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9 15:44:1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中华传统美学文化,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接受美学;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学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J6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721(2012)02-0136-11
接受美学(Reception aesthetics),又称接收美学、接受理论或接受研究,它是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个文艺理论或美学流派。“接受美学不是美感研究,也不是文艺理论中的欣赏和批评研究,而是以现象学和解释学为理论基础,以人的接受实践为依据的独立自足的理论体系”[1]。其理论核心是强调读者的接受,即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关注接受者——“受众”的感受。本文拟以接受美学为理论支点,从接受者出发,借鉴接受美学中的“游移视点”、“空白召唤”、“恰当的具体化”、“视界融合”、“期待视野”、“效果历史”等理论,构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学优化策略,以期待接受者能更好的接受和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一、多元“游移视点”——拓宽音乐文化视野
“游移视点”又称“流动视点”[2],是接受美学借鉴伊瑟尔阅读现象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读者在本文为其提供的多种视点中不断游移转换的一种现象”[3]。伊瑟尔将本文的视点分为“叙述者视角、人物视角、情节视角、读者视角等四种”[4],读者在阅读活动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审美需求,不断地选择和转换视点,并通过视点的转换和游移而进行角色转换,从而促使读者与文本、作者等之间的有效交流。即“游移视点是描述本文中读者表现的方法的手段”[5],意在克服外在的读者——本文关系,即以“游移视点”作为连接点促使读者与文本、作者等之间的有效互动,是读者在把握文本内部性质时而使用的“延伸与加强的辩证法”[6],这也是音乐教学应遵循的逻辑起点。当我们选择一部音乐作品为教学内容时,每一个欣赏者会根据自己喜欢的视点感受和体验,可能是对未来的期待或对过去记忆中视点的背离,在这视点的游动中不断与音乐文本及作者对话,有时可能会有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这一定会引发我们对自己的期待视野的不断矫正,重新建立新的期待和对音乐意义的重新理解和解释。这一过程“读者在介入意义生产过程时形成格式塔(Gestalten),如果事物与想象中的格式塔不一致,那么读者则力图通过一系列的矫正,与事物重新保持一致”[7],这一过程就是视点游移的过程。即“游移视点”允许我们穿过音乐本文……展开相互联系视点的复合,可以根据自己期待视野的变化从一个视点转向另一个新视点,各视点都是派生的不同分支。而且,这些“游移视点”如能不断走向深刻与宽广,才能深入教学文本,并领悟其中的精髓和内涵,由此可见,接受美学视阈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过程中,作为接受者的教师和学生,要寻找多元的“游移视点”,从而拓宽音乐文化视野。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存在众多的未定性和空白点,给音乐接受者预留了众多想象与联想的空间。也就是说,音乐文本是一个充满“空白召唤”和“未定性”的开放的、动态的“图式结构”,召唤接受者从音乐作品的多个层面中寻找多元的游移视点,可以从音乐作品的内部结构中发现,如乐句与乐段、旋律与音乐、节奏与节拍、织体与结构、风格与韵味、意象与意境等,还可以从音乐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中寻觅音乐的意义和意象等视点,如从音乐形成过程定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政治影响、风俗习惯、美学意蕴、哲学思考等来寻找视点。音乐作品的意义只有在接受者的众多“游移视点”过程中才能得到全面的理解和解释,而且在这一过程中,音乐接受者并非被动的接受与反应音乐文本,而是主动参与建构和阐释文本意义,并与音乐文本及创作者不断进行主体间性对话与交流。在这主体间流中,它不仅可以使音乐文本的意义和价值得以全面实现和提升,也能促使接受者与文本之主体间性关系得以实现,而且在主体间性互动中,接受者的音乐文化视野不仅可以得到拓展,其创造性能力也可以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其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得以丰富。
二、文本“空白召唤”——开启创新思维
“召唤结构”是德国著名接受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的代表作《本文的召唤结构》(1970年)中首先提出的。他强调文学本文蕴含了丰富的审美内涵与意义价值,其中存在着众多的“空白”、“空缺”、“未定点”和“不确定性”(Unbestimmtheitsstellen)”[8],这是对读者的一种召唤和等待,召唤读者在其可能的范围内发挥创造性,并能动地参与作品的意义重建,这就是文学作品的一种潜在的“召唤结构(Appellstruktur)”,或曰结构的召唤性[9]。对于音乐作品来说,其召唤性体现在从音乐作品的音乐学本体到心理感受等各个结构层面,如音乐声响层、音乐形态层、意义建构层、意象意境层、思想感情层等都具有丰富的召唤空间,但这种“召唤”最终体现在这些层次结合的整体结构上。只有在这个意义上,音乐作品才具有“空白召唤”的功能。那么,怎样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中通过文本的“空白召唤”,优化教学策略来开启师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将“空白”作为一种哲学观念,作为一种心境
中国传统文化中,如音乐、诗歌、文学、绘画等都强调“空白”,即留白艺术,这也是中国传统哲学内涵以及传统艺术创作观念的体现。这里的“‘空白’是一切,是初发,也是终了。‘空白’不是没有,而是更大的可能”[10]。在老庄的哲学中,强调艺术是通过最少的感官刺激而获得心境的自由和精神的升华。表现在艺术上的“空”、“无”、“虚”、“静”都是“空白召唤”的体现。这里的“空白”实际上是一种心境,一种哲学思想和创作理念,渗透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同时,又可以作为一种拓展师生想象空间、开启师生创新思维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渗透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如,利用中国古琴艺术中的大量听觉“空白召唤”,启发学生顺着简单、少量、延长的乐音,在“音”与“无音”、“有声”与“无声”之间大胆思维,放飞自己的情感,在空白的流动中产生灵动的想象,并能互相交流感受与体验。另外,利用“空白”净化自己的心灵,形成一种平静、祥和的心境对待人生和社会。
(二)借鉴诗歌、绘画、戏曲、舞台艺术等有效促进多元主体间流
“空白”艺术不仅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得以体现,在众多姊妹艺术中也是司空见惯,所以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中应该借鉴诗歌、绘画、戏剧、舞台艺术等的空白召唤,有效促进多元主体间互动与交流,并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开启其创新的思维。如,利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无声”所表现出“空白”的特有美学风格加深学生对空白的理解。利用绘画中的空白,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如绘画空白的代表作——南宋画家马远(人称“马一角”)的山水作品,如图1《踏歌行图》和图2《溪山云烟》,画面上留有大片空白,以表示空旷渺远的气氛。这旷远的空间就是很好的“空白召唤”,能够勾起人们无限的遐思。另外,中国绘画中的留白艺术也是一种心境的体现,是画家随着色彩消失、画中留白而营造深邃无穷的意境寄托情感,在纯粹时间与空间艺术中表现或渺茫、或冲融、或孤寂、或各种饱满的心绪,使这种空白出现的山水画的视觉艺术成为一种心境的沉思。中国戏剧舞台布景的空间,也是很好的“空白召唤”,它为欣赏者提供了大量想象的空间。舞台上最具象征意义的“桌子”和“椅子”,它在空空荡荡的空间里,却代表了人的存在。而在戏剧开场之前,在幕后伴奏的激烈音乐中人们不仅会自动对空无一物的舞台“空白”产生想象,脑中期盼人物形象的出现、构思故事的发生等等,这都是“空白”召唤着接受者创新思维的启动。
(三)有意识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体验融入到作品“空白”之中,不断拓展创新思维空间
接受美学理论强调读者的审美经验和生活经验在接受作品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与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音乐教学中应该激活学生已有经验用于新知识的学习同出一辙。正如罗曼?英加登说过:“读者接受作品,实际上将自己投身到对象上去,即把已知扩大到未知,把有限扩大到无限,把客观存在的意象伸展到非客观的艺术时空中去,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体验将对象展开、确立、填充其中的‘空白点’,使作品具体化。”[11]因此,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接受过程中有意识激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体验,并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作品“空白”的理解当中,这一过程就是创新思维得以拓展的过程。
三、“恰当的具体化”——正确理解音乐文化
英加登认为文学艺术是“纯粹意向性的对象”,它存在于作者的意识创作行为中。它自身又是一个“图式化”的存在,其中存在着众多的“空白”和“未定点”(或称未定性),由此形成的骨架化的形式必然导致大量的潜在可能以等待读者来填补,而这种“填补”就需要读者或接受者以“具体化活动”的方式来完成。接受美学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过程中,读者的“具体化活动”就是师生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来参与创造活动的过程,是师生围绕音乐作品不断阐发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的对话与交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师生自觉与不自觉地填补了作品中的空白和未定点,使得这种骨架式的文本形式变得有血有肉,丰满起来,同时这又是对音乐作品创造性理解和解读的过程。但是,这种创造性的解读过程又不是随意的,正如英加登所提出“恰当的具体化”,即正确的审美理解。[12]也即是说,这种“具体化活动”应该具有一定的尺度与分寸,并不是所有的“具体化活动”都是正确的。
“恰当的具体化”——正确理解音乐的过程,是多元主体进行主体间性对话的过程。英加登认为音乐作品就其本质和存在方式而言,比起文学和造型艺术,更具有不确定性,它是一种纯粹的意向性对象。即“艺术文本是一种意义无限开放的、不具恒定意义的理解空间,作品只有在理解过程中才能获取意义的价值”[13]。在对作品正确理解的过程中,可以形成多个层面主体间性对话。对于音乐创作者来说,是作者与文本和文本“暗隐的读者”的对话过程,这是利用音乐语言形象表达自己的个人感受、倾诉自己的心声,通过音乐作品描绘世界、话说人生,寄托崇高情操、表现审美情趣、满足审美需要、实现审美理想的过程。对音乐表演者来说,他也是音乐意义的生成者和诠释者,在意义诠释过程中不断与文本作者、音乐文本以及欣赏者之主体间性对话的过程。即表演者会根据作者的意图和欣赏者的需求以自己的意向性活动参与作品的意义建构,不同的表演者会用自己不同的个人感受和多义理解来丰富作品的内涵。对音乐接受者来说,要真正从音乐中领悟作曲家所要表达的人生真谛和人生意义,既要考虑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又要揣摩表演者在“二度创作”中如何表现作者的意图、如何渗透自己的情感以及如何体现表演风格而达到深刻理解的,这一过程也是与作者、文本、表演者以及与自我对话的过程。即正确理解音乐文化的深刻内涵,就要将具有“空白召唤”的音乐作品进行“恰当的具体化”,通过创作者、表演者、音乐作品、音乐欣赏者之主体间性互动与交流,使不同的视界趋于融合统一。换句话说,不能因为接受美学中强调音乐接受者的自主性、创造性理解,而对音乐创作者、音乐作品的创作意图进行毫无理由、毫无规律的排斥和贬抑。对音乐作品的“恰当的具体化”,就是要以“忠实原作意图”基础上实现创作者、表演者、音乐作品和音乐欣赏者等多层面主体间流与视界的融合。
四、“期待视野”——提高音乐审美趣味
“期待视野”(Horizon of Expectations)又称“期待视界”或“期待水准”,是姚斯文学史理论的重要概念。他认为“期待视野是阅读一部文学作品时读者的文学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14]。伽达默尔在哲学解释学中将“视野”(Horizont)隐喻为“地平线”,他描述了理解的出发点即为“地平线”,即“形成理解的视野或角度,理解向未知开放的可能前景,以及理解的起点背后的历史与传统文化背景。”[15]简言之,“期待视野”,是指处于不断变化的人类经验和学科知识,它包括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处世态度、文化视野和艺术素养,同时也包括人们的直觉能力和接受水平等,是读者对一部作品进行接受的全部前提条件[16]。这也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之多元主体间交流与对话的基础,因为“期待视野”是“接受主体或主体间的先在的理解形成的、指向本文及本文创造的预期结构”[17],是多元主体“对每部作品的独特的意向”[18],它同时又反映着多元主体每个人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等,因此主体间要产生互动交流,就要尊重不同审美主体的期待视野,并在主体间性互动交流中融合不同的期待视野,拓展音乐文化理解的空间,在差异互补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趣味。
接受美学家姚斯认为,一部作品只有在作者、作品、读者三者共同作用时价值才能实现,只有作品的视野和读者的视野发生碰撞、相互融合时,作品才有意义。即,读者在阅读与接受作品时,其头脑并非是一块白板,而是受其政治倾向、世界观、人生观、时代情绪、审美经验、鉴赏趣味等等的潜在影响,形成“前理解”或“期待视野”,这种“前理解”与作品相遇时,将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或同化顺应,或排斥与抵制,导致对同一作品的不同理解与评价,产生不同的精神价值。这进一步说明了音乐欣赏与接受过程中通过多元主体间对话与交流,不仅拓展了音乐接受者的理解力,而且使音乐接受者在对话、理解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大脑中已经存在某种前理解和前知识结构,与现在的视野达到协调融合,从而促使音乐接受者的期待视野的不断变换,并在“视野交融”中使文本意义得以实现。即当作品的“视界”与读者的“期待视界”和谐一致的时候,就会出现“视界融合”,这时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就是顺利接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本意容易为接受者所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潜价值也可能被接受者揭示出来。相反,当作品的“视界”与读者的 “期待视界”不和谐甚至相去甚远时,就会出现误读、曲解等接受中的“变形”现象[19]。因此,期待视野的不断转换,不仅能够提升读者自身的审美趣味,而且还是衡量作品审美价值的准绳。
音乐审美趣味的提高,有待审美主体的创新期待与定向期待的互动生成。朱立元将期待视野分为定向期待和创新期待。定向期待,指的是读者在阅读之前就已具备的审美经验,如读者的某种世界观、社会经验、审美需求等,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定向期待发挥着挑选、定位和寻找熟悉信息的作用。然而读者不会仅仅满足于作品所提供的熟悉的信息,他们还渴望与原来的期待视野形成适度的错位以满足其新的期待视野,这种渴望一是出于猎奇心理或求异性的审美需求,二是由于多元主体的相互影响和互动生成,这又是“创新期待”或“求异性期待”的表现。在这创新期待与定向期待交互作用过程中,会促进主体间的音乐审美趣味不断提高。
由此可见,接受美学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通过激活读者的期待视野,使音乐接受者在进行欣赏和接受音乐过程中,能够结合其生活经历、文化教养、艺术趣味、民族心理和他当时的社会环境、时代风尚、文化潮流以及个人的偶然遭遇、情绪心境等进行与作品间的对话和交流,充分利用其积淀经验并作为一种“前理解”,或者黑格尔所说的“概念的朦胧预感”来创造性的理解和解释作品。换句话说,不断调整这种将“前理解”或“预感”作为审美经验的“期待视野”,在被动接受与积极理解、音乐经验的形成和新的意义构建中不断螺旋式调节并提升接受者的审美趣味,逐渐在音乐接受过程中形成特殊的理解和接受方式[20]。
五、“视界融合”——诠释音乐文化
“视界融合”又称“视阈融合”、“视域融合”、“视野融合”或“视界交融”。 本文所指“视界融合”,意指“看”问题的视角和方法,将其作为主体间性教育中的一种方法论,通过不同接受者和理解者的“视界融合”,实现多元主体间性互动,并从不同侧面和不同视角来诠释音乐文化。即对同一个音乐文本,人们理解的视界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断生成的。理解者对音乐文本理解的视界同文本所包含的各种过去的视界相互叠合、交融,形成了一个新的视界,达到“视界融合”。因此,音乐的意义和价值实现的过程从本质上看乃是不同视阈的相遇与融合。
接受美学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过程中,要求审美主体不要完全放弃自己的视界去追求作品中的那个历史的视界,相反,审美主体应该拓宽自己的视界,将自己的视界与艺术作品所体现的视界相融合,从而使二者都超越了自身,到达一种新的视界,进入一种新的理解。在主体间性互动过程中承认不同视阈的差异性,彼此共在、相互沟通,使自我与他者、过去和现在、人与世界、人与音乐、音乐与相关文化等都融为一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和交流,使音乐理解得以形成、修正和更新,从而在“视界融合”中诠释和发展音乐文化。
音乐文化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它是在人类活动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正如苏珊?麦克拉蕊(Susan McClary)(1992)曾说“所有的音乐作品都是与其他方面(相关文化)的对话过程中创造出来的,音乐创作不是一种封闭的自我行为,其意义是通过作品内涵的传播和对作品的再创造而活动的。换言之,音乐创作和音乐作品只有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才具有其价值。”[21]因此,要正确认识音乐文化,就需要考察音乐所生存的文化空间,即要在“文化中的音乐”和“音乐中的文化”中达到音乐与其相关文化的“视界融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三维课程目标之一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中也明确指出:“认识音乐与姊妹艺术的联系,感知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形式特征,了解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联系。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学过的知识,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理解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22]这其实就是对通过学习音乐达到不同学科“视界融合”的要求。
“中国音乐,与书法之线性、舞蹈之动律、绘画之气韵、建筑之铺排、诗词曲之结构等,共同构成了中国艺术的鲜明特征与相应的文化境界。”[23]因此,要正确诠释音乐文化的内涵,就需要阐释音乐文化是如何与姊妹艺术以及相关文化做到视界融合的,而且要构建一个尽可能“真实的生活情景”作为主体间对话的语境来促使师生达到音乐与姊妹艺术以及相关文化的这种视界融合,在这种语境下的音乐学习将成为接受者体验音乐文化,尤其是对于他们不太熟悉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来说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也是诠释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一种较为明智的方法。
(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诗歌文学的“视界融合”
“就中国的音乐与文学而言,两者在萌生之初就是不可分离的混生体。从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中国的文学就再也没有离过音乐”[24]。如《诗歌》中收录的300余篇长诗、短诗,都是可以合乐歌唱的;唐诗和元曲也是能直接吟唱的;宋词中的《满江红》、《水调歌头》等,既是曲牌,又是词牌。所以,“诗中有乐,乐中有诗”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大特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诗歌文学的“视界融合”,是音乐与诗歌文学之主体间性体现。另外,中国古代有许多诗人或文学家精通音乐,创造了很多描绘音乐的诗歌,特别是在诗歌盛世的唐代对于诗歌中描绘音乐达到了至高的境界,如爱好弹琴,对琴曲、琴艺理解比较深刻的诗人王维、李白、白居易等在诗歌中不仅描绘了声歌、歌舞,还涉及到许多种乐器,如古琴、筝、琵琶、笛、箫、管、箜篌等。与此同时,中国传统音乐也蕴含着浓厚的诗情画意,如《诗经》中音乐的节奏和旋律都依附于诗歌,体现了“以乐从诗”。汉魏乐府民歌体现了“采诗入乐”,唐宋时期的“依声填曲”达到了词与乐的完美结合,这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诗歌文学的“视界融合”,即表现出“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学性和中国文学的音乐性”[25]之主体间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散发着文人精神、洋溢着人文情怀
中国诗歌文学与音乐多以体现“人伦情趣”的表达与诉说,例如,感悟而发的乐曲《阳春白雪》、《梅花三弄》,借景抒情的《高山流水》、《潇湘水云》、《渔舟唱晚》,诉说忧怨之情的《汉宫秋月》、《闺中怨》、《长门怨》,洋溢着欢乐之情的《百鸟朝凤》、《金蛇狂舞》、《喜相逢》,流露着思念之情的《胡笳十八拍》、《苏武思乡》、《忆故人》等都与充满诗情画意的诗歌文学一样体现着文人墨客志趣高雅、追求自由的文人精神,体现了人与自然谐和相处以及对生命价值和生命本质的妙悟,所以又洋溢着浓厚的人文情怀。
2.渗透着歌颂自然的宇宙情怀
中国传统音乐与诗歌文学同时受 “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等中国哲学思想影响,既崇尚人间主题(如婚、丧、喜、庆等),又钟情于人与自然的相融与相通。如,在唐诗宋词中涌现出大量的山水诗,在中国民歌、器乐、歌舞、戏曲、说唱音乐等民间音乐也有很多以山水、花鸟、月亮等自然为题,如《春江花月夜》、《花好月圆》、《平湖秋月》、《雨打芭蕉》等,很多作品都是面对自然、歌颂自然的,这无不渗透着中国传统音乐与诗歌文学在歌颂自然的宇宙情怀和对自然美的追求之视界融合。
3.钟情于自然的“柔性”之美
中国人审美心理中的“以悲为美”、“尚悲偏向”反映在音乐与诗歌文学审美中都钟情于自然的“柔性”之美,在总体的文化气质上具有一定的“阴柔偏向”。究其深层原因是由于其视界与儒家“中和”、“温柔敦厚”,强调宗法,重视家族血缘亲疏关系以及与道家的“以柔克刚”、“以静制动”、“虚静”等视界是融合的,由此而形成中华民族内向、保守、谦和、顺从的民族性格的形成,以及审美心理的阴柔化倾向。表现在音乐与诗歌文学中都是钟情于清风皓月、微风细雨、湖光山色、暗香疏影以及宁静月景等洋溢着柔性精神和柔性之美。
(二)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戏剧舞蹈的“视界融合”
音乐与舞蹈的结合非常密切。从美的形态来看,优美舒展、纵横交错、旋转如风的舞蹈犹如中国传统音乐中优美流畅、蜿蜒起伏的旋律,以及长短交替、富有动感的节奏。音乐与舞蹈如同孪生姐妹,从立意到风格、从情调到节奏、从气氛到意境都应是水融,浑然一体,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这也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与舞蹈的“视界融合”。从风格来看,中国音乐与戏剧舞蹈的“视界融合”体现在其共生的文化背景中,显现出南北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人文传统的差异,从而形成南柔北刚的风格特色。从发生学来看,音乐与舞蹈有着共同的人体生理、心理及节奏和表情的运动基础,而又有着共同的制约因素,如不同的地域空间、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不同的民族群体和不同的文化传统,这就使得音乐与舞蹈的视界相同,都显示出生活的多彩多姿。从美的感觉来看,“中国戏剧舞蹈中曲、圆、拧、倾与中国音乐中吟、猱、绰、注等以及汉语语音声调平、上、去、入的基本动势形态有着相关的统一性”。从其表层结构看中国戏剧与舞蹈重表情,重曲线、重圆融之美,这又体现着中国人的“中和”秉性和内向性特征,由此形成中国音乐与戏剧舞蹈具有柔劲、柔性的感觉。
(三)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园林建筑的“视界融合”
“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26]。中国园林建筑以“自然与人”之主体间性和谐统一为基础,在崇尚自然的同时,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炉,将建筑、山水和花草树木等高度融合,并借助音乐、诗文、书法、绘画等之主体间性进行审美点化,创造了一个诗情画意、意蕴无穷、令人神往的“天人合一”审美境界,因此又被称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流动的乐”。
中国园林建筑与中国传统艺术一样,都是受中国哲学有机宇宙观和有机自然观、自然生态观以及“和”的哲学思想的影响,所共同追求的是“意”的优雅和“境”的深邃以及天地人融为一体的最高审美境界。在“自然之和”、“天地之和”、“阴阳之和”与“天人之和”中,追求流动曲线之美和虚空意境之妙。中国园林建筑与中国传统艺术的意蕴表达都是追求“景有尽而意无穷”,即透过有限的景观表象去感受意象内蕴的无限的“道”,从有限到无限,再由无限而归之于有限中,领悟整个人生、历史、宇宙所蕴含的哲理。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中国园林建筑的视界是融合的。他们从同一宏观视野却从不同视角展示着中国音乐和园林建筑的不同风格和特征,诠释着中国音乐与园林建筑的不同文化意义,同时反映着人类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例如,唐代宫廷音乐的辉煌气派与建筑风格的宏伟壮丽,无不体现着音乐与建筑中的礼乐思想和审美情感等的有机整合,渗透着唐代社会伦理道德和散发着唐代帝国精神。在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巩固统治王朝而建立的严格的用乐制度和建筑的等级制度中就能体现出中国音乐与建筑的视界相互融合相通之处。再如,代表中国江南之秀美特色的苏州园林,犹如一首独特江南色彩的古琴曲《四大景》的优美旋律,婉转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这如诗如画、变化多端的园林艺术与传统音乐艺术一样追求优美圆滑的线条、迂回曲折的设计,讲究和谐节奏下的对比等,这不仅包含着自然山水之美景,还散发着园林艺术具有强烈的艺术美感和动态的音乐韵律。建筑艺术也和音乐文化一样,其结构布局与音乐结构同样具有“起承转合”和“散慢快散”的内在逻辑。如,中国建筑三段构图的布局(大台基、屋身和大坡顶)犹如音乐中的三段体,古代建筑中穿枋、腰枋、前楣、后楣等犹如古琴曲中的散起、入调、入慢、复起、尾声的结构以及各种风格交流融合的建筑中都可以显示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园林建筑的“视界融合”。
(四)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绘画书法的“视界融合”
中国音乐与绘画、书法一样都是以细腻多变的线条表现丰富的内容与情感,都是用线条的蜿蜒游动使空间的画面时间化,同时也使接受者在心与目的游动中领略其中的韵味[27]。在中国,书法被称为“纸上凝固的音乐”,这是因为书法中流动的线条、婉转的笔锋、跳跃的笔势犹如音乐中的韵律和动感,孕育着生命运动的轨迹和心灵情感的动态变化。特别是书法艺术中的草书,其运笔的连续性、节律性与音乐的节奏、旋律的起伏一样具有共同的心理基础和审美倾向(线性思维、讲究中和、注重整体、顺应循旧渐变、反对突变等),都是随时间的不断推移而完成,都是追求着“一气呵成”的完整性。例如,中国音乐中大量“鱼咬尾”、“连环扣”等手法的运用使中国音乐句与句之间连绵不断、衔接自然,与书法中起始笔至末划笔都要做到“笔不离纸、纸不离笔”的“一笔书”和笔笔相连、字字相接有着相似的规律,书法中笔断、声断而意相连的“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气息宽广”的艺术神韵与音乐中的巧妙休止造成的空白召唤的艺术效果一样具有强烈的艺术生命力,书法中点画运笔中“起笔、行笔、收笔”中的能量运用与戏曲中“以字行腔”、“字头、字腹、字尾”的韵腔方面,具有相通的运动态势和异质同构的完形心理以及共同的时空结构,这都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主体心理的延展、自由游动所致。另外,中国古琴与书法(琴、棋、书、画)是古代文人或贤达之士必备的文化修养,其深层原因是受人本主义精神的影响,这一切无不显示出寓意深刻、回味无穷的音乐与书法艺术其视界是如何相融与相通的。
中国传统音乐与绘画的视界也是相通的,不仅表现在创作的哲学基础、人文主题的选择,还表现在艺术的表现手法和接受理解的过程、文化意义的阐释等视界。如,音乐与绘画中都大量表现植物的品格、动物的精神和山水的情怀;山水画领域有一个说法叫“人在画中游”,“游”不仅指精神上的“游”,也指欣赏中“多元视点”的“游”。即要求欣赏者全身心进入画中游历[28]。这与人们音乐欣赏中的“主体角色游移”一样,实际上是“多元视点的游移、主体心态和主体心境的游移”。音乐与绘画色彩的同构,装饰手法的审美与音乐中的“留白艺术”的运用和结构的简约有异曲同工之效,都强调“立象以尽意”、“以形写神”的艺术效果。从接受美学看,中国音乐的演奏与解释,都不要求与乐谱和画面的绝对统一,而是可以注重主体的阐释,即不是对原作品的严格复制,而是根据作品的“神”、“韵”对于作品“意”的创造解释。这些都说明中国传统音乐与绘画书法的视界是融合的。
(五)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社会政治的“视界融合”
由于受儒家礼乐思想和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社会政治的“视界”是趋于融合的。即认为“音乐不是纯粹的艺术,乐与政通,乐成为礼的附庸,成为教化的工具”;还认为“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29]在这种儒家礼乐思想的影响下,完成了以艺术的形式和手段来形成社会所需要的伦理道德规范以及完美人格的塑造,正如孔子的“成于乐,游于艺”思想的体现。因此,作为社会生活体系的一个有机部分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它是社会生活的写照,它是与社会政治“视界融合” 的体现。即从音乐中可以反映出一定政治统治下的社会生活实质,可以看出音乐与政治的密切关系。唐代诗人刘禹锡说过:“八音与政通,而文章与时高下”[30]。《礼记?乐记》里有一段著名的音乐与社会政治关系的论述:“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31]”即由于不同的政治状况感动人心而产生音乐的情感色彩不同。由此出发,《乐本》篇将音乐中的“宫、商、角、徵、羽”分别代表着“君、臣、民、事、物”①,即“乐”与“政”具有同构对应的关系,且认为音乐能直接影响社会人事,决定国之兴旺盛衰,这虽然有点夸大“乐与政通”的一面,但从另一面则能说明音乐、诗歌、文学等艺术是与国家的政治和社会之“视界融合”,且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政治关系中的“和”与音乐中的“和”作为一种审美准则具有某种同构关系,是主体间性体现。因为,“音乐出于人心感物,而刑政通于人心,心物感应是乐政同源的基础”[32],因此“乐与政通”,“乐以载道”,“审乐可以知政”②体现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视界与社会政治中的视界是相通的,是融合的。
(六)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民俗风情的“视界融合”
民俗风情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生活现象。从古至今,我国各民族、各地域形成了各不相同、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它们直接或间接地折射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古老的风土人情,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以及生活面貌;从另一侧面又集中反映了该民族、该地域民俗风情的文化意识形态,也表现出该民族人们的心理素质、性格特点和气质特征。由于民族民间音乐产生于民俗活动,又服务于民俗活动,所以民俗活动是民俗音乐的载体,因此,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特别是民族民间音乐的视阈又随着民俗活动的视阈变化、发展而流传和演变。例如,婚礼歌、哭嫁歌、哭丧调、祭祀歌等民俗音乐都有它自己的灵魂和故事,各自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与生活的智慧。这充分说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在民族文化传统广阔的背景上展现的民俗风情和民间音乐的,两者的视界是融合的,两者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诗歌、文学、绘画、建筑、舞蹈、戏曲等的“视界融合”不仅有着纵向历史的积淀,而且也有横向的不同民族风情和地域特点上的积淀,但同时还渗透着中国的哲学“和”之道的熏陶。中国历史贯穿五千多年悠悠岁月,中国地理横跨大江南北,幅员辽阔,中华五十六个民族由于各自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的各具特色,使音乐与相关姊妹艺术都形成了不同的风格,也形成了各自鲜明的民族特色。从总体上看,中国传统音乐与姊妹艺术之主体间性体现在共同受中国哲学“和”之道的影响,各自视界虽有不同,但是总的来讲其视界还是融合的,是“和而不同”的体现。
六、“化身入书”与“化心入乐”
——体验音乐文化 如果说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理论给音乐接受者提供了把握时空的理性意识,使主体在鉴赏过程中达到“一种最大限度的非制约性和灵活性”[33],那么我国学者梁启超先生的“化身入书”理论,则为音乐鉴赏主体的主动介入提供了一种科学、具体的方法[34]。其中包涵三层含义:(1)主人公认同。即鉴赏主体化身为音乐作品中的主人公,与主人公进行心与心的对话与交流,并与“自我”同一化,既以自身之情感体验深化作品的内涵,又以作品之内涵促进“自我情感”的升华。(2)进入角色。即鉴赏主体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感受作品内在的情感和思想脉搏,领悟作者的艺术匠心,与作者进行主体间性互动,与作品的潜在音符产生共鸣,实现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协调统一,实现思想的洗礼与精神情操的升华。(3)出入自如。即鉴赏者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入”能领悟作品意蕴,倾听作者心声,“出”能超越作品,理解音乐佳境。即“化身入书”体验音乐文化的方法就是接受者与作者、文本及主人公等展开心与心的主体间性对话与交流过程,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品赏中就是“化心入乐”的过程,它既是对生命本体存在的肯定,又是对生命所依存的世界万物的呵护,两者都是有灵性的生命存在,它们之间能够相互感应,相互激发,相互交往,从而进入天地与我为一的审美状态。即“化身入书”、“化心入乐”的过程是离不开生命感悟及其意义体验做内核的,是接受主体的生命与世界万物的生命主体间对话与交流的过程。这是由于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性质而形成的中国美学也具有身体性的主体间性。即中国美学没有把身体与心灵、身体与自然完全分开,而且认为人的身心与自然的关系是互相感应、互相融合的主体间性[35]。在这主体间性互动交流中强调整个身心投入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体验与玩味之中。
七、“效果历史”(理解的历史性)
—— 传承音乐文化 “效果历史”是接受美学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伽达默尔认为,人是一个历史性的存在,历史是人存在的核心。他的哲学是基于理解的历史性上的,是生存于历史中的人自觉意识自己历史性的哲学。因此,他强调对一部作品的理解实际上就是读者理解的效果史,“理解始终是在历史中进行的,历史是由我们来经验的,在理解中我们是历史的一部分,历史性是一切理解的根本性,理解的历史性构成我们的偏见”[36]。承认理解和解释存在一定的偏见,其价值不仅在于为解释者创造性解读提供了一定的精神支持,同时又为后续读者的接受研究开辟了主体间性对话和交流的空间。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经验视野”。只有发挥读者的创造作用,才能通过“作者——作品——读者”的三位一体模式去实现作品真正的价值。只有通过关注读者的反应,才能进一步考察“作者——作品”的历史地位和影响。总之,作品的“效果史”是一个既沟通过去,又可以延续将来,还着眼于现实的桥梁。“效果史”是过去、现在、将来无穷尽的对话过程。
音乐文本的价值,要经历不同时代的历时性接受者和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共时性接受者的接受,于是文本的历史价值是在众多接受者的理解的纵向接受链上和受众面广的横向接受链上保存、丰富、完善和发展的,这一过程就是音乐作品的价值实现和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过程。因为,“每一个人都是‘前见’持有者,‘前见’意味着主体的历史效果意识。”[37]每个人在解读音乐作品时都会运用自己丰富的经验或者从自己的视界去感受与理解作品,于是就形成了作品的效果史,由此也传承了音乐文化。“以‘效果历史’原则进行音乐理解,音乐文本意义就必然具有无穷尽性和审美存在的永恒性,审美理解中的‘偏见’则具有了合法性”。
如,作为百戏之祖、国之瑰宝的昆曲,在不同时代的接受者当中会具有不同的接受和理解,即使同时代不同地域人们的接受,其效果也是不同的。例如,青春版《牡丹亭》,就承载了当代解释者白先勇先生对传统剧种作出创新理解的效果历史。他从现代观众的接受出发,实现了创作者、接受者、作品之主体间性互动与创生,在既保持传统又能吸引现代观众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它不仅记载了作者以及当代读者对昆曲理解的效果史,同时又促进了这一传统剧种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八、“理解的多义性”—— 发展音乐文化
主体间性教育强调相互理解,尊重差异,这为音乐“理解的多义性”和课程理解的多义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又为创造性的发展音乐文化提供了可能。
(一)音乐理解的多义性
音乐艺术的朦胧性、非确定性、非概念性特征为音乐的多义理解提供了可能性,也为创造性留下了发展的空间。英加登认为:“任何一部特定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作品只有一个,而对它的表现,原则上却可以要多少个就可以有多少个”[38]。即,音乐作品的意义阐释具有多种可能性,在遵循创作者的创作意图的基础上,不同的表演者在“二度创作”和不同的欣赏者在“三度创作”中都会融入自己的个人理解,所以造成音乐作品理解的多义性。但是,不能一味过渡地追求“理解的多义”而偏离文本的意义。音乐教师“必须即时对学生理解的层次、视野、合理性等各个方面进行判断,并对学生的解释进而决定如何才能把学生的理解引向‘合理’与‘深刻’,从而防止学生把‘发散’变成‘过渡诠释’”[39]。
“音乐理解的多义性”可以从以下是三个层面来理解:
1.理解音乐的多种角度
“理解的多义性”即音乐理解中的多解性或可变性,也就是说可以多角度的理解音乐和理解主体间存在的差异性。埃利奥特的实践哲学也渗透着“主体间性”教育思想和“理解的多义性”思想。他强调音乐实践是多元的主体间(音乐创作者、表演者、即兴创作者、编曲者、指挥家、评论家、欣赏者)进行的多样化的音乐实践活动和多视角的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解释,由于不同主体间各自的主动性和差异性存在,而这种主体间的差异性就导致了理解活动中的可变性。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让多元的主体通过音乐进行多维度的主体间互动,从而达到对音乐的多义理解。如,用音乐来表达主体间不同的情感,用音乐来表现不同的人、地方、事物以及用音乐来传达不同的文化思想内涵、信仰价值、风俗习惯等,从而加深对音乐的情感理解、文化理解、历史理解、应用理解等。
2.把握音乐的多元智能
在一定的音乐情境中“理解的多义性”体现在多元智能③之主体间性互动的优化和组合而带来的不同理解。多元智能之九种智能分别代表每个人的不同潜能,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强项和弱项,智能之间的不同组合构成个体间的智能差异,这是造成音乐理解过程中理解的差异性和多义性的心理学依据。例如,对于同一首音乐不同的人会运用不同的智能来表现不同的接受方式,舞蹈家可能会发挥身体运动智能,即用肢体语言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音乐家会运用音乐智能,即用歌声或乐器演奏表现自己内心的感受与理解;文学家会运用语言智能,即用诗情画意的语言表现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美术家会发挥空间智能,即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对音乐的理解。也就是说,由于每个人在接受音乐的过程中运用的智能组合不同,凸显的智能强项不同,所以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也就不同。
总之,音乐文本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的意义统一体,特别是当它进入教育情境后,在多元主体的多种视域关照下,教育文本的意义也具有多向的生成性,即“理解的多义性”召唤接受者不仅要从创作者出发理解创作意图,广泛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等各种文化内涵,以更好地理解文本,接近作者的原意;还强调音乐接受者对音乐多样化实践活动的主动建构,寻求不同的理解路径以及多视角的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解释,即通过对作品意义和价值的不断充盈和完善,不断发展音乐文化。
(二)课程理解的多义性
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被教师和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体验到、领悟到、思考到的“体验课程”。由于音乐教学内容含义的丰富性和不确定性,以及不同音乐接受者各自具有不同的“前见”、“前理解”,因此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音乐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并不是对所有的人都相同,音乐接受者会从不同视角和不同层次对给定的内容都有自身的理解和解读,对给定的内容不断地变革和创新,并不断转化成“自己的课程”,造成课程理解的多义性。而且,由于教育活动中多元主体间的多维互动,教师与课程设计者、教师与学生、师生与教育文本、师生与课程诸要素等之间在分享、合作、交流、沟通中思维对话与碰撞,又能生成出多义性的课程理解和“意义”的新异性;同时,由于现代课程资源的广袤性,在随着课堂教学活动展开的同时,师生的生命活力和创造潜能被激发,他们能够主动建构教育意义,从而积极改造预设的课程,形成动态的、开放的、多元的、宽容的、整合的课程,由此一些新的目标就会被引发和生成出来[40]。这样的课程理解,不仅能充分尊重师生的“生活世界”,符合新时代的教育理念,也更具有积极性与创造性,更有助于音乐接受者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身份认同。
结 语
综上所述,以接受美学为理论支点,从接受者出发,借鉴接受美学中的“游移视点”、“空白召唤”、“恰当的具体化”、“视界融合”、“期待视野”、“效果历史”等理论,构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学优化策略,能够达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并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能使中小学师生更好地接受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有效提高其重视和喜好程度,从而使优秀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附言:本文系作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研究”、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山东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与高师地方音乐课程建设” (课题号:12YJA760006)与鲁东大学校基金项目(课题号:wy2011010)的阶段成果。
注释:
①“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惉懑之音矣。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捶,其臣坏;角乱则忧,其民怨;徵乱则哀,其事勤;羽乱则危,其财匮。五者皆乱,迭相陵,谓之慢。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见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版第345页。)
②“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见白寅《心灵化批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思维特征》第53页)。
③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九种智能,即语言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逻 辑数理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空间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音乐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身体运动智能(bodily intelligence)、人际交往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自我认识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自然智能(natrualist intelligence)和存在智能(existential intelligence)。
[参 考 文 献]
[1]姚斯,霍拉勃,周宁,金元浦.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4.
[2]同[1],7.
[3]赵海.接受美学观念及其对音乐理解问题的启示[D].中央音乐学院2002届硕士论文,21.
[4]伊瑟尔.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7):136.
[5]同[1],374.
[6]同[5].
[7]同[5].
[8]同[1],374-377.
[9]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178-179.
[10]蒋勳.美的沉思[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251.
[11]池瑾璟.自由时空 人性回归——音乐审美观念浅析[J].音乐探索,2009(3):40.
[12]同[3],6.
[13]同[11],41.
[14]同[1],6.
[15]窦可阳.接受美学与象思维——接受美学的中国化[D].吉林大学2009届博士论文,42.
[16]李姝.接受美学视野中的歌剧——《原野》[J].音乐探索,2009(2):56-59.
[17]张奎志:文化的审美视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66.
[18]同[9],63.
[19]王卫平.中国现当代文学及其名家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5.
[20]包永新.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学的审美接受[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4):81.
[21](美)Randall Everett Allsup,郭声健.音乐互助学习与民族行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9.
[2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8.
[23]蒋菁,管建华,钱茸.中国音乐文化大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69.
[24]施咏.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167.
[25]同[23],207.
[26]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132.
[27]同[24],166.
[28]杨春时.主体间性与健全的身体美学之建构[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3):10.
[29]同[24],40.
[30]白寅.心灵化批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思维特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15.
[31]同[30],53.
[32]同[30],54.
[33]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37.
[34]吴俊忠.文学鉴赏的主体介入[J].晋阳学刊,1999(5):71.
[35]杨春时.主体间性与健全的身体美学之建构[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3):10.
[36]谢嘉幸.音乐的语境——一种音乐解释学视域[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31.
[37]扈中评.教育的本体解释——评《教育解释学》[J].教育研究,2009(9):111.
[38]羊为军.现象学视域中的声乐表演本体的解读[J].音乐探索,2009(3):79.
关键词:渗透;体现;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1-0188-02
自古以来,美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美术作品欣赏的过程中,心灵可得到净化,审美意识和能力能得到提升,同时还可以看到整个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发展和进步。但不容乐观的是,我们也看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没落与流失。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强调,教育工作需要加大继承、重建传统民族文化教育的力度。对于新课改下的中学美术教育,关键是如何在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为传统美术文化的生存搭建传承和发展的平台,让课堂中再现传统美术的身影,加速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并继承发扬光大。下面笔者将多年中学美术教学中已取得实效的方法介绍如下,供各位中学美术教师共同探讨。
一、教学中渗透传统工艺美术
在讲授《银饰之美》一课时,充分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本课教学目的为引导学生关注少数民族文化习俗、对民间工艺有正确的认识,积极参与文化传承。通过设计制作银饰,加深对苗族文化的认识,训练学生艺术创造的能力和综合审美能力。
课前让学生准备制作工具:锡箔纸、铁丝、剪刀、双面胶等。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制作方法:揉、捏、折、剪、贴等。通过这些方法制作不同的头饰、项饰、衣饰等。
首先,通过《醉苗乡》MV导入新课,欣赏MV中美不胜收的苗族服饰与风情。接着将收集的苗族银饰展示出来,让学生亲手触摸,引导他们对银饰的造型、艺术特征及寓意进行赏析,同时也了解到苗族人佩戴银饰的习俗。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又通过图片和视频了解苗族银饰的分类、用途和制作方法,再用锡箔纸示范制作银饰,讲述基本制作方法。
其次,让学生分组体验银饰设计制作。制作完成后,同学们争相上台展示,并自述设计创意,其他同学踊跃互评、老师点评。
最后学生述说本课的收获,他们纷纷表示要继承银饰的制作方法,使之繁荣。本课达到了使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立志传承民间工艺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中体现地域历史文化
新课标提出:“应充分利用当地的民族、民间美术资源以及文物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本土文化艺术议题,开发与利用地方美术教学资源,拓展了美术教育的内涵,并以美术自身独特的方式传承地方传统文化,凸显了美术教育的价值。在这方面笔者也做了一些尝试。
2009年湖南省博物馆展出“凤舞九天——楚文物特展”, 该展览从湖南、湖北、河南、安徽四省遴选了260余件(套)楚文物精品,这些文物最能代表楚国地域特色,于是动员学生参观了此次展览 。
这段历史,让身为湖南人的笔者很振奋,便设计了《凤舞九天——楚国漆器》一课,目的是使学生对楚文物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有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以楚人为傲的情感;让学生初步认识楚国漆器的色彩、造型、纹饰特点;结合楚地漆器纹饰特点,用一次性餐盘设计一件漆盘。
为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以地域历史文化为线索,贯穿全程教学。
教学中,首先介绍楚国历史及习俗,楚人生不离漆器,死也不离漆器。楚国漆器业发达,善于在漆器上绘画,枣漆画成为我国古代独特的艺术珍品,如,长沙黄土岭出土的彩绘车马人物花纹漆奁和长沙颜家岭出土的绘有图案的漆奁。湖南省长沙市南雅中学(简称我校,下文同)学生基本上来自长沙,这里结合长沙出土文物学习能更好地引发学生兴趣、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这样对教材进行处理和根据学生现状分析后,教材内容极大地进行了扩展,降低了教材知识的难度,学生很容易从不同的层次上对教材进行多维度的感知。学生有了对楚文化的了解和对楚地艺术品色彩、造型、纹饰特点的认识后,在设计漆盘的活动中就显得游刃有余了。
三、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现在的学生喜欢时尚,不喜欢传统的东西。然而中华民族如果缺失了传统文化,就失去了发展的根基和自身的特色。对于优秀传统文化,每个中国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去了解、传承和发扬。作为教师,我们既要重视地域、传统的课程构建,又要在全球化、多元化等方面进行积极有益地探索,寻找本土与多元、共性与个性、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平衡点。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渗透中国民间美术,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爱上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
《花圃》一课,教材通过花卉图案图形置换活动,让学生体会创意的乐趣,强调设计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其中活动二:“运用生活中你喜欢的、有意义的或有情趣的形象,设计出具有新的象征意义的图形(置换花瓣)。”
通常老师会教学生“骨式画法”绘制花卉图案。笔者发现用此法设计较复杂的图案非常耗时且不利于创造力的培养,于是把“画”改成了“剪”。
中国的民间剪纸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其中“折剪类”,即将纸折叠后剪,放开后可得同一种图案,这种剪纸的效果跟本课“活动二”的练习有异曲同工之妙。将纸折叠,同学们可以有更充裕的时间设计创意图案,而后通过一剪一打开便得到一张漂亮的剪纸。置换的图形可以是传统的吉祥图案、动物、花卉等,也可结合同学们关注和喜爱的内容设计富有时代感的新型图案。
中学美术教学既要注重知识传播和技能锻炼,更要通过艺术的熏陶砥砺道德品质,完善人格修养,实现对人精神世界的塑造。而实现这一目标,传统文化积淀的精神财富是取之不尽的瑰宝,中国传统文化闪耀着崇高的人性光辉,胸怀、仁爱、诚信、修身、立志、廉洁、牺牲……这些美德都是传统文化的信仰,也同样应该成为我们锻造人文素养,完善人格的信仰。传统文化对拓宽审美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大有裨益。中国传统文化凝结了哲学和艺术的结晶,在中医、科技、文学、艺术、教育各个领域积淀了无数令人为之倾倒的作品,其形态、功能、内涵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精神状态,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宝贵财富。脱离传统文化的积淀空谈艺术修养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传统文化和中学美术教育间存在着无法割裂的关系,是美术学习和创作永不枯竭的智慧源泉,只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才能真正拓宽审美视野、提高艺术修养、提高艺术修养,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入更深的艺术境界。
二、当今中学美术教学与传统文化结合丞待加强
“重知识,轻素养”根深蒂固。当前中学美术教育在提升人文素养上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重知识,轻素养”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善。一是注重美术技能传授,忽视审美感受培养;二是注重美术形式学习,忽视文化低云积累;三是注重美术学科本身,忽视跨学科交流。这种局面下,美术教育容易流于形式,导致部分学生文化素质苍白、难以厚积薄发。因此,强化传统文化的熏陶,从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中吸取精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积累文化功底,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重洋轻土”一度普遍存在。无庸质疑,当前我国中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中仍然存在“重洋轻土”的现象,表现为大量采用西方的美术教学模式,侧重西方美术能力锻炼,比如绘画上过分重视素描、色彩(水粉、水彩、油画“、速写等西方画种教育,忽略中国画的表现技法和形式。重视这些并无不妥之处,西方的焦点透视、解学、光影素描等能力的锻炼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妥的是此薄彼、“重洋轻土”。这种情况下,容易使人在文化意识尚且模糊的状态下,盲目追求“中西结合”。追求表面形式,忽视精神内涵,这对培养真正优秀的美术人才并无益处。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是相互融合、取长补短,我们应该时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立足传统文化,我们才能“拿来”得更理直气壮,避免陷入盲从和消极。
三、中学美术教学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举措
中华民族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建立一个兼具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和谐社会,在各个方面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将大有裨益。对中学美术教育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在优化课程设置上下工夫。课堂教学是最直接、最基本的教学方式。可以考虑在中学美术课程中增加传统文化和传统美术课程的比例,加大跨学科交流的力度,把优秀艺术作品引入课堂,充分利用课程设置的示范作用,鼓励学生广泛深入地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欣赏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
2.在创新教育模式上下工夫。美术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既可以让优秀的内容走进课堂,又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博物馆、美术馆,走进节日风俗、祭祀仪式,有条件的中学还可以鼓励学生呢感走出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进行社会实践,到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实地考察接受,了解我们国家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起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进而进行保护和传承。同时,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育和交流也是创新教育模式的应有之义,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也应相应扩展,发展充分交流、合作、激励的互动教育关系。
[关键词] 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
一、传统文化对培养大学生传统美德的作用
同志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 周年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1] 可见,我们应重视传统文化对培养大学生传统美德的作用。
1.提升大学生的聪明睿智
中国传统文化中周易八卦、五行学说的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阴阳相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及和谐理念,关于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的思想,关于、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关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1] 以及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诸子百家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等诸子百家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理念等,都为丰富大学生的思想智慧提供了非常宝贵有效的内容和素材,为提升大学生的聪明睿智提供了智慧源泉。正因为有这么多传统文化智慧,才使得中华民族成为世界民族中最为聪明睿智的民族之一。
2.陶冶大学生的人文情操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人文精神、价值理念。诸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献身精神,“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自强不息、天人合一、厚德载物的核心价值观,这些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精神理念,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前进和发展的动力。这些精神理念,有助于转变当前许多大学生追求利己主义,而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相对淡漠等思想,使大学生树立起牢固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蕴育出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宝贵精神品质和崇高价值追求。
3.培养大学生的人格品德
中国是一个以礼仪之邦著称的文明古国,对道德约束非常重视,形成了一整套道德规范,概括起来可以理解为仁义礼智信、忠孝悌恕勇等。仁是仁者爱人、与人为善,义是舍生取义、重义轻利,礼是遵守礼仪、交际文明,智是聪明智慧、勤奋好学,信是诚实守信、诚信立人,忠是忠心忠诚、尽己报国,孝是孝顺父母、知恩图报,悌是兄弟悌敬、团结友爱,恕是推己及人、宽恕待人,勇是英勇顽强、自强不息。这些道德规范在当代大学生急功近利、忽视个人道德修养的形势下,对大学生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仍将起到不可替代的规范作用。这些传统美德对加强大学生的个人道德修养,熏陶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仍将发挥重大的积极作用。
二、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传统美德的思考
1.多方营造大学生传统美德的教育环境
首先要营造一个全社会尊重、弘扬传统文化的社会环境。在坚持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的前提下,尊重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思想意识领域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思想不动摇,文化建设也必须以此为指导思想,但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必须注重文化的传承性,尊重文化发展的特殊性。同时,各级政府都要真正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常抓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同时,也要狠抓精神文明建设、传统文化和道德建设,两手都要硬,促使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建成和谐社会。通过党和各级政府的支持带领,各类媒体的共同努力,加大投入,提供更多的优秀文化产品,兴起全社会重视传统文化的热潮。
其次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价值,特别要认识到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人本关怀、道德教化、和谐思想等,对今后社会发展、民族复兴、社会和谐、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良好的校园文化,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在帮助大学生丰富课外生活、培养健康积极心态、陶冶高尚情操、传承传统文化等方面,都起到不可替代的潜移默化作用。要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必须在加强校风、学风、师德建设和增加物质文化设施等方面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再次要营造一个和谐安宁的家庭环境。家庭结构以及相应的家庭文化诸如伦理关系、道德言行规范等,对家庭成员的成长、发展以及思想状况都有极大影响,所以,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至关重要。我们必须注重加强家庭美德建设,注重对下一代传承传统美德、人情风俗,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安详的家庭环境,使大学生从小就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2.加强高校秉承传统文化和美德的教育
一是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有个正确的统一认识,正确认识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关系,使我们的教育真正做到培养出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社会有用之才。
二是要落实制度保障。要保证传统文化教育工作顺利、健康、有序地开展,首先要有制度保障。建议教育部将传统文化教育列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列入大学教学大纲,具体操作可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增加传统文化教育课,政府组织专家编撰相关课本。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使大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学习传统文化知识,领悟传统文化精华,弘扬传统美德,激励传统民族精神。其次要建立一支专业化传统文化教师队伍。在目前情况下可以选拔一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修学习,以提高掌握、传授传统文化的能力。最后是经费投入的保障。传统文化本身内容丰富,博大精深,仅仅靠课堂教育远远不够,需要把课堂教育、课外教育、实践教育和网络教育等教育方法手段和途径相结合。为此,政府相关部门和学校要确保传统文化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善传统文化教育的各项硬件和软件条件,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与落实。
三是要充分运用高校各种教育渠道。首先要抓好课堂传统文化教育。尽快把大学生传统文化课纳入大学教学计划,加快传统文化教材的编写,组织高校探索传统文化教学方法,尽快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其次要大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要积极探索引导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方法和途径。如开展传统文化讲座、中华经典阅读、美文古诗诵读比赛、传统文化知识比赛、传统文化技艺比赛、网络博文比赛、文艺活动、历史博物馆和文化古迹考察及因地制宜采取学生社团理论学习研讨等多种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和引导大学生投身于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之中,充分发挥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主体性,使之成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实践者和宣传者,最终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与传统美德。再次,要充分拓展网络教育平台,建设一批有特色的“传统文化精品网站”。通过网站丰富的文字、图像、声音和动画等信息,使大学生如身临其境,提升其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从中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参考文献
[1].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2).
关键词:美术教学;中华传统文化;继承;弘扬;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278-02
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造就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她博大精深,渊源流长,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提高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素质,推进我国文化发展和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传承中华传统美术文化,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为青少年一代的精神素质,使他们热爱优秀传统文化、景仰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具有鉴别和创造先进文化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新课程标准对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学校是传承民间艺术文化的最主要阵地,学生是传承民间艺术文化的最佳主体,教师是传承民间艺术文化的主力军,而教学是传承民间艺术文化的最佳渠道和方式。因此中小学的美术课程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技能,更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对此,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和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想法。
一、美术教学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美术活动和美术作品的视觉化与直观性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人类对外界所获得的信息80%以上来自于视觉,而美术活动、美术作品都是视觉化的艺术,对于传统文化而言,绝大部分文化要传承和发展通常先进行视觉化,然后再进行传播。而在进行视觉化的转换过程中,美术活动的介入可以极大地丰富文化视觉,并使得较抽象的文化内涵变得更加具体和易懂。如《三字经》在传承时,用文字进行记载,而早期传承用书法的形式进行记录,现代化的传承进行图书化,加入插图的创作,使之图文并茂,这都需用美术的表现形式,才能使其更易于传播和传承。
美术介入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得传统文化变得更加喜闻乐见,更易于引入专业课堂。比如在上《看花灯》一课时,除了讲述元宵节看花灯习俗的起源和历史传说,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外,还可以从美术的角度去欣赏分析各地区花灯的造型及色彩的特点,引导学生讨论花灯的设计和制作方法,并进行创意设计和工艺制作,这样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内涵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形式各异的花灯代表着人们在新年里不同的愿望,学生除了设计传统的兔子灯、荷花灯等,有的还设计了喜洋洋、小熊维尼等可爱的新造型,在材料的选用上,除了运用纸、竹、绸缎等是很常见的传统素材,还融入了塑胶、玻璃纸、皱纹低、铁丝、压克力废弃纸盒、铝罐等各式现代材料,表现出花灯的透光性,充满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对传统花灯有更进一步理解,同时也让传统文化在他们心中打下烙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还可以将绘制的花灯布置起来,开展师生共赏花灯猜灯迷系列活动。
二、美术教育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
在传统文化中,唐诗宋词等文学作品与书法、国画等艺术相结合,使得其文化内涵与外在表现形式相得益彰,把先人的文化精髓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二者的结合,更加相互提升文化品位,而美术作品中的诗情画意的源泉来自于传统文化,并使其升华和物化为视觉形象,创造为有中华文化意境的艺术品,文化艺术品的广泛传播和雅俗共赏的特点也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创新。如在上《水墨画变体画》一课时,首先学习水墨画的基本知识,然后再带着学生欣赏中国传统的汉代画像石、木版年画以及国内外名作,从中了解名画的创作背景、内涵及绘画方式等,并利用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工具和水墨技法,在艺术家的原有作品中加进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画出耳目一新的作品。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学习了传统国画方面的知识,而且让学生学以致用。将名作进行二次创作,既巩固了传统水墨知识,又进行了绘画方法、理念上的创新。
三、美术教学开辟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途径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美术学科 教育
近年来,中学教育中普遍兴起了传统文化风潮。无论是各地举办的经典诵读活动,还是身着传统汉服的成年仪式等都体现了传统文化思想的回归,这是可喜可贺的。具体到中学的美术学科教育,弘扬祖国传统文化更是责无旁贷。应引导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文化艺术、参与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的过程中,提高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责任感,这也是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必由之路。
一、中学美术学科教育现状与环境
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整个社会文化趋于浮躁。特别是中学生受到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对商业性和娱乐性的大众文化趋之若鹜,普遍忽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在其成长过程中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所谓“快餐式文化”,这对青少年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例如国外卡通动漫的泛滥,尽管其中也不乏好的作品,但是很多宣扬暴力、粗制滥造的影片也充斥着屏幕。为了抵消这种不良影响,在中小学中开展弘扬传统文化教育,回归传统文化精神应当是刻不容缓。反观当前的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普遍存在着偏重技法学习,忽视对传统美术精髓的了解,忽视民族感情的培养和民族文化元素的继承。长此以往,终将导致民族审美文化的破坏,学生对民族认同感的衰减。
二、何谓传统文化及在美术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自远古而一直传承下来,到现在,乃至将来,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道德、风俗、心志、文化、艺术、制度等。它包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言行一致的思想作风,重视高尚的精神生活、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等。而在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传递与塑造怎样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呢?
其实,传统文化中的知识和民间工艺等只是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表现形式或载体,深层次的价值观念、思想和行为方式才是传统文化的内核。因此,我们要继承发扬传统、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情趣。依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及美术学习的特点,吸取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融入时展的新元素,通过美术这个载体,不断创新、充实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发挥美术教学在弘扬民族文化、塑造民族精神的作用。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整理、利用民间传统文化的精华,将其作为一种美术教学资源,适时渗透,让传统文化为美术教学服务,开辟美术教改的新天地,使学生的素养及人格、个性等得到全面培养和发展。让学生对艺术的学习不仅仅是技能技巧的学习,而成为一种文化关照下的学习,让学生在一种文化情境中理解艺术,并通过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感受和学习,进而参与文化的传承、表达和创造,塑造民族精神。
三、通过美术课堂教学应使学生传承下去的传统文化理念
(一)热爱生活的思想。艺术源于生活。一个艺术家首先是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艺术家创作的作品无不体现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所以我们首先应将学生培养成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试想齐白石笔下那栩栩如生的小鱼小虾平淡中透出几分天真,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看了怎能不让人悠然忘我,喜爱上这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呢?每一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应教会学生珍爱生命、热爱自然。
(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强调天人合一,讲究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这在现代社会更是难能可贵的。地球是所有人的家园,我们只有爱护环境,善待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才能实现心中的理想。在宋元时期的山水画里我们可以找到中国人所向往的精神家园。这些画作里无不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植物,山水,阴阳、动静、明暗等平衡,这些理念与如今的和平发展、爱护自然、保护地球、构建和谐社会不谋而合。
(三)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中国是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与文明的大国。在华夏大地上几千年来繁衍生息着不逊色于世界上任何民族的中华民族。我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通过美术教学,使学生了解祖先的辉煌创造,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必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认同感,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四、我们应该怎么做?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我们可以汲取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精华、精神积淀、审美情趣,通过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使学生掌握美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完成育人的功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一)进一步强化艺术鉴赏课,在历代的优秀作品中找寻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的历代美术珍品浩如烟海,是每个时代传统文化的象征和代表。每一幅作品都是时代精神的产物,包含着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入了解作品,也包括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风俗、地理等知识,把每件作品都作为反映历史的镜子,从中探究中华文明的脉络。
(二)加强民间美术的发掘和整理,强调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民间美术源远流长,如木版年画、剪纸、刺绣、泥塑等都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民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是中国人的审美理想的寄托。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当地实际,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展览、拜访民间老艺人,亲自动手实践等活动使学生体验民间美术的无穷魅力。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专美术教学;运用
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积极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运用,有助于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在美术教育中,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是促使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过程中学有所得。二是在学习传统文化中,丰富学生自己的艺术素养。
1.标志设计———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
为了更好地进行中专美术教学,应该积极地将美术教学跟行业和社会的需要充分地融合起来。故而,在美术教学中,学以致用也就显得异常重要。我们就用标志设计进行说明。作为中专美术教师,应该充分地将教学和标志代表的活动主题、企业文化、商品特色等充分地联系起来。与此同时,在这些标志设计中有机地融入一些有关于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一些元素,这样就可以充分地对品牌、活动、商品的主题和文化气息的突出。举一例,比如就“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北京奥运会的标志。在这个标志中,融合了很多元素,有书法和印章等艺术元素,这一标志又很好地突出了当年那一届奥运会的重要的主题。该标志在选色上,设计的时候选择了具有喜庆颜色的中国红,也体现了中国的满足颜色,而标志“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其主体则为印章,充分地将书法、中国传统的印章和运动特征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之上,充分地通过艺术手法上变形和夸张,然后非常巧妙地幻化成一个人影———向前奔跑、舞动着的人形。与此同时,该“人”字的造型特别向一个“京”字,特别神似。该标志有着特别强的中国味道。以上所例举的标志都是极具代表性的设计。在一些标志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寻找准契合点才是关键所在。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积极地渗透传统文化艺术,可以组织学生自己设计出不同的主题活动的一些门票。此外,还可以跟企业联手,知道学生在企业的序幕中进行实践练习,以做到学以致用。
2.美术绘画———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艺术
不同的美术作品,有着不同的文化特点,体现着不同的时代文化背景。绘画者在作画中,充分地将自己的理想融入到风俗的特色、艺术的理解中后,所得到的的作品常常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以陶瓷进行阐述,陶瓷影响周边国家时期应该数唐宋时期中,后来随着丝绸之路的开拓,陶瓷接着就传入到了西方的一些国家。在西方的一些国家里,他们在陶瓷的基础上,然后再通过进一步地创造,在没有手柄的装上手柄,与此同时镶嵌上一些华美的金银饰等装饰品。这又形成了另一种风格。故而,作为美术教师应该充分地品画和赏画的时机,组织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感受。进而促使学生们对画意的理解,对画技的掌握。有了这样认知,则可以积极对传统文化实施创造和传承。与此同时,在绘画过程中,还需要对学生实施多种多样形式地操作,而不局限在某一种方法和方式上。我们就以写生进行举例,在中国画中,其要求一般都是以意境来表现事物。作为美术教师,所以应该积极地鼓励写生用中国画艺术来创作。
3.手工制作———传承传统文化艺术
以上所说的传统艺术设计到的油绘画和工艺制品以外,还有很多的艺术作品,他们跟娱乐、风俗、生活都有关。在这些工艺品中有剪纸、脸谱,以及中国结、年画等。作为中专美术教师,应该将美术教学和学生的就业联系在一起。将目前的教学内容实施拓展延伸。这样一来则可以将学生对文化的接触面实现拓展。并积极地提高学生的知识的系统性的全面、完整性。教师在基于生活化的传统艺术,且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实施美术体验活动。这样,则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文化知识的认识和提升。比如,我们可以用手工制作来进行阐述。在手工课中,可以通过剪纸来实现艺术的积极创作。在剪纸中,可以剪人物、花鸟、字等,在这一系列的手工制作中,促使学生在多次练习过程中,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艺术。而且在手工实践过程中,认识到传统文化中风情和内涵。此外,如传统文化中的皮影戏教学和木偶戏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充分地利用生活中被扔掉的一些废品,然后做成木偶玩具。在手工制作中,达到传统文化的传承。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专美术教学中充分地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有机地跟中专美术教学进行有效地融合,积极地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实施挖掘,提炼出中国文化的精髓。为此,在美术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一方面契合点的寻找,做好标志设计;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艺术,美术绘画;以及传承传统文化艺术———手工制作,只要从以上各方面进行努力,相信会实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虞璀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旅游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刘畅.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渗透与运用[J].大众文艺,2015,07:253.
摘要:中国文化彰显中国特色,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是中国古典艺术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现代艺术文化发展的基底。在中专美术教学中学习和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不仅是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途径,亦是实现中专美术特色化教学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在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学融合重要性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艺术;美术教学;融合;运用
发展以中国元素为核心的创新型美术教育是我国中专美术教育实现自身创新及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史,优秀文化艺术灿若星辰,并随着我国历史的不断发展,其内涵得到不断的丰富。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育融合在一起,使其相互渗透,是发展中国元素创新型美术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学融合的重要性分析
传承、发扬和与时俱进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立及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各种西方艺术文化思潮不断冲击着我国民众的价值观以及文化观,以中专生为代表的青年主体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很容易受到各种西方思潮的影响,因此,在对其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更需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育的融合,在与时俱进中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基于此,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学的融合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实践意义,具体表现如下:
(一)对学生独特美术风格形成的促进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水墨画、木版画等不仅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亦是世界文化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占据着独特的地位。美术教学不仅是绘画理论、绘画技能的教学,更重要的是美术精神以及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教学,而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融合进中专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更好的解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领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魅力,更能引导其在美术基础理论和绘画技能知识学习过程中逐渐发现中国美、创造中国美,并深入体会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髓,从而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美术风格。
(二)对现代文化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融合作用
中国现代文化艺术的发展既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为基底,又吸收了其它因素,形成了具有现代化风格的文化艺术,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则需要吸收现代文化艺术中的一些精华因素以保持与时俱进。
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华,增添美术教学亮点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具有音乐、美术等多种形式,但无论是哪种艺术形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有着其独特的艺术精华。我国古人在艺术上一直追求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反应在文化艺术中即为意境表现,如中国传统美术作品中的松意味着坚韧不拔、梅意味着品节高尚、荷意味着出淤泥而不染等。
(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发展美术教学中国元素
中国元素彰显中国特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艺术的深厚积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既包含有古人的艺术精神追求,亦包含着许多与生活、风俗习惯等有关的文化艺术,如具有明显中国特色的中国结、剪纸等,都深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因此,在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融入中专美术教学过程时,既要注重与美术本身相关的知识教学,亦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延伸,将美术教学与实践就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可以融合中国结欣赏及编织、剪纸以及插花等实践性艺术教学方式,即通过开展美术手工课,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深入理解民族文化内涵,以更好的将中国元素融入自身美术学习中。
(三)欣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作品,拓展美术教学空间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集中表现。因此,在中专美术教学过程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时,要通过多媒体展示、艺术博物馆实地考察等形式引导学生欣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作品,如引导学生欣赏中国传统写意画中的神似而非形、工笔画中勾勒出的细腻线条、建筑艺术中的天然去雕刻等,以不断丰富美术教学的艺术表现形式,拓展美术教学空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帮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从多层次、多领域以及多样化的艺术表现空间内丰富自身美术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文化的重要艺术载体,具有明显的民族审美特征,将其适当的运用在中专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有利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扬,亦有利于帮助学生在美术作品创作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为往后的美术创作及就业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