,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大地震灾害,因此,为减少灾害损失,就必须做好建筑抗震结构优化设计,提高高层住宅建筑的抗震能力。

1 高层住宅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性

(1)地理位置原因。我国处于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山地震带的交界处,受到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相互挤压,致使我国的地震频发,遭受了较大的地震灾害,我国的地震活动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据资料显示,20世纪里,全球共发生三次7.6级以上的地震,中国占两次,并在1920年的宁夏海原地震和1976年的河北唐山地震中分别造成23万和24万多人死亡。20世纪以来,地震也是所有自然灾害中最频繁、伤害性最大的灾害,因此,地震灾害的严重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为减少地震灾害,就必须进行抗震优化设计。

(2)测量科技水平的限制。由于现今科技水平方面的局限性,抗震计算的依据还很难确认,当地震灾害发生时,震波由震源传到地面的过程中,要通过岩石或不同土层的折射或者滤波,整个传播过程是复杂多变的非线性传播,所以,地震的强度和传播加速度很难确认。另外,由地震引起的地面运动有六个自由度,而依靠当今科技能记录到的只有三个简单的运动记录,其他的扭转分量还未被掌握。

2 高层住宅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原则

为保证高层住宅建筑在经受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损失最小、安全性最高,就需要在进行住宅结构抗震设计时结合实际的工程情况和施工地点,保证高层住宅建筑具有较好的抗震能力。抗震设计时要采取刚柔并济的原则,选择适合的抗震结构,制定合理的抗震设计措施,保证在遭遇较小的地震时,不影响建筑结构,在遭遇较大地震时也要保证建筑物的变形变化不能太大,且经修复后不影响正常使用。住宅建筑较高时,可以在保证整体结构安全的同时,允许加入弹塑性状态。另外,六级以上地震一般都伴有多次余震,若建筑构件的刚度小,则会导致初次地震时建筑损坏,无法抵御余震的冲击,因此,住宅建筑应既满足变形要求,也要减小地震作用,避免建筑的局部受损。

3 高层住宅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

(1)抗震规范问题。在进行抗震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使用抗震材料的延性进行等级划分,利用不同的地震强度来确定所需要的延性,用较小地震的最高强度来确定所需延性的最低要求,同时,在较低烈度的区域使用较低延性的材料,在较高烈度的区域使用较高延性的材料。但是,在我国,没有对地震作用进行细致的划分,而是将不同地震取一个固定数字进行分析,这样就导致不同地震作用下的延性相同,在地震作用较大时,也就无法满足抗震所需的延性,从而增加了灾害造成的损失。

(2)抗震设防目标不明确。我国的抗震设防目标一直是以“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坏”为原则,来规范抗震建筑的抗震效果,但是,这样的抗震设防目标太过笼统,不适用于所有的建筑,目标范围太过模糊,违背了国际上“多层次、多形态”的控制目标,因此,应对不同地震等级中,不同的抗震建筑进行灵活的等级划分,比如,可以分为,一类是经过地震灾害后可能会出现次生灾害的建筑,另一类是在遭遇地震后影响其使用而必须进行及时的抢修的建筑等。灵活的抗震设防目标才能使抗震工作更细致、更深入,保证抗震设计的抗震作用。

4 抗震结构优化设计方案

(1)地理位置选择。不同的地理位置,发生地震时的破坏程度也是明显不同的,因此,应选择抗震能力较强的地区避免危害性大的地区进行建设,在住宅建筑开始之前,进行必要的地基勘察,根据建设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标准的分类和等级划分,以便对该地区进行合理的抗震设计。比如根据地区地基液化等级和抗震设防类别,进行相应的消除地基液化或采取巩固地基的措施,以达到更好的抗震效果。同时,避免选择不利于住宅建设的地区,为日后的建筑安全排除隐患。

(2)优化建筑结构。抗震优化设计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力求对称,对整个建筑结构中的构造和承载能力进行综合的考量,以此来判断整个结构的抗震能力。地震时高层建筑所承受的地震作用取决于它的动力特性,与建筑所具有的刚度、承载力力度分布和延性有关。高层建筑的结构是由纵向和横向的承重结构组成的,承重结构的稳定性和刚度决定着建筑抗震能力的大小,因此,要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就应首先增加承重构件的延性,可以采取增加构造柱,并配置钢筋构造的方式来增强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另外也可以配置钢筋圈梁来解决散落问题,增强建筑的抗震性能。在地震作用较大时,就需要结构的延性来避免建筑的变形,因此,建筑的延性也是增强抗震能力的重要因素,为了在地震作用下使钢筋混凝土保持足够的延性,就需要把塑性变形集中在具有良好延性的构件上,首先是选择合适的塑性变形构件,然后人为地增加构件的抗剪力,避免在地震作用下出现剪切破坏,影响构件及建筑的延性,最后通过相应的措施,保证塑性铰的位置具有较强的转动能力和耗能能力。

(3)抗震材料的选择。对于许多多发地震区来讲,结构上的抗震性设计远远无法满足抗震要求,还应当把高性能的资料结合使用,并且结构体系要优质。目前为止,我国住宅建筑中高层建筑使用的结构体系主要有剪力墙、框架、两者结合及简体等。然而,外国地区抗震住宅建筑多采用钢结构,但我国抗震住宅仍有90%以上使用钢筋混凝土,两者相比较,钢结构的延性、韧性和强度都比混凝土结构好得多,因此,钢结构的抗震能力更强。且据实践证明,钢结构出现破坏倒塌的情况较少,是适合做抗震建筑材料的首选,况且,我国的钢产量居世界前列,钢材的品种和类型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应在抗震建筑中多使用钢结构或者钢管混凝土结构,来提高高层住宅建筑的抗震性能。

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居住也越来越密集,住宅建筑楼层越来越高,但我国又是处于地震带交汇处、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为避免在人口密集的地区发生较大的灾害损失,就必须加强住宅结构的抗震设计,从地理位置的选择、建筑结构的优化和建筑材料的选择等多个方面进行优化设计,达到增强建筑抗震能力、减少灾害损失的目的,保证人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篇7

从2012年高考选做试题的总体水平来看,各省的选做试题着眼于生活,着重考查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透过2012年高考地理选做题目,考生可以深切感受到高考对于人类生存环境的切实关注。

考点一环境保护

从2012年高考地理选做试题的分布来看,各省有关环境保护的试题集中考查了土壤盐渍化、城市内涝、水源地保护、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和城市生活垃圾问题。这些问题又是我国目前环境保护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

【典型例题】(2012・全国文综新课标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2010年改至长草沙(见下图)。

(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

(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1)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需水量增加。

(2)控制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防止水污染;制订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加强城市水环境教育,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水资源管理等。

试题分析:试题材料给出了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近百年来的变化情况,并且配以示意图。据题干信息分析,饮用水源地变化也恰好发生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年份。1928年,随着民族经济的发展,上海市人口增加,需水量也迅速增加,水源地也就由苏州河改到水量较大的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我国开始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经济形势大好,上海工业迅速发展,人口数量增加,下游水源污染导致主要水源地改到黄浦江中、上游;2010年以后,黄浦江上游沿线工业发展逐渐成熟,用水量大且污染较重,水源地被移到长草沙。由此可知,上海水源地迁移的原因主要是用水量增加和水资源污染。

结合水源地变迁的两方面原因,针对水源污染,解决措施应该是防止污染,对于已出现的污染事件要积极处理,降低水污染的危害程度;相对于用水量增加,可以从制度和经济上开源节流,即制度上鼓励节水,经济上采用阶梯水价、增加节水设施等。

考查内容:该题主要考查了上海市水源地变化原因及水源地保护措施。

能力要求: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及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该题要求考生能够从文字、图片信息中分析出随着上海经济发展水源地不断变化,并且能够根据相关的原因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方法和技巧:读材料,时间变化是一个突破点。该题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能从水源地变化总结出其变化的规律。水源地变化的目的是保证水量充足,水质好。

易混易错点:由于不具备一定的近现代史知识,对材料中的年代不敏感,考生容易漏掉水源污染这一原因。

考点二旅游地理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后,旅游地理侧重于培养考生的基本学习技能,以及考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综合运用,以达到考生对旅游资源开发、评价及保护等充分认识,积极参与的目的。2012年高考有关旅游地理的题目中,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是最为突出的考查内容。旅游资源的开发为经济发展提供平台,旅游资源的保护又为这个发展平台提供可持续性。这样的考查既符合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形势,也充分考虑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途径,同时也为未来旅游地理试题的命题提供了一个指向标。

【典型例题】(2012・山东文综卷)下图为我国某5A级沙漠生态旅游区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该旅游区旅游资源的优势。

(2)针对该旅游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提出保护旅游资源的措施。

答案:(1)旅游资源独特,价值高;旅游资源类型齐全;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好。

(2)植树种草,保护植被;根据旅游环境容量控制游客人数;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答对两点即可)

试题分析:试题给出了我国某生态旅游区景观分布示意图,主要考查考生读图分析能力和对旅游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据图可知,该地景观类型多样,既有自然景观(如瀑布),又有人文景观(如艺术长廊),旅游资源类型齐全,地域组合好,对游客的吸引力大。同时,该区域的沙漠景观具有独特性的优势。对于我国东部发达经济区的居民来说,通过各种媒体或者在文学作品中了解到的沙漠景观都有独特的吸引力,其增强了该旅游区对游客的吸引力。但是,沙漠生态旅游区又具有生态环境脆弱、可恢复性差的特点,所以在开发该地旅游资源的时候,最首要的是要保证其生态旅游环境的可持续性。人们可以通过节制开发、针对性保护等措施积极保护该区域的旅游资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考查内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能力要求:获取信息和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要求考生能够从图片信息中分析出图示区域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组合状况;根据隐性信息――沙漠景观具有独特性,分析出该旅游区对游客的吸引力较大。在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上,该题还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已掌握的地理知识,分析出该旅游区域的开发可能带来的后果,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方法和技巧:图片信息是重要的突破口,准确解读不同旅游资源的类型是解答该题目的关键。

易混易错点:考生读图能力差,对旅游资源类型分辨不清楚,难以有效认识图示地区旅游资源集群状况的优势。

考点三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2年高考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相关题目集中考查了飓风、洪涝、干旱、风暴潮、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考查内容主要是灾害的类型、成因和防范措施。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危害既是当前社会所出现的现实问题,也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通过这些题目,高考引导考生关注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促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典型例题】(2012・全国文综新课标卷)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

(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1)甲为地震。(西邻太平洋)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乙为飓风带。东部处在北大西洋飓风侵袭路径上;南部接近飓风源地。

(2)加强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制订防灾应急预案;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设施;加强防灾教育和培训。

试题分析:试题给出了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示意图,主要考查考生读图分析能力,自然灾害类型和防治的措施。据图判断,甲灾害主要分布在美国西侧太平洋沿岸,恰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乙灾害主要分布在美国东部大西洋沿岸,为大西洋飓风频发区。

考查内容:自然灾害的分布及防范措施。

能力要求:获取信息和推测地理过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要求考生能够从图示信息中区分地震灾害和飓风灾害,并且能够提出防范这两种灾害的有效措施。

方法和技巧:掌握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大西洋飓风侵袭路径是解答该题目的突破口。

易混易错点: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不能区分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大西洋飓风侵袭路径。

通过对以上题目分析容易看出2012年高考地理选做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1.趋向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从以上代表性题目容易看出,地理选做题目的设问基本以常规方式出现,主要考查了考生对基础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

2.以社会关注的现实问题为背景。全国文综新课标卷中的上海水源地保护,山东文综卷中的旅游景区开发与保护,以及全国文综新课标卷中的飓风、地震的防范等都是现实社会问题,并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篇8

摘要本文简要说明了我国汶川地震及日本大地震中自然灾害应急信息共享情况,并针对当前自然灾害中我国政府进行应急信息共享所存在的诸如政出多门、信息孤岛等应急信息共享机制面临的挑战并进行简要分析,进而,催生自然灾害中政府应急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

关键词应急信息共享政出多门信息孤岛

3.11日本大强震让全球都始料未及,在为日本强震痛心之时,我们也看到了日本政府与国民在灾难降临时所采取的应急措施和救援手段,面对地震带来的强海啸、核泄漏等严峻形势时,日本政府没有封锁灾难信息,相反,还主动承认损失严重,愿意接受国外援助。媒体更是在第一时间直播了地震画面,让信息毫无阻碍地传播给了世界,值得我国借鉴。

同时我们也看到,近年来不断发生的自然灾害也对我国应急信息的充分共享提出了日益严峻的考验,国家各部门为提高应急信息共享已做出不少努力,在汶川地震救援的过程中,政府整合应急信息资源,把灾区的有关大量信息,特别是医疗、公共和卫生等应急部门的信息有机地连接起来,使灾后信息可以横向、纵向地在中央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之间共享,为灾后的各种突发事件及重建等各项工作作出快速反应,保障了应急所需资源能迅速调配到位,在汶川地震的各项工作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汶川地震抗震救灾胜利表明,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利用应急信息共享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而其间的一些不足和遗憾也让我们感到,在自然灾害中政府应急信息共享方面,我国还仍亟待改进和加强,如我国已掌握灾后第一时间运用遥感卫星、无人飞机等第一时间获取灾情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具备连续获取动态灾情信息的能力,但由于各种资源和力量分属不同部门,缺少应急信息共享机制,导致灾害发生后各种信息工作分析工作重复、不及时,延缓了灾情信息传递的速度,灾害应急信息共享的发展形势表明,自然灾害发生时信息政出多门已成为有效预防灾害、减少灾害损失以及积极稳妥地控制灾情的主要瓶颈之一。因此,灾害信息资源需要共享,必须共享,而要使这种共享成为稳定、持久的现实,必须靠机制,要在平时建立部门间的灾害应急信息共享机制及统一的应急管理综合协调部门,形成应急合力,实现各种信息资源和产出结果的充分共享使用,为各级政府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提供有效信息支撑与决策,全面提高政府应对各种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沟通协作,提高应急能力。

其次,信息孤岛现象也催生灾害应急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当前,我国各项灾害信息主要分布在国家资产管理相关部门,如交通、建设部、农业部、林业局等;灾情数据主要由民政、气象、水利、地震、农业、林业等部门分别进行管理。这些信息主要以公益性信息和政府信息为主,信息资源的生产、存储、处理、分发和应用主要靠国家来投资建设,信息产品、知识产权归各自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拥有。各类灾情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自成体系,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信息的存储与分发应用系统平台建设长期各自为政,独立发展,信息孤岛现象严重也催生重大自然灾害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因此,我国政府应充分利用各涉灾部门已拥有的信息中心资源,建立切实可行的应急信息共享与信息合作协调机制,发挥各信息中心的优势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重复投入。此外,应从机制、体制、法制等角度全面部署。体制上,国家高层设置专门机构专业人员负责共享规范体系的构建及实施,同时,政府能作为应急信息共享规范的倡导者,应积极建立应急信息共享政策,引入竞争、鼓励公开、宏观指导和分类管理,对应急信息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等;机制及法制上,应充分发挥各部委、各省市已有的人力、物力、财力作用,通过整合形成符合新体系的应急信息共享规范构架,突破各独立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加强灾害应急信息共享立法研究,加快各类法律规范的建设与完善,为灾害应急信息共享提供机制保障。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