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9 15:44:0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市场经济趋势,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戏曲茶楼在性质上属于茶楼或茶馆的一种类型,它是把民间的戏曲文化与茶文化结合起来,让客人在饮茶的同时欣赏戏曲表演,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但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早在宋代,民间艺术就进入了茶馆,有艺人、艺伎在茶馆吹拉弹唱,地方戏曲也常在那里表演。清代中叶以后,说唱艺术已经成为茶馆的一项主营业务。但是在这一时期,此类茶馆的主营业务依然是饮茶,只收茶和茶点的钱,戏曲虽然在茶馆兴盛,但也不过是其附庸之物。二十世纪上半叶,戏曲和茶馆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一些茶园、茶馆成了戏园的代名词,是人们丰富自身精神生活的重要场所。当时有许多名伶在茶馆献艺,吸引了众多茶客和票友,如在当时作为河南省会的开封市,就有着许多茶园以戏曲表演为主。此时这些茶馆的主营业务已经不再是茶,而是戏曲大餐了。当代,“戏曲茶楼”或“戏曲茶馆”已经成为一个专有名词,一目了然地揭示出这一类型的茶馆是以戏曲表演为主体、饮茶为辅助的。茶客来到戏曲茶楼不为饮茶,不为谈事,只是为了在此听上几段自己喜爱的戏曲。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物质生活丰富之余,必定会寻求精神家园的满足。戏曲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生活积淀,在民间拥有着一大批忠实的观众。在河南本土,无论在乡村还是在城市,都常常能听到一些戏迷饶有兴致地在农家小院或者公园唱着戏曲,且周围必定会有许多人观看聆听。这也就说明了传统地方戏曲不仅在农村而且在城市依然有强大的市场。然而,城市不比农村可以接连好几天在一个空旷的地方搭台唱大戏,加之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生活节奏较快,故居住在城市的戏迷们需要一个固定的场所来观看戏曲表演。所以,20世纪90年代之后,大大小小的戏曲茶楼、茶座便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的城市中应运而生,满足了城市居民精神生活的需要,开辟了戏曲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而郑州市作为河南这一戏曲大省的省会当然不会例外。郑州市与河南乃至全国其他城市的相比,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戏曲资源优势,因此也是河南省最适合开设戏曲茶楼的城市。首先,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处于中原的核心地带,凝聚了中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最能代表河南的形象。其次,郑州市拥有丰富的剧种,数十种河南地方戏、豫剧的五大流派及其几大调都在郑州汇聚,是名副其实的“戏曲大码头”。再次,郑州市是河南省剧团和专业演员最多的城市,它拥有省市级豫剧团和曲剧团共七个,公立的戏曲学校两个,专业戏曲演员众多。最后,郑州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之一,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也是旅客们的集散地和中转站,方便吸引热爱河南地方戏曲的外地人来到郑州感受本地的戏曲文化,加之郑州本地也有众多戏曲爱好者,使得郑州戏曲茶楼有着相对庞大的受众群体和市场潜力,这一点也是众多优势中最为重要的。据调查所知,郑州市第一家戏曲茶楼于1993年由一位台湾同胞开设于二七广场附近的大同宾馆,虽然只存在了短短的几个月,但它标志着郑州市的戏曲茶楼进入了开始阶段。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之间的七八年时间是郑州市戏曲茶楼最为兴盛的时期,先后有近百家戏曲茶楼在郑州市开设,而在2000年时,曾有五十多家并存。然而近几年戏曲茶楼却趋于平淡,不少茶楼关门歇业,还有一些在继续维持,但也只是惨淡经营,形式不容乐观。即便如此,我们也应该看到郑州的戏曲茶楼有着令人欣慰的发展前景。因为戏曲茶楼已经在郑州市扎根并形成一定的规模,成为展示河南戏曲文化一个重要的窗口,具有坚韧的生命力。据统计,目前郑州现存的戏曲茶楼有三十家左右。其中高档的约有十家,主要分布在管城区、金水区和二七区的繁华地段;中低档的在十五家左右,主要分布在中原区和惠济区这些离市中心较远的区域。高档和中低档戏曲茶楼在受众群体、内外部设置、演员、演出形态、消费形式、消费程度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总体来说:高档的戏曲茶楼定位较高,茶客的经济实力较强,所以要选择繁华地段,打造优雅环境,这必然也导致其成为高消费场所,进而对演员的个人素养和唱功也会有较高要求,而中低档的与高档的相比就有着较大反差。郑州市戏曲茶楼主要的营业时间是晚上,而白天则处于歇业状态,这是因为戏曲茶楼作为一种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休闲娱乐场所,可以使白天忙碌的茶客们晚饭后在此得以缓解、释放。
二、郑州市戏曲茶楼的存在价值
郑州的戏曲茶楼“像郑州这个城市一样,喜行不于色,藏民而不显于市”,是河南戏曲文化的独特景观之一。河南本土戏曲在这里上演,使郑州有了自己的特色,而这一切都体现在它的优点和价值上。
第一,与剧场相比,其演出形式比较自由、灵活。剧场演出的局限性在于它并不是每天都有演出,而且每次演出的是一个固定的、完整的剧目,时间较长。这就要求观众等到演出的那一天方可观看,且每次只能看一个剧目,观众一旦到了剧场没有选择演员、剧目的权力,只能听从剧团的安排。而戏曲茶楼在演出形态和演出方式上与剧场有着较大不同。戏曲茶楼作为一种商业气息浓厚、面向市场的文化产业,满足客人需求是其最大的服务宗旨。所以,在这里茶客有自由选择的权力。他们根据点戏单点某几位演员的某几出戏,茶楼就会及时进行演出,其随机性、灵活性比较大。在这里观众每天可以在此听到几十个乃至上百个戏曲片段和各种剧种,这也正是戏曲茶楼十几年来依然坚挺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丰富了当下的娱乐形式,既拉近了演员与观众的关系,也给戏迷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河南地方戏曲是世世代代河南人民审美心理沉淀的结晶,在中老年人群中依然备受欢迎,所以郑州市戏曲茶楼的存在正为中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娱乐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场所。郑州的戏曲茶楼不讲求气派豪华,而是追求简单大方。茶楼的空间面积一般都不大,可容纳五十至一百人。在内部布局上,前面有一个古雅明亮的戏台,旁边坐着乐队,后面摆放十几张简单的桌椅,使客人感受到场面的温馨,近距离的观看自己喜爱的戏曲。有的演员还会走进观众与其攀谈,使得演员和观众没有在剧场时的距离感,侧面上再次加深了戏曲与民众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了地方戏曲来源于民间以还原于民间。一些茶客本身就是戏迷,他们有时也会按捺不住,主动上台献唱,乐队也会予以伴奏,而茶楼是不会像茶客收取伴奏的费用,只要茶客高兴就好。
第三,为专业剧团演员和业余演员提供了收入来源,改善了许多演员的生活,也有利于提高演员们的演唱水平和综合素质。近两年来,河南政府出资扶持本地专业剧团发展,开展了“送戏下乡”的活动,专业演员也因此有了固定的收入。可是前些年,戏曲因受到现代流行娱乐形式的强烈冲击,一直处于一蹶不振的状态。无论是专业剧团还是业余剧团,其演出都极少有观众,许多县、市级的中小剧团因没有经费扶持,没有收入来源,演员长时间发不出工资,最终纷纷解散,其演员也失去了生活保障。而郑州的戏曲茶楼吸纳了这批演员,给这些从剧团走出的演员提供了收入来源。因为面向市场,所以必定会有竞争,这就使得演员们不断学习、锻炼、创新,以提高自己的唱功及综合素质。演员是戏曲表演的重要载体,也是重要传承者,所以,演员的综合素养得到提高,对弘扬、革新中原戏曲同样有着重大意义。
第四,代替剧场或剧院成为外来人士欣赏河南戏曲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豫剧在全国是第一大地方剧种,南到台湾,西到,全国十几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有专业的豫剧剧团,无疑是河南地方戏曲的骄傲,也是河南文化的重要特色。戏歌《烩面好吃豫剧好听》开头就有这样一句词:“没看过豫剧你不能算到过河南,没吃过烩面你不能算来过中原。”在现今旅游业兴盛的形势下,拥有着豫剧和烩面两大最具河南地方色彩的旅游资源的郑州,对外来游客具备着一定的吸引力。由于当今剧场经济发展不景气以及其定时定场的局限性,已经不能及时、全面地为外来游客提供精彩的演出了,而戏曲茶楼以其独特的戏曲文化、资源优势和自由性,恰好弥补了这个缺失。来河南旅游的人们,为了欣赏最精湛的豫剧,感受河南地方戏曲的魅力,最好的选择场所就是郑州的戏曲茶楼。
第五,有利于借助戏曲向大众传播重情重义、惩恶扬善的传统价值观念和历史文化常识。俗语有云:“黄土厚,黄土黄,黄土里长出了梆子腔。”中原戏曲诞生于民间,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其对现实生活的观照和所蕴含的惩恶扬善的教化思想,都典型地体现着中原民众的审美心理和群体性格。河南戏曲无论是传统戏还是新编古装戏,都以历史题材居多。而这些脍炙人口的戏曲在郑州市的戏曲茶楼长期上演,使人听后酣畅淋漓,有着自己的善恶评判,同时也有利于普及历史知识。
第六,在传统文化和市场经济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契合点,为中原戏曲文化的发展指出了一条适宜的道路,既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又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在当今这个市场经济多元化的时代,改变观念、开拓创新才是长久发展之计,传统文化更是如此。郑州戏曲茶楼将传统的地方戏曲置身于广阔的市场之中,与影视、流行歌曲等进行较量,为戏曲的保护传承开辟了一条重要道路,同时也有利于使其不断革新,增加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以更好更长久地发展。
三、总结
区域营销就是区域从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出发来塑造投资环境,并把整个投资环境像产品一样对外推销,来吸引投资者的投资、满足投资者需求的一系列与投资市场有关的活动的总和。所谓区域营销实际上是指两个过程:一是指区域营销者在经营区域时,将区域看做市场导向型的企业,向企业家一样将区域作为一个产品,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特定的目标市场,并针对目标市场进行创造包装和行销过程;二是区域政府或区域联盟以及各种区域利益相关者在市场营销理论的指导下,创造并提供有价值的“区域产品”,利用市场营销理念和方法将整个区域进行企业化,产品化经营,整合区域内的各种资源,满足“区域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从而最大限的地实现区域增值的一种社会活动和管理过程。这一概念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内容:(1)区域营销既有企业的特点,也具备有一些政府管理的特征;(2)指出了区域营销者是区域政府或政府联盟以及各种区域利益相关者;(3)指出了区域营销实际上是市场营销理论和方法在区域发展中的应用,区域完全可以利用企业市场营销理论和方法,结合区域特点并整合区域内的各种资源来开展各种营销活动;(4)指出了区域营销的实质是将整个区域进行企业化、品牌化经营,从而吸引和满足各类目标客户的需求和愿望;(5)区域营销的目的是为了树立区域独特的形象,提高区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区域增值,从而提升区域竞争力。
二、关于区域营销策略的研究
目前,关于区域营销策略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研究认识:
1、认为区域营销策略必须实施品牌化工程,而区域营销中实施品牌工程的基本目标是“取得各个相关要素的最大优化与最佳整合”。品牌特性的确定是品牌成败的关键,树立城市品牌独特性的方法为:“即按照唯一性、排他性和权威性的原则,找到城市的个性、资源理念,根据地理环境、现实条件、功能性质、历史文化以及区域的经济联系等特点进行规划,并注意保护文化传统、地方特色,提炼独特的、真正有价值的品牌。”
2、认为根据不同类型和性质的城市在国际、国内所发挥的政治、经济或文化的作用,以及城市自身的个性特点,可将城市的品牌氛围以下主要类型:政治型城市品牌、旅游型城市品牌。并指出了我国当前城市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品牌塑造的途径。
3、强调区域营销品牌化策略会到来长期的外溢效应、良好的品牌效应为他们通向成功提供了捷径。认为由政府实施的品牌化策略能够“提升众多中小企业基于特殊能力和专业性的区域形象,拓宽他们的产品销路,增强他们的行动信心,使他们积极有效地去参与市场竞争”。从这一角度看,由政府来实施品牌化策略对于产业群的健康成长也是十分必要的。
4、提出了城市营销战略的制定、实施及调整思路。认为区域营销战略包括“明确城市产品、城市营销策划以及制定系统的营销组合策略”。区域营销策略的实施不但要从规划入手,还要成立一个专门负责区域营销的机构。营销策略要做好营销市场目标化、城市建设市场化、投资环境最优化、核心产业集聚化、城市形象品牌五个方面的工作。综合目前的研究状况,我们可以看出:区域营销策略是指一个区域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用营销的方式来运作管理区域的总体设想和规则。在实施区域营销策略战略时,应注意对营销活动进行控制,定期进行绩效评估,动态地调整营销策略,以保证区域营销策略的有效性和目的性。
三、区域营销的策略
(一)区域产品策略
美国经济学家威廉•极•尼克尔斯指出:“产品可以是一个人、一个地方、一种思想、一种是在的物品、一种服务、一项政府的规划、一个慈善机构、一种福利事业、或者任何其他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他人的事物”。一般来说,区域营销产品分为两大类:公共产品和营销产品。公共产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土地及水、矿藏等资源的开发权、城市基础设施及交通设施的开发经营权、城市公共事业的经营权、特殊行业的特许经营权。由于自然资源秉赋、人力资源、历史渊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的限制,同一区域内不同具体“产品”以及不同区域内同一具体“产品”的素质以及未来发展前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决定着,区域营销的产品定位。在进行营销定位时,有些区域借助区域的整体产品进行定位。例如,过去几年,中国有多个城市提出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按照城市学者马阳的观点,“国际大都市”应该是区域中心、移民之城、会展之城、组织之城、服务之城、创业与人居之城、传媒之城与文明之城”。可以说,“国际化大都市的营销定位为城市营销的“整体产品”提出了要求和发展目标。而有些区域则可以借助本区域内有明显竞争优势的某类具体产进行营销定位。例如,洛阳借助其“九朝古都”的历史地位主推历史产品吸引旅游访客。当然,确定区域营销的助推产品必须是建立在全方位的营销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区域营销者要充分考虑区域产品的实际现状、竞争状况、目标顾客状况以及营销环境等因素,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找出面临的威胁和机会,从实际出发,用战略眼光对区域“产品”进行合理定位。
(二)区域品牌策略
区域品牌策略包括两层意思:其一:产品品牌区域化,即实施区域产品品牌策略。该策略的含义是扶持和促进区域内品牌的创立和发展,通过提高区内品牌的竞争力来提高区域的竞争力,进而借助区域产品形象的提升达到提升区域整体形象的目的。其二,区域形象品牌化,即实施区域整体品牌策略。该策略的含义是为区域的整体形象树立一个品牌,把区域作为一个品牌来经营,以品牌的来参与市场竞争,在树立区域整体品牌的同时,为区域的产品创造区域品牌形象,即将区域的产品品牌与区域的形象品牌结合,达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1、区域产品品牌策略
实施区域产品品牌策略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促进区域营销的一大助力。一个产品一旦成功地创立了自己的品牌,那么这个品牌所代表的就不单单是产品本身,它同时代表了一个企业、一个行业,最重要的是它代表了一个区域,成为区域经济水平和形象的一部分。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人们常说的“云烟川酒”,“云”就是指云南,之所以有这么一说,就是因为云南拥有著名的香烟品牌红塔山、云烟;而“川”则是指四川,也是因为四川出产名酒五粮液、泸州老窖的缘故。可见,区域内知名的产品品牌不仅是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还是区域传递给外界的一张名片,代表着区域的脸面。
2、区域整体品牌策略
品牌被消费者视为产品的一个中要做组成部分,有魅力的品牌可以使消费者产生心理偏好,因此品牌能够增加产品的价值。实际上,当我们将区域当做一个整体来营销时,区域的名称就成为了区域的品牌,被看做区域这个产品的组成部分。如果区域产品的品牌策略是为区域产品创造知名品牌,该策略的关键是区域产品,那么将区域作为一个品牌来营销,区域的整体形象就成了品牌的载体。区域的整体形象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单区域的品牌却有一定的属性。这个属性也就是区域最具优势的资源。这个资源可能是区域的优势产业,也可能是区域的自然或人文化境。可见该策略的关键是要给区域打造一个良好的区域整体形象,整合区域资源,突出区域优势,扬长避短,增强区域的市场竞争力,并以此作为区域品牌营销的立足点区域某些方面的优势一旦变成市场竞争力,区域的品牌就有了支点。区域形象是区域品牌的载体,随着区域整体形象的提升,区域也会逐渐成为一个名牌区域,从而又反过来促进本区域的发展。
(三)区域促销策略
区域通过各种方式和目标市场之间双向传递信息,以启发、推动和创造对企业产品的需求,并引起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的综合活动。通过促销,提供信息,使顾客了解区域产品有哪些特点,倒什么地方购买,购买的条件是什么等,从而引起顾客注意激发其购买欲望,为实现和扩大销售做好舆论准备;强化区域形象,尤其是通过对名、优特产品的宣传,更能促使顾客对区域产品及区域本身产生好感,从而培养和提高“品牌忠诚度”,巩固和扩大市场占有率,一般的促销策略分为人员推销、公共关系、营业推广及广告等,区域应对促销策略进行适当选择,综合使用以求达到最好的促销效果。在促销过程中可以采取推式策略、拉式策略、推拉结合策略。推式策略是指利用推销人员与中间商促销,将区域产品推入渠道的策略。推式策略风险小,推销周期短,资金回收快,但其前提条件是须有中间商的公式和配合,拉式策略是区域针对最终消费者展开广告攻势,把产品信息介绍给目标市场的消费者,使人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形成急切的市场需求,然后拉引中间商纷纷要求经销这种产品;推拉结合策略是把上述两种策略配合起来运用,在向中间商进行大力促销的同时,通过广告刺激市场需求。
(四)区域定价策略
产品价格的杠杆作用,一方面表现在其对一个区域市场消费品类的宏观调控,影响区域市场中的产品结构构成以及品类消费潮流;另一方面表现在对市场消费的拉动和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促成阶段的消费高峰和消费低谷,也就是说,当我们需要为一个新产品定价的时候,既要考虑产品的成本,又要考虑综合的市场因素,利用好价格的杠杆作用,营造良好的消费气氛,促进消费,刺激消费,培养潜在消费群。并借此提高销量,扩大市场份额,从而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菲利普•科特勒说:“从最狭隘的角度来说,价格是对产品和服务所收取的金钱。较广义地说价格是指消费者用来交换拥有和使用产品或服务利益的全部价值量。”所以,为产品妥善定价,既能体现企业决策与市场实际的契合程度,又能体现一个企业或者产品对一个区域的掌控程度,不仅关乎企业的利润目标能否实现,同时也决定产品在市场上的表现。
1、高价策略也叫撇脂定价法
新产品上市之初,将价格定得较高,短期内获取厚利,尽快回收投资。这种方法适合需求弹性较小的细分市场,其优点:(1)新产品上市,顾客对其无理性认识,利用较高价格可以提高身价,适合顾客求新心理,有助于开拓市场;(2)主动性大,产品进入成熟期后,价格可分阶段逐步下降,有利于吸引新的购买者;(3)价格高,限制需求量过于迅速增加,使其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缺点是:获利大,不利于扩大市场,并很快招来竞争者,会迫使价格下降,好景不长。
2002年美国对中国生产彩色电视机企业的反倾销调查中,美国商务部采取的调查方法是抽样法,确定康佳、TCL、夏华、长虹四家企业为抽样调查对象。这四家企业按要求向美国商务部提交了资料,提出了“市场导向型企业”申请。与此同时,没有被选中为抽样调查对象的企业:海尔、飞利浦等公司也主动向美国商务部提出申请,要求确认本企业为“市场导向型企业”。美国商务部没有指出各个提出申请的公司所提交的材料哪些不符合“市场导向型企业”的判定标准,但是,美国商务部最终没有给予涉案企业“市场导向型企业”的待遇。理由是“涉案企业没有提供涵盖全体中国彩电生产商的信息,而是提供了与出口导向型公司有关的信息,并且没有证明所提供的信息适用于中国境内的其他彩电生产商”。
分析
在反倾销案件调查过程中,如果出口国被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或不完全市场经济国家时,进口国当局可以否认出口国价格的可用性,不把本来存在的出口国价格作为依据,而去选用“替代国”的相同产品的销售价格作为可比价格。我们中国就频频遭受“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不公平待遇,在应诉反倾销的案件中吃尽了苦头。
那么如何争取中国企业的“市场经济企业”的待遇呢?各个国家的标准是有差异的,我们选取美国和欧盟为例,分析有关在反倾销调查过程中的“市场经济待遇”问题,希望对中国应诉反倾销的企业有所帮助或启迪。
美国审查市场经济条件的标准
美国《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规定的评定一国是否为市场经济国家的标准是:
(1)货币自由兑换程度。
(2)工资标准的自由谈判程度。
(3)该国允许其他外国的公司开设合营企业或进行其他投资的程度。
(4)政府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和掌控程度。
(5)政府对资源分配及对企业价格和产量的决定权的大小。
(6)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认为适当的其他因素。
后来美国又发明了“市场导向型企业”,中国企业被归入这类企业。对于“市场导向型企业”,如果想要获得市场经济待遇,除了符合以上六条标准之外,还必须符合三条标准:(1)与企业有关的确定价格和生产量的决策过程中,不能有政府的事实上干预的存在。(2)企业的所有制应该是私有制。(3)所有重要的生产投入,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以及所有其价值在产品成品价值中占有重要比重的生产投入,为其支付的购买价格必须是由市场决定的价格。
美国的审查方法
对于中国应诉企业关于“市场导向型企业”的申请,美国商务部并不是审查个别或部分提出申请的企业,而是把中国生产该涉案产品的全部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审查。
根据商务部的定义,“生产该涉案产品的产业”不仅仅指其产品对美国有出口或被商务部在发起反倾销调查公告中列明的企业,而是指生产涉案同类产品的全体中国生产商及其出口商,不管这个企业是否曾经直接或间接向美国出口过涉案产品。也就是说,美国这种审查方式,要么不给中国任何应诉企业“市场导向型企业”待遇,要么给予整个涉案产业“市场导向型企业”待遇,不管涉案企业是否参加应诉,也不管涉案企业是否提出“市场导向型企业”申请,甚至不管一个中国同类产品生产企业的产品是否出口到美国市场。
美国如此苛刻的“市场导向型企业”的申请条件和程序,显然不符合《议定书》第15条的规定,而且六条标准给予美国当局的自由裁量权过大,违反了WTO《反倾销协议》的原则之一:反倾销调查的透明度原则。
在美国获得市场经济待遇的策略
中国企业要想在美国获得“市场导向型企业”的待遇难比登天,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有可能获得:
一种情况是反倾销调查案案情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第一、全部同类产品生产商都是涉案企业;第二、全部涉案企业都参加了应诉;第三、全部企业都申请了市场经济待遇,即“市场导向型企业”;第四、全部申请市场经济待遇的企业都符合美国的市场经济标准。
另一种情况是:中国的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主动向美国商务部提供关联资料,证明中国生产该同类产品的产业总体符合美国的市场经济标准,或者证明应诉的中国企业提供的有关市场经济条件的资料适用于全体中国同类产品生产商,并且此证明得到美国商务部的认可。
在美国,中国企业要想争取到“市场导向型企业”的待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争取中国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主动支持和帮助。例如:在获得反倾销预警信息时,有关政府的职能部门应该主动申请,提供有效证明资料,在反倾销立案前要求美国商务部审查该行业的市场经济条件;还可以要求我国政府通过WTO争端解决机构指控美国商务部审查中国应诉企业市场经济条件的时候违反了《议定书》第15条(a)款的行为。
此外,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也有一定数目的国有企业,美国却没有拒绝给予这些企业市场经济待遇,我们有必要认真地研究这些国家国有企业是如何运营的,我们的国有企业和这些国家的国有企业有哪些差异,怎样缩小或消除这种差异,为争取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做准备。
欧盟审查市场经济条件的标准
1998年欧盟通过法案总体上承认了中国不再是“非市场经济国家”,将中国视为由非市场经济国家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渡型经济国家”,同时规定了审查“市场经济条件”的标准:(1)企业按照市场的供求关系自主地决定在生产投入、销售和投资等方面的价格成本,其决策不受政府的直接干预和影响。(2)企业要有一套清楚完整的财务记录,经过独立的审计,符合国际财会标准,具有通用性。(3)企业从以前的非市场经济机制过渡中,生产成本和财务状况特别是在资产折旧、易货贸易、补偿贸易、勾销账目、债务冲抵付款等方面,不能有重大扭曲。(4)企业受到财产法和破产法的有效保护和约束,以确保企业在法律上的确定性和经营上的稳定性。(5)国际贸易中的货币自由兑换。
以上五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才能认定该企业符合市场经济的条件。
欧盟的审查方法
欧盟针对中国企业的申请,采取分别审查的方法。当我们的企业向调查当局提出市场经济待遇申请后,按照当局的要求填写调查问卷,接受实地核查,据此由有权机关裁定是否批准企业的申请。由于审查的方法是分别审查,可能在同一个案件中,有的企业没有获得市场经济待遇,有的获得了这些待遇,还有可能是涉案企业全部都没有享受到市场经济待遇。通常获得市场经济待遇的是合资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
欧盟当局以企业为单位审查应诉企业的市场经济条件,这与《议定书》第15条(a)款的要求也是不一致的。正常的审查单元是“由涉案的全体生产商和出口商组成的生产该同类产品的产业”。
争取欧盟给予市场经济待遇的技巧
首先,在欧盟的五条标准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及企业的所有制问题,但是欧盟在具体审查时还是会把所有制问题作为重点进行审查的,主要审查企业受控于政府的程度。这个证明通常很难,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出示下列证据来证明:公司章程、选举公司董事会的投票记录、董事会议聘用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会议记录等。根据欧盟的要求,企业应当征得原材料供应商的合作,准备有关原材料供应商的资料及其产品由市场竞争定价的证据。
其次,在欧盟的考察标准中,我们还要足够重视公司的会计账目问题。会计账目是审查市场经济条件的中心环节,关键是要反映市场真实的经济关系。为了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反倾销调查,企业在平时应当严格遵循如下管理会计账目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往来为依据,真实反映财务状况。(2)相关性原则:建立科学立体的财务会计信息体系,便于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信息,加强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3)可比性原则: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4)一贯性原则:会计处理方法应当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更,如确实有必要变更,应说明情况,注明变更原因,及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5)及时性和明晰性原则:会计核算应该及时进行,记录要清楚,便于利用。(6)权责发生原则:即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7)实际成本原则:各项财务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国家另有规定除外。(8)收益支出与资本支出划分原则: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相关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相关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再次,有关汇率问题。现在人民币已经实现经常项目下的有条件可兑换。企业应对的重点是:证明企业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外汇收入,而不必上交国家。
关键词:市场经济;商品经济;内涵;区别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高中生而言,就需要认识到不同经济形式对当前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而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的两种重要模式,有必要对他们之间的区别予以辨析,从而正确把握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
一、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内涵
(一)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经济体系下,所有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都是完全由市场价格机制所引导的,不受到国家或是地方政府的引导限制。从市场经济的内涵上来说,其就是一种具备很强自主性的经济模式,产生生产的多少、销售的价格、销售的渠道等等,都是有市场主导的,市场需求多,那么就多生产;市场需求少,那么就少生产,一切经济活动都以市场的实际情况作为依据。虽然市场经济具有很高的自主性,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经济行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或是滞后性。在计划经济时代,一切都是整体把控,不会出现盲目生产的问题。市场经济下,由于市场信息复杂,千变万化,再不能及时获知信息的情况下,就可能导致生产盲目或是滞后,最终导致损失。但是市场经济可以让市场资源都充分利用起来,可以促进经济的最大化效益。[1](二)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一种和“自然经济”相对立的经济模式,其是商品生产、交换、售卖的全过程总和。说的直白一点,商品经济就是以直接交换为根本目的的经济形式。根据商品经济形式的内涵,可以发现其具有三个基本特点。第一,具有交换性。商品经济的本质是商品交换,所以交换性就是其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第二,开放性。商品经济的产生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实现的,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行业差别。正因为存在行业差别,才会产生商品交换的需求。而且随着经济行业的不断扩张,这种需求也逐渐提升,使得商品经济表现出了很强的开放性特征。第三,进取性。商品经济时代的生产者也是逐利者,为了在竞争中占据强势地位,或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必然要积极进取,对生产技术予以革新,或是扩大生产规模,表现出了很强的进取性。[2]
二、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之间存在的差异
(一)市场形式的差异。不论是市场经济还是商品经济,市场都是最为核心的载体,没有了市场,经济模式也就不复存在了。对比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来看,市场形式之间的差异是二者最为显著的一个差别。具体而言,在市场经济形式下,市场的形式是一种多层次多线条的球状化结构,即不同行业之间相互联系,而每个行业内部又会朝纵向和横向不断拓展,最终形成一个庞大、复杂的市场形式。而商品经济的市场,是一种单层次的多线条结构,不同行业之间的经济交互是比较浅的,联系并不是很紧密,而且存在差异化的行业经济区别。所以对比来看,在市场的形式上,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就存在差异。(二)市场类型的差异。除去市场形式上的差异,在市场的类型上,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之间也存在差异。具体来说,商品经济是以商品交换为目的的一种经济形式,所以在市场类型上,其只有一种类型,也就是商品交换市场,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建立在商品交换的基础上的。而市场经济除了商品交换市场之外,还具有生产要素市场,这就是和商品经济存在的最大区别。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实现的资源配置,即可以通过一定的经济形式来获得资源。而商品经济的市场不存在资源配置,只有通过劳动成果才能交换得到。换句话说,在商品市场中,经济活动的双方是一种交易关系,也可以说是交换关系。而在市场经济中,尤其是在生产要素市场中,经济活动双方是一种契约关系,通过一份契约达成当前的经济交易活动,而不是商品经济中的交换,这是一种本质性的区别。[3](三)经济发展的差异。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商品经济的未来就是市场经济,或者说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过渡阶段,因此二者在最终形态上是存在差异的。在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商品经济是在经济发展初步具备了一定规模时产生的,这从商品经济出现的时间点就可以看出来。而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只有经济规模和经济条件达到一定的水平,才会产生市场资源配置的需求,在经济规模较小的时候,是不会产生这一需求的。因此,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区别就是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
三、结束语
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大体体现为四种类型:一是现代化的先行者;二是现代化的后来者;三是现代化的赶超者;四是始终未能进入现代化、处于停滞甚至落后状态的国家。我们发现有几个大国是属于现代化赶超类型的国家:首先是美国,在上个世纪下半叶开始加速工业化,在上世纪与本世纪之交,迅速追赶上并超过了英国;其次是日本,从明治维新以后开始发动工业化,特别是二次大战以后,日本实现经济起飞,迅速追赶美国;再次是亚洲的“四小龙”,在60年代开始经济起飞,迅速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第四是中国,从1980年前后进入经济起飞阶段,显现出现代化追赶效应或追赶模式的明显特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经济学史专家安格·麦迪逊(AngusMadison,1998)最近发表的《中国长期经济运行》一书,按照实际购买力(PPP)方法计算了中国1820-1995年期间GDP和人均GDP指标,中国GDP占世界GDP总量的比重,中国人均GDP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百分比。根据他的计算结果我们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历史过程总结为如下特点:
第一,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中国国力经历了从强到弱又由弱到强的历史过程。1820年中国的GDP总量占世界GDP总量为32.4%,居世界首位;到1890年降为13.2%,1919年又降为9.1%,1952年降为5.2%。这是因为1820-1952年期间中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0.22%)明显低于同期世界GDP年平均增长率(为1.62%),因而中国GDP比重占世界GDP比重明显下降;到1978年达到5.0%,这是因为1952-1978年期间,中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4.40%)大大高于1820-1952期间的增长率,但是却低于世界GDP年平均增长率(为4.52%),因而中国GDP占世界GDP比重略有下降;1978年中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到1995年超过11%,这是因为1978-1995年期间中国GDP增长率上升为7.49%,而世界GDP增长率下降为2.7%,所以中国GDP占世界GDP的比重明显上升。;
第二,中国人均GDP水平与世界人均水平的相对差距是先拉大而后迅速缩小。1820年中国人均GDP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9%,1890年降为50%,1919年降为36.7%,1952年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不足1/4(23.7%),1820-1952年期间中国人均GDP增长率呈负增长(为-0.08%),而世界人均GDP增长率为正增长(为0.92%),因而中国人均GDP与世界人均GDP水平的相对差距明显扩大;1978年为22.3%,略低于1952年的水平,1952-1978年期间中国人均GDP增长率(为2.34%),略低于世界人均GDP增长率(为2.56%),这一时期中国人均GDP不仅与发达国家人均GDP水平拉大,也与世界人均GDP水平拉大;而后迅速上升,直到1995年达到世界的平均水平的1/2(为51.1%),比1978年提高了28.8个百分点,也相当于美国人均水平的11%,日本人均水平的13%,台湾的20%,南朝鲜的22%。这一时期中国人均GDP增长率(为6.04%),明显高于世界人均GDP增长率(1.01%),中国人均GDP水平不仅与世界人均GDP水平差距明显缩小,而且与发达国家的人均水平的相对差距也大大缩小。
第三,在世界性现代化进程中,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直到1978年以后才日益开放,加快了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过程。衡量一个国家在世界市场的作用可以用该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来描述,中国1890年这一比重为1.7%,1913年降为1.6%,1978年降为0.8%。一个国家贸易发展水平可以用该国人均出口额相对于世界人均水平的百分比来衡量,中国1890年为6.5%,1952年为4.6%,1978年为3.6%。这表明中国虽然是一个人口大国,但又是一个“贸易小国”;虽然中国从50年代就开始发动工业化,但是属于典型“闭关锁国”和“自给自足”国家。1978年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有四个特点:一是对外贸易呈现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1978-1997年期间中国外贸总额年平均增长率为15.6%,其中进口额年平均增长率为14.5%,出口额年平均增长率为16.7%;二是贸易增长速度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外贸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指占GDP比重)不断上升,70年代末中国贸易依存度占GDP比重为13%,是世界上最低比率的国家之一,到1995年这一比例猛增,占GDP的30%以上;三是中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比重明显提高,到1995年提高到2.9%,成为世界第十大出口国,但这一比重仍太小,仅“四小龙”出口额就超过世界出口额比重10%;四是中国人均出口额提高了数十倍,1952年中国人均出口额只有1.4美元,1978年为10.1美元,1997年为122.8美元,但是中国人均出口额相对于世界人均水平仍然低下,1995年仅为13.6%。这表明对外开放的政策使中国迅速参与国际市场、国际竞争,对世界的贸易增长贡献越来越大。无论是中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还是中国人均出口额相对于世界人均水平与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相比都是太低,因此加速中国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尽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既是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基本方向,也符合中国的国家根本利益,它给中国经济所带来的长期好处将会远远超过短期的开放调整代价。如果中国人均出口额接近或达到世界人均水平1/2,则中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至少达到1/10以上。
第四,中国迅速缩小与发达国家人文指标的相对差距。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经济的迅速增长,人均收入水平的幅度提高,促进了中国人口生活质量的明显变化,人们寿命延长了,识字率上升,吃得更好,居住条件改善,尽管这些变化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表现出不平衡特征。从人口出生率来看,1952年中国人口出生率高达37.0‰,1978年降为18.25‰,1995年降为17.12‰;从人口预期寿命来看,1952年中国人口预期寿命为38岁,1978年达到64岁,1995年接近70岁;从15岁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看,1952年中国15岁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1.70年,1978年上升为5.33年,1995年为8.93年(麦迪逊的计算结果高于
的计算结果),高于同期印度5.55年,但比法国50年代初期低,法国50年代是9.6年,德国是10.4年,美国是11.3年,英国是10.8年。经济增长与人类生活质量改善是一个相互促进和过程,人口健康素质越好,受教育水平越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就越大。
第五,改革以来,中国各类生产要素增长及其配置市场化程度增强有助于加速中国的快速增长。从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类要素指标看,按两个不同时期:1952-1978年期间与1978-1995年期间相比,中国总人口增长率明显下降,由2.20%下降为1.37%;劳动投入增长率略有提高,由2.57%提高到2.62%;资本投入增长率略有上升,非居民投资(non-residentialcapital)增长率由7.57%提高到8.80%;农地(farmland)无增长,由0.47%下降到0%;全要素生产率(totalfactorproductivity)增长率由负变正,由-0.78%提高到2.23%。这表明,改革以来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市场机制的作用在不断增强,改善了全要素生产率;劳动生产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1952-1978年期间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为1.78%,1978-1995年期间上升为4.74%;资本生产率增长率一直呈负增长,1952-1978年期间平均增长率为-2.95%,1978-1995年期间为-1.21%。
通过国际比较表明,1978-1995年期间中国实现经济起飞的过程更类似于日本和韩国在1952-1978年期间经历的经济起飞情形。人口增长率明显下降,中国为1.3%,日本为1.1%,韩国为2.26%;相对高的劳动投入增长,中国为8.86%,日本为9.57%,韩国为8.49%;农地(farmland)无增长或负增长,中国为0.00%,日本为-0.12%,韩国为0.46%;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明显提高,中国为2.23%,日本为3.74%,韩国为1.84%;出口额增长率大幅度增长,中国为13.5%,日本为13.17%,韩国为26.09%;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呈高增长,但资本生产率呈负增长,人均资本存量大幅度增长。如果说50年代、60年代、70年代日本和韩国成功地追赶了美国,则在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成功地在追赶美国、日本和韩国。
上述数据表明,中国在历史上既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又是一个人均收入相对较高的国家,但它在全球性工业化历史进程中大大落伍了,到本世纪中叶已沦为世界上最贫穷的人口大国。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尽管中国已经开始发动工业化,经济增长速度比较高,但这一时期世界经济增长率高于中国经济增长率,因而中国占世界GDP总量比重不仅没有上升反略有下降,中国人均GDP相对于世界人均水平也是没有上升略有下降。1978年以后,改革与开放使中国经济增长率明显提高,而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率又明显下降,出现了中国迅速追赶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水平的新现象。这是一个全面追赶的过程,既包括经济总量,也包括经济个量;既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也包括社会发展水平。上世纪美国追赶英国、本世纪二次大战之后日本追赶美国、“四小龙”追赶发达国家都相继成功了。同样,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正在成功地追赶上来。迄今为止,尽管她尚未完成这一追赶过程,但是她对人类发展的推动、对国际贸易增长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二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
中国走向21世纪的过程,就是从世界经济大国走向世界经济强国的过程。今后中国还会加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迅速赶上,并在下世纪初期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以下介绍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趋势的几种预测和估计。
1995年中科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预测,1995-2000年期间中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9.3-10.2%。2000-2010年期间为8.0-8.7%;2010-2020年期间为7.0-7.8%。
按底线方案预测,1994年中国人均GDP为2100美元;1994-2015年平均年增长率为7.6%,预计到2015年左右,中国GDP总量将超过美国,但是人均GDP仅相当于美国人均水平的1/4。按上限方案预测,1994年中国人均GDP为2510美元;1994-2015年期间平均增长率为8.1%,中国将于2010年左右GDP总量超过美国,中国人均GDP水平相当于美国的1/4。
1996年美国兰德公司对中国1994-2015年的长期趋势作了预测。他们对中国人均GDP美元值(按PPP方法计算)的初始值估计过高,既1994年为4200美元,相当于同年美国人均GDP水平的16.3%;他们对未来时期中国GDP平均增长率估计又过低,在最好情况下仅为4.9%。按上述假设条件,他们预测到2006年中国的GDP总量将超过美国,到2010年相当于美国GDP总量的110%,到2015年相当于美国GDP总量的127%,到2000年中国人均GDP相当于美国人均水平的12.1%,到2010年上升为25.6%,到2015年上升为28.9%。
1997年世界银行发表了《2020年的中国》的报告,假设今后十年中国国内储蓄率从40%左右逐渐减少到35%,同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略微下降到每年1.5%。在这些假设条件下,1995-2000年期间,中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8.4%,而后GDP增长速度随时间推移将减缓,从目前的9-10%,幅度减到2020年的5%。世界银行专家认为有三种力量会造成今后中国GDP增长率有所下降:一是人口因素,即总人口增长率减慢,劳动年龄人口到2020年不再增长;二是随着资本积累,报酬收益递减的经济法则起作用;三是随着经济成熟化,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结构变革为增长所提供的动力日益减小,包括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配置收益越来越小。该报告预测中国与其他国家缩小了技术差距,其技术进步的势头将趋于减慢。中国的GDP在2020年大大超过美国。根据世界银行对中国1995年人均GDP的估计为290美元,到2020年中国的人均GDP将接近现葡萄牙的人均水平,相当于美国现在人均水平的一半。此外该报告还预测到2020年中国可能是世界上第二大进口国和出口国;其居民购买力可能会超过整个欧洲;在世界金融市场上,作为资本的提供者和使用者,中国可以和大多数工业国家竞争。
1997年亚洲开发银行发表的《崛起的亚洲》报告对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作了三种可能的估计:一是乐观方案,中国将继续进行经济改革,生产力和资本形成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长速度,1995-2025年期间,中国人均GDP增长率为6.6%;二是悲观方案,中国未进行必要的改革,行业瓶颈将制约整个经济增长,1995-2025年期间中国人均GDP增长率为4.4%;三是基本方案,假设中国仍保持1995年自然和政治条件不变,1995-2025年期间中国人均GDP增长率6.05%,大大高于东亚地区人均GDP增长率(2.8%),略高于东南亚地区人均GDP增长率(为4.5%)。在这一持续性高速增长过程中,中国人均GDP相对于美国人均GDP水平迅速缩小,由1965年的3.2%,提高到1995年的10.8%,到2025年又上升为38.2%。
1998年麦迪逊对中国的未来作出了自认为相当保守的估计。他基本假设条件如下:第一,劳动投入增长相对缓慢,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有所下降,妇女的劳动参与率也有所下降;第二,教育水平增长速度有所放慢;第三,人均资本存量增长速度不会超过5%;第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也会有所放慢。在上述假设情况下,他预测1995-2010年期间中国的GDP年平均增长率由1978-1995年期间的7.5%下降为5.5%,人均GDP增长率大约由6.04%下降为4.5%。既使在这种假设条件下预测,按PPP法计算,到2015年中国的GDP总量将会超过美国,约占世界GDP总量的17%,比1995年提高了近6个百分点;由于中国总人口规模大,那时人均GDP的水平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但是中国的人均GDP仅相当于美国人均水平的1/5,属于中等收入国家,由于中国经济总量大,将在世界扮演最重要的角色。
无论那一种长期预测都表明,如果中国不出现社会动乱、国家分裂和重大经济决策失误,在下世纪初期的10-20年间中国GDP总量将超过美国应当是可预期的发展结果。这表明,中国作为一个后起的工业化国家仅经历了20年的改革开放,就大大缩小了与美国经济总量和人均GDP水平的相对差距。如果我们再能够保持这样的增长趋势的话,20年后中国GDP总量将达到美国经济总量的水平,中国的贸易总量将略低于美国贸易总量,中国的迅速崛起和空前发展将成为跨世纪的世界性重大事件,并将对世界的发展与和平做出积极的贡献。
三中国经济增长的短期前景
1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对中国发展的影响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各国在贸易、直接投资、金融等方面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深化,以及信息通讯技术的进步,导致一个国家产生的危机会改变本地区其他国家的宏观经济条件,特别是通过货币危机传导;一个国家的经济萧条会减少其他国家的出口需求;一个国家的币值贬值会增加其他国家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亚洲金融危机从经济增长、国际贸易、金融交易、债权债务关系和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影响,同时也对中国产生愈来愈大的负面影响。
第一东亚和世界经济增长率大幅度下降,直到2000年以后才能有所复苏。据世界银行1998年10月报告,1991-1997年期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2.3%,1997年为3.2%,1998年下降为1.8%,比上年下降了2.4个百分点,预计1999年为1.9%,2000年为2.7%;东亚和太平洋地区1991-1997年期间经济增长率为9.9%,1997年为7.1%,1998年降为-1.8%,而后将逐渐恢复。其中1998年该地区13个国家和地区中,有7个国家和地区出现负增长,从-0.4%至-15.0%,而中国经济增长最高,为7.8%,但是明显低于前几年的记录。引起1998年世界经济增长率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一是日本和东亚危机国为负贡献,分别为-0.4%和-0.3%,合计使世界经济增长率下降0.7个百分点;二是美国、中国和拉丁美洲对世界经济增长率的呈现正贡献,但均下降了0.1%,合计使世界经济增长率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预计1999年美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率贡献比上年又下降0.4个百分点,拉丁美洲也下降0.1个百分点,日本和东亚危机国开始复苏,其贡献率为零,即中性作用,而中国的贡献可提0.1个百分点,为0.3%。
第二通过恶性竞争和大幅度贬值产出影响。东亚地区各国的出口依赖程度明显高于与世界出口市场的程度,这表明,在本地区各国之间的竞争性要高于各国与其他地区之间的竞争性。从1997年6月至1998年8月28日,印度尼西亚币值贬值了76%,南韩贬值了34%,马来西亚贬值40%,菲律宾贬值了40%,泰国贬值43%,俄罗斯贬值了52%。这些周边国家币值大幅度贬值,而中国人民币不仅没有贬值却有所升值,这势必影响今后中国出口竞争力;同时其它周边国家由于币值贬值,按美元计算的资产价格下降,在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方面比中国具有较强竞争优势。例如,到1998年8月美国在亚洲的外国直接投资达到80亿美元,相当于上年同期的2倍之多。
第三通过贸易产生影响。亚洲金融危机直接影响全球进出口贸易增长,对危机爆发国家影响最大,也对与这些国家贸易的国家产生间接影响。据世界贸易组织(WTO)估计,1998年世界贸易增长率仅为4-5%,大大低于1997年的9.5%。据世界银行估计,世界出口额8.8%下降为5.8%。这次金融危机使东亚地区内需停滞,进口大幅度减少,东亚地区危机国家进口额增长率由1997年的3.0%,下降为1998年的-17.0%,日本由1.7%下降为-7.5%。为了应付危机,东亚地区政府都采取了控制需求的措施,企业因巨额债务负担而缩小开支,银行因危机中发生混乱难以开设进口信用,不良债权庞大也阻碍了内需扩大,美国、欧洲、日本及中国对东亚地区的出口增长均在不同程度的下降,美国出口额增长率由1997年的15.4%下降为1998年的2.3%,欧盟15国由9.6%下降为6.3%,日本由11.8%下降为-1.5%。1997年中国出口额增长率为20.5%,净出口对GDP增长率的贡献率约在1/5。1998年年初政府提出实现10%的出口增长目标,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估计不足。当年1-11月份出口增长率下降至0.2%,近几个月来出口额连续出现负增长,其中10月份为-17.2%,主要是因为东亚地区的出口大幅度下降所致,1-11月份的亚洲地区出口额增长率为-9.6%。据世界银行预计,1999年世界出口增长率为5.3%,2000年为6.3%,世界进口增长率分别为5.8%和6.4%。在这一国际贸易环境下,1999年中国出口额增长可能会出现负增长。从国内需求增长率看,实际上从1998年下半年已呈扩张趋势,1999年会比上年有所提高,担受出口需求下降的负面影响,使实际GDP增长率下降约1个百分点左右;与此同时也直接影响出口企业经济效益,间接影响就业增长。
第四通过外国直接投资产生影响。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报告,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直接投资从流入亚洲地区转向欧洲和美国,全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总额约1400亿美元,其中私人资本的流量下降了7.1%,仅对亚洲新兴市场的流入就下降了14%左右。预计今后还会有所下降。此外占中国外资比重较高的来自东南亚、东亚和香港等地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大幅度下降。1998年合同投资额(contractualinvestment)比上年下降了13.4%,实际利用投资额(actuallyutilizedinvestment)比上年下降了9.27%,预计今年还会继续下降。
第五通过全球性通货紧缩产生影响。亚洲金融危机深化不仅使世界经济增长率减速,而且使国际市场各类非能源产品、能源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据世界银行统计,非能源产品价格指数增长率由1997年2.2%变为1998年的-15.7%,其中农产品由2.6%变为-16.5%,金属和矿产品由-10.5%进一步下降为-24.1%,化肥由1.2%变为-15.4%;能源产品由-6.9%,进一步下降为-28.5%。国际市场原油价格1997年为每桶20美元左右,现已降至12年来最低点,跌破每桶10美元大关。东亚地区是原油和农矿原料最大进口区,其经济严重衰退,需求疲软是使农矿产品价格暴跌的主要原因。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英国《经济学家》商品价格指数下降了30%。从深层次看,全球许多工业面临生产能力过剩,同存有严重问题的银行一样,大概是亚洲危机的根源。全球性通货紧缩从外部环境使1997年开始出现的持续的国内通货紧缩“雪上加霜”,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国内煤炭工业、石油工业、钢铁工业、有色工业以及农业部门,影响了中国初级产品出口的增长。
从今后来看,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其他地区的经济危机作为外部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越来越深刻,我们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必须考虑到这些不容忽视的潜在或显性因素,做出现最坏情形的打算为好.
2国内形势面临的挑战
从1993年以来中国政府实行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有效的控制高通胀率,由1994年21.4%的高通胀率下降为1997年的0.8%,接近零通胀率,首次成功实现了宏观经济“软着陆”,但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以及各种长期积累矛盾的作用,从1997年以来,国内经济形势面临严峻的挑战。
第一经济增长率不断下滑,已低于潜在产出水平。从经济学看,产出缺口指实际产出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之间的差距。自然经济增长率又称潜在经济增长率,是指在通货膨胀度等于常数——既不趋于加速、也不趋于减速的情况下的真实经济增长率。从历史数据看,80年代中国经济增长趋势为9.5%,90年代上半期上升为10.9%,但是90年代下半期这一增长趋势有所下降,在8-9%之间。从1997年一季度GDP增长率为9.6%到1998年一季度下降为7.2%,第二季度又进一步降为6.8%,直到第三季度才提高为7.6%,第四季度又上升为9.0%,其意味着改革以来第四次经济周期(长达八年)的结束,开始进入了第五次经济周期的扩张期。从年度数据看,1997年GDP增长率为8.8%,1998年为7.8%,“产出缺口”由正变负,略低于这一时期GDP的增长趋势。
从1978年以来,中国经历了长达近20年的前所未有的高增长过程,现已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增长阶段和调整期。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增长率相对下降,呈现结构调整特征,即从总量扩张导向增长转向结构调整导向增长,从供给要素推动增长转向需求要素拉动增长,从以工业主导带动增长转向由工业和服务业共同带动增长,从投资主导刺激增长转向投资和消费共同刺激增长。相对于世界和其他国家同期增长纪录,其增长率仍居世界前列,仍呈现高速增长特征,中国仍保持较高的国内储蓄率,FDI投资增长趋缓,但仍是世界第二大吸引FDI国,固定资产投资仍然是增长的动力,具有大国优势,有助于扩大国内需求。因此,1999年和2000年中国GDP增长率虽难以获得1991-1995年期间的两位数增长率,但也不会出现周边国家那样的负增长或低增长,预计有望达到7-8%的增长率。如果出口额呈正增长,则GDP增长率可能为8%或以上;如果出口额呈负增长,GDP增长率可能为7%或以下;如果出口额增长率为百分之零左右,可能在7.5%左右。中国政府1999年经济增长率目标在7%左右,但这已不是指令性计划指标,而是一个指导性指标。1998年投资对GDP增长率的贡献率大于消费的贡献率。1997年8.8%GDP增长率中,投资增长为2.2%,消费增长为4.9%,净出口增长为1.7%,它们对GDP增长贡献率投资占25.2%,消费占55.5%,净出口占19.1%。1998年7.8%GDP增长率中,投资增长率为4.7%,消费增长率为3.1%,它们对GDP增长率的贡献率分别为60%和40%,净出口几乎无贡献。投资仍然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明显增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15%,其中国有单位投资增长率为20%,今明年两年还会有所上升。当前国内需求不足主要是消费不足。从1994年以来,各类消费增长率都在大幅度下降,按现价计算,到1997年农村消费额增长率由33%下降到6.5%,城镇消费额增长率由37.4%下降到11.2%,政府消费额增长率由33.0%下降至10.2%。消费增长率下降已成为制约GDP增长的主要因素。扩大和满足消费需求既是经济增长的目的、也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今后看,中国应从投资拉动为主转向扩大投资、刺激消费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由于消费额占GDP比重近60%,因此只有有效地扩大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特别是扩大和刺激9亿多农民消费需求,应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长久之计。
第二中国制造业生产能力过剩、商品市场供过于求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改革以来中国工业生产能力空前提高。按不变价格计算,1978-1997年期间工业附加值增长了7.6倍;1978年时中国工业部门净资产为2000多亿元,到1997年上升为4万亿元。《国际先驱论坛报》认为在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生产能力过剩的排行榜上居首位,几乎主要的商品供应都大大超过了需求。而生产能力过剩同样对中国经济和贸易构成新的威胁。根据中国国内贸易局商业统计信息管理办公室对全国600多种主要商品的市场供求分析,1998年初调查约有25%的商口供过于求,5月份调查约有27.4%的商品供过于求,1999年初约有2/3的商品供过于求,例如,纺织品、日用百货商品供过于求的比例为100%,电器、交电商品、化工商品供过于求超过90%,此外农副特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供过于求的比重也明显上升,其余1/3的商品是供求平衡,只有一种粮油商品供不应求。制造业生产能力过剩,是多年来这些行业过度投资、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的后果。它反映出中国经济已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结构性竞争日益突出,而现存的经济结构既不适应国内市场需求,也不适应国际市场竞争挑战。
因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除零售业、餐饮业之外的大部分服务行业仍然保留排队现象,国有经济部门高度垄断的格局没有打破,特别是银行业、电信服务业、高等教育、医疗保健、电视与电影、科研和技术服务业等。这既人为地压抑了居民消费,又减小了这些部门吸纳就业的能力。
第三通货紧缩越来越明显,严重打击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从经济学看,产出缺口的变化直接影响通货膨胀率的变化方向。当实际产出高于潜在产出(产出缺口为正)时,通货膨胀一般呈加速上升;当产出缺口为负时,即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则通货膨胀呈加速下降。从1997年10月以后,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上涨率一直持续负增长,到1998年为-2.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率为-0.8%,其中食品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率为-3.2%,交通、通讯工具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率为-4.2%。改革以来,中国始终面临着高通胀威胁,而今却第一次面临通货紧缩的威胁。如果说通货膨胀直接损害广大消费者利益的话,那么通货紧缩则直接打击生产者。从大多数消费者角度看,物价下跌是一个好现象,但商品和服务价格持续性下跌迫使企业被迫削减开支,减少供给,过度竞争,降价倾消,调低工资,增加失业,而且形成恶性循环,生产能力愈是过剩,商品价格下跌幅度就越大,工资收入提高越慢,下岗人员明显增多,这反过来又抑制了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在供过于求和价格下跌的情况下,抑制通货紧缩的主要办法是关闭效率低下、质量低下、商品过时、污染严重、持续亏损的企业。例如,1998年国有重点煤炭企业累计亏损37亿元,亏损面达81%,予计1999年下岗职工240万人,关闭各类小煤矿2.58万处,压产2.5亿吨,煤炭生产比1996年将减少近3亿吨。1998年纺织业淘汰512万棉纺绽,分流安置66万名下岗职工,1999年准备计划压绽438万,减员110万人。此外,冶金、森工、军工、石油等生产能力过剩的行业,亦将大量裁减工人,进一步压缩生产产量。
第四城镇失业人口急剧增加,创建国以来最高记录。首先是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迅速上升,由1993年的420万人升至1998年的620万,增长47.6%;其次是下岗职工大幅度增加由,1993年的300万人,升至1997年的1435万人,其中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929万人,
估计1998年将在1700-1800万人之间,其中国有企业下岗职工120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由1993年的120-180万人,上升至1998年860-960万人,其中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约610万人;1998年农民工进入城镇的失业人口约80万人,估计其失业率为1.5%;1993年中国城镇实际失业人口为540-600万人,1997年上升为1300-1500万人,真实失业率为6.8-7.8%;
估计1998年全国城镇失业人口约为1540-1640万人,真实失业率约7.9-8.5%,成为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突发性失业高峰。90年代以来,农业部门就业增长下降了10%,第二产业增加了20%,服务业增加了55%,成为中国就业增长的主要渠道;城镇就业增长了21.6%,其中城镇集体经济下降近20%,国有经济是先上升、而后有所下降,而其它经济(私营企业、个体经济和三资企业等)则增长了130%,成为中国城镇就业增长的渠道。
高失业不仅已经成为全国经济社会生活中最突出的问题,也成为各地区最突出的经济发展问题和社会稳定问题。全国城镇实际失业人口规模最多的地区是辽宁,为96.0万人,其次是黑龙江为81.0万人,河南为72.8万人,湖南为76.9万人,湖北为67.1万人,山东为66.8万人,四川为64.6万人;重庆在四个直辖市中实际失业人数最多,为26.6万人,而北京只有6.5万人,天津为9.2万人,这是因为这两个市上报的下岗未就业人员数太低所致。
中西部地区城镇真实失业率普遍高于沿海地区的水平。青海城镇失业率居全国首位,为11.5%,其次是陕西为11.4%,贵州为10.5%,吉林为9.3%,湖南为9.0%。福建为4.0%,广东为4.8%,上海为4.9%,北京为1.4%,天津为2.8%,最高地区与最低地区相差近10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仅表现为人均GDP水平与增长率差异甚大,而且各地真实失业率水平差异甚大。中国进入高失业阶段的地理特征,主要表现为中西部地区处于高失业率水平。
第五国有企业改革越来越困难,亏损额愈来愈大,利润额愈来愈高少,并出现了巨额净亏损。国有企业乃至整个国有经济既不适应国内市场竞争,也不适应国际竞争,这是多年积累的深层资机制性矛盾,并已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中心问题。1994年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亏损额达483亿元,利润额为829亿元,净利润额365亿元。1997年亏损总额上升了一倍,为831亿元,而利润额却下降了一半,为428亿元,净亏损额为403亿元。根据国家统计局对5.8万家国有企业亏损额合计为近千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其中大中型企业增长30.4%。若考虑到利润额逐年下降,估计1998年净亏损额约700亿元。
国有企业投资利润率大幅度下降。1990年国有企业资金利润率为3.2%,到1997年下降为0.9%;1990年国有企业资金利率为投资利润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从各种经济类型劳动生产率增长指数看,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1991-1997年期间,国有工业企业增长了59%,以外资企业为主的其他经济增长了114%;从各种经济类型比较劳动生产率看,1985年其他经济与国有企业之比为1.5:1,1991年为2.1:1,1997年为2.8:1。这说明从总体上看,国有企业已无法与外资企业为主的其他经济企业竞争,出现了此消彼长的过程。因此,能否在三年内实现国企改革的目标(中国中央政府的政治承诺)是令人怀疑的。
(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国情分析室)
参考文献: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机遇与挑战:中国走向21世纪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基本发展战略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WorldBank,1997,China2020:DevelopmentChallengesintheNewCentury,TheWorldBank.AsiaDevelopmentBank,1997,EmergingAsia:ChangeandChallenge,TheAsiaDevelopment.AngusMaddson,1998.WorldBank,1998.GlobalEconomicProspectsandtheDevelopingCountries,TheWorldBank.
新华社,北京,1998年12月10日、1999年1月22日电。
《国际先驱论坛报》,1999年1月30日。
《中国经济时报》,1999年2月4日。
一、市场经济伦理精神的表现
1.产权的伦理市场必须首先承认经济主体对合理财产的占有,市场中的交换必须是自由的财产和自由的劳动在自愿基础上的交换,因此市场经济实现等价交换的前提就是产权的认可和保护,产权的明晰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是经济关系中最为重要的问题。
产权是指人们对某种物品所拥有的一定的权利,包括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英国经济学家休谟认为,因为财产“可以在人与人之间随意转移而不稳定”而成为“社会上重要的乱源”。因此必须“划定财产,稳定占有财物的协议,是人类社会一切条件中最必要的条件”。没有产权的稳定占有,就没有经济主体的自由决策和自由交换,就没有市场经济。因此,市场经济中首先要确立人们通过正当途径获得自己对财产的占有权,只要是通过合法经营、诚实劳动获得的财产,都要给予尊重和保护。反对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对他人和公共财产的侵害,并保护产权所有者对财产的自主使用和自由处置,不得以强迫和不正当的手段去干预产权的交易,只有这样,个人利益、公共利益才能得到保护,经济主体追求利益、追求价值、积累财富的目的才能实现,市场经济也才能健康有序的运行。
2.交换的伦理产权关系明确后,经济主体就可以自由支配自己拥有的资源和财产,它就可以到市场中去实现交换。交换关系表面上是物与物的交换,实质上反映人们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黑格尔认为:“我可以转让自己的财产,因为财产是我的,而财产之所以是我的,只是因为我的意志体现在财产中”。交换的外在表现为商品和货币,实现的却是内在的人格、意志等不可能转让的东西。马克思认为:“……主体只有通过等价物才在交换中彼此作为价值相等的人,而且他们只有通过彼此借以为对方而存在的那种对象性的交换,才证明自己是价值相等的人。”因此,交换是以平等自由为基础的人的价值的交换。
交换既然实质上反映的是一种人格、人的意志、人的价值的关系,作为人所具有的平等的人格和平等的基本权利应当得到承认和尊重。交易的目的在于使当事人的意志得到实现,使当事人得到更大的利益和满足。所以只有在平等和自由的基础上才能得到保证,只有互利才能使这种愿望得以实现。市场中的交换正如亚当・斯密所说的经济人行为一样,在人们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又不得不顾及他人利益,这在客观上实现了自利和利他的统一,这就是市场经济的互利行为。但现实中在自由与平等之间往往存在着矛盾:即交换主体都希望自己获得比别人更大的利益,甚至希望它是不平等的、不互利的交换,这自然侵犯了他人的平等地位和自由权利。所以任何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的带有欺诈行为的交换和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的交换都是以不正当的手段占有别人的劳动,损害别人的利益,都是对市场交易秩序的破坏,都是不道德的。
3.竞争的伦理-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和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必然出现竞争,这是市场公开性和民主性决定的,因此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竞争可以促使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使用。竞争可以使优者脱颖而出,劣者自然淘汰,竞争是经济活力的基础。没有竞争或者人为地限制竞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就会被严重扭曲。但竞争要公平正当,保持公开性和有序性,无序竞争和恶性竞争都只能破坏市场的公开性和自由性。所以竞争既要受法律保护,又要受法律制约,不受制约的完全自由竞争也会带来垄断,带来资源使用的低效率和浪费。
竞争并非只是纯经济行为,它在目的和手段上有义与不义之分。竞争主要是利用价值规律通过降低成本使自己凝结在商品中的个别劳动量低于社会必要劳动量,从而获得比其它企业更多的利润,同时以自己的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扩大市场份额。在参与竞争时,首先要承认对方的平等地位和各项权利,不能因为是竞争对手就否定和破坏对方拥有的与自己平等地位和各项权利,包括生存权、名称权、名誉权、专利权、自由签约权等等。要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体现出对市场精神的遵从。在竞争方式和手段上,要坚持利己不损人的伦理原则。竞争关键是发展自己,靠自己比对方更大的优势取胜,而不是损害对方,削弱对方,压低对方。如果以损人利己的做法使自己受益,只会增加市场的对抗性,增加市场的风险和交易成本,破坏市场的和谐,违背市场的价值目标,最终造成两败俱伤,从而使竞争走入歧途。
明确了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伦理性表现之后,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应树立怎样的价值观呢?
二、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
1.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利在经济活动中主要指物质利益和经济利益,利益本身无所谓道德不道德,道德规范的是求利行为,求利行为合宜、适当就符合“义”,“义”者“宜也”,义,就是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主要是指处理好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调整好自身的求利行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道”即指通过合法的正当的途径去谋“财”,去获“利”。
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生理、心理的需要,寻求创造生存与发展的条件,都存在求利的行为,这是人的普遍倾向,正如马克思认为的那样: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尤其在市场经济中,在平等竞争和等价交换的原则下,经济参与者付出代价,承担风险,对自己行为的经济后果负责,因此不可能不考虑自己的利益,不可能不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这种求利行为已成为许多人首先的着眼点和出发点,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所以要承认利益机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机制,承认人的求利行为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对求利行为给予应有的地位和确当的评价,鼓励人们以正当的手段从事有益于个人又有益于社会的求利行为,这对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但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他既是经济人,也是社会人,不能在求利活动中迷失自己的方向,把求利看成是生活的全部价值和唯一目标,看成是成就和尊严的唯一实现方式,看作是通往幸福生活的唯一途径,从而造成拜金主义,唯利是图,造成人的异化。这种动机一旦产生,就会在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忽视和排斥他人利益,会在竞争中不惜一切手段去击败对手,努力使自己处在垄断地位。市场经济中求利是双方或多方的,维护自身求利
的同时,要尊重对方的求利行为,保障对方的利益不受损害,努力做到互利和共赢。因为商品的生产和流通中包含着利他的属性和服务的属性,求利的前提是以自己拥有或创造的有价值的东西去市场中进行交换,并得到市场的认可,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正如亚当・斯密论述的“经济人”那样,主观上是“利己”的,客观上是“利他”的。马克思也强调过:“要生产商品,他不仅要产生使用价值,而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这样就必须把追求自身利益的愿望与交换另一方的利益结合起来,不但要关心自己的利益,也要关心他人的利益,把自己的得利建立在他人得利的基础上,实现互利,并把这种不自觉的行为化为主观内在的动机,从而体现出市场经济中人的本质属性。
2.树立正确的诚信观诚信是指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表现出的一方诚实而另一方信赖的经济范畴和社会现象,从经济学上看,它是市场主体之间理性承诺与约期认可相结合的行为。
西方有句名言:“诚信是最好的竞争手段”,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信用是一项重要的资源,市场经济依靠信用来维持,如果缺乏诚信,就意味着维系市场经济基础的契约失衡,共同投入、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制度安排遭到破坏,市场经济就无法正常运行。所以说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的基础和灵魂,在市场经济中,信用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促进消费,提高竞争力。从社会整体来看,经济主体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因此,信用不仅是对对方合法权利的尊重和维护,也是对自己合法权利的尊重和维护,我们要遵循平等、公正和互利的原则,就要坚持诚信的市场伦理,守信用,一讲信誉,重承诺,不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用正当的方式获取利益,自觉约束自己的经济行为,推动社会整个经济环境的良性发展。
3.树立正确的法制观 观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是由大量的规则和法律构成的体系,保障经济主体的权利和市场秩序。规则规定了共同遵守的原则,规定了享有的权利和应当履行的义务。遵守市场规则是参与市场活动的前提,规则既保护你的权利,也规定了你的义务和责任。承认和尊重规则也是一种承诺,是诚信的表现,遵循规则就是尊重市场精神。有了规则,才能有秩序,才能在市场中建立信任和信用关系,保障交易的顺利完成,才能使企业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扩大交易范围和规模,走向规范化经营。不遵循规则就会破坏交易的秩序性和合法性,使交易受损和失败。规则是公平的、平等的,不遵守规则,必然受到规则的制约和惩罚。所以在市场活动中必须加强规则意识和法制观念,主动学习和研究规则,合理利用规则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理性地参与竞争,尊重秩序,尊重公共价值原则,树立自身良好的社会形象,以合法合理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
“十二五”时期,瓮安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97.19亿元,年均增长16.5%;全县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5公里,成为黔中交通“大十字”,融入贵阳1小时经济圈;“5531”社会治理模式在全省推广,殡葬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在全省47个非经济强县中综合测评名列第一,迈入贵州省经济强县方阵,圆满完成“十二五”目标。
“十三五”期间,瓮安县将按照中央“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按照“融贵阳、连成渝、入长江、接珠三角”的战略构想,坚持“一心一枢纽,四区四基地”的发展定位,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基础设施、民生改善、改革创新、社会治理”五大精准行动,发挥优势、补齐短板,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建设才智、兴业、大美、活力、和谐“五个瓮安”,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聚焦精准扶贫
破解难题惠民生
“十三五”期间,瓮安县将扶贫开发作为首要任务,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落实“1+10”精准扶贫配套文件和“1+9”行动计划,建立扶贫开发效果评估体系,全面实施扶贫导向考核办法,建立扶贫工作双线考核管理办法,推行扶贫项目资金公示制、“民生”监督等,实现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对“两无”贫困人口,按农村低保标准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确保到2018年保障标准达4200元以上,2020年达6000元以上,实现“两线合一”目标。力争“十三五”期间每个村至少有1个特色主导产品,每个乡镇有1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农业基地,贫困乡镇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000元以上,基本公共服务平均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力争到2020年,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小学和初中辍学率分别控制在0.6%、1.5%以内,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以上。推进瓮安中学、瓮安二中优质发展;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改革,建成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实施“健康瓮安”建设工程,推进“医联体”模式,县人民医院达到三级综合医院、中医院达到三级中医院标准,建成瓮安县急救中心,建设6所中心乡镇卫生院。推进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规范基本药物制度,探索县乡村一体化药品配送模式,完善药品电子监管。发挥政府公共服务和政策激励促进作用,到2020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2.7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建立城乡统筹衔接的社会保障救助体系,全县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98%以上,新建县老年活动中心,建成一批乡镇敬老院和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村(社区)农村互助幸福院。大力实施社会治理精准行动,深化拓展“5531”社会治理模式,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构建大网络大舆情工作格局,统筹解决好特殊人群服务管理问题。
做足生态文章
实现绿色发展
“十三五”期间,瓮安县将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化,形成以基础工业区―开发区―港口物流区为轴线的“大工业经济带”。优化提升以磷煤化工为重点的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千亿级产业园区,打造全国煤电磷一体化产业示范基地。培育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和以节能环保为主的新型建筑建材业,发展特色装备制造业及特色轻工产业,打造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深化工业“百千万”工程,抓好“双服务”,推进增资扩产和产业链招商,打造精细精准服务样板园区。力争到202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75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100亿元以上。
重点发展茶叶、辣椒两大主导产业,实现茶园面积累计25万亩,年产值20亿元以上;辣椒年种植20万亩,产值10亿元以上。推进特色养殖,力争将肉兔养殖发展成为瓮安“十三五”期末的第三个主导产业。做大农产品保鲜、精深加工等第二产业,发展农业观光旅游、农业物流等第三产业,实现农业“接二连三”,打造全省“接二连三”生态示范区。力争到2020年,全县农业产业增加值达25亿元,年均增长6.5%左右;创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10个,创建国家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1个,“三品一标”优质农产品基地达40万亩,形成3~5个年产值5亿元以上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规划建设“草塘古邑区―永和―朱家山国家森林公园”文农旅产业经济带和观光大道,打造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基地、全省文化旅游创新示范区、黔中文化旅游度假基地。做强草塘千年古邑旅游区品牌,推进草塘十二塘建设,创建国家5A级景区;创建朱家山国家4A级景区,启动江界河风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推进“瓮水长歌”文化艺术品牌等精品提质升级,承接国际国内体育赛事和大型活动。力争到2020年,实现旅游总收入83.35亿元。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商贸流通业、会展业、文化产业、电子商务产业,打造全省大宗物流仓储基地。力争到20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85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物流总额年均增长20%以上,物流业增加值25亿元以上,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率下降到15%以内。
全面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加强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县城雨污分流系统建设,实行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加快清洁能源替代利用;取消商品林木砍伐指标,执行工矿采空区生态补偿;推进园区循环式改造,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力争到2020年,完成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23.62万亩,其中退耕还林8.5万亩;完成全县89个行政村庭院绿化2.4万平方米,城镇建成区绿地率达35%,人均绿地面积达10平方米以上。
推进项目建设
推动瓮安新跨越
“十三五”期间,瓮安县将实施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力争全县城镇化率提高到56%。依托贵阳“一小时”经济圈和“大都匀”城市圈,坚持控西区、疏东区、建新区、优化产城互动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争取建设海绵城市试点,到2020年,县城区人口达30万人,建成黔中经济区次中心城市,实现撤县设市目标。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体系,突出特色打造猴场文旅融合型、珠藏商贸集散型、平定营田园生态型等特色小城镇。支持珠藏镇、江界河镇进入省级示范小城镇。建成“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型村寨48个、提升型村寨122个、普及型村寨626个。
改造一批省道、县道、乡道和村道,建设开瓮高速,力争遵义至凯里高速公路过境瓮安,全县公路总里程达2600公里以上;推进瓮马铁路建设,建成瓮安火车站及铁路货运站场,力争贵阳至郑州铁路过境瓮安并设站,加快遵义至瓮安、永温(开阳)至瓮安铁路规划建设,铁路里程达70公里;实施乌江航道(干流)等级提升工程,加快乌江瓮安港、江界河客货运综合码头等重点港区建设;建成瓮安―朱家山―黄平县旅游快速通道。建设胜土水库、塘坎上水库等一批重点水源工程,实施车地水库引水至工业园区等一批长距离输水工程,建成骨干重点水源7座,建成水库总库容量16100万立方米,城镇供水能力达4000万吨。实施城乡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推进建设智能电网,推进风能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建成都匀至瓮安天然气管道,加快瓮安县城、江界河、珠藏等重点城镇的天然气管道铺设,引进一批混动公交车、混动出租汽车,建设5个液化天然气加气站和一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实施三网融合工程,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论文内容摘要:本文以企业信息化创新的必要性作为突破口,分别从硬件、软件两个层面针对企业信息化创新进行剖析,寻求企业信息化创新的主导因素,据此针对企业信息化创新提出合理性建议。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信息产业链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趋势,企业以信息化创新为发展突破口,实施信息化创新变革,以此在市场竞争程度加剧的条件下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从而谋取更多经济收益。
论文关键词:企业信息化信息化创新信息化理念信息化培训
企业信息化创新主要针对企业自身信息化建设规模,以硬件、软件为两条突破口,分别从基础设备层面以及应用软件层面上进行企业信息化管理创新,深入挖掘企业信息化办公各项环节,从中发现阻碍企业发展的瓶颈,以及有利于企业提升业绩的革新策略。据此对企业信息建设进行创新化,使得企业能够在信息产业链集中以及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剧的条件下获取更多经济收益。在市场竞争程度逐渐加剧的条件下,企业为谋取更多经济收益而对企业进行发展规划和创新,从企业创新的角度出发,诸多企业不断倡导企业信息化创新,从而现阶段普遍存在企业的发展方向逐渐向信息化创新靠拢。
1企业信息化创新的必要性
在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不断加剧、外部经济环境变革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信息化创新成为企业的首选创新突破口,企业信息化创新也成为当今企业技术创新的主导方向。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是指建立以计算机、网络为主体的智能化工具,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分析、信息再生、信息应用等层面上的功能应用,从而对企业的各项生产活动、企业管理理念以及企业内部组织体系起到一定的指导与决策作用。
信息化应用的无用功现象普遍存在于企业当中,在具备硬件基础设备、软件运行条件等外在控制因素条件下,信息化建设却没有与企业的整体运营相关联。这在某种程度上大大催化了信息化创新的速度。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网络等智能工具作为一种辅助手段,省略了企业原先多重纸质办公的繁琐流程,以计算机、网络为主体形成的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分析、信息再生、信息应用的效率将远远超越企业原先的运行手段,然而,较多企业未能真正地实现信息化办公,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员工对于信息化理念的不理解,这就需要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合理地进行信息化理念的创新,使之成为一种员工普遍理解的企业信息化,这样企业才能进入信息化运营时代,并在市场经营中逐步提升地位,从而形成一条有利于企业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道路。
2企业信息化创新分析
企业信息化创新主要以硬件、软件为两道突破口,从中选择适于企业发展的创新方法,以硬件紧随时代创新为辅,软件层面上不断加强应用软件强度以及员工对于信息化的理解与应用,这将是企业信息化创新的革新方向,从而使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创新道路上降低成本费用投入的同时,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企业信息化创新流程分析图如图1所示。
(一)基础设施创新
在硬件层面上,企业需要紧随时代脉搏,随着科技更新的迅速化,不断为企业提供适于企业发展的硬件条件,当然这不是需要企业紧随科技潮流,不断进行硬件设备革新等,而是针对企业自身的发展,选择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硬件条件,依据市场硬件科技设备变革为参考点,从中不断吸取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硬件设备进行革新,这将在硬件革新费用层面上形成逐渐下滑趋势,为企业在硬件基础设备层面上购置适于发展,并符合企业费用标准的硬件基础设施条件。
(二)信息理念创新
在软件层面上,主要涵盖两个创新点:第一,主要是指企业所选择的应用软件,在企业实际经营活动过程中,会发现企业软件环境与现实不符等问题,从而针对企业软件环境进行改进、创新,使其适合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为企业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第二,指的是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创新,现阶段在诸多企业当中已经形成硬件设备以及软件环境的普及化,然而这并非真正的信息化建设,因为信息化的主导因素——员工没有真正地参与到其中,也可以说只有企业员工真正地接受信息化理念、信息化运营流程等才能在信息化层面上进行改革、创新,发挥企业的潜在竞争力,从而在市场竞争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通过上述分析,便可看出企业在信息化创新道路上更多的是需要企业在管理层面上进行创新,对于企业员工展开信息化培训等工作,熟悉信息化软件的使用等。
3企业信息化创新的建议
在计算机、网络等智能工具已经普及的今天,企业信息化创新道路却并非一帆风顺,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在硬件基础设施及单纯的软件环境上投入较多人力、物力,然而信息化的重要一点却往往被大多数企业所忽视—“软件”管理。企业信息化创新路线更多的是需要企业以软件创新为主,创新过程中应包含企业员工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及创新的理解,以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为主要参考,从中深度挖掘、剖析适于企业发展的信息化方法,并且在信息化建设、创新的道路上,不能盲目地追求硬件条件的改革,如果企业在信息化创新道路上盲目追求硬件设备的革新,这必将给企业造成巨大的财政负担,然而,从企业的实际应用角度考虑,其应用度不会为企业在信息化创新道路上带来较大突破,就硬件基础设施创新角度而言,需以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建设程度作为主要依据,将基础设施革新与企业自身信息化水平形成关联,在硬件基础设施的选购中以适合时代科技背景,以及企业自身信息化建设程度相关联的标准作为企业的采购标准。
在软件管理层面上进行信息化创新,更多需要的是企业信息化文化的渗透以及企业管理理念的传播,这便需要企业管理者以身作则,从企业管理理念及企业信息化文化为信息传播的途径,运用企业文化对员工、企业的各级管理层不断进行熏陶,并将企业的管理理念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渗透到企业的各级管理者当中,使得企业员工对于信息化建设从原先的不理解、不采纳逐渐衍变为接受和认可。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在于企业高层的企业管理及经营理念,以及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创新的重视程度。企业信息化创新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将是关键的主体因素,所以这更加需要企业在现阶段不断需求适合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创新路线,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谋求更大的经济收益。
在企业信息化创新的道路上,软件的革新并非企业发展的重点,对于软件环境的创新更多的是企业自身发现问题,寻求软件运营公司对于企业的软件环境进行调试、更新等工作,企业从软件层面上更多的应该是关注企业的管理理念、企业的信息化文化、企业员工的信息化接受程度以及企业员工信息化操作的熟练程度,这在很大程度是企业信息化成败与否的关键要素。企业员工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及创新的道路过程中,其参与度是信息化建设、创新的参考点。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在信息化建设及创新的浪潮中,更应以时刻渗透企业信息化文化为首先信息化执行条件,这将对于企业自身以及企业员工形成信息化优势化的观念,将会为信息化建设及创新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王卫平,陈荣耀.基于“需要体系”的企业战略模式及其应用[J].改革与战略,2007(11)